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船舶CAD技术由二维模式向三维模式的转变

浅谈船舶CAD技术由二维模式向三维模式的转变

一、浅谈船舶CAD技术从二维向三维模式转变(论文文献综述)

霍芃芃[1](2021)在《基于模板库的明清官式建筑屋顶装饰构件重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明清官式建筑是传统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相结合的重要表现,是京城所独有的“历史记忆符号”和“文化发展链条”。我国现存明清官式建筑数量庞大,由于长期暴露于外界,多数正遭受着由于社会发展、自然环境与人为因素等方面导致不同程度的损坏。若建筑本体的信息未能获得阶段性精细留取,其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将永不复存在。因此,对明清官式建筑进行科学有效的本体保护与健康发展,兼具复杂性和紧迫性。明清官式建筑屋顶体量通常占据建筑主体一半以上,其形态结构精妙独特,是明清官式建筑的重要象征。其中装饰构件是屋顶结构中最为特殊且复杂的部分,通过传统三维建模手段难以准确还原其外部特征。现存信息不完整、原始建筑图纸等数据获取途径匮乏等问题,令其结构的历史演变过程以及形态现状无法得到准确记录。精细化三维重建有利于对明清官式建筑的现状进行留存,有利于制定相关监测修复保护方案,可为其信息留取与日常管理提供可靠基础与科学指导。本文基于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获得的密集匹配点云以及扫描点云数据,建立一个标准化、通用化的明清官式建筑屋顶装饰构件模板库,进而实现明清官式建筑屋顶装饰构件的自动化精细三维重建。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针对明清官式建筑屋顶装饰构件搭建三维模板库。对明清官式建筑屋顶结构的科学了解,是搭建其装饰构件模板库的重要前提。在该模板库中,首先基于图像密集匹配点云或激光扫描点云数据实现构件的粗略三维模型重建;随后利用三维建模软件,参照建筑图籍和手稿中记载的设计细节,对三维模型通过人机交互方式进行精细化调整。模板库中构件均依照预定义的三段式编码形式存储于模板库中。(2)形成一种空间地理位置配准机制实现模板库构件模型的自动调用。基于上述模板库成果,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目标识别与点云匹配的空间地理位置配准机制。该空间地理位置配准机制主要分为四个步骤,首先,根据You Only Look Once v3(YOLOv3)算法检测构件类型,并依据编码搜寻对应的三维模板模型;其次,将模板库中对应的构件模型转换为三维点云;第三,基于Sample Consensus Initial Alignment(SAC-IA)算法实现两组点云间的粗配准;第四,基于Scaling Iterative Closest Point(SICP)算法实现两组点云的精细配准。(3)对典型明清官式建筑屋顶装饰构件进行实例验证。通过选取明清官式建筑屋顶四类典型装饰构件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本研究所提出的空间配准机制的识别与配准结果表现良好,其中影像识别的整体正确率可达82.2%;在四种密度级别条件下,配准结果的均方根误差大多小于0.02m,其中81.25%小于0.02m,25%小于0.01m,在该配准机制的实施过程中,各类装饰构件的配准均在5.5s内完成。

梁川红[2](2020)在《BIM技术在科技楼项目成本控制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我国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如何实现高效节能的成本控制方法,是现代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去积极探索的方向。建筑信息模型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BIM5D是指在三维模型的基础上加上进度和成本。BIM技术为项目管理提供了方法,实现施工成本控制的精细化管理。因此探究BIM技术在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中的作用也显得尤为重要。第一阶段在学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分析和总结了 BIM和BIM5D技术的优缺点,详细分析了目前BIM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第二阶段对BIM技术在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分别从项目各个阶段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各阶段BIM技术的应用流程和应用价值。第三阶段结合科技楼项目,对前面的理论分析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广联达GTJ2018、云计价GCCP5.0、广联达三维场布软件、广联达BIM5D、FDS(Fire Dynamics System)等软件完成了计量套价、碰撞检查、火灾模拟疏散试验和施工模拟等。第四阶段运用挣得值法对本项目成本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总结项目成本和进度的执行情况,为项目管理提供依据。本文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研究了 BIM技术在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中应用,为BIM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李世杰[3](2020)在《基于关键链的工程进度4D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工程进度是三大目标中最为显性也最为关键的指标,随着BIM应用的深入,现有4D模拟已经可以实现进度管理的可视化和动态化,但并未考虑工程实践中对进度目标实现影响极大的资源供应状况,如何在4D模拟中融入资源约束,提高进度计划的可执行性和进度管理的有效性,是工程进度管理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解决考虑资源约束的工程4D进度管理问题,本文引入关键链项目管理理论及BIM-4D模拟方法,并通过分析关键链管理及BIM-4D模拟的现状,发现关键链管理在工程进度管理中尚未发挥优势与作用,且当前BIM-4D软件仅能做到工程的形象化进度演示,无法实现真正的模拟和优化。为此,本文在梳理工程参与主体的合同结构与现场组织协作关系的基础上,明确工程进度管理的关键要素,通过分析现场工程资源分类及工程文档管理现状,得出市场经济体制下,可靠的现场资源管理与文档管理是做好工程进度管理的前提与基础;结合当前BIM-4D模拟应用市场,对比分析了常用4D软件的功能,并给出Synchro 4D软件形象化演示的实施方案,以期发挥BIM强大的可视化与信息集成功能,降低施工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提高完工概率。