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设计指标的专家模糊综合评价

飞机设计指标的专家模糊综合评价

一、飞机设计指标的专家模糊综合评估(论文文献综述)

褚双磊,魏志强,任强,刘菲[1](2021)在《基于AHP-熵权法的民用飞机运行需求模糊综合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目前用于民用飞机运行需求论证方案的评价指标不够全面完整,难以找出影响飞机产品质量和竞争力的关键指标.在分析民用飞机运行环境和运行任务基础上,从机型适应性、飞机使用性、设备匹配性、维修合理性、飞机先进性、签派可靠性等6个维度建立民用飞机运行需求指标体系,应用AHP-熵权法综合考虑指标的主观权重与客观权重,得出各指标综合权重;采用模糊集方法确定指标的隶属度,构建模糊综合评价矩阵;提出民用飞机运行需求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B737-800机型实例验证该模型的合理性和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模型反映了民用飞机运行需求的技术指标,实现对民用飞机运行需求的综合评价.

李耀华,黄敬晖,张海峰[2](2021)在《民机结构涂层腐蚀维修间隔的确定方法》文中研究表明为量化民机结构防护涂层腐蚀失效对飞机结构维修间隔制定的影响,合理制定民机维修方案,针对环境损伤条件下的飞机连接结构(外露腐蚀关键件)防护涂层体系,综合考虑防护涂层体系损伤的特点,提出利用模糊综合方法评估腐蚀损伤等级以量化损伤程度,与地面停放时间进行关联,建立了民机结构涂层腐蚀维修间隔评估模型。在模型中提出了单项指标的等级区间划分方法,确定了评判因素集合,利用G1法求解各单项指标的权重,运用岭形分布隶属函数来确定评判矩阵,将权重与评判矩阵进行线性结合求解多因子包容方程,确定涂层腐蚀维修间隔。通过实例进行模型验证,确定的维修间隔与工程文件一致,符合腐蚀动力学规律,表明了模型的有效性。模型可为民机外露关键件的涂层有效性检验、涂层腐蚀维修间隔的确定提供参考,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顾志武,杜倩宜,冯蕴雯,薛小锋[3](2021)在《民用飞机主最低设备清单建议稿项目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民用飞机主最低设备清单建议稿(PMMEL)候选项目确定及验证是目前民用飞机主制造商通过适航审查的重要环节。本文提出一种PMMEL项目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分析民用飞机PMMEL项目制定的目的,建立模糊综合评价因素论域;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权向量,建立PMMEL候选项目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获得模糊综合评价结果;以某型民用飞机主起落架下位锁弹簧PMMEL候选项目为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PMMEL项目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具有可行性和准确性,能够准确地得到PMMEL候选项目是否列入的评价结果,为传统的PMMEL项目评价方法提供分析结果验证,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裘瀚照[4](2021)在《基于任务的人机交互系统显控器件布局设计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机交互系统是人与机器进行正常信息交流的渠道。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系统的显示与控制呈现高度数字化集中的趋势。在复杂系统中,如飞机、列车的驾驶舱、轨道交通及核电的监控中心等,人机交互所涉及的大量显示与控制器件集中于一处。器件布局是否科学合理,对人能否高效、准确、便捷和安全地完成整个系统的职能具有重大影响,而合理的人机交互系统显控器件布局设计方法是形成合理的器件布局的基本条件。本文以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基于任务的复杂人机交互系统操纵适配性度量与优化”为背景,结合人机交互系统显控界面布局的人因学基本原则和模糊规划,构建显控器件布局设计模型,采用整合邻域搜索的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形成显控器件布局方案。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拓扑结构和操作便捷性的角度出发,提出器件布局的分析方法,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器件布局综合评价模型,为人机交互系统显控器件布局设计提供了理论方法和技术支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意义。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有以下五个部分:1.深入分析了人机交互系统显控界面布局的人因学基本原则,归纳总结了这些人因学基本原则对于器件布局的实质要求。引入人体测量学和模糊规划,基于人机交互任务建立了显控器件布局设计模型。通过算例测试探讨了布局设计模型目标的不一致性。2.针对显控器件布局的人因学基本原则之间关系复杂的问题,提出了整合邻域搜索的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并对模型进行求解,同时从算法指标和人因评估两个方面对求解结果进行了分析对比,证明了模型的可行性。3.从复杂网络的角度出发,基于任务和布局物理空间分别构建了人机交互任务复杂网络和显控器件布局拓扑网络,通过引入网络相似性提出了显控器件布局拓扑结构分析方法,并用算例验证了布局拓扑结构分析方法的可行性。4.在建立任务-器件-关节角度便捷性分析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提出了一种布局操作便捷性分析方法,同时结合各层级指标特点分别采用基于群决策的层次分析法、基于群决策的序关系法和模糊粗糙集赋权法实现了对各层级有效赋权。5.从显控器件布局拓扑结构和操作便捷性两个维度提出了一种显控器件布局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实验分析验证了这种评价方法与主观评价之间的一致性,从而证明了该评价方法的有效性。

