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养,和谐的境界:中国茶疗法的文化反思

滋养,和谐的境界:中国茶疗法的文化反思

一、怡情养性 太和之境——中国茶疗的文化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梁木子[1](2021)在《茶叶的体质养生文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课题就古医籍中和现代共有的具有代表性的茶叶品种其养生理论相关条文进行辨析收集、归纳整理,探讨茶叶的历史源流、茶叶养生的历史概况、茶叶的品种和分类、性味和功效、体质配伍、现代化学成分分析及合理饮茶等,以明确茶叶体质养生的内涵、理论基础、原则等,个性化指导茶叶养生。研究目的:归纳整理历代古籍文献中关于茶性、茶效的记载,探究茶叶体质养生的理论依据,从而指导茶叶体质养生的方法与应用。研究意义:1.可以进一步弄清茶叶的性、味、归经等问题。2.研究茶叶养生的理论基础,有助于指导健康用茶。3.研究茶叶体质养生理论有助于指导辨体用茶。4.研究茶叶养生是为了探究茶叶的有效成分对健康的影响。5.研究茶叶养生有助于茶产品的研发,有助于茶市场的发展。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古籍中包含性味功效涉茶文字。研究方法:采用文献检索的方法,以“茶与体质”、“茶”、“茶养生”、“茶与慢病”为主题或关键词,分别检索知网、维普、万方三大知识库中茶叶性味、药效、药理等相关内容,并结合历代医书、本草、茶书文献中含“茶”、“茗”、“荼”、“木荼”等内容进行整合分析茶叶对人体的影响。其中主治病证分类主要参照《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疾病分类方法,体质辨识参考《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探讨茶叶的体质养生理论。建立excel表格,按成书年代、书名章节、茶名、茶性、茶味、归经、功效、宜忌,逐条整理、记录相关文献资料。后期分析其相关主治疾病、与适用体质。研究结果:按上述步骤查找,查找到相关文献约2k余篇。古籍中与茶相关记载共104处,其中红茶有21处,黄茶有8处,黑茶有10处,白茶有4处,青茶有9处,绿茶有52处。涉及茶或含茶药方约有87个,无论是组方还是单味用茶,凡涉及茶与疾病治疗相关的文献都算在其中。其中红茶有方17个,黄茶有7个,黑茶有7个,白茶有4个,青茶有8个,绿茶有42个,详见附表。茶叶的使用价值涉及到四个变化阶段:祭品、菜食、药用、饮用。茶叶的使用,始于周朝,兴于唐朝,盛于宋朝。现代多将茶叶分为六大类:红茶、绿茶、白茶、黄茶、青茶、黑茶。红茶味甘,有治眼疾(眼圈生泡)、消脂去腻、和胃消滞、下气利导、解暑疗烦、悦志、醒睡、清热解毒的功效,归经为肝、胃、胆。黄茶性略凉,有辟秽,行气化湿,固卫的功效,归肺胃两经。黑茶性多温,有消食解腻、化痰宽肠、清胃生津、辟瘴透邪、涩肠止痢、醒酒、温中化滞等多种功效,归肺胃经,络肠。白茶性凉,可以清热透疹,入肺经。青茶性平,可以清利头目,芳香避秽,入肝肺两经。绿茶性寒凉,有解表、清利头目、生津止渴解暑、杀菌消毒、去腻消滞醒酒、除烦、醒神醒睡的功效,入肝、肺、胃、肾,络肠、膀胱。平和质饮用各类茶皆可但不能饮用过多以免引起阴阳失衡,或者是饮用平性茶青茶。气虚体质选茶时要选择偏温阳性的茶,如红茶类。阳虚体质选择温热性茶,熟普洱茶或安化黑茶、西路边茶、六堡茶等黑茶。对于因实导致的瘀血体质,应当选择高品质的绿茶;而对于因虚导致的瘀血体质,可以选择平性茶比如轻发酵的青茶,黄茶,而不选择黑茶、红茶类。如果血虚严重的话,则不建议饮茶,防止因饮茶造成的贫血,从而加重病情。湿热体质选性质寒凉的绿茶、略凉的黄茶、凉润的白茶,或者是选择轻发酵青茶,慎喝红茶、黑茶、重发酵青茶。阴虚体质选择寒凉性茶,每类茶叶都可以选择,最适合的就是绿茶、白茶类,也可以选用黄茶、轻发酵青茶类,但是要慎重选择重发酵青茶类、红茶类、黑茶类。如果体质痰湿,则可以选择绿茶、白茶、黄茶。要注意不能饮用凉茶。气郁体质建议饮用温热性茶,如红茶。特秉体质不过量饮茶。研究结论:1.茶叶有不同的类别,茶叶有性味。2.茶叶性味有别,茶效有异。3.体质不同,选茶不同。4.合理饮茶,要三因制宜;健康饮茶,要适时适量适温;特殊情况,不宜饮茶

许庆双[2](2017)在《三国文人论》文中研究说明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较为动荡的阶段之一,在此期间,传统的儒家经学式微,文士们的自我意识和理性精神不断强化,他们追求思想解放,精神自由,所以固有的文学观念和文学体式逐渐被打破,文学创作活动十分活跃。曹魏、蜀汉、孙吴以三足鼎立之势共同建构了当时三国对峙、互动共存的政治和文化格局,在乱世之中绽放的文人其生存状态和理想人格都是极具文学、史学、美学价值的研究对象,下面简要概述本文关于三国文人各个章节的主要论述内容。第一章:三国时期文人的生存状态。首先将本章研究的时段划分为东汉乱世、三国形成、三国鼎立、三分归晋四个阶段。二是三国时期文人的生活状态主要表现为修书、观书、讲学。三是三国文人的地理分布,三国的动乱促成了地理格局的变化,形成了三大文人集团:魏国之曹氏文人集团、蜀国之刘备文人集团、吴国之南方文人集团。四是总结了三国时期文人的三种结局:进入世途、漂泊迁移、不得善终。第二章:汉末的社会环境催生了新的文学思潮,曹操稳定了北方,唯才是举,雅好文学的曹氏父子与邺下文人共同参与创作,他们的作品风格各异:曹操较为壮阔、积极;曹丕风格婉约、清丽;曹植前期骨气翩翩,后期宏肆沉痛。邺下文人诗歌中最突出的是“风”和“飞鸟”的意象,前者象征着内心悲凉的感情,后者是作者理想的化身。三曹及邺下文人集团的文学创作表达了士人阶层的政治理想,促进了文学观念的更新与文人主体意识的觉醒。第三章:诸葛亮本身是文人,他在潜藏时淡泊、辅政时忠心、失势后尽责,有着文人应具备的道德操守与人格情怀。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映射到了他的作品之中,其文章叙事视角广、思想内涵深,语言上用词娓娓道来、淡定从容,情感上一唱三叹、委婉动人。他的作品中体现了文人的理想,表现出了独特的气质。第四章:竹林七贤生活的时代,政治上混乱、社会上苦痛,正始名士罹难后,竹林七贤避世不世,成就了精神上的自由。七贤交游的地点主要在山阳旧居和嵇山别墅,郊游的时间范围从嵇康移居山阳至嵇康被诛,交游的性质是在乱世中因意气相投而结成的文人群体。魏晋风流是由于特殊的时代环境,政治斗争的激烈使得老庄哲学成为显学,这种文士风流表现在行为上即为放诞任情、纵酒昏酣、吟啸山林。第五章:东汉末年,士族思想家们将道家思想融入儒家政治理念,比如夏侯玄率先提出调和道家任性自然与儒家纲常名教之间的矛盾;何晏在自己的经学着作中提出了用道家的无为思想去改造传统的儒家观念;王弼大胆改革,正始玄学的理论体系在其手中建构完成。从宏观上看,正始之音还包括偏重文学的竹林七贤,代表人物为阮籍、嵇康,阮籍对现实的超越,嵇康对心灵的超越,促进了这一时期从外向内的精神转向。第六章:三国时期的蜀国文学在发展上相对薄弱,其特点一是文体相对单一;二是文风质朴。东汉末年形成了荆州文人团体,荆州文人作品中饱含流寓文人的感伤情怀。吴国文学的特点,一是文体多样,主要以儒学为宗,四言诗、体物赋也得到发展;二是有地域特色,吴国文学的重要推手是江东之地的世家大族;三是风格质朴,这种相对的保守性更加侧重的是对传统文化的解读。第七章:在充满了变动与纷争的时代中,三国时期的文人群体及其文学创作往往依据地域的不同,而有种种精神风貌与审美取向上的差异。同时,地域文学与政治文化之间存在着双向互动的关系,一方面政治影响着文学,表现为以汝颍人士为代表的地域士大夫群体对儒家经典的叛离;另一方面地域文化尽管被压制,却还是以支流的方式构成对主流的影响。第八章:本章从两个方面论述,一方面是三国文人影响着后世文学的审美精神,主要体现为:第一,“清”的审美意蕴对后世文学意境营造的影响;第二,“风骨”促成了后代文学中苍凉劲健的格调;第三,“情”性关系着后世文人的抒情方式。另一方面是三国文人本身,不仅作为历史形象,还作为文学形象以不同面貌存在于后世作品中。

