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3S”技术促进21世纪牧区水利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思考

引进“3S”技术促进21世纪牧区水利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思考

一、引进“3S”技术推进21世纪牧区水利高新科技产业发展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郑雨馨[1](2019)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高寒草地水资源潜力及水草畜平衡配置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针对我国高寒草地退化现状,以挖掘草地水资源潜力、构建水-草-畜平衡配置方案为手段,最终达成高寒草地牧区生态保护和农牧民生活水平提升的“双赢”目标。在传统的牧区管理中往往以草、畜为核心,即“以草定畜”,是不具备调控性的,只能有多少草就养多少畜。而水-草-畜平衡的配置方案是立足于水草畜三者的关系,通过调控水资源分配来改变草地生产量从而形成可调控的草畜平衡关系。要达成这一目标,需要明确水资源潜力、制定有效配置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给定“用水”及“产草”的平衡阈值。最终围绕“以水定草、以草定畜”的核心理念,帮助研究区选择最佳放牧模式。研究采用了实地调研结合数据统计、情境模拟的分析方法,并根据祁连山地区特殊的草地分布情况选择了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为主要研究区。第一步。通过对天然草地的多次考察并走访相关政府部门,得到肃南县水利工程分布及草原利用现状。第二步,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获取当地降水情况、用水规划、供水能力、草原生产力以及载畜量等相关数据,并通过计算得到草地供水潜力。第三步,对获得的数据进行情景构建,借助分析软件绘制水、草资源的空间匹配关系,并确定草地灌溉可行性及灌溉、雨养效益。最后,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最优水-草-畜配置方案。研究结果表明:1.肃南县水资源蕴藏丰富,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4.28亿m3、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1.06亿m3,其中可用于草地灌溉水量539万m3。2.肃南县夏季欠载而冬季超载严重,达28万羊单位,补饲压力大,必须进行舍饲。3.天然草地受降水限制,综合夏季草场生产力在1000kg/hm2左右;冬季综合草场生产力在800kg/hm2左右。4.以上述结论作为限制条件,可进行水草畜配置模拟,肃南县可行配置方案主要有:模式Ⅰ灌溉补草模式、模式Ⅱ灌溉种草模式、模式Ⅲ灌溉+雨养补充补草模式三种,其中Ⅱ、Ⅲ都需在适当减畜的前提下进行。本研究立足于优化生产模式、提升管理效益。通过对牧区管理主体方向的把控,使配置流程及方法在草原管理中起一定指导作用:即在未来草原管理中,都可以以此为参考框架,结合具体牧情选择因地适宜的放牧模式,提升我国草原管理在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的综合效益。

张小乖[2](2018)在《百亿到225万亿的水资源公共投资 ——中国智能水网战略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是生命之源。水资源管理,是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生机活力保护的重点。水,也是文明之根。水危机治理,是增强我国环境承载力、扩大经济与人口规模容量的重中之重,也是西部治理现代的牛鼻子。追求务实、科学、本土适应性、可操作性,是中国智能水网解决方案的公共管理研究原则。水危机治理中的南水北调西线研究数个主流方案中,对经济、生态、工程、政府管理进行综合性跨界探索较少,统一把建设资金来源、具体线路、工程管理与配套社会治理等进行论述的,也不多见,难以迎合政府治理的现实需求,智能水网有意开辟这样一种研究思路。本文试图以政府管理视角看水资源管理,研究钱从何处来、效益如何、工程走向、行政风险及预防策略等具体问题,有助于推动公共工程向实践迈进。并藉此探索我国公共政策、公共工程特有的决策逻辑,证明相比西方政府管理的“票决”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府管理思维,更科学合理、更高效。国家智能水网是一个集交通、国防、耕地、经济等于一体的高端公共工程,对国家的长治久安,意义重大。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科技的进步,经济实力及工程实力的增强,跨长江、黄河、怒江、澜沧江、雅鲁藏布江各主流水系的智能水网建设,具有历史必然性。西北地区,水是异常重要的战略资源,关乎群众生命健康、民生与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跨地区公共资源使用、财政及公共投资、粮食安全及耕地保护、国防外交等重要议题。同时,超大型水资源工程的智能化管理、复杂社会问题的多中心协同治理,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治理的必然选择。水危机应对,还需以我国特有的行政及社会治理体制机制为政策环境和现实载体,摸清我国国家战略及地方发展战略与我国水资源布局的特殊关系。本文曾试图仅进行战略统筹研究,但战略因子剖析和学科学理深度的要求,终惹累牍之嫌。但研究结论较乐观,智能水网建设,能新增两大新经济带、五条交通干线,激活四百万平方公里荒漠化地区的工农业活力,理论国内生产总值贡献量约225万亿元,初始政府投资仅需数百亿,值得深入。本文也一直力图弥合政府部门与社会公众间在水危机治理上的分歧,是风险治理、危机治理、多元协同治理、信息化智能化治理等公共管理新动向的应用探索。

陈雄[3](2018)在《南南合作中资源开发利用技术转移模式、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气候变化问题实质就是发展问题,其核心是发展权之争,是国际事务的主导权之争和减排资源的分配,加强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南南技术合作对我国具有重要意义。发展中国家是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开展南南技术合作也是我国实施科技“走出去”战略的一个重要途径。20多年来,我国与发展中国家开展的技术援助与技术培训工作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和丰富经验,也为进一步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南南科技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本研究通过文献综述、研讨会、专家咨询、问卷调查、案例分析以及实证研究等方式,分析了发展中国家气候变化技术需求特点、探讨了向发展中国家转让适用技术特征、分析了重点领域南南技术合作案例和提出了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案,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对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技术按地区、按类型需求的分析,发现技术需求的重点领域主要集中在:减缓领域和适应领域,总结出了这些国家气候变化技术需求特点。发展中国家重点技术需求大多以低成本、易掌握、易维护的成熟适用技术为主,并且这些需求与其优先发展事项如减贫、改善民生、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等紧密关联。(2)开展我国对发展中国家转让适用技术特征分析,形成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可供转让的适用技术清单,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可行性,对农业、可再生能源和水资源领域应对气候变化适用技术进行了筛选,编制了可在发展中国家推广应用的《应对气候变化适用技术手册》。(3)分析了重点领域南南技术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案例,通过在农林业、可再生资源、水资源与环境和卫生健康等几方面合作案例的实证研究,提出了我国面向发展中国家技术合作与技术转让的合作机制、模式,以及相关战略措施。(4)提出了南南技术转移主要存在的障碍及合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西非农业科技园建设行动方案(适应领域)、点亮非洲行动方案(减缓领域)和非洲生态守护行动方案(适应领域)等重点领域我国对发展中国家南南科技合作方案建议,促进形成我国对发展中国家技术援助的整体机制、有效平台、优先领域和重点援助项目。

