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不能成为《劳动法》实施的盲区

民营企业不能成为《劳动法》实施的盲区

一、私营企业不能成为《劳动法》贯彻的死角(论文文献综述)

侯恩宾[1](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历史演进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稳步推进,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民营经济人士已逐渐成为中国新的社会阶层。中国共产党如何正确引领民营经济人士,使其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始终紧密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重点聚焦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演进历程,为进一步完善我国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方针政策、指导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提供切实的经验与建议。本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开展整体性研究。首先,阐释了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概念、渊源与功能。其次,系统论述了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的三个阶段:初步探索、日益完善、纵深发展。再次,明确了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演进态势、历史经验。最后,指出了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需要优化加强的四个方面。本文主要阐述内容如下:第一,界定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内涵,并探讨其功能。依据政策界定的四重维度,即政策对象、政策制定主体、政策目标、政策领域,本文认为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是党和国家制定的,以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为目标,围绕着民营经济发展与民营经济人士成长,通过运用特定的方法,稳定民营经济人士信心,营造民营经济发展良好环境,团结民营经济人士的一系列方法与法规的总和。本文将方针政策主要内容界定为政治认识和政治引导两类。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具有政治引导、政治吸纳、政党调适三种功能。政治引导以实现“两个健康”为中心,关注民营经济人士的政治价值观、企业经营观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政治吸纳既是党开展统战工作,落实统战方针政策的重要形式,又承担着扩大民营经济人士政治参与渠道,巩固党的领导的重要功能。政党调适是政党主动调整自身以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面对着新生的社会阶层,党及时制定统战方针政策,开展统战工作,积极吸纳民营经济人士,进行组织建设调整以及阶层关系调适,促使党在时代发展变化中永葆先进性。第二,系统论述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演进历程,将其概括为三个阶段:初步探索、日益完善以及纵向深化。改革开放初期,民营经济统战方针政策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制定了“八字方针”,明确了工商联管理和引导民营经济的新使命。党的十四大以来,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日益完善。民营经济人士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两个健康”“两个毫不动摇”等政治引导方针政策相继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进一步深化了民营经济统战方针政策,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民营企业与民营企业家都是自己人”的论断,深化了对“两个健康”的认识,提出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等。第三,总结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的总体态势以及七条经验。在政策价值理念上,方针政策的服务倾向明显;在政策对象地位的变化上,民营经济人士地位越来越高;在政策落实效果上,治理效能越发突出。从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历史演进可以得出,我国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七条重要经验:使命型政党特质是方针政策制定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方针政策制定的国情依据;社会舆论是方针政策发展的助推器;国际环境是方针政策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关注民营经济人士的利益是方针政策的重要内容;高度重视民营经济人士社会责任感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方针政策协同推进。第四,进一步提出民营经济统战方针政策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优化和加强:从时代发展进程来看,随着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民营企业普遍面临着交接班的现实需要。“民二代”交接班面临着三重考验。党和国家要强化对企业交接班的重视程度;根据“民二代”自身特点进行政治引导,注重政治引导的方式与内容;助推“民二代”企业管理能力成长,建立导师制度,有效提升“民二代”自身的企业管理能力;关注“民二代”的政治成长,积极建立相应的行业协会组织。从统战方针政策落实的重要机制来看,政治安排政策需要进一步优化。严格民营经济人士的政治安排标准;政治安排要凸显企业的差异性;发挥民营经济人士民主监督作用。从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视角出发,统战部门需要结合当下民营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国内外形势,积极制定相应的政治引导方针政策。重视互联网民营经济存在的问题;弘扬企业家精神;保障互联网企业从业者的劳动权益;强化工商联服务民营经济功能。从统战方针政策落实的组织依托来看,民营企业党组织建设仍需要进一步完善。聚焦小微企业党组织设置问题;全面认识党组织与民营企业之间的关系;根据民营企业的发展需要,科学发挥民营经济党组织联系性、协调性、示范性作用;提升民营企业党组织活力。

孙璇[2](2020)在《新科技革命视域下我国劳动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科技革命是在新的科学理论的突破和科学范式的转变下,新技术的发明、应用与扩散对生产力与生产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的历史进程。21世纪初以来,新一代信息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发展加速,新技术快速交织、融合并应用于社会生产,带来劳动关系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为劳动关系的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要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以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新科技革命发展及和谐劳动关系等重要论述为指导,探索和深化我国劳动关系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理论观照,从历史维度纵向梳理历次工业革命中劳动关系的演化规律,从现实的维度阐发新科技革命中生产方式变革的新特征,通过剖析新科技革命视域下劳动和资本的双重变革特征,探析我国劳动关系在技术变革中面临的新矛盾新问题,并提出推动我国劳动关系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对策建议。本文认为,新科技革命推动了劳动和资本的双重变革,促使劳动形态数字化、劳动对象和产品非物质化、劳动资料智能化、劳动价值创造隐性化,推动高科技资本形成了新的积累和扩张的运动逻辑。新科技革命视域下我国劳动关系的治理既要把握新科技革命发展的战略机遇、实现科技进步下的生产力跃升,又要立足于中国国情推动劳动关系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以劳动正义引领新时代劳动关系健康有序发展;推动劳动关系矛盾调处机制创新,从用工管理、收入分配、工会改革、三方协调机制等方面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健全党领导下的劳动关系协同治理机制、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制和劳动保障监察机制;促进劳动法制现代化,完善劳动立法、司法和执法,把劳动关系的建立、运行、监督、调处的全过程纳入法治化的轨道。

