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落建筑测绘方法初探

院落建筑测绘方法初探

一、院落建筑测绘方法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邢振鹏[1](2021)在《基于类型形态学的义县古城历史街区形态研究》文中认为义县古城建于辽代,古称宜州,位于辽宁省锦州市以北约50公里。古城内现存的重要历史建筑遗产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奉国寺与广胜寺塔。40年来的快速城市发展,伴随着商业拆迁,历史建筑遗产周边的历史环境被破坏,它们与建筑单体遗产的联系被割断。历史城市的风貌由单体建筑遗产与其周边历史街区共同营造,它们共同组成历史城镇的完整空间形态,传达完整的历史信息。但当下义县古城的普通历史民居保护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面临着自然衰败与人为破坏的双重威胁,目前义县古城内约45%的历史街区不仅没有被保护或者修缮,反而被拆除,代之以不协调的多层现代居住建筑,这种趋势正在严重威胁重要建筑遗产周边的历史街区。历史环境的衰败也是对建筑遗产价值的破坏。保护完整的历史街区、保证建筑遗产的整体性对于义县古城显得非常重要和紧迫。基于城市类型形态学的研究框架,结合当代技术手段,本文对义县古城内现存的历史街区的历史城市进行定性与定量的形态学分析。本文借鉴城市形态类型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从宏观到微观,对义县古城历史街区的道路、街廓、产权地块和建筑等要素进行城市形态学研究和演变分析,研究成果为古城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基础资料。在古城历史街区濒危的现状下,本文的重要意义在于抢救整理义县古城的历史城市和历史建筑遗产,为古城的保护和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同时在传统类型形态学的定性理论研究基础上,运用Grasshopper软件、ladybug插件等当代技术手段在定量研究方面进行补充和拓展,丰富了城市形态学研究的方法。本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第1章)为绪论,是对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范围与方法的阐述。第二部分(第2-5章)为古城形态要素研究,包括义县古城自然、经济、文化、历史、城市遗产等总体情况的分析;道路系统的分级、演变与形态、道路密度与步行可达性的分析;街廓的形态类型、街廓内建筑密度、太阳辐射分析;产权地块的形态类型、传统院落的边界推测、院落太阳辐射分析;现存传统民居统计、保存程度分析、整体及细部形态特征、传统院落平面复原等。第三部分(第6章)为历史街区的形态保护研究,提出历史街区现存问题,根据前文的研究分别对道路、院落、建筑提出形态保护策略,并设计历史街区旅游路线,为古城日后的发展提供思路。第四部分为结论,总结古城各层级要素的形态特征:偏心十字街的古城结构;错综复杂但层级明确的道路;方形与横条形为主的街廓;历史院落拆分形成的地块;简洁质朴的传统民居等。

高瑞雪[2](2021)在《韩城历史城区历史建筑价值评估及分级保护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历史建筑是历史文化的空间载体,它们记录了城市的历史信息,更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对于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抓手。目前,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已经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韩城作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历史格局完整,历史风貌完好,古城内仍遗存大量的历史建筑。在前期历史建筑保护工作中,韩城已将部分优秀历史建筑进行挂牌保护,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相当数量的历史建筑还未被甄选登录,从而导致其保护状况不容乐观。如何在已有保护基础上,继续完善韩城历史建筑价值的评价机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筛选登录并探索其保护与利用的措施与方法,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本研究以韩城历史城区内的历史建筑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完成典型历史建筑的建筑测绘、现状图纸绘制等工作,基于此形成韩城老城区历史建筑的基础信息资料库;其次,通过文献综述,梳理分析国外发达国家登录建筑的认定机制与我国现行各层级、各地市的历史建筑认定标准,在总结其经验与教训的同时,结合韩城实际,提出符合韩城地域文化环境与遗存现状实际的历史建筑认定标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结合现有研究成果与调查信息,梳理韩城历史建筑的特征,并厘清其在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生成原因。针对韩城历史建筑的地域特征与遗存现状,研究采用AHP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构建韩城历史建筑价值评价体系模型,采用文献法与德尔菲法选取评价指标,进而对历史建筑进行分级评价,最终确定韩城第一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确定历史建筑保护优先层级。针对韩城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出保护原则、保护方式和保护措施。此外,本研究针对韩城历史建筑的不同保护状态,分别结合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论证,并依托其保护优先层级提出具体的保护建议和措施。本研究成果是结合地域文化特色与现状遗存实际来对历史建筑进行评价、遴选以及后续保护利用的地方探索,希望能够为当前我国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提供参考借鉴。

刘远[3](2021)在《海岛民居的民宿改造设计策略研究 ——以涠洲岛民宿改造为例》文中提出在国家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旅游业的发展在其中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海岛坐拥内陆地区稀缺的自然景观资源,成为国内旅游开发的新热潮。民宿产业作为旅游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快速崛起,在海岛旅游产业中,海岛民宿拥有更好的环境条件及地域特色,而在众多民宿的营建方式中,由海岛民居改造为民宿的方式逐渐兴起,成长为一种产业。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海岛传统民居的民宿改造设计策略,为海岛文化的继承保护提供了新的可能。由海岛民居改造成民宿,是要解决由居住功能到旅游度假功能的转换问题。本文通过对前人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的梳理,对海岛民居的建筑价值以及特征进行分析对比,同时对涠洲岛的民居和民宿进行实地调研,总结出该地区民居改造民宿的各项特征,在此基础上针对涠洲岛民居提出相应的改造策略,最后对本文提出的策略进行实践应用。本文的第一、二章总结了当前国内外学者对于民宿的理论研究、民居改造的相关理论以及国内建筑师、建筑事务所对于民宿的研究,总结出理论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关于民宿改造的重点要素。第三章对国内大海岛民居建筑进行分析,对比总结其特点,并对进行民宿改造的民居进行综合评估。第四章首先对涠洲岛整体的建筑特点进行分析,本文选取了两个典型村落,总结出涠洲岛民居建筑的特点,同时对涠洲岛上的民宿现状进行分析,并选取典型的民宿案例进行实地调查与研究。第五章结合前文的理论分析与实地调研,提出涠洲岛民居改造民宿的指导原则和相应策略,包括规划设计策略、建筑空间设计策略、情感需求设计策略、材料以技术应用策略以及运营管理策略。第六章为实践应用,依据第五章提出的改造策略对涠洲岛一处民居进行民宿改造设计,以实践对本文提出的策略进行论证。最后在第七章进行总结与展望,总结本文的创新点,以及所提出的改造策略解决的现实问题,为今后对于海岛地区民居改造民宿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刘莉[4](2021)在《武安万谷城村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特征研究》文中指出传统聚落历经长时间演变而来,具有悠久的历史与丰厚的地域文化底蕴,是乡土文化的载体。然而随着城镇化的飞速发展,传统聚落数量在不断锐减,尚存的传统聚落亦大量被破坏,岌岌可危。尽管研究传统聚落的学者逐渐增多,但我国地域广袤,对于部分偏远地区的传统聚落及建筑空间形态方面的研究仍有不足。因此,研究万谷城村传统聚落及建筑空间形态,对于了解武安地区传统聚落形态特征及对其进一步保护与利用,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一定的学术价值。基于以上背景,论文选取武安万谷城村传统聚落为研究对象,结合地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知识,通过文献研究、田野调查、分析归纳等多种研究方法,获得基本资料与数据,深入剖析宏观到微观三个层次下万谷城村传统聚落及传统建筑空间形态,最后提出万谷城村未来发展方向的建议。从结构上,论文主要分为四大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为基础研究,为论文的第一章。主要阐述课题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的确立,进一步分析研究目的与意义、课题涉及的基本概念及理论研究、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制定论文研究框架。第二部分为分析研究,为论文的第二、三、四章。主要从宏观、中观及微观三个不同层次对万谷城村传统聚落及传统建筑的空间形态分析研究,是论文的主体部分。第二章以区位分析、自然环境、历史环境和人文环境等风土环境作为切入点,分析万谷城村传统聚落整体的地域环境,解读万谷城村历史背景与环境。第三章通过分析聚落外部空间格局、选址及发展演变等,研究宏观层面万谷城村传统聚落的空间形态;对聚落中点、线、面三种形状空间进行分析,研究中观层面万谷城村传统聚落的空间形态。第四章从建筑形制、院落空间、单体空间等并辅以个例解析,研究微观层面万谷城村传统建筑的空间形态。第三部分为策略研究,为论文的第五章。在前面基础上探索万谷城村传统聚落保护与更新策略,最后尝试提出万谷城村传统聚落和建筑相关活化策略。第四部分为结论与展望:主要总结万谷城村传统聚落和传统建筑的空间形态特征,并归纳出论文的不足之处与提出展望,希望对今后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加价值。本文的研究重点为武安万谷城村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特征,通过研究发现,万谷城村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特征为带状型聚落形态,初期呈现为封闭性,选址体现出顺应地势、背山面水、负阴抱阳的选址特征。传统居住建筑主要以四合院为主,呈现为封闭向心性,多为“五裹三”形式,正房为二层建筑;传统非居住建筑分为单开间和三开间形式,单开间形式内部空间较小,三开间形式内部空间较为宽敞,光线更为明亮,除供奉祭祀外还可成为其他公共活动场所。最后提出对聚落的分区保护及对建筑的分级保护更新达到对万谷城村的保护与更新。综上所述,本文对武安万谷城村传统聚落及传统建筑空间形态进行深入探讨,丰富了武安乃至河北地区传统聚落的相关研究;尝试提出最适性的保护与更新措施,并进行活化利用思考。该研究有助于展现武安地区传统聚落的历史风貌,发掘地域文化,唤起大众对传统聚落的重视及保护意识;为同地区的传统聚落研究及保护更新提供参考,并对于传承传统聚落历史地域文化和延续传统聚落生命力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与现实价值。