库勒米拉·赛力克[4](2015)在《阿勒泰地区牧民定居效应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80年代以后,新疆牧民定居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与过去的定居有了很多变化。这期的牧民定居是市场经济因素推动的牧区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的需要,也是整个牧民们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急切愿望所驱动,又是政府大力提倡、鼓励、扶持等政策导向的结果,从而使牧民定居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变化。实施游牧到定居的政策使游牧民族走向文明生活条件的重要标志,这不仅振兴和繁荣游牧民族的经济、社会的稳定、生态的保护等方面的重要步骤,而且在实现游牧民族现代化的重大战略措施。本文建立在阿勒泰地区牧民定居的基础上。阿勒泰地区自从实施牧民定居富民工程以后,提出有关改善生态环境、持续提高牧民收入、提高牧民的竞争力,提高牧民的整体素质,产生新兴牧民等一系列的政策体系,这些政策实施后,牧民们在社会总体上接受相应积极的工作,实行的这些相关工作是否达到了目标,论文对此进行了调查研究。首先,构建了阿勒泰地区牧民定居的效应评价指标体系,选取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哈巴河县以及吉木乃县作为调查研究的对象。其次进行问卷调查、实地走访调研、入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牧民定居效应做相关的研究。再次采用德尔菲法来分别评价阿勒泰地区牧民定居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并对政策目标体系的实现程度进行综合评价,进一步分析牧民定居过程中的预期目标与实际效益之间的差异,并提出牧民定居工程建设中存在的水利设施、饲草、适应新环境、文化弱化、新定居点环境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同时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最后的调查研究的结果显示为:阿勒泰地区的牧民定居综合评价为较好,其中经济效益为最佳、社会与生态效益均较好的态势。最后希望本文对阿勒泰地区牧民定居的发展、定居工作的进一步实施能给提供参看价值的作用。

吴燕红[5](2015)在《人类学视角下的少数民族社区应灾能力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少数民族多居住于地理、气候条件有较强烈灾害倾向的地区,社会经济条件所限又使得抵御灾害的基础设施不足,导致灾害呈常态发作且往往造成严重损失。我国少数民族的“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特点,使得某一民族聚居的村、寨规模的社区还可以相对独立于现代化冲击之外,传统的文化,组织结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得以比较完好地保留。社区具有承上启下的功能和优势,对少数民族聚居社区在应对灾害时的行为进行观察式田野调查,了解其应灾行为特点及其与民族文化的相关性,分析其对应灾能力影响的优势与不足,提出提升少数民族社区防灾减灾能力的模式与方法。灾害学对自然灾害的研究有很多成果,包括对致灾因子、脆弱性、应灾能力、风险等定性和定量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都是在地区、国家、市、县较大尺度上进行的,社区层级的研究几乎没有。人类学以深入观察,详细记录,长期跟踪的研究方法见长,这样的研究更有针对性不会流于泛泛。选择少数民族地区常见的地震灾害,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为研究灾种,分别于2011年8月,2012年10月,2015年3月对屡遭地震袭击的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L寨应对地震灾害的全过程进行跟踪调查,时间跨度5年,经历了灾后应急和灾后安置和恢复重建阶段。于2011年7月和2015年3月在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并造成99人死亡的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县D村调研,研究主要对应的是灾后重建和恢复阶段。通过L寨的案例发现在一个少数民族社区保存较为完好的传统社会资本、社会组织形式、制度及价值观念等属于文化范畴的概念在应对灾害的全过程中起了积极作用。通过关于D村的灾害发生、救灾尤其是灾后重建的过程与灾民访谈,认为灾害的惨重结果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除了当地具备发生这类地质灾害的自然条件之外,监测预警的不利是造成灾害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灾后永久居住区重建时与社区沟通的不顺畅及没有充分发挥社区自组织的功能,使得恢复工作不仅远未取得预期的效果,甚至可能成为新的社会冲突的引子。基于单点历时性和多点共时性的田野调查,通过比较研究,排除不同灾害的自然属性,从灾害的社会属性出发,将观察的视点放置于承灾体即社区之上,以文化和社会变迁为切入点,以灾害周期各环节为线索,分别从备灾能力、应急救助能力和灾后恢复重建能力三方面展开,对少数民族社区应对灾害能力的提升提出建议。保持少数民族文化和组织结构,维护良好的传统的社会资本对提升少数民族社区的应灾能力是有非常积极作用的;社区参与度的提高也是行动的关键;改变“救灾全靠政府”的现状,制定条款清晰的制度,避免在灾后救助和补偿时缺乏标准,随意性强,防止救灾和重建造成新的难民以及成为新的社会冲突的隐患。

叶晗[6](2014)在《内蒙古牧区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是草原大国,草地总面积达4亿多公顷,居世界第二位。但是由于近年来盲目开发和过度利用,以及全球气候变暖等因素,全国90%的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沙化、退化、盐渍化。内蒙古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保护屏障,草地“三化”程度更为严重,草原生态环境恶化形式非常严峻。在此背景下,本文对内蒙古牧区草原生态补偿机制进行研究,以期为恢复和改善草原生态系统、促进牧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谐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包括以下几方面:(1)首先对国内外草原生态补偿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根据生态学、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对草原的公共物品属性、外部性以及产权特征进行分析,为草原生态补偿机制提供理论基础。(2)从我国草原退化形势、草原生态服务功能、草原战略地位分析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必要性,通过分析我国财政投入力度、颁布的政策法规以及国内外成功实践案例,得出我国已经具备实施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经济实力、政治意愿及技术保障。(3)为构建一套适合内蒙古牧区草原生态补偿机制框架,对牧区实施的京津风沙源和退牧还草两大草原生态治理工程进行评析,发现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补偿主体单一、补偿标准过低、补偿范围偏小、投入力度偏弱以及监管体系落后等问题。(4)根据样本点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分析牧民对实施的草原生态治理工程的满意程度,通过离散变量数学期望公式计算出牧民对退牧还草工程的受偿意愿期望均值为每年每亩137.15元。国家在制定草原生态补偿标准时不仅要考虑中央财政的投入力度,同时要兼顾牧户的损失成本。因此本研究根据调研数据,从牧户的角度出发,分析牧户的哪些因素会对补偿标准的设定产生影响,通过计量经济模型分析得出,牧民的社会、经济及生理特征等因素会影响补偿标准的设定。(5)在对牧户草原生态补偿意愿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构建草原生态补偿机制框架。通过利益相关者分析方法确定补偿主体及补偿对象。根据草原生态系统特征,分析补偿范围。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以机会成本确定补偿标准。在补偿保障机制上,本文提出应在法律保障机制、公众参与机制、监督管理机制以及绩效评估机制上进行强化和完善,为巩固现有实施成果和后续实施提供有力保障。(6)内蒙古牧区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有效实施离不开配套的制度建设及相关的政策体系,在加强基础性支撑制度建设方面,本文提出要:①完善我国草原生态补偿法律体系;②构建草原行政管理部门协作机制;③强化草原生态补偿监督管理力度;④建立草原生态补偿公众参与制度;⑤大力推进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⑥加强草原保护科研支撑能力建设。在完善政府补偿机制、推进市场补偿机制建设方面:①继续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②拓宽生态补偿资金筹集渠道;③优化生态补偿组织管理体系;④积极参与国际生态环境合作;⑤深化草原产权管理制度;⑥丰富草原生态补偿市场化运作模式;⑦调整内蒙古牧区产业格局。

