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空气质量指数预报分类与分析探讨

济宁市空气质量指数预报分类与分析探讨

一、济宁市区空气质量指数预报分类分析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胡庭浩[1](2020)在《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研究 ——以徐州为例》文中认为论文选题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671524):煤炭资源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时空演变规律及其优化模型研究。在我国“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背景下,绿色基础设施(GI)作为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主体,是提升人类福祉的重要生命支持系统。然而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的GI受到城市化和采煤活动的持续影响,生态结构不断变化,人居环境受损,威胁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研究围绕“如何构建适用于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的GI网络”这一核心问题,综合运用了地理学、城市规划学、景观生态学和生态规划学等学科基本理论,揭示了煤炭资源型城市GI的基本特征、探讨了采煤沉陷区对城市GI体系重构的贡献度,剖析了GI重建的方法,建立了“GI本底要素识别-GI构建优先级评价-不同需求导向GI构建”的方法体系,并以徐州为研究区对其进行GI构建。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揭示了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GI发展的基本特征。从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受采煤活动的影响研究入手,分析了城市GI的结构与功能特征,同时应用生态系统服务指标体系框架,分析了研究区GI相关规划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价因子覆盖水平。研究得出,一方面,煤炭开采造成黄淮东部地区产生大量动态发展的采煤沉陷区,改变了城市原有GI的基本格局,对城市生态本底造成较大影响;另一方面,由于采煤沉陷区的动态性和易积水性,改变了许多煤炭资源型城市大面积的单一性陆生生境,这些区域也可成为GI重构的重要资源。由于在矿区生态修复过程中缺乏对生态系统服务发展目标的综合考虑,当前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的GI系统性建构意识较为薄弱。(2)创立了采煤沉陷区GI本底要素识别方法。鉴于采煤沉陷区的生态脆弱性和景观格局不稳定性,采用生境质量指数、生物多样性指数和景观连通性指数对采煤沉陷区内斑块的生态韧性进行评价,利用阈值法结合自然断点法对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叠加,识别生态韧性评价结果为:“非常高”、“高”、“中等”的三级斑块作为采煤沉陷区GI的本底要素,完成采煤沉陷区GI本底要素识别。(3)建立了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GI构建优先级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调节服务需求、支持服务需求、文化服务需求3个一级指标,以及调节服务需求下的雨洪管理、热岛效应缓解,支持服务需求下的环境固碳、生物多样性,文化服务需求下的绿地可达性、景观质量6个二级指标构成。研究采用综合径流系数、单窗地表温度反演、生物多样性当量、In VEST碳汇水平、绿地可达性、景观质量来分别量化表征6个二级指标,将表征结果按照需求强弱等量划分为6个等级以体现GI构建优先级水平差异,完成GI构建优先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使用AHP层次分析法对专家打分获得的二级指标重要性进行权重判定,通过权重叠加分析分别得出生态系统调节服务、支持服务、文化服务和综合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优先级评价结果。(4)提出了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GI构建方法体系。分别从GI的构成、构建尺度、生态效益、构建方法层面剖析了城市GI构建的一般范式,结合城市GI构建的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和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生态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的GI构建方法体系,形成“GI本底要素识别-GI构建优先级评价-多需求GI构建”的基本模式。(5)制定了多需求导向下的城市GI构建策略。首先,研究选取城市GI本底要素识别结果中的一级和二级斑块作为GI核心区,使用MCR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对GI核心区进行分析进而得到GI廊道,完成GI网络的定型。其次,将GI核心区和廊道与城市GI构建优先级评价结果进行叠加分析,根据GI构建优先级水平将核心区和廊道划分为三个等级,完成GI网络的分级。最后结合不同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导向,分别制定了调节服务、支持服务、文化服务和综合服务导向下的GI构建方案和相对应的管控策略。论文有图114幅,表39个,参考文献205篇。

李蓓[2](2020)在《呼和浩特市雾霾天气气象条件分析与初步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及呼包鄂城市群加速建设,呼和浩特市大气污染情况不断加剧,复合型污染特征明显,主要大气污染物年均浓度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2020年1月呼和浩特市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中位列倒数第三,出现了多次持续时间长、污染重的雾霾天气。因此,研究呼市地区雾霾的分布特点及其产生的特定气象条件,分析雾霾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合理防治对策,对于改善呼市地区环境空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大气污染监测数据,对呼和浩特市2013-2017年环境空气质量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统计近年来雾和霾的时间变化规律,得出结论为呼和浩特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基本呈上升趋势,季节变化为冬季污染最为严重,春秋季次之,夏季最轻;受机动车保有量增加影响,主要污染物除NO2和O3呈上升趋势,其余污染物年平均浓度均有所下降。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再分析资料、气象信息综合处理系统(MICAPS)资料和高空探测资料,对呼和浩特市2010-2014年间7个典型的雾和14个中度污染以上霾过程进行天气学分析,通过分型分类、建立天气学概念模型,对雾和霾出现的天气形势特征进行归纳总结,认为雾的主要环流形式有四种形态且大气层动力和热力条件比较稳定,但不一定伴有逆温;霾出现时中层湿度往往较大,大气静稳条件明显且往往存在逆温。分析呼和浩特市大气动力结构特征和热力结构特征,对1981年-2017年全市7个地面站点的平均风速和主要风向频率进行分析统计。得出全年平均风速为1.5-3m/s且武川地区风速明显偏高,盛行风向全市地区差异较大,市区北部盛行偏北风、市区南部盛行偏东风,且市区及和林格尔、托克托县沿山一带具有风向辐合区,对污染物扩散不利。分析边界层物理量与AQI的相关性,得出逆温层厚度与AQI呈95%以上信度为0.01的正相关,说明逆温层的厚度与强度对典型霾的产生有重要作用,厚度厚、强度强则污染程度越严重。综合以上分析,从气象扩散条件及工业污染、汽车尾气排放、秸秆焚烧等多方面分析雾霾天气产生原因并提出治理措施,对雾霾的防治工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杨角[3](2020)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指出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促进城市发展绿色转型,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在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今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综合借鉴政治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相关重要理论和研究范式,基于比较客观而又丰富详实的数据资料,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演变历程、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及其可能的原因、我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总结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启示以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路径等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科学、客观深入、细致严谨地分析、论证和研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可分为起步发展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以及蓬勃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人口压力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以及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经济利益驱动、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以及部分城镇居民环保意识观念淡薄、我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力量薄弱、新闻媒体与舆论监督作用略显不足等均是造成当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的客观原因。