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质低效杉木次生林分类与评价

低质低效杉木次生林分类与评价

一、低质低效杉木次生林的分类与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贾丹[1](2021)在《低质林带状改造对土壤微生物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大兴安岭林区作为我国重要的林区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但是由于一些自然和人为的因素,使得大兴安岭林区产生了较多的低质林。为了提升大兴安岭地区森林质量、改善森林生态功能,在2009年通过带状改造模式对大兴安岭翠峰林场内的低质林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造。改造宽度分别为6m(ZM6)、10m(ZM10)、14m(ZM14)和18m(ZM18),并以未改造的样地作为对照样地(ZM0)。本项研究监测并统计了 2014至2017年5块样地内的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呼吸速率等土壤环境因子的指标。提取2014年土壤样本中的总DNA,进行了土壤细菌(16s rDNA)和真菌(ITS 1)的高通量测序,进行了土壤细菌和真菌的OTU构成、种群分类、Alpha分析、Beta分析等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分析,并将多样性分析结果与土壤环境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同时利用传统的微生物稀释培养法培养并记录了 2014至2017年所有样地内每克干土中可培养的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并将微生物的数量和土壤环境因子做了相关性分析。本项研究可以清楚地揭示大兴安岭地区土壤微生物(真菌和细菌)的结构组成,微生物对带状改造的响应,土壤微生物与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同时也可以探究带状改造对森林土壤环境因子的影响。通过本项目的结果可以为带状改造提供理论依据,优化最佳改造条件,对改善大兴安岭地区现有低质林的状况,提高大兴安岭地区森林生产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本项研究得到了如下结果:(1)5块样地内的15个土壤样品中共测得质控后的真菌序列697 688条,细菌序列857 425条。在相似度97%的情况下,ITS序列中共得到8085个OTU,分属于6个已知真菌门和368个已知真菌属。16s rDNA序列中共得到28001个OTU,可分类的土壤细菌分属于36个菌门186个菌属。5块样地内的优势真菌菌门为担子菌门和子囊菌门,优势菌属为红菇菌属和丝盖伞属。经改造的区域内主要植物致病真菌较少,适合造林,且尤为适合松科和桦木科幼苗的栽植更新。优势的细菌菌门为Proteobacteria、Acidobacteria和Gemmatimonadetes,优势菌属为 DA101、Rhodoplanes和Bradutihizobium。该区域内益生菌相对丰度大,适合植被生长和造林。(2)5块样地内检出的细菌物种数只有ZM14低于对照样地,其余均高于对照样地。ZM18样地内物种检出数与多样性指数等指标均为所有样地中最高。5个处理中细菌的ACE指数与Chao1指数的规律相同,均为ZM18>ZM10>ZM6>ZM14>ZM0。采伐宽度与细菌多样性指数Chao1、ACE呈显着正相关。真菌检出物种数方面与多样性指数的结果只有ZM10高于对照样地。(3)PCA分析中,4种处理共解释土壤细菌23%的变异量,带宽为10米的改造带是土壤细菌变异的主要因素。5块样地内细菌共聚成两类,ZM14独立为一类,其余4块样地聚成一类。ZM0与ZM18样地内在细菌门水平上的亲缘关系最近。真菌方面,4种处理共解释土壤真菌29.35%的变异量,ZM6为土壤真菌变异的主要因素。5块样地内真菌共聚成两类,ZM14与ZM6聚成一类,ZM0、ZM10、ZM18聚成一类。ZM18与ZM0样地内在真菌门水平上的亲缘关系最近。(4)带状改造后第5年,土壤有机质、全磷、含水率、容重、总孔隙度等5项指标与对照样地(ZM0)的差异不显着。酸碱度、全磷、总孔隙度方面,随着宽度增加呈现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ZM10样地达到最小值。有机质、全氮、全钾三项指标随采伐宽度增加均呈现下降趋势。含水率随宽度增加呈现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且ZM6样地为最小值。土壤呼吸速率的变化趋势为ZM0、ZM6与ZM14的数值随带宽的增加而增加,且均小于未采伐样地,而带宽为18米时土壤呼吸速率明显高于其它样地。采伐后的样地的土壤温度变化趋势为先减小再增大,而土壤湿度是先增大再减小。(5)8个土壤因子引起了土壤微生物58.74%的变异率,ZM6样地内优势菌为硝化螺旋菌门,总氮和SP。两者正相关。ZM10样地内真菌有子囊菌门、球囊菌门、壶菌门、接合菌门、细菌为厚壁菌门、疣微菌门。与土壤容重呈正相关,与总氮和SP呈负相关。ZM18样地内优势真菌为担子菌门、sp38,细菌为变形菌门、放线菌门、绿弯菌门拟杆菌门、酸杆菌门、芽单胞杆菌、AD3,与pH和总磷呈正相关,与总有机质、总钾和土壤含水量呈负相关。(6)改造带宽度为10m的样地内土壤真菌的多样性最丰富,土壤细菌的多样性仅次于ZM18样地,结合改造对土壤环境因子的影响等综合情况来看,在地形地势、气候、坡向等基本相同的条件下,带宽为10m的带状改造的效果最好

