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例胃肠道间质细胞瘤免疫组化表型分析

28例胃肠道间质细胞瘤免疫组化表型分析

一、28例胃肠道间质细胞肿瘤的免疫组织化学表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孙晓腾,杜书强,马洪刚,李建民,王晓[1](2022)在《胃TFE3阳性富含色素的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1例》文中研究表明胃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是一种罕见发生于胃的具有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特征的间叶性肿瘤。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胃体上部前壁黏膜下PEComa。内镜下行黏膜下肿物挖除术, 术后病理组织形态表现为富含色素的上皮样肿瘤细胞被含小血管网的间质分隔成巢状。免疫组织化学HMB45、结蛋白、TFE3阳性。最终诊断:胃TFE3阳性富含色素的PEComa。通过分析本例肿瘤临床病理特征, 对胃肠道PEComa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检测进行回顾性分析, 以提高病理医师对胃肠道PEComa的认识。

潘书光[2](2020)在《血小板和S100A8对胆管癌侵袭转移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胆管癌是一种来源于胆管上皮细胞的侵袭性肝肿瘤,早期在临床上通常无症状,或症状呈现非特异性。由于诊断一般较晚,且多存在多发疾病或年龄较高,近一半的胆管癌患者只能采用姑息疗法。放射治疗在胆管癌姑息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采用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辅助放射治疗也有着积极的意义。然而,无论采取哪种治疗方案,胆管癌仍易发生血管及远处淋巴结侵袭转移,引起癌症相关性死亡。有报道指出,放射治疗可能存在促进肿瘤转移的风险。因此,与放射处理相关的肿瘤转移机制可能参与胆管癌细胞的侵袭转移过程,其中血小板和粒细胞相关蛋白8(S100 calcium-binding protein A8,S100A8)在胆管癌转移中的潜在作用开始引起我们的关注。一方面,大量的研究表明,肿瘤细胞与血小板在血流微环境中的相互作用是肿瘤早期发生远处转移的必然因素。对肺癌、胰腺癌及乳腺癌等疾病的研究已经证实,血小板与肿瘤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使血小板活化,促使其分泌的多种细胞因子能够对肿瘤细胞的粘附、新生血管生成与重塑等环节产生影响。在血流中,血小板参与了肿瘤细胞周围血栓的形成,从而使肿瘤细胞免于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的清除。血小板在肿瘤细胞周围形成一层包膜,使肿瘤细胞粘附于血管壁,增强了肿瘤细胞从血管壁的外渗。血小板和肿瘤细胞相互作用可使血小板上的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附着于肿瘤细胞,防止NK细胞的识别和上皮到间质的转换(Epithelial-Mesenchymal-Like Transition,EMT),以此促进肿瘤的侵袭转移。上述研究均证实血小板在促进肿瘤转移方面发挥及其重要作用,辐射损伤相关研究同时指出,射线对局部微血管内皮细胞存在显着的破坏作用,进而引发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在胆管癌的放射治疗中,这一过程可能加剧肿瘤细胞与血小板的相互作用,从而增加其转移的风险。因此,既往研究提示血小板可能是促进胆管癌细胞侵袭转移的重要微环境因素,其具体效应和相关分子机制值得探索。另一方面,对多种肿瘤细胞自身的研究显示,射线照射可诱导粒细胞相关蛋白8(S100A8)表达水平的升高。研究发现,S100A8在肺癌、结肠癌、胃癌、胰腺癌及原发性肝癌等多种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升高。近期研究报道过表达S100A8可促进乳腺癌的侵袭及远处转移且与不良的临床预后明显相关。S100A8是一种已被公认的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4,TLR4)内源性配体,已知TLR4通路广泛参与了多种恶性肿瘤的转移。然而,S100A8在胆管癌转移中所扮演的角色依旧未知,基于临床放疗在胆管癌转移治疗中效果的不确定性以及辐照可诱导部分肿瘤细胞S100A8表达升高的发现,推测S100A8可能参与介导胆管癌细胞的侵袭转移,需要研究予以明确。因此,本课题以胆管癌细胞株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裸鼠的胆管癌细胞肝转移模型以及临床病理标本的相关分子指标检测,研究血小板和S100A8基因对胆管癌侵袭转移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血小板衍生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调控的p38MAPK-MMP2/MMP9通路以及S100A8调控的TLR4/NF-κB-VEGF通路两个方向,研究血小板和S100A8诱导胆管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建立胆管癌细胞株RBE、HCCC-9810与人外周血血小板的共培养体系,分别采用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和细胞迁移实验检测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通过荧光标记结合激光共聚焦技术检测胆管癌细胞与血小板的粘附能力,western blot检测p38MAPK-MMP2/MMP9信号通路分子和EMT相关分子的表达。进一步在细胞共培养模型中分别加入PDGF受体(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PDGFR)抑制剂CP-673451和p38MAPK通路抑制剂SB203580以检测胆管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信号通路分子以及EMT相关分子表达的变化,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此外,收集临床胆管癌组织标本,采用western blot和ELISA检测组织标本的MMP2/MMP9蛋白表达,同时分析蛋白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最后,建立BALB/c-nu小鼠胆管癌细胞的肝转移模型,检测肝转移灶并采用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另一方面,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射线对胆管癌细胞S100A8表达的影响,通过慢病毒转染的方法分别构建S100A8过表达的RBE细胞及S100A8敲低的HCCC-9810细胞,分别采用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和细胞迁移实验检测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改变,ELISA方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分泌水平,显微镜观察肿瘤细胞培养液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的微血管管腔形成的影响。进一步在转染细胞模型中分别加入TLR4的阻断剂TAK242,NF-κB的阻断剂PDTC以检测胆管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培养液中VEGF分泌水平的变化,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VEGF、P65等蛋白表达改变。此外,收集临床胆管癌组织标本,通过western blot、免疫组化以及ELISA检测组织标本的S100A8和VEGF蛋白表达和定位,同时分析蛋白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最后,在建立的小鼠胆管癌细胞肝转移模型中,分别检测S100A8过表达或敲低的肿瘤细胞在肝内形成的转移灶,采用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细胞荧光标记结合肝脏切片观察胆管癌细胞的转移情况。本课题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细胞侵袭和迁移实验表明胆管癌细胞株RBE、HCCC-9810分别与血小板共孵育后可明显增强肿瘤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此外,细胞粘附实验表明血小板与肿瘤细胞存在明显粘附现象。结果证实血小板可促进胆管癌细胞的侵袭转移。2、胆管癌细胞与血小板共培养体系中发现,PDGFR抑制剂可显着抑制血小板诱导的胆管癌细胞侵袭和转移,影响血小板引起的肿瘤细胞形态学改变,同时消除血小板引起的肿瘤细胞EMT相关分子表达改变。临床胆管癌病理组织标本中观察到MMP2/MMP9表达水平较癌旁组织明显升高,统计分析发现MMP2/MMP9的表达与胆管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和术后预后不良显着相关,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MMP2/MMP9高表达与胆管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显着降低相关。研究也发现血小板共培养可提高胆管癌细胞的MMP2/MMP9表达水平,而PDGFR抑制剂则可显着下调血小板诱导的MMP2/MMP9表达,提示血小板PDGF参与介导胆管癌细胞的MMP2/MMP9表达。3、胆管癌细胞与血小板共培养体系中发现,p38MAPK通路抑制剂处理可以阻断血小板诱导的胆管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同时,选择性抑制p38MAPK通路可以显着下调血小板诱导的MMP2/MMP9表达,并消除血小板引起的肿瘤细胞EMT相关分子表达改变。实验也发现血小板诱导p38MAPK磷酸化水平升高。结合前期研究结果,提示血小板PDGF可能通过激活p38MAPK通路上调MMP2/MMP9,参与诱导胆管癌细胞的EMT改变和侵袭转移。4、在裸鼠的肝转移模型中发现,对照组胆管癌细胞RBE、血小板预处理的RBE细胞、以及PDGFR抑制剂和血小板联合处理的RBE细胞均能在小鼠肝内形成转移灶,但血小板预处理细胞的转化灶数目显着高于对照细胞,而抑制PDGF可以降低血小板诱导形成的RBE细胞肝转移灶数目。结果证实PDGF可促进胆管癌细胞在体内的侵袭转移能力。5、电离辐射可以显着提高胆管癌细胞的S100A8蛋白表达水平。在构建的S100A8高表达RBE细胞和S100A8干扰HCCC-9810细胞中发现,S100A8高表达细胞的侵袭能力提高,而干扰细胞的侵袭能力降低。临床胆管癌病理组织标本中观察到S100A8表达水平较癌旁组织明显升高,免疫组化检测发现S100A8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胞浆和胞膜,统计分析发现S100A8蛋白表达水平与胆管癌患者的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远处转移显着相关,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S100A8高表达与胆管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降低显着相关。最后,在裸鼠的肝转移模型中发现,S100A8在体内可明显诱导胆管癌细胞的侵袭转移,抑制S100A8可明显降低其侵袭转移能力。上述结果证实S100A8参与促进胆管癌细胞的侵袭转移。6、临床胆管癌病理组织标本中观察到VEGF蛋白表达水平较癌旁组织明显升高,免疫组化检测发现VEGF蛋白主要表达于胞浆和胞膜,统计分析发现VEGF蛋白表达水平与胆管癌患者的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远处转移显着相关,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VEGF高表达与胆管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降低显着相关,此外,S100A8和VEGF联合高表达水平与胆管癌患者术后预后不良有显着相关性。在构建的S100A8高表达RBE细胞和S100A8干扰HCCC-9810细胞中发现,S100A8可以调控胆管癌细胞的VEGF分泌,过表达S100A8的胆管癌细胞的培养上清液可以促进HUVEC细胞微血管管腔的形成,VEGF中和抗体可抑制S100A8诱导的胆管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进一步采用TAK242、PDTC分别阻断TLR4和NF-κB后,观察发现胆管癌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降低,同时S100A8诱导的VEGF分泌、VEGF蛋白和磷酸化P65的表达均显着降低。上述结果证实S100A8通过调控TLR4/NF-κB-VEGF通路促进胆管癌细胞的侵袭转移。综上所述,本研究首次从血小板微环境因素及肿瘤细胞两个方面阐释了放射治疗对胆管癌侵袭转移可能产生的影响,并从血小板PDGF调控的p38MAPK-MMP2/MMP9通路及S100A8调控的TLR4/NF-κB-VEGF两条通路分析了其可能的分子机制。这些结果加深了对胆管癌侵袭转移机制的认识,为寻找胆管癌治疗的潜在靶标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治疗策略。

