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芪康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30例疗效观察

思芪康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30例疗效观察

一、斯奇康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30例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陈新宇[1](2019)在《斯奇康注射液治疗反复发作小儿支气管炎和哮喘30例的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在反复发作小儿支气管炎和哮喘患者中应用斯奇康注射液,探究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 2015年3月~2017年7月为实验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从我院选取30例反复发作的支气管炎和哮喘患儿,按照均匀分配的原则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将常规治疗应用在对照组中,观察组则联合应用常规治疗和斯奇康注射液。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成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淋巴细胞转化率、补体C3以及IgG均有所升高,其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斯奇康注射液应用于的反复发作的支气管炎和哮喘患儿中应用的效果显着,值得推广应用。

刘莹[2](2016)在《Th17/Treg失衡机制在哮喘肾气虚证中的特征表达及益肾喘宁汤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建立支气管哮喘肾气虚证大鼠模型;2.基于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研究技术与方法,整体阐释支气管哮喘肾气虚证可能发生的机制及验方益肾喘宁汤的疗效机制,以期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更加有利的实验依据。方法:1.采用多因素复合模拟中医病因并结合卵清蛋白致敏和雾化激发的方法建立支气管哮喘肾气虚证模型;2.清洁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哮喘组、肾哮组、西药组及中药组,每组10只。连续造模14天后,药物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BALF中IL-6、IL-10、IL-17、TGF-β1浓度,探讨益肾喘宁汤对哮喘肾气虚证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3.免疫印迹法检测肺组织中转录因子Foxp3、RORγt、TGF-β、IL-6蛋白的表达,根据益肾喘宁汤对免疫标志物的影响,探讨中药治疗支气管哮喘肾气虚证的可能疗效机制。结果:1.成功复制支气管哮喘肾气虚证大鼠模型;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哮喘组和肾哮组BALF中IL-6、IL-17均见升高,IL-10、TGF-β1均见下降(P<0.05)。其中,肾哮组IL-17、IL-10和TGF-β1与哮喘组比较,变化明显,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肾哮组比较,各给药组IL-6、IL-17均见下降,IL-10、TGF-β1均升高(P<0.05)。与西药组相比,中药组IL-17、IL-10变化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哮喘组和肾哮组肺组织TGF-β、RORγt、IL-6蛋白表达均升高,Foxp3蛋白表达下降(P<0.05)。其中,肾哮组Foxp3蛋白表达水平与哮喘组比较,变化明显,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肾哮组比较,各给药组Foxp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 IL-6、TGF-β、RORγt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西药组相比,中药组TGF-β、RORγt、Foxp3变化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采用多因素复合模拟中医病因并结合卵清蛋白致敏和雾化激发的方法建立支气管哮喘肾气虚证模型稳定可靠;2.在哮喘肾气虚证中存在Treg与Thl7的失衡,表现为相关细胞因子IL-6、IL-17的增高、IL-10、TGF-β1的降低及转录因子TGF-β、RORyt、IL-6、Foxp3蛋白水平的异常表达,充分反映哮喘肾气虚证的免疫失衡,Treg与Thl7的失衡很可能是哮喘肾气虚证气道炎症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肾气虚可以加重哮喘大鼠气道和肺组织炎症反应,并且是通过影响相关细胞因子、转录因子的特征表达来实现的。3.益肾喘宁汤能通过调节失衡的Th17细胞、Treg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转录因子的表达,改善肾气虚证哮喘大鼠的免疫紊乱状态,恢复肾气虚证哮喘大鼠的免疫耐受。4.从整体上阐释了支气管哮喘肾气虚证发生过程免疫学特征及机制;从整体和系统的层面揭示了益肾喘宁汤对支气管哮喘肾气虚证调节作用的疗效机制,显示了益肾喘宁汤多通路、多靶点的综合治疗特色。

