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燕化公司工会召开职工技术协会表彰大会

北京燕化公司工会召开职工技术协会表彰大会

一、北京燕化公司工会召开职工技协表彰大会(论文文献综述)

冀协[1](2004)在《北京燕化公司工会召开职工技协表彰大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本刊讯 日前,燕化公司工会在公司二楼大厅召开职工技协表彰大会,近30名理事出席了会议。燕化公司工会主席崔国旗主持会议并讲了话,燕化公司职工技协副主席、工会副主席任进祥宣读了表彰决定,技协秘书长许兴礼作工作报告。

燕化,龚轩[2](2002)在《北京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工会召开七届十一次工会委员(扩大)会》文中研究指明 日前,北京燕化公司工会第七届十一次委员(扩大)会,来自35个基层单位的39名工会委员和工会主席参加了会议。会议通过了燕化公司工会主席崔国旗同志代表工会作

陈伶浪[3](2020)在《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研究》文中认为劳动模范(简称劳模)是党和政府授予在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取得显着成绩的劳动者的一种崇高荣誉称号。劳模精神是通过劳模行为体现的,并通过劳模表彰得到承认,是劳模在社会实践中所展现的价值观念、道德风范、精神风貌、行为准则等。早在20世纪30年代,中央苏区瑞金就涌现了劳模表彰运动的雏形。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劳模表彰工作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把劳模表彰作为发动群众、联系群众、为了群众的制度固定下来。一部我国劳模运动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奋斗史、振兴史。一代又一代劳模以平凡的劳动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伟大劳模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积极倡导下,历经近90年的演化,劳模精神的内涵功能不断丰富完善、示范引领作用越来越凸显,是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劳模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始终把其作为影响、带动和鼓舞亿万劳动群众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步而不懈努力的风向标和精神动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在劳模座谈、考察调研、劳模大会等不同场合多次就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充分发挥劳模作用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对进一步在全社会广泛弘扬劳模精神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为发扬光大劳模精神提供了根本遵循、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描绘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宏伟蓝图,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新时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劳模精神无疑是新时代最具感召力、凝聚力和影响力的精神力量。因此,加强对劳模精神的研究,挖掘、阐释这一“精神富矿”的内涵功能、时代价值、弘扬路径等,对于充分焕发亿万职工群众的劳动热情、激发职工群众的创新活力、迸发职工群众的无穷力量,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建功立业、展现风采、再铸辉煌,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正是以劳模精神起源于何时?劳模精神的内涵是什么?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有何困境?新时代如何弘扬劳模精神?这4个问题为主线进行探析研究。首先追溯了劳模表彰运动的历史起源,以及劳模精神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所发挥的巨大精神引领作用,并创造性地将我国劳模精神内涵的嬗变历程划分为萌芽期(新中国成立以前)、雏形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发展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成形期(改革开放新时期)、完善期(新时代),同时针对每一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劳模精神所展现的特色加以研究。在此基础上,比较详细解读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的深刻含义以及劳模精神所具有的激励教育、示范引领、文化影响等功能作用,而后得出我国劳模精神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感染力和影响力,从实践层面看得益于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主流媒体的大力宣传、人民群众的广泛尊崇、工会组织的积极作为以及劳模群体的自我弘扬;从理论层面看,其根本原因在于有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作为理论基石、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指导思想作为理论基础、习近平关于劳模精神的重要论述作为理论指导。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的十九大绘就了新时代的宏伟蓝图,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新时代仍然是一个奋斗的时代,需要有劳模精神的力量、劳模精神的作用、劳模精神的激励,从而进一步激发广大劳动群众以脚踏实地的干劲、勇往直前的闯劲、攻坚克难的钻劲建功新时代。然而,在现实工作中,劳模精神的弘扬也确实遇到了一些困境和问题,本文阐述了社会认识偏差、社会功利化、多元价值观、西方意识形态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分析了由于普通劳动者地位有所弱化、工人阶级归属感有所淡化、劳模管理服务仍存在薄弱环节、劳模精神宣传教育还不够到位等原因所造成的不利影响。面对这些困境和问题,本文阐明了全社会只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坚持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四最”劳动精神,坚持倡导正确的劳动观,就能提高认识、主动作为,自觉弘扬、传承、践行劳模精神,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要创新方式方法、完善制度保障、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等意见建议。

