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儿髋关节内压力测量早期诊断的意义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儿髋关节内压力测量早期诊断的意义

一、儿童股骨头无菌性坏死髋关节内压力测定的早期诊断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聂淼桔[1](2021)在《儿童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总结儿童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TSH)的临床特点,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小儿矫形外科治疗的967例TSH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发病季节、症状体征、辅助检查以及治疗情况等,并进行分析。结果967例TSH中,男702(72.60%%)例,女265(27.40%)例,男女比例:2.65:1;幼儿期233(24.10%)例,学龄前期343(35.47%)例,学龄期274(28.34%)例,青春期117(12.10%)例,平均(5.2±3.2)岁;170(17.58%)例1-4周内有呼吸道感染病史,39(4.03%)例1周内有外伤史,18(1.86%)例3天内有剧烈活动病史,1(0.10%)例2周内有腮腺炎病史,春季242(25.03%)例,夏季253(26.16%)例,秋季282(29.16%)例,冬季190(19.65%)例,冬季发病数较少,单髋发病917(94.83%)例(右侧482例,左侧435例),双髋发病50(5.17%)例;患儿主要表现为髋关节疼痛伴跛行555(57.39%)例,仅表现为跛行150(15.51%)例、伴大腿或膝关节的疼痛108(11.17%)例,仅表现为髋关节疼痛73(7.55%)例、伴下肢拒绝承重67(6.93%)例,仅表现为大腿或膝关节疼痛14(1.45%)例,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髋关节活动受限,185(19.13%)例双下肢等长,151(15.62%)例患儿表现为患肢的延长,92(9.51%)例表现为患肢的短缩。实验室检查346(36.56%)例淋巴细胞升高,339(35.83%)例单核细胞增高,133例患儿完善双髋彩超检查,68(51.13%)例表现为髋关节积液或髋关节滑膜增厚,其中13(19.11%)例表现为髋关节积液伴滑膜增厚,25(36.76%)例表现为髋关节积液,30(44.12%)例表现为髋关节滑膜增厚。68例完善双髋关节磁共振检查,44(64.71%)例表现为患侧髋关节积液,部分伴滑膜增厚或周围软组织肿胀。平均住院天数6.8天,男性患儿、大龄儿童、彩超结果阳性及入院前病程较长的患儿住院时间较长;其复发率为4.55%。结论儿童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是引起儿童髋关节疼痛及跛行最常见的原因,好发学龄前期,其发病年龄较以往提前,可见2岁发病高峰;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冬季发病较少;对于男性患儿、大龄患儿、彩超表现阳性及入院前病程长者,可适当延长治疗时间后再复查。

黄佳兴[2](2021)在《外科脱位打压植骨术与髓芯减压腓骨支撑术治疗ARCOⅢ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比较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外科脱位打压植骨支撑术与髓芯减压腓骨支撑术治疗国际骨循环研究会(ARCO)Ⅲ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病创伤骨科住院的41例(44髋)ARCOⅢA、ⅢB股骨头坏死患者,并行外科脱位打压植骨术和髓心减压异体腓骨支撑术治疗。将其分为A、B两组,其中A组20例(21髋),采用外科脱位打压植骨术治疗;B组21例(23髋),采用髓心减压腓骨支撑术治疗。进行为期至少2年的随访时间,所有患者术后服用4个疗程活血补肾骨蚀方,并记录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VAS评分及影像学评价,统计优良率,进行组内及组间的对比。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愈合良好,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感染、异体骨排斥、骨不连等并发症。本研究共纳入41例(44髋),其中A组随访期间出现1例股骨头严重塌陷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术,B组随访期间3例出现股骨头严重塌陷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术。最终该研究A组完成末次随访19例(20髋),B组完成18例(20髋)。最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因、ARCO分期、CJFH分型、术前Harris评分、术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进行24月~48个月随访时间(平均随访29.3个月)。(1)A组、B组两组末次随访Harris评分均高于术前评分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A组、B组末次随访VAS评分低于术前评分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A组末次随访Harris评分80.65±6.54分高于B组74.90±8.6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4<0.05)。A组VAS评分1.90±0.85分低于B组2.70±1.3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4<0.05)。A组优5髋,良12髋,差3髋,优良率为85%;B组优2髋,良12髋,差6髋,优良率为70%,A组优良率大于B组。(4)A组ⅢA期末次随访Harris评分高于ⅢB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0.05);B组ⅢA期末次随访评分高于ⅢB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5);两组间ⅢA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2>0.05);A组间ⅢB期评分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0.05)。(5)CJFH分型属于C或L1型时,A、B组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属于L2或L3型时,A组评分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影像学疗效评价A组改善8,不变8,恶化4,失败1,治疗有效率为76.2%;B组改善3,不变9,恶化8,失败3,治疗有效率为5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8<0.05),A组治疗有效率大于B组。结论:(1)本研究发现外科脱位打压植骨术和髓心减压腓骨支撑术对塌陷0~4mm的ACROⅢ期股骨头坏死均能改善髋关节功能及减轻疼痛,前者临床疗效优于后者,两组有着良好的近期疗效,能延迟或阻止全髋关节置换术时间。(2)股骨头坏死应早诊断,越早干预,疗效越好,即塌陷程度越小,临床疗效越好。对于ACROⅢA期股骨头坏死,两种保髋术式疗效相近。外科脱位打压植骨术治疗塌陷程度2~4mm的ACROⅢB期和分型L2及L3的股骨头坏死临床疗效优于髓芯减压腓骨支撑术组。(3)外科脱位打压植骨术比髓芯减压腓骨支撑术更能取得影像学上的稳定,纠正塌陷,更加彻底的死骨清理及打压植骨,促进骨坏死修复,更加精准的外侧柱支撑,防止股骨头坏死塌陷。

