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闸下游河岸滑坡成因分析及治理

武林闸下游河岸滑坡成因分析及治理

一、武林水闸下游河岸滑坡原因分析及治理(论文文献综述)

侯岑[1](2015)在《河流消落带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兰溪市塔山湿地公园为例》文中提出自古人类就“逐水草而居”,无论是水网遍布的江南,还是大漠飞沙的塞北,河流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河流消落地带自然成为人与河流交流的主要场所。然而,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推进,人类对河流不合理科学的开发和建设,不仅破坏了人类自己的利益,还使河流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也失去了家园。为了使河流重新成为生态多样、环境优美的栖居之地,河流的生态修复正在被广泛关注,滨河消落带景观重建与更新也成为城市景观建设的重要内容,并与城市居民的使用需求密切联系起来。本论文从河道生态景观的角度出发,针对我国城市河道的建设现状以及河流季节性雨洪特征,结合城市滨河景观营造和河堤生态修复,探索有助于改善人水关系的现代城市河岸滨水区域建设的理论与方法,总结归纳城市河堤生态恢复的方法及其低成本管理模式下的生态景观营建,为城市河道生态建设提供技术支持,以促进恢复河流生态和自然优美的河道景观,增加人与河流的交流与互动。论文通过对国内外河流生态景观建设相关理论与实践以及河流消落带景观相关概念的研究,从设计原则、场地资源分析、景观规划理念、生态恢复策略、景观改造策略、游览体验策略六个角度对河流消落带景观设计策略进行剖析,结合国内外优秀河流消落带景观设计的实践案例,进而将设计策略应用在兰溪市衢江西岸消落带(即塔山湿地公园)滨河生态景观规划设计的实践中。论文在后半部分以兰溪市塔山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研究为例,对其现状进行分析,主要从场地周边区域自然现状、景观资源现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背景、场地地形、雨洪条件以及植被生长状况等方面介绍塔山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背景与现状。在此基础上,对塔山湿地公园即衢江西岸消落带开展深入的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首先对塔山湿地公园进行总体定位,确定规划设计原则,从对河流消落地带的生态恢复和景观营造两大对策出发,对兰溪塔山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进行深入探讨,最终对河流消落带景观设计的发展提出了总体思考。

马国哲[2](2013)在《龙门山活动推覆体特大地质灾害形成机理与防治对策研究》文中指出人类对特大地质灾害的认识滞后于地质灾害的防治要求。在人口稠密和集中地区发生罕遇特大地质灾害所造成的人民生命和财产损失是惊人的,开展其形成机理研究是有效进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基础。笔者在应用岩体力学理论研究2008.5.12“汶川”Ms8.0级特大地震的成因时,提出了“龙门山活动推覆体”的概念:是一个由滑脱层和边界断裂围限而成的宏观岩体,长度接近500km,宽度接近50km,深度接近20km,推覆体岩体具有整体活动性,并处于以挤压构造应力为主的三维应力场中。与龙门山断裂带这一传统地质构造术语相比,活动推覆体不仅包含了地质构造、构造地貌因素,而且隐含了地壳岩体结构及岩体的受力、运动与破坏因素,因此该概念可以满足研究特大地质灾害所涉及地质体在深度及广度范围方面的要求。龙门山推覆体具备特大地质灾害孕育和发生必需的独特地质环境条件,是内动力地质灾害(地震、断裂)和外动力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的孕育、发生和发展的统一体和承载体。内、外动力地质灾害之间形成地质灾害链,防治难度大。本文以龙门山活动推覆体地壳岩体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论的研究方法,在全面研究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基础上,综合区域地质构造学、地球物理学、地震地质学、岩体力学、岩石物理学、工程地质学、灾害地质学、大地测量学等多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尤其是运用岩体力学关于地壳岩体变形和破坏的相关最新理论成果,对龙门山推覆体以地震为主的内动力地质灾害形成机理,地震滑坡(崩塌)、震后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的发生机理,内、外动力地质灾害之间的连锁激发关系,地质灾害链的构成特点及危害特点等诸多环节进行了全面研究,对诸如推覆体地壳深部流体对抗剪强度的影响、地震同震地表破裂形成的岩体力学机理、工程防治特大地质灾害的有效性等前沿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三层次防治对策。主要结论有:1、以龙门山推覆体地壳岩体作为研究对象,能满足特大地质灾害研究所涉及地质体对深度与广度的要求。龙门山推覆体是一个由滑脱层和边界断裂围限而成的宏观岩体,长度接近500km,宽度接近50km,深度接近20km。内部包含了4条主干断裂和滑脱层几个主要构造结构面。位于中地壳顶界的滑脱层是推覆体发生逆冲推覆运动的底部动力边界,也是中、上地壳岩体之间最主要的构造结构面。埋深12-26kmm,沿南西向北东方向变深。其物理力学属性是因板块水平运动挤压而产生的地壳岩体局部剪切熔融层,表现出各向异性、低速高导等物理力学属性。2、在亚欧板块碰撞产生的挤压大地构造应力背景下,在青藏地块(巴颜喀拉)与华南地块(四川盆地)之间形成了龙门山推覆体型地块边界带,自晚更新带以来其新构造活动特征是活动推覆体,整体逆冲活动速率1~3mm/yr,方向南东。推覆体地壳岩体长期处于北西-南东向的挤压构造应力状态,主要沿已有区域性地质构造面发生剪切破坏。3、推覆体地壳岩体的变形和破坏规律符合岩体结构控制论。