吴中奇[5](2021)在《某机场枢纽的铁路隧道施工项目安全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些年,我国的基础交通的设施建设取得了飞速的进步,机场和铁路运输的综合枢纽正在发展并在实践中整合。从单一城市轨道交通模式逐渐过渡到多层综合枢纽的轨道交通体系,有一些枢纽综合机场正在规划设计连接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城市铁路和其他轨道交通系统,便利性进一步提高。目前,我国的枢纽综合机场逐步陆续进入到改扩建的阶段了,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和城市铁路的建设也在加快。有关管理部门也有序推进机场和轨道交通综合枢纽建设,加快机场,铁路,地铁一体化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建设,充分发挥轨道交通的综合优势,改善机场和铁路枢纽的安全性,便利性和经济性。枢纽机场联通轨道交通项目中的铁路隧道施工项目发生风险的概率更高同时造成的影响也更严重。由于隧道施工会造成地表变形形成地基沉降,考虑飞机运营安全,这就要求铁路隧道施工项目的技术及管理水平的更高,而且我国在铁路的隧道工程施工的风险管理方面目前研究还不充分,对铁路隧道的施工风险管理的有一定的轻视。本文主要是科学运用现代风险管理的一些基本理论,对机场枢纽的铁路隧道施工项目进行风险评价。通过一些相关的风险评价技术获取相应风险因素的安全风险等级,并且制定与各个风险因素相对应的应对方法以及控制手段。丰富当前机场枢纽铁路隧道建设项目安全风险管理理论。对机场枢纽铁路隧道建设项目安全风险管理的研究,可以帮助铁路设计研究院,建设单位和铁路局等单位认识隧道建设项目的安全风险,对项目的安全风险进行科学严谨的评估分析。

万莹[6](2020)在《军工企业预研项目全生命周期评价研究》文中认为为了提高装备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国家在政策上持续加强对装备制造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对装备科研项目的资金投入,并提出了“预先研究先行”的重要指导原则。预先研究是装备科研的基础,为响应国家号召,各军工企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加速开展预研项目研究,以满足国家武器装备发展的建设要求。目前许多军工企业在进行预研项目管理时,缺乏一套系统、科学的项目评价体系,对预研项目的评价大多采用主观评价,缺乏可量化的项目综合评价方法,且评价工作大多集中在项目的立项申报评估和项目的验收评估。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预研项目评价方法,使我国军工企业的预研项目管理难度日益增大,因此,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预研项目评价机制是必要而紧迫的。为提高军工企业的预研项目管理水平和项目评价质量,本文从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角度出发,对预研项目开展全生命周期评价研究。首先,本文明确了预研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并梳理了项目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分析出影响各阶段工作的关键因素,从而建立了预研项目全生命周期评价体系。其中一级指标层包括10个评价指标,二级指标层包括25个具体的评价指标。其次,本文构建了预研项目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体系各指标权重,然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项目进行综合评价,实现了将预研项目的定性描述指标量化处理。最后,本文选取了某预研项目进行实证研究,运用建立的预研项目全生命周期评价模型对该项目开展评价,根据所得到的评价结果验证了该评价模型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同时通过对该项目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提出提高预研项目管理水平的改进措施,为后续其他预研项目的开展提供参考。

