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人性观与生产力理论的内在逻辑关系

马克思人性观与生产力理论的内在逻辑关系

一、马克思人的本质观与生产力理论的内在逻辑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范海燕[1](2021)在《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内在逻辑研究》文中认为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是马克思在合理吸收、批判继承前人先进优秀思想文化的基础上,不断深入工人阶级、投身社会实践,分析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异化,认清资本主义的本质,探索社会发展规律的过程中,发现人、认识人、承认人、解放人的思想精华,是最普遍的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在批判、建设和革命中追求进步和解放的科学。人类解放思想是贯穿马克思思想发展进程的一根红线,这根红线自始至终融润于马克思思想的各个方面和整个思想体系。从整体来看,它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起点--现实的人为理论基础,运用政治经济学来批判和检验,落脚于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向。人类解放思想贯穿于马克思整个体系,真正包含了马克思思想的出发点、目的和归宿,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解放是马克思全部思想的价值旨归。对马克思关于人类解放思想内在逻辑的归纳,有助于深刻理解马克思人是目的的思想出发点,有助于指引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和道路。论文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采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研究方法,从历史、理论、现实相结合的三重维度来架构论文的基本思路,对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历史演进、逻辑起点、主要内容、实现主体、社会空间、当代价值等作了比较系统地梳理和深入地研究。在考察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历史背景和形成发展的基础上,论文以现实的个人为逻辑起点,梳理了现实的个人解放的层次和内容;阐释了人类解放的主要内容,探索人类解放经由政治解放、经济解放、劳动解放到实现人自身解放的辩证统一过程;明确了人类解放的无产阶级实现主体,分析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阶级素质和现实条件;探讨了人类解放的共同体社会空间,考察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同发展程度和发展形态的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以及人在这一社会空间中的不同方面和不同程度的发展和解放;探究当今社会人类解放思想的理论意义和时代运用。将历史与逻辑相结合,论文对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内在逻辑作了系统梳理和深入分析,以六个部分形成主要内容。第一部分,考察了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发展演进,探究马克思关于人类解放思想的深刻的历史背景、深厚的理论渊源和一定的发展历程。阐述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资本主义内部矛盾激化的社会背景,人类优秀思想成果的理论奠基;梳理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发展历程,包括产生、形成、发展等阶段。这一部分为人类解放和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第二部分,阐述了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逻辑起点:现实的人。以对现实的人及其本质的科学把握为基础,阐述马克思现实的人的解放的阶段性,即类、群体以及个体的不同层次的解放;展现现实的人的解放的具体内容,包括劳动能力的发展、社会关系的丰富、个性的完善等等。第三部分阐释人类解放的主要内容。人类解放是一个包含政治解放、经济解放、劳动解放和人自身的解放的丰富内容,包括从自然力的控制下获得解放、从社会关系的控制下获得解放、从人自身的束缚中获得解放;同时,人类解放又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人类解放是个别与整体相统一的过程、是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统一的过程、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第四部分阐明人类解放的主体力量--无产阶级,分析其自身素质、现实条件、终极目标都与人类解放息息相关;实现人类解放,是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只有在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下,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普遍交往,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和斗争,实现无产阶级专政,从而消灭私有制和阶级,才能彻底实现人类解放。第五部分进一步深入考察现实的人及其历史,探究马克思人类解放的社会空间,即作为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方式、个体现实依托的共同体。分别梳理探讨人类解放经历的自然共同体、抽象共同体、虚幻共同体以及真正共同体的系统结构和整体体系,阐述共同体是人的集合,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以直接或间接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处于一定交往关系并不断发展的“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逻辑终点,最终在“自由人联合体”中真正和彻底实现人类解放。第六部分总结了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当代价值。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对于人的全面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构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论文以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历史演进为纵轴,以共同体的发展演进作为人类解放的社会空间,探究作为生存空间的共同体的历史时空;以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基本内容为横轴,并将其作为论文重点,以当代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所面临的困惑和我国的现实国情为现实根据,研究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及当代价值;从整体上揭示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内在逻辑和现实意义,展现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科学性和人民性、整体性和一贯性。

崔云朋[2](2020)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人的全面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其追求的核心价值和根本目标。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的异化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未来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和构想。在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人的全面发展面临着现实困境,消费主义的影响造成了一些人的物化生存和精神虚无,资本逻辑的影响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社会公平正义的缺失和伦理道德的失范,人类中心主义对自然的影响造成了自然生态环境危机和人的生存危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解决当今社会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我们党一直重视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与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于这一问题都作出了重要决策,体现了我们党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科学探索,这标志着我国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如何认真反思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困境,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促进新时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直面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困境,运用唯物史观,围绕国家治理现代化这条主线,系统探究人的全面发展的经济治理向度、政治治理向度、文化治理向度、社会治理向度、生态治理向度,在理论上就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对人的现代性的本质进行整体探析和逻辑建构,从而促进人的现代化和全面发展。全文包括导论和正文共八章内容,全面阐述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语境下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与维度。导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梳理了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人的全面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国内外研究现状,说明了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目标及创新点。第一章从现实的人的实践出发,分析了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人的全面发展面临的物化生存、精神虚无、公平失衡、道德失范、环境恶化等时代问题和产生的根源。第二章从公有制为主体的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制度正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平治理和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治理等四个方面展开了具体的论述,以此来分析和研究人的全面发展的经济治理向度,立足于国家现代化治理的现实语境,探究人的全面发展对经济治理的内在要求、逻辑关系和实现路径,探究经济治理维度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第三章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政治治理维度,从人民当家作主是根本政治保证、协商民主是重要内涵和自治制度是政治治理的重要形式三个方面,阐述了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人的全面发展的政治内涵,并进一步从人民代表大会制、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爱国统一战线、民族区域自治、基层群众自治五个具体视角,分析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人的全面发展的政治治理内涵,阐明了政治治理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职能,并探究了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与政治治理的主要内涵和逻辑关系以及实现路径。第四章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引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道德支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文化内涵等三个方面,以及人的物化生存的价值治理、精神虚无的调整规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治理、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等角度,分析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人的全面发展的文化治理向度,探究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与文化治理的科学内涵和逻辑建构,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第五章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石、社会主义社会治理制度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制度保障、新一代信息技术是人的全面发展智能治理的实现方式三个方面,以及社会公平正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社会治理共同体、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机制、智能治理等视角,深入探析了当下语境中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治理内涵,并系统探究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治理的内在关系,由此出发,遵循社会治理逻辑理路来建构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治理路径。