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收入差距程度的新指标——剩余预期系数

反映收入差距程度的新指标——剩余预期系数

一、一种反映收入差异程度的新指标——余期望系数(论文文献综述)

汪大海[1](2019)在《非均匀热流下水平管内有机工质的流型与换热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太阳能槽式集热器被认为是利用太阳能最可靠持续的技术之一,其中有机工质在集热管内直接相变成为气体的太阳能槽式直膨系统,在集热效率、设备投资以及动力循环性能等方面具有优势。但由于集热管内气液两相流的存在,管外非均匀热流带来的挑战更加严峻。目前针对非均匀热流下,水平管内有机工质相变过程中两相流动及沸腾换热的研究较少,亟需开展此类的研究。本研究主要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的方法,从理论上提出了槽式集热器集热管外热流分布均匀性的量化指标,以实验手段研究了非均匀热流下水平管内有机工质相变过程中两相流动及沸腾换热特性,主要工作内容和结论如下:1、基于太阳能槽式集热器管外典型的非均匀热流分布特点,提出了一个新的评价均匀性的量化指标,本研究将“均匀度”分解成“均度”和“匀度”两个子指标,从物理量的数值及其相对位置两个层面,对集热管截面热流分布的均匀程度展开定量化描述。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新指标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同时新指标具有严格有界、无量纲等特征,对集热器的优化设计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2、利用高速摄影仪和后期图像处理技术,观察到非均匀热流下水平管内R245fa的典型流型分布。基于实验研究,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非均匀热流条件下主要观察到四种典型的流型:泡状流、泡状-塞状流、分层-波动流、环状流,和典型的二次流现象。(2)在相同的加热量条件下,非均匀加热与均匀加热的两相流型对比表明,非均匀流型I/A转换曲线的初始干度较低。(3)与已有的流型图做对比发现Ong和Thome(2011)的转换曲线与实验的吻合度最高。3、设定实验工况,热流密度:9.95、22.4、35.9 k W/m2,质量流速:192.9、275.6、385.8 kg/(m2·s),饱和温度:40、60℃。基于实验数据分析,首先,研究工况参数的变化(干度、质量流速、热流密度及饱和温度)对沸腾换热系数和截面温度均匀性的影响。其次,用已有典型两相换热关联式在相同工况下计算的结果与实验得到的换热系数进行对比。最后,通过实验数据拟合开发新的换热关联式。结果表明:(1)纯工质R245fa的换热系数随干度的增大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2)R245fa的换热系数随质量流速、热流密度、饱和温度的增大而增加。(3)将现有两相沸腾换热系数关联式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发现实验数据的结果要普遍大于已有关联式的预测结果。(4)针对实验数据计算结果进行新关联式的拟合,新拟合的换热关联式对于94%的数据预测偏差在±20%以内,平均绝对偏差为10.98%,平均相对偏差为-4.75%。

赵东鹏,赵力,邓帅,汪大海,卢雅妮,邵亚伟[2](2019)在《槽式集热器集热管外热流分布均匀性的量化评价方法》文中研究指明定量化描述槽式集热器中集热管外热流分布的均匀程度,对于集热器的优化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工程领域中,现有的均匀性评价指标往往只计及物理量在数值上的分布特征,没有考虑物理量在空间相对位置上的分布特征.本文将"均匀度"分解成"均度"和"匀度"两个子指标,从物理量的数值及其相对位置两个层面较为全面地对热流这一物理量分布的均匀程度展开定量化描述.通过对特殊分布和4种典型的集热器中集热管外热流分布的均匀性进行量化评价,验证了该指标的合理性以及在管外热流分布均匀性量化分析中的有效性.同时,新指标具有严格有界、无量纲等特征,便于在集热器的优化设计中使用,同时在其他工程领域也具有应用潜力.

