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使用抗生素若干问题分析

合理使用抗生素若干问题分析

一、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若干问题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硕[1](2021)在《微塑料—抗生素在地下水中的迁移行为及降解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和人类生活的需求,塑料制品和抗生素药物被广泛应用,由于处置不当和过量使用导致微塑料和抗生素进入水土环境中,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潜在风险,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成为近年来环境领域研究的热点。目前针对两类污染物分别开展水土环境污染相关研究较多,其中微塑料方面主要集中在微塑料的检查方法、对地表水、土壤的生态效应影响及其吸附污染物行为机制等研究方面,对其在地下水环境中的迁移行为及作用机制研究甚少;抗生素方面主要集中在抗生素在地表水、土壤和地下水中的迁移转化、降解机制及污染控制方法等研究方面,结合实际二者在环境中共存污染问题,进行两类污染物在地下水环境中的迁移行为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罕见报道,迫切需要系统深入研究,为微塑料-抗生素污染地下水环境控制与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中国水科院自主研究课题为依托,以东北农作区检出率较高的微塑料(Microplastic,MPs)与磺胺类抗生素(Sulfa Antibiotic,SAs)为研究对象,在野外调查采样基础上,开展微塑料-抗生素在地下水中的迁移行为及降解机制研究。通过室内静动态实验,联合运用现代检测分析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地下水岩性介质对两类污染物单一和共存条件下的吸附作用特性,揭示MPs-SAs在地下水中的迁移行为及作用机制,确定功能微生物的降解机制。研究成果为微塑料复合抗生素类污染地下水的控制与修复理论与技术研发提供重要科学依据。通过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研究成果:1、地下水中岩性介质吸附MPs受到自身性质和环境因素影响。岩性介质对MPs的吸附能力顺序为:细砂>中砂>粗砂,吸附平衡时间分别为8h,12h和24h;吸附过程经历快速线性分配、慢速吸附和平衡稳定三个阶段;随着初始浓度的增大,平衡吸附量呈线性增加;当初始浓度为10 mg/L时,MPs在细砂、中砂、粗砂中的平衡吸附量分别为72.38g/g、70.00g/g、68.81g/g;NH4+的离子强度越高,带负电的MPs静电作用越强,从而提高了微塑料在含水介质上的吸附量;Ca2+可以通过阳离子与MPs和表面官能团之间形成三元络合物促进岩性介质对MPs的吸附;在SO42-、HCO3-的影响下,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大,岩性介质对MPs的吸附有逐渐抑制的趋势;溶解性有机质可能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影响岩性介质吸附MPs。2、地下水中岩性介质吸附MPs-SAs受到反应时间、初始浓度、离子强度、溶解性有机质的影响。岩性介质对SAs的吸附能力顺序为:细砂>中砂>粗砂,吸附平衡时间分别为8h,12h和24h。SAs平衡吸附量大小顺序为SMX>ST>SM>SM2。随着NH4+、Ca2+离子强度的增加,介质对SAs的吸附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对比一价阳离子,Ca2+的抑制作用更强;影响SAs吸附作用主要原因有三点:离子竞争作用;双电层理论;静电屏蔽作用。随着HCO3-和SO42-离子强度的增加,介质对SAs的吸附量逐渐减小。随着溶解性有机质浓度的增大,介质对SAs的吸附量逐渐增大,这主要是由具有腐殖酸去质子位点的阳离子交换形成的络合机理所导致的。不同初始浓度比的双体系条件下,MPs-SAs共存导致竞争吸附作用,使得吸附量均有所降低。不同离子强度(NH4+、Ca2+、HCO3-和SO42-)影响的双体系条件下,较高的吸附量可能是由于MPs在芳香族化合物表面可以经历非特异性的范德华力作用和-相互作用。3、地下水中不同水动力、水化学条件对MPs-SAs迁移行为影响不同。单体系条件下,三种介质对MPs(1m)的吸附能力顺序为细砂>中砂>粗砂。突破曲线的最大穿透浓度(MEC,相对浓度C/C0)分别达到0.24、0.45和0.59。双体系条件下(MPs:ST=1:1),MPs的穿透能力有所升高,细砂、中砂、粗砂的最大穿透浓度MEC分别升高至0.52、0.64、和0.88,这表明微塑料与抗生素共存时,显着促进了微塑料的迁移。随着MPs(1m)初始浓度逐渐升高,最大相对浓度分别为0.60、0.49、0.59和0.42。而MPs(100nm)在不同初始浓度条件下的最大穿透浓度为0.98~1。单体系四种SAs的迁移能力顺序为ST>SM2>SM>SMX。双体系等初始浓度(1:1)条件下微塑料的穿透能力明显升高,而抗生素的穿透能力明显降低。NH4+和Ca2+显着抑制MPs的迁移,对SAs的迁移有不太明显的促进。随着溶解性有机质的浓度逐渐增大,显着促进MPs吸附到介质表面,并且抑制介质对SAs的吸附。随着流速的增大,MPs-SAs穿透能力因剪切力增大而升高。4、从MPs-SAs复合污染场地筛选降解菌,分析微生物多样性、丰度与功能基因特性。污染场地优势菌群微生物共得到15个菌门,42个菌属,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样本中的优势菌门。通过多样性与丰度指数发现场地具有丰富的群落组成,且群落多样性较高。分析功能基因发现土着微生物具有可能与MPs、SAs降解有关的基因。从场地筛选得到MPs-SAs复合降解菌,通过降解实验表明复合降解菌对MPs和SAs具有一定程度的降解作用。降解60天,MPs边缘不再平整,呈现侵蚀现象,疏水性与质量分别降低。SAs的降解能力顺序为ST>SM>SM2>SMX,且去除率分别为96%、86%、72%和64%。MPs-SAs的降解机制包括定殖、生物降解、生物破碎、同化和矿化五个作用。所有样本优化序列数量中,MPs-SAs复合降解菌具有最高的序列数,为64976条。经过鉴定,解鸟氨酸拉乌尔菌属(Raoultella)为降解菌的优势属,具有最高的相对丰度。

漆梦媛[2](2021)在《活性污泥菌群完全矿化磺胺甲恶唑的特性与机制解析》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磺胺类抗生素(Sulfonamides,SAs)生产和使用大国。排放到环境中的SAs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其选择压力作用还会诱导抗生素抗性细菌的形成,对人类与环境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因此,寻求高效深度矿化SAs的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已报道的SAs生物降解产物普遍矿化程度低、存在反转途径,无法彻底去除SAs。尽管近年来发现的由降解基因簇sad ABC调控的SAs好氧降解途径在矿化程度上有所提升,但仍存在氮杂环产物稳定积累问题,阻碍了SAs的彻底矿化。此外,大量已分离纯菌均不具备完全矿化SAs能力的事实,暗示着SAs的彻底矿化仅依靠单个菌株是不现实的,至少还有氮杂环产物降解菌亟待挖掘,甚至需要多物种相互作用实现SAs的完全矿化。活性污泥微生物由于长期暴露在SAs的选择压力下,能够驯化出具有SAs深度矿化能力的功能微生物菌群。通过以哈尔滨文昌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为接种源,以磺胺甲恶唑(Sulfamethoxazole,SMX)作为唯一碳源和能源,获得了具有不同降解分工的富集液S1与S2,两者可分别于13.5 h和12 h内将50mg/L的SMX完全转化为等摩尔当量的氮杂环产物3-氨基-5-甲基异恶唑(3-amino-5-methylisoxazole,3A5MI)。当3A5MI的积累量达到最大值后,富集液S1与S2的降解效能发生显着差异,富集液S2始终稳定积累3A5MI,而富集液S1中3A5MI浓度逐渐降低直至消耗完全。这也导致了两者在总有机碳(TOC)去除方面的显着差异。在50 h,富集液S2最终TOC去除率为63.00±1.14%,而富集液S1的TOC去除率高达100%,实现了SMX的彻底矿化。另外,通过将碳源由SMX切换为3A5MI,从SMX矿化富集液S1中抽提到了3A5MI矿化富集液A。在具有不同SMX降解功能分工的富集液基础上,分离培养了两株核心降解菌Paenarthrobacter sp.P27与Nocardioides sp.N27,其功能地位具有重要性与唯一性:菌株P27是富集液中唯一能氧化断裂SMX分子结构中C-S-N键(SAs深度降解的起始关键步骤),并以断键后的苯环侧产物作为唯一碳(氮)源与能源的细菌;而菌株N27是唯一能直接利用氮杂环产物3A5MI作为唯一碳(氮)源与能源的细菌。通过对比双菌(P27与N27)共培养与富集液S1在降解效能上的差异,暗示了间接降解菌(利用SMX降解过程中产生的小分子中间产物进行生长繁殖的细菌)对于实现SMX彻底矿化的必要性。富集液S1在50 h可达到100%的矿化率,而双菌共培养体系在90 h的矿化率仅为75.71±1.31%。由核心降解菌与间接降解菌组成的活性微生物菌群是实现SMX彻底矿化的关键功能单元,它们之间直接或间接的正相关相互作用也直接或间接地促成了SMX的彻底矿化。通过微生物群落结构演替分析,初步鉴定了7个SMX苯环一侧的间接降解菌属(Simplicispira、Sphingobium、Hydrogenophaga、Rhizobium、Achromobacter、Alicycliphilus以及Acidovorax),与7个3A5MI间接降解菌属(Acidovorax、Simplicispira、Sphingobium、Alicycliphilus、Chryseobacterium、Pedobacter、Diaphorobacter)以及1个3A5MI间接降解菌科(Chitinophagaceae)。将不同菌属的相对丰度变化与对应时期的3A5MI降解动力学系数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鞘脂菌属Sphingobium(r=0.5965,P=0.0005)和食酸菌属Acidovorax(r=0.8453,P<0.0001)与3A5MI降解速率的加快存在显着正相关性,Nocardioides、Sphingobium和Acidovorax三纯菌复配实验进一步验证了该相关性。另外,稳定性同位素核酸探针技术鉴定到了9个重要的OTUs,它们具有同化SMX苯环上C原子的能力。基于活性微生物的鉴定和分子生态网络分析,揭示了活性微生物间在长时间SAs选择压力下保留下来的正相关互作模式。