李晓宁[4](2020)在《交流与认同:北京市丰台区方庄小区居民关系的民俗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近郊兴建了大量的高层商品楼小区,众多居民从内城迁往城郊的商品楼住宅区。这些新兴城市社区是居民交流关系生成的重要文化空间,本文以北京的方庄小区为个案,采用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的方法,收集生动的个人叙事,主要从日常交流实践的视角探究社区居民的居住关系。地处南二环与南三环之间的方庄小区是北京市政府于1984年正式批准开发建设的高层集合住宅小区。1992年全部完工的方庄是当时北京市规模最大的住宅区,也是北京市最早对个人和外籍人士销售商品房的住宅区。它所代表的是在各个城市周边开始发生的城市居民与郊区农民集聚于同一社区的新型居住关系。方庄小区是由原地的农民、个人置业者、带有企业和单位分配住房政策性质的集团购房者所共同组成,这种居住关系的生成,意味着全体居民将要经历一个社区认同与文化融合的公共文化实践的过程。居民的共同体意识并不是像原来所在村落那样成为一种绝对的需要,不同的年龄群体或者性别群体会根据不同的需求构成各自的日常交流方式。在社区公共生活秩序的建构中,不同的交往行为具有不同的意义。本文设置了几个基本问题来进行研究:家庭生活需求的满足中居民的日常交流实践,个人娱乐需求满足中居民的日常交流实践,服务性的社区公益活动的参与和社区认同,基于社区生活的文艺创作对于社区认同的作用。从家庭层面来看,家庭的日常生活虽然不依赖但也不能完全离开居住社区。从个人层面来看,拥有不同的业余爱好与修养背景的居民结成形式多样的趣缘群体。参与个人喜爱的兴趣团体成为个人融入社区的重要方式。此外,社区新型居住关系的建构离不开居民自觉自愿进入公共领域从事公益活动,做出各种实际的奉献。居民自发创作关于社区生活的文艺作品包含居民的真实感受与想象,这些文艺作品激发了人们关于社区的想象,从而增进了对社区的认同。城市社区居民进行着形式多样的日常交流实践,这些交流既满足着家庭生活的需求,也满足着个人娱乐休闲的需要。居民在社区公益活动参与中获得个人成就感与社区认同感,活动参与促进了人们之间的交流。社区生活催生人们的文艺创作,这些包含真实与想象的创作促进对社区共同体的想象,从而达成认同。不管个人生活还是家庭生活都无法脱离社区,基于不同需求的交流实践构成对社区共同体的认同。虽然方庄小区具有特殊性,居民构成关系呈现多元特征,因其成立时间较早,人们经历了比较充分的社区公共生活秩序以及文化建构的过程,积累了丰富经验,值得我们去研究。我们注意到家庭在社区日常交流中的重要作用,也注意到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在未来城市社区的发展过程中,民俗学以城市居民小区为单元进行研究是可靠且具有操作性的一种方法。从文化交往的意义,关注居民如何积极建立互动合作和相互服务的关系,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传统的居住关系在蜕变为一种新型居住关系过程中,仍然保留了传统生活文化的核心价值和基本精神。如何通过交流实现认同是本文的核心问题,将个案置于整个中国城市发展中,民俗学应该关心人们的文化需求以及他们如何创造自己满意的生活,他们不断提出新需求从而建立了当前灵活多样的合作形式与日常生活交流方式。

本刊编辑部[5](2019)在《肩负主力军光荣使命 为祖国发展添砖加瓦——新中国开展的劳动竞赛活动发展综述》文中研究指明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国工会组织开展"劳动竞赛活动"65周年。劳动竞赛活动,作为促进经济发展、推动企业进步、提高职工素质的重要途径,作为工会融入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载体,在新中国发展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提起劳动竞赛,一般指职工经济技术工作的统称,包括生产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技术攻关、技术协作、发明创造、岗位练兵、技术比赛等。

叶介甫[6](2019)在《孟泰:钢铁战线的老英雄》文中认为孟泰,原名孟瑞祥、孟宪钢,1898年8月17日出生于河北丰润县。曾任鞍钢炼铁厂配管组组长、技术员、副技师、炼铁厂副厂长、鞍钢工会副主席。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全国着名劳动模范,曾8次受到毛泽东的接见。他先后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出席中国工会第七、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执行委员。"高炉卫士"、劳动英雄,就是孟泰留给世人最鲜明的形象。1967年去世,终年69岁。1986年4月30日,鞍钢公司在大白楼前隆重举行