第二,与传统城镇化不同,绿色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绿色城市建设,从而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能够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是通过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整体向下移动或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左移两种途径来实现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具有优化或胁迫作用。反过来,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同样具有促进或约束作用。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就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第三,从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不高;该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整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并且可明确划分为三个演变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总体格局,并且这一总体格局尚未出现较大改变,东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最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相对较弱,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区域不平衡性和空间分异性,梯度分布特征较为显着;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还呈现出显着的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行政自主性权利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政府环境规制是影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和政府环境规制因素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不显着的负向影响。第四,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起步较早,目前其已积累起极为丰富的成功经验。这些国家既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瑞典、丹麦、挪威、瑞士、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众多发达国家,同时也包括巴西、南非等部分发展中国家。北京、上海和贵阳是国内践行绿色城镇化理念和实践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它们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发展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已经积累起了比较丰富的成功经验。总结与分析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的共同经验与普遍规律对今后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第五,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以及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是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必须要遵循的九大基本原则。第六,绿色城镇化建设与发展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路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层次目标路径共同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以及切实改善与修复生态环境是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终极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视角创新。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是当前国内外学界研究中的两个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以往绝大多数学者都是单独研究这两个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城镇化相关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绿色发展相关问题,较少有学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做一交叉研究。本文试图将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这二者结合起来,基于现阶段我国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现实背景,站在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下重新审视和看待我国城镇化问题,着重研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实现路径问题,以期取得与以往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新的研究观点和研究结论,进一步指导今后我国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就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此,本文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研究视角创新。第二,研究方法创新。以往大多数学者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过程中,绝大多数都选择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TOPSIS法等综合评价方法,鲜有学者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并且考虑到研究方法的适用性问题,本文选择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因此,研究方法创新就成为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三,研究观点创新。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观点。具体如下:一是,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二是,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和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城市行政级别越高,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也越高。三是,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也要重视发挥政府的重要引导作用,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向前发展。