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带存储和 SAN 握手

磁带存储和 SAN 握手

一、磁带存储与SAN握手(论文文献综述)

颜齐[1](2021)在《基于FPGA的NandFlash控制器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闪存以电荷为存储介质,具有先擦后写、成本低、容量大、寿命长等特点,逐渐被各个大小电子品牌厂商所喜爱,也是目前世界上主流的高速芯片,用作算法、加速、逻辑和控制等,都是独一无二的选择。因此,本项目主要设计一款基于芯片的控制器。本设计以航天军工为背景,以XILINX系列芯片和镁光存储芯片为平台设计的一款对卫星相机数据的存储。通过分析闪存的存储方式和和存储原理、认识闪存的的读写、擦除、读等时序原理,制定了一套以为平台的解决方案。本设计采用从整体到宏观的设计思维,各个子模块和主状态机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操作。本设计在底层驱动部分主要实现闪存的芯片复位、设置子功能参数、读、擦除操作以及读写操作,其次控制器还具有控制数据传输过程中维持正确性的纠错算法以及基于的缓存操作,通过使用语言编写代码实现底层驱动模块、纠检错模块、缓存模块以及通过软核模块,用语言在软件平台上实现对控制器接口参数的配置。最终制定了验证方案,通过仿真以及在线逻辑分析仪的信号抓取实现对底层驱动的验证,通过仿真以及添加相应的测试激励实现对纠错算法模块的验证以正确的完成设计所需要的要求。

潘宝春[2](2018)在《基于分布式存储的数据中心虚拟化平台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以大数据与云计算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迅猛,推动了社会环境整体信息化进步。同时教育行业作为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成员,教育信息化更是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长期以来高等教育院校对于自身信息化建设都保持一定程度重视和投入,随着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高校自身信息化环境将面临新出现的建设与管理问题。本论文以传统高校数据中心业务环境为着力点,围绕数据中心信息化业务扩展带来的一系列管理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对数据中心建设运行服务器设备运行状态、信息系统业务特征和数据存储和容灾条件等几方面的业务现状进行分析,结合中心业务未来发展趋势总结在信息化管理的计算资源集中度、设备利用效率、高效数据存储、优化接入环境和提供备份容灾机制等方面存在的待解决技术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虚拟化综合业务平台设计方案,该方案可满足数据中心业务环境下计算资源抽象和量化、资源便捷管理、扩展性与可靠性等方面的需求。基于所提出的虚拟化综合业务平台设计方案,设计和实现了一套针对服务器计算资源的虚拟化业务环境,利用ESXi功能组件将设备物理资源完全虚拟为逻辑资源;使用多个虚拟化单元建立业务集群以实现资源的统一量化和跨设备调度;根据数据中心业务特征制定资源分配策略,使用DRS和HA服务保障虚拟化业务的高效与稳定。设计实现了一套基于分布式体系结构的共享存储服务环境,并基于TCP/IP协议建立了存储业务网络以实现存储环境的数据可靠性传输(RDT);基于VSAN功能组件将多个标准服务器的磁盘资源整合为统一的存储资源池,采用数据多镜像管理模式建立对象存储服务;根据存储业务的节点数计算故障域容许值(PFTT),基于该值调整存储策略并加以执行。最后从虚拟化集群机能、虚拟机业务管理、VSAN存储业务管理三个方面展开验证测试,经过对测试结果分析证明设计实现虚拟化平台能够满足数据中心资源量化、便捷管理、扩展性与可靠性几方面需求。通过研究与实践证明了本论文提出的虚拟化平台能够有效提高传统高校数据中心业务和资源管理的效率,促进数据中心信息化业务管理模式由缺乏标准、松散、低效朝标准化、自动化、集中化的转变;本论文的研究成果为同类高校的数据中心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李佳蔚[3](2014)在《基于以太网的SAN方案设计》文中研究表明在多元化的大数据网络时代,人们构建了由通信结构、管理层、存储部件和计算机系统组成的存储区域网路(SAN)来解决网络中的大数据传输和存储的问题。但由于现有的网络中同时存在以太网和光纤两种传输模式,它们之间的互联在产生冗余的同时也极大的提高了网络的故障率,因此,如何将存储网络和以太网融合起来就成了新的发展趋势。现今的以太网与存储网络的融合主要有以太网和iSCSI的融合、基于以太网的NAS和基于以太网和光纤的SANs这三种,在这三种中,由于光纤网络具有高速、无丢包和低延迟的优势,因此SANs和以太网的融合被看做是以太网存储的最佳选择。软件定义网络(SDN)提出了在控制层面上的抽象技术,通过OpenFlow将网络中的设备控制和数据分离开,通过软件来定义逻辑上的网络拓扑,从而实现了对网络流量的灵活控制,同时这种控制层面上的抽象拓展了网络管理和设计上的思路,使我们在对整个网络的设计和管理时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这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充足的理论基础。鉴于本课题的研究基础在于现有的以太网和光纤网络,因此我们不仅要了解SAN和以太网,熟悉他们的工作模式和技术特点,还需要从以太网中选择出我们需要的部分并加以修改来应用到改进的SAN中,同时,还需要分析现有的交换机来提取出有用的部分进行融合,因此本课题的核心工作就在于如何利用现有的规范和标准,融合出一种新的处理模式,将原有的设备高效的融合起来,成为一种新型的整体。本文首先对本课题的背景、任务、研究意义和理论基础做了系统性介绍,然后将现有普通存储技术、以太网与融合SAN网络的以太网技术做了详细的对比分析得出融合SAN网络的以太网技术的优点,确定了要基于SDN的集中式架构来实现SAN和以太网的融合,接着针对这一方案进行了框架设计、流程设计和软件设计,并对流程中的每一个重要模块进行了单独的设计与实现,然后进行了流程整合和可靠性分析以及执行效率的最优化。最后,根据这一技术的特点提出了合理的测试方案和测试环境,并进行了相应的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进行了整个方案的实用性分析和性能分析。