刘秋雨[3](2020)在《特殊类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及遗传学变异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GIST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研究背景与目的: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约20%-30%显示恶性生物学特征,同时11%-47%以转移灶为首发症状,而GIST的治疗与相应的预后因子有很大的相关性,有鉴于此,本研究拟探讨和分析GIS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以及相关的预后预测因子。材料与方法:搜集2008年9月至2014年4月间的GIST病例共168例,均经手术切除及病理诊断证实。回顾性分析其相应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按照1年、3年、5年随访患者生存率;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相关指标,统计学方法分析预后相关因子。结果:168例患者中,男性113例,女性55例,年龄范围18岁-78岁。常见的临床症状有腹痛、消化道出血。原发部位在消化系统者115例(68.4%),其中51例(30.4%)呈多发性病灶;88例(52.4%)病灶瘤体最大径>5cm,80例肿瘤组织核分裂像≥5个/50HPF。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大部分肿瘤组织呈CD117阳性,比率约占92.9%(156/12),DOG1阳性比率为97.0%(163/5),CD34阳性比率为53.0%(89/79),S-100阳性比率为25.6%(43/125)。获随访患者149例,生存分析和Cox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临床表现、肿瘤部位、肿瘤数目、CD34与S-100表达率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肿瘤最大径、核分裂数目与肿瘤预后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即肿瘤最大径>5cm,或核分裂数≥5个/50HPF者,常常提示肿瘤预后较差。结论:核分裂数和肿瘤最大径是GIST评估预后的有用指标。第二部分经典突变型GIST罕见分子遗传学变异及临床病理学特征研究背景与目的:GIST基因突变主要见于KIT基因,少部分出现PDGFRA基因突变。本部分拟探讨除常见的KIT基因和PDGFRA基因突变类型外,是否存在少见的类型,以及其突变所对应的病理特征。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7年8月间共96例经手术切除的局限性GIST病例,搜集相应临床及病理学信息,采用二代测序技术(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检测分析KIT基因和PDGFRA基因突变类型;同时分析肿瘤形态学、免疫表型、危险度、治疗方法等,并随访患者。结果:本组96例GIST中,检测出80例存在KIT基因突变,4例存在PDGFRA基因突变。突变型84例患者,男性44例,女性40例,年龄范围38岁至70岁,平均年龄64岁。1)80例KIT突变病例中,64例存在11号外显子突变,主要为缺失突变,缺失片段包括555-559密码子、576密码子、557-558密码子,少见类型有576、557替代突变,同时合并存在少见的基因突变,即FLT1基因替代突变、DDR2基因替代突变。9例存在9号外显子突变,包括常见的502-503重复突变,少见的501插入突变,以及486替代突变,后者同时合并新型的CCNYL1–BRAF基因融合突变,且该例形态学上呈混合型,上皮样肿瘤细胞排列呈小巢状、漩涡状,类似于脑膜瘤样形态;13号外显子突变类型为常见的642替代突变;17号外显子突变类型为常见的822替代突变;2)PDGFRA基因突变4例,3例位于18号外显子,除了常见的D842V突变类型外,新发现843插入突变,以及842-845缺失突变,同时合并DDR2基因替代突变;12号外显子1例,呈561替代突变。结论:GIST中存在少见的KIT突变类型,同时可合并新型的融合性基因,以及新型的基因突变,这些变异可能与特殊的组织学类型具有相关性。第三部分经典突变型GIST中少见病例的临床病理学及分子遗传学特征研究背景与目的:GIST消化系统外原发性者少见,包括区域淋巴结转移、骨转移者亦很少见;最常转移部位是肝脏,且少部分患者以转移灶为首发症状。而原发于消化道的GIST可合并其他肿瘤,是否存在特殊的临床病理特征?应用靶向治疗的GIST,是否基因突变类型和病理学特征有改变?本部分拟探讨上述少见特殊类型GIST(伴淋巴结转移的GIST、伴骨转移的GIST、胃肠道外原发性GIST、合并消化系统肿瘤的GIST、靶向治疗后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分子遗传学特征。材料与方法:搜集2008年9月至2016年12月间经病理确诊为GIST共924例,搜集符合本次研究目的的病例,并采集相应临床及病理学信息,采用一代测序技术检测分析KIT基因和PDGFRA基因突变类型;同时分析肿瘤形态学、免疫表型、危险度、治疗方法等,并随访患者。结果:消化系统外原发性GIST(EGIST)共9例,男性2例,女性7例,年龄28-72岁,以腹膜后最多见,病理形态学、免疫组化和基因突变特征与原发于消化系统的GSIT相似;合并消化系统肿瘤的小GIST病例共14例,男性8例,女性6例,年龄48-82岁,小GIST主要发生于胃,肿瘤细胞稀疏,且多存在KIT基因突变;伴有淋巴结转移的突变型GIST 6例,5例男性,1例女性,年龄跨度48-75岁,几乎均存在同时性肝转移灶和腹腔播散,均存在KIT基因突变;伴有罕见骨转移的病例3例,原发部位在食管、胃和小肠,骨转移灶主要发生于锥体、肱骨,均存在KIT基因突变;靶向治疗后伴有罕见同时性骨和肺转移GIST病例1例,女,71岁,转移灶在靶向治疗后出现多灶性坏死,肿瘤细胞可见横纹肌样形态。结论:EGIST在病理特征、遗传学特征、生物学行为判断标准上与GIST相同;合并消化系统病变的小GIST呈极低危险度,遗传学表现提示其可能为GIST发生早期事件;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突变型GIST常呈高危险度,存在同时性肝脏和腹腔转移的可能;GIST骨转移最常发生于脊柱,肿瘤呈高危险度,且伴有肝转移者尤其应警惕骨转移的可能;靶向治疗后伴有罕见骨和肺转移的GIST常出现转移灶形态学改变。第四部分野生型GIST临床病理学及分子遗传学特征研究背景与目的:野生型GIST大多存在SDH缺失突变、BRAF基因突变等,是否存在其他突变基因及突变类型?本部分拟探讨除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外,是否存在少见的突变,以及其突变所对应的临床病理特征。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7年8月间共96例经手术切除的局限性GIST病例,搜集相应临床及病理学信息,首先采用一代测序技术筛选野生型GIST,并进一步对这部分肿瘤采用NGS检测分析是否存在已知或未知的基因突变类型;同时分析肿瘤形态学、免疫表型、危险度、治疗方法等,并随访患者。结果:本组95例GIST中,12例为野生型GIST,其中女性7例,男性5例,年龄36-82岁。其中5例为SDH缺陷型GIST,免疫组化呈SDHB表达缺失,女性为主,均发生于胃,组织学主要呈上皮样型;分子检测发现1例存在SDHA基因替代突变(E564K),同时存在CCND1和RB1基因扩增突变,肿瘤呈恶性行为;1例存在SDHD基因替代突变(D113Tfs22),同时存在TP53基因替代突变(D281Y),p53蛋白弥漫阳性表达;1例存在TP53基因的两种不同突变类型共存,替代突变(R273H)和300308缺失插入突变,p53蛋白弥漫阳性表达,肿瘤呈恶性行为。非SDH缺陷型GIST共7例,2例存在BRAF基因替代突变(V600E),同时相应蛋白阳性表达,均呈梭形细胞型,其中1例发生于肿瘤体积为0.6cm的micro GIST;1例存在CDH1基因功能性胚系突变,类型为替代突变(D786N),该例肿瘤原发于十二指肠,增殖指数较高(20%),呈高危险度。结论:野生型GIST中可存在少见的突变类型,如TP53基因突变、CCND1基因扩增、RB1基因扩增,且可以和SDH亚单位基因突变合并存在,部分基因突变可能与肿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相关;非SDH缺陷型GIST中除常见的BRAF基因突变外,尚有少见的CDH1基因突变,且也有可能与肿瘤的侵袭性生物学行为相关。

