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向性与文学翻译

意向性与文学翻译

一、意图性与文学翻译(论文文献综述)

岳定权[1](2020)在《意义的追寻:教师教材理解研究》文中认为教材是教学的起点与依据,教师的教材理解必然会影响到教学活动的开展。在从知识本位转向学生本位的教学转变过程中,伴随着诠释学的引入以及在课程与教学中的彰显,理解概念拥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传统意义上的知识至上,直线式教材理解逐渐受到质疑,教材理解的认识和观念正在发生着转变。然而,中小学教师在接受新的教材理解观念的同时,却难以真正将其具体化、实践化。究其原因,缺乏一个在观念与操作之间的具有中层理论性质的合理性框架是其核心。因此,如何在新的教材理解观念下,从中观层面去回答教师应该如何理解教材,也就成为了一个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迫切问题。理解是一个诠释学和心理学概念。在诠释学中,不同的诠释学观所追求的是不同意义的获得,而心理学则主要致力于符号的心理意义的建构。以诠释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社会学、政治学、宗教学、传播学等不同学科也逐渐形成自己的理解观。但总的看来,理解总是关乎意义,总是对意义的反复揭示与建构。同时,对教材本质的认识也随着教育观而发生变化。当教材的权威性被逐渐消解时,把教材理解为学材、文化载体、经验文本等观念纷繁而出,其所批判的是教材的知识中心主义和权威主义,所彰显的是教材作为一种教育性知识文本的育人价值。从理解与教材观出发,教师教材理解指的是中小学教师在特定的历史社会中,通过主客统一的逻辑与方式去揭示与建构教材的意义,以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基本过程,它需要生命教育的立场,采用主客观统一的思维方式,合理地去揭示与建构教材的意义。在这一价值诉求下,回答教师应该如何理解教材必然涉及到三个基本问题,即以何种理解理论来关照教师的教材理解?教师教材理解的过程是怎样的?教师教材理解的内容或维度有哪些?建构教师教材理解的理论基础是扬弃的结果。尽管所有的诠释学流派都在追求理解的合理性,但从教育视角来看,任何理解都需要建构客观知识与学生成长之间的连续谱系,以实现教育连续性和过程性。而能够达成这一目的的便是意义发生说。意义作为符号与人的生存处境的相遇,必然是人在自己的生存境遇中,通过与符号的对象性活动而形成的意义链条。这种意义链条具有发生学性质,它在客观性意义与主观性意义、群体性意义与个体性意义之间,通过诸如理性、想象、体验、规范等方式促使不同层次与不同主体的意义类型关联起来,共同实现着意义转化,使意义具有了完整的结构体系。作为理论基础的意义发生说可以较为充分地说明教师的教材理解如何实现学科知识与时代的育人价值的统一。在教师教材理解的过程中,理解的循环是实现意义发生的关键。从根本上说,教师的教材理解就是沿着意义发生的道路,促生育人价值生成的过程,而实现这一过程的基本机制便是理解的循环。从微观上看,教材理解的循环存在于教师个体与教材之间,它以教师的“前理解”为基础与条件,在与教材的交互过程中促生教师与教材意义的双向建构,并以“自我理解”结束并开启新的循环。从宏观上看,教材理解的循环是教师与社会、历史传统之间的循环,它在沟通社会与学校、传统与现代的过程中形成教育的主流价值观。实现教师教材理解循环的方式是复杂的,认识、体验、想象、规范等在独立发生作用的同时,却又相互交错在一起。从教师教材理解的内容上看,教材理解需要揭示与建构不同主体的意义。教材是一种复合主体支配下的文本,具有不同的主体意义,教师的教材理解需要关注这些主体的意义。第一,关注知识作者的意义,对教材进行知识性理解,揭示与建构出教材知识的事实、结构、思维方式和价值情感等意义。第二,关注教材编者的意义,对教材进行意识形态理解,渗透着国家和社会的主流思想价值体系,体现着国家与社会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第三,关注教师的意义,对教材进行专业性理解,教材暗含着对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让教师在自己的教学生活与专业成长中实现“自我理解”。第四,关注学生的意义,对教材进行学习性理解,揭示教材所预设的学习观念和方式,并在教学情境中进行具体化与改造。教材中不同主体的意义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又往往交叉在一起,它们共同构成了教材的意义体系,成为了教师教材理解的核心依据。由此,我们可以得知:教师的教材理解需要以意义发生说为基础,在教师个体与教材,教师与社会、历史传统之间通过理解的循环去解构和建构不同主体的意义。在这一过程中,教材不断被解构与建构,教师也不断实现自我理解。

