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T协议分析

HART协议分析

一、HART协议解析(论文文献综述)

史炜,李钟钦,高飞[1](2021)在《基于PLC平台的HART仪表管理系统设计及应用》文中认为针对工业控制领域广泛应用的PLC系统中的HART仪表集中管理的需求,本文结合PLC软硬件设施及成熟的FDT/DTM设备管理技术,提出基于PLC平台的HART仪表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法,并将其成功应用于热网计量站中各种HART智能仪表的管理,低成本实现了PLC应用场合下智能仪表的远程配置、故障诊断和集中管理。

杨陶[2](2020)在《夫妻财产契约制度比较研究》文中认为夫妻财产契约是私法自治和契约自由理念在婚姻家庭领域的具体体现,是婚姻契约理论的必然逻辑。夫妻财产契约制度对满足不同家庭的需要,促进和谐家庭关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比较法上,两大法系在婚姻家庭法中都有关于夫妻财产契约制度的立法规定,并在司法实践中形成了一些经典案例。夫妻财产契约制度涉及到社会利益、家庭利益、个人利益等诸多利益的平衡,然而对私法自治和契约自由的过度推崇,使得这一制度在立法和司法适用中出现了利益失衡。当前,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财富增加、跨国婚姻增多,夫妻财产契约制度亟待完善。同时,我国民法典正式通过,其所彰显的时代精神和科学体系,使得夫妻财产契约制度获得了新的解释空间。因此,从比较法的角度对其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十分必要。夫妻财产契约的内涵和性质是系统研究它的基础。夫妻财产契约的内涵十分丰富,两大法系的立法和理论对其规定及理解不尽相同。大陆法系通常认为,夫妻财产契约的目的为变更夫妻法定财产制度。英美法系通常认为,夫妻财产契约为婚姻协议的一种,包含的内容更为广泛。在对两者及其关系全面比较的基础上,得出夫妻财产契约的概念,即夫妻在婚前或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缔结的确定婚前财产归属、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财产关系及离婚时夫妻财产分割问题的契约。夫妻财产契约的性质为身份财产契约,缔结契约不能妨碍夫妻财产制度所承载的扶养家庭、维护婚姻共同体利益、保护婚姻中弱者利益等功能的实现。夫妻财产契约被法定化后,形成的一系列制度即为夫妻财产契约制度。两大法系均接受婚姻契约理论,立法上均规定了夫妻财产契约制度。但婚姻关系十分复杂,它的身份性、合伙性和伦理性对契约性起到一定的限制和约束。此外,两大法系的夫妻财产契约制度均以鼓励缔结契约、注重两性实质平等、平衡个人利益与家庭利益、保护弱者利益和保障交易安全为价值取向。鉴于此,两大法系在构建夫妻财产契约制度时,均对它的有效要件规则、法律效力规则及法律适用规则作出了不同于一般商事契约的规定。夫妻财产契约制度的有效要件规则设计上,两大法系既有共性又存有差异。形式要件方面,两大法系均要求夫妻财产契约符合特殊的形式要件。大陆法系通常要求公证,英美法系通常要求律师参与或起草。两大法系所采的具体方式虽不同,但功能等值,都旨在确保每一方当事人理解契约的法律后果,确保双方当事人的签署是自愿的。实质要件方面,两大法系均对夫妻财产契约的实质要件予以规定。一是缔约主体须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和特定的身份。二是意思表示须真实,大陆法系一般通过公证形式确保意思表示真实,英美法系一般通过效力审查防止使用不正当讨价还价策略缔结契约或通过律师参与确保当事人理解契约的法律后果。三是缔约内容须合法,两大法系均允许当事人就财产的归属、管理、处分和分割等事项进行约定;均要求缔约内容不得违反夫妻的一般权利和义务规则,不得免除夫妻间的扶养义务和损害子女的受抚养权等;均认为人身性质的婚姻义务不具可执行性,拒绝执行夫妻财产契约中的“忠诚条款”。夫妻财产契约生效后,契约规定的内容即调整夫妻财产关系,产生对内、对外效力。就对内效力而言,基于夫妻财产契约的身份财产契约属性,各国均认为契约生效后即可直接产生物权变动效力。就对外效力而言,夫妻财产契约须进行公示,方可对抗第三人。同时,基于当事人有限的认知能力及维护公共政策的需要,两大法系均对契约进行效力审查。大陆法系法院通常依据公序良俗原则进行审查,英美法系法院通常审查执行契约的结果是否显示公平。两大法系的审查方法虽有差异,但审查标准存有共性:都视夫妻财产契约为夫妻财产关系的独立方面;都考虑签订契约时的情况是否发生改变;都认为契约免除补偿由婚姻引起的不利益或履行契约导致一方当事人极度贫困时,法院可撤销或修改契约。此外,两大法系均允许当事人变更或撤销夫妻财产契约,但为防止当事人通过变更或撤销夫妻财产契约损害婚姻当事人或第三人的利益,通常都要求变更或撤销须符合一定的条件和程序。夫妻财产契约制度在实体法上已经得到两大法系的认可,相应的冲突法上也允许当事人依据意思自治原则选择夫妻财产契约准据法。但基于夫妻财产契约兼具身份属性,两大法系都采有限意思自治原则,即只允许当事人依法律规定的方式,在法律规定的时间、范围内选择准据法。若当事人没有合意选择准据法时,鉴于夫妻财产关系具有身份属性,两大法系通常都要求适用属人法。但两大法系在属人法连结点的选择上存有争议,大陆法系以国籍为连结点,英美法系以婚姻住所为连结点。两大法系还存在可变更原则和不可变更原则、同一制和区别制的理论争议。但也体现趋同化趋势,如以共同住所和共同国籍为属人法连结点,夫妻财产契约适用缔约时的属人法等。此外,两大法系都考虑到不动产的特殊性,对夫妻财产契约中涉及的不动产,要么明确排除当事人意思自治,只允许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要么允许当事人意思自治选择不动产所在地法。通过对两大法系夫妻财产契约制度的比较研究,得出以下主要认知:若一国对夫妻财产契约形式要件规定地较为严苛,那么其效力审查要求则较为宽松,反之亦然。大陆法重形式,英美法重效力审查。近几年两大法系表现出融合趋势,大陆法从重形式到偏向实质,英美法从重实质到强调形式。但两者目的相同,都试图在契约自由和契约正义、法律的确定性和可预见性之间寻获平衡,且更注重追求契约正义。这一趋势与我国《民法典》中夫妻财产契约制度的立法价值取向殊途同归,即兼顾家庭利益和个人利益。且我国在立法理念上有所超越,更重视家庭的功能和价值,更注重家庭和谐,这符合我国婚姻家庭实际。基于此,应在考虑我国婚姻家庭领域的实际情况和传承优秀家庭文化的前提下,选择性地借鉴国外成熟立法和完备的效力审查制度,实现我国夫妻财产契约制度的现代化。一是充分考虑夫妻财产法定制度所承载的扶养家庭、维护婚姻共同体利益、保护弱者利益等功能的实现,将夫妻财产契约定性为身份财产契约,并进一步限制当事人的契约自由。二是遵循《民法典》的逻辑体系,适用法律行为制度规范夫妻财产契约有效要件。三是结合我国婚姻家庭实际,借鉴国外完备的效力审查制度,适用公序良俗原则规制夫妻财产契约效力。四是注意《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在《民法典》总则编之外的独立与自洽,慎重直接适用一般财产法规则于夫妻财产关系。五是结合我国家庭实际情况,适时引入公证形式,增设夫妻财产知情权。六是与实体法相呼应,在充分考虑夫妻财产契约的身份财产契约属性,维护交易安全的背景下,进一步完善《法律适用法》中的有限意思自治原则和属人法原则,补全夫妻之间的准据法对第三人效力的规定。

