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和河蟹的越冬管理

虾和河蟹的越冬管理

一、青虾与河蟹的越冬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宋黎黎[1](2021)在《越冬暂养对中华绒螯蟹生长、生理及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sensis H.,以下简称河蟹),又称大闸蟹、河蟹或螃蟹,营养丰富、肉味鲜美,经济价值较高,是我国特有的淡水名优品种和出口创汇水产品,历来就是百姓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深受消费者青睐。近年来,河蟹的养殖区域不断扩大,北至黑龙江省、南至两广地区,养殖模式不断创新且产量日益增大,但由于其上市时间集中、供应期较短,不能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如何延长河蟹的上市周期,成为众多养殖户关注的焦点。目前,关于河蟹越冬暂养的研究较少,如何提升河蟹越冬暂养的成活率与品质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养殖密度是影响甲壳类动物生长、生存、产量等生产参数的主要因素。在河蟹的越冬暂养技术中,暂养密度一直是广大养殖户最为关心的问题。所以,为了探究越冬养殖河蟹的最佳暂养密度和时间,本研究在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利用网箱暂养河蟹,分析了不同暂养密度下河蟹的生长性能、死亡率、生理状况并检测了暂养后河蟹可食组织营养组成和风味品质的变化。试验结果如下:1.越冬暂养密度、时间对河蟹存活率的影响单从河蟹暂养密度因素的影响来分析,中密度组的死亡率均低于其他两个密度组,比低密度组降低0.90%,比高密度组降低1.17%,但差异不显着(P>0.05)。相反,越冬暂养时间对河蟹死亡率的影响达到了显着水平(P<0.05)。结果显示暂养前2个月死亡率低于5%,而暂养90 d后死亡率显着上升,105 d和120 d后死亡率分别达到21.37%和33.04%。暂养90 d时,三个暂养密度组河蟹的累积存活率仍高于85%;而暂养至105 d时,中、低密度组累积存活率下降到约70%,高密度组下降到62.44%;暂养120 d后,除了中密度组外,累积生存率均低于50%。以上结果表明中密度河蟹暂养的成活率优于其他密度。2.越冬暂养密度、时间对河蟹生长性能的影响越冬暂养期间,河蟹体重未发生显着变化(P>0.05)。整体来看,高密度组河蟹的出肉率和总可食指数显着高于低密度组。不同暂养时间的分析发现:在暂养的前105 d,总可食指数和性腺指数(GSI)随着时间的延长呈增加趋势,而肝胰腺指数(HSI)却呈下降趋势;在暂养105 d之后,TEY、GSI及HSI均显着下降。另外,越冬暂养时间对河蟹的甲壳长、甲壳宽等其他生长参数无显着影响。3.越冬暂养密度、时间对河蟹抗氧化能力及HSP70基因表达的影响随暂养时间的延长,河蟹肝胰腺中丙二醛(MDA)含量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波动变化并有下降趋势。中、高密度的河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暂养时间的延长呈明显的波动变化;暂养30 d后,三个密度组河蟹谷胱甘肽还原酶(GSH-Px)活性均显着下降;而随时间的延长,只有中密度组GSH-Px活性呈上升趋势。整体而言,三种密度暂养的河蟹肝胰腺抗氧化系统在暂养期间表现良好,尤其是中密度组。河蟹HSP70水平随暂养时间的延长先升高(2月中旬前)后下降,这与其卵子发生的特征相一致,提示HSP70在中华绒螯蟹卵子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不同暂养密度组的肝胰腺中HSP70水平随暂养时间呈现波动变化,提示河蟹在越冬暂养期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应激。4.越冬暂养对河蟹品质的影响河蟹在越冬暂养期间处于稳定的生长状态,肝胰腺指数下降,同时性腺指数升高,未出现明显的“掉膏”现象。暂养后河蟹可食组织总含量和卵巢粗脂肪含量相比暂养前显着下降(P<0.05),而其他营养成分无显着变化;表明暂养后河蟹可食部位存在一定程度的营养流失。河蟹暂养105 d后,游离氨基酸总含量(T)下降,必需氨基酸与游离氨基酸总含量比值(E/T)显着上升,非必需氨基酸与游离氨基酸总含量比值(N/T)显着下降,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比值(E/N)显着上升;腺苷酸(AMP)和肌苷酸(IMP)显着增加,而次黄嘌呤(Hx)和肌苷(Hx R)显着下降。这些结果表明暂养后河蟹的品质得到了改善。可食部位中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值(PUFA/SFA)显着增大,同时可食部位中C20:2(二十碳二烯酸)、C20:4(花生四烯酸)和C20:5(EPA;二十碳五烯酸)脂肪酸的含量也有显着升高,表明暂养后河蟹的营养价值和食用品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暂养后的河蟹主要挥发性物质为1-辛烯-3-醇,壬醛,己醛和2-戊基呋喃,其可食组织挥发性风味相对较好,整体上优于暂养前的河蟹。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越冬暂养对河蟹的存活率、生长、抗氧化酶活性及营养风味品质等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从死亡率和经济效益综合考虑,当越冬暂养不足90 d时,最佳暂养密度为每网箱70 kg的密度(21.88 kg/m2);越冬暂养超过90 d以上时,最佳暂养密度为每网箱50 kg左右(15.63 kg/m2);对于长期越冬暂养,我们认为河蟹越冬暂养的时间段不超过4月上旬为宜。暂养后河蟹营养虽有一定的流失,但其食用品质和风味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余开[2](2021)在《专家解读青虾育种、养殖策略、饲料投喂及病害防控技术》文中研究指明2020年11月,由中国水产学会科学养鱼杂志社承办的"第二届全国淡水虾蟹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江苏泰州成功举办,本次论坛邀请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傅洪拓研究员、蒋速飞副研究员、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周国勤研究员、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邹宏海研究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刘波研究员、扬州大学张晓君教授、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泰州农科所杨智景博士、湖州师范学院丁志丽副教授8位嘉宾为大家做了精彩的青虾专题报告。各位嘉宾从青虾产业现状、养殖技术、病害探讨以及消费市场等产业链各个环节逐一深挖并互动交流,为到场的从业者支招如何养好青虾、卖好青虾。现将报告整理如下。

