经济全球化分析与中国媒体的全球传播

经济全球化分析与中国媒体的全球传播

一、试析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传媒的全球化传播(论文文献综述)

黄振鹏,陈应表[1](2021)在《文化自信视角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全球化传播探析》文中指出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在全球多元化背景下,基于文化自信视角研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全球化传播。传播的准则:增强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文化认同",选取其中具有时代价值的内容。传播的思路:注重挖掘能够充分展现中华民族特色的体育文化精品;推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改革和创新;系统构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精准传播模式;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和治理。提出传播策略:融媒体视角下传播模式的创新;增强柔性传播意识;搭建国际化交流平台,提升话语权;借助"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全球化传播。

陈映佳[2](2020)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传播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人类的交往现象和活动进行了系统的考察,揭示了关于人类的精神生产和交往的一系列基本原理,可以说,在现代传播学产生以前,就以哲学的批判性眼光对人类传播现象和活动进行了审视,对传播的本质和规律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看法,这些思想理论不仅为我们批判借鉴西方传播学理论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加强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提供了方法指南。本文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为研究文本,以其所蕴含的关于传播的思想观点为主要研究内容。前设绪论,正文部分设四章。绪论部分主要就本文研究价值和学界相关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总结。正文部分对《形态》中传播思想的概念内涵、历史依据、主要内容以及地位评价等进行分析阐述。第一章对“传播”和《形态》中的“交往”这两个概念的内涵予以梳理解释,以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第二章主要研究论述《形态》中传播思想形成的历史依据和发展轨迹。第三章基于文本研究,将《形态》中传播思想的主要内容梳理概括为传播与社会发展、传播的媒介、传播的异化、传播的世界历史性四个方面,进行研究论述。第四章主要对《德意志意识形态》传播思想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等进行分析评价。

齐永光[3](2020)在《媒介融合视域下的文学数字化传播》文中研究说明“媒介”一词最早见于《旧唐书·张行成传》:“观古今用人,必因媒介”。这不仅强调了使双方发生联系的人或事物的重要性,也是广义媒介的基本概念。由此可见,媒介的重要作用自古以来就深受学者重视。在21世纪的今天,媒介技术的发展速度已经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文学的数字化进程也不断加速。以数字化图书馆为例,根据“前瞻经济学人”研究员温程辉调查显示,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早在2016年就已经超过2000TB,在信息存储的数字化和资源的共享化方面,数字化在图书、文学领域的应用正在得到不断强化。在媒介融合飞速发展的今天,文学的数字化进程必将持续加速,甚至会衍生出媒介融合下全新的传播生态。当前对于文学数字化的研究,大多为传统行业整合数字技术,从某一行业视角进行某类文学的数据库详细建构的情况。本文首先对文学的载体——媒介的演变及其传播理论进行梳理,以媒介融合视域下的数字化技术发展呈现出的具体方式进行分析,探讨文学载体的演变对于文学生产和传播所产生的重要影响;随后着力研究分析媒介融合视域下文学数字化传播中产生的新的文学内容和形式及其变化,进而探究媒介融合为文学本身的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最后通过宏观的媒介融合视域,从传播学角度探讨当下文学数字化发展中的产生的问题,并由此思考如何走好文学的数字化传播之路。文学的发展离不开媒介的支撑,从以龟甲、帛、纸等为媒介,到如今的数字化技术为媒介,文学的传播介质在表现形式、呈现方式和传播优势方面从未停止过发展的脚步,而今数字化进程下的文学传播相较从前跨越了时间和空间,海量文学信息借助新技术手段不断涌现、更新和进化。分析媒介融合视域下的文学数字化发展现状,研究认为当前文学数字化传播存在以下特性:全民参与、消费娱乐功能凸显、以技术为支撑不断嬗变演进。具体来看,在媒介融合视域背景下,文学在文语转换、音视频结合和多媒体整合传播等方面都有大量应用,数字化技术下的文学传播特点也有了新变化:一是文学数字化传播中的传播者与受众不再有明显的界限;二是文学数字化传播中的内容更具时代特征;三是文学数字化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效果较之以往也有鲜明的改变。分析发现,在媒介融合视域下,文学的数字化传播存在以下问题:从内容上看,文学数字化传播进程中,文学创作者的题材创作活力下降;文学的深刻性存在消解的倾向;在数字化传播进程中文学的发展还缺乏全球化的传播视角。从媒介融合对文学创作产生的影响上看,读者的部分选择权淹没在海量文本里;数字化进程中产生大量的版权争议;网络隐私保护也是数字化带来的重要课题。从产业融合的角度看,现阶段文学数字化传播存在为追求利润而过度商业化的问题;数字化的文学传播也带来部分伦理与道德上的困境;数字化传播影响下部分粗制滥造甚至低俗的文学作品对青少年健康成长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是我们不能忽略的一大问题。研究认为,在媒介融合领域下,文学数字化传播得以发展,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文学本身产生了强有力的冲击,这一冲击始终是高悬在文学发展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反思当前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文学数字化传播,并结合文学接受理论、符号论与文化表征、媒介环境等方面的坐标体系,研究提出的以上三个角度存在的问题有赖于文学创作主体、媒介传播者以及相关社会环境下的人员进行反馈沟通。首先,文学的发展始终应当以优质的内容为导向,在注重读者反馈的基础上紧抓优质内容,通过全面媒介素养的提高,始终以优质文学内容为抓手,巩固文学根基。其次,文学的发展还要以信息技术为保障,充分重视媒体技术的应用,在媒介融合技术的支持下渐进构建文学传播新场景、拓宽文学发展新渠道。最后,当前文学的数字化发展离不开规则体系的支撑,健全文学传播领域的法律法规无可替代地成为文学发展的重要保障,完善文学传播的体制机制、争取最广泛的社会支持是文学数字化进程中源源不竭的动力。唐代书法家李邕曾说道,“似我者欲俗,学我者死”,书法如此,文学亦然。正所谓创新引领发展,科技赢得未来,媒介融合视域下的文学数字化传播也只有摒弃过时的思路方法,不断创新其内容和表现形式,让文学能够借助数字化传播的技术手段,以新的形式进一步焕发生机,迭代传承。总体看,文章通过对媒介融合背景下数字化对文学传播方式和内容创作产生的深刻影响的分析,归纳了当前文学数字化传播的特点,反思了当下文学数字化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媒介融合视域下的文学数字化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发展建议,为今后关于媒介融合下的文学数字化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研究思路,也为今后文学数字化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建议。

