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轭亚油酸(CLA)系列产品一次性顺利通过验收

共轭亚油酸(CLA)系列产品一次性顺利通过验收

一、共轭亚油酸(CLA)系列产品一次性顺利通过验收鉴定(论文文献综述)

李宛蓉[1](2020)在《糖基化乳清分离蛋白纤维的制备、改性及其在Pickering乳液体系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乳品加工技术的发展,乳清分离蛋白以其良好的蛋白质营养价值而备受关注,逐渐成为功能性食品、营养制品等产品的重要原料和添加成分,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然而,乳清分离蛋白在热处理条件下容易发生变性和聚集,从而极大地影响了其在食品乳化体系中的应用。而蛋白纤维状聚集体作为一种潜在的新型功能性食品原料,有望解决蛋白质在加热条件下易聚集的难题。近年来,随着Pickering乳液的深入研究,该体系正在朝向高效、安全和功能化等方向发展,将Pickering乳液应用于食品领域也成为当前学者们研究的热门话题。因此,针对乳清分离蛋白热稳定性的改善以及当前食品工业绿色高效Pickering乳液稳定剂缺乏的现状,本文利用酸热条件下乳清分离蛋白自组装形成纤维聚集体,同时对蛋白纤维进行糖基化修饰制备出酸热稳定的两亲各向异性蛋白纤维,并进一步利用糖基化蛋白纤维在乙醇诱导改性以及与单宁酸的复合作用提高其功能特性,探究糖基化乳清分离蛋白纤维及其改性产物对Pickering乳液体系稳定以及营养物质输送等方面的应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使用葡萄糖、乳糖和麦芽糊精三种不同糖类利用美拉德反应干热法制备糖基化乳清分离蛋白,在p H 2.0和90 oC条件下酸热处理使蛋白自组装以制备两亲性糖基化乳清分离蛋白纤维,接着对糖基化蛋白纤维的理化性质及其稳定的Pickering乳液特性进行深入探究。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及透射电镜对纤维形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乳清分离蛋白的糖基化修饰降低了纤维的长度,而对纤维的宽度不产生影响,糖基化蛋白纤维平均长度为1.2μm,宽度约为3-4 nm;糖基化改性增强了蛋白纤维的表明疏水性,使得其稳定的Pickering乳液界面形成了更厚的蛋白吸附层,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Pickering乳液界面层的厚度(以液滴外径的百分比表示)由11.75±0.82%增长至33.05±0.66%;改性后,糖基化蛋白纤维形成的Pickering乳液拥有更好的储藏稳定性,p H稳定性和盐离子稳定性;糖基化作用中接枝糖的链长越长,形成Pickering乳液的粘度越大,越有利于乳液体系的稳定;而接枝糖的糖链长度与负载姜黄素的Pickering乳液中的脂质分解程度和姜黄素的生物有效性呈负相关,随着糖链的增长,脂质分解程度由67.62%降低至66.37%,姜黄素的生物有效性由72.00%降至65.57%。(2)考察了乳清分离蛋白以及糖基化乳清分离蛋白-乳糖纤维在p H 2.0和85 oC条件下于不同乙醇浓度的乙醇-水混合溶液中制备乙醇诱导蛋白纤维并稳定Pickering乳液的可行性。首次报道了糖基化乳清分离蛋白在不同乙醇浓度的乙醇-水溶液中发生纤维化聚集而形成高度柔性的蠕虫状蛋白纤维,随着乙醇浓度由0%增加至50%,乳清分离蛋白纤维的高度由3.3±0.2?nm降低至2.0±0.4 nm,糖基化蛋白纤维高度由3.7±0.3?nm降低至2.7±0.2 nm,在相同乙醇水平下,乳清分离蛋白纤维与糖基化蛋白纤维的高度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蛋白纤维的形成增强了原蛋白的抗氧化能力;通过SDS-PAGE分析了纤维化过程中多肽的组成和变化,结果证明了由乙醇诱导形成的糖基化蠕虫状蛋白纤维是由水解多肽构成的,同时随着酸热诱导时间的增长,蛋白分子量逐渐降低;利用Th T荧光光谱实验得出,糖基化蛋白溶液体系中乙醇会破坏糖分子原有的空间排阻效应而打破疏水和静电相互作用的平衡;通过对乙醇诱导改性蛋白纤维进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总抗氧化能力分析以及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试,得出乙醇诱导改性增强了原蛋白纤维的抗氧化能力;此外,由不同的乙醇浓度诱导的糖基化乳清分离蛋白纤维可以有效稳定Pickering乳液,使用50%乙醇浓度诱导的糖基化蛋白纤维在酸性条件下可以显着提高Pickering乳液的热稳定性和抗氧化性。(3)构建了乳清分离蛋白/蛋白纤维以及糖基化乳清分离蛋白/蛋白纤维与单宁酸制备非共价与共价复合物,研究不同复合方式对蛋白/蛋白纤维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并对其稳定的Pickering乳液特性进行深入探究。基于简单的干热法美拉德反应和碱法成功制备了乳清分离蛋白/蛋白纤维-乳糖-单宁酸三元复合物,Zeta电位数据显示,蛋白纤维复合物相比蛋白复合物Zeta电位的绝对值增大1-3 m V;内源荧光光谱和Th T荧光光谱结果表明蛋白/蛋白纤维与单宁酸的共价相互作用相比于非共价相互作用强,单宁酸的添加对蛋白/蛋白纤维有较强的荧光猝灭效果;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结果得出蛋白/蛋白纤维与单宁酸之间的复合作用引起了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变化;蛋白纤维-单宁酸二元复合物中单宁酸的引入使蛋白/蛋白纤维的表面疏水性H0值由9324.0降低至1744.6,而糖基化蛋白纤维-单宁酸三元复合物中单宁酸的引入使糖基化蛋白/蛋白纤维的表面疏水性H0值由28916降低至388.2;乳清分离蛋白的改性及二元、三元复合物的形成使得蛋白热变性温度提高了9-15 oC;同时,相比于蛋白/蛋白纤维与单宁酸非共价复合物,与单宁酸的共价复合作用更加有利于蛋白/蛋白纤维在乳液油水界面的吸附,所稳定的Pickering乳液的粒径更小,Pickering乳液热稳定性,盐离子稳定性以及储藏稳定性得到明显提高;将糖基化蛋白-单宁酸三元复合物用于负载姜黄素Pickering乳液的稳定,在室温下避光贮藏5周后,Pickering乳液中姜黄素的保留率高达95%以上,对油相中姜黄素的降解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

李慧美[2](2019)在《黄油中共轭亚油酸对DMBA诱导小鼠乳腺癌的抑制作用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是亚油酸的异构体,主要存在于反刍动物的肉及乳制品中,是人类膳食中CLA的主要来源。共轭亚油酸具有抗肿瘤、抗动脉粥样硬化、减少脂肪堆积、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生长等功能,随着共轭亚油酸研究的越来越深入,现已逐渐应用于人类的营养与保健中。本实验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冷冻分离法联合尿素包合法提取黄油中共轭亚油酸。首先冷冻结晶法对混合脂肪酸进行冷冻结晶分离,研究不同有机溶剂、混合脂肪酸和溶剂比、冷冻时间、冷冻温度四个单因素对CLA纯度和得率的影响。经液相检测得出最佳提取条件:混合脂肪酸与无水乙醇的比例为1:12,处理时间9 h,处理温度为-20℃,得到CLA纯度为8.49%,得率为85.62%。在冷冻结晶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尿素包合的方法纯化CLA。研究回流时间、包合时间、包合温度、混合脂肪酸:尿素:无水乙醇四个单因素对CLA纯度和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回流时间、包合时间对CLA的纯度和得率影响均较小,包合温度、尿素/无水乙醇、混合脂肪酸/尿素影响较大,然后选择对实验结果影响显着的包合温度、尿素/无水乙醇、混合脂肪酸/尿素进行响应面优化,得到最佳包合条件:包合温度21.70℃,回流时间15 min,包合时间3 h,尿素/无水乙醇为0.31,混合脂肪酸/尿素为0.37,在该条件下进行尿素包合,得到的CLA纯度平均值为22.55%,得率平均值为81.57%。(2)通过多次灌胃二甲基苯并蒽(7,12-dimethylbenzanthraene,DMBA)的方法成功建立小鼠乳腺癌模型,小鼠成瘤稳定,特异性好。模型组和紫杉醇组出现肿瘤,CLA组、LA组、空白组均未发现肿瘤。HE染色观察不同处理后小鼠各器官的变化以及肿瘤组织的切片观察,结果表明,DMBA处理会引起肝脏、肾脏、脾脏的损伤,肿瘤未见肺部以及远处转移,各组织病变趋势排序如下:肝脏:模型组>紫杉醇组>LA组>空白组、CLA组。肺:紫杉醇组>模型组>LA组>CLA组、空白组。肾脏:模型组>紫杉醇组、CLA组、LA组>空白组。脾脏:模型组>紫杉醇组、LA组>CLA组>空白组。其中,紫杉醇组对肺的损伤较大,本身紫杉醇具有一定的毒性,临床上常配合其他药物一起使用以减少紫杉醇副作用。肿瘤组织HE染色结果表明肿瘤处于癌前病变时期,肿瘤细胞生长旺盛时期;相对于模型组,紫杉醇组向周围组织浸润程度更低。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组织Ki67、P53、PR、VEGF的表达,结果表明,Ki67在模型组有较高的表达,与紫杉醇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53在模型组和紫杉醇组表达量均很高;PR在模型组和紫杉醇组表达量均较低;VEGF在模型组和紫杉醇组表达也较低,但两组相比有极显着性差异。(3)共轭亚油酸抗癌机理的初步探究。取各组小鼠外周血进行生化指标检测,结果表明,各组小鼠白蛋白偏低,但无显着性差异,各组小鼠总蛋白含量基本在正常范围内。其中,模型组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含量很高,与其余各组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该指标过高也是肝脏受损的表现之一,其余指标均在正常范围之内。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小鼠血液中bcl-2、bax、p53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bcl-2和bax的mRNA相对表达量各组均无显着性差异,模型组与CLA组相比,p53 mRNA相对表达量有显着性差异,其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8.75±0.44,4.67±0.33,且CLA组与其它各组相比均有显着性差异。这可能是因为CLA通过抑制p53的表达起到抑癌作用。