第六章从生态文明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文明形态的体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是人的全面发展生态治理的价值遵循和社会主义生态治理制度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生态保障三个方面,以及生态文明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等视角,分析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人的全面发展的生态治理向度,探究人的全面发展与生态治理的内在机理,建构人的生态价值尺度的实现路径。第七章从人的现代性本质来分析人的全面发展的当代内涵,围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整体观思想、人的现代性本质的整体属性与特点以及人的现代性本质的整体建构等三方面给出系统探析,以揭示现代化历史条件下人的全面发展的总体性特征及其内在辩证关系。总之,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整体的逻辑展现。经济治理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需求,政治治理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民主和自由需求,文化治理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和文化需求,社会治理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公平正义需求,生态治理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需求。这些多维度治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与技术属性和法治属性相结合,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展现了人的现代化的本质力量,实现了治理发展与人的发展相一致,推动了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反过来人的全面发展也推进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蕴含着人的现代化的重要内涵,其核心在于实现人的观念现代化、素质现代化和能力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本体论思想;国家治理现代化蕴含着人的整体性思维智慧,无论从治理理念,还是治理内容、治理方式、治理路径上来讲,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整体把握,彰显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方法论创新;国家现代化中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充分彰显了国家治理的人民性,是以人民为中心与人的发展的统一,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尺度;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治理实践,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治理逻辑,展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时代路径;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应有之义,反映了对国家发展规律和治理规律的科学把握,体现了国家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当前学界对国家治理现代化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相关理论范畴进行了较为丰富的考察。本论文的特点首先是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视域去看待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宗旨,并作为一个集中的理论主题加以研究,认知二者的关系并由此认识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论价值。其次是提出人的现代性本质的整体性建构。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人的本质的内涵,从整体上对人的现代性本质进行建构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围绕人的现实存在方式,从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等方面阐述了人的现代性整体建构的内在逻辑,体现了国家治理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人的全面发展相一致。再次,在对社会治理共同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应建立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于一体的国家治理共同体,其蕴含着治理主体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内在统一,体现了治理的人民性、民主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是新时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人的全面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涵,是时代的要求与进步的表征,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也必将有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实现“中国梦”。

戴尧[3](2020)在《马克思人的价值思想研究》文中认为人的价值问题是人在社会关系当中,对自己生命活动的审视和思考。马克思关于人的价值问题,是从人本身出发,从人的主体性、社会性、实践性等方面进行思考。马克思人的价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马克思人的价值思想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本文旨在对马克思人的价值思想及当代意义作一探讨。首先,本文从历史发展的过程出发,追溯了人的价值产生的历史渊源,通过概括从古希腊时期、中世纪时期、文艺复兴等不同时期关于人的价值思想的不同内容,论证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人学思想是对马克思人的价值思想的形成有直接意义。其次,本文从哲学角度对马克思人的价值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将马克思人的价值思想放在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当中,对人的价值问题进行分析,指出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是人的价值的两个方面,是互为前提,辩证统一的。人的本质是潜在的人的价值,人的价值是人的本质的实现和确证,本文从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的内涵方面进行剖析,进一步区分人的价值概念。同时本文在马克思人的价值实现方面,进一步梳理出实践是人的价值实现的最根本途径。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更好的去实现有价值的人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会出现异化劳动,而消灭异化劳动,是实现人的价值必不可少的途径。最后,本文指出马克思人的价值思想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现实性,为当前中国社会人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借鉴和方法指导。论述了马克思人的价值思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思想基础,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指导,并且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树立正确的价值定位,为新时代的青年提供正确的价值观,为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立德树人”提供价值取向。总之,本文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对马克思人的价值的历史渊源、理论来源进行了历史性的考察,立足于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围绕人的价值的含义、人的价值的内容、人的价值的特点、人的价值的实现,阐述了一个相对完整的马克思人的价值思想,这对于更好的理解马克思人的价值思想提供理论借鉴。通过深入的探究,本文对马克思人的价值思想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把握,对正确理解马克思人的价值思想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有利于为人的价值研究提供正确的、科学的方法论,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崔佳[4](2020)在《马克思审美思想研究 ——审美实践的人性意蕴及其现代性批判》文中研究说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性的生成与完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为核心的主题。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异化劳动的经济学哲学批判、对资本与经济合谋的政治与哲学解构、对共产主义必然实现的历史唯物主义判定中无不指向这一核心问题。也正是在追求人的自由与解放的思想历程中,马克思表达了对完满丰富的感性人性和自由主体的历史唯物主义建构,也明确地表达了立基于具体人性的审美思想。“美的规律”的理念、“劳动创造美”的观念、“音乐的耳朵”和“形式美的眼睛”的观点等具体地表达了他审美思想的核心。马克思基于具体人性论的审美思想将感性活动这一形下活动升华成审美活动的存在论根基,回应了传统审美观念的形而上学的困境、面对了现代审美的物质主义难题,将审美真正导入到改变世界与实现人类全面自由解放的思想境遇之中。马克思的审美思想将创造美的过程作为审美应有的内容,又使审美的既定对象复活了与生存与发展的互动关系,从根本上变革美与审美二元对立的美学范式。本文就在此意义上来展开对马克思审美思想的研究,以期探寻审美回归的思想路径与实践智慧。审美是美对人的感性触动,更是人对美的主体回响。审美是关乎人的心理、感官、情感和想象,是对心灵与道德的指引,对人生活的观念、存在的理解、价值的追求有着无可取代的重要意义。然而,现代性审美日常化的沉沦、大众化的享乐、抽象化的疏离、商品化的客观等事实,戕害了人的审美能力、物化了人的审美体验、弱化了人的审美批判,为资本逻辑宰制和意识形态把控创造了可乘之机。依循审美观念的思想历程、重拾审美的人性根基、重建审美的体验逻辑、追录审美的价值理想成为直面审美困境、开掘审美意蕴、生成审美能力的重要问题,也是马克思审美思想研究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因为,马克思的审美思想要求我们既要关注审美对象所体现出来的美的本质,又需要关注审美主体能够感受美的能力本身。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审美观念不再是分裂人的创造美和感受美这两种活动的审美范式。而是在人的生存和发展,自我理解的意义上,去创建审美的实践范式。可以说,马克思的审美思想真正走出了传统形而上学的思想地基,筑起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批判的塔楼,同时达到了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社会的肯定性理解与否定性理解的辩证统一之中。基于此,本文以马克思的人性理论为根基,探讨马克思如何以审美现代性批判回应现实的社会、现代的历史发展逻辑,如何以审美实践实现人类的全面自由解放。形成以思想发展史为前提,哲学理论为依据,时代发展现实为背景的马克思审美思想的研究思路。论文共分为五章:论文的第一章在梳理西方审美观念的历史演变中透视和把握不同时期审美主体与人性生成的内在关系,在审美的思想史定位中,探析传统审美观念的思想疑难与实践困境。论文认为,从古代到近代,审美经历了从主体被赋予神性、理念和上帝的聚焦形式,导致审美主体自我迷失,形成审美观念实体化阶段;到注重感受和趣味的先在性,导致固化主体的物化审美阶段;再到将实在的理性和抽象的感性予以综合的、主体人性分裂的形上审美过程,来呈现马克思审美思想的思想史根基。论文的第二章基于马克思哲学革命和立足人性观变革来透视马克思的审美思想变革,从感性活动的真实意义揭示人性的“类本性”和“类特性”,建构具体人性观的感性活动;并以感性活动为中心来理解人的存在和人的发展,在人性基底中获得审美主体的感性生成。内在地敞开了一个以人的感性活动为存在论根基的审美原则,形成了马克思研究审美的理论根基和自身理论逻辑阐发的独特维度。论文的第三章从马克思的自身理论把握其审美思想的内涵,构建以感性活动、现实历史和自由个性为核心概念的马克思审美思想的内在逻辑。作为审美存在论根基的感性活动,不再是外在于审美的附属性内容,而构成了审美的内在环节和要素。审美所体现的不仅是关于人的现实生活过程的“对象意识”,更是关于自身存在状态和价值追求的“自我意识”。审美直观与个性的生成在根本上呈现为一种历史性关系,在全面把握人类审美活动的复杂构成中,实践活动既是人类性与自由个性的结合,又具有审美的自由意境和构成了“现实的历史的人”的形上追求。论文的第四章力图在自由、全面解放和发展中建构马克思的审美理想,并从“美的规律”的审美实践,超越受现代意识形态形塑的认识主义和心理主义的审美观念。在人的双重属性和审美关系的双向建构的互动关系中,构建审美的内在规范,满足人们对审美的需求,将审美作为人生存的本质维度。使人能够从直观、体验和移情等审美环节中看到人性的更高存在和理想存在,实现人的精神生活的自由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自由全面发展。论文的第五章以现代性批判回应现实时代,马克思基于感性活动的审美思想同时是一种审美现代性批判。不仅展开了理解资本主义现代性的一个重要维度,而且对当代西方审美思想的演变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审美现代性批判建立审美实践的当代视野,从资本主义现代社会生产关系的经济批判、社会批判,重建现代社会的审美现代性,是我们理解和把握当代审美状况和发展趋向的重要思想参照。