郭艺璇[3](2017)在《古代琴论中的演奏美学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古琴音乐有着绵延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音乐发展史上,古琴是唯一发展出完善而深入的演奏美学理论体系的乐器,对中国民族器乐的演奏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论证方式的不同造成了中国古代琴乐理论中的论旨往往隐蔽而分散,这并不符合我们现代人的认知和思考习惯,以至于琴界一直对中国古代琴论在古琴演奏实践中的指导意义存在着误判。而从这些分散的论证中梳理出明确的论旨,让古代琴论能够以更明晰的面目展示于人前,服务于演奏实践,也是现阶段中国古代琴论研究的价值所在。因此,本文除了对中国传统琴论中的演奏美学思想进行梳理之外,在个别章节还会引入西方哲学和美学方向的相关理论,来对中国的琴学进行理解阐释,试图从一个相对较为新颖的角度去理解评估中国传统琴论本身。论文将着重研究中国古代琴学理论中演奏美学的形成发展过程,琴乐演奏的基本要素、对琴乐琴音的张力营构、对“中和”原则的遵循把握和对音乐内容的表现等多方面的问题,并归纳出古代琴论中演奏美学的特点。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对于我们当下更好地研究古琴艺术、发展与建立琴学学科,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叶舒阳[4](2017)在《“释躁平矜,怡情悦性”——浅析茶道养生文化中的人际和谐价值》文中研究说明中华茶文化和养生文化素来关系密切,水乳交融。"释躁平矜,怡情悦性"是茶道与养生相互调和、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将从历史与现实两个角度对茶道养生文化的主要功能和社会价值做简要评析。

李琛[5](2016)在《林泉乐居—明末江南园林美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江南园林为研究对象,明末的政治经济文化为背景,结合相关文献,通过实地考察,案例分析,以及理论研究等,从生态美学的角度,呼应现代人居住环境的要求,阐释明末江南园林美学思想的当代启示。本文内容共分四个部分:其一,从明末园林的发展来看,其坐拥承上启下之地位。其美学思想渗透深刻,既有宋元之际的林泉之心,又有明末清初的乐居思想。中国山水画中的文人情怀在明末园林之中得以施展与体现。其二,以“林泉”、“乐居”为抓手,探讨了园林中的“山水”并不是自然山水营造,而是文人们“林泉乐居”思想的体现,是“真、善、美”的传承。其三,江南园林美学不仅具有极其深厚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而且与佛、道、释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类掌握了自然之后并运用自然来形成“可游”、“可居”的双重功效,产生源于自然且超于自然的审美感受。其中的造园手法多,方法考究,地位不可超越,并且其中每一个细小的步骤都蕴藏哲理。此部分主要以此为支撑,再加上通过考察园子中颇具人文气息的建造,来分析明末江南园林中的美学思想。其四,“林泉”引出的“乐居”在现代环境美学及生态美学中的体现。如何构建一个真正理想的人居环境成为时下最热门的主题。“天人合一”的审美体验与建筑、环境、生态等等相融合,使得现代人真正体会如同古时文人士大夫一般“澄怀观道”的“林泉之心”。本文对明末江南园林进行了横向与纵向的比较与分析,并进一步对如何实现“林泉乐居”的美学思想进行了研究。

张帆[6](2016)在《《<清史稿·艺文志>补编》着录笔记小说集解》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史稿·艺文志>补编》为近人武作成独力完成之作,对《清史稿·艺文志》进行了大量增补,共增补四部书一万零四百三十八种,其中子部小说类包括笔记、章回演义、弹词三属,共二百五十七部,而笔记小说之属包括《梦园丛说》、《奁史》、《瓮牖馀谈》、《遁窟谰言》等五十二部,多为反映社会现实的传奇、志怪及佚事杂俎等。据目前资料看来,这五十二部小说除《聊斋志异》得到充分研究之外,馀皆鲜有提及。《聊斋志异》是清代文学成就最高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影响极为深远,大批作者争相追随仿作,事实上,这五十二部小说中,即有不少是《聊斋志异》的仿作。这些书中亦不乏诸如《瓮牖馀谈》《重订西青散记》《谐铎》《京尘杂录》《耳食录》《梦厂杂着》《兰苕馆外史》等优秀之作,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此外,由于资料的缺乏,关于这五十二部文言小说尚有不少存疑之处,比如《琐蛣杂记》与《六合内外琐言》的关系尚未明确等。因此,对于这52部小说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考察很有必要。本文以上述五十二部作品为单位,以《<清史稿·艺文志>》着录顺序为次序,力求全面系统收集作家生平行迹、作品成书过程、历代官私书目以及历代文献中相关的着录、序跋、版本考订、作品内容等资料。每部作品资料后附按语,对所收材料进行校勘比误,并对作者生平行迹、主要着作及其版本、作品内容、版本流传等作简要述评,以表达整理者对作品的初步认识,为研究者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刘正军[7](2015)在《中国传统绘画教育的虚实之境研究》文中指出近代以来,由于受到西方绘画教育理论的引入以及社会文化观念的多元化,中国传统绘画教育受到很大冲击和挑战。如今,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依然有强大的优势,其审美方式和艺术价值观念对中国传统绘画教育产生越来越强大的吞噬,现当代中国传统绘画教育的发展也承受更加严峻的挑战。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人文内涵被边缘化,出现了借鉴甚至照搬西洋绘画教育来改造中国传统绘画教育的做法,这背离了中国传统绘画教育的理论基础、概念范畴、理论内容和文化逻辑。历经数千年的演变与发展,中国传统绘画教育博大精深、独具特色,对世界绘画教育的丰富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20世纪中西绘画教育走过了数百年的冲撞与融合。面对开放和多元化的世界,在多元共生的审美文化教育格局中,中国传统绘画教育逐渐重新被人们所重视和阐释。怎样更好地发掘、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绘画教育理论并用以指导中国绘画教育实践,以及建构现代中国传统绘画教育理论,这都是当代中国传统绘画教育迫切需要探索的问题。当前涉及到本课题相关内容的论述较多,但从中国传统绘画教育虚实之境的研究视角来看,当前学界对该论题的研究还很罕见,更没有相关的系统论述。借用“虚实之境”范畴来研究中国传统绘画教育,既是一个宏观上的理论课题,也是一个具体的实践课题,其研究价值极大。本文包括引言、正文、结语三个部分,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对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概念界定、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创新点等进行了阐述。第二章是中国传统绘画教育虚实之境的释说,对其相关概念进行了概述,从哲学、美学、文化学、心理学等学科角度对本主题作了详尽阐述。第三章深入论述中国传统绘画教育的实境,包括其内容、形式、途径、方法、手段,师生及其活动方式等。第四章中国传统绘画教育的虚境分析主要从中国传统绘画教育的理想境界、理念和目标诉求来谈。中国传统绘画教育的理想境界主要概括为“天人合一”、“自然无为”和“出神入化”。中国传统绘画教育理念可以概括为:“师徒同体”、“体验妙悟”、“外师造化”和“道技合一”。中国传统绘画教育的目标诉求主要是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绘画知识技能和绘画思想,丰富绘画者的人格与素养。第五章中国传统绘画教育虚实转化是指中国传统绘画教育实境的内容、形式、途径、方法、手段,师生及其活动方式等是中国传统绘画教育虚境实现的实践基础,实境可以孕育和实现虚境的理想境界、理念和目标诉求。中国传统绘画教育虚境的发展又可以反作用于实境,影响实境的发展,甚至可以指引实境。中国传统绘画教育实境与虚境的转化推动着中国传统绘画教育的发展,实现着中国传统绘画教育的理想境界。第六章中国传统绘画教育虚实转化的策略是为完成中国传统绘画的教学目标,以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对所有教学因素进行综合调控,达到教学最优化的行为活动方式。中国传统绘画的教学策略主要有意念教学策略、知识性教学策略、实践教学策略、情境教学策略和创新教学策略。结语部分进一步对中国传统绘画教育的实境、虚境及其二者的转化作出评价,经过本文的深入发掘和系统研究,力图揭示中国传统绘画教育实境与虚境的转化推动着中国传统绘画教育的发展,实现着中国传统绘画教育的理想境界。中国传统绘画教育的发展又有助于保持中国的民族艺术特色,深化民族文化根基,保持中国民族艺术悠久的血脉,更好的建设当代民族艺术文化。