盖爽[3](2021)在《芳香有机配体锌镉配位聚合物合成及吸附和检测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锌镉配位聚合物由于具有结构丰富、可调节性强、框架多孔和主体框架结构能够与目标客体分子产生相互作用的优点,因此在环境污染物吸附和荧光检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了提高锌镉配位聚合物的化学稳定性,明确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吸附和荧光检测性能的影响,实现对环境污染物高效、快速的检测和吸附,本论文依据配位化学原理和拓扑分析理论,选择了具有不同数目芳香环和羧酸的芳香二羧酸(1,4–苯二甲酸(H2bdc))、柔性芳香三羧酸(3,5–(3′–羧基苯甲氧基)苯甲酸(H3bcoba)和3,5–双(4′–羧基苯甲氧基)苯甲酸(H3bcob)和柔性氮杂环配体5–(4–(1H–1,2,4–三唑–1–基)苄基)–1H–四唑(Httb)和4–甲基–N–((6–甲氧基吡啶–2)亚甲基)苯胺(MNA),通过水/溶剂热的方法,控制反应体系,合成了八例锌镉配位聚合物1–8,并基于1–5制备了复合材料。通过一系列测试手段进行了结构表征及吸附和荧光检测性能研究,深入探索了锌镉配位聚合物框架结构和吸附检测性能之间的关系。以1,4–苯二甲酸为有机配体,合成一例一维镉配位聚合物{[Cd(bdc)(H2O)3]·4H2O}n(1),引入氮杂环配体,改变溶剂体系,合成了共轭体系更大的一维镉配位聚合物{[Cd2(MNA)2(bdc)2(H2O)2]·5H2O}n(2)。采用真空抽滤法在密胺泡沫、碳纤维布、玻璃布、塑料网纱四种柔性基底上生长配位聚合物1和2,获得了柔韧性好、机械稳定性强的复合材料,在所制备的复合材料中,2/密胺泡沫显示出最高的PMs吸附效率,PM2.5:99.9%±0.3%,PM10:99.9%±0.4%。优异的吸附效率归因于配位聚合物2具有微孔结构,较大的共轭体系,电子云裸露的金属中心和较低的压降。此外,将2/玻璃布用于现场吸附汽车尾气中颗粒污染物,结果表明,PM2.5和PM10的吸附效率均超过99.9%。在芳香二羧酸的基础上,增加芳香环和羧酸个数,选择对称性较高的柔性芳香三羧酸配体(H3bcoba),根据“网络化学”原理,合成了一例具有kgd拓扑网络的二维锌配位聚合物{[Zn3(bcoba)2(H2O)2]·4DMA·2H2O}n(3),配位聚合物3具有良好的酸/碱稳定性,对环丙沙星分子展现出优异的吸附性能。进一步研究了配位聚合物3与环丙沙星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采用一锅溶剂热法将配位聚合物3生长在密胺泡沫(MF)的表面上,形成的复合材料3/MF不仅具有更出色的环丙沙星分子吸附能力,并且具有优异的机械稳定性和疏水/亲油性,能够同时吸附水中不可溶性的油(根据种类不同,吸油效率为5077–13786 wt%),使用3/MF复合材料能够同时吸附水中可溶性的环丙沙星分子和不可溶性的大豆油,并且具有良好的循环使用性。为得到更高维数的锌配位聚合物,选择具有相同芳香环数但结构不同的柔性芳香三羧酸配体(H3bcob),在拓扑分析的指导下,合成了两例具有rod状次级结构单元(SBUs)的三维锌配位聚合物{[Zn2(bcob)(OH)(H2O)]·DMA}n(4)和{[Zn(Hbcob)]·(solvent)}n(5),基于配位聚合物结构框架和目标污染物之间的作用,配位聚合物4和5能够吸附和检测水中5种常见的抗生素分子(四环素、呋喃西林、呋喃妥因、氯霉素和甲砜霉素)。进一步,研究了配位聚合物4和5在不同p H水溶液中的稳定性,并从结构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采用一锅溶剂热法在柔性基底密胺泡沫(MF)上生长配位聚合物4和5,所获得的复合材料4/MF和5/MF结合了微孔–大孔材料的优点,展现了更出色的抗生素分子吸附能力以及良好的循环使用性。为增加荧光检测的适用性,选择柔性氮杂环配体,合成了两例锌配位聚合物[Zn(ttb)2(H2O)2]n(6)和{[Zn(ttb)2]·0.5CH3CN}n(7),从结构的稳定性和活性位点的可及性出发,引入1,4–苯二甲酸,合成了锌配位聚合物[Zn(ttb)(bdc)0.5]n(8)。在能量传递机制的作用下,配位聚合物8对苦味酸表现出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荧光淬灭,检出限为0.04μM。在竞争吸收的作用下,配位聚合物8对Fe3+离子和Cr2O72-离子表现出高灵敏度的选择性荧光响应,检出限分别为0.13μM和0.10μM。

易惺钱[4](2021)在《基于扶正祛邪理论的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疾病的证治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幽门螺杆菌(Helicobator Pylori,Hp)是目前公认的唯一能在人体胃中生存的微生物种类,感染了全球50%以上的人口,是导致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消化道疾病的重要因素,且与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糖尿病、慢性荨麻疹等胃肠外疾病相关,因此抗Hp治疗早已成为共识。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Hp感染和胃癌双重高发,二者关系密切,危害相互叠加,其治疗是消化科医生最关注的问题。目前临床多采用质子泵抑制剂和铋剂联合两种抗生素的四联疗法,但随着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细菌耐药率上升,Hp根除率下降,复发率升高,不良反应明显,有效治疗面临着挑战。中医药作为Hp治疗的新路径,具有不良反应小、耐药率低、不易引起肠道菌群失调等特点,与西药联用可提高根除率,减少副作用及抗菌药物使用,保护胃黏膜,在Hp治疗中的地位与作用逐渐被认可。但证据较分散,仍缺乏较全面的中医理论支撑和真实世界的证据支持。目的:1.系统梳理中医药治疗Hp感染相关文献,全面综合当前可用证据,提炼中医药干预Hp的治疗思路。2.结合医案及回顾性队列研究整合中医治法的运用情况、具体方药,评价其临床疗效,优化Hp感染的中医药防治方案。3.在现有证据支持下,进一步揭示中药防治Hp的作用机制与证治规律,为中医药干预Hp感染的优势环节和精准治疗提供证据支持。方法:1.文献梳理与评价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同时对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灰色文献、医脉通等进行补充检索,7名研究者根据纳排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采用讨论或求助第三方的方式解决分歧;运用文字描述及图表形式展示中医药抗Hp的研究现状。应用AMSTAR 2量表、GRADE软件对中药治疗Hp感染相关系统评价/Meta分析进行方法学质量、结局指标可靠程度及证据质量再评价。2.临床验证通过有效医案及临床回顾性研究对文献研究结果加以验证。借助古今医案云平台,系统分析中医药治疗Hp感染相关疾病的证治规律;基于真实临床环境中既有医疗数据开展中药联合四联疗法治疗Hp感染相关疾病的回顾性队列研究,评价中医药在真实世界中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中医药干预Hp感染相关疾病提供现实性、适用性和时效性证据支持。结果:1.证据图及理论探讨部分:8个中英文数据库初检共26661篇文献,自动查重后获得16461篇,依据相关排除标准排除不符合文献后最终纳入3563篇,其中临床研究3460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82篇,指南及临床路径研究21篇。从临床研究来看,(1)研究类型以随机对照试验为主(80.72%),规模多在60-100例之间;观察性研究占7.63%,多集中在Hp感染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及Hp感染相关疾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方面,其与体质类型的研究相对较少,仅占0.55%;(2)研究人群与现代医学对Hp感染特定人群处理意见一致,中医药在儿童(<14岁)及老年人(>70岁)研究相对较少。(3)干预方案多为中医药与西药联用,单用相对较少,半夏泻心汤、黄连温胆汤、黄芪建中汤、六君子汤等经方应用广泛;(4)结局指标以Hp转阴、临床症状改善、胃镜病理疗效及安全性等为临床主要指标,与中医辨证论治水平相关的中医证候疗效指标相对较少;在系统评价/Meta分析方面,76篇中医疗法干预Hp相关性疾病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再评价结果显示,虽多数结论认为中医药有潜在疗效,但受原始研究方法学质量影响,证据质量参差不齐,高质量证据较少,难以得出较肯定的结论。在指南共识上,我国陆续颁布了五次Hp诊治共识意见或指南,为Hp治疗提供了方向;2012年第四次全国Hp感染诊治共识建议可将中药用于Hp感染的治疗,中药以其独特优势成为Hp治疗的新路径;2018年《全国中西医整合治疗Hp相关“病-证”共识》的发布,为难治性Hp感染提供了中国思路。通过系统梳理当前可获得的相关证据,总的来说,中医认为Hp为湿热毒邪,其感染与脾胃虚弱密切相关,邪毒内犯,正虚邪实为基本病机,扶正祛邪为基本治则,健脾益气以扶正,清热祛湿以祛邪,并施以根除Hp。2.再评价部分:中英文8个数据库中共检索出256篇中药治疗Hp相关疾病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纳入40篇文献按扶正、祛邪、扶正祛湿兼施不同干预方式对其结局指标进行证据质量评定。纳入文献中7篇以扶正为主,黄芪建中汤、香砂六君子汤、香砂养胃丸为常用方剂;祛邪为主的17篇,辛开苦降、清热祛湿为抑杀Hp之大法,常用半夏泻心汤、左金丸、黄连温胆汤;扶正祛邪兼施的16篇,治以胃复春、荆花胃康、柴胡舒肝散等中药制剂。自2012年以来中药抗Hp相关系统评价逐年增多,Hp根除(转阴、清除)率、总有效率、胃镜病理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主要观察指标,但受系统评价制作全过程的影响,方法学质量均为“极低”,证据质量为中、低级或极低,缺乏高质量证据。3.医案分析部分:古今医案云平台共检出158则医案,对符合纳入标准的72则医案进行分析,共177诊次,涉及45首处方、241味中药。其中,甘草、黄连、白术、茯苓、陈皮、党参、蒲公英等为高频药物。所用药物功效以清热解毒、燥湿化痰、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为主,清热药使用频次最高,其次是理气药和补虚药。从性味归经看,多用温、平、寒之性,苦、甘、辛味,主入脾、胃、肺经的中药,核心处方为芍药甘草汤和六君子加减。4.临床回顾性研究部分:(1)共纳入283例Hp感染患者,其中中药联合四联疗法治疗患者(暴露组)114例,单用四联疗法(非暴露组)169例,治疗后暴露组Hp根除率为80.7%(92/114),非暴露组69.8%(118/1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服用四联药物的疗程分为7、10、14、14-42天及42天以上5个组,分析显示不同疗程与Hp根除无统计学差异(P=0.84)。283例患者中10例在Hp根除后3个月至2年内进行了复查,除暴露组1例为2年后复查呼气试验结果为阳性外,其他均为阴性;难治性Hp感染患者3例,其疗效可能与抗生素耐药有关;(2)暴露组96例使用中药汤剂患者111诊次中药用药数据分析显示,中药使用总频次1437次,包括不同中药252味,甘草、半夏、党参、茯苓、白术等使用频次较高。按功效分类以清热解毒、燥湿化痰、补中益气为主,其中清热药使用频次最高、化痰药、补虚药次之。四气以温、平、微寒为主,甘、辛、苦味居多,主入脾、胃、肺经,临床使用的核心处方为六君子汤和黄芩汤加减。结论:Hp属于中医的湿热邪气,其感染与宿体脾胃虚弱、Hp毒邪(菌株)的致病性密切相关。中医药以扶正祛邪为基本治则,在Hp感染患者初次治疗、补救治疗及根除后等不同时期发挥治疗作用。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或健脾和胃、补益气血(扶正,正气旺而不受邪),或清热解毒、清热燥湿(祛邪,邪去正自安),或攻补兼施,双管齐下,发挥抗Hp的同时,调节肠道正常菌群,修复受损胃黏膜,提高机体免疫力。扶正寓祛邪,祛邪而不伤正,成为根除Hp治疗的新路径和策略,单用或与西药联用提高根除率,缓解临床症状,造福患者。