主要表现为沿已有构造结构面发生剪切滑移破坏,抗剪切滑移强度符合拜尔利定律(Byerlee’s law)。滑脱层具有发生剪切滑移(粘滑)的强度条件和几何条件,因而是龙门山活动推覆体发生7级以上特大地震的主要构造结构面(控震层)。沿滑脱层发生的剪切滑移(粘滑)是形成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及未来复发地震的岩体力学成因机制。4、龙门山地区地震强度与推覆体整体活动速率无关,而与控震结构面一滑的抗剪切滑移强度密切相关。与其埋深呈显着线性相关性:8级地震的震源深度接近20km;7级地震的震源深度接近14kmm;6级地震的震源深度接近lOkm。据此可以圈定出7级以上地震可能发生区域的范围。5、在7级地震、Ⅸ度以上地震烈度区发生的大型高速远程地震滑坡主要受斜坡的弹-塑性二元结构控制。地震波(P波)及强烈的地震水平加速度在斜坡弹一塑性介面突然产生强大的拉应力,导致斜坡风化覆盖层产生自上而下贯通的拉裂破坏,进而引起滑床区岩体发生快速剪切破坏,是形成数量众多的大型、深层、高速、远程地震滑坡的主要力学机制。6、从地质灾害防治的角度对龙门山推覆体特大地质灾害链提出了新的认识。地质灾害链主要表现为两大类。一类是强烈地震激发不稳定斜坡—滑坡(崩塌)同震型短时地质灾害链;另一类是区域暴雨激发滑坡(崩塌)—泥石流震后长周期地质灾害链。7、针对地震滑坡和震后泥石流提出了不同的防治思路。地震滑坡应在间震期将潜在不稳定斜坡作为防治对象。采取留置安全距离,辅助采取必要的锚固工程措施进行综合防治。震后泥石流应在调查、评估的基础上,采取规划避让为主、应急排险为辅,以防为主的防治思路。审慎采取工程防治措施。8、龙门山地区特大地质灾害具有自然性、长期性、区域性、群发性、成灾后果严重的诸多特点,宜采取预防为主、避让为主、重视宏观规划的防治原则。将避免城镇损毁作为该区特大地质灾害防治的首要目标。基于地质环境容量考虑基础之上,提出了三层次防治对策:区域战略性宏观控制对策、流域局部避让对策及单点工程治理相结合的综合防治对策。

任树强[3](2012)在《京杭运河杭州主城区段滨水景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论文以杭州市实施的“京杭运河(杭州段)综合保护工程”为背景,结合京杭大运河的申遗工作,借鉴杭州“西湖综合保护工程”滨水景观保护、恢复、构建的成功经验,探讨了京杭运河杭州主城区段滨水景观的保护、恢复、整合和构建。论文首先对“京杭运河(杭州段)综合保护工程”进行了解读,并由“西湖综合保护工程”滨水景观构建的成功经验获得启示,由此提出了论文的研究对象。其次,以我国传统滨水景观构建的理念与方法、环境行为心理学、景观生态学、分形几何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作为论文研究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对京杭运河杭州主城区段滨水景观的要素进行了提取和解析,以及对京杭运河杭州主城区段滨水景观的指标进行了分析。最后,以前面的内容为依托,结合京杭运河杭州主城区段的历史文化、现状特征和城市的需求,探讨了京杭运河杭州主城区段滨水景观特色的建设。

戴天放[4](2010)在《鄱阳湖流域农业环境变迁与生态农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紧紧围绕鄱阳湖流域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互动关系这一核心,主要采用历史研究为主,结合生态学、农学和经济学等跨学科研究的方法,探索农业开发与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互动规律,总结经验教训并借鉴传统生态农业思想、模式和技术,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提供对策。考诸鄱阳湖流域农业开发和生态环境变迁史,可以发现历史上鄱阳湖流域农业开发经历了一个由开发不足、到开发适度再到开发过度和环境治理的阶段。相应的,其生态环境也经历了一个由封闭到平衡,再到开始失衡、逐步恶化,再到逐步改善的变迁过程。其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在古代突出地表现为由于垦殖过度所致水土流失所带来的频繁的水旱灾害;到现代,除了上述历史时期存在的自然灾害以外,还有受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影响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其农业环境变迁史可以概括为:远古至秦汉时期,是生态环境由荒凉向开化发展的阶段;隋唐五代时期,是生态环境平衡发展阶段;宋元时期,是生态环境开始失衡阶段;明清时期,是生态环境逐渐破坏恶化的阶段;近代以来,生态环境呈现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建国以来生态环境经历了一个恶化——治理——改善的过程。在此,我们可以得出历史的经验教训:农业开发必须适应复杂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只有全面地把握自然生态环境的总体,才能使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充分地持续地发挥作用,经济社会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相反,如果不顾自然生态环境的复杂性,掠夺性开发资源,就必然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处理好农业开发与环境治理之间的关系,必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我国传统生态农业中“三才论”、“三宜说”、精耕细作、培肥地力、基塘农业、用养结合等农业思想、模式和技术,值得继承和发扬。自宋至清,鄱阳湖流域传统农业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符合生态农业原理的技术和模式。