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师心理失衡与班主任工作

学科教师心理失衡与班主任工作

一、科任教师的心理失衡与班主任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杜歆玉[1](2021)在《小学教师职业荣誉感研究 ——以石家庄市H小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家间综合国力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国纷纷提出了教育兴国的口号。教育振兴离不开一批高素质的教师,因此,教师队伍的建设越来越引起广大教育战线领导及同仁的重视。教师职业荣誉感是教师教学活动过程中获得的重要情感体验,它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幸福指数并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然而,随着近年来良莠不齐的社会价值观的冲击,利好的政策落实不到位,小学教师发展得不到社会群体的支持等原因导致很多小学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情绪,职业荣誉感下降,从而影响了小学教育的实效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国家对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加强,提升小学教师职业荣誉感迫在眉睫。因此,本研究以H小学的教师为研究对象,依据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人际需要三维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综合运用文献法、调查法和访谈法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当前该小学教师职业荣誉感现状并提出提升小学教师职业荣誉感的应对策略。本研究对教师职业荣誉感进行了定义,认为教师职业荣誉感是在教师对所从事的教师职业的价值本质、道德行为规范认同并执行的基础上,教师自身因意识到行业内外的积极评价而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产生成就感、对职业群体产生归属感,是一种激励教师更好履职尽责,并愿意为教师职业奉献的积极主观情感体验,由职业认同感、集体归属感、职业成就感等共同构成。根据该定义,笔者自编了《小学教师职业荣誉感调查问卷》,对H小学的87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该小学教师职业荣誉感属较高水平,预设的家人支持情况、学校重视程度、薪资待遇情况、职称评聘情况、国家政策支持、公众职业评价等小学教师职业荣誉感影响因素均与小学教师职业荣誉感的三个维度呈显着相关。根据调查结果,探讨小学教师职业荣誉感有待改善的方向及影响因素,提出提升该小学教师职业荣誉感的对策,为加强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做出贡献。本研究首先对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之处、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进行阐述,并对教师职业荣誉感进行定义,将教师职业荣誉感划分为职业认同感、职业成就感和集体归属感三个维度。其次,对问卷的设计进行说明,并进行信度、效度检验,同时,通过访谈和调查问卷了解H小学教师职业荣誉感的现状并通过数据对H小学教师职业荣誉感总体情况、人口学差异、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整体来看,H小学教师职业荣誉感普遍较高。经差异性分析发现在学历、月平均收入、职务、荣誉称号、名师级别层面教师的荣誉感均存在显着差异。通过对数据结果的讨论与分析,笔者发现该校教师在薪资待遇、职称评聘制度和社会群体的认可度三个维度上均可改善。结合问卷分析结果和访谈记录对影响该校教师职业荣誉感的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影响该校教师职业荣誉感的因素主要包括:小学教师的薪资待遇低、工作压力大;职称评聘制度过于注重量化;社会民众的职业认知偏差。最后,对提升H小学教师职业荣誉感提出几点建议:充实载体,精神物质并重;优化制度,聆听教师诉求;内外结合,提高社会认可度。

杨江钰[2](2020)在《高中政治教师的班主任工作能力提升研究》文中指出高中班主任是高中教育教学的骨干力量,是班级建设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班主任工作能力的高低往往决定着班集体的建设水平,也会对高中学校办学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在当前的高中阶段,班主任教师几乎都由学科教师兼任,因此,如何处理好班主任工作与学科教学的关系,如何提高高中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很值得我们深刻地去探讨。本研究通过对云南省昆明市15所学校的高中政治教师的班主任工作能力现状进行调查,探讨高中政治教师兼任班主任过程中工作能力存在的优势、问题、原因和对策,试图在班主任工作能力的提升研究上有所突破,从而促进政治教学与班主任工作的和谐统一,共同推动政治教学与班主任工作的顺利进行。本文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简要阐述研究依据和意义;梳理和分析国内外有关班主任工作能力的文献;对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分别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高中政治教师与班主任工作能力的理论阐释。首先从高中政治教师的能力和班主任工作能力出发,明确高中政治教师的班主任工作能力。其次,在二者的关系基础上,积极探讨高中政治教师的班主任工作能力的构成。第三部分:高中政治教师的班主任工作能力的现状分析。通过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了解高中政治教师的班主任工作能力现状,从而得出高中政治教师的班主任工作能力存在的优势和不足。第四部分:高中政治教师的班主任工作能力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通过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两个角度逐一分析高中政治教师存在问题的原因,一方面,高中政治教师对班主任工作能力把握欠缺,加之学校关于高中政治教师的培养机制不健全,使得高中政治教师无力提升自己的班主任工作能力。另一方面,社会环境对班主任工作能力的提升带来了挑战,在内外因共同作用下导致高中政治教师的班主任工作能力存在不足。第五部分:提升高中政治教师班主任工作能力的对策。通过对该地区高中政治教师的工作能力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从高中政治教师、学校和社会三个角度提出以下改进建议:首先,高中政治教师应注重提升班主任工作专业技能的发展;其次,学校要为高中政治教师的班主任工作能力发展提供优良的激励机制和制度保障;最后,优化社会环境,促进专业成长。最终实现政治教学与班主任工作的相融、和谐互利。

