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 数据库映像访问技术

Oracle 数据库映像访问技术

一、Oracle数据库图像存取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向玉[1](2019)在《嵌入式导爆管在线检测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导爆管作为爆破工程中使用广泛的起爆元件,应用范围广,使用量大,其可靠性是起爆网络是否安全的关键因素。不合格的导爆管可能导致起爆网络拒爆等情况,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对导爆管进行高速有效的在线检测至关重要。本文基于上述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嵌入式导爆管在线检测系统。该系统由N个嵌入式检测端和一个服务器组成。相较于传统的单机检测,系统依据分布检测、集中存储的思路进行总体方案设计。根据该方案,选用Smart4418核心板为核心,设计并实现RS232接口、RJ45接口、LCD触摸屏接口等模块,完成电路设计。在硬件基础上,选用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并移植OpenCV和Qt,搭建软件开发环境。软件功能的实现上,检测端基于Qt框架,用C++编程并调用OpenCV实现图像在线检测功能。服务端则基于Linux的共享内存技术,采用共享内存实时高并发存储,Oracle同步的方式,为嵌入式导爆管在线检测系统提供了实时、稳定的信息存储。检测开始后,每条生产线上对应的嵌入式检测端对导爆管进行药量及管径测量和缺陷检测,并将测量结果等显示在检测端的用户界面上。检测到次品时,检测端采用串口RS232向打标机发送打标指令,并通过RJ45网络接口,基于TCP/IP协议将次品信息上传至服务器。实验表明,本文设计的嵌入式导爆管在线检测系统实现了导爆管稳定的在线检测,检测速度快,准确率高。

周正[2](2017)在《海量卫星遥感数据实时存储与交换技术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人类对地观测卫星系统的发展,卫星遥感数据量爆炸性增长。海量的遥感数据对当今存储系统存储容量、数据可用性以及I/O性能等方面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单纯使用系统提供的异步存储方案或利用分布式文件系统高速大容量存储已不能满足实际环境中大数据量实时存储需求。如何更加可靠、高效地存储海量遥感数据,保证数据业务的高实时性,实现卫星遥感数据的快速共享与分发,已经成为卫星地面数据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针对需要持久化存储与高速交换的数据,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共享文件系统和文件编目消息推送的海量卫星数据实时存储与交换机制;同时,针对时间指标要求苛刻的海量数据实时交换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共享内存的海量卫星数据实时存取交换机制。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海量卫星数据实时存储与交换框架研究通过对海量卫星数据实时存储与交换问题进行梳理、分析,实现了海量卫星数据实时存储及交换的硬件总体架构、软件体系结构以及数据流转的相关设计。(2)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共享文件系统和实时消息推送机制的海量卫星数据实时存储与交换服务针对海量卫星数据存储过程中低延迟存储调用的需求,以及数据实时交换的特点。设计了一套基于共享文件系统和实时消息推送机制的海量卫星数据实时存储与交换服务,为上层应用提供高实时、低延迟的数据实时存储支持;并设计文件编目信息实时消息推送机制,实现海量卫星数据在多个处理节点间的实时共享和更新。(3)设计并实现了基于共享内存的海量卫星数据实时存取交换服务针对海量卫星数据存储业务流程中,某些特定场景下对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查询时间要求苛刻的情况。根据查询数据类型的不同,设计了一套基于共享内存的海量卫星数据实时存储与交换服务。针对结构化数据,设计实现了基于TimesTen的结构化数据实时存取服务;针对非结构化数据,设计实现了基于Redis内存数据库的数据实时交换服务。设计并实现的服务在处理相应类型数据的过程中,都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王辉,李晋光[3](2011)在《基于BLOB的图像查询系统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图像信息处理方面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对如何有效地组织图像数据库地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本文介绍了一个集图像处理、热点查询和数据库于一体的面向图像的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以BLOB为基础,采用扩充的关系数据库模式并引入图像数据库技术,使用多个小的图像数据表和图像数据索引表,解决了系统中图像数据的录入检索以及图像热点操作问题。结果表明,基于BLOB的图像查询系统既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数据的完整性,也满足了系统要求的速度和效率,是进行图像数据在数据库系统中处理与使用的有效方法。

赵静静[4](2011)在《基于ORACLE数据库的多媒体数据操作兼容型DML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多媒体数据的发展使数据库在管理方面面临着挑战。虽然目前很多数据库都能支持多媒体数据,但对多媒体数据的操作却存在很多限制,它没有一个直接在SQL级上对多媒体数据进行操作与维护的方法,更不能直接对多媒体数据进行插入和更新,这对数据库用户特别是DBA来讲存在诸多不便。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个在SQL级上直接对多媒体数据进行操作的研究任务。论文主要针对使用对象-关系模型的多媒体数据库,分别介绍了多媒体数据的特点,多媒体数据与传统数据不同的管理方式和ORACLE数据库对多媒体数据环境的支持,并给出了多媒体数据在ORACLE interMedia体系结构下的处理方法,对ORDAudio、ORDImage、ORDVideo和ORDDoc对象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剖析。通过分析关系数据库中的DML框架,设计出多媒体数据与传统数据统一操作的巴科斯范式。在JAVA平台下,根据定义的巴科斯范式对扩展型INSERT和UPDATE语句进行了语法分析并完成了操作的具体实现过程,使多媒体数据像传统数据一样进行操作,从而使多媒体数据兼容型DML级操作变为现实。通过对多媒体数据在SQL级操作的研究,实现了在命令行级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操作方法的一致,为数据库系统的高级用户,特别是DBA用户对多媒体内容的维护提供有力、高效、简捷的途径,同时避免了对操作系统文件的直接操作,从而也增加了数据的安全性。