针对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基于关键链的工程进度4D模拟管理体系整体框架,建立BIM-4D模拟平台,在实现施工进度可视化的同时,以关键链进度管理为驱动,以平台式“一体化”文档管理为管理依据,通过进度的动态控制,规范工程参与主体的施工过程管理,共形成了4个研究成果。(1)设计文件交互系统,确立平台化工程文档管理,提出将三维模型与工程文档进行链接,实现工程WBS、三维模型、进度计划、工程文档四者融合,实现检索、复杂工艺视频展示、已完工模型进度展示及文档对应的模型定位功能,降低施工过程的不确定因素。(2)设计工程资源管理系统,将工程资源划分为可更新资源与不可更新资源,并考虑不可更新资源的替代性,采用关键链管理与BIM-4D模拟平台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对各类资源进行分级管理。(3)集成工程文档管理、关键链资源管理及关键链进度优化功能,形成基于关键链的工程进度4D模拟管理体系。平台设置3个功能区,分别为已完工程静态施工空间管理、未完工程动态4D管理及文件交互管理,再将其划分15个子功能,功能之间相互联系,共同实现对工程施工阶段的可视化过程控制。在动态4D管理中,设立关键链缓冲预警功能,结合缓冲监控、计算机警报与三维模型标识,警示工程管理人员,并制定不同缓冲消耗情况下对应的执行方案,以最大限度加强工程进度的管控力,确保工程的正常进行。(4)本研究中基于关键链的工程进度4D模拟管理体系的核心驱动是关键链进度模拟模型。本文分别建立基于单资源调度的关键链识别模型和基于项目属性的关键链缓冲设置模型,以实现进度计划的优化,制定充分考虑项目不确定性因素的进度计划,在保证完工率的同时尽可能缩短项目工期。最后,使用本文方法进行实际案例分析与蒙特卡洛仿真实验验证,结果证明按本文方法所计算的缓冲值,其平均项目缓冲消耗为48%,为缓冲理想消耗比例,且工程按时完工率高达98%,极大确保了本文进度计划编制的可信度,以此验证本文关键链进度模拟模型的有效性。本文构建的基于关键链的工程进度4D模拟管理体系,综合考虑工程文档管理、工程资源管理及关键链进度优化,对工程进度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应用价值。

曹卫华[4](2020)在《编织产品智能化设计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编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见的产品编织类型有竹编、草编、藤编、柳编、棕编、结艺等,本文所指的编织产品主要是竹编和中国结。传统的编织行业缺乏创新、设计与制作难以分离、设计难以参与分工,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设计开发了一个辅助设计师进行编织产品设计的智能化系统。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是依托Rhinoceros、Coreldraw通用性CAD软件完成,开发语言为VBA,在Coreldraw平台上完成界面设计,利用Excel软件记录、传递参数,在Rhino平台上呈现辅助编织设计的效果。基于Corel Draw、Excel和Rhino跨平台技术开发的原型系统,能够实现编织产品的快速建模,通过良好的人机交互方式让设计师与建模软件高效合作,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通过用户需求、对现有产品的分析,以及对现有技术的调研,梳理出编织产品设计流程,并规划了编织产品智能化设计系统架构。将设计系统的功能模块分为结艺产品设计、竹编产品设计两大类模块,其中竹编产品设计模块又细分为:曲面细分功能、图案三维编织设计、圆形+矩形截面编织设计、备料计算四个功能模块。设计系统的功能模块是按照产品设计的流程进行划分的,这种划分方式可以减少用户使用程序投入的学习成本,从而快速进行编织设计。对结艺产品编织结构连接方式和竹编编织图案构成方式进行分析和规律总结;并对现有的技术做进一步优化,如图案像素化处理机制,图案在被处理过程中最小像素的设置,以及图案三维编织与产品基础编织的大小比例设置。系统用户界面的设计、开发。对用户操作界面进行分析,完成风格和功能定位,实现界面并进行优化,旨在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交互界面;通过Coreldraw VBA二次开发技术实现对Rhino、Excel软件的调用和控制,开发出本文研究的设计系统的功能和界面。智能化编织设计技术,是传统工艺与现代化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它能够帮助完成复杂编织结构的自动化生成,使设计更加高效便捷,还可以促进设计环节更深入地、有效地融入编织产品行业,助力行业升级。智能化编织辅助设计技术研究,为行业创新注入新动力,也为传统工艺的创新提供了新方法、新途径。

于明正[5](2020)在《基于Web的集装箱船舶配载三维可视化研究》文中指出集装箱船舶配载是港口运输作业中的核心内容,也是港口资源调配的关键组成部分,对港口作业效率、作业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随着国内港口信息化建设规模的扩大,结合管理信息化特点与三维可视化原理对集装箱船舶配载过程进行系统化设计已经成为必然趋势。相较于传统的集装箱船舶配载数据处理,三维可视化的呈现方式在生动形象地给予人们良好的数据表达体验的同时,重点在于能够及时发现集装箱装卸作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船舶稳性、倒箱等方面的问题,进而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本文围绕集装箱船舶配载问题,构建直观的三维可视化场景,提供支持配载业务的技术手段,在帮助实现整个业务流程规范化的同时,还能够及时监测港口配载业务活动,并为配载业务提供预警能力从而提高港口作业的安全性和实效性,使码头装卸与堆场管理之间的协调更加科学高效,对于集装箱船舶配载业务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意义。本文以港口集装箱配载作业为出发点,将信息管理与三维可视化技术相结合,考虑到船舶配载及装卸作业的应用场景,以J2EE框架为基础构建信息系统,利用WebGL及其Three.js图形库建立三维场景渲染到Web端,从而实现三维可视化状态。本文针对集装箱业务的特征,研究建立了集装箱船舶配载业务所包括的主要数据结构,实现基于Web端的三维可视化方案。同时,考虑到集装箱船舶配载业务因港口、船舶、集装箱等方面的差异,在其开发过程中实现业务流上也存在着不同的特征。采用微服务风格的特征对业务功能进行组件化分割,对代码与元素模块进行有效地集成并设计多种可复用的功能组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微服务化的组件复用管理,简化注册中心和服务网关的流程,通过将API暴露给外部应用,实现组件间的合理调配与部署,并结合开发流程将各组件与应用系统有机结合,提升可视系统的开发效率和系统的可用性。