四是,要以城市管理与运营方面的不断创新持续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五是,要促进信息化和绿色城镇化融合发展,以信息化引领和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这些新观点也是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四,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本文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过程中,是在对绿色城镇化概念内涵重新界定并基于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借鉴的基础上,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动态性、典型性与可比性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与其他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由经济发展、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和社会进步等4个一级指标及其所属20个二级指标所组成的比较全面的、科学合理的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在该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这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李雪超[4](2020)在《兰州地区采暖期空气污染天气分型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以及汽车保有量的大幅度增加,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也显着增长,使得很多城市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污染特征逐步由单一煤烟型污染向复合型污染转变,污染范围也由局地性污染扩展为区域性污染。空气污染不仅会造成呼吸系统和心脑血管等疾病发病率的增加,危害人体健康,其对生态系统、生产生活及天气气候也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城市大气污染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空气质量受地形、污染源排放和气象条件等综合因素的影响,风速、大气层结温度等气象条件决定污染物的扩散、传输、干湿沉积及化学转化,而天气形势又对局地气象条件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研究不同天气分型下的大气污染特征,对于识别污染天气类型,提高污染预报的准确性,进而警示重污染天气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根据2012-2016年兰州市大气污染物逐时浓度资料,统计分析了兰州市六种标准污染物浓度以及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的时间变化特征。其次,采用PCT客观天气分型方法,对2012-2016年连续4年采暖期逐日08时的850hPa和700hPa位势高度以及温度进行分型,选取最大聚类解释方差(ECV)所对应的31种天气分型结果,通过污染物浓度和空气质量指数AQI的变化特征,识别出九种污染天气型和四种清洁天气型,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天气型下环流形势和气象参数变化特征的差异。最后,通过兰州市冬季两次污染天气过程,对天气分型结果的合理性和适用性进行了检验。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空气质量指数AQI的年际变化和月变化特征显示兰州地区污染天气主要集中在采暖期;其中NO2、PM10和PM2.5是兰州地区近几年超标的主要污染物,并且在采暖期以PM10和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污染天气居多。(2)利用PCT客观天气分型方法对兰州市采暖期位势高度和温度进行分型研究,并通过聚类解释方差(ECV)评估各分型结果,根据颗粒物浓度和AQI指数的变化特征,可识别出九种污染天气型和四种清洁天气型,占总样本数量的43.8%。(3)九种污染天气型和四种清洁天气型对应的颗粒物浓度以及AQI指数值差异较大,表明本文筛选的天气分型结果所包含的污染超标天气数量、颗粒物浓度以及环境空气质量级别差异明显。(4)通过分析污染天气型和清洁天气型的环流形势及风场分布情况,按照850hPa兰州地区相对于天气系统的位置,将九种污染天气型主观概括为鞍型场、低压型和高压东侧型,当700hPa和850hPa风场以偏西风和偏南风为主时,易发生污染天气;四种清洁天气型均可概括为冷锋后部型,兰州地区主要受高压区域的影响,且多以偏北风为主,气象条件利于污染扩散。(5)不同气象参数与颗粒物浓度的相关性研究发现10米风速、边界层高度和通风系数与采暖期颗粒物浓度的相关性较高,并呈现负相关关系,当风速较大和边界层高度增高时,有利于大气颗粒物的扩散和稀释。(6)通过对兰州市2017-2018年两例采暖期污染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分析,检验了本次研究天气分型结果在兰州地区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于尚坤[5](2020)在《基于多元数据的山东半岛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与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群是城镇化和工业化高级阶段的产物。结构决定功能,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合理化与有序化是其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基于统计数据、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网络开源数据等多元数据,从山东半岛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城市职能结构、城市空间联系三个方面全面分析其空间结构演变特征,并针对空间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优化对策,从而为后续城市群空间规划与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论如下:基于统计数据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两种数据类型从城市首位律与位序-规模法则分析山东半岛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演变特征,可以发现:研究期内随着乡镇不断合并,撤县(市)稳步进行,山东半岛城市群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城区人口不断增加,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现已形成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三级规模等级城市。基于统计数据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的城市首位律与位序-规模理论研究结果基本保持一致:二城市指数、四城市指数、十一城市指数均低于各自理想值,演变趋势稳定,中小城市发育良好;帕累托指数小于1且呈下降趋势,人口分布趋于均衡;从经济集中度来看,青岛经济集中度一直位列首位,济南与烟台之间经济集中度的差距逐步缩小,“3+5+9”的经济等级结构逐渐转变为“1+2+5+9”。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的城市群重心一直位于几何重心的东北方向,但有向西南方向移动的趋势,城市群经济发展趋于均衡。从城市职能结构来看,能源生产采掘业、制造业为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基本职能部门,建筑业、交通仓储邮政业、商业、金融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科教文卫服务业、机关团体服务业为其非基本职能部门。基本职能区位熵有升有降,非基本职能区位熵除机关团体服务业外均上升;城市职能规模变化与全国保持一致,且与城市人口规模存在正向相关关系;基本职能专业化部门呈下降趋势,非基本职能中的建筑业与交通仓储邮政业专业化部门数量增加,金融房地产业与三大服务业专业化部门数量下降。具体来看,基本职能由于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专业化部门与职能强度呈现下降趋势;非基本职能中交通仓储邮政业发展最为迅速,金融房地产业、建筑业发展较为缓慢,科教文卫服务业与机关团体服务业变化不大,表现出明显的“遍在”职能特征。从城市经济空间联系来看,随着经济联系强度不断增强,城市之间的联结线不断增多,已经形成了密集的经济网络结构。就经济联系的内部结构而言,随着城市群网络密度的不断上升,可视化后的网络结构也趋于复杂;处于城市群核心位置的济南、青岛、淄博、潍坊等市中心性水平较高且稳步提升,而处于边缘位置的菏泽、枣庄、莱芜等市中心性水平较低;七个凝聚子群内部联系紧密,以济南、青岛为核心的子群与其他子群联系密度较大。从城市社会空间联系来看,“双核多中心”网络层级下的信息流总量不断提升,三四层级城市数量稳定增加,非均衡性有所缓解;随着信息流不断的优化整合,信息联系趋于有序,核心城市的极化效应显现。从城市生态空间联系来看,城市之间通过泰山、黄河、京杭运河、沂蒙山区、海岸线等自然要素形成的密切联系,是城市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共同开发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协同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空气质量指数及其污染物PM2.5、PM10存在显着的空间相关性,由于产业结构、地形、季风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空气质量指数呈现出“西高东低”的空间分异特征。最后针对山东半岛城市群空间结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优化对策:提升核心城市实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完善交通网络建设、增强城市空间联系,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统筹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协同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流域区域协同治理。