翁玉玲[3](2019)在《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劳动法治问题研究》文中认为企业劳动关系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主体内容,其内涵与美国人力资源管理“人本主义”理念和制度发展密切相关。劳动法治是符合国际人权公约、国际劳工标准和我国劳动法价值原则,可促进劳资平等博弈、公平共享、分配正义,能兼顾公平与效率的法律运行、社会秩序形态。鉴于企业劳动关系管理是资方行使经济自由、管理权利、用工自主权的主要形式,与劳动者、劳动关系、劳动者权利(劳权)是不可分割、一体两面的关系,本文基于劳资均衡、分配正义、公平和谐的价值理念,厘定并研究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中的劳动法治问题,是以劳资均衡为目标,对企业劳动关系管理是否、应否、如何接受劳动法治干预、调整问题的探讨。我国企业劳动关系管理视域下劳动法治问题,既有市场经济国家的共性、普遍性,也有中国问题的个性、特殊性:宏观层面,源于(市场经济意义的)劳动法理念、制度、机制相对于经济体制改革、向市场经济转轨和发展的滞后;中观层面,表现为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与劳动法治发展的脱节,甚至都没有形成劳动法治的问题意识、价值目标;微观层面,表现为企业劳资关系的失衡,劳资关系公平度、和谐度较低,权利争议频发,利益争议更难解决等。具体而言,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劳动法治研究背景、问题指向,主要体现于如下两个方面:第一,在市场经济意义的劳动法严重滞后、功能缺失的情况下,先行、片面引进了发达国家对劳动用工关系的“先进管理经验”。第二,在缺乏劳动法有效约束、缺乏劳动法治制约的情况下,企业用工模式先行一步进行了科学化、技术化、市场化、现代化发展,而劳动、经济政策实施中忽视了对社会公正、底层劳动者利益的考虑。企业层面的劳资关系由此显着失衡、扭曲,形成了深层次、结构性、普遍性、持久性的社会矛盾与冲突。资方的经济自由和产权,与劳方的经济自由和劳权,如何能够均衡配置、平等共治、公平共享、分配正义的关系、结构和“企业政体”、“运行模式”,是本文预设的目标模式。本文以“范畴与问题概述——市场经济国家共性、普遍性问题——解决共性问题的价值论与方法论——我国相关问题的特殊性——特殊性所反映的具体法律制度问题(包括用工管理的平衡规制问题、劳资合作管理的平等自治问题)”的逻辑思路进行研究。第一章研究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与劳动法治的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以及劳动法治问题。本文基于劳资均衡、分配正义、公平和谐的价值理念,厘定并研究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中劳动法原则和精神是否得以实现、劳动者的基本权利能否得到充分保障,目的性权利应否、如何通过工具性权利加以实现,如何通过制度安排、机制设计实现劳资当事人相对均衡的博弈与合作,进而实现劳资分配正义、劳动关系公平和谐等劳动法治问题。本章概括了当前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劳动法治的宏观问题与微观问题,并简要介绍了全球一般性问题和中国特殊问题。第二章是对各国企业劳动法治的普遍性问题的探讨。由于雇主立场与劳动保护立场的对立性,各国企业劳动法治呈现劳资竞争互动的发展路径,劳资之间的竞争互动系普遍性问题。此部分系对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劳动法治化历程和秩序演化规律的论述。此部分研究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受现代劳动法约束、劳动法治化的历史过程以及相关逻辑规律。发达国家的劳动关系管理与调整历程,相互竞争、相互妥协、经济效率价值优先三个阶段,从企业管理与法治竞争、互动,到走向融合,经历了雇主、工会调整,再到当前的劳资共同调整。发达国家劳资互动历程的重要启示在于,劳动法治干预具有必要性和阶段性,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实质上就是资本主导的内部市场化,当前发达国家的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个性化”发展,正好印证了其再次法治化需求。第三章是企业劳动法治的一般性制度安排与法理逻辑,是有关市场经济国家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法论、主要制度的阐述。研究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劳动法治化的制度安排与逻辑:其一,劳资公平合作、劳资优质均衡的价值目标,以及产权与劳权、劳资合作的法理逻辑。其二,关系结构。市场经济成熟国家的企业管理权、用工自主权、人力资源管理权,与集体劳权、集体劳动关系被迫形成了伴生关系,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与集体劳权、劳动法治逐步形成了关联性、对应性。其三,制度需求。主要包括:劳资分配正义的制度需求;经济全球化下企业竞争的制度需求。其四,制度安排,主要包括:劳资共治的理念与制度;“刚性”的基本劳权保障与资本的理性妥协机制相结合;资本管理中劳动者力量扶持机制的重要性;社会保护与经济促进平衡兼顾的制度安排。第四章是我国企业劳动法治的特殊性,即资本单边主义。我国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特殊性问题,在于缺乏市场经济意义的劳动法治的有效干预、调整,也缺乏有效的力量均衡机制,更缺乏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劳动关系管理的“理性化”、“自觉化”妥协。首先,对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资本单边主义进行实证考察,企业层面劳动法治的现状,发现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公平、正义与“制度襁褓”、企业文化等存在密切关联。其次,我国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与其他国家不同,是缺乏劳动法治干预的背景下,对西方先进管理技术的单边引入、单边发展。最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特殊的“政、资、劳”关系,使得这种单边主义的管理更加突出。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政府重商主义战略下,劳资愈发失衡,企业劳动关系管理迫切需要进行法治化、现代化转型。由于地方政府的救济联邦主义、重商主义,劳动关系形成了“政府征收苛重,资方利润挤占工资”的劣质均衡。中国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劳动法治的特殊问题,与市场经济、法治社会转轨过程中的劳资关系转型以及劳动法治理念、政府角色等存在密切关联。第五章是我国企业劳动用工管理方面的平衡规制问题。本章是对企业劳动用工管理的相关立法、法律实施现状、制度缺陷和制度需求进行分析。首先,对企业劳动用工管理的法律实施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劳动标准管理、社会保障管理、劳动合同管理,分析我国劳动保障监察职能上的问题。其次,研究企业管理权立法规制中的制度需求,认为我国劳动法律在企业用工管理的规制存在规制失衡的问题,一方面,对企业规章制度的合理性审查、企业惩戒权、劳动者救济权方面的规制或保护力度不足,另一方面,我国劳动法律由于长期形成的父爱主义管制原则,部分用工保护过于严格,导致企业以科学、灵活的管理手段绕过劳动法的监管,严格的用工规制产生“逆向激励”的反效果。最后,研究企业劳动关系的平衡法治内涵、理念、目标,通过对劳动者基本生存权的刚性保障的加强,以及对其他劳动权益的弹性自治,分析企业劳动用工管理权的平衡规制。同时,分析父爱主义管制的适用限度、公法与私法协调的法理与现实、国家责任与企业责任的区分。第六章是我国企业劳资合作管理方面的平等自治问题。本章从促进劳资合作、均衡、公平、自由角度研究劳资合作管理中的具体制度缺陷、“劳工四权”的实现状况以及劳动法治理念、制度环境问题与制度需求。第一,承接上一章中关于“企业劳动用工管理权平衡规制”的讨论,进一步论述劳动关系管理规制中的劳资自治的边界,进而提出劳资合作共治的现实与制度需求。第二,探讨劳动者民主参与制度的立法问题,以及实质落实该项制度的法治条件、实施原则。第三,分析我国劳动力量扶持机制的缺失及构建问题,分析工会在企业管理中的职能发挥问题,以及对工具性权利、劳动者代表制度确立、落实的制度需求,具体包括劳动者基本权益的保障机制、劳资分配正义的理念、资本妥协让步的压力机制、劳动者市场议价力的提高。第四,研究劳资均衡、劳资合作理念在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中融入的必要性。第五,分析我国企业法与劳动法在劳动保护规定中的冲突、衔接问题,以及我国企业法中对工会制度、民主管理制度的规范缺失问题,同时,借鉴域外企业立法经验,研究企业法与劳动法在整体制度、价值取向上的冲突问题与衔接。试图通过以上制度理念的调整和相互衔接与合作,实现劳动保护与企业发展的平衡。本文的主要发现如下:第一,在企业组织体系、生产过程中,劳动权与资本产权是一对耦合的、对称的合作关系,两者之间的平衡,符合人权、法治社会和企业竞争发展的制度需求。第二,经济体制、法治社会转型期间,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单边主义”是微观劳动关系矛盾的重要原因。第三,劳动法父爱主义管制将促进用工管理实践基于资本逐利性的“逆向激励”,加剧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与劳动法治的偏离。第四,劳动权益的刚性保障、公权力的合理发挥、企业内部理性合作意识以及有效的资本妥协让步机制是我国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劳动法治化的制度需求。基于我国企业劳动法治的特殊性,本文建议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应当以平衡法为原则,以底线性、合理性为限度,适度考虑严格规制对企业的“逆向激励”效果,完善劳动法律的刚性、强制性保障,对资本单边主义进行限制。包括劳动基准立法、执法的全面性、切实性,以及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必要性限制。其次,有必要加强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中关于劳资分配正义理念的软约束,重视企业社会责任中的劳动保护要求。最后,在保障底线性劳动条件的基础上,应当通过资本妥协的压力机制的实质构建,提高劳动者的市场议价力,“扶持”劳动者与资本对抗、博弈、协商的力量,推进劳动者利益代表机制的合法化、正规化,促进企业劳动关系的理性妥协,从而促进劳资合作与共治。

卫婷怡[4](2018)在《非公企业工会维权职能缺位成因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职工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非公企业及其职工成为了市场经济的主体,但劳资双方的力量严重失衡,劳动关系矛盾日益复杂,在非公企业中处于弱势的职工权益极易受到侵害,由此引发的劳动争议和劳资纠纷案件不断呈上升趋势,广大职工迫切需要工会切实履行维权职能,真正成为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党和政府也希望工会组织通过发挥维权作用,把职工紧紧围绕在党的周围,巩固执政基础。但在现实中,非公企业工会存在着维权职能缺位的情况,越来越难以满足职工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本文综合运用新制度主义理论、组织行为学关于权力的理论、角色理论和治理理论,在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提出“现阶段我国非公企业工会没有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这一基本职能上发挥应有的作用,出现‘合法性’危机”的假设。然后从非公企业工会发挥维权职能的必要性、法律规定、具体内容和主要途径等几方面对维权职能进行概述,并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和访谈等研究方法,通过对上海市J区153家非公企业进行调查分析和各种实例,验证了前述假设,即当前非公企业工会确实存在着维权职能缺位的情况。本文重点就非公企业工会维权职能缺位的成因从工会组织自身、法律、政府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认为维权主体自身缺陷是制约工会维权职能发挥的根源;法律保障不力是阻碍工会维权职能实现的主要障碍;政府行为存在失当是影响工会维权效能发挥的重要因素。最后,论文从实际和理论出发提出了一些对策:一是构建工会与企业的平等地位、二是加强工会维权机制建设、三是完善工会维权法制环境、四是争取政府支持。

杜海燕[5](2012)在《现阶段我国私营企业劳动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私营经济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济实力日益增强,总体规模逐步壮大。到2007年中期,私营企业已经达344万户,注册资本42146亿元,从业人员4716万人,产值2008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0603亿元,出口创汇企业74443户,出口创汇1749.68亿元等等显而易见,我国私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劳动关系问题正在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和敏感社会问题。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标志着民心稳定,国运昌盛,即所谓国泰民安,人和政通。本文从现阶段我国私营企业入手,从理论、制度、模式、实务、案例以及最新动态等方面,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现阶段我国私营企业的劳动关系。引言扼要地介绍了本选题的依据、研究的方法、私营企业劳动关系研究的意义。第一章论述了现阶段我国私营企业的概述。首先,论述我国私营企业的产生和发展;其次,用许多数据和表格阐明现阶段我国私营企业发展趋势及政策建议。第二章论述了劳动关系的概述。首先,从劳动关系的概念及特征入手;其次,引入有关劳动关系的主要理论,例如马克思主义、西方各学派、毛泽东、江泽民等有关的劳动关系理论;再次,介绍了新中国劳动关系的建立、变化和发展;最后,阐述了现阶段我国私营企业劳动关系的现状。第三章论述了现阶段私营企业劳动关系的本质——冲突与合作。首先,从冲突的定义、类型、基本手段以及现阶段我国劳动关系冲突的现状,对私营企业雇主与雇员两者冲突的分析以及寻求解决的办法;其次,与之相对应的,从合作的定义及相关的内容,对雇主和雇员两者合作的分析,缓和劳动关系,化冲突为共赢;最后,利用较丰富的个案资料来分析冲突与合作的关系。第四章论述了内、外部环境影响下的我国私营企业劳动关系。首先,从内部环境看,“老三会”:党委会、工会、职代会。“新三会”: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其次,从外部环境看,从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环境方面阐述和分析。第五章论述了现阶段我国私营企业劳动关系中的分配和社会保障问题。第六章论述了建立规范的私营企业和谐的劳动关系法律调整机制。首先,列举了劳动关系与相关的劳动法规;其次,例举了美国、德国、日本的劳资立法;再次,例举了我国私营企业中引发劳资纠纷的几个问题;最后,对劳动关系领域政策法规发展的趋势展望。第七章论述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的私营企业劳动关系。首先,发达国家劳动关系的经验和对我们的启示;其次,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三方协商机制;再次,积极引导私营企业的制度创新;最后,建立新型的劳资关系管理理念——情感管理。

