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的和谐:绿色生态城市

人与自然的和谐:绿色生态城市

一、人与自然融和:绿色生态城市(论文文献综述)

刘昱汐[1](2020)在《保定市民俗文化公园规划设计》文中提出通过对主题公园在我国的发展进程和研究现状分析,基于保定地区特色民俗文化背景,展开对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研究。探索如何在现有丰富题材类型的城市主题公园的基础上,完善有区域代表性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民风类文化。从民俗地域文化研究和保护出发,提取保定文化元素特色,从公园的设计定位、整体规划、景观元素设计等方面。在归纳国内外城市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相关理论研学基础上,通过运用民俗文化旅游多角度开发评价体系,对民俗文化主题公园进行生态景观设计研究,提出民俗文化景观营造策略,对保定市民俗文化公园设计提供指导方向。基于对春江民俗文化公园、闽都民俗园、杭州黄龙洞圆缘民俗公园、橘子洲民俗文化园、清远故乡里民俗公园等国内典型案例的调查分析,总结现阶段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景观建设过程中值得关注的优缺点。归纳整理案例启示,拓展研究深度,得出民俗文化主题公园基础景观设计方法,从营造策略、表达方式、表达载体和设计原则4个方面论述其设计要点。在以上社会经济、基础政策和理论研究的背景下,运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相关理论,结合保定特色民俗文化,对保定民俗文化公园进行方案整理,探索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景观设计途径,总结相关经验教训,提出保定市民俗文化公园的生态文化景观方案。通过对项目背景、区位及场地现状分析,明确设计定位,以“人文化、民俗化、生态化、健康化”为设计原则。依托河道湿地景观,构建将保定地区特色民俗文化与现状地貌相结合。通过情景再现、元素重构等设计手法创建保定特色民俗文化场景,确定白洋淀文化体验活动、儒释道文化体验活动等吸引游人的特色民俗体验活动。提出“一轴、三带、四大主题、八大景观”的景观布局模式,“一轴”可概括为保定民俗文化景观轴;“三带”指生态湿地水面为主的水景观光景观带、传统文化、民俗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景观形成的文化漫步景观带,以及集会观演、运动康体和与商业街区组成的休闲体验景观带。通过整理整体功能和文化元素,形成“展示——表演——体验”三位一体的多功能生态景观格局,营造景观空间环境,项目设为“四大主题,八大景观”。“四大主题”分别为:“白洋淀文化”、“农耕文化”、“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将水景元素、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有机结合起来,打造体现保定地区特色的城市绿化项目。形成以特色民俗文化展示、科普宣传、民俗旅游、互动体验、休闲娱乐、商务配套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民俗文化主题公园,以期为民俗文化旅游景观建设提供思路。

宾贝丽[2](2020)在《绿色发展理念下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东湖港综合整治工程为例》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自然生态的渴求也愈加强烈,“绿色发展”一词也被人们逐渐了解。因此,城市水系景观营造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建设中,城市河道是打造生态文明城市的重点所在,其拥有独特的自然资源和美妙的景观风貌,这份独一无二的魅力深深吸引着人们,美好的河道景观也是城市最鲜明和突出的标志名片。绿色发展理念下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国城市河道的开发建设,而且能够带动整个城市的发展,对于现代化城市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党的十九大“关于建设美丽中国”的部署要求,依据“绿色发展”理念对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展开研究。介绍城市河道景观建设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并通过分析与借鉴东西方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结合我国城市河道的实际情况,以东湖港综合整治工程为实例科学剖析,将绿色发展理念融汇其中,从自然环境出发,基于人类活动,形成安全、生态、景观、文化四个背景层面研究,解决我国城市中心城区水利工程河道景观所存在的建设问题。初步得出城市河道景观如何进行规划设计的一般性规律和策略方法,并为设计人员提供借鉴思路作用。为应用新时代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生态文明城市需要提供样本参考,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做出一定贡献。另外,东湖港综合整治工程位于水系极为丰富的特大城市武汉,是大东湖水网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江湖连通水循环体系,也是全国最大的城市湿地群,有其复杂性和难度,对沿江城市河道滨水景观带的研究具有普遍意义。在生态技术方面与海绵城市理念相结合,是武汉市海绵城市建设的一部分,因此它的规划设计具有开拓性,值得研究与总结。

丁潇颖[3](2020)在《中国社区农园研究》文中提出中国高速的城镇化进程造成了严峻的社会、食物和环境问题。作为应对上述问题的策略之一,社区农园在我国诸多城市中大量涌现并快速发展。然而,这些农园的作用却差异显着——部分农园成为了促进居民互动、保障食品安全、改善社区环境的关键媒介;部分农园却因用地权属、规划布局、组织管理和运营等方面的问题,引发了社会矛盾与公众质疑。而既有研究缺少针对中国社区农园的整体性分析、理论性指导和综合性策略,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农园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对中国社区农园进行全面探索,深入分析造成社区农园效益差异的成因,提出社区农园发展策略变得十分必要。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GIS空间分析、案例研究、问卷调查、SPSS数据分析等方法,从理论研究、现状分析与策略构建三方面对中国社区农园展开研究。(1)在理论研究方面,梳理了社区农园相关规划设计思想,总结了社区农园实践的发展趋势,并从政策环境、设计模式、参与机制、效益、社会资本和社区农园等层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全面解析。(2)在现状分析方面,探究了中国社区农园的空间分布特征,深入分析了社区农园的现状设计模式和参与机制,并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探析了社区农园的效益与问题,认为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显着而问题多集中在政策法规、规划设计、社会参与、管理制度、运营方式等方面。基于对问题成因的分析,提出应强化对社区农园社会作用的认知,构建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以此指导中国社区农园建设。(3)在策略构建方面,借助社会资本理论,阐明了社区农园能够建立信任、社会网络和规范,促进社会资本培育的社会作用,并进一步筛选得到影响社会资本形成的空间要素和社会要素。之后,基于不同要素对社会资本形成的影响程度,制定了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在设计策略层面上,剖析了典型社区农园案例,构建了分优先级的选址策略和农园尺度下的空间设计策略,并结合实践对设计策略进行验证;在参与机制层面上,提出了建立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组织模式、健全管理监督制度和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等途径和方法,论述了参与机制的有效性,并对社区农园的支持性政策体系进行探讨。本文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案例两方面,形成对中国社区农园的整体性认知,并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对社区农园社会作用进行解析和定位,进一步建立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对于突破社区农园发展障碍,科学指导社区农园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农园正向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张子静[4](2020)在《绿色生态文明融合冬奥会发展研究——以2018平昌冬奥会为个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奥林匹克运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2018年平昌冬季奥运会成功举办与即将到来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昭示着奥运会正昂首阔步地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运用文献资料法、个案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绿色生态文明理念为切入点,溯源生态冬奥会的发展历史,梳理绿色生态与冬奥会融合的进程,并对第23届平昌冬奥会绿色生态文明实践内容进行全面解读.在平昌冬奥会与生态环境平衡发展的过程中,绿色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引领和支撑冬奥会发展的核心和灵魂,自然生态资源环境、生态科技、生态文化、生态经济四个方面在冬奥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系统中尤为凸显.平昌冬奥会以全方位的科技创新支撑生态冬奥会活动开展,构建绿色生态型冬奥会社区互助平台,坚守生态环境的教育与奥林匹克教育双重认知纬度.平昌冬奥会宝贵的经验为我国2022年冬奥会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与参考.