郭川[7](2013)在《霍城县牧民定居效应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游牧到定居是一个民族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当今世界许多国家的经验证明,一个完全依靠游牧畜牧业的国家和民族,不可能步入先进国家和民族的行列。改革开放以来,定居化已成为各牧区的发展趋势。霍城县有计划、大规模推行牧民定居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目前有两种定居模式,集中定居与插花定居,截至2011年,全县有牧民17466人、3797户。已定居(含半定居)牧民2953户,未定居牧民844户。通过定居可以改善牧区生活环境,也改变了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与传统思想观念。加快牧区游牧民族定居步伐,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又是实现各地区游牧民族兴旺发达的重大战略举措,还是增进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的根本保证。本论文建立在霍城县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运用了层次分析法、文献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先对霍城县牧民定居工程进行了效应分析,发现霍城县牧民定居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较好,生态效益一般。再对霍城县集中定居与插花定居进行对比效应评价,总体对比来看,集中定居与插花定居都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集中定居的社会效益要高于插花定居的社会效益,插花定居的生态效益要高于集中定居的生态效益。从主观与客观的方面阐述了影响牧民定居效益的因素,即定居点自然条件差、定居资金短缺、牧民缺乏主观能动性、定居后牧民不适应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尽管霍城县牧民定居工程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受牧区自然条件、资金、牧民素质、少数民族传统观念等因素制约,大多数定居点仅仅解决了住房、棚圈等基本问题。水利设施滞后、缺乏饲草料地、资金短缺、牧民定居后对新环境的不适应、部分干部对牧民定居的认识不到位等这些问题都充分说明了霍城县牧民定居工程还是一个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定居。针对这些问题,从定居点条件、牧民、政府相关部门的角度,提出完善了霍城县牧民定居工程的对策建议,即水利先行,搞好人工饲草料地建设、合理规划定居点,继承有益的民族传统文化、大力发展牧区教育、加大对牧民定居的投入,减轻牧民自筹资金压力、加大对干部的培训、发展牧民定居点的社会保障制度。希望能通过此论文能为霍城县牧民定居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刘廷[8](2013)在《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飞速发展,人口膨胀、能源危机和环境恶化这三大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为了解决这三大问题,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人们努力寻找应对各种措施,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取得了显着效果,但由于多数措施着眼于末端治理,而不是资源投入的生产开端,因此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于是世界上许多学者努力寻求从生产开端来解决问题的办法。经过长期不断的探索,从生产开端开始努力减少资源消耗的全过程解决问题的生产模式逐步形成,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理论也逐渐成型,并且循环经济生产模式被世界多个国家应用到本国的经济发展实践中,取得了重大成功。中国经济经历了三十多年的的高速发展,中国的发展遇到了能源、环境等瓶颈的约束,亦必须依靠对资源的循环利用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切合实际的理论来指导中国的循环经济实践。在中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中,财政政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财政政策尚未形成完善的政策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循环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同时,适用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会计制度也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对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不仅对于促进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建立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的财政政策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且也会促进对循环经济及财政政策的理论研究。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讨论了论文的选题意义以及本研究的主体架构。第二章介绍了循环经济基本理论。分析了清洁生产的“5R”原则、庇古税、科斯定理、生态学理论和系统学理论,以及税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途径,为下文的分析准备了理论基础。第三章对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本章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状况分为废弃物利用为主——末端治理为主——步入清洁生产阶段——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战略这四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具体政策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在此基础上,认为废旧物资回收体系不够健全、循环经济相关技术不够先进、需求不足引致的恶性循环机制以及钢铁和铜的再生资源企业面临经营困难等是制约目前中国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第四章对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变迁进行了深入分析。本章深入分析了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演变、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中国实际,主要分析了矿产资源与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财政政策的演变,以及现行循环经济财政政策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五章在分析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效果及财政政策作用于循环经济的关键环节的基础上,提出发展循环经济的认识的提高是决定性因素,应着眼于循环经济新技术的开发与运用、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体系的完善是基础条件、提高生活垃圾处理能力是当务之急。第六章总结和评价了经济发达国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以及对中国的借鉴。本章分别考察了美国、德国、日本、欧盟等主要经济发达国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并在对其进行评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中国的借鉴与启示。第七章提出了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及其实施机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制定方向是弥补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市场的不足,培育市场的薄弱环节,促进薄弱环节市场的形成。要完善循环经济税收制度体系,即主要完善资源税制度、优化企业所得税制度、优化增值税制度、完善消费税制度、建立环境税制度,还要建立和完善税收以外的政策制度,即建立产品责任金制度、废弃物回收抵押金制度、加大对循环经济技术开发的政府补贴和奖励、倾斜性的政府采购制度。此外还分析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实施机制,这也是财政政策能有效实施的条件或制约因素,即财政政策的监督与透明化体系、税收信息追踪系统、社会公众的广泛理解与参与、加快建立循环经济会计制度。第八章结合作者实际工作经验,研究了广西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这个案例作为本文研究结果的一个载体,反映了本文分析结论的适用性,也为当地制定税收优惠政策提供一个分析框架和初步的结果。

刘世庆,许英明[9](2012)在《长江上游川西北高原牧区深化生态建设路径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川西北高原牧区是我国八大牧区之一,也是全国三大林区之川西林区的主体,还是我国第二大藏区、"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是生态脆弱区域和生态关键区域,其独特的生态地位、生态价值和战略意义,使其成为西部生态建设的先行区。经过西部大开发十多年来的生态建设,取得许多积极成果,同时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和转型任务:沙化及荒漠化继续向东蔓延,人口压力和牲畜超载依然严峻,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矛盾加剧,生态建设与牧区发展未能有效链接等。川西北高原牧区新一轮生态建设的努力方向和政策深化方向是:转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挥科技支撑作用,构建易于操作的生态补偿机制,创新生态建设投融资机制,借鉴对口援建方式推进生态建设,继续深化前十年的生态建设政策等。