岳国华[5](2008)在《ORACLE INTERMEDIA技术在网站内容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使用ORACLE9i数据库平台,将Oracle InterMedia技术和J2EE技术相结合,通过网站内容管理的实现分析了Oracle In-terMedia在实现多媒体数据处理方面的技术优势;给出了多媒体数据、特别是图像数据在ORACLE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设计方法、以及关系数据库环境下实现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管理的基本思路。

郭明[6](2008)在《大规模深度图像和数字图像存储管理与可视化》文中研究指明在应用地面激光雷达获取大型建筑物的三维信息时会产生大量的深度图像数据,例如在对故宫太和殿进行数字化测量的过程中共扫描500多站数据,每站数据约为200MB,加上其他宫殿的深度图像数据,总数据量往往会高达几百个GB。同时为了利用深度图像数据进行三维建模仿真,还须采集大型建筑物的高精度彩色数字图像数据,仅在太和殿就采集了约2000张数码图像,每张平均8MB。由于两种数据的总数据量非常大,使用文件系统的管理方式显然已力不从心,因此如何应用对象关系数据库系统对大规模深度图像数据和数字图像数据进行有效的组织与管理,以实现高效调度与快速浏览,成为地面激光雷达技术应用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一个课题。应用C语言对文件操作的支持与面向对象的标准模板库STL相结合的办法快速高效地读取大规模深度图像数据,经分析与组织后按字节以数据块的形式存储在数据库的BLOB类型字段中,在数据读取的过程中同时将深度图像数据依其角度信息划分成大小不等的若干小块,每块均包含最小外包矩形体(Minimum Bounding Box, MBB),并依据每块数据的MBB属性建立三维R树空间索引,这是进行深度图像数据块的快速检索和可视化的基础。在数据组织与大型深度图像数据可视化绘制方面,通过结合基于视点与MBB中心点距离的细节层次(Level Of Detail, LOD)控制技术和基于裁剪视窗体的内存与数据库数据调度的控制策略,实现大型深度图像数据交互性实时浏览。在深度图像数据绘制之前,首先显示在某一精度下的各小块的采样数据,显示完成后根据屏幕中心点与数据块中心点距离刷新显示级别,通过裁剪视窗体和三维R树空间索引从数据库中检索出各块深度图像数据,实现有交互性的快速实时浏览。对于数字图像数据,采用I/O数据流技术直接从磁盘上获取整块文件数据,将其作为一个大对象存储,同时从其头文件中解析出必要的属性信息与大对象一起存入数据库。最后通过包含指向深度图像和数字图像表的指针、同名点坐标、方位元素和误差改正数等字段的表将深度图像和数字图像数据统一起来管理。本文采用地面激光雷达扫描获取的中国故宫博物院某些大殿的室内外深度图像数据和数字图像数据作为实验数据,基于Oracle数据库及Oracle Objects for OLE (OO4O)连接方式,以VC作为开发平台,结合OpenGL图形库,对大规模深度图像数据和数字图像数据进行高效的存储组织和管理,实现了大型深度图像数据的实时交互绘制,为利用深度图像和数字图像进行三维建模仿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岳国华[7](2007)在《ORACLE InterMedia多媒体数据存取技术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在ORACLE9i数据库平台下,依据Oracle interMedia对象技术特点,分析了Oracle interMe-dia在实现多媒体数据存取方面的技术优势;给出了实现多媒体数据在ORACLE数据库中进行存取的基本设计方法、通过实例阐明了在ORACLE的SQL(PL/SQL)级实现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统一操作的可行性。