同时在组件与模型开发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开发标准,可以支持设计一个集堆场、船舶、集装箱模块为一体的应用系统,使系统化开发具备丰富的作业模拟应用交互功能,提升业务系统的可用性和应用性,从而帮助港口提升决策能力。总的来说,将三维场景渲染到Web端的实现方案改变了传统的配载及装卸作业被限制在港口内部封闭式系统中的工作方式,成为了一个开放式系统,可以有效地实现船方大副、港口作业调度员等多方协同工作,扩大信息共享的范围并提升港口作业效率。本文建立了一种可以参照的配载业务Web端三维可视化方案,并以此设计了规范的组件化系统开发模式,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吴琼[6](2020)在《基于多技术融合的公共建筑安全疏散仿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市规模的快速扩张,现代化的大型公共建筑越来越多的在城市中出现,与此同时,其发生火灾的隐患也随之呈高发态势。火灾的发生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火灾应急管理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受关注。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的问世,为建筑行业带来了重大变革,人们能够全方位地观察到建筑物的内部状况,实时进行疏散管理。BIM技术与Pathfinder疏散模拟软件相结合,方便了后期的真实演练,为公共建筑的安全疏散仿真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以公共建筑的人员安全疏散为研究方向,首先,介绍了BIM技术、Agent技术、粒子群算法以及公共建筑安全疏散等相关理论知识。其次,利用BIM技术构建了建筑模型,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疏散场景;利用Agent技术分别通过场景建模、感知建模、以及行为建模等方式建立了基于Multi-Agent的疏散模型。再次,设计了针对安全疏散问题的改进粒子群算法,第一步对速度更新公式进行了改进,第二步在疏散过程中给出了障碍物策略、目标值的确定策略以及碰撞冲突策略等方法,第三步引入恐慌因子,使算法符合疏散实际。最后,在上述工作准备就绪的基础上,把模型导入Pathfinder疏散模拟软件中进行仿真模拟,分别采用传统的最短路径法和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对模拟过程给予指导,通过对两种方法的结果分析,表明了应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所用疏散时间更短,最终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可行性。

周钰航[7](2020)在《碾压混凝土拱坝数字图形介质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家对BIM技术的战略引导和推广,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研究和应用成为当前的热点,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技术正在向数字化、信息化技术方向转型。BIM技术是数字图形信息和建筑物理信息的数字化描述,基于BIM技术为水利工程建立全生命期的平台,可以实现工程信息的集合、传递和共享。本文对碾压混凝土拱坝数字图形介质模型及其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研究三维数字实体地形模型的建模方法,提出了一种三维地形的自动构建方法;通过研究建立的碾压混凝土拱坝的三维数字模型的不同数据结构,找到有限元模型的精细转换的方法,避免了重复建模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对某碾压混凝土拱坝进行有限元分析,丰富了BIM模型的信息内容。主要成果如下:1、研究DXF文件格式,通过Python语言编写脚本处理DXF文件,读取等高线数据信息,利用Delaunay三角网描述地形曲面的拓扑关系,实现水利工程三维数字地形模型自动建模。2、研究了以基于特征的参数化建模为主,直接建模技术为辅的建模方法。并对建立的BIM模型的数据类型,找到一种将BIM模型向有限元模型精细化转换的中间数据格式,提出了基于SpaceClaim软件的BIM模型和有限元计算模型之间进行数据转换时丢失部分图形信息的方法。3、基于BIM技术对某碾压混凝土拱坝进行有限元受力分析,研究了转换后的有限元模型的六面体计算网格划分技巧,并基于《混凝土拱坝设计规范》(SL282-2003)对计算结果进行论证,拓展了BIM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王志远[8](2020)在《BIM技术功能设计优化及工程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等各领域的蓬勃发展,在建筑行业所展现的数字化、信息化、产业化也愈加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自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十几年前引入以来,虽给国内整个建筑行业带来了一次崭新的历史性变革,但尚未达到与国内同步接轨程度,国内对于BIM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同时Revit的二次开发技术与国外相比尚存在一定差距,软件功能不优化及本土化问题严重的现象突出。因此在工程设计阶段,诸多问题的存在作用下对BIM技术功能设计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及工程应用价值。本文以BIM国内应用发展现状为研究背景,分析研究BIM在国内存在一些本土化问题,重点对构件间搭接不合理、快速调整净高等问题进行研究。本文选取BIM中核心建模软件Revit作为创建信息化模型平台,运用C++语言与API技术手段,对BIM结构模块进行二次开发研究。本文提出了有效的搭接方式,编写出快速选择搭接方式的程序,有效解决柱与墙等不能重叠的现象且能够进行有效搭接的问题,并编写出快速调整净高的程序,采用实际工程案例相结合,对编写的程序进行应用并调试测验,改善了搭接不优化、净高调整不优化等问题,取得了BIM在设计阶段设计更优化、更便捷的显着成果。研究结果表明:在设计过程中提高了使用者的操作性、便捷性、高效性、准确性、适用性,有利于改善BIM在设计阶段作用的误区,利于促进BIM在国内本土化发展,同时为国内Revit二次开发技术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雷霆[9](2019)在《传统设计行业升级背景下的BIM正向设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信息时代迅速发展与进步,中国经济正稳步走向新常态。