关永皓[2](2020)在《基于语篇连贯视角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日译研究》文中认为翻译研究的方法、路径、范式在不断翻新,翻译理论也越来越丰富,翻译不应被看作是一个简单的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行为,而应同时兼顾语言、跨文化交际、语篇特征等属性,以更宏观的视角来看待。本论文认为,翻译的直接对象应该是原文语篇,而翻译的最后成果则是译文语篇。因此,本论文从语言学的视角,借助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篇语言学、句法学、语用学等的相关理论,宏观上从语法连贯、语义连贯、语用连贯三个大的角度,微观上则是从该三大角度的下位分类出发,以中文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及其日译本《习近平国政运営を语る》两个语料为研究对象,在对照分析两个文本各自的语篇连贯的基础上,对语篇连贯在日译本中的重构进行了研究,目的在于探讨语篇连贯在汉译日翻译过程中发挥的指导性作用及应用的可能性,并以此检测译文的准确性。在语法连贯视角下,首先从照应、替代和省略、连接等多个具体的角度对日译本中的语篇连贯的重构展开了研究。在“照应”这一小节,主要探讨了第一、二、三人称及其复数的日译。在“替代和省略”小节,着重探讨了指示词“如此”、“这么”、“这样”的日译。“连接”小节里,对连词“以及”进行了研究,发现译文语篇要达到连贯重构的目的,不可过多受原文语篇的掣肘,而是应根据日语的语言特质、译文的语篇连贯特性等,作适度的增减及调整,不能简单地移植原文的结构。其次,从修辞连贯的角度对译文语篇的连贯进行了研究。具体是择取了有代表性的“排比”修辞格,从句子的排比和句子成分的排比两个角度分别展开了研究。原文语篇中的排比对译文语篇中排比的使用与否,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多数情况下按照原文中顺序翻译为日语,即可重构连贯。另外还发现,语篇中存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日译词不同的情况。为了使语篇在连贯方面更紧密,有必要对译词进行统一化处理,以提高受众的接受程度。再次从句法连贯的角度,以“被”字句为探讨研究对象展开了研究。发现原文中的“被”字句与日语被动句在结构上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多数的“被”字句可以译为日语的被动句,但也有例外,有的“被”字句翻译成日语被动态反而不自然,进行汉译日翻译时,需要同时兼顾译文的连贯性。然后是从语序的角度,包括主谓殊位、定语、状语等角度,考察了译文语篇中的连贯是如何重构的。通过对原文语篇的整体分析,发现主谓殊位主要发生在汉语的“是”字句中,数量也很少,且并未发现“是”字句以外的主谓殊位的情形。“定语”小节中,主要探讨了双重定语和多重定语的日译。整体而言,译文中多重定语的排序受到的制约因素很多,需要在译前准备阶段,译者对原文语篇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理解,分析清楚多重定语之间的关系。最后从主位推进模式的角度探讨了一个较长篇幅语篇中连贯的重构,发现原文中的主位推进模式,在译文中往往会发生变化。主位推进模式是否要调整,不仅取决于译者,还要观察译文语篇连贯性是否得以保证,以及连贯是否顺畅。语法连贯是研究《治国理政》及其他中央文献日译的根本出发点和基础,同时也是首要层次,因为翻译说到底是语言之间的转换,译者要处理的首先是语言,尤其在书面形式的语篇中,这一特征更为显着。在由低到高的、划分为词、句、超句体、段落、语篇的各个层级上,中央文献的汉译日都要遵守译语的语法规则和使用习惯,译语语篇中的前后句子、前后段落的连接上,要流畅自然、不带逻辑矛盾,同时体现应有的、恰当的逻辑关系,以使译文语篇的连贯得以恰当重构。在语义连贯视角下,首先从小句经验功能角度对语篇连贯在《国政运営》的语篇重构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及物性系统的六个“过程”(process)在翻译中发挥的作用,通过具体例子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本论文认为,在《治国理政》的汉译日过程中,译文语篇的小句的“过程”类型的择取,要兼顾语篇的意义;其次,译文语篇的小句间逻辑依赖关系和逻辑语义关系,服从于译文语篇的整体意义,并同时受原文语篇中小句的“过程”类型的影响和制约;再次,由于原文语篇中的一个小句,在译文语篇中可以用两种或多种形式表达,同时为使译文语篇的语义连贯重新构建起来,小句也有可能进行分译、合译、不译,甚至有可能降至次一级的单位(词组、短语等)进行表达。其次从重复和同义性衔接两个角度,对《国政运営》中的句际语义连贯进行了探讨。通过对两个语料的对比分析,发现有的原文的衔接在译文语篇中保留下来,从而使译文语篇的连贯性比较明显;而有的例子中,衔接在译文语篇中没有完全保留下来,有衔接中断的现象,对语篇的连贯也产生了不良影响。为了使译文语篇的衔接和连贯也能清晰可见,保证语篇的连贯性,应当参照原文语篇中的语义上的连贯,使其在汉译日的过程中发挥指导作用。再次从同现关系的角度,对语义连贯进行了探讨。在《治国理政》的汉译日翻译中,要注意具体语义的表达,消除歧义,以确立该词的具体语义指向,消除模糊语义,重新构建译文语篇的连贯。然后从段际语义连贯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发现通常需要让译文语篇在语义连贯方面与原文语篇保持一致,一般不做改动。为了保持语义连贯、保证原文意义的准确传达,有时需要对句子进行适当的处理,如分译、合译等。最后从深层逻辑语义的角度对两个实例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研究发现在《国政运営》语料中,有的深层逻辑语义没有翻译出来,造成译文读者难以把握原文语篇的意义,主旨不鲜明,导致翻译出现了失误,连贯发生了断裂。因此本论文认为,译者需要全面分析原文语篇的深层逻辑语义,并在译文语篇中以恰当的形式呈现。在语用连贯视角下,首先,对关联翻译理论进行了梳理,阐明了关联翻译理论视角下对语篇连贯重构进行研究的可行性;并从直接翻译和间接翻译两个不同的视角,对连贯在《国政运営》中的重构进行了研究。直接和间接翻译方法使《治国理政》的日译能够顺利达到翻译目的,在译文语篇的连贯方面也发挥了指导性作用。其次从文化语境的角度,对其在《国政运営》的语篇连贯重构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研究可以发现,原文语篇和译文语篇在语域的三要素方面,对应清楚,所表述的主题基本一致。语场方面,原文语篇的连贯,在译文语篇中以相同的语言结构保留;语式方面,原文和译语之间对应性强,各自也都达到了语式的要求;语旨方面也符合讲话人与听话者之间的关系。原文的语篇连贯在译文语篇中得以重构,达到了翻译的目的。最后从语域的角度,对其在《国政运営》的语篇连贯重构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语域包含语场、语式及语旨,三者之间关系紧密、缺一不可,任何一项的改变都会影响语言使用,从而导致不同的语域产生。语式方面,结构上存在对应,句式既有变化又有规整,如长句与短句的结合严密。语旨方面,译文语篇也没有改变原文语篇的讲话特色,也存在着对应关系。因此可以说,语场、语式、语旨对日译及《国政运営》的语用连贯重构有指导性的作用。通过以上三个视角的探讨和研究,本论文认为三者在《国政运営》中相互依赖、相互支持,缺一不可;三者所构建的译文语篇《国政运営》的连贯在整体上不是线性的或单向的,而是一个互相交织的立体网络。语法连贯处于最基础维度,是汉译日翻译和译文语篇实现连贯重构的根本出发点,也是首要视角和必须正确处理的首要问题。语义连贯与语法连贯紧密相联,且处于语法连贯的上一层次。语法连贯与语义连贯之间并非泾渭分明、互不相关,而是同时发挥指导作用、并行不悖的关系。语用连贯是高于语法连贯和语义连贯的一个维度,处于二者之上,《治国理政》和其他中央文献的日译,在使译文语篇的语法连贯和语义连贯的同时,也要兼顾语用连贯。通过研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语篇连贯在中央文献汉译日的翻译中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对译文语篇中的连贯重构具有指导性作用。语篇连贯在译文语篇中的重构,可使译文语篇更具有连贯性,同时也使语篇特征更为清晰。基于语篇连贯角度的本次研究,不再局限于“信、达、雅”的翻译标准,而是将中央文献的汉译日翻译看作是超越字对字、句对句逐一翻译、机械翻译的翻译,将研究视野拓展至语篇层次,探讨语篇层次上的译文语篇的连贯重构。本论文中使用的研究方法有如下几种:文本对比分析法、文献综述分析、跨学科研究方法、问卷调查等。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以下三点:(1)视角独特。本次研究是从一个崭新的语篇连贯的视角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展开的汉译日翻译研究。从调查、分析的结果来看,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相同或相似视角的研究,是一次有益的尝试。(2)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紧密结合。通过问卷调查获得日译本的相关数据,并以获取的数据为依据,对日译本的受众接受度进行分析,同时也是对本论文的客观性的支持;(3)紧密联系中央文献研究实际。本次的研究结果,可以为语篇连贯视角下的中央文献的汉译日实践和研究,提供一定的有价值的参考。本论文所采取的视角和方法,是为了能更好地翻译和研究《治国理政》,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实用价值;同时也期待能为其他中央文献的外译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为提高外宣翻译质量、助力中国声音的海外有效传播提供一定的参考。

