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指数频率分布分析方法

证券指数频率分布分析方法

一、证券指数频率分布分析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李欣欣[1](2021)在《基于Copula模型的贸易摩擦背景下中美股市联动性研究》文中认为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金融市场的自由化程度也在不断加深,全球范围内各个股票市场之间的联动性特征愈发显着。改革开放打开了中国与世界经济融合发展的大门,近年来中国经济蓬勃发展,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熠熠生辉,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美国总统特朗普执政以来,以“美国优先”和“去全球化”为宗旨,坚持贸易保护主义,两国由此展开了一系列贸易摩擦事件。中美两国在贸易摩擦的背景下,经济、金融等各个领域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中美股市的联动性也在贸易对抗事件的影响下发生变化。为研究两国股市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的联动性,本文以2017年3月-2019年9月,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前后为主要研究时间段,选择中美两国股市具有代表性的日收盘价数据,上证综指日收盘价和美国道琼斯指数日收盘价,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并转化为日收益率序列作为样本数据。为全方位多维度研究中美两国股市在贸易摩擦背景下的联动性,本文通过静态联动性研究和动态联动性研究两个方面相结合来对两国股市的联动性进行分析。引入经验模态分解EMD模型,对两国股市收益率序列进行分解,并通过均值检验合成高、中、低频收益率序列,分别代表短期波动项,中期重大事件影响项,和长期趋势项。将研究时间段分为贸易摩擦加剧前,贸易摩擦加剧阶段,贸易摩擦相对缓和阶段三个阶段。静态联动性研究和动态联动性研究分别构建Copula模型和DCC-Copula模型,分三个时间阶段,分高、中、低三种频率对贸易摩擦背景下中美股市进行联动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整个贸易摩擦背景下两国股市是互联互通的,呈现较弱的正相关,且两国贸易往来频繁,贸易摩擦加剧阶段对两国股市的联动性影响非常明显,股市联动性增强,同时动态相关性的波动范围增大,相关性变化较为剧烈。贸易摩擦相对缓和阶段,两国股市联动性减弱,甚至低于贸易摩擦加剧前阶段,负相关性趋势增强,但波动范围依然较大,说明两国在激烈贸易对抗之后,联动性降低,两国股市发展有分散趋势。两国股市中频分量中期重大事件影响项的相关性最大,且最能反映两国贸易摩擦背景下重大贸易往来事件对两国股市收益率的影响,在两国重大贸易往来事件发生前后,两国中频分量的相关性常常发生转折性变化,说明两国贸易对抗事件对两国股市影响较大,且贸易摩擦对中美两国的影响是相互的。两国股市高频分量随机事件波动项的相关性最小,但高频分量和低频分量均能不同程度体现整个研究阶段两国股市动态相关性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说明两国之间贸易摩擦对股市的影响是深入且多方面的,不仅对长期发展趋势有影响,甚至对短期随机事件的影响也有所体现。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从完善本国股票市场体制、加强金融监管和政府宏观调控、加强跨区域协调与合作、关注股市联动性并完善风险防控机制等几个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刘伟[2](2020)在《金融自由化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07年美国金融危机由房地产市场次级贷款及其衍生品的崩塌为起始,引发了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西方发达国家相继陷入债务危机的泥潭,经济持续衰退,至今复苏缓慢。2008年美国第三、第四季度GDP增长率环比下降0.5%和6.3%,失业率也上升到自1990年来的最高水平,成为美国自1929年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经济衰退。与此同时,2009年欧元区第一季度GDP下降2.5%,成为自1999年欧元区年成立以来的季度最大降幅。英国央行英格兰银行对本次危机所造成的损失进行估算,统计包括为救济而对银行提供的借款、危机之后经济衰退对经济增长造成的即刻损失以及失业、企业破产等造成的永久性损失等,全球因此次危机所遭受的损失在60万亿到200万亿美元之间。危机前美国房地产市场繁荣,房价和贷款需求的相互促进创造出大规模的次级贷款,而大量的次级贷款又通过证券化过程,派生出巨额的衍生品,最终金融衍生品的规模以几何级数整张。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正是金融衍生品链条过度延伸所造成的,金融产品过度创新所带来的资产泡沫被认为是危机的元凶。美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过度繁荣是其自1999年彻底推翻《1993年银行法(Glass-Steagall Act)》之后允许金融业开展全能型业务,实现金融体制全面市场化的所埋下的恶果。金融创新是金融自由化进程中的一类变种(Reinhart and Rogoff,2009)。自20世纪70年代起,世界范围内频繁而持续的金融危机,暴露出金融系统的种种风险因素,深入研究影响金融稳定的因素,可以发现金融自由化进程给金融体系带来的冲击和改变,因而全面系统地研究金融自由化对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政策指导作用。基于金融自由化与金融稳定相关性的重要研究价值,本文按照逻辑关系探究了金融自由化与系统稳定性相关的多方面的问题。本文首先从金融自由化对银行危机发生频率和股票市场波动强度两个方面讨论金融自由化对系统稳定性的冲击与影响,然后又分析了金融自由化影响系统稳定性和风险的渠道,其中重点考察了银行市场竞争与系统风险之间的关系,最后为解决金融自由化改革背景下金融机构与官方监督之间的根本分离特质,重新设计了金融自由化背景下金融创新与监管的有效机制。本文共分为七个章节,遵循观察现象-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就金融自由化对金融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本文的各章节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基于既有金融史事件与数据,对金融自由化理论的兴起和改革的实践、转折、高潮与反思历程进行梳理,对金融市场波动和危机进行全面系统的归纳,指出研究金融自由化对金融体系稳定性负面影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结合金融史中的事件研究和宏观数据,探究金融自由化与金融稳定之间的规律特征,提出本研究的四个核心问题。第二章重要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从四个方面梳理和归纳相关文献。第一,金融稳定性的概念与定义和影响金融稳定性的因素;第二,金融自由化相关理论的兴起与发展,以及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第三,金融自由化对金融系统稳定性的冲击,其中又分为金融自由化对经济危机的冲击和金融自由化对股票市场波动的影响;第四,分析金融自由化影响金融稳定的渠道,着重从“竞争-稳定论”和“竞争-脆弱论”两个角度进行归纳。最后总结相关研究仍存在的不足之处:视角单一,仅局限于一个金融部门或部分金融市场,未能得到一个多方面的视角;制度质量描述指标的使用缺乏体系,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在使用指标对金融自由化进行描述时,要么选择综合性指标,要么选择单一分类下的指标,影响结论的准确有效等。在上述基础上,本文也提出相应的创新点。第三章金融自由化对金融危机发生的影响,从“频率”的角度研究金融自由化对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影响。首先,选取系统性银行危机作为金融危机的指标,同时使用金融改革指标的综合和子维度两个层面的指标作为金融自由化的代理变量,使用Logit模型进行回归,检验金融自由化与银行危机发生频率之间的关系,并对自由化改革对银行危机发生概率的影响进行量化。然后引入经济发展水平和制度环境变量,探究经济发展水平和制度质量等因素在自由化对金融危机的影响中所扮演的角色。最后对上述的模型估计进行三个方面的稳健性检验。第四章,金融自由化对股票市场波动的影响,从“强度”的角度研究金融自由化对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影响。首先通过对仿真数据和实际数据的对比,拒绝了“股票价格服从随即游走”的原假设。其次,在识别和量化股票市场的“繁荣-萧条”波动的基础上,进行股票市场波动事件研究,得到金融自由化影响股票市场波动的直观的结论。然后构建回归模型,分别检验金融自由化开启后短期内和长期内对股票市场繁荣-萧条波动的影响;最后,还考虑了金融部门开放的数量和开放次序对股票市场波动的影响以及制度变量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第五章,金融自由化影响金融稳定的渠道,从银行业角度切入研究金融自由化增加系统风险与不稳定的路径。首先,回顾了“竞争-稳定论”和“竞争-脆弱论”两种关于金融机构竞争与金融稳定的理论。其次,构建银行业竞争和银行风险的联立方程,使用两阶段system-GMM的方法来探究金融自由化可能影响金融风险的不同渠道。然后,讨论经济发展水平、制度质量等因素的差异,是否会导致金融自由化影响金融风险的渠道的不同。最后,对上述的回归模型进行四个方面的稳健性检验。第六章,金融自由化背景下的金融监管,构建理论模型解决自由化改革背景下创新与监管典型的分离特征。首先从合作共赢角度提出金融创新与监管的结构化改革设计思路——金融体系协同融合机制,并从方法论角度概述其化解矛盾原理;其次构建纳什非合作与协同合作微分博弈模型,从数理角度论证该机制的优越性;然后利用演化博弈理论推演金融体系协同融合的动态演化过程,在理论上明确了演化周期内激励与监管的现阶段引导意义。第七章,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对全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进行归纳,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内容进行初步规划。结合文献梳理和实证分析,本文的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第一,研究金融自由化对金融危机发生频率的影响,发现金融体系整体和局部的自由化改革对银行危机频率的冲击存在差异性。其中,金融自由化综合指标和资本账户开放指标均显着增加了银行危机发生的频率,但是证券市场开放指标对金融系统稳定性的负面冲击并不显着。进一步对上述影响进行量化,测算了99次在自由化改革之后出现的银行危机的概率。若假设金融自由化并未发生模型原本成功预测到的67次危机中仅有34次可被预测到。