许莹[4](2019)在《Telocyte细胞在ApoE基因敲除小鼠体内的免疫表型及参与动脉粥样硬化血管损伤修复的机制》文中认为目的:Telocytes细胞(TCs)是一种具有极长、极薄端足(TPS)的新型间质细胞。自从Popescu等人[1]率先将这种特殊的间质细胞命名为“Telocytes”以来,为了与其他间质细胞类型进行区分(例如成纤维细胞、纤维母细胞样细胞、间充质细胞等),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已经发现Telocytes细胞存在于人和实验哺乳动物的各种腔隙性和非空腔性脏器中。在随后的七到八十年里,此种细胞的存在、性质和功能在不同的科学团队中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到1960年,Taxi和他的团队通过应用透视电镜技术对此种特殊细胞进行观察后得出了此细胞区别于间质细胞(ICC)如神经元细胞、“施万”细胞、平滑肌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巨噬细胞等的一种新的细胞类型。从Telocyte细胞胞体发出的telopode是区别于神经元间质细胞的典型结构,也是与同源性和异源性细胞相互连接的“桥梁”,大量的Telocyte细胞在组织和器官中形成三维网格状结构。Telocytes在不同的组织器官内表现出不同的功能,并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如Telocytes通过对同源或异源性细胞之间接触的连接形成3D网络的结构从而在整个组织中起到机械支撑的作用。观察成人神经肌肉接头处,Telocytes存在于囊膜的内层和最外层,可通过其特殊的微环境,为控制肌肉张力和运动活动提供机械支持。Telocytes在组织中形成的三维网络中起到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主动传递细胞间信号,在不同的组织器官中Telocytes可以建立直接的细胞与细胞之间的信号传导通路,如形成出芽的小泡、胞外体或其他微小分子结合而成的外分泌体和/或旁分泌体。Telocyte细胞通过传递细胞信息的方式调节、控制和参与组织器官的损伤、修复、再生和凋亡过程。为了明确Telocyte细胞在敲基因小鼠体内存在的证据和可能表达的免疫组化指标,同时探索Telocyte细胞是否参与动脉粥样硬化血管损伤修复的过程,本实验设计过程中涉及到了两部分的内容,分别对以上两个问题进行研究。方法:首先随机选取ApoE-/-小鼠,将小鼠的心脏,肾脏和肝脏等新鲜组织用通用组织固定液进行标本固定后行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实验。免疫组化生物学指标选取CD34,CD28,CD117,PDGFR和Vimentin,免疫荧光生物学指标选取CD34/CD117,CD34/PDGFR和CD28/Vimentin双染指标。通过两种免疫生物学方法寻找Telocyte细胞存在于ApoE-/-小鼠重要器官中的证据,并确定Telocyte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在组织器官中的分布位置,初步明确telopode生物学表达指标。然后,随机选取ApoE-/-小鼠和正常野生型小鼠各40只,经含有21%脂肪和0.15%胆固醇的高脂饲料喂食12周后进行小鼠体内大动脉血管的粥样硬化斑块的测量,并将ApoE-/-小鼠的颈动脉斑块面积占整体颈动脉面积不小于45%,同时将主动脉根部的血管壁增厚,管腔变窄作为动物模型建成的标志。将建成的动物模型和正常小鼠同时进行颈动脉血管的部分离断损伤和血管损伤的吻合术,术后需确保吻合血管的血流通畅性。麻醉复苏后根据时间随机将小鼠放置于标准饲养箱内,所有术后小鼠皆给与相同的饲养方式,两组小鼠分别于术后8小时,术后48小时和术后21天取颈动脉损伤修复血管作为下一步研究标本,所有标本取出后放入通用组织固定液中固定24小时同时进行相应编号。所有标本都进行免疫组化实验,免疫荧光实验和细胞增殖实验。为了观察Telocyte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血管中的形态结构和超微细胞器的改变,从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ApoE-/-小鼠颈动脉血管中应用透射电镜的实验方法进行查找和验证。同时首次应用ApoE-/-小鼠正常颈动脉血管活体组织进行Telocyte细胞的原代细胞培养,在高倍电子显微镜下观察Telocyte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结果:Telocyte细胞在心肌组织中分布广泛,对CD34,CD117及PDGFR三种免疫组化指标表达阳性,但不是所有的Telocyte细胞胞体和细胞发出的端足telopodes都对以上三种免疫组化指标阳性表达,其中,CD34染色可阳性染色Telocyte细胞的胞体和所有的telopodes,且通过CD34的染色可以发现Telocyte细胞分布于心肌组织间质内,从胞体发出的多条细长的telopodes端足与邻近的细胞关系紧密,多个Telocyte细胞可形成类似于网状结构的框架。CD117染色和PDGFR染色仅仅可使telopodes表达阳性,说明在telopodes内存在某种信号蛋白可表达CD117和PDGFR两种免疫生物学指标。CD28染色在心肌组织中表现出阴性结果,说明Telocyte细胞对CD28阴性表达。在肝脏组织实质中的中央小静脉附近,Telocyte细胞对CD34免疫组化指标阳性表达,而且可以看到Telocyte细胞分布在沿肝中央小静脉的肝实质内,其细胞胞体和从胞体发出的telopodes端足皆表达CD34,Telocyte细胞表现出蝶翼状、梭型等形状。肝血窦位于肝板之间,腔大而不规则,在肝“迪赛”间隙中也存在Telocyte细胞,此处的Telocyte细胞对CD117免疫组化指标部分表达,不能完整的展现出Telocyte细胞的胞体形状,仅表现出telopodes的走形和分布。在肝实质内也存在Telocyte细胞,telopodes对PDGFR免疫组化指标阳性表达。