俞冠中,王巍,刘玉升[3](2020)在《基于状态机的AI/AO模块HART通信软件实现方法》文中提出现代电站控制系统正逐渐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HART协议的通信方式具有可靠性高、传输数据量大等优点。基于HART协议的智能仪表正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自动化控制领域,如核电站控制、火电站控制、燃气轮机控制等。针对现有以硬件方式实现HART通信功能存在系统复杂性高、经济性与通用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状态机的软件设计方法实现AI/AO模块的HART通信功能。采用软状态机的轮转逻辑设计实现HART协议的主从站切换和主站配置,通过接收状态函数和HART报文切换的逻辑设计完成多路HART从站应答。HART通信软件实现方法具有无需更改AI/AO模块硬件设计的特点,其应用前景十分广泛。测试结果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

郑思源[4](2020)在《工业无线现场总线在钢铁行业能源管理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的确定,作为传统高耗能制造业,钢铁工业迫切需要提高能源利用率,解决能源管理落后的问题。目前,我国大多中小型钢铁企业自动化水平还有待提高,对生产过程中的能源产耗情况无法形成全面的监控和调度,造成能源浪费甚至引发生产安全问题。本文以数据采集作为能源调度问题的切入点,研究以WirelessHART为典型的工业无线传感网络在钢铁企业能源管理中的应用,论文主要工作如下:首先介绍了WirelessHART协议栈结构,对信道跳频、时分多址等关键技术做出了说明。设计了基于冗余路径的路由算法和基于边着色的链路调度算法,提高了无线通信的可靠性与实时性,并使用OPNET软件对算法进行了仿真验证;然后以三维无线感知模型为基础,使用粒子群算法在钢铁生产现场部署WirelessHART节点,实现无线传感网络在监测区域的覆盖率优化;其次综合分析了钢铁生产中煤气、蒸汽、电力子系统的能耗关系,建立了钢铁联合调度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将钢铁能源优化调度转化为多目标能源优化问题,采用多目标规划法进行了模型求解并通过实例验证了模型可行性;最后将工业无线传感网络与钢铁能源调度模型相结合,研究并开发了能源管理系统,实现分时用电管理、单耗管理、介质平衡管理、SCADA监控等功能,满足了企业实际需要。