另外,引入经济发展水平和制度质量变量(人均GDP、官僚体制质量、腐败程度以及法律法规指标)与金融自由化构成交叉项,其系数均显着为负,说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制度质量的提升会削弱金融自由化对金融稳定带来的负面影响,对金融自由化的负面冲击起到了缓冲作用。第二,研究金融自由化对股票市场“繁荣-萧条”波动强度的影响时,本文发现金融自由化改革之后的短期内,自由化确实增加了股票市场的波动,但该影响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表现有所不同,发展中国家的股票市场在金融自由化之后短期内表现更剧烈的繁荣和萧条波动,发达国家的股票市场只出现了更强烈的繁荣波动;长期内,股票市场的繁荣-衰退波动的幅度并没有增加甚至有所下降。进一步分析金融部门开放的数量,发现首个金融部门开启自由化的短期内股票市场萧条的波动幅度相较于金融抑制时期却有所减弱。而新兴市场中,萧条周期的波动幅度在进行第二个金融部门的自由化改革后又有所增加。不同金融部门开放的先后顺序对股票市场波动影响的差异并不显着,当发展中国家首先进行资本账户自由化时,其股票市场萧条时期波动的幅度显着增强,金融自由化对金融系统稳定性的冲击强度更大。对制度质量的作用进行探究,发现: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的启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家制度质量提升,而制度质量的提升促进了股票市场的稳定。第三,研究金融自由化影响系统稳定性的渠道时,发现:金融自由化指标的提升,将引起银行市场支配力的下降,进而增加了金融系统的风险,符合“竞争-脆弱论”。对经济发展水平和制度质量的作用进行分析发现,金融自由化引起的银行业市场支配力的下降程度,将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上升而有所削弱。在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对银行业市场支配力并没有显着的改变,金融自由化只在发达国家中引起银行业市场支配力的下降。自由化改革所带来的银行业支配力的下降将削弱发达国家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在发达国家中其他金融自由化影响银行业稳定系的渠道作用并不显着,金融自由化改变银行市场支配力的渠道影响最为显着。分析资本监管的作用发现,更为严格的资本管制将有效地削弱自由化改革通过不同渠道带来的风险和对系统稳定性的冲击。官方监督方面,更为严格的政府监管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将通过不同的渠道有效地削弱金融自由化对金融系统稳定性的负面影响。财务报表的透明度方面,在发达国家中并不能通过提高财务信息透明度来削弱金融自由化通过改变银行业市场支配力的渠道对银行系统稳定性的负面影响,但在发展中国家该方法是可行。第四,构建基于自由化改革的金融体系协同融合机制,先分析金融监管机构与金融部门在纳什非合作博弈及协同合作博弈场景下均衡状态,结果表明:为了提高金融体系协同发展成熟度,两者应研究有效举措降低协同开销,降低协同水平衰减值,提高协同能力和边际协同努力贡献,切实深化协同合作影响。在有效“共谋、共建、共管”基础上,构建协同融合的金融体系无论对金融监管机构还是金融机构都是最佳发展方案。为保证金融监管机构与金融机构在体系收益最优的情况下实现双方的帕累托最优解,本文对分配收益系数提出合理范围参考。然后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分析金融体系协同融合的动态演化,可知金融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如果不能构建协同发展的金融体系时必然走向解体独立的状态。在协同融合机制中,金融监管机构与金融机构投入的协同开销ω越低,预估协同合作努力程度(规模)Γ越大,协同收益率κ越高,机会主义收益△ζ越低协同收益划分比例ω最优时,金融体系在动态演化博弈过程中趋向于协同发展的稳定策略的概率越高。为实现以公平为导向的协同体系,需要双方提前以契约形式明确在协同合作中各自应该享有的权利及需要承担的义务;此外,收益转移支付也会巩固合作双方继续选择合作策略。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为理论创新、研究内容创新和研究方法创新三个方面。第一,尝试在理论上构建了一个金融最优化背景下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相统一的、新型的、有效的纳什均衡模型。第二,推进和深化了金融自由化及其对金融系统稳定性影响的相关研究。一是从整体和局部两个维度描述“金融自由化”变量,整体上使用金融改革指数综合值,涵盖了金融自由化改革七个子分类,局部选择资本账户开放、证券市场开放两个子分类进行描述。本文在实证分析金融自由化对金融系统稳定性影响时,既避免了对金融自由化刻画过于笼统的传统问题,也可以修正简单使用局部自由化数据带来的偏差,从而有效地丰富和完善了实证结果:二是分析后发现自由化改革导致银行危机出现频率增加和股票市场波动幅度增加,并且从“频率”和“幅度”(或“强度”)两个维度进行了实证分析;三是分析金融自由化对金融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渠道时,引入制度质量,着重考察制度质量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同时将全样本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组,对制度质量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表现出的不同作用进行比较分析。已有文献对制度质量在金融系统中所扮演角色的讨论多集中在部分金融部门中,较少涉及在金融自由化改革的综合指标下中对制度质量所发挥作用的进行探究。第三,在研究金融自由化对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影响时,采取了事件研究与模型估计相结合的方法。事件研究结果更直观,模型估计结果更准确,两者互为补充,得到的实证结果更立体更完善。

陶奎燊[3](2020)在《物业服务价格调整影响因素及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内地物业管理在20世纪80年代初由香港引入,回顾过去39年管理行业的发展,物业管理行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低质量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飞跃。现阶段虽然我国物业行业发展向好,但是由于物业费调整困难,制约了物业服务的高质量发展。基于这一背景,本文从业主视角出发,以物业服务价格调整机制为研究对象,研究物业服务价格调整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在此基础上对物业服务价格调整流程与模型进行优化。通过文献研究,梳理了物业服务价格与价格调整相关方面的研究,并结合居民消费意愿的相关理论,利用扎根理论方法建立了业主对物业服务价格调整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物业服务价格调整的微观数据,利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模型进行修正;基于物业服务价格调整影响因素地分析,对物业服务价格调整流程与调价模型进行优化。最后结合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关于完善物业服务价格调整机制的建议。本文具体研究内容与结论包含以下四个方面:(1)通过运用扎根研究的方法,构建了物业服务价格调整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研究发现:模型路径能够表达为“感知——意愿”的基本路径,感知可分为物业服务综合感知、物业服务产品感知与物业服务调价环境感知,意愿主要为业主对物业服务价格调整的接受意愿。该项结论不仅丰富了物业相关领域研究的理论成果,也为物业服务行业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从而能够更好地了解业主需求。(2)通过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检验了具有本土特征的物业服务价格调整影响因素量表的有效性。研究结果发现:物业服务价格调整影响因素理论模型中的各个变量指标具备合理性,同时物业服务价格调整影响因素量表设计较为合理,能与一般性现状基本相符。(3)物业服务价格调整影响因素研究。通过实证的方式对物业服务价格调整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发现:物业服务价格调整的影响因素有,业主对基础服务的感知、业主对个性化服务的感知、业主对物业服务产品的认知度、业主对物业服务产品的接受度、调价规范因素与调价宣传引导。在社会学人口特征方面,教育水平、职业、工作年限、收入等对物业服务价格调整地接受意愿有显着差异,但是样本在性别和年龄方面并没有表现出显着差异。(4)基于物业服务价格调整影响因素,将“业主对物业服务的感知因素”“成本变化因素”“政府监管”等因素应用到物业服务价格调整模型中,并对现阶段的物业服务价格调整原则、初始定价、启动条件、调价周期与调价流程等进行优化,以有效的提高物业服务企业提供服务的水平与能力。

马玉馨[4](2020)在《淮河流域洪水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研究》文中提出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发生气象灾害的可能性较大,近年来,受到气候变暖、环境恶化等因素的影响,流域内洪涝灾害更为频发,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相比较于传统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可以减少在传统再保险模式下自身承保能力的限制,同时具有较低的信用风险,能够为保险公司提供更高的价值。因此,淮河流域可以将洪水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作为分散洪水巨灾风险的一种有效方式。本文第一部分阐述研究背景及意义,归纳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并指出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创新和不足;第二部分主要是对巨灾保险证券化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概述,描述巨灾风险的主要特征,比较相关巨灾风险证券化产品,同时分析巨灾债券的运作模式;第三部分是对淮河流域洪水巨灾风险的现状进行分析描述,主要介绍淮河流域洪涝灾害的风险状况,描述淮河流域引入洪水巨灾债券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同时说明目前淮河流域发展洪水巨灾保险证券化面临的问题,为下一步的实证分析作理论铺垫;第四部分主要是在相关巨灾风险债券定价模型研究理论的基础之上,选取1994-2018年25年间淮河流域四省(河南、江苏、安徽、山东)洪涝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的汇总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最后,第五部分为结论和对策建议。本文的研究成果和结论主要体现在:第一,在理论分析方面,本文证实洪水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是解决淮河流域洪水巨灾风险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可以在淮河流域合理推行洪水巨灾债券;第二,在实证研究方面,本文首先利用SPSS软件对查询到的淮河流域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得到样本的主要描述性统计变量,通过对样本数据的拟合,得出1994-2018年淮河流域洪涝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数据服从于参数为(?)的对数正态分布,然后计算出淮河流域历年洪灾损失发生的概率,运用CAPM定价模型得出不同类型下淮河流域洪水巨灾债券的票面利率,最后以多时期的现金流贴现模型为例(假设n=3)确定不同类型洪水巨灾债券的价格;第三,针对淮河流域发展洪水巨灾保险证券化在保险市场、资本市场以及外部环境方面出现的问题,提出要完善洪涝灾害再保险市场、加强宣传,提高居民整体的投保意识、建立高效的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发展机制;健全资本市场发展体系、建立我国权威的巨灾风险评估机构和信用评级机构;完善与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发展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市场监管以及加强对巨灾保险证券化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

