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交矿区主要可采煤层中硫的赋存规律

古交矿区主要可采煤层中硫的赋存规律

一、古交矿区主要可采煤层煤中硫的赋存规律(论文文献综述)

王洋[1](2021)在《山西省石炭—二叠系煤中微量元素富集规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收集了山西省六大煤田煤中微量元素含量数据,并从河东煤田、宁武煤田和沁水煤田补充采样174件,使用ICP-OES与ICP-MS对其主微量元素含量进行测试。通过使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山西省煤中富集微量元素平面展布的非均性,从而对煤中富集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及含量特征进行了相关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山西省主要煤田煤中SiO2、Al2O3、TiO2、P2O5、K2O、Na2O、Mn O的含量均值整体上表现为山西组高于太原组,而Fe2O3、Ca O和Mg O的含量整体上表现为太原组高于山西组。(2)按照不同煤田煤中微量元素均值与世界硬煤中元素均值的比值(CC>5)进行划分,大同煤田煤富集元素Li、Zr、Hf、Ta和Re,宁武煤田煤富集元素Li、Ga、Ge、Y、Nb、Mo、Ag、In、Cs、Hf、Ta、Re、Hg和U,河东煤田煤富集元素Li、Y、Se、Sn、Zr和Hf,西山煤田煤富集元素Li、Ga、Ge、As、Se、Y、Zr、Nb、Ag、In、Sn、Hf、Ta、W、Tl、Bi、U、Th和REE,沁水煤田煤富集元素Li、F、Zr、Mo和Re。(3)山西省不同煤田煤中元素Li、Ga、Y、Zr、Hf和Ta的富集程度不同,对于山西组,元素Li(174μg/g)、Ga(24μg/g)、Zr(436μg/g)和Hf(66μg/g)的含量均值在西山煤田煤中最高,元素Y(459μg/g)和Ta(7μg/g)的含量均值在宁武煤田煤中最高;对于太原组,元素Li(136μg/g)、Hf(42μg/g)、Ta(5μg/g)和Y(113μg/g)的含量均值在宁武煤田煤中最高,Ga(31μg/g)元素含量均值在西山煤田煤中最高,Zr(299μg/g)元素含量均值在大同煤田煤中最高。(4)对于富集元素种类,太原组煤富集元素种类明显高于山西组。而对于富集元素含量,除元素Zr外,元素Li、Ga、Y、Hf和Ta含量均值山西组略高于太原组。

姚征,罗乾周,李宁,李华兵,王强,高骏[2](2021)在《陕北石炭–二叠纪富油煤赋存特征及影响因素》文中研究指明加强我国富油煤合理开发对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提升油气自主保障能力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为查明陕北石炭–二叠纪煤田典型矿区富油煤赋存特征,基于煤炭勘查资料和样品测试结果,对比了可采煤层焦油产率变化特征,分析富油煤时空分布规律,探讨富油煤赋存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可采煤层焦油产率均值呈北高南低趋势,古城矿区为9.22%~11.6%,府谷矿区为8.49%~11.02%,吴堡矿区为5.15%~6.89%;古城–府谷矿区主要发育富油煤,古城矿区富油煤分布以环带状为主,府谷矿区含油煤呈分散状发育于富油煤之间,吴堡矿区以含油煤为主、富油煤少量分布、高油煤不发育;府谷矿区7煤属富油–高油煤,其高油煤分布面积占比高达23%,且3、4、8煤中富油–高油煤分布面积占比均超过94%;随煤化程度升高,富油煤发育频率降低,中低阶煤分布区最有利于富油煤的赋存;煤焦油产率与活性组分、氢含量、灰成分中钙、镁、硫氧化物含量及镜惰比(V/I)、H/C原子比、挥发分产率呈正相关,与惰质组、石英、黏土矿物含量和灰分产率呈负相关;沉积环境的闭塞、还原和碱性程度越高,越利于富油煤生成和赋存。煤化程度、成煤物质、沉积环境和无机沉积作用共同影响着富油煤赋存特征。古城–府谷矿区富油煤资源潜力巨大,建议加强富油煤保护性开采和高效化利用。

黄鹏程,张小五,张志峰,马永祥[3](2020)在《宁东煤田侏罗纪煤中硫分、灰分特性及成因探讨》文中研究说明以大量煤田地质勘探和煤质分析资料为基础,对宁东煤田不同矿区侏罗纪延安组煤的煤岩、灰分和硫分组成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并结合构造背景和成煤环境对煤中硫分、灰分成因进行研究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宁东煤田延安组煤中显微组分以惰质组为主,镜质组次之,壳质组最少;成煤沼泽为淡水沼泽,硫的供给不足,形成了以硫化铁硫为主的低硫煤;成煤泥炭沼泽以高位沼泽为主,由地下水输入的陆源碎屑物质较少,形成特低-低灰煤。

郑媛媛[4](2020)在《吐哈盆地克尔碱凹陷中-下侏罗统煤层煤质特征及成煤环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吐哈盆地克尔碱凹陷煤层为研究对象,基于对主采煤层样品煤岩鉴定、工业分析及灰成分指标等数据分析,在系统研究克尔碱凹陷地层分布、含煤岩系特征等地质条件的基础上,运用煤地质学、煤岩学、煤化学及地球化学等理论方法,全面总结凹陷内各矿区煤层赋存、煤岩煤质特征,揭示其水平及垂向变化规律,探讨区内成煤环境对煤岩煤质的约束。该研究区由西向东依次有博斯坦、布尔碱、潘吉塔格、润田-润北、博胜、沼和泉等6个煤矿区,煤层主要发育于中侏罗统西山窑组(J2x)及下侏罗统八道湾组(J1b)地层中,自下而上赋存十个主采煤层。研究区主力煤层以半亮型煤为主,富镜质组、贫惰质组,煤质呈低灰、低硫、高挥发分特征,煤灰成分主要为SiO2、Al2O3,煤变质阶段较低,煤类均属长焰煤(CY)。其中,西山窑组煤硫分、灰分自东向西逐渐降低;而八道湾组煤硫分、灰分自凹陷边缘向中心逐渐增大。研究区煤层由下向上呈现镜惰比由小到大,灰分由高变低,挥发分由低变高,硫含量先增后减再增及还原性逐渐增强的演化规律。综上表明,该研究区中-下侏罗统主要煤层形成于冲积扇、扇三角洲、滨浅湖-半深湖沉积环境,具陆相成煤特征,成煤环境温暖潮湿,且区内各煤岩煤质参数与成煤环境具良好相关性。