宋淑珍[3](2017)在《能量限制对绵羊脂肪沉积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模拟中国北方天然草地牧草代谢能四季变化的典型规律,研究牧草代谢能胁迫下,绵羊脂肪沉积、羊肉质构特性、脂肪酸组成及脂肪代谢关键基因的mRNA表达差异,并对各要素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阐明代谢能胁迫下,绵羊脂肪代谢及其调控机制,为综合研究牧草代谢能胁迫下绵羊脂肪代谢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代谢能限制对羊肉常规营养成分和质构特性都有显着影响(P<0.05)。牧草代谢能限制时,羊肉水分含量显着升高,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含量显着降低,剪切力、硬度、胶着性、咀嚼性显着增大。(2)绵羊脂肪沉积具有部位差异性,代谢能限制时,背最长肌、肱二头肌的IMF含量显着降低(P<0.05),但对股二头肌IMF含量无显着影响(P>0.05);胃肠周围脂肪、肾周脂肪、腹部脂肪、皮下脂肪、尾部脂肪、大网膜脂肪指数及内脏脂肪、总脂肪指数均显着降低(P<0.05),而睾丸周围脂肪和心脏周围脂肪指数差异不显着(P>0.05)。(3)代谢能限制对肌肉和脂肪组织脂肪酸组成具有显着的影响(P<0.05),能量限制时,IMF的硬脂酸、共轭亚油酸、中长链饱和脂肪酸、奇数碳原子饱和脂肪酸、总饱和脂肪酸以及n-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着升高,顺油酸、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及脂肪酸比值USFA/SFA、MUFA/SFA、PUFA/SFA(除股二头肌)显着降低。相对于IMF,能量限制对脂肪组织的脂肪酸组成影响有限,能量限制使脂肪组织中饱和脂肪酸含量显着升高,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显着降低,除奇数碳原子脂肪酸、n-6/n-3 PUFA外,能量限制对大网膜脂肪的脂肪酸组成无影响(P>0.05)。(4)脂肪酸组成具有部位差异性(P<0.05),与内脏脂肪和皮下脂肪相比,背最长肌IMF的饱和脂肪酸、n-6/n-3 PUFA含量显着降低,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n-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必需脂肪酸及脂肪酸比值USFA/SFA、MUFA/SFA、PUFA/SFA显着升高,股二头肌的饱和脂肪酸含量显着降低,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n-6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必需脂肪酸及脂肪酸比值USFA/SFA、MUFA/SFA、PUFA/SFA显着升高。尾部脂肪除了多不饱和脂肪酸、必需脂肪酸、n-6/n-3 PUFA、PUFA/SFA显着降低外,与肌内脂肪脂肪酸组成无显着差异(P>0.05)。皮下脂肪的饱和脂肪酸含量显着低于内脏脂肪,而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USFA/SFA、MUFA/SFA显着高于内脏脂肪。(5)IMF与脂肪酸组成和部分脂肪酸存在显着相关关系(P<0.05),肌内脂肪与亚油酸、共轭亚油酸、EPA、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n-6系列脂肪酸、必需脂肪酸及n-6/n-3 PUFA、MUFA/SFA、MUFA/SFA、PUFA/SFA显着正相关,与硬脂酸、饱和脂肪酸、n-3系列脂肪酸显着负相关。(6)能量限制对绵羊FAS、PPARγ、HSL、SCD基因mRNA表达量均有显着影响(P<0.05),能量限制时,背最长肌、肾周脂肪、皮下脂肪、大网膜脂肪、尾部脂肪中FAS、PPARγ、SCD的mRNA表达量显着降低,HSL的mRNA表达量显着升高。并且,低能量水平时,FAS、PPARγ在尾部脂肪和皮下脂肪中比较敏感。(7)脂肪代谢相关基因FAS、PPARγ、HSL、SCD的mRNA表达均有解剖部位特异性(P<0.05),FAS、PPARγ、HSL的mRNA表达量在脂肪组织显着高于肌肉组织,FAS、PPARγ在肾周、皮下脂肪中表达量显着高于其他组织,HSL、SCD在尾部脂肪中表达量显着高于其他组织。(8)IMF与FAS、HSL、SCD的mRNA表达量均呈现显着相关性(P<0.05),与FAS、SCD的mRNA表达量显着正相关,与HSL的mRNA表达量显着负相关,与PPARγ的mRNA表达量无显着相关关系(P>0.05)。(9)FAS的mRNA表达量与多不饱和脂肪酸、n-3系列脂肪酸显着负相关;PPARγ的mRNA表达量与饱和脂肪酸显着正相关,与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n-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显着负相关;HSL的mRNA表达量与单不饱和脂肪酸显着正相关,与多不饱和脂肪酸、必需脂肪酸显着负相关(P<0.01);SCD的mRNA表达量与饱和脂肪酸显着负相关,与不饱和脂肪酸显着正相关(P<0.05)。(10)应用主成分分析法,从38种脂肪酸中提取6个主成分作为综合变量来评价本试验的IMF脂肪酸状况,即以C4:0、C6:0、C15:0、C16:0、C17:0、C18:0、C23:0、C24:0、C20:1、C18:1n9c、C20:4n6等11种脂肪酸作为38种脂肪酸的综合变量评价指标。综上,代谢能限制时,绵羊体内脂肪被动员氧化供能,羊肉的营养成分和质构品质下降,肌内脂肪中饱和脂肪酸,n-3系列脂肪酸含量升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降低,草地放牧生产系统的绵羊在冷季应合理补饲;脂肪合成关键酶FAS、转录因子PPARγ和脂肪酸去饱和酶SCD含量降低,相反地,脂肪分解关键酶HSL含量升高,而且FAS、PPARγ在尾部脂肪和皮下脂肪中比较敏感。这说明脂肪沉积先从尾部和皮下脂肪开始,牧草代谢能胁迫通过绵羊脂肪代谢关键基因的表达量上调或下调而调控脂肪代谢,该调控过程还有瘤胃微生物氢化、脂肪酸脱氢酶、转录因子等的参与,该研究对草地放牧系统绵羊生产体系的羊肉品质调控及改善绵羊脂肪代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对认识环境胁迫对绵羊脂肪代谢规律和脂肪沉积等遗传性状的进化提供理论性依据。

王璐[4](2016)在《绞股蓝籽油抗肿瘤活性成分分析及生物学功能研究》文中认为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Thunb.)Makino是我国传统的中草药,是除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以外,唯一含有人参皂苷的植物,享有“南方人参”的美誉。大量临床和药理研究表明,绞股蓝对多种疾病均具有治疗或预防作用,且长期服用不会产生毒副反应。近年来,绞股蓝作为药食同源的植物,在食品、保健品、医药等领域均获得了重要的开发与利用。陕西省平利县是我国最早研究与开发绞股蓝的地区,是绞股蓝的原产地和主产区,平利县绞股蓝及其相关产品在国内外享有较好的声誉,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随着绞股蓝产业的日益发展,开发具有科技含量的新产品,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及核心竞争力,已成为目前面临的巨大挑战。绞股蓝种子是大规模人工种植过程中的副产物,由于自然产量较低,长期以来仅用于绞股蓝的有性繁殖,尚未得到充分开发与利用。本课题组于2012年首次对绞股蓝种子的脂肪酸成分进行了报道,发现其种子中含有大量α-桐酸,因而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平利县绞股蓝规范化种植及繁育基地的工作人员经多年杂交选育,培育出绞股蓝四倍体优良品种,并通过人工改变雌雄栽培比例的方法,使绞股蓝种子的产量得到了极大提高,为绞股蓝种子相关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因此,作为必要的理论依据,绞股蓝种子相关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目前已成为延长绞股蓝产业链,扩展绞股蓝资源综合利用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性技术问题。课题组前期实验结果显示,绞股蓝种子中油脂含量较高,几乎可与油菜籽相媲美,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本研究旨在为绞股蓝籽油产品的开发提供必要的理论,以平利县四倍体绞股蓝种子为实验材料,从绞股蓝籽油的基本属性、主要成分、提取工艺、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体内外抗氧化活性、抗肿瘤活性成分筛选、体内外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等方面展开研究。目前取得的研究结果如下:1.四倍体绞股蓝种子中水分,灰分,总蛋白,总脂肪,粗纤维,还原糖,碳水化合物,总皂苷及总黄酮的含量分别为4.43%,2.83%,20.33%,48.55%,4.98%,0.22%,0.32%,4.55%,0.36%,其油脂含量约为48%,蛋白含量超过20%,是天然植物油脂与植物蛋白的优良来源。绞股蓝籽油外观澄清透亮,呈淡黄绿色,是一种优良的干性油,油脂酸值较低,含有大量低分子量的甘油三酯,不饱和度较高,易发生氧化变质,贮存的稳定性较差。采用超声波辅助溶剂法提取的绞股蓝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94.37%,其中共轭亚麻酸含量占87.96%。α-桐酸为其标志性脂肪酸,因此绞股蓝籽油可成为共轭亚麻酸的天然来源。绞股蓝籽油含有大约1%的不皂化物,其中包括植醇、角鲨烯、生育酚及植物甾醇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2.响应曲面法优化超临界CO2萃取绞股蓝籽油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萃取温度为43℃,萃取压力为32 MPa,萃取时间160 min。在此条件下,绞股蓝籽油的提取率达到35.96%。考察的三个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该响应面模型可用于预测和评估超临界CO2萃取绞股蓝籽油工艺的研究。与传统提取方法相比,超临界CO2萃取的绞股蓝籽油品质更好,活性物质含量更高,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到95.69%,共轭亚麻酸含量占88.17%。超临界CO2萃取法能够在保护油脂有效成分不受损失的前提下,获得较高的提取率,是一种推荐的绞股蓝籽油的提取方法。3.依据卫生部颁发的《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的急性毒性分级标准,通过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与两项遗传毒性试验检测,初步判定绞股蓝籽油属实际无毒级,可进行下一步功能性食品或保健品开发的研究。4.以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与亚铁还原能力为指标,对绞股蓝籽油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考察,结果显示,绞股蓝籽油具有不亚于茶籽油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各项结果均呈现良好的剂量关系。相比于溶剂提取,超临界CO2萃取的绞股蓝籽油中可能含有更多抗氧化活性成分,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能力。以自然衰老小鼠为体内抗氧化活性研究的动物模型,结果显示绞股蓝籽油对模型小鼠因衰老引起的体内总抗氧化能力下降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能够使血清中较高的AST与ALT水平有所下降,且不会引起TG含量的升高;肝脏组织中SOD活力升高,MDA积累量下降,T-AOC水平增强,GSH含量有所回升。因此绞股蓝籽油具有开发为抗氧化型保健油脂的潜力。5.绞股蓝籽油中甘油三酯、脂肪酸及不皂化物三种形式的活性成分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差异较大,绞股蓝籽油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基本不产生细胞毒性作用,绞股蓝籽油不皂化物对肿瘤细胞具有轻微的增殖抑制作用,相比于脂肪酸成分,细胞毒性较弱。绞股蓝籽油来源的脂肪酸成分对于不同来源的肿瘤细胞均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性作用,抑制细胞增殖,显着降低细胞存活率,是绞股蓝籽油发挥抗肿瘤功效的决定性成分,可用于抗肿瘤机制的研究。6.绞股蓝籽油脂肪酸在对白血病K562及U937细胞造成严重杀伤的剂量下,对正常细胞(外周血单核细胞及脾脏淋巴细胞)的存活率几乎无任何影响。研究表明,绞股蓝籽油脂肪酸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机制包括:绞股蓝籽油脂肪酸能够引起肿瘤细胞DNA片段化程度增强,细胞膜表面结构受损,细胞膜流动性降低,质膜电位发生去极化,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活性氧生成量增加,进而导致线粒体膜电位降低,最终引起细胞凋亡。绞股蓝籽油脂肪酸处理导致K562细胞中Bcl-2/Bax表达比例下降,同时增强剪切型Caspase-9,Caspase-3及PARP蛋白的表达,促进细胞色素C由线粒体向胞浆的释放,通过Caspase依赖的线粒体信号途径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同时能够促进凋亡诱导因子AIF的释放,通过Caspase非依赖途径促进细胞凋亡。7.绞股蓝籽油脂肪酸对体外培养的S180细胞杀伤作用的机制包括:通过上调细胞内活性氧水平,诱发脂质过氧化反应,从而导致细胞膜受损、染色质凝集细胞核固缩、线粒体膜电位下降,最终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在体内抗肿瘤作用研究中,以S180荷瘤小鼠为模型,通过治疗型和预防型两种给药方式对绞股蓝籽油的抗肿瘤作用进行了评估。在对正常小鼠无显着影响的给药剂量下,预防型给药方式更能发挥绞股蓝籽油抗肿瘤的功效,获得最大抑瘤率为69.11%的抗肿瘤效果。绞股蓝籽油能够引起荷瘤小鼠肿瘤组织产生一定程度的脂质过氧化损伤,组织切片的形态学观察证明绞股蓝籽油对肿瘤组织产生了一定的杀伤作用,可能引发了组织细胞的凋亡。