鲁秀玲[3](2014)在《小儿支气管炎哮喘施行斯奇康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斯奇康注射液用于治疗小儿支气管炎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0月期间,我院住儿科住院接受治疗的支气管炎哮喘患儿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斯奇康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显着高于对照组的75.7%(P<0.05);结束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淋巴细胞转化率、补体C3以及IgG显着升高(P<0.05),但观察组升高幅度显着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gA及IgM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斯奇康注射液用于治疗小儿支气管炎哮喘疗效显着,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马彬[4](2013)在《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与报告质量研究》文中指出背景国家对中医药领域研究的资助力度逐年递增,其科技论文数量亦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随着循证医学理念的不断深入,科研人员逐渐认识到,科技成果的质量才是重点。临床研究是临床实践的重要依据之一,但在方法设计与报告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大大降低了中医药临床研究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导致其研究成果的利用率和转化率低下。因此,有必要对我国中医药临床研究在设计、实施与报告等各环节可能会影响其研究质量的各因素以及与国外研究存在的具体差异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调查,确定需改进的重点环节和要素,以促进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质量的改善与提高。目的1.通过文献计量学和质量评价的方法,对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包括系统评价/Meta-分析和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设计与报告质量研究现状、与国外同类研究之间存在的具体差异环节、要点和问题及其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进行全面的回顾分析并进行对比分析,全面掌握我国中医药临床研究在方法与报告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确定需改进的重点环节和要素。2.对国内中医药期刊“稿约”中对国际公认的不同类型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规定,今后对其引入和实施的计划,以及编辑的认知和应用现状进行问卷调查,以确定在论文发表阶段影响其报告质量的因素,为临床研究报告规范今后在我国的推广和实施提供针对性的参考依据。3.基于以上研究的结果,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和中医药研究的特性,提出建设性意见,以提高和改善中医药临床研究质量,促进其成果的利用和转化。方法1.基于AMSTAR清单和PRISMA清单,回顾性分析国内中医药SRs/Meta-分析的研究现状、方法和报告质量。2.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和质量评价方法,对比分析国内外针灸SRs/Meta-分析在方法设计与报告质量等重点环节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3.基于CONSORT清单和STRICTA清单被引入国内的不同时间段,回顾性分析国内针灸RCTs的方法和报告质量是否随着清单的引入而得到改善和提高。4.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国内中医药期刊“稿约”中对国际公认的不同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规定,今后对其引入和实施的计划,以及编辑的认知和应用现状进行全面调查。采用频数、中位数和四分位距进行统计描述,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1.共纳入369篇国内中医药SRs/Meta-分析研究,突出表现的问题包括:45%的研究文献检索方法不全面甚至不正确(203篇/369篇);97.3%(359篇/369篇)的研究未检索不同发表类型的研究;96.5%(356篇/369篇)的研究未提供排除文献的清单;42%(155篇/369篇)的研究纳入标准宽泛不具体、甚至存在错误;58.8%(217篇/369篇)的研究未采用双人独立机制对文献和数据进行筛选和提取:55%(203篇/369篇)的研究未详细描述文献筛选纳入全过程及排除原因;70.7%(261篇/369篇)的研究数据合并方法不恰当,其方法与报告质量普遍较低。另外,其总体引用率较低,引用率为零的研究占到46.1%(170篇/369篇),临床医生的参与率亦较低(49.9%,184篇/369篇)。2.共纳入366篇国内外针灸SRs/Meta-分析研究,其中Chinese SRs共88篇,Other SRs共226篇,Ccohrane SRs共52篇。3种不同类型SRs研究在AMSTAR清单和PRISMA清单中符合率大于80%的条目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5%(Chinses SRs).vs73%(Other SRs).vs91%(Ccohrane SRs)和59%(Chinses SRs).vs74%(Other SRs).vs78%(Ccohrane SRs),其中Chinses SRs在两个清单中的符合率均最低。Chinese SRs与Other SRs和Cochrane SRs存在较大差距的方面主要包括:不同发表类型文献的纳入(2%.vs91%.vs100%)、广泛而全面的检索(40%.vs87%.vs100%)、相关利益冲突的说明(0%.vs61%.vs100%)、证据综合结果(23%.vs99%.vs96%)和计划书和注册信息(0%.vs4%.vs100%)等方面。此外,Chinese SRs, Other SRs和Cochrane SRs中被引次数为零的研究所占比例分别为53%.vs26%.vs40%,由临床医生完成的SRs所占比例分别为27%.vs63%.vs54%,进行更新的SRs所占比例分别为0%.vs3%.vs92%,可见Chinese SRs的被引率、临床医生的参与率方面亦最低。3.共纳入1978篇国内针灸RCTs研究,1996年之前发表的为144篇其中针刺RCTs为122篇;1997年-2003年间发表为353篇,其中针刺RCTs为312篇;2004年-2012年间发表为1481篇,其中针刺RCTs为1301篇。虽然3个不同年代发表的针刺RCTs在STRICTA清单各条目上的符合率均略有提高,但其实际比例依然很低,包括①针刺治疗的具体类型(6.6%.vs9.9%.vs12.7%);②针刺治疗的理由和依据(0%.vs0.3%.vs1.0%);③每位受试对象每个治疗单元所用针的数目(0%.vs0.3%.vs0.2%);④对针刺组施加的其他干预措施描述(19.7%.vs30.1%.vs33.7%);⑤对针灸师资质报告(0%.vs0%.vs0.4%);⑥无研究报告有关对治疗师的操作指导及其给患者的信息和解释等。3个不同年代发表的针灸RCTs在CONSORT清单中符合率大于50%的条目所占的比例分别为:0%(≤1996年).vs8%(1997年-2003年).vs26%(2004年-2012年)。主要问题主要包括:①研究方法阐述过于简单,包括资料收集的场所和地点(12.5%.vs24.6%.vs69.7%)、样本量确定依据(0%.vs0%.vs1.2%)等;②随机方法不消楚,包括对产生随机序列的方法报告(1.4%.vs15%.vs26.3%)、隐蔽分组机制(0%.vs1.4%.vs4.9%)和盲法实施(0%.vs5.7%.vs9.1%)等;③结果部分内容描述不清甚至缺少,包括受试者流程(0%.vs11.6%.vs20.6%)、招募受试者时期和随访时间(0%.vs2.1%.vs2.8%)、基线资料的提供(9.0%.vs17.8%.vs34.8%)和结局效应估计值及95%CI的报告(18.1%.vs36%.vs50.7%)等。此外,无任何研究注册及阐明可能的利益冲突。4.共纳入63种国内中医药期刊杂志,其中SCl收录2种,Medline/Embase收录8种,CSCD收录7种,统计源收录46种。仅3种杂志在其“稿约”中提及并要求作者按照CONSORT声明各条目来规范报告RCTs,且给出了具体的版本和网址。此外,仅1种期刊在其“稿约”中提及CONSORT扩展版。无任何期刊在其“稿约”中提及PRISMA、MOOSE、TREND、STARD和STROBE等其他类型研究的报告清单。通过电话和E-mail方式,对63种国内中医药期刊编审人员进行问卷调晒,54种期刊杂志给予回复,反馈率为85.7%,其中编辑为39人(占72.2%)、主编为3人(占5.6%)、编辑部主任为9人(16.7%)、其他人员为3名(占5.6%)。对于CONSORT声明,有8位编辑知道并子解,3位编辑仅听说过但不了解,其中仅3位编辑表示对投稿的RCTs,该期刊在作者投稿、编辑审稿及专家评审阶段均要求和遵循了CONSORT声明的要求,46%的编辑(25人)认为没有必要在“稿约”中引入CONSORT声明。对于PRISMA清单,仅2位编辑知道并了解,7位编辑仅听说过但不了解,表示对投稿的SRs/Meta-分析,在作者投稿、编辑审稿及专家评审阶段均未要求和遵循PRISMA清单的要求,65%的编辑(35人)认为没有必要在“稿约”中引入PRISMA清单。而对于其他类型临床研究报告清单,无任何人知晓并了解。结论临床研究质量是影响其转化和利用的关键因素,只有高质量的研究才能为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我们的研究显示:尽管国内中医药,特别是针灸SRs/Meta-分析研究在研究的题目、摘要、纳入研究的特征和文献质量评价方法阐述等方面的符合率较好,但在影响其研究质量的关键因素,如文献检索方法不同发表情况的文献的纳入、对发表偏倚的评估、利益冲突的说明、文献筛选流程图的呈现、数据合并的合理性、研究间异质性或偏倚的分析以及对证据综合结果分析的的能力等方面,与国外同类研究存在较大差距。而对于国内针灸RCTs,尽管2003年之后发表的针刺RCTs的数量是之前所发表总数的3倍多,且各条目的符合率在不同的3个发表年代略有提高,但在多个条目上的实际符合比例上依然非常低,如随机序列的产生方法、隐蔽分组的机制和实施、盲法细则、样本量计算依据和资料收集场所和地点等方面,其质量并未随着STRICTA清单的引入而得到有效改善和提高。此外,国内中医药领域期刊“稿约”中对不同类型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应用情况不尽如人意,大部分期刊的编审人员对研究报告的规范、临床研究注册制度等信息的知晓率较低。而且,尽管大部分期刊有意愿在今后进入此类相关报告规范,以提高不同类型的临床研究报告质量,但均无任何具体的可操作的细则和时间规划。因此,我们强烈建议通过以下措施提高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的方法和报告质量:①国内医学期刊尽早在“稿约”中引入这些国际临床研究报告标准,以规范和提高国内临床研究的报告质量,提升临床研究水平;②从期刊协会层面制定相关制度,由鼓励和建议投稿作者、期刊编辑在文章投稿、编审和专家评审阶段遵循相关的临床研究报告规范,过渡到强制执行;③对期刊编审人员开展和加强与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相关的知识培训,并建立考核机制,促进相关知识的掌握和更新;④将与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相关的知识内容加入到医学继续教育课程中,由国家授权各地区具备资质的科研单位,对其服务地区的临床医生、科研人员进行全面的SRs/Meta-分析方法学的培训:⑤在医学在校教育中引入与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相关的知识内容。