谭克龙[8](2007)在《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系统研究与开发》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现代生态环境研究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3S技术正在不断深入和广泛地应用于生态环境领域,数字生态监测系统建设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但是目前国内实际运行的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系统还很少,技术手段还很不完善,遥感和GIS没有实现有机的融合,生态信息的提取主要依靠目视解译或人机交互的办法,图像处理和GIS商业软件难于满足大区域、复杂系统的需求,许多软件不能有效集成,系统信息难以实现有效共享,导致在现阶段还是难于全面、准确、迅速地实现生态环境的实时动态监测和预报,直接影响了保护措施和调控对策的实施效果。塔里木河流域面积102×104km2,是我国重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国家级棉花、石油化工基地和21世纪能源战略接替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军事和经济战略地位,但近几十年来,随着人口增加,社会经济发展,水资源的无序开发和低效利用,下游近400km河道断流萎缩,尾闾台特玛湖干涸,中下游植被衰败,并有向上游发展的趋势,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本论文根据塔里木河流域生态变化特征和生态保护治理与管理需求,在国家重大项目“塔里木河流域水量调度管理系统”支持下,利用组件式GIS技术进行二次开发,为塔里木河流域设计、研发、建立了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系统。通过对“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系统”平台理论、总体设计与开发的深入研究,取得了以下重要成果和结论。1.在“数字流域”框架体系下,以生态环境遥感业务流程为主线,充分应用并集成“3S”技术手段,开发建立了生态环境遥感数据采集、传输、存储管理、动态监测、分析与预警,及信息共享的大型综合性、业务化运行系统。系统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结构合理,逻辑关系清楚,实用性强。采用“数据流集成式”的体系结构,以数据集成为中心,以各子系统间数据流动关系为纽带,把整个系统集成为基于子系统数据间关系紧密、物理结构松散的组件式系统,为数字塔里木河流域建设奠定了基础。2.根据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及相关因素的数据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采用数据仓库管理技术,以及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一体化、多源数据无缝集成、海量空间数据存储技术的建库思想,设计了可以实现拓扑和非拓扑、空间和属性、矢量-栅格一体化的流域空间数据库,科学地解决了如何在“计算机”中对流域的“复杂实体”和“海量空间数据”进行有效组织和一体化管理问题,建立了塔里木河流域多源、多尺度、多类型、跨带的无缝、海量空间数据库。3.采用不同尺度、不同时间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数据,构建了多层次、多目标的流域生态环境监测运行体系。根据塔里木河地物类型、地形等区域特征,采用分级分类的思想,研发了大区域生态环境遥感信息自动提取模块,应用于塔里木河流域内的土地利用、荒漠化、植被、盐渍化等专题信息提取,信息提取精度达到87%,校正后达到95%,建立了大规模信息提取技术应用的方法和技术标准。为方便信息自动提取和人机交互解译,设计建立了全新、完善的知识库系统,提高了信息提取、交互解译和动态监测的精度,实现了解译标志和参考信息系统化管理。4.研究开发实现了遥感与GIS功能的有机融合。分别基于IDL语言和AO控件开发,在统一界面下实现了遥感影像数据处理、标志建立、信息提取、编辑校正、动态监测和分析统计的一体化工作流程;其次,在“数据流集成式”的体系结构下,遥感监测信息还可以利用生态分析子系统的强大空间分析能力进行数据的深层分析和运算,实现生态预警和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分析。克服了以往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和GIS软件各自的弱点,将遥感图像处理、信息提取与GIS编辑分析功能有效地集成为实用性更强的系统。5.将CA模型与GIS的专业分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综合考虑了多种影响因素,建立了大范围的土地利用趋势分析(GeoCA-Landuse)模型,开发了塔河流域“三源一干”土地利用趋势分析模块。为流域长远规划提供了决策支持,极大地提升了系统的辅助决策能力。论文研究在遥感信息自动提取,RS与GIS一体化,大型综合性、运行化生态遥感监测系统研制等方面具有一定创新,对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系统研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数字流域”建设也具有参考价值。

付哲[9](2006)在《基于特征的面向对象虚拟GIS数据模型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针对虚拟GIS的最基本技术问题之一——虚拟GIS数据模型展开讨论,在分析前人相关研究基础上,剖析虚拟GIS数据特点,使用基于特征的建模技术对虚拟GIS中的数据模型问题进行了一系列初步研究,并取得一定进展。文章首先对虚拟现实和GIS系统集成理论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然后根据当前虚拟GIS数据模型的研究进展,使用基于特征的建模技术建立了基于特征的虚拟GIS概念模型。在基于特征的虚拟GIS概念模型基础上,应用面向对象的思想,设计了基于特征的面向对象虚拟GIS数据模型(FOVGISDM),并系统分析了该模型的结构、各成分定义以及相互间的关系等问题。为实现FOVGISDM的逻辑表达,文章利用Oracle对象-关系型数据库管理模式设计并实现了基于特征的面向对象虚拟GIS数据库管理,同时,系统阐述了基于特征的虚拟GIS数据库设计基本步骤,依次详细介绍了各个设计阶段应注意的具体内容。最后,文章在基于特征的面向对象虚拟GIS数据库基础上,整合虚拟视景仿真和GIS技术,构建了基于Client/Server层次结构的分布式虚拟GIS原型系统。另外,本文还详细叙述了原型系统特征建模过程、步骤以及关键技术。

沈林芳[10](2005)在《栅格空间数据库引擎存储机理与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遥感技术的飞速发展,影像数据正以几何级数增长。目前的管理方式难以实现快捷高效地存储、管理海量栅格数据,如何设计新型的存储管理模式以满足现势需求已成为地理信息科学领域研究的重要前沿课题之一。本论文在研究栅格空间数据库引擎的关键技术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海量栅格数据库高效管理的可行性,最后自主设计空间数据库,并研发海量栅格空间数据库引擎原型系统。论文具体研究工作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研究海量栅格空间数据的管理问题,包括海量空间数据库在物理数据库和逻辑数据库上的具体设计。2)针对海量影像数据应用和数据特征,提出了一种适合海量栅格数据管理模型—分块金字塔模型和分块索引。另外,对影像数据可视化与查询、影像数据无损压缩和有损压缩等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3)分布式环境下多源异构空间数据互操作的实现策略研究。文中重点对开放多源空间数据访问组件(OMSAC)设计进行结构分析和实现方法讨论,最后在基于FACADE模式下给出具体的实现方法。4)在对海量栅格数据库引擎的管理模式、关键技术、实现方法等的研究基础上,设计和实现了实用化的栅格空间数据库引擎。研究及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空间数据库能较高效地进行海量栅格数据的存储和管理。自主设计与开发的栅格空间数据库引擎RasSDE能基本实现海量栅格数据的管理,具有较高的数据访问效率。