刘莉[8](2011)在《魏晋南北朝音乐美学思想研究》文中提出魏晋南北朝时期音乐美学思想的整体特征有二:一是独立,它从社会伦理道德的领域中独立出来,侧重从音乐自身出发去探讨音乐的审美规律;二是突破,它以道家思想、玄学人本精神和佛学主体心性哲学为依托,实现了对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主流音乐美学思想的超越。本文拟从中国音乐美学本身固有的范畴出发来深入透析其美学思想的精髓。“源起篇”追根溯源,探寻魏晋南北朝音乐美学思想突破前代获得独立的思想根源;其余四篇“和声”、“乐象”、“雅俗”、“乐教”形成一个有机的体系,全面而深入地揭示魏晋南北朝时代音乐美学思想的特质。“源起篇”立足于时代的政治局势、社会思潮和音乐艺术自身,揭示这一时期音乐美学繁荣的深层原因。时政作为时代风气发生变化的风向标对音乐美学思想的影响是首当其冲的;玄学和佛学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对音乐美学思想具有增强逻辑思辨力和提供理论支持的作用;音乐实践是音乐美学的基础。它们共同促成了魏晋南北朝音乐美学思想的独立和突破。魏晋南北朝时代和声问题已经基本形成体系,自然之和、音声之和与主体之和是音乐和谐论中必不可少的三部分。“自然之和”与玄学核心范畴“自然”紧密相关,理论家们认为音乐来自自然之和,体现了宇宙万物和谐的自然属性,是人们师法自然的产物。阮籍以自然之和来区分雅乐和俗乐,转换了雅俗纷争背后的教化根基;嵇康以音乐的自然属性为依据澄清了附会在音乐上的伦理观念。“音声之和”探讨音乐创作规律。阮籍的“比其文”;嵇康的“和比”和刘勰提倡的“声文”都重视乐之文,开启了后代重视音乐形式美法则的先河。“主体之和”探讨音乐对主体和谐所起到的作用。阮籍的《乐论》充分展现了玄学“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嵇康以“平和”为音乐的根本,提倡无哀无乐,平和淡泊的音乐,肯定超越情感的主体生命之和谐状态。乐象是中国音乐美学的固有范畴,它有两个基本构成要素:心与声。在玄佛思想影响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乐象论立足音乐自身,反对以德心驾驭音声,主张在音声与心的和谐共振中去领略音乐的美;强调音乐欣赏中主体“心”的重要作用,心驰骋万象,妙在象外,形成了有时代特色的审美理论。这一理论追求具体有声之外的空灵之境,注重超越有声、在欣赏者心中完成弦外之音、象外之象的再创造,这些观点实乃意境论的先声,为中国最具民族特色的意境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嵇康在《声无哀乐论》中提出了“和声无象”的观点,批判了儒家功利主义的乐象观,为人们驰骋心象,感知音声之美,获得审美愉悦开启了心灵自由之门,他认为“音声无常”,主张在音心对映中完成审美欣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乐象论剥离了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乐象论中的道德教化内容,完成了音乐欣赏理论由功利到审美的转换,开启了后世音乐审美理论的先声。雅俗问题是中国音乐美学史探讨的热门话题。雅俗之争表现为正统官方雅乐观与民间俗乐观的对峙和冲突。魏晋六朝新兴的文人音乐美学观介于两者之间。有别于礼乐之声,士人心中的雅乐以“清”、“素”“淡”为主要特征蕴含了人们对高雅节操的向往之情。俗乐在文人日常交往和精神生活中实现了娱乐消闲功能。以悲为乐的时代审美风尚表明“悲乐亡国”的观念发生逆转,俗乐备受指责的根基得以清除。阮籍以自然之“和”区别雅乐俗乐,嵇康用心物二分的方法去看待音乐的雅俗问题。他将自然属性判入音乐,而把雅俗归于人心,剥离了统治阶层附会在音乐上的道德判断和审美取向,使得音乐回归自身。雅中有俗,雅俗相互交融不仅是音乐发展史的必然趋势,也是这一时代很多有识之士共同的认识。中国传统音乐美学侧重乐的教化功能,赋予“乐教”以政治教化的含义,魏晋南北朝理论家们从审美的角度、人格培养方面重新阐释音乐的作用,颠覆了传统音乐美学的教化思想。音乐对个体的作用表现为一种“意趣”、“趣味”,以此达到“畅神”的目的,这样从个体的精神层面上实现了音乐的审美功能。魏晋六朝理论家们还从人性的角度认识音乐的教育作用,他们汲取道家以礼乐为人性枷锁的思想,从自然人性出发在不同程度上背离了儒家人才观和人性论,体现了魏晋六朝时代以人为本的玄学精神和人的生命意识的觉醒。音乐“移风易俗”论是传统儒家乐教思想的经典命题,汉代天人感应的神学论兴盛以来将这一命题引入了音乐神话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礼崩乐坏,理论家们对儒家这一经典命题的解释建立在合理可信的基础上,破解了汉代天人感应观念附会在音乐上的神秘色彩和神话功能。