成云莹[3](2020)在《语篇翻译视角下韩国小说《告别》的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本翻译报告选取的源文本是韩国女性文学作家申京淑的短篇小说《告别》。该作品以因一场特大暴雨不幸在野外遇难的主人公与老友们的聚餐为故事主线,描写了几位不同身份、职业、性格的女性角色的生活之乐与成长之痛,围绕亲情、友情和爱情投射出当代韩国女性真实生活的缩影。在本次翻译实践过程中,译者主要探究并考察了语篇语言学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实际运用,对原文和译文中的衔接性(Cohesion)、连贯性(Coherence)、意图性(Intentionality)、可接受性(Acceptability)、信息性(Informativity)、情景性(Situationality)、互文性(Intertext uality)进行了考察。希望能够通过本次翻译实践,将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紧密结合,深化对翻译活动的理解,尤其是提高对文学翻译的全面认识。本翻译报告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为翻译作品概况,对作者及作品、翻译目的及意义进行了大致的介绍和说明。第二章为翻译理论与过程,对本次翻译指导理论和翻译过程进行说明。第三章为翻译案例分析,从翻译理论和翻译手段的角度对具体的翻译进行剖析,主要依据Beau grande and Dressler提出的语篇性七项标准来考察合适的翻译方法。第四章为总结,总结了译者通过本次翻译实践获得的经验与启发,以及仍待解决的问题。