韩丰羽[5](2020)在《数字化车间PLC互联互通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传统工业向数字化迈进,其中数字化生产车间成为了工厂建设的重要一环。通过使用网络互联使工厂设备和系统实现自动化,从而促进了传统工业的发展。但是由于设备供应商、设备类型和自动化级别的差异,使得工业现场设备具有多种硬件接口和通信协议,增加了数字化车间设备之间互联互通的难度。本文基于以上问题,并结合国内外工业互联网的现状以及工控PLC领域的研究进展,对工业数字化车间互联互通的目前需求设计了解决方案,提出了一种数字化车间设备之间互联互通的关键技术,该技术包括四个模块:基于现场级设备数据采集模块,串口/网络多协议通信模块,内置OPC UA服务器的嵌入式设备以及基于WCF框架的OPC UA客户端。数据采集模块中首先分析工业常用协议Modbus RTU/TCP和Profibus DP协议帧结构和通信过程,利用梯形图和C语言分别在PLC和服务器上实现协议的主/从站程序。使用MATLAB编写主成分分析程序将最初选择的十个特征属性降维成相关性较低的七个特征属性,包括协议帧长度、功能码、功能码长度、标志位、设备地址、寄存器地址、校验位校验方式七个特征,然后将上述七个特征,基于C5.0算法和解决C5.0过拟合问题的随机森林算法在服务器上完成串口/网口多协议通信协议帧的识别程序,分类预测精确度可以达到91%。接下来使用UA Ansi C协议栈在内存有限、处理能力较低的嵌入式设备上搭建OPC UA服务器,完成了包括地址空间配置、请求/响应服务、信息安全策略配置以及节点通信过程,实现对现场级设备的实时数据采集和保存,并通过统一的接口将数据传输到上位机OPC UA客户端,从而完成数据可视化、存储并为下一步分析工作提供基础。最后基于WCF框架实现OPC UA客户端的搭建,满足了获取工业生产设备实时运行参数,远程监测工业设备实时运行情况的需求。客户端具有数据读/写,监控/订阅数据项,数据可视化等功能。并与Oracle数据库连接交互。本文最后对实验过程进行了验证与测试,包括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通过编写功能测试用例,完成对设备配置模块测试;数据采集模块的驱动配置、程序运行测试;OPC UA服务器操作过程测试;以及OPC UA客户端测试。最后测试整个关键技术平台的自动运行、稳定性和压力等性能指标。测试功能结果均正常,性能方面满足数字化车间目前需求。

