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陕峡谷区北段岩溶地下水流特征分析

晋陕峡谷区北段岩溶地下水流特征分析

一、晋陕峡谷地区北段岩溶地下水流特征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宏杰,马君,姜鹏,黎灵,郝志鹏[1](2018)在《准格尔煤田岩溶水文地质特征及水害防治技术》文中研究指明岩溶水水害是影响准格尔煤田安全开采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掌握岩溶发育特征、水化学特征、渗流场特征及突水危险性,通过钻探、水文勘查及水化学试验等区域资料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岩溶裂隙、溶孔和溶洞是主要储水空间和地下水径流通道,陷落柱、断层是该区域重要的垂向导水通道;沿径流途径岩溶水质类型呈HCO3·Cl-Na→HCO3·Cl-Na·Ca(Ca·Mg)→Cl-Na的演化顺序,反应了在东部边界黄河水补给地下水,岩溶地下水总体向西运移,在煤田西部形成滞流区;煤田中东部6号、9号煤均处于非带压开采状态,中西部处于带压开采状态,滞流区边界附近突水系数较大。在岩溶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探测、预测及监测和治理与特殊开采等水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

徐淑琴[2](2018)在《秦晋峡谷南部河段地貌特征及成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秦晋峡谷属于黄河中游河段,秦晋峡谷的地质地貌问题一直是地学研究的热点。秦晋峡谷南部河段所指为北起壶口瀑布,南至禹门口的这段长度约公里的河流峡谷。研究区位于鄂尔多斯东南部,此区的研究程度比较低。本文通过对秦晋峡谷南部河段的河谷地貌特征、河水侵蚀作用方式、岩石地层发育特点、节理和断裂构造、新构造运动作用等因素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并取得如下认识:通过对研究河段河谷的地貌特征分析,尤其是研究区北段壶口一带壶口瀑布、十里龙槽、壶穴等河流地质作用遗迹的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发育近南北和近东西走向的节理,同时在基岩河床及岸边台地上形成形式各样的河流地质作用产物壶穴。我们对壶穴进行统计,发现近壶穴的长轴方向与近南北走向的节理方向一致,流水携带大量的泥沙砾石冲蚀节理发育的岩石薄弱部位,促进河流壶穴的形成。通过野外观察、实际论证和综合研究,进一步佐证了研究区宏观与微观谷中谷地貌的成因。()河水的巨大水动力侵蚀作用是谷中谷地貌形成的必备动力条件;()河谷地貌与地层岩性造成的差异侵蚀作用有关;()基岩河床发育大量的节理,降低了岩石力学强度,加速了河谷的形成;()新构造运动的抬升作用,导致河流下切作用明显。

莫美仙[3](2017)在《云南南洞地下河系统边界及结构特征研究》文中提出南洞地下河是云南规模最大、典型性突出的喀斯特高原地下河系统,本文依据野外调查、勘探、试验资料,以地球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岩溶学、地质学及水文地质学的分析方法,对南洞地下河系统岩溶发育的物质基础及形成条件、边界位置和性质、地下河系统的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从水动力场、水化学场、温度场等方面研究了1号暗河子系统和2号暗河子系统之间的异同,以期为南洞地下河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主要取得以下研究进展:1.