谷月,杨力[3](2018)在《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动态综合评价——以安徽省为例》文中认为据现有关于低碳经济和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的文献和理论,构建了从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生态环境、能源排放4个方面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纵横向拉开档次对安徽省16个地级市2011-2015年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动态综合评价分析,并利用余期望系数对其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进行测算与分析。结果表明2011-2015年安徽省16个地级市中除合肥与黄山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属于中高碳,其他14个地级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都处在高碳范围;通过聚类分析,将安徽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划分4类;从总体来看,2011-2015年安徽省16个地级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整体上在扩大,但有缩小的趋势;各地级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差异主要是受组间差异影响的。

罗文海,韩春蕾,孙红卫,王玖,胡乃宝[4](2017)在《余期望系数居民收入分配不平等性评价标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建立余期望系数居民收入分配不平等性评价标准。方法:采用中国统计年鉴和部分省市统计年鉴中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分组数据,计算基尼系数和余期望系数,借鉴基尼系数的居民收入分配不平等性评价标准,建立余期望系数的居民收入分配不平等性评价标准。结果:依据中国统计年鉴和部分省市统计年鉴中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分组数据,分别计算了7分组和5分组原始数据的基尼系数和余期望系数,运用直线回归方法分别建立了7分组和5分组原始数据的余期望系数居民收入分配不平等性评价标准。然后使用该评价标准分别对7分组和5分组数据的余期望系数进行了居民收入分配不平等性程度的评价。结论:借鉴基尼系数的居民收入分配不平等性评价标准建立了余期望系数的居民收入分配不平等性评价标准,应用该评价标准能够方便、准确地评价居民收入分配不平等性程度。

王慧,苏永军[5](2016)在《近50年太子河南源河流径流年内分配特征及趋势预测》文中认为基于太子河南源南甸站19602011年逐月径流资料,采用余期望系数、集中度、集中期和绝对变化幅度等指标分析了径流年内分配特征,并采用Mann-Kendall法和R/S分析法预测了年内各月、4季径流及其特征指标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南甸站径流年内呈单峰型分布,最大、最小月径流分别出现在8月和1月;112月及4季径流量均呈减少变化,仅2、4、8月径流量呈不显着减少趋势;未来3月径流量呈增加变化趋势,其余月份及季节径流量将持续减少;目前和未来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程度增加,但集中程度和变化幅度减少。

陆建宇,王秀庆,王学斌,陆宝宏[6](2015)在《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性的度量指标及其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河川径流的年内分配不均匀性直接影响水利工程的运行方式。为准确度量径流年内分配不均程度,尝试引入变率指数FI、分摊熵AE、基尼系数Gini、集中指数CI、余期望系数SEI和赫氏指数HHl等六种度量指标,并以沂河临沂站天然月径流为例,分析各指标的适用性及存在的不足。结果表明,各指标年际变化相似度极高,峰、谷值出现时间基本一致,可以使用其中的任何一个指标度量径流年内分配的不均匀性;Gini考虑了径流年内时程分布及各月径流量大小的影响,能够定量地评价径流年内分配的不均匀程度,比其他指标有更高的分辨力,用Gini度量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程度最合适。

罗文海,王玖,韩春蕾[7](2013)在《余期望系数与基尼系数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5—2008年全国城镇居民收入分组数据计算出基尼系数和余期望系数的数值,探讨了基尼系数和余期望系数的数量关系,以期为他人讨论余期望系数和基尼系数的数量关系提供参考。

岳立,王晓君[8](2013)在《13省市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动态综合评价——基于“纵横向”拉开档次法》文中认为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适应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战略性要求,发展低碳经济势在必行。本文通过构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对13省市区2001-2010年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动态综合评价,并运用聚类和余期望系数法对上述结果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期促进各省市区乃至全国低碳经济的长足发展。