宋铠钰[6](2020)在《基于信息互联的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化、网络化和绿色化已渐渐成为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数字化车间也逐渐从数字化向智能化转变,为智能制造做准备,因此数字化车间智能化技术也备受关注。本文以面向智能制造的数字化车间为研究对象,对其智能化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了面向智能制造的数字化车间智能化技术体系架构。为数字化车间向智能化车间转变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与方向。智能技术特征、智能功能特征和智能网络特征共同支撑起了该架构。其中,智能技术特征用来描述数字化车间内现场设备、生产管理和信息知识三个层面的智能化要素和水平,也是三个层面所具有的功能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智能化界定基础。智能功能特征则给出了数字化车间内生产制造及计划管理等各层面所应具有的智能化功能技术的整体架构与描述。智能网络特征主要描述了数字化车间为实现智能制造所应具备的基本信息模型、网络架构和信息共享机制。(2)针对存在于数字化车间生产制造中数字化控制设备及其与业务管理系统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中的问题,基于分层建模的方法和面向服务的集成技术,首次提出了一种面向智能制造数字化车间制造过程的信息互联架构。以数字化车间制造过程信息为对象,定义了基于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语言的工单定义格式(Worksheet Definition Format,简称WDF)和过程消息格式(Process Message Format,简称PMF)。构建WDF信息组织结构,将数字化车间生产制造及计划管理等各层面数据信息按照合理的逻辑组织关系统一描述在WDF文件中,以实现信息的高效传递和共享。基于WDF资源驱动机制可实现生产节拍平稳控制。同时,通过WDF信息互联模型可解决不同厂商设备异构和平台差异性问题,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式互联共享机制。(3)创新性的设计了一种基于复杂工艺路径规划模型的智能调度方法。目前数字化车间为实现柔性化作业管理而采用的智能调度技术,往往都是在依据人工经验确定的固定的工艺路径及工序设定的基础上进行的,会导致车间内现场设备没有被充分利用,生产效率有再被提高的可能性。因此,基于有向无环图的理论提出了一种针对复杂工艺的工艺路径规划模型,即PR-AOV网和PP-AOE网。PR-AOV网对复杂工艺进行拓扑排序寻找出所有可能的工艺路径,再通过PP-AOE网计算出这些工艺路径的关键路径。将该模型与人工智能算法(如遗传算法)结合,实现柔性作业车间内的准静态智能调度和动态智能调度。此方法为实际生产中具有复杂工艺的智能调度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4)首次提出了通过主轴电流杂波成分识别复杂工况铣刀磨损状态的研究思想。目前针对刀具磨损监测的研究方法众多,其中主轴电流监测方法由于不影响到机床的正常加工而被广泛采用,但目前方法很难适用于复杂工况下的刀具磨损监测,限制了其在实际工业环境中的应用。针对主轴电流受切削工艺参数影响无法适应复杂工况条件下刀具磨损监测的问题,本论文开创性的提出了一种基于主轴电流杂波和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复杂工况下刀具磨损监测方法。通过剔除电流信号中反映切削参数变化的相关信息,保留与刀具磨损状态相关性强的杂波成分,并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设计一种Le Net-WSRMC网络,自适应地挖掘主轴电流杂波中蕴含的刀具磨损状态特征,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5)基于上述理论和方法研究,围绕面向智能制造的数字化车间信息互联架构及其智能功能搭建了仿真验证平台,基于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完成两种数字化车间网络架构中MES层和SCADA监控层应用程序的开发,构建了数字化制造车间MES层、SCADA层和设备层三层网络架构。并在该信息互联架构软件环境下对本文提出的信息交互机制、WDF模型、PMF模型,WDF信息组织架构及基于复杂工艺路径规划模型的智能调度方法进行仿真验证。最后,将本文提出的面向智能制造的数字化车间信息互联模型及信息共享机制在北京北一机床有限公司数字化制造车间进行了应用验证通过仿真平台与现场验证,证明了本文的研究成果的可行性、适用性及有效性。

李诚[7](2020)在《工业无线网络接入IPv6网络方法及调度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工业互联网的迅速发展,IPv4协议已经无法满足工业现场海量设备接入对地址的需求。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作为下一代IP协议,为IP网络与工业网络的无缝连接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和广阔的地址资源。目前,国内外对IPv6应用于工厂内网络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工业无线网络如WIA-PA和Wireless HART等与IPv6之间的无缝接入及协议适配尚待解决,同时工厂内网络扁平化后的数据调度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种工业无线网络接入IPv6网络方法。同时,为了满足工业数据的实时和可靠传输,提出了一种面向工业无线接入的工厂骨干网调度机制,以优化网络性能。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分析了非IP工业无线网络接入IPv6网络应用场景及体系架构,针对网关处提供IPv6接口和不提供IPv6接口的两种场景,提出了通过外部协议转换模块和内部协议模块来实现工业无线网络的接入方案。2.针对工业无线网络接入IPv6网络后,工业现场的业务数据流传输实时性和可靠性难以保证的问题,本文对基于优先级队列管理方法的数据流调度机制进行改进,设计了数据包的入队仲裁和出队调度机制,优化了IPv6工业网络中的丢包率和平均传输时延,同时提出了一种基于工业SDN的数据跨网传输(CNTS)带宽分配机制,以提高网络的链路利用率。3.搭建工业无线网络WIA-PA和Wireless HART接入IPv6网络验证平台对本文所提接入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实现了工业无线网络与IPv6网络实现无缝连接。通过Mininet仿真软件创建SDN虚拟网络对本文所提调度机制进行验证,对链路利用率、平均时延、丢包率等性能指标进行测试,并与轮转调度算法以及ECMP算法分别进行了对比。对比发现本文方案更加优化,使得链路利用率达90%,平均传输时延小于50ms,网路丢包率小于1%。

康春华[8](2019)在《HART协议在压力计量中的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以上海盛泰克和中科博微的压力表为例,详细解析了厂家附带的上位机软件与压力表头之间的HART协议交换过程,从通用命令、常用命令和专有命令3方面介绍了压力表实时数值读取、标定校准、电流标定、量程设置、量程迁移等操作过程。通过HART协议读写操作,可以实现压力送检设备的自动化计量,有益于提高压力仪表检定/校准的工作效率以及操作准确度,简化了计量工作流程,降低了工作强度。