建国以来鄱阳湖流域生态农业发展历程经历了自发型生态农业阶段、资源型生态农业阶段、高产型生态农业阶段、优质型生态农业阶段和持续型生态农业阶段等5个阶段,创造的“猪—沼—果”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成为我国南方唯一重点推广的生态农业模式,标志着鄱阳湖流域生态农业发展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鄱阳湖流域现代生态农业的成效是显着的,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发展生态产业是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经济基础,建设高效生态农业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产业的优势所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可区划为3个不同的区域;其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可设计为4大类、18小类;其高效生态农业技术体系构成包括生态结构合理化技术体系及农业系统功能强化(集约化)技术体系。发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离不开建立与健全政府扶持政策与实施体系,此外,还要突出围绕高效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目标与主要障碍因素,对主要组织与制度(政策)安排进行研究、设计与创新。

安亚明[5](2007)在《京杭运河(杭州城区段)景观保护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京杭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流程最长的一条人工河流。它纵贯南北,历史上曾是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京杭运河联接五大水系,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中国唯一南北走向的长河,对我国古代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它和长城并称中国古代两大工程奇迹。杭州作为南端的终点,京杭运河不仅为杭州城市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且给杭州留下了厚重的文化内涵。但是,从近代以来,随着杭州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运河的交通功能逐渐淡化,运河两岸繁荣的商业文化也渐趋衰弱,人文景观也大不如以前。同时,由于沿岸工业的发展,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往运河,水质严重恶化,长期的用地功能演变和多阶段的建设改造,又造成运河两岸的用地功能杂乱,景观环境造到破坏。京杭运河杭州段两岸的景观价值、生态价值、历史文化价值一直得不到很好的体现。随着运河功能的转变以及中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唤醒对京杭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运河迎来了景观发展和保护的大好时机。与此同时,运河的历史和景观价值在观念上逐渐被认可。然而在京杭运河杭州城区段的景观设计中,却仍旧出现抹煞地域特征、简单套用规划模式的做法。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本论文从京杭运河(杭州城区段)景观的构成出发,重新思考运河景观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并对运河景观保护的现状与发展的趋势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以其为沿河六省市京杭运河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借鉴。本论文从研究京杭运河历史入手,着重阐述了杭州城区段两岸景观的发展历程,并通过对现存历史古迹的调查和梳理,以及利用线文化Cultural Routes)遗产保护现有景观理念的探讨,提出京杭运河(杭州城区段)景观保护的原则,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保护的措施和方法。同时,以实地调查京杭运河杭州下城区段、拱墅区段、江干区段景观发展的实际为基础,结合问卷调查,并借鉴国内外运河景观保护和发展的成功经验,提出京杭运河(杭州城区段)景观发展必须以保护为基础,强调功能性、实用性、生态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只有这样,才能使古老的运河景观焕发勃勃生机,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赵颖[6](2005)在《珠江节水型社会构建研究》文中指出建立珠江节水型社会是珠江水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依托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和作者管理实践,立足流域水资源宏观管理,在对概念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考虑到流域内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借鉴目前国际、国内先进的关于节水型社会的建设的研究和实践成果,遵循科学、实用及简明的原则,初步构建了珠江节水型社会,给出了珠江节水型社会的内涵、阶段划分及建设意义,并从行政、工程、经济和技术等多种措施出发,提出当前建设的重点,用以指导实际工作及全面推进珠江节水型社会建设。