龙佳丽[4](2020)在《新世纪中国科幻电影中的民俗元素研究(2000-2019)》文中指出科幻电影舶来于西方,东西方文化语境的差异让中国科幻电影具有与众不同的民族特色。新世纪中国科幻电影立足文化自信,将民俗元素纳入到电影创作之中,体现出独特的文化意义与艺术魅力。本文以新世纪的中国科幻电影为探究对象,基于民俗学视角来探究民俗元素在电影中承担的造型、叙事和表意功能;以此为基础,进一步阐析中国科幻电影整合民俗元素的原因,并试图探究出对科幻电影创作的有益启示。论文由五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梳理学界在科幻电影、民俗学以及电影民俗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辨析本文涉及的相关概念,并阐述本论题的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以民俗学领域的民俗分类为基础,将中国科幻电影中的民俗元素分为四大类: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物质民俗偏向营造环境、增强影片真实感;社会民俗偏向渲染氛围、营造视听奇观;精神民俗偏向塑造人物、表达情感;语言民俗偏向结构剧情、升华主题。这四类民俗构成了新世纪中国科幻电影的民族特色。第二章从电影美学的角度,分析中国科幻电影中民俗元素的美学功能,民俗的审美性利于营造视听奇观,民俗的具象性和文化意味则帮助构建电影情节。营造视听奇观包括视觉奇观和听觉奇观两方面,构建电影情节则指的是民俗在制造情节冲突、推动情节发展和影响故事结局方面的叙事功能。第三章从文化意义的角度,探析新世纪中国科幻电影借助民俗元素的文化属性,将民俗元素巧妙地融入剧情,在弘扬民族家庭伦理和集体主义道德观念,以及实现政治隐喻和文化隐喻方面的功能,并引起人们对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思考。第四章以多元化的研究视角,深入探究中国科幻电影融入民俗元素的原因。科幻电影本体的艺术属性和功能属性、创作者和接受者的审美倾向和心理诉求、中国的社会语境和全球化语境等多元因素综合造成了新世纪中国科幻电影对民俗元素的吸收利用。概括而言,论文旨在通过探析新世纪中国科幻电影与民俗元素之间的内在关联,探究民俗对中国科幻电影创作风格的积极影响,以及在建构“民族科幻电影”方面的重要意义,进而为中国科幻电影未来的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魏建君[5](2019)在《探究整体全球化与中国传媒的全球传播》文中指出我国为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实现有效发展,作出"一带一路"的提议,全球治理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却是步履艰难。伴随世界秩序的调整,促使全球传播格局的再重组过程。文章在阐述全球化传播特征的基础上,对整体全球化范式的构建思路作出客观性解读,重点探究了整体全球化下中国传媒的全球传播策略。

罗磊[6](2019)在《微纪录片中城市形象的建构 ——以UCN微纪录片为例》文中认为城市形象是一座城市外在物质形象和内在精神文化的双重体现,良好的城市形象可以增强城市内部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更能加强外部公众对该城市的了解,提高城市竞争力。微纪录片作为一种新兴影像媒介,在城市形象的建构和有效传播方面都有显着优势。本文主要采用个案分析法以及文本分析法,以UCN微纪录片为研究样本,从城市的景观形象、文化形象、市民形象、政府形象、经济形象五个方面对UCN微纪录片中景德镇城市形象的建构进行分析。文章的第四章从媒介地理学的理论体系出发,阐述UCN微纪录片对景德镇城市形象的传播策略。最后,文章总结出微纪录片中城市形象的建构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内容质量的参差不齐、受到商业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冲击以及观众的娱乐化需求回归,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注重影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创作主体的影像专业素质;把握草根文化、商业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的平衡点;同时微纪录片应丰富创作手法、适应观众的需求变化。