张欣[5](2020)在《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对操作风险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作为资本市场主体和国内金融行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商业银行拥有了更多的机遇,承担了更多的责任,但同时复杂激烈的形势也使商业银行面临更多的风险。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频发操作风险事件,损失金额不容小觑,况且国内操作风险损失数据库还处在起步阶段,对操作风险的研究还不够成熟完善。因此结合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现状去研究操作风险的计量和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的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本文梳理了大量国内外文献,发现损失分布法较为适合国内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计量,所以选取国内248家商业银行在2000~2019年通过公开报道的1849件操作风险损失事件作为研究样本,运用损失分布模型对损失频次数据和损失强度数据分别进行拟合优度检验,再使用蒙特卡罗模拟法计算出商业银行总体损失事件和各类别损失事件应该计提的风险资本金。在充分考虑损失数据的左截断性质后对改进模型,最后计算出在99.9%的置信区间下,商业银行一年应计提的操作风险资本金为4873.70亿元。对于内部欺诈事件,应该计提3258.04亿元;对于外部欺诈事件,应该计提812.54亿元;对于其他事件,应该计提803.12亿元。其次,本文重点探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对操作风险的影响,作用机理如下:不当的激励机制易使员工产生触及操作风险的动机;不合理的决策机制难以形成牵制的工作环境,做出冒险决策;不严格的监督机制让潜在的操作风险有可乘之机,增大操作风险的损失。本文以国内九家大型银行为研究对象,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对公司治理机制与操作风险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公司治理机制的缺陷和不足的确是操作风险频发的原因之一的结论。最后,本文针对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提出了相关建议。其一,培养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严防道德风险;其二,尽快建立操作风险损失数据库;其三,改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完善内控制度;其四,健全操作风险外部监管体系。尽管操作风险多半是人员导致,但其根本原因却是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制度上的不规范,商业银行应“警钟长鸣”,完善健全公司治理机制。如今,商业银行实行全面的风险管理,从公司治理机制角度分析操作风险的成因为后续研究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通过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来改善操作风险现状是正确且有效的措施,对降低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发生率,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效率有所帮助。

韩瑞琪[6](2020)在《基于网络理论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及其应用》文中指出作为复杂系统的一类重要研究对象,时间序列可以用来研究系统元素间的相互作用,从微观角度反映了系统的动态演化规律。基于复杂网络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是通过网络的拓扑结构来挖掘时间序列的特征,为时间序列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方法。本文以复杂网络理论为分析基础,具体从水平可视图网络、投资者信息网络以及随机矩阵理论三方面进行时间序列动力学性质和相关性结构的研究。第一章,介绍了时间序列分析和复杂网络理论的研究背景,总结了时间序列到复杂网络的映射方法,并进行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最后简单阐述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第二章,水平可视图算法将时间序列转化为复杂网络,同时保留了原始时间序列的特征信息。采用迭代法对两类典型时间序列对应(有向)水平可视图的度分布进行研究分析。随机时间序列的水平可视图度分布服从指数分布,这也证实了其他方法的分析结果。我们通过理论推导得到多重分形二项测度对应水平可视图的度分布表达式,以及有向水平可视图节点出度和入度分布的解析表达式,并进行数值模拟检验。第三章,我们通过四元无向网络模体分布来研究不同时间序列对应的水平可视图网络结构。对于多重分形二项测度的水平可视图,四元网络模体的出现频率收敛于恒定向量(2/3.0.8/99.8/33.1/99.0)。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分数高斯噪声的水平可视图进行研究,发现四元网络模体的出现频率与Hurst指数以及时间序列长度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可以识别具有不同相关性特征的分数高斯噪声序列。我们应用网络模体分析方法来研究健康受试者、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以及心房颤动患者的心率间隔时间序列,结果发现四元网络模体的频率分布可以很好地区分上述三类研究对象。第四章,定义了一种新的时间序列模体,不仅能够反映水平可视图的网络结构,还综合考虑了节点之间的时序信息。我们求解得到随机时间序列模体数量表达式的近似估计,证实三时间序列元模体的数量与随机时间序列的长度近似存在线性增长关系。当t足够大时,随机时间序列中三元模体的出现频率收敛于f=(0.2.0.2.0.1.0.2.0.1.0.2)。对于分数高斯噪声序列,我们通过数值模拟方法揭示了模体分布与Hurst指数的关系。应用时间序列模体分析方法来研究人体生理时间序列和金融时间序列的动力学特征,结果发现三元模体的频率分布可以识别个体运动前后心率时间序列的变化情况以及不同市场状态下股指回报率的波动情况。我们采用三元模体分析方法研究不同非线性映射产生的时间序列,分别对应Logistic映射、Henon混沌映射、Ikeda混沌映射、广义Henon超混沌映射以及Folded-tower超混沌映射。基于三元时间序列模体的相似性度量方法可以描述不同动力系统的时间序列特征,显示出与DTW算法相当的分类能力。我们依据模体出现频率的分布情况对UCR数据集的时间序列进行分类,验证了三元模体分析方法的有效性。第五章,根据2013年深证100指数成分股的订单流数据构建了投资者信息网络,采用多重假设检验修正的统计验证方法对原始信息网络进行过滤得到偏好性检验网络(Bonferroni network),分别研究这两个网络对应最大连通模块的拓扑结构与统计性质之间的关系。我们对两者的结构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原始信息网络呈现异配结构,而偏好性检验网络具有同配性,后者更能反映真实的信息网络结构。对于同一个网络,两种不同连边权重定义得到的计算结果之间没有显着差异。我们研究分析了网络的度分布、连边权重、节点强度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通过Infomap算法研究网络中的社团结构。第六章,选取沪深交易所1228只股票的高频分钟数据,分别计算股票收益率时间序列的相关系数矩阵和偏相关系数矩阵,运用随机矩阵理论(Random matrix theory,RMT)对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的股票收益相关性进行了对比分析。我们发现2008年股票收益相关系数的均值大于2007年,这说明处于熊市阶段的股票市场系统风险高于牛市阶段。对比相关系数矩阵,剔除市场效应的偏相关系数矩阵特征值分布更接近于随机矩阵理论的预测。第一特征向量可以很好地体现股票市场的整体性质,而其他的偏离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无法刻画属于同一行业板块的股票性质。2007年第二大特征值的特征向量和2008年第三大特征值的特征向量都能很好地区分这两家证券交易所的股票。我们发现一些偏离RMT预测范围的特征向量分量大小与对应的股票市值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贺子聪[7](2019)在《私募股权投资、MD&A对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银行借款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小企业的融资决策是其发展的核心问题,在内部融资无法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外部融资中的发行股票和发行债券难度又很大的情况下,银行借款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大量的利用企业层面的调查数据研究证明,中小企业存在借款融资渠道不畅和借款成本高于大型企业的情况,而创新型中小企业由于“轻资产,重创新”而缺乏抵押品,其借款难的问题比其他类型中小企业更严重。如何缓解我国创新型中小企业借款难问题是我国政策制定者和企业界共同关心的话题,开展这一问题的相关研究更具有现实意义。