刘春晓[5](2016)在《内蒙传统发酵奶油制品中CLA产生菌的筛选及发酵条件优化》文中指出本论文从传统发酵奶油制品中分离筛选出生产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 CLA)产量较高的菌株,利用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 GC)分析发酵液中CLA异构体的组成情况,并对筛选所得菌株的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以提高其产量,实验结果如下:1.从传统发酵奶油制品中分离筛选产CLA水平高的乳酸菌。利用溴甲酚紫平板对产CLA的乳酸菌进行初筛,再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发酵液中CLA含量进行复筛以筛选出高产菌株,分析其菌落特征、细胞形态及生理生化特性,并结合16SrDNA序列分析以及系统发育树,鉴定其种属。从样品中共筛出30株产CLA菌株,当LA按发酵培养基的0.06%(v/v),接种量为2%(v/v)时,分离自镶黄旗酸油的11株产CLA菌株中,HS4产量最高,为23.59±0.99μg/mL,经鉴定其为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分离自正蓝旗稀奶油的9株产CLA菌株中,LX5产量最高,为20.51士0.55μg/mL,经鉴定其为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分离自阿巴嘎旗酸油的10株产CLA菌株中,AS8产量最高,为13.22±0.52μg/mL,经鉴定其为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2.气相色谱法(GC)分析发酵液中CLA的异构体组成情况。菌株HS4所产产物中c9,t11-CLA和t10,c12-CLA在发酵液脂肪酸中的峰面积分别为0.75%和0.71%,相对含量分别为37.94%和35.76%;菌株LX5所产产物中c9,t11-CLA和t10,c12-CLA的峰面积分别为0.75%和0.72%,相对含量分别为35.09%和33.40%;菌株AS8所产产物中c9,t11-CLA和t10,c12-CLA的峰面积分别为0.78%和0.70%,相对含量分别为31.67%和28.75%。3.利用LB培养基、MRS培养基、脱脂乳培养基对培养基的种类进行初步优化,确定了菌株HS4、LX5、AS8的最适发酵培养基均为MRS培养基。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3株菌的培养基成分,得到HS4、AS8最优培养基成分为:蛋白胨(10g/L)、牛肉膏(10g/L)、酵母浸膏(7g/L)、葡萄糖(2.5%)、乙酸钠(7g/L)、柠檬酸氢二铵(2g/L)、磷酸氢二钾(≥g/L)、硫酸锰(2g/L)、硫酸镁(10g/L),Tween-80(0.10%);LX5最优培养基成分为:蛋白胨(10g/L)、牛肉膏(15g/L)、酵母浸膏(7g/L)、葡萄糖(2.5%)、乙酸钠(7g/L)、柠檬酸氢二铵(2g/L)、磷酸氢二钾(3g/L)、硫酸锰(2g/L)、硫酸镁(10g/L),Tween-80(0.10%)。4.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方法(RSM)优化菌株HS4、LX5、AS8的发酵条件。得到菌株HS4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培养温度33℃,培养时间37h,LA添加量0.08%(v/v),接种量2.72%(v/v);菌株LX5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培养温度33℃,培养时间36h,LA添加量0.07%(v/v),接种量2.70%(v/v);菌株AS8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培养温度33℃,培养时间36h,LA添加量0.09%(v/v),接种量2.74%(v/v)。3株菌在优化后的条件下,其CLA产量分别提高到43.88±0.75μg/mL、39.91±0.38μg/mL、28.67±0.99μg/mL,分别是未优化前的1.86倍、1.94倍、2.17倍。

林聪宏[6](2016)在《贵州黑山羊瘤胃溶纤维丁酸弧菌分离鉴定》文中指出目的: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对人体健康有诸多益处,大量研究表明天然CLA主要来源于反刍动物产品,而反刍动物瘤胃溶纤维丁酸弧菌是合成CLA的主要菌株。因此,通过开展贵州黑山羊瘤胃中溶纤维丁酸弧菌的分离鉴定等试验研究,为后续进一步在菌株细胞水平深入研究和系统阐明CLA生物合成机制,以及开发利用贵州黑山羊瘤胃溶纤维丁酸弧菌奠定基础。方法:以贵州黑山羊为试验动物,通过安装瘤胃瘘管,活体采集瘤胃液,采用现代分子生物学等实验手段开展贵州黑山羊瘤胃溶纤维丁酸弧菌分离与鉴定等相关研究。结果:(1)给6只贵州黑山羊成功安装了改良瘤胃瘘管;(2)经过革兰氏染色、形态观察、16S r RNA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树构建后,1株菌鉴定为溶纤维丁酸弧菌,其16S rRNA GenBank登录号为X8997.1;革兰氏染色阴性,菌体呈弯曲杆状,有锥形端,菌落颜色为乳白色,菌落形状为圆形,半透明的粘稠菌落;在30℃37℃和pH7.0环境下生长良好,硝酸盐不还原、产硫化氢阴性、触媒反应阴性但具有运动性等生理生化特征;(3)活体瘤胃灌注亚油酸(Linoleic Acid,LA)能促进贵州黑山羊瘤胃溶纤维丁酸弧菌增殖,增加瘤胃共轭亚油酸(c9t11-CLA and t10c12-CLA)和反-11-油酸(t11-C18∶1,简称TVA)含量,提高亚油酸异构酶浓度。结论:瘤胃溶纤维丁酸弧菌常与其他厌氧菌处于伴生状态,极难分离纯化;连续3天灌注30mL食品级LA后,能促进贵州黑山羊瘤胃内CLA、TVA、亚油酸异构酶浓度和溶纤维丁酸弧菌数量不同程度的增加。

尚继领[7](2015)在《油脂真菌转化系统及产CLA工程菌株的构建》文中研究指明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是亚油酸(LA)多种位置和几何异构体的统称,具有抗癌、降脂、增强免疫、抗动脉粥样硬化等重要的生理功能,其中,t10,c12-CLA是最具生理活性的异构体之一。目前工业上主要利用化学异构法生产共轭亚油酸,但产物是多种异构体的混合物,分离纯化困难、成本高。来源于痤疮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 acnes)的亚油酸异构酶(PAI)能够将LA转化成单一的t10,c12-CLA。深黄被孢霉、高山被孢霉和拉曼被孢霉经发酵培养后菌丝体能积累大量的游离LA,因此这三株油脂真菌是亚油酸异构酶基因(pai)异源表达潜在的宿主菌株。本研究构建了 pai的异源表达载体,并尝试用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方法将pai导入到三株油脂真菌的基因组上,进而获得能产t10,c12-CLA的工程菌株。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观察了三株油脂真菌的菌落和菌丝形态,并通过气相色谱仪对其发酵培养后的菌丝体内油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三株菌都能大量积累游离LA。(2)通过敏感性试验没有找到可以作为深黄被孢霉筛选标记的抗生素,但是氯嘧磺隆(500 μg/ml)和潮霉素(500 μg/ml)能分别完全抑制高山被孢霉和拉曼被孢霉孢子的萌发,可以作为筛选两株真菌转化子的筛选标记。(3)以pFGL59为出发质粒,依次连接构巢曲霉启动子PgpdA和终止子Ttrpc,构建了 pLH51。然后将pai连接在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构建了表达载体pLH55。将pFGL820-1上氯嘧磺隆抗性基因替换掉表达载体pLH55上的潮霉素抗性基因,构建了 pai的表达载体pLH107。(4)通过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方法,将质粒pLH107上Ti区域导入到高山被孢霉基因组上。但是转化效率低,通过大量的筛选只获得一株阳性转化子。转化子经发酵培养后菌丝体内没有检测到目标产物t10,c12-CLA。(5)共培养结束后有68.75%的拉曼被孢霉转化子为稳定转化子。温度28℃、时间3 d、农杆菌和孢子比例2:1是拉曼被孢霉和农杆菌最优的共培养条件。转化子经发酵培养后菌丝体内能检测到目标产物t10,c12-CLA,证明pai在拉曼被孢霉中获得表达。