傅永帅[5](2019)在《基于压力恢复曲线的沁水盆地东北部太原组煤层气赋存规律研究》文中指出本文详细的分析了沁水盆地煤层气地质赋存背景,根据盆地内煤层气赋存和分布的宏观特性,针对盆地一级的煤层气富集状况进行了解析,综合了各方面条件对东北部斜坡带煤层气富集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煤层气赋存参数是掌握煤层气赋存与涌出规律、产能预测、灾害治理以及清洁利用等的基础,因此,煤层气赋存压力、透气性系数等渗流参数的准确测定就成为了煤层气资源化开采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压力恢复曲线应用技术是基于油田地下水动力学理论推导而来的,这一方法在油、气田的开发中已经成为常用的、不可缺少的手段。把应用于油井的一套分析方法和推断用于煤层气井时,在基本原理是和油井一致的。基于此研究了适用于煤矿井下煤层气渗流参数测定的煤层气压力恢复曲线方法和技术,本文利用研制的配套测定装置,采用压力恢复曲线测定方法对典型煤矿的不同测压钻孔的煤层气渗流参数进行了测定,主要针对煤层渗透性、产能等特征的煤层气赋存数据,结果表明提出的煤层气渗流参数测定方法适用于煤层气赋存参数的测试。采用煤层气压力恢复曲线测定渗流参数与常规法测量煤层气渗流参数结果一致,但压力恢复曲线法实现了煤层气渗流参数快速自动测定,还将测定时间缩短到四分之一,作为新型测定技术应用于煤矿井下,证明了试井理论能在煤矿井下使用,可以准确测定出煤层气压力、渗透性等渗流参数。结合新的煤层气渗流参数测定方法,在沁水盆地东北部开展15号煤层气的赋存规律研究,对研究区太原组15号煤层进行了大量煤层样品的a、b值测试、孔裂率测定及矿井煤储层参数测定(煤层厚度、煤的工业分析等),并在煤矿井下施工62个测试钻孔,利用压力恢复曲线法对31座煤矿15号煤层测定了煤层气渗流参数,总结出渗流参数在研究区的地质分布曲线,研究结论和沁水盆地东北部气井的实测渗透率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煤样气体渗透率与有效应力呈负指数函数关系,与煤层埋深之间也呈负指数函数关系,随有效应力和埋深的增加,煤层气储层渗透率按负指数函数规律降低,裂隙系统的渗透率与有效应力和埋藏深度均呈半对数直线关系,说明二者的影响机制相同,即上覆地层的重力对裂隙的压迫作用。地应力是随深度增加而增大的,煤层埋藏深度对渗透率的影响实质是地应力对渗透率的影响,煤储层渗透性与煤层气埋藏深度的关系,也证明了地应力对煤储层渗透率的控制作用。当煤储层压力随煤层埋藏深度线性增大的同时,煤储层的渗透率按照指数函数规律快速降低,储层压力对渗透率的影响是作为有效应力的一部分来影响煤储层渗透性,作用远小于埋深对渗透率的控制。通过煤层气赋存规律以及埋深、水文地质、地质构造等保存条件,展开了研究区煤层气开采理论评价,利用测定的煤层气渗流参数结合地质构造影响因素,采用多层次分析法、模糊评判法对研究区煤层气开发进行了综合评价。煤层气开发评价包括的基本地质要素主要是指煤储层地质条件、煤储层物性、煤层气开采条件。研究区煤层气开发综合评价和有利区块的预测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实现,评价结果将沁水盆地东北部15号煤层气划分为四类。研究区内第一类为有利区块,其综合评价系数为≥0.65,大部分分布在昔阳平定开采较深矿井和阳泉的中深部矿区。第二类为中等有利区块,其综合评价系数在0.550.65之间,昔阳平定开采较浅矿井与和左矿区开采较深矿井分布在该类内。第三类为不利区块,其综合评价系数在0.450.55之间,寿阳晋中大部分矿井属于该类,和左矿区亦有一部分属于该类。第四类<0.45,主要为研究区15号煤层赋存标高较高的矿井,煤层埋深较浅,一般处于沁水盆地边缘地带,在矿井内有煤层露头,或者矿井内存在甲烷风化带,在煤层气演化生产过程中,盖层厚度较薄,生成的煤层气受构造作用逸散,此类区域不适合进行煤层气开发。根据上述研究规律,得出了研究区矿井煤层气开发难易程度的定性和定量结果,提出了沁水盆地东北部的15号煤层气开采最优区域。