二、Oracle数据库图像存取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Oracle数据库图像存取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嵌入式导爆管在线检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导爆管在线检测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嵌入式系统应用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工作
2 嵌入式导爆管在线检测系统总体设计
    2.1 检测系统需求分析
    2.2 检测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2.3 检测系统硬件总体方案设计
        2.3.1 微处理器的选型
        2.3.2 ARM核心板
    2.4 检测系统软件总体方案设计
        2.4.1 嵌入式操作系统
        2.4.2 OpenCV计算机视觉库
        2.4.3 Qt/Embedded Linux
    2.5 本章小结
3 检测系统的图像处理研究
    3.1 导爆管图像预处理算法研究
        3.1.1 图像ROI提取
        3.1.2 图像灰度化
        3.1.3 图像噪声分析
        3.1.4 图像滤波
    3.2 导爆管缺陷检测算法研究
        3.2.1 基于灰度值的图像分割算法
        3.2.2 改进的多阈值图像分割
        3.2.3 缺陷提取与识别
    3.3 导爆管药量及管径测量算法研究
        3.3.1 像素级边缘检测算法
        3.3.2 亚像素级边缘检测算法
        3.3.3 基于多项式的亚像素边缘检测
        3.3.4 导爆管内、外径测量研究
        3.3.5 导爆管药量测量研究
    3.4 本章小结
4 检测系统的信息存储研究
    4.1 服务器实时存储数据库技术研究
    4.2 检测系统数据库设计
        4.2.1 数据存储结构
        4.2.2 索引技术
        4.2.3 读写并发控制
        4.2.4 数据的同步实现
    4.3 本章小结
5 检测系统的具体实现
    5.1 检测系统硬件具体实现
        5.1.1 图像采集模块
        5.1.2 RJ45 网络接口模块
        5.1.3 触摸显示屏模块
        5.1.4 串口电路模块
        5.1.5 打标机模块
    5.2 检测系统软件具体实现
        5.2.1 软件环境搭建
        5.2.2 图像参数标定
        5.2.3 图像检测与显示
        5.2.4 检测系统数据库
        5.2.5 检测系统通信
    5.3 本章小结
6 系统测试与结果分析
    6.1 测试平台及测试步骤
    6.2 实验结果与分析
    6.3 误差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总结
    7.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2)海量卫星遥感数据实时存储与交换技术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海量数据存储与交换体系结构
        1.2.2 海量数据流存储技术
        1.2.3 消息共享/分发技术
        1.2.4 内存数据共享与交换技术
        1.2.5 研究现状总结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海量卫星遥感数据实时存储与交换框架
    2.1 问题背景及分析
    2.2 海量卫星遥感数据实时存储及交换硬件总体架构设计
    2.3 海量卫星遥感数据实时存储及交换软件体系结构设计
    2.4 海量卫星遥感数据实时存储与交换数据流转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共享文件系统和实时消息推送机制的海量卫星遥感数据实时存储与交换技术
    3.1 问题分析
    3.2 相关工作
        3.2.1 IO相关技术及其介绍
        3.2.2 IO线程相关
    3.3 设计思路
        3.3.1 基于多线程的海量卫星遥感数据实时存储策略设计
        3.3.2 海量卫星遥感数据实时存储及消息推送机制方案设计
    3.4 关键技术研究及实现
        3.4.1 海量卫星遥感数据实时存储研究及实现
        3.4.2 基于消息中间件的海量卫星遥感数据编目推送机制研究及实现
    3.5 分析与测试
        3.5.1 测试环境
        3.5.2 传统阻塞式文件调用测试
        3.5.3 基于多线程的海量卫星遥感数据实时存储模拟调用测试
        3.5.4 海量卫星遥感数据实时存储吞吐量测试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共享内存的海量卫星遥感数据实时存取交换技术
    4.1 问题分析
    4.2 设计思路
        4.2.1 基于共享内存的海量卫星遥感数据实时交换方案设计
        4.2.2 基于Redis和TimesTen的海量卫星数据实时存取交换框架及流程
    4.3 基于Redis及TimesTen的海量卫星数据实时交换技术研究及实现
        4.3.1 基于Redis的海量非结构化数据实时交换技术研究与实现
        4.3.2 基于TimesTen的结构化数据实时交换技术研究与实现
    4.4 分析与测试
        4.4.1 测试环境
        4.4.2 测试方案及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工作总结
    5.2 未来工作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3)基于BLOB的图像查询系统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系统功能
2 设计与研究
    2.1 图像数据库的设计
    2.2 图像数据库的实现
    2.3 图像热点查询的研究与实现
3 结束语