大量财务学领域的研究文献考察了银行借款的影响因素,而结合创新型中小企业的特点,治理因素中的股权结构因素、董事会治理因素和信息因素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简称MD&A)信息因素均对创新型中小企业十分重要。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控股股东对公司控制程度非常深。私募股权投资(简称PE)机构作为积极型监督者,在投资企业后,成为非控股股东,并对控股股东、管理层的行为进行监督,而且提供专业的增值服务,相比于其他类型的非控股股东,PE具有更强的制衡控股股东的能力。另外,PE非控股股东委派董事是保障其利益的重要途径,能够增强非控股股东的制衡能力,发挥积极的治理作用,削弱控股股东在董事会安排中的影响力,抑制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本文从PE是否投资以及PE是否派遣人员进入董事会两个角度,研究PE是否影响创新型中小企业银行借款契约,全方面考察PE这一重要的非控股股东发挥的作用。另外,MD&A信息能够全面的向投资者展示企业有关未来发展的信息,已有的证据显示股票市场投资者能够感知到企业对外披露的MD&A信息的不同,从而改变自己的投资决策。银行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应该受到MD&A信息的影响。同时PE作为股东会直接和间接影响企业对外披露的MD&A信息。PE投资企业后,通过投后管理机制在企业未来战略规划、未来风险识别及应对中起到正向促进作用,并且改善企业的治理结构,提高对外披露的MD&A信息质量。本文研究PE是否投资及PE是否派遣人员进入公司董事会对MD&A信息的影响,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论证PE机构对被投资企业的信息披露的影响机制。最后,综合PE、MD&A信息与银行借款三者之间的关系,本文的逻辑可以表示为“PE股东→MD&A信息披露→银行借款”,即除PE机构直接影响创新型中小企业银行借款融资外,PE机构可以通过影响创新型中小企业披露的MD&A信息从而间接影响企业的借款,也就是说MD&A信息能够在PE影响银行借款时起到中介作用。这样才能深入了解PE通过哪些路径影响银行借款契约,才能有利于分析当前创新型中小企业借款难问题的关键点,帮助银行更加合理的评估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贷款违约风险,从而为缓解创新型中小企业信贷约束和优化银行信贷资源在创新型中小企业中的配置效率提供经验支持。本文主要以信息不对称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信号传递理论和信贷配给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并得到本文的研究结论。首先,对私募股权投资与银行借款关系的研究,研究结果发现,相比无PE参与的企业,有PE参与企业的银行借款规模更大、成本更低、期限结构更合理,并且PE介入企业的董事会时这种影响更显着,说明PE的介入公司治理的程度越高,越有利于企业与银行在签订借款契约时的宽松程度;然后,进一步分析PE特征的作用发现,不同特征PE对银行借款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具有外资和国有背景、声誉越高、持股比例越大、投资期限越长、联合投资等特征的私募股权投资对被投资企业借款的正向效应更为明显,最后,进一步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PE通过监督机制、激励机制对银行借款契约产生影响。然后,对MD&A信息与借款融资关系展开研究。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大量依靠金融机构借款进行间接融资,本文使用更加客观、高效的文本向量化研究方法对创业板上市公司披露的MD&A信息有用性进行度量,并利用得到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MD&A信息含量与银行借款规模显着正相关、与银行借款成本显着负相关、与银行借款期限结构显着正相关,证明MD&A信息能够向债权人传递公司层面的信息,有助于银行在进行放贷决策时做出合理的判断,并且前瞻信息与风险信息的信息含量对银行放贷决策的影响较大,因为这两类信息能够帮助信息使用者预测公司未来的经营发展并且提示可能面对的风险,有利于银行等债权人更加清晰全面的评估公司未来发展机遇和潜在风险,提高银行对公司的违约风险评估的准确程度,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并且通过进一步实证分析发现,MD&A信息在企业处于信息不对称程度越高的情况下,对银行借款契约的影响越显着,证明MD&A信息通过缓解银企间信息不对称程度帮助企业获得更宽松的借款契约。最后是PE对MD&A的影响以及MD&A的中介效应研究。研究结果显示,PE能够帮助企业提高MD&A信息含量,尤其是前瞻信息的信息含量,并且这种影响在PE介入公司董事会后发挥的作用更为明显。PE机构的外资和国有背景、声誉越大,PE投资的持股比例越大、联合投资正向影响被投资企业对外披露的MD&A含量。此后,通过中介效应检验模型验证了MD&A信息在PE影响银行借款契约中起到了中介作用,即PE通过帮助企业在经营管理、战略管理、风险管理方面提高,并在此基础上向外部债权人传递更具有信息含量的有关企业经营情况的分析、未来发展规划、风险的应对等信息,PE在银行评估企业违约风险时的能够帮助创新型中小企业降低违约风险,并且当PE介入公司董事会后起到的作用更加明显。结合本文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如下政策建议:从宏观政策制定者角度,政策制定者应鼓励商业银行在“信贷”资源配置过程中公平对待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适当放宽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贷款条件;制定有利于PE/VC和商业银行形成有效的信息共享与合作机制的投贷联动政策;尽快出台更为明确的MD&A信息披露方法,并尽快制定MD&A相关法律条款和审计准则。从微观企业角度,PE机构更应重视对被投资其企业的投后管理,并积极派遣人员进入企业董事会,也可适当引入外资、国有背景的合伙人,提高自身声誉,与其他PE机构进行联合投资,注重投资后长期管理、适当提到投资持股比例;创新型中小企业积极与PE机构合作,不必排斥PE机构介入董事会,并且更应该关注MD&A信息的披露,积极与银行沟通,向银行传递积极信号;银行应该积极开发创新型中小企业客户,更应该关注企业的前瞻信息和风险信息等重要的非财务信息,提高贷款资源配置效率。

蒋一帆[8](2019)在《A股市场的收益特征及预测研究 ——基于符号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文中研究表明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增长,金融市场也得到了快速的进步和提高。金融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愈发凸显,极大的影响着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因此,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认识股票市场的特征对于分散风险、及时发现风险并尽可能规避风险有重要的意义。我国传统计量学方法在收益预测上面已经有了很大的成就,但对于金融系统这个非线性系统,还可以从一些新的角度新的方法进行研究学习,弥补传统方法的不足。本文即基于此考虑,将无须构建模型和任何假设的符号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引入金融市场中,试图对股票收益和网络结构进行分析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并对文中应用到的研究方法、理论基础、结构框架等进行了简单的描述,随后提出了创新点所在。第一章主要是理论探讨部分,包括时间序列符号化的过程、序列间差异性描述所用到的欧几里得范数等。随后介绍了最小生成树以及分层树方法。第二章主要对金融市场收益特征及聚类特征进行实证分析。首先将上证综指、深证成指、上证工业股、商业股、地产股和公用事业股指数6个指数收益序列符号化,得出了其收益水平的主要变化模式,并依据相关统计量进行了序列间的差异性分析,随后基于主要变化模式对收益区间进行了预测分析。最后对上证180指数成分股进行网络结构分析,得出最小生成树和分层树,分析标的股票间的聚集效应,得到标的股票的分类聚集信息。第三章提出了基于序列比对的收益预测方法。通过利用生物DNA学中的基因配对方法,得到可用于进行预测的基础收益序列,通过动态规划算法预测未来收益值,并计算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值来评估预测效果如何,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随后分别对上证综指采取静态法和动态法进行符号化处理,并将结果进行对比,得出最优方法。通过对金融收益特征分析,所研究的上证综指等收益序列的收益水平的变化模式主要为连续四个交易日为中等收益以及连续四个交易日为中等收益、中等收益、低收益、高收益;且通过分析各指数间的差异性得出,上证工业股指数与房地产股指数相关性比较小,两者的收益差异性较大,上证房地产股指数与公用事业股指数相关性较大,其收益差异最小。而细分到单个成分股可以看出,所研究的成分股之间呈现出同行业聚类、同区域聚类、合作型分布聚类以及同股东分布聚类等特点,即股价相关性较大,这对于投资者分散风险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在基于序列比对的收益预测中,MAPE值均小于0.1,表明序列比对方法预测效果较好。通过对动态法与静态法得出的预测精度对比发现,动态的符号化方法要优于静态法,与其他学者研究结果一致。