巩芳[10](2010)在《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及在内蒙古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是在我国及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和人们对良好生态环境需求不断增加的背景下,以内蒙古草原生态补偿为研究对象,以生态学、资源与环境学、经济学等相关理论为基础,借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框架,并对其构成要素进行详细分析,并首次提出各要素的耦合是复合型多层次的草原生态补偿模式。本文利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遵循先理论研究,后应用研究的思路,提出了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架构和实践模式。理论研究方面,在梳理和评述草原生态补偿和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对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各构成要素进行详细分析,并创新性的提出复合型多层次草原生态补偿实现模式,这一模式包含三个层次:基础补偿层、纵向补偿层和横向补偿层。本文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详细阐述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对草原生态修复的作用机理。应用研究方面,以内蒙古草原生态退化的现状分析为基础,以内蒙古现有的草原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为导向,分析了内蒙古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构成要素,并对草原生态复合型多层次补偿模式在内蒙古的应用进行详细剖析。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草原生态补偿及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基础和国内外的生态补偿实践进行梳理和评述。二是分析了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构成要素及其组合——复合型多层次草原生态补偿模式。三是从理论上提出了草原生态环境库兹尼茨曲线,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分析了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优化草原生态环境库兹尼茨曲线的路径。四是分析了内蒙古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构成要素,利用利益相关方分析法确定了补偿主体和补偿对象。利用草原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理论初步测算出内蒙古草原生态补偿标准,并利用经济学中成本收益模型确定补偿标准的范围,本文还提出,草原生态补偿标准应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进行动态调整。五是在详细分析内蒙古现有的草原生态补偿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内蒙古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实践模式——内蒙古草原生态复合型多层次补偿模式。这一模式包含基础补偿层、纵向补偿层和横向补偿层。