侯贵荣[2](2020)在《晋西黄土区低效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晋西黄土区蔡家川流域内林龄相近的刺槐林(Robinia pseudoacacia Linn.)、油松林(Pinus tabulaeformis Carr.)、刺槐?油松混交林为研究对象,以山杨(Populus davidiana Dode)?栎类(Quercus dentata Thunb.)次生林为对照,基于林地调查和固定观测的方法获取林分结构(林分密度、树高、胸径、郁闭度、冠幅、叶面积指数、林分角尺度、林木竞争指数、林木大小比和林层指数)、基于吉县国家生态定位站定位观测设施获取不同林分结构对应的水土保持功能(水源涵养功能、土壤保育功能和蓄水减沙功能)等基础数据,对四种林分的林分结构和水土保持功能进行特征分析及综合评价,确定急需开展林分结构优化的林分类型,在此基础上,开展低效林的判别、分类分级、低效成因以及林分结构优化配置研究。本文通过林分结构和水土保持功能的耦合关系判别出能够提高水土保持功能的可调控的林分结构因子,解析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影响路径及影响强度,并量化林分结构因子的调控范围和阈值。本研究拟解决以调控林分密度为主的低效林林分结构优化关键技术,为实现晋西黄土区水土保持林林分结构精准调控、空间配置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就林分结构而言,刺槐林、油松林和刺槐×油松混交林等人工林林分密度分布存在较大差异性,次生林林分密度分布较为均匀。四种典型林分结构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和较大的差异性,不同林分水平结构呈现较强的规律性,而垂直结构规律性较弱。混交林各林分结构因子分布特征比纯林更接近于次生林,宜营造混交林。(2)关于水土保持功能,四种典型林分中混交林水源涵养功能最优,次生林土壤保肥功能高于人工林,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高于氨态氮、硝态氮和速效磷,次生林蓄水减沙功能优于人工林,混交林地水土流失量相对刺槐和油松较少。四种林分水土保持功能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急需对人工纯林开展林分结构优化,因刺槐属于速生树种,其森林生态系统变化大于油松林,应优先开展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3)刺槐林水土保持功能低效判别及分类分级。根据刺槐林林分结构因子与水土保持功能综合指数(SWBI,0~10)分布特征曲线,以水土保持功能为导向,本研究将刺槐林划分为正常林分(SWBI为6~10,面积占比为63.59%)和轻度低效林分(SWBI为4~6,面积占比为16.41%)、中度低效林分(SWBI为2~4,面积占比为13.33%)和重度低效林分(SWBI为0~2,面积占比为6.67%),其中,研究区三种低效林总面积占比为36.41%。(4)刺槐林水土保持功能低效成因。三种低效林对水土保持功能有显着影响的林分结构因子类型整体相似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造成刺槐林轻度低效的主要林分结构因子包括:林分密度、树高、冠幅、叶面积指数;造成刺槐林中度低效的主要林分结构因子包括:林分密度、郁闭度、林木竞争指数、树高、角尺度;而造成刺槐林重度低效的主要林分结构因子包括:林分密度、郁闭度、树高、林木竞争指数、叶面积指数。不同等级低效林的结构和功能耦合结果还表明林分密度对其余主要林分结构因子具有显着影响作用。三种低效林主要林分结构中除了树高因子随低效等级增加呈减少趋势,其余结构因子表现为两极分化趋势,不合理的林分结构配置造成了低效刺槐林。此外,在研究区气候条件持续暖干旱化、林地土壤水分和养分含量低的综合影响下,刺槐林水土保持功能也每况愈下。(5)低效林林分结构优化。轻度低效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配置为:林分密度=1698株·hm-2,树高=11 m,冠幅=7.52 m2,叶面积指数=2.35;中度低效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配置为:林分密度=1529株·hm-2,郁闭度=0.66,树高=9.86m,林木竞争指数=2.14,角尺度=0.62;重度低效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配置为:林分密度=1459株·hm-2,郁闭度=0.61,树高=9.39m,林木竞争指数=2.03,叶面积指数=2.13。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种低效刺槐林优化后可比优化前其水土保持功能有望分别提高0.86倍、3倍和6倍,对不同低效林林分结构优化模型方程进行验证,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到的林分结构优化模型方程可接受用于水土保持功能综合值的估算(APE<10%)。实践中,林分密度是容易直接调控的因子,而树高、冠幅、郁闭度、叶面积指数、林木竞争指数和角尺度是不易直接调控的林分结构因子,基于此,本研究又通过三种低效刺槐林的主要林分结构影响因子与林分密度进行了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可通过调控林分密度实现其余林分结构因子的优化,并提出了不同程度低效刺槐林优化后的林分密度建议。(6)本研究通过刺槐林地土壤水分资源和土壤养分资源与林分密度的响应关系对低效林适宜林分密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晋西黄土区刺槐林适宜林分密度应控制在1400~1700株·hm-2之间。为了保证刺槐林的水土保持功能,应将刺槐林的林分密度控制在此范围内。

张俞[3](2020)在《喀斯特石漠化乔灌草修复机制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南方喀斯特石漠化地区面临着人地矛盾突出、植被退化严重、次生林分结构缺失、物种多样性低、稳定性差、生态经济功能低效等问题。乔灌草植被修复与林产业是石漠化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遏制石漠化发生、控制水土流失、维护脆弱生态系统稳定、保护物种多样性和提升经济水平等服务功能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推动石漠化地区的生态重建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地理学综合性与区域性的特点,结合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物种多样性、因地制宜、乔灌草对位配置可持续发展、多角度多领域养分平衡、植物群落演替、功能性状的权衡及对位配置等理论,2016-2020年,在代表南方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环境类型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择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施秉喀斯特为研究区,通过60个试验样地连续定位观测、71个优势种环境要素与植物性状数据进行采集与测试,围绕石漠化治理中乔灌草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示范与产业化推广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部署、分模块推进研究工作。重点从植被物种多样性与功能性状、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服务功能、林产业模式与技术集成、应用示范和验证推广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以期为国家石漠化治理工程提供科技参考。(1)探讨了物种和群落两个级别植物生理结构随石漠化等级的变化规律,阐明了植物多样性与功能性状特征,阐明了不同石漠化环境下植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和功能性状的差异及其对植物叶片-凋落物-土壤的养分的运移分配的影响。随着石漠化等级的降低物种多样性越高,群落立体性结构越明显。功能性状中乔木、灌木干物质含量高,抵御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强,草本植物更适合作为群落结构配置过程中的林下物种,其比叶面积277.18 cm2·g-1要高于乔木153.78cm2·g-1、灌木108.85 cm2·g-1两个演替阶段,具有较高的光补偿能力和生长速率,较低的强光耐受能力。与全球植物叶片养分含量相比较,石漠化地区植物叶片有较强的C储存能力(482.31 mg·g-1),表现为N缺乏而P充足。石漠化土壤变异性较高,中度以上石漠化环境土壤有机质分解和矿化速率较高,其养分含量低于植物叶片和凋落物。对比分析发现,无-潜在石漠化环境植物表观量子效率0.17 mol·mol-1要高于其他两个示范(0.054 mol·mol-1),这是植物生长的优势,林下植物在弱光环境中光合潜能高,光利用能力和制造有机能力强。潜在-轻度石漠环境乔木林植物生长优势是对光的利用范围广,具有高光饱和点和低光补偿点,对强弱光的适应能力强。有利于揭示石漠化环境植物群落生态过程及养分循环修复机理。(2)探讨了物种和群落变化规律的驱动因素,揭示基于物种多样性的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得出土壤环境因子对土壤酶、植物功能性状、养分运移的驱动机制,利用结构功能性状提出权衡策略和服务功能调控策略。土壤酶对石漠化程度响应方式不同,无-潜在石漠化环境影响酶活性的主导环境因子为SOC、TN、C:P、N:P;潜在-轻度石漠化主导环境因子为pH、TP;中度-强度石漠化主导环境因子为C:N、N:P、TN,各因子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存在功能冗余,部分酶活性因素受多个环境因子叠加影响。土壤环境因子影响植物功能性状驱动机制不同,无-潜在石漠化环境主控环境因子是SWC和TN;潜在-轻度石漠化主控环境因子为SWC、TN、N:P;中度-强度石漠化主控环境因子为SWC和SOC。土壤环境因子对植物养分的吸收驱动机制不同,无-潜在石漠化环境影响植物化学计量的主要驱动因子是C:P、N:P、TP;潜在-轻度石漠化影响植物化学计量的主要驱动因子为pH、TP、C:P、SOC;中度-强度石漠化影响植物化学计量的主要驱动因子是C:P、TP、C:N、SWC。因此,在石漠化治理中需要对主控因子进行施肥管理和养分运移保护。结构性状与生理性状间存在相关性,验证了叶经济谱的存在。71种不同功能型物种通过叶片性状间的权衡采取不同的环境适应策略。乔木树种多为缓慢投资-收益型物种,灌木多为快速投资-收益型物种。一般快速投资开拓性策略主要用于投资生长速率和获取能力快的物种;缓慢投资保守性策略主要用于投资养分储存效率的植物。将71个物种水源涵养和土壤保育性能进行排序发现乔木功能性状较高,灌木次之,草本最低,最后根据服务功能性状建造了12个功能群及调控策略。这对揭示生态过程及运作机制、预测群落演替趋势、提高整体服务性能具有重要意义。(3)根据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构建了不同石漠化环境乔灌草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发了共性关键技术,集成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生态修复与林产业技术体系。根据权衡策略和服务功能调控策略,在毕节撒拉溪构建了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生态修复保护与高效特色林产业复合经营模式,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生态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循环经营模式,施秉喀斯特研究区喀斯特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生态保护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持续经营模式,分别简称为“毕节模式”、“关岭-贞丰模式”和“施秉模式”。在模式中对现有成熟技术进行总结,研发了石漠化地区特色经济林种子贮存及处理、施肥管理、修枝整形、果实加工贮存、林间套种、衍生产业开发及可持续发展、乔灌草物种多样性维持、植物功能性状监测、植物功能群建造技术和功能性状调控等共性关键技术及技术体系。针对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提出了乔灌草立体配置、群落功能组合、规划诱导自然修复、特色经济林产业开发、林下养殖、权衡策略建造等技术集成。(4)构建的植被修复与林产业模式具有可操作性,应用示范效果良好,可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毕节模式、关岭-贞丰模式和施秉模式最适宜推广面积主要分布在南方石漠化地区,分别占南方8省区总面积的9.89%、5.26%和8.95%。2016年以来,在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和施秉喀斯特三个研究区实施乔灌草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应用示范,共计20个示范点,面积达到223 hm2,树立了治理典范,得到了百姓的广泛认可和积极响应,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得到了提高,2016-2020年植被覆盖率提高了4.77%,保土5 913.00 t/y,保水46 644 m3/y,经济林收入达到1 990.5万元/y,有效促进了石漠化植被修复及林产业化发展。通过GIS指标分级与权重计算、ArcGIS栅格数据空间分析,建立了海拔、降水、平均气温、坡度、人均GDP、人口密度、石漠化等级、土地覆盖、土壤类型、岩性等评价指标,对模式进行推广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在中国南方喀斯特8省区195.37×104 km2的面积上,毕节模式最适宜、较适宜、基本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推广面积分别为19.12×104 km2、36.17×104 km2、41.28×104 km2、51.72×104 km2、47.08×104 km2;关岭-贞丰模式分别为10.17×104 km2、31.14×104km2、46.13×104 km2、59.65×104 km2、48.28×104 km2;施秉模式分别为17.30×104km2、36.47×104 km2、48.27×104 km2、56.45×104 km2、36.88×104 km2。