叶介甫[7](2019)在《孟泰:新中国第一代全国劳动模范》文中认为孟泰,原名孟瑞祥、孟宪钢,1898年8月17日出生于河北丰润县。历任配管组长、技术员、副技师、炼铁厂副厂长、鞍钢工会副主席等职。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全国着名劳动模范,曾8次受到毛泽东的接见。他先后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出席中国

周晓瑾[8](2018)在《《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文中提出《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是党的政治宣传的具体方式之一,其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贡献了巨大力量。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政治宣传理论,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思想宝库。但是,时代的发展却暴露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的局限性,民众主体意识的高涨、价值观的多元化、新媒体的勃兴、使《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面临巨大挑战,于此,非改进其报道无以阻止《人民日报》“英模报道”之颓势。本文在绪论部分梳理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研究的历史和界定了相关核心概念。第一章分别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苏联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和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并介绍了《人民日报》创刊和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其“英模报道”的历史起源与报道栏目变化。第二章分析了英模报道中的“英模”构成情况。通过结合不同时期《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数量和类型的变化统计表,分析了变化的整体趋势和不同阶段的发展态势。在第三章中,论文分时期呈现了英模报道数量变化和英模报道类型变化、分析了报道英模的形象变化和形象变化的原因,最后阐述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形象变化造成的社会效应。论文第四章主要论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对《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构成的挑战和改进英模报道的建议。具体而言,《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面临宣传理论更新的挑战、社会价值多元和英模精神单一的挑战以及政治宣传效应衰退的挑战。应对挑战,首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宣传理论的基本原则、立场和方法,其次,要坚持新闻宣传的“三贴近原则”,再次,要改进报道方式、技巧和风格,最后,要运用新媒体技术提升英模报道的实效性。

穆星妍[9](2018)在《基于首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的职工教育模式创新研究》文中认为首都在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层面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作为首都的建设者,首都职工素质更是首都的一张名片。基于此,北京市总工会于2010年出台“1+6”文件,其中包括《关于推进首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的实施方案》,明确要建立和完善以职工素质教育、技能人才培养、创新成果应用三大体系为基本框架的首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该工程立足于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企事业单位发展、服务职工职业发展的定位,坚持“服务开放共建多赢”理念,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从企业和职工需要出发,以职业能力建设为核心,创造开放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大力开展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激励广大职工以创新精神在转型发展中发挥主力军作用。多年来,首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通过公益大讲堂、通用能力培训、首都农民工大学生助推计划、职工心理咨询与培训、学分银行计划、在职职工职业发展助推计划、技术工人职业培训、岗位练兵活动、科学家走进职工创新工作室、青年职工拓展训练、职工读书征文、首都职工电子图书馆阅览卡、教材图书赠送等系列活动,为职工成才成长提供机会、铺平道路。首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是职工教育创新模式的一个成功案例,其在组织方式、项目设置方面具有鲜明特色,积累了诸多实践经验。本研究基于该工程的创新模式进行分析,力求完整总结出首都职工教育的创新模式。论文通过对职工教育研究现状的梳理,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终身教育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为视角,梳理职工教育发展沿革。分析了传统职工教育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缺少组织引导、教育途径欠统筹、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组织者定位不清等。阐述了首都职工教育必须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从组织方式和项目设置两个维度,具体分析了首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在职工教育模式创新方面的探索与效果。并对该工程的优势进行总结,以及提出优化发展的一些建议。在社会与经济发展经历深刻变革的今天,首都职工的教育工作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北京市总工会及时出台的首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是助推劳动者素质提升、助力企业发展、带动全社会迈向新时代的重要途径,该工程的深入开展必将带来职工教育创新模式。对于该创新模式的研究,有利于更深刻印证该工程实施的必要性。特别是提炼出该工程在职工教育上的创新模式能够得以推广,进而为其他省市的职工教育工作提供借鉴。