芶开来[3](2020)在《虫草治疗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观察口服冬虫夏草配合髋外展支具治疗儿童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从而客观评价其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探讨虫草在治疗儿童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作用,为治疗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提供新的方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9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儿童缺血性股骨头坏死(Perthes病)患者5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予以髋关节外展治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加用冬虫夏草。6个月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2个疗程后,采用VAS疼痛评分评估患儿治疗前后疼痛改善情况、采用Mckay髋关节功能标准按评估治疗后两组患儿髋关节功能改善情况、采用Stulberg分型标准评估治疗后患儿髋关节影像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1)疼痛缓解方面:对照组VAS评分平均为(1.48±0.634),观察组平均为(1.10±0.618),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虫草配合髋外展支具较单纯佩戴髋外展支具更能明显缓解患儿疼痛症状;(2)髋关节功能方面:治疗后对照组优良率75.86%,观察组优良率93.1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虫草配合髋外展支具能更叫有效地改善患儿髋关节功能;(3)影像学方面:治疗后Stulberg分型对照组I型4例,II型11例,III型14例,观察组I型10例,II型14例,III型5例,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虫草配合髋外展支具对坏死股骨头的促进修复作用优于单纯佩戴髋外展支具。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儿服用冬虫夏草后未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不良症状。结论:虫草配合髋关节外展治具治疗儿童股骨头坏死在缓解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及促进坏死股骨头修复方面均优于单纯髋外展支具治疗,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芮仞[4](2020)在《骨痹通消方调节OPG/RANK/RANKL系统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小鼠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骨痹通消方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小鼠的OPG/RANK/RANKL系统的调控作用,以探讨骨痹通消方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1.建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将90只SPF级别的两周龄昆明雄性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模型组78只,正常对照组12只,模型组注射腹腔注射脂多糖LPS(1 mg/kg),间隔一周后再次注射一次,并臀肌注射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PND)(100mg/kg),然后每3天注射一次,直到第24天。正常对照组注射相统剂量的生理盐水。造模结束后随机抽取两只模型组小鼠行磁共振检测观察股骨头坏死情况,并取两组共24只小鼠血液经ELISA法检测BALP、PINP水平,以观测是否成功建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2.将成功建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的60只小鼠随机分为治疗组、阳性对照组、模型组三组,每组20只,加上之前的空白对照组12只,治疗组予以骨痹通消方灌胃,阳性对照组予以通络生骨胶囊,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共治疗12周,12周后处死所有小鼠通过荧光定量和蛋白免疫印迹测定OPG、RANK、RANKL、PLCγ2、CTSK、TRAP的表达水平。结果1.所有模型组小鼠体重均低于对照组,并有食量减少,蜷缩少动,体毛杂乱不光滑等症状,且少数小鼠出现跛行。2.磁共振显示模型组小鼠左侧髋部高信号;经ELISA法测量两组BALP、PINP含量,模型组的BALP、PINP均比正常组少,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熔解曲线均符合单峰特性,扩增曲线均符合增殖曲线特性,均呈S型,四个时期较明显;RT-q PCR检测结果得出,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OPG、RANKL、RANK、PLCγ2、CTSK、TRAP的m RNA表达含量差异均十分显着(p<0.01);与治疗组相比,OPG、PLCγ2的m RNA表达含量差异显着(p<0.05),RANKL、RANK、CTSK、TRAP的m RNA表达含量差异十分显着(p<0.01);与阳性对照组相比,OPG、m RNA表达含量差异显着(p<0.05),RANKL、RANK、PLCγ2、CTSK、TRAP的m RNA表达含量差异十分显着(p<0.01);治疗组与阳性对照组相比,除PLCγ2 m RNA含量有显着差异外,OPG、RANKL、RANK、CTSK、TRAP的m RNA表达含量均无明显差异。且模型组OPG m RNA表达含量最低,治疗组低于另外两组;模型组RANKL、RANK、PLCγ2、CTSK、TRAP的m RNA表达含量最高,治疗组高于阳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含量最低。WB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OPG、RANKL、RANK、PLCγ2、CTSK、TRAP蛋白表达含量差异均十分显着(p<0.01);与治疗组相比,OPG、RANKL、PLCγ2、CTSK蛋白表达差异显着(p<0.05),RANK、TRAP蛋白表达含量差异十分显着(p<0.01);与阳性对照组相比,OPG、RANKL、RANK、PLCγ2、CTSK蛋白表达含量差异显着(p<0.05),TRAP蛋白表达含量差异十分显着(p<0.01);治疗组与阳性对照组相比,OPG、RANKL、RANK、PLCγ2、CTSK、TRAP蛋白表达含量均无明显差异。且模型组OPG蛋白表达含量最低,治疗组与阳性对照组均低于空白对照组;模型组RANKL、RANK、PLCγ2、CTSK、TRAP蛋白表达含量最高,治疗组RANK蛋白含量低于阳性对照组,RANKL、PLCγ2、CTSK、TRAP蛋白含量均高于阳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RANKL、RANK、PLCγ2、CTSK、TRAP蛋白含量均最低。结论1.通过脂多糖联合激素的造模方法可以成功建立SANFH病理模型,且建立的病理模型与临床过度服用激素的患者病程发展类似,可以更加直接地观测SANFH病程的发展并探索更有效率的治疗方法。2.骨痹通消方可以通过上调OPG的表达,抑制RANKL/RANK、PLCγ2、CTSK和TRAP的表达使SANFH小鼠体内OB数量增加,功能活跃,OC数量减少或功能受到抑制,并促使其凋亡,机体内骨形成增加,骨吸收减少,从而延缓甚至阻止股骨头塌陷,且骨痹通消方与通络生骨胶囊的治疗效果无统计学差异。