杜芳鹏[6](2019)在《鄂尔多斯盆地延安组煤岩学及煤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文中提出煤岩学研究是煤炭地质的基础工作,也是现代煤化工及煤系烃源岩研究的重要基础。以鄂尔多斯盆地延安组煤为代表的西北地区侏罗系煤具有典型的富惰质组特征,其煤岩组分分布特征缺乏系统总结,富惰质组成因有待深入探讨。为系统剖析鄂尔多斯盆地延安组煤岩特征,探讨成煤盆地各要素对其影响,在全面收集整理盆地主要的侏罗系煤炭勘查资料,梳理煤岩、煤质数据的基础上,对盆地5个矿区不同煤层进行了井下系统煤样的采集,详细鉴定分析了其显微煤岩组分。综合分析认为,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延安组煤层总体具有富惰质组的特点,惰质组以半丝质体为主要组分,垂向变化规律明显,与延安组沉积期湖平面变化关系密切。平面上,靠近盆地中心惰质组含量减少,以盆地南部永陇、彬长等矿区惰质组含量最高,盆地西部鸳鸯湖、马家滩等矿区次之,盆地北部惰质组含量略低,其中靠近盆地湖泊沉积区的榆横矿区惰质组含量最低,与其在盆地内延安组煤中最高的硫含量相呼应。与延安组煤岩特征相似,我国西北地区侏罗系煤普遍具有较高惰质组含量。国内外数十个含煤盆地煤岩显微组分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煤岩组分与成煤盆地原盆类型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坳陷型盆地倾向于形成富惰质组煤,惰质组含量接近或高于镜质组;断陷型盆地煤层中以镜质组为绝对主体,惰质组含量低,前陆盆地煤中组分特征变化较大,兼有前两者的特点。对比分析显示,盆地规模、盆地形态、沉积速率以及聚煤模式是盆地影响煤岩组分的重要因素,其中以沉积速率最为关键。普遍较大的规模、平坦的形态、慢的沉积速率以及湖盆边缘为主的聚煤模式是导致坳陷型盆地富惰质组的主要原因。以统计煤质、煤灰成分数据为基础,于鄂尔多斯盆地延安组为含煤地层的5个矿区7不同煤层进行系统采样,通过煤质基本分析、灰成分分析、微量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煤岩鉴定等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主量元素分布特征、微量元素富集特征、矿物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讨论了富集程度较高元素的赋存状态及成因。综合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延安组煤灰成分特征明显,可划分两组,SiO2、Al2O3、K2O、TiO2为一组,而CaO、SO3、Na2O、MgO、Fe2O3、MnO2为另一组,两组元素氧化物之间总体呈负相关关系,每组内各元素间高度正相关,前者在顶底板泥岩中占比更高,后者明显高于煤层底板泥岩,表明前者主要来源于陆源碎屑,后者更多与有机成煤物质相关,这一特征在盆地西部宁东煤田表现最为突出。准东煤田高Na含量煤的灰成分特征与其一致,东北地区早白垩世二连盆地胜利煤田总体特征与之相近,但Na2O属于前一组,推断煤中Na元素来源既可以是有机相关,也可能来自陆源供给,与物源区岩石类型关系密切。延安组煤中44种微量元素含量整体较低,富集程度主要为亏损状态和正常状态。Ba、Sr和Mn,这三种元素是目前盆地内延安组煤中富集程度达到富集的主要微量元素。本次工作新发现Sr元素在宁东煤田马家滩矿区4-2煤中,Ba异常主要在枣泉矿区6煤,相关性分析及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结果显示,宁东煤田Sr元素的主要赋存天青石(SrSO4)中,而Ba元素异常主要因重晶石(BaSO4)矿物引发,二者主要形成于煤层后期成岩作用过程中。Mn异常主要发现于神府矿区5-2煤中,经相关性分析、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主要以类质同象的形式赋存在菱铁矿(FeCO3)中,其富集与成煤泥炭沼泽偏氧化的环境相关。对比不同煤岩类型煤中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西北地区富惰质组煤灰成分指数较东北地区富镜质组煤明显较低,西北地区富惰质组煤灰的陆源碎屑组分占比低于东北地区富镜质组煤,除物源差异外,可能与成煤盆地类型具有一定关系;另外,指示沉积环境的敏感微量元素比值显示,富惰质组煤的形成环境氧化性明显强于镜质组为主煤,这一特征与富惰质煤的主要成因相呼应。

刘少林[7](2019)在《高有机硫煤分选组分中硫的赋存形态及其热变迁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优质炼焦煤因其较好的粘结性和结焦性在高炉冶炼行业扮演着无法取缔的角色,但随着煤炭资源的大幅度开采和长期不合理利用,优质炼焦煤资源的储量急剧下降,高硫炼焦煤的占比则逐渐增加。且这些高硫煤中硫的存在形态主要以有机硫为主,通过洗选很难脱除。如果能够解决高硫炼焦煤中硫的问题,在炼焦配煤过程中增加高硫炼焦煤的配入量,可有效降低配煤成本、提升焦化企业效益,也能起到保护优质炼焦煤资源的作用,对炼焦工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实验研究和工业实践表明,利用高硫煤部分替代优质炼焦煤进行配煤炼焦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但存在高硫煤配入量受限的问题。随着煤岩配煤理论的发展与应用,通过煤显微组分分离技术,对高硫炼焦煤中不同显微组分进行分选和富集,并将粘结性较好的活性组分富集物进行配煤炼焦,在兼顾其成焦性的前提下,保证焦炭中硫含量不超标,将是一种可期的提高高硫炼焦煤配入量的重要手段。高有机硫煤作为一种非均相的有机岩,有机硫在显微组分中的分布和赋存形态存在差异。因此,基于煤显微组分的密度差异,采用重介质分选法,将煤中有机部分从矿物质中分离出来,使无机硫与有机硫分离,可有效消除无机硫和矿物质对热解过程中有机硫变迁行为的影响。所以,探究高有机硫炼焦煤不同分选组分中硫的赋存形态及其热解过程中变迁行为的差异,有助于准确认识极为复杂的煤热解脱硫全貌,更深层次地理解和掌握有机硫热变迁行为的影响机制,对高有机硫炼焦煤在配煤炼焦过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本文选取两种硫含量不同的高有机硫炼焦煤,采用重介质分选法将其分选为密度范围不同的五个组分。借助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核磁共振波谱仪(13C NMR)分析分选组分中硫的分布和赋存形态;采用固定床热解反应器-质谱分析仪(Py-MS)在线检测分选组分热解过程中含硫气体的释放特性,探究各分选组分热解脱硫效率与硫变迁行为的关系,为高有机硫煤配煤炼焦过程中硫分的定向脱除和调控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结论如下:(1)两种煤分选组分的产率随煤样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其中,D1组分(<1.30 g/cm3)的产率最大,D4组分(1.40-1.45 g/cm3)的产率最小。柳湾煤(LW)各分选组分的产率相差不大,其有机质在各分选组分中的分布相对均匀,临汾煤(LF)变化幅度较大,其有机质主要分布在LF-D1中。随着分选组分密度的增加,其脂肪碳(fal)的比例减少,芳香碳(fa)的比例增加,有机质分子排列规则且结构更为紧凑,高密度组分(D5)的芳构化程度最高。各分选组分的热解失重量和最大脱挥发分速率随组分密度的增加逐渐降低。(2)随着分选组分密度的增加,两种煤分选组分的硫含量先降低后升高,其中,D1组分的硫含量最高,D4组分的硫含量最低。不同分选组分中硫的赋存形态以及分布特性存在显着差异,有机硫集中分布在低密度组分(D1)中,且以主要噻吩硫的形式存在,无机硫则主要以黄铁矿的形式分布在高密度组分(D5)中。与原煤相比,D1组分中脂肪碳的比例增加,硫醇、硫醚等脂肪类硫化物的含量较高,因其在热解过程中容易分解,使得D1组分的脱硫效率优于原煤,LW-D1和LF-D1的脱硫效率较原煤分别提高了4.0%和1.4%。D5组分的芳构化程度较高,有机硫的热稳定性高,热解过程中不易发生分解,其脱硫效率较低。(3)两种煤D1组分热解过程H2S的生成温度(300 oC)最低,释放温区最宽,700 oC以上仍有H2S生成。一方面D1组分中脂肪类有机硫容易分解,在较低温度下生成H2S;另一方面D1组分中噻吩硫在较高温度下分解产生H2S,使其释放温区变宽。两种煤D5组分中黄铁矿硫含量及矿物质组成的不同,使得LW-D5与LF-D5组分热解过程中含硫气体的释放规律和脱硫效率显着不同。分选组分热解过程中含氢气体(H2、CH4)和含氧气体(CO、CO2)对含硫气体的影响各不相同。D1组分热解过程中H2S的释放温区与H2不同,但与CH4基本吻合,且H2S释放量随着CH4释放量的增加而增加,表明热解过程中脂肪侧链裂解生成的含氢自由基,能够诱导活化含硫基团,促进H2S气体的释放,这也是D1组分脱硫效率较高的原因之一。