李世方[3](2020)在《高中生座位编排科学化研究 ——以祥云一中学生座位编排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学生座位编排是班级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座位编排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班级教学效益、学生成长质量和班级管理效能。但是目前由于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对学生座位编排的重视程度低,对学生座位编排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导致目前学生座位编排不够科学合理,还存在有诸多的问题,亟待借助科学的教育理论为学生座位编排提出科学化的编排方案和建议。以高中阶段为背景的学生座位编排研究,是从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个体差异和人际关系等方面出发,结合座位形态与教育教学实际,探究学生座位的编排模式。本人通过文献研究法、比较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观察法及个案研究法,对祥云一中的学生座位编排展开调查研究,发现学生座位编排存在很多的问题,班主任不重视学生座位编排、学生座位编排不符合教育公平,座位编排无法满足学生需要等问题,表现在座位固化、按成绩编排、座位编排滞后、忽略学生的想法等方面。产生问题的根源在于教育观念的落后,同时严峻的高考教学压力和拥挤的教室环境等因素,加剧了学生座位编排的不合理,限制了学生座位编排的科学化发展。根据祥云一中的学生座位编排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探索更加科学的学生座位编排方式。

陈微[4](2020)在《小学新任班主任工作适应性研究 ——基于C市两区六所小学的调查》文中研究说明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背景下,小学新任班主任是庞大教师队伍中的一员,也是实施新时代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新任班主任不仅肩负神圣的教育使命还面临严峻的工作挑战。本研究聚焦新任班主任工作适应性,即调查和分析一至三年的新手班主任适应工作要求和教育组织环境的现状及问题。透过问题探寻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有效的思考和建议。通过此研究,以期帮助新任班主任拿到修正自我的“镜子”,为小学领导找到工作风向的“海鸥”,让师范院校得到培养内容的“调整器”。人与环境适应理论、群体动力理论、管理学等理论成果为本文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此外,对新任班主任与工作适应性的了解和新任班主任工作适应性应然路径的分析与思考,为研究指明了方向。即小学新任班主任应在个体环境、学校组织环境、群体社交环境等进行深入分析。在调查、实施与数据分析中,本文使用问卷法和访谈法,主要以C市高新区和开福区六所小学45名新任班主任为研究对象,其中样本量均来自于两区小学城区中心小学和城郊小学,经过数据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分析,发现新任班主任工作工作适应性中出现工作目标认知偏差,责任心与自我保护失衡;班级管理混乱及工作效率低下,班主任工作与学科教学失调;与家长和学生沟通不当;入职培训质量低,重教学轻管理等一系列问题。探寻得知影响因素主要有观念、自身素质、技能方法的欠缺;班级管理能力不足;组织环境支持不显着;社会教师招聘门槛低等。针对小学新任班主任工作适应性中存在的问题与影响因素,本研究从主观精神、自我行为和客观制度环境等层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包括:主观精神上坚定教育信念,培养道德情感;深化专业认知,优化教育理念;把握时间观念,提高效率意识。自我行为上加强人际交往,营造良好人际环境;丰富专业知识,善学他人经验;提升个人能力,修炼教育机智。客观制度上完善选用制度,提高班主任质量;落实培训制度,增强班主任专业能力;改善激励制度,提升工作认同感。

董依萌[5](2020)在《满意度视角下山海关区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研究》文中提出论文以秦皇岛山海关区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和亚当斯公平理论,应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从小学教师对职业管理、职业回报、职业发展等问题的满意度角度,以主位视角探索小学教师队伍建设问题。通过量化分析,研究认为,对薪酬待遇水平、考核评价制度、培训进修和职业发展的低满意度,是小学教师的普遍情况,更是影响其工作积极性,进而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而造成这些低满意度的原因,除了一些个体原因外,从总体上却是源于管理制度不健全、激励制度不完善、付出回报不对等和发展目标不明确。基于此,论文尝试从促进管理部门规划设计、完善学校中教师评价与激励机制、建立高效监督体系和提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四个方面提出加强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些针对性建议:切实提高教师待遇,进行教师资源规划,完善相关政策体系;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优化外部监管、深化内部监督作用;合理安排教师培训与继续教育工作、完善教师心理健康管理、组织教师进行职业发展规划。