刘博[10](2017)在《Z市工会经费管理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工会经费是工会组织贯彻实施工运方针、履行工会社会职能、开展工会工作的物质基础,工会财产是否安全、完整关系到工会组织能否更好的贯彻实施工运方针,全面履行社会职能,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增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工会各项经费的使用、财产管理和所属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都要接受会员群众的审查监督。随着Z市经济发展和会员工资水平的提高,工会经费税务代收、财政划拨、自收经费等工作的深入推进,工会组织数量和工会会员人数在逐年增多,工会经费收缴数额保持持续、稳步增长,工会经费的财力和物力进一步提高,这为工会各项工作的顺利施行和工运事业的发展强有力的物质保障。然而,工会经费资金充裕后,因为缺少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和先进的财务管理思想,在对经费的管理上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基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基础理论,采用文献法、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对Z市总工会工会经费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主要从工会经费收缴率低、支出结构不合理、结余资金的长期闲置三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剖析,究其原因,主要源于预算管理不科学、经费运行管理效率低、内部控制不健全、经费审查监督工作不到位,从提高工会经费管理的认识、完善工会经费管理制度、完善组织建设加强业务学习、加强监管严格执行内控制度、构建绩效评价体系的角度,提出完善Z市总工会经费管理的对策,以期提高经费管理水平,尽最大可能实现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目的,履行好维护职能、建设职能、参与职能和教育职能这四项工会的基本职能。

二、北京燕化公司工会召开职工技协表彰大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燕化公司工会召开职工技协表彰大会(论文提纲范文)