宋迁红,赵永锋[3](2016)在《我国青虾和河蟹育种领域的最新进展》文中认为2016年3月25日,2016年度水产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召开,水产遗传育种专家齐聚中心,共有来自全国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近200名代表参加会议。研讨会包括主题报告6篇,专题报告12篇,内容涉及海淡水养殖各个水产品种,包括鲤鱼、半滑舌鳎、青虾、河蟹、鲇鱼、条斑紫菜等的育种最新进展。笔者参加了此次会议,并精选了青虾和河蟹两个品种的育种新技术介绍给大家,供虾蟹养殖户学习、参考。

苏刚[4](2013)在《青虾的养殖以及越冬》文中认为青虾是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水生生物,生长迅速,肉质细嫩、鲜美,价格一直坚挺,今年在青虾盛产期价格依然达到了60元/千克。这令很多河蟹精养户大呼意外,都在想办法使自己的池塘也能产出青虾。一般5-6月孵出的青虾苗约经45天生长,体长可达3厘米,性腺开始成熟;至当年10月,雄虾一般可达45厘米。由于青虾主要是"活吃",尤其是苏南、浙北地区及上海爱吃的人较多(生抽、白灼、醉虾等),消费量以及消费能力巨大,所以青虾的价格一直坚挺。在河蟹养殖的池塘中套养少量青虾,可以起到增产增效目的,而且青虾可以吃一些碎屑、