刘文雯[6](2019)在《基于环境监测数据分析的大气重污染应急效果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一五”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以下称“2+26”城市)和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大气污染形势日益严峻。为缓解大气污染状况,2013年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其中为强化重污染天气应对提出采取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的要求。当前,在评估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效果时主要通过空气质量模拟的方法。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监测数据的后评估方法,将洛伦兹曲线应用于描述污染物浓度分布情况,提出污染物累积浓度分布曲线;基于此曲线提出量化评估污染物浓度分布均一性变化的污染物高位累积浓度占比指标,通过该指标对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开展效果评估。以PM2.5、PM10、SO2、NO2为研究对象,评估2015-2017年秋冬季“2+26”城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效果;分析汾渭平原、长三角区域和成渝地区2017年秋冬季污染物高位累积浓度占比分布特征;以上述重点区域2017年秋冬季PM2.5浓度进行测算,当费效系数等于2时,计算上述区域应急减排措施的建议管控天数。主要研究结论和建议如下:(1)“2+26”城市 2016、2017 年秋冬季 PM2.5、PM10、SO2 和 NO2 高位累积浓度占比较2015年同期有下降趋势,降幅在0.4%~3.8%,表明“2+26”城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对上述四种污染物浓度具有削峰作用;其中,PM2.5和PM10等颗粒物高位累积浓度占比降幅较SO2和NO2等气态污染物降幅大,表明应急减排措施对颗粒物浓度削峰作用大于气态污染物。(2)从2017年秋冬季汾渭平原、长三角区域和成渝地区PM2.5、PM10、SO2和NO2高位累积浓度占比分布可知,重点区域之间和区域内部城市之间污染物高位累积浓度占比存在差异,表明各区域和城市间由于自身空气质量和污染物浓度分布情况,其应急减排潜力存在差异。(3)当费效系数为2时,“2+26”城市、汾渭平原、长三角区域和成渝地区区域内城市建议管控天数范围分别为[26天~60天]、[7天~40天]、[14天~45天]和[16天~37天],重点区域内部城市间建议管控天数差别较大;“2+26”城市、汾渭平原、长三角区域和成渝地区区域平均建议管控天数分别为38天、28天、33天和28天,上述重点区域均有应急减排需求。建议汾渭平原、长三角区域和成渝地区平衡各自的应急减排需求和对社会经济的影响,降低各级别预警启动门槛,使应急减排措施起到污染物“削峰”作用同时兼顾费效比。

闫蓬勃[7](2019)在《中国城市树种多样性评价及树种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森林是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其所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与城市居民的健康福祉息息相关。而城市树种多样性是维持城市森林稳定性、便于其持续地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城市树种多样性的提高虽然可以通过增加绿化中使用的树种数量实现,但实践证明,不当的树种选择不但难以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还可导致经济损失和资源的浪费。因而充分了解中国城市树种的多样性现状和驱动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树种规划方案,合理增加树种多样性,对城市森林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践意义。研究基于文献和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中国257个城市的树种多样性格局,依据提出的树种规划原则,以中国城市中己有树种为对象,规划了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范围内潜在可用的树种,并以北京市为例,展示了该规划在单个城市尺度上的应用。研究主要结果包括:1.在257个城市中,树木(含灌木和木质藤本)的平均种类丰富度为128±118,树木种类总数为2640,其中近1/5的树种为外来种。在种类组成上,最常见的树种为垂柳(Salix babylonica L.)、圆柏(Juniperus chinensisL.)、紫叶李等(Prunus cerasifera f.atropurpurea(Jacq.)Rehd.)。各城市间的树种组成相似度具有纬度变化梯度特征,同一纬度上的城市间树种组成不相似性低。此外,城市树种也存在一定同质化现象,一些树种广泛分布在不同城市中。在城市内部,公园绿地是树种丰富度最高的区域,空闲地的种类丰富度最低。2.根据气候适宜性、城市环境适宜性和种类多样性原则对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建成区适宜树种进行规划,结果为:中国城市中潜在可用的树种数量平均为705±323种;其中处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的城市潜在可用树种最多,平均每个城市适宜使用树种数量为930±245种,而中温带干旱地区潜在可用的树种最少,平均每个城市适宜使用树种数量为187±105种。3.根据前述规划结果,北京潜在可用的树种为565种,调查发现其中的278种已被使用,进而根据树种属性和土地用途的匹配性原则,对调查中未发现的287个树种进行规划。在最严格规划情境下,排除有花粉致敏和飘絮问题的48种和花粉致敏性不确定的197个树种,剩余的无花粉致敏和飘絮问题的树种39种加上可用雌株的3种有花粉致敏的树种用于规划。其中可在公园和空闲地中使用42种,商业区中使用14种,居民区中使用13种,单位绿地中使用3种,道路绿地中使用1种。4.总体而言,中国城市树种多样性与全球城市树种多样性水平相比差别不大,但与中国自然分布的树木种类多样性相比,仍具较大提升潜力。本研究的树种规划结果显示各城市均具有一批潜在可用的树种,可在经过试种后用于提高各城市树种多样性水平。

常莎[8](2019)在《地方环保机构垂直管理改革研究 ——以山东省济宁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山东省济宁市作为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省份的先行城市,在探索环保部门垂直管理改革上提出了创新性的做法,早在2006年成立济宁市环保局高新区分局时就将其隶属于市环保局直接管理;并在全国率先建立环境网格化监管平台,运用云大数据平台,打破地域阻碍实现执法全覆盖。在垂直管理改革过程中也遇到了诸多难题,由于人员待遇仍然实行属地化管理,基层环保部门对垂直改革积极性不高,干部横向交流阻碍大成为新的难题;垂直后与地方政府协调性变弱,缺少实体性议事协调机构,基层环保部门的监管能力也有待提高。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结合济宁市地区实际,应在强化责任体系、完善考核机制上设置具体的奖惩约束措施;探索建立实体性议事协调机构,加强垂直后的环保部门与其他业务相关部门、当地政府的协调联动性;扩大公务员招考和事业编制人员招聘数量,加强业务培训,增强基层环保队伍执法力量,从多渠道全方位提升环境监管能力,巩固垂直管理改革的成果,达到改革的目的,促进环境质量的改善。