孟勤林[5](2021)在《岩头古村聚落空间形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聚落是包含了自然、历史和社会的综合体,它不仅蕴藏了整个民族的文明根基,它也记录了人类居住形式的演变。本文是以楠溪江流域这一相对独立的文化圈为研究背景,以岩头古村聚落为基本的研究对象,通过阐明聚落空间形态从整体到局部之间的关系,全面地阐述地域文化与聚落空间形态的联系。岩头古村位于楠溪江中游西畔最大的冲击平原上,是楠溪江流域传统聚落的典型代表,具有背山面水的良好格局,是土地肥沃且适宜聚居耕读的场所。村内原为街区式的建筑群落,如今依旧可以看到完整和清晰的规划格局。现状聚落空间形态是在明嘉靖年间开始规划修建,内部道路分级明确,拥有严格规划的水系、防御系统、礼仪中心、公共休闲中心。现在村内还保留着楠溪江流域最大的乡村公共园林,其水利系统也是整个楠溪流域最完善和先进的。本文研究的重点是聚落的空间形态,通过分析不同因素对聚落空间形态特征和内在演变机制产生的影响,将文章内容分成四个部分:首先,通过对文史资料和田野调查来梳理岩头古村的自然、历史和人文等背景以及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的价值观;其次,从聚落整体空间进行分析,对岩头古村的选址布局、理水工程和公共空间等三方面探讨整体空间形态的演变和构成;接着,从聚落单元空间进行分析,围绕空间边界、构成原型、构成元素和组织方式来总结单元空间形态背后的秩序;最后,归纳岩头聚落空间的特征,总结为同构性、有机性和自律性三点,并且从认知和实践层面探讨传统聚落研究所带来的启示,挖掘岩头聚落空间形态背后所表达的地域文化的本质,并希望为岩头古村的发展作出一些建议。

贺亚男[6](2021)在《贺昌古村聚落格局特征及肌理织补方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传统村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保护价值。但其原真性的存在方式与人们追求美好的生活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因此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部分传统村落逐渐衰落,其建筑格局遭到改变,一些古建筑遗存或遭废弃,或被拆除,村落肌理产生突变、断裂,其所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了探索存在肌理断裂问题的传统村落的活化利用方式,本文选取有代表性的吕梁市柳林县贺昌村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贺昌村具有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街区的双重身份,在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具备很高的社会意义与科学意义,而在城镇化进程中,它的演变也受到了很大的人为干预。本文选取该村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探索适宜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的活化道路。本文运用观察、分析、推理的方法,定点于明清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项目的实施阶段,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对村落的发展演变进行分析与研究。具体研究分为以下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研究,对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概念进行梳理。第二部分为价值分析,对村落的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公共建筑、商业及民居建筑和装饰艺术这五方面进行分析与总结,对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村民生产生活方式进行论述,并以“人”为主体,从人的空间感受出发,运用心理学中的相关知识,对村落空间和街巷空间进行分析,研究传统界面的连续性和原真性,分析街巷界面和点线面关系,对合院式民宅和“前店后宅”式商宅的建筑格局特点进行研究,对村落建筑格局的特殊性和原真性的延续进行评价。第三部分为聚落肌理织补与活力延续方法研究,对古村的活力特征和聚落的格局演变趋势进行分析,运用“图底关系”分析现状肌理,对村民自发的改建行为和政府主导的改造行为分别进行论述,并分析两者对村落肌理造成的不同后果;在保持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基础上,针对历史文化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提出活化策略;基于现实情况,针对传统村落肌理的断裂和突变问题,从“织补”角度出发,提出四种织补方法。本文旨在针对历史文化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持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分别提出活化策略。针对传统村落肌理的断裂和突变问题,提出差异肌理的“嵌入式”织补、沿街界面的“连贯式”织补、异质建筑的“注入式”织补、节点空间的“衔接式”织补四种方法,并分别提出具体的实施原则与策略,解决城镇化与乡村生活之间的矛盾冲突,将“活态保护、活化利用”理念注入古村的发展战略中,为古村重新注入活力,赋予古建筑新的意义,以期对同类存在肌理断裂问题的传统村落的活化发展起到借鉴作用。