高亢[4](2020)在《杰罗尔德·列文森的意图-历史性艺术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杰罗尔德·列文森从对艺术体制理论的质疑出发,提出了独具特色的意图-历史性艺术理论。列文森重新审视了体制理论在时间上的审美扭曲,提出了一种新的界定艺术的方式,这种方式呈现为意图论的、历史性的、非体制性的色彩,通过将对象与先前艺术品建立适当的意向关系来完成艺术品的确认。这种艺术定义的方式在逻辑上呈现为一种历史性逻辑,批判了其他理论中识别艺术的方法。在方法论上,这种回溯的定义方法会面临初源艺术以及第一批艺术如何在其定义框架内得以确认等难题,列文森提出了一种递归方法来抵挡这些指责,并试图摆脱自身面临的循环论证问题。艺术品的定义以及识别需要通过持有人的意图与先前艺术品建立起适当的历史性关系,那么便需要澄清这种意图本身——同时这也是一个艺术解释问题。在艺术识别问题中,意图要素通过列文森的核心概念“艺术定见”为艺术品与普通物品的区分提供了一种有力的识别方式。而在艺术解释上,反意图主义者所认同的“意图谬误”理论已经不足以应对艺术品的解释难题,艺术解释最终需要回归艺术的语境,将意图要素纳入考量范围之内。但是列文森拒绝了意图论中的实际意图主义的观点,而是试图以“假想的意图主义”取代实际的意图主义来维护自己的建构主义的立场,使之更具有解释力。列文森的理论尚存有待进一步讨论的空间,首先列文森的理论往往将讨论的视野局限在西方艺术传统内,缺乏对非西方艺术的解释力。但西方传统内部一些特殊的案例的存在(比如隐微文本)也会打击列文森的假想的意图主义的解释力度,使之缺乏圆满自洽的解释。此外,列文森虽然强调艺术概念的最低限度在于历史性,但是研究发现体制理论的一些影响并没有因为列文森尖锐的批判而消失,而是隐匿地共生在列文森的理论中。历史性既不是艺术品的独有品性,也不能脱离空间性维度。历史性如何作为艺术概念的最低限度存在依然存疑。针对多元化的艺术困境,艺术哲学期待着一种更加可持续的艺术界定与反思。

林薇纯,王林[5](2020)在《基于话语层翻译标准的交际型电影字幕翻译运行模式——以2016—2019年奥斯卡金像奖获奖影片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交际功能是话语的基本功能。电影常以对白形式展开,其字幕涉及大量话语,因此电影的交际功能十分突出。近年来,大量外国影片引入中国,对其交际功能的考察集中在字幕间信息的转换上。只有信息有效转换,字幕才能发挥交际功能。罗选民的"话语层翻译标准"是基于话语语言学和语言交际功能的翻译标准,以此理论分析字幕翻译可从多角度考查其交际功能。文章以2016—2019年奥斯卡金像奖获奖影片为例,从四个方面展示话语层翻译标准对字幕翻译交际功能的考察,分析电影字幕翻译中的信息转换,并基于"话语构建模式"提出适用于交际型字幕翻译的运行模式,以期从交际功能角度为字幕翻译提供一些启示。