李嘉悦[4](2019)在《兴安落叶松天然过伐林抚育改造效果评价》文中研究表明大兴安岭地区的森林经过自然灾害、人为因素的长期影响,森林资源被大量采伐,林分结构趋于单一、生态功能低下,森林质量下降,因此大兴安岭天然次生林的可持续经营亟待解决。本文以内蒙古大兴安岭潮查林场内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采取不同的改造方式,包括择伐后人工促进更新、人工促进更新、诱导混交林、抚育间伐,不同抚育间伐强度,(10%、20%、30%、40%)在五年的自然更新后,分析不同的改造方式对兴安落叶松次生林的林分生长、林分结构、林下植物多样性和生物量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的的影响,结果如下:(1)林分改造5年前后对比,经过营林改造后对林分蓄积量影响显着,胸径、树高和材积的年均生长量都有所增加,其中以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择伐后人工促进更新,样地林分的生长情况良好,有利于林分生长。材积增长量呈现与胸径增长量和树高生长量变化趋势相同;胸径年平均生长量为0.64cm、0.11cm、0.56cm、0.16cm、0.04cm,树高年平均生长量为1m、0.31m、0.66m、0.34m、0.04m,单株立木材积连年生长量0.0089m3·hm2、0.0015m3·hm-2、0.0050m3·hm-2、0.0017m3·hm-2、0.0007m3·hm-2,群落结构逐步演替为兴安落叶松为主要林型的林分,非目的树种山杨逐渐退化;而未经过任何改造自然生长的对照样地2012年调查时为7落3桦+杨,现在变为5落4桦+1杨,林分结构退化,兴安落叶松占比减小了。(2)林分改造提高了林下植物多样性,增加了林下生物量。改造后不同林下的植被的Simpson物种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物种丰富度指数都有所提高,不同改造方式下差异显着(P<0.05)。改造样地林下植物的物种数和个体数分别增加1,19,2,8;灌木层越桔为优势种,占各样地重要值的36%,草本层没有突出优势种,诱导混交林技术对植被层多样性指数的影响最为明显。(3)林分改造改善了土壤质量。土壤物理性质的容重与土壤孔隙度呈显着负相关,孔隙度越大,容重越小,其他物理性质变化无明显规律,需继续观测研究;不同改造土壤化学性质:不同改造方式下土壤的全磷(P)、有效磷(AP)、速效钾(AK)、铵态氮(NH4-)均高于对照样地,但不同方式间无明显显着关系(P>0.05)。(4)中强度的间伐(30%)的样地林木平均树高和平均胸径的生长最大,过高强度间伐会导致林木生长量下降。30%抚育强度可以提高林分蓄积量调整了林木的空间格局明显降低林木的枯死率明显,Shannon-Weiner指数Simpson指数在30%强度增加最多;在间伐强度40%林分的林下植被层生物量较好;土壤理化性质变化中以30%抚育强度效果最优。通过对采取不同改造后的兴安落叶松次生林林分生长状况、林下植被多样性及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分析得出不同的改造方式对整体林分的影响,选出人工促进更新技术适合林分生长的经营措施,为改造兴安落叶松次生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基础及技术指导。