(4)基于ORACLE数据库的多媒体数据操作兼容型DML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论文组织结构
2 ORACLE 对象-关系技术与多媒体内容管理
    2.1 ORACLE 对象-关系技术
    2.2 多媒体内容管理
    2.3 多媒体技术与多媒体数据分类
        2.3.1 音频数据
        2.3.2 图像数据
        2.3.3 视频数据
    2.4 本章小结
3 ORACLE 多媒体数据支持环境
    3.1 ORACLE 多媒体数据类型
    3.2 ORACLE interMedia 体系结构
    3.3 interMedia 对象数据处理方法
        3.3.1 通用对象数据处理方法
        3.3.2 ORDAudio 对象类型及处理方法
        3.3.3 ORDDoc 对象类型及处理方法
        3.3.4 ORDImage 对象类型及处理方法
        3.3.5 ORDVideo 对象类型及处理方法
    3.4 本章小结
4 多媒体数据兼容型DML 级操作的巴科斯范式(BNF)设计
    4.1 Insert BNF 设计
    4.2 Update BNF 设计
    4.3 本章小结
5 多媒体数据兼容型DML 级操作的设计与实现
    5.1 多媒体数据DML 级操作的可行性
    5.2 开发技术平台的选择
    5.3 多媒体数据INSERT 实现
        5.3.1 INSERT 语法分析算法描述
        5.3.2 INSERT 实现过程
    5.4 多媒体数据UPDATE 实现
        5.4.1 UPDATE 语法分析算法描述
        5.4.2 UPDATE 实现过程
    5.5 关于多媒体数据的删除问题
    5.6 本章小结
6 多媒体数据SQL 级操作验证与评估
    6.1 多媒体数据SQL 级操作验证
    6.2 多媒体数据SQL 级操作效率分析
    6.3 关于SQL 级操作多媒体数据的评估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总结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ORACLE INTERMEDIA技术在网站内容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ORACLE InterMedia体系结构
2 J2EE和ORACLE InterMedia相结合进行多媒体数据存取与展示
    2.1 构建ORACLE InterMedia+J2EE的CMS应用模型
    2.2 多媒体数据的存取
    2.3 使用J2EE技术实现图像内容的编辑和展示
3 ORACLE InterMedia应用效果分析
4 结束语

(6)大规模深度图像和数字图像存储管理与可视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表和公式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4 论文的组织与安排
第2章 大规模深度图像和数字图像数据存储与管理
    2.1 基本概念
        2.1.1 深度图像与点云
        2.1.2 三维空间网格与最小外包盒
    2.2 数据模型
        2.2.1 几种典型的原始数据文件格式
        2.2.2 数据库概念模型
    2.3 原始数据的存取与组织
        2.3.1 深度图像数据存取与组织
        2.3.2 点云数据存取与组织
        2.3.3 数字图像数据存取与管理
    2.4 深度图像和数字图像数据的统一管理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规模深度图像数据可视化
    3.1 大规模深度图像数据可视化技术路线
    3.2 基于MBB 的R 树视窗裁剪技术
        3.2.1 三维R 树的构建与查询
        3.2.2 视窗裁剪技术及其实现
    3.3 基于MBB 的LOD 技术
    3.4 其他高效技术应用
        3.4.1 内存整体拷贝与虚拟内存技术
        3.4.2 内存映射文件技术
    3.5 数据存储调度
        3.5.1 两种数据存储调度方案
        3.5.2 两种方案的比较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实验原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1 总体设计
        4.1.1 环境与工具
        4.1.2 系统总体设计技术路线
    4.2 数据库设计
        4.2.1 概念模型设计
        4.2.2 逻辑模型设计
        4.2.3 物理设计与数据库实施
    4.3 系统功能与用户界面设计
        4.3.1 用户界面设计
        4.3.2 主要功能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本文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情况
致谢