程铭[5](2021)在《Fenton氧化+混凝沉淀法预处理抗生素废水试验研究》文中指出抗生素废水是一种难以用常规工艺处理的医用废水,一般来说抗生素废水的COD含量很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差,具有生物毒性,其出水指标中COD、氨氮和TP等指标往往较难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本文对Fenton氧化+混凝沉淀的组合预处理工艺处理抗生素废水进行试验分析。试验原水采用广东某家生产抗生素药剂企业废水,该厂区废水主要分为两股,一股是抗生素废水,另一股是清洗废水。若将两股废水直接混合处理,则会加大处理难度提高运行成本。因此考虑采用Fenton氧化-混凝沉淀作为预处理工艺,对抗生素废水单独处理后,再与清洗废水混合进行后续处理。开展对抗生素废水的预处理试验,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探讨,得到以下结论。①预处理工艺最优运行参数。确定Fenton反应的最优条件:反应时间为60min,初始pH为 3,m(H2O2):m(COD)=1,n(H2O2):n(Fe2+)=5。混凝反应最佳反应条件:初始pH为6.5,混凝剂为PAC,投加量为0.4g/L。②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对该预处理工艺进行试运行分析。当进水COD为4972.51mg/L,SS为160.19mg/L,磷酸盐为2.9mg/L时,出水水质中各污染物浓度为889.41mg/L、47.16mg/L、0.35mg/L,去除率达到约82.11%、70.56%以及87.93%。最佳条件试运行试验结果表明,经预处理后抗生素废水可生化性B/C值由约0.2提高到0.35,其他各项水质指标均得到有效控制;③对预处理工艺中Fenton处理段进行动力学分析,得到拟合方程为-ln(Ci/Co)=-0.024t-0.038,相关性R2高达0.9972,确定该处理过程中的COD浓度变化和时间基本符合一级动力学关系。结果表明,Fenton反应在整个预处理抗生素废水的过程中,对水质指标COD的去除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抗生素废水通过Fenton-混凝的预处理,再与清洗废水混合,经过物化生化的组合工艺综合处理。整体工艺运行处理效果良好,最终出水水质能实现稳定达标。

欧翔[6](2021)在《基于过渡金属氧化物多元材料改性的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抗菌药滥用是世界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当这些抗菌药直接或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为缓解这一危害,对环境中残留的抗菌药进行检测具有重要意义。其中电化学传感器有望成为检测抗菌药的新手段,选择合适的材料构建相应的电化学传感器是其中重要的一步,石墨烯和过渡金属氧化物在电化学领域已有独特的应用,本研究基于以上两种材料组建了一种电化学传感器,用来检测甲硝唑与磺胺间甲氧嘧啶。本文采用原位一锅水热法合成了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八面体Mn3O4(oct-Mn3O4)纳米复合材料。实验过程中氧化石墨烯(GO)被成功还原为RGO,oct-Mn3O4纳米结构成功复合在RGO表面。采用多种表征手段对制备的材料进行了分析,包括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拉曼光谱、红外光谱(IR)和X射线衍射(XRD)。将RGO-oct-Mn3O4纳米复合材料滴涂在裸的玻碳电极(GCE)表面,作为新型甲硝唑(MNZ)和磺胺间甲氧嘧啶(SMM)传感器。所制备的RGO-oct-Mn3O4/GCE在MNZ的还原和SMM的氧化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响应。根据分析这可能是由于RGO-oct-Mn3O4/GCE具有更大的有效比表面积和更多的活性中心,以及负载于RGO表面的oct-Mn3O4表现出了优异的电化学性能。DPV结果表明,RGO-oct-Mn3O4/GCE对MNZ的检出限为0.037μM,线性范围为0.1~9.5μM(–0.584V vs.Ag/Ag Cl,S/N=3)。SMM的线性范围为1~95μM,检出限为0.27μM(+0.812V vs.Ag/Ag Cl,S/N=3)。此外,该传感器抗干扰能力强,稳定性高,重现性好,实验过程中对真实样品中的MNZ和SMM进行了有效的检测。

陈琛[7](2021)在《ICU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明确ICU患者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现状,以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为例探索MDRO感染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预测MDRO感染的发生,为制定合理的MDRO感染预防控制策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8年7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宁夏某三级甲等多院区综合医院入住ICU(住院时间>48h)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药物敏感试验和耐药菌监测确定MDR-AB和MRSA感染为病例组,以年龄、性别、院区及住院年份为匹配变量,采用倾向性评分(PSM)最邻近匹配算法分别确定对照组,收集患者基础疾病、手术操作、药物使用情况等信息,采用单因素分析初步筛选MDR-AB和MRSA感染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人工神经网络、决策树模型构建MDR-AB和MRSA感染风险预测模型;应用ROC下面积及预测准确率筛选最优预测模型。结果1、宁夏某三级甲等多院区综合医院2018年7月1日-2020年12月31日4502例ICU住院患者中,共发现688株MDRO,发现率15.24%,总检出率18.50%(688/3718);其中,2019及2020年MDRO检出率分别为21.36%(304/1423)、17.82%(298/1672)。对MDRO的各类细菌构成进行分析,结果可知,MDRO中革兰阴性菌占比较大,占84.74%,菌株数量排名前三的细菌分别为MDR-AB、大肠埃希菌(E.coli)及肺炎克雷伯菌(KPN)。MRSA占革兰阳性菌比重较大,检出率20.99%。MDRO标本绝大多数来源于痰液,占68.02%,其次来源于血液及尿液,分别占9.88%、8.43%。2、单因素分析确定危险因素的候选变量并代入Logistic回归模型、神经网络模型及决策树模型中,结果表明,ICU患者抗生素使用时间(OR=2.248,95%CI:1.436~3.520)及联用情况(OR=1.918,95%CI:1.485~2.476)、昏迷指数(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OR=2.359,95%CI:1.601~3.476)、住院时间(OR=2.248,95%CI:1.436~3.520)、住院次数(OR=3.284,95%CI:2.041~5.285)、中心静脉置管术(OR=2.002,95%CI:1.325~3.024)为MDR-AB的独立危险因素;患者住院时间(OR=8.607,95%CI:3.567~20.768)、住院次数(OR=2.265,95%CI:1.014~5.060)、基础疾病为呼吸衰竭(OR=2.553,95%CI:1.147~5.683)、抗生素使用时间(决策树模型)、输血及制品史(决策树模型)与MRSA感染密切相关。3、MDR-AB预测模型中,Logistic回归模型、神经网络模型及决策树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预测准确率可得,神经网络模型(84.0%)预测能力优于Logistic回归模型(72.2%)与决策树模型(71.6%);MRSA预测模型中,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结合预测准确率可得,神经网络模型(0.814,89.5%)优于Logistic回归模型(0.742,84.0%),Logistic回归模型优于决策树模型(0.660,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研究期间,宁夏某三级甲等医院MDRO总检出率为18.50%,2019及2020年MDRO检出率分别为21.36%、17.82%。研究医院MDRO检出率呈下降趋势且略低于国内同级别医院。2、结合三种预测模型可得,ICU患者抗生素使用时间及联用情况、GCS评分、住院时间、住院次数、中心静脉置管术为MDR-AB的独立危险因素,患者住院时间、住院次数、基础疾病为呼吸衰竭、抗生素使用时间、输血及制品史与MRSA感染密切相关。医务人员应合理用药,对于高危人群主动筛查。3、结合预测总体准确率和ROC曲线下面积,神经网络模型预测能力均优于Logistic回归模型与决策树模型,但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探讨每种模型的适用性,以在实践中获得最高的预测价值。

王珅[8](2021)在《改性二氧化钛降解水体中青霉素效能及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每年有超过5万吨的抗生素排入至水土环境中,伴随水土流失过程使得富集在土壤中的抗生素进一步随着地表径流以及土壤渗透的方式进入到水体中,加剧抗生素污染。抗生素(如青霉素)可破坏水土环境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降低环境承载力,同时会诱导微生物、动物、人体产生抗性基因,对生态环境及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TiO2可利用太阳光,对抗生素进行降解,但是TiO2中光生电子-空穴极易复合,导致降解效果有限。通过半导体材料在TiO2表面进行复合,构建异质结构,达到延缓光生电子-空穴的复合时间的目的与纳米材料的绿色低毒性合成,均受到了研究者广泛关注。本研究使用马铃薯浸提液代替传统化学稳定剂以及修饰剂,简单、快速分别合成CdS(QDs)、ZnS(QDs),并负载于TiO2上制备出CdS(QDs)-TiO2、ZnS(QDs)-TiO2复合材料,探究针对青霉素降解材料的最佳合成反应参数以及降解反应参数,为水体抗生素污染的治理奠定基础。主要结论如下:(1)使用马铃薯浸提液作为稳定剂与修饰剂制备CdS QDs,ZnS QDs粒径大小约为5nm,荧光激发波长分别为λ=330nm与λ=290nm,对应的发射波长分别为λ=490nm与λ=435nm。(2)CdS/ZnS QDs的最佳制备条件均为马铃薯浸提液浓度200 g/L,镉/锌与硫的摩尔比1:30,合成温度120℃,合成时间20min。(3)CdS(QDs)在TiO2上的负载量为5‰,合成温度为120℃,CdS(QDs)-TiO2最优投加量为60 mg,青霉素降解反应温度控制在30℃,溶液初始pH=5时,降解效果最佳,最终2 h后对浓度为100 mg/L的青霉素溶液降解率最高达92.6%。(4)ZnS(QDs)在TiO2上的负载量为1‰,合成温度为120℃,ZnS(QDs)-TiO2最优投加量为80 mg,青霉素降解反应温度控制在35℃,溶液初始pH=5时,降解效果最佳,最终2 h后对浓度为100 mg/L的青霉素溶液降解率最高达95.6%。(5)CdS(QDs)-TiO2和ZnS(QDs)-TiO2复合材料降解青霉素是耗氧的过程,向反应体系中通入氧气可以显着提升降解效率,通过EPR测试证实,在降解过程中起主要氧化作用的自由基团为·O2-。(6)CdS(QDs)-TiO2和ZnS(QDs)-TiO2复合材料将青霉素最终转化为4种有机化合物,部分小分子化合物被彻底分解为H2O和CO2。对照传统流程,在测试时间内,CdS/ZnS(QDs)-TiO2复合材料使降解反应进一步发生了氧化脱羧基的过程,使得降解反应进行得更加彻底。最后通过抑菌试验证明,最终的4种化合物对大肠杆菌无抑制作用,显着降低了青霉素对微生物的毒性。经验证,CdS(QDs)-TiO2和ZnS(QDs)-TiO2复合材料对青霉素具有良好的光催化降解效果。本方法对低毒性合成纳米材料、治理因水土流失加剧的抗生素污染、保障流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实践应用价值。