南洞地下河系统岩溶地貌主要有溶丘洼地、峰丛洼地(漏斗)、岩溶中山、岩溶低中山、岩溶断块山、构造岩溶断裂陡坡六种。其中,峰丛洼地和溶丘洼地是研究区最主要的地貌类型,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部岩溶化高原面上、盆地间岩溶浅丘及大庄盆地北部一带,大部分地下河管道均发育于峰丛洼地和溶丘洼地区。研究表明,地层岩性、构造、地下水径流、新构造运动控制了岩溶地下河的发育与分布。受到碳酸盐岩成分和厚度的影响,个旧组(T2g)质纯、层厚的灰中地下河最为发育,其它碳酸盐岩层位中,碳酸钙含量较低,岩溶化较弱,地下河管道弱发育或不发育;南洞地下河系统岩溶发育及地下河展布的方向受NW、NE两组构造的控制,地下河大多追踪断裂发育而成,主要呈NW-SE展布和NE-SW展布;草坝东山高原区的水动力条件好,水交替迅速,岩溶发育程度较其它地段高,岩溶作用强烈,地下岩溶形态以溶洞、管道为主;盆地区地下水动力条件较差,水流循环交替缓慢,岩溶发育程度不高,大部分地段地下岩溶形态以溶孔、溶隙为主,只有沿岩石结构松散的断裂破碎带,有利于地下水的径流,岩溶发育程度高,一般为岩溶洞穴或管道;新构造运动使研究区地貌具有台阶状的特点,发育三层溶洞,形成了以大庄、草坝、蒙自盆地和开远盆地为主的两级排泄基准面,每一级基准面的形成都使岩溶的发育进入强烈时期,其中大庄、草坝、蒙自盆地基准面的形成为平石板、黑龙潭、石洞-大黑水洞(灰土地洞)岩溶管道的发育创造了条件;开远盆地基准面的形成造就了 1号暗河管道的形成以及2号暗河管道出口段向上游溯源侵蚀并逐渐袭夺、归并石洞-大黑水洞(灰土地洞)管道而形成2号暗河管道主流。2.对南洞地下河系统边界进行了重新分析研究,查明研究区边界类型主要有地表分水岭、地下分水岭、阻水断裂构造岩带、非可溶岩隔水层、埋藏型岩浆岩岭脊分水岭,碳酸盐岩深埋滞留性边界。其中,东北部边界由原来的开远-马吊陡坡断裂(F14)调整为这一带的地表分水岭边界,修正了前人的认识;东南部边界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即东段为地表分水岭边界,南段为阻水断裂与碎屑岩组成的混合边界;本文新率定的西南部边界与前人的认识有较大差异,我们认为西南边界分为两段,盆地区为新近系泥灰岩沉积深槽形成的隔水边界,管家山-个旧市段为地表分水岭与岩浆岩基底地下分水岭组成的混合边界;西部边界为本文新厘定的边界,主要以个旧-开远阻水断裂(F1)为边界。1号暗河子系统与2号暗河子系统间的内部边界为大庄盆地北部一带地下分水岭,应为碳酸盐岩深埋滞留性边界,推测与这一带的地表分水岭一致。对南洞地下河系统顶、底界的认识,本文认为在含水层裸露的岩溶区,系统的顶界就是岩溶水面;在覆盖区,系统顶界为起伏变化较大的土石分界面。系统底界为岩溶发育下限,底界形态总体应较为平缓。3.南洞地下河系统由输入系统和输出系统组成,输入系统主要执行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功能,主要由中山岩溶洼地子系统、峰丛(溶丘)洼地子系统、斜坡丘陵落水洞子系统、盆地区洼地落水洞子系统构成;输出系统执行物质和能量的输出功能,主要由管道系统组成,并将管道子系统进一步划分为1号暗河子系统和2号暗河子系统,它们在平面上为平行的枝状结构。2号暗河子系统是南洞地下河系统的主要输出系统,结构复杂,既有平列又有叠置关系的岩溶管道,如主流上的大黑水洞一带,上部管道间有平行并列关系,形成多个出水口,与深部径流带间,又有迂回叠置关系。平石板暗河、小黑水洞大泉、黑龙潭暗河为叠置在2号暗河主流之上的全排型暗河。4.1号暗河子系统与2号暗河子系统在水力坡度上差异较大。1号暗河纵剖面为均衡剖面,上游水力坡度较大,下游水力坡度较小或平缓,形成一条凹形曲线,出口段水力坡度仅在2-7‰左右;上游开远东山顶-清塘子水力坡度46.78‰,受地壳的间歇性升降运动影响,地下河在剖面上呈多层结构。