(8)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系统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生态环境研究发展趋势
        1.1.2 遥感技术应用发展动态
        1.1.3 地理信息系统发展动态
        1.1.4 “数字流域”发展现状
    1.2 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1.4.1 目标
        1.4.2 内容
    1.5 研究的思路与原则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流域生态环境概况
        2.1.1 概况
        2.1.2 流域生态环境要素
        2.1.3 生态系统划分
        2.1.4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2.2 流域信息化现状
第三章 系统总述
    3.1 系统总体结构
    3.2 系统逻辑结构
    3.3 系统功能概述
    3.4 各子系统间关系和接口
        3.4.1 子系统数据流动关系
        3.4.2 数据接口
        3.4.3 软件接口
    3.5 系统开发运行环境
        3.5.1 软件平台
        3 5 1.1 遥感处理基础平台
        3.5.1.2 GIS基础平台
        3.5.1.3 空间数据引擎
        3.5.1.4 数据库基础平台
        3.5.2 硬件设备
        3.5.3 软件在硬件设备中的配置
    3.6 系统建设关键技术
        3.6.1 遥感信息自动提取技术
        3.6.2 空间数据无缝镶嵌技术
        3.6.3 海量空间数据管理技术
        3.6.4 基于数据流的系统集成技术
        3.6.5 遥感与GIS集成技术
        3.6.6 土地利用趋势分析地理元胞自动机
        3.6.7 基于WebGIS的信息共享技术
第四章 数据管理与数据库子系统
    4.1 数据分类与数据源
        4.1.1 属性数据
        4.1.1.1 水文数据
        4.1.1.2 社会经济数据
        4.1.1.3 水利工程数据
        4.1.1.4 生态环境数据
        4.1.2 空间数据
        4.1.2.1 遥感影像数据
        4.1.2.2 空间基础地理图形数据
        4.1.2.3 生态环境专题图形数据
        4.1.2.4 GPS控制点数据
        4.1.3 多媒体数据
    4.2 数据标准及元数据
        4.2.1 代码设计
        4.2.1.1 代码设计原则
        4.2.1.2 代码标准
        4.2.2 数据字典
        4.2.3 元数据库
        4.2.3.1 元数据分级与特征
        4.2.3.2 元数据库主要内容
        4.2.3.3 元数据入库
    4.3 数据建库
        4.3.1 主要技术指标
        4.3.1.1 数据库范围
        4.3.1.2 数学基础
        4.3.1.3 数据组织
        4.3.1.4 数据量分析
        4.3.2 无缝空间数据库设计与构建
        4.3.2.1 问题的提出
        4.3.2.2 无缝数据库
        4.3.2.3 缝隙产生原因
        4.3.2.4 数据缝隙类别和表现
        4.3.2.5 无缝镶嵌技术
        4.3.3 海量空间数据存储
        4.3.3.1 空间数据存储技术
        4.3.3.2 影像金字塔结构
        4.3.3.3 影像数据压缩
        4.3.4 基础数据库
        4.3.4.1 数据内容
        4.3.4.2 数据存储结构
        4.3.4.3 空间索引设计
        4.3.4.4 入库数据校验
        4.3.4.5 数据入库
        4.3.5 主题数据库
        4.3.6 成果数据库
        4.3.6.1 成果数据库内容
        4.3.6.2 命名规范
        4.3.6.3 数据入库
        4.3.6.4 结构设计
    4.4 数据库管理子系统设计与实现
        4.4.1 子系统结构
        4.4.2 子系统接口
        4.4.3 子系统功能
第五章 生态环境动态监测子系统
    5.1 监测体系构建
        5.1.1 全流域高时间分辨率、低空间分辨率监测
        5.1.2 “四源一干”中等空间分辨率监测
        5.1.3 干流典型区高分辨率监测
    5.2 子系统结构
    5.3 系统内部数据关系
    5.4 子系统模块功能
        5.4.1 图像处理模块
        5.4.2 知识库模块
        5.4.3 信息提取模块
        5.4.3.1 植被覆盖度信息提取
        5.4.3.2 植被类型信息提取
        5.4.3.3 土地沙质荒漠化信息提取
        5.4.3.4 土壤盐渍化信息提取
        5.4.3.5 土地利用信息提取
        5.4.4 动态监测模块
        5.4.5 数据管理模块
    5.5 应用实践研究
        5.5.1 阿克苏河流域1: 10万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5.5 1.1 塔里木河流域土地利用分类系统
        5.5 1.2 阿克苏河流域土地利用状况及动态变化
        5.5.2 喀尔达依1:1万植被动态变化研究
        5.5.3 专题成果数据精度评价
第六章 生态分析子系统
    6.1 子系统结构与数据流程
        6.1.1 子系统总体结构
        6.1.2 子系统数据流程
    6.2 子系统功能
    6.3 生态环境预警分析分系统
        6.3.1 分系统结构
        6.3.2 技术方案与数据流程
        6.3.3 模型构建与模块功能
        6.3.3.1 沙质荒漠化预警分析
        6.3.3.2 盐渍化预警分析
        6.3.3.3 植被盖度预誓分析
        6.3.3.4 地下水预警分析
        6.3.3.5 河道水流预警分析
    6.4 土地利用趋势分析分系统
        6.4.1 分系统功能结构
        6.4.1.1 土地利用叠加分析模块
        6.4.1.2 土地利用转移分析模块
        6.4.1.3 土地利用趋势分析模块
        6.4.2 土地利用CA模型研究与应用
        6.4.2.1 CA模型的理论基础
        6.4.2.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6.4.2.3 阿克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6.4.2.4 GeoCA-Landuse模型的建立
        6.4.2.5 模型运行
    6.5 综合制图分系统
        6.5.1 分系统功能
        6.5.2 符号库开发
第七章 业务处理与信息服务子系统
    7.1 子系统结构
        7.1.1 子系统总体结构
        7.1.2 子系统逻辑结构
    7.2 主要技术路线
        7.2.1 技术架构
        7.2.2 动态报表的实现
        7.2.3 功能扩展
    7.3 功能模块划分
    7.4 专业业务处理分系统
        7.4.1 分系统功能
        7.4.2 分系统流程及开发实现
        7.4.2.1 数据管理