潘涛[7](2020)在《基于模糊决策的南海岛礁救助力量部署研究》文中认为海上救助是海上安全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提升海上救助能力历来备受各方重视。随着我国南海海域事务的日益繁忙,海上事故率持续增加,因此优化南海岛礁搜救基地布局,快速调度救助力量,缩短救援响应时间,提升我国中远海海上救助成功率,成为海上救助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随着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的问世,以及我国稳步推进南海岛礁的建设,为我国未来中远海海上救援提供了基地保障,加快我国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快速提升应急救援响应能力。因此研究我国南海岛礁救助力量的部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本文首先建立了南海岛礁部署水陆两栖飞机的合理性评价体系,基于南海岛礁的自然条件和岛礁建设情况,结合水陆两栖飞机设计参数,遴选出合理性评价指标,运用模糊综合评价建立评价模型。其次针对南海海域面积广,救助资源有限,结合南海救助案例研究了南海等中远海海域的海上救助力量优选调度问题,运用加权评分决策和模糊相似优先比决策两种方法建立决策模型。最后实际选取我国南海的三个岛礁,运用建立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水陆两栖飞机在这几个岛礁部署进行合理性评价,进而验证评价模型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拟定将水陆两栖飞机部署在评价结果最好的某个岛礁上,结合南海实际的救助案例,运用构建的加权评分决策和模糊相似优选比决策模型对案例中的救助力量和部署的水陆两栖飞机进行优选排序研究,最终得到的排序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研究成果对于未来海上搜救的决策评估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价值。

张海峰[8](2020)在《基于利用率综合评估的民机结构维修间隔确定模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民航业的快速发展,民用飞机的机队规模迅速增加,民机维修工程能力的提升也成为了民航发展所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维修间隔作为飞机维修大纲的关键内容之一,利用率不同对维修间隔制定的合理性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迫切需要研究利用率综合评估对维修间隔的影响,进而研究民机维修间隔的确定技术,为维修间隔的制定提供理论方法的依据和参考。本文基于利用率综合评估,针对初始结构维修大纲中的维修间隔确定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结构损伤来源之一的环境损伤为研究背景,提出了基于利用率综合评估的民机维修间隔确定模型,在综合评估利用率基础下进一步提出了针对涂层腐蚀下的低利用率民机结构维修间隔确定模型。其中,基于利用率综合评估的民机维修间隔确定模型通过正常利用率和低利用率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分析不同飞机利用率下影响指标的敏感性。在对指标进行权重评估时,为保证制定民机结构维修间隔的准确性,应用序关系分析法-属性重要度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方法,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验证了不同利用率的关联度,建立了基于利用率综合评估的民机维修间隔确定模型。进而,针对涂层腐蚀下的低利用率民机结构维修间隔确定模型主要针对低利用率飞机腐蚀失效关键件的防护涂层体系,综合考虑防护涂层体系损伤多属性、模糊性和动态性的特点,难以进行单项评级以及量化损伤程度的问题。提出了利用模糊综合方法评估腐蚀损伤等级,以量化损伤程度,运用岭型分布隶属函数来确定评判矩阵,建立低利用率飞机结构涂层腐蚀维修间隔确定模型。最后分别通过案例验证模型。本文提出的模型方法一方面可以有效解决初始结构维修大纲中维修间隔确定时利用率考虑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为检验涂层的有效性、确定腐蚀维修间隔和维修方案提供一定的参考。

