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巨匠张伟院士

科教巨匠张伟院士

一、科教界一代宗师张维院士(论文文献综述)

樊杰[1](2019)在《中国人文地理学70年创新发展与学术特色》文中指出中国人文地理学不同于国外人文地理学社会化、人文化的发展趋势,形成了中国的学术特色;强化了中国地理学的统一性综合性,在中国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了独特作用.其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研究、应用基础与服务决策相结合的学科特点与"Future Earth"倡导的基本理念相向而行,作出了一系列先导性探索.新中国成立前人文地理学全面起步、缓慢发展,形成了自然与社会科学交叉的综合性学科特征,以服务国土空间利用的学科发展应用导向,为新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基础. 70年来中国人文地理学创新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1)改革开放前的践行"苏联模式"、经济地理学一枝独秀的发展阶段——技术经济分析方法显着提升了学科的定量化水平;(2)改革开放以来的人文地理学全面复兴、快速壮大的发展阶段——人文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并重的学科格局基本成形,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成为学科发展的理论基石;(3)进入21世纪以来人文与经济地理学逐渐形成具有全球影响的学术特色的发展阶段——研究地球人文圈层和自然圈层相互作用、解决不同空间尺度和不同领域的可持续过程与格局问题.

刘欣[2](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张树权[3](2018)在《中国院士制度问题研究》文中指出院士是当今科技界给予科学家最高的学术荣誉,对各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制度最早产生于欧洲,中国院士制度的形成是移植西方院士制度的结果,其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认知过程。从上个世纪中叶中央研究院的正式确立,到1993年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全部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再到今天中国院士制度的建制化,院士制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完善。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围绕现代化建设需要开展科学与技术研究,产生了许多开创性科技成果,自主发展了一系列战略高技术领域,奠定了新中国的主要学科基础,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科研体系,带动和支持了我国工业技术体系、国防科技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对于中国自然科学以及综合国力的贡献早已不可估量。当下的中国,党和政府更是尤为重视院士制度的良性发展。然而,中国首次获得诺贝尔关于自然科学方面的奖项,实现中国本土科学家诺贝尔科学奖零突破的这一壮举,却是由一个并非院士的普通药学家屠呦呦来完成的,这不禁引发人们对中国院士群体和院士制度的深思。在政策、经济以及社会等诸多方面都享受颇多优待与支持的院士群体,却并没有完全引领中国的科技潮流。尤其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院士制度似乎有些跟不上时代的进步,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当然,问题总是不可避免的,科技领域更是最需要不断改革的领域。近几年关于中国院士制度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多,常见于科学社会学、科学哲学、科学史和科技管理等相关学科中。国内研究大致可分为中国院士制度的历史演进、中国院士制度的现状分析与问题研究和借助西方院士制度改良中国的研究三个方面,国外研究多以单个国家为研究视角。根据现阶段的学术界的研究成果来看,大多缺乏系统性、综合性和整体性,并且很多研究成果的建议多是宏观的发展方向,并不具备很强的实际操作性,导致现实中的困境仍是难以突破。本文的主要研究思路是在科学技术发展史的视野下,纵向与横向对比院士制度发展史和西方院士制度的差别,系统清晰地找出中国院士制度在历时性和共时性上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历史根源与现时原因,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首先追溯了院士制度在西方几百年的起源与发展史以及在中国经历的创立、建立、创建和完善四种具体形态,然后详细分析了民国中央研究院、新中国学部制与当代中国工程院受到西方院士制度的影响,并总结了西方院士制度具备相对简单的组织架构,相对独立的治理机制和相对客观的选举制度三个方面的特点。其次具体描述了中国院士制度在整体架构、评选标准和增选流程方面的现状和我国院士制度在现阶段存在着整体结构不太合理、评选标准有隐患以及增选流程不太健全三个方面的问题。最后根据中国院士制度的实际情况与具体问题,围绕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院士制度改革指明的方向,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吸收西方院士制度发展的先进经验,提出了关于院士制度在完善学科布局与制度评价体系、改革评选标准以及建立院士问责体系三个方面的建议。今后的研究应该着力在研究全面性、逻辑的系统性以及建议的可行性方面做出创新,为我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贡献。