王博娅[5](2020)在《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的现状及优化研究》文中提出在高密度建设、历史悠久的北京市中心城区,人与自然的矛盾尤为突显,绿色空间作为解决生态问题的主要抓手被高度重视。生态系统服务作为研究人与自然利益关系的概念被广泛认知,风景园林学科不断拓宽的研究领域为解决生态问题供了新的途径,如何通过风景园林的途径解决北京市中心城区的生态问题,构建良好的人居环境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以北京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城市绿色空间和生态系统服务的解读,出了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城市绿色空间的优化思路;通过对北京市自然生态格局和绿色空间发展历程的梳理,总结绿色空间的演变特点;通过对景观格局的研究,分析绿色空间的数量结构差异和空间梯度分异特征,总结中心城区绿色空间的问题。研究进而结合生态系统服务的系统综合性、不可替代性和人为主导性的特点,采用量化研究方法,从要素配置、网络结构和功能引导措施三方面进行绿色空间的现状评价,出相应的优化策略,最终完成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的优化。研究主要结论如下:首先,通过对绿色空间的本体认知、生态系统服务的内涵以及两者之间相互影响关系的分析,出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的优化思路。其次,通过景观格局的研究发现,不同绿色空间类型之间的要素数量结构有明显差异,以灌草地为主要覆被类型;通过移动窗口法对研究区内不同方向的景观格局进行动态分析,发现在一道绿隔以内、东北、西北、南部地区呈现出明显的梯度分异特征,越往边缘区推进,绿色空间类型越丰富,数量越大,分布越连续。第三,借助生态绿当量的概念,分析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数量特征,结果显示,全区、海淀区和石景山区满足要求,朝阳区、丰台区、东城区和西城区不满足要求;研究进而采用线性规划模型结合一系列城市建设的约束条件对城市绿色空间的要素数量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寻求生态优先前下综合效益最大时各类型绿色空间的适合比例,并针对不同情况出内部升和外部整合的优化建议。第四,研究基于图论理论和最小费用模型模拟构建了研究区内具有生态含义的功能性连接网络,通过现状分析总结结构问题,并从斑块、路径、网络和结构等方面出了重要斑块的保护和修复、重要路径的识别和疏通、现状网络的连接和强化、现状结构的整合和分级等优化途径。结合重要性计算和生态学原理,总结了三种重要斑块类型,分别为具有重要能量保持功能的“主导型斑块”,处于关键衔接位置的“枢纽型斑块”和连接较多路径的“过渡型斑块”;三种重要路径类型,分别承载了自然要素之间的连接、重要斑块之间的连接、网络结构中的唯一连接;“三步走”网络优化策略,即先进行整体改善网络的组分间连接,再进行稳固加强的组分内连接,最后构建完善功能的局部小网络;三级结构整合建议,连接自然要素的一级网络,人工构建的贯穿全区的二级网络,加密结构的三级网络。此外,通过对全区、中心地区-核心区、核心区这三个圈层功能性连接网络的分析,发现不同的研究单元,形成了不同的距离阈值,为进一步深化网络结构供基础和依据;通过对六个行政区的研究,发现不同的城市发展模式和自然地理特征,形成了不同的结构模式,包括点状辐射结构、枝状连接结构和网状复合结构,为不同模式下网络优化供了方向。最后,通过对研究区内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的评价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的分析,明确各片区的服务特征:一道绿隔以内是以社会与文化服务为主导的区域,西北部地区是综合调节、支持和社会与文化服务的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地区,东北区域和南部区域均以调节服务和支持服务为主导类型。由此明确各分区的主要矛盾,并通过制定功能引导策略来保证绿色空间主导服务的高效发挥。因此本文从研究视角、维度和方法上进行一定的创新,总结出合理调整要素数量结构是高绿色空间综合效益的重要手段,构建功能性连接网络是保护生态安全维持系统稳定的有效途径,制定功能引导策略是保证主导服务高校发挥的重要方式,为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优化供了方向。

秦贺营[6](2020)在《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城乡关系一直是我国城乡发展关注和研究的重点,我国的城乡发展经历了乡村支援城镇、城镇壮大发展、城乡协调统筹等阶段,每个阶段的转变都会给城乡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国家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的不断投入,我国在城乡发展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城乡发展已经进入了城乡融合的新阶段。但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尤其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由于自然地貌以及历史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城乡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城乡经济产业布局、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还不够完善,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同时,城乡发展不是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而是协调融合、共享社会发展红利的过程。为此,国家也不断地致力于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和研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保障机制和政策体系,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等,进而有效地解决我国城乡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本文结合当前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背景通过对城乡一体化、城乡空间、空间模式等概念的界定,以及国内外相关文献及实践案例的梳理借鉴,对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进行阐明,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对略阳县城乡空间的发展现状及发展水平进行解析和评价,总结出略阳县在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及城乡体系等空间层面的问题,明确了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重点。之后在生态化、集约化、均等化、动态化、地域化发展理念的引导下,从自然、产业、文化、交通和政策等方面明晰了城乡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探讨了城乡空间发展的内生驱动、外部推力和协同平台的动力机制,确定了略阳县“增长极核+脉络化+放射状”的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即增长极核集聚扩散、脉络化有机嵌入、放射状联动延伸,并提出生态空间管制、绿色产业推进、城乡空间开发、城乡设施建设、区域协作发展的规划策略,进而促进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发展。

何如意[7](2020)在《美丽乡村建设的伦理研究》文中指出建设美丽中国,重点在于建设美丽乡村。美丽乡村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而是包含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的生态理念。美丽乡村建设不仅关注村民生存环境质量的提高,村民衣食住行等物质条件的改善,还关注村民素养和乡风文明建设等精神文明方面的内涵。美丽乡村建设既注重生态环境、经济产业的美,又注重组织治理和人文素养的美。关键要秉承系统和谐、公正理性、协同开放、可持续性的原则,实现乡村生态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的统一,生态责任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树立生态经济价值高于工业经济价值的理念,以此提高村民的满意度,增强村民的幸福感。美丽乡村建设是推进我国生态文明的重要任务之一,是美丽中国建设的核心议题,更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需求。然而,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存在需要正视的伦理性问题。首先,在美丽乡村建设目标上,出现经济目标与生态目标的纠结,传统道德习惯与现代伦理要求的脱节;其次,在美丽乡村建设主体上,存在政府主导与民众参与的矛盾,个体意识觉醒与公众意识薄弱的矛盾;最后,在美丽乡村制度建设中,存在城乡制度差异问题和政策制定与执行的困境。其造成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思想文化根源上来看,经济至上思想根深蒂固,环境伦理教育严重缺乏,伦理道德意识存在偏差;从经济根源上讲,乡村落后科技发展的影响,乡村粗放经济发展的制约,乡村落后生活方式的阻碍;从政治根源看,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政府生态管理行为的缺失和法律保护体制的不健全。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依靠全社会成员的凝聚力和合力,才能够完成的伟大事业。建设美丽宜居的乡村,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需要公众、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合力”,公众要做到生态伦理意识的觉醒,必须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念,提高其伦理道德意识,践行绿色生活的伦理责任;政府要坚持生态“德治”与“法治”并行,加强乡村伦理道德的宣传,完善乡村的德治规范体系,强化乡村的立法监管伦理责任;企业要做到生态伦理责任的强化,应建立乡村企业伦理规范,加强企业环境伦理责任,大力发展高效环保产业;社会需要创造生态伦理文化环境,保留优秀道德文化资源,重视乡村生态道德建设,创造优良的道德文化环境。

