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晚期中正制度新论

北魏晚期中正制度新论

一、北魏后期的中正制新论(论文文献综述)

李春莹[1](2021)在《石刻文献中所见北魏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北魏时期石刻种类丰富,立石刻碑是当时普遍现象,碑文既可补史也可与史书互证。本文主要对《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新见北朝墓志集释》中有关北魏制度的石刻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并结合传世史料来论述北魏时期的管理制度、选官制度与封爵制度。通过对石刻文献中涉及都督与行台史料的梳理,得出北魏时期都督制能够有效的对地方进行军事上的管理,适应当时频繁战争的需要,但到北魏后期都督地位大不如前,行台制度则逐渐发展起来。而将石刻文献中涉及北魏行政管理方面的史料进行整理,发现州刺史作为州长官,需要发展经济、教化百姓、保护治安、选贤举能,而在汉族豪强与胡族酋长势力较大的地区,北魏实行宗主督护制,使其成为基层领袖,以适应当时的社会结构。将记载北魏官员入仕途径的石刻文献进行分类与整理,结合《魏书》比对发现北魏选官途径主要包括征辟入仕制度、察举入仕制度与官学生入仕制度,多遵照汉制订立,但这些制度在被北魏继承后也产生了变化,辟除不再是汉朝时期公府与地方州郡选用僚属的专利,皇帝与太子也开始直接辟除官员。家世也对察举选士产生了影响。以官学学生入仕者既有汉家士族子弟也有鲜卑贵族子弟,这有利于民族融合,也促进了北魏政权的稳固发展。把有关爵制的石刻文献进行整理与分析,发现北魏前期统治者通过广泛授爵以巩固统治,在政权稳定后统治者对非元姓王降爵,以保证元姓宗室的特权,在降爵基础上进行实封食邑,由此看出北魏时期元姓宗室利益始终是统治者主要考虑的问题。本文将石刻文献中涉及的北魏制度进行归纳整理,将其与《魏书》《通典》等传世文献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比照,以此既可以将石刻文献与史书进行印证,也对北魏制度有了认识。

过超[2](2016)在《北朝九品中正制度研究三题》文中研究说明九品中正制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度相对于魏晋南朝而言,有其独特的发展脉络和历史过程,在北朝的历史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以北朝九品中正制度为切入点,从中正本官官品与任职中正关系、中正组织结构、郡望与中正任职联系、邑中正等方面对北朝九品中正制度的发展进行考察,试探讨北朝九品中正制度的发展脉络及特殊性。本文首先从中正本官官职入手,探讨了中正本官官品与中正任职之“大中正”和“中正”的关系。通过数据统计和量化分析,可以发现北朝称“州大中正”或“州中正”是与中正本官官品有一定联系。在州一级中央中正方面,属于京畿的司州中正,当本官官品达到第二品以上,则称大中正。地方州官品达到第三品(包含从三品)以上,称“某州大中正”,否则只称“某州中正”。此外,北齐完全承袭东魏和北魏,中正几乎均以中央官员担任。而北周则打破了北魏中正以中央官员任职的传统,大量任命地方郡守、军事统帅为地方中正,这种做法,一定程度上是与当时实行府兵制度,利用地方豪族选用人才分不开的。其次关于北朝的中正组织结构,探讨了相关的三个问题。第一、北魏的中正制度不是一蹴而就的,伴随着疆域的不断扩张,北魏的中正制度也不断成熟,新地区的征服往往伴随着新地区中正制度的确立。第二、北魏县一级中正的设立时间,至少可以推论到太武帝时期。而县中正也多以地方士族担任,以地方郡县属官兼任。第三、北周的确施行过中正制度,而且北周的中正制度实施的疆域范围远超北魏,北周的中正制度有别于前朝,多以地方郡守、军事都督首领兼任,有着笼络地方,得到地方豪族支持的因素。最后,基于附表《北朝历任中正表》,本文主要从从郡望与中正任职关系、邑中正、军前大中正等三个角度入手进行的部分问题考察。第一、通过对历任中正任职地区与其郡望进行比较,得出北朝中正的任职在大部分情况下,是依据其郡望、籍贯来任命的。第二、佛教石刻、造像砖上出现的邑中正大多数属于佛教社邑中的一种身份名称,北朝出现邑中正的地区全部集中在司州地区。第三、军前大中正的名号属于较为特殊的中正名号,是军中设置以此来权授乡品,借以除授官职。此后发展为各地大行台设置中正,以此分割中央权力,借以随时招揽人才除授官职。