陈磊[8](2019)在《煤中镓元素的赋存特征与富集机理 ——以青海木里和新疆准东煤田为例》文中认为随着传统稀有金属矿床的枯竭,煤系伴生金属矿床已备受重视。西部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接续区,煤中伴生元素的研究也被受到关注,但煤中有益金属矿产的分布规律与富集机理还不清楚?针对上述科学问题,论文以地质学、岩石学、矿物学及地球化学等多学科理论为指导,运用偏光显微镜、XRD、XRF、ICP-MS和SEM-EDX等多种分析测试方法,在众多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青海木里和新疆准东煤田为研究对象,聚焦矿区煤中镓元素的赋存特征与富集机理,通过研究取得了如下创新性成果:(1)明确了青海木里、新疆准东煤田煤中镓元素的分布赋存特征。发现木里煤田东部煤中Ga含量高于中部和西部,在柴达尔和曲古沟煤矿富集,而准东煤田东北部和西南部煤中Ga含量较高;煤中Ga元素主要存在于硅铝酸盐矿物中(主要是高岭石),并与有机质具有一定的亲和性。(2)揭示了赋煤区煤中有益元素Ga的富集特征并划分出成矿有利区。发现异常分布区主要在新疆准东煤田,准东煤田煤中Ga平均含量达到边界品位(30μg/g),煤中Ge平均含量接近边界品位(20μg/g)。青海的木里煤田部分矿区有Ga异常,但主要富集在煤层顶、底板及夹矸中。(3)揭示了研究区煤中有益元素镓的富集机理,建立了煤镓共伴生的成矿过程。煤中Ga的富集主要受控于陆源区母岩性质、成煤植物、泥炭沼泽水介质条件、古气候条件和物源运移形式。微量元素Ga的迁移富集受控于主量元素Al,富Al的中酸性火山岩风化后产生正电性Al(OH)3胶体,被水流带到泥炭沼泽中与负电性胶体Si O2与腐殖酸发生聚沉,产生煤中Ga的富集。研究成果为西部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了地质科学依据。

赵仕华[9](2019)在《新疆北部准噶尔和伊犁盆地主要煤田煤质特征及其地质控制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新疆北部准噶尔盆地准东煤田、准南煤田、和什托落盖煤田和伊犁盆地伊宁煤田为研究对象,基于大量的煤田勘探成果、已发表的文献和实际的取样分析,运用层序地层学、煤地质学、煤岩学、煤化学和地球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系统总结了这些煤田的煤质特征,揭示了煤质特征的变化规律,分析了煤质特征变化规律的地质控制因素。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如下:1、新疆侏罗系煤中有机显微组分总体以镜质组和惰质组为主,具有相对高的惰质组含量为特征,但是不同盆地、不同煤田和不同含煤单元的煤层中,有机显微组分组成存在一定差异。从这几个煤田西山窑组煤层的对比来看,和什托洛盖煤田和准南煤田西山窑组煤层中镜质组含量明显高于准东煤田和伊宁煤田。从八道湾组煤层和西山窑组煤层的对比来看,准南煤田和伊宁煤田八道湾组煤层镜质组含量明显高于西山窑组煤层。单一煤田内,例如:准东煤田由西向东西山窑组煤层镜质组含量明显增高。含煤岩系厚度与煤中镜质组含量具有好的正相关性。另外,在层序地层格架下,湖扩体系域煤层镜质组含量明显高于高位体系域煤层煤层镜质组含量。煤层中有机显微组分的这种差异性变化主要与沼泽覆水程度和埋藏速率有关,其主要受盆地类型、盆地构造不同演化阶段、盆地内不同构造单元基底活动性、湖平面变化和沉积体系分布的控制。总体来看,快的盆地基底构造沉降速率和湖平面的上升有利于泥炭沼泽保持相对高的潜水面和快速保存,形成相对还原的沉积水体环境。准东煤田位于准噶尔盆地东部隆起带,西山窑组煤系地层相对较薄,煤层相对厚,物源沉积体系相对较少,表明具有较低的基底沉降速率和较少的物源供给,因而易于形成相对弱氧化还原环境。以干燥森林沼泽相为主的高位突起泥炭沼泽,显微组分以惰质组为主。准南煤田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前陆冲断带以及和什托洛盖煤田受控于伸展背景下的边缘断裂控制,具有较快的基底沉降速率,故沼泽类型以湿地草本沼泽-潮湿森林沼泽相为主,显微组分以镜质组为主。2、新疆侏罗系煤中矿物含量总体相对较低。矿物主要以高岭石和石英为主,含不同含量的碳酸盐矿物(例如方解石、白云石、铁白云石、菱铁矿)和微量的硫化物矿物(例如黄铁矿)和硫酸盐矿物(例如石膏和重晶石),以及硅铝酸盐矿物(微斜长石、伊利石、钙长石、斜绿泥石、皂石、坡缕石和霞石)。不同煤田煤层中的矿物种类具有较大变化,准东煤田西山窑组煤层矿物以高岭石和石英为主;准南煤田西山窑组以碳酸盐、石英和高岭石矿物为主;伊宁煤田西山窑组和八道湾组煤层以高岭石和石英为主,但西山窑组煤层具有相对高的菱铁矿含量,八道湾组煤层具有相对高的方解石含量。高岭石和石英主要为碎屑成因,少量为同生自生成因;碳酸盐、硫化物以及硫酸盐矿物为成岩后生成因。3、新疆侏罗系煤总体以低-中灰煤为特征。从这几个煤田西山窑组煤层的对比来看,和什托洛盖煤田总体灰分产率最高,准南煤田和伊宁煤田次之,准东煤田最低。单一煤田内,准东煤田由西向东和由南向北西山窑组煤层灰分产率总体具有增高的趋势;和什托洛盖煤田和伊宁煤田自南北边缘向盆地内部灰分产率具有降低的趋势。新疆侏罗系煤中灰分产率主要受基底沉降速率和沉积体系分布控制。基底沉降速率控制着源区的物源供给强度,进而影响到沉积体系的分布和规模。例如:准南煤田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前陆冲断带,较快的基底沉降速率导致煤中灰分产率明显高于准东煤田(位于准噶尔盆地东部隆起带,较慢基底沉降速率)。盆地边缘煤层灰分产率一般高于盆地内部,沿盆地边缘灰分产率呈现低灰带和高灰带的交替出现,这主要受控于物源供给方向和沉积体系空间配置。例如:受南北两侧物源供给影响,和什托洛盖煤田和伊宁煤田煤中灰分产率自南北边缘向盆内整体减小;受三角洲朵体分布影响,低灰带出现于朵体之间,而高灰带出现于朵体之上,呈现低灰和高灰带交替展布。4、新疆侏罗系煤总体以中高-高挥发分的长焰煤、不粘煤为主,准南煤田局部出现中变质烟煤。在含煤岩系剖面中,原煤挥发分产率在垂向上没有明显的梯度变化。从八道湾组与西山窑组煤层对比来看,八道湾组煤层挥发分产率通常高于西山窑组煤层,出现挥发分产率反梯度现象。原煤挥发分产率与煤的镜质组含量具有正相关关系。在煤化作用演化过程中,煤中挥发分产率主要受温度、压力和作用时间的影响。在深成区域变质作用下,煤层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随地热增温率的增高,煤中挥发分产率逐渐降低。在深度剖面中,地热增温率的高低决定挥发分产率梯度的高低。由于准噶尔和伊犁盆地边缘具有相对低的地热增温率,因此,形成的煤变质梯度较低。在低煤级阶段,煤中的挥发分产率主要受煤岩成分的影响;在显微组分中壳质组具有最高的挥发分产率,惰质组具有最低的挥发分产率,镜质组介于两者之间。很明显,八道湾组煤层挥发分产率通常高于西山窑组煤层,出现挥发分产率反梯度现象,主要与八道湾组含有更高的镜质组含量有关。5、新疆侏罗系煤盆地为内陆淡水盆地,总体以低硫含量为特征,相对高硫含量煤主要分布在煤田边缘浅部区和煤层火烧区附近。这可能主要与煤层的火烧和靠近煤层露头硫的次生富集有关。6、新疆和什托洛盖煤田、准东煤田、准南煤田和伊宁煤田侏罗纪含煤地层形成期,上述煤田的源区母岩以酸性岩为主,中性岩次之。新疆侏罗系主要含煤盆地煤中常量和微量元素含量低,主要与煤中低的矿物含量有关。伊宁煤田、和什托洛盖煤田和准东煤田煤中富集钠。煤中钠的富集可能受控于富钠的地下水渗入煤层和以水合离子的形式赋存于煤的孔隙中,富钠的流体来自于地下水对顶底板岩层的淋漓或来自于后期盐渍化的地表水。和什托洛盖煤田煤中富集的Sr主要赋存于碳酸盐矿物和硫酸盐矿物(如重晶石),为次生热液流体成因。