在此大背景下,我国等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几乎全部来自于数字信息技术的创新与深入应用。当下我国的传统行业面临着信息化升级与数字化转型的大趋势,而建筑业作为我国的传统行业之一,也必将迎来信息化转型升级时代。通过对建筑产业市场进行调查统计,尽管建筑产业总产值已经达到约21万亿元,但建筑产业的平均利润却微乎其微。主要原因在于当今建筑产业的实际现状仍为大而不强,业界的发展方式还较为粗放。同时,能源消耗过高、污染较严重、行业效率过低、质量安全事故多发等问题亦较为常见。因此目前我国建筑产业急需借助先进技术手段推陈出新,尽快实现新时代背景下的产业变革与转型升级。本文从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对传统建筑设计行业的冲击研究入手,通过对BIM技术及国内外发展现状的理论分析,对以CAD(Computer Aided Design,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为主导的传统建筑设计行业与BIM技术应用进行对比,提出在当前信息化发展大趋势下,应以BIM正向设计作为传统建筑设计企业转型升级的技术手段。详细论证了BIM正向设计在建筑设计各流程中的理论依据和操作方法。论文通过详细分析实际工程项目的正向设计流程,阐明BIM正向设计技术能够对传统建筑设计行业带来很高的经济与社会价值。同时,对建筑设计企业层面下的传统建筑设计行业转型升级所面临的困难与应对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了传统建筑设计行业转型与升级的相关应对策略,并为其他相关行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杨晓[10](2019)在《BIM2.0技术在居住建筑设计领域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建筑业面临着转型升级,BIM技术的发展将会是这场变革的关键环节,也是工程建设领域完成技术革新、转型升级的重要步骤。围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在建设工程项目规划设计、施工项目管理、绿色建筑等方面,更是把推动建筑信息化建设作为行业发展总目标之一。同时,我国房地产业迅速发展,给居住建筑设计带来了新的挑战。将BIM技术应用在居住建筑设计中,各专业之间进行协同设计,将会减少设计师的工作量,提高设计效率。尽管BIM技术在我国已有应用,但发展却不尽人意。本文希望通过对BIM2.0时期的BIM技术在居住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引发设计机构对居住建筑设计中使用BIM技术的必要性的重视,使得建筑从业者认识到BIM2.0时期的机遇,推广BIM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为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做出贡献。本文将BIM技术的应用阶段大致分为1.0时期、2.0时期、3.0时期、4.0时期。目前,我国建筑行业BIM技术的应用正处于由概念阶段转向实践应用阶段的重要时期,即走向2.0时期,从建筑方案设计开始至施工图设计结束,均采用BIM技术进行协同设计,这是建筑信息化进程的大趋势。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对BIM技术有了一定的认识并积极开展实践,涌现出一大批BIM技术应用的标杆项目。本文首先概述了BIM的概念以及发展历程,并阐述了BIM2.0时期BIM的应用模式。然后从场地分析阶段开始讲述如何使用BIM进行设计,将BIM技术应用在居住建筑设计的每一个环节,对各专业设计阶段应用BIM技术进行设计的方法进行介绍。最后以青岛翡翠天城项目中的住宅建筑设计为例,具体展现BIM技术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对BIM技术应用的分析,每一个设计阶段都可以使用BIM技术优化设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通过BIM在具体项目案例中的应用分析,了解到BIM技术在建筑设计全过程中的应用方法以及BIM技术对设计方法、设计思维的影响。BIM2.0是能完全体现BIM技术先进性的版本,住宅建筑全面应用BIM技术势在必行,对建筑业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和实际意义。

二、浅谈船舶CAD技术从二维向三维模式转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船舶CAD技术从二维向三维模式转变(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模板库的明清官式建筑屋顶装饰构件重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建筑三维建模
        1.2.2 模板库建模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明清官式建筑屋顶结构分析
    2.1 明清官式建筑概述
    2.2 明清官式建筑屋顶特点
    2.3 明清官式建筑屋顶构件
        2.3.1 脊件
        2.3.2 瓦件
        2.3.3 装饰构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明清官式建筑屋顶装饰构件模板库
    3.1 装饰构件模板库预定义
    3.2 装饰构件实体模型重建
        3.2.1 装饰构件三维建模
        3.2.2 装饰构件精度级别划分
    3.3 装饰构件信息分类及编码体系
        3.3.1 装饰构件信息分类管理体系
        3.3.2 装饰构件信息编码体系架构
    3.4 装饰构件模板库标准化管理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模板库的屋顶装饰构件拼装
    4.1 YOLOV3 影像识别
    4.2 SAC-IA点云粗配准
    4.3 SICP点云精配准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典型装饰构件实验与分析
    5.1 实验对象
    5.2 数据获取
    5.3 数据预处理
    5.4 实验与分析
        5.4.1 实验环境配置
        5.4.2 基于空间配准机制的装饰构件拼接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与科研情况
致谢

(2)BIM技术在科技楼项目成本控制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成本控制研究现状
    1.4. 国内外BIM技术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方法及路线
    1.6. 本章小结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理论基础