吴同[6](2010)在《以法治劳? ——中国工人行动空间与企业中工会的角色》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劳资矛盾不断加剧,国内学术界对于劳动力市场、劳动者的分化、劳资关系、劳动制度等方面的关注不断升温(佟新,2008:237-254)。不过,很少有学者在劳动关系领域的研究中将底层工人的抵抗与沉默,地方政府的干预与协调以及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与政策之间的联系建立起来。为了弥补这个方面的不足,我们的分析将首先从对一个区级工会的参与式观察开始,调查不仅涉及政府工会内部的行政部门、下级街道镇以及工业园区工会,而且我们还将深入到政府工会辖区内各种非公有制企业,并对企业内管理层与工人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本篇论文将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法律制度的完善,工人以及他们法定的代表组织——全国中华总工会以及各级派出机构——在现阶段劳动关系中的地位、角色与作用;另一方面,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这两个相互矛盾的政权建设要素的作用下,职工的行动空间是得到了扩展还是压缩,他们与国家的关系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他们通过哪些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本文将用七章的篇幅展开对中国劳动关系现状的描述以及深层次变化的讨论:第一章是本文的理论准备部分,我们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中的国家中心主义视角作为本文的分析框架,这既是中国威权式国家权力结构的反映,也是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的转向。1978年以来,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共产党政权逐步丧失了革命政权时期的合法性基础开始建立以经济发展为目标的新的合法性目标。这一转变并不是单纯的经济政策的变化,同时还需要构建起一个稳定的法律实体为以合同关系为核心的商业交易提供制度性的保障。因此国家中心主义有助于解释中国进入市场经济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转变。第二章运用了历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梳理了中国劳动关系体制从工人阶级产生直到现今的演变。随着政权的更迭以及社会变迁,中国工会的角色、劳动法律以及劳动条件也随之改变,但它们仍然是我们理解现阶段工人与国家关系的基础。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目前中国劳动关系的体制,我们将在第三章通过对一个区级政府工会的深入分析,将《工会法》唯一指定的工人代表组织——全国中华总工会以及下属各级派出机构——的组织架构以及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被国家赋予的新的角色功能呈现出来。我们的研究表明,虽然全总以及下级机构是法定的社会组织,但是在路径依赖的作用下它们无法摆脱政治体制的影响,反而是越来越陷入双重领导的束缚。另一方面,劳资矛盾的激增以及社会不公平现象加大,政府工会从计划经济时代的生产动员组织向以社会稳定为目标的矛盾协调与利益分配的职责转变。第四章对企业工会的建立方式进行了专题研究。以一手调查访谈为主结合二手材料,我们将90年代末由全总发起的工会组建运动下的企业工会成立分为三种类型:自上而下,合作主义以及自下而上。总体看来,虽然政府推动下的企业工会的出现是工会成立的主流,但是在这种模式下形成的工会很难发挥真正的作用。合作主义代表了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经营者对更优化的管理,更广泛的社会承认以及更紧密的政企合作的一种尝试,不同于西方福利主义工会,合作主义与国家力量的干预是密不可分的。另外,这也为工人自下而上的组建方式提供了可能,工人依法要求上级工会指导成立企业工会,并在劳资矛盾爆发时,寻求官方力量的协调,达到维护自身权益的目的。尽管如此,工人并不总是顺从的,在第五章中,我们将通过两个个案展现不同工人群体在面对集体劳资纠纷时所采用的集体行动策略。随着劳动法律不断完善,工人的抗争也逐步向依法维权的方向转变。虽然,经过计划经济洗礼的老一代城市工人还会在行动中沿用社会主义传统作为抗争的武器,但他们也同样重视法律作为行动合法性重要支持,不过不同于农民工群体的抗争,他们将生存伦理、政治伦理与市场经济下的法律相结合,重新唤起他们在新的体制下应该享有的正义与公平。另一方面,新工人在劳动法律的启蒙下,生成了遵循法律的集体抵抗。在国家治理方式发生改变的背景下,运用国家正式制度和规则,依照地方政府的治理逻辑,将政治风险最小化,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抗争方式。第六章主要是展现在制度歧视下工人进行自救的新的抗争模式。由于制度的歧视与地方政府对保护外来劳工权益的忽视,长期以来珠三角的农民工权益普遍受到漠视,因此在这些地区民间的法律援助组织或者个人应运而生,他们为农民工维权提供了另一种途径。实际上,劳工NGO的出现是伴随着中国劳动法律不断完善,工人依法维权、依法抗争的结果。在中国,他们不仅要符合社会合法性和法律合法性,而且要达到行政合法性和政治合法性。随着维护农民工权益上升到了国家政策层面,组织通过自我合法化的努力,其辅助地方政府维持社会稳定的角色暂时性地得到了承认,他们沿着国家制定的依法治国的治理轨迹在法律的框架下把分散的缺乏理性和法律常识的外来劳工组织起来,逐步改变珠三角劳资关系的生态环境。

徐秉晖[7](2009)在《论经济转型中的中国经济法》文中认为本文以经济转型期为研究背景,力图对经济转型过程中经济与法之间存在的某些特殊关系进行诠释。从结构上看,文章首先研究了中国经济转型的模式及其特征,并对经济转型期的经济法本身调整进行了梳理总结;其次,在马克思的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理论指导下,文章还研究了中国经济法在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对所有制结构、市场体系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并顺同研究了此种背景下经济法对税收体制、政府职能变革的调控;最后,文章以经济转型完成后中国经济法的应然状态和应有功能作出展望,在这部分系统阐述了中国经济法在经济转型完成后经济法的新使命。文章分为四章,第一章是中国经济转型与经济法的概述。在该部分,笔者首先分析了中国转型的阶段与特征,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转型主要以经济政策和经济规则作指导和保障,自20世纪90年代,经济转型所需各类制度陆续建立,经济法体系逐渐完备。21世纪后,经济转型进入纵深发展阶段,已有的经济法律制度适时进行废、改、立。中国作为渐进式经济转型的代表,与俄罗斯代表的激进式经济转型模式在转型背景、路径、方式、目标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中国经济转型具有分权、渐进、双轨、试点、政府主导以及目标层进等特征。其次,为拓宽研究视野,笔者对中西经济法进行了多方面的系统比较,认为中西经济法在产生背景、发展阶段、价值理念、法律特征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针对这些差异,文章分析指出,中国经济法所具有的这些特点是同我国经济转型模式的独特性息息相关的。在该章的最后一部分,笔者对中国经济转型特征与中国经济法特征之间的关系作了总结,认为经济转型的分权特征、渐进式模式、双轨制体制、试点型方式以及政府主导型等特征对于经济法的立法量、立法目标以及经济法相关理论发展都有着各种各样的关系。第二章是关于处于经济转型中的中国经济法研究。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近四十年的时间经济法立法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各种经济立法不仅因滞后而显得不合时宜,而且经济立法本身的理论基础就缺乏说服力。经济立法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发生了巨大转变,如从受制性立法到自主性立法、从立法主体的单一化到多元化和规范化、从立法程序的封闭化到民主化、从立法权限的模糊到明晰、从立法目的政治化到独立化等方面的转变,而对这些转变的研究正是我们研究新背景下经济法发展的重点之一。文章还认为,经济法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不仅存在以上转变,而且经济法最重要的东西,即立法内容也发生了质的飞跃,包括市场主体的地位调整、市场规制的方向转变、宏观调控的手段变化乃至税收法律、社会保险法律的巨大变化都表明经济法在经济转型环境下获得了新的活力。而在经济法的理论上,经济法的地位在短短十余年的时间里实现了从“大经济法”、“纵横经济关系统一调整论”到“经济行政法”、“综合部门法”再到现在的“国家调节法”、“需要干预论”的三次大转变,可以说,目前的经济法定位是比较理性的。最后,文章从司法实践的角度论述了经济法司法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文章指出,经济法司法因司法的难度和特殊性,以及中国法官、法院的现实局限性这些因素决定了中国经济法在司法方面仍然非常不成熟,文章分析了经济法司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第三章是经济法对中国经济转型的作用研究。在该部分,笔者首先从宏观的角度考察了经济法对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等市场在形成和构建、规范和治理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其后,文章对经济法与所有制结构变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般性描述。具体到中国,文章认为经济法对于非公有制经济的诞生、以体制外发展的方式发展以及制度环境保障等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但不足的是,经济法在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准入和融资环境方面还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别待遇。而经济法对于公有制经济,尤其是国有企业,包括国有独资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的改革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文章认为,经济法在促进国企改革的广度与深度、帮助国企实现从政府附属到市场独立主体的蝶变、国企内部的治理结构模式、产权明晰、资产监管等方面提供制度性保障和指引。其次,文章也论及到经济法在农村经济改革中的作用,认为经济法对包括家庭联产承包制、乡镇企业以及农村经合组织等在内的多种经济体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文章也具体指出了这些制度保障在各种经济体运作过程中所起的实际效用。再者,作为经济转型的一大平衡木,税收体制也处于经济法的作用范围之内,而目前税收体制的改革方面正不断同经济法其他领域的改革融合,税法上长期存在的差别待遇正逐渐消除。最后,文章对经济法在政府职能变革领域存在的缺位、错位和到位问题进行论述。文章指出,在经济转型前期和中期,经济法的缺位和错位致使社会分配改革严重滞后,政府在合理公平分享改革成果上的职责未得到界定和约束;在经济转型后期,经济法的逐步到位,各种法的不断完善加快了政府的职能转变进度,切实保障了经济的实质公平和社会稳定。第四章是经济转型完成后中国经济法的定位研究。在此部分,笔者首先对中外学者关于经济转型完成的标志作了一般性介绍,随后提出中国经济转型完成的标志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以建立,具体体现为市场、政府、社会三种资源配置方式得到良性运行;经济增长模式从资本、劳动力型为主实现以生产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为主;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企业之间的制度差别待遇真正终结,实现制度公平;政府干预经济的权力和行为受到法律的有效界定和规制。其次,笔者认为经济转型完成后,国家仍需对经济进行干预,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手段和媒介只能是经济法。最后,笔者从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反思国家干预经济的必要性和经济法的价值理念及功能定位。认为,经济转型完成后,中国经济法符合法治的需要,成为一种公共意见,人本主义和法的有效性更充足。中国经济法的功能定位从经济转型中的构建培育市场、督促政府放权让利,服从经济改革的工具,向有效维护经济秩序、有力保障经济安全、合理配置经济资源、均衡发展经济、公平分享经济利益转变。中国经济法的国际竞争力和有效性将逐渐增强,并为中国经济的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共同发展、科学发展提供新的法律保障和助动。