李栗[9](2012)在《收入分配差距的贫困度研究》文中认为收入的分配是社会生产的重要环节,收入分配理论随着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其中收入分配的差距是关系到我国乃至世界人类生存、社会稳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对收入分配差距程度的正确度量,是制定相关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贫困问题是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在对收入分配问题的理论研究中,贫困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不容忽视。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总体经济的发展成效显着,然而收入分配的差距也日益扩大,从测度收入分配差距最常用的指标基尼系数看,我国早已超出国际警戒线。同时,我国的贫困现象依然严重,并在新的历史时期呈现出新的特点,贫困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程度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总之,在对我国乃至世界各国收入分配差距的理论以及实证分析中,贫困问题都是重要方面,因此有必要对贫困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程度进行研究。国内外学者在关于收入分配差距以及贫困的相关研究中,大多从收入分配的角度,分析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对贫困的影响,而关于贫困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程度研究并不多见,特别是定量分析,更是屈指可数。基于以上认识,本文以贫困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程度作为主要方向,做出一些探索性的研究。本文从贫困的角度考察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程度,并建立了一系列度量标准,其中的主要指标包括:累计收入差距率、贫困人口的基尼系数、和基尼系数的绝对与相对贫困比率。其中,基尼系数的绝对贫困比率,具有明确的几何意义,直观反映了由于贫困所造成的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占总体收入分配差距的比重。在以上概念基础上,进一步将度量收入分配差距的相对指标——基尼系数,和度量贫困的绝对标准——贫困线相联系,定义测算旨在能够反映贫困对基尼系数影响程度的综合指标——基尼系数的贫困度。应用不同方法对中国城镇、农村、以及城乡全体居民基尼系数进行测算,并在具体测算中国城镇居民基尼系数的基础上,计算我国城镇居民的累计收入贫困差距率、贫困人口的基尼系数、基尼系数的绝对贫困比率和相对贫困比率,进而计算出中国城镇居民的基尼系数贫困度。从测算结果看,中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在近20多年来迅速增大,但其中贫困的影响程度却在减小,这充分说明了国家对于针对城市的一系列经济体制改革所带来的影响。首先,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造成了城镇居民收入来源多元化,经营性收入与财产性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增加,造成了城镇居民内部收入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次,城市贫困问题随着物价水平的提升和居民日益加大的收入分配差距而凸显出来。再次,城市贫困对收入分配差距增大的影响程度在逐步减小,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增加更多地受到非贫困人口的影响,也就是“富者愈富”更大程度上导致了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过大。通过实证分析发现,适度缩小我国收入分配差距,中国政府要从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继续重视“三农”问题、完善社会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及扩大就业、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等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彭娜,王运松,聂思举,徐世英[10](2011)在《我国民族地区城乡收入差异程度的实证分析》文中提出本文以民族八省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余期望系数、恩格尔系数为主要指标,采用2000年至2009年的统计数据,对八省区之间和八省区内部的城乡收入差异程度进行分析,结合人均GDP的年均增长率和产业结构以及相关的政策和实际情况,给出造成我国民族八省区城乡收入差异的因素分析.

二、一种反映收入差异程度的新指标——余期望系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反映收入差异程度的新指标——余期望系数(论文提纲范文)