张轲[9](2020)在《中国民用航空运输飞行员初始培训质量评估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统计报告显示,我国民航仍处于发展上升期,对于飞行员的需求尚未饱和。但培训我国飞行员的航校遍布国内外,各个航校的规模有大有小,师资条件、机队资源、训练机场等资源也分布不均,不同培养机构所培养出的初始运输飞行员的质量也就存在差异。而且,日益先进的飞机制造技术和自动化设备,对飞行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目前国内还没有完善有效的评价体系对初始飞行员的培训质量进行评估。鉴于我国特殊的国情,本文首先根据国际民航组织提出的能力三要素模型,结合初始飞行员的阶段特性,进行了全文主要研究方向的梳理。其次,经过对相关文献分析,本文提出了利用对初始飞行员技能培训质量有影响的训练条件和训练环境等因素,来对初始飞行员的技能进行评价的方法。通过半开放式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式专家访谈确定了影响初始飞行员技能训练的七项评价指标,并结合自身的飞行经历、实地调研和专家访谈,确定了这七项指标对初始飞行员技能训练的影响程度。然后,本文根据心理学的原理,对初始飞行员的态度进行操作性定义。通过ROST数据挖掘软件对飞行员态度的维度进行词频分析,然后通过半开放式问卷确定了八个维度,并编制了初始飞行员态度评价的初测他评问卷,发放并收集问卷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最终确定了三个因子16道题项的正式问卷。又利用对问卷数据的验证性因素分析,检验了正式问卷的信效度皆为良好。最后,基于以上研究,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判断矩阵,求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又采用模糊理论对指标权重重新赋值,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评价体系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李鹏程[10](2020)在《基于运行监控数据分析的航班风险控制研究》文中指出民航运行的第一要素是安全,目前国内航空公司对于航班监控阶段的风险评估和控制较为薄弱,对于航班运行监控阶段的风险的识别与评估对于航班风险的控制至关重要。本论文建立起航班运行风险指标体模型,详细阐述了终端节点的风险赋值规则并给出了指标的权重设定技术(层次分析法、熵权法、风险关系矩阵),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基于模糊隶属函数结合风险关系矩阵的风险评估方法,基于运行监控数据重点对航班运行风险(监控阶段)进行风险评估,得到风险评估结果。在此基础上,根据风险差值将指标对风险的贡献度进行排序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缓解措施,最终实现风险控制。首先对航班运行涉及到的危险源进行分析与选取,运用事故树法构建起航班运行风险指标体系,并详细给出了指标体系终端节点的风险赋值规则。然后介绍了指标的权重设定技术:层次分析法啊、熵权法、风险关系矩阵的相关理论基础以及风险评估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法(Fuzzy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FCA)和基于模糊隶属函数(Fuzzy Membership Function)结合风险关系矩阵评估风险法的理论基础。接着重点对航班运行监控阶段的监控要素进行分析,对关键监控要素指标进行选取,构建起航班运行风险指标体系(监控阶段)并且对从航空公司收集到的运行监控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相关监控要素的偏差值。最后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Fuzzy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FCA)和基于模糊隶属函数(Fuzzy Membership Function)结合风险关系矩阵评估风险法对运行监控数据的风险进行评估计算,得到其风险评估结果。在此基础上根据指标的风险差值确定各个指标对风险的贡献度并进行排序,以此为依据制定相关风险缓解措施,实现风险控制。

二、飞机设计指标的专家模糊综合评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飞机设计指标的专家模糊综合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AHP-熵权法的民用飞机运行需求模糊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民用飞机运行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1.1 机载设备匹配性
    1.2 维修合理性
    1.3 机型适应性
    1.4 签派可靠性
    1.5 飞机使用性
    1.6 飞机先进性
2 民用飞机运行需求指标体系
3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理论的综合评价
    3.1 用AHP确定各层指标的主观权重
    3.2 基于熵权法的客观权重
    3.3 基于隶属度指标的综合评价
4 算例分析
    4.1 层次分析法确定主观权重
    4.2 熵权法确定客观权重
    4.3 基于隶属度的模糊综合评价
5 结语

(2)民机结构涂层腐蚀维修间隔的确定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等级量化评估分析
    1.1 结构防护涂层典型损伤形式
    1.2 单项评级方法的建立
2 评估模型的建立
    2.1 基于G1法的权重确定
    2.2 基于FCE的评判方法
        1)评判因素集合的确定。
        2)评判等级的确定。
        3)模糊关系的确定。
        4)隶属函数的确定。
        5)一级模糊综合。
        6)综合评价向量的处理。
    2.3 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2.4 维修间隔的确定
3 实例分析
4 结论

(3)民用飞机主最低设备清单建议稿项目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模糊综合评价理论
    1.1 模糊综合评价
    1.2 层次分析法
2 民用飞机PMMEL项目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2.1 PMMEL项目评价指标建立
    2.2 PMMEL项目评价等级标准划分
    2.3 PMMEL项目模糊综合评价步骤
3 飞机主起落架下位锁弹簧PM-MEL项目评价案例分析
    3.1 确定评价对象
    3.2 指标权重计算
    3.3 PMMEL项目评价计算
    3.4 评价结果分析
4 结论