刘学文[4](2018)在《张光斗的高等水利工程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文中提出张光斗(1912-2013)是我国着名的水利水电工程专家、教育家,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张光斗自1949年开始在高等水利工程教育领域从事教书育人的工作,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高等水利工程教育发展道路。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水利工程教育的开拓者之一,为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事业和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据翔实的史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和方法,通过论述张光斗从事高等水利工程教育的历程,阐述张光斗在高等水利工程教育领域的理论成就和实践成就,以期总结历史经验,从一个杰出教育家学行的维度展现我国高等水利工程教育发展半个多世纪的历程。

朱利[5](2016)在《老科学家的价值观研究》文中提出"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在世界各国科技较量日益加剧的今天,各国欲在经济发展中获得优势,其关键在人,尤其是科技创新人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人才的作用,关注科技创新人才的成长,而价值观在科技创新人才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目前学界对科技创新人才价值观的研究乏善可陈,几乎没有专门的着作对其价值观进行研究,与之相关的学术文章虽对科技创新人才的成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但多是理论层面的研究,缺乏实例论证,缺乏说服力。我国老科学家是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过程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无疑是杰出科技创新人才的典型代表。本文以老科学家的价值观为切入点,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掌握科技创新人才价值观的主要特点和形成规律,为当下创新人才的培养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提供借鉴。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选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进行介绍,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评析,并对相关概念做出界定。第二部分是本文的重点,通过对老科学家的有关资料进行阅读,梳理老科学家的价值观,尝试对老科学家价值观的独特内容进行分析,其主要包括老科学家处理与国家、科学事业、社会、他人的关系等四个层面,并充分挖掘其具体内涵。第三部分结合老科学家价值观的形成过程,详细分析并总结其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实践、时代因素、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独特经历、老科学家自身等五大方面。第四部分结合老科学家的学术成长经历对老科学家价值观的作用进行深入剖析,分析其价值观对个人成长成才及对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第五部分是启示思考部分,结合老科学家的价值观的作用及其形成的影响因素,审视当下价值文化多元的社会背景,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提供借鉴。首先,充分发挥老科学家价值观的精神引领。其次,培育广大科技工作者树立老科学家的崇高价值观。最后,要充分利用一切有利因素,培育广大青少年树立起崇高的价值追求。

隋晓红[6](2016)在《严恺治理天津新港和培育治水英才(1949-1983)》文中研究说明严恺是新中国成立后杰出的水利工程专家、水利教育家。作为新中国水利事业的探索者和开拓者,他的一生都与中国的水利事业紧密相连。严恺在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主持解决了天津新港的泥沙回淤问题,不仅证明了淤泥质海岸能够建立深水港口,而且对之后我国水利学科的发展影响深远。与此同时,他创建了新中国第一所专门的水利工程院校——华东水利学院。严恺经历的新中国四十多年的治水时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艰难曲折中前进的四十多年,严恺的治水和培育人才实践同样艰难曲折。面对重重困难,严恺以赤子之心、报国之志,长期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本文将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从严恺主持解决天津新港泥沙回淤问题及创建华东水利学院这两方面史实进行分析论述,从一个侧面来丰富和加深我们对新中国成立几十年来水利事业发展的认识,并为今后水利工程事业和水利高等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提供积极的借鉴。

章仁彪[7](2015)在《“同济魂”:李国豪与洪堡的大学理念——兼谈“很工程”的同济人能否“亦洪堡”?》文中认为作为同济人的杰出代表,李国豪的70多年的科教人生留给中国高教界和科技界以深远的影响。文章试图结合德国的洪堡教育思想与大学理念来解读作为大学校长的李国豪的办学理念和作为教育宗师的李国豪的教学教育思想。同时也通过李国豪与同济大学的办学实践来分析洪堡教育思想与大学理念在中国的影响,并提供一些对洪堡大学理念的再思考。

温祖谋[8](2014)在《兴业兴邦 振兴八方皮业 元培元气 纪元一统江山——专栏采访马兴元教授》文中指出嘉宾档案马兴元,男,1972年4月出生在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回族。博士,教授。专业背景:皮革化学与工程;研究方向:高性能合成革制造的关键材料与清洁生产技术。1995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化学系化学专业,学士学位;1995-1998年在西北轻工业学院读研,并获皮革化学与工程硕士学位;2008年,在陕西科技大学获皮革化学与工程博士学位。现任陕西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非织造材料与工程系主任。兼任《中国皮革》、《西部皮革》、《皮革与化工》、《合成皮革信息》等核心期刊与专业杂志的编委。长期从事皮革、