郑劼喆[8](2009)在《昆明地区推行劳动合同制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2008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了,从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实施到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推行以书面劳动合同书为基础的劳动合同制度。笔者认为: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多年来效果不佳,问题严重,解决问题还要从劳动合同制度本身来分析。如何在推行劳动合同制度中深入了解分析推行难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是本文要研究的问题。根据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结合昆明现状,通过对昆明市劳动合同推行情况现状抽样调查表的统计分析,本文得出如下主要结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即劳动关系双方不能很好的贯彻劳动合同制度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合同不能成为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手段,不能成为调整劳动关系并有效规范劳动关系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措施,劳动关系双方对于签订劳动合同没有积极性。据此提出建立新型劳动合同制度的对策:应完全从私法的角度思考劳动关系的建立和协调问题,对于短期劳动关系,允许劳动关系双方按照意思自治的私法原则完全自主确立劳动关系,政府完全不予干预,形式在所不问。建立以政府完全控制的劳动用工备案制度为基础,以形式自由的短期劳动合同制度和在一定条件下必须建立无固定期限雇佣关系并必须签订书面形式劳动合同为要求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相结合的我国完整的劳动合同制度。这种新型劳动合同制度可以很好的解决现有劳动合同制度的形式僵化,操作性不强,劳动关系双方不能真正以劳动合同制度协调劳动关系的问题,可以此种模式形成完整的劳动合同制度以解决当前推行劳动合同制度遇到的种种问题。

吴志斌[9](2008)在《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研究 ——兼论扬州市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文中认为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解决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本文集中研究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同时兼论扬州市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体系的建设。首先,本文在明确界定劳动保障、劳动保障监察等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劳动保障监察法律基础与监察内容,同时通过研究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服务型政府理论,以及界定网格化管理、劳动保障网格化管理等概念,为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提供理论基础。其次,根据我国劳动关系的发展特点,即劳动关系由利益分化型向利益协调型转变,研究劳动保障监察的发展历程、地位作用及其存在的问题。再次,运用实证分析方法,通过对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等国的劳动保障监察管理实践经验以及上海、成都、深圳、青岛等地的实际经验的理论分析和比较研究,进一步探讨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的内涵、运转模式、保障机制,为实现劳动保障监察管理的转变,提高劳动保障监察管理水平,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思路和方法。最后,通过借鉴国外和国内相关城市的成功经验,探索和论证在扬州推行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的现实性和可行性,提出适合扬州市的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系统的建设意见,为推进扬州市设计和建立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系统提供理论与方法的支持。