刘海鑫[9](2019)在《基于MSP430的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设计》文中研究指明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强、重复性好等优点,广泛的应用于石油、化工、航空等领域。本文采用国产波导丝(Fe-Ni)作为敏感元件,开发了具有HART通信接口的高精度、低成本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根据磁致伸缩效应的理论,采用了国产波导丝敏感元件,搭建了检测磁致伸缩效应的实验平台,完成了基于磁致伸缩效应的位移传感器的软、硬件系统设计。设计了激励脉冲放大电路、扭转波信号接收及处理电路、420mA电流环路、HART调制解调电路、显示电路、系统电源及辅助电路等。以IAR for 430为软件开发平台,采用模块化的思想,对各个模块进行软件设计,磁致伸缩效应激发电路模块、扭转波信号处理模块、AD421电流环路模块、HART通信模块。通过HART通信电路设计,使其能够在420mA模拟电流信号传输线上实现数字信号的通信。课题对基于磁致伸缩效应的感应线圈、激励脉冲脉宽及电流等参数对扭转波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实验分析与研究,为课题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经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传感器测试精度高,性价比高,系统稳定可靠,达到了设计目标。

李涛[10](2019)在《基于HART协议的现场总线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人们对控制系统的要求越发的严格,传统意义上的4~20mA信号无法向用户提供所需的全部信息,而现场总线设备的出现充分的解决了这一问题。该类设备凭借全数字化、双向多变量的通信方式,迅速的应用到了各个领域。本文分析了现场总线设备以及现场总线设备管理系统的特点和发展现状。研究内容主要涉及自动化领域中的现场总线技术和设备描述技术。在考虑了现场总线协议发展不统一的基础上选择开发基于HART通讯协议的现场总线设备管理系统。本文主要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果。1、分析了HART协议的特点,并针对协议的特点设计了两种设备管理模式,即通用模式和专用模式,保证在没有厂家提供设备描述文件时系统也能满足用户的基本操作需求。2、针对专用模式的情况研究了设备描述语言(EDDL)规范,自主设计并开发了EDDL解析器,可以顺利的解析EDD文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系统所需的开发成本,且灵活度相对来说较高,可以按照用户的需求设计具体的数据存储结构和界面控件布局。3、设计了支持HART通讯协议的管理软件程序,保证无论有无EDD文件均能与设备进行正常通信,从而完成了对支持HART通讯协议类型设备的数字化管理,实现了设备参数的实时监控和报警提示设备异常情况等功能。4、进行了系统软件的实现,系统总体架构采用C/S模式,主要包括设备的安装、工程项目的创建、服务器与客户端的管理和交互以及服务器与数据库的信息交换等。最后对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进行测试,证明系统能够满足实际需求,实现对现场总线设备的集中管理。

二、HART协议解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HART协议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PLC平台的HART仪表管理系统设计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总体方案设计
    1.1 设备层
    1.2 控制层
    1.3 管理层
2 PLC控制平台设计
    2.1 PLC选型设计
    2.2 HART网络设计
3 基于FDT/DTM技术的仪表管理构架设计
    3.1 FDT/DTM设备集成技术
    3.2 FDT技术要素
    3.3 HART仪表管理平台构架设计
        1)框架应用程序
        2)设备DTM组件
        3)通信DTM组件
4 HART仪表管理功能设计
    4.1 仪表组态下装及参数回传
    4.2 设备故障诊断
    4.3 设备在线校验
    4.4 调阀的性能检测与评估
5 工程应用
6 结束语

(2)夫妻财产契约制度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述要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论文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夫妻财产契约制度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夫妻财产契约的概念解析
        一、夫妻财产契约的概念
        二、夫妻财产契约与相关概念辨析
    第二节 夫妻财产契约制度的理论依据
        一、婚姻家庭法的私法属性及公法化趋势
        二、婚姻关系模式理论
        三、夫妻财产契约的身份财产契约性
        四、夫妻财产制度功能的实现
    第三节 夫妻财产契约制度的价值取向
        一、古代法时期的家族本位和夫权至上
        二、近代法时期的个人本位兼及家长制
        三、现代法时期兼及家庭价值和弱者利益的个人本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夫妻财产契约制度的有效要件规则
    第一节 特殊形式要件规则
        一、特殊形式要件的正当性
        二、公证或独立法律意见要求
        三、相互报告或披露财产要求
    第二节 实质要件规则
        一、缔约主体的适格性
        二、意思表示的真实性
        三、缔约内容的合法性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夫妻财产契约制度的法律效力规则
    第一节 效力范围规则
        一、对内效力规则
        二、对外效力规则
    第二节 效力审查规则
        一、审查理由
        二、审查标准
    第三节 变更和撤销规则
        一、能否变更和撤销
        二、变更和撤销的条件和程序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夫妻财产契约制度的法律适用规则
    第一节 适用意思自治选择的法律
        一、意思自治原则的适用范围
        二、意思自治原则的具体适用
    第二节 适用属人法
        一、属人法连结点的选择
        二、不可变更原则和可变更原则
        三、同一制和区别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夫妻财产契约制度的现代化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实践现状
        二、主要争议问题
    第二节 价值取向现代化
        一、历史回顾
        二、应然选择
    第三节 制度设计现代化
        一、有效要件规则的设计
        二、法律效力规则的设计
        三、法律适用规则的设计
    第四节 规范适用现代化
        一、文义解释
        二、价值解释
        三、体系解释
        四、漏洞补充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3)基于状态机的AI/AO模块HART通信软件实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HART协议
2 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
    2.1 需求分析
    2.2 总体设计
3 HART通信状态机设计
    3.1 状态机运行策略设计
    3.2 状态机空闲态设计
    3.3 状态机接收态设计
    3.4 状态机发送态设计
4 测试验证
5 结束语