        7.4.2.2 数据图形化查询
        7.4.2.3 图形图像服务
        7.4.2.4 文档管理
    7.5 日常办公业务处理分系统
        7.5.1 分系统基本功能
        7.5.2 核心功能流程及开发实现
        7.5.2.1 收发文管理
        7.5.2.2 车辆管理
        7.5.2.3 个人办公
        7.5.2.4 图片库
        7.5.2.5 信息管理
        7.5.2.6 协同办公
    7.6 塔河网信息服务分系统
        7.6.1 塔河网信息服务栏目内容与功能
        7.6.1.1 栏目结构与内容
        7.6.1.2 塔河网信息服务功能
        7.6.1.3 网站信息更新
        7.6.2 邮件系统
        7.6.3 塔河论坛
        7.6.4 网络上报
    7.7 系统维护
        7.7.1.1 用户管理
        7.7.1.2 日志管理
第八章 系统安全
    8.1 数据库安全性设置
        8.1.1 物理安全
        8.1.2 逻辑安全
    8.2 应用系统安全性设置
        8.2.1 数据权限
        8.2.2 用户权限设计
    8.3 系统外部安全保证
        8.3.1 网络安全
        8.3.1.1 配备防火墙
        8.3.1.2 扫描系统
        8.3.1.3 病毒防护
        8.3.2 安全制度
第九章 结语
    9.1 成果与创新
    9.2 完善与扩展展望
参考资料
科研和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9)基于特征的面向对象虚拟GIS数据模型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虚拟GIS 研究背景
        1.1.1 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发展现状
        1.1.2 多维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简介
        1.1.3 可视化技术研究进展
    1.2 虚拟GIS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1.2.1 虚拟GIS 的研究现状
        1.2.2 虚拟GIS 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论文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1.4 论文的思路和内容安排
        1.4.1 论文的思路
        1.4.2 论文的主要内容章节安排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虚拟GIS 系统集成理论研究
    2.1 虚拟现实与GIS 系统集成的原因
        2.1.1 虚拟现实和GIS 系统集成的可能性
        2.1.2 虚拟现实和GIS 系统集成研究的必要性
    2.2 虚拟现实和GIS 系统集成的概念和方法
        2.2.1 系统集成的概念
        2.2.2 虚拟现实和GIS 系统集成的结构框架
    2.3 虚拟现实和GIS 系统集成的阶段划分及分析
        2.3.1 阶段划分
        2.3.2 现状分析
    2.4 当前虚拟现实和GIS 系统集成存在的关键问题
        2.4.1 数据问题
        2.4.2 虚拟景观技术
        2.4.3 网络化问题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特征的虚拟GIS 概念模型设计
    3.1 基本概念和理论
        3.1.1 模型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3.1.2 数据模型与数据结构
        3.1.3 空间数据模型与空间数据结构
    3.2 虚拟GIS 数据模型研究进展分析
        3.2.1 GIS 数据模型的发展现状
        3.2.2 虚拟GIS 数据模型研究现状
        3.2.3 现有虚拟GIS 系统采用数据模型的不足
    3.3 基于特征的建模技术
        3.3.1 特征建模技术在GIS 领域的应用
        3.3.2 特征建模技术在计算机图形学领域的应用
    3.4 基于特征的虚拟GIS 概念模型
        3.4.1 概念模型
        3.4.2 设计虚拟GIS 数据模型应考虑的问题
        3.4.3 概念模型中特征的定义
        3.4.4 基于特征的虚拟GIS 概念模型框架
        3.4.5 基于特征的虚拟GIS 概念模型的结构化形式描述
        3.4.6 与其它数据模型的比较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特征的面向对象虚拟GIS 数据模型
    4.1 面向对象方法应用概述
        4.1.1 面向对象设计思想的引入
        4.1.2 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概念
        4.1.3 面向对象方法的数据抽象技术和抽象工具
        4.1.4 基于特征与面向对象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4.2 基于特征的面向对象虚拟GIS 数据模型
        4.2.1 对象的划分
        4.2.2 FOVGISDM 中特征的表达
        4.2.3 特征分类
        4.2.4 特征对象的构成
        4.2.5 特征语义对象
        4.2.6 特征几何对象
        4.2.7 语义对象和几何对象的关系
        4.2.8 FOVGISDM 的地理特征类图
        4.2.9 建筑物特征对象模型示例
    4.3 FOVGISDM 中特征关系分析
        4.3.1 特征关系及其分类
        4.3.2 特征对象几何关系分析
        4.3.3 特征对象语义关系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特征的面向对象虚拟GIS 数据库系统
    5.1 数据库管理系统概述
        5.1.1 面向对象的数据库系统
        5.1.2 对象—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5.1.3 特征数据的管理和组织
        5.1.4 Oracle 9i 对象-关系型数据库
    5.2 数据库的设计原则
        5.2.1 数据库建设的原则
        5.2.2 数据库的命名规则
    5.3 基于特征的虚拟GIS 数据库设计
        5.3.1 数据库设计方法简述
        5.3.2 数据库设计的一般步骤
        5.3.3 基于特征的虚拟GIS 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总述
        5.3.4 用户需求调研分析
        5.3.5 基于特征的虚拟GIS 数据库概念设计
        5.3.6 基于特征的虚拟GIS 数据的逻辑组织
        5.3.7 数据库物理结构设计
    5.4 虚拟城市场景的数据库设计及实现示例
        5.4.1 城市虚拟场景特征语义树的构建
        5.4.2 数据的逻辑组织
        5.4.3 物理结构的实现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FOVGISDM 的虚拟GIS 原型系统
    6.1 系统总体设计
        6.1.1 系统设计思路
        6.1.2 系统结构体系