潘婷[9](2019)在《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基于深市主板市场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会计信息披露是公司对外传递信息,缓解公司与投资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主要方法。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会直接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公司的融资能力及资本市场的有效性等。作为信息劣势方,投资者已经无法满足于仅从公司定期披露的财务报告中获取信息,实地调研已成为机构投资者获取公司信息的重要方式。通过实地调研,机构投资者可以主动了解公司的运营及发展规划,积极发挥监督作用,提高公司治理水平,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通过手工收集和整理2012-2017年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主板上市公司有关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的相关信息,本文从调研内容、频率分布、行业分布及地区分布四个特征对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活动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在实证分析中,本文分别从应计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和盈余信息含量三个方面探讨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实地调研可以显着降低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水平和真实盈余管理水平,且实地调研次数越多,抑制作用越好。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进行实地调研及增加实地调研的频率可以显着提升盈余反应系数,即增加公司的盈余信息含量。回归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的实地调研行为能够提高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在进一步分析中,本文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对国有企业的实地调研可以抑制管理层的应计盈余管理行为,但很难抑制更隐蔽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相反,机构投资者对非国有企业的实地调研可以显着降低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水平。当公司处于市场化水平较低的地区时,机构投资者的实地调研可以显着降低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水平,并且可以显着增加公司会计信息的盈余信息含量。整体来看,在薄弱的外部治理环境下,机构投资者的实地调研更能提高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投资者和公司了解实地调研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作用,有助于公司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投资者关系管理水平。

许桐桐[10](2018)在《上证50ETF期权、股指期货的价格发现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上证50 ETF期权的上市交易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多元化投资和风险管理的新时代,上证50股指期货和中证500股指期货的陆续上市,进一步丰富了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然而在2015年股灾期间,金融衍生品被冠上了诱导股市暴跌的骂名,一时之间,以期货为首的金融衍生品成为众矢之的,衍生品推出的合理性被推上风口浪尖。价格发现功能是金融衍生品最基本的市场功能,是衍生品市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由于上证50 ETF期权和上证50股指期货的推出时间较晚,市场功能的发挥状况还有待检验,而目前鲜有相关的研究。金融衍生品在股市暴跌中的作用、价格发现功能时变性,以及引起价格发现功能变化的主要因素都是急需研究的内容。鉴于此,本文将上证50衍生品市场作为研究主体,从理论上分析并构建价格发现过程和影响因素作用于价格发现功能的理论框架模型,采用1分钟高频数据从市场领先滞后关系和价格发现贡献度两个方面检验上证50衍生品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从暴涨暴跌行情、每日行情和日内行情三个角度探究价格发现功能的时变性和日内效应,并从市场微观结构和宏观经济信息两个角度揭示影响价格发现功能的主要因素,进而为投资者决策提供参考,为监管当局进行衍生品市场的监管和发展提供政策建议。主要内容包括:首先,运用逻辑推理和规范分析法分析并构建了价格发现过程和影响价格发现功能的理论框架模型。对价格发现功能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和界定后,阐述了价格发现功能的理论依据和相关假说,并分析了期权和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的作用机理和影响路径,进而从市场质量、投资者、交易制度和宏观经济信息的角度出发,系统构建了影响价格发现功能的理论框架模型。其次,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和广义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从信息处理效率的角度定性分析了期权、ETF、期货和指数四个市场价格的领先滞后关系。结果发现:市场之间存在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且期货的引导能力相对较强,期权的引导能力相对较弱;期货市场的冲击响应要快且强于其他市场,期权、ETF和指数的冲击响应效果相近;市场之间保持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期货明显领先其他市场,期权市场相对滞后。运用广义信息共享模型,从新信息融入市场比率的角度定量分析了期权、ETF、期货和指数四个市场的价格发现贡献度。研究发现: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贡献度最大,指数次之,期权和ETF市场相对较小,且期权和期货市场都比标的市场的价格发现贡献度大,表明期货市场主导价格发现,也说明了上证50 ETF期权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发挥正常。然后,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广义信息共享模型和Wilcoxon秩和检验方法分析了价格发现功能的时变性和日内效应。结果发现:在暴涨暴跌区间,期货市场的响应速度仍然快于其他市场,且期权和期货都领先于其标的现货;期权和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具有时变性,价格发现贡献度日均值在暴跌区间中均增大,且期权和期货的价格发现贡献度日均值都大于其标的现货的价格发现贡献度日均值;期权和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具有明显的日内模式。最后,采用计量分析方法从市场微观结构和宏观经济信息两个方面分析了对期权和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波动性会显着降低期权和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能力;投资者情绪和投机性显着降低了期货的价格发现能力,而对期权的影响不大;交易制度变动对期货价格发现能力的影响较为明显,而对期权价格发现能力的影响程度不大;宏观经济信息发布降低了期权的价格发现能力,但提高了期货的价格发现能力,不同时段和不同类型的信息发布,以及宏观经济信息指标对期权和期货的价格发现贡献度也有显着影响。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价格发现过程和影响价格发现功能的理论框架,有利于丰富和发展价格发现功能的理论研究。从领先滞后关系和价格发现贡献度两个角度分析期权和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有利于验证上证50 ETF期权和上证50股指期货的市场功能发挥状况,有助于投资者规避风险并选择合适的投资方式。从暴涨暴跌行情、每日行情和日内行情三个角度探究价格发现功能的时变性和日内效应,有助于解释金融衍生品在股市暴跌中的作用,有助于了解价格发现功能的变化特征。从市场微观结构和宏观经济信息两个方面分析对期权和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影响,有助于了解引起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助于监管当局监管和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

二、证券指数频率分布分析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证券指数频率分布分析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Copula模型的贸易摩擦背景下中美股市联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2.1 股市联动性的相关理论
    2.2 中美贸易摩擦的相关研究
    2.3 国内外不同股市间联动性的相关研究
    2.4 总体评价
第3章 基于EMD模型的数据处理
    3.1 EMD模型介绍
    3.2 中美股市收益率序列的数据选择与预处理
    3.3 基于EMD模型的收益率序列分解与合成
    3.4 小结
第4章 基于Copula模型的贸易摩擦背景下中美股市静态联动性研究
    4.1 理论模型
    4.2 全阶段中美股市在贸易摩擦背景下的静态联动性研究
    4.3 中美股市在贸易摩擦背景下的分阶段静态联动性研究
        4.3.1 对贸易摩擦加剧前的静态分析
        4.3.2 对贸易摩擦加剧阶段的静态分析
        4.3.3 对贸易摩擦相对缓和阶段的静态分析
    4.4 中美股市在贸易摩擦背景下不同频率收益率分量的静态联动性研究
        4.4.1 中美股市高频收益率分量的静态联动性分析
        4.4.2 中美股市中频收益率分量的静态联动性分析
        4.4.3 中美股市低频收益率分量的静态联动性分析
    4.5 小结
第5章 基于DCC-Copula模型的贸易摩擦背景下中美股市动态联动性研究
    5.1 全阶段中美股市在贸易摩擦背景下的动态联动性研究
    5.2 中美股市在贸易摩擦背景下的分阶段动态联动性研究
        5.2.1 对贸易摩擦加剧前的动态分析
        5.2.2 对贸易摩擦加剧阶段的动态分析
        5.2.3 对贸易摩擦相对缓和阶段的动态分析
    5.3 中美股市在贸易摩擦背景下不同频率收益率分量的动态联动性研究
        5.3.1 中美股市高频收益率分量的动态联动性分析
        5.3.2 中美股市中频收益率分量的动态联动性分析
        5.3.3 中美股市低频收益率分量的动态联动性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6.2.1 不足之处
        6.2.2 相关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2)金融自由化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思路和框架
    1.3 创新点和特色
    1.4 局限和不足
第二章 重要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2.1 金融稳定
        2.1.1 金融稳定的定义
        2.1.2 影响金融稳定的因素
    2.2 金融自由化
        2.2.1 金融自由化的理论起源和发展
        2.2.2 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增长
    2.3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稳定
        2.3.1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危机