顾秋明[5](2013)在《杂交青虾“太湖1号”健康养殖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杂交青虾“太湖1号”是由日本沼虾与海南沼虾种间杂交经多代回交选育获得的淡水虾类新品种。本研究进行了不同放养密度、不同蛋白质营养水平、生物源饲料添加剂、不同微生态制剂对杂交青虾“太湖1号”生长性能影响的研究,探索了杂交青虾“太湖1号”的健康养殖技术,为其规模化推广利用提供基础资料,以促进青虾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1、以初始体长为2.13±0.54cm、体质量为0.17±0.02g的杂交青虾“太湖1号”为实验对象,设置60尾/m3、105尾/m3、150尾/m3、195尾/m3和240尾/m3等5个放养密度的青虾养殖试验。以饲料系数、养殖产量、成虾规格、体长与体质量特定生长率作为判据,水质状况作为参考,研究杂交青虾“太湖1号”池塘养殖适宜的苗种放养量。将放养密度分别与饲料系数、增重率、体长与体质量特定生长率等指标之间拟合二次回归曲线方程,计算出杂交青虾“太湖1号”的适宜放养密度为117尾/m3~150尾/m3。2、以血球蛋白粉、进口鱼粉、蚕蛹粉为动物性蛋白源,以豆粕、菜粕、花生粕、小麦、玉米等为植物蛋白源配置成蛋白质含量为32%、34%、36%及在32%蛋白的基础上添加1%生物源性饲料添加剂的4组饲料,进行为期5个月的“太湖1号”杂交青虾的养殖试验。结果显示,在试验蛋白质含量范围内,杂交青虾的生长速度、虾体肌肉营养成分、养殖效益均与饲料蛋白质含量成正相关。用青虾肌肉中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及饲料系数与饲料蛋白质含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出杂交青虾“太湖1号”成虾的饲料适宜蛋白质含量为35.17%-37.57%。在32%蛋白的饲料中添加生物源性饲料添加剂后,青虾的生长速度、肌肉中的营养成分及饲料利用率显着高于32%蛋白的对照组(p<0.05),与34%和36%蛋白的饲料组的养殖效果相近,说明,在饲料中添加1%的生物源添加剂后,饲料中可降低2%-3%的蛋白含量。3、在普通饲料中添加1%的生物源饲料添加剂,投喂杂交青虾“太湖1号”,观察其对青虾的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力及繁殖力的影响。结果显示:饲料添加生物源饲料添加剂能提高杂交青虾产量20.4%(p<0.05)、体长增长2.3%(p<0.05)、体质量增加48.9%(p<0.05)、肥满度提高6.6%(p<0.05)、大规格虾的比例增加27%(p<0.05)、饲料系数下降16.6%(p<0.05);青虾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LSZ)、谷丙转氨酶(GPT)及谷草转氨酶(GOT)均有显着的提高(p<0.05);实验组的虾性腺指数、绝对抱卵量与相对抱卵量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中添加生物源添加剂可显着提高杂交青虾的繁殖力。因此,在生产中使用生物源饲料添加剂将有助于实现青虾的健康养殖。4、在测定养殖水体pH值、溶解氧、氨态氮、亚硝态氮等水质指标和养殖青虾肥满度、平均规格、饲料系数等生长性能指标的基础上,比较研究了全池泼洒复合芽孢杆菌、EM菌、类球红细菌、超浓缩光合细菌等4种微生态制剂对养殖水体水质的改善效果及提高杂交青虾“太湖1号”生长性能的效果。结果表明,4种微生态制剂均可改善水质,其中,芽孢杆菌与EM菌具有较强的降亚硝态氮的功能,类球红细菌和EM菌具有较强的降氨态氮的功能。4种试验菌剂的调水效果排序为类球红细菌>EM菌>复合芽孢杆菌>超浓缩光合细菌。结果还显示,4种菌剂不同程度地提高青虾的生长性能,其中,类球红细菌效果最为显着,其次为EM菌、复合芽孢杆菌,而光合细菌效果不显着。