潘航[9](2020)在《纽波特沙门菌基因组流行病学研究》文中提出肠道种沙门菌(Salmonellaenterica)是最主要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是导致全球健康和经济负担的重要病原。沙门菌包括许多血清型,它们在感染不同宿主能力上差异显着,其定殖生态位/生境的能力也有所不同。沙门菌肠道种肠道亚种血清型纽波特(Salmonella enterica.subsp.entericaserovar Newport,以下简称S.Newport/纽波特沙门菌),是美国人源感染沙门菌排名前三的血清型之一,通常牛被认为是其主要感染或携带宿主。近年美国S.Newport感染的发生率有所上升,在欧盟,S.Newport感染在过去几十年里保持稳定。一般来说,S.Newport是通过人类食用受污染的动物源性食物传播,例如,牛肉、猪肉、禽肉蛋和牛奶,或非动物来源,如蔬菜和其他新鲜农产品。但最近的疫情却更多地归因于其他来源,如新鲜农产品、海鲜、灌溉用水、土壤。此外,S.Newport也有在环境如肥料中长期生存的特殊能力,特别是其能定殖侵染植物。值得注意的是,S.Newport可以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定殖、入侵植物组织。S.Newport的生境可以作为持久或称为再次人类感染的来源。很少有调查关注不同的传播途径,特别是耐药沙门菌随食品产业链传播到人类这个角度。而且目前S.Newport在中国的主要生态学、耐药情况和疾病负担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全基因组测序数据、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等证实了S.Newport是一个多进化来源的血清型。基于MLST分析的384株不同来源S.Newport确定了 3个进化分支,其中人类分支ⅰ与非人类分支ⅱ(鸟类、家畜和爬行动物为主)的耐药谱不同且有较大生态位差异,很可能表现出宿主偏好性。然而,很少有研究关注食物链中S.Newport的传播,同时,针对全球S.Newport的基因组解析是本领域的瓶颈,S.Newport遗传多样性、耐药性获得机制、不同生境或宿主偏好性遗传基础,这一系列科学问题仍有待解决,特别其在我国人群中流行情况还未知。本研究旨在:(1)探究不同来源S.Newport耐药谱规律;(2)通过MLST揭示菌群的遗传多样性;(3)阐明中国人源S.Newport的基因组流行病学特征;(4)解析全球S.Newport遗传演化、耐药形成规律;(5)在全基因组层面探讨S.Newport宿主偏好性潜在机制。1.1996~2015年美国来源S.Newport耐药分群研究明确沙门菌在多种食品动物宿主间的传播途径及其抗生素谱是进行适当干预和精准治疗的关键。本研究中,我们分析了 1996年至2015年间从美国不同食品动物、零售肉类和疾病病人分离的3,728株S.Newport,包括其中附带27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用随机森林和层次聚类统计方法根据所有MIC值(MIC values,MICs)对分离株聚类分群。利用分类回归树(CART)方法分析确定适宜的抗生素及其在人、动物种群间的临界值。根据单个菌株的MICs两种方法都检测到两个独立的群体,其中动物群体的MICs明显较高,这与耐药性(AR)表型相关。只有9.7%(267/2763)人类分离株与动物源性菌株相关。此外,动物源分离株抗生素谱的多样性比人源分离株差异小(P<0.001),提示有多种来源涉及人类感染。CART法将复方磺胺甲恶唑作为区分动物和人分离株的最佳分类标识。此外,还发现了牛或火鸡种群中占主导地位的两种典型AR谱,即MDR-Amp和Tet-SDR,这表明不同的肉用动物来源可能与人类感染有关。AR分析表明,经验治疗的合理性选择不是氟喹诺酮类药物(如环丙沙星),而是广谱头孢菌素类药物(如头孢曲松、头孢西丁)。人源S.Newport沙门菌耐药菌株有多种来源,不同的食物-动物传播途径造成了相当大比例的异质性分离群体。2.S.Newport基因型解析菌群多样性S.Newport具有系统发育多样性特征,之前的研究表明,S.Newport通过多种动物传播途径感染人类,各途径中菌株具有不同的耐药性。然而,针对其遗传信息的研究仍缺乏。因此本研究关注S.Newport宿主、来源、基因型和耐药性之间的相互关系。使用全球1842株S.Newport的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数据结合针对16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囊括282株中国菌株,对相关性进行评估。我们的分析显示,序列型(ST)与不同的宿主源显着相关,包括家畜(ST45)、鸟类(ST5)、受污染的水和土壤(ST118)、爬行动物(ST46)和海产品(ST31)。重要的是,ST45含有(344/553)大部分多重耐药(MDR)菌株,这些菌株被认为是导致人类MDR细菌感染的原因。中国分离株在禽源(ST808组)和淡水动物源(ST2364组)中形成了两个独特的谱系。S.Newport的基因分型信息可以改善沙门菌的诊断,并指导更好地选择抗沙门菌感染的抗生素疗法。3.1991~2018年中国人源S.Newport基因组流行病学研究近年来,我国S.Newport感染呈逐渐上升趋势。在人类感染方面,S.Newport是全球造成持续感染的五大血清型之一。本研究分析290株S.Newport菌株及其相关临床元数据,包括菌株全基因组,其中62.4%(n=181)为腹泻的患者,28.9%(n=84)为无症状的个体(包括成年人和青少年),8.6%(n=25)来自幼儿(28%,n=7)和婴儿(72%,n=18)的持续性腹泻病例。不同序列型(ST)和临床表现之间关系的差异显着(P=0.0432),ST46引起腹泻或代表无症状患者,ST31或ST68引起持续性腹泻。基因组分析显示,无症状或没有腹泻患者分离株的比例最高(98.5%,n=279),从中检测到相应氨基糖甙类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性决定因子,需要强调在这类患者中应谨慎使用抗生素。研究结果提示非伤寒沙门菌感染并伴有S.Newport引起的急性腹泻或持续性腹泻症状的病例,应谨慎处理,因为多重耐药表型的几率很高,可能导致治疗失败。S.Newport ST31和ST46可能是导致婴儿和儿童腹泻/持续性腹泻病原菌耐药的原因,两种基因型多重耐药比例也最高,而成人更有可能是S.Newport携带者(无症状)。4.全球基因组解析菌株遗传演化、耐药机制及宿主偏好性全球1560 S.Newport菌株可分为C-Ⅰ~C-Ⅳ 4个分支,主要序列型为ST45(28.42%),ST118(19.56%),ST46(13.60%),来源主要为人源(42.05%),家养动物源(Livestock,21.03%),冷血动物源(8.08%)。C-Ⅱ中家养动物为主的主要谱系ST45-WBM(warm-blooded mammal,温血哺乳动物)普遍携带IncA/C2质粒及大量耐药基因,同时ST166及ST31中也携带部分质粒及一定量耐药基因。S.Newport含以氨基糖苷类及四环素为首的9大类耐药基因,除了利福平类主要来自冷血动物(CBA)及人,其他类主要来源是WBM及禽类。BEAST时空分析提示S.Newport的分子钟速率相比其他血清型或种属呈中等偏高水平,其中C-Ⅰ分化时间最早但速率最低,C-Ⅱ速率最高,对C-Ⅱ主要谱系ST45-WBM的分析提示多重耐药IncA/C2质粒驱动家养动物源ST45菌株流行。对各主要ST中的代表性菌株进行挑选及表型试验,验证了三大谱系ST45-WBM、ST46-CBA、ST118&5-Human(人源)对小鼠模型的毒力差异及对斑马鱼及秀丽隐杆线虫的宿主偏好性,以及谱系间生物被膜形成及群集运动能力的差异性。泛基因组热图提示存在潜在的重组特性及协助谱系适应的基因,通过分析挖掘了三大谱系的协助其适应的特异性基因,主要与细菌营养物质代谢运输、遗传物质操作有关,毒力基因扫描结果提示毒力基因总数与耐药基因总数呈负相关,毒力岛、可移动元件扫描结果提示ST45-WBM谱系具有特异性的4个转座子及Ⅰ型整合子,ST118&5-Human谱系具有1个特异性毒力岛,重组事件检测结果提示S.Newport是近百年沙门菌中已知的重组发生区域最广、发生速度最快、每个菌株平均事件数最高的血清型,其中ST45-WBM谱系内网状进化现象突出,XerC3是ST45-WBM的特异性重组酶,可能是支持其遗传多样性、快速演进和广泛流行的重要因素。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系统的大数据分析,明确了S.Newport的耐药表型概况、耐药分群、最佳分群抗生素、基因型、生态型分布及对人类主要的传播途径,解析了中国人源菌株的基因组流行病学特征,并从全球视角明确了S.Newport的种群结构、遗传演化、耐药遗传决定因子、宿主偏好性、以及不同进化分支谱系特异性的分子靶点,指出IncA/C2是家养动物源ST45菌株流行的主要驱动因素,且重组酶及营养代谢运输元件可能参与介导宿主适应,为进一步研究沙门菌生物学功能打下基础。