主曼婷[7](2021)在《基于气候适应性的安徽传统建筑绿色营建技术研究 ——以皖北地区为例》文中指出气候是传统建筑在选址、设计、营建过程中的先决条件,也是传统建筑形成地域化的重要原因。因此,研究传统建筑与气候的关系,总结传统建筑适应气候的绿色营建技术有助于挖掘传统技艺与智慧,传承传统建筑文脉。本文在对气候与建筑绿色营建关系进行基础研究梳理的基础上,采用实地调研、模拟软件分析和多学科交叉等方法,分析了皖北的气候条件和传统建筑特征,从气候适应性的角度,对皖北的传统建筑的规划选址、空间布局、立面造型和材料构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索其中蕴含的绿色营建理念并尝试总结出该地区传统建筑适应气候的绿色营建技术,以便今后能将其应用到皖北地区及其周边相同气候条件的现代建筑人居环境设计当中。首先介绍了传统建筑的发展背景,皖北地区由多种因素影响逐渐形成沉稳庄重的地域化建筑风貌。从自然地理和社会文化出发,重点分析其自然环境与气候特征,因为气候是影响建筑形式和营建理念的基础,所以重点对其气候特征进行研究。基于气象数据资料和Ecotect软件模拟分析对皖北地区的主要城市的气象特点进行了梳理总结。其次通过对皖北地区传统建筑的调研测绘,整理相关建筑图纸,归纳出皖北地区建筑规划布局、内部空间、立面造型和材料构造特点。其中重点阐述了建筑的内部空间基本原型为“天井”“院落”“大院”,并组合形成6种基本空间形态,同时对建筑的屋顶和墙体的构造方式进行了分类,为具体分析建筑各层级气候适应性营建技术提供基础。最后针对“宏观聚落”“中观院落”“微观建筑”三个层次对皖北地区传统建筑的规划选址、内部空间、建筑外界面和建筑细部的营建技术做了详尽的梳理分析,并且运用计算机软件Ecotect和Phoenices具体量化了6种基本空间原型的风环境、光环境和日照环境以及不同砌筑方式的围护结构的热工环境,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总结了皖北地区气候适应性的绿色营建技术。论文较为系统的研究了皖北地区传统建筑的绿色营建技术,能够有利于传承和延续中国传统建筑的智慧,为今后现代建筑的绿色技术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更好的实现人居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图[47]表[20]参[75]

吴颖韬[8](2021)在《“青山万叠,佛峪精蓝”-泰山玉泉寺建筑及园林环境复原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五岳独尊的泰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亦是儒释道三教文化交融之地。泰山古建寺观与庙宇作为其文化的物质载体,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岱阳绝大部分空间都被道教所占,佛教仅普照寺和新复建的竹林寺两处。玉泉寺作为岱阴东北麓影响最大的佛教寺院,是岱阴美景和山地佛寺的典型代表。本文从风景园林建筑历史研究的角度,结合佛教禅宗文化思想,通过解读院内留存的碑碣与石刻、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实地测绘考察等方法,理清了其历史演变布局、相地选址特色、佛法与文化传承人物,最终建立了现状模型和明清鼎盛时期的复原推想模型。同时简要介绍了复原设计的主要建筑及附属设施,分析了玉泉寺盛期的园林空间形态序列的组织、盛期景观环境的营造,最后提出了院落外围园林景观的保护与提升策略。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为玉泉寺的现址研究及未来的全面复建工作提供借鉴。论文的研究架构如下:第一部分,阐述了玉泉寺的研究背景、研究范围、研究进展、联系与相关概念、研究目的与意义,对寺院园林、泰山古建、泰山寺院以及泰山玉泉寺的相关研究概况进行了梳理。第二部分,分析了泰山佛教与道教之间密切联系、禅宗逐渐成为泰山佛教主流、佛教信仰不断传播发展等问题,并通过实地勘察总结出玉泉寺的相地选址“名山幽谷、风水宝地、天然成趣和合理选址”等特点。通过对石碑内容的解读,梳理了玉泉寺各历史时期的发展概况,并绘制出其建筑平面历史沿变图。并整理出玉泉寺历代重要历史人物,如僧意、善宁、法朗、智崇、党怀英与杜仁杰、普谨、福公与觉宽、杨世焯与其母李氏、华峰上人,以上众人均对玉泉寺佛法与文化传承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第三部分,通过实地调研测绘的方式,分析了玉泉寺现状的平面布局、空间布局和现址建筑,评述了院落园林环境,提出了院落保护和利用的策略,为以后院落的合理开发,提供了基本的可持续发展思路。第四部分,分析了同时期古建寺院的布局、建筑配置、泰山明清古建寺观的建筑配置,比较了同时期寺院的布局、建筑配置,针对明清寺院建筑“布局无格、合院轴线、主次分明”等特点,并结合对石碑内容的解读、文献考证、实地建筑台基测绘和相关古建营造书籍,复原设计推想出了明清盛期玉泉寺的平面布局、轴线建筑及其东侧和西南侧的建筑布局,并绘制出了总平面图和复原设计方案效果图,得出了盛期玉泉寺呈“轴线分布、局部对称”的布局特点。第五部分,笔者通过图纸和文字,详细介绍了复原推想的殿堂佛阁等建筑的由来和依据、尺寸大小与风格特征。并分析论述了笔者对佛教相关佛教小品、构筑物的理解,如影壁、山石景观、放生池、石桌石凳、廊架,其均含有佛教景观与文化要素。笔者以其他佛教寺院的小品为参照依据,设计出了院落内部摆设的小品及构筑物。第六部分,通过分析明清盛期玉泉寺景观前导空间布局与营造手法、盛期院落空间构成形式和功能划分、空间组织、空间序列意境营造,总结出了意境营造“景随高异、开合相间、衔接随宜、端庄神秘”等四个方面的特征。在空间序列组织上分析了三种不同的景观路线:祭祀游赏路线、生活管理路线和人文景观路线。归纳了玉泉寺“起始、顺承、转折、高潮、平复”的景观空间序列形式,逐步引人入胜。第七部分,从玉泉寺整治地址、园林建筑景观营造、水景营造、植物配置、其他寺院景观、借景手法六部分入手,详细叙述分析了整治地址依山就势、园林建筑景观肃穆相趣、院址内外理水人作天开、植物配置特征古大珍奇、佛寺特色小景静修顿悟、内外园林景致交相辉映的景观营造特点,达到了“景尽其用、视至景致”的高度。第八部分,分析玉泉寺院落东侧的现代景观区和西侧的人文景观区所存在的问题,并以相关理论政策和景观设计手法、实际特点为基础,制定了对应不同区域、不同景观、不同特点的保护和提升策略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针对玉泉寺院落外部其他附属设施缺失和落后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景观标识、景观坐凳、环卫设施与铺装、护栏的外观意向设计,相应的绘制出了外观图纸和设施分布图纸。通过对玉泉寺院落外部环境景观的全方位分析、总结、改造、提升,使玉泉寺院落的外部环境和景观空间更具合理性、关怀性、游憩性、生态性、观赏性和交互性。

史一彤[9](2021)在《武威海藏寺建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国家开始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历史文化遗产作为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更应当受到保护。中国传统建筑作为历史文化的一种载体,值得更加深入的研究。武威地区的海藏寺历史悠久,承载着武威地区的传统文化,更体现出地方性做法的营造技艺。本文是针对武威海藏寺建筑群的个案研究,涉及部分河西工艺体系以及明清官式做法。论文主要以测绘数据为基础,参考历史文献、碑记,通过文献研究法、数据比较分析法、实地调研等方法从宏观的院落布局到微观的单体建筑比例尺寸对其进行整合探究。根据碑文等文献资料,针对明清时期海藏寺建筑布局进行基础性复原,并对明成化年间寺院格局从单体建筑位置关系及功能布局进行解读分析。对于现存院落则从建筑功能、尺度、体量院落布局与轴线特征等方面进行剖析。对于寺内单体建筑,则先按照院落分级,逐个阐述单体建筑的平面、立面、出檐比例、斗栱、梁檩插接、抹角梁、屋面举架等做法。随后,结合各个单体建筑,在河西建筑工艺体系的理论基础上,比较分析其建筑特征,并总结出梁架结构的部分尺寸模数,通过对明代建筑藏经阁的用材尺度推算,推测出明成化年间武威地区所用的营造尺。海藏寺是武威地区独特文化、佛教文化等多种文化下的产物,其格局特征蕴含着佛教文化的交融,体现出古代寺院布局规划的院落、轴线思想,其院落格局演变同时反映出佛教寺院在随着时代的变迁对社会环境变化所做出相应的调整。