汪琦琦[6](2020)在《教师的时间去哪儿了 ——罗盘理论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时间去哪了?”人们追问时间的下落,在日复一日中度过一天又一天。当将目光聚焦于教育现场中的教师时,因教师在校时间内同学生的相处时间较长,教师一日在校时间及其使用情况,反映学生在校的生活的同时,更是侧面反映教师自我生存状态。随着国家攻坚脱贫的深入开展,教育扶贫的重要作用日益受到重视。M中学所在地区已脱贫,因而对教育需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其中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日益增长,因而选择M中学为例进行研究具有研究价值。本研究聚焦教师时间去哪儿了,以教育现场中的教师时间去向为导向,从学科教学时间、班级管理时间、其他事务时间、集体活动时间和个人支配时间五个方面进行,运用调查研究法,具体采用观察法、访谈法,更能全面、客观、直观展示教育一线教师时间管理现实。从M中学获取第一手教师时间管理资料,对M中学师生进行了为期两个学期的观察、访谈等,真实展现教师在校时间管理现状,并以案例的形式呈现教师时间去向的现实图像。教师去向主要从学校制度化时间、教师一日在校时间安排以及教师在校课外生活故事三个角度全面展现教师时间去向现状;制度化时间体现教师在校时间、教学时间和不同教师的教学时间;教师一日在校时间从个案角度、叙事角度分别进行量化分析和质性分析;教师在校课外生活故事聚焦典型教师展现并分析教师时间去向。基于研究发现,本研究以第四代时间管理理论——罗盘理论为教师时间时间去向的原因分析提供理论指导,从生命管理思想、真北原则、角色平衡和要事第一四个维度分析时间管理的影响因素。影响教师的时间管理因素错综复杂,教师的目标、一次选择、时间管理能力等对教师时间去向产生影响。从影响教师时间去向的因素出发,分别从规划生命,确定内心真北,明确教师职责和要事第一四个方面,增强教师时间管理能力,提升教师素养。

熊璐璐[7](2020)在《小学班主任工作环境的生态学研究 ——以南京市C小班主任H为例》文中指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明确指出: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这是对班主任作为学校道德教育主要实施者的进一步规定,同时也凸显了班主任工作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然而,在实践中,小学班主任的工作环境却不容乐观,他们承担着各种性质的工作,繁琐的工作让他们身心俱疲,无边界的职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班主任德育功能的有效发挥。所以,改善小学班主任的工作环境是十分必要的。小学班主任的工作环境存在于纷繁复杂的教育情境中,与周围环境息息相关。本研究借用生态学理论,将小学班主任看作教育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主体,来揭示小学班主任工作环境中存在的不利因素和问题,通过分析班主任H的工作生态系统中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探讨在各个层次系统相互作用下导致的其工作环境失衡的现象:微观系统中,学生虽然单纯可爱,但他们也经常让H倍感崩溃,推卸责任的科任教师、难以沟通的家长以及学校领导的态度,这些微观生态因子对H的工作环境带来的更多的是消极影响;中观系统中,学校对于班主任工作的评价和监督,以及那些“爱惹事”的家长小团体,更让班主任的工作受到了牵绊;而宏观系统更多的是来自于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为主的各种机构的过多的监督检查以及社会对于班主任的评价。而这些关键因子更使班主任的工作环境难以实现生态和谐。通过分析可以看出,H的身心状况超出其耐受限度,处于身心俱疲的状态;处在边缘化的“生态位”,缺少专业自主性;“花盆效应”使小学班主任难以实现专业化;多种限制因子导致H的工作生态系统失衡。笔者在分析H工作生态系统的基础上,从生态学视角出发,采用了刘贵华和朱小蔓在《试论生态学对于教育研究的适切性》一文中提到的关于教育问题的生态学研究视角:主体与环境、遗传与变异、平衡与失衡、共生与竞争,在这四个大框架下对班主任工作环境中呈现的种种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教育产业化的出现导致家长对班主任的态度发生了转变,由支持合作的伦理关系转变为对抗和交换的工具性关系;教育行政化背后以教育行政机构为主导的各种行政管理机构对学校和教师的干涉、支配和控制就越来越多,班主任越来越难以抵抗外界的干涉,变得越来越失去了专业自主性,失去了其应该在教育系统中的主体地位;班主任津贴的增加也使得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地位变得不再平衡,种种消极因素的产生导致班主任与各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不再和谐共处,而愈来愈处于一种对抗与拆台的关系中,班主任的工作环境也变得越来越“不生态”。