胡晓珊[5](2020)在《中国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研究》文中认为从学理上讲,师范教育的价值取向,乃至教育的价值取向,应当在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之间达成于某种合理的分寸。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师范教育价值取向却偏重于以社会发展为标尺,导致师范教育中“人”的边缘化,限制了师范生生命的完整性,制约着我国基础教育人才的质量。本研究旨在对国家所秉持的师范教育价值取向进行梳理和分析,尝试探讨国家作为决策者对师范教育价值取向在社会和个人之间所作的权衡与抉择,并对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及其根源作出判断。在此基础上,基于对“人”的理解,阐明师范生作为完整的“人”的地位与价值,以此来重构师范教育价值取向。依据以上思路,本研究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认识路径及分析框架。基于对价值取向主客体关系认识路径的明晰,以师范教育价值取向主体相关的价值观念层、需要层和行动方向层为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构成要素,以该主体认知之下的师范教育定位、目的和实践路径为分析维度,从而整体、完整地构建师范教育价值取向分析框架。第二部分是建国后我国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回顾。以建国后至今的社会改革及教育调整为依据,将师范教育划分为四个阶段:急速发展期(1949-1957年),从建国初至“大跃进”前夕;调整停滞期(1958-1977年),从“大跃进”到改革开放前夕;恢复重建期(1978-1999年),改革开放至师范教育混合开放体系的初步形成;转型提升期(2000-现今),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至现今。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历史分析法,从各个时期社会改革、教育及师范教育调整、政策文本、具体的培养模式和措施入手,对国家的师范教育价值取向之价值观念层、需要层及行动方向层进行了分析,以呈现各阶段师范教育的不同取向。第三部分是我国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及其根源分析。基于对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回顾,既往取向过于重视社会及其需要的价值导向,出现了师范教育价值取向中价值观念层单一化、需要层片面化及行动方向层工具化等偏差,弱化了师范生的主体立场。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从传统社会对教育的影响、传统教育对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影响,以及传统社会教师定位对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影响,来分析师范教育价值取向偏差的根源。第四部分是师范教育价值取向重构的人学视角。基于师范教育价值取向历史进程中“人”的边缘化问题,反思人的地位与价值,对人的内涵、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教育的关系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在此基础上,对人的属性、存在方式及需要进行了解析,从而为师范生作为完整的“人”的立场来重构师范教育价值取向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五部分是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重构。结合师范教育领域,回归师范教育价值取向分析框架,以师范生为核心价值,重新确立“以师范生为本”的价值观念,围绕个体性发展和促进社会发展的职责,以师范生的生命完善为需要,并选择相应的激发师范生生命活力的行动方向,来全方位地对师范教育价值取向进行重构。

冯金卫[6](2020)在《费尔巴哈与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哲学诞生伊始,关于人的问题一直是个“斯芬克司之谜”,对此的看法和理解可谓五花八门。费尔巴哈作为研究人学的代表人物之一,站在感性自然的角度提出了人本学唯物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类本质,在哲学史上具有重大的贡献。马克思则与费尔巴哈不同,站在实践的立场之上,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是在对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基础之上进行批判继承和扬弃,形成了独特的实践的唯物主义,从而表达了对于人的本质科学界定。费尔巴哈与马克思的人的本质思想有不少共同之处,但更多的是不同之处,这与当时的主客观条件有关。论文将从四个部分去阐述费尔巴哈与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比较研究,第一章侧重分析该论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突出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二章侧重分析费尔巴哈与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将从当时的自然科学的发展情况,对时代精神的剖析和黑格尔哲学体系的矛盾的批判三个方面去阐述,说明费尔巴哈与马克思在面临相同的机遇之上,为何走出了不同的道路,形成了不同的哲学思想。第三章着力分析费尔巴哈与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相同点,首先,指出了从人的本质思想的基础相同,二人都是站在感性自然立场之上,同时肯定了费尔巴哈的历史功绩;其次,分析出人的本质思想的批判对象相同,费尔巴哈和马克思都批判了黑格尔的思辨唯心哲学和宗教神学,从而突出费尔巴哈对于马克思思想的影响;第四章着手分析费尔巴哈与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不同点,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具体分析。第一,指出人的本质思想的侧重点不同,费尔巴哈只关注自然中的人,而马克思还看到了社会中的人;第二,分析人的本质思想的核心内容不同,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归结为类本质,马克思把人的本质放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第三,阐述人的本质思想解决方式不同,一个是爱的宗教,一个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第五章重点突出阐述费尔巴哈与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不同的原因,主要四个方面:第一,费尔巴哈与马克思对社会实践的认识和倾向不同;第二,费尔巴哈与马克思站在不同巨人的肩膀上;第三,费尔巴哈与马克思遵循的原则和信念不同;第四,费尔巴哈与马克思的理论品格不同。

纪超凡[7](2020)在《马克思人学思想及其对青年生命价值教育的启迪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克思一生的思想活动,都紧紧围绕着人的解放展开,马克思所关注的人,是世界历史中的人,是自然关系中的人,是具体的现实社会关系的人,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主体的人,是资本主义大工业条件下社会底层的人,是代表着人的解放的主体力量的人,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人的解放学说,马克思的理论是直接指向无产阶级乃至全人类解放的。人的解放在马克思的视野里,有在性质上相同的三大双重任务:第一大双重任务是全人类的解放,即通过受剥削压迫工人阶级把受资本关系掌控的整个人类从私有制下解放出来而最终实现全人类的解放;第二大双重任务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身,即使人从自然界和社会获得双重解放;第三大双重任务是使人真正成为感性意识的对象和使作为人的人的需要成为需要,即人的感性解放和人的物质生活保障方式的解放。马克思人学思想经历了从创立到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马克思思想的转型过程,是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形成过程。马克思的人学思想的最显着特征是历史性、实践性、现实批判性、革命性。马克思经典文本中关于人的存在与人的本质,人的需要与人的价值,人的权利与人的自由,人的发展与人的解放等构成马克思的人学思想的基本内容。其具体内容如下:人的存在是有着自然、社会和精神三维属性的整体的生命存在,人的存在有“自在自发”、“自主自为”和“自由自觉”三种存在样态;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发展的角度看,人的本质是在社会关系中进行满足需要的创造性劳动;人的需要依据人的存在属性有着自然需要、社会需要和精神需要三个维度;人的价值是人是否满足人的需要的关系表达,人的价值有“质”性的内在价值和“量”化的外在价值之分;人的权利是社会承认并保障个体获得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社会条件和行为能力,人的权利与义务应该是对等的;人的自由是有界限的,人的自由状态有三个发展阶段,分别是依赖人的不自由、依赖物的不自由和独立的自由;人的发展有个人发展和共同体发展两个维度,个人发展的目标是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共同体的发展目标是自由人的联合体;人的解放是有历史步骤的,任何解放都是将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身,无产者的解放需要用哲学武装头脑,在实践中追求自身的解放。马克思人学意义上的生命观是对人的生命及其生命活动的最根本、最一般的认识,是关于人的生命本质、生命过程、生命意义、生命归宿及其关系的具象表达。根据马克思的经典文献,从马克思的人学思想中可以抽绎出马克思的生命观的基本内容:生命的本质是有意识的生命存在,生命的特点是能动受动统一,生命存在的基础是物质保障,生命存在的要求是人与自然和谐,生命存在的条件是权利,生命的规定是尊重。马克思人学下的生命观彰显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了人的生命价值,认为人的社会就是人本身,重视实践与生命的运动关系,诉求于人的生命质量的保障。青年有着巨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如何运用这些力量需要生命教育尤其是生命价值教育的引导。我国当代青年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国梦追逐的伟大事业,显示了昂扬的精神风貌和蓬勃生机,在各种工作岗位和各类学校都可以看到青年一代开拓奋斗、勤奋学习的身影。但不可否认,当下我国部分青年生命存在样态问题较多,个别青年对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的敬畏和呵护意识较弱。由于经济大潮和各种错误思潮的冲击,一些青年人不可避免地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工具理性等思想的影响,针对性的青年生命理论教育式微、实践教育势弱。面对这一问题,马克思人学中的生命观可以为青年生命价值教育提供重要的理论启迪和实践启示。生命教育是生命本质教育、生命原理教育、生命健康教育、生命安全教育、生命观念教育、生命价值教育等的总和。对青年大学生来说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关涉生命价值的教育,目的是使正在成长中的青年一代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在珍爱生命的前提下自觉投身于中国梦的实现以成就生命。生命价值教育应该成为社会主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胡雨晗[8](2019)在《论马克思人本质观的实践向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的本质问题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核心问题。马克思在批判和承继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研究视角,将现实存在的人及其实践活动作为研究的基石,科学的揭示出了人的本质的内涵。马克思通过对人的本质问题的探索揭示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区别及不同阶级间人与人之间的区别问题,实现了从抽象的人到现实的人转变的革命性变革,为人类脱离生存的窘境、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本文立足于马克思的主要文本,通过深入分析马克思人的本质观的理论渊源、思想演变历程,来系统分析马克思人的本质观的思想内核,及人的本质的实现方式问题。正文主要分为四章,其主要内容主要如下:第一章,以费尔巴哈人本学为立足点,探究马克思人的本质观的思想渊源。