2号暗河主流纵剖面形态变化较为复杂,平均水力坡度10.9-14.5‰,洪水期较枯水期明显增大,其中石洞-大黑水洞(灰土地洞)段平均水力坡度23.38-28.16‰,近草坝东山坡一带水力坡度83.24‰。在盆地和丘陵径流区水力坡度较为平缓,灰土地至草坝一村段仅4.32-4.89‰左右,出口段水力坡度仅2‰。造成上述纵剖面上水力坡度阶梯状变化的原因,主要是构造运动阶段性抬升,不同排泄基准面的形成造成的。5.对南洞地下河系统岩溶含水介质结构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1号暗河子系统,岩溶含水介质主要为管道介质,旁侧兼具蜂窝状溶孔、溶洞及溶蚀裂隙,管道介质起输水作用,窝状溶孔、溶洞及溶蚀裂隙主要起储水作用。2号暗河子系统岩溶含水介质结构在空间上差异较大:上游为宽大、畅通、导水迅速、排泄快捷的地下管道空间结构系统,以顺直单管道为主,地下水流速快,水流运动通道畅通,岩溶管道、裂隙介质发育完整;下游岩溶含水介质以管道-宽裂隙构成的网状结构为主,导排水较好;中游为覆盖型断陷岩溶盆地,岩溶含水介质以溶隙、裂隙等网状裂隙为主,管道介质发育不完善,地下水流速缓慢,水流运移通道不畅通。南洞口泉流量衰减分析表明,溶隙和管道是地下河系统的两种贮水空间,它们组成溶隙-管道双重含水介质。在衰减初期,岩溶水贮水体积共为115.17×106m3,管道水为11.75×106m3(只占总体积的10.20%),溶隙水贮水体积为103.42×106m3(占89.80%),后者显着大于前者,说明溶隙是南洞地下河系统的主要贮水空间,这也是南洞地下河系统在近半年基本无降雨补给的情况下,仍可保持2-3m3/s似上基流量的重要原因。6.地下河系统“三场”研究表明:在化学场方面,1号暗河子系统与2号暗河子系统的“三场”特征存在明显差异。1号暗河子系统暂时硬度,矿化度相对较低,出口水SIC和SID值为较低的负值,3H含量高于2号暗河子系统3-4TU,δD和δ18O值较小,表明1号暗河子系统岩溶含水介质空间规模大,地下水在岩溶空隙中逗留时间短,地下水循环交替较快,至出口地下水还具有较强的溶蚀性,地下水年龄较新,具有当年补给当年排泄的特点。2号暗河子系统暂时硬度,矿化度比1号暗河子系统稍高,从补给区至排泄区,管道水的矿化度不断增加,盆地径流区地下水的矿化度明显小于管道水矿化度,出口 SIC为正值,SID虽为负值,但较2号暗河子系统的负值高,3H含量低于1号暗河子系统3-4TU,但比降水含量高0.6TU,丰水期暗河水与当年降雨的同位素相比,暗河水的3H含量、δD和δ 180分别高高-14.17‰、-0.342‰和2.6±1TU,表明2号暗河子系统岩溶含水介质空间复杂,地下水在岩溶空隙中逗留的时间长,地下水循环交替没有1号暗河子系统快,出口地下水SIC已经达到饱和,对白云石还有一定的溶蚀能力,暗河管道水在丰水期也并不完全是当年雨季降水补给,地下水年龄相对较老。在温度场方面,1号暗河子系统水温始终高于2号暗河子系统0.5℃左右,说明二者具不同的热场特点。1号暗河子系统从补给区至排泄区水温变化不大;2号暗河子系统水温自上游高原山区(平石板)至盆地东部边缘(大黑水洞等),再到最终出口水温呈逐步升高的趋势。在径流场方面,1号暗河子系统汇水范围较小,径流场较简单,地下水总体由北东流向北西,其中瓦白白-阿德邑一段追踪开远-马吊陡坡断裂(F14)呈近东西向径流。2号暗河子系统地下水总体由南东向北西径流,由于汇水范围较大,各地段径流方向存在差异。2号暗河子系统上层平石板、黑龙潭暗河由于受构造的影响,地下水流向呈南东-北西方向径流,石洞-大黑水洞(灰土地洞)地下水由东向西径流;草坝东山岩溶水运移至灰土地段后,通过盆地基底断裂灰土地-大郭西断裂(F31)、老燕子-雨过铺断裂(F28)、大红地-城红寨断裂(F4)的沟通于城红寨落水洞与下游管道连通,也即盆地区主管道径流路径为灰土地洞→永宁落水洞北→草坝一村32号孔东→雷公哨-老燕子-城红寨一线;大庄盆地东部边缘岩溶水向丫口村方向径流,小黑水洞以北岩溶水向波黑丫 口村一带径流,之后两岩溶水汇集沿小芭蕉-波黑断裂(F,)断裂带径流至雷公哨与2号暗河主流汇合。