        6.1.3 原型系统的开发思路
    6.2 虚拟GIS 原型系统的特征建模
        6.2.1 虚拟地理环境的建模技术
        6.2.2 虚拟GIS 原型系统的特征建模过程
        6.2.3 数据准备
        6.2.4 特征实体建模
        6.2.5 特征模型集成
    6.3 原型系统与数据库间的接口设计
        6.3.1 数据库访问接口技术
        6.3.2 模型数据入库
        6.3.3 模型数据的导出
    6.4 原型系统功能模块实现
        6.4.1 系统虚拟场景驱动的基本流程
        6.4.2 三维场景加载模块
        6.4.3 屏幕显示模块
        6.4.4 场景设定
        6.4.5 场景交互运动方式的选择模块
        6.4.6 自动漫游模块
        6.4.7 空间查询
        6.4.8 原型系统的特点综述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论文创新点
    7.3 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0)栅格空间数据库引擎存储机理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栅格数据存储管理模式
        1.1.1 基于文件系统的管理方式
        1.1.2 基于文件数据库混合管理方式
        1.1.3 传统关系数据库管理方式
        1.1.4 对象—关系数据库管理方式
        1.1.5 面向对象数据库管理方式
    1.2 栅格数据管理的发展趋势
        1.2.1 空间数据库引擎技术
        1.2.2 基于对象—关系数据库的栅格空间数据库引擎
    1.3 相关技术
        1.3.1 相关计算机硬件技术
        1.3.2 网络技术和分布式计算
        1.3.3 海量存储技术
        1.3.4 数据库技术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1.4.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3 本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栅格空间数据库引擎关键理论和技术研究
    2.1.分布式GIS技术
        2.1.1 分布式系统概述
        2.1.2 分布式GIS体系结构研究
        2.1.3 分布式对象技术
    2.2 多分辨率分块金字塔构建
        2.2.1 影像数据分块技术
        2.2.2 多分辨率的金字塔构建
    2.3 影像数据压缩技术
        2.3.1 无损压缩方法
        2.3.2 有损压缩方法
        2.3.3 小波变换的图像压缩法与JPEG2000
    2.4 海量影像数据索引技术
        2.4.1 SDO_GEOMETRY对象分析
        2.4.2 空间索引:R-Tree索引和Q-Tree索引
        2.4.3 基于Oracle Spatial海量影像查询实现
    2.5 海量影像数据可视化与异步双缓冲技术
        2.5.1 海量影像数据可视化
        2.5.2 异步双缓冲机制
第三章 海量栅格空间数据库设计
    3.1 对象-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ORACLE)
        3.1.1 Oracle数据库系统特点
        3.1.2 Oracle结构体系与数据管理方式
        3.1.3 Oracle中的面向对象技术
    3.2 主流SDE栅格存储机理分析
        3.2.1 ArcSDE栅格存储机理分析
        3.2.2 GeoRaster的栅格存储管理
        3.2.3 当前SDE中存在的不足
    3.3 海量栅格空间数据库设计
        3.3.1 RasSDE数据模型
        3.3.2 RasSDE物理存储
    3.4 栅格空间数据库性能优化
        3.4.1 基于Oracle性能优化
        3.4.2 海量空间表优化存储
第四章 海量栅格空间数据库引擎原型设计与实现
    4.1 RasSDE设计思想
    4.2 RasSDE四层分布式结构设计
        4.2.1 数据库服务层
        4.2.2 应用接口层
        4.2.3 应用服务层(GIS应用服务器)
        4.2.4 用户界面层
    4.3 开放多数据源空间数据访问组件设计与实现
        4.3.1 基于FACADE模式的空间数据连接设计
        4.3.2 主要类对象设计
    4.4 RasSDE数据通信设计与实现
        4.4.2 RasSDE通信模型
        4.4.3 通信控制类设计
第五章 应用实例与性能测试分析
    5.1 测试环境
        5.1.1 软件环境
        5.1.2 硬件环境
    5.2 中国海监飞机扫描仪图像处理及三维仿真平台(MAMS v2.0)
        5.2.1 海量栅格加载试验
        5.2.2 海量栅格数据拼接显示
    5.3 性能测试实验与结果分析
        5.3.1 所需存储空间大小测试
        5.3.2 磁盘读写、网络传输综合性能试验
        5.3.3 响应时间测试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工作总结
    6.2 研究成果与创新
    6.3 后续研究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四、Oracle数据库图像存取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嵌入式导爆管在线检测系统研究[D]. 向玉.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6)
  • [2]海量卫星遥感数据实时存储与交换技术设计与实现[D]. 周正.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3]基于BLOB的图像查询系统应用研究[J]. 王辉,李晋光. 电子设计工程, 2011(16)
  • [4]基于ORACLE数据库的多媒体数据操作兼容型DML研究与实现[D]. 赵静静. 西安科技大学, 2011(01)
  • [5]ORACLE INTERMEDIA技术在网站内容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岳国华.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08(02)
  • [6]大规模深度图像和数字图像存储管理与可视化[D]. 郭明.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2008(04)
  • [7]ORACLE InterMedia多媒体数据存取技术与应用[J]. 岳国华.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07(03)
  • [8]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系统研究与开发[D]. 谭克龙. 陕西师范大学, 2007(01)
  • [9]基于特征的面向对象虚拟GIS数据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 付哲. 吉林大学, 2006(10)
  • [10]栅格空间数据库引擎存储机理与应用研究[D]. 沈林芳. 浙江大学, 2005(03)

标签:;  ;  ;  ;  ;  

Oracle 数据库映像访问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