段锐超[3](2012)在《十六国北朝九品中正制的发展演变》文中研究说明发端于魏晋的九品中正制由于其对巩固统治的作用而被十六国时期的一些统治者沿袭,并在北魏时期得到恢复和发展,出现了中央和地方两个中正系统分张运作的新变化。其后的北朝各政权虽然在中正选任、执掌和作为方面出现了新的特点,但大体上仍沿袭北魏之制。九品中正制与流内流外制度、门阀制度等相互作用和影响,在北朝的选举制度中占主导地位。

罗欣[4](2007)在《北魏选官制度的变迁》文中研究表明北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胡族创立,并曾长期统治过整个黄河流域的政权。从原始部落到部落联盟再到国家,其发展是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而如何把各族人民巧妙的凝聚在一起,主要依赖选官用人制度。北魏选官制度的变迁主要经过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北魏前期,“官以劳升”,主要依赖骁勇善战的鲜卑族人以及武夫。随着统治区域的扩大,对于汉族地主也能做到“兼容并包”,只是呈现出时而拉拢、时而排抑的特点。第二、北魏中期,为了缓解鲜卑勋贵和汉族地主之间的矛盾,雄才大略的孝文帝引进了南朝的门阀制度,分定姓族、推崇门品、以门第作为选官用人的主要标准。第三、北魏后期,在社会矛盾的激化下,“停年格”作为一种正式的选官制度得以确立,此后选官用人以停解日月为断,门第、才能、品德均让位于资历,大批老朽无能、不识书计之人充斥官场,加速了北魏政权的灭亡。

陶新华[5](2006)在《北魏后期官僚管理制度的两个特点》文中指出宣武帝“正始泛阶”以后,北魏在考课制度和选举制度两个方面将地方官与中央官相区别,中央散官与中央职事官相区别。产生这两个特点的背景是,王朝在设计官僚迁转模式时,要求地方官与中央散官互相“对流”。在这种对流的背景下,北魏最终出现了“停年格”这一选举制度。王朝的政策对北魏后期的官制产生了较大影响,一是加剧了人们对散官的歧视,二是进一步降低了地方官的待遇,并最终刺激了“重内轻外”观念的发生。

戴卫红[6](2006)在《北魏考课制度研究》文中指出考课制度,是政府对官员的行政才能、道德素养等方面进行考核的制度,它是中国古代传统政治制度的重要一环。纵观北魏考课制度发展的历程,它经历了形成、确立、演变、破坏四个阶段。在道武帝到冯太后听政这一时期,考课制度逐渐形成。由于胡汉二重行政体制的存在,考课对象主要是实行传统州郡县管理体制下的地方官员,对于中央行政体制中的外朝和内朝官员,直接的考课资料阙如。考课的方式包括派遣大使巡行、皇帝亲巡、吏民举告地方官员不法等,太武帝太延元年,创建了刺史、太守、县令层级考课的方式。地方官员的考课内容除农业(力)、赋役(财)、户口(恩)、法律(刑)、用人(政)五个方面外,仍着重于官员在经济上是否贪赃受贿。官员考课后的黜陟并没有形成定制,政绩优良的官员得到衣、马、布帛等赏赐,直到延兴二年才制定了“岁积有成,迁位一级”的标准,这是北魏第一次明确地将考课的陟赏与官级的升迁联系起来。而对考课为劣绩的官员的黜罚是相当严酷的,轻则杖罚、免所居官,重则处死。孝文帝亲政后,重用汉族士人进行官制改革,胡汉二重行政体制逐渐向一元制转化,从而考课对象扩大到全体官员,考课后的黜陟也直接关系到官品的降、升。而且,孝文帝以“论考之事,理在不轻,问绩之方,应关朕听”为指导思想,亲自掌握对官员的考课。太和十五年,考课制度作为一项政治制度明确的以法令的形式确立下来。最早确立的是针对地方官员的外考令,规定每年年终州、镇以下首先实行分级考课,刺史、镇将依据本州镇所辖郡太守、县令的政绩定其品第上报中央,在中央进行统一考课时,其政绩考核品第作为黜陟的依据。太和十八年在拓跋羽的建议下,中央官员的考课也形成定制,即由各曹长官负责本部门官员的考课,依其政绩,分为上、中、下三等,上上、上中、上下、中等、下上、下中、下下七品,上下二等分别陟黜,中等守本。官品为六品以下的官员,由尚书省负责考课;五品以上的官员,皇帝与公卿论其政绩善恶。而且确定了“三年一考,考即黜陟”的原则。孝文帝时,中央政府对全部官员进行考课,此时的中央集权可视为北魏之最强时期。宣武帝时期,考课制度在各个方面更加完善,同时由于政治环境的变化,考