马敬晓[10](2021)在《邯郸红色建筑遗产数字化建档与虚拟可视化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红色建筑遗产对于记录革命历史、传承革命精神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邯郸是全国革命老区之一,许多革命家曾在这里奋战过并留有众多红色建筑遗产,然而近几年随着我国城市和乡村建设的迅速发展,许多红色建筑遗产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全面调查红色建筑遗产,对建筑基本信息和保存现状进行整理,已成为红色建筑遗产保护的重要议题。近几年,随着数字技术在国内迅速发展,虚拟技术逐渐被应用于各个行业,在建筑保护领域众多学者的视野开始聚焦在虚拟技术方面。因此,结合虚拟技术对邯郸红色建筑遗产进行保护和开发具有深刻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论文以邯郸红色建筑遗产为研究对象,结合多种研究方法,运用数字技术实现邯郸红色建筑遗产数字化建档与虚拟可视化。文章在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虚拟可视化相关理论、邯郸红色建筑遗产背景的基础上,构建出邯郸红色建筑遗产数字化建档与虚拟可视化实现流程,主要分为数据采集与数字化建档、基础模型建立、虚拟场景构建、虚拟交互设计四个阶段。数据采集与数字化建档是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邯郸红色建筑遗产进行实体信息、历史信息及人文信息采集,并对其进行数字化建档。基础模型建立阶段依据前期工作成果,运用多种建模方法,根据评估结果按照需求构建出不同类型的模型。在模型建立的基础上,利用相关虚拟技术软件对邯郸红色建筑遗产进行虚拟场景构建。在虚拟交互设计阶段,结合硬件设备,实现邯郸红色建筑遗产虚拟可视化。依据构建完成的流程,从虚拟漫游、虚拟修复、虚拟拆解三方面,分别选取不同类型的对象对虚拟可视化进行实证研究应用。论文对邯郸红色建筑遗产数字化建档和虚拟可视化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对虚拟可视化成果进行了应用。研究成果一方面完善了邯郸红色建筑遗产的全面调查研究,从理论方面对邯郸红色建筑遗产的保护修缮工作提供了参考,另一方面运用虚拟技术对邯郸红色建筑遗产进行展示与传播、保护与修复、服务与管理,提升人们对邯郸红色建筑遗产保护意识,进一步弘扬红色文化精神。

二、院落建筑测绘方法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院落建筑测绘方法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类型形态学的义县古城历史街区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国内古城保存现状与研究价值
        1.1.3 义县古城现状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城市形态类型学研究综述
        1.3.2 城市遗产研究综述
        1.3.3 义县古城研究综述
    1.4 研究范围与内容
        1.4.1 研究范围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义县古城:自然、人文与城市遗产
    2.1 辽西要塞
    2.2 义县的自然环境
        2.2.1 地形
        2.2.2 水文
        2.2.3 气候
    2.3 传统的经济模式
        2.3.1 农耕文化
        2.3.2 商业贸易
    2.4 多元的宗教文化
        2.4.1 佛教
        2.4.2 道教
        2.4.3 伊斯兰教
        2.4.4 基督教
    2.5 汉族为主的多民族构成
    2.6 义县历史:从宜州到义县
        2.6.1 义县的建置沿革
        2.6.2 古城的历史演变
        2.6.3 历史地图的当代转译
    2.7 义县的历史街区与建筑遗产
        2.7.1 濒危的历史街区
        2.7.2 重要的建筑遗产
        2.7.3 义县境内的遗产与旅游现状
    2.8 小结
第3章 义县古城的道路结构
    3.1 道路系统的等级
    3.2 民国到当代的街道历史演变
    3.3 十字结构的道路形态
        3.3.1 道路结构
        3.3.2 比例尺度
        3.3.3 肌理分析
        3.3.4 公共空间
    3.4 历史街区的道路密度分析
        3.4.1 道路密度计算
        3.4.2 道路密度图表
    3.5 历史街区的步行可达性分析
    3.6 小结
第4章 义县古城的街廓与地块
    4.1 街廓的形态类型
    4.2 街廓建筑密度量化分析
    4.3 院落的分解:产权地块现状调研
    4.4 院落的复原:传统院落边界推测
        4.4.1 现有历史建筑遗存的院落调研
        4.4.2 传统院落的边界推测
        4.4.3 传统院落形态分析
    4.5 历史街区的太阳辐射量化分析
        4.5.1 街廓太阳辐射量分析
        4.5.2 传统院落太阳辐射量分析
    4.6 小结
第5章 义县古城的传统建筑
    5.1 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
        5.1.1 传统民居整体特征
        5.1.2 门楼与门洞
        5.1.3 墀头样式
        5.1.4 山墙图案
    5.2 传统民居的保存状态
    5.3 传统院落平面复原推测
    5.4 时代的印记:特色建筑记录
    5.5 小结
第6章 古城历史街区的形态保护
    6.1 历史街区的问题分析
        6.1.1 居民的居住环境问题
        6.1.2 发展旅游面临的问题
    6.2 道路形态的保护
        6.2.1 街道景观现状实例分析
        6.2.2 景观视线通廊恢复
        6.2.3 街道形态的保护策略
    6.3 院落形态的保护
        6.3.1 传统院落信息整理
        6.3.2 传统院落的保护策略
    6.4 建筑形态的保护
        6.4.1 建筑院落的保护策略
        6.4.2 可复建的历史建筑
    6.5 形态保护的应用:旅游路线设计
    6.6 小结
结论
    研究成果
    研究创新点
    研究不足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图片目录
    附录 B 表格目录
    附录 C 道路可达性程序
    附录 D 道路密度程序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2)韩城历史城区历史建筑价值评估及分级保护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针对历史建筑保护的高度重视
        1.1.2 历史建筑保护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1.1.3 韩城历史建筑的保护现状不容乐观
    1.2 相关概念阐释
        1.2.1 历史建筑
        1.2.2 历史建筑的价值
    1.3 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范围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2 历史建筑保护及价值评估的相关理论研究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1 历史建筑保护的相关研究
        2.1.2 历史建筑价值评估的相关研究
        2.1.3 韩城历史建筑的相关研究
        2.1.4 研究的进展与不足
    2.2 历史建筑认定标准
        2.2.1 国家层面的相关认定标准
        2.2.2 地方城市的相关认定标准
    2.3 韩城历史建筑认定标准
        2.3.1 标准的确定
        2.3.2 标准的阐释
    2.4 本章小结
3 韩城历史建筑现状及特征研究
    3.1 韩城概况
        3.1.1 自然地理与人文历史
        3.1.2 历史沿革与古城选址
        3.1.3 古城格局与古城街巷
    3.2 历史建筑特征
        3.2.1 分布特征
        3.2.2 院落
        3.2.3 建筑单体
        3.2.4 建筑结构及材料
    3.3 历史建筑保护现实问题
        3.3.1 建筑结构、材料破损严重
        3.3.2 建筑功能的不适应性
        3.3.3 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
        3.3.4 产权关系复杂
        3.3.5 各利益主体不同的价值诉求
    3.5 本章小结
4 韩城历史建筑价值评估及分级结果
    4.1 评价体系模型构建
        4.1.1 评价原则与方法
        4.1.2 评价指标选取
        4.1.3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2 初选历史建筑价值评估
    4.3 第一批历史建筑评估分级
        4.3.1 第一批历史建筑现状
        4.3.2 第一批历史建筑分级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价值评估的韩城历史建筑分级保护
    5.1 历史建筑的价值与保护状态
        5.1.1 价值与保护状态的关系
        5.1.2 高价值历史建筑保护状态
        5.1.3 中价值历史建筑保护状态
        5.1.4 低价值历史建筑保护状态
    5.2 韩城历史建筑的分级保护策略
        5.2.1 保护原则
        5.2.2 保护方式
        5.2.3 保护措施
    5.3 历史建筑保护实例
        5.3.1 高价值高保护状态历史建筑
        5.3.2 高价值中保护状态历史建筑
        5.3.3 中价值低保护状态历史建筑
        5.3.4 低价值低保护状态历史建筑
    5.4 本章小节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局限性
    6.3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附录一:部分地方城市历史建筑认定标准
    附录二:韩城历史建筑价值评价专家调查问卷
    附录三:韩城市历史建筑普查登记表
    附录四:韩城第一批历史建筑信息表
致谢