蔡大敏[5](2013)在《卡介苗多糖核酸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评价卡介苗多糖核酸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2012年10期),PubMed(1966-2012.10), EMBASE (1974-2012.5),万方数据库(1992-2012.10),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2012.10),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12.10),纳入卡介苗多糖核酸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随机对照研究,采取修订后的Jadad评分量表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用Review Manage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个研究(577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传统激素治疗和激素联合卡介苗多糖核酸注射剂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88,95%Cl(1.74,4.78),Z=-5.79,P<0.0001)。传统激素治疗和激素联合卡介苗多糖核酸注射剂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前后的总IgE值变化,差异存在统计学异质性(MD-274.55,95%C1(-319.37,-229.72),P=0.01)。激素联合卡介苗多糖核酸注射剂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治疗前后FEVl%值变化优于单纯激素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72,95%CI(-1.22,-0.23),P=0.004)。激素联合卡介苗多糖核酸注射剂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前后γ-干扰素值降低幅度与单纯激素治疗有明显差异(MD-48.03,95%CI(42.21,-53.86),p<0.00001)结论传统糖皮质激素吸入联合卡介苗多糖核酸注射比单纯使用糖皮质激素吸入效果更佳。

张雯,董晓娟[6](2012)在《斯奇康注射液佐治68例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斯奇康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给予支气管哮喘病人常规吸入治疗的同时加用斯奇康注射液,以隔日肌肉注射(共18次)与单纯应用哮喘吸入治疗进行比较。结果加用斯奇康注射液治疗支气管哮喘患儿病程及愈后复发,较单纯应用吸入阶梯治疗支气管哮喘患儿病程明显缩短,复发率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结论斯奇康注射液佐治支气管哮喘疗效显着。

Marmori F.[7](2012)在《针刺调神对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支气管哮喘是内科临床上的常见病之一,属肺系疑难病症。支气管哮喘也是一种与心理社会因素关系密切的慢性疾病。目前,在针灸临床,哮喘发作期多采用单纯针灸疗法,并取得一定疗效,但重症仍依靠西医常规治疗。哮喘缓解期多选用灸法、穴位敷贴、穴位注射等,对减缓哮喘发作有积极的治疗意义。对针灸作用机制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改善肺通气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等方面,作用机制复杂,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目前尚无根治哮喘的方法,控制哮喘复发,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是主要目标任务。本课题也是基于此目的,拟观察针刺调神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作用的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目的:通过针灸治疗,初步观察针刺调神治疗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本法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分组:将试验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常规取穴加调神腧穴)和对照组(常规取穴)每组各30例。选穴:主穴:对照组:肺俞、定喘、膻中、列缺、尺泽、合谷。治疗组:在对照组取穴的基础上,加百会、印堂、内关、太冲。配穴:脾虚证加脾俞;肾虚证加肾俞;鼻塞流鼻涕加迎香;咳嗽痰多加丰隆;喘甚加天突。针刺操作:两组患者治疗均以主穴为主,酌加配穴。患者先行仰卧位,针刺胸前部腧穴,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手法10秒,留针15分钟。留针过程中,行针1次,每次提插捻转约10秒钟,以促使再次得气或使针感得到加强。然后行腑卧位,针刺背部脊柱两侧腧穴,其它操作同上观察指标:1.情绪状态指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两项评价哮喘患者治疗前后的情绪状态。2.生命质量测评:采用支气管哮喘生命质量调查问卷(asthma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AQLQ)评价哮喘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命质量变化;3.哮喘症状评价:采用哮喘日记表,评价夜间症状和白天症状的状况。4.哮喘相关量表:用哮喘控制测试(sthma control test, ACT)观察哮喘控制情况。5.肺功能检测:用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FEV1)和FEV1/FVC (forced vital capacity,用力肺活量)观察哮喘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结果:1.两组患者情绪状态(SAS、SDS)积分比较:(1)两组全部患者,组间及各组治疗前后SAS、SDS积分比较:经3个月治疗后,治疗组SAS和SDS分值均显着下降(P<0.05),对照组仅SDS分值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两组间SAS分值和SDS分值均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SAS分值和SDS分值下降幅度较对照组为显着。结果表明,治疗组患者的焦虑程度较治疗前明显减轻,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两组穴方均可改善患者抑郁症状,但治疗组在改善焦虑抑郁程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2)两组有焦虑抑郁状态(SAS积分>45或SDS积分>50)的患者,组间及各组治疗前后SAS和SDS积分比较:针刺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SAS分值和SDS分值均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SAS分值无明显变化(P>0.05),SDS分值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两组间SAS分值、SDS分值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下降显着。结果提示,治疗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明显减轻,对照组焦虑程度无明显改变,两种穴方均可使患者抑郁症状改善,说明治疗组在改善SAS分值和SDS分值方面优于对照组,且改善焦虑抑郁程度较对照组明显。2.两组患者生命质量积分比较:(1)两组全部患者,组间及各组治疗前后AQLQ积分比较:经3个疗程治疗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在改善AQLQ总分、活动受限(A分)、症状影响(B分)、情感功能(C分)及环境刺激(D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积分明显上升。对照组总分和A分、B分、C分组积分明显上升(P<0.05)。治疗组A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提示,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命质量整体状况都有改善,治疗组在改善活动受限方面优于对照组。(2)两组有焦虑抑郁状态患者,组间及各组治疗前后AQLQ积分变化比较:经3个疗程治疗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AQLQ积分均明显升高(P<0.05),说明两组焦虑抑郁状态患者治疗后生命质量整体状况都有改善。进一步评价AQLQ各个能区,结果提示: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A分、B分、C分、D分积分均明显上升(P<0.05),表明有精神障碍状态患者治疗后的活动受限、症状影响、情感功能和环境刺激方面都有改善;对照组的A分、B分、D分积分均上升(P<0.05),C分无明显变化(P>0.05),提示有精神状态患者治疗后除情感功能无明显改善外其余均有提高。治疗后两组差值比较AQLQ总分、A分、B分、C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D分积分差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在改善活动受限、症状影响、情感功能方面优于对照组。3.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白天和夜间症状日记)积分比较:(1)两组全部患者,组间及各组治疗前后日记症状积分比较:针刺治疗3个疗程后,患者治疗前后白天和夜间症状积分变化显示,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白天和夜间症状积分都明显下降(均P<0.05),两组间白天和夜间症状积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治疗组与对照组穴方都能明显改善和哮喘有关的白天和夜间症状。(2)两组有焦虑抑郁状态的患者,组间及各组治疗前后日记症状积分比较:针刺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白天和夜间症状积分均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后白天和夜间症状积分均无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积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4.哮喘控制测评:采用ACT哮喘控制测量表测评,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全部患者,治疗前后ACT积分均明显的升高(P<0.05)。表明两组穴位都有控制哮喘症状的疗效;对两组患者中有精神障碍状态者治疗前后的积分进行比较,治疗组在改善ACT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5.两组患者肺功能变化比较:(1)两组全部患者,组间及各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比较:针刺治疗3个疗程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均明显升高(均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FEV1%、FEV1/FVC%及治疗前后组内差值无明显差异(P>0.05)。结果说明,两组穴方均能明显改善哮喘患者的肺功能。(2)两组有焦虑抑郁状态患者,组间及各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比较:针刺治疗3个疗程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均明显升高(均P<0.05);治疗后两组间FEV1%、FEV1/FVC%及治疗前后组内差值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果表明,伴有焦虑抑郁状态的两组哮喘患者,经针刺治疗后,肺通气功能均明显改善,但两组之间肺通气功能的改善无明显差异。结论:1.针刺调神能够改善有焦虑抑郁状态哮喘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对照组穴方仅能改善有抑郁状态患者的抑郁症状。提示有焦虑抑郁状态哮喘患者加用调神穴位进行治疗,能够明显减少焦虑和抑郁的症状,获到最佳的疗效。2.针灸调神治疗能够改善有精神障碍状态的哮喘患者活动受限,症状影响,情感功能,环境刺激状况,提高哮喘患者整体生命质量;在改善活动受限、症状影响、情感功能方面较常规针刺治疗有一定的优势。3.针刺调神能够减轻有精神障碍状态哮喘患者的白天症状和夜间症状,针刺调神较常规针刺治疗在减轻有精神障碍状态哮喘患者的白天症状和夜间症状方面具有明显的疗效优势。4.针灸调神和常规治疗均能改善哮喘患者和有精神障碍状态哮喘控制的疗效,但在有精神障碍状态患者当中治疗组穴方的哮喘控制优于对照组。哮喘患者哮喘控制情况均得到改善,并且与肺功能检测结果有较好的相关性。5.针灸调神和常规针刺治疗均能改善哮喘患者和有精神障碍状态的哮喘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减少气道阻力。两种穴方在改善肺通气功能方面无明显差异。