二、引进“3S”技术推进21世纪牧区水利高新科技产业发展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引进“3S”技术推进21世纪牧区水利高新科技产业发展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高寒草地水资源潜力及水草畜平衡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高寒草地的概念
        1.3.2 高寒草地的功能
        1.3.3 高寒草地的退化
        1.3.4 高寒草地管理
        1.3.5 草畜平衡研究
        1.3.6 水草畜配置方案研究
2 研究区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
        2.1.2 气象水文
        2.1.3 土壤植被
        2.1.4 社会经济
        2.1.5 自然保护区
    2.2 研究方法
        2.2.1 实地调研及资料收集
        2.2.2 数据处理方法
        2.2.3 研究技术路线
3 肃南县草原牧区供水潜力分析
    3.1 水资源潜力分析
        3.1.1 降水
        3.1.2 地表水资源
        3.1.3 地下水资源
    3.2 供水现状
        3.2.1 现有供水工程
        3.2.2 用水现状
    3.3 草地供水潜力分析
        3.3.1 肃南县总用水量控制指标
        3.3.2 肃南县降水资源潜力
        3.3.3 肃南县地下水供水潜力
        3.3.4 肃南县地表水供水潜力
4 水草畜配置
    4.1 草地资源概况
        4.1.1 肃南县天然草场产草量分析
        4.1.2 肃南县天然草场产草潜力分析
        4.1.3 肃南县人工草地产草潜力分析
    4.2
        4.2.1 实际载畜量
        4.2.2 核定载畜量
        4.2.3 草畜平衡分析
    4.3 水草畜配置方案
        4.3.1 水草畜配置分析
        4.3.2 水草畜配置情境模拟
        4.3.3 未来草地灌溉潜力分析
5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2)百亿到225万亿的水资源公共投资 ——中国智能水网战略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三)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四)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3. 论文逻辑架构
    (五) 论文创新与不足
二、中国水资源的地理、历史、经济战略研究
    (一) 中国水资源地理现状分析
    (二) 中国水危机的历史演义
    (三) 当代水危机与经济战略、缺水估算
三、中国智能水网综合治理方案
    (一) 总体概述——社会主义公共经济学与公共物品外部性
    (二) 智能水网的具体政策与工程治理研究
        1. 昆藏高铁与饮水安全网工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
        (1) 国家安全饮水网工程——论资源市场化配置的失灵
        (2) 昆藏高铁——从市场的本质看华盛顿共识
        2. 黄青航道与红藏线——东西部均衡发展与绝对稀缺资源配置
        (1) 黄青航道工程——东西部发展不均衡的战略资源短缺观
        (2) 红藏大动脉——财政转移支付与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3. 新黄河回黄工程——再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市场与政府
        (1) 阿尔金山水闸——论政府的政治稳定职能
        (2) 古丝路大运河——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3) 蒙北1200治沙干渠——内蒙与雁北地区的水权与环境治理
        (4) 北疆渠——新疆北部水资源管理和以水为中心的区域经济学
        (5) 南疆渠——水资源与新疆南部盆地的战略定位
        (6) 甘陕川青补充型工程——丘陵地区的生态治理
        4. 阿兰线工程——社会主义的生态经济学与中国式国防经济学
        (1) 阿尔金山市建立及复垦工程——西北战备物资支点与科研基地
        (2) 阿兰公路、铁路——生态经济的宏观思辨
        5. 高原植被保护水廊——论特殊地区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1) 安多水电站工程——淡水资源与藏北生态安全保障
        (2) 南水工程(日申铁路)——内外流区的高海拔生态补给
        (3) 西坝工程——阿里地区的发展战略
        6. 藏北高原淡水资源网络建设与生态修复——论政府的社会职能
        (1) 可可西里湖淡化扩容工程
        (2) 通天河引水修复工程
        7. 沪喀高铁与嘉汉水道——政府宏观经济调节职能的再思考
    (三) 本章小结
四、公共融资与成本收益分析
    (一) 基于决策科学理性的超长期公共工程宏观财经分析
    (二) 概算与融资策略分析
        1. 工程概算——公共工程的成本控制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衍生金融市场的公共融资功能
        3. PPP模式融资
        3. 央地财政资金和政府债券
    (三) 本量利分析
    (四) 本章小结
五、智能水网工程的综合治理研究
    (一) 智能水网与南水北调西线
    (二) 智能水网的生态涵养工程
    (三) 国家智能水网管理信息系统
    (四) 智能水网的行政区划与合作治理思考
        1. 中央生态与安全直辖区——论西部治理中的政府政治职能
        (1) 国防重镇——阿尔金山市
        (2) 科技中心——鲸鱼湖镇
        (3) 行政中心——格尔木
        (4) 金融中心——苏干湖
        (5) 文化中心——楼兰
        (6) 经济中心——日月山
        2. 亚洲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共同体
    (五) 本章小结
六、智能水网的社会价值分析
    (一) 农业收益
    (二) 金融科技与物贸发展战略
    (三) 第二三产业产值
    (四) 人口供养力
    (五) 国内生产总值驱动力
七、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3)南南合作中资源开发利用技术转移模式、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意义、存在的问题
    1.2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案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2章 南南科技合作应对气候变化
    2.1 气候变化科技合作态势
    2.2 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援助现状与特点
        2.2.1 发达国家气候变化科技援助及合作现状
        2.2.2 国际组织气候变化科技援助及合作现状
    2.3 南南科技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现状与存在问题
        2.3.1 南南科技合作现状与政策
        2.3.2 应对气候变化南南技术转移的途径
        2.3.3 南南科技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问题
第3章 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技术需求分析
    3.1 需求分析(按地区)
        3.1.1 东非
        3.1.2 南非
        3.1.3 西非
        3.1.4 中非
        3.1.5 西亚北非
        3.1.6 东南亚
        3.1.7 南亚
        3.1.8 中亚
        3.1.9 拉美
        3.1.10 小结
    3.2 需求分析(按类型)
        3.2.1 小岛国及低海拔沿海国家
        3.2.2 干旱与半干旱国家
        3.2.3 最不发达国家
    3.3 发展中国家气候变化技术需求特点分析
        3.3.1 重点领域与优先技术
        3.3.2 技术需求特点
第4章 我国可向发展中国家转让适用技术分析
    4.1 我国可向发展中国家转让适用技术
        4.1.1 农林业
        4.1.2 可再生能源
        4.1.3 水资源与环境
        4.1.4 卫生健康
        4.1.5 节能减排
        4.1.6 我国可供转让适用技术清单
    4.2 我国可向发展中国家转让适用技术特征分析
        4.2.1 适用技术领域分布
        4.2.2 已转让适用技术领域分布
        4.2.3 适用技术来源分布
    4.3 可转让适用技术储备分类统计
        4.3.1 能源
        4.3.2 农业
        4.3.3 林业
        4.3.4 水资源
        4.3.5 卫生健康
        4.3.6 建筑节能减排
        4.3.7 工业节能减排
        4.3.8 商业和民用节能减排
        4.3.9 防灾减灾
        4.3.10 基础设施
        4.3.11 废弃物利用
        4.3.12 交通
        4.3.13 资源环境技术
        4.3.14 其它
    4.4 已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技术分析
        4.4.1 已转让技术按领域分布
        4.4.2 已转让技术按国别分布
    4.5 小结
第5章 重点领域南南科技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案例分析
    5.1 农林业
        5.1.1 杂交水稻技术合作
        5.1.2 种植加工技术合作
        5.1.3 菌草利用技术合作
        5.1.4 节水农业技术合作
    5.2 可再生能源
        5.2.1 太阳能技术合作
        5.2.2 小水电技术合作
        5.2.3 沼气利用技术合作
    5.3 水资源与环境
        5.3.1 水窖技术合作
        5.3.2 给排水技术合作
        5.3.3 坦噶尼喀湖生态监测技术合作
        5.3.4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技术合作
        5.3.5 气象技术合作
        5.3.6 生态保护技术合作
    5.4 卫生健康合作
第6章 应对气候变化南南技术转移机制分析
    6.1 南南技术转移的主要障碍
        6.1.1 资金短缺
        6.1.2 文化差异
        6.1.3 受体水平
        6.1.4 需求不明
        6.1.5 政治与人身安全
        6.1.6 商务障碍
    6.2 南南科技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6.3 南南技术转移的模式、机制分析
        6.3.1 政府主导的南南技术转移模式
        6.3.2 市场主导的南南技术转移模式
        6.3.3 国际组织/NGO主导的南南技术转移模式:三方合作机制
    6.4 重点领域技术转移模式探讨
        6.4.1 能源(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技术转移模式分析
        6.4.2 环境领域技术转移模式分析
        6.4.3 农业领域的技术转移模式分析
    6.5 中国科技部-联合国环境署-非洲水行动项目实证分析
        6.5.1 水行动项目方案设计、建议提出及实施
        6.5.2 水行动项目实施成效及影响
    6.6 小结
第7章 南南科技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具体合作方案
    7.1 中国-联合国-非洲水行动项目合作
    7.2 非洲农业行动南南合作方案
    7.3 点亮非洲项目建议
    7.4 非洲生态守护项目建议
    7.5 关于加强与周边和一带一路国家开展科技合作的建议
第8章 结论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成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附录
    附录1:应对气候变化适用技术重点领域分类
    附录2:面向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适用技术征集调查表
    附录3:气候变化南南科技合作问题与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附录4:创新合作机制,深化科技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的建议
    附录5: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援外及南南合作工作的建议
附件

(4)阿勒泰地区牧民定居效应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和相关理论
        一 国内外研究综述
        二 相关理论界定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点
        一 创新点
        二 不足点
第二章 阿勒泰地区牧民定居工程政策和定居工程现状
    第一节 阿勒泰地区牧民定居工程政策介绍
        一 自治区和自治州的政策目标
        二 阿勒泰地区政策目标
    第二节 阿勒泰地区牧民定居的现状
        一 阿勒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二 阿勒泰地区牧民定居总体规模
        三 阿勒泰地区牧民定居实施的现状
第三章 阿勒泰地区牧民定居的政策效率分析
    第一节 阿勒泰地区牧民定居的经济效应分析
        一 对当地总产值的影响
        二 对牧业总产值的影响
        三 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第二节 阿勒泰地区牧民定居的社会效应分析
        一 生活方式转化效应
        二 就业模式转化效应
        三 人力资源开发效应
        四 公共基础设施实现度效应
    第三节 阿勒泰地区牧民定居的生态效应分析
        一 草原生态改善效应
        二 定居环境改善效应
        三 定居区长远环境效应
第四章 阿勒泰地区牧民定居效应的综合评价分析
    一 效应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二 效应评价使用的数据和方法
第五章 阿勒泰地区牧民定居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阿勒泰地区牧民定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定居点的水利设施与其他基础设施不完善
        二 饲草料地配套缺乏
        三 牧民对定居后的新环境不适应,民族文化走向弱化
        四 牧民自筹资金压力较大 补助金发放缓慢
        五 定居点的环境问题
    第二节 牧民定居后将面临的核心问题
        一 定居后的就业问题
        二 收入的可持续问题
        三 生产生活方式的适应问题
第六章 加强阿勒泰地区牧民定居工程的相关对策建议
    第一节 对牧民定居过程中存在问题提出的相关对策
        一 加强牧民定居点的水利设施与其他基础设施
        二 提高人工饲草料地建设
        三 促进牧民对定居后的新环境的适应与民族文化传承
        四 减少牧民自筹资金压力,加大对牧民定居的投入
        五 解决定居点的环境问题
    第二节 对将面临的核心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 要提高牧民们的定居后的就业问题
        二 促进牧民收入的可持续性
        三 适应新的生产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致谢
个人简历