袁月[7](2019)在《嘻哈文化的媒体再现与自我建构研究》文中指出嘻哈文化兴起于上世纪60年代美国的贫民窟,包含了涂鸦、街舞、说唱三种元素在内,体现出自下而上的亚文化固有的抵抗、反叛、对抗不公的文化特质。随着全球化浪潮,嘻哈文化在全球实现了自己的扩张,于上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传入我国的嘻哈文化是否与西方的嘻哈文化精神一致?是否出现了中国特色的文化特质?带着疑问笔者对嘻哈文化在我国的媒体再现的形象与自我建构的形象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大众媒体在新闻报道中通过体裁的选择、主题的框定、议程的设置、叙事的类型化以及倾向性的渗透再现出了嘻哈文化:正面向上、时尚潮流的总体模样,对其负面的品行进行了遮蔽。而随着社会化媒体的发展以及商业的助推,嘻哈文化自我建构的形象也进入大众的视野,其呈现出来的多元化,以及被大众媒体试图遮盖的负面品性,诸如吸毒、斗殴、性别歧视等也逐渐浮现出来,与大众媒体所再现的嘻哈文化形象形成了对比,同时也丰富、完整了我国嘻哈文化的形象。笔者认为,由于亚文化对青少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因此大众媒体应该在报道中全面、深刻地再现嘻哈文化,对其负面品性的部分予以报道且及时进行舆论引导,对青少年进行价值观的影响,而不应采取遮蔽的策略,同时嘻哈文化也应该完成自己的净化,可以保留嘻哈精神中对不公和丑恶的抗争,但是不能只捡其表面的糟粕,污染社会文化环境。本研究从媒介再现的角度对嘻哈文化进行了研究,一定程度了填补了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丰富了关于嘻哈文化和媒介再现的研究,但尚存在不足之处,以望在之后的研究中改进。

晋雯[8](2019)在《国际新闻报道中微博舆论引导研究 ——以《环球时报》微博、《新京报》微博对比分析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当今世界统一为相互连接的整体,新闻的国际化也愈加凸显。在全球信息时代,媒体是输出文化价值观、传播国家形象的重要方式。随着中外交流的频繁,媒体通过传递国际新闻报道,影响着中国受众对外部世界的关注和认知。然而,在新闻实践的全球化传播过程之中,西方媒体对世界媒介话语权的垄断正逐步加深。我国媒体如何对国际新闻报道进行有效舆论引导也日趋成为“痛点”。笔者认为,国际新闻报道中舆论引导的过程即是议程建构的过程,是我国媒体面向国内外读者,通过议题建构,对他国所形成的综合报道。舆论引导的过程是多元综合、多种形式呈现的,笔者从议题持续的时间及数量、标题及表达特征、内容呈现形式、消息来源、报道倾向、受众反馈总量六大角度出发,通过对比研究《环球时报》微博、《新京报》微博的国际议题报道,探寻国内媒体对国际议题的报道方式。研究最直接的现实意义是:研究《环球时报》微博、《新京报》微博国际议题建构的过程会解决二者议程设置的区别的问题。其次,对国际议题的报道是中国媒体舆论引导能力的一种重要的体现,有必要了解不同特征的媒体在议题建构过程中所形成的有利因素及不足之处,并提出如何完善的国际新闻报道的舆论引导问题。通过对两份报纸微博对国际议题报道的对比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较有意义的区别:两大微博报道数量、内容纵深性差异大;标题上存在词性选择、情感态度表达的差异;呈现形式上存在偏重纯文字与侧重多元形式的差异;倾向上存在均衡的情感取向与偏重中立、正面倾向的差异;消息来源上存在本土化与全球化的差异;受众反馈总量上存在情感维系程度的明显差异。通过分析差异,我们得到一些较有意义的发现,我国媒体在报道国际重大新闻事件时,这些明显的差异能对舆论引导产生三大有利因素:媒体矩阵联动,形成同频共振;侧重不同倾向,多元视角引导舆论;多媒体表现形式,提升舆论引导艺术。同时也存在相应的不足:过多引用西方声音,削弱舆论话语权;主导倾向失衡,消解新闻专业主义;内容呈现形式、话题及反馈的不足。要解决以上的不足,笔者认为,提升两大微博在国际新闻报道中的舆论引导水平,一方面,要开启国际新闻生产的全球化策略,另一方面,逐步增加对国际议题的本土化解读。同时,也应报道事件本质,少作情感判断,将议题做深做精,对内容进行可视化呈现。通过以上研究,致力于为中国的国际新闻发展提供一个新视角,扩大国际新闻的议程设置能力与舆论引导建设,在世界发出中国主流声音。