王珊[8](2020)在《初中教师时间管理研究 ——基于S市的调查》文中指出时间作为一种重要资源,教师的工作时间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初中教师肩负着承上启下的教育重任,向前承接小学阶段的教育,向后过渡到高中阶段的教育,但却面临着工作时间过长、工作太忙以及工作时间不够用等时间管理困境。无论是初中教师自身的诉求还是新时代教师队伍的建设,都迫切需要打破初中教师所面临的工作时间困境,让初中教师成为具有幸福感、成就感、荣誉感的职业。凸显出研究初中教师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研究创新性地从更富有教育性和更为宏观的角度,研究身处教育系统和社会大环境下的初中教师时间管理情况。并以初中教师的工作时间长度、工作时间分配以及工作时间密度作为切入点,重点探讨如下问题:其一,初中教师的时间管理现状及其间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其二,导致初中教师时间管理问题的原因有哪些?其三,如何应对和改善初中教师的时间管理问题?围绕以上研究问题,本研究综合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和观察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S市初中教师的时间管理现状进行调查,梳理其间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相关的理论发现和实践经验,从教师职业层面、学校层面和学校外部层面深入立体地分析初中教师时间管理问题的成因。进而根据问题成因,有针对性地探讨优化教师时间管理的策略。研究发现,初中教师时间管理存在工作时间过长、工作时间分配不合理以及工作时间密度密过大等问题。具体而言:在初中教师的工作时间长度方面,初中教师的超时工作情况普遍且严重,并且存在工作时间长度界限模糊的情况,而且不同背景初中教师的工作时间长度存在较大差异。在初中教师的时间分配方面,教学工作时间占比最大,事务性工作时间侵占教学工作时间和教师专业发展时间,且教师专业发展时间浪费严重。在初中教师的工作时间密度方面,教师的工作时间密度过大使得教师忙碌不堪并降低了教师的工作时间深度和时间管理的灵活性。研究发现,初中教师面临的职业困境、学校层面的约束以及学校外部层面的干扰等因素共同导致初中教师的时间管理问题。在教师职业层面,初中教师职业责任泛化、职业标准模糊、职业主体的差异以及职业对象的特殊使得初中教师的时间管理出现诸多问题。在学校层面,各级各类学校中较为严重的时间效率取向、不够合理的分工安排以及不够完善的支持和保障体系也使得初中教师的时间管理出现相关问题。在学校外部层面,家长的过度干预、教育行政部门的干扰以及社会的过度期望和舆论压力也使得初中教师的工作时间管理出现一系列问题。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认为,可从突破教师职业困境、完善学校的理念和安排以及减少外部干扰等方面改善教师的时间管理。在突破教师职业困境方面,学校在内的教育系统需要规避初中教师责任泛化的现象,并明晰初中教师的职业标准,同时需要初中教师充分调节自身的职业态度能力和时间管理意识和能力。在完善学校的理念和安排方面,学校需要改变过度追求教育效率的状态、改善教师的分工与学校的工作安排并为初中教师提供足够的相关支持和保障。在减少外部干扰方面,需要调整和干预家长的过度参与,减少教育行政部门的干扰,同时营造宽松和谐的社会氛围,使初中教师的工作时间尽量少地受到外界干扰。

杨敖秋[9](2020)在《城市小学青年教师工作负担的合理性研究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文中指出2019年是“基层减负年”,社会上呼吁减负的声音也越来越多。减负意味着要减轻不合理的、不必要的负担,那么实施减负之前就要厘清合理负担与不合理负担,为减负提供合理的价值依据。近年来,呼吁为教师减负的文章也层出不穷,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看待教师的工作负担?本文源于这样的思考提出了研究问题。如今,教师的工作负担过重已成为普遍现象,反映出教师的工作中有诸多不合理,且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来研究城市小学青年教师的工作负担问题,能够有助于本研究建立教师工作负担的合理价值标准,同时也为建设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提供更加丰富的理论依据,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具有深远意义。为对城市小学青年教师的工作负担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实现青年教师工作负担合理化的标准和策略,本研究主要运用了质性研究的方法。首先,通过搜集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工作负担的相关文献,充分了解国内外有关教师负担的研究深度与广度;其次,结合调查对城市小学青年教师工作的整体情况进行归纳概括,分析现状中的合理性问题,提出教师工作负担的事实不合理性和价值不合理性,为本研究提供现实依据;接着探讨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视角分析合理性价值标准的理论依据;最后针对合理性问题而提出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合理性标准—“是什么”,以及如何实现该标准的策略—“怎么办”。本研究提出了教师工作负担的合理性标准以及实现策略。合理性标准从“量”和“质”两种角度进行分析:一方面从量的角度,提出要理性看待教师工作负担的特征和把握“度”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从质的角度,依据价值不合理性提出了专业性标准、发展性标准和人文性标准。最后再通过合理切实的实现策略,让教师工作负担的结构合理化得到实现。为社会、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学校管理者以及教师自身了解和认识教师工作负担提供一定的依据,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减轻教师负担提供一定的参考,对青年教师合理的工作负担体系构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梁珊珊[10](2019)在《教师为什么“不愿意”做班主任? ——以深圳市A高中为例》文中指出