李剑锋,梁昭[7](2004)在《武林水闸下游河岸滑坡原因分析及治理》文中指出对新建的武林水闸下游河岸滑坡的形成条件和原因的综合分析表明,形成滑坡的原因有多个方面,除了岸坡岩土性质和组成、地表水作用和地下水作用等客观因素外,人为因素特别值得引起我们重视和认真总结,这对今后工程建设管理中工程安全与质量意识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武林水闸下游河岸滑坡原因分析及治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武林水闸下游河岸滑坡原因分析及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1)河流消落带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兰溪市塔山湿地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对象和范围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框架
    1.6 论文的研究特色与局限
2 河流消落带景观规划设计理论研究
    2.1 河流消落带的概念
        2.1.1 河流消落带的定义
        2.1.2 河流消落带的特征
        2.1.3 河流消落带的分类
    2.2 河流消落带景观
        2.2.1 河流消落带景观的定义
        2.2.2 河流消落带景观的构成
        2.2.3 河流消落带景观的特征
    2.3 河流消落带景观与滨水景观
        2.3.1 滨水景观的概念
        2.3.2 河流消落带景观与滨水景观的关系
    2.4 河流消落带景观的建设现状及研究进展
        2.4.1 国外河流消落带景观的研究进展与建设经验
        2.4.2 国内滨水消落带景观的建设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
    2.5 小结
3 河流消落带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3.1 法国佩尔勒马恩河岸景观设计
    3.2 浙江台州永宁公园景观设计
    3.3 广东中山岐江公园景观设计
    3.4 芜湖商务文化中心区中央公园景观设计
    3.5 浙江金华燕尾洲公园景观设计
    3.6 小结
4 河流消落带景观规划设计方法探究
    4.1 河流消落带景观设计原则
    4.2 场地资源环境分析
        4.2.1 河流水文分析
        4.2.2 消落带地质结构分析
        4.2.3 消落带生态分析
        4.2.4 场地周边或市域范围内景观资源分析
    4.3 河流消落带总体景观规划
    4.4 生态景观设计
        4.4.1 生态驳岸
        4.4.2 生态化河床
        4.4.3 生态湿地
    4.5 植物景观设计
        4.5.1 植物设计原则
        4.5.2 消落带景观设计植物的选择
        4.5.3 植物景观营造模式
    4.6 景观体验设计
    4.7 小结
5 河流消落带景观设计实例研究——兰溪市塔山湿地公园景观设计
    5.1 塔山湿地公园概况
        5.1.1 塔山湿地公园区域自然现状
        5.1.2 塔山湿地公园设计背景
        5.1.3 塔山湿地公园设计目的和必要性
    5.2 塔山湿地公园现状分析
    5.3 塔山湿地公园总体定位
    5.4 塔山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原则
    5.5 塔山湿地公园设计对策
        5.5.1 塔山湿地公园生态恢复对策
        5.5.2 塔山湿地公园景观营造对策
    5.6 塔山湿地公园景观设计
        5.6.1 合理的景观结构
        5.6.2 畅通的交通流线
        5.6.3 以生态为本的植物配置
        5.6.4 多样的亲水体验
    5.7 小结
6 结语
    6.1 研究总结
        6.1.1 河流消落带景观设计特点
        6.1.2 河流消落带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2)龙门山活动推覆体特大地质灾害形成机理与防治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特大地质灾害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
        1.3.1 地震研究脱离岩体力学实质
        1.3.2 不同学科间的交叉不够
        1.3.3 活动断裂研究地震成因存在的缺陷
        1.3.4 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研究脱离实际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方法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孕灾地质环境条件与致灾因子分析
    2.1 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特征
        2.1.4 河流水系
        2.1.5 植被
        2.1.6 社会经济情况
    2.2 地质构造特征
        2.2.1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2.2.2 龙门山推覆体平面地质特征
        2.2.3 龙门山推覆体剖面地质特征
        2.2.4 主要断裂带及其活动性
        2.2.5 次级推覆体
        2.2.6 多层次滑脱特征
    2.3 地层岩性
        2.3.1 区域地层简介
        2.3.2 龙门山推覆体地层简介
    2.4 工程地质岩组
    2.5 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评价
    2.6 致灾因子分析
    2.7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龙门山推覆体新构造活动及地壳岩体结构力学特征
    3.1 龙门山推覆体新构造活动特点
        3.1.1 新构造活动的定义与时间界限
        3.1.2 龙门山新构造活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历史