刘建平[9](2010)在《“中国艺术精神”问题研究 ——以徐复观为出发点》文中认为中国美学的发展,就其基本形式而言,是围绕着某些重要的概念、范畴、问题而展开的,这些概念、范畴、问题往往贯穿于中国美学的始终,显现了中国美学的生命。“中国艺术精神”问题并不是20世纪才产生的问题,传统的诗论、词论、画论也多有涉及,然而,在20世纪的中国文化语境中,这一问题区别于传统诗论、词论在体系内作自我追问之处就在于,它具有回应全球化浪潮和“艺术终结论”思潮、探寻中国艺术现代价值的特殊意涵。以徐复观为代表的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在传统艺术精神走向崩溃、西化大潮的步步紧逼下,从美学和艺术的层面反思中国艺术精神的本质内涵,在与世界文化艺术的比较、衡量中反观民族艺术精神的现代价值及其限度,并由此开陈出新,以现代的视野重构中国艺术精神的价值体系。在新的文化语境中,这一问题又承载着中国文化、艺术精神现代转型的历史使命,也成为中国美学未来发展不能回避、也不容回避的一个核心问题。由“忧患意识”而生历史情怀,由对历史文化的追溯而生时代使命的文化自觉,这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主线,也是徐复观艺术诠释的起点。徐复观通过考据与解释并重、以归纳补训诂、“以心印心”等艺术诠释方法,既训诂考据,又发挥义理,归纳综合,对中国艺术精神进行了创造性的现代诠释,这种尝试可以看作是中国传统训诂考据的注释方法向现代诠释学迈进的典范。然而在这种诠释的过程中,徐复观所谓的“文化主体性”在当代中国文化语境中却是个伪命题,他无视文本的历史性在当代视阈下所呈现出的开放意涵,对文本“原意”澄清的努力实际上抹杀了文本的生命力。上世纪60年代台湾的“现代艺术论战”是西方文化涌入台湾后在艺术上激起的一个涟漪,也是近两百年来中国文化应对西方霸权的一种本能反应,“现代艺术论战”所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既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启蒙精神的延续,又可以看作是80、9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文化转型思潮的预演。从人性论的视野出发,徐复观对现代艺术破坏形相之美、流于感官之鄙、陷于人性变态之蔽进行了严厉的批判,这些批判始终贯穿着他对西方现代文明危机的反思。徐复观虽然觉察到了现代艺术反映时代精神、在艺术史上开陈出新的历史意义,然而由于他对现代艺术与西方传统艺术、现代艺术与中国艺术之间关系决然二分的态度,对艺术与道德之间关系的契合的过分强调,又使得他的现代艺术观流于偏激。徐复观一方面继承了中国传统美学艺术精神的特质,另一方面又通过对西方近现代美学、艺术思想的吸收、融会建构了“中国艺术精神”体系。他通过对庄子之“道”从思辨上作观念式把握和从“工夫”过程上作体验式把握的辨析,对庄子作出了创造性的审美化诠释,这是有其合理性的。徐复观在儒道互补、诗画融合的诠释传统之外又敏锐觉察到了儒道美学、绘画和文学之间的差异,从而突破了以儒家美学为主导的固有诠释模式,在儒道区分的视野下把庄子“虚”、“静”、“明”的艺术精神作为中国艺术精神的主体,并特别标举庄子精神追求自由解放、解蔽现代文明危机的现代意义。以庄子美学论绘画,以儒家美学论文学正体现了徐复观对中国艺术精神的独到理解。中国画作为庄子艺术精神的现实落实,具有对治心灵异化、陶养生命情感、提升生存境界的现代启蒙价值。文学是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体系的另一条重要线索。徐复观晚年由绘画转向文学,既有还原儒家美学真面目的历史责任感,又有时代精神的激荡和对现实专制政治的“感愤”等因素的影响。在儒、道、释互补的视野下,徐复观通过对“文以载道”、“温柔敦厚”等概念的辨正,发掘了中国文学“文以载道”的“道统意识”和“不平则鸣”的批判精神,并以儒家美学为主体来完成新的中国文学精神的建构。中国文学继承了儒家美学的代表——“乐”的艺术精神,形成了“文以载道”的文学观念和“文如其人”的品评体系。然而,“文以载道”将德性内化于文学中,忽略了个体的内心感受而倾向于社会层面上的话语生产,这就使它难脱“工具”的特性。徐复观没有对中国文学“文以载道”及批判传统中的这种伦理一艺术的两面性作出区分,这就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文学如何走出为专制政治服务的历史命运的问题。20世纪的“中国艺术精神”问题在某种意义上是陷入困境的中国美学、艺术内在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承载着中国美学、艺术现代转型的历史使命。政治运动、文化论战和“艺术终结论”思潮的冲击催生了对中国艺术进行梳理、批判、反思的启蒙思潮,并汇聚成了对“中国艺术精神”问题的追问。20世纪中国美学家试图在整合传统美学与时代精神、现代意识的基础上重建现代中国人的人生理想和精神家园,他们对“中国艺术精神”问题的探索既富有浓厚的人文关怀意识和理想主义色彩,又具有含混庞杂性。通过对方东美的“生命”精神、唐君毅“游”的艺术精神以及徐复观“虚”、“静”、“明”的艺术精神等对20世纪“中国艺术精神”问题探索和思考的比较和剖析,凸显了“中国艺术精神”问题与20世纪中国美学之间本源性的联系。20世纪中国美学家对中国艺术精神作了很多重要的澄清和还原的工作,从解蔽现代性的视角出发,他们特别强调了中国艺术所体现出的自然、虚静、和谐、恬淡等精神的现代价值。通过反思20世纪中国美学家对“中国艺术精神”问题的解决方案,我们很容易发现中国美学家所标举的艺术形态,大多是一种隐逸者的审美趣味;所标举的艺术精神的价值倾向,大多是反省的价值;他们不能客观的评价禅宗对中国艺术精神的影响,对中西艺术精神所做的很多类比、互证、定位也显得勉强而模糊,因此他们所开出的艺术精神,在本质上依然是在传统美学与艺术概念上的再理解。这种精神与中国现代的时代精神和世界艺术潮流在某种意义上存在相悖的一面,并没有真正揭示出中国艺术精神的实质。“中国艺术精神”问题的本质就是中国艺术在现代社会何以成其为艺术之内在规定性及其现代价值的问题。在“艺术终结论”和全球化思潮冲击下,各地域文化、艺术都面临着自身身份焦虑和“自明性”的危机,都不得不在全球的视野中,用现代的观念对自身进行的一次新的诠释。因而,在现代语境中,中国艺术精神具有了全新的价值内涵:它是中国美学、艺术转型过程中一次自我发现的心灵皈依之旅,也是迷失自我的中华民族的一次美的找寻之旅。中国艺术精神是一个由许多范畴、命题组成的多层面、多侧面的网络结构和开放系统,它不仅具有艺术本质的普遍性,同时它又符合中国艺术自身特殊的发展逻辑。具体言之,从艺术发生学的角度看,中国艺术精神是以“观”为中心的“观物取象”为其开端的;从艺术本体论的角度看,中国艺术精神是以“意境”为中心、崇尚“境生象外”的精神体系;从艺术审美论的角度看,中国艺术精神是以“味”为中心的“澄怀味象”的品评过程;从艺术境界论的角度看,中国艺术精神追求一种以“和”为中心的“和合之美”。以徐复观为“中国艺术精神”问题探索的出发点蕴涵着这样一个指向:他对笔者而言只是一个桥梁、一条路径,而最终将引领笔者在新的文化语境下通向对“中国艺术精神”问题作出新的回应。由诠释而批判、再由批判回到诠释的循环不息的过程,这就构成了本文所谓的“重构”。在现代意义上,中国艺术精神应赋予生活经验以意义并照亮生活经验,因而其在本质上是人类存在与社会实践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中国艺术精神的重构,必将为人类生存的丰富性、多样性及全面自由发展提供宝贵的精神资源,中国艺术精神所蕴涵的普适价值和现代意义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刘晓晖[10](2010)在《诗境规划设计思想刍论》文中研究表明当代城市规划与设计面临人居环境危机、人文困境及中国文化精神传承缺失的问题,为求化解之路,受中国“诗之国度”的文化唤醒、西方现代“诗意栖居”哲学的启发、“山水城市”思想的昭示、“建筑意”理念的点悟和人文美学的培育,提出“诗境规划设计”。风雅情趣、诗骚传统,滋育中华民族审美心灵数千年,诗境是其中动人的精神智慧。诗境是指用简炼优美而又饱含意趣的诗一般手法所表达的意境,而意境直观理解是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某种精神意象境界。意境论的缘起和形成史表明产生于诗学并衍生到各艺术领域的意境是中国传统意象思维面向环境审美方面的特殊投射。诗境则表达了以意境为内涵的“言、象、意”互渗的整体系统,从传统哲学“言意之辩”和西方现代哲学“语言学转向”审之,它代表着超越文学修辞表达而迈向一种对生存意义的本真表述和对规划设计本质意义的寻求。诗境是“天人合一”自然哲学观的生动反映,表达了情感升华的审美超越意识和“反身而诚”的审美悟道心理,显示情理相依中的个性创意,故诗境具自然美、情感美和创意美之美学意义。中国传统建筑有丰富诗境表现:建筑的诗学表达是独特传统,从中看到营造原则、艺术与情感境界等丰富内容;建筑群体感应诗词格律,平原和山地建筑群体分别显现律诗和词曲的韵致;建筑形象被注入诗化意念又通过匠心巧思的技术理性来实现。中国园林以“天人合一”为底蕴成为诗境化身:中国园林是诗情画意的艺术天地;处处有着诗意浸染的园景领悟;诗境自魏晋起一直伴随园林发展,并成为造园艺术的自觉行为法则;园林有不同诗趣,文人园林文雅清旷,皇家园林大气至尊,寺庙园林则追求云天高远、清幽空灵的仙界神境。中国传统聚落和城镇蕴含优雅的诗境生存智慧:诗文化培育了可居可游可赏之园居佳境;风水构建了“天人合一”为内核、诗情画意为外显的栖居艺术;聚落城镇与山水交融而充满诗韵;文化积淀和诗学诠释使城市承载诗的气质;传统城镇“八景”文化使人居环境诗化。西方古典城市规划思想历古希腊至启蒙运动各时期,大多处于理性主义和人本主义(以下简称理性和人本)的复杂交织中,唯中世纪时被神权压制才显自然主义倾向。近、现代也是既有偏人本的一派(田园城市等),也有偏理性的一派(现代主义规划思想等)。曾以为理性占主导甚至强盛地压制人本,故期望抬升人本来消解理性弊端,但其实西方文化内部的理性和人本分别为“以理性支配自然”和“以人征服自然”而内在一致,故理性一开始(古希腊希波丹姆斯模式)就表现为征服自然,近代科学更直接表白其目的是改造和征服自然,直至现代社会广被批评的工具理性;同样,人本从古希腊哲学名言“人是万物尺度”起,充分肯定人的价值也显现对自然的傲慢,为後世滑向片面的人类中心主义埋下隐患。诗境是东、西方规划思想差异的分水岭,即使中世纪的自然主义也与中国自觉的诗境不可同日而语。西方当代规划思想的後现代主义转变、生态环境观转变及相应思想理论与实践的新开拓,一定程度上表现出靠向诗境。西方园林除伊甸园传说外,从古西亚古埃及直至成熟期的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均是让自然服从理性的规整式思路和强化表现人工艺术的方式,受中国影响的英国自然审美意识觉醒而开创了自然风景园并转向现代园林。西方现代园林追求自然成为重要准则。回顾建筑空间理论,“功能空间→全面空间→灰空间→场所空间→流动空间”大体显示出一种空间“诗味”递增。它是建筑等实体空间注入诗境思维後所形成的与自然环境相融、文化品位较高并具个性特色的空间。它具四大特质:有灵性、有层次、有意味、有教化。诗境空间营造是在诗境启引下超越实体空间达到审美悟解境地、并为追求理想而进行的发自心源的文化创造,营造原理有三:师法和顺应自然、营造和谐意象;灌注人文艺术、升华审美品位;显现个性特色、表达真情创意。诗境空间理念具有深化认识建筑空间理论本质、扩展建筑文化意义和提升设计师修养的价值。其设计程序可按“取象→立意→感言→赋形→审情”并交往反复进行。中国当代城市规划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也存在一些如破坏环境、不顾城市结构协调、审美品位扭曲、无视地域特徵、割裂历史文脉等问题。当代规划应以“天人合一”为前提准则、高扬人文精神和具备中国文化特色。“生态城市”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山水城市”除此外还具中国文化精神,沿之所开启的视野与方向深化而提出“诗境城市”——与自然(山水)生态高度和谐、具备深厚人文底蕴和高尚审美境界的园林式城市;作为一种规划思想其含义在于:遵循生态科学原理、受诗学意境的浸润与引领、寻求有鲜明中国文化特色、运用于当代具体实践、以建设理想人居环境为目标的城市规划思想。诗境城市六特性:以人和天的本真性、精神安顿的归属性、情理相依的和谐性、承故托今的记忆性,与时俱进的持续性、意境升华的品格性。诗境城市规划五策略:首先是山水美学策略,即从大环境入手使城市与周围山水艺术地相融,可采“保山护水、顺山应水、显山露水、依山傍水、迎山接水、治山理水”的规划艺术手法;另外还有生态科学策略、文脉主义策略、风水借鉴策略和诗学修养策略。改革开放後居住建设不断提升,也有许多失误如不尊重自然地貌、环境设计僵化、欧陆化泛滥等。住区环境艺术应以回归自然、闲适温馨为主调,以加强人情味和归属感为目标,新技术遵循生态原则服务于人。创造中国特色的现代诗意栖居:营造中式环境——以传统“妙造自然”艺术理念,在虽由人作的环境中构建“泉、石、松、月”的自然表现情形,于中感受“雨打芭蕉、卧听秋雨”的诗意而修身养性、乐心畅神直至审美悟道,其设计要义在于有机地利用基地自然特徵、秉持自然之法匠心独运而巧夺天工、并有强烈的生态意识;建设“新中式”住宅——经历欧陆风泛滥之後开始的“新中式”尽管争议很大,却代表本土建筑文化的觉醒,体现了继承与创新,是当代中国追求诗意栖居理想的一个探索。中国风景名胜区蓬勃发展并积淀丰富而珍贵的风景审美诗境遗产,存在的问题则表现为规划建设指导思想的偏差如过度商业化城市化、景观人工化游乐场化和重开发轻保护等,缘于将风景等于商品、旅游商业挂帅、风景区与娱乐园混淆、以城市房地产开发模式促风景区发展等认识误区,要批判急功近利、哄占乱抢、弄巧成拙、竭泽而渔等一系列有害开发行为。中国风景审美诗境有悠久历史,万千佳韵的诗境让人尘虑顿消而成为风景名胜区的灵魂,应树立诗境观为风景名胜区规划建设的核心价值观,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风景名胜区规划体系。风景名胜区规划建设应秉持“顺其自然的维护”、“意境升华的弘扬”两大理念,遵守“布局分置”、“容量控制”、“人工设施隐化、精品化、自然化“等技术原则。纵观规划设计的实践,发现诗境思维对激发创作活力、谋求情境和谐、浓缩心灵感悟和滋养民族文化精神有突出的作用。诗境理想是牵引规划设计未来走向的召唤,在传统人本有缺陷、自然科学不能涵盖、宗教上帝无法再统领一切的当代和未来社会,必将面临人居环境危机和人文困境,此时诗境文化显示巨大优势。诗境的方式构建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更进一步,得天地之精华而人性抒发,是中国诗境的至高境界,它把人的欲求、个性表达与尊重自然统一起来,将一颗诗意心境强烈投入,致使空间的营造从一开始就带有浓厚的自然审美情趣和个性感情色彩,带来的是文化品格提升和审美情感升华。这就是诗境规划设计,追求基于对中国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之上,借助诗词意境中的绝妙幻化,建立一种可以持续孕育美的精神与人文气质的人居环境。