(5)人类学视角下的少数民族社区应灾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相关文献研究
        1.2.1 自然灾害的概念及其双重属性
        1.2.2 灾害系统理论
        1.2.3 灾害的社会科学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地点的选择
    1.4 论文基本框架与内容
第二章 少数民族社区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云南省盈江县L寨
    2.1 地震带上的村庄-L寨
    2.2 地震带来的变迁
        2.2.1 L寨环境的改变
        2.2.2 生产生活的变迁与恢复
    2.3 缓冲灾害的打击-传统文化
        2.3.1 传统的社会组织结构
        2.3.2 传统的社会资本
        2.3.3 灾害的地方性知识和传统文化的保持
    2.4 灾害损失的主因分析
        2.4.1 基础设施薄弱是少数民族地区有效应灾的障碍
        2.4.2 灾害频发但灾害意识仍不足
        2.4.3 少数民族社区普遍缺乏应急预案制定的能力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少数民族社区应对地质灾害能力-贵州省关岭县D村
    3.1 田野概况
    3.2 灾害突至而破坏长久
        3.2.1 灾害的破坏
        3.2.2 异地安置灾民的生活状况
    3.3 D村的灾害影响迁延源于多因素叠加
        3.3.1 致灾因子-地形、地质、强降雨
        3.3.2 脆弱性-暴露于危险之下的脆弱人群
        3.3.3 防灾能力-预案、演练、监测
        3.3.4 基础设施不足-少数民族地区的共同问题
        3.3.5 灾后异地安置-困难源自安土重迁的观念还是对未来生活无着的隐忧
        3.3.6 决策过程灾民的参与度不足
        3.3.7 我国救灾体系的缺陷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少数民族应灾能力的分析-基于L寨和D村的田野调查
    4.1 少数民族地区自然灾害特点及危害
        4.1.1 少数民族地区自然灾害特点
        4.1.2 少数民族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
    4.2 少数民族地区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分析
        4.2.1 自然条件原因
        4.2.2 社会原因
    4.3 社区居民和灾害-问卷调查
    4.4 L寨和D村应灾能力差异分析
        4.4.1 社会资本的差异
        4.4.2 灾害发生的频度不同
        4.4.3 社会变迁的剧烈程度
        4.4.4 参与程度不同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少数民族社区应灾能力的形成机制
    5.1 社区的应灾能力
    5.2 借鉴国际社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实践
        5.2.1 世界卫生组织-“安全社区”
        5.2.2 联合国减灾战略-“社区恢复力”建设
        5.2.3 美国-“减灾型社区”
        5.2.4 亚洲备灾中心-“以社区为基础的灾害风险管理”
    5.3 我国社区减灾管理能力现状
        5.3.1 未能充分发挥社区自组织的作用
        5.3.2 灾害应急预案不完善
        5.3.3 防灾意识淡薄
        5.3.4 对农村社区扶持不足
    5.4 少数民族社区应灾能力的再生产机制
        5.4.1 备灾能力
        5.4.2 应急救助能力
        5.4.3 灾后恢复重建能力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保持传统的社会资本
        6.1.2 社区成员参与
        6.1.3 改变我国灾害救助体系
        6.1.4 对文化“补偿式”恢复
        6.1.5 挖掘传统知识
    6.2 展望
        6.2.1 进行定量研究
        6.2.2 扩大研究区域和灾害类型
        6.2.3 从微观到宏观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中国民族自治地方
    附录2 少数民族地区汇总
    附录3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地震
    附录4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自然灾害情况统计--泥石流和滑坡
    附录5 勐町村拉勐村民小组村规民约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内蒙古牧区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目录
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国外生态补偿研究
        1.2.2 国内生态补偿研究
        1.2.3 国内外生态补偿研究评述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草原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2.2.1 生态学理论
        2.2.2 公共物品理论
        2.2.3 外部性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5 生态价值理论
        2.2.6 博弈论
第三章 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3.1 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分析
        3.1.1 草原生态补偿机制是巩固草原战略地位的重要举措
        3.1.2 草原生态补偿机制是改善草原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
        3.1.3 草原生态补偿机制是实现牧区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3.1.4 草原生态补偿机制是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必然要求
    3.2 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可行性分析
        3.2.1 财政可行性
        3.2.2 政策可行性
        3.2.3 实践可行性
第四章 内蒙古牧区草原生态补偿实践及其评析
    4.1 内蒙古牧区经济社会概况
        4.1.1 自然资源概况
        4.1.2 经济发展现状
        4.1.3 社会发展现状
    4.2 内蒙古牧区草原生态补偿实践案例介绍
        4.2.1 京津风沙源工程
        4.2.2 退牧还草工程
    4.3 内蒙古牧区草原生态补偿实践效果评价
        4.3.1 生态环境效益
        4.3.2 经济社会效益
        4.3.3 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 牧户生态补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5.1 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
        5.1.1 调研方法和调研思路
        5.1.2 调研内容及问卷设计
    5.2 调研数据分析
        5.2.1 调研牧户家庭基本情况
        5.2.2 调研牧户生产经营及收入情况
        5.2.3 调研牧户草场流转及项目参与情况
        5.2.4 调研牧户对已实施草原保护建设项目评价
        5.2.5 调研牧户对草原认识以及保护建设意愿
        5.2.6 调研牧户对气候风险的认识
    5.3 草原生态治理工程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5.4 基于牧户层面对补偿标准影响因素分析
    5.5 调研牧户受偿意愿值估计
    5.6 调研分析结论
第六章 内蒙古牧区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
    6.1 构建牧区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原则
    6.2 牧区草原生态补偿机制框架设计及要素分析
        6.2.1 补偿责任确立机制
        6.2.2 补偿范围界定机制
        6.2.3 补偿标准确定机制
        6.2.4 补偿方式选择机制
        6.2.5 补偿保障机制分析
第七章 完善牧区草原生态补偿机制政策体系研究
    7.1 加强基础性支撑制度建设
        7.1.1 完善我国草原生态补偿法律法规
        7.1.2 构建草原行政管理部门协作机制
        7.1.3 强化草原生态补偿监督管理力度
        7.1.4 建立草原生态补偿公众参与制度
        7.1.5 大力推进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7.1.6 加强草原保护科研支撑能力建设
    7.2 不断优化政府补偿机制
        7.2.1 继续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7.2.2 拓宽生态补偿资金筹集渠道
        7.2.3 优化生态补偿组织管理体系
        7.2.4 积极参与国际生态环境合作
    7.3 大力推进市场补偿机制
        7.3.1 深化草原产权管理制度
        7.3.2 丰富市场补偿运作模式
        7.3.3 调整内蒙古牧区产业格局
第八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
    8.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7)霍城县牧民定居效应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外研究综述
        1.4.2 国内研究综述
    1.5 课题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以及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目标
        1.5.3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1.5.4 技术路线
        1.5.6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2.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2.1 牧民定居的概念及分类
        2.1.1 生态移民
        2.1.2 牧民定居
        2.1.3 可持续发展
    2.2 农业经济相关理论
    2.3 生态经济相关理论
    2.4 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
3.霍城县牧民定居的概况
    3.1 霍城县牧民定居的演变过程
        3.1.1 霍城县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3.1.2 霍城县牧民定居的发展过程
        3.1.3 霍城县牧民定居的现状
    3.2 霍城县牧民定居的途径与特点
        3.2.1 霍城县牧民定居的主要途径
        3.2.2 霍城县牧民定居的特点