王孙禺,余寿文,李珍,田慧君[9](2013)在《浅谈张维工程教育思想——纪念张维先生百年华诞》文中指出张维是国内外享有盛名的力学家、工程教育家、科技活动家,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曾任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和工程力学系主任、副教务长、副校长、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及深圳大学校长等。张维一生致力于工程教育,强调工程人才培养类型与目标的多样性、力学教育的工程实践性、通与专的辩证性等,并身体力行,积极推动我国工程力学学科建设、参与制订教学改革规划、完善师资队伍的选聘制度、加强中外工程教育界交流与合作等,对培养优秀的工程人才、促进我国工程教育的发展等产生了深远影响。

吴征镒,杨振宁,黄祖洽,龙驭球,黄文虎,何祚庥,潘家铮,卢耀如,杨叔子,王玉明[10](2012)在《院士高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学和文艺看似距离遥远,其实二者有许多相通的东西。汉朝大科学家张衡是地动仪的发明者,又是辞赋大家。宋朝沈括的《梦溪笔谈》既有很高的文学水准,也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当代大科学家苏步青、华罗庚等都是诗词高手。现如今,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都有不少诗痴、诗迷,他们不但有缜密的思维,也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汹涌澎湃的创作灵感。我们请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玉明编了一组两院院士诗词,读者可以从中一睹科学家们的斐然文采。

二、科教界一代宗师张维院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教界一代宗师张维院士(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人文地理学70年创新发展与学术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70年中国人文地理学创新发展的基础
    2.1 人地关系研究的主题
    2.2 服务需求的研究导向
    2.3 综合交叉的学科属性
3 70年创新发展的第一个阶段(1949~1977年):践行“苏联模式”的中国经济地理学发展
    3.1 服务社会主义生产布局
    3.2 突出自然、运输和技术进步因素的作用
    3.3 注重技术经济分析方法的应用
4 70年创新发展的第二个阶段(1978~2000年):现代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全面复兴
    4.1 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的学科架构形成
    4.2 城市地理、旅游地理等新兴学科的长足进展
    4.3 农业区划、土地利用图和“T”字形结构的重大贡献
5 70年创新发展的第三个阶段(2001年以来):中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的学术特色和影响
    5.1 共同理论基础——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的确立
    5.2 主要分支学科的重大学术进展
    5.3 重大系列研究成果的学术贡献与社会影响
6 未来人文地理学发展机遇、挑战和应对