二、怡情养性 太和之境——中国茶疗的文化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怡情养性 太和之境——中国茶疗的文化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茶叶的体质养生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概述
    1 茶叶养生的概念
        1.1 茶的概念
        1.2 茶叶的概念
        1.3 养生的概念
        1.4 茶叶养生内涵
    2 茶叶的品种
        2.1 茶叶的种类及分类方法
        2.2 近现代中国名茶举隅
        2.3 域外茶叶的传播历程与名茶举隅
    3 研究茶叶养生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部分 茶叶与茶叶养生的起源与发展
    1 远古至春秋时期
    2 秦汉时期
    3 唐及五代时期
    4 宋金元时期
    5 明清时期
    6 近代时期
第三部分 历代文献关于茶性、茶效记载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1.2 关键词选择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1.4 文献整理汇总
    2 茶叶的性味、功效分析
        2.1 红茶性味、功效分析
        2.2 黄茶性味、功效分析
        2.3 黑茶性味、功效分析
        2.4 白茶性味、功效分析
        2.5 青茶性味、功效分析
        2.6 绿茶性味、功效分析
第四部分 不同体质的茶叶养生
    1 中医体质学说
        1.1 体质与中医体质学说的概念
        1.2 中医体质学说的历史沿革
        1.3 体质的分类方法
        1.4 中医体质学说对茶叶养生的意义
    2 九种体质的茶叶养生方法
        2.1 平和体质的茶叶养生
        2.2 气虚体质的茶叶养生
        2.3 阳虚体质的茶叶养生
        2.4 血瘀体质的茶叶养生
        2.5 痰湿体质的茶叶养生
        2.6 湿热体质的茶叶养生
        2.7 气郁体质的茶叶养生
        2.8 阴虚体质的茶叶养生
        2.9 特禀体质的茶叶养生
    3 九种体质用茶分类表
第五部分 茶叶养生的现代研究
    1 茶叶的现代有效成分研究
        1.1 茶多酚的药理作用研究
        1.2 茶多糖的药理作用研究
        1.3 茶氨酸的药理作用研究
        1.4 咖啡碱的药理作用
    2 茶叶内有害物质的探究
        2.1 茶叶内的有害物质指什么?
        2.2 茶叶内有害物质的浸出规律
第六部分 合理饮茶与茶叶养生
    1 茶在养生中常用的方法
        1.1 茶叶的药用
        1.2 茶叶的食用
        1.3 茶叶的饮用
    2 三因制宜的茶叶养生
        2.1 不同人群的茶叶养生
        2.2 不同季节的茶叶养生
        2.3 不同地域的茶叶养生
        2.4 不同年龄、季节、地域用茶分类表(表一、表二、表三)
    3 健康的饮茶方式
        3.1 适时饮茶
        3.2 适量饮茶
        3.3 适温饮茶
    4 饮茶禁忌
        4.1 不适宜与茶同服的食物
        4.2 不适宜与茶同服的药物
        4.3 不适宜饮茶的特殊人群
总绪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2)三国文人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当前研究现状
        (一)三国时期历史文献
        (二)三国文学地域性研究
        (三)三国文人及群体研究
    三、相关概念界定
        (一)三国文学的起始年限
        (二)“文人”的界定
        (三)三国文人划分标准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三国时期文人的生存状态
    一、三国历史的界定
        (一)三国分立时期
        (二)三国形成时期
        (三)三国鼎立时期
        (四)三国对峙走向统一
    二、三国时期文人生活状态表现
        (一)“文人”概念与《文苑传》形成
        (二)三国文人生活状态的主要形态
    三、三国文人的地理分布
        (一)魏国与曹氏集团文人
        (二)蜀国与刘氏集团文人
        (三)吴国与孙氏集团文人
    四、三国时期文人的结局
        (一)进入仕途
        (二)漂泊的生活
        (三)凄惨的命运
第二章 曹氏父子与邺下文人集团
    一、邺下文人集团产生的时代背景
        (一)动乱的社会环境催生新的文人精神
        (二)北方稳定的社会环境与曹操“唯才是举”的用人策略
        (三)曹氏集团在政治和文学上的号召力
    二、曹氏父子与邺下文人
        (一)曹氏父子的作品风格
        (二)邺下文人诗歌意象
        (三)曹氏父子及邺下文人集团对建安文学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 诸葛亮的人格与文人理想
    一、诸葛亮简介
    二、诸葛亮的人格魅力
        (一)淡泊明志,立德修身
        (二)鞠躬尽瘁,忠心辅政
        (三)任人唯贤,廉洁奉公
        (四)勤政爱民,固本安民
        (五)不可而为,竭尽人谋
    三、诸葛亮文学作品及思想
        (一)《隆中对》之一统思想
        (二)《出师表》之用人之道
        (三)《答法正书》之法治思想
        (四)诸葛亮的文人理想
第四章 竹林七贤与文人风度
    一、竹林七贤考
        (一)知其人——竹林七贤生平简介
        (二)论其世——竹林交游的时代背景及具体情况
    二、七贤风流论
        (一)探其源——竹林七贤的玄学思想
        (二)观其行——竹林七贤的风流之姿
第五章 正始时期文人的精神转向
    一、“正始时期”界说
    二、正始名士的精神追求
        (一)夏侯玄——非惟风流,兼有为政之实
        (二)何晏——比于无所有,故皆有所有
        (三)王弼——达自然之性,畅万物之情
    三、竹林文士的人格理想
        (一)阮籍——现实超越
        (二)嵇康——心灵超越
第六章 蜀吴亦有文学——南方文人的生活剪影
    一、蜀国文学概述
        (一)蜀国文学的表现
        (二)蜀国文学的特点
        (三)荆州文人群体
    二、吴国文学亦有风采
        (一)江东的开发与东吴的建立
        (二)南方文人与北方文人的融合
        (三)吴国文学的繁荣——以广陵文人群体为例
        (四)吴国文学的特点
第七章 三国文人群体化倾向与地域性分析
    一、三国文人群体化的根源与表现
        (一)三国文人的个体化境遇与群体重塑的内在逻辑
        (二)三国文人群体化的历史表现
    二、三国文人地域与政治文化的双向互动
第八章 三国文人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一、审美精神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一)“清”与后世文学的意境营造
        (二)“风骨”与后世文学的苍凉劲健的格调
        (三)“情”性脉脉的低回长吟
    二、后世文学中的三国文人
        (一)后世小说中的三国文人形象:以《三国志演义》为代表
        (二)后世诗歌中的三国文人
        (三)后世戏剧中的三国文人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古代琴论中的演奏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一、琴论研究
        二、演奏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古琴演奏美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先秦:内得于心,外应于器——审美意识的萌发
        一、论证内容
        二、论证形式
        三、论证逻辑
    第二节 两汉至隋唐:演奏理论的自觉与展开
        一、美学理论方向
        二、演奏实践方向
    第三节 宋元明:中国古代琴论体系的建立
        一、琴谱编纂制度化
        二、琴乐之美的探讨与集成
    第四节 清:压力下的求新变异
        一、古琴谱式的改良
        二、古琴理论的创新
第二章 弦、指、音、意——琴乐演奏的基本要素
    第一节 弦指音意的具体定义
    第二节 弦指音意的辩证关系
    第三节 弦指音意逻辑体系的影响
第三章 琴乐演奏中声音张力的营构
    第一节 声音张力的概念解析及定义
    第二节 琴乐理论中的声音张力形态
    第三节 声音张力的实践方式
        一、内容激活
        二、单音及单音间关系
        三、节奏
        四、轻重疾徐
第四章 琴乐演奏中的内容表现
    第一节 移情说
        一、中西“移情”之比较
        二、琴乐“移情”之实践
    第二节 传神说
        一、中国传神说的具体内容
        二、琴论中传神说的表现
        三、琴论中传神说的实现方式
    第三节 造境说
        一、造境之涵义
        二、琴论造境之实践
第五章 琴乐演奏中的“中和”原则
    第一节“分而析之”的论述方法
        一、论述内容的不断细分
        二、审美范畴的细化延展
    第二节“度”的总领方式
        一、“度”与“中和”
        二、“度”之实践方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释躁平矜,怡情悦性”——浅析茶道养生文化中的人际和谐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一、茶道养生文化的历史内涵
二、茶道养生文化的当代价值
三、结语