        3.1.3 龙门山推覆体新构造活动特征
        3.1.4 龙门山推覆体的地震活动性与“汶川”特大地震
        3.1.5 “汶川”特大地震与活动断裂关系的反思
    3.2 龙门山推覆体构造应力场
        3.2.1 区域构造应力特点
        3.2.2 龙门山现代构造应力场
    3.3 龙门山推覆体地壳岩体结构特征
        3.3.1 岩体结构的空间尺度效应
        3.3.2 龙门山推覆体地壳岩体结构类型
    3.4 龙门山推覆体地壳岩体力学强度特征
        3.4.1 龙门山推覆体地壳岩体剪切变形和破坏方式
        3.4.2 龙门山推覆体地壳岩体抗剪强度定量研究
    3.5 流体对龙门山推覆体滑脱层抗剪强度的影响
        3.5.1 推覆体地壳深部流体的存在及状态
        3.5.2 流体对滑脱层抗剪强度的影响
    3.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龙门山推覆体内动力地质灾害(地震)形成的岩体力学机制
    4.1 “汶川”地震形成机制的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4.1.1 研究现状与主要成果
        4.1.2 存在问题
    4.2 “汶川”地震形成机制的岩体力学解释
        4.2.1 岩体力学研究地震的已有成果
        4.2.2 从岩体力学角度解释“汶川”地震成因
    4.3 中国西部地震与区域性深大断裂的关系
        4.3.1 中国西部区域性深大断裂的特殊性与安德森模式的缺陷
        4.3.2 “汶川”地震同震地表破裂成因解释
        4.3.3 同震地表破裂是区域性深大断裂的雏形
    4.4 同震地表破裂的地质灾害效应
    4.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汶川”地震次生特大地质灾害特征及形成机制
    5.1 国内外关于特大地质灾害的划分标准
    5.2 “汶川”特大地震滑坡灾害
        5.2.1 地震滑坡的概念
        5.2.2 地震滑坡的分类
        5.2.3 “汶川”地震滑坡的研究程度与分类
        5.2.4 “汶川”特大地震滑坡(崩塌)灾害的特征
        5.2.5 “汶川”特大地震滑坡形成机理
    5.3 地震堰塞湖
        5.3.1 地震堰塞湖及其危害的研究现状
        5.3.2 “汶川”地震堰塞湖的分布特征
        5.3.3 地震堰塞湖的危险性评估与应急处置
        5.3.4 唐家山堰塞湖应急排险
    5.4 震后特大泥石流灾害
        5.4.1 泥石流发生的自然地理地质背景
        5.4.2 “汶川”震后泥石流的主要特点
    5.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龙门山推覆体地质灾害链认识与应用
    6.1 地质灾害链的研究程度
        6.1.1 地质灾害链概念的形成和演化
        6.1.2 “汶川”地震灾害链的研究程度
    6.2 “汶川”地震地质灾害链的再认识
        6.2.1 地质灾害链的起点
        6.2.2 地质灾害链的类型划分及实例
    6.3 地质灾害链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应用
        6.3.1 强震区是地质灾害链防治的重点
        6.3.2 同震型大型高速远程地震滑坡地质灾害链的防治
        6.3.3 震后型滑坡-暴雨激发泥石流地质灾害链的防治
    6.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龙门山特大地质灾害的再认识与三层次防治对策
    7.1 特大地质灾害认识现状
    7.2 龙门山特大地质灾害的再认识
        7.2.1 激发因素为特大地质灾害形成提供初始动力
        7.2.2 龙门山特大地质灾害成灾特点的再认识
    7.3 龙门山特大地质灾害三层次防治对策
        7.3.1 防治原则
        7.3.2 防治目标
        7.3.3 三层次防治对策
    7.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八章 结论、讨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讨论
        8.2.1 对特大地质灾害的再认识
        8.2.2 工程防治特大地质灾害的效果评价
    8.3 展望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京杭运河杭州主城区段滨水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京杭运河(杭州段)综合保护工程”解读
        1.1.2 “西湖综合保护工程”滨水景观构建经验的启示
        1.1.3 研究对象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城市河道整治与滨水景观相关研究
        1.3.2 京杭运河相关研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 研究框架
    1.6 创新点
第2章 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基础
    2.1 理论基础
        2.1.1 师法传统—我国传统滨水景观营造理念与方法的凝练
        2.1.2 价值取向:满足人对景观的需求—环境行为心理学相关理论基础
    2.2 方法基础
        2.2.1 学科支撑1—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
        2.2.2 学科支撑2—分形几何学相关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京杭运河杭州主城区段滨水景观要素提取与解析
    3.1 自然要素
        3.1.1 水