金哲勇[8](2012)在《日粮中添加胡麻油和苹果酸对延边黄牛瘤胃发酵特性及脂肪酸代谢的影响》文中提出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动物性食品在日常饮食结构中的所占比例越来越大,成为导致一些疾病如癌症、脑血栓、肥胖症、糖尿病等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人类如果摄取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容易引起疾病,因此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健康与膳食的关系。共轭亚油酸(CLA)是国际上公认的唯一动物源性功能性脂肪酸。为了提高动物性食品中共轭脂肪酸的含量,可通过饲喂植物油来最大限度的满足动物体对不饱和脂肪酸的需求和提高CLA在动物体内的含量。同样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发展,全球暖化的效应也持续加剧。世界上大约14%的温室气体是由于农业所致。甲烷是反刍动物瘤胃消化产物,反刍动物摄入饲料总能的2%至15%以甲烷形式释放到大气中被损失掉,其甲烷释放不仅对动物生产效率有负面影响,还增加温室效应。显然,调控反刍动物甲烷排放对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及提高动物生产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主要研究了日粮添加胡麻油和苹果酸对瘤胃发酵和瘤胃液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用4头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延边黄牛,采用4×4拉丁方设计,一个对照组和三个试验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日粮是在基础日粮基础上分别添加胡麻油475g/d(LO组)、胡麻油475g/d+苹果酸160g/d(LOM组)和胡麻油475g/d+苹果酸160g/d+小苏打(NaHCO3)47.5g/d(LOMS组)。试验结果如下:各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PH值均有提高趋势,饲喂后9h提高显着(P<0.05),且LOMS组在6h时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的丙酸浓度与对照组相比都有增高的趋势,而乙酸、丁酸和TVFA有降低的趋势,同时添加胡麻油和苹果酸更为明显。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乙丙比显着降低(P<0.05)。添加胡麻油增加了瘤胃液中脂肪酸的含量,日粮中添加胡麻油(LO组),显着提高了瘤胃液C16:0、C18:0、C9-C18:1、tll-C18:1、c9,t11-CLA、t10,c12-CLA和C18:3的含量,每个时间点差异都显着(P<0.05)。LOM组和LOMS组的t11CLA的含量在1h和9h时差异显着(P<0.05)。日粮添加胡麻油,可降低瘤胃DM、OM、CP及NDF的降解率。同时添加胡麻油和苹果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降解率。本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胡麻油和苹果酸有利于延边黄牛的瘤胃发酵,且同时添加效果更佳,添加胡麻油可增加瘤胃液不饱和脂肪酸和CLA的含量。

孙小琴[9](2012)在《放牧奶牛乳脂肪酸组成及瘤胃脂肪酸代谢规律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量研究表明放牧可以增加奶牛乳中十八碳烯酸-反-11(C18:1t11)、共轭亚油酸顺-9,反-11(CLAc9,t11)和α-亚麻酸(C18:3n-3)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脂肪酸含量,但针对完全放牧条件下奶牛乳脂肪酸组成的研究较少,而有关放牧奶牛瘤胃脂肪酸代谢方面的研究更少,这方面的信息资料的缺乏不仅会限制人们对放牧奶牛独特乳脂肪酸形成原因和机制的了解,而且不利于调控放牧奶牛乳成分有效措施的研究。为了进一步了解完全放牧奶牛的乳脂肪酸组成特点,并研究瘤胃脂肪酸代谢规律,阐明放牧奶牛独特乳脂肪酸组成的形成原因和机理,本研究以在新西兰林肯大学奶牛场(LUDF)的优质人工草场上放牧的奶牛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牧草和乳脂肪酸组成的季节性变化特点、补饲大麦和青贮玉米对放牧奶牛乳脂肪酸组成和代谢的影响研究,并结合优质牧草放牧奶牛瘤胃脂肪酸组成的昼夜变化和PUFA代谢特点、瘤胃微生物的脂肪酸组成特点及牧草中富含的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和钾元素对体外C18脂肪酸代谢的影响研究,取得以下结果:1.优质牧草放牧奶牛乳中C18:1t11、CLAc9,t11和C18:3n-3在在一个泌乳期内的含量别为4.0-5.0%、1.5-2.4%和1.2-1.8%,平均含量分别是资料报道TMR饲喂奶牛乳中的1.88、3.03和2.48倍,乳中C18:2n-6: C18:3n-3的平均比值为0.7:1。牧草中的总脂肪酸和C18:3n-3含量在春、秋季较高而夏季较低。乳脂肪酸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春季泌乳早期(10月)与其他时间的不同:春季泌乳早期放牧奶牛的能量负平衡显着增加了乳中C18:0,C18:1c9和不饱和脂肪酸(UFA)的含量(P<0.05),不影响C18:1t11和C18:3n-3的含量(P>0.05),但降低了CLAc9,t11的含量(P<0.05)。回归和相关分析表明乳中CLAc9,t11含量与乳中C18:1t11含量显着线性正相关(P<0.05, R2=0.596),与Δ9-去饱和酶指数呈弱相关关系(P<0.05, r=0.469),但乳中C18:1t11、C18:3n-3和CLAc9,t11含量与牧草C18:3n-3含量间无显着相关性(P>0.05)。2.给放牧奶牛补饲3kg DM/d大麦和4kg DM/d青贮玉米显着改变了瘤胃pH (P<0.05)、瘤胃发酵模式(P<0.05)及瘤胃和乳中的脂肪酸组成(P<0.05),尤其是增加了乳中MCFA和C18:2n-6的含量(P<0.05)、降低有益脂肪酸C18:1t11和C18:3n-3和CLAc9,t11的含量(P<0.05)。乳腺脂肪酸代谢参数分析表明:上述结果的产生主要与放牧奶牛C18:3n-3摄入量的降低、C18:2n-6摄入量的增加、乳腺C18:1t11总量的降低及CLAc9,t11内源合成比例的下降有关。因此,日粮PUFA摄入量的不同是引起乳中C18:3n-3和C18:2n-6含量不同的主要原因,而乳腺可用于CLAc9,t11内源合成的C18:1t11总量的增加是引起放牧奶牛乳中富含CLAc9,t11的直接原因。3.瘤胃内容物中的脂肪酸组成在24h的放牧周期内变化显着(P<0.05),其中,OBCFA的变化模式清晰地反映了瘤胃微生物在新食入牧草上的定植过程,而C18脂肪酸的变化模式清楚的反映了牧草中的PUFA在瘤胃的氢化过程。在24h放牧周期内奶牛的瘤胃pH值低于6.0的总时间达14h,但放牧奶牛瘤胃C18:3n-3和C18:2n-6的氢化率分别达93.0%和89.6%,氢化速率分别为16.5%/h和10.8%/h。脂肪酸氢化反应的最后一步被抑制是放牧奶牛瘤胃PUFA代谢的主要特点,而瘤胃中较高的C18:1t11含量和较低的CLAc9,t11含量进一步证明由氢化抑制所致的瘤胃C18:1t11蓄积是造成放牧奶牛乳中富含CLAc9,t11的主要原因。而在18:00和20:00所观察到的较低的瘤胃pH和微生物数量及较高浓度的PUFA都表明傍晚时分瘤胃的发酵活性较低,这一结果表明,在瘤胃活性较低时补充外源PUFA可能会减少其在瘤胃的氢化量而使更多的PUFA通过瘤胃。4.放牧奶牛瘤胃原虫、混合细菌、LAB和SAB间的脂肪酸含量差异显着(P<0.05),同时受牧草种类的显着影响(P<0.05)。放牧奶牛的瘤胃原虫富含UFA,尤其是C18:3n-3、C18:2n-6和C18:1t11,但其CLAc9,t11含量与细菌间差异不显着(P>0.05),说明瘤胃原虫不能增加放牧奶牛后端肠道CLAc9,t11的供给量。5.初步研究表明了高WSC和高钾对瘤胃脂肪酸的氢化作用有一定影响,但其影响效果和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确定WSC和高钾在放牧奶牛的瘤胃pH范围内的作用效果。上述结果表明:采食优质牧草的放牧奶牛乳中尤其富含有益脂肪酸,但泌乳早期的能量负平衡不能增加乳中这些脂肪酸的含量,而改变放牧奶牛的日粮组成显着降低了其含量;脂肪酸氢化反应的最后一步被抑制是放牧奶牛瘤胃PUFA代谢的主要特点,而由此所致的C18:1t11蓄积是放牧奶牛乳中富含C18:1t11和CLAc9,t11的主要原因;放牧奶牛乳中较高的C18:3n-3含量主要与摄入量有关,而牧草中富含的WSC和钾可能对放牧奶牛独特乳脂肪酸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罗玉芬[10](2011)在《共轭亚油酸高产菌株的筛选、鉴定、培养基和发酵条件优化及紫外诱变研究》文中指出共轭亚油酸(CLA)作为一种新型的功能性脂肪酸而备受关注。CLA因具有抗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体脂调节及治疗肥胖作用、免疫调节作用及抗氧化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添加剂和保健品行业。目前,工业上主要采用化学法生产CLA,难以满足药品、食品等领域的高纯度、无有害成分残留的要求。而许多微生物能够利用自身的酶将LA转化成CLA。与化学合成法相比,利用微生物合成CLA的特异性强,条件也非常温和,产物中活性CLA异构体含量高,与天然CLA异构体成分相似,无毒副作用,有利于产品的开发应用。本论文就乳酸菌产共轭亚油酸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首先,从自制泡菜汁中筛选出CLA产量最高的乳酸菌并进行菌种鉴定;其次,对该菌株的发酵培养基的组成成分、发酵条件和底物添加量进行了优化;再次,以该菌株为出发菌株,通过三次紫外诱变选育出CLA高产菌株。研究结果如下:(1)从自制泡菜汁中筛选出一株CLA产量较高的乳酸菌QL2,其共轭亚油酸产量达23.263μg/mL,亚油酸转化率为3.88%。根据其形态及生理生化反应将该菌株鉴定为明串珠菌(Leuconostoc. sp),该菌株命名为明串珠菌QL2。(2)对明串珠菌QL2进行发酵培养基组成成分的优化,得到最优培养基组成为:乳糖2%,酵母膏3%,CH3COONa 0.2%,MgSO4·7H2O0.08%, K2HPO4·3H2O 0.3%. MnSO4-H2O0.015%.优化发酵培养基组成成分后,发酵液中CLA产量由原来的23.263μg/mL提高到37.831μg/mL,LA转化率由优化前的3.88%提高到6.31%,是未优化前的1.63倍。(3)在优化培养基组成成分的基础上,对明串珠菌QL2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得到其产CLA发酵的最优条件为:发酵初始pH为6.5,发酵时间为28h,发酵温度为37℃。优化发酵条件后,发酵液中CLA产量由原来的37.831μg/mL提高到40.953μg/ml,LA转化率由优化前的6.31%提高到6.83%,是未优化前的1.08倍。对明串珠菌QL2的底物LA添加量进行优化,得到最适的底物LA添加量为0.4%(v/v)。此时,CLA产量达到288.74μg/ml,LA转化率达7.21%。LA转化率是未优化前的1.06倍。(4)以明串珠菌QL2为出发菌株,经过三次紫外诱变后,筛选到突变株UV39,其CLA产量为28.478μg/mL,比原始菌株明串珠菌QL2的CLA产量提高了22.4%,LA转化率提高了0.87%。对诱变后筛选到的CLA高产突变株UV39的底物LA浓度的耐受性进行试验,得出菌株UV39可以耐受的最适的LA添加量为0.4%(v/v),与原始菌株明串珠菌QL2可耐受的最适LA浓度相同。