唐一辰[6](2018)在《《傲慢与偏见》多译本翻译风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傲慢与偏见》作为经典的英国小说之一,有趣的情节和独特的语言风格使其长盛不衰。该小说在中国拥有不下60本译本,这些译本除了传递小说的情节内容,是否也传递了小说的语言风格?本文以翻译风格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数据的统计分析,描述并探讨《傲慢与偏见》的语言风格、这些风格在译本中的体现情况,以及主要译本自身的语言风格。基于中国图书馆书籍出版信息,本文选取了王科一、孙致礼、张玲和张扬、张经浩、王晋华以及罗良功六个经典译本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以早期的杨缤以及近年较为畅销的雷立美、周丹、李继宏等译本为参照,综合论述《傲慢与偏见》在中国的翻译风格。文中,翻译风格被分为意图性风格和习惯性风格,意图性风格指译本中所体现的原作风格,本文从叙述内容、对话内容以及书信内容三个部分论述了原作风格,并对比上述多个译本中相关语言风格的对应翻译,论述多个译本对原作风格的体现情况;习惯性风格则指译者自身所赋予译本的语言特点,本文通过对比六个经典译本的全文文本,论述各译者自身的语言风格。通过平行语料库建设、数据统计、数据分析以及比较,结合宏观的数据特征和微观的具体例句,研究发现:意图性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内容关联性、翻译策略、语言差异、译者意图等因素的影响,在这方面,王科一译本等以直译为主的译本的意图性风格较强,还原了部分原文人物的对话风格;习惯性风格则受到译者的时代背景、语言使用偏好等因素的影响,六个译本中,王科一等译本的时代特色以及张经浩译本的习语和叠词风格等尤为突出。研究结论对进一步研究《傲慢与偏见》译本、研究小说翻译策略以及未来对该小说的重译具有一定的启示。

刘晓峰[7](2017)在《Manual of Political Economy汉译本《富国策》翻译研究》文中认为1880年京师同文馆出版的汉译本《富国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介绍西方政治经济学的译着,译者为汪凤藻和丁韪良。目前对《富国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思想史和翻译史的宏观层面,且在翻译模式、翻译赞助、译本影响等方面的观点有分歧,在翻译文本研究上仍是空白。本选题基于文本进行研究,有翻译史学价值。本文以《富国策》文本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社会翻译学为视角,提出四个研究问题:《富国策》的翻译场域有什么样的特点?《富国策》文本形式和译介的经济学内容特征有哪些?译者采取哪些翻译策略?促使译者选择这些翻译策略的原因是什么?研究结合文章学、篇章语言学、翻译策略、翻译规范等理论,运用平行语料库和史料梳理印证等方法加以展开。研究发现,《富国策》的翻译场域中,赞助层次复杂,官方、机构和个人交叉,发起人兼做翻译策略制定者和译者,翻译形式是师生合译,两位译者皆谙熟并推崇晚清文章规范;在文本形式和其承载的经济学内容上都有大量改写,底本有42章,译文26章,宏观经济学内容翻译较为简略,微观经济学内容翻译较为详细;策略上,译文采用文言体,结合儒家思想概念体系,遵循晚清文章学规范,主要翻译策略为合儒、格义、连类、深度翻译、异体并置、会通和换例等,总的翻译策略目标是“理明词达”;促使译者选择这些策略的翻译规范主要有“经世致用”、“赞助人意图”、“预设读者期待”、“文章学衡文标准”、“文本性”、“专业规范”等,这些翻译规范之间有矛盾和冲突,受译者惯习的调节,并最终为《富国策》的文本所表征。在译者惯习的策略选择机制中,最重要的是民族文化意志中洋务派的“一体多用”观,且译者惯习内化的“一体多用观”是调解各种规范之间的矛盾、进行翻译策略选择的根本动因。本研究在《富国策》的衍生文本《重译富国策》、经济学术语、译本美化殖民统治和基督教传教行为等方面也有一些重要的发现。