肾髓质和肾皮质内的Telocyte细胞对CD34免疫组化生物指标阳性染色,且Telocyte细胞分布在肾髓质的肾小球间质内和肾皮质的近曲小管和远曲小管上皮细胞之间。CD117和PDGFR两种免疫组化指标在肾组织中对Telocyte细胞阴性染色。免疫荧光双染指标的实验,在CD28/Vimentin染色中,心脏组织中的毛细血管壁及部分心肌细胞对CD28/Vimentin 阳性表达,但Telocyte对两种指标阴性表达;在CD34/CD117染色中,CD34阳性染色的Telocyte细胞明显可见,且telopodes也可表达,但CD117染色的Telocyte细胞表达不明确,不能分辨出明显的Telocyte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分布情况;在CD34/PDGFR染色中,心脏组织中的Telocyte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分布情况明显可见,Telocyte细胞的胞体对PDGFR部分表达,对CD34完全表达,CD34/PDGFR双染下的多个Telocyte细胞胞体和telopodes端足之间形成三维立体的网状结构存在于心脏间质中。免疫荧光双染指标CD34/PDGFR对ApoE-/-小鼠肝脏内肝中央小静脉及周围细胞进行染色,发现PDGFR对肝实质细胞普遍阳性染色,因此不能明确的分辨Telocyte细胞对PDGFR表达的性质。Telocyte细胞和中央静脉上皮细胞对CD34阳性染色,且Telocyte细胞分布在肝中央小静脉的周围。选取CD28/Vimentin,CD34/CD117和CD34/PDGFR三组双染色免疫荧光生物指标对ApoE-/-小鼠肝实质及肝血窦进行染色。肝细胞对CD2 8/Vimentin和CD34/CD117荧光标记普遍染色。在肝组织肝血窦及周围细胞染色中,CD34阳性表达的Telocyte细胞清晰可辨,PDGFR荧光染色对大部分肝实质细胞阳性表达。CD28/Vimentin对肾髓质内肾小球细胞普遍阳性染色。CD34阳性表达的Telocyte细胞存在于肾髓质相邻肾小球上皮细胞之间,但肾小球上皮细胞和Telocyte细胞对CD117和PDGFR阴性表达。在本实验的第二部分中,我们发现经过12周高脂饮食饲养的APoE-/-小鼠的大动脉壁内可形成典型的动脉粥样硬化改变。在ApoE-/-小鼠颈动脉损伤修复的不同阶段,出现了 Telocyte细胞不同的生物学改变:在血管损伤初期,Telocyte细胞开始聚集在管壁的断裂处,数量明显比正常的血管壁中膜内的细胞数量多,在修复的中期却出现了 Telocyte细胞的数量急剧减少的现象,而且Telocyte细胞参与整个血管壁修复的过程,在血管壁完全修复后可以见到Telocyte细胞的分布和数量与未损伤的血管壁内的Telocyte细胞的数量相同;在正常小鼠的对照实验中,可见Telocyte细胞的形态结构正常,在血管壁损伤修复的不同阶段出现了数量上从多到少再到正常的现象,而且血管修复的时间明显比ApoE-/-小鼠血管壁修复的时间短。通过透射电镜扫描技术可以清晰的观察到Telocyte细胞内部的超微结构。Telocyte细胞由胞体和telopode组成,胞体形状各异,可呈椭圆形,三角形和不规则形等,telopode的数量也各不相同,本实验中可以观察到的telopode的数量为1-5条。在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内的Telocyte细胞的超微结构开始发生改变,细胞核形态不规则,核膜变得模糊,体积缩小,内部异染色质开始出现,核仁形态不规则。Telocyte细胞质内的线粒体出现空泡变性,数量减少,分布不均匀,线粒体脊消失。粗面内质网数量减少。细胞质内出现大小不等的脂质体。Telopode的连续性终断,直径变粗,迂曲肿胀,其内部细胞器显示不清。Telocyte周围可见大量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在损伤的颈动脉血管壁内的Telocyte细胞形态及结构发生明显的改变,胞质内的细胞器数量增多,尤其是高尔基体和粗面内质网的数量,细胞核内染色质浓聚,在透射电镜下呈现明显的大片状的暗区。细胞膜周围出现大量的出芽小泡,Tp内的细胞器数量也增多,串珠样的膨大处的直径较正常Telocyte细胞Tp膨大处的直径粗。1.结论:免疫生物学技术应用于Telocyte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半定量分析中,发现在ApoE-/-小鼠的心脏,肾脏和肝脏组织中Telocyte细胞存在不同表达的生物免疫标记物,其中CD34阳性表达是Telocyte细胞的特异性表现,可以出现在各种重要的组织器官中。2.Telocyte细胞和telopodes可以表达不一样的生物免疫标记物;在不同的组织器官中,Telocyte细胞表达的免疫标记物不尽相同。3.在同一组织的不同部位,Telocyte细胞表达的免疫标记物也不同。4.ApoEo-/-小鼠在经过12周的高脂饮食饲养后,大动脉血管壁可形成典型的粥样脂质斑块。5.Telocyte细胞存在于小鼠动脉血管壁的外膜层和中膜层,对CD34、CD117和PDGFR免疫标记物阳性表达,对CD28和Vimentin免疫标记物阴性表达;Telopode对PDGFR和CD34免疫标记物阳性表达。6.在小鼠动脉损伤修复的过程中,Telocyte参与组织修复的整个过程,在重建血管壁的过程中,Telocyte细胞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动脉粥样硬化血管中的Telocyte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细胞器的超微结构皆发生改变,说明Telocyte细胞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病理过程的发生和发展,血管壁的损伤势必造成Telocyte细胞的改变。7.在小鼠正常的动脉血管中,Telocyte细胞内的细胞器清晰可见,细胞核结构正常,与telopode的细胞质相通;在组织发生病理性的改变过程中,Telocyte细胞也发生相应的改变。