二、科任教师的心理失衡与班主任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任教师的心理失衡与班主任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小学教师职业荣誉感研究 ——以石家庄市H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教师职业荣誉感培养受到国家政策层面的重视
        (二)提升教师职业荣誉感是促进教师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
        (三)小学教师职业荣誉感获得面临困境
    二、研究意义及研究目的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目的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访谈法
    六、创新之处
        (一)选题创新
        (二)内容创新
第一章 小学教师职业荣誉感概述
    一、概念界定
        (一)职业
        (二)荣誉感
        (三)职业荣誉感
        (四)教师职业荣誉感
    二、理论基础
        (一)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
        (二)人际需要三维理论
        (三)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第二章 研究设计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一)设计说明
        (二)研究对象
        (三)统计方法
        (四)问卷信度分析
        (五)问卷效度分析
    二、访谈提纲的设计
第三章 小学教师职业荣誉感的现状
    一、小学教师职业荣誉感总体情况
    二、不同时期人口学特征对小学教师主观职业荣誉感水平划分的影响
    三、不同人口学特征对小学教师职业荣誉感的影响
    四、各影响因素与小学教师职业荣誉感的相关分析
第四章 H小学教师职业荣誉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H小学教师职业荣誉感存在的问题
        (一)薪资待遇有待提高
        (二)评聘制度有待改善
        (三)社会群体的认可度不足
    二、影响H小学教师职业荣誉感的原因分析
        (一)影响H小学教师薪资待遇的原因分析
        (二)影响H小学教师职称评聘制度的原因分析
        (三)影响H小学教师社会群体认可度的原因分析
第五章 H小学教师职业荣誉感的提升策略
    一、充实载体,精神物质并重
        (一)提升经济资本,满足生存需要
        (二)了解精神需要,唤醒内部力量
    二、优化制度,聆听教师诉求
        (一)倾听教师声音,优化政策体系
        (二)落实国家政策,加强过程管理
    三、内外结合,提高社会认可度
        (一)多方并进,营造积极氛围
        (二)师德内化,增强主体意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高中政治教师的班主任工作能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研究现状评述
    三、研究目的与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创新点
第一章 高中政治教师与班主任工作能力的理论阐释
    一、高中政治教师班主任工作能力的概念界定
        (一)高中政治教师
        (二)班主任工作能力
        (三)高中政治教师的班主任工作能力
    二、高中政治教师与班主任工作能力的关系
        (一)高中政治教学目标和班主任的工作目标一致
        (二)思想道德教育能力是高中政治教师和班主任工作的关键能力
        (三)高中政治教师的核心素养与班主任工作能力要求高度契合
    三、高中政治教师的班主任工作能力构成
        (一)德育能力
        (二)心理健康辅导能力
        (三)社会舆论引导能力
        (四)组织沟通协调能力
第二章 高中政治教师的班主任工作能力现状分析
    一、调查设计与实施
        (一)调查对象
        (二)问卷设计
        (三)调查过程
    二、高中政治教师的班主任工作能力存在的优势
        (一)德育能力具有较强的专业优势
        (二)依托学科资源具有突出的组织管理能力
        (三)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辅导能力
    三、高中政治教师的班主任工作能力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创新德育方法能力
        (二)舆论信息甄别能力有待提升
        (三)心理健康辅导的反思总结能力不足
        (四)与家长的沟通协调能力不强
第三章 高中政治教师的班主任工作能力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高中政治教师对班主任工作能力把握欠缺
        (一)缺乏对班主任工作能力要求的准确认识
        (二)缺乏对班主任工作能力的创新发展
    二、学校关于高中政治教师的培养机制不健全
        (一)高中政治教师队伍的选任机制不合理
        (二)高中政治教师的班主任能力提升培养方式单一
        (三)班主任评价考核机制不合理
    三、社会环境对班主任工作能力的提升带来了挑战
        (一)网络不良环境对班主任工作造成了巨大冲击
        (二)社会认可度低,自我发展动力不足
第四章 提升高中政治教师班主任工作能力的对策
    一、高中政治教师应注重提升班主任工作专业技能的发展
        (一)加强专业理论学习,明确班主任职责要求
        (二)发挥政治学科优势,实现“以教促管”
        (三)结合思政专业优势,提升舆论信息引导能力
        (四)加强心理自我调适能力,增进专业情意
    二、学校要为班主任能力发展提供优良的激励机制和制度保障
        (一)建立有效的高中政治教师选任机制
        (二)完善培训制度,提高班主任专业技能
        (三)建立合理的班主任评价考核机制
    三、优化社会环境促进专业成长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多渠道促进班主任队伍建设
        (二)营造尊重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社会环境,提升职业尊严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高中生座位编排科学化研究 ——以祥云一中学生座位编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3.研究述价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一、高中生座位编排科学化概述
    (一)学生座位编排科学化的内容
        1.学生座位概述
        2.座位编排定义