王艳[5](2020)在《基于MRI多序列成像诊断布鲁氏菌性骨关节炎系列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以MRI检查的多序列成像特点为基础,分析布鲁氏菌性骨关节炎(Brucella Osteoarthritis,BOA)系列MRI表现,评价MRI诊断布鲁氏菌性骨关节炎的价值并提高对BOA的认识。方法:回顾性收集238例BOA患者临床以及MRI扫描资料(序列包括TIWI,T2WI及STIR,包括8例T1WI增强扫描),由2位高年资中级影像诊断医师采用双盲法对收集的68例布鲁氏菌性骶髂关节炎(Brucellosis Sacroiliitis,BSI)、100布鲁氏菌性髋关节炎(Brucellosis Arthritis of the Hip,BAH)、52例儿童布鲁氏菌性骨关节炎及18例少见部位-布鲁氏菌性耻骨联合炎(Brucellosis Symphysis Pubis,BSP)的临床资料与MRI图像进行分析,包括确定病变分期、病变发生部位、累及骨与关节(单侧/双侧)、T2WI关节软骨信号(增高/降低)、T1WI/T2WI/STIR序列骨髓信号(增高/降低)、骨质信号与形态改变(骨质增生硬化与破坏)、脂肪沉积、关节腔积液、周围软组织信号及脓肿形成与否。其中,依据发病部位将BAH又分为骨髓水肿型、滑膜型和全关节型进一步研究其MRI特点;儿童急性/亚急性期布鲁氏菌性骨关节炎分为骨髓炎型、关节炎型及脊柱炎型分别探讨。结果:本组收集布鲁氏菌性骨关节炎共计238例,男性187例,女性51例,平均年龄32.3岁。MRI检查发现BOA急性期病变167例,亚急性期病变60例,慢性期病变11例,其中,急性期/亚急性期BSI及急性期/亚急性期BAH分别与血培养布鲁氏杆菌结果比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118;p=0.341);其重要特征以累及单侧关节多见,单侧/双侧BSI及单侧/双侧BAH分别与血培养布鲁氏杆菌结果比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486;p=0.176);急性期/亚急性期BOA在MRI上主要表现为T2WI和STIR序列显示关节软骨及骨髓信号增高,T1WI序列骨髓信号减低,部分病变内见骨质增生硬化条状低信号,关节腔内少量积液,周围软组织炎性水肿、少数合并脓肿形成,增强后急性期/亚急性期骨与关节病变以均匀强化为主,周围脓肿呈环形强化,BAH较BSI软组织内形成脓肿更常见,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3);慢性期表现为关节面不光整及关节软骨小囊状破坏,边缘清楚,信号减低,出现骨质增生硬化,病变内脂肪沉积及部分形成慢性骨脓肿。布鲁氏菌性骨关节炎伴随布鲁氏菌病抗体滴度成倍增加,BOA病变无明显成比例进展趋势;MRI可清楚显示BOA治疗后转归情况。(1)BSI急性期47例,亚急性期17例,慢性期4例;单侧关节受累51例(2例左侧,30例右侧),构成比为75%(51/68);双侧关节受累17例,构成比为25%(17/68);单侧BSI中右侧发生率(58.9%)比左侧(41.1%)稍高。(2)本组BAH急性期68例,亚急性期26例,慢性期6例;单侧关节受累63例;双侧关节受累37例,构成比分别为63%、37%;BAH骨髓水肿型MRI检查急性期与亚急性期病变内见骨质硬化改变53例,慢性期股骨头内骨脓肿1例。(3)52例儿童布鲁氏菌性骨关节炎,急性期37例,亚急性期15例,仅累及单一部位39例,累及两个以上部位13例,共计65个部位。儿童布鲁氏菌性骨关节炎分为三种类型,1)骨髓炎型,累及30个部位;2)关节炎型,累及30个部位;3)脊柱炎型,累及5个部位。MRI检查主要表现为发生于长骨骨骺及干骺端、单侧大关节及脊柱椎体的骨髓水肿、关节腔积液、周围软组织水肿,部分可见骨、软组织及椎旁、椎管内范围局限的脓肿形成。(4)布鲁氏菌性耻骨联合炎依据患者临床病史描述症状持续时间,分为急性期15例,亚急性期2例,慢性期1例;男性9例(左侧3例,右侧3例,双侧3例),女性9例(左侧1例,右侧2例,双侧6例);布鲁氏菌性耻骨联合炎以骨髓水肿改变为主,表现为耻骨联合一侧或双侧异常信号,T1WI呈低信号,T2WI及STIR呈高信号,以急性期和亚急性期骨髓水肿明显,可累及坐骨和/或耻骨支;耻骨联合周围软组织亦可明显水肿,肌间隙模糊,18例均未见明显骨质破坏;关节间隙:18例布鲁氏菌性耻骨联合炎关节横断最大层面间隙宽度为4-12毫米,平均关节间隙宽度为6.75毫米。结论:布鲁氏菌性骨关节炎以男性感染为主;多发生在较年轻年龄段,MRI检查通过多序列成像可在急性期/亚急性期尽早清晰显示病变细节。无论成人还是儿童布鲁氏菌性关节炎以累及骶髂关节、周围单侧持重大关节为主,亦可见于关节少见部位,例如耻骨联合。另外,儿童布鲁氏菌性骨髓炎相较于成人更常见,以累及单侧长骨骨骺及干骺端为主;其累及上肢关节、脊柱相对于成人少见,脊柱以累及腰椎为主;由于儿童布鲁氏菌病临床症状重,病变发现早,发生骨质破坏更少见。MRI多序列多参数成像方式对尽早诊断布鲁氏菌性骨关节炎具有明显优势。

朱浩亮[6](2020)在《金黄膏药物外用联合皮肤牵引在治疗儿童髋滑关节膜炎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次研究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在儿童单纯性髋关节滑膜炎治疗上的临床观察,明确金黄膏中药外用联合皮肤牵引在治疗儿童髋关节滑膜炎上的临床疗效;发挥中药制剂治疗儿童髋关节滑膜炎疾病的优势。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本科室2019年7月-2020年6月收治住院的90例儿童髋关节滑膜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牵引制动组(n=30)、中药组(n=30)和治疗组(n=30)。牵引组以纳入标准的病例在住院后进行皮肤牵引制动治疗,本组患儿要求不可下地负重活动,卧床皮肤牵引以达制动目的,并定期观察病情变化;中药组是将收治的住院患者在卧床制动下进行单一金黄膏药物外用患处治疗;治疗组是将收治住院的患儿在皮肤牵引制动治疗下,给予金黄膏药物外敷患处。治疗中观察并比较三组患儿在治疗后第3天、第1周、治愈期病情变化,通过对髋部疼痛(VAS评分)情况、关节活动度(ROM)评分(髋关节外展活动范围)、髋关节积液厚度变化(治疗前后分别进行MRI、B超影像检查观察髋关节积液厚度);对治疗效果、疼痛缓解时间、活动障碍解除时间、住院时间疗程的长短;统计三组患儿治疗疗程的差异。统计分析采用SPSS20.0。结果:1.三组患儿髋部疼痛缓急比较:对接受治疗前患儿部疼痛情况VAS评分差异不显着,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治疗第3日,患儿部疼痛情况VAS评分差异治疗组较之牵引组和中药组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儿在治疗第1、治愈期VAS评分有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在治疗第1周VAS评分明显低于牵引组、中药组,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三组患儿髋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髋部彩超探查情况比较积液含量:在接受治疗前,三组患儿髋部积液厚度情况差异不显着,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后,第3天再进行彩超检查见三组患儿髋部积液变化差异不显着,当三组患儿在第1周对髋关节积液厚度对比:治疗组较牵引组、中药组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三组患儿在关节活动范围的比较:对接受治疗前,三组患儿ROM评分差异不显着,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后,在治疗后第3天后三组患儿ROM评分差异依然不显着,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三组患儿在治疗后第1周ROM评分(髋关节活动范围)明显增大,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在治疗后到第1周、治愈期ROM评分高于牵引组、中药组,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三组患儿在减轻疼痛、提高关节活动范围、减少关节积液对比:具有改善髋关节滑膜炎症状,治疗组在治疗时间上明显缩短,治疗组数据明显低于牵引组和中药组;治疗组(平均天数)<中药组(平均天数)<牵引组(平均天数);三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异显着(P<0.05)。结论:金黄膏中药外用合并皮肤牵引治疗单纯性儿童髋关节滑膜炎疗效明确,具有改善髋部疼痛、提高髋关节屈曲活动度、加强关节滑膜积液的吸收,缩短治疗疗程。