高新会[10](2006)在《论转轨时期我国劳动关系的制度变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劳动关系是社会经济关系中最基础最敏感的部分,它不仅影响经济发展,而且影响政治格局和社会稳定。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劳动关系市场化进程加快,国内劳动关系研究逐渐成为热点,但是,相对于日益激化的劳资冲突而言,劳动关系理论研究未能较好地解释劳动关系建立和运行的现状和机理,研究方法和手段也显得单一和粗浅。 作者在大量浏览国内外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梳理和归纳,吸纳其中的精粹和经验,根据我国经济转轨时期劳动关系发展变化的状况,主要运用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我国劳动关系的现实矛盾和冲突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探索协调劳动关系的机制和模式,并提出以制度供求均衡的策略来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新体制。 本文是沿着下面的逻辑思维展开论述的:首先阐述劳动关系的基本内涵及本文的研究方法,然后,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来分析劳动关系的性质和特征。为了借鉴其他国家劳动关系建立和协调的有益经验,分别对欧美发达国家的劳动关系、以日本和韩国为典型的亚洲国家劳动关系和同样处于经济转轨过程中的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的劳动关系进行比较分析,探求有益的启示。为了使劳动关系的分析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以劳动力产权为核心,阐明劳动者权益的内容。在进行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企业劳动关系的制度变迁在宏观层面上进行总体分析,包括劳动关系制度变迁的背景和环境、制度变迁的类型,目前存在的现实问题以及进一步改革必须克服的障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在我国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如何建立和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逐步形成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总体目标一致的劳动关系模式。最后,针对目前我国劳动关系处于失衡的状态,根据制度供需均衡所需要的条件和环境以及制度选择次序,提出平衡现行劳动关系双方的力量和权益,重构建立稳定和谐的新型劳动关系的制度体系,并使之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基础性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私营企业不能成为《劳动法》贯彻的死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私营企业不能成为《劳动法》贯彻的死角(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历史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研究
        (二)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研究
        (三) 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论文创新点与难点
        (一) 论文创新点
        (二) 论文难点
第一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概念、渊源与功能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统一战线
        二、民营经济
        三、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
    第二节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思想渊源
        一、马克思恩格斯统一战线思想
        二、列宁新经济政策蕴含的对资产阶级统战思想
        三、毛泽东关于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联盟的思想
    第三节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三重功能
        一、政治引导功能
        二、政治吸纳功能
        三、政党调适功能
第二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初步探索(1978-1992)
    第一节 民营经济产生与党对民营经济人士初步认识
        一、改革开放政策出台与民营经济产生
        二、“看一看”方针
        三、邓小平对民营经济人士群体的判断
    第二节 民营经济发展波动与民营经济人士选择
        一、治理整顿与左倾思想抬头:民营经济发展波动
        二、民营经济人士政治境遇表现:红帽子与假集体
    第三节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正式出台
        一、制定统战工作“八字方针”
        二、赋予工商联新历史使命
第三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日益完善(1992-2012)
    第一节 促进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完善的因素
        一、南方谈话破除社会主义传统认识
        二、民营经济人士群体新需要
        三、民营经济发展引发新争议
    第二节 党对民营经济人士政治认识的突破
        一、民营经济人士政治身份再认识
        二、民营经济人士可以入党
        三、政治安排扩大民营经济人士政治参与渠道
    第三节 政治引导方针政策日渐完善
        一、坚定公有制经济与民营经济共同发展
        二、首倡“两个健康”
        三、协调劳动关系助力和谐社会建设
        四、民营企业党组织建设提上日程
        五、推进光彩事业引导先富帮后富
第四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纵深发展(2012——)
    第一节 推动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深化的多重因素
        一、十八大以来党的重大方针政策调整
        二、“民营经济离场论”引发热议
        三、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增加
    第二节 党对民营经济人士政治认识深化
        一、民营企业与民营企业家都是自己人
        二、“两个始终”
    第三节 政治引导方针政策日益深化
        一、“两个健康”新阐释
        二、信任、团结、服务、引导、教育
        三、光彩事业助力精准扶贫
        四、民营企业党建出现多种形式
    第四节 新课题:构建新型政商关系
        一、政商关系畸形的三重因素
        二、新型政商关系内涵
        三、构建政商交流常态化机制
第五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历程的回顾总结
    第一节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总体态势
        一、政策价值理念的调整
        二、政策对象的地位变化
        三、政策实施效果突出
    第二节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的经验启示
        一、使命型政党特质是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制定的决定性因素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制定的国情依据
        三、社会舆论是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发展的助推器
        四、国际环境是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
        五、必须关注民营经济人士的自身利益
        六、高度重视民营经济人士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七、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协同发展
第六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优化完善
    第一节 创新“民二代”统战政策
        一、“民二代”交接班的三重考验
        二、提高对“民二代”交接班的重视程度
        三、根据“民二代”自身特点进行政治引导
        四、助推“民二代”企业管理能力成长
        五、关注“民二代”的政治成长
    第二节 优化对民营经济人士的政治安排政策
        一、严格政治安排标准
        二、凸显政治安排差异性
        三、发挥民营经济人士的监督作用
    第三节 积极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一、重视互联网民营经济发展问题
        二、弘扬企业家精神
        三、保障互联网从业者劳动权益
        四、强化工商联服务民营经济的统战功能
    第四节 完善统战方针政策的组织依托
        一、聚焦小微企业党组织设置
        二、全面认识党组织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三、科学发挥党组织的结构性功能
        四、提升党组织活力
结语: 基于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历程的进一步思考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新科技革命视域下我国劳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劳动与资本理论及其当代发展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劳动与资本理论
        一、马克思的劳动与资本理论
        二、恩格斯的劳动与资本理论
        三、列宁的劳动与资本理论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人对劳动问题的探索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劳动问题的探索
        二、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人对劳动问题的探索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劳动问题的探索
第二章 劳动关系在历次工业革命中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劳动关系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科技进步与生产方式变革
        二、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劳动关系
    第二节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劳动关系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科技进步与生产方式变革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劳动关系
    第三节 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的劳动关系
        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科技进步与生产方式变革
        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劳动关系
第三章 新科技革命推动劳动关系的新变革
    第一节 新科技革命的技术特征及其引发的生产方式变革
        一、新科技革命的技术特征
        二、新科技革命中的生产方式变革
    第二节 新科技革命视域下的劳动新形态和新特征
        一、劳动形态数字化
        二、劳动对象和产品非物质化
        三、劳动资料智能化
        四、劳动价值创造隐性化
    第三节 新科技革命视域下的资本新形态和新逻辑
        一、资本形态的历史流变与新发展
        二、新科技革命视域下资本运动的新逻辑
    第四节 新科技革命中的劳动关系新变化
        一、契约关系多元化
        二、支配关系隐蔽化
        三、博弈关系复杂化
第四章 新科技革命视域下我国劳动关系变革中的矛盾问题
    第一节 劳动过程的劳资矛盾问题
        一、用工矛盾
        二、“机器换人”矛盾
        三、收入分配矛盾
    第二节 劳动关系调节机制不完善
        一、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有待完善
        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制有待强化
        三、劳动保障监察机制有待健全
    第三节 劳动法制不健全
        一、劳动立法有待完善
        二、劳动司法有待规范
        三、劳动执法有待健全
第五章 发达国家劳资关系调节及其面临的困境
    第一节 美国劳资关系调节及其面临的困境
        一、美国劳资关系现况
        二、美国劳资关系调节的主要困境
    第二节 德国劳资关系调节及其面临的困境
        一、德国的劳资关系现况
        二、德国劳资关系调节的主要困境
    第三节 日本劳资关系调节及其面临的困境
        一、日本的劳资关系现况
        二、日本劳资关系调节的主要困境
第六章 推动我国劳动关系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一节 坚持以劳动正义引领新时代劳动关系健康有序发展
        一、保障平等的劳动发展权
        二、坚持劳动分配正义
        三、约束资本盲目扩张和无序发展
    第二节 推动劳动关系矛盾调处机制创新
        一、强化用工矛盾调处
        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三、深化工会改革创新
        四、健全三方协调机制
    第三节 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一、健全党领导下的劳动关系协同治理机制
        二、完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制
        三、构建规范化的劳动保障监察机制
    第四节 促进劳动法制现代化
        一、健全完善劳动立法
        二、推动劳动司法规范化建设
        三、提高劳动执法效能
结语
图表索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劳动法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为什么研究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中的劳动法治问题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逻辑框架、创新之处