王磊,张劲峰,马建忠,魏巍,胡青[5](2019)在《低效林分类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概述了森林退化的研究状况、低效林的概念及成因,提出应统一低效林的专用名称及词义。针对低效林类型划分与判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基于森林自然度、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研究的理念,建议在不同生态功能区划和立地环境条件下开展不同林分的生态系统功能研究,以此构建一套完整的可量化的低效林的分类技术体系。认为对低效林进行甄别与评价将有可能成为今后林业领域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丁波[6](2018)在《贵州马尾松、杉木低效林成因及调控研究》文中认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olata(Lamb.)Hook.]是我国南方主要造林树种,在贵州省广泛分布。我国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中国森林面积大,但生产力低,质量不高。我国森林蓄积平均为89.79m3/hm2,为世界平均水平的70%,贵州省平均仅为46.03m3/hm2,居全国14位,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1%。习近平总书记对着力提高森林质量作出了明确要求,国家林业局把提高森林质量作为重点内容列入“十三五”发展规划。贵州省杉木和马尾松林面积分别为163和160万hm2,造成马尾松、杉木低效林主要是密度大、立地条件质量差、稀疏残缺等,提高林分质量研究是林业行业当前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课题,也是我国当前林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根据贵州省12个县区第四次二类资源调查马尾松和杉木小班资料及临时样地和研究样地,并查阅文献,分析造成贵州省马尾松、杉木低效林形成的主要成因是立地条件差、密度过大和稀疏残缺,自然因素等等。为此,选择抚育间伐、施肥和补植补造3种调控技术对马尾松和杉木人工林生长及林下环境的影响,总结出3种不同类型杉木、马尾松低效林改造对策,对构建综合完善的低效林改造技术体系具有重大意义。沿等高线随机区组设计,通过对12年生马尾松和18年生杉木人工林进行4种不同间伐强度处理,马尾松间伐强度为对照(TPCK,0%)、轻度(TPL,11%)、中度(TPM,22%)和重度(TPH,33%),杉木间伐强度为对照(TCCK,0%)、轻度(TCL,17%)、中度(TCM,33%)和重度(TCH,50%),分别研究间伐4年和3年后林木生长及林下环境的影响;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L3(34)正交试验设计,对立地条件较差的马尾松、杉木人工林进行不同施肥试验,分别测定施肥后3和4年内各样地林木生长状况及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探索合理的施肥配比;以桤木、杉木和女贞为补植树种,分别在马尾松、杉木林间空隙进行补植补造,并探究补植补造后林分生长情况及林下环境的变化。结果表明:1.根据12个县马尾松、杉木第四次二类资源调查数据及临时样地和研究样地,共同组成马尾松、杉木低效林成因分析的基础数据,筛出林分平均胸径<5cm的小班,其中马尾松次生混交林26011个小班,杉木混交林17695个小班,马尾松和杉木人工林分别为25237和66634个小班,进行低效林成因分析。⑴贵州马尾松、杉木混交低效林的比例分别占35.77%和19.67%,纯林低效林占31.26%和30.47%。⑵形成贵州马尾松混交林和纯林的主要因素是立地条件差,分别占22.56%和21.96%,其次是密度过大,分别占6.85%和4.19%,再是稀疏残缺,分别占4.96%和4.10%,受自然因素影响最小,混交林和纯林分别占1.39%和1.01%。⑶形成贵州杉木混交林的主要因素是密度大,占9.26%,其次是立地条件差、稀疏残缺和自然因素,分别占4.90%、4.17%和1.34%。⑷形成杉木纯林低效林的主要因素稀疏残缺,占13.66%,其次是立地条件、密度大和自然因素,分别为9.24%、7.15%和0.42%。⑸形成贵州马尾松和杉木低效林的成因还有地形复杂,降雨量集中;采伐不合理,更新不及时;技术因素和经济因素等的影响所形成。2.抚育间伐对林分林木生长、植物多样性及土壤特性等都有不同程度促进作用。⑴间伐4年后马尾松单株材积的年均增长率TPL、TPM和TPH单株材积的年均增长率分别比TPCK提高了3.53%、4.04%和6.49%;杉木间伐3年后TCL、TCM和TCH单株材积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TCCK的1.14倍、1.32倍和1.20倍,均以中度间伐增长最大。⑵短期间伐对林分蓄积量提高不明显,马尾松和杉木人工林间伐后不同间伐强度林分公顷总蓄积量(蓄积量+间伐材积)无显着性差异。但能显着提高林分质量和材种构成,使大、中径级规格材所占比例显着提高。⑶间伐后林下植物多样性也得到提高,第4年物种数以中度强度最多。⑷抚育间伐普遍提高了土壤养分、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降低土壤容重,随着土层的加深普遍呈显着降低的变化。总体上以中度间伐强度最高,但不同的养分、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等特性峰值出现的月份存在一定差异,如马尾松人工林下土壤细菌和真菌数量峰值分别出现在9月份和3月份。⑸马尾松林下土壤微生物数总量随着月份的变化不同间伐强度均呈先减-后增-再减的变化趋势,以9月份数量最多,为3614.834×105cfu·g-1,TPM比TPCK、TPL和TPH的1.65、1.33和1.18倍。杉木林下微生物总数与马尾松表现形式基本一致。⑹间伐提高了土壤酶活性,随着季节变化不同酶活性表现方式不同,不同间伐强度之间有的呈显着差异,有的不显着。但随着土层的增加基本呈显着降低的趋势变化,中度间伐普遍酶活性较强。⑺合理经营密度有利于提高土壤碳贮量,密度过小会降低土壤层碳贮量,低密度虽然提高了林木生长量,对林分生态系统碳贮量没有显着影响。⑻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间伐后各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2年生马尾松人工林和18年生杉木人工林以中度间伐得分最高,表明中度间伐经营比较合适。3.施肥改善了马尾松、杉木林下土壤养分状况,短期土壤养分含量的持续升高,以高水平P肥混施N肥或K肥效果最显着。⑴施肥对马尾松人工林的胸径和树高生长较好的处理N3P1K3,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3.64%和11.63%,杉木人工林胸径和树高生长较好的N2P2K3和N3P1K3处理,年均增长率分别为9.64%和7.94%。N元素对马尾松树高生长有显着影响。对单株材积影响不同,增长量最大的是N3P3K2和N3P2K1,增长量分别为0.0103m3和0.110 m3,对单位面积蓄积的影响略有不同。施肥对林木生长影响较复杂。⑵施肥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的含量。但对马尾松人工林土壤有机质没有显着影响,NP对杉木人工林020cm有机质有显着影响,P对2040cm有显着影响,N仅有2013年有显着影响。马尾松和杉木人工林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对施肥无显着差异。⑶施肥处理后第3年12月份,马尾松人工林020cm土层N和P对碱性磷酸酶活性有显着促进作用,2040cm土层N、P和K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有显着影响,不同月份其表现方式和影响作用也不同。对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蔗糖酶均没有显着变化。⑷施肥后马尾松人工林土壤有机质与碱解氮呈显着正相关,与全氮、碱性磷酸酶和蔗糖酶呈正相关,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与脲酶和过氧化氢酶呈负相关关系;碱解氮与全氮呈极显着正相关,与碱性磷酸酶和蔗糖酶呈正相关;土壤酶活性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脲酶与过氧化氢酶以及蔗糖酶呈显着相关或极显着正相关关系,而杉木林下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的表现方式和相关性存在一定的差异。⑸通过主成分分析进行综合评价,马尾松人工林施肥后FP4(N2P1K2)处理总体表现较好,杉木人工林施肥后FP3(N1P3K3)处理得分较好,马尾松和杉木排名第二的是FP9(N3P3K2)。⑹杉木林对施肥不敏感,需针对杉木低效林的林龄、立地条件以及林下植被状况等因素制定更为合理的改良措施。土壤酶活性受施肥及季节变化的影响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需做进一步的探究。4.补植补造促进林分胸径的生长没有显着差异,对树高、单株材积和和单位面积蓄积量有一定的显着影响,同时林下植物多样性得到显着提高。并且,由于采取补植阔叶树种(桤木、女贞)改造措施,马尾松人工林020cm土层,补植样地全氮和碱解氮的含量增加显着,有机质变化不明显,对照样地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增加不明显,全氮增加显着。杉木人工林020cm土层,补植样地全氮、有机质和碱解氮的含量增加。对密度大的马尾松和杉木低效林采用抚育间伐措施进行改造,促进林分生长并改善林下环境,有效促进了生态系统的良好发展,以中度间伐表现较好。高水平N肥、P肥及中水平K肥对马尾松低效林表现出较好的效果,也可以作为有效的改造措施之一。施肥后,杉木林下环境有明显改善,但对杉木生长状况影响不显着,这可能是林下草灌木与杉木在肥料养分的利用上存在竞争关系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补植补造可以提高林分的生长,也能改善林下土壤养分和质量,增加植物多样性。抚育间伐、施肥和补植补造对同类型低效林的改造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马振环[7](2017)在《三种改造模式对杉木次生林水源涵养功能提升评价研究》文中认为在森林多功能经营的理论指导下,提出“以耕代抚”的公益林经营管理方式,以期提高生态公益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调动林农生产积极性、实现对森林资源的充分利用。为探索该经营方式对公益林水源涵养功能产生何种影响,从而验证其开展实施的可行性,在生态公益林林果高效经营技术研究与示范专题的研究基础上,在建成于2013年的林果高效经营试验基地中开展研究。研究通过构建水源涵养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试验林的水源涵养能力进行评价,同时用土壤蓄水能力法对实验林的水源涵养量进行评价,综合实验林的水源涵养能力及水源涵养量的变化,对森林的水源涵养功能进行评价。通过频度法结合理论法筛选出13个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评价指标,以此构建包含目标层、功能层和指标层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确定指标的相对重要性,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从而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在对三种改造模式的各评价指标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模型运算,得出各模式水源涵养功能的综合评价值。同时对不同模式的水源涵养量进行计算,并对综合评价值和水源涵养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带状模式综合评价值为2.6293,水源涵养功能等级为良;块状模式综合评价值为2.1179,功能等级为良;点状模式综合评价值为1.9004,功能等级为中;三种改造模式林分的平均综合评价值为2.0659,功能等级为良;对照林分综合评价值为1.8718,功能等级为中,林果经营可提高杉木次生林的水源涵养能力。带状模式的水源涵养量为436.54t/hm2;块状模式水源涵养量为376.18t/hm2;点状模式水源涵养量为342.14t/hm2;对照林分的水源涵养量是336.23t/hm2;三种改造模式林分的平均水源涵养量为384.95 t/hm2,相比对照林分的水源涵养量提高了14.5%,林果经营可以提高杉木次生林的水源涵养量。综合评价值和水源涵养量为极显着正相关(P<0.01)。综合水源涵养能力和水源涵养量的研究结果,得出“以耕代抚”经营方式对森林水源涵养功能有提升效果,且以带状模式为最佳,块状模式次之。研究中构建的水源涵养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可为森林其他功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罗梅[8](2017)在《将乐常绿阔叶次生林多功能经营模式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利用固定样地观测数据,运用定性与定量、模型模拟、推测演绎、长期观测的研究方法,进行常绿阔叶次生林的多功能评价与经营的科学研究。依据样地调查的数据划分演替阶段,分析了不同演替阶段的林分结构特征。收集研究区的社会经济状况等资料得出常绿阔叶次生林多功能需求,构建森林结构与功能的耦合机理模型,评价和比较了不同演替阶段常绿阔叶次生林的结构与多功能关系。提出了常绿阔叶次生林多功能经营模式,对研究区域的常绿阔叶林的多功能经营具有理论和方法的指导意义,促进森林经营由分类经营到多功能经营的转变,促进森林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效益的最大实现。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本研究利用定性结合定量的方法,将研究对象划分为三个演替阶段。根据林分蓄积量与林分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胸高断面积、林分密度的相关关系,以林分蓄积量作为林分特征的标志性指标来划分常绿阔叶林演替阶段,演替先锋阶段:蓄积量≤ 150 m3/hm2;过渡阶段:150 m3/hm2<蓄积量≤300 m3/hm2;亚顶极阶段:蓄积量>300 m3/hm2。(2)分析了不同演替阶段的林分结构,结果表明:演替先锋阶段群落总体种间关系为显着正关联,过渡阶段群落总体为不显着负关联,亚顶极阶段总体为不显着负关联。Weibull函数能较好地拟合直径分布;随着演替阶段的进展,成熟林木密度和大径级林木蓄积比重逐步增加,先锋阶段小(6~18 cm)中(20~32 cm)大(>34 cm)径级蓄积比例为5:3:2,过渡阶段小中大径级蓄积比例为3:4:3,亚顶极阶段小中大径级蓄积比例为2:3:5。演替先锋阶段、过渡阶段和亚顶极阶段均为增长型群落;演替先锋阶段林层多为2~3层,过渡阶段、亚顶极阶段均为3个林层;林木空间分布在演替初期阶段为团状分布,过渡阶段为偏团状分布,亚顶极阶段接近随机分布。三个演替阶段的林分大小比数接近,均为中庸状态。混交度随着演替进展而增大,亚顶极阶段为极强度混交;随着演替的正向进行,林分结构恢复发展的同时改良了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3)比较分析了不同演替阶段乔灌草三个层次的物种多样性和天然更新状况。结果表明乔木层、草本不同演替阶段的四个多样性指数均不存在显着差异,灌木层不同演替阶段Glea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及Simpson指数存在显着差异,Pielou指数不存在显着差异。多样性随着演替的进展,具有先降后升的趋势。研究了同一演替阶段灌木层的多样性最高,与乔木层和草本层有显着差异,乔木层的多样性高于草本层。常绿阔叶次生林天然更新株数基本能够满足天然更新的密度需求。利用熵值法,从分布状况、生长状况、年龄状况三个方面构建常绿阔叶次生林更新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表明天然更新状况较好,不同演替阶段更新综合值不存在显着差异。(4)研究了常绿阔叶次生林的功能需求,确定木材生产、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物种多样性保护和风景游憩为主要的功能需求。选择了平均胸径(X1)、平均树高(X2)、蓄积(X3)、林分密度(X4)、林分混交度(X5)、土壤孔隙度(X6)、乔木Shonnon-Wiener指数(X7)、灌木Shonnon-Wiener指数(X8)、草本Shonnon-Wiener指数(X9)、天然更新综合值(X10)、灌木盖度(X11)、草本盖度(X12)、林分年龄结构(X13)、林分垂直结构(X14),共14个结构因子,构建结构与功能耦合关系模型。F多=0.124X1+0.144X2+0.188X3+0.036X4+0.198X5+0.225X6+0.153X7+0.100X8+0.05 1X9+0.061X10+0.063X11-0.043X12+0.168X13+0.170X14利用森林结构与功能的耦合关系模型评价了演替先锋阶段、过渡阶段、亚顶极阶段的多功能值,结果表明三个演替阶段存在显着差异,多功能值随着演替阶段的上升而增大。(5)对常绿阔叶次生林多功能经营理念、经营目标、目标结构体系、调整技术等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易于操作的动态的常绿阔叶次生林多功能经营模式,为常绿阔叶次生林的多功能经营提供了理论依据。(6)构建了主导结构因子林分蓄积量与森林多功能的非线性模型:F多=0.3038ln(V)-0.9422,提出了森林多功能成熟概念,研究得出林分蓄积量到达500 m3/hm2时,森林达到多功能成熟。