(4)工业无线现场总线在钢铁行业能源管理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课题研究现状
        1.2.1 我国能源消耗现状
        1.2.2 钢铁行业节能现状
        1.2.3 工业无线传感网络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WirelessHART无线传感网络
    2.1 工业无线网络协议标准
    2.2 WirelessHART协议栈结构
        2.2.1 物理层
        2.2.2 数据链路层
        2.2.3 网络层
        2.2.4 传输层
        2.2.5 应用层
    2.3 WirelessHART网络组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WirelessHART路由与链路调度研究
    3.1 基于冗余路径的图路由设计
        3.1.1 图路由研究基础
        3.1.2 算法参数整定
        3.1.3 路由算法设计
    3.2 基于边着色的链路调度设计
        3.2.1 网络调度冲突
        3.2.2 链路调度研究基础
        3.2.3 链路调度算法参数整定
        3.2.4 链路调度算法设计
    3.3 算法仿真测试
        3.3.1 OPNET简述
        3.3.2 模型搭建
        3.3.3 仿真评估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WirelessHART现场组网部署
    4.1 基于PSO算法的网络部署方案
        4.1.1 问题描述与研究基础
        4.1.2 节点三维空间模型
        4.1.3 粒子群算法参数整定
        4.1.4 粒子群算法设计
    4.2 WirelessHART现场通讯
        4.2.1 硬件说明
        4.2.2 网络管理器表单数据结构
        4.2.3 节点入网初始化
        4.2.4 上位机配置
    4.3 现场测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钢铁生产介质联合调度研究
    5.1 钢铁能源产耗特点
    5.2 能源调度模型建立
        5.2.1 模型假设
        5.2.2 煤气子系统调度
        5.2.3 蒸汽子系统调度
        5.2.4 电力子系统调度
        5.2.5 钢铁联合调度模型
    5.3 模型求解
        5.3.1 问题描述与研究基础
        5.3.2 基于优先因子的多目标优化求解
        5.3.3 求解步骤
    5.4 实例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能源系统设计与实现
    6.1 能源管理系统概述
    6.2 数据采集系统
        6.2.1 数据采集系统
        6.2.2 数据处理服务
        6.2.3 数据归档服务
        6.2.4 数据库配置与管理
    6.3 产耗模型
    6.4 能源管理系统应用
        6.4.1 动态报表
        6.4.2 分时用电管理
        6.4.3 单耗管理
        6.4.4 介质平衡管理
        6.4.5 监控SCADA画面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数字化车间PLC互联互通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本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第2章 关键技术概述及需求分析
    2.1 工业通信协议
        2.1.1 ModBus协议
        2.1.2 Profibus协议
        2.1.3 HART协议
        2.1.4 Ethernet/IP协议
        2.1.5 POWERLINK协议
        2.1.6 Profinet协议
        2.1.7 Devicenet协议
        2.1.8 InterBus协议
    2.2 数字化车间PLC互联互通关键技术需求分析
第3章 PLC互联互通关键技术的设计
    3.1 总体架构设计
    3.2 嵌入式设备技术参数
    3.3 网络系统结构设计
    3.4 服务端设计
        3.4.1 数据采集模块
        3.4.2 多协议通讯模块
        3.4.3 OPC UA服务器
    3.5 客户端设计
        3.5.1 WCF框架
        3.5.2 客户端与服务集
        3.5.3 客户端与数据库通信模型
第4章 PLC互联互通关键技术的实现
    4.1 PLC配置
    4.2 服务器端实现
        4.2.1 数据采集程序实现
        4.2.2 多协议动态识别算法
        4.2.3 OPC UA服务器实现
    4.3 OPC UA客户端实现
        4.3.1 基于WCF框架的OPC UA客户端
        4.3.2 OPC UA客户端程序
第5章 实验验证与测试
    5.1 测试环境
    5.2 功能测试
        5.2.1 设备配置模块测试
        5.2.2 数据采集模块测试
        5.2.3 OPC UA服务器模块测试
        5.2.4 OPC UA客户端模块测试
    5.3 性能测试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总结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基于信息互联的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数字化车间是制造业向着智能化发展的基础
        1.1.2 制造过程信息的互联互通是制造车间智能化的关键
        1.1.3 信息模型是互联互通的基础
        1.1.4 制造车间智能化技术是实现智能制造的核心技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数字化车间智能化技术及应用研究现状
        1.2.2 数字化车间信息模型研究现状
        1.2.3 信息集成研究现状
        1.2.4 数字化车间智能调度研究现状
        1.2.5 数字化车间智能监控研究现状
        1.2.6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 课题来源及主要主要研究内容
        1.3.1 课题来源