李家乐,陈蓝荪,刘其根[6](2011)在《中国青虾养殖产业的发展模式》文中指出青虾,学名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市场潜力巨大。近年来,中国的青虾养殖发展迅速,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并且形成了多种发展模式。开展青虾养殖为实现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开辟了一条现实可行的路子。

金梅[7](2012)在《池塘青虾河蟹混养 高产高效养殖技术》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县通过渔业科技入户工程项目的实施和示范带动,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进科技兴渔,为渔业增产增收提供了科技支撑。笔者结对的科技示范户包国民,2011年采取青虾与河蟹混养养殖模式,亩产青虾52.5kg,亩产河蟹32.5kg,亩效益3532.2元,实现了产量、品质、效益、环境的有机统一。

马达文,程咸立,汤亚斌,王勋伟[8](2012)在《2012年湖北省十一大主推养殖技术专题讲座(之一) 池塘高效生态养蟹新技术》文中指出池塘养蟹是近20多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河蟹生产形式,通过长期河蟹池塘养殖实践和探索,在池塘结构、防逃设施,水质管理和饲料投喂方面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资料,加之国家对

唐玉华,李广军[9](2012)在《微孔增氧技术在蟹虾养殖中的应用》文中指出2009—2010年,江苏省金湖县在《县涂沟镇复南河蟹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实施中,选择90×667m2池塘,使用微孔增氧进行河蟹、青虾高产高效养殖试验,取得了每667m2产河蟹72kg(平均规格165g)、青虾35.5kg,每667m2获利6572元的理想效果。现将主要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1池塘条件水源来自宝应湖水系,水质清新,水深面阔,饵源充沛,无污染。池塘面积90×667m2,长方形,东西

唐玉华[10](2012)在《微孔增氧技术在蟹虾养殖中的应用》文中指出2009~2010年,江苏省金湖县在《金湖县涂沟镇复南河蟹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实施中,选择90亩池塘,使用微孔增氧进行河蟹、青虾高产高效养殖试验,取得了亩产河蟹72kg(平均规格165g)、青虾35.5kg,亩获利6572元的理想效果。现将主要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一、池塘条件水源来自宝应湖水系,水质清新,水深面阔,饵源充沛,无污染。池塘面积90亩,长方