        3.1.2 植物
        3.1.3 动物
        3.1.4 “因借”
    3.2 岸线设施
        3.2.1 亲水设施
        3.2.2 驳岸
        3.2.3 游步道
        3.2.4 护栏
    3.3 桥船码头
        3.3.1 桥
        3.3.2 船
        3.3.3 码头
    3.4 文化要素
        3.4.1 传统习俗
        3.4.2 典故传说
        3.4.3 历史建筑
    3.5 人的要素
        3.5.1 行为
        3.5.2 心理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京杭运河杭州主城区段滨水景观指标分析
    4.1 主城区全段
        4.1.1 形态指数分析
        4.1.2 熵值分析
        4.1.3 分形维数分析
    4.2 拱墅区段
        4.2.1 形态指数分析
        4.2.2 熵值分析
        4.2.3 分形维数分析
    4.3 下城区段
        4.3.1 形态指数分析
        4.3.2 熵值分析
        4.3.3 分形维数分析
    4.4 江干区段
        4.4.1 形态指数分析
        4.4.2 熵值分析
        4.4.3 分形维数分析
    4.5 区段间分析
        4.5.1 形态指数分析
        4.5.2 熵值分析
        4.5.3 分形维数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京杭运河杭州主城区段滨水景观特色构建
    5.1 拱墅区段—历史风貌区
        5.1.1 历史建筑
        5.1.2 工业遗产
        5.1.3 传统工艺
        5.1.4 人物典故
        5.1.5 风俗民情
        5.1.6 滨水景观建设
    5.2 下城区段—都市风情区
        5.2.1 都市风貌
        5.2.2 滨水景观建设
    5.3 江干区段—梦幻未来区
        5.3.1 自然条件
        5.3.2 滨水景观建设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Ⅰ 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杭州宣言
    附录Ⅱ 关于京杭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的思考
    附录Ⅲ 京杭运河(杭州段)综合保护一、二期工程
致谢

(4)鄱阳湖流域农业环境变迁与生态农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Contents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学术回顾
    三、研究目标
    四、写作框架
    五、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六、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农业环境与生态农业理论基础
    第一节 流域生态学理论
        一、流域生态学的基础
        二、流域的结构和功能
        三、流域生态系统的特征理论
        四、流域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节 农业环境理论
        一、农业环境的概念和特点
        二、农业环境问题
    第三节 生态农业理论
        一、生态农业的概念与特征
        二、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 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与农业开发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研究区域的界定
        一、若干地理概念的解释
        二、研究区域说明
    第二节 鄱阳湖的形成、演变及其影响
        一、鄱阳湖的形成
        二、鄱阳湖的演变过程
        三、鄱阳湖演变所带来的影响
    第三节 鄱阳湖流域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
        一、鄱阳湖流域的原始农业与生态环境(5万年前~前21世纪)
        二、夏商西周鄱阳湖流域的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前21世纪~前771)
        三、春秋战国鄱阳湖流域的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前770~前221)
        四、秦汉六朝鄱阳湖流域的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前220年~589)
        五、隋唐五代鄱阳湖流域的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581~959)
        六、宋元鄱阳湖流域的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960~1368)
        七、明及清前期鄱阳湖流域的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1380~1840)
        八、近代鄱阳湖流域的农业经济演变与生态环境(1840~1949)
        九、新中国鄱阳湖流域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变动(1949~今)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鄱阳湖流域生态农业发展历史考察