武正强[7](2005)在《2004年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综述》文中指出

陶新华[8](2004)在《北魏后期的中正制新论》文中研究指明

二、北魏后期的中正制新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魏后期的中正制新论(论文提纲范文)

(1)石刻文献中所见北魏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四、创新之处
    五、相关概念界定
第二章 石刻文献中所见北魏管理制度
    一、军事管理制度
        (一)都督制度
        (二)行台制度
    二、行政管理制度
        (一)刺史制度
        (二)宗主督护制
第三章 石刻文献中所见北魏选官制度
    一、选举入仕制度
        (一)征辟入仕
        (二)官学生入仕
    二、察举制度
        (一)举秀才
        (二)举孝廉
第四章 石刻文献中所见北魏封爵制度
    一、封爵制度
        (一)授爵制度
        (二)爵位继承制度
    二、食邑制度
        (一)降爵制度
        (二)受赏食邑对象和赏赐数量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北朝九品中正制度研究三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之缘起
    二、北朝九品中正制度中相关问题的研究
    三、创新性成果
    四、研究史料与方法
第一章 州大中正与州中正
    一、司州地区
    二、地方州
        (一) 中正任职与本官之间的联系
        (二) 东魏与西魏州大中正任职分析
        (三) 单职就任者
    三、京畿地区郡中正的考察
    四、小结
第二章 北朝中正组织结构
    一、北魏孝文帝即位前的中央中正制度
        (一) 初创:道武帝时期
        (二) 逐步确立和巩固:太武帝时期
    二、北魏县级中正的设置
    三、论“北周无中正”说
        (一) 《宇文恪造龙华浮图铭》的镌刻时间
        (二) 府兵制与西魏北周的中正制度
    四、小结
第三章 基于《北朝历任中正表》的一些观察
    一、郡望与中正任职
        (一) 归国即入京师籍类
        (二) 迁居、寓居或因官家焉类
        (三) 侨置州郡或相同州郡名移属类
        (四) 佞幸权贵显达后寄籍类
        (五) 南人北归类
        (六) 原因不明类
    二、邑中正辨析
    三、军前大中正
    四、小结
结语
附表 北朝历任中正表
参考文献
致谢