蒋萍[9](2018)在《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研究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分析东西方文化话语权力构成的持续解构过程。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与葛兰西、福柯等学者从同质文化内部的矛盾研究走向异质文化之间的“关系”研究颇有渊源,探讨这一理论,有利于消除西方文化话语霸权的遮蔽,推动本土文化的重建。从后殖民主义理论来看,西方现代化的历史就是在全球殖民扩张的历史,对近现代世界格局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它一方面建立了世界市场,打破了各国孤立、闭塞、相互隔离的状态,另一方面,长期的殖民统治使得西方文化不断地向东方传播和扩张。当殖民者以政治、经济、军事手段实施殖民的历史在民族解放运动中逐渐瓦解后,文化殖民的影响仍然长期存在。“东方”与现代西方的相遇,已经超出了单纯的地缘政治,演绎为在全球化语境下文化领域内的交流与碰撞。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正是揭示、分析和批判西方资本主义借助殖民活动建构文化霸权的实质的理论。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全方位探索和揭露西方对东方民族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建构以及虚幻想象的进行。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借助文化话语权力的消长态势分析“他者”-“自我”、冲突-认同等诸多文化现实,涉及到三方面的问题:第一,它不仅关乎中国等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原殖民地半殖民地,也关系到“东方”以及象征的一切弱势文化的存在。它关系着这些弱势文化的国家能否清晰地认识在强势异质文化影响下的文化“自我”;第二,它关系到弱势文化能否从对后殖民文化的分析中汲取足够的历史思辨与哲学经验,激发文化自省与话语权力警醒;第三,它关系着在全球化籍“现代”之名持续强化西方文化霸权的现实背景下,如何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去建构本民族文化自信的未来。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视域下的文化“关系”,不仅是一个反映文化话语权力本质和发展趋势的范畴,它还包含着从殖民文化这一特殊角度看待社会历史文化的方法。为此,本文尝试将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作一种整体性的理论研究,以扩展传统的思潮、理论家个体研究的模式和范围,显现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对于消解西方文化霸权、启迪批判性重建具有的借鉴意义。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在二战后民族国家崛起的新世界格局下产生,它既受冷战中二元对立思想的持续影响,又是东西方知识界对西方文化霸权进行普遍反思、尝试破解二元对立建立新型文化对话关系的理论产物。这一理论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引入中国以来,对其文化理论的引介、探讨、借鉴频见于文化批评与比较文学批评领域,学者们侧重于自文学角度展开阐释与分析,出现了不少成果。也有研究者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出发,对后殖民主义代表理论家主要观点及其与马克思主义、文化霸权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成为其后殖民主义理论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过,从文化哲学角度对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及其现实意义进行的研究还不多,现有的成果往往从过于贴近现实的需要出发,重视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东方”他者相对西方的文化特殊性与文化抵抗性,对于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阐发不同文化“关系”特别是互动性的研究尚不够系统充分,需要进一步的思考与论述。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有两大组成部分:一个是对于殖民主义的文化霸权实质及其深远影响的论述;另一个是对于异质文化之间关系的论述。本文的研究立足于对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进行深度探索和分析,力求从后殖民主义的理论溯源中发掘其理论构成的演变和核心要素,寻找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以及解构主义等理论在解构-建构过程中的深层理论联系;注重对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易与后现代主义、文化资本主义等混淆的理论模糊点展开辨析,并在新世纪全球化加速背景下探讨推动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等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可以借鉴的思路。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是一种被第一世界理论话语场域所羁绊的理论,但它对西方主宰的知识权力体系提出了重构的要求。如何认识这一现象,如何发掘其中的理论悖论与缺憾,是本文论述最为集中的部分。它深切地关联着当下对于“新时代”、新形势中如何面对文化冲突、如何重建民族文化、如何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实现文化自信等一系列关乎未来中国思想文化如何面对世界文化的重要命题。本文对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的研讨一共分为六个部分,每个部分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绪论,概述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与其构成要素之间的理论联系。略谈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法侬的“民族文化”理论、福柯的“知识-权力”体系和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于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上述理论的阐析,勾勒出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与殖民主义、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化理间相互连接、有所对立、择优而从、发扬传承的复杂的多样性图景,为进一步论述作出铺垫。同时综述了国内外对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的研究,提出本文的创新点。第一章,分析后殖民主义三位主要理论家萨义德、斯皮瓦克和霍米·巴巴的经典理论。首先,通过对萨义德的“东方学”对“东方”的重新思考与东方权力话语机制辨析、解构“东方”、重建东方形象以及“流亡”理论的把握,再度审视萨义德提出的西方建构的“东方学”与政治和意识形态控制的密切关系;其次,通过研究斯皮瓦克的“属下”、“认知暴力”和“他者”理论,分析其如何运用解构主义,集中研究第三世界底层女性这一“底层的底层”、“边缘的边缘”的理论辐射。探讨斯皮瓦克“臣属”概念及其对殖民文化压抑“困境”与“历史记忆”的结合。再次,分析霍米·巴巴对全球化进程中不同文化之间互动关系的“混杂”理解,即异质性在混杂中如何面向新的文化杂糅空间(第三空间)的问题。最后,强调后殖民主义理论家各自的理论特长与存在的争议。第二章,主要探讨民族解放运动后进入后殖民文化语境下的文化重建问题。从对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核心概念“他者”之问的系统化梳理开始,探寻后殖民透视出的更深层次的文化“关系”内涵。将“他者”揭示的不平等、主体性身份疑虑、边缘性思考与面向殖民文化的深层次解构相结合,探讨当代西方哲学从主体研究向主客体“关系”研究发展的趋势。落足于中国及更广义的“东方”文化实况,研究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对文化中心主义及其意识形态输出的相关论述,进而在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视域下分析本土文化重建的多种可能路向。第三章,阐述新旧文化交替之际话语权力的强弱之分、主客之别。分析全球化进程下资本主义文化扩张引发的文化冲突的性质,发掘文化冲突的实质与不同的化解思路,分析全球化时代文化的民族性、开放性、多样性,区分文化冲突的自然状态与人为刻意,挖掘不平等的冲突根源。注重分析文化冲突的实质与过程、结果与影响,探讨后殖民语境下“和而不同”传统基于“现代”内涵的差异性。第四章,研究现代化进程中文化认同与殖民文化的深层影响。本文在此探讨文化全球化与当代文化认同的联系,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在破除“他者”幻象的同时,也着力于解码现代性反思中的文化认同的深度体验,在重建文化主体认同时探讨建构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可能,以新的文化身份意识去重构本土文化。第五章,分析东西方对话中的文化自信问题。在全球化推动东西方对话的大背景下,文化已成为国际竞争中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此注重阐发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的当下意义:分析中西互视过程中文化身份的迁移和质疑,探讨如何发挥中国文化精神的主体作用、“边缘”与“边缘的边缘”文化定位及其当下意义和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知识分子“职守”与价值信念,试图建构东西方对话中稳定、平等、交互的新型文化自信的理论途径。最后的结语部分,对后殖民主义理论做了简短总结,并借助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分析这一理论的不足与局限性。