马克思对人的本质问题的集中探讨主要集中于早期阶段,即从《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到《德意志意识形态》时期。这一时期也是马克思不断的批判旧哲学(尤其是费尔巴哈哲学)建立新哲学的思想发展过程。由此,对费尔巴哈人本学思想的梳理是探究马克思人的本质观的重要思想源头。人的本质观是费尔巴哈人本学的核心思想,它是费尔巴哈从对黑格尔思辨哲学和宗教神学抽象人性观的批判中建立起来的,并在批判的过程中发现了“现实的人”概念,从而开创了以“现实的人”的本质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先河。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这些认识给予马克思以深刻地启迪,马克思正是在对费尔巴哈思想的批判和反思中发现了“现实的”“从事感性活动的”“历史的”人。第二章,系统梳理了马克思人的本质观的思想演变历程。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是其哲学思想的核心,也是贯穿其整个哲学世界观生成与发展的中轴线,马克思就是在追寻人的本质的过程中发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因此,为了深刻地了解马克思人的本质观的理论内涵就必须对马克思各个时期的思想进行深刻地解读,进而理清楚其人性思想的生成脉络。总的来看,马克思的哲学思想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孕育、成型和深化三个阶段,其人的本质思想的发展过程也相应地划分为这几个阶段。首先,从《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到《德法年鉴》时期是马克思人的本质观的孕育时期。该时期,马克思在所撰写的着作中明显了反映了他是如何一步步地从黑格尔“自我意识”的抽象人性观转向费尔巴哈的“感性的”“现实的人”上;其次,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德意志意识形态》时期是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成型时期,马克思正是在这一时期逐渐地打破了费尔巴哈“现实的人”的局限性,从历史唯物主义和实践观的角度创立了科学的人的本质观;最后,从《哲学的贫困》到《资本论》时期是马克思人的本质观的深化阶段,在该阶段,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和现实的社会政治斗争的考察对人的本质思想进行了深化,并指出了人的本质发展的价值旨归,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通过这三个阶段的划分,不仅厘清了马克思人的本质观的思想演变轨迹,还清晰地勾勒出了马克思思想的整个发展脉络。第三章,对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理论内核,即社会实践进行深入地分析和强调。首先,社会实践是马克思认识人的本质问题的基础。马克思是以社会实践为出发点来认识人的本质的,而实践的观点也正是马克思超越西方人本主义的根本所在。其次,社会实践是马克思人的本质观的理论内核。人的三重属性,即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都在社会实践中生成和发展的,社会实践不仅将自在自然转变为了人化自然,也给人赋予了社会关系和创造特性。最后,社会实践是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演进线索。马克思从历史观上将人的本质的发展过程分为了生成、异化、复归三个阶段,社会实践就是贯穿整个发展阶段的中心线索。总之,无论是从历时态还是共时态角度来看,社会实践都是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内核。第四章,指出共产主义运动是实现马克思人的本质的现实路径。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明确指出,人的本质发展的最终旨归是人的解放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而这也是共产主义运动的根本宗旨和终极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中国方式,其将人的本质实现作为价值目标,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树立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思想观念、不断的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进行社会建设等,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取得了丰硕的发展成果的同时,也为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和全面发展带来了深刻地借鉴意义。

蔡毅强[9](2019)在《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研究》文中指出高校立德树人本质是一个以“人”为中心,围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旨归而建构的具有整体性特征的教育系统。研究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构建是要研究如何让“立德树人系统”这一客观存在的对象,通过系统化地运行而有效性地实现育人目标。重点是要回答好立德树人“为什么要系统化运行”、“怎样系统化运行”这两个方面的问题。而准确、科学地把握立德树人中“人”的理论蕴涵是整个研究的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从“现实的人”出发,对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进行深刻精辟的论述,为解读高校立德树人中“人”的蕴涵提供理论依据,从而以阐述立德树人“为什么要系统化运行”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基础,蕴涵着丰富的系统思想,描绘事物普遍联系的“辩证图景”,强调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条件性,为构建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提供科学的方法论指导。中国共产党基于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等实践发展的需要,在创办高等教育的实践历程中,不断深化和拓展马克思人学理论内涵,积累了丰富的育人经验,形成了重要的“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经过长期的努力和创造性的实践,高校立德树人取得了显着成效。然而,通过当前高校立德树人现状的审视,我们发现立德树人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要素的运行过程和方式都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这些问题集中体现为整体性功能和系统性运行的不足。因此,从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和现实境遇出发,构建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有其必要性和现实意义。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有机系统。只有在充分分析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内在机理的基础上,才能探索出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过程中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才能探索出构建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的内外路径,从而实现育人功能的最大化。综上所述,本研究先以马克思人学理论来解读高校立德树人中“人”的本质,之后,再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系统思想为理论依据,借鉴系统论理论和方法,来探索构建一套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内外协同机制,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开启了新视界。

胡玥[10](2019)在《《资本论》的人学思想研究》文中指出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中谈到社会发展“三形态”时,相对应地分析了人的发展三个阶段:人的依赖关系阶段、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以及人的自由个性发展阶段。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讨论的人是其中的第二个阶段的人,即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物的依赖”中所谓的“物”是商品、货币、资本,人对物的依赖即是人对“商品、货币、资本”的依赖,而人主要是资本与雇佣劳动关系中的人。也就是说,《资本论》中讲的人是资本主义特殊经济关系中的现实的人、具体的人。本文探讨《资本论》中的人学,是探讨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人的存在和人的发展等方面的思想,具体探讨:雇佣劳动中所形成的人的社会关系,人作为一种特殊商品的存在,社会片面分工、异化劳动与人的片面畸形发展问题,人的异化与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价值的贬值问题,资本逻辑对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限制与阻碍问题。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从分析商品出发,研究了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劳动力成为商品现象,进一步探寻了剩余价值形成的奥秘。马克思指出,劳动力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隐藏着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人的劳动是资本增值的基础,劳动中产生的剩余价值是资本增值的关键因素,而剩余价值对于劳动者来说是一种被剥削的产物。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增值逻辑下,劳动力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只是资本增值过程中的一个经济因素。这样,人的劳动成为了对象化的劳动,人成为了人格化的“特殊的商品”。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力成为特殊的商品。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所表征,出现了“社会关系的物化”现象,产生了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等社会现象。可见,“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在《资本论》里马克思表达为“物化的社会关系的总和”,揭示了人的本质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实际意义,这是马克思考察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本质的深刻结论。在以资本增值为目的的资本主义社会,分工形式使得社会劳动也发生着相应的转变,作为社会总劳动自然物质性的具体劳动和作为社会总劳动社会关系性的抽象劳动构成了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的物化形成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的物化形成商品的价值,也就是说从劳动二重性到商品的二重性是相互联系的。在商品二重性和劳动二重性中,人的二重性即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呈现出了特殊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人的自然性作为人的存在的基本条件在对象化的劳动中,人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而存在。而人的社会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则是一种“以物为依赖性为基础”的一种社会关系的存在状态。马克思在《资本论》里用“机械怪物”、“吸血鬼”与“魔术师”来形容资本主义社会,而在这三个隐喻下形象地描述了人在机器大工业分工劳动中以及资本增值和贫困积累过程中的生存境遇。其中,“机械怪物”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大工业时期庞大机器大工业生产面貌的一个形象的比喻。在机器大工业时期,人们受着机器的奴役,机器为资本服务,并受着资本的控制。因此,人在操控机器的劳动环境中劳动,却受着机器的操控,在这样的形态下,人总体性地受资本的控制。“吸血鬼”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的一种形象描述,资本增值的欲望就如同“吸血鬼”的欲望一样,在资本增值的过程中,资本家是资本的人格化的存在,而工人转化成了雇佣劳动力的存在;“魔术师”比喻的是资产阶级像变魔术一样创造了社会庞大的生产资料,然而“魔术师”在自己魔术道具“资本”的逐渐快速发展下,已经无法控制其魔术结果了。在资本不断增值和社会不断发展的状态下,工人处于异化状态。人在资本主义社会这样的存在境况中,人的发展是片面和畸形的。资本主义生产是以追求最大限度的剩余价值与资本增值为目的,这种资本逻辑必然导致人的发展的危机。“社会劳动的自然力”和“人的自然力”是蕴含在人类有机体或者社会关系中的一项潜能,在资本主义生产中,资本运行一方面促使这一潜能转变为了现实的生产力,另一方面,也使人的潜能失去了发展空间,造成人的生理和心理的畸形发展,最终导致人的发展危机。资本的积累过程就是不断的吮吸“社会劳动的自然力”和“个体劳动的自然力”,并使这种自然力“贫困累积”不断加剧的过程。