(4)基于任务的人机交互系统显控器件布局设计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现状综述
        1.3.1 系统显控器件布局设计研究
        1.3.2 人机交互界面布局的评价研究
    1.4 存在的主要问题
    1.5 研究内容与结构
        1.5.1 研究内容
        1.5.2 组织结构
    1.6 本章小结
2 人机交互系统显控器件布局的人因学基本原则及其建模
    2.1 引言
    2.2 人机交互界面布局原则与分区
        2.2.1 界面布局的人因学基本原则
        2.2.2 基于工效学的人机交互系统显控界面分区
    2.3 人机交互界面布局数学建模
        2.3.1 变量设置
        2.3.2 目标函数的建立
        2.3.3 约束条件的确定
    2.4 模型目标一致性算例测试
    2.5 本章小结
3 人机交互系统显控器件布局多目标生成算法设计
    3.1 引言
    3.2 粒子群优化算法
        3.2.1 基本粒子群算法
        3.2.2 多目标粒子群算法
        3.2.3 多目标算法的性能指标
    3.3 整合邻域搜索的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
        3.3.1 算法描述
        3.3.2 算法模块
    3.4 算例测试
        3.4.1 算例来源
        3.4.2 算法参数及性能指标
        3.4.3 算法指标对比
        3.4.4 布局方案对比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任务网络的显控器件布局拓扑结构分析
    4.1 引言
    4.2 人机交互任务及显控器件布局复杂网络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4.2.1 人机交互任务复杂网络的构建
        4.2.2 显控器件布局拓扑网络模型的构建
        4.2.3 基于网络相似性的显控器件布局网络分析
    4.3 布局网络分析算例测试
    4.4 FAO地铁车辆驾驶显控界面网络分析与对比
        4.4.1 FAO地铁车辆驾驶界面的特点
        4.4.2 基于层次任务分析法的驾驶任务分析方法
        4.4.3 全自动运行地铁驾驶任务库
        4.4.4 人机交互任务网络分析与对比
        4.4.5 FAO驾驶界面显控器件布局拓扑网络分析与对比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模糊理论的显控界面布局操作便捷性分析
    5.1 引言
    5.2 操作便捷性分析指标体系的构建
    5.3 布局操作便捷性分析方法的构建
    5.4 隶属度函数的确定
    5.5 操作便捷性分析方法指标赋权方法
        5.5.1 基于群决策的层次分析法
        5.5.2 模糊粗糙集赋权法
        5.5.3 基于群决策的序关系赋权法
    5.6 权重信息的采集
        5.6.1 信息采集平台及设备
        5.6.2 信息采集对象
        5.6.3 采集流程
    5.7 操作便捷性分析模型中权重的计算
        5.7.1 关节角度权重的确定
        5.7.2 器件权重的确定
        5.7.3 任务权重的计算
    5.8 FAO驾驶界面位置操作便捷性分析
    5.9 本章小结
6 显控界面布局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6.1 引言
    6.2 布局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6.3 布局综合评价模型的验证
        6.3.1 实验布局方案的设置
        6.3.2 参试者
        6.3.3 实验设计
        6.3.4 实验流程
    6.4 实验结果与分析
    6.5 某型地铁驾驶显控界面评价与改进分析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器件特性组显示器件的隶属度函数
附录 B 器件特性组控制器件的隶属度函数
附录 C 器件关系组两器件各相关性等级隶属度函数
附录 D HXD3D型机车驾驶台部分器件相关性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某机场枢纽的铁路隧道施工项目安全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4.1 论文主要内容
        1.4.2 创新点及特色
2 安全风险管理相关理论基础
    2.1 风险管理的相关概念
        2.1.1 风险的概念
        2.1.2 风险的组成要素
    2.2 相关理论方法对比分析
        2.2.1 风险管理模型方法对比分析
        2.2.2 风险管理模型方法选择依据
        2.2.3 风险矩阵法
        2.2.4 模糊综合评价法
    2.3 小结
3 某机场枢纽的铁路隧道施工项目风险识别
    3.1 项目工程概况
        3.1.1 机场枢纽概况
        3.1.2 隧道主体工程概况
    3.2 项目施工特点及安全风险特点
        3.2.1 项目施工特点
        3.2.2 项目风险特点