(3)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可能创新之处
    1.6 存在的不足
第2章 我国劳模精神内涵的演化过程及经验启示
    2.1 我国劳模精神内涵的演化过程
        2.1.1 新中国成立前——劳模精神内涵的萌芽期
        2.1.2 新中国成立初期——劳模精神内涵的雏形期
        2.1.3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劳模精神内涵的发展期
        2.1.4 改革开放新时期——劳模精神内涵的成形期
        2.1.5 新时代——劳模精神内涵的完善期
    2.2 劳模精神发展历程的经验启示
        2.2.1 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2.2.2 主流媒体的大力宣传
        2.2.3 人民群众的广泛尊崇
        2.2.4 工会组织的积极作为
        2.2.5 劳模群体的自我弘扬
第3章 劳模精神的内涵功能及弘扬意义
    3.1 劳模精神的主要内涵
        3.1.1 爱岗敬业、争创一流
        3.1.2 艰苦奋斗、勇于创新
        3.1.3 淡泊名利、甘于奉献
    3.2 劳模精神的功能作用
        3.2.1 劳模精神的激励教育功能
        3.2.2 劳模精神的示范引领功能
        3.2.3 劳模精神的文化影响功能
    3.3 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的现实意义
        3.3.1 弘扬劳模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3.3.2 弘扬劳模精神是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有力保证
        3.3.3 弘扬劳模精神是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的客观需要
第4章 劳模精神的理论诠释
    4.1 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是劳模精神成因的理论基石
        4.1.1 劳动创造人和人类社会
        4.1.2 劳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
        4.1.3 劳动创造价值
        4.1.4 劳动理应得到社会尊重
    4.2 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指导思想是劳模精神产生的理论支撑
        4.2.1 工人阶级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强大阶级力量
        4.2.2 工人阶级是我国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
        4.2.3 工人阶级是中国共产党最坚实和最可靠的阶级基础
        4.2.4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
    4.3 习近平关于劳模精神的重要论述是劳模精神发扬光大的理论指导
        4.3.1 劳模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4.3.2 劳模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丰富发展
        4.3.3 劳模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第5章 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遇到的困境及其原因
    5.1 弘扬劳模精神的社会认识偏差
        5.1.1 劳模精神缺乏时代性
        5.1.2 劳模精神缺乏民本性
        5.1.3 劳模精神缺乏普遍适用性
    5.2 影响劳模精神弘扬的主要因素
        5.2.1 弘扬劳模精神受功利化的负面影响
        5.2.2 弘扬劳模精神受多元价值观的负面影响
        5.2.3 弘扬劳模精神受西方意识形态的负面影响
    5.3 弘扬劳模精神遇到困境的原因分析
        5.3.1 普通劳动者的地位有待进一步提高
        5.3.2 工人阶级的归属感有所淡化
        5.3.3 劳模的管理服务还存在薄弱环节
        5.3.4 劳模精神的宣传教育工作不够到位
第6章 新时代大力弘扬劳模精神的对策建议
    6.1 提高弘扬劳模精神的社会认识
        6.1.1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
        6.1.2 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6.1.3 坚持弘扬“四最”劳动精神
    6.2 创新弘扬劳模精神的方式方法
        6.2.1 注重发挥传统媒体的主渠道作用
        6.2.2 注重提高新媒体的宣传效能
        6.2.3 注重加强劳模纪念场所建设
        6.2.4 注重创作劳模影视作品
    6.3 完善弘扬劳模精神的制度保障
        6.3.1 着力加强党对弘扬劳模精神工作的领导
        6.3.2 着力深化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6.3.3 着力提高技术工人待遇
        6.3.4 着力提升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质量
        6.3.5 着力发挥工会组织作用
    6.4 营造弘扬劳模精神的良好社会氛围
        6.4.1 聚焦科学选树劳模
        6.4.2 聚焦加强劳模培养教育
        6.4.3 聚焦切实关心爱护劳模
        6.4.4 聚焦营造学习劳模、争当劳模的良好环境和条件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4)交流与认同:北京市丰台区方庄小区居民关系的民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论文的结构
    五、资料的来源
    六、创新点
第一章 北京城郊不同的居住关系
    第一节 北京内城居住关系
        一、北京城市空间格局
        二、胡同里的四合院和大杂院
        三、邻里之间的生活互助
        四、邻里之间的信仰结社
    第二节 近郊菜农村落
        一、近郊农村
        二、作为生产共同体的村落:蔬菜种植
        三、作为生活共同体的村落
    第三节 北京住宅:从平房到高楼
    小结
第二章 从蒲黄榆到方庄小区
    第一节 搬迁上楼:村落共同体的解体
    第二节 北京首个商品楼住宅区
        一、方庄地区的建立
        二、方庄地区的居民组成
        三、空间资本化与城市居住空间的高楼化
    小结
第三章 小区中家庭之间的交流
    第一节 以舞为媒:“越跳越熟,越跳越亲”
        一、舞队之中
        二、舞场之外
    第二节 共享养娃与家长社交:“快乐小陶子”公益绘本读书会
        一、扎根社区的亲子阅读
        二、社区之内的居民交流实践
        三、走出社区的儿童集体活动
    小结
第四章 休闲模式与社区认同
    第一节 方庄民间艺术馆
        一、从地下群租房到方庄民间艺术馆
        二、串珠手工艺术班
    第二节 美娘合唱团
    第三节 书画协会
        一、“这是我的另一个家”
        二、以书画结友
    第四节 围圈踢毽
        一、作为传统体育运动的踢毽
        二、结伴踢毽
    第五节 社区邻里节
    小结
第五章 作为公共服务的社区参与
    第一节 寻找地方历史、手绘方庄地图
        一、寻找“蒲黄榆”的由来
        二、手绘方庄地图
    第二节 “十姐妹”志愿环保服务队
    第三节 治安巡逻队
    第四节 八老议政团
    第五节 “掌上四合院”
        一、掌上四合院
        二、从网络社群到面对面交流
    小结
第六章 社区的想象与建构
    第一节 作为心理认同的集体想象
    第二节 “想象的共同体”:社区生成的重要方式
        一、社区小报《方庄生活》
        二、网络互动
        三、参与和旁观:个人叙事的社区活动
    第三节 社区的真实与想象:围绕社区生活的文艺创作
        一、文字书写:现代社区的重要认同方式
        二、观看与记录:方庄的光影记录
        三、歌唱“我们的社区”
        四、画中“方庄”
    小结
结语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肩负主力军光荣使命 为祖国发展添砖加瓦——新中国开展的劳动竞赛活动发展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追源头
    “劳动竞赛”掀热潮
改革潮
    “五小”活动促革新
时代风
    丰富形式创辉煌
展未来
    而今迈步从头越

(6)孟泰:钢铁战线的老英雄(论文提纲范文)

在动荡和苦难中煎熬
被命名为特等功臣
毛主席高兴地说:“钢铁战线的老英雄,我们欢迎你,祝贺你!”
同行们称他为“高炉神仙”

(7)孟泰:新中国第一代全国劳动模范(论文提纲范文)

在动荡和苦难中煎熬
获特等功臣称号
毛主席高兴地说:“钢铁战线的老英雄,我们欢迎你,祝贺你!”
同行们称他为“高炉神仙”