桑仲刚[8](2015)在《方言翻译研究:问题和方法》文中提出源语方言是翻译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方言翻译研究是翻译学路线图中问题导向的纯翻译研究的内容。通过文献梳理可见,国外目前多是基于双语文学叙事语料,归纳方言翻译策略规范的描写性研究;国内则主要为针对方言翻译案例的批评-解释性研究。尽管翻译策略是目前研究所关注的重点,但对于方言翻译的策略选择过程仍鲜有系统的理论解释。活动理论是解析社会活动及其实现过程的一种哲学框架,而方言翻译本身也是一种社会活动,故此基于该理论,可构建一条探究方言翻译决策过程的新途径。

丁亚岚,张小曼[9](2015)在《从意图性解析《故乡》英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意图性是原作者隐藏在作品中的目的,鲁迅的《故乡》中,人物形象的刻画和世事变迁的描写均存在前后时空的纵向对比与空间上的横向呼应。不难看出原作者通过这种整体上的相互联系深刻表达了世事的剧烈变迁、精神失落的主题。而这种意图性主要在语篇中通过具体的形象刻画、动词选择和人称称呼等表达出来。从语篇翻译中的意图性评价标准来看,杨宪益的《故乡》英译本,基本忠实、顺畅地传达了鲁迅在小说中所要传达的包含文化内涵与文学意义在内的语篇意图性。

孙润[10](2013)在《从功能视角浅谈儿童文学意图性的翻译》文中研究指明一、前言博格兰和德雷斯勒(Beaugrande&Dressler,1981:9-15)认为,语篇作为一种"交际活动"(Communicative occurrence),应具有七项标准,包含意图性等。当前对"意图性"特征的重视还不够。格林童话属于儿童文学的范畴,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文学,它的对象主要是儿童,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从儿童视角出发,拥有明确的意图,从而采取正确的翻译手段。本文认为在理解了原作者的意图下,可以更好地选择适合的翻译策略力求最大化再现原文。本文尝试把意图性和翻译策略结合起来,从而探讨功能视角下儿童文学作品中意图性与译者的翻译策略。

二、意图性与文学翻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意图性与文学翻译(论文提纲范文)