    3.3 项目安全风险识别
        3.3.1 项目常见安全风险事件识别分析
        3.3.2 安全风险因素的识别
        3.3.3 最终安全风险清单
    3.4 小结
4 某机场枢纽的铁路隧道施工项目的安全风险评价分析
    4.1 利用风险矩阵法进行风险评价
        4.1.1 风险矩阵法理论介绍
        4.1.2 宝安隧道施工项目安全风险评价
    4.2 基于AHP的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风险分析
        4.2.1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理论介绍
        4.2.2 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4.3 小结
5 某机场枢纽的铁路隧道施工项目安全风险控制
    5.1 风险控制概述
    5.2 对高级别安全风险的控制
        5.2.1 风险控制对象的确定
        5.2.2 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
    5.3 对其他等级安全风险的控制
        5.3.1 风险控制对象的确定
        5.3.2 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
    5.4 措施实施效果总结
6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军工企业预研项目全生命周期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评价研究分析
        1.3.2 研究现状总结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1.5.1 技术路线
        1.5.2 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项目生命周期的相关理论
        2.1.1 项目生命周期的定义
        2.1.2 项目生命周期的特征
        2.1.3 项目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
        2.1.4 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优点
        2.1.5 项目生命周期中的评价工作
    2.2 项目评价方法的相关理论
        2.2.1 评价方法的种类
        2.2.2 评价方法的选择
        2.2.3 所选评价方法介绍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预研项目全生命周期评价体系构建
    3.1 预研项目特点分析
        3.1.1 预研项目的定义
        3.1.2 预研项目的分类
        3.1.3 预研项目的特点
    3.2 评价指标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3.2.1 评价指标设计的原则
        3.2.2 评价指标设计的方法
    3.3 预研项目研制全生命周期阶段划分
        3.3.1 立项阶段主要工作
        3.3.2 实施阶段主要工作
        3.3.3 验收阶段主要工作
        3.3.4 后评价阶段主要工作
    3.4 预研项目全生命周期关键因素分析
        3.4.1 立项阶段关键因素分析
        3.4.2 实施阶段关键因素分析
        3.4.3 验收阶段关键因素分析
        3.4.4 后评价阶段关键因素分析
    3.5 预研项目全生命周期评价指标确定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预研项目全生命周期评价模型构建
    4.1 评价方法适用性分析
    4.2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4.2.1 层次分析法使用步骤
        4.2.2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4.2.3 评价指标权重分析
    4.3 预研项目综合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军工企业预研项目全生命周期评价模型的案例研究
    5.1 HD公司背景介绍
    5.2 项目概况描述
        5.2.1 项目研究内容
        5.2.2 项目完成情况
    5.3 建立模糊评价模型
        5.3.1 确定评价指标集合
        5.3.2 确定评价等级集合
        5.3.3 确定指标隶属度
        5.3.4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5.4 模糊综合评价的结果分析
        5.4.1 分层级各指标结果分析
        5.4.2 评价结果总结分析
        5.4.3 综合评价与实际评价对比
    5.5 提高预研项目实施和管理水平的优化建议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指标重要性调查问卷
附录B 指标相对权重调查问卷
附录C 项目指标所属评价等级调查问卷