(1)非均匀热流下水平管内有机工质的流型与换热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字母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均匀热流下水平管内有机工质流型转变特性研究进展
        1.2.2 均匀热流下水平管内有机工质沸腾换热特性研究进展
        1.2.3 非均匀热流下水平管内有机工质流动沸腾换热研究进展
    1.3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槽式集热器集热管外热流分布均匀性的量化评价方法
    2.1 新均匀度指标的提出
    2.2 案例分析
        2.2.1 新指标和现有指标的应用比较
        2.2.2 不同集热器集热管外热流分布均匀性的量化评价及比较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非均匀热流边界条件下有机工质沸腾换热实验装置与数据处理
    3.1 实验系统与设计
        3.1.1 实验系统整体介绍
        3.1.2 实验测试段介绍
        3.1.3 实验冷凝和动力部件的介绍
    3.2 实验步骤与数据采集
        3.2.1 实验步骤
        3.2.2 数据采集
    3.3 数据处理与不确定度分析
        3.3.1 数据处理
        3.3.2 不确定度分析
    3.4 实验装置可靠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非均匀热流下纯工质典型流型分布特性实验研究
    4.1 流型可视化方法
    4.2 实验结果
        4.2.1 非均匀热流下工质 R245fa 典型流型分布
        4.2.2 非均匀加热与均匀加热条件下流型图对比分析
        4.2.3 间隙流向环状流转变规律
    4.3 与已有流型图的比较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非均匀热流下纯工质沸腾换热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5.1 工况设定
    5.2 实验结果
        5.2.1 换热系数随干度的变化
        5.2.2 换热系数随质量流速的变化
        5.2.3 换热系数随热流密度的变化
        5.2.4 换热系数随饱和温度的变化
    5.3 与已有关联式的比较和新关联式的开发
        5.3.1 已有关联式对实验结果的预测性
        5.3.2 新关联式的建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1.1 研究内容
        6.1.2 研究结论
    6.2 展望
        6.2.1 研究存在的不足
        6.2.2 后续工作建议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2)槽式集热器集热管外热流分布均匀性的量化评价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均匀性/非均匀性量化指标的研究现状
2 新均匀度指标简介
3 案例分析
    3.1 新指标和现有指标的应用比较
    3.2 不同集热器集热管外热流分布均匀性的量化评价及比较
4 结论

(3)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动态综合评价——以安徽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综述
三、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的建立
四、研究方法
    (一) 纵横向拉开档次法
    (二) 余期望系数
五、实证研究
    (一)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二) 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测算与分析
    (三) 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测算与分析
六、结论与建议
    (一) 结论
    (二) 建议
        1. 调整产业结构,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 因地制宜, 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策略。
        3. 拓宽低碳经济交流渠道与平台。
        4. 建立健全低碳经济制度。

(4)余期望系数居民收入分配不平等性评价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二、研究过程和结果
    (一) 基尼系数和余期望系数的计算与分析。
    (二) 7分组资料收入分配不平等性评价标准
    (三) 5分组资料收入分配不平等性评价标准
三、成果应用与讨论

(5)近50年太子河南源河流径流年内分配特征及趋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资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2.1 资源来源
    2.2 研究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径流年内各月及各季分配
    3.2 径流年内分配过程变化趋势及预测
    3.3 径流年内分配特征指标变化
    3.4 径流年内分配特征指标变化趋势及预测
4 结论

(6)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性的度量指标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指标原理及计算方法
    1. 1变率指数
    1. 2分摊熵
    1. 3基尼系数
    1. 4集中指数
    1. 5余期望系数
    1. 6赫氏指数
    1. 7不均匀系数
2不均匀性度量指标应用
    2. 1研究区及资料
    2. 2径流年内分配情况
    2. 3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性分析
    2. 4径流不均匀性度量指标适用性分析
        2. 4. 1归一化处理及相关性分析
        2. 4. 2各指标存在的不足及改进
3结论

(7)余期望系数与基尼系数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资料与结果
三、结论

(8)13省市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动态综合评价——基于“纵横向”拉开档次法(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研究方法与计算过程
    (一) “纵横向”拉开档次法
    (二) 指标体系与数据处理
    (三) 13省市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得分计算
三、结果分析
    (一) 聚类及指标发育情况归纳
    (二) 余期望系数及差异性测度
四、结论与展望