张光[4](2013)在《存储虚拟化技术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需要存储和利用的数据呈现出指数增长。存储虚拟化技术可以减少存储系统的管理复杂度,使得人们只需去利用虚拟化以后的统一的存储空间,而不必去考虑物理存储设备的细节,同时可以提高存储设备的利用率,节约存储设备的成本。存储虚拟化技术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各国学者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存储虚拟化已逐渐成为存储的发展方向。iSCSI协议是基于IP协议的技术标准,是当前人们研究的热点。本文深入研究了存储虚拟化技术和存储区域网(SAN)的相关理论,结合对iSCSI协议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iSCSI的SAN存储虚拟化的实现方案。所做的主要工作如下:本文首先研究了存储虚拟化的原理和概念,对存储虚拟化的优点、分类、实现方式等内容进行了阐述,并对带内存储虚拟化和带外存储虚拟化的实现方式进行研究。然后阐述了SAN技术的原理、内容和虚拟化的实现方式。接着研究了SCSI协议的基本协议模型以及SCSI命令描述块,同时重点介绍了iSCSI的相关理论,对iSCSI协议的协议栈、协议数据单元以及协议的读写操作的实现流程进行了研究。在以上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对iSCSI协议的启动端和目标端的结构、工作流程及其具体实现中的函数、线程等的分析,完成了iSCSI协议的启动端和目标端的实现。最后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iSCSI的SAN存储虚拟化的实现方案,并完成了设计与实现,其中重点介绍了存储虚拟化系统中的用户逻辑卷管理模块和存储虚拟化管理配置模块的设计与实现。同时阐述了存储资源的整合、存储用户SCSI请求的数据流程、存储设备的配置信息和存储用户的配置信息。最后通过程序实现了这两个模块,通过测试证明了本文所提出的方案的可行性,整个系统的设计和实现的代价比较低,存储资源的利用率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这样的解决方案更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吕卓亨[5](2011)在《非线性编辑网络的原理分析与构建》文中研究表明电视台节目制作传统上使用线性编辑系统,而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电视技术领域的数字化革命,非线性编辑系统逐步进入电视台,在视频后期制作中逐渐成为主要手段,并正向平台化、网络化和宽带化发展。这标志着在电视台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数字化的信息时代。非线性编辑技术是一门新的综合性技术,一方面它以视频压缩硬件技术(视频卡)为依托,另一方面以编辑软件(非线性编辑软件)为综合平台,涵盖了电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主要领域,包括视频技术、音频技术、数字存储技术、数字图象处理技术、计算机图形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相关技术,使数字化、多媒体化、交互性在编辑工作得到体现。非线性编辑解决了线性编辑存在的缺点,简化了编辑流程,极大地丰富了编辑人员的创作手段。电脑硬件运算能力的提高,使得非线性编辑的功能非常强大。从字幕到电影、从图片到活动视频、从2D到3D等等,非线性编辑都能胜任。从而把制作人员从繁杂的搜寻镜头和修改工作中解脱出来,并给制作者以无限的艺术创造空间。非线性编辑给电视后期制作带来了重大的变革。它集采集、制作、播出与发布功能于一体,使电视制作直接与互联网相联从而极大第延伸了电视制作室的功能,赋予视频内容新的应用价值。在电视节目制作、管理和播放等方面,非线性编辑系统以其优越的性能、完善的功能以及方便的操作受到各级电视台编辑人员和技术人员的认同,得到迅速而广泛的应用。电视台里的技术革命如火如荼,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各台的技术方向如何取舍、非线性编辑系统的规模如何定位,这正是当下很多中小电视台烦恼的事情。目前国内中小电视台的节目生产量不大,因此使用大型网络的话可能会占用过多的资源而造成浪费,但这类电视台又需要对传统的线性编辑设备向非编化、网络化进行转型升级,以达到集中管理、集中维护、资源共享和提高效率的目的。本文从非线性编辑的数字原理、工程需求、工程设计、技术规划和技术参数等方面比较完整勾画了构建一个非线性编辑系统项目的过程,并介绍依托此项目应用人员所摸索出的一些使用心得和管理经验,为各中小电视台和单位部门提供典型的范例。系统采用了目前国内外基于千兆以太网构架的诸多技术,形成紧密耦合的节目制作业务流程,提供了结构精减、成本适中、操作简便的部门级制作/播出工作集群,适合各级中小电视台和相关行业的部门参考。