(4)北魏选官制度的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缘起
    1.2 学术史回顾
        1.2.1 国内学者研究概况
        1.2.2 国外学者研究概况
第2章 鲜卑代国用人的初步标准
    2.1 猗(?)、猗卢时代的用人
    2.2 什翼犍时代的用人
第3章 北魏前期的用人
    3.1 "官以劳升"
        3.1.1 尚武之风盛行
        3.1.2 军功为选官用人的主要标准
    3.2 汉族士人纷纷入魏
    3.3 中正选官与官学培养
        3.3.1 中正选官
        3.3.2 官学培养
    3.4 北魏前期选官权力的争夺
第4章 北魏中期偏重门第的选官制度
    4.1 背景
        4.1.1 稳定中矛盾交织的状况
        4.1.2 汉政权对北魏的影响
    4.2 "方司格"的出台
        4.2.1 定姓族
        4.2.2 "方司格"
    4.3 中正选官制
        4.3.1 门第与才能的辩论
        4.3.2 取士于门
        4.3.3 维护门第婚姻
    4.4 州郡贡举
    4.5 门第选官制度的影响
第5章 北魏后期"停年格"的应运而生
    5.1 背景
        5.1.1 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
        5.1.2 中正制的早衰
        5.1.3 北魏统治者对选官制度的调整
    5.2 "停年格"的提出
    5.3 "停年格"出现缘由
        5.3.1 以劳旧选拔官吏并非始于"停年格"
        5.3.2 "停年格"是无奈之举
    5.4 "停年格"的弊端
        5.4.1 选举失人
        5.4.2 加深了吏治腐败
第6章 北魏选官制度的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
    6.1 北魏选官制度的基本特点
        6.1.1 汉化为主旋律
        6.1.2 重用士人
        6.1.3 难以调适的矛盾——军功与门第
    6.2 北魏选官制度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6.2.1 门阀制对隋唐的影响
        6.2.2 论资排辈在后世官场的泛滥
第7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北魏后期官僚管理制度的两个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一、地方官与中央官的考、选制度不同
二、中央散官与中央职事官的考、选制度各异
三、上述两个特点的原因和影响

(6)北魏考课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一、北魏考课制度研究的回顾
    二、北魏考课制度的源流
第一章 北魏考课制度形成与演变
    第一节 北魏考课制度的创立与形成(道武帝-冯太后执政)
    第二节 北魏考课制度的确立(孝文帝时期)
    第三节 北魏考课制度的演变(宣武帝时期)
    第四节 北魏考课制度的破坏(孝明帝及其以后)
第二章 北魏考课制度与胡汉二重行政体制
    第一节 北魏道武、明元、太武帝时的行政体制与官员考课
    第二节 文成帝-文明太后听政时的行政体制和官员考课
    第三节 太和中期的官制改革与考课
第三章 北魏考课制度与官员的选举
    第一节 北魏选举制度中选举与考课的的分离
    第二节 北魏大选与考课的关系
    第三节 北魏选举思想与考课
第四章 北魏考课制度与俸禄制度
    第一节 “爵而无禄,故吏多贪墨”
    第二节 俸禄制的推行
    第三节 考课黜陟与俸禄的关系
第五章 北魏大使巡行和吏民告发
    第一节 大使巡行
    第二节御史台监察考课权力的变化
    第三节 吏民举告
第六章 官僚的升迁、惩罚与考课
    第一节 官僚的升迁与考课
    第二节 考课与官僚的惩罚
    第三节 官僚的考课与谥号
结论
附录:北魏各朝官员迁降黜陟表
    太祖朝官员迁降黜陟表(一)
    太宗朝官员迁降黜陟表(二)
    世祖朝官员升降黜陟表(三)
    高宗朝官员迁降黜陟表(四)
    显祖-高祖朝官员升降黜陟表(五)
    世宗朝官员升降黜陟表(六)
    肃宗朝官员迁黜表(七)
    敬宗以后诸帝时官员迁黜表(八)
参考文献
后记

(7)2004年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政治、制度
经 济
民 族
地理、军事
士族、人物
学术、文化
宗教、考古、吴简研究

四、北魏后期的中正制新论(论文参考文献)

  • [1]石刻文献中所见北魏制度研究[D]. 李春莹.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2]北朝九品中正制度研究三题[D]. 过超.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3)
  • [3]十六国北朝九品中正制的发展演变[J]. 段锐超.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2)
  • [4]北魏选官制度的变迁[D]. 罗欣. 南昌大学, 2007(06)
  • [5]北魏后期官僚管理制度的两个特点[J]. 陶新华.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4)
  • [6]北魏考课制度研究[D]. 戴卫红.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6(10)
  • [7]2004年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综述[J]. 武正强. 中国史研究动态, 2005(07)
  • [8]北魏后期的中正制新论[J]. 陶新华. 历史教学, 2004(01)

标签:;  ;  ;  ;  ;  

北魏晚期中正制度新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