(5)林泉乐居—明末江南园林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的创新点
        (一)“林泉之心”的新阐释
        (二)“乐居”的新阐释
第一章 明末江南园林的兴起
    一、江南园林的产生
        (一)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二)学堂教育
        (三)文化艺术
        (四)造园主审美思想
    二、园林建筑的建造与审美
        (一)设计者
        (二)建造者
        (三)欣赏者
    三、园林设计中的美学特质
        (一)选址布局
        (二)建筑经营
        (三)工匠技法
第二章“林泉之心”的哲学思想与审美范式
    一、以“林泉之心”品“林泉之志”
        (一)远近高低,各有千秋——山水画的构图与布局
        (二)身即山川,饱游饫看——主体对自然美的观照
        (三)绘山之意趣,描水之情态——自然之美的客观性
    二、坐穷林泉,与儒道释合一
        (一)出世无为,天人合一
        (二)大美无色,虚实相生
        (三)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三、天人合一,神与物游
        (一)心与物化,境与俱成
        (二)澄怀观道,平静悠远
        (三)山水有意,性灵相通
第三章 江南园林中的美学景观与审美趣味
    一、建筑之美
        (一)读书藏书,宴游赋诗
        (二)登高望远,曲水流觞
        (三)玲珑窗柩,移步换景
    二、山水之美
        (一)山峦秀峰替取“林泉之心”
        (二)理水之道取之有法
        (三)花草树植彰显人文情怀
        (四)灵兽平添山林野趣
    三、人文之美
        (一)匾额
        (二)楹联
        (三)铺地
    四、园林中的“林泉乐居”思想
第四章 江南园林思想对后世的启示
    一、现有城市景观中的问题
        (一)移植照搬国外,缺少融汇
        (二)形式与内容不相适应,缺乏意蕴
        (三)追求功能与重建,违反生态
    二、明末江南古典园林的现代价值
        (一)审美价值
        (二)文化价值
        (三)生态价值
    三、古今唯一的“乐居”境界
        (一)建设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
        (二)构建现代化的人居社区
        (三)营造审美主体的“林泉之心”
结语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6)《<清史稿·艺文志>补编》着录笔记小说集解(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凡例
前言
01 方濬颐《梦园丛说内篇》《外篇》
02 王初桐《奁史》《拾遗》
03 王韬《瓮牖馀谈》
04 王韬《遁窟谰言》
05 王韬《淞滨琐话》
06 毛祥麟《对山书屋墨馀录》
07 孔毓埏《拾箨馀闲》
08 史震林《重订西青散记》
09 竹勿山石道人《(?)蛣杂记》
10 沈起凤《谐铎》
11 沈瓒《近事丛残》
12 李元复《常谈丛录》
13 李庆辰《醉茶志怪》
14 宋咸熙《耐冷谈》
15 金捧阊《客窗偶笔》
16 俞蛟《梦厂杂着》
17 俞梦蕉《蕉轩摭录》
18 俞樾《隐书》
19 杜纲《娱目醒心编》
20 陆寿名《续太平广记》
21 孙橒《馀墨偶谈》
22 徐一麟《牧庵杂记》
23 徐兆丰《风月谈馀录》
24 徐昆《柳崖外编》
25 徐崑《遁斋偶笔》
26 徐震《女才子集》
27 许叔平《兰苕馆外史》
28 许桂林《春梦十三痕》
29 黄承增《广虞初新志》
30 黄凯钧《遣睡杂言》
31 黄鸿藻《逸农笔记》
32 张培仁《静娱亭笔记》
33 张贞《渠邱耳梦录》
34 张纯照《遗珠贯索》
35 张贵胜《遣愁集》
36 屠绅《六合内外琐言》
37 彭孙贻《客舍偶闻》
38 彭昌祚《恐自逸轩琐录》
39 雷琳《渔矶漫钞》
40 杨望秦《巽绎编》
41 杨懋建《京尘杂录》
42 叶承宗《耳谈》
43 叶腾骧《证谛山人杂志》
44 蒲松龄《聊斋志异》
45 蒲松龄撰,刘瀛珍编《聊斋志异遗稿》《附录》
46 刘世馨《粤屑》
47 刘寿眉《春泉闻见录》
48 乐钧《耳食录》《二编》
49 谢香开《瓜架夕谈》
50 缪艮《涂说》
51 缪荃孙《秦淮广记》
52 双保《铁若笔谈》
馀论
参考文献
后记