而且,资本的积累过程还吮吸着自然界的自然力,致使自然界陷入环境的“贫困积累”中,导致生态危机的发生。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进行剖析,揭示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悲惨命运和人的存在窘境,最终得出的革命性结论:实现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现实道路就是彻底摧毁资本主义制度,建设共产主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劳动力价值论思想与剩余价值理论为我们探寻人的价值奠定了坚固的理论基础。在《资本论》里,马克思并没有停止在《手稿》中关于人的异化的探讨和研究,从“人的异化”到“劳动力的商品化”的分析,是马克思对人的异化问题的进一步展开。而人的劳动异化逻辑与资本增值逻辑有着密切的联系,资本运动逻辑也就是劳动异化逻辑,资本运动趋势也就是劳动异化的趋势,同时也是人的价值贬值的过程。马克思认为,资本虽然可以突破自然的界限、劳动力的界限以及技术的界限等,但是由于资本逻辑中的内在矛盾的不断激化,“资本本身”是它无法突破的一个界限,资本自我否定的最后发展趋势就是资本的自我解体,这是由资本运动逻辑的规律所决定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的自我肯定必然导致异化劳动的存在,而资本的自我否定也是异化劳动的克服和扬弃的过程,这是资本与异化劳动之间的最后解决方式,也是资本逻辑和异化劳动逻辑的最终结果。而人的价值在人的劳动异化过程中处于贬值甚至丧失状态,在异化劳动被克服和被扬弃的过程中,人的价值也逐渐的复归。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和人的解放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最高追求和最终归宿,马克思关于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是对人类解放的最高期许。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和经济高速发展,但人类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资本的增值和经济的高速发展给资本主义社会创造了丰裕的物质文明,但是资本增值过程中也带给了人类和自然巨大的伤害。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存在负面效应。当今中国致力于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应当在积极利用资本正面效应的同时,努力克服资本带来的负面效应。我们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厘清以资本增值为目的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以满足人民需要为目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区别。

二、马克思人的本质观与生产力理论的内在逻辑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马克思人的本质观与生产力理论的内在逻辑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内在逻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简要评析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重难点
        (二)创新点
第一章 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历史演进
    一、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历史背景
        (一)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激化
        (二)工人阶级的觉醒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二、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文艺复兴时期“人的发现”
        (二)启蒙运动关于人的发展理论
        (三)德国古典哲学家人的解放思想
        (四)空想社会主义的伟大理想
    三、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发展历程
        (一)人类解放思想的产生(从中学毕业到《德法年鉴》时期)
        (二)人类解放思想的形成(从《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共产党宣言》发表)
        (三)人类解放思想的发展完善(从1848 年革命到马克思去世)
第二章 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逻辑起点
    一、马克思现实的个人
        (一)人类解放思想的出发点
        (二)人的存在形态及其内在关系
        (三)现实的个人及其本质
    二、现实的人的存在及其解放
        (一)作为类的人的解放
        (二)作为群体的人的解放
        (三)作为个体的人的解放
    三、个人解放的三重维度
        (一)个人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个人社会关系的丰富
        (三)个人个性的自由发展
第三章 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政治解放
        (一)资产阶级的政治解放
        (二)无产阶级的政治解放
    二、经济解放
        (一)经济解放的必要性
        (二)经济解放的主要内容
        (三)经济解放的实现途径
    三、劳动解放
        (一)劳动内涵的发展
        (二)劳动解放的必要性
        (三)劳动解放的实现途径
    四、人自身的解放
        (一)人自身的解放的必然性
        (二)人自身解放的过程
    五、人类解放的辩证统一过程
        (一)政治解放是政治前提
        (二)经济解放是物质基础
        (三)劳动解放是关键步骤
        (四)人自身的解放是最终归宿
第四章 马克思人类解放的实现主体
    一、无产阶级肩负着实现人类解放的历史使命
        (一)无产阶级被奴役和被统治的处境和地位
        (二)无产阶级的解放与全人类解放具有一致性
        (三)无产阶级具备进行人类解放的必备条件
    二、无产阶级是人类解放的主体力量
        (一)无产阶级具有实现人类解放的特性
        (二)无产阶级以共产党为解放事业的领导力量
        (三)无产阶级拥有农民作为解放事业的天然同盟军
    三、无产阶级争取实现解放的现实条件
        (一)生产力是人类解放的物质基础
        (二)普遍交往是人类解放的基本条件
        (三)无产阶级斗争和革命是实现人类解放的根本途径
        (四)无产阶级专政是实现人类解放的政治前提
第五章 马克思人类解放的社会空间
    一、共同体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方式
        (一)共同体的历史演进
        (二)共同体的基本特点
        (三)共同体的发展状况决定着人类解放的程度
    二、前资本主义社会的自然共同体
        (一)“自然形成的共同体”及其存在原因
        (二)“自然形成的共同体”的基本特征
        (三)“自然共同体”的典型形态
    三、马克思关于抽象共同体思想
        (一)“抽象共同体”的形成
        (二)“抽象共同体”的典型形态
    四、马克思关于虚幻共同体思想
        (一)共同体从“真实”到“虚幻”
        (二)“虚幻共同体”的产生
        (三)“虚幻共同体”的典型形态及其虚幻性
    五、马克思关于真正共同体思想
        (一)马克思的“真正共同体”
        (二)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的形成
        (三)“真正共同体”的未来形式——“自由人联合体”
第六章 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理论价值
        (一)人类解放思想是贯穿马克思思想体系的一条红线
        (二)人类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完整体现
        (三)人类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指向
    二、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现实意义
        (一)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三)推动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一)着作类
    (二)论文类
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后记

(2)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人的全面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选题的意义
    二、理论基础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基本思路
    四、研究目标及创新点
        (一)研究目标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困境
    1.1 消费主义导致消费异化
        1.1.1 消费主义造成人的物化生存
        1.1.2 消费主义导致人的精神虚无
    1.2 资本逻辑对社会的制约
        1.2.1 资本逻辑影响社会公平正义
        1.2.2 资本逻辑影响伦理道德
    1.3 人类中心主义对自然的影响
        1.3.1 人类中心主义导致生态环境危机
        1.3.2 人类中心主义带来人的生存危机
    小结
第二章 人的全面发展的经济治理向度
    2.1 公有制为主体的共同发展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
        2.1.1 公有制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制度根基
        2.1.2 多种所有制共存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经阶段
    2.2 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正义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保证
        2.2.1 按劳分配的制度正义
        2.2.2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价值正义
    2.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平治理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市场规范
        2.3.1 市场准入的公平治理
        2.3.2 市场监管的公平治理
    2.4 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治理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
        2.4.1 创新治理的内涵要义
        2.4.2 创新治理的实践路径
    小结
第三章 人的全面发展的政治治理向度
    3.1 人民当家作主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政治基础
        3.1.1 人民民主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政治前提
        3.1.2 人民代表大会制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政治制度
    3.2 协商民主是人的全面发展政治治理的重要内涵
        3.2.1 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的民主治理体现着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
        3.2.2 爱国统一战线的民主治理体现着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内涵
    3.3 自治制度是人的全面发展政治治理的重要形式
        3.3.1 民族区域自治治理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民族性
        3.3.2 基层群众自治治理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民众性
    小结
第四章 人的全面发展的文化治理向度
    4.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引领
        4.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物化生存校正
        4.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虚无的调整规范
    4.2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文化内涵
        4.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人的全面发展文化治理的内在价值
        4.2.2 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价值是人的全面发展文化治理的核心体现
    4.3 社会主义道德观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道德规范