    四、几点说明
第一章 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与劳动法治概述
    第一节 主要概念
        一、企业劳动关系管理
        二、何为劳动法治
    第二节 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与劳动法治的关系
        一、基于生产关系的相关性
        二、基于法律关系的相关性
        三、基于价值和目标的相关性
    第三节 劳动法治问题
        一、宏观问题和微观问题
        二、全球一般性问题和中国特殊问题
    第四节 理论工具
        一、科斯的企业性质理论
        二、布洛维的工厂政体理论
        三、劳资分配正义理论
        四、工具性权利理论
第二章 各国企业劳动法治的普遍性:劳资竞争互动
    第一节 横向考察:发达国家劳动法治秩序生成
        一、美国:工作场所下的劳资共治
        二、法国:经济形势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
        三、德国:劳工力量“扶持”机制的形成
        四、日本:管理主义模式的典范
        五、英国:社会伙伴关系
    第二节 纵向考察:发达国家劳动法治演化规律
        一、与劳动法治相互竞争阶段
        二、与劳动法治相互妥协、相互制衡阶段
        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效率价值优先阶段
    第三节 当前发达国家劳资互动的问题
        一、经济全球化下资本的阶段性优势
        二、新自由主义思想的推行
    第四节 发达国家劳资互动、劳动法治化历程的启示
        一、劳动法治干预的必要性与阶段性
        二、资本主导的内部市场化的法治干预需求
        三、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个性化”与法治化需求
第三章 企业劳动法治的一般性制度安排与法理逻辑
    第一节 价值目标和法理逻辑
        一、价值目标
        二、法理逻辑
    第二节 企业劳动法治的关系结构
        一、企业规章制定权与劳动者权利关系
        二、企业决策权与民主参与权的关系
        三、企业法与劳动法的关系
    第三节 企业劳动法治制度需求与路径
        一、社会维度需求:劳资分配正义
        二、经济维度需求:全球化下企业竞争发展
        三、路径之一:劳工权利的刚性保障与柔性协调
        四、路径之二:企业管理视域下劳动者力量扶持机制的重要性
        五、路径之三:劳资共治——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与法治的融合
        六、路径之四:社会保护与经济促进的平衡
第四章 我国企业劳动法治的特殊性:资本单边主义
    第一节 资本单边主义的现象、影响因素
        一、企业劳动用工管理的严苛管控
        二、企业劳资合作管理的形式主义
        三、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公平、正义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单边发展
        一、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与劳动法治的发展错位
        二、劳动法治理论的滞后性
    第三节 政府重商主义战略下劳资失衡
        一、“政、资、劳”之间的特殊关系
        二、地方政府对企业用工自主权的放大
    第四节 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法治转型需求
        一、转型动因:劳资权力支配关系
        二、转型起点:统治性企业政体
        三、转型方向:现代化、法治化
第五章 我国企业劳动用工管理的平衡规制
    第一节 企业劳动用工管理的法律实施问题
        一、劳动法律实施效果不佳
        二、劳动保障监察职能缺失
    第二节 规制不足:企业管理权的必要性规制缺失
        一、劳动关系争议的重要原因:企业管理权的滥用
        二、企业规章制度的程序、内容规范漏洞
        三、缺乏企业惩戒权的必要性限制
    第三节 规制过度:劳动法律父爱主义管制
        一、强制性保护对平等博弈机制的“制度替代”
        二、严格用工保护下企业管理制度逐利性的“逆向激励”
    第四节 企业劳动用工管理权的平衡规制
        一、劳动法改革的平衡法取向
        二、劳动者权益的刚性保障
        三、父爱主义管制的有限适用
第六章 我国企业劳资合作管理的平等自治
    第一节 劳动关系管理规制中的劳资自治的边界
        一、个体自治的界限
        二、团体自治与集体劳动关系的法治化
        三、“基准线以上问题”的弹性干预
    第二节 劳资共治机制、条件
        一、劳资共治的制度缺陷
        二、劳资共治的条件完善
    第三节 劳方力量扶持机制
        一、工会监督职能缺失与企业管理的资本单边主义
        二、工具性权利、劳动者代表制度的构建
        三、劳动者市场议价力的提高
    第四节 劳资均衡合作理念
        一、企业社会责任对劳动者权益的忽视
        二、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中价值理念的软性约束
    第五节 企业法与劳动法的劳资合作制度衔接
        一、我国工会、职代会在企业法中的尴尬地位
        二、域外企业法中的劳动权利制度
        三、我国企业用工自主权与劳动者权益的法律衔接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非公企业工会维权职能缺位成因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文献述评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和框架
第二章 主要概念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主要概念
        一、工会
        二、工会的维权职能
        三、非公企业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新制度主义理论
        二、组织行为学:权力
        三、角色理论
        四、治理理论
第三章 非公企业工会维权职能概述
    第一节 发挥非公企业工会维权职能的必要性
        一、顺应国家治理需求的政治合法性条件
        二、法律法规等正式制度环境形成的法律合法性要求
        三、社会期待等非正式制度环境形成的社会合法性压力
    第二节 非公企业工会维权与公有制企业工会维权的差异
        一、非公企业经济的特殊性导致工会维权更具紧迫性
        二、非公企业工会基础的薄弱导致工会维权更具挑战性
    第三节 我国非公企业工会维权的法律规定
        一、非公企业工会维权的法律依据
        二、非公企业工会履行维权职能的法定权利
    第四节 非公企业工会维权的具体内容
        一、维护职工个体劳权
        二、维护职工集体劳权
    第五节 非公企业工会维权的主要途径
        一、源头维护
        二、全面维护
第四章 非公企业工会维权职能存在缺位的现状分析——以上海市J区为例
    第一节 非公企业工会难以维护职工的个体劳权
        一、发生劳动争议时工会未能发挥维权作用
        二、职工收入水平不合理,工会无所作为
        三、职工加班加点现象严重,工会组织失语
        四、企业社会保险缴纳不合规,工会功能缺位
        五、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差,工会保持沉默
    第二节 非公企业工会无法维护职工的集体劳权
        一、平等协商制度流于形式,工会无法有效维护职工的集体谈判权
        二、职代会制度形同虚设,工会无法保障职工民主参与权的落实
第五章 非公企业工会维权职能存在缺位的成因分析
    第一节 维权主体自身缺陷是制约工会维权职能发挥的根源
        一、工会经济上缺乏独立性
        二、工会主席存在角色冲突
        三、工会维权机制不完善
    第二节 法律保障不力是阻碍工会维权职能实现的主要障碍
        一、现行法律体系难以满足维权需求
        二、法律法规贯彻落实力度不够
        三、法律维权的思想认识不够
    第三节 政府行为存在失当是影响工会维权效能发挥的重要因素
        一、片面追求地方经济发展而忽视职工劳权
        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执法不力
第六章 强化非公企业工会维权职能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构建工会与企业的平等地位
        一、确保工会经济上的独立性
        二、推进工会主席身份上的独立性
    第二节 加强工会维权机制建设
        一、创新非公企业民主管理机制
        二、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
        三、建立工会维权保障机制
    第三节 完善工会维权法制环境
        一、完善法律体系,实现工会维权有法可依
        二、推动法律贯彻落实,实现工会维权有法必依
        三、加强维权法律宣传,营造工会维权良好环境
    第四节 争取政府支持
        一、宏观上获取政府支持和配合
        二、微观上建立健全政府维权执法体系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 3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现阶段我国私营企业劳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一、选题的依据
    二、研究的方法
    三、私营企业劳动关系研究的意义
第一章 我国私营企业概述
    第一节 我国现阶段私营企业的产生和发展
        一、私营企业的定义
        二、现阶段私营企业产生的时代背景
        三、现阶段私营企业产生的前提条件
        四、现阶段私营企业的发展现状
    第二节 现阶段私营企业的性质和特点
        一、现阶段我国私营企业的性质
        二、现阶段我国私营经济的特点
    第三节 我国私营企业发展趋势及政策建设
        一、私营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将更加宽松
        二、私营企业面临的经济环境趋于好转
        三、私营企业持续发展的生产要素诸条件均已具备
第二章 劳动关系概述
    第一节 劳动关系的概念及其特征
        一、含义
        二、称谓
        三、主体
        四、劳动关系的特征
    第二节 有关劳动关系的主要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的劳资关系理论
        二、毛泽东的“劳资两利”理论
        三、“三个代表”及“和谐社会”的理论
        四、各学派的劳动关系理论
    第三节 新中国劳动关系的建立、变化和发展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劳动关系的建立
        二、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劳动关系的变化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劳动关系的发展
    第四节 现阶段我国私营企业劳动关系的现状
        一、现阶段我国私营企业劳动关系的性质及其特征
        二、现阶段我国私营企业主要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现阶段私营企业劳动关系的本质——冲突与合作
    第一节 冲突
        一、冲突无处不在
        二、冲突的类型
        三、劳动冲突
    第二节 合作
        一、企业劳动关系的合作与员工参与
        二、私营企业雇主与雇员之间的合作分析
        三、缓和劳资关系,化冲突为共赢
    第三节 冲突与合作的个案资料
第四章 内、外部环境影响下的中国私营企业劳动关系
    第一节 内部环境影响下的中国私营企业劳动关系
        一、“老三会”和“新三会”
        二、中国私营企业雇主和雇员之间关系
    第二节 外部环境影响下的中国私营企业劳动关系
        一、中国私营企业劳动关系的经济环境因素
        二、中国私营企业劳动关系的政治法律环境因素
        三、中国私营企业劳动关系的社会文化环境因素
第五章 私营企业劳动关系中的分配与社会保障关系
    第一节 私营企业劳动关系中的分配关系
        一、分配关系的产生
        二、研究私营企业收入分配关系的意义
        三、影响分配关系的因素
        四、分配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
    第二节 私营企业劳动关系中的社会保障关系
        一、私营企业实施劳动者社会保障的意义
        二、社会保障的主要形式及内容
        三、私营企业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情况
        四、加强私营企业社会保障的措施
第六章 建立规范的私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机制
    第一节 劳动关系与相关的劳动法规
        一、第一层次
        二、第二层次
        三、第三层次
        四、第四层次
    第二节 美、德、日的劳资关系立法
        一、美国的劳资关系立法
        二、德国的劳资关系立法
        三、日本的劳资关系立法
    第三节 私营企业中容易引发劳资纠纷的几个问题
        一、合同效用低
        二、工资分配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
        三、工作日制度与劳动安全制度出现空白
        四、基本上无福利劳保待遇
        五、任意侵犯雇工的人身权利
    第四节 现阶段私营企业中与劳资纠纷相关的几个案例
    第五节 劳动关系领域政策法规发展的趋势展望
第七章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的私营企业劳动关系
    第一节 发达国家企业劳动关系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一、发达国家企业劳动关系的经验
        二、发达国家劳资关系对我们的启示
    第二节 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三方协商机制
        一、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三方协商机制的含义和特征
        二、我国三方协商机制中三方身份的定位
        三、我国三方协商机制的运行
    第三节 积极引导私营企业的制度创新
        一、要创新产权制度,优化产权结构
        二、要突破家族式经营,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三、要创新技术进步机制,改变分散落后的生产方式
    第四节 建立一种新型的管理理念——情感管理
        一、情感与团队的关系
        二、情感与人际关系的关系
        三、情感与绩效的关系
        四、情感与管理的关系
参考文献
附录:博士期间发表的相关成果与承担的课题
后记