吴家浩[10](2019)在《煤中H2S热成因模拟与吸附机制研究》文中指出选择低煤级煤开展了煤热解和不同条件下的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TSR)模拟,分析了两种热模拟方式下H2S等气体产出浓度和产率特征以及TSR反应的影响因素,探讨了煤中H2S热成因机制。基于不同煤级煤开展了H2S吸附物理实验和分子模拟,评价了煤吸附H2S的影响因素,揭示了H2S在煤中的吸附本质。研究结果表明:(1)TSR反应是热成因H2S的主要来源,重烃类物质比CH4更容易参与TSR反应,H2S与CO2的产出规律具有协同性;(2)TSR反应中H2S产出具有分段特征,包括TSR启动阶段、TSR反应和煤中含硫化合物热解共同作用阶段及TSR自催化反应阶段;(3)TSR反应程度受硫酸盐催化能力、盐度和煤粒径的控制,较强的阳离子电子诱导效应降低TSR反应能垒,较高的盐度促进形成接触离子对,较小的煤粒径增强TSR反应的传质传热过程,从而促进反应进行;(4)H2S在煤中吸附是以物理吸附为主、自发、放热的过程,Langmuir模型适用于描述低煤级煤对H2S的吸附,T-BET模型适用于高煤级煤,煤吸附H2S的能力强于CH4;(5)煤吸附H2S的能力与煤级、镜质组含量、固定碳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与惰质组含量、灰分和挥发分呈负相关关系,高温和较大的煤粒径不利于H2S吸附;(6)煤分子吸附H2S主要依靠范德华力和静电力,H2S分子与羟基之间相互作用最强,与其他含氧官能团和甲基的相互作用弱于含氮官能团。论文的研究成果对于丰富和完善煤中H2S的成因和煤对H2S的吸附机制具有指导作用。论文含图52幅,表29个,参考文献342篇。

二、古交矿区主要可采煤层煤中硫的赋存规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古交矿区主要可采煤层煤中硫的赋存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1)山西省石炭—二叠系煤中微量元素富集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煤中微量元素丰度-从微量元素到煤(基)型金属矿床
        1.2.2 研究区煤中微量元素
    1.3 技术路线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主要工作量
        1.6.1 资料收集
        1.6.2 样品采集与测试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域地质背景
        2.1.1 山西省的地理位置
        2.1.2 研究区构造背景
        2.1.3 研究区大地构造特征
        2.1.4 研究区赋煤构造单元划分
    2.2 含煤地层概况
第3章 样品的采集与测试
    3.1 样品采集
        3.1.1 采集规则及方法
        3.1.2 补充采样
    3.2 实验与测试
    3.3 文献中测试方法
第4章 山西省石炭二叠系煤元素地球化学
    4.1 煤中主量元素含量及分布特征
        4.1.1 二氧化硅
        4.1.2 三氧化二铝
        4.1.3 三氧化二铁
        4.1.4 氧化钙
        4.1.5 氧化镁
        4.1.6 二氧化钛
        4.1.7 五氧化二磷
        4.1.8 氧化钾
        4.1.9 氧化钠
        4.1.10 氧化锰
    4.2 煤中微量元素富集特征
        4.2.1 大同煤田
        4.2.2 宁武煤田
        4.2.3 河东煤田
        4.2.4 西山煤田
        4.2.5 沁水煤田
        4.2.6 霍西煤田
    4.3 微量元素与主量元素的共生组合关系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煤中富集微量元素分布特征
    5.1 平面分布规律
    5.2 含量分布特征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陕北石炭–二叠纪富油煤赋存特征及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地质概况
2 含煤地层及煤层性质
    2.1 煤层特征
    2.2 煤岩特征
    2.3 煤质特征
3 富油煤时空分布规律
    3.1 煤焦油产率变化特征
    3.2 富油煤差异分布特征
4 富油煤赋存影响因素
    4.1 煤化程度
    4.2 成煤物质
    4.3 沉积环境
5 结论