(7)中国传统绘画教育的虚实之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一、中国传统绘画的研究现状
        二、中国传统绘画教育的研究现状
        三、关于虚实之境研究现状
        四、中国传统绘画教育虚实之境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概念的界定
        一、研究内容
        二、概念界定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论文框架与创新点
        一、论文框架
        二、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中国传统绘画教育的虚实之境释说
    第一节 虚实之境
        一、虚
        二、实
        三、境
        四、虚实之境
    第二节 中国传统绘画教育的虚实之境
        一、中国传统绘画教育之虚
        二、中国传统绘画教育之实
        三、中国传统绘画教育之境
        四、中国传统绘画教育的虚实之境
    第三节 中国传统绘画教育虚实之境的多学科阐释
        一、中国传统绘画教育虚实之境的美学观照
        二、中国传统绘画教育虚实之境的哲学阐释
        三、中国传统绘画教育虚实之境的心理学分析
        四、中国传统绘画教育虚实之境的文化学意蕴
第三章 中国传统绘画教育的实境分析
    第一节 中国传统绘画教育的师生及其交互关系
        一、中国传统绘画教育中的教师
        二、中国传统绘画教育中的学生
        三、中国传统绘画教育中的师生交互关系
    第二节 中国传统绘画教育的内容分析
        一、中国传统绘画教育的教学内容
        二、中国传统绘画教育的类别
    第三节 中国传统绘画教育的形式与途径
        一、中国传统绘画教育的形式
        二、中国传统绘画教育实境的途径
    第四节 中国传统绘画教育实境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中国传统绘画教育实境的教学方法
        二、中国传统绘画教育实境的教学手段
第四章 中国传统绘画教育的虚境分析
    第一节 中国传统绘画教育的理想境界
        一、“天人合一
        二、“自然无为”
        三、“出神入化”
    第二节 中国传统绘画教育的理念
        一、“师徒同体”
        二、“体验妙悟”
        三、“外师造化”
        四、“道技合一”
    第三节 中国传统绘画教育的目标诉求
        一、绘画知识
        二、绘画技能
        三、绘画人格
        四、绘画思想
第五章 中国传统绘画教育的虚实转化
    第一节 中国传统绘画教育的从实到虚
        一、中国传统绘画教育实境中理想境界的追求
        二、中国传统绘画教育实境中教育理念的引领
        三、中国传统绘画教育实境中教育目标的确立
    第二节 中国传统绘画教育的从虚到实
        一、理想境界的达成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
        二、虚境的理念应指引绘画教学实践活动
        三、虚境的目标应实现在绘画教学实践活动中
    第三节 中国传统绘画教育的虚实转化
        一、虚实转化推动着中国传统绘画教育的发展
        二、虚实转化象征着中国传统绘画教育理想境界的达成
第六章 中国传统绘画教育虚实转化的策略
    第一节 意念教学策略
        一、“感”
        二、“思”
        三、“悟”
    第二节 知识教学策略
        一、“观”
        二、“问”
        三、“融”
    第三节 实践教学策略
        一、“品”
        二、“摹”
        三、“写”
    第四节 情境教学策略
        一、“亲师合一”
        二、“心师造化”
        三、“交游切艺”
    第五节 创新教学策略
        一、“转益多师”
        二、“艺随世移”
        三、“通便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后记

(8)魏晋南北朝音乐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源起篇
    第一节 时政与音乐美学
        一、才与性的交锋
        二、生与死的挣扎
        三、礼崩乐坏
    第二节 玄学与音乐美学
        一、言、意与象
        二、形神关系
        三、声无哀乐
    第三节 佛学与音乐美学
        一、神与天乐
        二、佛与心
        三、中观与中音
    第四节 音乐实践与音乐美学
        一、从"乐"到"和声"
        二、雅乐的衰落与俗乐的兴盛
        三、佛教音乐与西域民族音乐
第二章 和声篇
    第一节 "和"范畴的内涵及其演变
        一、听觉的和谐
        二、多元化的统一
        三、内容与形式的和谐
        四、主体的和谐
    第二节 自然之和
        一、"八音有本体,五声有自然"
        二、"音声有自然之和,而无系于人情"
        三、"渐近自然"
    第三节 音声之和
        一、"和比"
        二、"声文两得"
        三、"中和"
    第四节 主体之和
        一、"乐者,使人精神平和"
        二、"声音以平和为体"
第三章 乐象篇
    第一节 乐象问题的由来及其内涵
        一、象、道与声
        二、乐象的指称问题
        三、乐象的含义
        四、乐象问题的研究价值
    第二节 特征论
        一、主客交融、以心驭声
        二、心慷慨忘归,情舒放远览
        三、游心大象,妙在象外
    第三节 意境论
        一、"大成之乐"与"天乐"
        二、"微妙无形,寂寞无听"
        三、"弦外之意,虚响之音"
    第四节 "和声无象"论
        一、对音声中盛衰吉凶之象的批判
        二、对音声中功德之象的批判
        三、对音声中主体心象的批判
    第五节 心象论
        一、心象的不确定性
        二、心象的自由性
        三、心象的三种境界
    第六节 音心对映论
        一、声有哀乐论中的音心对映
        二、声无哀乐论中的音心对映
第四章 雅俗篇
    第一节 雅俗之争
        一、雅乐与俗乐
        二、雅俗的分野
    第二节 雅乐观
        一、清雅
        二、素雅
        三、淡雅
    第三节 俗乐观
        一、统治阶层的倡导
        二、魏晋风度与才艺表演
        三、俗乐对礼的超越
        四、悲乐对乐感文化的扬弃
    第四节 雅俗论
        一、悲乐论
        二、成因论
        三、互补论
第五章 乐教篇
    第一节 价值论
        一、从"和其志"到"穷其趣"
        二、从"节情"到"宣情"
        三、从"比德"到"畅神"
    第二节 人性论
        一、"顺性"之乐
        二、"夫乐者,天地之体,万物之性也"
        三、"和声之感人心,亦犹酝酒之发人性"
    第三节 社会论
        一、音乐"移风易俗"命题的提出
        二、音乐"移风易俗"功能的表现
        三、音乐"移风易俗"功能的实施
结语
附录:中国音乐美学史研究着作
参考文献
后记