曲岩[8](2011)在《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文献循证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对清华同方全文期刊数据库(CNKI) 1979年1月~2010年12月之间和重庆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 1989年~2010年之间发表的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治疗性RCT文献进行循证评价。方法:检索1979年1月—2010年12月间的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治疗性RCT文献,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信息采集和质量评价。用Microsoft Access 2000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的录入和管理。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4.2版对数据归类合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在纳入的50篇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随机对照研究中,49篇临床研究文献有人口学特征描述,47篇进行了组间均衡性比较,8篇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组,1篇研究采用抛硬币法随机分组,4个研究为半随机对照试验。只有1篇文献提及随机方案隐藏,6篇提及盲法。12篇文献提及随访,15篇提及不良反应,3篇文献提及病例脱落情况,1篇提及病例剔除情况。50篇文献均进行了统计学处理,27篇描述了具体统计方法。治疗结果的Meta分析显示:穴位贴敷组与药物对照组在总体效应上有非常明显的差异,敏感性分析表明此结论比较稳定可靠;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的疗效优于单纯常规治疗;穴位贴敷组与针刺治疗组在总体效应上没有非常明显的差异。结论:研究显示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比药物对照和空白对照更为有效,与针刺治疗疗效相差不大,但纳入文献质量普遍偏低,下一步研究尚需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