二、共轭亚油酸(CLA)系列产品一次性顺利通过验收鉴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共轭亚油酸(CLA)系列产品一次性顺利通过验收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糖基化乳清分离蛋白纤维的制备、改性及其在Pickering乳液体系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绪论
    1.1 蛋白纤维概述
        1.1.1 蛋白质的纤维化聚集
        1.1.2 蛋白纤维的形成机理
        1.1.3 乳清分离蛋白概述及纤维化改性
    1.2 糖基化反应概述
        1.2.1 糖基化反应的定义、反应原理及安全性
        1.2.2 糖基化反应对蛋白功能特性的改善
    1.3 Pickering乳液概述
        1.3.1 Pickering乳液的定义及其稳定机理
        1.3.2 蛋白质在Pickering乳液中的应用研究
        1.3.3 Pickering乳液在食品体系中的应用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内容
2 不同种类糖基化蛋白纤维的制备及其在Pickering乳液体系中的应用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设备
        2.2.1 材料与试剂
        2.2.2 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不同种类糖基化蛋白纤维的制备
        2.3.2 蛋白纤维的形态表征
        2.3.3 SDS-PAGE分析
        2.3.4 接触角的测量
        2.3.5 表面疏水性的测量
        2.3.6 Pickering乳液的制备
        2.3.7 Pickering乳液的粒径分析
        2.3.8 Pickering的乳析指数测定
        2.3.9 Pickering乳液界面蛋白吸附量的测定
        2.3.10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Pickering乳液结构
        2.3.11 Pickering乳液静态流变学特性分析
        2.3.12 Pickering乳液稳定性分析
        2.3.13 负载姜黄素的Pickerng乳液的制备
        2.3.14 负载姜黄素的Pickering乳液消化特性分析
        2.3.15 数据统计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糖基化蛋白纤维形成过程中酸水解动力学分析
        2.4.2 糖基化蛋白纤维的形态分析
        2.4.3 糖基化蛋白纤维的界面性质
        2.4.4 不同种类糖基化蛋白纤维稳定Pickering乳液的形成与表征
        2.4.5 Pickering乳液结构观察
        2.4.6 Pickering乳液的流变特性
        2.4.7 pH和离子强度对Pickering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2.4.8 Pickering乳液的储藏稳定性分析
        2.4.9 Pickering乳液的体外消化过程中脂肪分解程度
        2.4.10 姜黄素的生物有效性
    2.5 本章小结
3 乙醇诱导改性糖基化蛋白纤维的制备及其在Pickering乳液体系中的应用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设备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乙醇诱导改性蛋白纤维的制备
        3.3.2 原子力显微镜分析
        3.3.3 ThT荧光光谱分析
        3.3.4 乙醇诱导改性蛋白纤维抗氧化能力分析
        3.3.5 Pickering乳液的制备
        3.3.6 Pickering乳液粒径分析
        3.3.7 Pickering乳液乳析指数分析
        3.3.8 Pickering乳液界面蛋白吸附量和界面蛋白浓度分析
        3.3.9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Pickering乳液结构
        3.3.10 Pickering乳液热稳定性分析
        3.3.11 Pickering乳液氧化稳定性分析
        3.3.12 数据统计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在乙醇诱导下制备的改性蛋白纤维形貌分析
        3.4.2 乙醇诱导改性蛋白纤维形成动力学分析
        3.4.3 乙醇诱导改性蛋白纤维的抗氧化能力分析
        3.4.4 乙醇诱导改性蛋白纤维稳定Pickering乳液的形成与表征
        3.4.5 Pickering乳液热稳定性分析
        3.4.6 Pickering乳液氧化稳定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糖基化蛋白/蛋白纤维-单宁酸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在Pickering乳液体系中的应用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设备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糖基化蛋白及蛋白纤维与单宁酸非共价及共价复合物的制备
        4.3.2 Zeta电位分析
        4.3.3 内源荧光光谱分析
        4.3.4 ThT荧光光谱分析
        4.3.5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4.3.6 表面疏水性分析
        4.3.7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4.3.8 Pickering乳液的制备
        4.3.9 Pickering乳液粒径及电位分析
        4.3.10 Pickering乳液乳析指数分析
        4.3.11 Pickering乳液界面蛋白吸附量分析
        4.3.12 Pickering乳液热稳定性分析
        4.3.13 Pickering乳液盐离子稳定性分析
        4.3.14 Pickering乳液储藏稳定性分析
        4.3.15 负载姜黄素的Pickerng乳液的制备
        4.3.16 负载姜黄素的Pickering乳液的稳定性分析
        4.3.17 数据统计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4.1 三元复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4.4.2 电位分析
        4.4.3 内源荧光光谱分析
        4.4.4 ThT荧光光谱分析
        4.4.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4.4.6 表面疏水性分析
        4.4.7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4.4.8 Pickering乳液的制备与表征
        4.4.9 Pickering乳液的粒径分布
        4.4.10 Pickering乳液界面蛋白吸附量分析
        4.4.11 Pickering乳液热稳定性分析
        4.4.12 Pickering乳液离子稳定性分析
        4.4.13 Pickering乳液储藏稳定性分析
        4.4.14 负载姜黄素的Pickering乳液物理稳定性分析
        4.4.15 负载姜黄素的Pickering乳液化学稳定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黄油中共轭亚油酸对DMBA诱导小鼠乳腺癌的抑制作用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共轭亚油酸概述
    1.2 共轭亚油酸制取
    1.3 共轭亚油酸的功能
        1.3.1 抗癌功能
        1.3.2 抗粥样动脉硬化
        1.3.3 减肥功能
        1.3.4 增强机体免疫力
    1.4 乳腺癌
    1.5 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1.5.1 研究意义
        1.5.2 研究内容
第2章 黄油中共轭亚油酸的制备与纯化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仪器与设备
        2.1.3 试剂与材料
        2.1.4 实验方法
        2.1.5 数据统计分析
    2.2 实验结果
        2.2.1 冷冻结晶法提取CLA的单因素实验结果
        2.2.2 尿素包合法提取CLA的单因素实验结果
        2.2.3 CLA纯化条件的响应面分析
        2.2.4 CLA纯度为响应值的回归拟合及方差分析
        2.2.5 CLA纯度的响应曲面与等高线分析
        2.2.6 CLA纯化工艺的确定及验证
    2.3 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共轭亚油酸对小鼠乳腺癌的抑制作用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仪器与设备
        3.1.2 试剂与材料
        3.1.3 实验方法
        3.1.4 图像采集及图像分析方法
        3.1.5 数据统计分析
    3.2 实验结果
        3.2.1 小鼠生长情况
        3.2.2 小鼠乳腺肿瘤生长情况
        3.2.3 大体病理
        3.2.4 镜下病理
        3.2.5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Ki67、P53、PR、VEGF的表达
    3.3 讨论
        3.3.1 DMBA致癌机理
        3.3.2 致癌方式
        3.3.3 动物品系的选择
        3.3.4 乳腺癌与Ki67、P53、PR、VEGF的关系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共轭亚油酸对小鼠乳腺癌抑制机理的初步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仪器与设备
        4.1.2 试剂与材料
    4.2 实验方法
        4.2.1 小鼠外周血生化指标检测
        4.2.2 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血液中β-actin,bcl-2,bax,p53 mRNA的表达
        4.2.3 数据统计分析
    4.3 实验结果
        4.3.1 外周血生化指标检测
        4.3.2 荧光定量PCR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能量限制对绵羊脂肪沉积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天然草地牧草代谢能的四季变化
    2.2 动物脂肪组织沉积规律
        2.2.1 动物脂肪代谢
        2.2.2 脂肪细胞的发育与分布
    2.3 动物脂肪代谢的调控
        2.3.1 脂肪合成代谢调控
        2.3.2 脂肪分解代谢调控
        2.3.3 脂肪转运机制调控
    2.4 能量水平对脂肪沉积及代谢的调控
    2.5 羊体脂脂肪酸组成及能量水平其组成的影响
        2.5.1 羊体脂脂肪酸的特点
        2.5.2 能量水平对脂肪酸的影响
    2.6 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材料
        3.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3.1.2 试验动物
        3.1.3 饲养与管理
        3.1.4 样品采集
        3.1.5 主要仪器与试剂
    3.2 试验方法
        3.2.1 研究内容
        3.2.2 研究目标
        3.2.3 技术路线
        3.2.4 TPA分析及常规营养成分测定
        3.2.5 脂肪酸组成测定
        3.2.6 脂肪酸相关基因mRNA表达量的分析
    3.3 数据处理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4.1 天然草地牧草代谢能四季变化时绵羊生产性能的变化
    4.2 代谢能限制对羊肉品质的影响
        4.2.1 羊肉营养成分变化
        4.2.2 羊肉质构特性的变化
    4.3 代谢能限制对脂肪沉积的影响
        4.3.1 能量限制对不同解剖部位脂肪沉积的影响
        4.3.2 代谢能限制对肌内脂肪的影响
    4.4 代谢能限制对羊肉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的影响
        4.4.1 38 种脂肪酸甲酯标样色谱图的建立
        4.4.2 代谢能限制对肌内脂肪脂肪酸含量及组成的影响
    4.5 背最长肌肌内脂肪含量和脂肪酸组成之间的相关关系
        4.5.1 肌内脂肪与脂肪酸的相关关系
        4.5.2 肌内脂肪与脂肪酸组成之间的相关关系
        4.5.3 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关关系
        4.5.4 脂肪酸组成之间相关关系
    4.6 脂肪酸的主成分分析
    4.7 代谢能限制时羊肉脂肪酸相关基因mRNA表达规律
        4.7.1 RNA的质量检测
        4.7.2 qPCR反应体系
        4.7.3 能量限制时FAS基因mRNA表达量变化及各部位的表达差异
        4.7.4 能量时PPARγ 基因mRNA表达量变化及各部位的表达差异
        4.7.5 能量限制时HSL基因mRNA表达量变化及各部位的表达差异
        4.7.6 能量限制时SCD基因mRNA表达量变化及各部位的表达差异
    4.8 肌内脂肪与脂肪酸相关基因的相关性分析
    4.9 脂肪酸与脂肪相关基因的相关性分析
        4.9.1 脂肪酸组成与FAS、PPARγ、HSL、SCD的相关分析
        4.9.2 脂肪酸种类与FAS、PPARγ、HSL、SCD的相关分析
第五章 讨论
    5.1 代谢能限制对羊肉品质的影响
    5.2 代谢能限制对羊肉质构特性的影响
    5.3 代谢能限制对羊肉肌内脂肪的影响
    5.4 代谢能限制对脂肪酸含量及组成的影响
    5.5 不同组织部位脂肪酸组成的变化
    5.6 背最长肌肌内脂肪含量和脂肪酸之间的相关关系
    5.7 背最长肌脂肪酸之间的相关关系
    5.8 能量限制对FAS基因mRNA表达量的调控
    5.9 能量限制对PPARγ 基因mRNA表达量的调控
    5.10 能量限制对HSL基因mRNA表达量的调控
    5.11 能量限制对SCD基因mRNA表达量的调控
    5.12 脂肪代谢相关基因与脂肪酸之间的相关性
第六章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4)绞股蓝籽油抗肿瘤活性成分分析及生物学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绞股蓝研究概述
        1.1.1 绞股蓝种质资源研究
        1.1.2 绞股蓝药用研究历史
        1.1.3 绞股蓝主要化学成分的研究
        1.1.4 绞股蓝药理作用的研究
    1.2 绞股蓝种子的研究进展
    1.3 功能性油脂提取技术的研究
    1.4 功能性植物油脂的研究进展
        1.4.1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理活性
        1.4.2 非脂肪酸类活性成分的生理活性
        1.4.3 代表性功能性植物油脂的研究及应用
    1.5 共轭亚麻酸的研究进展
        1.5.1 共轭亚麻酸简介
        1.5.2 共轭亚麻酸的来源及制备
        1.5.3 共轭亚麻酸的稳定性
        1.5.4 共轭亚麻酸的生理功能
    1.6 本研究的立论依据、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1.7 参考文献
第2章 绞股蓝籽油基本属性及主要成分分析
    2.1 前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材料
        2.2.2 仪器设备
        2.2.3 绞股蓝种子预处理
        2.2.4 绞股蓝种子主要成分分析
        2.2.5 油脂的快速提取
        2.2.6 油脂特征常数分析
        2.2.7 总脂肪酸含量测定
        2.2.8 油脂脂肪酸组成分析
        2.2.9 甘油三酯sn-2位脂肪酸组成分析
        2.2.10 挥发性成分分析
        2.2.11 不皂化物成分分析
        2.2.12 红外光谱(FT-IR)分析
        2.2.13 热重-差热(TG-DTA)分析
        2.2.14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绞股蓝种子主要组成成分分析
        2.3.2 绞股蓝籽油理化常数测定
        2.3.3 绞股蓝籽油脂肪酸组成分析
        2.3.4 绞股蓝籽油甘油三酯sn-2位脂肪酸组成分析
        2.3.5 绞股蓝籽油挥发性成分分析
        2.3.6 绞股蓝籽油不皂化物成分分析
        2.3.7 绞股蓝籽油红外光谱(FT-IR)分析
        2.3.8 绞股蓝籽油热重-差热(TG-DTA)分析
        2.3.9 讨论
    2.4 本章小结
    2.5 参考文献
第3章 绞股蓝籽油提取工艺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材料
        3.2.2 仪器设备
        3.2.3 油脂的提取
        3.2.4 实验设计
        3.2.5 绞股蓝籽油提取率的计算
        3.2.6 绞股蓝种子粉表面微观结构的观察
        3.2.7 绞股蓝籽油理化常数的比较
        3.2.8 绞股蓝籽油脂肪酸组成的比较
        3.2.9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单因素试验结果
        3.3.2 响应面试验设计及运行结果
        3.3.3 响应面二次回归模型拟合及方差分析
        3.3.4 各参数的交互作用
        3.3.5 最佳萃取工艺的验证试验
        3.3.6 不同提取方法对绞股蓝种子粉表面微观结构的影响
        3.3.7 不同提取方法对绞股蓝籽油理化常数的影响
        3.3.8 不同提取方法对绞股蓝籽油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3.3.9 讨论
    3.4 小结
    3.5 参考文献
第4章 绞股蓝籽油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
    4.1 前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仪器设备
        4.2.3 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4.2.4 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
        4.2.5 小鼠精子畸形试验
        4.2.6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急性毒性试验
        4.3.2 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
        4.3.3 精子畸形试验
        4.3.4 讨论
    4.4 小结
    4.5 参考文献
第5章 绞股蓝籽油体内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5.1 前言
    5.2 材料和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仪器设备
        5.2.3 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试验
        5.2.4 体内抗氧化活性评价试验
        5.2.5 数据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绞股蓝籽油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测定
        5.3.2 绞股蓝籽油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的测定
        5.3.3 绞股蓝籽油亚铁还原能力的测定
        5.3.4 绞股蓝籽油对衰老小鼠体重的影响
        5.3.5 绞股蓝籽油对衰老小鼠脏器指数的影响
        5.3.6 绞股蓝籽油对小鼠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5.3.7 绞股蓝籽油对小鼠肝脏抗氧化活性指标的影响
        5.3.8 讨论
    5.4 本章小结
    5.5 参考文献
第6章 绞股蓝籽油抗肿瘤活性成分筛选
    6.1 前言
    6.2 材料和方法
        6.2.1 实验材料
        6.2.2 肿瘤细胞来源及培养
        6.2.3 试剂配制
        6.2.4 仪器设备
        6.2.5 细胞分组及加药处理
        6.2.6 正常细胞的分离及制备
        6.2.7 台盼蓝拒染法检测细胞存活率
        6.2.8 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
        6.2.9 数据分析
    6.3 结果与讨论
        6.3.1 GPSO对肿瘤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6.3.2 GPFA对肿瘤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6.3.3 GPUSM对肿瘤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6.3.4 讨论
    6.4 本章小结
    6.5 参考文献
第7章 绞股蓝籽油脂肪酸杀伤肿瘤细胞作用机制探讨
    7.1 前言
    7.2 材料和方法
        7.2.1 实验材料
        7.2.2 肿瘤细胞来源及培养
        7.2.3 试剂配制
        7.2.4 仪器设备
        7.2.5 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核形态变化
        7.2.6 彗星电泳检测细胞DNA损伤
        7.2.7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DNA的片段化
        7.2.8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膜表面超微结构
        7.2.9 荧光偏振法检测细胞膜流动性
        7.2.10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质膜通透性
        7.2.11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质膜电位
        7.2.12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钙离子浓度
        7.2.13 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的检测
        7.2.14 细胞内谷胱甘肽及丙二醛含量的检测
        7.2.15 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检测
        7.2.16 细胞凋亡率的检测(Annexin V-PE/7-AAD试验)
        7.2.17 免疫荧光观察凋亡相关因子的定位变化
        7.2.18 免疫印迹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
        7.2.19 活性氧抑制剂实验
        7.2.20 数据分析
    7.3 结果与讨论
        7.3.1 GPFA对白血病细胞的选择性杀伤作用
        7.3.2 GPFA对白血病细胞形态及细胞核形态的影响
        7.3.3 GPFA对K562细胞DNA的损伤作用
        7.3.4 GPFA对U937细胞DNA片段化的影响
        7.3.5 GPFA对U937细胞膜表面超微结构的影响
        7.3.6 GPFA对K562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
        7.3.7 GPFA对K562细胞质膜电位及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7.3.8 GPFA对K562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的影响
        7.3.9 GPFA对K56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7.3.10 GPFA对K562细胞凋亡率的影响
        7.3.11 GPFA对K562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7.3.12 活性氧抑制剂实验结果
        7.3.13 讨论
    7.4 本章小结
    7.5 参考文献
第8章 绞股蓝籽油对S180细胞离体及在体抗肿瘤作用研究
    8.1 前言
    8.2 材料和方法
        8.2.1 实验材料
        8.2.2 试剂配制
        8.2.3 仪器设备
        8.2.4 体外抗肿瘤活性的检测
        8.2.5 S180荷瘤小鼠模型的建立
        8.2.6 实验分组及给药处理
        8.2.7 血清或组织中生化指标测定
        8.2.8 肿瘤组织形态学观察
        8.2.9 TUNEL试验
        8.2.10 数据分析
    8.3 结果与讨论
        8.3.1 GPFA对S180细胞形态及细胞核形态的影响
        8.3.2 GPFA对S180细胞DNA片段化的影响
        8.3.3 GPFA对S180细胞质膜通透性及细胞膜表面超微结构的影响
        8.3.4 GPFA对S180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
        8.3.5 GPFA对S180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8.3.6 GPFA对S180细胞凋亡率的影响
        8.3.7 活性氧抑制剂实验
        8.3.8 治疗型抗肿瘤实验结果
        8.3.9 预防型抗肿瘤实验结果
        8.3.10 GPSO对S180荷瘤小鼠肿瘤组织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影响
        8.3.11 GPSO对S180荷瘤小鼠肿瘤组织形态学影响
        8.3.12 GPSO对S180荷瘤小鼠肿瘤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
        8.3.13 讨论
    8.4 本章小结
    8.5 参考文献
总结与展望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5)内蒙传统发酵奶油制品中CLA产生菌的筛选及发酵条件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共轭亚油酸的结构与特点
    1.2 共轭亚油酸的生理学功能
    1.3 共轭亚油酸的主要来源
        1.3.1 天然来源
        1.3.2 化学合成
        1.3.3 微生物合成
    1.4 共轭亚油酸的检测方法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与仪器
        2.1.1 样品来源
        2.1.2 药品与试剂
        2.1.3 仪器与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产CLA乳酸菌的分离与筛选
        2.2.2 CLA高产菌株的种属鉴定
        2.2.3 气相色谱法(GC)分析CLA异构体组成
        2.2.4 产CLA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2.2.5 发酵条件的响应面法(RSM)优化
3 结果与分析
    3.1 产CLA乳酸菌的分离与筛选
        3.1.1 CLA紫外吸收标准曲线
        3.1.2 产CLA菌株筛选与水平检测
    3.2 CLA高产菌株的种属鉴定
        3.2.1 菌落与细胞形态特征
        3.2.2 菌株生化特性
        3.2.3 菌株生理特性
        3.2.4 菌株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与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3.3 气相色谱法(GC)分析CLA异构体组成情况
    3.4 菌株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3.4.1 不同培养基对CLA产量的影响
        3.4.2 碳源的优化与添加量的确定
        3.4.3 氮源的优化与氮源比例的确定
        3.4.4 无机盐的优化与无机盐比例的确定
        3.4.5 吐温-80添加量的确定
    3.5 菌株发酵条件的优化
        3.5.1 培养温度的影响
        3.5.2 初始pH值的影响
        3.5.3 培养时间的影响
        3.5.4 LA添加量的影响
        3.5.5 接种量的影响
        3.5.6 响应面法(RSM)优化发酵条件
4 讨论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6)贵州黑山羊瘤胃溶纤维丁酸弧菌分离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贵州黑山羊概述
        1.1 品种来源、分布及产区自然生态条件等
        1.2 体型外貌和营养价值
    2 瘤胃溶纤维丁酸弧菌概述
        2.1 溶纤维丁酸弧菌介绍
        2.2 溶纤维丁酸弧菌分离鉴定研究进展
        2.3 溶纤维丁酸弧菌在共轭亚油酸的研究进展
    3 共轭亚油酸概述
        3.1 共轭亚油酸功能及来源
        3.2 其他微生物合成共轭亚油酸研究进展
        3.2.1 瘤胃细菌
        3.2.2 丙酸菌
        3.2.3 乳酸菌
        3.3 共轭亚油酸分析检测方法
        3.3.1 光谱分析
        3.3.2 色谱分析
    4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贵州黑山羊改良瘤胃瘘管的安装及护理
    1 材料
        1.1 试验动物
        1.2 主要药物
        1.3 主要仪器和器材
    2 方法
        2.1 术前准备
        2.1.1 动物准备
        2.1.2 麻醉前给药
        2.1.3 全身麻醉
        2.1.4 动物保定与术部无菌准备
        2.2 术式
        2.3 术后护理
        2.4 瘘管安装
    3 结果
    4 讨论
第三章 LA对瘤胃溶纤维丁酸弧菌数量的影响
    1 材料
        1.1 试验样品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2 方法
        2.1 试验分组及样品采集
        2.2 DNA提取
        2.3 目的片段扩增
        2.3.1 目的片段扩增
        2.3.2 克隆
        2.4 质粒DNA提取
        2.4.1 菌液培养
        2.4.2 质粒提取
        2.4.3 质粒DNA浓度定量
        2.5 荧光定量PCR
        2.6 标准曲线的建立
        2.7 拷贝数含量计算
        2.8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荧光定量PCR扩增产物特异性
        3.2 溶纤维丁酸弧菌数量的统计分析结果
    4 讨论
第四章 瘤胃溶纤维丁酸弧菌分离鉴定
    1 材料
        1.1 试验样品
        1.2 主要试剂及配制
        1.2.1 主要试剂
        1.2.2 试剂配制
        1.3 主要仪器和器材
    2 方法
        2.1 瘤胃液采集及处理
        2.2 瘤胃细菌的分离纯化
        2.2.1 瘤胃细菌的分离
        2.2.2 瘤胃细菌的纯化
        2.3 菌种 16S rRNA序列分析
        2.4 溶纤维丁酸弧菌的生理生化试验
        2.4.1 革兰染色
        2.4.2 硝酸盐还原试验
        2.4.3 产硫化氢试验
        2.4.4 触媒反应试验
        2.4.5 运动性试验
        2.4.6 不同温度(20℃、30℃、37℃、39℃、45℃)生长试验
        2.4.7 好气性试验
    3 结果
        3.1 分离纯化结果
        3.2 菌种 16S rRNA序列分析结果和系统发育树构建
        3.3 生理生化结果
    4 讨论
第五章 LA对CLA合成的相关研究
    1 材料
        1.1 试验样品
        1.2 主要试剂和配制
        1.3 主要仪器
    2 方法
        2.1 试验分组及样品采集
        2.2 共轭亚油酸和反11油酸
        2.2.1 样品前处理
        2.2.2 CLA及反11油酸含量测定
        2.2.3 统计分析
        2.3 亚油酸异构酶测定
        2.3.1 含酶菌体制备
        2.3.2 粗酶制备
        2.3.3 主要仪器参数设定
        2.3.4 共轭亚油酸的标准曲线建立
        2.3.5 亚油酸酶活力的测定
        2.4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共轭亚油酸甲酯和反11油酸甲酯标样色谱图和百分比报告
        3.2 共轭亚油酸和反11油酸统计分析结果
        3.3 亚油酸异构酶浓度统计分析结果
    4 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创新点
    3 研究不足之处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图版