        1.3.2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研究内容的总体框架
第2章 面向智能制造的数字化车间智能化技术体系架构研究
    2.1 面向智能制造的数字化车间的智能化技术体系架构
        2.1.1 智能技术特征
        2.1.2 智能功能特征
        2.1.3 智能网络特征
    2.2 面向智能制造的数字化车间互联网络体系结构
    2.3 面向智能制造的数字化车间信息交互机制
        2.3.1 工单定义格式
        2.3.2 过程消息格式
        2.3.3 解析器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面向智能制造的数字化车间信息模型研究
    3.1 面向智能制造数字化车间制造过程信息互联架构
    3.2 工单定义格式(WDF)
        3.2.1 功能模型
        3.2.2 资源模型
    3.3 WDF信息组织结构
        3.3.1 纵向嵌套规则
        3.3.2 横向链接规则
    3.4 资源驱动机制
    3.5 WDF的生命周期
    3.6 过程消息格式(PMF)
        3.6.1 消息族
        3.6.2 信息交互模式
        3.6.3 消息传递级别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复杂工艺路径规划的数字化车间智能调度研究
    4.1 高级计划与排程(APS)概述
        4.1.1 APS的构成
        4.1.2 APS的定位
    4.2 数字化车间调度问题研究
        4.2.1 传统作业车间调度问题描述
        4.2.2 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描述
    4.3 工艺路径规划模型
        4.3.1 PR-AOV网络
        4.3.2 PP-AOE网络
    4.4 基于工艺路径规划模型的多目标柔性作业车间调度方法
    4.5 数字化作业车间的准静态与动态调度
        4.5.1 准静态调度
        4.5.2 动态调度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主轴电流杂波的刀具磨损状态智能识别研究
    5.1 主轴电流杂波映射刀具磨损机理
        5.1.1 铣削力与刀具磨损关系
        5.1.2 主轴电流与铣削力关系
    5.2 铣刀磨损状态的智能识别方法
    5.3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
        5.3.1 输入层
        5.3.2 卷积层
        5.3.3 池化层
        5.3.4 全连接层
        5.3.5 输出层
        5.3.6 损失函数
        5.3.7 反向传播算法
    5.4 试验验证
        5.4.1 实验装置
        5.4.2 实验数据集
        5.4.3 实验结果讨论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验证与分析
    6.1 现场验证
        6.1.1 企业概述
        6.1.2 企业数字化车间信息互联存在的问题分析
        6.1.3 验证现场环境
        6.1.4 验证方案
        6.1.5 验证步骤及过程
    6.2 仿真平台验证
        6.2.1 系统架构及开发工具的选择
        6.2.2 MES应用程序
        6.2.3 SCADA应用程序
    6.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常用数据类型的描述和编码
附录B Function类可能包含的属性和元素
附录C Resource类可能包含的属性和元素
附录D PMF消息可能包含的属性和元素
附录E 典型零件的图纸与工艺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工业无线网络接入IPv6网络方法及调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工业无线网接入IP网络研究现状
        1.2.2 工业软件定义网络数据流调度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工业无线网络接入IPv6网络体系架构及接入方法
    2.1 方案整体流程设计
        2.1.1 基于IPv6的工业互联网互联架构
        2.1.2 网关不提供支持IPv6接口的场景
        2.1.3 网关提供支持IPv6接口的场景
    2.2 工业无线网络接入方法
        2.2.1 网关不提供支持IPv6接口的接入方法
        2.2.2 网关提供支持IPv6接口的接入方法
    2.3 网络部署及数据采集
        2.3.1 网络部署
        2.3.2 数据采集及调度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面向工业无线接入的工厂骨干网调度机制设计
    3.1 不同实时性要求的业务数据流分类
    3.2 数据包入队列仲裁机制设计
    3.3 数据包出队列调度机制设计
    3.4 基于SDN的带宽分配机制设计
        3.4.1 带宽分配模型设计
        3.4.2 带宽分配算法设计
        3.4.3 流表匹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系统验证及结果分析
    4.1 系统环境搭建
        4.1.1 硬件平台
        4.1.2 软件平台
    4.2 工业无线网络接入IPv6网络验证与测试分析
        4.2.1 验证与测试分析方案设计
        4.2.2 网关处不提供支持IPv6接口的接入方法验证与测试分析
        4.2.3 网关处提供支持IPv6接口的接入方法验证与测试分析
    4.3 面向工业无线接入的工厂骨干网调度机制验证与测试分析
        4.3.1 验证与测试分析方案设计
        4.3.2 验证平台设计与实现
        4.3.3 网络链路利用率测试
        4.3.4 网络丢包率测试
        4.3.5 网络平均传输时延测试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8)HART协议在压力计量中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上位机解析
    1.1 文件
    1.2 操作
    1.3 环境
    1.4 帮助
2 HART设置
    2.1 功能介绍
    2.2 盛泰克协议解析
    2.3 中科博微协议解析
3 自动化计量
4 结论