(3)海岛民居的民宿改造设计策略研究 ——以涠洲岛民宿改造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海岛旅游业的发展
        1.1.2 民宿行业的发展
        1.1.3 民居改造“新”与“旧”之间的矛盾突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辨析
        1.3.1 民宿
        1.3.2 海岛民居
        1.3.3 民居改造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4.2 国内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民宿改造相关理论研究及实践经验
    2.1 民宿的相关理论研究
        2.1.1 民宿的相关定义
        2.1.2 民宿的起源
        2.1.3 民宿的发展历程
        2.1.4 国外民宿理论研究
        2.1.5 国内民宿理论研究
    2.2 民宿建筑师的研究
        2.2.1 王澍“富阳文村”
        2.2.2 张雷的研究
        2.2.3 元象建筑的研究
    2.3 民居改造的相关理论研究
        2.3.1 历史文脉主义
        2.3.2 新旧共生理论
        2.3.3 有机更新理论
    2.4 民宿改造经典案例分析
        2.4.1 云庐精品度假酒店
        2.4.2 武义县梁家山村·清啸山居民宿
        2.4.3 “鹿饮溪”主题民宿
        2.4.4 莫干山“伴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海岛民居特征与价值分析
    3.1 海岛村落民居概述
        3.1.1 海岛村落的特征
        3.1.2 海岛村落的文化内涵
        3.1.3 海岛村落的价值体现
    3.2 海岛民居特征分析
        3.2.1 辽南海岛民居
        3.2.2 胶东半岛海草房建筑
        3.2.3 舟山海岛民居
        3.2.4 海岛民居特征小结
    3.3 海岛民居进行民宿改造的价值评估
        3.3.1 海岛村落综合评估
        3.3.2 海岛民居周边环境评估
        3.3.3 海岛民居价值评估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涠洲岛民居价值及民宿发展现状
    4.1 涠洲岛民居概述
        4.1.1 涠洲岛民居生成背景
        4.1.2 地理与气候
        4.1.3 涠洲岛历史概述
    4.2 涠洲岛盛塘村民居价值评估
        4.2.1 村落整体价值评估
        4.2.2 旅游与开发价值评估
        4.2.3 民居建筑价值评估
    4.3 涠洲岛公山村民居价值评估
        4.3.1 村落整体价值评估
        4.3.2 旅游与开发价值评估
        4.3.3 民居建筑价值评估
    4.4 涠洲岛民居特征分析
        4.4.1 平面特征
        4.4.2 材料特征
        4.4.3 结构与空间特征
        4.4.4 环境特征
    4.5 涠洲岛民居发展困境
        4.5.1 现代生活需求带来的困境
        4.5.2 现代经济发展带来的困境
        4.5.3 传统建筑出现危机
    4.6 涠洲民宿发展现状
        4.6.1 涠洲岛民宿使用者的基本特征
        4.6.2 涠洲岛民宿的基本类型
        4.6.3 涠洲岛民宿发展的常见问题
    4.7 涠洲民宿典型案例分析
        4.7.1 方岛艺术酒店
        4.7.2 野里宅院
        4.7.3 渡舍精品民宿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涠洲岛民居的民宿改造策略
    5.1 要素归纳与改造策略提取
    5.2 涠洲岛民居改造民宿的指导原则
        5.2.1 协调海岛特色原则
        5.2.2 有机更新原则
    5.3 规划设计策略
        5.3.1 价值评估
        5.3.2 尺度肌理相协调
        5.3.3 契合区位环境条件
    5.4 建筑空间设计策略
        5.4.1 空间拆分
        5.4.2 空间扩充
        5.4.3 空间整合
        5.4.4 空间置入
    5.5 情感需求设计策略
        5.5.1 海岛渔村氛围营造
        5.5.2 邻里关系重塑
        5.5.3 主题陈设
        5.5.4 亲子空间营造
    5.6 材料与技术应用策略
        5.6.1 建造技术有机
        5.6.2 地域性建造材料
    5.7 运营管理策略
        5.7.1 产业活化带动
        5.7.2 运营模式
第六章 设计应用分析
    6.1 项目基本情况
    6.2 设计策略的应用分析
        6.2.1 规划设计
        6.2.2 建筑空间设计
        6.2.3 情感需求设计
        6.2.4 材料与技术应用
    6.3 其他设计实践
        6.3.1 屿见山居
        6.3.2 南海鲚筑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7.3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4)武安万谷城村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层面
        1.1.2 学术层面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1.3.1 传统聚落
        1.3.2 空间形态
        1.3.3 保护与更新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研究现状
        1.4.2 建筑空间形态研究现状
        1.4.3 乡村遗产保护与更新研究现状
        1.4.4 万谷城村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1.7 论文创新点
    1.8 本章小结
第2章 万谷城村传统聚落风土环境
    2.1 区位分析
    2.2 自然环境
        2.2.1 地形地貌
        2.2.2 气候特征
        2.2.3 河流水系
    2.3 历史环境
        2.3.1 历史沿革
        2.3.2 宗教信仰
    2.4 人文环境
        2.4.1 风水思想
        2.4.2 文化习俗
        2.4.3 人口姓氏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万谷城村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研究
    3.1 传统聚落空间形态构成
        3.1.1 宏观层面下传统聚落空间形态构成
        3.1.2 中观层面下传统聚落空间形态构成
        3.1.3 微观层面下传统聚落空间形态构成
    3.2 宏观层面下万谷城村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研究
        3.2.1 聚落外部空间格局
        3.2.2 选址分析
        3.2.3 空间发展演变
    3.3 中观层面下万谷城村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研究
        3.3.1 点状空间
        3.3.2 线状空间
        3.3.3 面状空间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万谷城村传统建筑空间形态研究
    4.1 万谷城村传统建筑空间形态构成
        4.1.1 万谷城村传统居住建筑空间形态构成
        4.1.2 万谷城村传统非居住建筑空间形态构成
    4.2 万谷城村传统居住建筑空间形态研究
        4.2.1 院落空间
        4.2.2 单体空间
        4.2.3 案例分析
    4.3 万谷城村传统非居住建筑空间形态研究
        4.3.1 院落空间
        4.3.2 单体空间
        4.3.3 案例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万谷城村传统聚落和建筑保护与更新研究
    5.1 万谷城村传统聚落保护与更新研究
        5.1.1 万谷城村传统聚落价值评价
        5.1.2 万谷城村传统聚落保护与更新策略
        5.1.3 万谷城村传统聚落保护与更新设计
    5.2 万谷城村传统建筑保护与更新研究
        5.2.1 万谷城村传统建筑价值评价
        5.2.2 万谷城村传统建筑保护与更新策略
        5.2.3 万谷城村传统居住建筑保护与更新案例
        5.2.4 万谷城村传统非居住建筑保护与更新案例
    5.3 万谷城村传统聚落与建筑相关活化策略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1 碑文石刻
附录2 图录
附录3 表录