    2.2. 成本控制存在问题
    2.3. BIM的基本理论
    2.4. 各参与方对BIM的应用情况
    2.5. BIM技术中使用的软件
    2.6. BIM5D的主要作用
    2.7. 本章小结
3. BIM技术在项目成本控制中的应用
    3.1. 设计阶段
    3.2. 招投标阶段
    3.3. 施工准备阶段
    3.4. 施工阶段
    3.5. BIM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3.6. BIM5D技术在应用中的价值
    3.7. 本章小结
4. 建筑信息技术模型构建
    4.1. 工程项目概况
    4.2. BIM造价信息模型构建
    4.3. 碰撞检查
    4.4. 火灾模拟疏散实验
    4.5. 施工现场三维布置
    4.6. BIM5D施工模拟
    4.7. 本章小结
5. 基于BIM技术的成本控制实例分析
    5.1. 项目施工人员的配置
    5.2. 科技楼漫游效果图
    5.3. 科技楼成本造价信息
    5.4. 施工阶段挣得值分析和评价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基于关键链的工程进度4D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关键链项目管理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工程进度4D模拟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关键链项目管理与BIM-4D模拟现状分析
    2.1 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现存问题分析
        2.1.1 重技术轻管理,对管理效益认识不足
        2.1.2 工程进度控制手段单一,效果有限
        2.1.3 工程文档管理不规范,追责困难
        2.1.4 三维技术推广困难,二维技术仍占主流
    2.2 关键链项目管理的应用现状分析
        2.2.1 工程项目进度管理技术研究进展
        2.2.2 关键链项目管理的理论基础
        2.2.3 关键链项目管理的实施内容
        2.2.4 我国关键链项目管理应用现状
    2.3 BIM-4D模拟的应用现状分析
        2.3.1 BIM-4D技术分析
        2.3.2 BIM-4D技术进度管理应用优势与价值
        2.3.3 现有BIM-4D模拟软件的不足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关键链的工程进度4D模拟管理体系设计
    3.1 基于关键链的工程进度4D模拟管理体系的设计思路
        3.1.1 体系总体目标设定
        3.1.2 体系构成要素分析
    3.2 基于关键链的工程进度4D模拟管理体系的设计分析
        3.2.1 工程各参与主体的组织关系分析
        3.2.2 文件交互系统设计分析
        3.2.3 工程资源管理系统设计分析
        3.2.4 BIM-4D模拟设计分析
    3.3 基于关键链的工程进度4D模拟管理体系架构
        3.3.1 管理体系整体框架搭建
        3.3.2 文件交互系统设计
        3.3.3 关键链资源管理系统设计
        3.3.4 平台功能设计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关键链的工程进度模拟模型研究
    4.1 基于单资源调配的关键链识别模型
        4.1.1 关键链项目调度问题
        4.1.2 关键链识别方法假设条件
        4.1.3 单资源资源调配关键链识别模型
    4.2 工序安全时间计算
        4.2.1 工序安全时间的确定方法
        4.2.2 工序持续时间分布选用
        4.2.3 贝塔分布参数选用分析
        4.2.4 工序安全时间的确定
    4.3 关键链缓冲设置模型
        4.3.1 资源紧张度
        4.3.2 工序复杂度
        4.3.3 缓冲设置模型建立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关键链的工程案例实证研究
    5.1 基于关键链的工程进度模拟模型
        5.1.1 工程项目的基本情况
        5.1.2 工序的持续时间及资源约束情况
        5.1.3 工序安全时间计算
        5.1.4 关键链识别
        5.1.5 设置缓冲区
    5.2 仿真实验分析
        5.2.1 蒙特卡洛方法
        5.2.2 MATLAB算法环境搭建
        5.2.3 仿真实验设计与内容
        5.2.4 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Ⅰ
附录 Ⅱ

(4)编织产品智能化设计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编织产品研究现状
        2.1.1 结艺产品研究现状
        2.1.2 竹编产品设计的现状研究
    2.2 计算机辅助设计研究现状
        2.2.1 计算机辅助设计概述
        2.2.2 CAD/CAID技术
        2.2.3 商业通用三维软件
        2.2.4 计算机辅助三维设计的二次开发技术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编织产品智能化设计系统
    3.1 编织产品智能化设计系统的前期准备
        3.1.1 用户需求分析
        3.1.2 开发软件选择
        3.1.3 编织产品类型选择
    3.2 编织产品智能化设计系统的架构
    3.3 编织产品智能化设计系统概念规划
    3.4 研究对象预分析
        3.4.1 典型结艺产品建模方法分析
        3.4.2 竹编纹样分析
    3.5 编织产品智能化设计系统开发技术路线
        3.5.1 结艺产品设计技术路线
        3.5.2 图像三维编织设计技术路线
        3.5.3 曲面细分技术路线
        3.5.4 Excel编织参数化技术路线
        3.5.5 备料计算技术路线
        3.5.6 用户界面开发技术路线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竹编产品智能化设计系统的用户界面设计
    4.1 用户界面设计需求分析
    4.2 用户界面风格定位
    4.3 用户界面可视化设计
        4.3.1 编织产品智能化设计系统首页设计
        4.3.2 功能页用户界面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编织产品智能化设计系统技术开发