欧日安[8](2020)在《河源市社区支持农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基于河源市“叶鲜生”“厨娘在线”“阳光绿源”等为案例,对河源市社区支持农业(CSA)发展进行研究。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对社区支持农业(CSA)及产业融合发展相关理论进行描述性研究;其次通过实地调研对河源市社区支持农业(CSA)发展现状及有利条件进行分析,采用问卷星APP制作问卷通过对河源市小区居民进行社区支持农业需求调查;然后归纳河源市社区支持农业发展存在问题,并分析其产生问题的原因。最后借鉴国内外社区支持农业(CSA)发展的经验,结合河源市实情,针对产生问题的原因对河源市社区支持农业(CSA)发展提出对策建议。通过研究,本文形成以下结论:(1)河源市社区支持农业发展有一定的内需,问卷调查发现市民参与意愿比较强,但还需在食品安全的基础上,价格更为亲民些,品种更为多样些,农场活动更为丰富些;另外河源社区支持农业发展有政策支持、区位优势、生态环境等有利条件;目前河源市社区支持农业发展形式呈现多样:与扶贫、农业观光、互联网、田园综合体等进行融合发展。(2)河源市社区支持农业发展存在瓶颈,通过主要案例分析,河源市社区支持农业发展存在主要问题为发展水平不高、产业结构失衡、发展效益不佳、发展后劲不足。其产生的原因为政府支持力度不强、企业运行机制不完善、消费者信任影响。(3)借鉴国内外社区支持农业发展的经验,河源市社区支持农业发展可从政府多方位政策扶持、企业完善运行机制及建立多维消费者信任机制等方面推进。

汪平西[9](2019)在《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综合评价与规划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空间向外扩张的压力持续增加;但在中央政府“18亿亩耕地红线”的刚性要求下,城市空间增长方式必将逐渐从“外延扩张型”转向“内涵增长型”。在此时代背景下,旧城更新将成为未来我国城市空间增长方式转型的重要举措;相应地,旧居住区更新必然成为这一转型过程中的重要议题。针对以往旧居住区更新理论和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拟将评价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引入到旧居住区更新研究中,搭建了层次化的旧居住区更新综合评价框架;从使用者需求和价值取向的视角,构建了旧居住区更新前和更新后的指标体系与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旧居住区更新的规划路径。首先,本文对我国旧居住区更新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剖析了我国旧居住区更新的主要特征、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其次,本文阐述了旧居住区更新综合评价的概念与内涵,并以评价学理论为基础,构建了旧居住区更新的综合评价框架。再次,本文重点研究了旧居住区更新的现状调查与评价、更新使用后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并分别以南京市秦淮区三个旧居住区和合肥市西园新村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最后,以“评价”为基础分别从整体层面、物质空间层面和社会空间层面提出了旧居住区更新的规划路径。本文主要创新点总结如下:(1)本文将评价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引入到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研究中,构建了层次化的旧居住区更新综合评价框架。(2)针对现有旧居住区更新事前、事后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模型分析、模糊评价等量化方法研究旧居住区更新,进而为旧居住区更新前后的问题诊断、更新时序选择、更新策略制定等提供必要的判定依据。(3)本文以“评价”为基础,提出了旧居住区更新的规划路径。全文约21万字,各类图表172幅。

徐丹丹[10](2019)在《生态安全目标下的厦门翔安空港新区空间布局规划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带来大规模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导致了城市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矛盾。另外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空港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但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致使空港新区的生态安全隐患突出,有效协调空港新区城市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在实现生态安全目标的前提下进行空间布局规划,对实现其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在城市生态安全以及空港新区相关基础分析的前提下,结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以多学科渗透的系统性思维,将景观生态学相关理等与城市规划的一般方法结合,借助Arc GIS等软件,探讨生态安全目标下的空港新区空间布局规划方法。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是基础与理论研究。首先从城市生态安全、空港新区空间布局规划两点出发,总结现有研究特点及不足之处;其次分析空港新区传统空间布局的生态弊端,梳理空港新区空间布局与生态安全的关系,选取适用于指导空港新区城市空间布局的生态理论;最后总结了国内外生态型空港建设案例。第二部分是规划路径的探索。以厦门翔安空港新区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其基本概况,总结其典型生态安全问题;梳理厦门市其他相关规划中的生态安全建设要求,并结合前文分析确立其空间布局规划的生态安全目标体系;最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以设计结合自然及景观生态学等理论为指导确立了生态安全目标下的翔安空港新区空间布局规划路径。第三部分是规划路径的实施。主要分为两步:第一步是翔安空港新区空间布局规划的生态安全相关模拟分析,在确定分析目标和内容、步骤与方法的基础上,从垂直生态过程出发进行生态敏感性分析、从水平生态过程构建典型生态安全格局、从空港条件出发构建机场环境影响安全格局,最后从整体层面对分析结果进行总结整理;第二步是翔安空港新区空间布局规划策略的提出,主要围绕生态安全目标体系,依据模拟分析结果,提出翔安空港新区空间布局规划理念和战略,确定整体空间布局结构及形态、土地利用与功能空间布局规划策略,并针对典型生态敏感地段提出针对性的空间保护策略,作为此次研究的具体空间落实成果。文章最后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以及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也希望为其它空港新区的生态建设起到指导借鉴意义。

二、人与自然融和:绿色生态城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与自然融和:绿色生态城市(论文提纲范文)