孔少楠[10](2020)在《私人诊所医生处方行为和利他性实验经济学研究 ——以青岛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私人诊所在我国医疗卫生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截至2014年,全国私人诊所数量达到149175家,占全国诊所数量的比例超过96%。私人诊所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的主要原因是此类诊所可及性好、患者就医方便且就医成本较低。但是,由于私人诊所未被纳入HIS等其他医疗IT系统管理,对私人诊所医生的诊疗行为以及私人诊所的管理一直处于卫生管理研究的边缘。医生的处方行为直接决定了医疗服务质量,因此是非常重要的的医疗服务环节。我国私人诊所的卫生服务市场与公立医院的卫生服务市场不同,很少能够纳入医保报销,因其受到支付方式、医疗服务范围、医生执业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医生处方不合理的现象极其常见。普通感冒是人民群众的常见病之一,虽然该病的发病率高且目前尚无特异性药物,但是普通感冒是自限性疾病,通常7天内可自愈。目前,基层医疗机构在普通感冒的治疗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主要问题是诊疗过程不规范、抗生素不规范使用、中成药不合理使用等。近年来,相关管理部门已经注意陆续出台了各种政策法规和监管措施来严格管理私人诊所的诊疗活动,希冀能够有效提高私人诊所的医疗服务质量,但是由于私人诊所缺乏具体的监管措施和手段,难以像对公立医疗机构那样对私人诊所进行管理。因此,通过对私人诊所医生诊疗行为的分析,探讨影响医生处方行为的因素,有助于政府优化相应的卫生政策,提高私人诊所的医疗服务质量。医疗服务及市场有两大特征,一个是不确定性,另一个是信息不对称性。信息不对称会在市场上出现诱导需求。经济学家发现,新古典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设不能解释真实的经济社会中的一切现象,尤其是医生的种种行为,需要新的理论对此进行解释。麦克圭尔提出了医生利他主义模型,认为医生的效用来自于三方面,分别是净收入、闲暇时间和对患者无效用的诱导。对前人研究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后,我们发现,由于利他主义存在测量难度、田野实验的难度也远远大于实验室实验,因此目前对利他主义和医生诊疗行为之间的研究仍然较少:(1)对于医生利他性的研究主要是从理论研究方面展开,缺乏实证研究的数据支持;(2)目前研究很少聚焦医生利他主义与处方行为、其他医疗行为的关系,以及医生的社会偏好是否保持一致性;(3)医生的社会性利他性仅仅从利他/利己两个角度进行区分,不够细致。研究目的本研究的总体目标:采用田野实验的方法,以青岛市私人诊所为例,采用匿名审计的方式对私人诊所医生的诊疗行为进行实验,借助普通感冒观察私人诊所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医生在社会规范下的利他水平、在医疗情境中的利他水平性别以及医生处方行为关系,探讨医生的社会利他水平对诊疗行为的影响,对现有的私人诊所医疗行为监管措施提出改善建议,促进全面健康水平的提升。本研究的具体目标为:(1)通过对私人诊所医生在普通感冒诊疗过程中的行为进行匿名审计实验,对医生具体的诊疗行为进行量化和评估,发现存在的问题,为卫生政策制定者和决策者优化和制定相关监管政策、优化监管手段提供决策依据。(2)分析不同性别的私人诊所医生在普通感冒疾病的诊疗行为上的差异,探索性别与医生行为之间的关系。(3)通过基于社会规范的利他主义实验对医生利他性进行评估,结合医疗情景下的医生利他水平,分析医生在社会规范下的利他水平与医疗情景下利他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本研究的对象为青岛市私人诊所以及诊所中的执业医生。从青岛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官方网站正式注册的西医诊所中,随机化抽样选择133家诊所作为本研究对象。通过计量经济学中随机配对的方法,保证了实验过程中私人信息保护问题。实验设计(1):匿名审计医生诊疗服务行为。本研究面向大学生进行招募,共招募了 36名女性大学生(17组试验人员+2位备份)作为审计人员。在正式实验之前,先对审计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和预实验,确保审计员陈述普通感冒症状时能够严格按照拟定的台词进行陈述,并且与医生的沟通过程具有一致性,避免影响实验结果。在实验中,审计员假装是病人,到诊所自述自己的症状(同普通感冒),记录医生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离开诊所后填写本研究的“病人评估问卷”。实验设计(2):通过利他主义实验来观察医生的利他性。在本研究中,调查员扮演成普通感冒病人到私人诊所中就诊,在就诊结束后将预先留有“失主”信息以及其他物品的钱包悄悄放到诊所。我们根据医生是否与“失主”联系以及如何处理钱包中的现金来判断医生在利他主义程度,并将其分为在社会规范方面的纯粹利他组、自我利他组和利己组。同时与实验(1)中所表现出来的医生行为进行比较,分析三组医生行为差异。同时,在本研究中也分析了医生性别与处方行为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应用SPSS22.0(中文版)软件、MicrosoftOffice Excel 2007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对于连续性的因变量采用方差分析,并一般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对于分类变量类型的因变量采用卡方检验,并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诊所诊疗服务中存在的问题私人诊所中医生在治疗普通感冒时,存在诊疗不规范和用药不规范现象。例如,在问诊过程中,询问患者是否咳嗽或者咳痰的医生比例低于50%,使用听诊器的医生比例不足20%,询问患者是否药物过敏的医生比例不足30%。虽然病人并不需要服用任何药品,但是开具药品的医生比例非常高。其中,开具药品的医生所占比例为88.72%,开具抗生素的医生所占比例为48.87%,开具中成药的医生所占比例为72.93%,开具西药的医生所占的比例为64.66%,为患者开具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的医生比例为70.68%。开具药品的医生比例高,但是提供药事服务的医生比例却不高,例如,告知病人用药方法的医生所占比例为64.66%;告知病人药物副作用的医生所占比例仅为9.02%,告知病人其他注意事项的医生所占比例为78.95%。诊所中存在大量的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现象,48.87%的医生为患者开具了抗生素处方,平均每个医生开抗生素0.49±0.91种。医生所开具的抗生素分为四类,其中,头孢菌素类占比最高,为56.92%,其次是大环内酯类,占比为16.92%,再次为青霉素类,占比为13.85%,最次是喹诺酮类,占比为12.31%。没有医生为患者开具两类或两个以上的抗生素。本研究中,有1位医生为“患者”开具了利巴韦林,占医生总数的0.75%。本研究中,为“患者”开具中成药的医生为97位,占医生总数的72.93%。在本研究中,所有的医生均为西医,在为患者开具感冒类中成药时,实际上是不能够对患者进行“望、闻、听、切”的诊断的,从而不能辩证用药。同时,患者并没有提到心脑血管或者骨科方面的不适,但是部分医生为了患者开具了心脑系统的中成药以及骨科中成药,这属于明显的超范围用药。本研究中针对病人的最优治疗方案中是不需要开药的,但是88.72%的医生都为“患者”开具了药品,平均每位医生开药1.80土0.92种,平均每位医生开药的价格为38.35±25.19元,诊所中诱导需求现象严重。(2)利他主义与医生处方行为在社会规范下的利他主义实验(“丢钱包”)中,医生表现出了不同的利他性。在133家样本诊所中,有66家诊所打回电话,询问是否有人丢失了钱包,并在实验员的请求下将钱包及钱包内的东西寄回。有1家诊所打回电话,但要求“失主”上门领取钱包。利他主义可以分为自我利他主义(ego-altruism)和纯利他主义(pure-altruism)两种。自我利他主义(ego-altruism)是指个体同时关注自身和他人的利益。纯利他主义(pure-altruism)是指个体仅关注他人的利益。根据这个定义,我们将38家寄回钱包且将剩余现金也归还的医生作为纯利他组,28家寄回钱包但未归还现金以及1家要求“失主”上门领取钱包的医生(共计29位)作为自我利他组,66家诊所的医生作为利己组。分析结果显示,纯粹利他组、自我利他组和利己组医生在开药总种类、抗生素种类、药品总价格、抗生素药品价格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如下:对于是否开具抗生素,纯粹利他组、自我利他组和利己组医生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纯粹利他组的表现优于利己组,利己组的表现由于自我利他组。对于开药总种类数,纯粹利他组和自我利他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纯粹利他组的表现优于自我利他组:纯粹利他组和利己组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492),自我利他组和利己组的差异较大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65)。对于抗生素种类数,纯粹利他组和自我利他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纯粹利他组的表现优于自我利他组;纯粹利他组和利己组的差异较大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自我利他组和利己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药品总价格,纯粹利他组和自我利他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纯粹利他组的表现优于自我利他组;纯粹利他组和利己组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686),自我利他组和利己组的差异较大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于抗生素药品价格,纯粹利他组和自我利他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纯粹利他组的表现优于自我利他组;纯粹利他组和利己组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164),自我利他组和利己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性别与医生处方行为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医生和女性医生处方行为无显着差异。男性医生群体中开药医生占的比例90.91%(60/66),女性医生群体中开药医生的比例86.57%(58/67);男性医生群体中开抗生素类药品医生占的比例为50.00%(33/66),女性医生群体中开抗生素类药品医生占的比例47.76%(32/67);男性医生群体中开非抗生素类药品的比例为90.01%(60/66),女性医生群体中开非抗生素类药品的比例83.58%(56/67);男性医生群体中开中成药的比例为74.24%(49/66),女性医生群体中开中成药的比例76.12%(51/67)。男性医生群体中开药总价格的均值为38.55±23.23元,女性医生群体中开药总价格的均值38.72±26.93元;男性医生群体中开抗生素类药品的均值为5.55±7.23元,女性医生群体中抗生素类药品的均值6.20±8.05元;男性医生群体中开非抗生素类药品价格的均值33.00±22.29元,女性医生群体中开非抗生素类药品价格的均值32.52±26.06元;男性医生群体中开中药类药品价格的均值15.88±19.35元,女性医生群体中开非抗生素类药品价格的均值15.64±16.75元。(4)利他主义与医生其他医疗行为本研究发现,医生医疗行为中的部分其他医疗行为与社会利他性具有相关性,纯粹利他组、自我利他组和利己组医生在患者就医经历的总体评分和向父母推荐该医生的可能性得分以及诊疗时长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在就医经历的总体评分和推荐可能性这两项的得分最能体现患者本次就医感受,我们对三组医生在这两方面得分进行比较,发现:患者在纯粹利他组医生诊所的就医经历总体评分为6.15±1.65分,患者在自我利他组医生诊所的就医经历总体评分为5.65±1.63分,患者在利己组医生诊所的就医经历总体评分为5.06±1.63分。患者对纯粹利他组医生诊所的推荐程度得分为5.42±2.17分,患者对自我利他组医生诊所的推荐程度得分为4.86±1.62分,患者在利己组医生诊所的推荐程度得分为4.34±1.90分。患者在纯粹利他组医生诊所的诊疗时长均值为9.21±3.38分钟,患者在自我利他组医生诊所的诊疗时长均值为7.12±3.45分钟,患者在利己组医生诊所的诊疗时长均值为7.27±4.05分钟。(5)性别与医生的其他医疗行为诊疗时长与患者就医满意度以及医生的利他偏好有一定的关系。我们对男女医生的诊疗时长进行比较,发现:患者在男性医生诊所的诊疗时长均值为7.06±3.87分钟,患者在女性医生诊所的诊疗时长均值为8.63±4.15分钟。对男女医生的诊疗时长进行方差分析,发现两组医生诊疗时长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政策建议本研究通过实验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医生在社会规范下的利他水平、在医疗情境中的利他水平性别以及医生处方行为关系,探讨医生的社会利他水平对诊疗行为的影响,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私人诊所医生对于普通感冒的诊疗过程有待规范,例如诊疗流程不规范、抗生素使用不规范、违规使用利巴韦林、引致需求明显等。(2)私人诊所医生的社会利他性与医疗情景下的利他性相关。具有纯粹利他偏好的医生在抗生素的使用、药品种类、药品价格、患者满意度、诊疗时长方面的表现优于具有自我利他偏好和利己偏好的医生。具有自我利他偏好的医生的患者满意度虽然高于具有利己偏好的医生,但是在抗生素的使用、药品种类、药品价格方面的表现劣于具有利己偏好的医生。(3)私人诊所医生的性别与医生的处方行为无关,但与诊疗时长相关,女性医生的诊疗时长长于男性医生。基于本研究结论,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进一步加强对私人诊所的监督力度,推广使用匿名审计。(2)对现有医疗价格体制进行调整和优化。(3)在私人诊所中也引入商业医疗保险或者社保,通过第三方监督降低居民医疗成本。(4)加强对普通感冒正确治疗方式的培训和教育宣传,减少抗生素使用不规范的现象。(5)提高医生的社会利他性水平,促进患者的健康收益。