李园白[9](2010)在《中医医案文献特殊性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往利用信息学方法研究中医药数据时主要是发现共性规律,但中医医案文献的主要贡献却恰恰在其所具有的特殊性方面,因而需要建立一套不同于以往的信息学方法来评价中医数据。医案传千载而不衰,古今文献中关于医案的分析方法和分析角度纷繁多样,然而当研究者需要获取医案中某些特殊的辨证及处方情况时,还存在一定困难。故本研究以哮喘医案为范例,利用现有的信息相似度比较技术,提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中医医案特殊性评价方法,为测度医案的辨证和处方的特殊性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七个部分:第一部分需求调查: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医案阅读参考价值调查表》)进行小规模调查。调查对象为三级甲等医院初、中、高级临床医师,共收回86份有效问卷,经统计分析后认为:医案特殊性评价研究受到临床医师的肯定,并认为“辨证”和“处方”这两点较适于作为医案特殊性的评价点。第二部分确定研究对象:在本研究中,研究对象分为被评价对象和参照对象,被评价对象是被评价的主体,而参照对象是凸显被评价对象特殊性的参照物。通过调查425种中医疾病文献发表量,分析不同疾病诊治复杂程度等因素后,最终确定哮喘作为被评价病种;同时比较分析了期刊医案、专着医案等不同载体的医案特点,发现期刊医案最具有特殊性这一特色,故最终确定以发表于期刊的中草药治疗哮喘有效医案为被评价对象,并制定了筛选细则,共筛选文献1347篇,时间限定为20年(1988年至2007年)。参照对象需要具有“普遍性”特征,故选择公认度较高、研究病例数较大、流传较久的哮喘诊疗文献信息作为参照对象。经调研确定参照对象信息来源为:中国方剂数据库(涉及书籍240种)、10例以上哮喘临床研究文献(涉及文献1293篇)、书籍中记载哮喘的相关知识(涉及书籍44种)。第三部分确定评价具体目标:遵循评价目标有意义及有可比性的原则,并根据调查结果,最终确定“中药处方的特殊性”及“辨证特殊性”作为评价具体目标。第四部分遴选评价指标:本研究以筛选有效信息为目标,故中药处方特殊性评价指标确定为:中药名称、中药剂量、中药功效、证候的特殊性评价指标确定为证素及基本证候。第五部分评价指标的预处理:由于评价指标之间的(量纲)度量单位及变化幅度不同,需要进行标准化处理,例如:中药的常用剂量不同。故本研究对中药名称、中药剂量、处方功效、证候名称四个方面的指标信息进行了预处理,即规范化处理:①中药名称规范处理:采用词典排序、正异名顺序标注建立标准表的方法处理中药名称,原文的中药名称被规范修动的比例为20%左右,处理后的规范数据占总数据的95%左右。②中药剂量规范处理:在以往指标标准化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本研究的中药剂量规范化公式,对中药剂量进行处理,消除了中药之间不同常用剂量范围所造成的计算误差。③中药功效预处理:根据中药功效、剂量信息,提出了功效信息处理方式,形成处方的功效信息集合。④证候指标预处理:运用从简单到复杂多层次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对证候指标进行预处理,共提取“病位”、“病性”、“病位-病性”等证候单元565个。第六部分评价模型的确定:本研究的评价模型使用相似度模型来计算特殊性。根据两个主要评价目标即“中药处方特殊性评价”和“证候特殊性评价”的不同特性,分别使用了不同的相似度模型进行计算。其中中药处方的特殊性评价模型采用了三层分析法:一层为处方药物组成相似度、二层为处方组成剂量相似度、三层处方功效相似度。其中一层处方药物组成相似度:通过比较Jaccard算法和Dice算法两种集合相似度计算方法,认为对于被比较双方的相似部分与非相似部分应设置相同权重,故最终选择Jaccard相似系数作为计算处方药物组成相似度方法。二层处方组成剂量相似度:通过比较“相关系数比较法”和“夹角余弦比较法”这两种矢量相似度计算方法,认为“夹角余弦比较法”的计算结果取值范围、取值趋向等方面特点比较适合组成剂量相似度比较,故最终选择“夹角余弦比较法”进行处方组成剂量的比较。三层处方功效相似度:处方功效被评价信息与处方组成剂量信息类似,故同样选择“夹角余弦比较法”计算处方功效相似度。而证候相似度的计算模型,与处方信息不同,是文本信息比较,故选择欧式距离相异度计算模型、空间向量模型、本体中概念相似度计算模型三种方法进行比较研究,认为欧式距离相异度方法敏感度较好、操作性较强,故选择欧式距离相异度方法计算进行证候相似度计算。第七部分评价结果计算:本研究按照评价指标采集、指标预处理、评价模型计算一系列步骤,进行哮喘医案被评价对象及参照对象的相似度比较,并制订出结果划分规则,筛选出有特殊性意义的被评价对象。被评价的中药处方信息共2779个,通过计算得出结论:①“全特殊处方信息”为0个,即被评价对象中没有处方组成、剂量、功效三方面信息均为特殊的处方信息。②“部分特殊处方信息”中:“特殊处方药物组成信息”557个、“特殊处方组成剂量信息”16个,“特殊处方功效信息”0个。此类信息是从组成、剂量、功效三个角度分别独立分析,其中特殊处方药物组成及特殊处方组成剂量,均有部分阳性结果,而特殊处方功效信息方面并没有阳性结果。③“一般处方信息”为375个,即有375个处方信息基本没有新意,与普通成熟的处方信息基本雷同。另外除了上述三类处方结果外,还存在一些其他处方信息,本研究认为无意义故未予分类。证候信息共1506个,其中特殊证候为0,部分特殊证候为258个,常见证候为1248个。第八部分辅助软件开发:本研究开发了三个软件以辅助课题的评价工作,主要用于处理本研究中计算量大、手工难以处理、易出错的几个环节,提高计算的效率和准确率。其中“中药规范系统”辅助中药名称、剂量、功效标准表的建立,“正异名修正系统”可以辅助中药名称等规范工作,“方剂相似识别系统”可以进行相关方剂相似度的计算。小结:本研究的创新性贡献在于利用信息学分析方法从特殊性角度分析医案,包括从处方药物组成、处方组成剂量、处方功效、证候四方面进行医案特殊性研究,以期帮助临床医师探求医案中特殊辨证和用药的信息。从研究结果分析,医案在辨证方面特殊性不高,大多数医案的辨证信息都在以往成熟文献中提及过;而在方剂特殊性方面具有阳性结果,其组成和剂量都筛选出一些较特异的处方,这些特异性用药信息可以为临床治疗方案开拓思路,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新视角。本研究在特殊性评价方法学上进行了探索研究,创造性地提出了特定的评价指标处理方法、处方多层次相似计算方式及证候单元相似度的计算思路,最终确定了较为合理的相似度度量方法,并提出了特殊性计算结果的分类规则,在中医药处方和辨证信息相似性研究方面,提供了有意义的方法学上的探索和实践应用范例。