(1)保定市民俗文化公园规划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文化主题公园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1.4.1 民俗文化研究与保护
        1.4.2 主题公园概念解读
        1.4.3 民俗文化主题公园解读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2.2.1 查阅文献资料
        2.2.2 资料收集与现场调查
        2.2.3 案例分析
        2.2.4 实例验证
3 保定地区民俗文化的核心内涵研究
    3.1 保定地区传统文化分类
        3.1.1 保定传统文化资源
        3.1.2 保定民风民俗景观
        3.1.3 保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
    3.2 保定地区民俗文化的核心价值
        3.2.1 生态文明价值
        3.2.2 现代文明价值
    3.3 保定地区民俗资源开发现状分析
        3.3.1 开发保定地区民俗资源旅游的条件分析
        3.3.2 保定地区民俗文化资源开发的优势与劣势
        3.3.3 保定民俗文化资源开发的主要对策和措施
4 相关案例分析
    4.1 闽都民俗园
        4.1.1 项目概况
        4.1.2 规划布局
        4.1.3 经验与启示
    4.2 春江民俗文化公园
        4.2.1 项目概况
        4.2.2 规划布局
        4.2.3 经验与启示
    4.3 杭州黄龙洞圆缘民俗园
        4.3.1 项目概况
        4.3.2 规划布局
        4.3.3 经验与启示
    4.4 橘子洲民俗文化园
        4.4.1 项目概况
        4.4.2 规划布局
        4.4.3 经验与启示
    4.5 清远故乡里文化主题公园
        4.5.1 项目概况
        4.5.2 规划布局
        4.5.3 经验与启示
5 规划设计
    5.1 项目概况
        5.1.1 区位分析
        5.1.2 场地概况
        5.1.3 政策背景
    5.2 规划思路
        5.2.1 项目定位
        5.2.2 规划依据
        5.2.3 规划原则
        5.2.4 市场预测
        5.2.5 规划特色
        5.2.6 概念构思
        5.2.7 文化特色提取与设计转换
    5.3 项目总体规划
        5.3.1 结构布局
        5.3.2 功能分区
        5.3.3 道路系统规划
    5.4 分区设计
        5.4.1 入口服务区
        5.4.2 商务休闲区
        5.4.3 康体活动区
        5.4.4 公共娱乐区
        5.4.5 民俗文化景观区
        5.4.6 非遗文化展示区
        5.4.7 滨河生态文化区
        5.4.8 生态种植区
    5.5 竖向设计
    5.6 植物设计
    5.7 驳岸设计
    5.8 专项设计
        5.8.1 配套设施设计
        5.8.2 铺装设计
        5.8.3 照明设计
    5.9 经济技术指标
6 总结与讨论
    6.1 总结
    6.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致谢