(9)“中国艺术精神”问题研究 ——以徐复观为出发点(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之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徐复观与“中国艺术精神”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二、为何以徐复观为出发点?
三、研究思路 上篇:徐复观对中国艺术精神的现代诠释
第一章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的诠释进路
    第一节 徐复观的艺术诠释起点
    第二节 徐复观的艺术诠释方法
    第三节 对徐复观艺术诠释方法的再思考
第二章 现代艺术——西方文明危机反思中的"中国艺术精神"
    第一节 台湾"现代艺术论战"的缘起
    第二节 徐复观的现代艺术观
    第三节 现代艺术与庄子美学之关联
第三章 中国画——儒道区分视野下的"中国艺术精神"
    第一节 "中国艺术精神"的思想基础
    第二节 庄子美学——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的主干
    第三节 徐复观对中国画现代意义的展望
第四章 文学——儒道互补诠释中的"中国艺术精神"
    第一节 徐复观诠释儒家的视角
    第二节 儒家美学——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的补充
    第三节 徐复观中国文学精神论辨 下篇:中国艺术精神的现代重构
第一章 20世纪的"中国艺术精神"问题
    第一节 "中国艺术精神"问题的缘起
    第二节 "中国艺术精神"探索的几个路向
    第三节 现代新儒家视野中的"中国艺术精神"
第二章 对20世纪"中国艺术精神"问题的反思
    第一节 艺术精神探索的单线化
    第二节 艺术精神价值的虚无化
    第三节 禅宗与中国艺术精神
第三章 什么是中国艺术精神?
    第一节 "中国艺术精神"的概念辨析
    第二节 重构中国艺术精神的意义
    第三节 现代语境中的中国艺术精神 结语 通过徐复观而思 主要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后记

(10)诗境规划设计思想刍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规划设计理论的困境
        1.1.1 环境危机的挑战
        1.1.2 “人文困境”的迷茫
        1.1.3 中华文化精神传承的缺失
    1.2 规划设计理论的诗意追求
        1.2.1 “诗之国度”的文化唤醒
        1.2.2 “诗意栖居”哲学思想的启发
        1.2.3 “山水城市”思想的昭示
        1.2.4 “建筑意”的点悟
        1.2.5 人文美学修养的培育
    1.3 研究目的、意义和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3.3 研究方法
2 诗之国度与诗境
    2.1 诗之国度
        2.1.1 中国文化发展始终与诗相伴
        2.1.2 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
        2.1.3 中国人价值观念和精神风貌的诗化
    2.2 “诗之国度”的精神智慧——诗境
        2.2.1 诗境的概念
        2.2.2 意境的缘起与认知
        2.2.3 诗境的语言学表意特徵
        2.2.4 “诗境”的文化内涵
    2.3 诗境的美学意义
        2.3.1 诗境的自然美
        2.3.2 诗境的情感美
        2.3.3 诗境的创意美
3 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诗境营建
    3.1 诗境表现的中国传统建筑
        3.1.1 传统建筑的诗学表达
        3.1.2 建筑群体对诗词格律的感应
        3.1.3 建筑营造的浪漫诗意与匠心巧思的技术理性
    3.2 诗境化身的中国园林
        3.2.1 诗情画意的艺术天地
        3.2.2 诗韵浸染的园景领悟
        3.2.3 诗境伴随的园林发展
        3.2.4 各具旨趣的园林意境
    3.3 诗境意蕴的中国传统聚落与城镇
        3.3.1 诗文化培育的栖居佳境
        3.3.2 天人合一的风水规划
        3.3.3 与山水交融的诗意
        3.3.4 诗学诠释的城市气质
        3.3.5 诗化的“八景”文化
4 西方规划设计思想诗境意义评析
    4.1 西方古典城市规划思想
        4.1.1 古希腊时期
        4.1.2 古罗马时期
        4.1.3 中世纪时期
        4.1.4 文艺复兴时期
        4.1.5 启蒙运动时期
        4.1.6 从“诗境”观看西方古典城市规划思想
    4.2 近现代西方城市规划思想
        4.2.1 偏向人本主义的规划思想
        4.2.2 偏向理性主义的规划思想
    4.3 当代西方城市规划思想
        4.3.1 “後现代主义”的转变
        4.3.2 生态环境观的转变
        4.3.3 规划思想理论与实践的新开拓
    4.4 西方园林与诗境
        4.4.1 源起伊甸园
        4.4.2 西方古典园林源流
        4.4.3 西方园林的转变
        4.4.4 西方现代园林的走向
5 “诗境空间”的营造
    5.1 从“功能空间”走向“诗境空间”
        5.1.1 建筑空间理论的发展
        5.1.2 “诗境空间”论的提出
    5.2 “诗境空间”特质
        5.2.1 有灵性的空间
        5.2.2 有层次的空间
        5.2.3 有意味的空间
        5.2.4 有教化的空间
    5.3 “诗境空间”原理
        5.3.1 师法和顺应自然,营造和谐意象
        5.3.2 灌注人文艺术、升华审美品位
        5.3.3 显现个性特色,表达真情创意
    5.4 “诗境空间”设计观
        5.4.1 “诗境空间”理念的价值
        5.4.2 “诗境空间”设计程序
6 “诗境城市”的追求
    6.1 当代中国城市规划建设成就与问题
        6.1.1 城市规划建设的改革发展成就
        6.1.2 城市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
    6.2 规划建设指导思想的寻求
        6.2.1 规划建设问题的根源审思
        6.2.2 规划思想的时代要求
    6.3 “诗境城市”思想及其特性
        6.3.1 “诗境城市”概念
        6.3.2 “诗境城市”特性
    6.4 “诗境城市”规划策略
        6.4.1 山水美学策略
        6.4.2 生态科学策略
        6.4.3 文脉主义策略
        6.4.4 风水借鉴策略
        6.4.5 诗学修养策略
    6.5 西安城市规划建设之“诗境”蕴含解读
        6.5.1 山、水、城关系统筹
        6.5.2 承续名城唐风
7 住区规划建设的“诗意栖居”
    7.1 住区规划建设的进步与误区
        7.1.1 人居环境的改善与进步
        7.1.2 住区规划建设的误区
    7.2 住区环境艺术特徵
        7.2.1 回归自然、闲适温馨
        7.2.2 人情味浓、归属感强
        7.2.3 生态技术人本为上
    7.3 创造中国特色的现代“诗意栖居”
        7.3.1 住区环境设计“妙造自然”
        7.3.2 住宅建筑“新中式”创意
8 风景名胜区的诗境提升
    8.1 风景名胜区的建设成就与诗境遗产
        8.1.1 风景名胜区的建设成就
        8.1.2 风景名胜区范例的诗境遗产
    8.2 风景名胜区规划建设问题诟病与教训
        8.2.1 指导思想的偏差
        8.2.2 认识的误区
        8.2.3 戕害风景的开发
        8.2.4 我国风景名胜区资源被破坏的深刻教训
    8.3 树立规划指导思想的诗境观
        8.3.1 风景审美诗境的滥觞与发展
        8.3.2 诗境是风景名胜区的灵魂
        8.3.3 提升诗境观在风景名胜区规划中的主导地位
    8.4 风景名胜区诗境观规划的理念与原则
        8.4.1 “顺其自然”的维护——理念之一
        8.4.2 意境升华的弘扬——理念之二
        8.4.3 确保诗境的技术原则
        8.4.4 风景旅游城市规划的诗境协调
9 结语:永恒的诗境追求
    9.1 诗境思维的培育
        9.1.1 诗境思维激发创作活力
        9.1.2 诗境思维谋求情境和谐设计
        9.1.3 诗境思维浓缩心灵感悟
        9.1.4 诗境思维滋养民族文化精神
    9.2 诗境理想的召唤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个人规划设计实践的诗境追求

四、怡情养性 太和之境——中国茶疗的文化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茶叶的体质养生文献研究[D]. 梁木子.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三国文人论[D]. 许庆双.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05)
  • [3]古代琴论中的演奏美学研究[D]. 郭艺璇. 南京艺术学院, 2017(05)
  • [4]“释躁平矜,怡情悦性”——浅析茶道养生文化中的人际和谐价值[J]. 叶舒阳. 青年文学家, 2017(02)
  • [5]林泉乐居—明末江南园林美学思想研究[D]. 李琛. 南京林业大学, 2016(03)
  • [6]《<清史稿·艺文志>补编》着录笔记小说集解[D]. 张帆.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7]中国传统绘画教育的虚实之境研究[D]. 刘正军.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3)
  • [8]魏晋南北朝音乐美学思想研究[D]. 刘莉.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0)
  • [9]“中国艺术精神”问题研究 ——以徐复观为出发点[D]. 刘建平. 武汉大学, 2010(09)
  • [10]诗境规划设计思想刍论[D]. 刘晓晖. 重庆大学, 2010(07)

标签:;  ;  ;  ;  ;  

滋养,和谐的境界:中国茶疗法的文化反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