时姗姗[5](2018)在《野生型胃肠道间质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分子病理学研究》文中认为胃肠道间质肿瘤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递增。其中约90%的GIST有KIT或PDGFRA突变,均属于酪氨酸激酶受体家族。可在缺少自然配体的状态下导致激酶持续性激活,并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分子靶向治疗有效。余下10-15%的GIST为野生型GIST,通常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不敏感,是一类具有特征性异质性肿瘤,但是临床病理及分子机制一直没有明确。本研究目的在于明确野生型GIST的分子分型,分析不同亚型的临床病理特征,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并探讨其发病机制,以期为临床病理诊断、预后判断及个体化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材料和方法:1.选取GIST手术标本,应用免疫及基因测序进行筛选野生型GIST。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分子学特征。2.用SDHB免疫表型对野生型GIST进行分类:SDH缺陷型和非SDH缺陷型GIST。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分析其临床病理、免疫表型及分子学特征。并应用测序方法检测SDHX基因,甲基化测序方法检测其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从而分析SDHB缺陷的分子机制。3.应用组织芯片与IHC、FISH方法在野生型GIST检测HER-2蛋白及基因情况,用测序方法检测EGFR、K-RAS、B-RAF、PIK3CA基因。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分析其他分子亚型的临床病理及分子学特征。结果:1.与KIT突变型GIST相比,SDH缺陷型发病年龄更年轻,更好发于胃;组织学具有3种亚型,倾向于呈上皮样形态;SMA阳性率较高,Ki-67增殖指数倾向于低表达。预后分析显示,肿瘤>1Ocm及S-100表达阳性的患者预后较差。2.38.46%SDH缺陷型GIST中检出SDHX基因突变(其中3例双突变),突变直接影响了氨基酸序列。38.46%SDH缺陷型GIST存在SDHX基因启动子甲基化(1例同时发生SDHA及SDHB基因启动子甲基化)。3.野生型GIST其他不同亚型EGFR突变型3例(2例19外显子缺失突变,1例21外显子点突变);BRAF突变型9例(15外显子V600E),PIK3CA/KRAS突变的GIST各2例,其组织学及免疫学表型与KIT突变型GIST类似。结论:1.野生型GIST是一类具有特征性临床病理表现的异质性肿瘤,其临床特征、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改变都不同于KIT或PDGFRA突变型GIST。2.SDHB免疫表型阴性的GIST,是通常为KIT及PDGFRA基因野生型,好发生于年轻患者,常见于胃,对伊马替尼耐药,临床进展缓慢,预后较好,是一类具有独特临床病理和分子特征的肿瘤,定义为SDH缺陷型GIST。3.SDH缺陷型GIST中SDHB的失活至少部分是由SDHX基因突变或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所致。4.BRAF、EGFR、KRAS、PIK3CA突变型GIST属于野生型GIST的一个亚分类,这类突变具有特殊的生物学作用,具有诊断标志物或潜在的治疗靶点。