(2)绿色发展理念下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东湖港综合整治工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课题研究目的
        1.2.2 课题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1.4 创新点
第2章 绿色发展理念下的城市河道景观理论基础
    2.1 绿色发展理念
        2.1.1 绿色发展理念定义
        2.1.2 绿色发展理念的思想基础
        2.1.3 绿色发展理念的发展演变
        2.1.4 绿色发展理念的时代性与先进性
    2.2 城市河道相关概念
        2.2.1 城市河道的概念
        2.2.2 城市河道的功能
        2.2.3 城市河道对城市的影响
        2.2.4 城市河道景观
        2.2.5 城市河道景观规划
    2.3 城市河道景观现状与发展趋势
        2.3.1 我国城市河道现状分析
        2.3.2 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2.3.3 城市河道景观的发展趋势
    2.4 国内外研究概况
        2.4.1 国内外研究进展
        2.4.2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
        2.4.3 国内外相关案例分析
        2.4.4 国内外研究小结
第3章 绿色发展理念下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路径
    3.1 规划设计思路的提出与形成
        3.1.1 规划设计思路的提出
        3.1.2 规划设计思路的形成
    3.2 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3.2.1 符合城市绿色发展的空间规划原则
        3.2.2 保障城市河道水利功能安全性原则
        3.2.3 恢复与修复城市河道自然生态原则
        3.2.4 保护和继承水系重要景观资源原则
    3.3 绿色发展理念下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思路
        3.3.1 加强区域宏观景观思维的提升
        3.3.2 强化城市河道复合功能的建设
        3.3.3 增强多专业融合技术理论水平
    3.4 绿色发展理念下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策略
        3.4.1 策略一:建设城市生态友好型河道景观
        3.4.2 策略二:建设城市功能安全型河道景观
        3.4.3 策略三:营造城市高端品质型河道景观
        3.4.4 策略四:塑造城市特色文化型河道景观
    3.5 绿色发展理念下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技术路线
第4章 武汉市东湖港综合整治工程设计实例
    4.1 东湖港综合整治工程概况
        4.1.1 工程背景
        4.1.2 上位规划解析
    4.2 现状问题及整治效果
        4.2.1 港渠存在问题总结
        4.2.2 整治效果
    4.3 设计理念与目标
        4.3.1 设计理念
        4.3.2 设计目标
    4.4 工程安全之河
        4.4.1 河道平面设计
        4.4.2 河道驳岸设计
        4.4.3 河道断面设计
    4.5 生态友好之河
        4.5.1 生态廊道
        4.5.2 水质提升
        4.5.3 海绵设计
    4.6 休闲景观之河
        4.6.1 景观定位
        4.6.2 设计分区
        4.6.3 植物设计
    4.7 文化传承之河
        4.7.1 道路设计
        4.7.2 桥梁设计
        4.7.3 北洋桥文化园
    4.8 工程实施效益分析
        4.8.1 社会效益
        4.8.2 经济效益
        4.8.3 生态效益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中国社区农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源起:高速城镇化引发严峻的社会、食物和环境问题
        1.1.2 契机:社区农园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1.1.3 困境:社区农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1.1.4 小结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
        1.3.1 社区
        1.3.2 社区农园
        1.3.3 社区农园与份地农园
        1.3.4 社区农园与社区农业
    1.4 研究问题、内容和框架
        1.4.1 研究问题
        1.4.2 研究内容和框架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创新点
第2章 社区农园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综述
    2.1 社区农园相关规划设计理论回顾
        2.1.1 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上半叶:蕴含农业生产的城市规划构想
        2.1.2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重建社区农业的思想
        2.1.3 二十一世纪初期:与农业共生的城市规划理论
        2.1.4 当代农业与社区关系的理论研究
    2.2 社区农园相关实践探索脉络分析
        2.2.1 社区农园的实践渊源
        2.2.2 英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2.2.3 美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2.2.4 中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2.3 关于社区农园政策环境的分析
        2.3.1 国外社区农园政策环境
        2.3.2 国内社区农园政策环境
    2.4 关于社区农园设计模式的研究
        2.4.1 社区农园的区位特征
        2.4.2 社区农园的空间设计特征
        2.4.3 社区农园的种植模式
    2.5 关于社区农园参与机制的研究
        2.5.1 社区农园的参与动机
        2.5.2 社区农园的组织模式
        2.5.3 社区农园的管理模式
        2.5.4 社区农园的运营模式
    2.6 关于社区农园效益的研究
        2.6.1 社区农园的经济效益
        2.6.2 社区农园的社会效益
        2.6.3 社区农园的生态效益
        2.6.4 社区农园的健康效益
    2.7 关于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的研究
        2.7.1 社会资本与促进社区农园成员间社会融合
        2.7.2 社会资本与提高社区农园成员的资源调动能力
        2.7.3 社会资本与增强社区农园成员的政治权利
    2.8 社区农园研究现状分析
    2.9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社区农园现状调查分析
    3.1 基于GIS的中国社区农园空间分布研究
        3.1.1 GIS分析思路和方法概述
        3.1.2 中国社区农园整体空间分布特征
        3.1.3 中国社区农园空间分布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关系
    3.2 基于调研的中国社区农园专项特征解析
        3.2.1 调研目的、方法和内容概述
        3.2.2 问卷结果统计与案例概况
        3.2.3 社区农园设计模式分析
        3.2.4 社区农园参与机制分析
        3.2.5 社区农园效益分析
        3.2.6 社区农园问题诊断
        3.2.7 问题的解决思路:明确社区农园社会价值,构建社区农园的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指导农园建设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4.1 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的关联性
        4.1.1 社会资本概念的起源和发展
        4.1.2 社区农园语境下社会资本的定义和分类
        4.1.3 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社会作用的理论对接
    4.2 社会资本视角下中国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解析
        4.2.1 社会资本在社区农园中的培育
        4.2.2 社区农园社会资本的功能
        4.2.3 理论框架——社区农园促进社会资本培育的机制分析
    4.3 影响社会资本形成的空间要素和社会要素分析
        4.3.1 已有关于社区农园社会资本及其影响要素的研究
        4.3.2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4.3.3 研究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研究
    5.1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案例分析
        5.1.1 北京育园
        5.1.2 上海创智农园
        5.1.3 深圳馨月园
        5.1.4 上海梅园
    5.2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选址策略
        5.2.1 优先利用街道或社区中心闲置地
        5.2.2 开放社区公共服务单位附属场地
        5.2.3 融入社区公园
        5.2.4 活化社区消极空间
    5.3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空间设计策略
        5.3.1 建立开放性社区农园,实现人人共享目标
        5.3.2 “因地制宜”地构建公共交往空间
        5.3.3 营造规整有序的种植形式
        5.3.4 配置适当比例的观赏性景观
        5.3.5 增设必要的基础设施,采用复合式设计
        5.3.6 构建服务于不同群体的种植园区
        5.3.7 不同空间载体下社区农园设计手法分析
    5.4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实践应用
        5.4.1 点——天津万盈家园社区食物花园项目
        5.4.2 线——天津丁字沽工人新村十三段社区生产性步道设计方案
        5.4.3 面——天津丁字沽工人新村十三段社区有农化设计方案
        5.4.4 小结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参与机制研究
    6.1 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组织模式
        6.1.1 分阶段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方式解析
        6.1.2 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中参与主体的权责分析
        6.1.3 实现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的途径
    6.2 健全管理监督制度
        6.2.1 设立社区农园行政管理部门和社区农园协会,完善监管结构
        6.2.2 设置有效公开的管理制度和规则
        6.2.3 分类型社区农园管理建议
        6.2.4 设置完善的监督机制
    6.3 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拓展农园社会资本宽度
        6.3.1 开展文化类活动
        6.3.2 开展自然教育类活动
        6.3.3 开展商业类活动
        6.3.4 开展综合类活动
    6.4 参与机制的有效性分析
        6.4.1 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的有效性分析
        6.4.2 健全管理监督制度的有效性分析
        6.4.3 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的有效性分析——以商业类活动对社会网络形成的影响为例
    6.5 政策建议:建立支持社区农园的政策体系,保障社会资本培育
        6.5.1 国家层面
        6.5.2 地方层面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拓展——绿色生产性社区视角下的社区农园
    7.3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附录 E
附录 F
附录 G
附录 H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4)绿色生态文明融合冬奥会发展研究——以2018平昌冬奥会为个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生态冬季奥运会历史追溯
    1.1 生态冬季奥运会的形成期
    1.2 生态冬季奥运会逐渐完善期
    1.3 生态冬季奥运会可持续发展期
2 平昌生态冬奥会可持续发展的透视与剖析
    2.1 自然生态环境的维护
        2.1.1 自然生态资源的支撑
        2.1.2 生态自然的亲近
        2.1.3 生态环境的依托
    2.2 生态科技
        2.2.1 绿色科技共享生态冬奥
        2.2.2 科技优化冬奥信息服务
    2.3 生态文化
        2.3.1 生态教育理念融入和平冬奥
        2.3.2 生态文明思想宣讲多元冬奥
        2.3.3 生态健康理念推介人文冬奥
    2.4 生态经济
        2.4.1 夯实生态底线勾勒绿色图景
        2.4.2 聚焦绿色生态经济富民强国
3 平昌生态冬奥会的经验
    3.1 全方位的科技创新支撑平昌生态冬奥会
    3.2 构建绿色生态型冬奥会社区互助平台
    3.3 坚守生态环境教育与奥林匹克教育双重认知纬度
4 对2022北京冬奥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启示与借鉴
    4.1 注重冬奥会生态系统内在联系性、稳定动态性和有机创造性的统一
    4.2 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冬奥会生态文明体系
    4.3 生态冬奥运中提升公众参与度
5 结论