黄靖锋[6](2010)在《基于SAN的网络存储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目前,使用多个服务器分配和管理存储容量,需要每一个服务器都安装专门的磁盘驱动,导致资源的浪费和过重的员工负担。数据存储量在以每年50-80%的速度递增,企业必须寻找适合的方法降低存储的成本并把管理的时间最小化。为了解决数据量快速增长的问题,IT部门需要完善存储的体系结构这样才能适应变化的存储量,性能和实用性的需求。本论文正是针对上述问题,以SAN(Storage Area Network)网络存储技术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在深入分析SAN网络体系架构的基础上,对存储网络技术、SAN网络架构以及实际应用解决方案三方面问题作了创新性和探索性研究。以达到为企业解决过去传统存储网路可扩展性差的情况,并提供让企业逐步转向高可用性、高容量的网络存储架构的理论研究分析报告,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研究了传统网络存储技术的应用与局限性;2、详细研究了基于SAN网络存储技术的理论研究与应用;3、详细研究了基于SAN网络存储技术的实际方案应用;4、研究了SAN基础架构和方案应用的问题;5、研究了FC SAN与IP SAN在应用中的区别与互补关系;

王世才[7](2010)在《基于SAN存储系统阵列间交互模块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网络日益发达,世界日益变小,信息爆炸式的增长导致数据更是成倍地爆炸。数据已经成为当代企事业单位最有价值的东西,数据一旦丢失,可能给企事业单位造成巨大无法挽回的损失。为了防止数据意外的丢失或损毁,人们想出了一系列的方法来保护当前的数据。为了最大程度地保护数据,人们还在其它地方保存数据的一份或多分副本。从目前的存储技术发展情况来看,较为合适的方案是建立一整套远程容灾、备份系统。简单的单独一台存储阵列是不可能构成一整套完整的远程容灾、备份系统,必须通过一定的物理通道(如:FC光纤通道,ISCSI互联网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使本地和异地的存储阵列相连接并且之间能够通信,这是一整套完整的远程容灾、备份系统的必备条件。具备远程容灾、备份能力的磁盘阵列,目前国内企业还不能完全制造,大多数企事业单位只能进口价格较为昂贵的国外存储产品。所以,对具备远程容灾、备份能力的磁盘阵列进行研究和开发有着较高的科研价值和经济价值。本课题是在分析和研究磁盘阵列技术、网络存储技术、容灾技术、备份技术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SAN存储系统的阵列间交互模块(Array Path and Lun),简称APL。介绍了阵列间交互模块的划分结构以及各子模块的详细实现,分别详细的介绍了链路管理、外部Lun管理、I/O发送、用户消息处理。文章的结构为:第一章,讲述论文背景、课题来源,分析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本文所进行的主要工作;第二章,介绍存储的基本知识和当前的主流存储技术,SAN的概述;第三章,详细介绍OS 9000存储系统。第四章,设计并实现基于SAN存储的阵列间交互;第五章,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第六章,总结全文。具体的说,本文的工作主要有:1.设计并实现了基于SAN存储系统的阵列间交互。2.研究并分析了各种存储技术,包括:数据备份技术、远程容灾技术、网络存储技术。3.本文还介绍了阵列间交互在实际当中的应用场景。

张艳[8](2008)在《基于IP-SAN的远程灾备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数据已经成为当今用户越来越重要的战略资源,数据的损坏、丢失以及客户业务服务的中断都会给行业和部门造成巨大的损失。随着网络的发展,分布式数据存储已经成为对付各种数据灾难的一种有效手段。为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和客户业务的连续性,建立异地容灾备份系统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本文通过对基于IP-SAN容灾备份技术相关理论的深入研究,主要做了如下工作:首先结合了现代企业、部门的关键需要,深入研究了容灾备份相关原理,对比分析了如今比较流行的几种网络存储模式:DAS、NAS、SAN的优劣势以及IP-SAN的备份技术,设计了基于IP-SAN的远程灾备系统。本系统充分融合了IP-SAN的自有优势,具有速度快、单点容错性好、扩容迅速、管理方便等特点,适应如今多种网络,架构方便,并充分利用以太网的优势,实现远距离的异地备份。其次本文重点对系统中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设计了基于IP-SAN的远程镜像备份子系统并实现了远程数据备份。子系统以Liunx内核模块方式运行,支持Liunx下所有文件系统以及存储设备,对上层应用透明,并引入了改进的计算摘要算法NSC。通过实验,测试了系统的主要功能及性能,证明文中所设计的远程镜像备份子系统能实时的获取本地更新数据,并备份至远程镜像系统,在实施备份过程中对本地系统服务器性能影响较小。最后引入改进的计算摘要算法NSC以及避免三次握手的报文传递方式,设计了数据一致性检测子系统并实现了备份数据一致性检测操作。子系统能实时的进行本地源数据与异地备份数据之间数据一致性检测,保证备份端数据的高可用性。通过实验证明,改进的计算摘要算法NSC以及避免三次握手的报文传递方式,有效的提高了数据备份及数据一致性测试速度,降低了对网络的负载,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与响应速度,是一种代价相对较低且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