(5)岩头古村聚落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对象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对象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核心概念阐述
        1.3.1 传统聚落
        1.3.2 聚落空间
        1.3.3 聚落空间形态
    1.4 相关研究的综述
        1.4.1 国外相关研究
        1.4.2 国内相关研究
        1.4.3 关于楠溪江聚落的研究
    1.5 研究的方法和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岩头古村聚落的自然、历史和人文
    2.1 自然环境
        2.1.1 山水格局
        2.1.2 气候特征
        2.1.3 聚落形态
    2.2 历史沿革
        2.2.1 定居阶段
        2.2.2 发展阶段
        2.2.3 鼎盛阶段
        2.2.4 衰败阶段
    2.3 人文环境
        2.3.1 宗族文化
        2.3.2 耕读文化
        2.3.3 风水观念
        2.3.4 经济基础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岩头古村聚落整体空间形态分析
    3.1 选址与布局
        3.1.1 村落选址的意义
        3.1.2 村落布局的发展
        3.1.3 村落的边界形态
    3.2 理水工程
        3.2.1 理水工程的作用
        3.2.2 理水工程的发展
        3.2.3 理水工程的构成
    3.3 公共空间
        3.3.1 街巷空间
        3.3.2 节点空间
        3.3.3 公共建筑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岩头古村聚落单元空间形态分析
    4.1 聚落单元空间的构成
        4.1.1 单元空间的概念辨析
        4.1.2 单元空间的边界限定
    4.2 聚落单元空间的原型
        4.2.1 民居的基本构成原型
        4.2.2 聚落单元的构成元素
        4.2.3 聚落单元的组织方式
    4.3 中央街聚落单元为例
        4.3.1 中央街聚落单元的整体概述
        4.3.2 中央街聚落单元的空间分析
        4.3.3 中央街聚落单元的特征总结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岩头古村聚落空间形态的启示
    5.1 岩头古村聚落空间形态的特征
        5.1.1 聚落空间形态的有机性
        5.1.2 聚落空间形态的同构性
        5.1.3 聚落空间形态的自律性
    5.2 岩头古村聚落空间形态的当代意义
        5.2.1 认知层面的意义
        5.2.2 实践层面的意义
    5.3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岩头古村聚落建筑测绘图纸
致谢