(7)基于模糊决策的南海岛礁救助力量部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救助基地选址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救助力量调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南海岛礁部署水陆两栖飞机合理性评价
    2.1 综合评价方法概述
        2.1.1 层次分析法
        2.1.2 模糊综合评判法
    2.2 合理性评价指标体系
        2.2.1 评价指标的选取
        2.2.2 指标权重的确定
    2.3 指标隶属度的确定
        2.3.1 合理性与隶属度转换
        2.3.2 各指标隶属度函数
    2.4 本章小结
3 海上救助力量优选调度研究
    3.1 救助力量优选评价指标体系
        3.1.1 评价指标含义解释
        3.1.2 指标权重的确定
    3.2 模糊决策优选研究方法
        3.2.1 加权评分决策
        3.2.2 模糊相似优先比决策
    3.3 本章小结
4 实例分析
    4.1 南海岛礁部署水陆两栖飞机合理性分析
        4.1.1 南海岛礁情况概述
        4.1.2 部署合理性的模糊综合评价
    4.2 海上救助力量优选调度实例分析
        4.2.1 海上救助时效性研究
        4.2.2 近岸救助案例分析
        4.2.3 远海救助案例分析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南海岛礁部署水陆两栖飞机合理性评价指标层次分析法
附录B 海上救助力量优选调度医疗条件评价指标
附录C 海上救助力量优选调度救助装备评价指标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8)基于利用率综合评估的民机结构维修间隔确定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结构
第二章 利用率对民机维修间隔的影响分析
    2.1 维修大纲
        2.1.1 结构维修大纲分析流程
    2.2 结构维修间隔方法
        2.2.1 矩阵图法
        2.2.2 模型法
        2.2.3 案例推理法
    2.3 不同利用率对民机维修间隔的影响分析
        2.3.1 飞机利用率的概念
        2.3.2 飞机正常与低利用率范围
        2.3.3 正常与低利用率范围维修大纲的区别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环境损伤条件下基于利用率综合评估的民机维修间隔确定模型
    3.1 民机结构损伤评估指标体系
        3.1.1 选取依据
        3.1.2 构建原则
        3.1.3 分析程序
        3.1.4 民机结构环境损伤指标选取及分析
    3.2 K-means算法
    3.3 基于利用率综合评估的民机维修间隔确定模型构建
        3.3.1 建立评估指标层级关系
        3.3.2 指标的等级划分
        3.3.3 综合评估方法
        3.3.4 确定总等级及维修间隔
        3.3.5 灰色关联系数法验证分析
    3.4 针对涂层腐蚀下的低利用率民机结构维修间隔确定模型
        3.4.1 问题的提出
        3.4.2 腐蚀失效关键部位的分类及主要腐蚀因素
        3.4.3 结构防护涂层典型损伤形式
        3.4.4 单项评级方法的建立
        3.4.5 低利用率飞机结构涂层腐蚀维修间隔确定模型构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仿真实例验证
    4.1 基于利用率综合评估的民机维修间隔确定模型的应用
        4.1.1 序关系分析法主观权重
        4.1.2 属性重要度确定客观权重
        4.1.3 确定总等级及维修间隔
        4.1.4 验证评估方法及分析结果
    4.2 低利用率飞机结构涂层腐蚀维修间隔确定模型的应用
        4.2.1 飞机的地面停放环境谱
        4.2.2 G1法确定权重
        4.2.3 模糊综合评价及确定腐蚀损伤总等级
        4.2.4 确定维修间隔及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附录 A