        3.学生座位编排科学化的理解
    (二)学生座位编排科学化的理论基础
        1.人本管理理论
        2.人际关系理论
        3.个体差异理论
        4.多元智力理论
    (三)学生座位编排科学化的意义
        1.改善班级环境
        2.促进班集体建设
        3.促进教学发展
        4.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四)高中生座位编排科学化的前提
        1.认识和了解学生
        2.认识高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3.对比分析高中生的个体差异
        4.重视班级中的人际关系
        5.明确座位形态与课程教学特点
    (五)高中生座位编排科学化的原则
        1.公平性
        2.民主性
        3.人本性
        4.阶段性
        5.针对性
        6.教育性
二、祥云一中学生座位编排现状的调查分析
    (一)调查的设计
        1.调查对象与内容
        2.调查问卷设计
        3.观察调查
        4.访谈调查
        5.个案研究
    (二)调查的结果
        1.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2.班主任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
        3.课堂观察结果分析
        4.访谈结果分析
        5.个案调查结果分析
    (三)调查的问题分析
        1.学生座位编排存在的问题
        2.学生座位编排问题的归因分析
三、高中生座位编排科学化的建议
    (一)提高班主任的素质
        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2.学习提升教育理论
        3.进行教育实践反思
    (二)提升座位环境
        1.改善座位物理环境
        2.调节座位心理环境
    (三)构建有效教学座位
        1.教学座位的编排方式
        2.教学座位编排原则及注意事项
    (四)优化座位组合搭配
        1.合理的同桌组合搭配
        2.学生小组平衡分配
        3.学生空间分布
    (五)科学座位编排管理
        1.后座位编排管理
        2.周期性座位管理
        3.阶段性座位编排
        4.座位编排注意事项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小学新任班主任工作适应性研究 ——基于C市两区六所小学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一)源于新时代的教师队伍建设要求
        (二)源于新任班主任职能及影响
        (三)源于见习中的思考与未来的展望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一)我国班主任理论研究综述
        (二)小学新任班主任研究综述
        (三)新任班主任工作适应性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一)班主任研究综述
        (二)新任班主任工作适应性研究综述
        三、对已有研究的评价与本研究的创新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概念界定
        一、研究内容
        二、概念界定
        (一)班主任
        (二)小学新任班主任
        (三)工作适应性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访谈法
第一章 小学新任班主任工作适应性概论
    第一节 小学新任班主任概述
        一、小学新任班主任工作的作用
        二、小学新任班主任工作的特点
        三、小学新任班主任的工作要求
    第二节 新任班主任工作适应性的重要性
        一、新任班主任工作适应性的意义
        二、小学新任班主任与工作适应性的关系
        三、新任班主任工作适应性的判断依据
    第三节 小学新任班主任工作适应性的应然路径
        一、个体环境适应
        二、学校组织环境适应
        三、群体社交环境适应
        四、工作适应
第二章 小学新任班主任工作适应性现状调查分析
    第一节 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一、调查理论依据
        二、调查的目的
        三、调查对象选取
        四、调查的内容维度设计
        五、问卷与访谈提纲设计
    第二节 调查的实施与结果分析
        一、调查实施
        二、结果分析
        三、新任班主任的聘用形式及工资收入情况分析
        四、开福区和高新区的新任班主任基本情况对比
    第三节 新任班主任工作适应现状分析
        一、新任班主任工作适应的总体情况
        二、新任班主任工作认知适应情况分析
        三、新任班主任工作行为适应情况分析
    第四节 新任班主任社交适应现状分析
        一、社交环境适应的总体分析
        二、人口学变量与社交适应情况的差异性分析
    第五节 新任班主任制度环境适应现状分析
        一、制度环境适应总体分析
        二、人口学变量与制度环境适应的差异分析
    第六节 新任班主任工作环境适应现状分析
        一、工作环境适应总体分析
        二、人口学变量与工作环境的差异性分析
第四章 小学新任班主任工作适应性问题及原因剖析
    第一节 小学新任班主任工作适应性问题
        一、工作方向偏离,工作认知不足
        二、工作与个人、学科教学的关系处理失衡
        三、班级管理混乱、工作效率低
        四、与家长学生沟通不当
        五、入职培训缺失或过于形式化
    第二节 小学新任班主任工作适应性问题原因剖析
        一、观念意识、自身素质、技能和方法的欠缺
        二、班级管理能力不足
        三、人际交往沟通不畅
        四、组织环境支持不显着
        五、社会教师招聘门槛低
第五章 提高小学新任班主任工作适应性的思考与建议
    第一节 强化思想观念
        一、坚定教育信念,培养道德情感
        二、深化专业认知,优化教育理念
        三、把握时间观念、提高效率意识
    第二节 增强自身才干
        一、加强人际交往,营造良好人际环境
        三、丰富专业知识,善学他人经验
        四、提升个人能力,修炼教育机智
    第三节 提供组织支撑
        一、完善选用制度,提高班主任质量
        二、落实培训制度,增强班主任专业能力
        三、改善激励制度,提升工作认同感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小学新任班主任工作适应性调查问卷
    附录2 小学新任班主任工作适应性研究访谈提纲
后记