(7)油脂真菌转化系统及产CLA工程菌株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 CLA)
        1.1.1 共轭亚油酸的结构与性质
        1.1.2 共轭亚油酸的来源
        1.1.3 共轭亚油酸的生理作用
    1.2 亚油酸异构酶
        1.2.1 亚油酸异构酶的种类
        1.2.2 亚油酸异构酶的性质
    1.3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丝状真菌遗传转化体系
        1.3.1 根癌农杆菌介导真菌遗传转化的特点
        1.3.2 根癌农杆菌介导真菌遗传转化的影响因素
        1.3.3 根癌农杆菌介导真菌遗传转化的应用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1.4.1 研究背景
        1.4.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3 研究内容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菌株、质粒和引物
        2.1.2 工具酶和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和设备
        2.1.4 培养基和主要溶液
    2.2 实验方法
        2.2.1 霉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2.2.2 痤疮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 acnes 1.243)基因组DNA的提取
        2.2.3 琼脂糖DNA凝胶电泳
        2.2.4 大肠杆菌的化学转化
        2.2.5 三种油脂真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实验
        2.2.6 重组质粒pFGL59-PgpdA-Ttrpc(pLH51)的构建
        2.2.7 表达质粒pFGL59-PgpdA-pai-Ttrpc(pLH55)的构建
        2.2.8 表达质粒pFGL59-PgpdA-pai-Ttrpc-sulfu (pLH107)的构建
        2.2.9 农杆菌的电转化
        2.2.10 农杆菌介导的拉曼被孢霉和高山被孢霉的转化
        2.2.11 农杆菌介导的拉曼被孢霉转化条件的优化
        2.2.12 拉曼被孢霉RNA的提取与RT-PCR
        2.2.13 拉曼被孢霉转化子和野生型菌株的摇瓶发酵
        2.2.14 油脂的提取与检测
3 结果与讨论
    3.1 三株油脂真菌的形态观察及敏感性实验
        3.1.1 三株油脂真菌形态的观察
        3.1.2 三株油脂真菌菌丝体内油脂产量的分析
        3.1.3 三株真菌的敏感性实验
        3.1.4 小结
    3.2 高山被孢霉遗传转化系统的构建及pai的异源表达
        3.2.1 表达质粒pFGL59-PgpdA-pai-Ttrpc-sulfu (pLH107)的构建
        3.2.2 农杆菌介导的高山被孢霉的转化
        3.2.3 高山被孢霉转化子菌株摇瓶发酵产物分析
        3.2.4 小结
    3.3 拉曼被孢霉遗传转化系统的构建及pai的异源表达
        3.3.1 丝状真菌基因组和痤疮丙酸杆菌基因组的提取
        3.3.2 表达质粒pFGL59-PgpdA-Ttrpc (pLH51)的构建
        3.3.3 表达质粒pFGL59-PgpdA-pai-Ttrpc (pLH55)质粒的构建
        3.3.4 农杆菌介导的拉曼被孢霉的转化
        3.3.5 农杆菌介导的拉曼被孢霉的转化条件优化
        3.3.6 转化子中亚油酸异构酶基因pai转录情况分析
        3.3.7 拉曼被孢霉转化子和野生型菌株摇瓶发酵产物分析
        3.3.8 小结
4 结论
5 展望
6 参考文献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 致谢