二、青虾与河蟹的越冬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虾与河蟹的越冬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越冬暂养对中华绒螯蟹生长、生理及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中英文对照表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中华绒螯蟹概述
        1.1.1 简介
        1.1.2 生物学特性
        1.1.3 养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4 中华绒螯蟹暂养的研究进展
    1.2 水产养殖密度研究概况
        1.2.1 水产养殖密度研究进展
        1.2.2 密度对蟹类生长的影响
        1.2.3 密度对蟹类抗氧化能力及应激基因的影响
        1.2.4 密度对蟹类营养品质及风味的影响
    1.3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越冬暂养对中华绒螯蟹存活率和生长性能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条件
        2.1.2 试验设计与管理
        2.1.3 样本采集
        2.1.4 指标测定
        2.1.5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暂养密度和时间对中华绒螯蟹死亡率及累积存活率的影响
        2.2.2 暂养密度和时间对中华绒螯蟹生长参数的影响
    2.3 讨论
        2.3.1 暂养密度、时间对中华绒螯蟹死亡率及累积存活率的影响
        2.3.2 暂养密度、时间对中华绒螯蟹生长的影响
    2.4 小结
第三章 越冬暂养密度和时间对中华绒螯蟹抗氧化能力及HSP70基因表达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条件
        3.1.2 试验设计与管理
        3.1.3 样本采集
        3.1.4 抗氧化酶测定
        3.1.5 HSP70基因表达的测定
        3.1.6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暂养密度和时间对中华绒螯蟹肝胰腺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3.2.2 暂养密度和时间对中华绒螯蟹肝胰腺HSP70基因表达的影响
    3.3 讨论
        3.3.1 暂养密度和时间对中华绒螯蟹肝胰腺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3.3.2 暂养密度和时间对中华绒螯蟹肝胰腺HSP70基因表达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越冬暂养对中华绒螯蟹风味品质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条件
        4.1.2 试验设计与管理
        4.1.3 样本采集
        4.1.4 可食组织中常规生化成分测定
        4.1.5 可食组织和卵巢脂肪酸测定
        4.1.6 肌肉中水解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的测定
        4.1.7 可食组织中呈味核苷酸测定
        4.1.8 可食组织中挥发性风味物质测定
        4.1.9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暂养前后中华绒螯蟹可食组织和卵巢中常规营养成分比较分析
        4.2.2 暂养前后中华绒螯蟹肌肉水解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比较分析
        4.2.3 暂养前后中华绒螯蟹可食组织和卵巢中脂肪酸组成比较分析
        4.2.4 暂养前后中华绒螯蟹可食组织呈味核苷酸含量比较分析
        4.2.5 暂养前后中华绒螯蟹可食组织挥发性风味物质比较分析
    4.3 讨论
        4.3.1 暂养前后河蟹可食组织和卵巢中常规营养成分的变化
        4.3.2 暂养前后河蟹肌肉水解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
        4.3.3 暂养前后河蟹可食组织和卵巢中脂肪酸含量变化
        4.3.4 暂养前后河蟹可食组织呈味核苷酸含量变化
        4.3.5 暂养前后河蟹可食组织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
    4.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2)专家解读青虾育种、养殖策略、饲料投喂及病害防控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傅洪拓:青虾新品种选育与绿色养殖
蒋速飞:青虾新品种的引种与养殖
周国勤:青虾的苗种繁殖与培育新技术
邹宏海:青虾高效养殖模式分析
刘波:青虾专用饲料的研发与投喂技巧
张晓君:青虾病害防控新技术
杨智景:稻-青虾种养模式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丁志丽:铅、镉对青虾的毒害作用及营养调控

(4)青虾的养殖以及越冬(论文提纲范文)

一、主养青虾的池塘管理
二、饲料管理
三、青虾的越冬
    1.选好越冬方式, 做好准备工作
    2.合理放养, 提高成活率
    3.科学投饵, 搞好管理