戚红[6](2014)在《Wnt5a在卵巢癌血管生成拟态中的作用》文中提出卵巢癌(Ovarian Carcinoma, OC)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居宫4颈癌和宫体癌之后,在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中位于第三位。70%患者在就诊时候肿瘤就已为晚期,且多发生转移,成为女性恶性肿瘤中威胁最大的疾病。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是由肿瘤细胞自身变形模仿内皮细胞组成的微循环管道,内壁无内皮细胞衬覆,为肿瘤组织提供血液循环,从而保持肿瘤组织内环境的稳定从而防止肿瘤内部坏死的发生。VM与肿瘤的生长、侵袭、转移以及病人预后密切相关,存在VM的患者生存期短,预后差。上皮间充质转变(Epithelial to 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是指上皮源性细胞在特定的生理和病理条件下向间质源性细胞发生转化的一种现象,是VM形成的关键步骤。Wnt5a是EMT发生的重要信号通路之一。Wnt5a信号通路既能活化经典的Wnt/β-catenin通路又能活化非经典Wnt通路,并且二者之间相互作用,可能导致Wnt5a在不同肿瘤中生物学作用并不一致。因此,研究Wnt5a在卵巢癌VM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有助于丰富和完善肿瘤VM的理论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Wnt5a在卵巢癌血管生成拟态形成中的作用及其可能分子机制。探讨Wnt5a在卵巢癌细胞EMT发生和VM形成中的分子机制有助于丰富和完善VM理论,对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临床上抗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方法1.首先对前期实验收集来自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79例卵巢癌患者手术切除且随访资料完整的临床肿瘤组织标本进行Wnt5a、PKCa和CD44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复习前期实验的CD31/PAS双染结果,重点观察和分析Wnt5a表达的临床特征以及Wnt5a与VM、Wnt5a与PKCa、Wnt5a与CD44之间的关系。2.根据卵巢癌细胞系内源性Wnt5a基础表达量的水平,分别构建稳定上调和稳定下调Wnt5a表达的稳转细胞系。3.构建体外卵巢癌细胞三维培养模型,观察Wnt5a对卵巢癌细胞体外管道化形成能力的影响。4.构建体外卵巢癌细胞侵袭和迁移模型,观察Wnt5a对卵巢癌细胞体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5.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和Western Blotting实验Wnt5a对卵巢癌细胞体外EMT相关蛋白的影响。6. Western Blotting实验分析Wnt5a对PKCa和EMT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情况。结果1. Wnt5a表达与卵巢癌转移和VM密切相关,是卵巢癌患者一个独立的预后指标。应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Wnt5a和主要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Wnt5a和卵巢癌的转移/复发密切相关(P=0.008),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型和分级、腹水等临床病理参数无关(P>0.05)。Wnt5a阳性细.中的VM阳性率(15/25,60%)明显高于Wnt5a阴性组中的VM阳性率(8/54,14.8%),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生存分析显示,Wnt5a阴性表达患者生存时间长于Wnt5a阳性表达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卵巢癌组织中Wnt5a的表达与PKCa的表达相关。79例卵巢癌患者中有35例阳性,阳性率44.3%(35/79)。Wnt5a阳性组的PKCa表达率(21/25,84%)明显高于Wnt5a阴性组(14/54,25.9%),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3.卵巢癌组织中Wnt5a的表达与CD44的表达相关。79例卵巢癌患者中有29例阳性,阳性率36.7%(29/79)。Wnt5a阳性组的CD44表达率(21/25,84%)明显高于Wnt5a阴性组(8/54,14.8%),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4. Wnt5a在体外能促进卵巢癌细胞系的管道化能力。高分化的卵巢癌细胞系SKOV3形成管道能力较弱,只在边缘部分形成少量或不完整的管状结构,而低分化的卵巢癌细胞系OVCAR3形成管道能力较强,形成管状结构较多且完整,管壁较厚,有多层细胞组成。上调Wnt5a后,SKOV3细胞系形成管道能力明显增加;下调Wnt5a后,OVCAR3细胞系形成管道化能力明显受到抑制,不能形成完整的管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 Wnt5a能促进卵巢癌细胞系EMT发生。SKOV3细胞系上调Wnt5a后,免疫荧光显示其间充质标记分子Vimentin表达明显升高,而上皮标记分子E-cadherin表达明显降低,下调OVCAR3细胞系的Wnt5a表达后,免疫荧光显示其间充质标记分子Vimentin表达明显降低,而上皮标记分子E-cadherin表达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WB相应的检测EMT表征性蛋白的改变情况与免疫荧光结果一致。6. Wnt5a在体外能促进卵巢癌细胞系的侵袭和迁移能力。划痕实验结果显示,SKOV3转染上调Wnt5a贡粒后,伤口愈合趋势明显升高;Ovcar3转染下调Wnt5a质粒后,伤口愈合趋势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OVCAR3细胞系经过下调Wnt5a之后,穿透能力明显降低;SKOV3细胞系经过上调Wnt5a处理之后,穿透能力明显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7. Wnt5a通过PKCa言号通路促进卵巢癌细胞发生EMT,形成VM,PI3K和Snail、MMP-2等调控因子发挥重要作用。WB检测显示,将OVCAR3细胞系下调Wnt5a后PKCa表达明显降低,而将SKOV3细胞系上调Wnt5a后PKCa的表达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加入PKCa抑制剂后,SKOV3-pWnt5a细胞系的迁移能力明显下降,提示PKCa在Wnt5a通路中起重要作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VCAR3细胞系下调Wnt5a之后,PI3K和Snail、MMP-2表达水平显着降低,加入PKCa激活剂(PMA)之后,二者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SKOV3细胞系上调Wnt5a之后,PI3K和Snail、MMP-2表达水平显着升高,但加入PKCa抑制剂之后,二者的表达水平则明显降低,但β-catenin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1. Wnt5a表达与卵巢癌患者的转移密切相关:Wnt5a高表达的卵巢癌患者预后差刁Wnt5a氐表达的卵巢癌患者,Wnt5a可以作为卵巢癌患者预后的一个指标。2. Wnt5a能通过促进卵巢癌细胞系发生EMT,进而促进卵巢癌细胞VM的形成,并能促进其迁移和侵袭能力,在卵巢癌演进中发挥重要作用。3. PKCa在Wnt5a信号通路中起重要作用:Wnt5a主要通过PKCa信号通路而不是β-catenin信号通路来促进卵巢癌细胞EMT发生,Snail、PI3K、MMP-2是重要调节因子4.卵巢癌干细胞特性在VM形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Wnt5a能促进卵巢癌干细胞表型的表达,为VM形成提供生物学基础。