司蒙蒙[9](2019)在《山东省城市形态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年,在中国的大部分城市出现大面积、长时间持续的雾霾天气现象,城市空气质量问题引起了社会、政府、学者的广泛关注。无序的城市发展造成城市能耗增加、加剧了城市的空气污染。城市形态作为城市发展的空间变化结果,通过城市密度、城市的交通布局、土地利用类型等方面影响城市的空气质量变化。因此科学的归纳城市形态特征,分析不同城市形态特征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城市空间形态视角入手,基于2001-2016年山东省地级城市市辖区面板数据计算城市形态指标,从而识别出四种城市形态特征。利用PM2.5年均浓度和城市空间形态相关指标数据,分析城市形态变量与PM2.5之间的相关性,并建立回归模型考察山东省17地市城市形态的关键因素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山东省城市空间形态的综合指标对空气质量相关程度低,城市人口密度、城市紧凑度对空气质量呈负相关关系,其中单位面积城市公共交通通勤度与空气质量呈正相关关系且相关程度较高;城市用地类型多样性、绿地占比对空气质量呈负相关关系。在回归方程中,控制变量沿海城市对可吸入颗粒物PM2.5的浓度呈负相关关系,城市经济对可吸入颗粒物PM2.5呈正相关关系,同时在控制城市规模、城市经济和城市是否沿海后,回归方程模型结果显示城市人口密度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增加起到负面作用,而城市紧凑度对空气质量起到正面作用。得出结论:城市形态指标中,城市人口密度、城市用地类型、城市公共交通、城市绿地都对空气质量有影响。城市人口越集中、城市用地类型越复杂会降低城市颗粒物的浓度,增加城市绿地面积会降低城市颗粒物浓度,增加城市的交通车辆会升高城市颗粒物的浓度。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对合理调整山东省城市人口密度、优化城市用地布局、提倡城市公共交通出行、提高城市绿地占比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高磊[10](2019)在《济宁市土地利用空间冲突测度及其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冲突与协调贯穿于人类利用土地的过程之中,呈现出对立和统一的关系。我国土地利用的矛盾日趋激烈,对生态用地的结构完整性与保有量都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威胁。识别土地利用过程中各类冲突的“敏感区域”、定量测度土地利用空间冲突强度,采取针对性措施调控优化各类土地利用规模结构和空间布局,可为缓解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提供依据。本文探讨了国内外土地利用空间冲突研究的理论基础,在协同论、景观生态学、博弈论、风险管理、政府管制与新公共管理等理论指导下,从生态安全和风险防控的角度,运用RS和GIS技术,构建土地利用空间冲突测度模型,以山东省济宁市为研究区,测度土地利用空间冲突强度,分析存在问题,提出调控建议。研究结果主要包括:(1)研究了土地利用空间冲突测度方法,从生态安全和风险防控的角度,构建了土地利用空间冲突测度模型,通过外部压力指数、暴露性指数和稳定性指数3个方面全面综合测度土地利用空间冲突。(2)分析了济宁市空间冲突强度。从外部压力指数来看,任城区的分维数最大,标准化后为0.83,面临的外部压力也最大,多数县(市、区)的分维数在0.65左右,外部压力相近;从暴露性指数上看,任城区、兖州区、邹城市的暴露性指数较大,均在0.68以上,泗水县的指数最小;从稳定性指数上看,依然是任城区和兖州区的稳定性最小。综合来看,济宁市各县(市、区)土地利用空间冲突强度大小依次为,任城区0.91、兖州区0.85、邹城市0.73、梁山县0.54、嘉祥县0.54、曲阜市0.51、汶上县0.44、金乡县0.43、微山县0.31、鱼台县0.31和泗水县0.24。其中任城区土地利用空间冲突最为突出,达到了显着失调的级别;泗水县、鱼台县和微山县都在稳定可控的范围。(3)探讨了土地利用空间冲突的调控对策,建议济宁市行政主管部门应该从突出“多规合一”引领作用、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构建绩效管理评价体系等三个方面,制定政策措施,调控土地利用空间冲突。

二、济宁市区空气质量指数预报分类分析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济宁市区空气质量指数预报分类分析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研究 ——以徐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热点与实践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2 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GI特征研究
    2.1 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概况
    2.2 城市GI结构特征分析
    2.3 城市GI功能特征分析
    2.4 城市GI规划特征分析
    2.5 城市GI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2.6 本章小结
3 需求导向下的城市GI构建方法
    3.1 城市GI构建的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分析
    3.2 城市GI构建的理论范式
    3.3 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GI构建的技术路径
    3.4 本章小结
4 研究区GI本底要素识别
    4.1 研究区概况
    4.2 土地利用数据提取
    4.3 基于生态韧性评价的采煤沉陷区GI本底要素识别
    4.4 基于MSPA法的城市全域GI本底要素识别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的GI构建优先级评价
    5.1 煤炭资源型城市GI构建优先级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5.2 调节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优先级评价
    5.3 支持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优先级评价
    5.4 文化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优先级评价
    5.5 综合服务需求下GI构建优先级评价
    5.6 本章小结
6 需求导向下的GI构建策略
    6.1 GI网络的定型分级
    6.2 调节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策略
    6.3 支持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策略
    6.4 文化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策略
    6.5 综合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策略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和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呼和浩特市雾霾天气气象条件分析与初步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雾霾天气变化特征分析
    2.1 空气质量指数变化特征
        2.1.1 年变化趋势
        2.1.2 空气质量指数季节变化
    2.2 雾霾天气发生时间变化特征
        2.2.1 雾的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2.2.2 霾的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第三章 雾和霾的天气学特征分析
    3.1 典型雾的个例分析及类型总结
        3.1.1 典型雾的个例分析
        3.1.2 雾的分类汇总及模型建立
    3.2 典型霾的个例分析及类型总结
        3.2.1 非典型霾的个例分析
        3.2.2 典型霾的分类汇总及模型建立
第四章 大气动力与热力结构特征
    4.1 呼和浩特市风力与风向变化特征分析
        4.1.1 风力风向变化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
        4.1.2 资料来源
        4.1.3 风力变化特征分析
        4.1.4 风向变化特征分析
        4.1.5 大气扩散能力空间分布特征
    4.2 大气热力结构特征
        4.2.1 资料来源与计算方法
        4.2.2 计算结果分析汇总
        4.2.3 小结
    4.3 雾霾天气典型特征检验
第五章 呼和浩特市雾霾成因与治理措施分析
    5.1 呼和浩特市雾霾天气成因
        5.1.1 地形地貌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5.1.2 特定气象条件诱发雾霾天气产生
        5.1.3 工业废气排放是首要污染源
        5.1.4 道路建筑产生的扬尘加剧污染
        5.1.5 汽车数量激增导致尾气排放量增加
        5.1.6 居民焚烧秸秆造成突发性污染事件
    5.2 呼和浩特市雾霾治理措施
        5.2.1 加强顶层设计,推动创新体制机制建设
        5.2.2 强化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提升重污染天气应对能力
        5.2.3 提升科技支撑,深化治理联动机制建设
        5.2.4 加强工业污染治理
        5.2.5 提高管理手段,控制机动车污染物排放
        5.2.6 强化源头治理,全面推进面源污染防治
        5.2.7 开展环保宣传,引导公众提升环保意识
        5.2.8 加强自然保护,强化植物吸附滞尘作用
        5.2.9 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大气污染监控能力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框架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
    2.2 国内文献
    2.3 文献简要评述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城镇化