(5)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的现状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基金项目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生态现状:生态环境恶化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1.1.2 国家政策引导: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
        1.1.3 城市发展需要:响应城市战略定位,优化升首都功能
        1.1.4 学科融合必然:交叉融合的多学科为城市环境问题供出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构建生态系统服务视角下城市绿色空间优化的研究框架
        1.2.2 探索城市绿色空间要素配置和空间结构优化的研究方法
        1.2.3 探讨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城市绿色空间的功能引导策略
        1.2.4 推进北京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工作的开展
    1.3 研究现状
        1.3.1 城市绿色空间的综合研究
        1.3.2 生态系统服务在城市绿色空间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范围和对象
        1.4.1 研究范围—北京市中心城区
        1.4.2 空间尺度—分片区分圈层
        1.4.3 用地类型—城市建设用地以内绿地和非建设用地内绿色空间
        1.4.4 功能价值—生态打底综合发展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 城市绿色空间及其生态系统服务的解读
    2.1 城市绿色空间的本体认知
        2.1.1 构成要素
        2.1.2 结构布局
        2.1.3 功能价值
        2.1.4 城市绿色空间的特性
    2.2 城市绿色空间生态系统服务的解读
        2.2.1 概念内涵
        2.2.2 服务特点
    2.3 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城市绿色空间优化的分析框架
        2.3.1 理论依据
        2.3.2 优化思路
    2.4 小结
3 北京市概况与中心城区绿色空间发展历程概述
    3.1 北京城市概况
        3.1.1 自然地理概况
        3.1.2 社会经济概况
    3.2 北京市自然生态格局
        3.2.1 绿色空间基底
        3.2.2 自然山水结构
        3.2.3 小结
    3.3 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的发展历程
        3.3.1 建国前绿色空间的发展
        3.3.2 建国后绿色空间的发展
        3.3.3 北京市绿色空间的演变特点
    3.4 小结
4 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景观格局分析
    4.1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4.1.1 数据来源与处理
        4.1.2 景观格局指数
        4.1.3 移动窗口法
    4.2 各区绿色空间景观格局的分析
        4.2.1 全区的景观格局分析
        4.2.2 各圈层的景观格局分析
        4.2.3 各行政区的景观格局分析
    4.3 景观格局的梯度变化分析
        4.3.1 斑块密度(PD)
        4.3.2 最大斑块指数(LPI)
        4.3.3 边缘密度(ED)
        4.3.4 景观分离度(DIVISION)
    4.4 小结:绿色空间景观格局特征和问题总结
        4.4.1 景观格局特征
        4.4.2 现状问题总结
5 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绿色空间要素配置的优化研究
    5.1 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要素配置的现状评价
        5.1.1 评价方法
        5.1.2 评价结果
        5.1.3 要素配置的问题总结
    5.2 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要素配置的优化研究
        5.2.1 优化方法
        5.2.2 优化结果
        5.2.3 优化建议
    5.3 小结
6 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绿色空间网络结构的优化研究
    6.1 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功能性连接网络的研究方法
        6.1.1 基于最小费用模型的网络构建方法
        6.1.2 网络评价方法
    6.2 全区范围绿色空间网络结构的优化研究
        6.2.1 功能性连接网络的模拟构建
        6.2.2 功能性连接网络的现状分析
        6.2.3 网络结构的问题总结
        6.2.4 网络结构的优化途径
    6.3 各圈层绿色空间网络结构的优化研究
        6.3.1 中心地区-核心区的现状及优化研究
        6.3.2 核心区的现状及优化研究
        6.3.3 各圈层之间的比较研究
    6.4 各行政区绿色空间网络结构的优化研究
        6.4.1 东城区网络结构的现状及优化研究
        6.4.2 西城区网络结构的现状及优化研究
        6.4.3 海淀区网络结构的现状及优化研究
        6.4.4 朝阳区网络结构的现状及优化研究
        6.4.5 丰台区网络结构的现状及优化研究
        6.4.6 石景山区网络结构的现状及优化研究
        6.4.7 各行政区之间的比较研究
    6.5 小结
        6.5.1 现状特征
        6.5.2 优化途径
        6.5.3 优化建议
7 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功能引导策略研究
    7.1 生态系统服务的分布特征
        7.1.1 调节服务分布特征
        7.1.2 支持服务分布特征
        7.1.3 社会与文化服务分布特征
        7.1.4 各功能区的主导服务类型
    7.2 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的功能引导策略
        7.2.1 以社会与文化服务保护控制为主的区域
        7.2.2 以综合服务协同发展为主的区域
        7.2.3 以调节和支持服务保障升为主的区域
    7.3 小结
8 结论和余论
    8.1 结论
        8.1.1 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城市绿色空间的优化思路
        8.1.2 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具有数量结构差异和空间梯度分异特点
        8.1.3 合理调整要素数量结构是高绿色空间综合效益的重要手段
        8.1.4 构建功能性连接网络是保护生态安全维持系统稳定的有效途径
        8.1.5 制定功能引导策略是保证主导服务高效发挥的重要方式
    8.2 创新点
    8.3 余论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6)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1.4 本章小结
2 相关理论研究及借鉴
    2.1 核心概念阐述
        2.1.1 城乡一体化
        2.1.2 城乡空间
        2.1.3 空间模式
    2.2 相关文献梳理
        2.2.1 城乡一体化理论演变
        2.2.2 城乡空间结构的发展演变
        2.2.3 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
        2.2.4 对本研究的启示
    2.3 相关案例借鉴
        2.3.1 国外山区发展相关案例借鉴
        2.3.2 国内山区发展相关案例借鉴
        2.3.3 对本研究的启示
    2.4 本章小结
3 略阳县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综合研判
    3.1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状解析
        3.1.1 陕南秦巴山区城乡发展现状
        3.1.2 陕甘川交界区域城乡发展现状
        3.1.3 略阳县城乡发展现状
    3.2 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空间发展评价
        3.2.1 评价内容
        3.2.2 指标选取原则
        3.2.3 指标体系构建
        3.2.4 评价方法确定
        3.2.5 评价结果分析
    3.3 略阳县城乡发展存在的问题
        3.3.1 经济空间:区域联动发展弱、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3.3.2 社会空间:城乡收入差距大、公服设施配套不足
        3.3.3 文化空间:文化发展水平低、文化元素融合度弱
        3.3.4 生态空间:生态脆弱性明显、生态效益转化率低
        3.3.5 城乡体系:城镇结构性不强、城乡关联有待完善
    3.4 本章小结
4 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模式分析
    4.1 空间模式构建的核心理念
        4.1.1 生态化发展理念
        4.1.2 集约化发展理念
        4.1.3 均等化发展理念
        4.1.4 动态化发展理念
        4.1.5 地域化发展理念
    4.2 空间模式构建的影响因素分析
        4.2.1 自然因素
        4.2.2 产业因素
        4.2.3 文化因素
        4.2.4 交通因素
        4.2.5 政策因素
    4.3 空间模式构建的动力机制分析
        4.3.1 内生驱动
        4.3.2 外部推力
        4.3.3 协同平台
    4.4 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模式构建
        4.4.1 城乡空间要素的提取
        4.4.2 城乡空间模式的构建
    4.5 本章小结
5 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的空间规划策略
    5.1 生态空间管制策略
        5.1.1 科学划定生态红线
        5.1.2 合理划分空间管制
        5.1.3 加强生态环境治理
    5.2 绿色产业推进策略
        5.2.1 农业特色化发展
        5.2.2 工业绿色化发展
        5.2.3 文旅融合化推进
    5.3 城乡空间开发策略
        5.3.1 加强城区联动发展
        5.3.2 强化城镇承接带动
        5.3.3 激活乡村内生活力
    5.4 城乡设施系统建设
        5.4.1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5.4.2 优化城乡交通体系
        5.4.3 搭建城乡共享平台
    5.5 区域协作发展策略
        5.5.1 加快区域交通建设
        5.5.2 融入秦巴全域旅游
        5.5.3 周边区域联动发展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
    6.3 不足之处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致谢