(3)宁东煤田侏罗纪煤中硫分、灰分特性及成因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主要煤层分布及对比
2 煤岩、硫分及灰分组成特征
    2.1 煤岩组成特征
    2.2 硫分及灰分组成特征
        (1)硫分。
        (2)灰分。
3 硫分及灰分成因探讨
    3.1 煤中硫分成因探讨
    3.2 煤中灰分成因探讨
4 结论

(4)吐哈盆地克尔碱凹陷中-下侏罗统煤层煤质特征及成煤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历史
        1.2.1 以往基础地质工作
        1.2.2 以往煤炭勘查工作
    1.3 研究现状
        1.3.1 煤岩学
        1.3.2 煤化学
        1.3.3 煤岩煤质对成煤环境指示
        1.3.4 吐哈盆地煤田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特征
        2.1.1 煤盆地构造演化史
        2.1.2 区内主要构造
    2.2 地层发育特征
    2.3 含煤岩系岩石特征
    2.4 岩相古地理
第3章 煤层特征及赋存规律
    3.1 含煤性
        3.1.1 八道湾组(J1b)
        3.1.2 西山窑组(J2x)
    3.2 主要可采煤层特征
        3.2.1 八道湾组(J1b)
        3.2.2 西山窑组(J2x)
    3.3 煤层对比
        3.3.1 煤层对比方法及依据
        3.3.2 各煤层对比
        3.3.3 煤层对比可靠性评价
第4章 煤岩煤质特征
    4.1 煤类分布及其变质规律
    4.2 煤岩学特征
        4.2.1 物理性质与宏观煤岩特征
        4.2.2 显微煤岩特征
    4.3 煤质特征
        4.3.1 工业分析
        4.3.2 有害组分
        4.3.3 煤灰成分
        4.3.4 元素分析
第5章 成煤环境分析
    5.1 显微组分与成煤环境
        5.1.1 平面分布特征
        5.1.2 垂向分布特征
    5.2 灰分与成煤环境
        5.2.1 平面分布特征
        5.2.2 垂向分布特征
    5.3 硫分与成煤环境
        5.3.1 平面分布特征
        5.3.2 垂向分布特征
    5.4 煤灰成分与成煤环境
    5.5 有利成煤环境的发育
        5.5.1 冲积扇环境
        5.5.2 扇三角洲环境
        5.5.3 滨浅湖-半深湖环境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 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基于压力恢复曲线的沁水盆地东北部太原组煤层气赋存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拟解决问题
        1.2.1 研究现状
        1.2.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 研究基础、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基础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内容及主要工作量
        1.4.1 研究内容
        1.4.2 完成工作量
        1.4.3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沁水盆地东北部地块煤层气基础地质条件
    2.1 沁水盆地地质构造特征
        2.1.1 沁水盆地概况
        2.1.2 沁水盆地的形成和构造演化
    2.2 沁水盆地煤层气成藏机理
        2.2.1 气藏形成的地质基础
        2.2.2 煤层气富集条件
        2.2.3 沁水盆地气藏特点
    2.3 研究区概括
    2.4 研究区煤层气目标区域及目标煤层
    2.5 地质构造对煤层气的控制作用
第3章 新型煤层气参数测定技术在研究区的应用
    3.1 基于渗流模型的煤层气快速测定技术
        3.1.1 理论基础
        3.1.2 压力恢复曲线应用于煤层气研究
        3.1.3 压力恢复曲线测定煤层气渗流参数方法
    3.2 新型煤层气参数测定装置
    3.3 压力恢复曲线法测定研究区煤层气储层参数
        3.3.1 研究区测试地点煤层气参数条件
        3.3.2 实验室测定研究区煤层气储层参数
        3.3.3 煤矿井下测定测定研究区煤层气储层参数
        3.3.4 压力恢复曲线法测定研究区煤层气赋存参数
    3.4 研究区所测煤层气渗流数据准确性分析
第4章 沁水盆地东北部15号煤层气赋存规律
    4.1 压力恢复曲线法影响因素分析
    4.2 研究区15号煤层气渗流参数分布规律
        4.2.1 利用surfer绘制渗透性系数、储层压力等值线图
        4.2.2 煤层气渗流参数规律分析
        4.2.3 沁水盆地东北部煤层气赋存主控因素分析
    4.3 研究区15号煤层气赋存规律的理论分析
第5章 沁水盆地东北部15号煤层气开发潜力综合评价
    5.1 模糊评判的思想与基本模型
        5.1.1 单因素模糊评价
        5.1.2 多层次模糊评判
        5.1.3 多层次综合模糊评价模型
    5.2 煤层气开采模糊评价模型
        5.2.1 各个因素隶属度函数的确定
        5.2.2 对评价参数相对重要性排序权重
        5.2.3 建立整体的模糊评价指标模型
    5.3 研究区煤层气开发潜力综合评价
第6章 结论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6)鄂尔多斯盆地延安组煤岩学及煤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显微煤岩组分分类
        1.2.2 显微煤岩组分形成的影响因素
        1.2.3 煤元素地球化学
        1.2.4 鄂尔多斯盆地煤岩及煤元素地球化学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 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地质背景
    2.1 盆地演化过程
    2.2 延安组沉积序列
    2.3 延安组煤层展布
    2.4 延安组煤层对比
第三章 延安组煤岩特征
    3.1 盆地北部煤岩特征
        3.1.1 垂向分布特征
        3.1.2 平面分布特征
    3.2 盆地西部煤岩特征
    3.3 盆地南部煤岩特征
        3.3.1 垂向分布特征
        3.3.2 平面分布特征
    3.4 延安组煤岩特征总结
第四章 富惰质组煤的分布与成因分析
    4.1 中国富惰质组煤分布特征
        4.1.1 时代分布
        4.1.2 空间分布
    4.2 盆地类型与煤岩组分关系
    4.3 惰质组成因讨论
        4.3.1 研究进展概述
        4.3.2 延安组煤中惰质组成因分析
    4.4 煤岩组分与盆地要素关系分析
        4.4.1 盆地规模
        4.4.2 盆地形态
        4.4.3 沉积速率
        4.4.4 聚煤模式
    4.5 坳陷型盆地富惰质组成因模式
第五章 延安组煤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5.1 神府矿区5~(-2)煤
        5.1.1 样品采集与测试
        5.1.2 基本分析
        5.1.3 煤灰成分
        5.1.4 微量元素
        5.1.5 稀土元素
        5.1.6 矿物组成