(5)满意度视角下山海关区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相关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小学教师
        2.1.2 教师管理
        2.1.3 教师的工作满意度
    2.2 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原理
        2.2.1 需要层次理论
        2.2.2 双因素激励理论
        2.2.3 公平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山海关区小学教师队伍满意度调查
    3.1 研究对象总体概况
    3.2 问卷调查设计
        3.2.1 调查问卷设计
        3.2.2 信度与效度验证
        3.2.3 调查实施
    3.3 调查结果分析
        3.3.1 教师基本信息
        3.3.2 教师满意度整体情况分析
        3.3.3 教师满意度差异情况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山海关区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4.1 山海关区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4.1.1 薪酬待遇水平较低
        4.1.2 教师考核评价制度不健全
        4.1.3 教师培训进修缺乏全面性和实用性
        4.1.4 职业发展引导缺乏
    4.2 山海关区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成因
        4.2.1 管理缺少科学规划,长远性不足
        4.2.2 激励制度不完善
        4.2.3 付出与回报不对等
        4.2.4 发展目标不明确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山海关区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对策
    5.1 促进管理部门规划设计
        5.1.1 切实提高教师待遇
        5.1.2 合理规划教师资源
        5.1.3 完善相关政策体系
    5.2 完善评价与激励制度
        5.2.1 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
        5.2.2 构建有效的激励制度
    5.3 建立高效监督体系
        5.3.1 加强外部监管
        5.3.2 深化内部监督
    5.4 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
        5.4.1 合理安排培训进修
        5.4.2 完善心理健康管理
        5.4.3 组织职业发展规划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山海关小学教师满意度调查问卷
附录2 山海关小学教师满意度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6)教师的时间去哪儿了 ——罗盘理论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研究背景
        1.一天要是有25个小时就好了
        2.由接触产生的好奇
        3.在教育现场寻找答案
    (二)研究意义
        1.丰富教师时间管理理论
        2.为教师有效时间管理提供借鉴
        3.为教师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三)文献综述
        1.时间管理的研究
        2.教师时间管理的研究
        3.罗盘理论在教师时间管理中应用的研究
        4.已有研究评析
    (四)概念界定
        1.时间管理
        2.教师时间
        3.罗盘理论
    (五)研究设计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3.研究对象
        4.研究思路
一、现实样貌——教师的时间去哪儿了
    (一)制度化的的教师时间
        1.作息时间表:在校时间的缩影
        2.课程表:课时的轮廓
    (二)教师的一日生活
        1.卢老师的十二时辰
        2.应接不暇的一天
    (三)教师的课外生活故事
        1.被手机支配的恐惧
        2.政教处就是老师的办公室
        3.办公室独幕剧
        4.做个完美教育的追求者
        5.老师应该是这样的
二、理性诠释——基于罗盘理论的分析
    (一)心中之火的点燃
        1.发展需求的修正
        2.人生方向的偏移
    (二)时钟还是罗盘的选择
        1.围绕时钟的混乱
        2.让罗盘指引方向
    (三)在不同的角色中寻求平衡
        1.在角色中迷失
        2.做好该做的事
    (四)在时间的象限里游走
        1.新教师的难言之隐
        2.带着感动再出发
三、解决方略——基于罗盘理论的建议
    (一)规划生命:点燃心中之火
    (二)时钟到罗盘:确定内心真北
    (三)角色平衡:明确教师职责
    (四)要事第一:区分轻重缓急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小学班主任工作环境的生态学研究 ——以南京市C小班主任H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一) 选题背景和缘由
        (二) 研究意义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 小学班主任
        (二) 工作环境
        (三) 生态学
    三、研究现状及评价
        (一) 小学班主任工作环境的相关研究
        (二) 生态学的相关研究
        (三) 教育问题的生态学思考
        (四) 已有研究的总体评价
    四、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问题
        (一)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生态环境的内涵、特征及构成要素
        (二) 调查小学班主任工作生态环境的现状、问题及分析问题的成因
        (三) 基于生态学的视角提出改善的建议
    五、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实施过程及可行性分析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实施过程
        (三) 研究伦理
第一章 微观教育生态系统下的小学班主任
    一、生态学与小学班主任工作环境的逻辑关联
        (一) 生态学分析教育学问题的适切性
        (二) 生态学视角分析小学班主任工作环境问题的合理性
    二、生态学研究教育的分析视角
    三、调研点简介
        (一) C小基本样貌
        (二) 班主任H简介
第二章 班主任H都在做什么
    一、C小一日运转
    二、班主任H的一天
第三章 小学班主任H工作环境的生态学研究:现状与后果
    一、班主任H工作环境现状的生态学呈现
        (一) 微观系统下班主任H工作环境的现状
        (二) 中观系统下班主任H工作环境的现状
        (三) 宏观系统下班主任H工作环境的现状
    二、班主任H的工作环境问题的生态后果
        (一) H的身心状况超出其耐受限度
        (二) 班主任H处在边缘化的“生态位”
        (三) “花盆效应”使小学班主任难以实现专业化
        (四) 多种限制因子导致H的工作生态系统失衡
第四章 小学班主任工作环境问题成因的生态学分析
    一、主体与环境——班主任专业自主性的缺失
    二、遗传与变异——教育行政化的背后
    三、平衡与失衡——班主任津贴的增加
    四、共生与竞争——教育产业化弊端的显现
第五章 反思与建议
    一、反思
    二、建议
        (一) 坚持学校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恢复学校教师的专业自主性
        (二) 全员德育,不要让班主任成为“孤独的人生导师”
        (三) 保卫教育的公共性,重建教育领域中的道德信任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