汪琦晔[9](2008)在《融合平台下SAN设备的访问控制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目前,数据存储领域的很多技术还处于研究阶段,从最初的直接连接存储模式发展到现今的网络存储模式,数据存储逐渐成为人们的研究热点。网络存储由于所采用的技术和协议不同,逐渐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网络存储架构。SAN技术更具有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包括基于光纤通道(Fibre Channel,FC)的FC SAN和基于IP网络的IP SAN。FC SAN传输速度快,具有良好的扩展性,但是存在传输距离较短,价格昂贵的问题,而基于IP网络的IP SAN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融合式存储平台设计实现的存储系统架构实现了IP SAN与FC SAN的互联互通融合性,通过IP、FC等不同的连接方式将远程存储资源映射到自身,进行统一存储虚拟化,并对外提供块级存储服务。由于目前的存储设备并不具备内置的安全机制,在异构的虚拟存储网络环境下,特别是在融合式存储系统中实现为不同等级需求的用户或应用服务器动态分配相应存储资源变得尤其重要。可以通过访问控制技术来实现这一需求。为此,在分析了几种主要的访问控制技术的基础上,通过交换分区Zoning、LUN Masking、身份认证机制以及存储虚拟化等安全策略,设计了ATCA融合存储平台下存储块设备多层访问控制策略,细化了存储块设备的访问控制颗粒,实现了划分交换分区、建立访问控制组的多重逻辑关系。最后在软硬件环境下对融合存储平台的多层访问策略进行了测试,通过对虚拟块设备的屏蔽、发现等方式,证实了多层访问控制架构的可行性。但在安全性方面,多层访问控制策略仅实现了对虚拟块设备访问的授权以及IP连接方式的身份认证,并没有实现FC连接方式下认证功能,因此在FC SAN与IP SAN融合的平台下实现统一身份认证将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高峰[10](2008)在《网络存储的性能测试》文中认为随着信息管理能力的提升以及人们对信息的访问量快速增加,企业对存储和管理信息的能力有了新的要求。网络存储的出现和发展适应了这一要求,网络存储因此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网络存储的性能测试基准却发展缓慢,实际性能测试中一般采用的是传统的存储测试工具,他们没有考虑网络对存储的影响,因而他们不能准确的测试网络存储的性能。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测试方法来测试网络存储系统的性能,该方法能够模拟海量的数据访问请求,也能够测试在该情况下的网络存储系统的性能,主要测试指标为响应时间和吞吐量。该方法以固定的时间间隔循环向服务器发起请求,发出请求的部分不处理服务器的反馈信息,当发出的请求量接近服务器最大负载的时候发起端不受服务器端的抑制。新的测试方法更接近实际的访问情况,能更准确的反映系统的性能特性。另外本文为进行性能评价研究,对IP-SAN进行了软实现,使用了UNH-iSCSI软件,成功实现了实验平台的搭建。另外还介绍了传统测试工具的使用,使用它的测试数据和新方法的测试数据进行了对比。在研究过程中,还涉及了一些理论上的以及LINUX下C编程的知识,还有TCP/IP协议,活锁等知识。