        5.1.7 Mn元素异常成因讨论
    5.2 鸳鸯湖矿区2 煤和6 煤剖面
        5.2.1 样品采集与测试
        5.2.2 基本分析
        5.2.3 煤灰成分
        5.2.4 微量元素
        5.2.5 稀土元素
        5.2.6 矿物组成
        5.2.7 讨论
    5.3 马家滩矿区4-2煤和18 煤剖面
        5.3.1 样品采集与测试
        5.3.2 基本分析
        5.3.3 煤灰成分
        5.3.4 微量元素
        5.3.5 稀土元素
        5.3.6 矿物组成
        5.3.7 4~(-2)煤中Sr和 Ba赋存状态讨论
    5.4 灵武矿区6 煤剖面
        5.4.1 样品采集与测试
        5.4.2 基本分析
        5.4.3 煤灰成分
        5.4.4 微量元素
        5.4.5 稀土元素
        5.4.6 矿物组成
        5.4.7 正Eu异常成因讨论
    5.5 彬长矿区4 煤剖面
        5.5.1 样品采集与测试
        5.5.2 基本分析
        5.5.3 煤灰成分
        5.5.4 微量元素
        5.5.5 稀土元素
    5.6 延安组煤地球化学总结
        5.6.1 主量元素特征
        5.6.2 微量元素特征
第六章 元素地球化学对煤岩特征响应
    6.1 主量元素
    6.2 微量元素
结论
    主要认识
    主要创新点
    不足及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7)高有机硫煤分选组分中硫的赋存形态及其热变迁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高硫煤资源的利用现状
        1.2.1 高硫煤脱硫的必要性
        1.2.2 高硫炼焦煤资源现状
    1.3 煤显微组分的研究现状
        1.3.1 煤显微组分的分离技术
        1.3.2 煤显微组分的焦化特性
        1.3.3 煤显微组分中硫的分布特性
    1.4 煤中硫的赋存形态及分析方法
        1.4.1 煤中硫的赋存形态
        1.4.2 煤中硫的分析与测定
    1.5 煤热解过程中硫的变迁行为及影响因素
    1.6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1.6.1 选题意义
        1.6.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样品制备
    2.2 实验试剂与设备
    2.3 实验装置与方法
        2.3.1 浮沉实验
        2.3.2 热解实验
    2.4 测试与表征
        2.4.1 热重分析
        2.4.2 红外光谱分析
        2.4.3 ~(13)CNMR分析
        2.4.4 XPS分析
        2.4.5 热解气相产物的检测
        2.4.6 原煤和半焦的硫含量测定
第三章 分选组分的性质及结构
    3.1 引言
    3.2 分选组分的产率
    3.3 分选组分的煤质分析
    3.4 分选组分的结构
        3.4.1 分选组分的碳骨架结构
        3.4.2 分选组分的官能团
    3.5 分选组分的热解特性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硫在分选组分中的分布及赋存形态
    4.1 引言
    4.2 硫在分选组分中的分布特性
    4.3 硫在分选组分中的赋存形态
        4.3.1 无机硫的赋存形态
        4.3.2 有机硫的赋存形态
    4.4 分选组分热解过程中的脱硫效率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分选组分热解过程中硫的变迁行为
    5.1 引言
    5.2 分选组分热解过程中含硫气体的释放
        5.2.1 分选组分热解过程中H2S的释放
        5.2.2 分选组分热解过程中COS的释放
        5.2.3 分选组分热解过程中SO2的释放
    5.3 其他气体对含硫气体释放的影响
        5.3.1 热解过程中H2及CH4对H2S释放的影响
        5.3.2 热解过程中CO及 CO2对COS释放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今后工作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煤中镓元素的赋存特征与富集机理 ——以青海木里和新疆准东煤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煤中有益元素的研究现状
        1.2.1 煤中有益元素的含量分布特征
        1.2.2 煤中有益元素的赋存特征
        1.2.3 煤中有益元素的富集机理
        1.2.4 西北地区煤中有益元素的研究现状及前人研究不足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及主要工作量
        1.4.1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4.2 主要工作量
    1.5 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位置交通
        2.1.2 西北赋煤区地理情况
    2.2 区域构造特征及构造演化
        2.2.1 区域构造构造特征
        2.2.2 区域构造演化
    2.3 岩浆活动
    2.4 含煤地层及煤质特征
        2.4.1 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
        2.4.2 早、中侏罗世含煤地层
        2.4.3 煤质、煤类特征
        2.4.4 聚煤规律
    2.5 研究区域选择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青海木里煤田煤中镓元素的分布赋存
    3.1 木里煤田地质背景
    3.2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3.3 煤样的基本性质
    3.4 GA元素丰度及富集情况
    3.5 煤中GA的分布规律
        3.5.1 平面分布
        3.5.2 纵向分布
    3.6 GA元素的赋存状态
        3.6.1 煤中Ga元素的亲和性
        3.6.2 煤灰中Ga的富集特征
        3.6.3 Ga与有机显微组分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新疆准东煤田煤中镓元素的分布赋存
    4.1 准东煤田地质背景
    4.2 样品采集与测试
    4.3 GA元素丰度及富集情况
    4.4 煤中GA元素的分布规律
        4.4.1 矿区平面分布
        4.4.2 纵向分布
    4.5 GA元素的赋存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西北赋煤区煤中镓元素的富集特征与开发有利区
    5.1 煤中镓(GA)和锗(GE)背景丰度
        5.1.1 煤中镓的背景丰度
        5.1.2 煤中锗的背景丰度
    5.2 西北赋煤区煤中镓(GA)和锗(GE)分布特征
        5.2.1 总体分布特征
        5.2.2 中侏罗统煤中锗镓的区域分布
        5.2.3 中侏罗统煤中镓锗的层域分布
    5.3 西北赋煤区煤中镓(GA)异常点分布特征
    5.4 新疆准东煤田煤中镓成矿有利区
        5.4.1 成矿区有利区位置