        2.3.2 金融自由化与股票市场波动
    2.4 金融自由化影响金融稳定性的渠道
    2.5 总结与评述
第三章 金融自由化对金融危机发生频率的影响
    3.1 概述
    3.2 理论模型
    3.3 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3.3.1 样本选取
        3.3.2 金融危机变量
        3.3.3 金融自由化变量
        3.3.4 制度质量变量
    3.4 实证分析
        3.4.1 基本模型
        3.4.2 引入制度质量变量
    3.5 稳健性检验
        3.5.1 关于金融危机发生期间样本处理方式的稳健性检验
        3.5.2 关于金融危机指标的稳健性检验
        3.5.3 对固定效应与内生性的稳健性检验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金融自由化对股票市场波动幅度的影响
    4.1 概述
    4.2 理论背景
    4.3 变量解释与数据来源
        4.3.1 股票市场波动的识别与量化
        4.3.2 股票价格指数
        4.3.3 变量的统计性描述及来源
    4.4 实证分析
        4.4.1 股票市场繁荣-萧条波动特征值分析
        4.4.2 对股票市场波动的事件研究
        4.4.3 回归模型
        4.4.4 金融部门开放数量的影响
        4.4.5 金融部门开放次序的影响
        4.4.6 制度质量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金融自由化影响金融稳定的渠道分析
    5.1 研究背景
    5.2 文献回顾
    5.3 模型设定
    5.4 变量解释和数据描述
        5.4.1 金融稳定性变量
        5.4.2 银行业竞争变量
        5.4.3 制度质量变量
    5.5 实证分析
        5.5.1 金融自由化、金融市场竞争与金融稳定
        5.5.2 金融自由化、经济发展与金融稳定
        5.5.3 金融自由化、制度质量与金融稳定
        5.5.4 资本管制、政府监管、信息透明度与金融自由化
    5.6 稳健性检验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金融自由化背景下的金融监管
    6.1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
    6.2 微分博弈模型
        6.2.1 纳什非合作博弈模型
        6.2.2 协同合作博弈模型
        6.2.3 博弈结论分析
    6.3 演化博弈模型
        6.3.1 演化模型建立
        6.3.2 演化模型求解
        6.3.3 动态演化要素分析
        6.3.4 动态演化博弈中协同稳定策略的引导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2.1 坚持循序渐进的主动开放
        7.2.2 坚持金融自由有序化发展路线
        7.2.3 积极寻求多边合作
        7.2.4 发展协同融合模式
        7.2.5 健设协同发展格局
        7.2.6 “刚性约束”和“柔性引导”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物业服务价格调整影响因素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技术路线图、研究方法和内容
        1.3.1 技术路线图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内容
2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物业服务
        2.1.2 物业服务价格
        2.1.3 价格调整机制
    2.2 理论基础
        2.2.1 计划行为理论
        2.2.2 行为经济学理论
        2.2.3 态度与ABC模型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2.3.1 物业服务价格现状研究综述
        2.3.2 价格调整的影响因素
        2.3.3 价格调整机制在其他领域的研究现状
        2.3.4 国内外研究述评
3 物业服务价格调整影响因素的模型构建与假设
    3.1 资料来源
    3.2 范畴提炼与模型构建
        3.2.1 开放编码
        3.2.2 主轴编码
        3.2.3 选择编码
        3.2.4 理论饱和度检验
    3.3 模型阐述与假设
        3.3.1 模型阐述
        3.3.2 物业服务价格调整行为的假设及问卷设计
4 物业服务价格调整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4.1 数据收集及样本特征分析
        4.1.1 数据收集
        4.1.2 信度检验
        4.1.3 效度检验及因子分析
    4.2 数据分析
        4.2.1 各变量描述性统计
        4.2.2 各变量差异性检验
        4.2.3 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4.3 研究结论
        4.3.1 假设验证
        4.3.2 模型修正
5 物业服务价格调整机制研究
    5.1 我国物业服务价格制度变迁及特征
        5.1.1 物业服务价格制度变迁的路径
        5.1.2 物业服务价格制度的变迁特征
    5.2 物业服务价格调整机制形成机理分析
        5.2.1 物业服务价格形成的影响因素
        5.2.2 物业服务价格调整机制的组成要素分析
    5.3 物业服务价格调整机制现状研究
        5.3.1 物业服务初始定价
        5.3.2 现有调价模型现状分析
        5.3.3 物业服务价格调整流程分析
    5.4 物业服务价格调整机制优化
        5.4.1 物业服务价格调整原则
        5.4.2 物业服务价格调整模型优化
        5.4.3 物业服务价格调整程序优化
6 研究结论及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建议
    6.3 研究创新与局限性
        6.3.1 研究创新
        6.3.2 研究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预调研问卷
    附录 B:正式调研问卷
    附录 C:访谈提纲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4)淮河流域洪水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国外相关文献
        二、国内相关文献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及不足
        一、研究的创新之处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分析
    第一节 巨灾风险及其特征
        一、巨灾风险概述
        二、巨灾风险的特征
    第二节 主要的巨灾风险证券化产品及比较
        一、巨灾债券
        二、巨灾期权
        三、巨灾期货
        四、巨灾互换
    第三节 巨灾债券的运作模式分析
        一、巨灾债券的发行结构
        二、巨灾债券的触发机制及比较
        三、巨灾债券的运行
第三章 淮河流域洪水巨灾风险管理现状
    第一节 淮河流域洪涝灾害风险状况
    第二节 淮河流域引入洪水巨灾债券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一、淮河流域引入洪水巨灾债券的必要性分析
        二、淮河流域引入洪水巨灾债券的可行性分析
    第三节 淮河流域发展洪水巨灾保险证券化面临的问题
        一、保险市场方面
        二、资本市场方面
        三、外部环境方面
第四章 淮河流域洪水巨灾风险债券定价模型及实证研究
    第一节 巨灾风险债券的定价模型
        一、现金流贴现模型
        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第二节 淮河流域洪涝灾害数据的拟合
        一、数据的统计性描述
        二、分布的拟合与检验
    第三节 淮河流域洪水巨灾债券收益率的确定
        一、洪灾损失发生的概率
        二、触发机制及收益率的确定
    第四节 淮河流域洪水巨灾债券价格的确定
第五章 结论及对策建议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第二节 对策建议
        一、保险市场方面
        二、资本市场方面
        三、外部环境方面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5)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对操作风险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论文研究方法及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论文框架
        1.3.3 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理论分析
        2.1.1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定义及特征
        2.1.2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类别
    2.2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度量模型及实证分析
    2.3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框架
    2.4 公司治理理论
        2.4.1 委托代理理论
        2.4.2 行为金融理论
    2.5 公司治理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影响研究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特征分析
    3.1 数据收集及相关说明
        3.1.1 数据收集情况
        3.1.2 相关问题说明
    3.2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特征分析
        3.2.1 操作风险具有严重的危害性
        3.2.2 操作风险呈现阶段性变化
        3.2.3 操作风险的地区分布广泛化
        3.2.4 操作风险具有很强的人为性