符亦文[10](2015)在《论动画的跨文化传播》文中研究说明本文试图以动画本体论为出发点探讨动画作为独立的艺术门类在跨文化传播中建构文化空间与形塑国家形象的可能性。动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仅是表达,更是传播。在视觉文化占主导的时代,动画以夸张、变形的艺术风格给观影者带来最直观、最迅捷的视觉震撼体验。但是,本文并不限于在一般意义上探讨动画的艺术本质及其相较其它艺术形式所具有的文化传播优势,而是以此为切入点,探究动画作为文化载体在跨文化传播中承担的文化传播功能。探讨动画的文化传播功能的理论意义不仅在于对当下普遍将其视为"小儿科",仅看见其显现的娱乐性而忽视它隐含的意识形态特质的思维定势进行反思,更在于审视和思考如何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以动画作为媒介表达与建构国家形象的有效途径。本文在于积极回答时代课题。随着全球化浪潮、视听文化以及新媒体合流的加剧,国与国之间的地缘边界变得日益模糊,不同国家之间力量的角逐也由之前"硬实力"的较量变成"软实力"的比拼。人们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性。积极、正面的国家形象能对内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对外提升国际竞争优势。中国经济大国的形象已经确立,可是文化大国的形象却还没有完全树立起来。中国是文化资源大国,却不是文化传播大国,更不是文化输出大国。传播力的滞后不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西方人心目中固化、扭曲的"中国形象",使"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而且也让国外传播媒介"趁虚而入",强势占领国内市场,"哈美"、"哈日"、"哈韩"风此起彼伏。所以本文研究内容正视社会现实,它也许不能完全改变跨文化传播视域中异化的"中国形象",但却为"中国形象"的重塑提供了可能;它也许无法在短期内改变"西风"压倒"东风"的文化生态,但至少为中华民族何以重拾对本国文化的自信,增强民族凝聚力等议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二、试析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传媒的全球化传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析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传媒的全球化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1)文化自信视角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全球化传播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文化自信视角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全球化传播的基础
    1.1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
    1.2 理性审视东西方体育文化异同
    1.3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与文化自信的关系
2 文化自信视角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全球化传播的平衡点与着力点
    2.1 全球化传播的平衡点
    2.2 全球化传播的着力点
3 文化自信视角下推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全球化传播的准则和思路
    3.1 传播的准则
        3.1.1 增强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文化认同”
        3.1.2 选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具有时代价值的内容
    3.2 传播的思路
        3.2.1 注重挖掘能够充分展现中华民族特色的体育文化精品
        3.2.2 推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改革和创新
        3.2.3 系统构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精准传播模式
        3.2.4 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和治理
4 文化自信视角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全球化传播策略
    4.1 融媒体视角下传播模式的创新
    4.2 增强柔性传播意识
    4.3 搭建国际化交流平台,提升话语权
    4.4 借助“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全球化传播

(2)《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传播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2.研究述评
        2.1 国内研究综述
        2.2 国外研究综述
    3.研究方法
    4.研究重难点及创新之处
        4.1 研究重难点
        4.2 创新之处
第一章 传播的概念释义
    1.1 传播概念的语义学分析
    1.2 西方传播学理论对传播的界定
    1.3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交往”与“传播”
第二章 《德意志意识形态》传播思想的历史依据
    2.1 传播技术的发展
    2.2 世界历史交往的形成
    2.3 马克思对于人类传播现象的思考
第三章 《德意志意识形态》传播思想的主要内容
    3.1 传播与人类社会发展
        3.1.1 传播与物质生产
        3.1.2 传播与精神生产
        3.1.3 处在矛盾运动中的传播
        3.1.4 社会需要是传播发展的内在动力
    3.2 传播的媒介:语言与技术
        3.2.1 由需要而产生的语言
        3.2.2 语言是传播的基本符号
        3.2.3 传播媒介的丰富和发展
    3.3 传播过程中的异化现象
        3.3.1 思想的建构
        3.3.2 意识形态合法性确立
        3.3.3 意识形态与传播异化
    3.4 传播的世界历史性
        3.4.1 传播与人的再生产
        3.4.2 传播的扩散
        3.4.3 传播的世界交往趋势
第四章 《德意志意识形态》传播思想的历史地位
    4.1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传播思想的理论意义
        4.1.1 科学把握传播的本质和规律
        4.1.2 确立对西方传播学理论的批判性视角
        4.1.3 构建中国特色传播学的理论资源
    4.2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传播思想的现实价值
        4.2.1 准确把握当前传播发展的新特点
        4.2.2 遵循传播规律构建主流意识形态
        4.2.3 正确看待信息传播的全球化及其挑战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媒介融合视域下的文学数字化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主要内容及研究思路
第一章 媒介融合视域下文学数字化传播的理论范畴
    第一节 文学传播与数字化
        一、文学的媒介
        二、数字化与数字化传播
        三、媒介融合与文学数字化传播
    第二节 文学数字化传播的理论沿革
        一、符号论与文化表征
        二、文学接受
        三、文学与媒介环境
第二章 从文字到视听—文学呈现方式的趋势演变
    第一节 数字化传播技术的发展
        一、文本的数字化
        二、视听的数字化
        三、互联网与移动终端
    第二节 文学数字化传播的变迁
        一、文本的数字化发展
        二、视听的数字化发展
    第三节 从文本到视听的数字化传播特性
        一、全民参与
        二、承担消费娱乐功能
        三、以技术为支撑不断演进
第三章 从文字到视听—文学内容表达的创新发展
    第一节 文本的数字化文学内容表达
        一、网络文学
        二、IP改编与“超级内容”产业链
    第二节 视听的数字化文学内容表达
        一、口语表达的新形态
        二、文学的影视化改编
    第三节 媒介融合视域下的文学与数字化传播交互影响
        一、媒介融合视域下文学数字化传播中的传播者与受众
        二、媒介融合视域下文学数字化传播的内容解读
        三、媒介融合视域下的传播媒介与传播效果
第四章 文学数字化传播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内容融合下的文学数字化传播
        一、题材创作活力下降
        二、文学深刻性的消解
        三、全球化视角不足
    第二节 网络融合下的文学数字化传播
        一、信息茧房
        二、产权争议
        三、隐私保护
    第三节 产业融合下的文学数字化传播
        一、追求利润与过度商业化
        二、大众传播伦理与道德
        三、数字化传播与健康
第五章 文学数字化传播发展的思考
    第一节 以优质内容为导向
        一、注重读者反馈
        二、紧抓优质内容
        三、提高媒介素养
    第二节 以信息技术为保障
        一、重视媒体技术的作用
        二、构建文学传播新场景
        三、拓宽文学发展渠道
    第三节 以规则体系为支撑
        一、健全文学传播领域的法律法规
        二、完善文学传播的体制机制
        三、提供文学传播发展的社会支持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新世纪中国科幻电影中的民俗元素研究(2000-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中国科幻电影中民俗元素的类型
    第一节 蕴藏内涵的物质民俗
    第二节 扎根大地的社会民俗
    第三节 指向心灵的精神民俗
    第四节 承载文化的语言民俗
第二章 中国科幻电影中民俗元素的美学功能
    第一节 营造视听奇观
    第二节 构建电影情节
第三章 中国科幻电影中民俗元素的文化功能
    第一节 弘扬民族伦理道德
    第二节 政治与文化隐喻
第四章 中国科幻电影与民俗元素融合的原因
    第一节 电影艺术性和功能性的内在要求
    第二节 创作者和接受者的心理诉求
    第三节 大国崛起与好莱坞文化霸权间的对抗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5)探究整体全球化与中国传媒的全球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一、全球化传播的特征分析
    (一)自由化
    (二)形式多元化
二、建设整体全球化范式
三、整体全球化与中国传媒的全球传播
    (一)确立整体化意识
    (二)维护全球传播的伦理秩序
    (三)建设全球传播的绿色生态环境
四、结束语