(7)美丽乡村建设的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
第一章 乡村与美丽乡村
    第一节 农村、乡村与美丽乡村
        一、乡村与农村
        二、乡村与美丽乡村
    第二节 美丽乡村建设的特点
        一、特殊性
        二、层次性
        三、持续性
        四、多样性
    第三节 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
        一、经济产业美
        二、组织治理美
        三、人文素养美
        四、生态环境美
第二章 美丽乡村建设的伦理基础
    第一节 美丽乡村建设的伦理原则
        一、系统和谐
        二、公正理性
        三、协同开放
        四、可持续性
    第二节 美丽乡村建设的伦理资源
        一、生态伦理观
        二、传统义利观
        三、乡土伦理观
    第三节 美丽乡村建设的伦理任务
        一、实现乡村生态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的统一
        二、实现生态责任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三、树立生态经济价值高于工业经济价值的理念
第三章 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伦理问题与成因
    第一节 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伦理问题
        一、美丽乡村建设目标的价值冲突
        (一)经济目标与生态目标的纠结
        (二)传统道德习惯与现代伦理要求的脱节
        二、美丽乡村建设主体的伦理困境
        (一)政府主导与民众参与的矛盾
        (二)个体意识觉醒与公众意识薄弱的矛盾
        三、美丽乡村建设制度的正义问题
        (一)城乡制度差异的问题
        (二)政策制定与执行的困境
    第二节 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伦理问题成因
        一、思想文化根源
        (一)经济至上思想根深蒂固
        (二)环境伦理教育严重缺乏
        (三)伦理道德意识存在偏差
        二、经济根源
        (一)乡村落后科技发展的影响
        (二)乡村粗放经济发展的制约
        (三)乡村落后生活方式的阻碍
        三、政治根源
        (一)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
        (二)政府生态管理行为的缺失
        (三)法律保护体制的不健全
第四章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伦理对策
    第一节 公众生态伦理意识觉醒
        一、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念
        二、提高公众的伦理道德意识
        三、践行绿色生活的伦理责任
    第二节 政府生态“德治”与“法治”并行
        一、加强乡村伦理道德的宣传
        二、完善乡村的德治规范体系
        三、强化乡村的立法监管伦理责任
    第三节 企业生态伦理责任强化
        一、建立乡村企业伦理规范
        二、加强企业环境伦理责任
        三、大力发展高效环保产业
    第四节 社会生态伦理文化环境创造
        一、保留优秀道德文化资源
        二、重视乡村生态道德建设
        三、营造优良道德文化环境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河源市社区支持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线路与方法
        1.4.1 技术线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社区支持农业
        2.1.2 社区支持农业类型
        2.1.3 社区支持农业与其他类型农业的区别
    2.2 社区支持农业相关理论
        2.2.1 产业融合理论
        2.2.2 产业融合理论在社区支持农业的应用
第三章 河源市社区支持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3.1 河源市农业发展概况
    3.2 河源市社区支持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3.3 河源市社区支持农业(CSA)发展现状
        3.3.1 社区支持农业与扶贫融合发展
        3.3.2 社区支持农业与农业观光融合发展
        3.3.3 社区支持农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
        3.3.4 社区支持农业田园综合体融合发展
    3.4 河源市社区支持农业需求调查
        3.4.1 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
        3.4.2 调查样本的个人特征统计分析
        3.4.3 市民对食品安全认知统计分析
        3.4.4 市民参与社区支持农业的意愿与需求统计分析
第四章 河源市社区支持农业发展的问题与原因
    4.1 河源市社区支持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4.1.1 发展水平不高
        4.1.2 产业结构失衡
        4.1.3 发展效益不佳
        4.1.4 发展后劲不足
    4.2 河源市社区支持农业(CSA)发展问题成因分析
        4.2.1 政府支持力度不强
        4.2.2 企业运行机制不完善
        4.2.3 消费者信任影响
第五章 国内外社区支持农业发展经验
    5.1 美国社区支持农业发展
    5.2 日本社区支持农业发展
    5.3 台湾社区支持农业发展
    5.4 北京社区支持农业发展
    5.5 国内外社区支持农业发展经验启示
第六章 河源市社区支持农业发展对策建议
    6.1 多方位政策支持
        6.1.1 加强规划与宣传
        6.1.2 加快土地流转
        6.1.3 完善基础设施
        6.1.4 完善有机认证
        6.1.5 加大资金支持
    6.2 完善企业运行机制
        6.2.1 完善激励机制
        6.2.2 建立健全标准体系
        6.2.3 营销方式多样化
        6.2.4 产业融合发展
    6.3 建立多维信任机制
        6.3.1 二维码溯源
        6.3.2 注重用户体验
        6.3.3 加强沟通交流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9)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综合评价与规划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0.1.1 研究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1.3 概念界定
    0.2 国内外旧城更新研究述评
        0.2.1 样本选取与样本描述
        0.2.2 国内旧城更新研究进展
        0.2.3 国外旧城更新研究进展
        0.2.4 国内外旧城更新研究反思
        0.2.5 国内外研究总结
    0.3 研究目标与内容
        0.3.1 研究目标
        0.3.2 研究内容
    0.4 研究方法与框架
        0.4.1 研究方法
        0.4.2 研究框架
第一章 中国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现状与问题
    1.1 我国旧居住区更新的发展历程
        1.1.1 计划经济时期的旧居住区更新(1949~1978 年)
        1.1.2 改革开放初期的旧居住区更新(1978~1998 年)
        1.1.3 市场经济时期的旧居住区更新(1998~2010 年)
        1.1.4 旧居住区更新的价值转向(2010 年以后)
    1.2 我国旧居住区更新的主要特征
        1.2.1 更新趋于全面、综合、整体、系统、可持续发展
        1.2.2 更新目标受经济因素影响,强调社会效益的发挥
        1.2.3 更新方式因更新主体不同而存在差异
        1.2.4 更新参与体现为多方利益的博弈
    1.3 我国旧居住区更新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矛盾
        1.3.1 鉴于开发商、政府和居民三个利益群体的矛盾
        1.3.2 出于传统与现代认知的冲突
        1.3.3 基于大规模拆迁与小范围更替方式的纠结
    1.4 我国旧居住区更新产生问题的原因
        1.4.1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健全
        1.4.2 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缺失
        1.4.3 城市更新规划编制方法滞后
        1.4.4 城市更新决策机制的不完善
        1.4.5 公众参与机制的不健全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旧居住区更新相关理论基础
    2.1 更新的动因:对社会、经济、政治因素变化的分析
        2.1.1 需求理论:对社会因素变化的分析
        2.1.2 租隙理论:对经济因素变化的分析
        2.1.3 新自由主义政策论:对政治因素变化的分析
    2.2 更新的目标:人类对可持续住区的追求
        2.2.1 居住环境的可持续性内涵辨析
        2.2.2 人与环境和谐共生居住模式的提出
    2.3 更新的评判标准:对旧居住区更新的衡量
        2.3.1 国外旧居住区更新的评判标准
        2.3.2 国内旧居住区更新的评判标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评价理论与体系构建
    3.1 评价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3.1.1 概念阐述:评价、综合评价与评价体系
        3.1.2 评价流程:评价的基本流程与步骤
        3.1.3 评价方法:相关综合评价方法汇总
        3.1.4 评价主体:居民、政府、规划师、市场
    3.2 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内容与意义
        3.2.1 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内涵
        3.2.2 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内容
        3.2.3 实施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意义
    3.3 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技术方法
        3.3.1 访谈
        3.3.2 实地观察
        3.3.3 问卷调查
        3.3.4 文献研究
        3.3.5 认知地图
        3.3.6 数据分析
    3.4 体系建构:旧居住区更新的综合评价体系
        3.4.1 评价程序: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流程分解
        3.4.2 评价标准:制定原则、制定依据与相关参照标准
        3.4.3 指标体系:设置原则、构建过程与体系建构
        3.4.4 权重设置:权值评价与层次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现状调查与评价
    4.1 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4.1.1 概念阐述:现状调查的内涵
        4.1.2 理论基础: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引入
        4.1.3 流程架构:现状调查与评价的流程整合
    4.2 体系构建:旧居住区更新现状综合评价体系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与思路
        4.2.2 旧居住区现状评价的主要因素
        4.2.3 现状调查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4.3 权重设置: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4.3.1 权重方法的选择
        4.3.2 层次分析法计算流程
    4.4 模型建构:旧居住区更新现状评价模型
    4.5 实证研究:以南京市秦淮区旧居住区现状调查与评价为例
        4.5.1 评价主体与评价对象选择
        4.5.2 调查问卷与数据采集
        4.5.3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4.5.4 现状综合评价及其结果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
    5.1 使用后评价(POE)概念解析
        5.1.1 使用后评价的内涵与特征
        5.1.2 使用后评价的类型与层次
        5.1.3 使用后评价的功能与意义
        5.1.4 使用后评价在旧居住区更新中的意义
    5.2 使用后评价在旧居住区更新中的应用
        5.2.1 概念解析: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内涵
        5.2.2 流程解析: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流程
    5.3 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
        5.3.1 文献回顾
        5.3.2 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指标体系
        5.3.3 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指标体系特征
    5.4 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标准与量化方法
        5.4.1 评价标准的确定
        5.4.2 层次分析法与权重设置
        5.4.3 模糊综合评价的原理与方法
    5.5 实证研究:以合肥市西园新村更新使用后评价为例
        5.5.1 西园新村概况
        5.5.2 研究设计
        5.5.3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5.5.4 指标权重计算
        5.5.5 模糊综合评价
        5.5.6 问题分析与总结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规划路径
    6.1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总体思路
        6.1.1 确定合理的更新单元
        6.1.2 正确处理旧居住区建筑实体的存留
        6.1.3 保持旧居住区空间的异质性
    6.2 物质空间更新规划路径
        6.2.1 土地开发强度控制
        6.2.2 旧居住区功能优化
        6.2.3 道路系统组织架构
        6.2.4 公共空间重构
    6.3 社会空间更新规划路径
        6.3.1 居住区同质与异质的理性思辨
        6.3.2 居住区人口构成及其空间分布相关研究
        6.3.3 有机混合的空间模式分析和模型建构
        6.3.4 混合住区人口构成及空间分布调整策略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本文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后记