张耀[7](2019)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静脉血运变化表征的研究及治疗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ANFH)按照致病因素可以分为创伤性和非创伤性两大类。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大多具有引起血管损伤的明确外伤性因素,而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很难找到“缺血”的明确病因,或因致病因素错综复杂导致难以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其发生。股骨头坏死发生后若无任何干预措施,几乎都会进展至髋关节疼痛严重、关节功能明显受限的晚期。虽然关节置换可以解除患者髋部疼痛并明显改善关节活动度,然而鉴于人工关节的使用期限及关节置换的诸多并发症,该方法并非理想的治疗措施。因此如何通过合理治疗以阻止或延缓坏死进展,从而保留患者髋关节成为治疗方面追求的目标。掌握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不同时期的病理生理特点,是进行有效治疗的前提条件。股骨头血运情况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起病及发展演变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基于股骨头血运变化的研究对于治疗该病至关重要。本研究在剖析犬股骨头血运的基础上,成功制备了犬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实验动物模型。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技术用于股骨头血运变化的原位动态表征,并与股骨头的血管灌注技术、组织病理学、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相结合,从股骨头内的血运变化过程探究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生机制和病程演变。以此为理论依据,按照股骨头坏死血运变化的分期情况指导临床治疗。本研究主要内容和取得成果如下:(1)将DSA技术用于股骨头血运变化的原位动态表征,创建了动脉相、静脉相和微循环相的定量表征方法,并发现:股骨头坏死发展过程中,早期(药物诱导4周后)首先出现静脉相延长,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药物诱导后8周),先后出现微循环相延长、动脉相延长。据此将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病变过程基于血运变化归纳为静脉淤滞—动脉缺血—动脉闭塞的动态过程。MRI检查也辅助证实了上述结论。(2)对实验动物模型进行股骨头血管灌注,经Micro-CT扫描三维构图后测算发现,坏死的股骨头内血管数量明显减少,大量的血管终末支消失,血管体积分数明显降低。通过动物模型的股骨头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股骨头动脉和静脉系统也出现与DSA结果相对应的病理变化过程,具体表现为:在病变早期,静脉系统最先呈现出病理变化,股骨头静脉系统血管内膜增厚,管腔显着缩窄,呈静脉瘀滞表现;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病变才开始累积到动脉系统,表现为动脉内膜增厚,动脉管腔缩窄度显着增高。该病理学发现进一步证实了股骨头坏死早期血供障碍以静脉系统病变为主,病情进一步发展后才出现动脉系统病变。(3)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血运分型基础上,针对早期静脉疲滞期患者,髓芯减压术能有效缓解早期坏死股骨头内的静脉淤滞,从而改善股骨头内血液循环,促进血管及骨组织再生,从而避免或延缓股骨头发生塌陷。采用髓芯减压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坏死按照ARCO分期(Association Research Circulation Osseous,ARCO)均为Ⅱ期,采用DSA进行术前评估,按股骨头血运情况分为静脉瘀滞型和动脉缺血型。临床病例结果分析显示,髓芯减压术能显着推迟静脉瘀滞型股骨头坏死病程的进展。(4)对于已处于动脉闭塞期的中晚期股骨头坏死,采用带血管蒂骨瓣移植联合钽棒植入术对青壮年患者进行保髋治疗,临床结果显示总体保髋成功率为87.5%,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为89%。影像学评价显示所有病例中移植骨瓣与股骨头愈合良好,76%的股骨头保持ARCO分期稳定无进展。带血管蒂骨瓣移植联合钽棒植入术既可以改善股骨头内血运,又可以增强股骨头力学强度及恢复股骨头轮廓,综合修复和重建股骨头的功能,从而延缓或避免髋关节置换,为中晚期股骨头坏死的保髋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薛梅鸿[8](2019)在《斯坦纳阐释学视角下的中医英译实践 ——以《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临床手册》翻译项目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一篇基于《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临床手册》翻译项目的汉英翻译实践报告,在斯坦纳的翻译四步骤的指导下,笔者完成了第二章节和第六章节部分内容的翻译工作,并选取了其中部分内容进行翻译案例分析。该文本系医学临床手册,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且该文本中既有大量西医知识,又包含中医传统医学理论,因此要求译者在用语规范、表达精准的同时,保留中医特色表达,以促进中医文化的对外传播。本篇报告共包括翻译项目概述、译前准备工作、翻译案例分析以及翻译实践总结四个部分。本报告应用了阐释学派翻译理论代表人物斯坦纳的翻译四步骤,即信赖(trust)、侵入(aggression)、吸收(incorporation)和补偿(restitution)这四个步骤,对比中英语言差异,在翻译实践中最大程度地提升译文质量。根据斯坦纳的阐释理论,译者的通过理解与解释来进行翻译活动,中医文本艰涩,为了促进理解,译者势必对原文进行再解读和必要的阐释,因此笔者认为该理论在中医骨伤翻译中也具有适用性。基于此,在本报告中,笔者分析了中医文本的特点,并根据翻译实践中的难点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选取具体例证进行分析,归纳在医学翻译英译实践中该理论的应用,希望在今后为同类型文本的英译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孙淑玮[9](2019)在《CEUS定量分析早期兔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不同时间节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兔模型的股骨头,观察其声像图特点并与空白组比较声像图差异。2.