(2)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2.2.1 学士学位结构
        2.2.2 硕士学位结构
        2.2.3 博士学位结构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4.4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5.4 小结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6.4 小结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7.4 小结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11.4 结语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中国院士制度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言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国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院士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2.1 西方院士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2.1.1 西方院士制度的起源
        2.1.2 西方院士制度的发展
    2.2 中国院士制度的产生与完善
        2.2.1 民国中央研究院的创立
        2.2.2 建国后学部制的建立
        2.2.3 院士制度的正式创建
        2.2.4 院士制度的完善
第3章 西方院士制度对中国的影响与特点
    3.1 西方院士制度对中国的影响
        3.1.1 民国中央研究院的仿照
        3.1.2 新中国学部制的建立
        3.1.3 当代中国工程院的成立
    3.2 西方院士制度特点
        3.2.1 相对简单的组织架构
        3.2.2 相对独立的自我治理机制
        3.2.3 相对客观的选举制度
第4章 中国院士制度的现状与问题
    4.1 中国院士制度的现状
        4.1.1 两院的整体结构
        4.1.2 两院院士的评选标准
        4.1.3 两院院士的增选流程
    4.2 中国院士制度存在的问题
        4.2.1 整体结构不太合理
        4.2.2 评选标准有隐患
        4.2.3 增选流程不太健全
第5章 中国院士制度改革的建议
    5.1 完善学科布局与制度评价体系
    5.2 改革评选标准
    5.3 建立院士问责体系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4)张光斗的高等水利工程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章 张光斗从事高等水利工程教育的历程
    第一节 青年时期奠定学术基础(1924-1937年)
    第二节 全面抗战时毅然回国投身水利建设(1937-1949年)
    第三节 投身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水利工程教育事业(1949-1978年)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迎来事业的春天(1978—2013年)
第二章 张光斗高等水利工程教育的实践成就
    第一节 对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的奠基与发展之功
    第二节 “真刀真枪毕业设计”:设计密云水库
    第三节 培养水利人才,为国铸造栋梁
第三章 张光斗高等水利工程教育的理论成就
    第一节 不断完善高等水利工程教育的基础理论教材体系
    第二节 颇具特色的高等水利工程教育思想
余论
附录1 王光纶教授访谈录
附录2 张光斗水利生涯年表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老科学家的价值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科技创新人才
        1.3.2 老科学家
        1.3.3 价值观
    1.4 研究目标内容及重难点
        1.4.1 研究目标内容
        1.4.2 研究的重难点
    1.5 研究的方法
    1.6 论文的创新性
第2章 老科学家价值观的独特内容
    2.1 老科学家与国家的关系——爱国
        2.1.1 报国救国意识强烈,信念坚定
        2.1.2 以国家的需要为最高原则
        2.1.3 爱国情怀,薪火相传
    2.2 老科学家与科学的关系——科学至上
        2.2.1 皓首穷经,坚守科技岗位
        2.2.2 大道担当,秉承献身使命
    2.3 老科学家与社会的关系——无私奉献,淡泊名利
        2.3.1 为事业,舍小我
        2.3.2 淡泊名利
        2.3.3 甘为人梯,提携后人
    2.4 老科学家与他人的关系——科研合作意识强烈
第3章 老科学家价值观的形成
    3.1 老科学家价值观的形成过程
    3.2 老科学家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因素
        3.2.1 实践是老科学家价值观的来源
        3.2.2 时代因素是老科学家价值观形成的动力
        3.2.3 家庭环境对老科学家价值观形成具有启蒙作用
        3.2.4 学校教育对老科学家价值观形成具有引导作用
        3.2.5 独特经历对老科学家价值观形成具有强化的作用
        3.2.6 科学家的自身特质是价值观形成的主观基础
第4章 老科学家价值观的作用
    4.1 老科学家价值观对其成长的作用
        4.1.1 老科学家的价值观是其确立奋斗目标的向导
        4.1.2 老科学家的价值观是其克服困难的强大精神动力
        4.1.3 老科学家的价值观是其取得重大成就的催化剂
    4.2 老科学家价值观的社会功能
        4.2.1 老科学家价值观具有育人功能
        4.2.2 老科学家价值观具有示范功能
        4.2.3 老科学家价值观具有文化传承功能
第5章 老科学家价值观的当下启示
    5.1 充分发挥老科学家价值观的精神引领
    5.2 培育广大科技工作者树立老科学家的崇高价值观
        5.2.1 弘扬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科技工作者秉承爱国理念
        5.2.2 发扬科学至上的价值追求,指引科技工作者勇攀科学高峰
        5.2.3 以老科学家为参照,培育广大科技工作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5.3 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培育广大青年树立崇高的价值追求
        5.3.1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5.3.2 充分发挥家庭因素对其价值观形成的启蒙
        5.3.3 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对广大青年价值观形成的引导
        5.3.4 善于利用独特经历对广大青年价值观形成的强化作用
        5.3.5 充分发挥其价值观树立的主观能动性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6)严恺治理天津新港和培育治水英才(1949-1983)(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章 严恺从事治水事业的历史进程概述
    第一节 民国时期奠定学术基础(1929-1949年)
        一、考入唐山工学院,复入荷兰德尔夫特科技大学
        二、初涉黄河下游泥沙淤积的治理
    第二节 新中国建国后严恺成就卓着的水利人生
        一、建国初期严恺在治水和育才两方面齐头并进(1949-1966年)
        二、“文化大革命”时期严恺在水利事业中的艰难探索(1966-1976年)
        三、改革开放后严恺在水利事业上再写辉煌(1976-2006年)
第二章 严恺对天津新港泥沙回淤问题的研究
    第一节 天津港泥沙回淤的加重及久治无效
        一、天津港泥沙淤积曾致使港区迁徙
        二、天津港泥沙淤积的成因分析
        三、历史上对天津港的若干次治理
    第二节 严恺对天津新港的实地勘测和治理规划
        一、首次参与天津新港治理
        二、第二次参与并主持天津新港治理
    第三节 解决天津新港泥沙回淤问题方案的提出及影响
        一、治理天津新港泥沙回淤问题方案的提出
        二、天津新港治理方案的实施及深远影响
第三章 严恺为创建中国最优秀的水利工程大学奠基
    第一节 新中国第一所水利大学:华东水利学院创办的缘由
        一、近代以来中国水利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新中国成立后治水事业对高级水利人才的迫切需求
    第二节 严恺主办华东水利学院及开创育才新路径
        一、严恺投身于华东水利学院的创建
        二、探索和建立中国特色的水利高等人才培养路径
    第三节 严恺与华东水利学院“十六字校训”的提出
        一、发扬艰苦朴素的作风
        二、树立实事求是的态度
        三、坚持严格要求的原则
        四、倡导勇于探索的精神
第四章 严恺对新中国水利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原因分析
结语
附录1.天津新港平面图
附录2.天津新港泥沙来源示意图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同济魂”:李国豪与洪堡的大学理念——兼谈“很工程”的同济人能否“亦洪堡”?(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之师表,国之英豪———“永远的同济魂”洪堡否?
二、“既是大学也是研究院”: 以高深学问达致完人培育与社会服务的大学理念
三、“很工程”的同济人能否“亦洪堡”:重实践的工程教育同样要育人为本
四、洪堡理念与中国现代大学的第二个百年