张景琛[10](2010)在《三伏天穴位敷贴治疗小儿虚性哮喘的临床对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objective):近年来由于文明进步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及饮食习惯改变等种种原因,过敏疾病在台湾全岛似乎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中小儿支气管哮喘更是为许多小朋友们带来健康上莫大的威胁。支气管哮喘病是当今世界最常见的慢性气道疾患。全世界哮喘病人可能达到1亿人以上,而近20多年来,哮喘的发病率不断的上升,尤其是儿童哮喘的发病率上升更为明显,根据调查统计西方国家儿童和青年的哮喘发病率已从4%上升至10%,澳大利亚哮喘发病率从1982年的12.9%上升到1992年的19.3%;纽西兰从1975年的26.2%上升到1989年的34.0%;挪威从1981年的3.4%上升到1993年的8.0%。而亚洲也不惶多让,日本从1967年的0.5%上升到1993年的4.6%;印度尼西亚从1984年的2.3%上升到1992年的8.2%;新加坡从1967年的4%上升至1991年的20.8%;香港从1992年的6.6%上升至1995年的11.3%;广州从1988年的2.4%上升至1995年的3.5%;上海从1979年的0.75%上升至1989年的3.56%。同样的台北市小儿罹患过敏性气喘也快速增加中,根据已故前长庚儿童医院院长谢贵雄教授统计数据显示,民国六十四年台北市小儿(7-15岁>支气管哮喘的盛行率为1.3%,到民国八十三年盛行率已高达10.8%,而根据台北市卫生局委托联合医院所做最新的调查,气喘的盛行率已到20.34%<96年>,而且每年还在增加中,因此,可预见未来小儿支气管哮喘盛行率只会更高而已,哮喘病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而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1998年12月11日已经被命名为第一个世界哮喘日,藉此引起公众对哮喘病的重视。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发作是由于外在或内在的过敏原或非过敏原的因素,致使支气管发生可逆性的阻塞为特点的疾病,临床上表现出反复性、阵发性的支气管痉挛而致呼吸急促、咳嗽、咳泡沫痰以及肺部伴有喘鸣声等主要症状的疾病,若不及早治疗或控制,往往会影响到小孩的活动和学习能力,相对的也妨害了小孩的成长发育,因此小儿支气管哮喘是我们需要非常重视的一个小孩疾病。虽然西医在控制小儿支气管哮喘方面较为快速,但其副作用大且长期疗效不佳,因而寻求中医治疗的病患不少,中医治疗的方式很多,有口服中药、针灸、穴位埋线、穴位注射、穴位敷贴、推拿…等等,虽然治疗方法这么多,但很多小孩接受度不佳或不能按时服药而影响了疗效,为取得小儿容易接受且副作用较小的治疗方法,采取穴位敷贴的治疗方式,这一种治疗方式过去许多医书就有记载它的疗效,现利用这一方式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并利用夏季三伏天天气最炎热的时候敷贴,达到温阳益气,消除肺中内伏寒邪,补益人体阳气的作用,希望能提供一种有效且有科学方法证明的治疗法,以嘉惠日益增加罹患支气管哮喘的小孩们。方法(methods):以新长庚中医联合诊所门诊中筛选5--18岁儿童诊断为支气管哮喘者<气喘>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病例分为4组,每组30例,分组观察如下:<1>背部穴位敷贴组:取穴大椎、风门<双)、肺俞(双>;将药膏分别贴于穴位上,后以透气胶带固定,贴4小时(以小孩皮肤的忍受程度为准),初伏天起开始贴,中伏、末伏天各续贴1次,使用药物为桂枝末30%、附子末30%、白芥子末20%、苏子末10%、细辛末10%按此比率用生姜汁调成膏状。<2)足底穴位敷贴组:取足底涌泉(双>;将药膏分别贴于穴位上,后以透气胶带固定,贴4小时<以小孩皮肤的忍受程度为准),初伏天起开始贴,中伏、末伏天各续贴1次,使用药物为桂枝末30%、附子末30%、白芥子末20%、苏子末10%、细辛末10%按此比率用生姜汁调成膏状。<3>药物组:取伤寒论射干麻黄汤缩药粉为处方;每日服用3次,5-10岁每次服用2.5克,11-18岁每次服用3克,时间为1个月。(4>远红外线热敷组:使用天眼远红外线仪(功率800W、4-14μm),以身柱穴为中心点对背部照射15分钟,每周1次,时间为1个月。结果(results):背部穴位敷贴组:临床显效3例,有效2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7%;足底穴位敷贴组:分别为3例、22例、4例,总有效率86.2%;药物组分别为3例、20例、6例,总有效率79.3%;红外线热敷组分别为0例、8例、20例,总有效率28.57%;四组临床疗效比较,经Ridit分析,背部穴位敷贴组、足底穴位敷贴组、药物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疗效优于红外线热敷组(P<0.05)。提示:四组临床疗效Ridit值95%可信区间比较,背部穴位敷贴组>足底穴位敷贴组>药物组>红外线热敷组。结论(conclusions):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穴位敷贴组较药物组和远红外线组经统计学的分析,疗效有显着的差异,可以说穴位敷贴疗法治疗小儿虚性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简单易行,病童痛苦少且易于接受的治疗方法,作为中医临床上治疗小儿虚性支气管哮喘的一种很好选择方式;同样是穴位敷贴,足底穴位敷贴组和背部穴位敷贴组两组疗效差异不大,可归纳出一个要点,用穴位敷贴治疗小儿虚性支气管哮喘,提振身体的阳气<抵御邪气能力)和引气归原是同样重要的;临床上小儿支气管哮喘病患常有夜尿<尿床>的症状,从足底穴位敷贴组的疗效观察,对于夜尿有明显的改善现象,值得临床上多加运用;以远红外线来治疗小儿虚性支气管哮喘,经统计显示并不如当初所预期的会有较佳的疗效,结论是尚无法取代穴位敷贴的方式来治疗小儿虚寒性支气管哮喘;利用夏季三伏天天气最炎热的时候,在有关的俞穴上敷以辛温逐痰走窜的中药,达到补益人体阳气,并消除肺中内伏寒邪,这种依据中医”冬病夏治”的观念,对于入秋后易于发作的支气管哮喘能取得防治的效果,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观念;过去认为穴位敷贴疗法要使皮肤起水泡才会有疗效,本研究中所采用的方式和皮肤的接触面积小,敷贴的时间不长,使用的药物亦不属于过度刺激的药物,从实验中观察到穴位敷贴疗法运用于小儿身上并不需要强烈的刺激,让其皮肤受到伤害;运用穴位敷贴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主要还是依据中医经络系统治病的原理;目前西医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以抗气管发炎为主,首选是激素的治疗,然而激素的长期应用可能产生不可避免的副作用,使病童家属常有疑义而怯步,所以选择穴位敷贴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方式,很值得推广运用的。

二、斯奇康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30例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斯奇康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30例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斯奇康注射液治疗反复发作小儿支气管炎和哮喘30例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对照组和观察组疗效比较
    2.2 对照组和观察组相关免疫指标比较
3 讨论

(2)Th17/Treg失衡机制在哮喘肾气虚证中的特征表达及益肾喘宁汤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一、支气管哮喘的概述
        (一) 现代医学对支气管哮喘概念及发病机制的认识
        1. 概念
        2. 发病机制
        (二) 现代医学对支气管哮喘的常用药物治疗
        1. 常用药物
        2. 联合用药
        3. 免疫疗法
        4. 基因疗法
        (三) 中医药对支气管哮喘的认识及治疗
        1. 中医药对支气管哮喘病因病机的认识
        2. 中医药对支气管哮喘的治疗
    二、中医动物模型的研究
        (一) 中医动物模型的概念
        (二) 实验动物的选择
        (三) 中医动物模型造模方法
        1. 模拟中医传统病因建立模型
        2. 根据现代医学病理生理机制建立模型
        3. 根据中西医结合病因学说建立模型
        (四) 中医动物模型成立的条件
第二部分 支气管哮喘肾气虚证大鼠模型复制及验证实验研究
    一、材料与方法
        (一) 实验材料
        1. 实验动物
        2. 主要试剂
        3. 实验药品
        4. 实验仪器和设备
        5. 其他材料
        (二) 实验方法
        1. 动物分组
        2. 造模
        3. 给药处理
        4. 模型验证
        5. 统计学分析
    二、实验结果
        (一) 动物一般行为学观察
        (二) 指标测定
        1. 体质量变化情况
        2. 大鼠肾气虚证候相关性指标检测
        3. 大鼠BALF中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
        (三) 大鼠肺组织病理学观察
    三、分析与讨论
        (一) 病证结合模型的探讨
        (二) 支气管哮喘肾气虚证动物模型复制
        1. 肾气虚证动物模型的复制
        2. 常用的支气管哮喘动物模型复制
        (三) 实验结果分析
        1. 支气管哮喘肾气虚证大鼠整体情况
        2. 支气管哮喘肾气虚证大鼠BALF中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
        3. 支气管哮喘肾气虚证大鼠的血清检测指标
    四、小结
第三部分 益肾喘宁汤对支气管哮喘肾气虚证大鼠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一、材料与方法
        (一) 实验材料
        1. 实验动物
        2. 主要试剂
        3. 实验药品
        4. 实验仪器和设备
        (二) 实验方法
        1. 动物分组
        2. 模型复制
        3. 药物准备
        4. 给药
        5. 样品采集与处理
        6. 指标检测
        7. 统计学分析
    二、实验结果
        (一) 大鼠BALF中各炎性细胞因子浓度的变化
        (二) 大鼠BALF中炎性细胞计数
    三、分析与讨论
        (一) Treg、Th17细胞的临床意义及其相关性
        (二) 实验结果讨论
        1. 炎性细胞因子的相关研究
        2. 益肾喘宁汤对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四、小结
第四部分 益肾喘宁汤对支气管哮喘肾气虚证大鼠Foxp3、RORyt、TGF-β、IL-6蛋白表达的影响
    一、材料与方法
        (一) 实验材料
        1. 实验动物
        2. 主要试剂
        3. 实验药品
        4. 实验仪器和设备
        (二) 实验方法
        1. 动物分组
        2. 模型复制
        3. 药物准备
        4. 给药
        5. 样品采集与处理
        6. 免疫印迹分析
        7. 统计学分析
    二、实验结果
        (一) 各组大鼠肺组织TGF-β、RORyt、Foxp3、IL-6蛋白的表达情况
        (二) 益肾喘宁汤对各组大鼠肺组织TGF-β、RORγt、Foxp3、IL-6蛋白表达的影响
    三、分析与讨论
        (一) 益肾喘宁汤的运用依据
        (二)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1. 免疫标志物的生理学意义
        2. 中药对肾虚证的免疫调节作用
        3. 中医学与现代科学相融合的现状
        4. 益肾喘宁汤对支气管哮喘肾气虚证的治疗作用
    四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3)小儿支气管炎哮喘施行斯奇康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疗效评价标准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免疫指标比较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3 讨论