运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检查空白组和各阶段早期ONFH兔的股骨头表面造影剂灌注形态,并用TIC曲线分析软件得出定量参数,与病理对照探讨CEUS对早期兔股骨头坏死的诊断价值。方法:1.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8只)和模型组(12只)。其中造模3周和造模5周的模型兔各6只,空白对照兔各4只。模型组应用内毒素(LPS)联合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方法建立早期的兔股骨头坏死模型。2.首先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空白组、造模3周和造模5周三组实验兔不同时期的股骨头,比较三组股骨头声像图的差异。3.运用CEUS检测三组兔股骨头表面的造影剂灌注状态和形式,通过TIC曲线分析软件获得增强强度EI(dB)、始增至达峰时间TTP(s)、曲线灌注斜率AS、衰减斜率DS、平均渡越时间mTT(s)CEUS参数,分析三组各参数之间的统计学差异。4.三组实验兔在造影结束后处死,并解剖股骨头。比较三组兔股骨头的病理学变化,分析三组不同时期兔股骨头HE染色后的病理形态学分期并计算MVD和空骨陷窝数,将病理结果与CEUS作相关性分析,探讨CEUS诊断早期兔ONFH的可行性和准确性。结果:1.空白组与模型组3组间兔股骨头的形态结构和声像图均未见明显差异。2.CEUS定量分析结果显示,造模第3周,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增强强度EI明显增加,二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5),AS、DS、mTT、TTP,2组间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AS:P=0.21,P>0.05;DS:P=0.29,P>0.05;mTT:P=0.98,P>0.05;TTP:P=0.44,P>0.05)。造模第 5 周,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AS、DS、mTT、TTP均有统计学差异(AS:P=0.02,P<0.05;DS:P=0.03,P<0.05;mTT:P=0.00,P<0.05;TTP:P=0.01,P<0.05),但 EI 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21,P>0.05)。3.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造模3周组共6只兔(12个股骨头),2个为骨坏死病理Ⅱ期,其余病理分期为Ⅱ期之前。造模5周组共6只兔(12个股骨头),病理分期均属于Ⅱ期之前。空骨陷窝率结果显示,造模3周组和造模5周组空骨陷窝数均较空白组增多,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P<0.05)。MVD显示2组模型组微血管数均较空白组减少,具有统计学差异(P=.00,P<0.05),两组造模组之间MVD也具有统计学差异(P=0.04,P<0.05)。4.MVD与CEUS定量分析各参数相关性分析显示,MVD与DS呈弱的正相关(r=0.36,P=0.02,P<0.05),与 EI 呈弱的负相关(r=-0.39,P=0.01,P<0.05)。与 AS(P=0.24,P>0.05)、mTT(P=0.32,P>0.05)、TTP(P=0.65,P>0.05)均无相关性。结论:1.造模3周组以及造模5周组的股骨头坏死,在未出现关节腔积液时,股骨头的形态学改变甚微,超声难以作出鉴别。2.CEUS能够定量分析股骨头坏死早期的股骨头表面微小血管分布。通过时间-强度曲线分析发现造模5周组的ONFH股骨头的达峰时间、灌注斜率、衰减斜率和平均渡越时间较空白组均呈显着的下降趋势,提示早期坏死股骨头内的血流有效灌注时间下降,血流灌注呈“快进快出”的表现。3.造模3周组以及造模5周组的股骨头坏死组织病理学可见MVD均有显着的减少,此变化与CEUS的结果有一定的相关性。

薛晓[10](2018)在《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介入治疗成人ANFH筋脉瘀滞型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加减方联合介入治疗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筋脉瘀滞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时间范围内的于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选择就诊,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共60例(73髋)并且均获得随访,其中包括18髋(0期),27髋(Ⅰ期),28髋(Ⅱ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方法为介入治疗+功能锻炼,治疗组的方法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桃红四物汤加减。介入的具体治疗方法是:在血管造影监视仪器的引导之下选用血管穿刺技术,选择的具体药物为:罂粟碱、川芎嗪注射液和低分子右旋糖酐以及尿激酶,将上述药物引入股动脉及其微小动脉。在手术之后的第二天,对照组与治疗组都采用静脉点滴药物,为时间五天,同时开始进行早期的功能恢复锻炼,并且要严格防止长距离走路和背负重物。功能锻炼的方法、次数及强度均相同。治疗组的方法是在对照组单纯介入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方,每日服用1剂,早晚分服,连用12周。从做完手术之后的第一天以及12周后,比较对照组与治疗组的髋关节的疼痛情况、髋部功能恢复进展情况、影像学有无改变及血液流变学五项指标有无具体变化。对照组与治疗组观察后所得出的数据均使用SPSS19.0进行统计学的分析与处理。结果1、一般资料比较:经过统计学专业分析后得知,对照组与治疗组在性别与年龄以及Ficat分期等方面,都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2、髋部疼痛的主观评分:经过介入治疗后的第一天,对照组与治疗组患者的疼痛评分经比较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治疗后的12周,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3、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介入治疗之后的第一天,对照组与治疗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的评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治疗后12周,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4、在股骨头颈区造影剂的染色范围变化:介入治疗后的第一天,对照组与治疗组的患者股骨头颈区染色范围变化比较并无明显统计学的差异(P>0.05),在治疗后的12周,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5、影像学Ficat分期变化:两组患者无显着性差异(P>0.056、血液流变学指标:在介入治疗后的第一天,对照组与治疗组的患者经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后,显示无明显差异即P>0.05,治疗后12周有显者差异,即P<0.05。7、临床疗效比较:经过90天的随访时长后,对比对照组与治疗组受试者的症状体征等,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成人ANFH筋脉瘀滞型的病人,于介入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桃红四物汤加减方,在减轻疼痛方面和髋部功能的改善以及股骨头颈区供血改善比单纯介入治疗效果更为显着。