        4.3.1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道德价值
        4.3.2 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道德治理目标
    小结
第五章 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治理向度
    5.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石
        5.1.1 公平正义是人的全面发展社会治理的价值遵循
        5.1.2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是人的全面发展社会治理的主要内涵
    5.2 社会主义社会治理制度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治理的根本保证
        5.2.1 社会治理共同体是人的全面发展社会治理的内在要求
        5.2.2 共建共治共享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治理的运行逻辑
    5.3 新一代信息技术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智能治理的实现方式
        5.3.1 新一代信息技术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治理价值意蕴
        5.3.2 新一代信息技术蕴含着人的全面发展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手段与维度
        5.3.3 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逻辑建构
    小结
第六章 人的全面发展的生态治理向度
    6.1 生态文明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文明形态的体现
        6.1.1 生态文明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涵
        6.1.2 生态文明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尺度
    6.2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是人的全面发展生态治理的价值原则
        6.2.1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自然前提
        6.2.2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蕴含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路径
    6.3 社会主义生态治理制度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生态保障
        6.3.1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是人的全面发展生态治理的价值引领
        6.3.2 社会主义制度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生态治理的制度正义
    小结
第七章 人的现代化与全面发展的整体建构
    7.1 马克思人的本质的整体观
    7.2 人的现代性本质的主要特征
    7.3 现代性视域中人的全面发展的整体建构
    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马克思人的价值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马克思人的价值思想的产生
    第一节 人的价值思想产生的历史回顾
        一、古希腊时期:对人的价值的初步肯定
        二、中世纪时期:神的价值完全替代人的价值
        三、文艺复兴时期: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
    第二节 马克思人的价值思想形成的理论来源
        一、黑格尔的人学思想
        二、费尔巴哈的人本学
第二章 马克思人的价值思想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人的本质思想与人的价值思想的逻辑内涵
        一、人的本质观
        二、人的价值的内涵
    第二节 马克思人的价值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人的社会价值
        二、人的自我价值
        三、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辩证统一
    第三节 人的价值的特点
        一、人的价值具有创造性
        二、人的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
        三、人的价值具有主客体二重性
第三章 马克思关于人的价值的实现
    第一节 人的价值实现的条件
        一、自然条件
        二、社会条件
        三、主体条件
    第二节 人的价值实现的特殊性
        一、社会性
        二、中介性
        三、主体性
        四、重复性
        五、双向性
    第三节 实践是实现人的价值的最根本途径
第四章 马克思人的价值思想的当代意义
    第一节 马克思人的价值思想的理论意义
        一、马克思人的价值思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思想基础
        二、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第二节 马克思人的价值思想的实践意义
        一、为新时代的共产党人树立正确的价值定位
        二、指引新时代的青年实现更有价值的人生
        三、为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立德树人”提供价值取向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4)马克思审美思想研究 ——审美实践的人性意蕴及其现代性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马克思审美思想研究的缘起及意义
    二、 马克思审美思想的研究现状及评述
        (一) 西方马克思审美思想的研究现状综述
        (二) 当代中国马克思审美思想的研究现状综述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 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传统审美观念的局限与马克思审美思想的开启
    一、 古代“实在主体”与审美感性的拼接
        (一) 仰视“神性”的审美观念
        (二) 分有“理念”的审美观念
        (三) 回归“上帝”的审美观念
        (四) 实体审美的主体迷失
    二、 近代“经验主体”与审美感性的回归
        (一) “形式性-主观式”的审美转向
        (二) “认识论-感觉论”的审美逻辑
        (三) “经验论-人性论”的审美趣味
        (四) 物化审美的主体固化
    三、 德国古典哲学“形上主体”与审美感性的抽象
        (一) 审美判断力与人性的完善
        (二) 审美教育与人格的健全
        (三) 审美理想与人性的自由
        (四) 形上审美的人性割裂
第二章 马克思审美思想的人性奠基
    一、 直面存在本身的具体人性观建构
        (一) 超越唯心主义的感性回归
        (二) 扬弃“类本质”的人性回归
        (三) 立基感性活动的“具体人性观”
    二、 审美主体的感性生成
        (一) “感性活动”的形上意蕴
        (二) “感性存在”的审美欲求
        (三) “审美主体”的现实生成
    三、 具体人性论的审美原则
        (一) 重置审美的社会根基
        (二) 变革审美的内在旨趣
        (三) 确立审美的实践追求
第三章 马克思审美思想的内涵逻辑
    一、 “感性活动”:审美的存在根基
        (一) “感性活动”的存在论翻转
        (二) “感性活动”的审美体验
        (三) “感性活动”的双重统一
    二、 现实的历史:审美的实践逻辑
        (一) 审美直观的双重指向:对象与主体
        (二) 审美反思的存在意境:自由
        (三) 审美批判的现实存在:感性世界
    三、 “现实的历史的人”:审美的形上追求
        (一) “美的规律”的审美实现
        (二) “自由个性”的审美生成
第四章 马克思审美思想的实践理想
    一、 “实践观点”的审美观念
        (一) 认识主义审美观的逻辑基底对实践的拒斥
        (二) 心理主义审美观的物化基底对实践的物化
        (三) 实践观点审美观的人性基底对实践的回归
    二、 人性解放的审美实践
        (一) 审美的过程与人性解放的历程
        (二) 审美能力的解放与人性的解放
    三、 自由劳动的审美理想
        (一) 劳动的审美化与自由的现实化
        (二) “第一需要的劳动”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第五章 马克思审美现代性的审美批判
    一、 马克思审美思想的现代性批判的三个维度
        (一) 审美观念的意识形态批判
        (二) 审美活动的物象化逻辑批判
        (三) 审美追求的个人主义批判
    二、 马克思审美思想的现代性张力
        (一) 和解超越性与世俗性的现代审美观念
        (二) 统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现代审美活动
        (三) 表达自然感受与自由追求的现代审美体验
    三、 马克思审美思想的当代视野
        (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审美批判与审美生产
        (二) “艺术之为感性活动”与审美重建
        (三) “生命感觉异化”与审美现代性批判的理论延展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中国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社会转型对师范教育提出的挑战
        (二)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反思
        (三)师范教育理论研究的诉求
    二、文献综述
        (一)关于价值的研究
        (二)关于价值取向的研究
        (三)关于教育价值取向的研究
        (四)关于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研究
        (五)已有研究的总结与启示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价值
        (二)价值取向
        (三)师范教育
        (四)师范教育价值取向
    四、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创新
        (一)研究的目的
        (二)研究的意义
        (三)研究的创新
    五、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的思路
        (二)研究的方法
第一章 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认识路径与分析框架
    一、主客体关系的价值取向认识路径
        (一)对价值取向主体的认识
        (二)价值取向主客体关系的内涵
        (三)价值取向的主体性原则
    二、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
        (一)师范教育价值取向构成要素划分的依据
        (二)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构成要素
        (三)师范教育价值取向构成要素的分析维度
第二章 建国后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回顾
    一、师范教育急速发展期——社会政治经济取向(1949-1957年)
        (一)以政治、经济因素为主导的价值观念
        (二)以培养服务于政治稳定、经济复苏的教师为需要
        (三)政治突出、知识本位的行动方向
    二、师范教育调整停滞期——社会政治取向(1958-1977年)
        (一)以政治因素为主导的价值观念
        (二)以培养服务于“无产阶级革命”的教师为需要
        (三)劳动为先、革命本位的行动方向
    三、师范教育恢复重建期——社会经济取向(1978-1999年)
        (一)以经济因素为主导的价值观念
        (二)以培养服务于经济发展的教师为需要
        (三)知识中心、技能导向的行动方向
    四、师范教育转型提升期——教师专业发展取向(2000年-现今)
        (一)偏向于以“人”为主导的价值观念
        (二)以培养专业型教师为需要
        (三)师德为要、实践导向的行动方向
第三章 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及根源分析
    一、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透视
        (一)师范教育价值取向中价值观念层的单一化
        (二)师范教育价值取向中需要层的片面化
        (三)师范教育价值取向中行动方向层的工具化
    二、师范教育价值取向偏差的根源探究
        (一)传统社会对教育的影响
        (二)传统教育对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影响
        (三)传统社会教师定位对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影响