(9)中国民用航空运输飞行员初始培训质量评估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文献分析
    2.1 培训质量评估的相关理论
        2.1.1 培训质量评估的方法
        2.1.2 飞行员培训质量评估理论
    2.2 相关民航规章与大纲分析
        2.2.1 民航规章
        2.2.2 训练大纲
    2.3 初始飞行员培训质量评价方式
        2.3.1 初始飞行员培训质量评价
        2.3.2 初始飞行员技能评价方式
        2.3.3 初始飞行员态度评价方法
第三章 初始飞行员的知识评估
    3.1 大学本科知识评估
    3.2 执照理论知识评估
    3.3 初始飞行员的知识评估
第四章 初始飞行员的技能评估
    4.1 初始飞行员技能评价指标的筛选
        4.1.1 技能的含义及范围
        4.1.2 技能评价指标的选取
    4.2 初始飞行员的技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1 研究方法
        4.2.2 问卷调查
        4.2.3 问卷分析和访谈结果
    4.3 初始飞行员技能评价体系的构建
        4.3.1 技能评价指标影响程度的初步设定
        4.3.2 技能评价指标影响程度的确定
第五章 初始飞行员态度评价
    5.1 初始飞行员态度的操作性定义
        5.1.1 态度的定义
        5.1.2 其他态度的定义
        5.1.3 飞行态度的定义
    5.2 初始飞行员态度评价指标构建
        5.2.1 飞行员态度的相关研究
        5.2.2 初始飞行员态度评价指标的筛选
        5.2.3 态度评价指标的确定
    5.3 初测问卷的编制
        5.3.1 研究目的
        5.3.2 研究工具
        5.3.3 题项设置
    5.4 施测结果分析
        5.4.1 样本描述
        5.4.2 项目分析
        5.4.3 探索性因素分析
        5.4.4 信度分析
        5.4.5 效度分析
        5.4.6 验证性因素分析
第六章 初始飞行员培训质量评估体系的构建
    6.1 初始飞行员培训质量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
        6.1.1 层次分析法原理
        6.1.2 建立层次结构
        6.1.3 构建判断矩阵
        6.1.4 各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和一致性检验
    6.2 基于模糊理论的初始飞行员技能评价体系
        6.2.1 模糊综合评价理论
        6.2.2 基于模糊理论的技能评价
    6.3 初始飞行员培训质量的综合评价体系
    6.4 初始飞行员培训质量评估体系的实例分析
        6.4.1 技能评价结果
        6.4.2 态度评价结果
        6.4.3 综合评价结果
总结与展望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基于运行监控数据分析的航班风险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航班运行风险评估与控制研究情况概述
        1.2.1 国外航班运行风险评估与控制研究现状
        1.2.2 国内航班运行风险评估与控制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航班运行风险指标体系构建及终端节点赋值
    2.1 航班运行风险指标体系构建处理流程
        2.1.1 确定风险源
        2.1.2 确定指标层级
        2.1.3 基于风险树从“人、机、环”构建指标体系
    2.2 航班运行风险指标选取与指标体系构建
        2.2.1 “人”:机组风险因素
        2.2.2 “机”:航空器状态风险因素
        2.2.3 “环”:运行环境风险因素
    2.3 航空运行风险指标体系终端节点赋值规则
        2.3.1 终端节点配置
        2.3.2 “人”指标体系赋值规则
        2.3.3 “机”指标体系赋值规则
        2.3.4 “环”指标体系赋值规则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指标权重设定与风险评估技术理论基础
    3.1 指标权重设定技术理论基础
        3.1.1 主观赋权法:层次分析法
        3.1.2 客观赋权法:熵权法
        3.1.3 风险关系矩阵理论
    3.2 风险评估技术理论基础
        3.2.1 模糊综合评价法理论基础
        3.2.2 基于模糊隶属函数结合风险关系矩阵法理论基础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监控阶段航班运行风险指标体系构建及运行监控数据分析处理
    4.1 运行监控现状及相关监控要素分析
    4.2 需求分析及监控阶段航班运行风险指标体系构建
    4.3 运行监控数据的收集识读与分析处理
        4.3.1 航班飞行计划数据的获取与分析
        4.3.2 航班运行监控实时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4.3.3 计算指标偏差结果的逻辑程序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运行监控数据的监控阶段航班运行风险评估与控制
    5.1 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估样本实例风险
        5.1.1 监控阶段航班运行风险指标体系及样本数据
        5.1.2 指标权重设定
        5.1.3 模糊综合评价评估样本实例风险
    5.2 基于模糊隶属函数结合风险关系矩阵评估样本实例风险
        5.2.1 监控阶段航班运行风险指标体系及样本数据
        5.2.2 终端节点风险值的计算
        5.2.3 组合节点风险值的计算
    5.3 风险控制与缓解
        5.3.1 风险差值的计算
        5.3.2 风险缓解措施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飞机设计指标的专家模糊综合评估(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AHP-熵权法的民用飞机运行需求模糊综合评价[J]. 褚双磊,魏志强,任强,刘菲.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2021
  • [2]民机结构涂层腐蚀维修间隔的确定方法[J]. 李耀华,黄敬晖,张海峰.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21(05)
  • [3]民用飞机主最低设备清单建议稿项目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 顾志武,杜倩宜,冯蕴雯,薛小锋. 航空工程进展, 2021(05)
  • [4]基于任务的人机交互系统显控器件布局设计方法[D]. 裘瀚照.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5]某机场枢纽的铁路隧道施工项目安全风险管理研究[D]. 吴中奇.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6]军工企业预研项目全生命周期评价研究[D]. 万莹. 南昌大学, 2020(01)
  • [7]基于模糊决策的南海岛礁救助力量部署研究[D]. 潘涛.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8]基于利用率综合评估的民机结构维修间隔确定模型[D]. 张海峰. 中国民航大学, 2020(01)
  • [9]中国民用航空运输飞行员初始培训质量评估体系研究[D]. 张轲.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2020(12)
  • [10]基于运行监控数据分析的航班风险控制研究[D]. 李鹏程.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2020(11)

标签:;  ;  ;  ;  ;  

飞机设计指标的专家模糊综合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