费皓柏[9](2016)在《低质低效林评价指标体系及改造模式研究 ——以福寿国有林场为例》文中指出森林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而林分质量的高低决定着林分的社会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的高低,由于造林决策不当、人为干扰或不利自然因素的影响,造成一些社会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偏低的低质低效林分的产生,对低质低效林分进行改造,提高林分质量从而提高林分的社会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的任务是当前林业工作的重点。本文以湖南省岳阳市福寿国有林场低质低效林为研究对象,利用杉木低质低效纯林、杉木残次林、马尾松低质低效纯林三种不同类型共18块标准地的调查数据,从林分质量、林分立地条件、林分生态功能、森林群落抵抗力4个方面构建低质低效林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福寿国有林场三种类型低质低效林进行评价,最后根据低质低效林评价等级对不同等级低质低效林提出改造模式。研究方法包括:头脑风暴法、专家咨询法和会内会外法法相结合、层次分析法、SPSS软件应用、标准差和方差分析法。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低质低效林评价指标筛选。本文通过头脑风暴法、专家咨询法和会内会外法等几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对低质低效林评价指标进行筛选,选取林分质量、林分立地条件、林分生态功能、森林群落抵抗力,共4项指标作为判定低质低效林社会生态价值与林分质量高低的指标。在各准则层指标中,选取了包含林分平均胸径、林分平均树高、林分郁闭度、株数密度、坡度、土壤厚度、土壤有机质、林分生产力、林分固碳能力、物种多样性、水源涵养能力、水土保持能力、病虫害程度、人为干扰程度,共14项指标。(2)不同类型低质低效林评价指标计算。林分质量指标中杉木低质低效纯林和马尾松低质低效纯林在林分平均胸径、林分平均高和林分郁闭度上相差不大均保持在2-3级,杉木残次林严重偏低,均处于1级;在林分株数密度上杉木残次林要远高于杉木低质低效纯林和马尾松低质低效纯林,但三种林分都处于1级状态,说明株数密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林分平均胸径、林分平均高和林分郁闭度;林分立地条件指标中杉木低质低效纯林和马尾松低质低效纯林坡度和土壤厚度指标无明显差别,处于1~2级之间,杉木残次林处于1级状态,土壤有机质含量虽然都处于1级状态,但杉木残次林要低于杉木低质低效纯林和马尾松低质低效纯林,说明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厚度在一定程度上呈正相关;林分生态功能指标中杉木残次林在林分生产力上处于严重偏低处于1级状态,固碳能力略低处于1-2级之间,但生物多样性程度颇高与杉木低质低效纯林都处于4级,而杉木低质低效纯林和马尾松低质低效纯林在林分生产力上差别不大处于3级状态,固碳能力处于2级状态,马尾松低质低效纯林在物种多样性偏低处于2-3级之间,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能力上极低,与杉木低质低效纯林都处于1-2级之间,说明林分生态功能各指标之间相互影响不大。在森林群落抵抗力指标中,三种林分均受病虫害和人为干扰严重,都处于3级状态,说明病虫害防治和人为干扰程度的降低对林分整体的提高有着较为明显的作用。(3)低质低效林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和低质低效林评价结果。通过采用层次分析法,从而得到低质低效林评价模型为:RI(低质低效林评价指数)=0.5423×B1(林分质量)+0.2333×B2(林分立地质量)+0.1397×B3(林分生态功能)+0.0847×B4(森林群落抵抗力)。样地在林分生态功能方面的评价得分最低,森林群落抵抗力评价得分最高,而林分质量得分均在2-4分之间。根据低质低效林模型计算低质低效林评价结果,可知所有样地的低质低效林评价得分普遍处于4-5之间,低质低效林低质低效等级偏低。结果表明,杉木低质低效纯林和马尾松低质低效纯林处于中等低质低效等级,杉木残次林处于重度低质低效等级。(4)低质低效林改造模式研究。总结现有改造模式,并根据低质低效林评价等级,确定低质低效林改造模式,依据评价偏低指标,找出低质低效林成因,提出具体改造措施,并对福寿国有林场低质低效林补植树种进行确定。其中,杉木低质低效纯林和马尾松低质低效纯林处于中度低质低效等级,主要低评分指标集中在株数密度以及林分立地条件指标上,此外,乔木层树种过于单一,根据研究区实况,对两种林分采取局部改造模式和抚育改造模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改造,乡土树种选择福寿国有林场周边选取生长状态良好的鹅掌楸、观光木、栾树、深山含笑和南方红豆杉作为补植树种;处于重度低质低效等级的杉木残次林除生物多样性指标外,其余指标都处于低水平,选取全面改造模式,对林地进行追肥后,选取枫香、云锦杜鹃作为补植树种,最终达到提高低质低效林的林分质量和林分生态功能的目的。