(6)贺昌古村聚落格局特征及肌理织补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来源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来源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相关概念界定
        1.3.2 研究内容确定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4.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4.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现场调研法
        1.5.3 学科交叉法
        1.5.4 归纳分析法
    1.6 论文框架图
第2章 贺昌古村的历史文化
    2.1 村落概况
    2.2 历史沿革
        2.2.1 行政区划变迁
        2.2.2 发展历史追溯
        2.2.3 抗日战争史实
        2.2.4 村落名称演变
    2.3 贺氏家族
    2.4 历史要素
        2.4.1 历史名木——古树
        2.4.2 历史水源——古井
        2.4.3 历史标识——古匾额
        2.4.4 历史农具——古磨碾
        2.4.5 历史印迹——古碑碣
    2.5 传统文化与民风民俗
        2.5.1 年节风俗
        2.5.2 红枣文化
        2.5.3 盘子文化
        2.5.4 黄河九曲灯游会
        2.5.5 宗教信仰
        2.5.6 民俗工艺
        2.5.7 传统美食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贺昌古村的空间格局
    3.1 村落选址
        3.1.1 “山环水抱”必有气
        3.1.2 “负阴抱阳”万物生
        3.1.3 “天人合一”气相通
        3.1.4 “四通水陆”皆可达
    3.2 村落格局
        3.2.1 总体布局
        3.2.2 聚落生长
    3.3 防御系统
        3.3.1 防御系统概述
        3.3.2 自然防御——山屏水障
        3.3.3 公共防御——跨街过楼
        3.3.4 个体防御——分设角楼
    3.4 空间分析
        3.4.1 村落空间
        3.4.2 街巷空间
        3.4.3 重要街巷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贺昌古村的公共建筑
    4.1 宗教建筑
        4.1.1 双塔寺
        4.1.2 姑子庵
        4.1.3 小寺庙
        4.1.4 二郎庙
        4.1.5 龙王庙
        4.1.6 观音庙
        4.1.7 香严寺
    4.2 祭祀建筑
        4.2.1 三郎堡
        4.2.2 贺氏宗祠
    4.3 名人故居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贺昌古村的商业及民居建筑
    5.1 建筑综合分析
        5.1.1 建筑分布特征
        5.1.2 院落布局构成
        5.1.3 立面构成要素
        5.1.4 屋架结构体系
        5.1.5 附加防御功能
        5.1.6 居住心理设定
    5.2 东街街区典型院落
        5.2.1 万和堂药店旧址
        5.2.2 万顺成面庄旧址
    5.3 中街街区典型院落
        5.3.1 悦来成金银首饰店旧址
        5.3.2 中街21 号商宅
        5.3.3 德庆恒药店旧址+中街1 号民宅
        5.3.4 同生泰药店旧址
        5.3.5 同和恒药店旧址
        5.3.6 德庆昌面庄旧址+中街4 号民宅
        5.3.7 合义成面庄旧址+中街5 号民宅
        5.3.8 天锡长烟店旧址+中街8 号民宅
    5.4 西街街区典型院落
        5.4.1 柳林骡马店旧址
        5.4.2 公盛昌旧址
        5.4.3 庆益厚面庄旧址
    5.5 背道街区典型院落
        5.5.1 上背道37 号宅
        5.5.2 中背道2 号民宅
        5.5.3 中背道3 号民宅
        5.5.4 中背道48 号民宅
        5.5.5 中背道52 号民宅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贺昌古村的装饰艺术
    6.1 台基样式
    6.2 砖雕石刻
        6.2.1 柱础
        6.2.2 门枕石
        6.2.3 墀头
    6.3 门扇点缀
    6.4 额枋木雕
    6.5 屋顶脊饰
    6.6 窗棂纹样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聚落肌理织补与活力延续方法研究
    7.1 古村活力特征分析
        7.1.1 历史文化的载体
        7.1.2 聚落风貌的传承
        7.1.3 真实生活的延续
    7.2 聚落格局演变趋势
        7.2.1 现状建筑肌理分析
        7.2.2 村民自发改建行为
        7.2.3 政府主导改造行为
        7.2.4 二者实施后果影响评估
    7.3 村落活化策略研究
        7.3.1 生产生活方式的保持延续
        7.3.2 历史文化遗存的可持续利用
        7.3.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态传承
    7.4 村落肌理织补方法
        7.4.1 差异肌理的“嵌入式”织补
        7.4.2 沿街界面的“连贯式”织补
        7.4.3 异质建筑的“注入式”织补
        7.4.4 节点空间的“衔接式”织补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总结
    8.2 创新点
    8.3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A 历史建筑测绘图选录
附录B 民国初年柳林镇主要挂牌商号概况
附录C 碑文选录
    存于姑子庵
        1.东侧石碣(笔者据碑自录)
        2.西侧石碣(笔者据碑自录)
    存于二郎庙
        3.重修补葺二郎庙碑记(笔者据碑自录)
    存于贺氏宗祠
        4.重建泽远都九十甲贺氏家佛堂碑序(笔者据碑自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基于气候适应性的安徽传统建筑绿色营建技术研究 ——以皖北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
        1.1.2 地域文化传承不充分的社会现状
        1.1.3 营建技术气候适应性的研究趋势
    1.2 课题来源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相关研究界定
        1.5.1 研究范围界定
        1.5.2 相关概念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建筑营建与气候研究概况
    2.1 理论研究进程
        2.1.1 国外研究现状
        2.1.2 国内研究现状
    2.2 研究地域及技术方法
        2.2.1 研究对象地域分布
        2.2.2 技术方法总结
    2.3 建筑与气候的理论基础研究
        2.3.1 气候调节原理
        2.3.2 气候环境影响因素
        2.3.3 气候适应性绿色营建理念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皖北地区传统建筑现状与发展趋势
    3.1 皖北地区自然环境特征
        3.1.1 皖北地区建筑气候分区概况
        3.1.2 皖北地区气候特征
        3.1.3 皖北地区地理资源特征
    3.2 皖北地区文化环境特征
        3.2.1 本土文化风俗
        3.2.2 历史社会变迁
        3.2.3 舶来文化融入
    3.3 皖北地区传统建筑营建特征
        3.3.1 “道法自然”的整体观念
        3.3.2 “因地制宜”的构筑理念
        3.3.3 “诗意乐居”的艺术风格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皖北地区传统建筑特征分析
    4.1 皖北地区研究对象
    4.2 皖北地区传统建筑规划布局特征
        4.2.1 “方正对称”的营建理念
        4.2.2 “依势造屋”的选址模式
        4.2.3 “秩序井然”的街道布局
    4.3 皖北地区传统建筑内部空间特征
        4.3.1 “合院式”空间布局
        4.3.2 “大院式”空间布局
        4.3.3 “天井式”空间布局
    4.4 皖北地区传统建筑立面造型特征
        4.4.1 “南北兼容”的整体风貌
        4.4.2 “庄重沉稳”的建筑立面
        4.4.3 “精致细腻”的细部构件
    4.5 皖北地区传统建筑材料构造特征
        4.5.1 砖材及墙体营建技术
        4.5.2 瓦材及屋顶营建技术
        4.5.3 石材及细部营建技术
        4.5.4 木材及构造营建技术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皖北地区传统建筑气候适应性绿色营建技术
    5.1 规划选址的气候适应性营建技术
        5.1.1 聚落选址
        5.1.2 规划布局
    5.2 内部空间的气候适应性营建技术
        5.2.1 内部空间适应气候的基本形态
        5.2.2 内部空间尺度分析
        5.2.3 内部空间微环境模拟
    5.3 建筑外界面的气候适应性营建技术
        5.3.1 建筑屋顶
        5.3.2 建筑墙体
        5.3.3 建筑外界面热工模拟分析
    5.4 细部处理的气候适应性营建技术
        5.4.1 门窗处理
        5.4.2 下垫面处理
        5.4.3 基础及构件处理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皖北地区传统建筑特征
        6.1.2 皖北地区传统建筑气候适应性营建技术
        6.1.3 皖北地区传统建筑关键营建技术
    6.2 创新点
    6.3 展望
        6.3.1 研究区域进一步扩展
        6.3.2 研究样本进一步扩大
        6.3.3 研究方法进一步扩充
参考文献
附录A 建筑外界面热工模拟数据
附录B 实地调研提纲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8)“青山万叠,佛峪精蓝”-泰山玉泉寺建筑及园林环境复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相关研究概况
    1.5 研究重点、方法与框架
2 玉泉寺历史演变发展概述
    2.1 建造背景及缘由
    2.2 相地选址
    2.3 营建历史
    2.4 佛法与文化传承
    2.5 本章小结
3 玉泉寺现状概述
    3.1 现址状况
    3.2 寺院景观环境及遗迹
    3.3 现址院落的保护与利用
    3.4 本章小结
4 玉泉寺明清盛期布局复原设计研究
    4.1 明清时期寺院布局
        4.1.1 明清寺院建筑配置
        4.1.2 泰山寺庙建筑配置
    4.2 明清典型寺院布局比较
    4.3 明清寺院共性总结
        4.3.1 建筑布局形式
        4.3.2 建筑配置名称
    4.4 玉泉寺院落平面布局复原设计
        4.4.1 记载中的建筑
        4.4.2 推测考证中的建筑
        4.4.3 契合传统精神的建筑
        4.4.4 中轴线建筑布局设计
        4.4.5 东侧建筑布局设计
        4.4.6 西南侧建筑布局设计
        4.4.7 布局分析图
        4.4.8 明清盛期复原设计总图
        4.4.9 明清盛期复原设计方案彩色效果图
    4.5 本章小结
5 玉泉寺殿堂佛阁建筑复原设计研究
    5.1 殿堂佛阁建筑复原设计推想依据
        5.1.1 寺内外碑文记载
        5.1.2 相关参考书籍
        5.1.3 实地发掘与测绘分析
    5.2 中轴线殿堂建筑复原设计
        5.2.1 大雄宝殿
        5.2.2 伽蓝殿
        5.2.3 祖师殿
        5.2.4 西侧僧房
        5.2.5 钟楼
        5.2.6 鼓楼
        5.2.7 魏徵殿
        5.2.8 菩萨殿
        5.2.9 南山门
    5.3 东侧生活区与七佛阁建筑复原设计
        5.3.1 药师七佛阁及其部分斗拱结构
        5.3.2 方丈室
        5.3.3 斋堂
        5.3.4 茶堂
        5.3.5 澡堂
        5.3.6 香积厨
        5.3.7 东侧僧房
        5.3.8 油库
        5.3.9 东司(厕所)
    5.4 西南侧禅院与栖隐堂建筑复原设计
        5.4.1 栖隐堂
        5.4.2 云会堂
        5.4.3 库房
        5.4.4 西净(厕所)
    5.5 其他建筑及构筑物设计
        5.5.1 廊架、画廊、石桌、石凳、石灯
        5.5.2 放生池、影壁、树池、山石景观
        5.5.3 净心亭
        5.5.4 玉泉亭
        5.5.5 玉泉山门
        5.5.6 禅院山门
        5.5.7 东山门
        5.5.8 西山门
        5.5.9 北山门
    5.6 特殊功能的建筑设计
        5.6.1 职事堂
        5.6.2 库司
        5.6.3 宝藏库
    5.7 本章小结
6 玉泉寺盛期园林空间形态序列的组织
    6.1 盛期玉泉寺景观前导空间序列——奥旷交织,曲折入胜
    6.2 盛期玉泉寺院落空间序列——逐台布殿,层叠互动
    6.3 盛期玉泉寺景观空间序列组织
    6.4 主轴线建筑视线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玉泉寺盛期景观环境的营造
    7.1 整治园林地址——依山就势
    7.2 园林建筑景观——肃穆相趣
    7.3 水景营造——人做天开
    7.4 植物配置——古大珍奇
    7.5 其他寺院景观——静修顿悟
    7.6 借景手法——交相辉映
    7.7 本章小结
8 寺院外围园林环境景观保护与提升
    8.1 保护与提升意义
    8.2 现存问题
    8.3 保护与提升策略
    8.4 玉泉寺院落外部其他附属设施设计
    8.5 本章小结
9 结语
    9.1 主要结论
    9.2 创新与不足
    9.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文章图表
    附录2:玉泉寺相关诗歌
    附录3:玉泉寺内外现存石碑石刻石碣一览表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与竞赛获奖及专利实践情况