(1)意义的追寻:教师教材理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导 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二、教师教材理解的内涵与论题
    (一)教材:作为一种教育知识文本
        1.简要历史回顾
        2.教材的内涵与特征
        3.教材与相关概念辨析
    (二)理解:对意义的持续揭示与建构
        1.理解的内涵
        2.理解与相关概念辨析
    (三)教师教材理解的内涵分析
    (四)教师教材理解的基本论题
三、教师教材理解的现状考察与理论反思
    (一)教师教材理解的现状考察
        1.考察设计
        2.教师教材理解的现状
        3.对教师教材理解现状的反思
    (二)理解的合理性及其反思
        1.保守诠释学及其理解合理性
        2.中庸诠释学及其理解合理性
        3.激进诠释学及其理解合理性
        4.批判诠释学及其理解合理性
        5.教材理解需要何种理解?
四、教师教材理解的基础:意义发生说
    (一)“意义发生说”的提出
        1.教学论研究的人文进路
        2.教学复杂性的要求
        3.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
    (二)“意义发生说”的基础:意义的内涵与类型
        1.意义的内涵
        2.意义的类型划分
    (三)“意义发生说”的内核:意义关联
        1.理性关联
        2.想象关联
        3.体验关联
        4.规范关联
    (四)“意义发生说”与教师教材理解
五、教师教材理解的过程:意义的循环
    (一)教材的意义结构
        1.教材意义的层次结构
        2.教材意义的主体结构
        3.教材的意义体系
    (二)教师教材理解的基本过程
        1.“前理解”
        2.“理解”
        3.“自我理解”
        4.教师教材理解的过程框架
    (三)教师教材理解的基本方式
        1.教师教材理解方式的经验归纳
        2.教师教材理解方式的实践话语
六、教师教材理解的维度:主体的意义
    (一)教师教材理解的知识维度
        1.教材的知识意蕴
        2.教材知识的特点
        3.教材知识的结构
        4.教材知识的理解途径
    (二)教材理解的意识形态维度
        1.意识形态历史简顾
        2.意识形态的内涵
        3.教材的意识形态特征
        4.教材意识形态的存在方式
        5.教材意识形态的理解途径
    (三)教师教材理解的专业维度
        1.教材使用观:互融共生
        2.教师教材理解与教师专业发展
        3.教师教材理解对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
    (四)教师教材理解的学习维度
        1.何为学习?
        2.教材的学习性特征
        3.教材中学习的存在方式
        4.教材中学习理解的基本途径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教师教材理解访谈提纲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2)基于语篇连贯视角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日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方法
        1.3.1 调查问卷概要
        1.3.2 问卷问题说明
        1.3.3 问卷调查结果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创新点与意义
    1.6 论文结构与内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语篇溯源及界定
    2.2 衔接与连贯
        2.2.1 衔接
        2.2.2 连贯
        2.2.3 衔接与连贯的关系
    2.3 语篇连贯与翻译及外宣翻译
        2.3.1 语篇连贯
        2.3.2 语篇连贯与翻译
        2.3.3 语篇连贯与外宣翻译
    2.4 语境及翻译语境
    2.5 国内外中央文献翻译及翻译研究的概况
        2.5.1 《治国理政》以外的中央文献日译及研究概况
        2.5.2 《治国理政》的日译及研究概述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语法连贯与《治国理政》日译
    3.1 衔接与《治国理政》日译
        3.1.1 照应视角
        3.1.2 替代和省略的视角
        3.1.3 连接视角
    3.2 修辞连贯与《治国理政》日译
    3.3 句法连贯与《治国理政》日译
        3.3.1 “被”字句的范围
        3.3.2 “被”字句的日译
    3.4 语序与《治国理政》日译
        3.4.1 语序变化
        3.4.2 常位与殊位
        3.4.2.1 主谓殊位
        3.4.2.2 定语
        3.4.2.3 状语
    3.5 主位推进模式与《治国理政》日译
        3.5.1 主位与主位结构
        3.5.2 主位推进模式
        3.5.3 主位推进模式在《国政运営》中的重构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语义连贯与《治国理政》日译
    4.1 小句经验功能
    4.2 句际语义连贯与《治国理政》日译
        4.2.1 重复
        4.2.2 同义性衔接
    4.3 同现关系与《治国理政》日译
    4.4 段际语义连贯与《治国理政》日译
    4.5 深层逻辑语义与《治国理政》日译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语用连贯与《治国理政》日译
    5.1 关联翻译理论
        5.1.1 直接翻译与《治国理政》日译
        5.1.2 间接翻译与《治国理政》日译
    5.2 语境
    5.3 文化语境与《治国理政》日译
    5.4 语域与《治国理政》日译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研究总结
    6.2 中央文献日译方略
        6.2.1 语法连贯视角下的方略
        6.2.2 语义连贯视角下的方略
        6.2.3 语用连贯视角下的方略
    6.3 研究展望
图目
表目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目录
附录二 调查问卷原文
日本语要约
在学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3)语篇翻译视角下韩国小说《告别》的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摘要
第一章 项目介绍
    1.1 作家及作品介绍
    1.2 翻译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翻译理论与过程
    2.1 理论指导
    2.2 翻译步骤
第三章 翻译案例分析
    3.1 语篇的衔接性
        3.1.1 照应
        3.1.2 省略与替代
        3.1.3 连接
        3.1.4 词汇的复现
    3.2 语篇的连贯性
    3.3 语篇的意图性
    3.4 语篇的可接受性
    3.5 语篇的信息性
    3.6 语篇的情景性
    3.7 语篇的互文性
第四章 翻译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A (原文)
附录B (译文)

(4)杰罗尔德·列文森的意图-历史性艺术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研究问题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四节 课题意义及论文结构
第一章 列文森的意图-历史性艺术定义
    第一节 历史主义的兴起与列文森的初始定义
        一、列文森对体制理论的批判
        二、列文森的初始艺术定义及其假设
    第二节 意图-历史性艺术定义的历史性逻辑
    第三节 意图-历史性艺术定义的递归方法及循环论证问题
第二章 艺术识别与解释中的意图参与
    第一节 意图:艺术定义与艺术解释的关联所在
    第二节 艺术定见
        一、意图主义的合理性
        二、何为艺术定见
        三、艺术定见所应对的理论问题
    第三节 假想的意图主义
第三章 意图-历史性艺术理论批判
    第一节 假想意图与非西方艺术
    第二节 解释的孱弱——以“隐微写作”为例
    第三节 “艺术概念的最低限度”辩正
    第四节 艺术定义的析取性与定义论者的纯粹主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傲慢与偏见》多译本翻译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问题与方法
第二章 叙述风格
    2.1 特色主题词
    2.2 抽象描写
    2.3 句式节奏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人物话语风格
    3.1 内容性关键词
    3.2 表达与语气
    3.3 语言与性别
    3.4 话语的基因
    3.5 句式特征与文化程度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书信风格
    4.1 书信格式
    4.2 称呼语和祝福语
    4.3 书信正文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译者语言风格
    5.1 被动意义的表达风格
    5.2 通称表达风格
    5.3 动作对象表述风格
    5.4 叠词/字使用风格
    5.5 成语使用风格
    5.6 俗语使用风格
    5.7 其他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研究发现
    6.2 研究局限与后续发展
参考文献
附录