(5)杂交青虾“太湖1号”健康养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青虾养殖的发展史
        1.1 青虾的特征
        1.2 青虾产业分类
        1.3 中国青虾产业发展沿革
        1.4 青虾养殖中存在的问题
    2 青虾养殖技术研究进展
        2.1 青虾养殖放养密度研究
        2.2 在蛋白质营养水平研究方面
        2.3 生物源添加剂
        2.4 微生物制剂
        2.5 纳米微管增氧技术
        2.6 养殖模式的优化
        2.7 病害研究
    3 本项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杂交青虾“太湖 1 号”苗种在池塘养殖中的适宜放养密度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青虾
        1.2 试验设计
        1.3 饲养管理
        1.4 测定与计算方法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密度处理组杂交青虾“太湖 1 号”的生长性能
        2.2 不同密度处理组杂交青虾“太湖 1 号”养殖池的水质
        2.3 池塘养殖杂交青虾“太湖 1 号”的适宜放养量
    3 讨论
        3.1 放养密度对杂交青虾“太湖 1 号”生长性能及池塘水质的影响
        3.2 放养密度对池塘养殖青虾的成活率与载虾量的影响
        3.3 池塘养殖杂交青虾“太湖 1 号”的苗种适宜密度
第三章 饲料蛋白质水平与生物源性添加剂对青虾生长及营养成分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养殖试验杂交青虾来源
        1.2 试验饲料、试验方式与养殖管理
        1.3 养殖管理
        1.4 试验测定指标及方法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
        2.1 饲喂蛋白质水平的饲料及生物源添加剂后的杂交青虾生长速度
        2.2 饲喂不同蛋白质含量的饲料与添加剂后杂交青虾的营养成分
        2.3 试验条件下的杂交青虾养殖效果
    3 讨论
        3.1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杂交青虾“太湖 1 号”生长性能与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3.2 生物源性饲料添加剂对饲料利用率及对青虾生长的促进作用
第四章 一种生物源饲料添加剂对“太湖 1 号”杂交青虾养殖性能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来源与养殖管理
        1.2 实验方法
        1.3 试验测定指标及方法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
        2.1 饲料添加剂对杂交青虾生长性能的影响
        2.2 饲料添加剂对杂交青虾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
        2.3 饲料添加剂对杂交青虾的繁殖力的影响
    3 讨论
        3.1 生物源饲料添加剂作用特点及对杂交青虾生长性能的影响
        3.2 生物源饲料添加剂对杂交青虾“太湖 1 号”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
        3.3 生物源饲料添加剂对杂交青虾“太湖 1 号”繁殖力的影响
第五章 4 种微生态制剂对杂交青虾“太湖 1 号”生长性能及养殖水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菌与使用方法
        1.2 试验设计
        1.3 饲养管理
        1.4 测量指标与样品采集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微生态制剂对杂交青虾“太湖 1 号”养殖水体水质的影响
        2.2 不同微生态制剂对杂交青虾“太湖 1 号”养殖池蓝藻的抑制作用
        2.3 不同微生态制剂对杂交青虾“太湖 1 号”生长性能及养殖效益的影响
        2.4 不同微生态制剂对杂交青虾“太湖 1 号”生长速度的影响
    3 讨论
        3.1 微生态制剂对杂交青虾“太湖 1 号”生长性能的影响及调水能力
        3.2 影响微生态制剂水质调节效果的因素
第六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论着
致谢

(6)中国青虾养殖产业的发展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 青虾的养殖特点
2 亲虾选择与人工育苗
    2.1 亲虾选择
        2.1.1 野生捕捞亲虾
        2.1.2 人工养殖亲虾
    2.2 亲虾越冬管理
    2.3 青虾孵化与虾苗培育
        2.3.1 池塘孵化或者室内池孵化
        2.3.2 网箱孵化
    2.4 保护青虾原种
    2.5 优化青虾品质
        2.5.1“太湖1号”青虾
        2.5.2“施瑞一号”青虾
3 青虾养成方式的多样化
    3.1 青虾池塘单养
    3.2 鱼虾池塘混养
        3.2.1 青虾与常规鱼混养
        3.2.2 青虾与河蟹混养
    3.3 网箱养殖
    3.4 稻田养殖
    3.5 大规格虾种放养
    3.6 青虾立体养殖
    3.7 提早上市养殖
4 青虾的成虾养殖模式
    4.1“春养夏收”模式
    4.2“夏养秋收”模式
    4.3“幼虾越冬春收”模式
    4.4“准成虾冬季暂养”模式
5 优质青虾的养殖技术要点思考
    5.1 生态养殖
    5.2 加强水质管理
    5.3 养殖密度科学
    5.4 合理投喂饲料
    5.5 改进捕捞技术
    5.6 养殖病害的防治

(7)池塘青虾河蟹混养 高产高效养殖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一、池塘准备
    1. 池塘条件。
    2.池塘消毒。
    3. 栽种水草。
二、苗种放养
    1. 放苗前准备。
    2. 选购优质虾、蟹苗。
    3.放养时间。
    4. 放养模式和密度。
    5. 放养注意点。
三、养殖管理
    1. 螺蛳放养。
    2. 水质管理。
    3. 饵料投喂。
    4. 日常管理。
    5. 防病除害:
四、捕捞和收获
五、效益分析