        3.2.5 国有银行操作风险形势最为严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损失分布法下的操作风险模型及操作风险计量
    4.1 损失分布模型的基本原理
    4.2 蒙特卡罗模拟的基本原理
    4.3 损失分布的实证分析
        4.3.1 拟合分布函数
        4.3.2 蒙特卡罗模拟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与操作风险
    5.1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
    5.2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对操作风险的影响机理分析
        5.2.1 激励机制对操作风险的影响
        5.2.2 决策机制对操作风险的影响
        5.2.3 监督机制对操作风险的影响
    5.3 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对操作风险影响的实证分析
        5.3.1 样本选择和数据说明
        5.3.2 变量选择和研究假设
        5.3.3 模型选择
        5.3.4 实证分析
        5.3.5 稳健性检验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展望与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1 研究结论
        6.1.2 研究展望
    6.2 政策建议
        6.2.1 培养风险管理文化,严防道德风险
        6.2.2 建立操作风险损失数据库
        6.2.3 改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完善内控制度
        6.2.4 健全操作风险外部监管体系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6)基于网络理论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复杂网络理论
    1.2 时间序列到复杂网络的转换
        1.2.1 循环网络
        1.2.2 重现网络
        1.2.3 最近邻网络
        1.2.4 分段关联网络
        1.2.5 可视图网络
        1.2.6 转移网络
    1.3 金融市场的复杂性
        1.3.1 股票市场
        1.3.2 市场有效性
        1.3.3 股市信息网络
    1.4 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1.4.1 随机矩阵理论
        1.4.2 主成分分析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创新
第2章 时间序列的水平可视图网络研究
    2.1 水平可视图网络
    2.2 随机时间序列的可视图分析
        2.2.1 水平可视图的度分布
        2.2.2 有向水平可视图的度分布
    2.3 多重分形二项测度的可视图分析
        2.3.1 水平可视图的度分布
        2.3.2 有向水平可视图的出度分布
        2.3.3 有向水平可视图的入度分布
        2.3.4 数值模拟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时间序列的四元网络模体性质分析
    3.1 四元无向网络模体结构
    3.2 多重分形二项测度序列
    3.3 分数高斯噪声序列
    3.4 心率间隔时间序列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三元时间序列模体性质研究
    4.1 三元时间序列模体的定义
    4.2 不相关随机时间序列
    4.3 分数高斯噪声序列
    4.4 心率间隔时间序列
    4.5 金融时间序列
    4.6 非线性时间序列分析
        4.6.1 Logistic映射
        4.6.2 混沌时间序列
        4.6.3 时间序列的分类问题
        4.6.4 UCR时间序列分类数据集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投资者信息网络研究
    5.1 偏好性投资者网络
    5.2 投资者信息网络的基本性质
        5.2.1 网络节点的度数及其相关性
        5.2.2 网络连边权重的统计性质
        5.2.3 网络节点的强度及其相关性
        5.2.4 点度数、边权重和点强度之间关系
    5.3 投资者信息网络社团结构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股市高频收益相关性分析
    6.1 研究的样本数据
        6.1.1 数据描述
        6.1.2 数据预处理
    6.2 股票收益相关矩阵分析
        6.2.1 主成分分析
        6.2.2 随机矩阵理论
        6.2.3 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的概率分布
    6.3 特征值的统计性质
    6.4 特征向量及其分量的统计性质
        6.4.1 特征向量分量的总体分布
        6.4.2 最大特征向量的统计性质
        6.4.3 市场效应
        6.4.4 特征向量分量与股票市值的关系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全文总结
    7.1 水平可视图网络
    7.2 金融市场的复杂性
        7.2.1 投资者信息网络
        7.2.2 股票市场相关性结构
    7.3 论文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发表论文目录

(7)私募股权投资、MD&A对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银行借款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框架和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
    1.5 关键概念界定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2 文献综述
    本章小结
第3章 制度背景与现状分析
    3.1 私募股权投资制度背景与现状分析
    3.2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披露制度背景与现状分析
    3.3 创新型中小企业银行借款制度背景与现状分析
    本章小结
第4章 PE对银行借款的影响研究
    4.1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4.2 研究设计
    4.3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4.4 稳健性检验
    4.5 进一步实证分析
    本章小结
第5章 MD&A对银行借款的影响研究
    5.1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5.2 研究设计
    5.3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5.4 稳健性检验
    5.5 进一步实证分析
    本章小结
第6章 PE对 MD&A的影响及MD&A的中介效应研究
    6.1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6.2 研究设计
    6.3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6.4 稳健性检验
    6.5 进一步实证分析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8)A股市场的收益特征及预测研究 ——基于符号时间序列分析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目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四、本文的创新点
第一章 研究方法概述
    第一节 符号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一、符号的转换方法
        二、符号序列的编码
        三、子序列长度L的选择
    第二节 符号序列间的统计分析
        一、符号序列直方图与符号树
        二、相对熵与欧几里得范数
        三、对称交互熵
    第三节 网络结构分析方法
        一、网络结构分析概述
        二、最小生成树与分层树
第二章 股票市场金融收益特征分析
    第一节 股票市场收益特征分析
        一、收益序列符号化
        二、收益序列的主要变化模式分析
        三、基于主要变化模式的收益区间预测
        四、收益序列间的差异性分析
    第二节 股票市场聚类特征分析
        一、数据选取与处理
        二、实证结果及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序列比对模式的金融收益预测
    第一节 序列比对及算法
        一、序列比对概述
        二、动态规划算法
        三、计分函数与空位罚分
    第二节 收益预测与效果分析原理
        一、基于模式匹配的预测原理
        二、预测效果分析
    第三节 基于序列比对模式收益预测的实证分析
        一、基于动态符号化方法的上证综指的收益预测
        二、基于静态符号化方法的上证综指的收益预测
    第四节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上证180 指数收益序列分位数划分情况
附录B 代码
致谢

(9)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基于深市主板市场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 创新点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信息不对称理论
        2.1.2 投资者关系管理理论
    2.2 基本概念的阐述
        2.2.1 机构投资者的界定
        2.2.2 会计信息质量的界定
    2.3 文献综述
        2.3.1 实地调研相关研究
        2.3.2 机构投资者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的相关研究
        2.3.3 文献综述评价
3 我国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制度背景与特征分析
    3.1 相关制度背景
        3.1.1 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背景