宋传生,龙启德,蔡磊,赵华[10](2015)在《国内低效林研究概述》文中提出文章概述了低效林概念的由来到完善过程以及国内低效林标准的研制状况,并着重从非人为因素、人为因素和综合因素等方面概述了国内低效林的成因,最后提出了低效林改造措施,以期为深入研究低效林改造提供参考。

二、低质低效杉木次生林的分类与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低质低效杉木次生林的分类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低质林带状改造对土壤微生物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采伐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3 采伐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1.4 采伐对植被的影响
    1.5 带状改造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6 土壤微生物的研究方法
        1.6.1 稀释平板培养法
        1.6.2 Biolog微平板法
        1.6.3 PCR—DGGE法
        1.6.4 高通量测序法
    1.7 研究内容
    1.8 本项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9 技术路线
2 实验区域概况和研究方法
    2.1 大兴安岭地区自然概况
    2.2 研究样地概况
    2.3 研究方法
        2.3.1 野外植物调查
        2.3.2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2.3.3 土壤物理性质的测定
        2.3.4 土壤化学性质的测定
        2.3.5 土壤呼吸速率的测定
        2.3.6 土壤微生物的培养
        2.3.7 土壤微生物总DNA的提取与检测
        2.3.8 土壤微生物高通量测序
    2.4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2.4.1 数据的记录
        2.4.2 方差分析
        2.4.3 相关性分析
        2.4.4 OTU分析
        2.4.5 Alpha多样性分析
        2.4.6 Beta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带状改造对土壤因子及植被的影响
    3.1 研究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带状改造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3.2.2 带状改造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3.2.3 带状改造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3.2.4 带状改造对保留木的影响
        3.2.5 带状改造对红松幼苗的影响
        3.2.6 土壤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3.2.7 土壤因子与植被的相关性分析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4 带状改造对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4.1 研究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土壤总DNA的提取
        4.2.2 高通量测序数据统计及OTU分析
        4.2.3 土壤细菌Alpha多样性分析
        4.2.4 土壤细菌Beta分析
        4.2.5 土壤细菌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5 带状改造对土壤真菌多样性的影响
    5.1 研究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高通量测序数据统计及OTU分析
        5.2.2 土壤真菌Alpha分析
        5.2.3 土壤真菌Beta分析
        5.2.4 土壤真菌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
        5.2.5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植被的相关性
    5.3 讨论
    5.4 本章小结
6 带状改造对土壤可培养微生物量的影响
    6.1 研究方法
    6.2 培养条件的优化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带状改造对土壤细菌生物量的影响
        6.3.2 带状改造对土壤真菌生物量的影响
        6.3.3 带状改造对土壤放线菌生物量的影响
        6.3.4 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因子及改造带宽度的相关性分析
        6.3.5 土壤微生物数量与植被的相关性分析
    6.4 讨论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2)晋西黄土区低效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低效林研究现状
        1.2.2 林分结构与水土保持功能研究
        1.2.3 刺槐人工林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2.研究区概况
    2.1 吉县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土壤
        2.1.4 气候
        2.1.5 水文
        2.1.6 植被
        2.1.7 社会经济
    2.2 蔡家川流域概况
        2.2.1 地理位置
        2.2.2 气候特征
        2.2.3 水文和土壤特征
        2.2.4 地貌和植被特征
        2.2.5 社会经济
3.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目标
    3.2 研究内容
        3.2.1 典型林分结构和水土保持功能特征分析
        3.2.2 低效水土保持林判别、分类分级及对应林分特征分析
        3.2.3 低效林林分结构优化目标与调控措施
    3.3 研究方法
        3.3.1 标准样地设置
        3.3.2 林分结构调查
        3.3.3 水土保持功能定位监测
        3.3.4 低效林判别及分类分级
        3.3.5 水土保持功能低效成因分析
        3.3.6 低效林林分结构优化技术
        3.3.7 数据处理
    3.4 技术路线
4.典型林分结构和水土保持功能特征分析
    4.1 典型林分结构特征分析
        4.1.1 不同林分结构特征的变化规律
        4.1.2 林分结构整体特征
    4.2 典型林分水土保持功能特征分析
        4.2.1 涵养水源功能对比分析
        4.2.2 保育土壤功能对比分析
        4.2.3 蓄水减沙功能对比分析
        4.2.4 典型林分水土保持功能综合分析
    4.3 讨论
    4.4 小结
5.低效刺槐林判别、分类分级及对应林分特征分析
    5.1 低效林界定
        5.1.1 水土保持功能综合指数构建
        5.1.2 低效林判定
    5.2 低效林分级
    5.3 低效林成因
        5.3.1 林分结构配置不合理
        5.3.2 林地土壤水分、养分资源不足
    5.4 低效林特征分析
        5.4.1 林分结构特征
        5.4.2 低效林自然地理分布特征
    5.5 讨论
    5.6 小结
6.低效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配置
    6.1 林分结构优化目标分析
        6.1.1 轻度低效
        6.1.2 中度低效
        6.1.3 重度低效
        6.1.4 优化目标验证
    6.2 林分结构调控措施分析
        6.2.1 封山育林
        6.2.2 抚育疏伐和更替补植
        6.2.3 适宜林分密度验证
    6.3 讨论
    6.4 小结
7.结论、展望和创新点
    7.1 结论
        7.1.1 典型林分结构和水土保持功能特征
        7.1.2 低效水土保持林判别、分类分级及其林分特征分析
        7.1.3 低效林林分结构优化配置
    7.2 本文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3)喀斯特石漠化乔灌草修复机制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研究现状
    第一节 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
    第二节 石漠化治理中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
    第三节 研究进展与展望
第二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第二节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第四节 实验方案与数据可信度分析
第三章 植物物种多样性与功能性状
    第一节 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
        一 植物物种及生活型组成
        二 不同演替阶段群落结构特征
        三 植物重要值及多样性分析
        四 研究区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分析
    第二节 乔灌草植物功能性状
        一 植物结构功能性状
        二 植物生理功能性状
        三 研究区乔灌草植物功能性状对比分析
    第三节 生态系统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一 毕节撒拉溪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二 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三 施秉喀斯特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四 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对比分析
第四章 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第一节 基于环境异质性物种共存
        一 土壤酶对环境耦合适应策略
        二 植物性状对环境的适应策略
        三 环境对养分循环的驱动机制
        四 研究区基于环境异质性物种共存对比分析
    第二节 乔灌草结构-功能关系协同
        一 植物结构性状间的权衡
        二 植物生理性状与结构性状间的权衡
        三 植物功能性状权衡策略
        四 研究区结构-功能关系协同对比分析
    第三节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机制
        一 服务功能特性
        二 物种功能群的建立及调控策略
        三 研究区的服务功能对比分析
第五章 乔灌草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与技术集成
    第一节 模式构建
        一 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二 模式构建的边界条件
        三 模式构建的技术体系
        四 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特性
        五 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模式结构与功能对比分析
    第二节 技术研发与集成
        一 现有成熟技术应用
        二 共性关键技术及技术体系研发
        三 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技术优化与集成
第六章 乔灌草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应用示范与验证推广
    第一节 模式应用示范与验证
        一 示范点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二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三 林产业现状评价与措施布设
        四 林产业规划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五 林产业模式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第二节 模式优化调整与推广
        一 模式问题与优化调整
        二 模式推广适宜性分析
        三 模式可推广应用范围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结论与讨论
    第二节 主要创新点
    第三节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4)兴安落叶松天然过伐林抚育改造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抚育改造对生长量影响的研究
        1.2.2 抚育改造对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量影响的研究
        1.2.3 抚育改造对凋落物分解及土壤质量影响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特征
        2.1.3 森林植被分布
        2.1.4 土壤类型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措施
        2.2.2 样地调查
        2.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抚育间伐强度的影响
        3.1.1 不同抚育间伐对林分生长的影响
        3.1.2 不同抚育间伐对林下植物的影响
        3.1.3 不同抚育间伐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2 不同抚育改造方式的影响
        3.2.1 不同抚育改造方式对林分生长的影响
        3.2.2 抚育改造方式对林下植物群落的影响
        3.2.3 不同抚育改造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4.2.1 抚育改造方式对林分生长的影响
        4.2.2 抚育改造方式对林下植物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影响
        4.2.3 抚育改造方式对林分土壤质量的影响
5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低效林分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森林退化研究概况
2 森林退化与低效林的形成
3 低效林的概念
4 低效林的识别与分类
5 存在的问题
6 结语