第四章 师范教育价值取向重构的人学视角
    一、人学依据
        (一)人的内涵
        (二)人与社会的关系
        (三)人与教育的关系
    二、人的解析
        (一)人的属性
        (二)人的存在方式
        (三)人的需要
第五章 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重构
    一、“以师范生为本”的师范教育价值观念
        (一)以师范生为核心价值
        (二)师范生的存在方式
    二、以师范生生命完善为需要
        (一)师范生个体性发展需要
        (二)师范生社会性发展需要
        (三)师范生生命完善需要
    三、激发师范生生命活力的行动方向
        (一)人文化的师范教育课程设置
        (二)生成性的师范教育教学范式
        (三)平等交往的师生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6)费尔巴哈与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重难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中的重点、难点
    四、研究不足之处
第二章 费尔巴哈与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一、对时代精神的精华的理解
    二、自然科学的发展情况
    三、对黑格尔哲学矛盾的批判
    注释
第三章 费尔巴哈与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相同点比较
    一、人的本质思想的哲学基础相同——感性的自然
    二、人的本质思想批判对象相同——黑格尔思辨哲学和宗教神学
        (一)费尔巴哈与马克思对黑格尔思辨哲学的批判
        (二)费尔巴哈与马克思对宗教神学的批判
    注释
第四章 费尔巴哈与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不同点比较
    一、人的本质思想的侧重点不同:自然的人和社会的人
    二、人的本质思想的核心要义不同:类本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三、人的本质思想的解决方式不同:爱的宗教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注释
第五章 费尔巴哈与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不同的原因
    一、费尔巴哈与马克思对社会实践的认识和倾向不同
    二、费尔巴哈与马克思站在不同巨人的肩膀上
    三、费尔巴哈与马克思遵循的原则和信念不同
    四、费尔巴哈与马克思的理论品格不同
    注释
结语——费尔巴哈与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比较研究的当代启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马克思人学思想及其对青年生命价值教育的启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述评
    第三节 研究对象、思路与方法
    第四节 研究重点、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思想渊源
    第一节 古希腊自然主义的人学
        一、人的原子本源论
        二、哲学的人学转向
    第二节 中世纪神秘主义的人学
        一、人的自由意志是人获得恩典的前提
        二、自然律是人的自由意志的神学表达
    第三节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本主义人学
        一、人的第一权利是自由
        二、人的存在源于人的思
        三、人的自然本性规约“法”
    第四节 近代思想家的人学思想
        一、人的最终目的是人本身
        二、人的自由需要社会契约
        三、人的精神的发展与辩证
        四、人的类意识的宗教批判
    本章小结:马克思人学思想对以往的批判与传承
第二章 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创立
    第一节 人学思想的初步探索——从《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思考》到《莱茵报》
        一、人的尊严与人的创造
        二、人的精神与人的意志
        三、人的天性与个人自由
        四、人的利益与人的关系
    第二节 对人的类本质与人的异化问题的思索——从《德法年鉴》到《巴黎手稿》
        一、发现“对象性活动”钥匙
        二、考察人的现实生存境遇
        三、剖析批判人的异化劳动
        四、假设“人的解放”理论
        五、展望“人的解放”前景
    第三节 对人的本质的科学阐释——从《神圣家族》到《穆勒摘要》
        一、人学思想的基础是科学的实践
        二、人的本质要在现实关系中把握
        三、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
        四、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社会联系
        五、人的权利的发展受时代的制约
        六、人的发展需要改造外部的环境
    本章小结:马克思人学思想的艰辛探索
第三章 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发展
    第一节 基于唯物史观进行的人学思考——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到《哲学的贫困》
        一、历史的首要前提是有生命的人的存在
        二、人类生存的第一条件是生产物质资料
        三、人类历史的第三种关系是生命的繁衍
        四、人的桎梏的摆脱需要共产主义社会
        五、唯物史观的人学对人道学派的批判
    第二节 基于资本主义实践批判的人学思考——从《雇佣劳动与资本》到《共产党宣言》
        一、雇佣工人被资本宰制
        二、工人阶级的六重苦难
        三、人的本质被机器压抑
        四、工人阶级沦为陪葬品
        五、无产阶级的解放途径
        六、人学思想的系统阐发
    第三节 人学思想在现实和历史维度的全面展开——从《资本论》到《人类学笔记》
        一、活劳动确证人的主体价值
        二、人的自主劳动被资本卷缩
        三、资本的人的解放历史使命
        四、人的自由王国的发展诉求
        五、《资本论》中的人学旨趣
        六、人的解放的世界历史视角
    本章小结: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历史贡献
第四章 马克思人学思想内容归纳
    第一节 人的存在与人的本质
        一、人的存在
        二、人的本质
    第二节 人的需要与人的价值
        一、人的需要
        二、人的价值
    第三节 人的权利与人的自由
        一、人的权利
        二、人的自由
    第四节 人的发展与人的解放
        一、人的发展
        二、人的解放
    本章小结: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最高价值目标
第五章 马克思人学思想与青年生命价值教育
    第一节 马克思人学思想中的生命观
        一、马克思人学思想与马克思人学思想中生命观的关系
        二、马克思人学思想中生命观的内容
        三、马克思人学思想中生命观的特征
        四、马克思生命观的基石是生命价值观
    第二节 青年生命价值和青年生命价值观
        一、生命价值与生命价值观
        二、青年的生命价值与生命价值观
        三、青年生命价值观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三节 马克思生命观对青年生命价值教育的指导与启迪
        一、青年生命教育与生命价值教育
        二、马克思生命观对青年生命价值教育的指导
        三、马克思生命观对青年生命价值教育的启迪
    本章小结:马克思生命观指引青年生命价值教育
参考文献
    着作
    期刊
    学位论文
    报纸
    文件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论马克思人本质观的实践向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相关的概念
    第四节 思路、方法及结构
    第五节 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马克思人的本质观的费尔巴哈渊源
    第一节 费尔巴哈人的本质观的思想内涵
        一、人的本质思想是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核心
        二、费尔巴哈人的本质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费尔巴哈人的本质思想的理论功绩
        一、费尔巴哈对黑格尔思辨哲学中抽象人性观的否定
        二、费尔巴哈对宗教神学抽象人性观的批判
        三、开辟了以“现实的人”的本质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先河
    第三节 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思想的抽象理解
        一、从感性直观而非感性活动中认识人
        二、从人的对象性存在而非对象性活动中认识人
        三、未从历史活动中认识人的本质
第二章 马克思人的本质观的思想演变历程
    第一节 孕育阶段:从《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到《德法年鉴》
        一、对抽象人性观的“认同”与“质疑”:从《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到《莱茵报》
        二、从抽象人性观向具体人性观的转变: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到《德法年鉴》期间
    第二节 成型阶段:从《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德意志意识形态》
        一、《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新规定
        二、对抽象人性观的批判与对“现实的人”的论述
        三、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痕迹的彻底清除
        四、唯物史观的创立和科学的人的本质观的系统阐述
    第三节 深化与发展阶段:从《哲学的贫困》到《资本论》
        一、运用唯物史观对蒲鲁东抽象人性观的批判
        二、人的本质的终极旨归——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三、《1857-1858 年手稿》及《资本论》中对“人的本质”认识的深化与发展
第三章 社会实践是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内核
    第一节 社会实践是马克思认识人的本质问题的基础
        一、社会实践是马克思理解人的本质问题的出发点
        二、基于社会实践马克思超越了现代西方人本主义
    第二节 社会实践是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理论内核
        一、社会实践与人的自然属性
        二、社会实践与人的社会属性
        三、社会实践与人的精神属性
    第三节 社会实践是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演进的中心线索
        一、人的本质在社会实践中生成
        二、社会实践的消极方面是人的本质异化的根本原因
        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社会实践中实现
第四章 共产主义运动是马克思人的本质实现的现实路径
    第一节 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生存论向度
        一、人的解放是共产主义运动的根本宗旨
        二、人的自由且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运动的终极目标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人的本质的现实运动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理念贯穿始终
        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人的本质实现提供物质基础
        三、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为人的本质实现提供政治保障
        四、进行社会建设为人的本质实现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五、进行文化建设为人的本质实现构建精神家园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对推进人的本质实现的世界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具有指引人类未来的真理和道义力量
        二、社会主义不可能定于一尊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目录

(9)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相关概念阐释
    四、研究方法
    五、基本思路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高校立德树人中“人”的理论蕴涵
    第一节 马克思人学理论的主要观点
        一、人的存在论