二、磁带存储与SAN握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磁带存储与SAN握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FPGA的NandFlash控制器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闪存未来发展趋势
    1.4 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
        1.4.1 主要工作
        1.4.2 章节安排
第二章 Nand Flash存储器分析
    2.1 存储结构
    2.2 外部接口
    2.3 总线操作
        2.3.1 同步使能和待机
        2.3.2 同步总线的空闲与驱动
        2.3.3 暂停数据的输入与输出
        2.3.4 同步命令
        2.3.5 同步地址
        2.3.6 同步DDR数据输入
        2.3.7 同步DDR数据输出
    2.4 操作时序
        2.4.1 读状态时序
        2.4.2 设置功能操作时序(set features operation)
        2.4.3 读ID操作时序
        2.4.4 擦除时序
        2.4.5 编程时序
        2.4.6 读数据时序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Nand Flash控制器整体设计
    3.1 整体框图架构
    3.2 底层驱动模块的设计
        3.2.1 闪存复位模块
        3.2.2 设置子功能模块
        3.2.3 读ID模块
        3.2.4 擦除操作模块
        3.2.5 编程操作模块
        3.2.6 读操作模块
        3.2.7 差分单端转换模块
        3.2.8 数据缓存模块
        3.2.9 时钟模块
        3.2.10 底层驱动模块选择
        3.2.11 波形发生器模块
        3.2.12 复位延迟模块
        3.2.13 主状态机模块
    3.3 ECC纠错模块原理与设计
        3.3.1 Hamming编码器设计
        3.3.2 Hamming解码器设计
        3.3.3 BCH编解码原理
        3.3.4 BCH码
        3.3.5 串行编码器设计与实现
        3.3.6 LDPC纠错原理
    3.4 垃圾回收
        3.4.1 闪存垃圾
        3.4.2 垃圾回收原理
        3.4.3 垃圾回收
    3.5 磨损均衡
    3.6 坏块管理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Nand Flash控制器验证
    4.1 Nand Flash控制器的开发平台及所需开发环境
    4.2 闪存底层驱动测试
        4.2.1 读设备ID测试
        4.2.2 擦除操作测试
        4.2.3 编程操作(写操作)测试
        4.2.4 读数据操作测试
    4.3 纠错模块测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设计总结
    5.2 设计创新点
    5.3 设计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基于分布式存储的数据中心虚拟化平台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数据中心基础建设发展现状
        1.3.2 服务器虚拟化和软件定义存储发展现状
        1.3.3 高校数据中心虚拟化环境建设发展情况
    1.4 论文主要工作
    1.5 论文主要结构
第二章 关键技术分析
    2.1 虚拟化技术分析
        2.1.1 虚拟化技术简介
        2.1.2 虚拟化技术发展体系
        2.1.3 虚拟化对象模型
        2.1.4 虚拟化技术应用
    2.2 数据中心存储技术分析
        2.2.1 传统存储技术简介及发展
        2.2.2 分布式存储架构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数据中心现状和需求分析
    3.1 数据中心概况
    3.2 数据中心建设现状
        3.2.1 服务器群建设
        3.2.2 共享存储环境建设
    3.3 数据中心运行情况分析
        3.3.1 分析思路
        3.3.2 服务器群运行情况
        3.3.3 共享存储使用情况
    3.4 数据中心虚拟化建设需求
        3.4.1 技术及管理中待解决问题
        3.4.2 问题解决思路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虚拟化平台系统设计
    4.1 总体设计原则
    4.2 虚拟化总体环境设计
        4.2.1 虚拟化架构选型
        4.2.2 虚拟化环境总体架构
    4.3 服务器虚拟化集群设计
        4.3.1 设计目标
        4.3.2 虚拟化基础架构
        4.3.3 虚拟化管理平台设计
        4.3.4 虚拟化集群设计
    4.4 分布式共享存储环境设计
        4.4.1 设计目标
        4.4.2 分布式存储架构设计
        4.4.3 存储网络设计
        4.4.4 存储器缓存效率及容量设计
        4.4.5 存储环境可靠性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虚拟化平台实施过程
    5.1 实施原则及流程
        5.1.1 虚拟化平台实施原则
        5.1.2 总体实施流程
    5.2 服务器虚拟化和集群实现
        5.2.1 部署资料及支撑服务
        5.2.2 建立虚拟化单元
        5.2.3 部署虚拟化管理平台
        5.2.4 建立集群和可靠性配置
    5.3 分布式存储架构实现
        5.3.1 建立存储网络
        5.3.2 启用分布式存储集群
        5.3.3 建立共享存储的虚拟磁盘组
        5.3.4 创建存储集群故障域策略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验证测试及评估
    6.1 验证目标及测试内容
        6.1.1 验证测试目标
        6.1.2 测试内容模块
        6.1.3 测试项目设计
    6.2 验证测试流程
        6.2.1 虚拟化集群机能测试
        6.2.2 虚拟机业务管理测试
        6.2.3 存储业务管理测试
        6.2.4 验证测试结论
    6.3 系统实施效果评价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就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项目

(3)基于以太网的SAN方案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工作背景
    1.2 课题任务
    1.3 课题研究意义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背景技术综述
    2.1 SAN
        2.1.1 SAN介绍
        2.1.2 SAN特点
        2.1.3 SAN分类
        2.1.4 SAN连接设备
        2.1.5 IP SAN
    2.2 以太网
        2.2.1 拓扑结构
        2.2.2 CSMA/CD技术
        2.2.3 以太网工作原理及模式
        2.2.4 以太网帧
        2.2.4.1 以太网帧的类型
        2.2.4.2 以太网帧的格式
        2.2.4.3 以太网帧的鉴别
    2.3 FCoE
    2.4 FIP
        2.4.1 FIP信息交互
        2.4.2 报文格式
    2.5 OpenFlow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以太网交换机部署SAN的整体设计
    3.1 现有技术对比
        3.1.1 SAN和现有存储技术对比
        3.1.2 SDN与现有组网技术对比
    3.2 交换机需求分析与设计
        3.2.1 交换机建立Openflw链路
        3.2.2 交换机与设备的信息交互
        3.2.2.1 端口链路初始化
        3.2.2.2 端口服务
    3.3 控制器需求分析与设计
        3.3.1 控制器模块分析
        3.3.2 核心部分设计
        3.3.2.1 控制器与交换机链路建立
        3.3.2.2 设备登录控制器流程
        3.3.2.3 流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以太网交换机部署SAN的详细设计
    4.1 总体框架
    4.2 交换机软件模块实现
        4.2.1 数据中心桥接协议模块实现
        4.2.2 OpenFlow模块实现
        4.2.2.1 OpenFlow模块设计
        4.2.2.2 流表控制功能的实现
        4.2.3 OpenFlow控制模块实现
        4.2.4 交换机管理模块实现
    4.3 控制器软件模块实现
        4.3.1 报文收发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4.3.2 OpenFlow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4.3.3 交换机管理模块设计与实现
        4.3.4 报文处理模块
        4.3.4.1 FIP模块
        4.3.4.2 exchange模块
        4.3.4.3 节点服务登录模块
        4.3.4.4 注册状态改变通知模块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开发环境与测试
    5.1 开发环境
    5.2 以太网交换机与控制器的链路建立
    5.3 存储设备与交换机的交互
    5.4 性能测试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束语
    6.1 本文所做的工作
    6.2 下一步工作安排
致谢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