(8)兴业兴邦 振兴八方皮业 元培元气 纪元一统江山——专栏采访马兴元教授(论文提纲范文)

嘉宾档案
人物篇采访
结缘皮革祖脉相承
真皮仿皮孪生兄弟
团队合作唇齿相依
科技创新行业发展
代表着作
发明专利
联系咨询

(9)浅谈张维工程教育思想——纪念张维先生百年华诞(论文提纲范文)

一、 张维工程教育思想的形成
二、 张维工程教育思想的基本理论
    1. 培养类型与目标的多样性——工程教育的重要理念。
    2. 知识、能力与品格培养——加强工程的分析与综合能力。
    3. 提高工业竞争力——工程教育的国家责任。
    4. 正确处理“通”与“专”——工程教育的辩证关系。
    5. 关注继续工程教育——全方位建设工程教育体系。
    6.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工程教育的开放性特征。
三、 张维工程教育思想实践与成效
    1. 坚持走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面向高科技的清华工程学科发展方向。
    2. 积极推进教学计划与课程改革。
    3. 完善教师选聘制度,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4. 提升人才培养规模与质量。
    5. 深入开展工程教育国际比较研究, 积极推进国际学术交流。

四、科教界一代宗师张维院士(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人文地理学70年创新发展与学术特色[J]. 樊杰.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11)
  • [2]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3]中国院士制度问题研究[D]. 张树权. 东北财经大学, 2018(06)
  • [4]张光斗的高等水利工程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D]. 刘学文.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5]老科学家的价值观研究[D]. 朱利.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7)
  • [6]严恺治理天津新港和培育治水英才(1949-1983)[D]. 隋晓红.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5)
  • [7]“同济魂”:李国豪与洪堡的大学理念——兼谈“很工程”的同济人能否“亦洪堡”?[J]. 章仁彪.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 [8]兴业兴邦 振兴八方皮业 元培元气 纪元一统江山——专栏采访马兴元教授[J]. 温祖谋. 中国皮革, 2014(11)
  • [9]浅谈张维工程教育思想——纪念张维先生百年华诞[J]. 王孙禺,余寿文,李珍,田慧君.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3(03)
  • [10]院士高吟[J]. 吴征镒,杨振宁,黄祖洽,龙驭球,黄文虎,何祚庥,潘家铮,卢耀如,杨叔子,王玉明. 中华诗词, 2012(01)

标签:;  ;  ;  ;  ;  

科教巨匠张伟院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