(7)Manual of Political Economy汉译本《富国策》翻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对象、目的和研究问题
    1.3 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
        1.3.1 研究方法
        1.3.2 理论基础:社会翻译学
    1.4 研究价值
    1.5 文章结构
第2章 《富国策》翻译研究现状
    2.1 经济学思想(史)为主题的研究
    2.2 翻译(学/史)视角的研究
第3章 《富国策》的翻译场域
    3.1 《富国策》翻译场域权力关系及主要行动者
        3.1.1 赞助人
        3.1.2 发起人和出版者
        3.1.3 译者
        3.1.4 预设读者
    3.2 晚清诗学规范
        3.2.1 桐城派文章学
        3.2.2 八股文
第4章 《富国策》译文的形式特点
    4.1 中译本《富国策》和其底本MPE的整体对比
        4.1.1 MPE和《富国策》的副文本对比
        4.1.2 《富国策》各章节段落存留度变化情况
    4.2 文本微观语言特点以及“道、理”概念和儒家文化负载语
        4.2.1 单音节词使用
        4.2.2 文言虚词的使用
        4.2.3 “理”和“道”概念的使用
        4.2.4 儒家文化负载词
    4.3 句法特征
        4.3.1 文言程式句
        4.3.2 四字格、排比对句的使用以及句子的词组化
        4.3.3 《富国策》的句长
    4.4 MPE与《富国策》的文本性对比
        4.4.1 篇章文本性标准
        4.4.2 MPE与《富国策》的宏观文本性对比
        4.4.3 衔接和连贯微观描述
第5章 《富国策》经济思想的译介和接受
    5.1 经济学术语译介考察
        5.1.1 卷一“论生财”经济学术语的个案考察
        5.1.2 “日原”经济学术语质疑
    5.2 《富国策》对MPE经济学思想的译介和删节
    5.3 经济思想的传播和影响
        5.3.1 出版及用途
        5.3.2 衍生文本
        5.3.3 评论和影响
第6章 《富国策》翻译策略、翻译规范和译者惯习
    6.1 基于功能的翻译策略再范畴化
    6.2 《富国策》的翻译策略
    6.3 《富国策》翻译规范、翻译策略和其译者惯习的关系
    6.4 译者选择翻译策略的思想根源
        6.4.1 晚清政治思想中的“体用”观
        6.4.2 《富国策》译者惯习选择翻译策略的机制模型
第7章 结论
    7.1 研究发现
    7.2 研究创新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引文献
附录1: 《富国策》的序、凡例和年表
附录2: 儒家文化和汉文化负载词例举
附录3: 《富国策》第一卷“论生财”经济学术语
附录4: 《富国策》卷一第一章平行文本及相关情况

(8)方言翻译研究:问题和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2.国外方言翻译研究
3.国内方言翻译研究
4.探究方言翻译策略的活动理论途径
5.结语

(9)从意图性解析《故乡》英译(论文提纲范文)

一、语篇翻译中的意图性
二、鲁迅的《故乡》及其杨宪益英译本
三、《故乡》的杨、戴英译本分析
    (一) “故乡”的形象
    (二) 动词的选择
    (三) 人物形象的描写
    (四) 称呼的处理

四、意图性与文学翻译(论文参考文献)

  • [1]意义的追寻:教师教材理解研究[D]. 岳定权.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2)
  • [2]基于语篇连贯视角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日译研究[D]. 关永皓.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20(08)
  • [3]语篇翻译视角下韩国小说《告别》的翻译实践报告[D]. 成云莹.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0(02)
  • [4]杰罗尔德·列文森的意图-历史性艺术理论研究[D]. 高亢.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5]基于话语层翻译标准的交际型电影字幕翻译运行模式——以2016—2019年奥斯卡金像奖获奖影片为例[J]. 林薇纯,王林.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0(03)
  • [6]《傲慢与偏见》多译本翻译风格研究[D]. 唐一辰.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8(11)
  • [7]Manual of Political Economy汉译本《富国策》翻译研究[D]. 刘晓峰.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02)
  • [8]方言翻译研究:问题和方法[J]. 桑仲刚.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5(06)
  • [9]从意图性解析《故乡》英译[J]. 丁亚岚,张小曼.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6)
  • [10]从功能视角浅谈儿童文学意图性的翻译[J]. 孙润. 金田, 2013(12)

标签:;  ;  ;  ;  ;  

意向性与文学翻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