(4)存储虚拟化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存储技术的研究现状
        1.2.2 存储虚拟化的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2 存储虚拟化的基本理论
    2.1 引言
    2.2 存储虚拟化基本概念
    2.3 存储虚拟化的分类
    2.4 存储虚拟化的实现方式
        2.4.1 基于主机的存储虚拟化
        2.4.2 基于存储设备的存储虚拟化
        2.4.3 基于网络的存储虚拟化
    2.5 带内和带外存储虚拟化
        2.5.1 带内存储虚拟化
        2.5.2 带外存储虚拟化
    2.6 存储虚拟化的优点
    2.7 本章小结
3 SAN技术和iSCSI协议的研究
    3.1 引言
    3.2 存储区域网SAN
        3.2.1 SAN的基本概念
        3.2.2 典型的SAN
        3.2.3 三种存储方案的比较
    3.3 SAN虚拟化的实现
        3.3.1 FC-SAN和IP-SAN
        3.3.2 SAN虚拟化
    3.4 IP存储
    3.5 SCSI协议
        3.5.1 SCSI协议模型
        3.5.2 SCSI命令描述块(CDB)
    3.6 iSCSI协议
        3.6.1 iSCSI的概念
        3.6.2 iSCSI的组成结构
        3.6.3 iSCSI协议栈
        3.6.4 iSCSI的协议数据单元(PDU)
    3.7 iSCSI的读写操作
        3.7.1 iSCSI的读操作
        3.7.2 iSCSI的写操作
    3.8 本章小结
4 iSCSI协议的实现
    4.1 iSCSI协议在Linux下的实现
        4.1.1 iSCSI的实现方式
        4.1.2 Linux iSCSI的程序结构
    4.2 iSCSI启动端的实现
        4.2.1 iSCSI启动端的结构
        4.2.2 iSCSI LLD的注册
        4.2.3 建立连接和会话
        4.2.4 启动端对读写命令的处理
    4.3 iSCSI目标端的实现
        4.3.1 目标端的设计工作流程
        4.3.2 目标端的主要线程
        4.3.3 目标端的具体实现
        4.3.4 目标端对读写命令的处理
    4.4 本章小结
5 存储虚拟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5.1 引言
    5.2 存储虚拟化系统的设计
        5.2.1 系统总体设计图
        5.2.2 系统实现概述
    5.3 逻辑卷虚拟化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5.3.1 逻辑卷虚拟化模块的目的
        5.3.2 存储资源的整合
        5.3.3 用户虚拟逻辑卷的建立
        5.3.4 存储用户SCSI请求的数据流程
        5.3.5 逻辑卷虚拟化模块的程序实现
    5.4 存储虚拟化管理配置模块的设计和实现
        5.4.1 存储虚拟化管理配置模块的目的
        5.4.2 iSCSI存储设备的配置信息
        5.4.3 iSCSI存储用户的配置信息
        5.4.4 存储虚拟化管理配置模块的程序实现
    5.5 存储虚拟化系统的测试
        5.5.1 测试工具的介绍
        5.5.2 搭建测试环境
        5.5.3 测试内容及结果
        5.5.4 测试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工作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非线性编辑网络的原理分析与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非线性编辑的历史
    1.2 非线性编辑在我国的现状
    1.3 非线性编辑的发展趋势
    1.4 本论文工作的意义
    1.5 本文结构
第二章 非线性编辑的概念和视音频数字基础
    2.1 非线性编辑的概念
        2.1.1 非线性编辑的诞生背景
        2.1.2 传统的线性编辑
        2.1.3 非线性编辑
        2.1.4 非线性编辑系统的硬件组成和软件组成
        2.1.5 非线性编辑网络系统
    2.2 非线性编辑中的视频和音频数字技术
        2.2.1 非线性编辑的视频编码格式
        2.2.2 非线性编辑的视频接口
        2.2.3 非线性编辑的视频文件格式
        2.2.4 非线性编辑的音频编码技术
        2.2.5 非线性编辑中的音频接口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非线性编辑网络系统的构建
    3.1 前期规划
        3.1.1 工程系统规划
        3.1.2 工程基础和功能
        3.1.3 工程技术规划
    3.2 一体化网络的结构和流程
        3.2.1 播出子网络
        3.2.2 制作子网络
        3.2.3 文稿子网络
        3.2.4 网络的设备和参数
        3.2.5 非线性编辑工作流程
        3.2.6 非线性编辑日常应用的一个实例
    3.3 网络的远程扩展
        3.3.1 镇站远程网
        3.3.2 镇站的子采编系统
        3.3.3 网络总体结构示意图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非线性编辑网络的使用和管理
    4.1 如何突出项目的特色
        4.1.1 播出形式的选择
        4.1.2 拓展网络功能
    4.2 使用技巧总结
        4.2.1 视频格式的转换方法
        4.2.2 设备配搭
        4.2.3 服务器的管理
        4.2.4 素材的管理
    4.3 非线性编辑网络的管理和安全性维护
        4.3.1 人员管理
        4.3.2 技术管理
    4.4 非线性编辑网络的优缺点
        4.4.1 优点
        4.4.2 需要改进的方面
        4.4.3 今后设备选型建议
    4.5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1 缩写与专业术语的中英文对照表
附录 2 非线性编辑系统术语解释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表