(6)贵州马尾松、杉木低效林成因及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低效林及其分类
        1.2.2 低效林成因
        1.2.3 低效林改造措施研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1 研究内容
        1.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试验区概况及试验设计
        2.1.1 间伐试验区概况及设计
        2.1.2 施肥试验区概况及设计
        2.1.3 补植补造试验区概况及设计
    2.2 数据收集及调查方法
        2.2.1 低效林成因分析数据来源
        2.2.2 调查方法
        2.2.3 植物多样性
        2.2.4 生物量调查
        2.2.5 土壤样品采集
    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3.1 样品分析
        2.3.2 数据处理
        2.3.3 统计分析
第三章 贵州马尾松、杉木低效林成因
    3.1 混交林形成成因分析
        3.1.1 马尾松混交林形成的成因
        3.1.2 杉木混交林形成的成因
    3.2 纯林低效林形成成因分析
        3.2.1 马尾松纯林形成的成因
        3.2.2 杉木纯林形成的成因
    3.3 形成低效林的其他成因
        3.3.1 地形条件复杂,降雨集中
        3.3.2 采伐不合理,更新不及时
        3.3.3 技术因素
        3.3.4 经济因素
    3.4 小结
第四章 间伐对马尾松、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4.1 间伐对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4.1.1 间伐对胸径生长的影响
        4.1.2 间伐对树高生长的影响
        4.1.3 间伐对单株材积生长的影响
        4.1.4 间伐对单位面积蓄积的影响
    4.2 间伐对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影响
        4.2.1 间伐对生物量的影响
        4.2.2 间伐对生产力的影响
    4.3 间伐对径阶株数分布的影响
    4.4 间伐对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4.4.1 间伐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4.4.2 间伐对辛普森指数的影响
        4.4.3 间伐对香浓威纳指数的影响
        4.4.4 间伐对均匀度指数的影响
    4.5 间伐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4.6 间伐对土壤养分的季节动态特征
        4.6.1 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化
        4.6.2 土壤全氮含量的变化
        4.6.3 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变化
        4.6.4 土壤碳氮比的变化
    4.7 间伐对林下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4.7.1 细菌数量的变化
        4.7.2 放线菌数量的变化
        4.7.3 真菌数量的变化
        4.7.4 氨化细菌数量的变化
        4.7.5 硝化细菌数量的变化
        4.7.6 微生物数总量的变化
    4.8 间伐对土壤酶活性的季节动态特征
        4.8.1 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
        4.8.2 碱性磷酸活性的变化
        4.8.3 脲酶活性的变化
        4.8.4 蔗糖酶活性的变化
    4.9 间伐对马尾松人工林碳储量的影响
        4.9.1 不同间伐强度对人工林乔木层碳储量及分配特征
        4.9.2 不同间伐强度下林下植被及凋落物层碳储量
        4.9.3 不同间伐强度下人工林土壤碳储量
        4.9.4 马尾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分布状况
    4.10 马尾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综合评价
        4.10.1 评价因子的筛选
        4.10.2 评价结果
    4.11 讨论
        4.11.1 间伐对林分生长的影响
        4.11.2 间伐对林下植被生长的影响
        4.11.3 间伐对林分碳储量的影响
        4.11.4 间伐对土壤理化及养分的影响
        4.11.5 间伐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4.11.6 间伐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11.7 间伐对人工林生态系统评价
    4.12 小结
第五章 施肥对马尾松、杉木人工林生长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5.1 施肥对马尾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5.1.1 胸径生长的变化
        5.1.2 树高生长量的变化
        5.1.3 单株材积的变化
        5.1.4 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的影响
    5.2 施肥对人工林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5.2.1 施肥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5.2.2 施肥对土壤全氮的影响
        5.2.3 施肥对土壤碱解氮的影响
    5.3 施肥对人工林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5.3.1 施肥对过氧化氢酶活性季节变化的影响
        5.3.2 施肥对碱性磷酸酶活性季节变化的影响
        5.3.3 施肥对脲酶活性季节变化的影响
        5.3.4 施肥对蔗糖酶活性季节变化的影响
        5.3.5 施肥对土壤蔗糖酶活性季节变化的影响
    5.4 施肥措施下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相关性分析
    5.5 综合评价
        5.5.1 评价因子的筛选
        5.5.2 评价结果
    5.6 讨论
    5.7 小结
第六章 补植补造对马尾松杉木林生长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6.1 补植补造对低效林生长的影响
    6.2 补植补造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6.3 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
    6.4 讨论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研究特色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图