郭文若,陈一峰,欧阳永娥,黄幼玉,黄惠珍[7](2013)在《胃肠道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胃肠道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表型特点。方法对3例确诊为ALCL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形态及免疫表型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ALCL临床无特征性改变,病理学组织形态呈多形性,包括不等量的怪异核、马蹄铁或肾形核,其中1例以肉瘤样特征为主。免疫组织化学均表达LCA、CD3、CD4、CD5、CD45RO、CD30;ALK(2/3)阳性表达;不表达B细胞相关抗原、CD15及肌源性、神经源性、上皮源性抗原。结论 ALCL是罕见的胃肠道淋巴造血系统肿瘤,无明确临床特征,恶性度高,常被误诊为癌或肉瘤,需要活组织检查及病理确诊。

夏秋媛,饶秋,沈勤,刘标,李莉,石群立,时姗姗,余波,章如松,马恒辉,陆珍凤,王璇,涂频,周晓军[8](2013)在《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免疫表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的免疫表型和分子遗传学改变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25例PEComa患者的存档蜡块、病理及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或EnVision法)检测相关免疫标志物,同时以多种肿瘤进行对照。运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检测25例PEComa中TFE3基因的易位及扩增情况。结果 25例患者年龄21~61岁(平均43岁),男女比例为1:1.3。22例为肝脏和肾脏的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由成熟脂肪组织、梭形或上皮样平滑肌细胞和特征性的厚壁血管组成;3例为肝肾外PEComa,形态与经典AML有明显区别,肿瘤由单行性上皮样或梭形细胞构成,呈片状、巢状排列。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25例PEComa组织蛋白酶K(cathepsin K)均呈强阳性(100%,25/25),HMB 45、Melan A和平滑肌肌动蛋白(SMA)的阳性率分别为80%(20/25)、88%(22/25)和88%(22/25),阳性瘤细胞占所有瘤细胞的百分比平均值:cathepsin K为90%、HMB 45为36%、Melan A为41%、SMA为35%。TFE3在肝肾AML中全部阴性(22/22),而在肝肾外PEComa中均为阳性(3/3)。经FISH证实25例PEComa均不存在TFE3基因融合或扩增。结论肝肾外PEComa的组织学形态与经典AML有明显区别,其发病与TFE3蛋白高表达关系密切,可能为独立的PEComa分子亚型。cathepsin K在PEComa中阳性率高,敏感性优于HMB 45、Melan A和SMA,可用于PEComa与其他常见的多种肿瘤的鉴别诊断。

吕杨[9](2011)在《卵巢肿瘤患者大网膜结节性组织细胞/间皮细胞增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在腹腔恶性肿瘤的外科病理诊断中,是否出现腹腔浆膜及大网膜的种植转移是判断肿瘤进展和分期的重要指标。当大网膜出现结节状病灶时,正确地与肿瘤种植转移相鉴别成为病理诊断的重点。由于大网膜的特殊结构和生理作用,当腹部发生炎症或者异物刺激时,富含巨噬细胞的大网膜游离部会向病灶处移动,包裹病灶以限制其蔓延,有时会形成结节状病灶,尤其是出现肉眼可见的结节时[1-3],更需要明确其是否为肿瘤的种植转移。对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判断分期的一个主要指标是进行浆膜腔积液细胞学检查,明确是否能查到肿瘤细胞。如果患者同时伴有慢性炎症并出现组织细胞增生,浆膜腔脱落的间皮细胞和增生的组织细胞在腹水细胞学检查中形态学与恶性肿瘤细胞形态十分相似,准确的鉴别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判断至关重要。结节性组织细胞/间皮细胞增生(Nodular Histiocytic/Mesothelial Hyperplasia,NHMH)[4]是一种组织细胞及散在其间的间皮细胞增生的良性病变。它曾经发现于疝囊[5]、支气管活检[6]和腹腔[7]、心胸外科手术组织标本中[8-10]。但目前还没有在大网膜上出现肉眼可见的NHMH病变的报道。本课题组首次报道了3例卵巢肿瘤患者肉眼可见的结节性大网膜组织细胞/间皮细胞病变,描述了大网膜NHMH病变的形态学特征及免疫表型特征,与肿瘤种植转移进行了鉴别,回顾分析了胃肠道恶性肿瘤和卵巢肿瘤患者的大网膜病变,通过本课题的组深入分析和研究,将有助于提高临床对于该类疾病的认识。【目的】1.研究卵巢肿瘤患者大网膜结节性组织细胞/间皮细胞增生(Nodular Histiocytic/Mesothelial Hyperplasia,NHMH)的组织学特征、细胞学病理改变和相关鉴别诊断;2.回顾分析腹腔恶性肿瘤的大网膜标本,研究大网膜NHMH病变有无规律。3.揭示卵巢肿瘤患者结节性组织细胞/间皮细胞增生(NHMH)的发病机制,简要分析病因学; 4.提高对于大网膜出现结节状病灶疾病的认识,提高相关疾病诊断的准确度。【方法】1.回顾分析2005-2010年间149例肿瘤患者大网膜组织标本(53例卵巢肿瘤和96例胃肠恶性肿瘤患者大网膜组织标本),研究其病理形态学和免疫学表型特征;2.对3例卵巢肿瘤患者结节性组织细胞/间皮细胞增生(NHMH)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表型特点进行深入研究。【结果】1.根据临床病理诊断的标准:149例标本包括:53例女性病例(卵巢肿瘤患者,均行部分或全部大网膜切除术),年龄为6-73岁,平均年龄51岁,具体分为:12例低级别浆液性腺癌,11例高级别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11例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7例颗粒细胞瘤,6例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3例幼年型卵巢颗粒细胞瘤,2例内胚窦瘤和1例支持间质细胞瘤;96例胃肠道恶性肿瘤,均行部分或全部大网膜切除,其中:男性患者54例;女性患者42例;年龄31-82岁,平均年龄51岁,具体分为:62例胃腺癌,8例胃间质瘤和26例结肠腺癌;(附录表1)2. 3例卵巢肿瘤患者大网膜结节性组织细胞/间皮细胞增生(NHMH)病例的病理形态以及免疫组化染色表型结果:1)巨检:3例患者大网膜均有充血表现,表面可见黄色至灰红色小结节,直径0.2-0.6 cm。另外,3例患者均出现腹水症状;2)镜检:3例患者大网膜病变组织学形态相似,均为形态较为一致的细胞,互相粘附呈片状分布,细胞呈上皮样,卵圆形或多边形,边界清楚,胞浆丰富淡染,核卵圆形,核仁不明显,核沟易见,核异型性不明显,核分裂相罕见(图2A、B、C、D、E)。间质可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局部浆细胞聚集,并可见淋巴滤泡形成(图2E)。对于病例1、2,病变较为广泛,在阑尾和输卵管表面也可见到相同的病变;对于病例2,将腹水离心后形成的细胞团块进行石蜡包埋切片后,可以见到单核-巨噬细胞增生,核卵圆形,胞浆丰富;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大网膜表面结节的组织细胞CD68和CD163呈弥漫性强阳性(图3A、B),Vimentin阳性,AE1/AE3、CK5/6、calretinin、mesothelin、WT-1、Ber-EP4和MOC-31阴性。MIB-1提示细胞增殖活性低(<1%),巨噬细胞中散在的少量间皮细胞calretinin、CK5/6、mesothelin、WT-1和AE1/AE3阳性(图3C、D、E)。组织中可见散在的淋巴细胞浸润,连续切片免疫组化CD3、CD20、CD4、CD8显示病灶中浸润的淋巴细胞以T细胞为主,并且以辅助性T淋巴细胞为主(CD3+、CD4+)(图4A、B、C、D);4)病理诊断:除了大网膜NHMH病变,3例患者的病理诊断分别为:左侧卵巢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及子宫平滑肌瘤、双侧卵巢低度恶性乳头状浆液性囊腺癌和左侧卵巢幼年型颗粒细胞瘤。【结论】1.卵巢肿瘤患者大网膜在伴有腹腔慢性炎症时可出现肉眼可见的NHMH病变,形态呈上皮样,需要与大网膜肿瘤种植转移相鉴别。2.卵巢肿瘤患者大网膜NHMH的发生主要与腹腔慢性炎症刺激有关,辅助性T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对于组织细胞在NHMH病灶中的聚集十分重要。