(6)基于SAN的网络存储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网络存储技术的发展概况及现状
        1.1.1 网络存储技术的发展趋势
        1.1.2 SAN 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1.2 SAN 网络存储技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本论文的选题和研究内容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SAN 网络存储技术
    2.1 光纤通道技术(FC)
    2.2 互联网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iSCSI)
    2.3 基于SAN 的网络备份技术
    2.4 集群存储技术
    2.5 基于SAN 的智能分布与数据共享技术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三种网络存储技术分类分析
    3.1 DAS、NAS 与SAN 概述
    3.2 三种技术的分类分析
        3.2.1 DAS 的问题与不足
        3.2.2 NAS 与SAN 的比较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FC 和iSCSI 的SAN 网络结构分析
    4.1 FC 网络与FC SAN 网络的区别
        4.1.1 FC 网络的物理结构
        4.1.2 FC 协议映射
        4.1.3 FC 网络的拓扑结构
        4.1.4 FC SAN 网络结构
    4.2 iSCSI 与IP SAN 网络
        4.2.1 iSCSI 网络的物理连接结构
        4.2.2 iSCSI 协议
    4.3 IP SAN 网络结构
        4.3.1 FC 和iSCSI 在技术上的区别
        4.3.2 FC 和iSCSI 在性能上的区别
        4.3.3 FC 和iSCSI 在实现上的区别
        4.3.4 FC 和iSCSI 在安全上的区别
        4.3.5 FC 与iSCSI 的融合
    4.5 SAN 网络的结构和拓扑
        4.5.1 点到点SAN
        4.5.2 交换式SAN
        4.5.3 环状SAN
        4.5.4 SAN 结构的变化分析
    4.6 SAN 网络的可用性与可靠性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华赛视频监控中心IP SAN 存储方案
    5.1 《华赛视频监控中心IP SAN 方案》应用与性能测试分析
        5.1.1 应用详述
        5.1.2 性能测试模型与策略
        5.1.3 性能数据测试与分析
    5.2 SAN 的网络存储技术解决方案分析
        5.2.1 广域网低带宽环境下的备份解决方案分析
        5.2.2 方案优点
        5.2.3 方案缺点
    5.3 兼容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SAN 的未来
    6.1 云计算与SAN
    6.2 IB SAN
    6.3 服务器虚拟化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论文研究总结
    7.2 下一步工作
致谢
参考文献

(7)基于SAN存储系统阵列间交互模块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背景
    1.2 课题来源
    1.3 国内外研究应用现状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
    1.5 论文结构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存储技术的研究与分析
    2.1 主流网络存储技术
        2.1.1 直接连接存储(DAS)
        2.1.2 网络连接存储(NAS)
        2.1.3 存储域网络(SAN)
        2.1.4 基于IP 的存储区域网络(IP-SAN)
    2.2 容灾系统与容灾技术
    2.3 容灾系统的定义
        2.3.1 容灾等级的划分
    2.4 数据备份技术
        2.4.1 备份模式
        2.4.2 备份策略
        2.4.3 否可接收用户响应和数据更新
    2.5 磁盘阵列(RAID)技术
        2.5.1 RAID0 无差错控制的带区组
        2.5.2 RAID1 镜象结构
        2.5.3 RAID2 带海明码校验
        2.5.4 RAID3 带奇偶校验码的并行传送
        2.5.5 RAID5 分布式奇偶校验的独立磁盘结构
        2.5.6 RAID10 分块与镜像结合
        2.5.7 RAID50 分布奇偶位阵列条带
    2.6 网络存储的发展趋势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OS 9000 存储系统
    3.1 OS 9000 存储系统简介
    3.2 OS 9000 存储系统的系统结构
    3.3 OS 9000 存储系统的产品基本特性
    3.4 OS 9000 存储系统的增值特性
        3.4.1 Lun 的概念
        3.4.2 Lun 拷贝LunCopy
        3.4.3 远程复制RemoteCopy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阵列间交互的设计与实现
    4.1 阵列间交互的基础知识
        4.1.1 阵列间交互简介
        4.1.2 阵列间交互的相关概念
    4.2 阵列间交互的实现
        4.2.1 阵列间交互的模块划分
        4.2.2 链路管理模块
        4.2.3 外部Lun 管理模块
        4.2.4 I/O 发送模块
        4.2.5 用户消息处理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
    5.1 功能测试
        5.1.1 功能测试环境搭建
        5.1.2 功能测试的组网
        5.1.3 功能测试报告
    5.2 性能测试
        5.2.1 性能测试环境搭建
        5.2.2 性能测试组网
        5.2.3 性能测试报告
    5.3 典型的灾备解决方案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8)基于IP-SAN的远程灾备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应用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1.4 论文结构
    1.5 小结
第2章 基于IP-SAN 容灾备份技术基础理论
    2.1 容灾相关原理
        2.1.1 容灾定义
        2.1.2 容灾系统等级划分
        2.1.3 容灾系统不同分类
    2.2 SAN 相关理论
        2.2.1 网络存储技术
        2.2.2 DAS
        2.2.3 NAS
        2.2.4 SAN 原理及优点
        2.2.5 IP-SAN 思想引入
    2.3 数据备份技术
        2.3.1 备份系统的三个重要因素
        2.3.2 备份基本类型
    2.4 IP-SAN 备份技术
        2.4.1 LAN-free
        2.4.2 Client-free
        2.4.3 Server-free
    2.5 小结
第3章 基于IP-SAN 远程灾备系统结构
    3.1 系统体系结构
    3.2 系统功能模块
    3.3 IP-SAN 远程镜像备份子系统备份策略
    3.4 小结
第4章 基于IP-SAN 的远程镜像备份子系统设计
    4.1 远程镜像技术
    4.2 远程镜像备份子系统设计基本原理
    4.3 远程镜像备份子系统设计具体实现
        4.3.1 本地系统模块
        4.3.2 镜像备份系统模块
        4.3.3 远程镜像子系统缓冲区设计
    4.4 小结
第5章 远程灾备系统中数据一致性检测方法研究
    5.1 数据一致性检测子系统
        5.1.1 数据一致性
        5.1.2 检测方法
        5.1.3 检测机制实现
    5.2 数据块摘要算法及传递方法
        5.2.1 数据块摘要算法
        5.2.2 数据块摘要传递方法
    5.3 小结
第6章 实验分析
    6.1 测试环境
    6.2 测试过程
    6.3 测试结果及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项目