    5.1 典型结艺产品的三维结构实现技术开发
        5.1.1 平面设计稿向三维结构的转化技术
        5.1.2 用户交互式修正技术
    5.2 图像三维编织设计技术开发
        5.2.1 三维编织图案的映射技术
        5.2.2 三维编织结构实现技术
    5.3 曲面细分技术
    5.4 Coreldraw二次开发技术
        5.4.1 跨平台开发技术
        5.4.2 Coreldraw VBA二次开发
    5.5 Excel编织数据参数化表达技术
    5.6 备料计算技术开发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编织产品界面可视化功能实现
    6.1 插件安装及初始界面
    6.2 功能模块整合界面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智能化设计系统应用实践
    7.1 结艺产品三维结构设计实践案例
    7.2 三维图案结构映射应用案例
    7.3 圆形截面编织
    7.4 矩形截面编织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基于Web的集装箱船舶配载三维可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理论基础与相关技术
    2.1 集装箱船舶配载业务研究
        2.1.1 作业流程
        2.1.2 业务信息化特点
        2.1.3 Web3D需求分析
    2.2 集装箱船箱位的表示
        2.2.1 船箱位在船舶上的表示
        2.2.2 船箱位在堆场上的表示
    2.3 系统构建概述
        2.3.1 编程开发环境
        2.3.2 系统开发架构
        2.3.3 HTML5与Canvas
        2.3.4 JavaScript与JQuery
        2.3.5 JSON与Ajax
    2.4 基于Web的三维可视化相关技术
        2.4.1 三维可视化综述
        2.4.2 WebGL
        2.4.3 Thee.js
    2.5 本章小结
3 集装箱船舶配载业务的可视化设计方案
    3.1 可视化设计方案的总体思路
    3.2 三维建模原理
        3.2.1 集装箱建模数据结构设计
        3.2.2 三维场景的构建与渲染
        3.2.3 三维建模流程
    3.3 船箱位在三维场景中的映射
        3.3.1 船舶上的映射方法
        3.3.2 堆场上的映射方法
    3.4 集装箱船舶稳性计算方法
        3.4.1 货物载荷重心计算
        3.4.2 初稳性高度计算
        3.4.3 横摇周期检验
    3.5 系统交互功能设计
        3.5.1 集装箱拾取功能
        3.5.2 集装箱移动功能
        3.5.3 集装箱碰撞检测
        3.5.4 前端与后台数据的传递交互
    3.6 Three.js模型加载的性能优化
        3.6.1 Three.js优化原理概述
        3.6.2 分时加载
        3.6.3 Web Workers标准
    3.7 本章小结
4 面向微服务风格的系统组件化设计方案
    4.1 微服务化部署和组件化标准
    4.2 系统组件层次划分
    4.3 微服务化组件复用管理
    4.4 本章小结
5 集装箱船舶配载业务的可视化实现
    5.1 三维实体模型层次划分
    5.2 集装箱船舶配载的三维可视化结果
    5.3 可视化交互功能的实现
    5.4 集装箱信息过滤功能的实现
    5.5 三维可视化结果向移动端的拓展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6)基于多技术融合的公共建筑安全疏散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1.3.4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安全疏散仿真的技术及模型
    2.1 安全疏散仿真的基础研究
        2.1.1 安全疏散仿真的发展历程
        2.1.2 安全疏散仿真影响因素
    2.2 本文采用的安全疏散仿真技术
        2.2.1 BIM技术
        2.2.2 Agent技术
        2.2.3 粒子群算法
    2.3 安全疏散仿真模型
        2.3.1 宏观模型
        2.3.2 微观模型
        2.3.3 计算机仿真技术方法所建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公共建筑安全疏散仿真模型的构建
    3.1 BIM建筑模型的构建
        3.1.1 BIM技术用于安全疏散中的可行性分析
        3.1.2 BIM技术应用于安全疏散仿真中的特点
        3.1.3 BIM技术用于安全疏散仿真中的优势
        3.1.4 BIM建筑模型的建立
    3.2 Mutlit-Agent疏散模型的构建
        3.2.1 Multi-Agent的理论概述
        3.2.2 Mutlit-Agent的体系结构
        3.2.3 Multi-Agent的优势
        3.2.4 Multi-Agent模型的建立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公共建筑场景下Multi-Agent模型的改进粒子群算法
    4.1 粒子群算法的基本原理
    4.2 改进粒子群算法
        4.2.1 改进速度更新公式
        4.2.2 改进疏散路径的选择策略
        4.2.3 引入恐慌因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多技术融合的公共建筑安全疏散仿真实验
    5.1 公共建筑概况及仿真内容和依据
        5.1.1 公共建筑概况
        5.1.2 仿真内容
        5.1.3 仿真依据
    5.2 安全疏散参数的选取
        5.2.1 疏散人员数量的选取
        5.2.2 疏散人员属性的设定
        5.2.3 障碍物设置
        5.2.4 疏散人员流动系数
    5.3 疏散规则和时间设定
        5.3.1 疏散规则的设定
        5.3.2 疏散时间的设定
    5.4 疏散模拟仿真过程
    5.5 仿真结果及分析
    5.6 安全疏散建议
    5.7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7)碾压混凝土拱坝数字图形介质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BIM技术国内外研究综述