(8)2012年湖北省十一大主推养殖技术专题讲座(之一) 池塘高效生态养蟹新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一、养蟹池塘的设计与生态修复
    1. 水源和水质
    2. 面积、水深与底质
    3. 人工蟹礁
    4. 蟹池种植水草
二、防逃设施的建造
    1. 水泥砖墙
    2. 玻璃钢围栏
    3. 双层薄膜围栏
三、放养前的准备
    1. 清塘整塘
    2. 围蟹种草
    3. 水草移栽
    4. 活饵料培育
    5. 培育肥水
四、蟹种放养
    1. 水系选择
    2. 放养规格
    3. 蟹种投放时间
    4. 蟹种消毒
五、放养密度与混养搭配
    1. 稀养大规格蟹种
    2.混养原则
六、饲养与管理
    1. 饲料的投喂
    2. 水质调节
    3. 水草割茬
    4. 病害预防
七、促进河蟹蜕壳和保护蜕壳蟹的措施
    1. 保持良好水质
    2. 保证饲料营养成分齐全
    3. 积极预防疾病
    4. 合理栽培水草
    5. 消灭鼠害
八、池塘成蟹的捕捞

(9)微孔增氧技术在蟹虾养殖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池塘条件
2 防逃设施
3 微孔增氧设施
    3.1 原理
    3.2 结构
    3.3 安装
    3.4 注意事项
4 放养前准备
    4.1 清塘消毒
    4.2 注水施肥
    4.3 水草种植
    4.4 螺蛳投放
5 苗种放养
    5.1 蟹种放养
    5.2 虾种放养
6 日常管理
    6.1 投饵管理
        6.1.1 饲料种类
        6.1.2 投喂管理
    6.2 蟹蜕壳期管理
    6.3 水质管理
        6.3.1 水质调控
        6.3.2 水位调控
    6.4 病害防治
    6.5 敌害防治
        6.5.1 灭鼠
        6.5.2 除蛙
        6.5.3 赶鸟
7 捕捞
8 效益分析
    8.1 投入
    8.2 收获
    8.3 效益
9 小结

(10)微孔增氧技术在蟹虾养殖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池塘条件
二、防逃设施
三、微孔增氧设施
    1. 安装
    2. 注意事项
四、放养前准备
五、苗种放养
    1. 蟹种放养
    2. 虾种放养
六、日常管理
    1. 投饵管理
    2. 蟹蜕壳期管理
    3. 水质管理
    4. 病害防治
七、捕捞
八、效益分析
    1. 投入
    2. 收获
    3. 效益
九、小结与体会

四、青虾与河蟹的越冬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越冬暂养对中华绒螯蟹生长、生理及品质的影响[D]. 宋黎黎. 上海海洋大学, 2021
  • [2]专家解读青虾育种、养殖策略、饲料投喂及病害防控技术[J]. 余开. 科学养鱼, 2021(02)
  • [3]我国青虾和河蟹育种领域的最新进展[J]. 宋迁红,赵永锋. 科学养鱼, 2016(05)
  • [4]青虾的养殖以及越冬[J]. 苏刚. 科学养鱼, 2013(12)
  • [5]杂交青虾“太湖1号”健康养殖技术研究[D]. 顾秋明. 苏州大学, 2013(S2)
  • [6]中国青虾养殖产业的发展模式[J]. 李家乐,陈蓝荪,刘其根. 水产科技情报, 2011(02)
  • [7]池塘青虾河蟹混养 高产高效养殖技术[J]. 金梅. 渔业致富指南, 2012(21)
  • [8]2012年湖北省十一大主推养殖技术专题讲座(之一) 池塘高效生态养蟹新技术[J]. 马达文,程咸立,汤亚斌,王勋伟. 渔业致富指南, 2012(09)
  • [9]微孔增氧技术在蟹虾养殖中的应用[J]. 唐玉华,李广军. 水产养殖, 2012(02)
  • [10]微孔增氧技术在蟹虾养殖中的应用[J]. 唐玉华. 渔业致富指南, 2012(01)

标签:;  ;  ;  ;  ;  

虾和河蟹的越冬管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