(6)以法治劳? ——中国工人行动空间与企业中工会的角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以及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一个研究框架:国家中心主义 第三节
    调查田野与调查方法的说明 第二章
    劳动关系、工会以及劳动法律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1949年解放前的中国工人运动 第二节
    1949年到1977年:计划经济时期 第三节
    1978年到2008年:市场经济时期 第三章
    官方工会的组织架构及其职能 第一节
    P工会的地理位置及其历史概况 第二节
    P工会的组织架构 第三节
    工会的基本职能 第四节
    讨论:作为安全阀的中国工会 第四章
    企业工会组建中的博弈 第一节
    正在形成中的市场经济劳动关系体制 第二节
    官方自上而下的动员模式 第三节
    企业合作主义的组建模式 第四节
    工人自下而上的组建模式 第五节
    讨论:企业工会成立过程中国家、企业与工人之间的博弈 第五章
    在以理维权与依法维权之间的工人的集体抗争 第一节
    研究综述以及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两起集体抗争的研究 第三节
    市场经济下工人的集体抗争 第四节
    讨论:从以理维权到依法维权 第六章
    制度歧视下劳工抗争的新模式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逐渐兴起的劳工NGO 第三节
    基层治理中劳工NGO与国家的关系 第四节
    制度歧视下劳工NGO的法律行动 第五节
    讨论:在法律框架下的工人"自救"行动 结束语:依法治国下的中国劳动关系 参考文献 后记