        1.2.2 我国数字图形技术的发展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BIM综述与数字图形介质理论
    2.1 BIM的定义与发展
    2.2 BIM的特点和应用
        2.2.1 BIM的五大特点
        2.2.2 BIM技术在设计阶段的应用
        2.2.3 BIM技术在施工阶段的应用
    2.3 数字图形介质理论
3 三维数字地形模型的构建方法研究
    3.1 DXF文件综述
    3.2 DXF文件数据获取及创建
        3.2.1 DXF文件的结构
        3.2.2 数据获取和处理
        3.2.3 创建DXF文件
    3.3 水利工程地形模型构建方法
        3.3.1 地形模型数据处理
        3.3.2 地形曲面模型的生成
        3.3.3 生成三维实体
4 碾压混凝土拱坝信息模型构建方法研究
    4.1 基于Revit的参数化建模方法研究
        4.1.1 参数化建模的定义和优点
        4.1.2 基于Revit的碾压混凝土拱坝模型构建
        4.1.3 族模型信息参数设置
        4.1.4 族模型在项目中的搭建
    4.2 基于Space Claim的直接建模方法研究
        4.2.1 直接建模技术的定义和优点
        4.2.2 Space Claim的特点
        4.2.3 Space Claim的主要建模命令
        4.2.4 基于Space Claim的 BIM模型转换
5 基于BIM技术的有限元计算分析
    5.1 工程概况
    5.2 计算基本理论
        5.2.1 三维有限单元方法的基本理论
        5.2.2 材料的弹塑性本构关系
    5.3 静力荷载下的拱坝三维有限元计算
        5.3.1 计算软件
        5.3.2 整体计算模型的建立
        5.3.3 计算工况
        5.3.4 计算网格的划分
        5.3.5 边界条件和荷载设置
        5.3.6 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8)BIM技术功能设计优化及工程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2 BIM的概述
        1.2.1 BIM的概念及特性
        1.2.2 CAD与 BIM设计对比分析
    1.3 BIM在国内外设计优化的研究现状
        1.3.1 BIM应用研究现状
        1.3.2 BIM在设计优化中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第2章 工程实际案例BIM应用分析
    2.1 工程概况
    2.2 建模具体流程
    2.3 设计问题研究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BIM的软件二次开发技术研究
    3.1 BIM的结构设计优化相关技术
        3.1.1 研究开发语言及开发平台研究与分析
        3.1.2 Visual studio开发平台
        3.1.3 建模工具研究分析
    3.2 BIM的软件二次开发技术研究
        3.2.1 面向对象C的程序设计
        3.2.2 应用程序编程Revit API接口
        3.2.3 基于BIM的软件开发一般流程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Revit二次开发技术的应用
    4.1 功能设计研发可行性分析
    4.2 搭接方式功能设计与研发
        4.2.1 开发系统运行流程
        4.2.2 功能设计要求及细节
        4.2.3 数据名称的定义
        4.2.4 功能优化模块的界面表达
    4.3 调整净高功能设计与研发
        4.3.1 开发系统运行流程
        4.3.2 功能设计要求及细节
        4.3.3 数据名称的定义
        4.3.4 功能优化模块的界面表达
    4.4 优化模块的具体功能表达
        4.4.1 搭接方式的具体功能表达
        4.4.2 调整净高的具体功能表达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工程实际案例应用验证
    5.1 工程概况
    5.2 结合案例应用研究分析
        5.2.1 设计不优化问题一
        5.2.2 设计不优化问题二
    5.3 功能优化比较分析
        5.3.1 搭接方式设计优化
        5.3.2 调整净高设计优化
    5.4 功能优化可行性研究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6.1 本文结论
    6.2 建议和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9)传统设计行业升级背景下的BIM正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对象
    1.4 文献综述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内容
    1.7 创新点
    1.8 研究框架
第2章 BIM技术对传统设计行业的冲击
    2.1 BIM技术概念及国内外应用现状
        2.1.1 BIM技术的概念
        2.1.2 BIM技术的来源及发展
        2.1.3 BIM技术在国外的发展概述
        2.1.4 BIM技术在国内的应用现状
    2.2 以CAD技术为主导的传统建筑设计行业局限性分析
        2.2.1 传统建筑设计行业劣势分析
        2.2.2 传统建筑设计行业主导软件CAD的局限性分析
        2.2.3 BIM技术与传统设计优缺点对比及分析
    2.3 BIM正向设计的背景及现状
        2.3.1 BIM正向设计的意义及特点
        2.3.2 BIM正向设计应用背景
        2.3.3 BIM正向设计应用现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BIM正向设计各阶段的具体应用
    3.1 设计前期阶段
        3.1.1 BIM技术在设计前期阶段的应用点
        3.1.2 BIM正向设计实施标准的确立
        3.1.3 现状场地及地物模型的建立
        3.1.4 场地设计与分析
    3.2 方案设计阶段
        3.2.1 概念的形成
        3.2.2 体量模型的构件化
    3.3 初步设计阶段
        3.3.1 方案模型的细化设计
        3.3.2 外部表现处理
        3.3.3 性能模拟优化
    3.4 施工图设计阶段
        3.4.1 BIM技术在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应用点