(9)融合平台下SAN设备的访问控制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主要研究工作
    1.3 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2 系统平台分析
    2.1 ATCA 平台环境
    2.2 融合存储平台
    2.3 小结
3 关键技术分析
    3.1 交换分区 Zoning
    3.2 LUN 安全
    3.3 身份认证机制
    3.4 存储虚拟化技术
    3.5 小结
4 系统设计与实现
    4.1 融合平台存储访问设计与分析
    4.2 LUN 访问控制实现
    4.3 CHAP 认证机制实现
    4.4 交换分区实现
    4.5 小结
5 系统测试与分析
    5.1 负载分析
    5.2 测试环境
    5.3 测试与可行性分析
    5.4 小结
6 结束语
    6.1 全文总结
    6.2 后续工作
致谢
参考文献

(10)网络存储的性能测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网络存储发展现状
    1.2 课题研究背景
    1.3 主要研究工作及内容安排
第2章 网络存储基本技术介绍
    2.1 网络存储分类
        2.1.1 DAS直接附加存储
        2.1.2 NAS网络附加存储
        2.1.3 SAN存储区域网络
        2.1.4 NAS和SAN的比较
    2.2 SAN的实现
    2.3 IP-SAN
        2.3.1 IP-SAN基本概念
        2.3.2 IP-SAN中iSCSI协议的实现方式
        2.3.3 iSCSI协议层次模型和通讯机制
        2.3.4 iSCSI的读写操作实现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网络存储性能测试
    3.1 网络存储性能评价工具
        3.1.1 LADDIS
        3.1.2 NetBanch
        3.1.3 IOZONE
        3.1.4 PostMark
        3.1.5 Bonnie++
        3.1.6 Lmdd
    3.2 影响网络存储性能的参数
    3.3 评价网络存储性能常用指标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网络存储性能评价理论和系统实现
    4.1 课题研究基本技术
        4.1.1 IOMeter介绍
        4.1.2 性能评价模块相关LINUX下C编程知识
        4.1.3 TCP协议通讯原理
        4.1.4 TCP拥塞控制
        4.1.5 活锁
        4.1.6 Unh_iscsi软件
    4.2 网络存储IP-SAN系统的实现
        4.2.1 实验平台硬件配置
        4.2.2 实验平台软件配置
        4.2.3 unh_iscsi_1.6.00软件的编译配置
        4.2.4 IOMeter软件的编译配置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网络存储性能测试新方法
    5.1 传统模拟负载方法的缺点和原因
    5.2 新的测试方法
    5.4 实验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磁带存储与SAN握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FPGA的NandFlash控制器设计[D]. 颜齐.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2021(06)
  • [2]基于分布式存储的数据中心虚拟化平台设计与实现[D]. 潘宝春. 广西大学, 2018(06)
  • [3]基于以太网的SAN方案设计[D]. 李佳蔚. 电子科技大学, 2014(03)
  • [4]存储虚拟化技术的研究[D]. 张光. 北京交通大学, 2013(S2)
  • [5]非线性编辑网络的原理分析与构建[D]. 吕卓亨. 华南理工大学, 2011(06)
  • [6]基于SAN的网络存储技术研究与应用[D]. 黄靖锋. 电子科技大学, 2010(04)
  • [7]基于SAN存储系统阵列间交互模块的设计与实现[D]. 王世才. 电子科技大学, 2010(04)
  • [8]基于IP-SAN的远程灾备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张艳. 湖南大学, 2008(01)
  • [9]融合平台下SAN设备的访问控制设计与实现[D]. 汪琦晔. 华中科技大学, 2008(05)
  • [10]网络存储的性能测试[D]. 高峰.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8(06)

标签:;  ;  ;  ;  ;  

磁带存储和 SAN 握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