(8)《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和核心概念界定
        (一)研究方法
        (二)核心概念界定
    五、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创新点
第一章 政治宣传与《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中国化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概述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在苏联的实践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中国化
    第二节《人民日报》的创刊
        一、创刊及发展
        二、功能地位
    第三节《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一、英模报道的历史起源
        二、“英模报道”与《人民日报》新闻报道栏目变化
第二章 英模报道中的“英模”构成
    第一节 历年英模报道总量统计
        一、报道统计概述
        二、报道数量与分布
    第二节 英模构成的类型分布
        一、英模行业结构分布
        二、英模性别结构分析
        三、英模的政治面貌结构统计
    第三节 英模报道的品质结构分析
        一、政治品质
        二、劳动品质
        三、道德品质
第三章 《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演变
    第一节 建国头十七年《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一、数量变化
        二、英模形象
        三、形象变化之原因
        四、社会效应
    第二节 极“左”时期《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一、数量变化
        二、英模形象
        三、变化原因分析
        四、社会效应
    第三节 改革开放时期《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一、报道数量变化
        二、形象分析
        三、形象变化之原因
        四、社会效应
第四章 《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的挑战及其应对
    第一节 英模报道的挑战
        一、新时代需要新宣传理论
        二、社会价值观多元,英模精神单一
        三、政治宣传的效应衰退
    第二节 改进英模报道的建议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宣传理论的基本原则、立场、方法
        二、群众路线理论的实践与坚持新闻宣传的“三贴近原则”
        三、改进报道方式、技巧、风格
        四、新媒体技术运用与提升英模报道实效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1950 年—1965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附录二:1966 年—1976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附录三:1977 年—2002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基于首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的职工教育模式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理论基础
        1.4.1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1.4.2 终身教育理论
        1.4.3 人力资本理论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创新点
        1.6.1 研究内容的创新
        1.6.2 研究视角的创新
第二章 职工教育模式创新的发展背景
    2.1 概念界定
        2.1.1 职工教育
        2.1.2 职工教育模式
        2.1.3 职工教育模式创新
    2.2 国内外职工教育发展状况
        2.2.1 国外职工教育发展状况
        2.2.2 国内职工教育发展状况
    2.3 传统职工教育面临的问题
        2.3.1 缺少组织引导
        2.3.2 教育途径欠统筹
        2.3.3 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
        2.3.4 组织者定位不清
    2.4 新时代背景推动职工教育模式创新
        2.4.1 社会发展新要求
        2.4.2 企业增强竞争力的需要
        2.4.3 职工个人发展的需求
第三章 首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组织方式创新
    3.1 首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概述
    3.2 工会牵头进行组织与协调
        3.2.1 素质工程成为工会履职有效途径
        3.2.2 工会为职工切实解决在职学习问题
    3.3 各政府部门与学校协同参与
        3.3.1 开创多方协同参与的新型组织模式
        3.3.2 多方共赢是协同参与模式的运行基础
    3.4 专业成人高校发挥重要作用
        3.4.1 专业成人高校参与职工教育义不容辞
        3.4.2 创新课程设计方式以满足职工与企业需求
        3.4.3 规范教学及考核环节
    3.5 推行单位会员制管理方式
        3.5.1 单位会员制扩大职工教育覆盖面
        3.5.2 单位与个人都在会员制中受益
第四章 首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项目设置创新
    4.1 公益大讲堂
        4.1.1 讲座内容丰富紧跟时代主题
        4.1.2 沉浸式教学提高职工学习参与度与积极性
    4.2 通用能力培训
        4.2.1 灵活开设规范化通识课程
        4.2.2 实用内容促进职工综合素质提高
    4.3 技能人才培养项目
        4.3.1 系列活动促进职工岗位胜任力提升
        4.3.2 联动机制助力完善技能人才培养过程
    4.4 网上学习超市
        4.4.1 资源丰富的会员服务平台
        4.4.2 远程方式为职工主动学习提供便利
第五章 首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优势及对策建议
    5.1 优势总结
        5.1.1 发挥工会纽带作用统筹职工教育工作
        5.1.2 多部门协同推进机制是运行保障
        5.1.3 设置多种模块组合的培训方式
        5.1.4 企业深度参与促进职工与企业双赢
    5.2 尚存问题
        5.2.1 培训受众层次单一
        5.2.2 已有课程内容更新较慢
        5.2.3 续接普通高校课程受限
    5.3 对策建议
        5.3.1 有针对性开发分层教学模式
        5.3.2 定期为已有课程补充新鲜案例
        5.3.3 接入“学银在线”连通更多优质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Z市工会经费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第二章 Z市总工会简介及经费管理特点
    第一节 Z市总工会的概况
        一 Z市总工会发展历程
        二 Z市总工会的组织机构设置
        三 Z市总工会的议事决策机制
    第二节 工会经费管理的特点
        一 独立自主的经费管理体制
        二 法律确定的经费来源渠道
        三 法律明确的经费用途
第三章 Z市工会经费管理的现状
    第一节 Z市工会经费收缴现状
        一 经费收缴分成比例及管理体制
        二 经费收缴方式
        三 经费收入情况
    第二节 Z市工会经费使用现状
        一 2016年经费支出结构
        二 经费支出规模三年以来变化
    第三节 Z市工会经费结余资金管理方式
第四章 Z市工会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经费收缴率低
        一 实行财政划拨的工会计算基数不准确
        二 对实行税务代征的工会业务指导不足
        三 对实行自主收缴的工会收缴目标定制不及时
    第二节 经费支出结构不合理
        一 职工活动支出和维权支出占比不高
        二 业务支出占比过低
        三 行政支出占比过高
    第三节 支出效益不理想
        一 预算完成效果差
        二 缺乏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
    第四节 结余资金收益性差
        一 片面强调结余资金的安全性
        二 没有合理的利用理财工具
第五章 Z市工会经费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预算管理不科学
        一 对预算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二 编制预算缺乏科学性
        三 预算执行过程中和各部门缺乏沟通
        四 缺乏科学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
    第二节 经费运行管理效率低
        一 财务人员及领导对投资风险认识不足
        二 对人员的绩效考核激励机制不健全
        三 财务人员对风险投资业务能力不足
    第三节 内部控制不健全
        一 单位层面内部控制
        二 业务层面内部控制
    第四节 经费审查监督工作不到位
        一 经审领导配备不合理
        二 经审组织不健全
        三 经审制度落实不到位
        四 经审专用经费无保障
第六章 完善Z市工会经费管理的建议
    第一节 提高对工会经费管理工作的认识
        一 动员市总全员提高对预算工作的认识
        二 提高财会人员对工会经费投资风险的认识
        三 提高经审干部对工会经费审计监督职责的认识
    第二节 完善工会经费管理制度
        一 完善预算管理制度
        二 完善收缴考核办法
        三 完善单位层面内部控制制度
        四 健全工会经费审查制度
    第三节 完善组织建设加强业务学习
        一 加强财会人员对理财与投资业务的学习
        二 完善经审组织建设
    第四节 加强监管严格执行内控制度
        一 严肃执行预算
        二 加强业务层面内部控制
    第五节 建立支出绩效评价体系
        一 制定绩效评价工作方案
        二 实施绩效评价
        三 对评价结论进行绩效分析
第七章 结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论文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四、北京燕化公司工会召开职工技协表彰大会(论文参考文献)