(7)三种改造模式对杉木次生林水源涵养功能提升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
        1.3.1 构建林分尺度水源涵养功能评价指标体系
        1.3.2 林果试验地水源涵养功能评价
        1.3.3 林果实验地水源涵养量测算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1 相关概念
        1.4.2 研究综述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材料
        2.1.1 研究区概况
        2.1.2 实验基地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资料收集方法
        2.2.2 评价指标选取方法
        2.2.3 评价模型构建方法
        2.2.4 数据处理方法
    2.3 技术路线
3 研究结果
    3.1 水源涵养功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1 指标选取的原则
        3.1.2 评价指标的选择
        3.1.3 指标权重的确定
    3.2 三种改造模式水源涵养功能评价
        3.2.1 点状模式
        3.2.2 带状模式
        3.2.3 块状模式
        3.2.4 对照试验
        3.2.5 对比评价
    3.3 水源涵养量与水源涵养能力的比较分析
        3.3.1 水源涵养量的计算
        3.3.2 回归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1.1 初步确定水源涵养功能的林分评价指标
        4.1.2 构建水源涵养功能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
        4.1.3 林果经营可提升森林的水源涵养功能且带状模式最优
    4.2 讨论
        4.2.1 森林功能空间分布图
        4.2.2 森林生态系统其他服务功能综合评价
        4.2.3 林果经营改造方式的进一步研究
致谢
参考文献

(8)将乐常绿阔叶次生林多功能经营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常绿阔叶次生林研究进展
        1.1.1 常绿阔叶次生林演替
        1.1.2 常绿阔叶次生林林分结构
        1.1.3 常绿阔叶次生林退化和恢复重建
    1.2 森林多功能研究进展
        1.2.1 常绿阔叶次生林功能
        1.2.2 常绿阔叶次生林多功能评价
        1.2.3 常绿阔叶次生林多功能经营
    1.3 常绿阔叶次生林多功能研究存在的问题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水文
    2.4 植被状况
    2.5 森林资源状况
    2.6 社会经济概况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3.3 研究方法
    3.4 数据来源
    3.5 技术路线
4 常绿阔叶次生林群落演替及种间关联
    4.1 数据分析方法
    4.2 演替阶段的划分
    4.3 树种重要值与生态位宽度
    4.4 群落总体关联性
    4.5 主要种群种对间关联性
    4.6 主要种群种对间的相关性
5 常绿阔叶次生林林分结构特征
    5.1 林分非空间结构
        5.1.1 树种组成
        5.1.2 直径结构
        5.1.3 年龄结构
        5.1.4 蓄积结构
    5.2 林分空间结构
        5.2.1 林分垂直结构
        5.2.2 空间结构指数
    5.3 土壤结构
        5.3.1 土壤物理性质
        5.3.2 土壤化学性质
6 常绿阔叶次生林物种多样性及天然更新
    6.1 数据分析
    6.2 不同演替阶段物种多样性
    6.3 多样性在不同演替阶段的显着性分析及比较
    6.4 多样性在乔灌草层次的显着性分析及比较
    6.5 常绿阔叶次生林更新状况
7 常绿阔叶次生林多功能评价研究
    7.1 常绿阔叶次生林森林多功能需求分析
        7.1.1 木材生产功能
        7.1.2 水源涵养功能
        7.1.3 水土保持功能
        7.1.4 物种多样性保护功能
        7.1.5 风景游憩功能
    7.2 森林结构与功能耦合关系
        7.2.1 林分结构耦合因子
        7.2.2 耦合因子量化
        7.2.3 耦合模型构建
        7.2.4 耦合模型表达
    7.3 常绿阔叶次生林多功能评价
8 常绿阔叶次生林多功能经营模式
    8.1 经营理念
    8.2 经营原则
        8.2.1 可持续经营原则
        8.2.2 多功能经营原则
        8.2.3 稳定性和多样性原则
        8.2.4 仿自然结构原则
    8.3 经营目标
        8.3.1 树种组成目标
        8.3.2 蓄积结构目标
        8.3.3 直径结构目标
        8.3.4 年龄结构目标
        8.3.5 空间结构目标
        8.3.6 物种多样性目标
        8.3.7 更新结构目标
    8.4 目标林分结构
    8.5 常绿阔叶次生林结构调整
        8.5.1 结构调整因子的选择
        8.5.2 不同演替阶段的林分结构调整
        8.5.3 采伐模式研究
    8.6 常绿阔叶次生林多功能成熟
    8.7 多功能经营模式
9 结论与讨论
    9.1 结论
    9.2 讨论
    9.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9)低质低效林评价指标体系及改造模式研究 ——以福寿国有林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综述
        1.2.1 低质低效林成因研究综述
        1.2.2 低质低效林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
        1.2.3 低质低效林改造模式研究综述
    1.3 低质低效林评判标准研究综述
    1.4 低质低效林研究趋势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的概况
        2.1.1 自然条件
        2.1.2 社会经济和交通条件
        2.1.3 森林资源及经营状况
        2.1.4 旅游经济状况
    2.2 数据来源
    2.3 研究方法
        2.3.1 低质低效林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方法
        2.3.2 评价模型的构建方法
3 低质低效林评价
    3.1 低质低效林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3.1.2 评价指标筛选方法
    3.2 低质低效林评价指标解释
    3.3 低质低效林评价指标标准
    3.4 福寿国有林场低质低效林指标计算
    3.5 福寿国有林场低质低效林评价
4 低质低效林改造模式研究
    4.1 改造模式研究
    4.2 福寿国有林场低质低效林改造模式及具体措施研究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10)国内低效林研究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 低效林定义
2 低效林评判标准
3 低效林分类研究
4 低效林成因研究
5 低效林改造的必要性
6 低效林的改造措施

四、低质低效杉木次生林的分类与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低质林带状改造对土壤微生物影响的研究[D]. 贾丹. 东北林业大学, 2021
  • [2]晋西黄土区低效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研究[D]. 侯贵荣.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3]喀斯特石漠化乔灌草修复机制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究[D]. 张俞.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 [4]兴安落叶松天然过伐林抚育改造效果评价[D]. 李嘉悦.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
  • [5]低效林分类研究进展[J]. 王磊,张劲峰,马建忠,魏巍,胡青. 西部林业科学, 2019(02)
  • [6]贵州马尾松、杉木低效林成因及调控研究[D]. 丁波. 贵州大学, 2018(10)
  • [7]三种改造模式对杉木次生林水源涵养功能提升评价研究[D]. 马振环.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8]将乐常绿阔叶次生林多功能经营模式研究[D]. 罗梅.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9]低质低效林评价指标体系及改造模式研究 ——以福寿国有林场为例[D]. 费皓柏.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6(02)
  • [10]国内低效林研究概述[J]. 宋传生,龙启德,蔡磊,赵华. 安徽农业科学, 2015(25)

标签:;  ;  ;  ;  ;  

低质低效杉木次生林分类与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