(6)微纪录片中城市形象的建构 ——以UCN微纪录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声明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2 微纪录片的界定与兴起
    2.1 微纪录片的界定
        2.1.1 微纪录片的概念界定
        2.1.2 微纪录片与易混淆的影像形式区别
    2.2 微纪录片的兴起
        2.2.1 后现代文化与微时代语境
        2.2.2 传播方式的变革
3 UCN微纪录片中城市形象的建构
    3.1 城市形象的概念界定与内涵
        3.1.1 城市形象的概念界定
        3.1.2 城市形象的内涵
    3.2 UCN微纪录片中景德镇城市景观形象的建构
        3.2.1 历史与现代:陶瓷IP开发
        3.2.2 城市记忆:里弄与小巷
    3.3 UCN微纪录片中景德镇城市文化形象的建构
        3.3.1 文化活动:城市文化的物质载体
        3.3.2 节日民俗:城市文化的历史传承
    3.4 UCN微纪录片中景德镇城市市民形象的建构
        3.4.1 “手艺人”形象
        3.4.2 “景漂”形象
        3.4.3 瓷都的“边缘群体”形象
    3.5 UCN微纪录片中景德镇城市政府形象的建构
        3.5.1 树立正面形象传递政府信息
        3.5.2 新闻纪录:政府能力的体现
    3.6 UCN微纪录片中景德镇城市经济形象的建构
        3.6.1 景德镇的传统手工业经济体形象
        3.6.2 “陶瓷+”:景德镇城市经济体的生存现状
        3.6.3 放眼未来,景德镇城市经济发展的前景
4 媒介地理学视角下UCN微纪录片的城市形象传播策略
    4.1 融合新媒体的媒介传播:新媒体矩阵
    4.2 坚守本土性的媒介传播
        4.2.1 本土文化纪录与“景漂”的自我认同
        4.2.2 即时传播,UCN微纪录片的时效性
    4.3 面向全球化的媒介传播
        4.3.1 影片文本英译,淡化陌生感
        4.3.2 追求纪实的全球价值观
        4.3.3 全球社交媒体传播,与世界对话
5 微纪录片建构城市形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5.1 微纪录片建构城市形象存在的问题
        5.1.1 内容质量与审美的参差不齐
        5.1.2 商业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冲击
        5.1.3 观众的娱乐化需求回归
    5.2 微纪录片建构城市形象的对策
        5.2.1 注重影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创作主体的影像专业素质
        5.2.2 草根文化、商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平衡
        5.2.3 丰富创作手法,适应需求变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毕业作品《正在昌南》导演阐述