    3.3 不同群体对定居的看法
        3.3.1 富裕牧民对定居的看法
        3.3.2 经济情况稍好的牧民对定居的看法
        3.3.3 贫困牧民对定居的看法
    3.4 影响霍城县牧民定居效应的因素
        3.4.1 影响霍城县牧民定居效应的客观因素
        3.4.2 影响牧民定居效应的主观因素
4. 霍城县牧民定居效应分析
    4.1 霍城县牧民定居效应分析
        4.1.1 霍城县牧民定居的经济效应分析
        4.1.2 霍城县牧民定居的社会效应分析
        4.1.3 霍城县牧民定居的生态效应分析
    4.2 霍城县集中定居与插花定居对比效应评价
        4.2.1 效应评价的程序
        4.2.2 效应评价的原则
    4.3 效应评价的指标体系
        4.3.1 指标体系的构建
        4.3.2 权重的确定
        4.3.3 霍城县集中定居与插花定居对比效应评价实例
        4.3.4 霍城县集中定居与插花定居效应评价的结论
5.霍城县牧民定居存在的问题
    5.1 定居点水利设施滞后,缺乏人工饲草料地
    5.2 定居后牧民对新环境的不适应,民族文化走向弱化
    5.3 牧民文化程度低,缺乏定居生活必需的技术
    5.4 政府资金投入不足,牧民自筹资金难
    5.5 部分干部对牧民定居的认识不到位
6.提出完善牧民定居的对策建议
    6.1 水利先行,搞好人工饲草料地建设
    6.2 合理规划定居点,继承有益的民族传统文化
    6.3 大力发展牧区教育
    6.4 加大对牧民定居的投入,减轻牧民自筹资金压力
    6.5 加大对干部的培训
    6.6 发展牧区的社会保障制度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8)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目录
表目次
图目次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一、循环经济的定义
        二、循环经济财政政策的研究现状
        三、简要评论和本文的基本出发点
    第三节 研究目标、思路、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论文的创新之处
        二、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循环经济的一般理论分析
    第一节 循环经济的3R原则
        一、减量化原则
        二、再利用原则
        三、再循环原则
    第二节 从“庇古税”到“系统学理论”
        一、庇古税
        二、科斯定理
        三、生态学理论
        四、系统学理论
    第三节 财政政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途径
        一、财政收入政策的作用途径
        二、财政支出政策的作用途径
    第四节 对循环经济的再认识——一般性与特殊性
第三章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阶段演变与循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第一节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阶段演变
        一、废弃物利用为主阶段
        二、末端治理为主阶段
        三、步入清洁生产阶段
        四、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阶段
        五、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
    第二节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
        一、废旧物资回收体系不够健全
        二、循环经济相关技术不够先进
        三、需求不足引致的恶性循环机制
        四、钢铁和铜的再生资源企业面临经营困难
第四章 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变迁分析——以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及资源综合利用为例
    第一节 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财政政策变迁分析
        一、资源税
        二、资源补偿费
        三、矿区使用费
        四、资源勘查采矿登记费、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
    第二节 资源综合利用的财政政策变迁分析
        一、概论
        二、增值税(产品税)
        三、企业所得税
        四、财政补贴及奖励政策
    第三节 若干主要领域的财政政策变迁分析
        一、石油和天然气的财政政策变迁分析
        二、煤炭资源的财政政策变迁分析
        三、废旧物资回收的财政政策变迁分析
第五章 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效果评价
    第一节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效果评价
        一、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基本形成
        二、工业固体废物处理能力不断上升
        三、资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
        四、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指标持续向好
    第二节 典型领域循环经济财政政策的效果评价
        一、煤炭产业
        二、废旧金属产业
    第三节 现行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优惠财政政策
        一、资源税
        二、增值税
        三、企业所得税
        四、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
    第四节 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税收制度不健全
        二、资源税调节范围和力度不大
        三、税收优惠政策设计不合理
        四、税收政策成本在中央和地方分摊不合理
第六章 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及其启示
    第一节 美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
        一、美国促进循环消费的财政政策
        二、美国促进循环生产的税收优惠政策
        三、美国促进能源节约和新能源开发的财政政策
    第二节 德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
        一、德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二、德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
    第三节 日本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
        一、日本循环经济发展历程
        二、日本循环经济立法
        三、日本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
    第四节 欧盟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
        一、排放费
        二、服务费
        三、污染产品税
        四、投入品税
        五、资源税
    第五节 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比较及启示
        一、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相同或相似之处
        二、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不同之处
        三、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启示
第七章 完善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财政政策体系的建议与实施机制
    第一节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及外部条件
        一、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有效的外部条件
    第二节 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目标、原则和体系架构
        一、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目标
        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原则和体系架构
    第三节 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体系
        一、完善资源税制度
        二、优化企业所得税制度
        三、优化增值税制度
        四、完善消费税制度
        五、建立环境税制度
    第四节 建立和完善税收以外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
        一、建立产品责任金制度
        二、废弃物回收抵押金制度
        三、加大对循环经济技术开发的政府补贴和奖励
        四、倾斜性的政府采购制度
    第五节 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监督体系
        一、财政政策的监督与透明化体系
        二、税收信息追踪系统
        三、加快建立循环经济会计制度
    第六节 财政政策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
        一、要加快循环经济新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二、要加快完善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体系
        三、要大力提高生活垃圾处理能力
第八章 财政政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实践——广西梧州市陶瓷产业园区中和集中区的试点
    第一节 梧州市陶瓷产业园区中和集中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
        一、园区基本状况
        二、园区现行财政优惠政策
    第二节 梧州市陶瓷产业园区中和集中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完善财政政策的建议
        一、梧州市陶瓷产业园区中和集中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完善梧州市陶瓷产业园区中和集中区财政政策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1 资源税税目税率明细表
        附录2 几个主要品种的矿山资源等级表
    附录二
        附录1 享受增值税优惠政策的新型墙体材料目录
        附录2 享受增值税优惠政策的废渣目录
    附录三