二、儿童股骨头无菌性坏死髋关节内压力测定的早期诊断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儿童股骨头无菌性坏死髋关节内压力测定的早期诊断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儿童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儿童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鉴别诊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外科脱位打压植骨术与髓芯减压腓骨支撑术治疗ARCOⅢ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临床研究
    1.研究目的
    2.研究对象
    3.诊断标准
        3.1 西医诊断标准
        3.2 中医证型诊断标准
        3.3 分期标准
        3.4 分型标准
    4.纳入标准
    5.排除标准
    6.研究方法
        6.1 术前准备
        6.2 手术方式
        6.2.1 A组:采用外科脱位打压植骨术
        6.2.2 B组:采用髓芯减压腓骨支撑术
        6.3 口服活血补肾骨蚀方
    7.术后处理
    8.随访要求
    9.疗效指标
        9.1 VAS评分
        9.2 Harris评分
        9.3 影像学评价
    10.统计学分析
第二章 研究结果
    1.完成情况
    2.两组性别、年龄、病因比较
    3. 术前两组髋关节ARCO分期、CJHF分型、VAS评分、Harris评分比较
    4.两组术前与末次随访两组Harris评分比较
    5.两组术前与末次随访两组VAS评分比较
    6.组间术后末次随访Harris、VAS评分比较
    7.两组末次随访ACRO分期与Harris评分情况
    8.两组间不同分型末次随访Harris评分比较
    9.两组影像学疗效评价比较
第三章 讨论
    1.保髋的意义及重要性
    2.祖国医学在ONFH方面的优势
        2.1 祖国医学对ONFH的认识
        2.2 中医的辨证分型
        2.3 中医防治骨头坏死
        2.4 基于“补肾”法治疗ONFH
        2.5 基于“活血化瘀”法治疗ONFH
        2.6 活血补肾骨蚀方治疗ONFH
    3 现代医学对ONFH的认识
        3.1 ONFH的病因病理
        3.1.1 创伤导致ONFH
        3.1.2 激素导致ONFH
        3.1.3 酒精导致ONFH
        3.1.4 其他原因
        3.2 ONFH发病机制的研究
    4.髋关节外科脱位打压植骨术治疗ONFH的理论依据
        4.1 股骨头的血供特点
        4.2 髋关节外科脱位入路的临床应用
        4.3 髋关节外科脱位入路联合头颈开窗死骨清理打压植骨髂骨瓣支撑术治疗ONFH
    5.髓芯减压腓骨支撑术治疗ONFH
    6.两种保髋手术的疗效及比较
    7.分型与ONFH的临床疗效分析
    8.手术方式的比较
第四章 结论
第五章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
综述 成人股骨头坏死保髋手术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3)虫草治疗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病例分组
    1.6 治疗方法
    1.7 临床指标观察
    1.8 安全性评估
    1.9 统计学方法
2 临床结果
    2.1 一般资料的比较
    2.2 疗效指标的统计分析
    2.3 安全性结果
3 典型病例的X线表现
4 讨论
5 小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骨痹通消方调节OPG/RANK/RANKL系统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小鼠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 基础理论研究
    1.传统医学对股骨头坏死的认识
        1.1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病因病机
        1.2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辨证治疗
    2.现代医学对SANFH的认识
        2.1 SANFH的发病机制
        2.2 SANFH的病理改变
    3.SANFH的治疗
        3.1 非手术治疗
        3.2 手术治疗
第二部分 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小鼠模型的构建
    1.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
        1.2 药物
        1.3 模型制备
        1.4 检测原理及步骤
    2.结果
        2.1 一般情况
        2.2 影像学表现
        2.3 骨标志物检测结果
        2.4 实验结果
    3.讨论
        3.1 BALP与 PINP
        3.2 SANFH实验模型的制备方法
        3.3 LPS联合GC诱导股骨头坏死的基本理论
第三部分 骨痹通消方治疗早期SANFH小鼠的实验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
        1.2 方法
    2.主要实验耗材与仪器
        2.1 RT-qPCR实验器材及试剂
        2.2 Western Blot实验耗材与仪器
    3.实验方法
        3.1 RT-qPCR
        3.1.1 Total RNA 抽提
        3.1.2 Total RNA 质检
        3.1.3 反转录(First Strand c DNA Synthesis)
        3.1.4 RT-q PCR 检测
        3.1.5 计算方法
        3.2 Western Blot
    4.研究结果
        4.1 蛋白印记图
        4.2 OPG 检测结果
        4.3 RANKL 检测结果
        4.4 RANK 检测结果
        4.5 PLCγ2 检测结果
        4.6 CTSK 检测结果
        4.7 TRAP 检测结果
    5.实验结果
    6.讨论
        6.1 骨痹通消方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理论基础
        6.2 OPG/RANK/RANKL系统
结论
    1.总结
    2.创新点
参考文献
综述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5)基于MRI多序列成像诊断布鲁氏菌性骨关节炎系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基于MRI多序列成像诊断布鲁氏菌性骶髂关节炎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布鲁氏菌病临床诊断标准
        1.3 骶髂关节炎MRI图像判定与分析
        1.4 仪器与扫描方法
        1.5 统计学方法
        1.6 技术路线图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基于MRI多序列成像诊断布鲁氏菌性髋关节炎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布鲁氏菌病临床诊断标准