        3.1.2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辨析
        3.1.3 新型城镇化
        3.1.4 绿色发展
        3.1.5 绿色城镇化
        3.1.6 耦合
    3.2 相关理论介绍
        3.2.1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
        3.2.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3.2.3 可持续城镇化理论
        3.2.4 生命周期理论
        3.2.5 系统理论
        3.2.6 PSR框架模型
第四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史、面临问题及原因剖析
    4.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
        4.1.1 起步发展阶段
        4.1.2 稳步发展阶段
        4.1.3 深入发展阶段
        4.1.4 蓬勃发展阶段
    4.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4.2.1 人口问题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2 资源问题限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3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4 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原因剖析
        4.3.1 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
        4.3.2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4.3.3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4.3.4 经济利益驱动
        4.3.5 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
        4.3.6 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
        4.3.7 其他原因
第五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分析
    5.1 绿色城镇化的理论依据
        5.1.1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5.1.2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5.2 绿色城镇化的库兹涅茨分析
        5.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2.2 绿色城镇化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3 绿色城镇化的作用机理分析
        5.3.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机理
        5.3.2 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的作用机理
        5.3.3 绿色城镇化的运行机理
    5.4 绿色城镇化的动态演化分析
        5.4.1 城镇化与环境压力关系的动态分析
        5.4.2 绿色城镇化演变的阶段分析
第六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6.1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1.2 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其依据
    6.2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方法选择
        6.2.1 评价方法选择
        6.2.2 权重的确定
        6.2.3 评价样本选择
        6.2.4 数据来源
    6.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6.4 中国绿色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
        6.4.1 研究假设与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6.4.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6.4.3 回归结果与分析
第七章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案例研究
    7.1 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1.1 德国埃朗根
        7.1.2 瑞典马尔默
        7.1.3 美国伯克利
        7.1.4 日本北九州
        7.1.5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7.1.6 巴西库里蒂巴
        7.1.7 南非约翰内斯堡
    7.2 国内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2.1 北京
        7.2.2 上海
        7.2.3 贵阳
    7.3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共同经验总结
第八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原则、路径与对策
    8.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8.1.1 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
        8.1.2 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
        8.1.3 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
        8.1.4 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
        8.1.5 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8.1.6 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
        8.1.7 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8.1.8 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1.9 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8.2.1 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
        8.2.2 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
        8.2.3 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
        8.2.4 切实改善修复生态环境
    8.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8.3.1 加快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大力推动城镇经济发展
        8.3.2 着重加强城市绿色发展薄弱环节投入与建设
        8.3.3 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城市绿色发展政策
        8.3.4 不断优化城镇布局,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8.3.5 适当减少城市行政层级,适度扩大城市自主权
        8.3.6 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修复工作
第九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不足及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A 2012—2017年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兰州地区采暖期空气污染天气分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我国大气污染及研究现状
        1.2.2 天气分型方法及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及研究时段
    2.2 资料来源
        2.2.1 环境质量监测资料
        2.2.2 气象资料
    2.3 研究方法
        2.3.1 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
        2.3.2 天气分型方法
        2.3.3 聚类解释方差(ECV)