(10)生态安全目标下的厦门翔安空港新区空间布局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空间无序扩张导致生态安全隐患持续增加
        1.1.2 作为城市新极核的空港新区需实现可持续发展
        1.1.3 以厦门为代表的滨海空港新区生态安全问题突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空港新区
        1.3.2 生态安全目标
        1.3.3 空间布局规划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4.1 城市生态安全
        1.4.2 空港新区规划
        1.4.3 现有研究不足之处总结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论文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1.6.1 论文创新点
        1.6.2 论文技术路线
第2章 空港新区空间布局的生态安全相关基础研究
    2.1 空港新区传统空间布局及其生态问题
        2.1.1 .形成动力及类型特点
        2.1.2 传统空间布局模式总结
        2.1.3 传统空间布局生态问题
    2.2 空港新区空间布局与生态安全的关系
        2.2.1 空港建设对空间布局的生态安全影响
        2.2.2 空港新区空间布局对生态安全的效应
    2.3 空港新区空间布局的指导性生态理论
        2.3.1 系统理论
        2.3.2 因地制宜理论
        2.3.3 设计结合自然
        2.3.4 景观生态学理论
        2.3.5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2.4 空港新区生态规划相关案例分析
        2.4.1 仁川空港经济区
        2.4.2 榆林空港生态区
        2.4.3 案例总结与借鉴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生态安全目标下的翔安空港新区空间布局规划路径探索
    3.1 翔安空港新区基本概况
        3.1.1 区位环境概况
        3.1.2 自然环境概况
        3.1.3 社会经济概况
    3.2 翔安空港新区空间发展及其典型生态安全问题
        3.2.1 空间发展演变历程及其问题
        3.2.2 生态安全相关约束因子识别
        3.2.3 典型性生态安全问题总结
    3.3 翔安空港新区空间布局规划的生态安全目标体系
        3.3.1 厦门其他相关规划中的城市生态安全建设要求
        3.3.2 翔安空港新区城市发展的生态安全目标体系
        3.3.3 生态安全目标下的空间布局规划要素控制体系
    3.4 生态安全目标下的翔安空港新区空间布局规划路径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翔安空港新区空间布局规划的生态安全相关模拟分析
    4.1 翔安空港新区生态安全模拟分析目标与内容
        4.1.1 生态安全模拟分析的目标
        4.1.2 生态安全模拟分析的内容
        4.1.3 生态安全模拟分析的范围
    4.2 翔安空港新区生态安全模拟分析步骤与方法
        4.2.1 生态安全模拟分析的步骤
        4.2.2 生态安全模拟分析的方法
    4.3 翔安空港新区生态安全模拟分析过程
        4.3.1 垂直生态过程——用地生态敏感性分析
        4.3.2 水平生态过程——典型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4.3.3 机场环境影响安全格局分析
    4.4 翔安空港新区生态安全模拟分析结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生态安全目标下的翔安空港新区空间布局规划策略
    5.1 翔安空港新区空间布局理念和发展战略
        5.1.1 空间布局理念
        5.1.2 空间发展战略
    5.2 翔安空港新区空间形态与布局结构构思
        5.2.1 核心思想
        5.2.2 空间形态构思
        5.2.3 布局结构构思
    5.3 翔安空港新区土地利用与功能空间布局规划策略
        5.3.1 生态空间布局
        5.3.2 产业空间布局
        5.3.3 道路交通组织
        5.3.4 总体功能布局
    5.4 翔安空港新区典型生态敏感地段空间保护规划策略
        5.4.1 填海造地区
        5.4.2 空港枢纽区
        5.4.3 海岸线空间
        5.4.4 红树林湿地
        5.4.5 雨洪易涝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人与自然融和:绿色生态城市(论文参考文献)

  • [1]保定市民俗文化公园规划设计[D]. 刘昱汐.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5)
  • [2]绿色发展理念下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东湖港综合整治工程为例[D]. 宾贝丽.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3)
  • [3]中国社区农园研究[D]. 丁潇颖. 天津大学, 2020(01)
  • [4]绿色生态文明融合冬奥会发展研究——以2018平昌冬奥会为个案分析[J]. 张子静. 湖南生态科学学报, 2020(02)
  • [5]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的现状及优化研究[D]. 王博娅.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6]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D]. 秦贺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7]美丽乡村建设的伦理研究[D]. 何如意.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8]河源市社区支持农业发展研究[D]. 欧日安.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20(07)
  • [9]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综合评价与规划路径研究[D]. 汪平西. 东南大学, 2019(05)
  • [10]生态安全目标下的厦门翔安空港新区空间布局规划研究[D]. 徐丹丹. 天津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人与自然的和谐:绿色生态城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