  • [1]北京燕化公司工会召开职工技协表彰大会[J]. 冀协. 工会博览, 2004(01)
  • [2]北京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工会召开七届十一次工会委员(扩大)会[J]. 燕化,龚轩. 工会博览, 2002(04)
  • [3]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研究[D]. 陈伶浪. 吉林大学, 2020(03)
  • [4]交流与认同:北京市丰台区方庄小区居民关系的民俗学研究[D]. 李晓宁. 山东大学, 2020(07)
  • [5]肩负主力军光荣使命 为祖国发展添砖加瓦——新中国开展的劳动竞赛活动发展综述[J]. 本刊编辑部. 工会博览, 2019(28)
  • [6]孟泰:钢铁战线的老英雄[J]. 叶介甫. 工会信息, 2019(18)
  • [7]孟泰:新中国第一代全国劳动模范[J]. 叶介甫. 中华魂, 2019(08)
  • [8]《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D]. 周晓瑾. 兰州交通大学, 2018(01)
  • [9]基于首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的职工教育模式创新研究[D]. 穆星妍. 北京邮电大学, 2018(10)
  • [10]Z市工会经费管理问题研究[D]. 刘博. 郑州大学, 2017(06)

标签:;  ;  ;  ;  ;  

北京燕化公司工会召开职工技术协会表彰大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