(4)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与报告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医药在我国卫生保健体系中作用
        1.1.2 中医药现代化是促进其发展和被广泛认可的唯一途径
        1.1.3 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存在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
    1.4 材料与方法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国内中医药SRs/Meta-分析方法和报告质量的回顾性调查
    2.1 研究背景
        2.1.1 系统评价的发展沿革及概念特点
        2.1.2 系统评价的研究方法与步骤
        2.1.3 系统评价方法质量与报告质量的评估工具
        2.1.4 系统评价在我国中医药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2.2 研究内容
    2.3 材料与方法
        2.3.1 技术路线图
        2.3.2 样本的确定与来源
        2.3.3 文献筛选流程
        2.3.4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2.3.5 质量控制措施
    2.4 结果
        2.4.1 文献检索结果
        2.4.2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研究的基本特征和特点
        2.4.3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研究的方法质量
        2.4.4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研究的报告质量
    2.5 讨论
        2.5.1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2.5.2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方法质量存在的问题
        2.5.3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报告质量存在的问题
        2.5.4 研究的局限性
    2.6 结论
第三章 国内外针灸SRs/Meta-分析方法和报告质量的对比研究
    3.1 研究背景
        3.1.1 针灸在我国传统中医药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
        3.1.2 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针灸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3.2 研究内容
    3.3 材料与方法
        3.3.1 技术路线图
        3.3.2 样本的确定与来源
        3.3.3 文献筛选流程
        3.3.4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3.3.5 质量控制措施
    3.4 结果
        3.4.1 文献检索结果
        3.4.2 国内外针灸统评价/Meta-分析的基本特征和特点
        3.4.3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质量
        3.4.4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报告质量
    3.5 讨论
        3.5.1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基本特征和特点方面的差异
        3.5.2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方法质量方面的差异
        3.5.3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报告质量方面的差异
        3.5.4 研究的局限性
    3.6 结论
第四章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方法与报告质量回顾性分析
    4.1 研究背景
        4.1.1 随机对照试验定义
        4.1.2 随机对照试验的报告工具简介
        4.1.3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4.2 研究内容
    4.3 材料与方法
        4.3.1 技术路线图
        4.3.2 样本的确定与来源
        4.3.3 文献筛选流程
        4.3.4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4.3.5 质量控制措施
    4.4 结果
        4.4.1 文献检索结果
        4.4.2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的基本特征和特点
        4.4.3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的报告质量
    4.5 讨论
        4.5.1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存在的问题
        4.5.2 STRICTA清单的符合率及其存在问题
        4.5.3 CONSORT清单的符合率及其存在问题
        4.5.4 研究的局限性
    4.6 结论
第五章 中医药期刊编辑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认知率及“稿约”中规定和引入需求调查
    5.1 研究背景
    5.2 研究内容
    5.3 对象与方法
        5.3.1 研究对象
        5.3.2 调查方法
        5.3.3 技术路线
        5.3.4 统计分析
        5.3.5 质量控制措施
    5.4 结果
        5.4.1 纳入期刊数量和种类
        5.4.2 临床研究报告规范在国内中医药期刊“稿约”中的规定
        5.4.3 期刊编审人员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认知和应用现状调查结果
    5.5 讨论
        5.5.1 “稿约”中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引入率较低
        5.5.2 期刊编审人员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知晓和认知程度普遍较低
        5.5.3 期刊编审人员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应用率较差
        5.5.4 研究的局限性
    5.6 结论
第六章 全文总结
    6.1 主要结论
    6.2 特色与创新
    6.3 提高国内中医药研究质量的建议
    6.4 促进国内中医药研究成果转化的建议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5)卡介苗多糖核酸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卡介苗多糖核酸和小儿支气管哮喘研究进展
    1.1 卡介苗多糖核酸(BCG-PSN)
        1.1.1 卡介苗
        1.1.2 卡介苗多糖核酸
        1.1.3 卡介苗多糖核酸应用于支气管哮喘的相关研究
    1.2 小儿支气管哮喘
    1.3 卡介苗多糖核酸应用于支气管哮喘
第二章 卡介苗多糖核酸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2.1 目的及背景
    2.2 材料与方法
        2.2.1 系统评价的技术路线
        2.2.2 临床研究的纳入和排除标准
        2.2.3 检索策略
        2.2.4 质量评价标准
    2.3 结果
        2.3.1 文献的选择和纳入情况
        2.3.2 文献纳入情况
        2.3.3 Meta分析结果
    2.4 讨论
    2.5 结论
    2.6 局限性
    2.7 对今后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图
附录
缩略语表
致谢

(7)针刺调神对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学对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
        1 中医对哮喘病因病机的研究
        2 中医对哮喘病的治疗
        3 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研究
        4 针灸治疗情绪障碍的研究灸可以治疗神志疾病就可
        5 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伴发情绪因素的探讨
        6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现代医学对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
        1 支气管哮喘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2. 支气管哮喘伴发情绪因素研究概况
        3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前言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3 研究对象
        3.1 病例来源
        3.2 病例选择标准
    4 研究方案
        4.1 估算样本量
        4.2 随机单盲法
        4.3 患者入选和访视
        4.4 治疗方法
        4.5 观察项目
        4.6 安全性检测
        4.7 患者知情同意
        4.8 不良事件的报告
        4.9 统计方法
    5 研究结果
        5.1 一般情况
        5.2 筛选期基线比较
        5.3 疗效评价
        5.4 安全性及不良事件评价
    6 讨论
        6.1 针刺治疗伴发情绪障碍哮喘的重要性
        6.2 治疗哮喘伴发情绪因素选穴分析
        6.3 临床疗效实质探讨
        6.4 本课题的创新性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致谢
个人简历

(8)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文献循证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对象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文献检索范围及策略
    1.4 评价方法、工具和内容
2 质量评价
    2.l 基线分析
    2.2 样本含量估算
    2.3 随机分组及分配隐藏
    2.4 盲法
    2.5 诊断标准
    2.6 纳入和排除标准
    2.7 疗效判定标准
    2.8 观察指标
    2.9 随访及安全性评价
    2.10 病例脱落、剔除及依从性分析
    2.11 委托统计
    2.12 干预措施
    2.13 统汁学方法
    2.14 Jadad 评分
3 META分析
    3.1 疗效分析
    3.2 肺功能分析
    3.3 免疫功能分析
4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详细摘要