(9)收入分配差距的贫困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框架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框架
    1.3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1.3.1 主要创新点
        1.3.2 不足之处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综述
    2.1 收入分配理论
        2.1.1 收入分配相关概念
        2.1.2 收入分配理论的演进
        2.1.3 收入分配差距测量指标
    2.2 基尼系数
        2.2.1 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
        2.2.2 关于基尼系数的争议与改进
    2.3 贫困理论
        2.3.1 贫困的相关概念
        2.3.2 贫困的形成机理
        2.3.3 贫困的测量指标
    2.4 公平与效率
        2.4.1 公平与效率理论的演进
        2.4.2 中国的公平与效率之争
    2.5 小结
第3章 基尼系数贫困度的数理模型
    3.1 基尼系数贫困度的数理模型
        3.1.1 基尼系数贫困度相关概念的界定
        3.1.2 基尼系数贫困度模型的建立
        3.1.3 基尼系数贫困度模型的推广
    3.2 基尼系数贫困度的计算方法
        3.2.1 计算基尼系数贫困度的离散方法
        3.2.2 计算基尼系数贫困度的连续方法
    3.3 基尼系数贫困度与基尼系数的交互关系
第4章 中国收入分配差距与贫困的现状分析
    4.1 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变迁
    4.2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现状
        4.2.1 中国城乡间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
        4.2.2 中国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扩大
        4.2.3 中国城镇内部收入差距的扩大
    4.3 中国的贫困问题
        4.3.1 中国在贫困减少方面取得的成绩
        4.3.2 当代中国贫困的特点
        4.3.3 中国贫困产生的原因
第5章 中国基尼系数贫困度的实证分析
    5.1 中国贫困线的划定与贫困发生率
        5.1.1 中国农村贫困线的划定
        5.1.2 中国城市贫困线的划定
        5.1.3 中国的贫困发生率
    5.2 中国基尼系数的估算与分析
        5.2.1 中国居民基尼系数的计算
        5.2.2 关于中国基尼系数的分析
    5.3 中国城镇基尼系数贫困度的估算与分析
        5.3.1 中国城镇居民基尼系数贫困深度的测算与变化趋势分析
        5.3.2 中国城镇居民基尼系数贫困比率的测算
        5.3.3 中国城镇居民基尼系数贫困度测算
第6章 适度缩小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政策建议
    6.1 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6.2 继续重视“三农”问题
    6.3 完善社会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6.4 扩大就业面,提高劳动者就业的能力
第7章 结束语
    7.1 研究结论
    7.2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10)我国民族地区城乡收入差异程度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各省内城乡收入差异分析
    1.1 恩格尔系数的定义
    1.2 结果分析
2 各省之间的城乡收入差异分析
    2.1 余期望系数的定义
    2.2 结果分析
3 因素分析
    3.1 经济结构
    3.2 经济政策
    3.3 地区性差异
4 结论

四、一种反映收入差异程度的新指标——余期望系数(论文参考文献)

  • [1]非均匀热流下水平管内有机工质的流型与换热特性研究[D]. 汪大海. 天津大学, 2019(01)
  • [2]槽式集热器集热管外热流分布均匀性的量化评价方法[J]. 赵东鹏,赵力,邓帅,汪大海,卢雅妮,邵亚伟. 科学通报, 2019(04)
  • [3]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动态综合评价——以安徽省为例[J]. 谷月,杨力.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8(01)
  • [4]余期望系数居民收入分配不平等性评价标准研究[J]. 罗文海,韩春蕾,孙红卫,王玖,胡乃宝. 社科纵横, 2017(11)
  • [5]近50年太子河南源河流径流年内分配特征及趋势预测[J]. 王慧,苏永军. 水电能源科学, 2016(06)
  • [6]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性的度量指标及其应用[J]. 陆建宇,王秀庆,王学斌,陆宝宏. 水力发电, 2015(11)
  • [7]余期望系数与基尼系数比较研究[J]. 罗文海,王玖,韩春蕾. 当代经济, 2013(21)
  • [8]13省市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动态综合评价——基于“纵横向”拉开档次法[J]. 岳立,王晓君.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2013(01)
  • [9]收入分配差距的贫困度研究[D]. 李栗. 辽宁大学, 2012(03)
  • [10]我国民族地区城乡收入差异程度的实证分析[J]. 彭娜,王运松,聂思举,徐世英.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4)

标签:;  ;  ;  ;  ;  

反映收入差距程度的新指标——剩余预期系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