王国玉,佟银燕[10](2010)在《多发性脂肪瘤并胃肠道多发性间质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胃肠道多发性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方法:观察和分析1例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形态特征和免疫组化标记,并结合文献复习,总结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和鉴别诊断。结果: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组织形态复杂多样,诊断的要点是判断肿瘤的来源和区分其危险程度等级。诊断及鉴别需要借助免疫组化,而危险程度分级主要依据大体和组织学特点综合判断。结论:胃肠道多发性间质瘤临床极少见,术前诊断困难,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依靠免疫组化,危险程度依据大体和组织学特点综合判断。

二、28例胃肠道间质细胞肿瘤的免疫组织化学表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8例胃肠道间质细胞肿瘤的免疫组织化学表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血小板和S100A8对胆管癌侵袭转移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第二章 血小板衍生因子PDGF通过激活p38MAPK通路上调MMP2/MMP9 和诱导EMT促进胆管癌侵袭转移
    2.1 血小板对胆管癌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
    2.2 血小板衍生因子PDGF上调MMP2/MMP9 及诱导EMT
    2.3 血小板衍生因子PDGF通过激活p38MAPK通路上调MMP2/MMP9 和诱导EMT
    2.4 血小板衍生因子PDGF促进小鼠体内胆管癌侵袭转移
    2.5 讨论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S100A8 通过激活TLR4/NF-κB通路调控VEGF的表达促进胆管癌侵袭转移
    3.1 S100A8对胆管癌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
    3.2 S100A8 通过激活TLR4/NF-κB通路调控VEGF的表达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血小板衍生因子PDGF及其受体PDGFR在肿瘤生长和转移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特殊类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及遗传学变异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GIST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研究
    1 前言
    2 实验材料
    3 实验方法
    4 结果
    5 讨论
    6 小结
第二部分 经典突变型GIST罕见分子遗传学变异及临床病理学特征研究
    1 前言
    2 实验材料
    3 实验方法
    4 结果
    5 讨论
    6 小结
第三部分 经典突变型GIST中少见病例的临床病理学及分子遗传学特征研究
    1 前言
    2 实验材料
    3 实验方法
    4 结果
    5 讨论
    6 小结
第四部分 野生型GIST临床病理学及分子遗传学特征研究
    1 前言
    2 实验材料
    3 实验方法
    4 结果
    5 讨论
    6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胃肠道间质瘤分子遗传学最新进展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4)Telocyte细胞在ApoE基因敲除小鼠体内的免疫表型及参与动脉粥样硬化血管损伤修复的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ApoE~(-/-)小鼠体内Telocyte细胞免疫表型的差异性分析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Telocytes细胞在ApoE~(-/-)小鼠颈动脉损伤修复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结论
研究的不足之处和进一步研究设想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外文论文

(5)野生型胃肠道间质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分子病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技术路线
第一部分 野生型胃肠道间质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部分 SDH缺陷型胃肠道间质肿瘤的临床病理学及分子病理学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部分 其他分子亚型的野生型GIST临床及分子病理学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成果
致谢

(6)Wnt5a在卵巢癌血管生成拟态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Wnt5a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与VM的关系
    1.1 对象和方法
        1.1.1 临床资料
        1.1.2 石蜡切片制备
        1.1.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1.1.4 图像分析
        1.1.5 统计学方法
    1.2 结果
        1.2.1 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
        1.2.2 卵巢癌中Wnt5a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1.2.3 卵巢癌Wnt5a表达与VM表达的关系
        1.2.4 卵巢癌中PKCa的表达
        1.2.5 卵巢癌中CD44的表达
    1.3 讨论
    1.4 小结
二、Wnt5a通过PKCa促进EMT参与VM的形成
    2.1 对象和方法
        2.1.1 细胞系
        2.1.2 主要仪器和试剂
        2.1.3 主要溶液的配置
        2.1.4 卵巢癌细胞系的培养方法
        2.1.5 免疫印迹实验
        2.1.6 质粒的提取
        2.1.7 稳定细胞系的建立
        2.1.8 构建体外Matrigel三维培养模型
        2.1.9 体外侵袭实验
        2.1.10 划痕实验
        2.1.11 免疫荧光实验
        2.1.12 统计学分析
    2.2 结果
        2.2.1 卵巢癌细胞系Wnt5a基础表达量的测定
        2.2.2 Wnt5a促进卵巢癌细胞系体外管道化能力
        2.2.3 Wnt5a促进卵巢癌细胞系EMT的发生
        2.2.4 Wnt5a促进卵巢癌细胞系体外迁移和侵袭能力
        2.2.5 Wnt5a在卵巢癌中通过PKCa途径发挥作用
        2.2.6 Wnt5a/PKCa信号通路的相关调控因素
        2.2.7 PKCa对Wnt5a存在着负反馈调节作用
    2.3 讨论
    2.4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肿瘤血管生成拟态及其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9)卵巢肿瘤患者大网膜结节性组织细胞/间皮细胞增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回顾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10)多发性脂肪瘤并胃肠道多发性间质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报告
2 讨论
    2.1 概述
    2.2 病因及发病机制
    2.3 临床及病理特点
    2.4 诊断及鉴别诊断
    2.5 治疗及预后

四、28例胃肠道间质细胞肿瘤的免疫组织化学表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胃TFE3阳性富含色素的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1例[J]. 孙晓腾,杜书强,马洪刚,李建民,王晓.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22(01)
  • [2]血小板和S100A8对胆管癌侵袭转移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D]. 潘书光.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01)
  • [3]特殊类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及遗传学变异特征研究[D]. 刘秋雨. 郑州大学, 2020(02)
  • [4]Telocyte细胞在ApoE基因敲除小鼠体内的免疫表型及参与动脉粥样硬化血管损伤修复的机制[D]. 许莹. 山东大学, 2019(09)
  • [5]野生型胃肠道间质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分子病理学研究[D]. 时姗姗. 南方医科大学, 2018(01)
  • [6]Wnt5a在卵巢癌血管生成拟态中的作用[D]. 戚红. 天津医科大学, 2014(01)
  • [7]胃肠道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观察[J]. 郭文若,陈一峰,欧阳永娥,黄幼玉,黄惠珍. 白血病·淋巴瘤, 2013(12)
  • [8]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免疫表型分析[J]. 夏秋媛,饶秋,沈勤,刘标,李莉,石群立,时姗姗,余波,章如松,马恒辉,陆珍凤,王璇,涂频,周晓军.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13(06)
  • [9]卵巢肿瘤患者大网膜结节性组织细胞/间皮细胞增生[D]. 吕杨. 第四军医大学, 2011(04)
  • [10]多发性脂肪瘤并胃肠道多发性间质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 王国玉,佟银燕. 现代肿瘤医学, 2010(04)

标签:;  ;  ;  ;  ;  

28例胃肠道间质细胞瘤免疫组化表型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