(8)日粮中添加胡麻油和苹果酸对延边黄牛瘤胃发酵特性及脂肪酸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共轭脂肪酸(CLA)的结构与功能
        1.1.1 共轭亚油酸的结构
        1.1.2 CLA的来源及分布
        1.1.3 共轭亚油酸的生理功能
        1.1.4 CLA的合成途径
        1.1.5 影响CLA含量的因素
    1.2 甲烷
        1.2.1 甲烷的温室效应
        1.2.2 甲烷在反刍动物中的生产
        1.2.3 影响甲烷产生的因素
        1.2.4 瘤胃甲烷生成的调控
    1.3 苹果酸在反刍动物中的研究进展
        1.3.1 苹果酸的一般性质
        1.3.2 苹果酸在瘤胃调控方面的研究进展
    1.4 本论文研究思路及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动物
    2.2 试验设计
    2.3 饲养管理
    2.4 样品采集方法及程序
    2.5 测定项目与方法
        2.5.1 分析方法
        2.5.2 PH值测定
        2.5.3 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的测定
        2.5.4 瘤胃甲烷生成量的测定
        2.5.5 瘤胃液脂肪酸测定
        2.5.6 日粮瘤胃有效降解率的测定
    2.6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日粮添加胡麻油与苹果酸对瘤胃液pH值变化的影响
    3.2 日粮添加胡麻油与苹果酸对瘤胃液中VFA变化的影响
    3.3 日粮添加胡麻油与苹果酸对发酵甲烷浓度的影响
    3.4 日粮添加胡麻油与苹果酸对瘤胃液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3.5 日粮添加胡麻油与苹果酸对瘤胃降解率的影响
        3.5.1 日粮添加胡麻油与苹果酸对DM降解率的影响
        3.5.2 日粮添加胡麻油与苹果酸对OM降解率的影响
        3.5.3 日粮添加胡麻油与苹果酸对CP降解率的影响
        3.5.4 日粮添加胡麻油与苹果酸对NDF降解率的影响
第四章 讨论
    4.1 日粮添加胡麻油与苹果酸对瘤胃液pH值变化的影响
    4.2 日粮添加胡麻油与苹果酸对瘤胃液中VFA变化的影响
    4.3 日粮添加胡麻油与苹果酸对发酵甲烷浓度的影响
    4.4 日粮添加胡麻油与苹果酸对瘤胃液脂肪酸的影响
    4.5 日粮添加胡麻油与苹果酸对瘤胃降解率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放牧奶牛乳脂肪酸组成及瘤胃脂肪酸代谢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第一章 瘤胃脂肪酸代谢及放牧对乳脂肪酸组成影响研究进展
        1.1 脂肪酸概述
        1.1.1 脂肪酸及其分类
        1.1.2 脂肪酸与人类健康
        1.1.3 牛奶的脂肪酸组成
        1.2 奶牛瘤胃和乳腺脂肪酸代谢研究进展
        1.2.1 瘤胃脂肪酸代谢
        1.2.2 小肠的脂肪酸吸收
        1.2.3 乳腺脂肪酸代谢
        1.3 放牧对奶牛乳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1.3.1 牧草的脂肪酸组成及其影响因素
        1.3.2 放牧调控乳脂肪酸组成的优越性
        1.3.3 放牧对奶牛乳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1.3.4 放牧影响乳脂肪酸组成的机理分析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试验研究
    第二章 放牧奶牛乳脂肪酸组成的季节性变化特点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动物及样品采集
        2.2.2 化学分析
        2.2.3 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牧草的化学和脂肪酸组成及其季节性变化
        2.3.2 放牧奶牛乳脂肪酸组成及其季节性变化特点
        2.4 讨论
        2.4.1 牧草品质及其季节性变化
        2.4.2 放牧奶牛乳脂肪酸组成及其季节性变化特点
        2.4.3 牧草与放牧奶牛乳脂肪酸组成的关系分析
        2.5 小结
    第三章 补饲大麦和青贮玉米对放牧奶牛乳脂肪酸组成及代谢的影响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设计
        3.2.2 试验日粮及动物管理
        3.2.3 样品采集
        3.2.4 化学分析
        3.2.5 参数计算
        3.2.6 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补饲大麦和青贮玉米对放牧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3.3.2 补饲大麦和青贮玉米对放牧奶牛瘤胃 pH、VFA 和 NH3-N 的影响
        3.3.3 补饲大麦和青贮玉米对放牧奶牛瘤胃内容物脂肪酸组成及影响
        3.3.4 补饲大麦和青贮玉米对放牧奶牛乳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3.3.5 补饲大麦和青贮玉米对放牧奶牛乳腺脂肪酸代谢影响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放牧奶牛瘤胃脂肪酸昼夜变化特点及 PUFA 代谢参数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动物和牧草
        4.2.2 样品采集
        4.2.3 化学分析
        4.2.4 参数计算
        4.2.5 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牧草的化学组成及脂肪酸含量
        4.3.2 瘤胃 pH 和 VFA 的昼夜变化特点
        4.3.3 瘤胃的脂肪酸组成及其昼夜变化特点
        4.3.4 瘤胃 C18:3n-3 和 C18:2n-6 代谢参数估计
        4.4 讨论
        4.4.1 瘤胃 pH 和 VFA 的昼夜变化特点
        4.4.2 瘤胃内容物中脂肪酸的总体变化特点
        4.4.3 OBCFA 的昼夜变化特点
        4.4.4 C18:3n-3 和 C18:2n-6 的昼夜变化及代谢特点
        4.4.5 瘤胃氢化中间物和最终产物的昼夜变化特点
        4.4.6 瘤胃内容物中 CLA 的组成特点
        4.5 小结
    第五章 不同牧草放牧奶牛瘤胃微生物脂肪酸组成的比较研究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动物、试验日粮及样品采集
        5.2.2 化学分析
        5.2.3 统计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日粮的化学成分及脂肪酸组成
        5.3.2 不同瘤胃微生物种类间的脂肪酸组成比较
        5.3.3 牧草对瘤胃微生物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5.4 讨论
        5.4.1 不同瘤胃微生物的脂肪酸组成比较
        5.4.2 牧草种类对瘤胃微生物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5.5 小结
    第六章 蔗糖和钾对牧草中 PUFA 体外氢化率的影响研究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设计
        6.2.2 体外培养和样品采集
        6.2.3 化学分析
        6.2.4 统计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添加蔗糖和钾对体外培养后 C18 脂肪含量和氢化率的影响
        6.3.2 添加钾对 pH、VFA 浓度的影响
        6.3.3 添加钾对培养后牧草中主要 C18 脂肪酸浓度和氢化率的影响
        6.4 讨论
结论
创新点
后续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缩略词
致谢
个人简介