(8)初中教师时间管理研究 ——基于S市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初中教师时间管理面临的现实困境
        二、初中教师队伍建设需要改善教师的时间管理
        三、研究者个人对于教师时间管理研究的浓厚兴趣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时间管理的相关研究
        二、教师时间管理的相关研究
        三、对已有研究的反思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四、研究方法及对象
        五、研究思路
第二章 初中教师时间管理现状及问题
    第一节 初中教师工作时间过长
        一、初中教师超时工作情况普遍且严重
        二、初中教师超时工作的差异情况
        三、初中教师工作时间长度界限模糊
    第二节 初中教师工作时间分配不当
        一、初中教师的时间分配概貌
        二、事务性工作时间侵占其它工作时间
        三、初中教师专业发展时间浪费严重
    第三节 初中教师工作时间密度过大
        一、工作时间密度过大使教师忙碌不堪
        二、工作时间密度过大降低了教师的时间深度
        三、工作时间密度过大降低了时间管理的灵活性
第三章 初中教师时间管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第一节 教师职业层面的困境
        一、初中教师职业责任泛化
        二、初中教师职业标准模糊
        三、初中教师职业主体差异
        四、初中教师职业对象特殊
    第二节 学校机构层面的问题
        一、学校的时间效率取向严重
        二、学校的分工安排不够妥当
        三、学校提供的相关支持和保障不足
    第三节 学校外部层面的干扰
        一、家长的过度干预
        二、教育行政部门的干扰
        三、社会上的诸多干扰
第四章 初中教师时间管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第一节 突破教师职业层面的困境
        一、规避初中教师职业责任泛化
        二、明晰初中教师职业标准
        三、充分调节教师自身
        四、全面了解职业对象
    第二节 完善学校的理念和安排
        一、改变学校过度追求教育效率的状态
        二、改善学校的教师分工与工作安排
        三、为初中教师提供足够的相关支持和保障
    第三节 减少外部干扰
        一、减少家长的过度干扰
        二、减少教育行政部门的过度干扰
        三、减少社会的过度干扰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9)城市小学青年教师工作负担的合理性研究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关于教师工作负担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对已有文献的评述与思考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小学青年教师
        1.3.2 负担
        1.3.3 教师工作负担
        1.3.4 合理性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科学性
        1.5.1 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1.5.2 伦理问题
2 城市小学青年教师工作负担的现状调查
    2.1 调查基本情况说明
        2.1.1 访谈提纲的编制
        2.1.2 访谈对象的选取
        2.1.3 实施的过程
    2.2 城市小学青年教师工作负担的调查结果
        2.2.1 过长的教师工作时间
        2.2.2 繁杂的教师工作内容
        2.2.3 班主任工作任务过重
        2.2.4 检查性材料多,教师疲于应付
        2.2.5 以学生成绩为导向的教师评价压力大
    2.3 城市小学青年教师工作负担的合理性问题
        2.3.1 城市小学青年教师工作负担的事实不合理性
        2.3.2 城市小学青年教师工作负担的价值不合理性
    2.4 小结
3 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工作负担的合理性
    3.1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探讨合理性的缘由分析
    3.2 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工作负担的内在联系
        3.2.1 教师工作负担与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合目的性
        3.2.2 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工作负担在阶段性上具有合规律性
    3.3 小结
4 城市小学青年教师工作负担的合理性标准
    4.1 城市小学青年教师工作负担“量”的合理性标准
        4.1.1 理性看待在量性指标中教师工作负担的特性
        4.1.2 把握“度”的重要性
    4.2 城市小学青年教师工作负担“质”的合理性标准
        4.2.1 “专业性”标准
        4.2.2 “发展性”标准
        4.2.3 “人文性”标准
5 实现城市小学青年教师工作负担合理化的策略
    5.1 “量”的标准实现策略
        5.1.1 动态平衡
        5.1.2 重点针对性
        5.1.3 “工学”平衡
    5.2 “质”的标准实现策略
        5.2.1 “专业性”标准的实现策略
        5.2.2 “发展性”标准的实现策略
        5.2.3 “人文性”标准的实现策略
6 结语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四、科任教师的心理失衡与班主任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教师职业荣誉感研究 ——以石家庄市H小学为例[D]. 杜歆玉. 河北师范大学, 2021(02)
  • [2]高中政治教师的班主任工作能力提升研究[D]. 杨江钰. 西南大学, 2020(05)
  • [3]高中生座位编排科学化研究 ——以祥云一中学生座位编排为例[D]. 李世方. 西南大学, 2020(05)
  • [4]小学新任班主任工作适应性研究 ——基于C市两区六所小学的调查[D]. 陈微.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满意度视角下山海关区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 董依萌. 燕山大学, 2020(01)
  • [6]教师的时间去哪儿了 ——罗盘理论的视角[D]. 汪琦琦.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7]小学班主任工作环境的生态学研究 ——以南京市C小班主任H为例[D]. 熊璐璐.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8]初中教师时间管理研究 ——基于S市的调查[D]. 王珊.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9]城市小学青年教师工作负担的合理性研究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D]. 杨敖秋.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10]教师为什么“不愿意”做班主任? ——以深圳市A高中为例[D]. 梁珊珊. 深圳大学, 2019

标签:;  ;  ;  ;  ;  

学科教师心理失衡与班主任工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