    第一节 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生态农业精华的必要性
        一、农业生产和农业技术的历史沿袭性特点
        二、农业技术与特定环境条件相适应的特点
        三、农业技术具有民族性特点
    第二节 中国传统生态农业精华对鄱阳湖流域生态农业的启示
        一、"三才论"启示必须注重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关系
        二、"三宜说"启示生态农业模式必须灵活多样
        三、精耕细作传统启示生态农业生产技术应以劳动集约型为主
        四、培肥地力传统启示发展生态农业必须重视土地资源
        五、基塘农业传统启示生态农业必须建立循环生态系统
        六、用养结合思想传统启示保护农业生态资源的重要性
    第三节 鄱阳湖流域生态农业的发展历史
        一、鄱阳湖流域"原始"生态农业模式和技术发展概况
        二、新中国鄱阳湖流域生态农业发展历程
    第四节 鄱阳湖流域现代生态农业存在的问题
        一、生态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
        二、生态农业科技含量不高
        三、生态农业投资短缺
        四、生态农业建设的配套机制不健全
        五、生态农业产业化程度低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体系构建
    第一节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内涵与发展框架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内涵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框架
    第二节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的分区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区划图及各区命名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区划结果分析
    第三节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模式设计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模式设计的原则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主要模式设计
    第四节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技术体系创新
        一、构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技术体系的基本原则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技术体系构成
        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技术开发主要内容
    第五节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政府扶持体系与制度创新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政府扶持目标与发展策略选择
        二、建立与健全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政府扶持政策与实施体系
        三、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的组织制度创新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一、主要结论
    二、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京杭运河(杭州城区段)景观保护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 研究背景
    2 研究意义
    3 研究动态
    4 研究方法
        4.1 查阅文献
        4.2 调查研究
        4.3 理论分析
    5 研究范围
第二章 京杭运河(杭州城区段)景观历史回顾
    1 古代京杭运河景观历史回顾
        1.1 秦
        1.2 隋、唐
        1.3 元
        1.4 宋
        1.5 明、清
        1.6 古代京杭运河(杭州城区段)景观发展的特征
    2 近现代京杭运河景观发展状况
        2.1 民国初—新中国成立
        2.2 新中国成立—20世纪末
        2.3 21世纪
第三章 京杭运河(杭州城区段)的历史遗迹保护
    1 京杭运河的历史遗迹现状
        1.1 古代桥梁
        1.2 古代园林
        1.3 古代街巷
        1.4 古代建筑
        1.5 古代宝塔
        1.6 石刻碑碣
        1.7 近现代史迹
        1.8 其他遗迹
    2 京杭运河(杭州城区段)沿线的人文景观
    3 运河历史遗迹损坏原因
    4 运河遗迹的保护策略
    5 运河申请世界文化遗产
        5.1 世界文化遗产的申请标准
        5.2 文化线路的定义
        5.3 京杭运河作为文化线路的判别标准
第四章 京杭运河(杭州城区段)景观发展现状
    1 京杭运河景观构成要素
        1.1 河流景观
        (1) 排水、防洪与灌溉功能
        (2) 水质问题
        1.2 运河沿线的绿地景观
        1.3 沿岸景观
        1.4 跨越结构—桥梁
    2 运河交通
    3 运河外围环境
    4 运河组织管理
    5 景观现状及存在问题
        5.1 现状概况