        3.1.2 实地调研相关制度背景
    3.2 我国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特征分析
        3.2.1 我国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的调研内容
        3.2.2 我国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的频率分布
        3.2.3 我国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的行业分布
        3.2.4 我国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的地区分布
4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1 机构投资者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动因分析
    4.2 机构投资者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途径分析
    4.3 我国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与会计信息质量
        4.3.1 我国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与应计盈余管理
        4.3.2 我国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与真实盈余管理
        4.3.3 我国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与盈余信息含量
5 研究设计与实证检验结果分析
    5.1 研究设计
        5.1.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5.1.2 研究变量设计
        5.1.3 研究模型设计
    5.2 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对上市公司应计盈余管理影响的实证结果分析
    5.3 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对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影响的实证结果分析
    5.4 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对上市公司盈余信息含量影响的实证结果分析
    5.5 稳健性分析
        5.5.1 变量替代法
        5.5.2 滞后期检验
    5.6 进一步分析
        5.6.1 产权性质的影响
        5.6.2 外部治理环境的影响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相关建议
    6.3 研究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上证50ETF期权、股指期货的价格发现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1.3.1 价格的领先滞后关系
        1.3.2 价格发现贡献度
        1.3.3 价格发现功能的时变性
        1.3.4 价格发现功能的影响因素
        1.3.5 综合述评
    1.4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1.4.1 研究思路
        1.4.2 结构安排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价格发现功能的理论研究
    2.1 价格发现功能定义
    2.2 价格发现贡献度定义
    2.3 理论依据
        2.3.1 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
        2.3.2 定价理论
        2.3.3 协整理论
        2.3.4 投资者情绪理论
    2.4 相关假说
        2.4.1 有效市场假说
        2.4.2 交易成本假说
        2.4.3 交易杠杆假说
        2.4.4 交易限制假说
    2.5 价格发现过程的机理分析
        2.5.1 期权价格发现功能的机理分析
        2.5.2 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的机理分析
    2.6 影响因素对价格发现的作用机理
        2.6.1 市场质量对价格发现的影响机理分析
        2.6.2 投资者对价格发现的影响机理分析
        2.6.3 交易制度对价格发现的影响机理分析
        2.6.4 宏观经济信息对价格发现的影响机理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价格发现功能的实证研究
    3.1 引言
    3.2 价格发现的领先滞后关系研究
        3.2.1 研究设计
        3.2.2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3.3 价格发现的贡献度研究
        3.3.1 研究设计
        3.3.2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3.4 研究结果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价格发现功能的多时间角度分析
    4.1 引言
    4.2 暴涨暴跌行情的价格发现
        4.2.1 研究设计
        4.2.2 因果关系检验
        4.2.3 广义脉冲响应分析
        4.2.4 Johansen协整检验
        4.2.5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4.3 价格发现的时变分析
        4.3.1 研究设计
        4.3.2 每日价格发现贡献度的变化分析
        4.3.3 期权每日价格发现贡献度的变化分析
        4.3.4 期货每日价格发现贡献度的变化分析
    4.4 价格发现的日内效应
        4.4.1 研究设计
        4.4.2 期权价格发现的日内效应
        4.4.3 期货价格发现的日内效应
    4.5 研究结果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市场微观结构对价格发现功能的影响
    5.1 引言
    5.2 市场质量对价格发现的影响
        5.2.1 研究假设
        5.2.2 研究设计
        5.2.3 市场质量对期权价格发现的影响分析
        5.2.4 市场质量对期货价格发现的影响分析
    5.3 投资者对价格发现的影响
        5.3.1 研究假设
        5.3.2 研究设计
        5.3.3 投资者对期权价格发现的影响分析
        5.3.4 投资者对期货价格发现的影响分析
    5.4 交易制度对价格发现的影响
        5.4.1 研究假设
        5.4.2 研究设计
        5.4.3 交易制度对期权价格发现的影响分析
        5.4.4 交易制度对期货价格发现的影响分析
    5.5 研究结果讨论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宏观经济信息对价格发现功能的影响
    6.1 引言
    6.2 研究假设
    6.3 研究设计
        6.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6.3.2 变量定义
        6.3.3 模型构建与说明
    6.4 宏观经济信息对期权价格发现的影响分析
        6.4.1 宏观经济信息发布对期权价格发现的影响
        6.4.2 不同时段的宏观经济信息发布对期权价格发现的影响
        6.4.3 不同类型的宏观经济信息发布对期权价格发现的影响
        6.4.4 宏观经济信息指标对期权价格发现的影响
    6.5 宏观经济信息对期货价格发现的影响分析
        6.5.1 宏观经济信息发布对期货价格发现的影响
        6.5.2 不同时段的宏观经济信息发布对期货价格发现的影响
        6.5.3 不同类型的宏观经济信息发布对期货价格发现的影响
        6.5.4 宏观经济信息指标对期货价格发现的影响
    6.6 研究结果讨论
    6.7 政策建议
    6.8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证券指数频率分布分析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Copula模型的贸易摩擦背景下中美股市联动性研究[D]. 李欣欣.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2]金融自由化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研究[D]. 刘伟. 山东大学, 2020(01)
  • [3]物业服务价格调整影响因素及机制研究[D]. 陶奎燊.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4]淮河流域洪水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研究[D]. 马玉馨. 安徽财经大学, 2020(08)
  • [5]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对操作风险的影响研究[D]. 张欣. 南京大学, 2020(02)
  • [6]基于网络理论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及其应用[D]. 韩瑞琪.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1)
  • [7]私募股权投资、MD&A对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银行借款的影响研究[D]. 贺子聪. 吉林大学, 2019(02)
  • [8]A股市场的收益特征及预测研究 ——基于符号时间序列分析方法[D]. 蒋一帆.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9]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基于深市主板市场的实证分析[D]. 潘婷.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6)
  • [10]上证50ETF期权、股指期货的价格发现及影响因素研究[D]. 许桐桐.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证券指数频率分布分析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