二、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若干问题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若干问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微塑料—抗生素在地下水中的迁移行为及降解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地下水中微塑料的研究现状
        1.2.1 地下水中微塑料的来源与危害
        1.2.2 地下水中微塑料的环境行为及生物效应研究现状
    1.3 地下水中抗生素的研究现状
        1.3.1 地下水中抗生素的来源与危害
        1.3.2 地下水中抗生素的环境行为与生物效应研究现状
    1.4 地下水中微塑料与抗生素的研究现状
        1.4.1 地下水中微塑料与共存污染物的协同作用研究
        1.4.2 地下水中微塑料与抗生素的协同作用研究
    1.5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7 创新点
第2章 MPs-SAs污染场地样品采集与检测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条件
        2.1.2 水文气象
        2.1.3 水文地质条件
        2.1.4 微塑料-抗生素污染现状
    2.2 样品的采集与测试分析
        2.2.1 样品采集周期和时间
        2.2.2 样品采集与保存
        2.2.3 样品的测试方法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地下水中岩性介质对MPs的吸附特性研究
    3.1 主要仪器与材料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仪器
    3.2 研究方法
        3.2.1 MPs标准曲线配制
        3.2.2 岩性介质吸附MPs的动力学规律研究
        3.2.3 岩性介质吸附MPs的热力学规律研究
        3.2.4 离子强度对岩性介质吸附MPs效果的影响
        3.2.5 溶解性有机质对岩性介质吸附MPs效果的影响
        3.2.6 岩性介质吸附MPs的微观特征研究
    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3.3.1 岩性介质吸附MPs动力学规律分析
        3.3.2 岩性介质吸附MPs热力学规律分析
        3.3.3 离子强度对岩性介质吸附MPs的影响
        3.3.4 溶解性有机质对MPs吸附的影响
        3.3.5 岩性介质吸附MPs的微观特征分析
    3.4 本章小节
第4章 地下水中岩性介质对MPs-SAs的吸附特性研究
    4.1 主要仪器与材料
        4.1.1 实验试剂
        4.1.2 实验仪器
    4.2 研究方法
        4.2.1 SAs标准曲线配制
        4.2.2 岩性介质吸附SAs动力学规律研究
        4.2.3 岩性介质吸附SAs热力学规律研究
        4.2.4 离子强度对岩性介质吸附SAs效果的影响
        4.2.5 溶解性有机质对岩性介质吸附SAs的影响
        4.2.6 MPs-SAs初始浓度比对岩性介质吸附两类共存污染物效果影响规律
        4.2.7 离子强度对岩性介质吸附两类共存污染物效果影响规律
        4.2.8 岩性介质吸附两类共存污染物的微观特征研究
    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4.3.1 岩性介质吸附SAs动力学规律分析
        4.3.2 岩性介质吸附SAs热力学规律分析
        4.3.3 离子强度对岩性介质吸附SAs的影响
        4.3.4 溶解性有机质对岩性介质吸附SAs的影响
        4.3.5 MPs-SAs初始浓度比对岩性介质吸附两类共存污染物的影响
        4.3.6 离子强度对岩性介质吸附两类共存污染物的影响
        4.3.7 岩性介质吸附两类共存污染物的微观特征分析
    4.4 本章小节
第5章 MPs-SAs在地下水中的迁移行为及机制研究
    5.1 主要仪器与材料
        5.1.1 实验试剂
        5.1.2 实验仪器
        5.1.3 实验装置
    5.2 研究方法
        5.2.1 示踪实验
        5.2.2 迁移实验
    5.3 结果分析与讨论
        5.3.1 相关参数计算
        5.3.2 岩性介质类型条件下MPs-SAs的迁移规律
        5.3.3 SAs在岩性介质中的迁移规律
        5.3.4 初始浓度条件下MPs在岩性介质中的迁移规律
        5.3.5 相同初始浓度比条件下MPs-SAs在岩性介质中的迁移规律
        5.3.6 不同初始浓度比条件下MPs-SAs在岩性介质中的迁移规律
        5.3.7 离子强度条件下MPs-SAs在岩性介质中的迁移规律
        5.3.8 溶解性有机质浓度条件下MPs-SAs在岩性介质中的迁移规律
        5.3.9 流速条件下MPs-SAs在岩性介质中的迁移规律
    5.4 本章小节
第6章 MPs-SAs的生物降解机制研究
    6.1 主要仪器与材料
        6.1.1 实验材料
        6.1.2 实验仪器
    6.2 研究方法
        6.2.1 土着菌群特性分析研究
        6.2.2 MPs-SAs降解菌的筛选
        6.2.3 降解菌的降解效果研究
        6.2.4 降解菌的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6.2.5 功能菌群的特性分析研究
    6.3 结果分析与讨论
        6.3.1 土着菌群特性分析
        6.3.2 MPs-SAs降解效果研究
        6.3.3 降解菌的生理生化特性
        6.3.4 MPs-SAs降解机制研究
        6.3.5 功能菌群的特性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建议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活性污泥菌群完全矿化磺胺甲恶唑的特性与机制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总览表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世界水安全的变革与现状
    1.3 磺胺类抗生素概述
        1.3.1 磺胺类抗生素的使用情况
        1.3.2 磺胺类抗生素的残留现状
        1.3.3 磺胺类抗生素的危害与环境风险
    1.4 磺胺类抗生素生物降解研究现状与展望
        1.4.1 厌氧生物降解现状
        1.4.2 缺氧生物降解现状
        1.4.3 好氧生物降解现状
        1.4.4 磺胺类抗生素生物降解研究展望
    1.5 微生物组学常用研究方法概述
        1.5.1 传统扩增子测序
        1.5.2 宏基因组测序
        1.5.3 其它组学手段
        1.5.4 稳定性同位素核酸探针技术(DNA-SIP)
        1.5.5 分子生态网络(MENs)
        1.5.6 实验设计优化——时间进程分析
    1.6 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7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7.1 主要研究内容
        1.7.2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试剂及培养基
        2.1.1 实验试剂
        2.1.2 培养基的配置及灭菌方法
    2.2 磺胺甲恶唑及其中间产物降解菌群的定向富集
        2.2.1 磺胺甲恶唑降解菌群的定向富集
        2.2.2 中间产物3-氨基-5-甲基异恶唑降解菌群的定向富集
    2.3 化学测试方法及生长曲线的测定
        2.3.1 样品预处理
        2.3.2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
        2.3.3 总有机碳(TOC)
        2.3.4 亚硫酸根(SO3~(2-))
        2.3.5 氨氮(NH3-N)
        2.3.6 生长曲线的测定
    2.4 磺胺甲恶唑及其中间产物降解菌的分离鉴定
        2.4.1 菌株的分离及保存
        2.4.2 DNA的提取及质检
        2.4.3 16S rRNA基因扩增
        2.4.4 菌株鉴定及形貌表征
    2.5 纯菌菌液预培养
    2.6 细菌基因组测序
        2.6.1 基因组DNA的提取和质控
        2.6.2 基因文库构建与测序
        2.6.3 基因组组装
        2.6.4 基因预测与注释
    2.7 微生物群落相关分析
        2.7.1 富集液总DNA的提取
        2.7.2 16S r RNA基因扩增
        2.7.3 测序数据处理
        2.7.4 微生物群落结构演替
        2.7.5 3-氨基-5-甲基异恶唑降解紧密关联菌属功能验证
        2.7.6 稳定性同位素核酸探针技术(DNA-SIP)
        2.7.7 分子生态网络(MENs)构建
    2.8 降解动力学模拟
    2.9 统计学分析
        2.9.1 Student t检验
        2.9.2 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分析
        2.9.3 皮尔森(Pearson)相关性检验
第3章 活性污泥微生物组对磺胺甲恶唑的分解转化特性与功能研究
    3.1 引言
    3.2 磺胺甲恶唑(SMX)降解菌群的降解特性研究
        3.2.1 SMX降解菌群的定向富集
        3.2.2 SMX降解及中间产物生成
        3.2.3 富集液利用SMX生长情况
        3.2.4 亚硫酸盐(SO_3~(2-))的释放
        3.2.5 总有机碳(TOC)分析
    3.3 3A5MI降解菌群的定向富集及其降解特性研究
        3.3.1 3A5MI降解菌群的定向富集
        3.3.2 3A5MI降解菌群的降解及生长特性研究
    3.4 功能细化菌群的微生物群落结构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磺胺甲恶唑及其产物降解核心菌的分离鉴定与功能研究
    4.1 引言
    4.2 纯菌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4.3 核心降解菌的鉴定及其形态表征
    4.4 磺胺甲恶唑及其氧化产物核心降解菌的降解特征
        4.4.1 菌株P27 降解磺胺甲恶唑的特性研究
        4.4.2 菌株N27 降解3-氨基-5-甲基异恶唑的特性研究
    4.5 菌株P27 降解磺胺类抗生素的底物谱
    4.6 核心降解菌基因组
        4.6.1 基因组质量评估
        4.6.2 两株降解纯菌基因组概况
        4.6.3 KEGG氮代谢通路
        4.6.4 基因组BLAST比对
    4.7 Paenarthrobacter sp.P27与Nocardioides sp.N27 复配研究
        4.7.1 纯菌单/共培养与富集液降解效能对比
        4.7.2 纯菌共培养对SMX浓度的适应性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微生物互作驱动磺胺甲恶唑完全矿化机制解析
    5.1 引言
    5.2 好氧生物降解研究方法整合
        5.2.1 样品源的选择
        5.2.2 定向富集
        5.2.3 核心降解菌的分离与高效功能单元判定
        5.2.4 高效功能单元深度降解机制解析
    5.3 磺胺甲恶唑及其产物降解微生物组的群落演替分析
        5.3.1 菌门-菌属水平群落结构演替
        5.3.2 微生物群落演替初识降解活性微生物
        5.3.3 降解动力学联合群落演替揭示活性微生物
        5.3.4 3-氨基-5-甲基异恶唑降解紧密关联菌属功能验证
    5.4 DNA-SIP锁定磺胺甲恶唑-苯环降解活性菌
    5.5 分子生态网络揭示功能微生物组互作关系
        5.5.1 总网络(菌属水平)分析
        5.5.2 网络模块化分析
        5.5.3 核心网络分析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芳香有机配体锌镉配位聚合物合成及吸附和检测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配位聚合物的结构设计和发展
    1.3 配位聚合物材料的应用
        1.3.1 空气中PMs污染物吸附材料
        1.3.2 水中污染物吸附材料
        1.3.3 荧光检测材料
    1.4 锌镉配位聚合物材料的发展概况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主要测试方法
    2.3 主要研究方法
        2.3.1 锌/镉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2.3.2 配位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合成方法
        2.3.3 配位聚合物吸附的实验方法
        2.3.4 配位聚合物荧光检测的实验方法
第3章 芳香二羧酸镉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PMs吸附
    3.1 引言
    3.2 配位聚合物1和2 的合成
    3.3 配位聚合物1和2 的结构表征
        3.3.1 配位聚合物1和2 的红外光谱和PXRD分析
        3.3.2 配位聚合物1和2 的晶体结构分析
    3.4 配位聚合物1和2 复合材料对PMs的吸附性质
        3.4.1 配位聚合物1和2 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3.4.2 配位聚合物1和2 复合材料在香烟烟雾中对PMs吸附研究
        3.4.3 配位聚合物2 复合材料在不同湿度下对PMs的吸附研究
        3.4.4 配位聚合物1和2 复合材料机械稳定性和循环使用性
        3.4.5 配位聚合物2 复合材料对PMs吸附的驱动力研究
        3.4.6 配位聚合物2 复合材料的实际应用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柔性芳香三羧酸(H_3bcoba)锌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环丙沙星和油的吸附
    4.1 引言
    4.2 配位聚合物3 的合成
    4.3 配位聚合物3 的结构表征
        4.3.1 配位聚合物3 的红外光谱和PXRD分析
        4.3.2 配位聚合物3 的晶体结构分析
        4.3.3 配位聚合物3 的稳定性分析
    4.4 配位聚合物3 对环丙沙星的吸附性质
        4.4.1 配位聚合物3 对环丙沙星的吸附性质研究
        4.4.2 配位聚合物3 对环丙沙星的吸附机理
    4.5 配位聚合物3 复合材料对环丙沙星和油的吸附性质
        4.5.1 配位聚合物3 复合材料的制备和表征
        4.5.2 配位聚合物3 复合材料对环丙沙星的吸附性质研究
        4.5.3 配位聚合物3 复合材料对油的吸附性质研究
        4.5.4 配位聚合物3 复合材料对环丙沙星和油的共吸附性质研究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柔性芳香三羧酸(H_3bcob)锌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抗生素的吸附和检测
    5.1 引言
    5.2 配位聚合物4和5 的合成
    5.3 配位聚合物4和5 的结构表征
        5.3.1 配位聚合物4和5 的红外光谱和PXRD分析
        5.3.2 配位聚合物4和5 的晶体结构分析
        5.3.3 配位聚合物4和5 的稳定性分析
    5.4 配位聚合物4和5 对抗生素的吸附性质
        5.4.1 配位聚合物4和5 的对抗生素的吸附性质研究
        5.4.2 配位聚合物4和5 对抗生素的吸附机理
    5.5 配位聚合物4和5 复合材料对抗生素的吸附性质
        5.5.1 配位聚合物4和5 复合材料的制备和表征
        5.5.2 配位聚合物4和5 复合材料对抗生素的吸附性质研究
        5.5.3 配位聚合物4和5 及复合材料循环使用性
    5.6 配位聚合物4和5 对抗生素的检测性质
        5.6.1 配位聚合物4和5 对抗生素的荧光响应
        5.6.2 配位聚合物4和5 对抗生素的检测机理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柔性氮杂环锌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污染物的检测
    6.1 引言
    6.2 配位聚合物6-8的合成
    6.3 配位聚合物6-8 的结构表征
        6.3.1 配位聚合物6-8 的红外光谱和PXRD分析
        6.3.2 配位聚合物6–8 的晶体结构分析
        6.3.3 配位聚合物6-8 的稳定性分析
    6.4 配位聚合物8 对苦味酸的检测性质
        6.4.1 配位聚合物8 对苦味酸的荧光响应
        6.4.2 配位聚合物8 对苦味酸的检测机理
    6.5 配位聚合物8对Cr_2O_7~(2-)的检测性质
        6.5.1 配位聚合物8对Cr_2O_7~(2-)的荧光响应
        6.5.2 配位聚合物8对Cr_2O_7~(2-)的检测机理
    6.6 配位聚合物8对Fe~(3+)的检测性质
        6.6.1 配位聚合物8对Fe~(3+)的荧光响应
        6.6.2 配位聚合物8对Fe~(3+)的检测机理
    6.7 本章小结
结论
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本论文中合成配位聚合物的晶体学数据表
附录B 本论文中合成配位聚合物的键长键角表
附录C 本论文中有机分子缩写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基于扶正祛邪理论的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疾病的证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文献研究
    第一章 基于证据图的中医药抗Hp感染的研究现状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
        1.2 文献纳排标准
        1.3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1.4 数据分析与形式
        2.结果
        2.1 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
        2.2 相关研究文章发表年度趋势
        2.3 临床研究类型及规模
        2.4 中医证候及体质研究
        2.5 中医药抗Hp方式研究
        2.6 中医药抗Hp方案临床评价
        2.7 中医药防治方案干预时机及适用情况
        2.8 系统评价方法学质量及临床证据评价
        2.9 临床指南与路径研究
        3.讨论
        3.1 中医药抗Hp应用现状及问题
        3.2 中医药防治Hp感染未来的研究方向
        3.3 本研究的不足
    第二章 中医药抗Hp感染机理机制探讨
        1.现代医学对Hp的认识及治疗
        1.1 Hp的特性和致病特点
        1.2 Hp的治疗
        2.中医对Hp感染相关疾病的认识和治疗
        2.1 中医对Hp感染的认识
        2.2 中医对Hp相关疾病的治疗
        2.3 扶正祛邪抗Hp感染的实践及机理机制探讨
        3.讨论
    第三章 中药扶正祛邪治疗Hp感染相关疾病的系统评价再评价
        1.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 文献检索
        1.3 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
        1.4 质量评价
        2.结果
        2.1 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2.3 纳入研究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
        2.4 主要结局指标和证据质量分级
        3.讨论
临床验证
    第一章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的中医药治疗Hp相关疾病的用药规律研究
        1.研究资料
        1.1 数据来源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2.研究方法
        2.1 数据录入
        2.2 数据规范
        2.3 数据统计分析
        3.结果
        3.1 医案检索结果及特点
        3.2 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3.3 常用方剂使用情况
        3.4 常用中药使用情况
        4.讨论
    第二章 基于扶正祛邪理论的中医药治疗Hp相关疾病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纳排标准
        1.3 数据收集及整理
        1.4 分组方法
        1.5 结局评价
        2.统计分析
        3.结果
        3.1 病例基本情况
        3.2 治疗结局
        4.讨论
结语
    1.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2.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3.本研究的不足
    4.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与学术成果
个人简介