(10)共轭亚油酸高产菌株的筛选、鉴定、培养基和发酵条件优化及紫外诱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概述
    1.2 共轭亚油酸的研究进展与市场前景分析
    1.3 共轭亚油酸的结构
    1.4 微生物法生产共轭亚油酸
        1.4.1 生产共轭亚油酸的微生物
        1.4.2 共轭亚油酸高产菌株的诱变育种
    1.5 影响微生物转化生成共轭亚油酸的因素
        1.5.1 培养基对转化生成共轭亚油酸的影响
        1.5.2 细胞培养方式对转化生成共轭亚油酸的影响
        1.5.3 亚油酸浓度对转化生成共轭亚油酸的影响
        1.5.4 发酵条件对转化生成共轭亚油酸的影响
    1.6 共轭亚油酸的提取
    1.7 共轭亚油酸的分析和检测
        1.7.1 光谱分析
        1.7.2 色谱分析
    1.8 本课题研究意义
    1.9 本课题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9.1 本课题研究内容
        1.9.2 本课题创新点
第2章 共轭亚油酸高产乳酸菌株的筛选
    2.1 实验材料
        2.1.1 样品
        2.1.2 主要药品和仪器
        2.1.3 培养基
    2.2 实验方法
        2.2.1 泡菜制作方法
        2.2.2 共轭亚油酸标准曲线的制作
        2.2.3 厌氧环境的制作方法
        2.2.4 LA乳化方法
        2.2.5 LA乳化液的过滤除菌方法
        2.2.6 泡菜汁中菌株的分离纯化
        2.2.7 菌株产CLA水平检测及筛选
    2.3 结果与分析
        2.3.1 CLA紫外吸收标准曲线
        2.3.2 97株菌株产共轭亚油酸水平的检测
    2.4 小结
第3章 共轭亚油酸高产乳酸菌株的鉴定
    3.1 实验材料
        3.1.1 菌种
        3.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3.1.3 培养基
    3.2 实验方法
        3.2.1 革兰氏染色法
        3.2.2 试剂的配制
        3.2.3 温度实验
        3.2.4 菌株Q_(L2)液体培养基的最终pH测定
        3.2.5 菌株Q_(L2)的运动性实验
        3.2.6 糖类发酵产酸产气试验
        3.2.7 淀粉水解试验
        3.2.8 明胶液化试验
        3.2.9 脲酶测定
        3.2.10 吲哚试验
        3.2.11 伏普二氏试验
        3.2.12 产硫化氢酶试验
        3.2.13 过氧化氢酶试验
        3.2.14 石蕊牛奶试验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菌株Q_(L2)的菌落形态及细胞形态
        3.3.2 菌株Q_(L2)的液体培养特征
        3.3.3 菌株Q_(L2)的生理生化鉴定
    3.4 小结
第4章 明串珠菌Q_(L2)高产共轭亚油酸发酵培养基组成的优化
    4.1 实验材料
        4.1.1 菌种
        4.1.2 主要药品和仪器
        4.1.3 培养基
    4.2 实验方法
        4.2.1 培养基碳源的优化
        4.2.2 培养基氮源的优化
        4.2.3 培养基中无机盐离子配比的优化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培养基碳源的优化
        4.3.2 培养基氮源的优化
        4.3.3 培养基中无机盐离子配比的优化
        4.3.4 培养基优化前后CLA产量的比较
    4.4 小结
第5章 明串珠菌Q_(L2)高产共轭亚油酸发酵条件的优化
    5.1 实验材料
        5.1.1 菌种
        5.1.2 主要药品和仪器
        5.1.3 培养基
    5.2 实验方法
        5.2.1 初始pH的优化实验
        5.2.2 发酵时间的优化实验
        5.2.3 发酵温度的优化实验
        5.2.4 底物LA添加量的优化实验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发酵初始pH的优化实验
        5.3.2 发酵时间的优化实验
        5.3.3 发酵温度的优化实验
        5.3.4 底物LA添加量的优化实验
    5.4 小结
第6章 明串珠菌Q_(L2)高产共轭亚油酸的紫外诱变
    6.1 实验材料
        6.1.1 菌种
        6.1.2 主要药品和仪器
        6.1.3 培养基
    6.2 实验方法
        6.2.1 明串球菌Q_(L2)生长曲线的绘制
        6.2.2 诱变前明串珠菌Q_(L2)的培养
        6.2.3 第一次紫外诱变
        6.2.4 第二次紫外诱变
        6.2.5 第三次紫外诱变
        6.2.6 第三次紫外诱变所得高产菌株的LA浓度耐受性试验
    6.3 结果与分析
        6.3.1 明串珠菌Q_(L2)生长曲线的绘制
        6.3.2 第一次紫外诱变
        6.3.3 第二次紫外诱变
        6.3.4 第三次紫外诱变
        6.3.5 菌株UV_39对底物LA浓度的耐受性试验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共轭亚油酸高产乳酸菌的筛选
        7.1.2 共轭亚油酸高产乳酸菌属的鉴定
        7.1.3 共轭亚油酸高产乳酸菌发酵培养基组成的优化
        7.1.4 共轭亚油酸高产乳酸菌发酵条件的优化
        7.1.5 共轭亚油酸高产乳酸菌的紫外诱变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语表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共轭亚油酸(CLA)系列产品一次性顺利通过验收鉴定(论文参考文献)

  • [1]糖基化乳清分离蛋白纤维的制备、改性及其在Pickering乳液体系中的应用研究[D]. 李宛蓉. 武汉轻工大学, 2020(06)
  • [2]黄油中共轭亚油酸对DMBA诱导小鼠乳腺癌的抑制作用及机理研究[D]. 李慧美. 南昌大学, 2019(02)
  • [3]能量限制对绵羊脂肪沉积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D]. 宋淑珍. 甘肃农业大学, 2017(06)
  • [4]绞股蓝籽油抗肿瘤活性成分分析及生物学功能研究[D]. 王璐.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4)
  • [5]内蒙传统发酵奶油制品中CLA产生菌的筛选及发酵条件优化[D]. 刘春晓.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6(02)
  • [6]贵州黑山羊瘤胃溶纤维丁酸弧菌分离鉴定[D]. 林聪宏. 贵州大学, 2016(03)
  • [7]油脂真菌转化系统及产CLA工程菌株的构建[D]. 尚继领. 天津科技大学, 2015(04)
  • [8]日粮中添加胡麻油和苹果酸对延边黄牛瘤胃发酵特性及脂肪酸代谢的影响[D]. 金哲勇. 延边大学, 2012(02)
  • [9]放牧奶牛乳脂肪酸组成及瘤胃脂肪酸代谢规律的研究[D]. 孙小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06)
  • [10]共轭亚油酸高产菌株的筛选、鉴定、培养基和发酵条件优化及紫外诱变研究[D]. 罗玉芬. 南昌大学, 2011(05)

标签:;  ;  ;  ;  ;  

共轭亚油酸(CLA)系列产品一次性顺利通过验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