第三章 兰州市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3.1 污染物浓度时间变化特征
        3.1.1 年际变化特征
        3.1.2 月变化特征
        3.1.3 日变化特征
    3.2 空气质量指数AQI时间变化特征
        3.2.1 年际变化特征
        3.2.2 月变化特征
    3.3 首要污染物分布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天气分型及污染气象特征研究
    4.1 天气分型
        4.1.1 天气分型变量
        4.1.2 天气分型数量
        4.1.3 天气分型结果分析
    4.2 不同天气型大气污染特征
        4.2.1 污染天气型
        4.2.2 清洁天气型
    4.3 不同天气型环流形势和风场特征
        4.3.1 污染天气型
        4.3.2 清洁天气型
    4.4 气象参数分布特征
        4.4.1 气象参数对颗粒物浓度的影响
        4.4.2 污染天气过程气象参数分布特征
        4.4.3 不同天气型气象参数分布特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天气分型结果检验
    5.1 2017年个例
        5.1.1 环流形势特征
        5.1.2 气象参数和逆温层变化特征
    5.2 2018年个例
        5.2.1 环流形势特征
        5.2.2 气象参数和逆温层变化特征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本文特色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一、发表论文
    二、参与课题
致谢

(5)基于多元数据的山东半岛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城市群
        2.1.2 城市群空间结构
        2.1.3 多元数据
    2.2 理论基础
        2.2.1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2.2.2 城市空间结构理论
        2.2.3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3 山东半岛城市群空间范围与发展概况
    3.1 空间范围
    3.2 发展概况
4 山东半岛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演变分析
    4.1 基于统计数据的等级规模结构分析
        4.1.1 模型选取与数据来源
        4.1.2 城镇规模体系演变
        4.1.3 按人口规模划分的等级规模结构演变
        4.1.4 按经济规模划分的等级规模结构演变
    4.2 基于灯光数据的等级规模结构分析
        4.2.1 DMSP/OLS数据介绍
        4.2.2 DMSP/OLS数据预处理
        4.2.3 城市体系等级规模演变
        4.2.4 城市体系空间演变
    4.3 小结
5 山东半岛城市群城市职能结构演变分析
    5.1 数据预处理与模型选取
        5.1.1 产业部门合并
        5.1.2 模型选取
    5.2 城市职能结构测度
        5.2.1 基本职能判定
        5.2.2 城市专业化部门演变
        5.2.3 城市职能规模演变
        5.2.4 城市职能强度演变
    5.3 小结
6 山东半岛城市群城市空间联系演变分析
    6.1 经济空间联系演变分析
        6.1.1 模型选取
        6.1.2 经济联系强度测度
    6.2 社会空间联系演变分析
        6.2.1 百度指数预处理
        6.2.2 基于百度指数的社会联系演变
    6.3 生态空间联系演变分析
        6.3.1 基于自然要素的生态联系
        6.3.2 基于空气质量的生态联系
    6.4 小结
7 山东半岛城市群空间结构存在问题与优化对策
    7.1 存在问题
    7.2 优化对策
        7.2.1 提升核心城市实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7.2.2 完善交通网络建设,增强城市空间联系
        7.2.3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7.2.4 统筹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7.2.5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流域区域协同治理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致谢

(6)基于环境监测数据分析的大气重污染应急效果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秋冬季重点区域大气污染现状
        1.1.2 我国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实施必要性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和现状
        1.2.1 重污染天气治理发展历程
        1.2.2 重污染天气应急效果评估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2.2 研究时段选取
    2.3 重污染天气应急措施效果评估方法构建
        2.3.1 污染物浓度分布均一性分析
        2.3.2 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原理
        2.3.3 污染物累积浓度分布曲线和高位累积浓度占比提出
第3章 典型区域评估——“2+26”城市应急效果评估
    3.1 “2+26”城市高位累积浓度占比区域特征分析
        3.1.1 “2+26”城市典型城市高位累积浓度占比特征分析
        3.1.2 “2+26”城市区域高位累积浓度占比区域特征分析
    3.2 “2+26”城市高位累积浓度占比年际变化
        3.2.1 “2+26”城市典型城市污染物高位累积浓度占比年际变化
        3.2.2 “2+26”城市区域污染物高位累积浓度占比年际变化
    3.3 “2+26”城市高位累积浓度占比分布特征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其他重点区域高位累积浓度占比分布特征
    4.1 汾渭平原高位累积浓度占比分布特征
    4.2 长三角区域高位累积浓度占比分布特征
    4.3 成渝地区高位累积浓度占比分布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应急减排措施启动天数费效分析
    5.1 应急减排措施启动天数费效分析背景
    5.2 应急减排措施启动天数费效分析原理
    5.3 各重点区域应急减排措施建议管控天数分析
        5.3.1 “2+26”城市应急减排措施建议管控天数分析
        5.3.2 汾渭平原应急减排措施建议管控天数分析
        5.3.3 长三角区域应急减排措施建议管控天数分析
        5.3.4 成渝地区应急减排措施建议管控天数分析
    5.4 重点区域建议管控天数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中国城市树种多样性评价及树种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城市森林的功能
    1.2 城市树种多样性的重要性
    1.3 城市森林树种多样性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1.4 城市绿化中树种规划方法研究现状
    1.5 现有研究中的主要问题
2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技术路线
3 中国城市树种多样性格局及影响因素
    3.1 研究区域与方法
        3.1.1 研究区域
        3.1.2 多样性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中国城市树种种类丰富度
        3.2.2 城市不同土地利用上的树种丰富度
        3.2.3 中国城市树种组成的合理性分析
        3.2.4 与自然分布的树种多样性对比
        3.2.5 城市间树木种类组成相似度及影响因素
    3.3 小结
4 中国城市树种规划研究
    4.1 研究区域与方法
        4.1.1 研究区域
        4.1.2 树种规划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自然干扰对树种的影响结果
        4.2.2 中国城市树种规划结果
    4.3 小结
5 城市树种规划——以北京为例
    5.1 研究区域与方法
        5.1.1 研究区域
        5.1.2 研究方法
    5.2 结果与讨论
        5.2.1 北京城市树种现状
        5.2.2 北京城市潜在可用树种
    5.3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中国城市绿化树种调查文献目录
    附录B 北京城市树种多样性调查表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8)地方环保机构垂直管理改革研究 ——以山东省济宁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文献综述