        5.2 问卷调查
        5.3 存在问题
第五章 国内外运河景观的成功经验及其对杭州运河发展的启示
    1 国内外运河景观的成功经验
        1.1 国外运河景观的成功经验
        1.2 国内运河景观的成功经验
    2 运河未来景观规划原则
    3 运河未来景观建设措施
        3.1 治水与亲水并重
        3.2 重塑自然生态环境
        3.3 融入城市绿地系统
        3.4 展示市民生活风貌
        3.5 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
    4 运河未来景观专项规划
        4.1 建筑控制规划
        4.2 用地规划
        4.3 沿河绿地规划
        4.4 沿岸道路规划
        4.5 景观系统规划
        4.6 旅游远景规划
    5 运河未来景观分段规划
        5.1 拱宸桥区段
        5.2 湖墅区段
        5.3 武林区段
        5.4 艮山区段
        5.5 江干区段
    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6)珠江节水型社会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国内外节水型社会建设和研究现状
        1.2.1 国外现状分析
        1.2.2 国内现状分析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方法与意义
        1.3.1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2 珠江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意义
2 珠江水资源开发利用特点分析
    2.1 珠江自然特征
        2.1.1 自然地理
        2.1.2 河流水系
        2.1.3 自然资源
    2.2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特点分析
        2.2.1 人口与土地
        2.2.2 经济发展状况与特点
        2.2.3 水资源与开发利用特点分析
    2.3 主要的水资源问题
        2.3.1 防洪形势依然严峻
        2.3.2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
        2.3.3 流域性枢纽工程设施不足
        2.3.4 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2.3.5 水资源管理薄弱及公众参与意识不强
3 珠江节水型社会的内涵及整体构建研究
    3.1 珠江节水型社会内涵
        3.1.1 关于节水
        3.1.2 珠江节水型社会内涵
    3.2 珠江节水型社会发展目标
    3.3 珠江节水型社会主要任务
    3.4 珠江节水型社会的阶段划分
4 水资源控制性指标研究
    4.1 水资源总量控制
        4.1.1 取水许可管理权限
        4.1.2 水资源可利用量
    4.2 用水定额管理
        4.2.1 用户分类
        4.2.2 指标的层次结构
5 初始水权分配
    5.1 珠江水量分配原则及范围
    5.2 保证流量
        5.2.1 最小保证流量
        5.2.2 P=90%最枯月平均流量
        5.2.3 河道公共(生态)用水
    5.3 水量分配
        5.3.1 水资源可利用量及分配
        5.3.2 枯水期水量分配
    5.4 水量调度与管理
        5.4.1 基本概念
        5.4.2 调度的范围
        5.4.3 研究建立水资源调度系统方案
6 排污交易政策的研究
    6.1 水功能区划
    6.2 河流纳污总量
    6.3 入河排污口审批管理
7 基于总量控制的经济布局调整
    7.1 区域节水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7.2 基于总量控制的区域经济布局
8 珠江节水型社会保障机制研究
    8.1 硬件基础设施建设
    8.2 节水型社会运行机制建设
    8.3 关键技术研究
9 结语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References)

(7)武林水闸下游河岸滑坡原因分析及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1 滑坡概况
2 岸坡地质条件
3 滑坡性质和类型
4 滑坡形成条件和原因
    4.1 岸坡的岩土性质和组成
    4.2 气候和径流条件
    4.3 人为因素
    4.4 滑坡稳定计算
    4.5 滑坡原因综合分析
5 滑坡治理

四、武林水闸下游河岸滑坡原因分析及治理(论文参考文献)

  • [1]河流消落带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兰溪市塔山湿地公园为例[D]. 侯岑. 浙江农林大学, 2015(06)
  • [2]龙门山活动推覆体特大地质灾害形成机理与防治对策研究[D]. 马国哲. 兰州大学, 2013(05)
  • [3]京杭运河杭州主城区段滨水景观研究[D]. 任树强. 浙江大学, 2012(06)
  • [4]鄱阳湖流域农业环境变迁与生态农业研究[D]. 戴天放. 福建师范大学, 2010(08)
  • [5]京杭运河(杭州城区段)景观保护与发展研究[D]. 安亚明. 浙江大学, 2007(03)
  • [6]珠江节水型社会构建研究[D]. 赵颖. 河海大学, 2005(04)
  • [7]武林水闸下游河岸滑坡原因分析及治理[J]. 李剑锋,梁昭. 水力发电, 2004(01)

标签:;  ;  ;  ;  ;  

武林闸下游河岸滑坡成因分析及治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