(7)嘻哈文化的媒体再现与自我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2 嘻哈文化的兴起与全球化传播
    2.1 嘻哈文化的兴起
    2.2 嘻哈文化的全球化传播
    2.3 嘻哈文化的中国本土化
3 媒体再现的手法:叙事话语的失衡
    3.1 再现手法之新闻报道体裁的选择
    3.2 再现手法之新闻报道主题的选择
    3.3 再现手法之新闻报道化议程设置
4 媒体再现的内容:正面形象丰富
    4.1 再现内容之叙事类型化
    4.2 再现内容之倾向性明显
    4.3 再现内容之嘻哈元素内部的不公正对待
5 嘻哈文化自我建构
    5.1 建构主体与建构途径
    5.2 自我建构的方式
    5.3 建构内容
    5.4 结论:自我建构与媒介再现的对比、冲突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8)国际新闻报道中微博舆论引导研究 ——以《环球时报》微博、《新京报》微博对比分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舆论引导的研究
        1.3.2 国内外微博舆论引导研究
        1.3.3 《环球时报》微博、《新京报》微博舆论引导相关研究
    1.4 本研究选取的理论依据
        1.4.1 所用理论内涵
        1.4.2 理论应用思路
    1.5 研究方法、创新及不足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创新及不足
2. 选取依据及研究类目建构
    2.1 微博介绍
    2.2 选取《环球时报》微博、《新京报》微博的缘由
        2.2.1 国际资讯具备引领效应
        2.2.2 多维媒体矩阵布局
        2.2.3 高粉丝量、高活跃度
    2.3 《环球时报》微博、《新京报》微博舆论引导的意义
    2.4 研究数据的选取及类目建构
        2.4.1 研究数据的选取
        2.4.2 对比研究要素的分类
3. 《环球时报》微博、《新京报》微博国际新闻报道对比分析
    3.1 二者国际议题总况对比分析
        3.1.1 国际新闻报道占比
        3.1.2 国际议题标题分布
        3.1.3 国际议题呈现形式
        3.1.4 国际议题来源
        3.1.5 议题报道倾向
        3.1.6 点赞、评论、转发总量
    3.2 二者国际新闻报道的典型议题分析
        3.2.1 国际政治事件-金特会议题对比分析
        3.2.2 国际突发事件-印尼海啸议题对比分析
        3.2.3 国际社会关系事件-孟晚舟被扣议题对比分析
        3.2.4 国际文化事件-杜嘉班纳辱华议题对比分析
4. 《环球时报》微博、《新京报》微博国际新闻报道的舆论引导分析
    4.1 二者舆论引导的差异分析
        4.1.1 报道数量、内容纵深性的差异
        4.1.2 标题:词性选择、情感态度表达的差异
        4.1.3 呈现形式:偏重纯文字与侧重多元形式的差异
        4.1.4 消息来源:本土化与全球化的差异
        4.1.5 倾向:价值取向均衡与偏重中立、正面的差异
        4.1.6 受众反馈总量:情感维系程度差异
    4.2 二者舆论引导的有利因素
        4.2.1 媒体矩阵联动,形成同频共振
        4.2.2 侧重不同倾向,多元视角引导舆论
        4.2.3 多媒体表现形式,注重舆论引导艺术
    4.3 二者舆论引导的不足之处
        4.3.1 过多引用西方声音,削弱舆论话语权
        4.3.2 主导倾向失衡,消解新闻专业主义
        4.3.3 内容呈现形式、话题及反馈的不足
5. 改进建议
    5.1 拓展国际议题来源,开启新闻生产全球化
    5.2 见证“第一现场”,加强本土化独家解读
    5.3 报道事件本质,少作情感判断
    5.4 议题做深做精,内容可视化呈现
        5.4.1 建构议题,做深做精
        5.4.2 图文并茂,可视化呈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国内外有关理论研究现状综述
    三、选题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四、基本内容与研究方法、创新点
第一章 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后现代主义后的西方文化思潮
    第一节 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概貌
    第二节 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的理论渊源
        一、“文化霸权”理论与文化领导权
        二、“民族文化”理论的民族性
        三、“知识—权力”话语权力理论
        四、“文明冲突”论
    第三节 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谱系
        一、萨义德的“东方”解构与文化反“中心”姿态
        二、斯皮瓦克“属下”、“认知暴力”及女性“他者”的弱势立场关注
        三、霍米·巴巴“文化杂糅”的文化互动性与文化身份认同
    第四节 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的主题与特质
        一、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关系”主题研究
        二、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的抵抗-批判特质
        三、后殖民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
第二章 文化霸权压抑与本土文化重建
    第一节 本土文化重建的阻力:资本主义文化霸权
        一、“欧洲中心论”与文化霸权的话语转型
        二、现代文化扩张与意识形态的文化改写
        三、传播权力与文化帝国主义的深化
    第二节 文化重建的困境:“他者”之问
        一、“他者”概念的历史语境
        二、“他者”解构性与去“中心”化的方法论建构
    第三节 本土文化重建的中国文化语境
        一、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的中国化问题
        二、文化重建中的“国民性”问题
        三、文化重建的条件性因素问题
        四、“中心”之外的多元选择问题
第三章 全球化趋势与异质文化冲突
    第一节 构成文化冲突的因素
        一、文化冲突的思想、历史转型考量
        二、文化冲突中“人”之主体性需求
    第二节 全球化时代文化冲突的诱发可能
        一、文化的民族性对主权、利益意识的强化
        二、文化的开放性的双刃剑效应
        三、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差异
        四、全球化时代多种文化的碰撞
    第三节 文化冲突起因的认识差异
        一、文化冲突的源起与“现代”冲击