(5)Fenton氧化+混凝沉淀法预处理抗生素废水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抗生素废水的来源和特点
    1.2 抗生素废水的高要求处理规范
    1.3 国内外处理工艺研究现状
        1.3.1 生化处理方法
        1.3.2 化学处理方法
        1.3.3 物化处理方法
        1.3.4 常见处理工艺总结
    1.4 Fenton氧化-混凝沉淀预处理法技术
        1.4.1 Fenton氧化技术
        1.4.2 混凝沉淀工艺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1.5.1 课题研究目的
        1.5.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原水
    2.2 实验方法及步骤
        2.2.1 Fenton氧化试验
        2.2.2 混凝沉淀试验
        2.2.3 Fenton-混凝动力学分析
        2.2.4 最优条件下Fenton-混凝试验效能分析
    2.3 试验器材及测定方法
        2.3.1 试验药剂
        2.3.2 试验器材
        2.3.3 试验测定项目和方法
第三章 Fenton-混凝预处理试验研究
    3.1 Fenton试验研究
        3.1.1 初始pH值对Fenton氧化效果的影响
        3.1.2 Fenton试剂的投加对Fenton氧化效果的影响
        3.1.3 反应时间对Fenton氧化效果的影响
        3.1.4 Fenton氧化试验小结
    3.2 混凝反应试验研究
        3.2.1 混凝剂比选
        3.2.2 pH值对混凝反应的影响
        3.2.3 混凝剂投加量对混凝反应的影响
        3.2.4 混凝试验小结
    3.3 Fenton-混凝预处理抗生素废水动力学研究
        3.3.1 Fenton反应动力学分析
        3.3.2 Fenton反应动力学级数确定
    3.4 最佳反应条件下的Fenton-混凝组合工艺试运行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Fenton混凝预处理+物化生化组合工艺处理抗生素废水工程实例分析
    4.1 抗生素废水水质及水量
    4.2 工艺流程说明
        4.2.1 工艺流程
        4.2.2 主要构筑物及设计参数
    4.3 全流程各段理论分析
        4.3.1 Fenton预处理段工艺
        4.3.2 物化生化段工艺
        4.3.3 污泥处置
    4.4 运行效果分析
        4.4.1 Fenton预处理+混凝沉淀处理效能分析
        4.4.2 物化生化工艺处理效能分析
        4.4.3 工艺整体处理效能分析
    4.5 投资运行成本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5.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基于过渡金属氧化物多元材料改性的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甲硝唑和磺胺间甲氧嘧啶的检测方法
        1.1.1 甲硝唑的检测方法
        1.1.2 磺胺间甲氧嘧啶的检测方法
    1.2 电化学传感器的构成和检测方法
        1.2.1 电化学传感器的构成
        1.2.2 工作电极的制备方式
        1.2.3 电化学传感器工作原理
    1.3 石墨烯研究进展
        1.3.1 石墨烯的基本介绍
        1.3.2 石墨烯电化学传感器的优势
    1.4 过渡金属氧化物的研究进展四氧化三锰的制备方法
        1.4.1 过渡金属元素的基本介绍
        1.4.2 过渡金属氧化物的研究进展
        1.4.3 四氧化三锰的制备方法
    1.5 还原氧化石墨烯-四氧化三锰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1.6 本课题选题意义及实验内容
2 RGO-oct-Mn_3O_4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
    2.1 RGO-oct-Mn_3O_4纳米复合材料及电化学传感器制备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1.3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2.1.4 RGO-oct-Mn_3O_4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2.1.5 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
        2.1.5.1 电极预处理
        2.1.5.2 RGO-oct-Mn_3O_4纳米复合材料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
    2.2 RGO-oct-Mn_3O_4纳米复合材料的表征实验
        2.2.1 实验仪器
        2.2.2 实验试剂
        2.2.3 实验步骤
    2.3 实验现象与讨论
        2.3.1 RGO-oct-Mn_3O_4纳米复合材料以及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
        2.3.2 RGO-oct-Mn_3O_4纳米复合材料的扫描电镜分析
        2.3.3 RGO-oct-Mn_3O_4纳米复合材料的傅里叶红外扫描光谱
        2.3.4 RGO-oct-Mn_3O_4纳米复合材料的拉曼光谱
        2.3.5 RGO-oct-Mn_3O_4纳米复合材料的X射线衍射图谱
        2.3.6 RGO-oct-Mn_3O_4纳米复合材料传感器的循环伏安电化学特性
        2.3.7 RGO-oct-Mn_3O_4纳米复合材料传感器的电化学阻抗电化学特性
        2.3.8 MnSO_4·H_2O的用量对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2.4 本章结论
3 甲硝唑的电化学性质与检测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试剂
        3.1.2 实验仪器
        3.1.3 制备浓度梯度的甲硝唑
        3.1.4 对实际样本的处理
        3.1.5 实验中对传感器的处理注意事项
    3.2 结果与分析
        3.2.1 RGO-oct-Mn_3O_4纳米复合材料检测甲硝唑活性
        3.2.2 甲硝唑在CV中的电化学特征
        3.2.3 不同材料修饰玻碳电极对甲硝唑检测的电化学活性比较
        3.2.4 不同pH对甲硝唑电化学出峰位置的影响
        3.2.5 甲硝唑的浓度标准曲线
        3.2.6 电化学传感器检测甲硝唑的抗干扰性
        3.2.7 电化学传感器检测甲硝唑的稳定性
        3.2.8 在甲硝唑实际样品中电化学传感器的稳定性
    3.3 本章结论
4 磺胺间甲氧嘧啶的电化学性质与检测
    4.1 实验部分
    4.2 结果与讨论
        4.2.1 不同材料修饰玻碳电极对甲硝唑检测的电化学活性比较
        4.2.2 pH对磺胺间甲氧嘧啶检测的影响
        4.2.3 磺胺间甲氧嘧啶的浓度标准曲线
        4.2.4 电化学传感器检测磺胺间甲氧嘧啶的抗干扰能力
        4.2.5 电化学传感器检测磺胺间甲氧嘧啶的稳定性
        4.2.6 在磺胺间甲氧嘧啶实际样品中电化学传感器的稳定性
    4.3 本章结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ICU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资料来源
        1.1 研究对象
        1.2 实验室检验方法及质量控制
        1.3 数据收集
    2.统计学方法
        2.1 Logistic回归模型
        2.2 神经网络模型
        2.3 决策树模型
        2.4 模型评价--ROC曲线
结果
    1.ICU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基本情况
        1.1 MDRO患者总体描述
        1.2 MDRO构成分布
        1.3 标本来源分布
    2.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
        2.1 MDR-AB患者单因素分析
        2.2 Logistic回归模型
        2.3 神经网络
        2.4 决策树模型
        2.5 三种模型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风险的预测效果比较
    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
        3.1 MRSA患者单因素分析
        3.2 Logistic回归模型
        3.3 神经网络
        3.4 决策树模型
        3.5 三种模型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风险的预测效果比较
讨论
    1.ICU患者多重耐药菌发现率与检出率比较
    2.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
        2.1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2.2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3.Logistic回归模型、神经网络模型、决策树模型的比较
        3.1 Logistic回归模型
        3.2 神经网络模型
        3.3 决策树模型
    4.研究的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ICU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个人简介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8)改性二氧化钛降解水体中青霉素效能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2.1 水体中抗生素的处理技术
        1.2.2 光催化氧化处理技术
        1.2.3 改性TiO_2的方法
        1.2.4 量子点简介
        1.2.5 量子点合成方法
        1.2.6 量子点复合TiO_2的方法
        1.2.7 水体中TiO_2的收集方法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1.3.1 本研究的目的
        1.3.2 本研究的意义
        1.3.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试剂与设备
        2.1.1 试验试剂
        2.1.2 试验设备
    2.2 材料的合成方法
        2.2.1 CdS与ZnS QDs的制备
        2.2.2 CdS/ZnS(QDs)-T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
    2.3 材料表征方法
        2.3.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2.3.2 荧光光谱分析
        2.3.3 扫描电镜分析(SEM)
        2.3.4 透射电镜分析(TEM)
        2.3.5 X射线能谱分析(XPS)
        2.3.6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UV-Vis)
        2.3.7 电子顺磁共振分析(EPR)
    2.4 试验分析方法
        2.4.1 光催化测试方法
        2.4.2 青霉素测试方法
        2.4.3 数据分析方法
3 CdS和ZnS量子点的制备及其对青霉素的降解效果
    3.1 试验设计
        3.1.1 浸提液种类对合成CdS和ZnS量子点的影响
        3.1.2 合成过程中淀粉的作用
        3.1.3 合成过程中硫元素最终存在形式
        3.1.4 马铃薯浸提液浓度对降解效果的影响
        3.1.5 镉和硫与锌和硫的摩尔比对降解效果的影响
        3.1.6 制备温度对降解效果的影响
        3.1.7 制备时间对降解效果的影响
    3.2 结果与分析
        3.2.1 CdS和ZnS量子点的表征
        3.2.2 CdS和ZnS量子点合成途径分析
        3.2.3 CdS QDs合成条件对青霉素降解效果的影响
        3.2.4 ZnS QDs合成条件对青霉素降解效果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4 CdS(QDs)-TiO_2合成及反应条件对青霉素降解效果影响
    4.1 试验设计
        4.1.1 不同材料降解青霉素效果对比
        4.1.2 负载量对青霉素降解效果的影响
        4.1.3 合成温度对青霉素降解效果的影响
        4.1.4 投加量对青霉素降解效果的影响
        4.1.5 反应温度对青霉素降解效果的影响
        4.1.6 初始反应pH对青霉素降解效果的影响
        4.1.7 光源种类对青霉素降解效果的影响
        4.1.8 曝气条件对青霉素降解效果的影响
        4.1.9 CdS(QDs)-TiO_2降解青霉素循环性能测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CdS(QDs)-TiO_2复合材料的表征
        4.2.2 合成与反应条件对青霉素降解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5 ZnS(QDs)-TiO_2合成及反应条件对青霉素降解效果影响
    5.1 试验设计
        5.1.1 不同材料降解青霉素效果对比
        5.1.2 负载量对青霉素降解效果影响
        5.1.3 合成温度对青霉素降解效果影响
        5.1.4 投加量对青霉素降解效果的影响
        5.1.5 反应温度对青霉素降解效果的影响
        5.1.6 初始反应pH对青霉素降解效果的影响
        5.1.7 曝气条件对青霉素降解效果的影响
        5.1.8 ZnS(QDs)-TiO_2降解青霉素循环性能测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ZnS(QDs)-TiO_2复合材料的表征
        5.2.2 合成及反应条件对降解青霉素效果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6 青霉素降解机制分析
    6.1 试验设计
        6.1.1 降解过程中反应体系内氧气浓度变化分析
        6.1.2 降解产物分析
        6.1.3 降解产物毒性测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降解过程中反应体系内氧气浓度变化
        6.2.2 降解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活性基团分析
        6.2.3 光催化反应过程分析
        6.2.4 青霉素降解产物分析
        6.2.5 青霉素降解产物毒性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创新点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9)纽波特沙门菌基因组流行病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沙门菌基本情况
        1.1 沙门菌属
        1.2 沙门菌病
        1.3 沙门菌血清型
        1.4 沙门菌生物型
        1.5 沙门菌分子分型
        1.6 形态结构及培养条件
        1.7 沙门菌的分类及遗传进化关系
        1.8 基因组结构及功能
        1.9 沙门菌的突变
        2 宿主适应性及毒力分子基础
        2.1 宿主适应性
        2.2 毒力因子
        3 耐药性
        3.1 耐药性概述
        3.2 中美耐药性系统监测现状
        3.3 沙门菌耐药性流行病学概况
        4 纽波特沙门菌流行病学及进化研究进展
        4.1 国外纽波特沙门菌流行现状
        4.2 中国纽波特沙门菌流行现状
        4.3 进化研究进展
        5 全基因组测序技术
        5.1 第二代测序技术
        5.2 第三代测序技术
        5.3 全基因组测序(WGS)技术在食源性病原研究领域的应用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第二章 1996~2015年美国来源纽波特沙门菌耐药分群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及培养条件
        1.2 运行硬件及操作系统
        1.3 主要环境、软件及软件包
        1.4 统计分析
        1.5 最佳分类器预测分析
        2 结果
        2.1 人类和动物相关的集群
        2.2 抗生素MIC可区分动物相关亚群
        2.3 与牛和火鸡相关的抗生素耐药性谱
        3 讨论
    第三章 纽波特沙门菌基因型解析菌群分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及相关数据
        1.2 菌株培养条件及耐药分类
        1.3 主要试剂及仪器
        1.4 MLST分析
        1.5 MIC试验
        2 结果及讨论
        2.1 种群结构基本情况
        2.2 纽波特沙门菌的地理多样性
        2.3 纽波特沙门菌:一个多疫源的食源性病原
    第四章 1991~2018年中国人源纽波特沙门菌基因组流行病学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及元数据情况
        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1.3 二代测序全基因组样品的制备
        1.4 全基因组重测序(illumina平台)
        1.5 全基因组重测序(BGISEQ平台)
        1.6 基因组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年龄组分析
        2.2 持续性腹泻与多重耐药遗传决定因子携带菌密切相关
        3 讨论
    第五章 全球基因组解析菌株遗传演化、耐药机制及宿主偏好性
        第一节 纽波特沙门菌基因组种群结构解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及数据来源
        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1.3 主要环境、软件及软件包
        1.4 数据拼接、质量控制及血清型预测
        1.5 CoreSNP进化树构建
        1.6 基因组扫描
        1.7 进化树图谱绘制
        2 结果
        2.1 数据的基本情况
        2.2 纽波特沙门菌Core SNPs进化树的特征
        2.3 网状进化与纽波特沙门菌群体基因组
        2.4 耐药基因与各宿主/来源的相关性
        第二节 基于Core SNPs的纽波特沙门菌时空进化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及数据来源
        1.2 运行硬件及操作系统
        1.3 主要环境、软件及软件包
        1.4 时空分析
        1.5 时空分析图谱的绘制
        2 结果
        2.1 纽波特沙门菌C-Ⅰ分支时空分析结果
        2.2 纽波特沙门菌C-Ⅱ分支时空分析结果
        2.3 纽波特沙门菌C-Ⅲ分支时空分析结果
        2.4 多重耐药IncA/C2质粒与动物源ST45流行菌株相关性
        2.5 以C-Ⅱ为代表的纽波特沙门菌具有较快的进化速度
        第三节 代表菌株的表型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菌株
        1.2 试剂及饲养条件
        1.3 小鼠攻毒试验
        1.4 斑马鱼攻毒实验
        1.5 线虫杀伤实验
        1.6 生物被膜实验
        1.7 群集运动试验
        2 结果
        2.1 小鼠攻毒试验
        2.2 菌株对斑马鱼及秀丽隐杆线虫的毒力和菌株来源/生境有关系
        2.3 生物被膜
        2.4 群集运动
        2.5 群集运动与生物被膜的关系为负相关
        第四节 泛基因组解析纽波特沙门菌宿主偏好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及数据来源
        1.2 主要环境、软件及软件包
        1.3 泛基因组分析
        1.4 毒力基因分析
        1.5 毒力岛及可移动元件分析
        1.6 重组分析
        2 结果
        2.1 泛基因组热图
        2.2 泛基因组与宿主特异性基因型:特定lineage的特异性基因分析
        2.3 泛基因组中检测毒力岛、可移动元件及毒力基因结果
        2.4 重组现象及与宿主适应过程的关联
        第五节 讨论
全文结论
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附表
    附图