        1.3 仪器及扫描方法
        1.4 MRI图像分析与质量控制
        1.5 统计学方法
        1.6 技术路线图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MRI诊断儿童急性/亚急性期布鲁氏菌性骨关节炎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布鲁氏菌病临床诊断标准
        1.3 仪器及扫描方法
        1.4 MRI图像分析与质量控制
        1.5 统计学方法
        1.6 技术路线图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部分:少见部位-MRI 诊断布鲁氏菌性耻骨联合炎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布鲁氏菌病临床诊断标准
        1.3 仪器及扫描方法
        1.4 MRI图像分析与质量控制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6)金黄膏药物外用联合皮肤牵引在治疗儿童髋滑关节膜炎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文献综述
研究材料与方法
    1.病例来源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剔除标准
        1.5 分组情况
        1.6 治愈标准
    2.治疗方法
    3.观察指标
        3.1 一般情况
        3.2 临床效果评价标准
        3.3 髋部疼痛情况
        3.4 髋部积液量多少情况
        3.5 下肢活动度、髋关节屈曲活动范围情况
        3.6 病程疗效及长短(治疗时间)情况
    4.统计学处理
研究结果
    1 三组患儿基本情况比较
    2 三组患儿总有效比对照
    3 三组患儿髋部疼痛情况比较
    4 三组患儿髋部积液探查情况比较
    5 三组患儿关节活动度情况比较
    6 三组患儿通过对髋关节疼痛感、关节活动范围、关节积液厚度的对比来比较疗程的长短
讨论
    1 儿童髋关节滑膜炎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1 现代医学的对儿童髋关节滑膜炎的诊疗认识
        1.2 儿童髋关节滑膜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2 西医治疗现状
    3 儿童髋关节滑膜炎的中医学研究进展
        3.1 病理机制
        3.2 中医治疗
    4 金黄膏外敷治疗儿童髋关节滑膜炎的中医依据
        4.1 中药外治法
        4.2 理法分析
        4.3 组方分析
        4.4 金黄膏的应用依据
    5 研究结果分析
        5.1 三组患儿髋部疼痛情况比较
        5.2 三组患儿髋部关节腔内积液厚度情况比较
        5.3 三组患儿髋关节屈曲活动范围情况比较
        5.4 三组患儿通过对症状及关节内积液的改善缩短疗程比较
        5.5 三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7)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静脉血运变化表征的研究及治疗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1.2.1 股骨头坏死实验动物模型的构建
        1.2.2 股骨头坏死的病理
        1.2.3 影像学在股骨头坏死中的应用
        1.2.4 股骨头坏死的分期
        1.2.5 股骨头坏死的治疗
    1.3 本研究主要研究思路
        1.3.1 选题依据
        1.3.2 研究内容
2 犬股骨头血供研究及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的构建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1 实验材料
        2.2.3 实验仪器
        2.2.4 主要实验试剂/药品
    2.3 实验方法
        2.3.1 犬股骨头动脉的在体灌注方法
        2.3.2 犬股骨头动脉的Micro-CT扫描
        2.3.3 犬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的构建
        2.3.4 犬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的组织病理学分析
    2.4 结果
        2.4.1 犬股骨头的血供解剖结构
        2.4.2 犬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检测结果
    2.5 讨论
    2.6 本章小结
3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血运变化的原位动态表征及分型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与设备
        3.2.2 犬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的建立
        3.2.3 犬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静脉系统的DSA检查
        3.2.4 犬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动态变化的MRI检查
    3.3 结果
        3.3.1 犬股骨头血管的DSA动态表征
        3.3.2 犬股骨头动态变化的MRI检查分析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4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血管灌注和动静脉的病理学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与设备
        4.2.2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血管灌注及观测
        4.2.3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静脉系统的病理组织学观察
    4.3 结果
        4.3.1 股骨头内血管形态及定量分析
        4.3.2 动静脉系统病理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5 髓芯减压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疗效分析
    5.1 引言
    5.2 研究对象
        5.2.1 纳入标准
        5.2.2 患者一般资料
    5.3 研究方法
        5.3.1 髓芯减压手术操作
        5.3.2 术后处理
        5.3.3 术后随访及评价
    5.4 结果
        5.4.1 总体治疗结果
        5.4.2 按照ARCO分期的疗效分析
        5.4.3 按照血运分型的疗效分析
    5.5 讨论
        5.5.1 髓芯减压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背景
        5.5.2 髓芯减压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
        5.5.3 步态分析在髋关节功能评价中的价值
        5.5.4 髓芯减压术适应征的选择
    5.6 本章小结