        二、文化冲突的情感辨识与历史发展观
    第四节 化解文化冲突的“和”与“不同”
        一、社会冲突与文化冲突的互动
        二、中西文化背景下文化冲突的相异诠释
        三、不同历史语境下“和而不同”的理论局限
        四、修“和”之短以化冲突之“不同”
第四章 现代化进程与“自我”文化认同
    第一节 “现代”文化控制借助全球化加速演变
        一、文化全球化“现代”意蕴与民族文化“自我”
        二、文化控制模式的“帝国”演变
    第二节 文化认同内涵与“他者”幻象
        一、文化认同及“现代”认同的单一性
        二、文化认同与“东方”“他者”的局限
    第三节 文化认同危机与化解
        一、自我认同危机引发“自我”重建诉求
        二、他者认同危机提供“差异他者”反向借鉴
        三、化解危机的探索与创建“新型文化”
第五章 东西方文化对话与重树民族文化自信
    第一节 文化自信“何以实现”
        一、文化自信的主体性、信念导向性与融合性
        二、文化自信的驱动因素与文化重建
    第二节 文化身份与文化主体建构
        一、文化身份确认的“他者”性与“自我”追寻
        二、中西“他者”互视下的文化身份迁移
        三、发挥文化主体作用的中国诠释
    第三节 知识分子功能与民族文化自信
        一、“知识分子”文化功能与批判性“自我”确认
        二、精神守望与“边缘”位置的文化选择
        三、文化主体能动性与重树文化自信
结语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10)论动画的跨文化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领域的历史回顾
    1.3 研究的价值与内容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2 动画与文化空间
    2.1 动画的本质特征与功能
        2.1.1 借力类像展示狂欢
        2.1.2 反拨异化回归童真
        2.1.3 超越平凡营造梦想
    2.2 文化、文化空间
        2.2.1 "文化"概念界定
        2.2.2 文化空间
        2.2.2.1 文化空间内涵:文化即建构
        2.2.2.2 文化空间外延:文化即传播
    2.3 动画文化空间建构
        2.3.1 动画文化空间构成
        2.3.1.1 动画与原型
        2.3.1.2 动画与意识形态
        2.3.1.3 动画与民族性
        2.3.2 动画文化空间呈像
        2.3.2.1 假定与幻想延续的超现实
        2.3.2.2 夸张与变形激发的超真实
    2.4 结语
3 动画与国家形象
    3.1 跨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
        3.1.1 文化共享:扩展群体边界
        3.1.2 形象塑造:建构符号意义
    3.2 动画与国家形象
        3.2.1 动画:国家形象演绎之名片
        3.2.2 动画:国家形象叙事之媒介
4 忘中国化:国产动画跨文化传播的身份疏离
    4.1 什么是"忘中国化"
    4.2 "忘中国化"表征
        4.2.1 悬置的传者
        4.2.1.1 动画企业:文化自觉的缺席
        4.2.1.2 独立动画人:自我东方化
        4.2.1.3 政府机构:文化担当的失衡
        4.2.2 隔阂的内容
        4.2.3 缺失的介质
        4.2.4 搁浅的受众
    4.3 结语
5 去中国化:国产动画跨文化传播的现实语境
    5.1 什么是"去中国化"
    5.2 "去中国化"何以设障"
        5.2.1 跨文化传播的制约性
        5.2.1.1 "西学东渐"的历史与惯性灌输
        5.2.1.2 "全球化"之语境与非等量传播
        5.2.1.3 "亚文化"的界定与误读
        5.2.2 国产动画他者接受的预设性
        5.2.2.1 "过滤"的接受机制
        5.2.2.2 "被塑"的期待视域
        5.2.2.3 "臆造"的中国形象
6 再中国化:国产动画跨文化传播的艰难探索
    6.1 什么是"再中国化"
    6.2 如何"再中国化"
        6.2.1 "乌托邦"叙事与国家形象
        6.2.1.1 "美国梦"与美国动画
        6.2.1.2 "酷日本"与日本动画
        6.2.1.3 "中国梦"与中国动画
        6.2.2 国产动画跨文化传播的内容选择
        6.2.2.1 本土经验与普世价值平衡
        6.2.2.2 文化自信与文化自省并置
        6.2.2.3 文化认同与文化改写结合
        6.2.3 国产动画跨文化传播的渠道研究
        6.2.3.1 自我传播与他者传播相融
        6.2.3.2 官方媒介与民间组织互渗
        6.2.3.3 传统媒介与新媒体互动
7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个人简历

四、试析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传媒的全球化传播(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化自信视角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全球化传播探析[J]. 黄振鹏,陈应表. 体育文化导刊, 2021(07)
  • [2]《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传播思想研究[D]. 陈映佳. 山西大学, 2020(04)
  • [3]媒介融合视域下的文学数字化传播[D]. 齐永光. 吉林大学, 2020(01)
  • [4]新世纪中国科幻电影中的民俗元素研究(2000-2019)[D]. 龙佳丽.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探究整体全球化与中国传媒的全球传播[J]. 魏建君. 传播力研究, 2019(36)
  • [6]微纪录片中城市形象的建构 ——以UCN微纪录片为例[D]. 罗磊. 浙江大学, 2019(01)
  • [7]嘻哈文化的媒体再现与自我建构研究[D]. 袁月. 暨南大学, 2019(08)
  • [8]国际新闻报道中微博舆论引导研究 ——以《环球时报》微博、《新京报》微博对比分析为例[D]. 晋雯.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9]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研究[D]. 蒋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8)
  • [10]论动画的跨文化传播[D]. 符亦文. 浙江大学, 2015(07)

标签:;  ;  ;  ;  ;  

经济全球化分析与中国媒体的全球传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