        二、人的本质论
        三、人的发展论
    第二节 高校立德树人中“人”的本质解读
        一、人的发展之“全面性”
        二、实现人的发展途径之“全面性”
    第三节 马克思人学理论对高校立德树人的指导意义
        一、现实的人:立德树人的逻辑起点
        二、人的需要:立德树人的内在动力
        三、人的主体性:立德树人的人“自主性”确立
        四、人的全面发展:立德树人的价值定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立德树人的历史实践和基本经验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立德树人的历史实践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培养适应革命需要的人才
        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三、改革开放以来:培养造就一大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立德树人的基本经验
        一、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针
        二、坚持把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根本目标
        三、坚持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
        四、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根本动力
        五、坚持把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作为根本途径
        六、坚持把全党重视、全社会共同参与作为根本举措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当前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状况审视
    第一节 高校立德树人实践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思想政治工作地位不断提高
        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有机结合
        三、大学生思想主流继续呈良好态势
        四、大学生综合素质整体性提升
    第二节 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主要问题
        一、全员育人:不同主体间尚缺共同发力
        二、全过程育人:不同育人阶段还缺有效衔接
        三、全方位育人:不同育人载体、育人资源还需共建共享
        四、高校、家庭、社会的系统合力还未完成形成
    第三节 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教育者教育理念还不完全清晰
        二、教育对象“自我同一性”的矛盾
        三、社会环境时代性变化带来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构建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指导
    第一节 构建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的现实意义
        一、人的存在和自我价值生成之要求
        二、教育主客体间关系变化的必然要求
        三、协调立德树人多重矛盾关系的有效方法
        四、体现人与社会和谐发展、共同进步的关系
    第二节 构建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的理论指导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系统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系统思想在系统科学理论中的地位
        三、马克思主义系统思想对构建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的启发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机理分析
    第一节 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目标
        一、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总体目标
        二、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具体目标
    第二节 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的构成要素
        一、运行的主体要素
        二、运行的介体要素
        三、运行的环体要素
    第三节 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动力分析
        一、教育实践是教育力与教育关系的有机构成
        二、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内在动力
        三、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动力子系统
    第四节 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过程
        一、运行过程的基本维度
        二、运行过程的主要环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构建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的内部路径
    第一节 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全员育人机制
        一、明确全员育人的范畴与责任
        二、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主体性
        三、构建教学相长、休戚与共的师生关系
    第二节 构建“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相结合的全程育人机制
        一、构建小中大研循序渐进的教育链
        二、开展好重要时间节点的主题教育
    第三节 架构多维的全方位立德树人空间体系
        一、构建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育人课程体系
        二、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教材与话语体系
        三、多层面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价值涵养作用
    第四节 完善高校党组织的育人工作机制
        一、巩固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二、把牢和夯实院系党的领导
        三、强化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构建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的外部条件
    第一节 立德树人与社会环境因素的关系
        一、人与环境的关系
        二、社会环境对立德树人的影响
    第二节 整合与构建立德树人的外部协同育人机制
        一、优化家校关系与合作机制
        二、构建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社会共同育人格局
    第三节 构建全媒体育人生态系统
        一、全媒体和拟态环境的生成
        二、构建主流价值主导、有序清朗的全媒体育人生态系统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资本论》的人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论文的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四、可能的创新点、不足之处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马克思人学的发展历程与《资本论》中人学的理论特点
    第一节 马克思人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一、唯物史观形成之前马克思关于人学问题的探索
        二、唯物史观的形成与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建构
        三、唯物史观形成以后马克思人学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节 《资本论》人学思想的理论特质
        一、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中的“现实的人”的研究
        二、政治经济学批判视阈的确立
        三、政治经济学批判视阈下的马克思人学的理论价值
第二章 雇佣劳动与人的本质的异化
    第一节 雇佣劳动关系中的人
        一、以“劳动力”取代“劳动能力”的术语转变
        二、雇佣劳动过程中劳动力的商品化
        三、雇佣劳动过程中人的“经济范畴的人格化”
    第二节 雇佣劳动形态下人的本质的异化
        一、人的异化始于劳动力的买卖
        二、人与人关系之间的异化
        三、人与自然关系之间的异化
    第三节 作为社会关系的人的本质物化与异化
        一、拜物教下人的社会关系的物化
        二、雇佣劳动形态下社会关系的物化
        三、抽象化社会关系中人的本质的异化
第三章 作为特殊商品的人与人的存在
    第一节 劳动二重性的人学意蕴
        一、个体劳动与人作为个体的存在
        二、共同劳动与人作为共同体成员的存在
        三、劳动二重性和人的存在二重性之间的逻辑关系
    第二节 从劳动二重性到作为特殊商品的人的存在
        一、劳动二重性和商品二重性之间的逻辑关系
        二、作为特殊商品的人存在的特殊二重性
    第三节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人的存在境况
        一、机械大规模生产下人作为劳动工具的存在
        二、资本增值下人作为活劳动力的存在
        三、资本负面效应对人的存在的影响
第四章 资本统治下人的畸形发展
    第一节 社会分工与人的片面发展
        一、工场手工阶段的社会分工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制约
        二、机器大工业阶段的社会分工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制约
    第二节 资本增值逻辑下人的发展危机
        一、作为总体工人的社会劳动自然力的发展危机
        二、作为劳动者个体的个人自然力的发展危机
        三、资本增值逻辑中的人学悖论
    第三节 物化社会中资本积累下人的发展的贫困积累
        一、对资本主义社会物化问题的分析
        二、物化社会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三、消除物化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五章 人的解放和人的价值复归
    第一节 异化劳动的扬弃与人的价值的实现
        一、“异化劳动”对“人的价值”实现的制约
        二、异化劳动的扬弃是人的价值的实现之路
    第二节 资本逻辑的超越与人的解放
        一、资本逻辑下人的解放的必要性
        二、对资本逻辑下“抽象统治”的批判
        三、人的解放: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
结语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马克思人的本质观与生产力理论的内在逻辑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内在逻辑研究[D]. 范海燕. 武汉大学, 2021(02)
  • [2]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人的全面发展研究[D]. 崔云朋. 山西大学, 2020(12)
  • [3]马克思人的价值思想研究[D]. 戴尧. 西北师范大学, 2020(12)
  • [4]马克思审美思想研究 ——审美实践的人性意蕴及其现代性批判[D]. 崔佳.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5]中国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研究[D]. 胡晓珊.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2)
  • [6]费尔巴哈与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比较研究[D]. 冯金卫.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7]马克思人学思想及其对青年生命价值教育的启迪研究[D]. 纪超凡. 兰州大学, 2020(01)
  • [8]论马克思人本质观的实践向度[D]. 胡雨晗.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9]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研究[D]. 蔡毅强.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10]《资本论》的人学思想研究[D]. 胡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马克思人性观与生产力理论的内在逻辑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