(9)武威海藏寺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研究现状
        1.3.1 中国佛教建筑的研究
        1.3.2 河西地区传统建筑的研究
    1.4 研究内容
        1.4.1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概述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河西建筑特征概述
    2.1 河西地区概述
    2.2 河西建筑工艺做法综述
        2.2.1 建筑构件
        2.2.2 梁架结构
        2.2.3 屋面曲线与组合方式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武威海藏寺的地理历史文化背景
    3.1 地理历史概况
        3.1.1 地理概况
        3.1.2 武威历史背景
    3.2 海藏寺的历史沿革
        3.2.1 东晋时期
        3.2.2 元时期
        3.2.3 明清时期
        3.2.4 民国至今
    3.3 海藏寺的文化背景
        3.3.1 武威“台”文化
        3.3.2 凉州佛教文化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海藏寺院落格局演变与特征
    4.1 海藏寺的历史格局演变综述
    4.2 明代海藏寺的格局复原及特征
        4.2.1 寺院基本平面布局复原
        4.2.2 寺院平面布局特征
    4.3 海藏寺现存格局特征
        4.3.1 建筑功能、尺度、体量综合分析
        4.3.2 院落布局分析
        4.3.3 寺院轴线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海藏寺单体建筑形制特征分析
    5.1 第一进院落
        5.1.1 牌楼
        5.1.2 山门
        5.1.3 大雄宝殿
    5.2 第二进院落
        5.2.1 三圣殿
        5.2.2 东西配殿
        5.2.3 地藏殿
    5.3 第三进院落
        5.3.1 东西垂花门
        5.3.2 天王殿
        5.3.3 藏经阁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海藏寺建筑法式特征分析
    6.1 平面形制
    6.2 梁架结构
        6.2.1 檐柱径高比
        6.2.2 出檐比例
        6.2.3 角梁搭接方式
        6.2.4 梁檩搭接方式
        6.2.5 斗栱
        6.2.6 举架规律
        6.2.7 梁架插接的做法
    6.3 部分构件尺寸
        6.3.1 单体建筑结构用材尺度
        6.3.2 藏经阁营造用尺推算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B 海藏寺碑文

(10)邯郸红色建筑遗产数字化建档与虚拟可视化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社会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1.6 主要创新点
    1.7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研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红色建筑遗产
        2.1.2 数字化建档
        2.1.3 虚拟
        2.1.4 可视化
        2.1.5 虚拟可视化
    2.2 虚拟可视化背景研究及分析
        2.2.1 虚拟可视化特征
        2.2.2 实现需求分析
        2.2.3 实现可行性分析
        2.2.4 虚拟可视化实现内容构成
        2.2.5 重点与难点
    2.3 虚拟可视化构建过程研究
        2.3.1 数据采集与数字化建档
        2.3.2 三维基础模型建立
        2.3.3 虚拟场景构建
        2.3.4 虚拟交互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邯郸红色建筑遗产背景研究
    3.1 邯郸自然与人文概况
        3.1.1 自然地理概况
        3.1.2 社会人文概况
    3.2 邯郸红色革命史发展历程
        3.2.1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3.2.2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3.2.3 抗日战争时期
        3.2.4 解放战争时期
    3.3 邯郸红色建筑遗产形成过程
        3.3.1 发展早期(1940 年前)
        3.3.2 发展中期(1940 年至1945年8 月)
        3.3.3 发展后期(1945 年 8 月至1949 年 10 月)
        3.3.4 发展破坏共存时期(1949年10 月至今)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邯郸红色建筑遗产数据采集与数字化建档
    4.1 邯郸红色建筑遗产调查概况
        4.1.1 调查目的与内容
        4.1.2 调查数量与范围
        4.1.3 建筑分布特征
    4.2 邯郸红色建筑遗产数据采集
        4.2.1 数据信息分类
        4.2.2 数据采集方式
        4.2.3 数据信息整理
    4.3 邯郸红色建筑遗产现状评估
        4.3.1 整体评估目的
        4.3.2 评估依据和标准
        4.3.3 评估结果确定
    4.4 邯郸红色建筑遗产档案信息一览表(部分)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邯郸红色建筑遗产三维场景构建与虚拟可视化设计
    5.1 邯郸红色建筑遗产三维模型建立
        5.1.1 几何外形建模
        5.1.2 视觉形象建模
        5.1.3 整体模型优化
        5.1.4 邯郸红色建筑遗产模型一览表(部分)
    5.2 邯郸红色建筑遗产虚拟可视化分类确定
        5.2.1 服务对象分类及特点
        5.2.2 针对不同服务对象的虚拟可视化分类
        5.2.3 不同虚拟可视化类型实现流程
    5.3 邯郸红色建筑遗产虚拟漫游设计
        5.3.1 虚拟漫游分类
        5.3.2 虚拟漫游设计重点
        5.3.3 3D实景漫游设计
        5.3.4 虚拟场景漫游设计
    5.4 邯郸红色建筑遗产虚拟修复设计
        5.4.1 虚拟修复设计重点
        5.4.2 相关技术及设计流程
        5.4.3 虚拟修复模型建立
        5.4.4 Vuforia标识物定位
        5.4.5 Unity3D场景搭建
        5.4.6 AR虚拟场景展示
    5.5 邯郸红色建筑遗产虚拟拆解设计
        5.5.1 虚拟拆解设计重点
        5.5.2 相关技术及设计流程
        5.5.3 模型建立与分组
        5.5.4 Twinmotion阶段创建与划分
        5.5.5 动画创建与编辑
        5.5.6 场景输出与展示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邯郸红色建筑遗产虚拟可视化应用
    6.1 邯郸红色建筑遗产展示与传播
        6.1.1 建筑展示与体验
        6.1.2 建筑教育与研究
        6.1.3 建筑分享与传播
    6.2 邯郸红色建筑遗产保护与修复
        6.2.1 建筑存档与展示
        6.2.2 建筑更新与保护
        6.2.3 建筑高度与视线控制
        6.2.4 建筑材料再利用
    6.3 邯郸红色建筑遗产服务与管理
        6.3.1 观众服务与管理
        6.3.2 信息与资源管理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1
附录2

四、院落建筑测绘方法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类型形态学的义县古城历史街区形态研究[D]. 邢振鹏.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韩城历史城区历史建筑价值评估及分级保护策略研究[D]. 高瑞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2)
  • [3]海岛民居的民宿改造设计策略研究 ——以涠洲岛民宿改造为例[D]. 刘远. 广西大学, 2021(12)
  • [4]武安万谷城村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特征研究[D]. 刘莉.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5]岩头古村聚落空间形态研究[D]. 孟勤林.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6]贺昌古村聚落格局特征及肌理织补方式研究[D]. 贺亚男.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7]基于气候适应性的安徽传统建筑绿色营建技术研究 ——以皖北地区为例[D]. 主曼婷.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8]“青山万叠,佛峪精蓝”-泰山玉泉寺建筑及园林环境复原设计研究[D]. 吴颖韬.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9]武威海藏寺建筑研究[D]. 史一彤.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10]邯郸红色建筑遗产数字化建档与虚拟可视化应用研究[D]. 马敬晓.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标签:;  ;  ;  ;  ;  

院落建筑测绘方法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