        3.4.2 基于BIM技术的专项优化设计
    3.5 BIM技术的扩展应用
        3.5.1 施工模拟
        3.5.2 移动终端对接与VR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BIM正向设计的传统设计行业升级策略
    4.1 传统设计行业升级面临的实际问题
        4.1.1 传统设计行业实施BIM技术面临的挑战
        4.1.2 影响BIM正向设计转型的不利因素
    4.2 建筑设计信息化升级大方向下传统设计行业应对策略
        4.2.1 加强BIM宣传与普及力度
        4.2.2 传统设计理念的转型
        4.2.3 组织BIM专项人才培养
        4.2.4 积极开展BIM实践项目
    4.3 BIM设计协同机制的实施策略
        4.3.1 BIM设计的协同模式
        4.3.2 BIM设计的协同手段
    4.4 企业级BIM设计实施策略
        4.4.1 BIM目标的确立与实施
        4.4.2 建立BIM标准
        4.4.3 规范BIM协同方式
        4.4.4 系统化的BIM人员构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济南西客站片区高铁围合南A-4地块房地产开发项目中的BIM正向设计应用
    5.1 项目概况
    5.2 方案前期准备阶段
    5.3 场地初步规划与体量模型推敲
        5.3.1 设计理念
        5.3.2 场地整体布局
        5.3.3 体量模型推敲
    5.4 方案初设阶段
        5.4.1 户型初步设计
        5.4.2 细化建筑模型
        5.4.3 建筑立面表达
    5.5 施工图设计阶段
        5.5.1 全专业模型深化
        5.5.2 户型优化
        5.5.3 车库论证
        5.5.4 碰撞检测与管线综合
    5.6 施工图后期阶段
        5.6.1 施工模拟与工程量统计
        5.6.2 模型渲染与VR漫游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致谢

(10)BIM2.0技术在居住建筑设计领域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概述
        1.1.2 研究背景
        1.1.3 文献综述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发展现状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内容
    1.7 研究框架
第2章 BIM现状及其应用模式
    2.1 BIM的概念
        2.1.1 BIM发展简介
        2.1.2 发展BIM的意义
        2.1.3 BIM1.0时期发展情况
    2.2 从BIM1.0到BIM2.0
        2.2.1 BIM1.0到2.0的跨越
        2.2.2 BIM2.0时期发展现状
        2.2.3 发展BIM2.0的优势
    2.3 BIM2.0的应用模式简介
        2.3.1 BIM2.0的常用工具
        2.3.2 BIM2.0的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2.3.3 BIM在设计校审中的应用
        2.3.4 BIM2.0在施工中的应用
        2.3.5 BIM2.0在运维中的应用
        2.3.6 BIM2.0在能耗运营中的应用
    2.4 BIM2.0推广策略
    2.5 小结
第3章 BIM2.0 时期居住建筑设计中的BIM应用研究
    3.1 方案设计阶段
        3.1.1 项目前期策划
        3.1.2 场地分析
        3.1.3 概念方案设计
        3.1.4 体量分析
        3.1.5 初步设计阶段
        3.1.6 初步设计阶段专业间协同
        3.1.7 设计方案表达
        3.1.8 建筑性能分析
    3.2 全专业协同设计阶段
        3.2.1 协同方式
        3.2.2 建筑专业
        3.2.3 结构专业
        3.2.4 给排水专业
        3.2.5 暖通专业
        3.2.6 电气专业
        3.2.7 住宅精装修设计阶段
    3.3 小结
第4章 BIM2.0 时期BIM技术在翡翠天城项目设计中的应用
    4.1 项目概况
    4.2 场地分析阶段
    4.3 方案形成阶段
        4.3.1 项目整体规划
        4.3.2 概念模型建立
    4.4 方案设计阶段
    4.5 效果图输出
    4.6 深化设计阶段
    4.7 各专业协同优化
        4.7.1 管线碰撞检查
        4.7.2 净高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致谢

四、浅谈船舶CAD技术从二维向三维模式转变(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模板库的明清官式建筑屋顶装饰构件重建研究[D]. 霍芃芃. 北京建筑大学, 2021
  • [2]BIM技术在科技楼项目成本控制中的应用研究[D]. 梁川红.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3]基于关键链的工程进度4D模拟研究[D]. 李世杰.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4]编织产品智能化设计技术研究[D]. 曹卫华.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5]基于Web的集装箱船舶配载三维可视化研究[D]. 于明正.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6]基于多技术融合的公共建筑安全疏散仿真研究[D]. 吴琼.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8)
  • [7]碾压混凝土拱坝数字图形介质模型研究[D]. 周钰航.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8]BIM技术功能设计优化及工程应用研究[D]. 王志远. 沈阳大学, 2020(08)
  • [9]传统设计行业升级背景下的BIM正向设计研究[D]. 雷霆. 青岛理工大学, 2019(02)
  • [10]BIM2.0技术在居住建筑设计领域的应用研究[D]. 杨晓. 青岛理工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浅谈船舶CAD技术由二维模式向三维模式的转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