(9)长江上游川西北高原牧区深化生态建设路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川西北高原牧区生态建设与生态政策回顾
    1.1 1949~1998:粮畜优先和经济优先占主导的发展阶段
    1.2 1998~2010:逐步确立草畜平衡和生态优先原则的发展阶段
    1.3“十二五”及未来十年:生态政策的新举措
    1.4 生态建设政策的逐步完善与政策成效
2 川西北高原牧区生态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当地农牧民生态建设成本-收益失衡
    2.2 尚未构建牧区生态建设长效投资机制
    2.3 牧区生态建设与牧区发展衔接不紧密
    2.4 生态补偿与生态价值难以量化的难题
    2.5 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的矛盾加剧
3 川西北高原牧区深化生态建设路径
    3.1 有效链接生态建设与牧区发展
    3.2 继续深化生态建设工程
    3.3 转变牧民生活方式
    3.4 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3.5 构建长效投资机制
    3.6 对口援助进行生态建设
    3.7 科技支撑新一轮生态建设

(10)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及在内蒙古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思路
        1.3.4 研究方法
    1.4 本章小结
2 草原生态补偿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综述
    2.1 草原生态补偿与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相关概念
        2.1.1 生态补偿的内涵界定
        2.1.2 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概念和类型
    2.2 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基础
        2.2.1 生态补偿的生态学原理
        2.2.2 生态资本化理论
        2.2.3 地理学人地关系理论
        2.2.4 经济学理论基础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6 环境公平理论
        2.2.7 生态伦理学
    2.3 国际生态补偿机制的实践
        2.3.1 美国的生态补偿机制
        2.3.2 德国的生态补偿机制
        2.3.3 启示
    2.4 本章小结
3 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基本框架的理论设计
    3.1 设计原则
    3.2 我国草原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
        3.2.1 政策的短期性与生态保护的持久性的矛盾
        3.2.2 草原生态补偿的投入力度与实际需要的矛盾
        3.2.3 草原生态小范围补偿与实际大面积退化的矛盾
        3.2.4 草原生态补偿低标准与牧区牧民高机会成本的矛盾
        3.2.5 补偿标准的单一化与补偿对象差异化的矛盾
        3.2.6 草原生态保护建设与牧业增产、牧民增收的矛盾
    3.3 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构成要素分析
        3.3.1 补偿责任确立机制
        3.3.2 补偿范围界定机制
        3.3.3 补偿标准确定机制
        3.3.4 补偿方式选择机制
        3.3.5 补偿制度保障机制
    3.4 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组成要素的藕合
        3.4.1 基础补偿层
        3.4.2 纵向补偿层
        3.4.3 横向补偿层
    3.5 本章小结
4 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对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作用机理
    4.1 草原生态环境库兹尼茨曲线的提出
        4.1.1 草原生态环境库兹尼茨曲线的理论创新
        4.1.2 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库兹尼茨曲线
    4.2 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对草原生态环境库兹尼茨曲线的优化分析
        4.2.1 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对草原生态环境库兹尼茨曲线的横向优化
        4.2.2 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对草原生态环境库兹尼茨曲线的纵向优化
    4.3 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的补偿效应分析
        4.3.1 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实践案例介绍
        4.3.2 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的效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牧区发展概况
    5.1 内蒙古自治区地理环境概况
    5.2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概况
    5.3 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退化现状
    5.4 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资源概况
        5.4.1 行政区划与人口概况
        5.4.2 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发展情况
        5.4.3 内蒙古自治区社会事业发展情况
    5.5 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牧区经济社会概况
        5.5.1 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牧区自然概况
        5.5.2 内蒙古草原牧区经济发展现状
    5.6 本章小结
6 内蒙古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构成要素分析
    6.1 补偿主体与补偿对象分析
    6.2 支付意愿与受偿意愿分析
        6.2.1 支付意愿分析
        6.2.2 受偿意愿分析
    6.3 补偿标准分析
        6.3.1 补偿标准的内容
        6.3.2 补偿标准的动态调整
    6.4 本章小结
7 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在内蒙古的应用
    7.1 内蒙古建立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指导思想
        7.1.1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7.1.2 系统性理念
        7.1.3 动态性理念
    7.2 内蒙古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7.2.1 补偿主体单一
        7.2.2 资金投入与需求不匹配
        7.2.3 补偿范围过小
        7.2.4 补偿方式不灵活
        7.2.5 内蒙古草原生态补偿投入的东西部差距问题
    7.3 内蒙古复合型多层次草原生态补偿模式
        7.3.1 基础补偿层
        7.3.2 纵向补偿层
        7.3.3 横向补偿层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可能的创新之处
        8.2.1 理论研究创新
        8.2.2 应用研究创新
    8.3 存在的不足
    8.4 今后研究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四、引进“3S”技术推进21世纪牧区水利高新科技产业发展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高寒草地水资源潜力及水草畜平衡配置研究[D]. 郑雨馨.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2]百亿到225万亿的水资源公共投资 ——中国智能水网战略论[D]. 张小乖.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4)
  • [3]南南合作中资源开发利用技术转移模式、机制研究[D]. 陈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8)
  • [4]阿勒泰地区牧民定居效应评价研究[D]. 库勒米拉·赛力克. 新疆财经大学, 2015(09)
  • [5]人类学视角下的少数民族社区应灾能力研究[D]. 吴燕红. 中央民族大学, 2015(01)
  • [6]内蒙古牧区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 叶晗.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10)
  • [7]霍城县牧民定居效应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 郭川. 石河子大学, 2013(02)
  • [8]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D]. 刘廷. 武汉大学, 2013(07)
  • [9]长江上游川西北高原牧区深化生态建设路径探讨[J]. 刘世庆,许英明. 生态经济, 2012(06)
  • [10]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及在内蒙古的应用研究[D]. 巩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0(08)

标签:;  ;  ;  ;  ;  

引进“3S”技术促进21世纪牧区水利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