(10)私人诊所医生处方行为和利他性实验经济学研究 ——以青岛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诊所发展现状分析
        1.1.2医生处方行为现状分析
    1.2 研究现状
        1.2.1 利他与医生行为
        1.2.2 性别与医生行为
        1.2.3 博弈论视角下的医患关系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意义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意义
    1.5 论文的框架结构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服务市场的特殊性
    2.2 医生行为模型
    2.3 社会偏好与行为博弈论
        2.3.1 人的社会偏好
        2.3.2 社会偏好的微观结构
        2.3.3 利他偏好下的行为博弈论
    2.4 利他行为的测量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文献综述
    3.1 利他主义及其基础
        3.1.1 利他的生物学基础
        3.1.2 利他的神经经济学基础
        3.1.3 利他行为的经济学解释
        3.1.4 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
    3.2 医生及其行为
        3.2.1 医生与医学中的利他行为
        3.2.2 医护人员的性别及诊疗行为
        3.2.3 不合理的处方行为
    3.3 利他主义与行为博弈论
        3.3.1 个体的亲社会行为与社会偏好
        3.3.2 行为博弈论
    3.4 关于利他主义的田野实验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实验原理、实验设计与分析方法
    4.1 实验原理
        4.1.1 关于实验经济学
        4.1.2 田野实验
        4.1.3 审计实验及其在卫生领域的应用
    4.2 实验设计和分析方法
        4.2.1 研究对象与抽样方法
        4.2.2 伦理学问题
        4.2.3 实验设计
        4.2.4 质量控制
        4.2.5 数据分析方法
第五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5.1 一般性结果
        5.1.1 样本诊所的基本情况
        5.1.2 样本诊所医生的基本情况
        5.1.3 利他主义实验的基本情况
        5.1.4 审计实验中医生诊疗行为的基本情况
    5.2 利他性、性别与医生医疗行为关系的分析结果
        5.2.1 利他性与医生处方行为的关系分析
        5.2.2 性别与医生处方行为的关系分析
        5.2.3 利他性与医生其他医疗行为关系分析
        5.2.4 性别与医生其他医疗行为的关系分析
    5.3 定性分析
        5.3.1 关于普通感冒的处方行为
        5.3.2 关于就医体验等其他医疗行为
    5.4 小结
第六章 讨论与政策建议
    6.1 方法学的讨论
        6.1.1 田野实验在医疗行为研究中的应用
        6.1.2 匿名审计实验数据具有高可靠性
        6.1.3 数据质量保证
        6.1.4 数据分析方法
        6.1.5 实验细节的设计
    6.2 实验结果的讨论
        6.2.1 诊所诊疗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6.2.2 利他主义与医生行为
        6.2.3 性别与医生行为
    6.3 结论与政策建议
        6.3.1 结论
        6.3.2 政策建议
    6.4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6.4.1 本研究的创新点
        6.4.2 本研究的不足
附件1 病人评估问卷
附件2 病人台词
附件3 接线员台词
附件4 准考证
附件5 学生名片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若干问题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微塑料—抗生素在地下水中的迁移行为及降解机制研究[D]. 李硕. 吉林大学, 2021(01)
  • [2]活性污泥菌群完全矿化磺胺甲恶唑的特性与机制解析[D]. 漆梦媛.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3]芳香有机配体锌镉配位聚合物合成及吸附和检测性能研究[D]. 盖爽.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4]基于扶正祛邪理论的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疾病的证治规律研究[D]. 易惺钱.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Fenton氧化+混凝沉淀法预处理抗生素废水试验研究[D]. 程铭. 武汉科技大学, 2021(01)
  • [6]基于过渡金属氧化物多元材料改性的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及性能研究[D]. 欧翔.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2)
  • [7]ICU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研究[D]. 陈琛. 宁夏医科大学, 2021(02)
  • [8]改性二氧化钛降解水体中青霉素效能及机制研究[D]. 王珅.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9]纽波特沙门菌基因组流行病学研究[D]. 潘航. 浙江大学, 2020(01)
  • [10]私人诊所医生处方行为和利他性实验经济学研究 ——以青岛为例[D]. 孔少楠. 山东大学, 2020(04)

标签:;  ;  ;  

合理使用抗生素若干问题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