        1 、垂直管理体制的定义和分类
        2 、实行垂直管理体制的原因分析
        3 、国外垂直管理的实践经验
第2章 环保部门垂直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2.1 垂直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
        2.1.1 制度变迁理论
        2.1.2 权变理论
        2.1.3 公共选择理论
    2.2 垂直管理模式与属地管理模式的比较
    2.3 垂直改革的优劣分析
    2.4 垂直管理的基本模式
    2.5 垂直管理改革的意义
第3章 济宁市环保系统垂直管理改革实施现状
    3.1 济宁市环保机构设置情况
    3.2 济宁市环保体制改革探索
        3.2.1 实施市环保局直管的分局机制
        3.2.2 构建跨区域执法和监测网格化平台
第4章 济宁市环保系统垂直管理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4.1 基层环保机构建设水平较低
    4.2 基层环境监管人员严重不足
    4.3 环保部门内部交流协调难度大
    4.4 环境执法仍有诸多难点
第5章 济宁市环保系统垂直管理改革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5.1 内生条块冲突尚无制度解决方案
    5.2 与垂直管理相适应的激励机制尚未建立
    5.3 环境执法责任厘定不清
第6章 环保垂直管理制度完善之策
    6.1 构建绿色发展考评体系,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
        (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及改善率(50分)
        (2) 环境突出问题查处情况(20分)
        (3) 环境信访案件办理情况(20分)
        (4) 网格化环境监管平台运行情况(10分)
    6.2 建立健全环保议事协调机制
    6.3 加强基层环保队伍建设
    6.4 多渠道提升基层环境监察执法效能
    6.5 建立环境保护社会监督机制
第7章 结语
    7.1 研究的结论与创新
    7.2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山东省城市形态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城市形态研究
        1.2.2 空气质量研究
        1.2.3 城市形态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
        1.2.4 总体评价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线路图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线路图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城市形态
        2.1.2 城市密度
        2.1.3 土地利用模式
        2.1.4 交通布局
        2.1.5 空气质量
    2.2 理论基础
        2.2.1 城市形态理论
        2.2.2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小结
第3章 城市形态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机理
    3.1 城市密度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3.2 土地开发模式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3.3 交通布局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3.4 小结
第4章 山东省城市形态的识别与演变研究
    4.1 城市形态指标体系
        4.1.1 城市形态指标选取依据
        4.1.2 指标解释
    4.2 城市形态的计算
    4.3 山东省17 地市城市形态识别
        4.3.1 城市形态识别过程
        4.3.2 城市形态识别结果
        4.3.3 城市形态的结果分析
        4.3.4 城市形态的特征分析
    4.4 空气质量的演变特征分析
    4.5 小结
第5章 山东省城市形态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分析
    5.1 模型及变量说明
    5.2 相关性分析
        5.2.1 综合城市形态指标与PM2.5 之间的关系
        5.2.2 城市形态结构指标与PM2.5 之间的关系
    5.3 计量模型
    5.4 结果分析
    5.5 小结
第6章 山东省城市空气质量提升的建议措施
    6.1 宏观层面:城市空间形态与城市人口密度
    6.2 中观层面:城市形态与土地利用
    6.3 微观层面:城市形态与城市交通布局结构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济宁市土地利用空间冲突测度及其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地利用冲突概念演变研究
        1.2.2 土地利用冲突类型研究
        1.2.3 土地利用冲突产生机制研究
        1.2.4 土地利用冲突评价研究
        1.2.5 综合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2 土地利用空间冲突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协同论
    2.2 景观生态学理论
    2.3 博弈论
    2.4 风险管理理论
    2.5 政府管制理论与新公共管理理论
3 研究区域概况
    3.1 自然条件
        3.1.1 区位与行政区划
        3.1.2 地质地貌与矿产资源
        3.1.3 水文与水资源
        3.1.4 气候
        3.1.5 土壤
        3.1.6 动植物资源
    3.2 经济社会条件
        3.2.1 人口
        3.2.2 经济
    3.3 土地利用状况
4 土地利用空间冲突测度方法
    4.1 土地利用空间冲突与生态安全
    4.2 土地利用空间冲突测度指数
        4.2.1 外部压力指数
        4.2.2 暴露性指数
        4.2.3 稳定性指数
    4.3 土地利用空间冲突测度模型
5 济宁市土地利用空间冲突测度实证
    5.1 研究数据及处理
    5.2 济宁市土地利用空间冲突测度结果
    5.3 济宁市土地利用空间冲突等级划分
    5.4 济宁市土地利用空间冲突的主要表现
        5.4.1 建设用地过快扩张,耕地占用现象突出
        5.4.2 土地治理力度不够,城乡结构急需调整
        5.4.3 采煤塌陷区域众多,生态环境影响严重
6 济宁市土地利用空间冲突调控建议
    6.1 突出“多规合一”引领作用
    6.2 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6.3 构建绩效管理评价体系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研究特色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济宁市区空气质量指数预报分类分析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研究 ——以徐州为例[D]. 胡庭浩.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2]呼和浩特市雾霾天气气象条件分析与初步治理研究[D]. 李蓓.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3]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D]. 杨角. 西北大学, 2020(07)
  • [4]兰州地区采暖期空气污染天气分型研究[D]. 李雪超. 兰州大学, 2020(01)
  • [5]基于多元数据的山东半岛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与优化研究[D]. 于尚坤.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6]基于环境监测数据分析的大气重污染应急效果评估[D]. 刘文雯.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2019(01)
  • [7]中国城市树种多样性评价及树种规划研究[D]. 闫蓬勃.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8]地方环保机构垂直管理改革研究 ——以山东省济宁市为例[D]. 常莎.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8)
  • [9]山东省城市形态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D]. 司蒙蒙. 山东财经大学, 2019(07)
  • [10]济宁市土地利用空间冲突测度及其调控研究[D]. 高磊.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济宁市空气质量指数预报分类与分析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