(7)论经济转型中的中国经济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本文的选题思虑及相关研究的现状
    二、本文的逻辑架构
    三、本文的创新性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经济转型与中国经济法概论
    第一节 中国经济转型的阶段与特征
        一、经济转型及相关概念辨析
        二、中国经济转型的的启动与推进
        三、中俄经济转型模式比较
        四、中国经济转型的特征
    第二节 中西经济法的比较及特征
        一、中西经济法生成背景比较
        二、中西经济法发展阶段比较
        三、中西经济法理念比较
        四、中西经济法特征比较
        小结
    第三节 经济转型特征与经济法特征之间的关系
        一、分权性使得地方经济立法量多权大
        三、双轨制使得经济法律出现差别待遇
        四、试点性使得经济法律试行试点
        六、目标层进性使得经济法理论迟滞
        小结
第二章 经济转型中的中国经济法进路
    第一节 经济法立法的变迁
        一、经济立法变迁概述
        二、经济立法随经济转型而完善
        小结
    第二节 经济法内容上的完善
        一、经济法内容变化的总体特征
        二、经济法具体法律制度的完善
        小结
    第三节 经济法司法上的变迁
        一、对经济法司法的实证研究
        二、对经济法司法的理论探讨
    第四节 经济法守法上的变化
        一、民众守法状况分析
        二、第三、四部门有效增进守法
        小结
第三章 经济法调控下的中国经济转型进路
    第一节 经济法与市场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一、经济法与商品市场
        二、经济法与资本市场
        三、经济法与劳动力市场
        四、经济法构建完备市场体系的局限性
    第二节 经济法与所有制结构变革
        一、经济法与所有制概述
        二、经济法与非公有制经济
        小结
    第三节 经济法与国有企业制度改革
        一、国有企业的概念
        二、经济法与国企独立主体资格的完备
        三、经济法与国企内部治理结构完善
        四、经济法与国企监管体制建设
        五、经济法与国企退市机制构建
        小结
    第四节 经济法与农村经济改革
        二、经济法与乡镇企业
        三、经济法与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小结
    第五节 经济法与税收体制改革
        一、税法推进税收成为基本财政收入
        二、经济法与税收差别待遇
        小结
    第六节 经济法与政府职能改革
        一、经济转型与政治体制改革
        二、经济法与政府结构变革
        三、经济法与政府权力配置
        四、经济法与政府调控手段
        小结
第四章 经济模式定型后的经济法展望
    第一节 经济转型完成的标志
        一、中外学者观点概述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标志
    第二节 经济转型完成后仍需要经济法
        一、经济需要国家干预
        二、经济法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媒介
    第三节 经济转型完成后的经济法
        一、经济法功能的新定位
        小结
        二、经济法的应然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昆明地区推行劳动合同制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要解决的问题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1.5 本章小结
2 劳动合同制度的理论及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及特征
    2.2 推行劳动合同制度的立法
        2.2.1 国内立法
        2.2.2 国外主要立法
        2.2.3 研究现状
        2.2.4 已有研究模式及结论
        2.2.5 对以往研究评述
    2.3 本章小结
3 昆明市推行劳动合同制度现状调查分析
    3.1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3.2 不签订劳动合同违法案件分析
    3.3 抽样调查问卷分析
        3.3.1 推行劳动合同制度现状抽样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3.3.2 事业单位劳动合同签订情况分析
        3.3.3 国有企业劳动合同签订情况分析
        3.3.4 私营企业劳动合同签订情况分析
    3.4 用人单位招用工不签劳动合同原因分析
        3.4.1 劳动合同没有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手段
        3.4.2 劳动关系双方没有积极追求签订劳动合同的动力
        3.4.3 用工方式和需求与现行劳动合同制度法律规定的僵化不协调
        3.4.4 劳动合同制度与法律责任制度和劳动标准贯彻制度等制度不匹配
    3.5 本章小结
4 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
    4.1 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在劳动关系双方主体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4.2 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在就业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4.3 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在劳动法律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
    4.4 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在劳动行政执法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
    4.5 本章小结
5 昆明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对策研究
    5.1 针对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存在的问题必须调整现行劳动合同制度
    5.2 着眼于协调劳动关系的实际需要应放弃短期劳动合同书面形式要求
    5.3 继续坚持和完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法律制度
    5.4 建立用人单位劳动用工备案制度
    5.5 推行劳动用工诚信评价机制促使人力资源管理法制化
    5.6 充分挖掘现有执法资源力量加大综合整治力度
    5.7 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防止违法行为产生
    5.8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昆明市劳动合同推行情况现状抽样调查表(甲表)
    附录2 昆明市劳动合同推行情况现状抽样调查表(乙表)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9)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研究 ——兼论扬州市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劳动关系问题的提出
    1.2 本文的研究意义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的理论基础
    2.1 劳动保障制度
        2.1.1 劳动保障概念
        2.1.2 劳动保障的实施意义
        2.1.3 我国现行劳动保障制度
    2.2 劳动保障监察制度
        2.2.1 劳动保障监察制度的概念
        2.2.2 劳动保障监察的内容
        2.2.3 我国建立与健全劳动保障监察制度的意义
    2.3 劳动保障监察的法律基础和一般模式
        2.3.1 我国劳动保障监察的法律制度基础
        2.3.2 劳动保障监察的一般模式
    2.4 相关公共管理理论与劳动保障监察制度建设
        2.4.1 新公共管理理论
        2.4.2 服务型政府理论
        2.4.3 相关公共管理理论对劳动保障监察制度建设的要求
    2.5 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
        2.5.1 网格化管理
        2.5.2 劳动保障网格化管理
        2.5.3 劳动保障网格化管理的特点
        2.5.4 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系统
第三章 我国劳动保障监察的发展状况
    3.1 当前我国劳动关系发展特点分析
    3.2 我国劳动保障监察的发展状况
        3.2.1 我国劳动保障监察制度的发展简介
        3.2.2 劳动保障监察的地位和作用
    3.3 我国劳动保障监察中存在问题分析
第四章 国外劳动保障监察制度对我国劳动保障制度建设的启示
    4.1 美国劳动保障与监察制度
        4.1.1 美国劳动保障监察立法与执法体系
        4.1.2 美国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分析
    4.2 加拿大劳动保障与监察制度
        4.2.1 加拿大劳动保障现状简介
        4.2.2 加拿大劳动监察内容和方式
        4.2.3 加拿大劳动监察员的权利和义务
    4.3 德国劳动保障与监察制度
    4.4 日本劳动保障与监察制度
    4.5 国外劳动保障监察制度的启示
第五章 对我国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实践的理论分析
    5.1 我国政府对劳动保障网格化管理系统建设的要求
    5.2 我国劳动保障监察管理系统改革的主要任务
    5.3 各地劳动保障网格化管理实践
        5.3.1 上海市的经验做法
        5.3.2 成都市的经验做法
        5.3.3 深圳市的经验做法
        5.3.4 青岛市的经验做法
    5.4 对我国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实践的经验总结
        5.4.1 劳动保障网格化管理的实践经验
        5.4.2 实行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的现实意义
第六章 扬州市实现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系统建设的理论思考
    6.1 现阶段扬州市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
    6.2 现阶段扬州市劳资关系和劳动保障特点分析
        6.2.1 现阶段扬州市劳资纠纷特点
        6.2.2 现阶段扬州市劳资纠纷成因
        6.2.3 现阶段扬州市劳动保障监察存在的不足
        6.2.4 现阶段扬州市劳资纠纷对劳动保障监察的要求
    6.3 扬州市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系统设计思路
        6.3.1 政府要求
        6.3.2 扬州市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系统设计规划的主要内容
        6.3.3 网格化管理系统功能性设计原则
        6.3.4 在扬州市推行劳动保障网格化管理的可行性分析与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10)论转轨时期我国劳动关系的制度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1.有关劳动关系的国内外理论研究综述
        1.1 劳动关系理论研究探源
        1.1.1 马克思主义关于劳资关系的理论
        1.1.2.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中的劳资观
        1.1.3.资产阶级经济学中的劳资关系论
        1.2 劳动关系理论之学派观点
        1.2.1 新保守派的主要观点
        1.2.2 管理主义学派的主要观点
        1.2.3.正统多元论学派的观点
        1.2.4.自由改革主义学派的观点
        1.2.5.激进派的主要观点
        1.3 我国劳动关系研究综述
        1.3.1 我国劳动关系基本问题研究
        1.3.1.1 劳动关系的基本内涵
        1.3.1.2 劳动关系的基本类型
        1.3.1.3 劳动关系的性质
        1.3.2 我国劳动关系的现状、成因和对策
        1.3.2.1 我国劳动关系的现状
        1.3.2.2 我国劳动关系现状原因分析
        1.3.2.3 我劳动关系的对策研究
        1.3.3 我国劳动关系的调整机制和模式
        1.3.3.1 我国劳动关系的调整机制
        1.3.3.2 我国劳动关系的调整模式
    2.本文的研究方法
        2.1 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
        2.2 制度分析方法
        2.3 案例分析方法
    3.思路与理论框架
    4.价值、创新与未尽问题
        3.4.1 本文的主要创新与价值
        3.4.2 本文未尽的问题
    参考文献
第一章 制度视角下的劳动关系
    1.劳动关系的涵义和构成要素
        1.1 劳动关系的涵义和特征
        1.1.1 劳动关系的基本涵义
        1.1.2 劳动关系的特征
        1.2 劳动关系的构成要素和价值判断
        1.2.1 劳动关系的构成要素
        1.2.2 劳动关系的价值判断
    2.制度和制度变迁的内涵
        2.1 制度的涵义和分类
        2.1.1 制度的内涵
        2.1.2 制度的分类
        2.2 制度分析和制度变迁理论
        2.2.1 制度分析
        2.2.2 制度变迁的理论和模型
    3.劳动关系的制度分析
        3.1 制度视角下的劳动关系
        3.1.1 劳动关系的核心内容是劳动力产权
        3.1.2 劳动关系建立的基础是劳动契约
        3.1.3 劳动关系的确立是劳资双方博弈的结果
        3.1.4 劳动关系在本质上是一种制度安排
        3.2 劳动关系的制度分析和制度变迁
        3.2.1 劳动关系的制度体系和制度分析
        3.2.2 转轨时期我国劳动关系的制度变迁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二章 劳动关系制度变迁的国际比较分析
    1.西方发达国家的劳动关系模式
        1.1 德国和北欧的劳资关系:自治模式
        1.1.1 德国劳动关系模式:强合作主义
        1.1.2 瑞典劳动关系模式:谈判合作主义
        1.2 自由多元化的劳动关系模式
        1.2.1 美国劳动关系模式:自由主义
        1.2.2 英国劳动关系模式:多元主义
    2.东亚国家的劳动关系模式
        2.1 日本劳动关系模式:家族式
        2.2 韩国劳动关系模式:从屈从型到平等型
    3.经济转轨国家的劳动关系模式
        3.1 俄罗斯的政府主导模式
        3.2 东欧国家的多元化模式
    4.劳动关系的国际比较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
        3.1 劳资合作是劳动关系的理想模式
        3.2 自由竞争是保证劳动力市场活力的重要保证
        3.3 东方文化与西方竞争机制互补是较为适宜的劳动关系模式
        3.4 稳定的政治经济秩序是建立稳定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条件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劳动力产权与劳动关系的制度变迁
    1.劳动力产权的概念和内容
        1.1 劳动力产权的定义和特征
        1.1.1 产权的涵义和功能
        1.1.1.1 产权的基本涵义
        1.1.1.2 产权的基本功能
        1.1.2 劳动力产权的定义和性质
        1.1.2.1 劳动力产权的定义
        1.1.2.2 与劳动力产权相关概念的辨析
        1.2 劳动力产权的内容
        1.2.1 劳动者对其劳动力拥有所有权
        1.2.2 劳动者对其劳动力拥有自主支配权
        1.2.3 劳动者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权利
        1.2.4 劳动者对劳动成果的部分剩余索取权
    2.劳动力产权与企业合约安排
        2.1 企业的契约性质与劳动关系
        2.1.1 企业的契约性质
        2.1.2 企业产权交易与劳动关系
        2.2 劳动力产权与企业所有权安排
        2.2.1 劳动力资本与企业所有权的合约模式
        2.2.2 企业产权性质与所有权最优安排
        2.3 劳动力产权的实现形式
    3.我国劳动力产权的制度变迁和存在的问题
        3.1 我国劳动力产权变迁和制度分析
        3.1.1 政府主导型劳动力产权制度变迁
        3.1.2 市场主导型劳动力产权制度变迁
        3.2 转轨时期我国劳动产权制度变迁存在的问题
        3.2.1 劳动力产权界定模糊
        3.2.2 劳动力产权的残缺
        3.2.3 劳动力产权被侵蚀
        3.3 完善劳动力产权的对策
        3.3.1 明确界定劳动力产权
        3.3.2 实现劳动力产权制度
        3.3.3 重塑劳动者参与机制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我国劳动关系制度变迁的总体分析
    1.我国劳动关系制度变迁的类型
        1.1 我国企业劳动关系制度变迁的政策背景和制度环境
        1.2 我国劳动关系的强制性制度变迁
        1.3 我国劳动关系的诱致性制度变迁
        1.4 我国劳动关系的混合制度变迁
    2 我国劳动关系制度变迁的特征
        2.1 从附庸走向独立——劳动关系主体地位的复归
        2.2 从单项制度向制度结构变迁—渐进式改革模式制度体现
        2.3 由身份到契约——劳动关系契约化,法制化
    3.制度变迁过程中劳动者权益受损状况及其原因
        3.1 国有企业劳动者权益受损状况及原因分析
        3.1.1 国有企业制度变迁过程中劳动者权益受损状况
        3.1.2 国有企业中劳动者权益受损原因的制度分析
        3.2 私营企业中劳动者权益受损状况及原因分析
        3.2.1 私营企业制度变迁过程中劳动者权益受损状况
        3.2.2 私营企业中劳动者权益受损原因的制度分析
    4.我国劳动关系的制度变迁的障碍
        4.1 劳资纠纷与压力集团之间的利益冲突
        4.2 制度变迁的成本及其补偿和分摊
        4.3 效率与公平—顾此失彼的艰难抉择
        4.4 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及其矫正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五章 劳动关系的协调机制和模式
    1、劳动关系的协调机制
        1.1 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内涵和类型
        1.1.1 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内涵和基本类型
        1.1.2 “三方机制”的内涵及特点
        1.1.3 “三方机制”的职能和运作条件
        1.2 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主体结构
        1.2.1 劳动者的代表—工会
        1.2.2 用人单位的代表—雇主组织
        1.2.3 裁判员和指挥员—政府
        1.3 我国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存在的问题
        1.3.1 市场化劳动关系的理性和共识尚未形成
        1.3.2 “三方机制”的主体地位问题
        1.3.3 劳动关系协调的法律和制度不健全
    2.劳动关系协调模式及制度变迁
        2.1 劳资“对抗型”的劳动关系
        2.1.1 劳资“对抗型”劳动关系的起源和发展
        2.1.2 劳资“对抗型”劳动关系的成因
        2.2 劳资“一体型”的劳动关系
        2.2.1 劳资“一体型”劳动关系产生的背景
        2.2.2 劳资“一体型”劳动关系的特点和实质
        2.3 劳资“协调型”的劳动关系
        2.3.1 劳资“协调型”劳动关系形成的新的历史条件
        2.3.2 劳资“一体型”与“协调型”劳动关系的东西差异及其现实意义
        2.4 我国劳动关系协调模式现状分析
        2.4.1 我国劳动关系模式的总体分析
        2.4.2 我国劳动关系协调模式的具体分析及对策思路
    本章参考文献
第六章 我国劳动关系的制度均衡和演进
    1.制度均衡的涵义和实践意义
        1.1 均衡的涵义及其演化
        1.2 制度均衡的涵义及其实践意义
        1.2.1 制度均衡的涵义及其特点
        1.2.2 制度均衡的演进及其实践意义
    2 劳动关系制度均衡及其约束条件
        2.1 劳动关系制度均衡的涵义
        2.2 劳动关系制度均衡的约束条件
        2.2.1 成本约束—制度供需均衡的基本条件
        2.2.2 力量均衡—劳资双方行为均衡的组织基础
        2.2.3 变量均衡—劳资双方的利益均衡的物质基础
        2.2.4 制度环境—制度均衡的基本条件和基础
    3.我国劳动关系制度均衡存在的问题
        3.1 劳动关系的制度环境亟待重构和完善
        3.2 建立和协调劳动关系的制度短缺
        3.3 建立和协调劳动关系的制度过剩
        3.4 建立和协调劳动关系的制度失效
    4.经济转型期劳动关系制度均衡的对策
        4.1 保障正式制度安排的供需平衡
        4.1.1 保障正式制度的持续供给
        4.1.2 减少和废止过剩的制度
        4.1.3 逐步转变制度供给方式
        4.2 加强和完善制度的实施机制
        4.2.1 重构劳动关系制度的实施机制
        4.2.2 加强劳动司法制度建设
        4.3 建立和强化非正式制度建设
        4.3.1 重建劳动关系伦理道德规范
        4.3.2 培养和形成规范性行为规则
    本章参考文献
致谢

四、私营企业不能成为《劳动法》贯彻的死角(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历史演进研究[D]. 侯恩宾. 山东大学, 2021(11)
  • [2]新科技革命视域下我国劳动关系研究[D]. 孙璇.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1)
  • [3]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劳动法治问题研究[D]. 翁玉玲.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8)
  • [4]非公企业工会维权职能缺位成因及对策研究[D]. 卫婷怡.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8)
  • [5]现阶段我国私营企业劳动关系研究[D]. 杜海燕.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6)
  • [6]以法治劳? ——中国工人行动空间与企业中工会的角色[D]. 吴同. 华东师范大学, 2010(11)
  • [7]论经济转型中的中国经济法[D]. 徐秉晖. 西南政法大学, 2009(07)
  • [8]昆明地区推行劳动合同制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郑劼喆. 浙江大学, 2009(04)
  • [9]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研究 ——兼论扬州市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D]. 吴志斌.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6)
  • [10]论转轨时期我国劳动关系的制度变迁[D]. 高新会. 暨南大学, 2006(06)

标签:;  ;  ;  ;  ;  

民营企业不能成为《劳动法》实施的盲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