(9)基于MSP430的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1.3.1 课题的研究目的
        1.3.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的实验平台
    2.1 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原理
    2.2 波导丝及激励脉冲参数的选择
    2.3 实验平台搭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硬件电路设计
    3.1 系统总体硬件电路设计
    3.2 磁致伸缩硬件电路设计
        3.2.1 激励脉冲放大电路设计
        3.2.2 扭转波信号接收处理电路设计
    3.3 HART通信电路设计
        3.3.1 4 ~20mA电流环电路设计
        3.3.2 HART调制解调电路设计
        3.3.3 HART协议通信网络的构成
    3.4 基于MSP430F149 的接口电路设计
        3.4.1 单片机选型及其最小系统
        3.4.2 系统电源电路设计
        3.4.3 串口通信电路设计
        3.4.4 数码管显示电路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软件设计
    4.1 软件总体设计
    4.2 AD421 电流环路模块
    4.3 扭转波信号处理模块
    4.4 HART通信模块
        4.4.1 HART数据链层规范
        4.4.2 HART应用层规范
        4.4.3 DS8500 软件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传感器实验及分析
    5.1 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验证
    5.2 扭转波波形分析
        5.2.1 AD620 仪表放大器输出波形分析
        5.2.2 电平比较器输出波形分析
    5.3 各项参数对扭转波的影响
        5.3.1 导线电阻对实验的影响
        5.3.2 感应线圈对扭转波的影响
        5.3.3 激励电流对扭转波的影响
        5.3.4 激励脉宽对扭转波的影响
    5.4 磁环位置对扭转波的影响及分析
    5.5 传感器的标定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10)基于HART协议的现场总线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现场总线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1.2.1 现场总线技术特点
        1.2.2 现场总线的国内外现状
        1.2.3 现场总线发展趋势
    1.3 现场总线设备管理系统的发展及现状
        1.3.1 现场总线设备管理系统
        1.3.2 现场总线设备管理系统的发展现状
    1.4 论文主要内容及结构
第2章 HART通讯协议和EDDL技术
    2.1 HART协议
        2.1.1 HART协议简介
        2.1.2 HART物理层规范
        2.1.3 HART数据链路层规范
        2.1.4 HART应用层规范
    2.2 EDDL技术
        2.2.1 EDD文件
        2.2.2 EDDL技术的工作原理
        2.2.3 EDDL语法结构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HART协议的现场总线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
    3.1 系统需求性分析
        3.1.1 系统功能性需求
        3.1.2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
    3.2 系统总体设计
        3.2.1 系统网络设计
        3.2.2 系统结构设计
    3.3 系统核心模块的详细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现场总线设备管理系统的实现
    4.1 开发环境的选取
    4.2 数据管理模块
    4.3 工程配置模块
    4.4 服务端管理模块
    4.5 客户端模块
    4.6 EDD文件解析模块
    4.7 设备组态通讯模块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四、HART协议解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PLC平台的HART仪表管理系统设计及应用[J]. 史炜,李钟钦,高飞. 仪器仪表用户, 2021(05)
  • [2]夫妻财产契约制度比较研究[D]. 杨陶.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3]基于状态机的AI/AO模块HART通信软件实现方法[J]. 俞冠中,王巍,刘玉升. 测控技术, 2020(11)
  • [4]工业无线现场总线在钢铁行业能源管理的应用研究[D]. 郑思源. 北方工业大学, 2020(02)
  • [5]数字化车间PLC互联互通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 韩丰羽.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 2020(07)
  • [6]基于信息互联的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关键技术研究[D]. 宋铠钰. 北京工业大学, 2020
  • [7]工业无线网络接入IPv6网络方法及调度机制研究[D]. 李诚. 重庆邮电大学, 2020(02)
  • [8]HART协议在压力计量中的研究与应用[J]. 康春华. 仪器仪表用户, 2019(08)
  • [9]基于MSP430的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设计[D]. 刘海鑫.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9(04)
  • [10]基于HART协议的现场总线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李涛. 华北电力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HART协议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