6 带血管蒂髂骨瓣转移联合钽棒植入治疗中晚期股骨头坏死
    6.1 引言
    6.2 研究对象
    6.3 研究方法
        6.3.1 术前准备
        6.3.2 手术技术
        6.3.3 术后处理
        6.3.4 评估方法和统计方法
    6.4 结果
        6.4.1 保髋成功率
        6.4.2 髋关节Harris评分
        6.4.3 影像学评估
    6.5 讨论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8)斯坦纳阐释学视角下的中医英译实践 ——以《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临床手册》翻译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翻译项目概述
    1.1 项目来源
    1.2 项目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译前准备
    2.1 文本类型解读
    2.2 翻译原则制定
    2.3 平行文本参考
    2.4 翻译辅助工具使用
    2.5 翻译计划拟定
第三章 斯坦纳阐释学视角下的骨伤英译案例分析
    3.1 中医术语的翻译
        3.1.1 音意结合法
        3.1.2 英意结合法
        3.1.3 增译法
    3.2 句子的翻译
        3.2.1 切换语态
        3.2.2 使用复合句
        3.2.3 变通句式结构
        3.2.4 转换词性
    3.3 小结
第四章 翻译项目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文献综述 阐释学翻译理论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2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摘要
附录3 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附录4 翻译原文
附录5 翻译译文

(9)CEUS定量分析早期兔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股骨头坏死的研究进展
        一、股骨头坏死的病因
        二、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
        三、股骨头坏死的分期和治疗
    第二节 股骨头检查的主要影像学方法
        一、X线平片
        二、计算机体层成像
        三、放射性核素骨扫描
        四、磁共振成像
        五、股骨头血管造影
    第三节 超声检测股骨头坏死现状
        一、二维超声的检查特点
        二、CDFI的检查特点
    第四节 超声造影在微小血管检测方面的进展
        一、CEUS在肿瘤新生血管中的运用
        二、CEUS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运用
    第五节 早期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
        一、实验动物的选择
        二、造模方法的选择
    第六节 诊断早期兔股骨头坏死的主要方法
        一、组织病理学
        二、影像诊断学
        三、血清生化学
        四、血流动力学
    第七节 中医在股骨头坏死方面的研究进展
第二章 CEUS评价早期兔股骨头坏死血管灌注的实验
    第一节 目的
    第二节 内容与方法
        一、实验动物及分组
        二、造模
        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四、超声造影检查
        五、病理学检查
        六、统计学处理
    第三节 结果
        一、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二、超声造影定量分析
        三、组织病理学观察
        四、微血管密度计数
        五、微血管密度计数与各参数相关性
    第四节 分析与讨论
        一、超声造影观察股骨头微血管的优势与可行性
        二、实验结果分析
        三、实验的创新性
        四、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10)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介入治疗成人ANFH筋脉瘀滞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主要符号表
前言
临床资料和研究方法
结果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儿童股骨头无菌性坏死髋关节内压力测定的早期诊断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儿童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分析[D]. 聂淼桔. 遵义医科大学, 2021(01)
  • [2]外科脱位打压植骨术与髓芯减压腓骨支撑术治疗ARCOⅢ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比较分析[D]. 黄佳兴.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虫草治疗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疗效观察[D]. 芶开来.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
  • [4]骨痹通消方调节OPG/RANK/RANKL系统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小鼠的实验研究[D]. 芮仞.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0(03)
  • [5]基于MRI多序列成像诊断布鲁氏菌性骨关节炎系列研究[D]. 王艳.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6]金黄膏药物外用联合皮肤牵引在治疗儿童髋滑关节膜炎的临床观察[D]. 朱浩亮.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3)
  • [7]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静脉血运变化表征的研究及治疗应用[D]. 张耀.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8]斯坦纳阐释学视角下的中医英译实践 ——以《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临床手册》翻译项目为例[D]. 薛梅鸿.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4)
  • [9]CEUS定量分析早期兔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实验研究[D]. 孙淑玮.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10]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介入治疗成人ANFH筋脉瘀滞型的临床研究[D]. 薛晓.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儿髋关节内压力测量早期诊断的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