(9)中医医案文献特殊性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前言
正文
    1 评价目的和意义
        1.1 探索医案特殊性评价方法
        1.2 筛选出辨证治疗独特的哮喘医案
    2 技术路线
    3 需求调查
        3.1 调查目的
        3.2 被调查对象
        3.3 调查方式
        3.4 调查结果
        3.5 调查结论
    4 研究对象
        4.1 病种及文献来源的确定
        4.1.1 病种确定
        4.1.2 被评价对象文献类型
        4.1.3 参照对象文献来源
        4.2 被评价对象
        4.2.1 入选及排除条件
        4.2.2 被评价对象概况
        4.3 参照对象
        4.3.1 入选条件
        4.3.2 参照对象概况
        4.4 检索来源及方式
        4.4.1 公开信息检索来源
        4.4.2 评价对象检索方式
    5 评价目标
    6 评价指标
        6.1 特殊性指标选择
        6.1.1 中药处方的特殊性指标
        6.1.2 证候的特殊性指标
        6.2 指标预处理
        6.2.1 中药指标预处理
        6.2.1.1 中药名称的预处理
        6.2.1.1.1 中药名称标准表的建立
        6.2.1.1.2 其他不规范现象处理
        6.2.1.1.3 规范处理概况
        6.2.1.2 中药剂量的预处理
        6.2.1.3 处方功效的预处理
        6.2.2 证候指标预处理
    7 评价模型
        7.1 中药处方相似度评价模型
        7.1.1 处方药物组成相似度
        7.1.2 处方组成剂量相似度
        7.1.3 处方功效相似度
        7.2 证候相似度评价模型
        7.2.1 三种评价模型比较
        7.2.1.1 空间向量模型计算
        7.2.1.2 本体概念相似度计算
        7.3 证候相似度评价模型
        7.3.1 三种评价模型比较
        7.3.1.1 空间向量模型计算
        7.3.1.2 本体概念相似度计算
        7.3.1.3 欧式距离计算
        7.3.2 证候评价模型选择
    8 评价结果
        8.1 评价结果处理
        8.1.1 中药处方相似度
        8.1.2 证候相似度
        8.2 评价结果概况
        8.2.1 中药处方评价结果
        8.2.2 证候评价结果
    9 辅助软件
        9.1 中药规范系统
        9.2 正异名修正系统
        9.3 方剂的相似识别系统
结论
    1 从特殊性角度分析医案
    2 评价方法学上进行探索
    3 数据规范上进行探索
展望
    1 方剂的查新工作可以开展
    2 中药、证侯信息的标准化工作待大力开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医案阅读参考价值调查表
    附录B 《医案阅读参考价值调查表》统计报告
    附录C 被评价对象文献名称详表
    附录D 参照对象书籍详表
    附录E 中医疾病临床研究数据库来源文献详表
    附录F 中国方剂数据库方剂来源详表
    附录G 证候单元详表
    附录H 处方特殊度结果(部分)
        表H-1 处方组成特殊度前50名
        表H-2 处方组成剂量特殊度前50名
        表H-3 处方功效特殊度前50名
    附录Ⅰ 证候特殊性前50名
致谢
个人简介

(10)三伏天穴位敷贴治疗小儿虚性哮喘的临床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
        1.1 小儿支气管哮喘西医的病因和病理
        1.2 小儿支气管哮喘西医常用药物和治疗简介
        1.3 小儿支气管哮喘中医的病因和病机
        1.4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中医辨证要点
        1.5 小儿支气管哮喘中医常用的治疗
    2.三伏天灸疗法的的研究
        2.1 三伏天灸疗法的理论渊源
        2.2 三伏天灸疗法的传统医学内涵
        2.3 现代医学对三伏天灸疗法的认识
    3.穴位敷贴疗法的研究
        3.1 穴位敷贴疗法的发展
        3.2 穴位敷贴疗法的理论依据
        3.3 穴位敷贴疗法的作用原理
        3.4 穴位敷贴疗法的操作方法
        3.5 穴位敷贴疗法的用药和选穴原则
        3.6 穴位敷贴疗法的适应症
        3.7 穴位敷贴疗法的优点
        3.8 穴位敷贴疗法的注意事项
        3.9 现代医学对穴位敷贴理论的研究
        3.10 运用穴位敷贴治疗呼吸道疾病的近况
第二章 临床观察
    1.实验方法和步骤
        1.1 病历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试验方法
        1.4 疗效的评定标准
    2.结果与分析
        2.1 临床疗效观察结果
        2.2 四组患儿哮喘发作的诱发因素分析
        2.3 四组治疗前后呼吸道感染次数积分比较
        2.4 四组治疗前后哮喘发作次数积分比较
        2.5 四组治疗前后鼻痒喷嚏积分比较
        2.6 四组治疗前后鼻塞积分比较
        2.7 四组治疗前后出汗积分比较
        2.8 四组治疗前后夜尿积分比较
        2.9 敷贴引起皮肤过敏反应比较
        2.10 四组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比较
        2.11 四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改善情况比较
        2.12 临床疗效比较
第三章 讨论
    1.选择虚性哮喘病童的理由
    2.穴位敷贴在支气管哮喘的运用
    3.实验中取穴的依据
    4.有关药物的选择
    5.三伏天治疗时间的探讨
    6.远红外线的运用
    7.小儿的过敏体质的探讨
    8.穴位敷贴的皮肤过敏反应
    9.小儿支气管哮喘重预防
第四章 结论
结语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文献参考

四、斯奇康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30例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斯奇康注射液治疗反复发作小儿支气管炎和哮喘30例的临床分析[J]. 陈新宇.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13)
  • [2]Th17/Treg失衡机制在哮喘肾气虚证中的特征表达及益肾喘宁汤干预研究[D]. 刘莹.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16(08)
  • [3]小儿支气管炎哮喘施行斯奇康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J]. 鲁秀玲. 中国卫生产业, 2014(14)
  • [4]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与报告质量研究[D]. 马彬. 兰州大学, 2013(05)
  • [5]卡介苗多糖核酸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D]. 蔡大敏. 兰州大学, 2013(12)
  • [6]斯奇康注射液佐治68例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J]. 张雯,董晓娟. 黑龙江医学, 2012(10)
  • [7]针刺调神对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D]. Marmori F..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08)
  • [8]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文献循证评价[D]. 曲岩.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1(01)
  • [9]中医医案文献特殊性评价方法研究[D]. 李园白.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0(08)
  • [10]三伏天穴位敷贴治疗小儿虚性哮喘的临床对照研究[D]. 张景琛.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09)

标签:;  ;  ;  ;  ;  

思芪康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30例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