        5.4.2 煤中金属元素异常分布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煤中有益元素的富集机理
    6.1 青海木里煤田煤中镓的富集主控因素分析
        6.1.1 物源区母岩性质
        6.1.2 沉积环境
        6.1.3 构造、岩浆热液作用
    6.2 新疆准东煤田煤中GA富集的主控因素分析
        6.2.1 沉积物质来源
        6.2.2 古地理环境
        6.2.3 构造运动
    6.3 西北赋煤区煤中GA的富集机理
        6.3.1 沉积地球化学条件
        6.3.2 煤化作用过程中的地球化学条件
        6.3.3 水文地球化学条件
        6.3.4 构造地质条件
    6.4 煤镓共伴生的成矿阶段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9)新疆北部准噶尔和伊犁盆地主要煤田煤质特征及其地质控制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选题的研究意义
    1.2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煤矿物学研究现状
        1.2.2 煤地球化学研究现状
        1.2.3 新疆煤地球化学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研究区范围及煤田分布
    2.2 研究区构造特征
        2.2.1 伊犁盆地
        2.2.2 准南煤田
        2.2.3 准东煤田
        2.2.4 和什托洛盖煤田
    2.3 区域地层及主要含煤地层
        2.3.1 伊宁煤田
        2.3.2 准南煤田
        2.3.3 准东煤田
        2.3.4 和什托洛盖煤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层序地层与沉积体系
    3.1 层序地层划分
        3.1.1 伊宁煤田
        3.1.2 准南煤田
        3.1.3 准东煤田
        3.1.4 和什托洛盖煤田
    3.2 沉积体系配置
        3.2.1 伊宁煤田
        3.2.2 准东煤田
        3.2.3 和什托洛盖煤田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煤的岩石学特征
    4.1 煤中有机显微组分
        4.1.1 伊宁煤田
        4.1.2 准南煤田
        4.1.3 准东煤田
        4.1.4 和什托落盖煤田
    4.2 煤的矿物学特征
        4.2.1 伊宁煤田
        4.2.2 准东煤田
        4.2.3 准南煤田
    4.3 煤相特征
        4.3.1 伊宁煤田
        4.3.2 准南煤田
        4.3.3 准东煤田
        4.3.4 和什托落盖煤田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煤化学特征
    5.1 煤中水分
        5.1.1 伊宁煤田
        5.1.2 准南煤田
        5.1.3 准东煤田
        5.1.4 和什托洛盖煤田
    5.2 煤中灰分
        5.2.1 伊宁煤田
        5.2.2 准南煤田
        5.2.3 准东煤田
        5.2.4 和什托洛盖煤田
    5.3 煤中挥发分
        5.3.1 伊宁煤田
        5.3.2 准南煤田
        5.3.3 准东煤田
        5.3.4 和什托洛盖煤田
    5.4 煤中硫
        5.4.1 伊宁煤田
        5.4.2 准南煤田
        5.4.3 准东煤田
        5.4.4 和什托洛盖煤田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煤的地球化学特征
    6.1 煤中元素丰度和分布特征
        6.1.1 伊宁煤田
        6.1.2 准南煤田
        6.1.3 准东煤田
        6.1.4 和什托洛盖煤田
    6.2 煤中元素赋存状态
        6.2.1 伊宁煤田
        6.2.2 准南煤田
        6.2.3 准东煤田
        6.2.4 和什托洛盖煤田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煤质特征的地质控制因素
    7.1 源区母岩性质
    7.2 构造沉降速率对煤质特征的影响
    7.3 物源沉积体系分布对煤质特征的影响
    7.4 湖平面变化对煤质特征的影响
    7.5 煤中显微组分对挥发分产率的影响
    7.6 地球化学异常的地质控制因素
    7.7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10)煤中H2S热成因模拟与吸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方案
    1.5 论文工作量与创新点
2 实验样品
    2.1 煤样层位
    2.2 实验样品基本特性
    2.3 实验样品孔隙特征
3 煤中H_2S热成因实验研究
    3.1 实验系统与方法
    3.2 煤热解气体产出特征
    3.3 不同反应条件下的TSR实验模拟
    3.4 煤中H_2S热成因机理探析
    3.5 煤中TSR反应地质控制因素
    3.6 本章小结
4 煤吸附H_2S实验研究
    4.1 实验方法
    4.2 吸附模型适用性
    4.3 H_2S吸附影响因素
    4.4 吸附H_2S热力学特性
    4.5 吸附H_2S和CH_4的差异性
    4.6 本章小结
5 煤与H_2S相互作用分子模拟
    5.1 分子模拟基本原理
    5.2 模拟方法与模型
    5.3 巨正则蒙特卡洛模拟
    5.4 分子动力学模拟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古交矿区主要可采煤层煤中硫的赋存规律(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省石炭—二叠系煤中微量元素富集规律[D]. 王洋.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2]陕北石炭–二叠纪富油煤赋存特征及影响因素[J]. 姚征,罗乾周,李宁,李华兵,王强,高骏.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21(03)
  • [3]宁东煤田侏罗纪煤中硫分、灰分特性及成因探讨[J]. 黄鹏程,张小五,张志峰,马永祥. 中国煤炭, 2020(07)
  • [4]吐哈盆地克尔碱凹陷中-下侏罗统煤层煤质特征及成煤环境研究[D]. 郑媛媛. 新疆大学, 2020(07)
  • [5]基于压力恢复曲线的沁水盆地东北部太原组煤层气赋存规律研究[D]. 傅永帅. 吉林大学, 2019(11)
  • [6]鄂尔多斯盆地延安组煤岩学及煤元素地球化学特征[D]. 杜芳鹏. 西北大学, 2019(01)
  • [7]高有机硫煤分选组分中硫的赋存形态及其热变迁行为研究[D]. 刘少林. 太原理工大学, 2019
  • [8]煤中镓元素的赋存特征与富集机理 ——以青海木里和新疆准东煤田为例[D]. 陈磊.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6)
  • [9]新疆北部准噶尔和伊犁盆地主要煤田煤质特征及其地质控制因素分析[D]. 赵仕华.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2)
  • [10]煤中H2S热成因模拟与吸附机制研究[D]. 吴家浩.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古交矿区主要可采煤层中硫的赋存规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