范百龄,张东,陶正华,赵志琦[4](2017)在《黄河水氢、氧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气候变化响应》文中研究表明于2012年78月采集黄河流域干流和支流河水样品,通过分析水体氢氧同位素组成的时间和空间变化特征,研究了河水主要来源的变化以及其对流域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除源头河水外,黄河干流河水δD值变化范围为-97.2‰-62.9‰,均值为-72.2‰,δ18O值范围为-13.0‰-8.7‰,均值为-9.9‰,d盈余值为4.1‰11.0‰,均值为7.0‰;支流河水δD值范围为-103.8‰-30.5‰,均值为-68.9‰,δ18O值范围为-13.7‰-1.5‰,均值为-9.2‰,d盈余值为-18.5‰13.2‰,均值为4.5‰.黄河干流兰州段以上以及中游河水氢氧同位素均值均偏负,而兰州至头道拐和下游河水氢氧同位素均值偏正,但河水氘盈余均值呈现由上游到下游逐渐降低的趋势.黄河干流和支流河水Na+/Cl-摩尔比值范围为0.943.02,源头区黄河干流河水Na+/Cl-摩尔比均值为1.02,兰州段以上均值为1.58,兰州至头道拐间均值为1.30,中游均值为1.79,下游均值为1.41.河水Na+/Cl-摩尔比值与河水δ18O值呈较好的负相关关系,表明黄河河水受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以及蒸发作用等控制.与前人研究结果对比发现,2000年以来黄河河水年径流量逐渐增加,上游河水受二次蒸发过程影响在降低,中游和下游河水受蒸发作用影响在减弱,显示区域气候干旱状况有所降低.

陈盟[5](2017)在《华蓥山区域岩溶水系统及其与龙潭煤系组合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华蓥山地区是川东平行岭谷主体山脉,是由一系列近于平行的狭长不对称箱状高背斜组成“隔档式构造”构造山系,为一套寒武纪至三叠纪的碳酸盐岩地层,分布面积987.88km2,岩溶广泛发育。华蓥山是四川主要产煤区之一,龙潭煤系是主要的产煤层,位于P1m+q和P2c岩溶含水层之间,开采难度较大。华蓥山地区现有87处开采龙潭煤系的煤矿,发生多起岩溶涌突水事故。论文运用水文地质调查、地质统计、同位素技术、水文地球化学反向模拟、示踪试验、地球物理勘探等技术手段,以区域地下水系统理论为指导,系统研究了华蓥山地区岩溶含水系统、岩溶水运动系统以及龙潭煤系与岩溶水系统组合特征等,对华蓥山地区龙潭煤系开采具有重要的科学指导意义。取得以下主要成果与结论:(1)区域内可溶岩地层主要有三叠系(T)、二叠系(P)、奥陶系(O)和寒武系(?)等,总面积为987.88km2;三叠系(T)碳酸盐岩出露面积最广,占总量的80.71%;二叠系(P)碳酸盐岩以灰岩或灰岩夹泥灰岩为主,占总量的16.33%;奥陶系(O)以均匀状灰岩或互层状泥灰岩为主,占总量的1.71%;寒武系(?)以纯质白云岩为主,占总量的1.25%。(2)区内岩溶发育形态丰富,岩溶个体共计2061个;溶蚀洼地633个,高程范围6001000m内467个,占溶蚀洼地总量的73.78%;落水洞477个,高程范围6001000m内381个,占落水洞总量的79.87%;溶斗和竖井共计768个,高程范围6001100m内730个,占溶斗和竖井总量的80.47%;溶洞183个,高程范围400900m内135个,占溶洞点比例73.77%;地层岩溶发育强度依次为T1j>T1f>P1m+q>P2c+P2l>O>?2-3ls。(3)岩溶介质形态组合划分为纯层管道-裂隙型、夹层管道-裂隙型和裂隙型等3类,纯层管道-裂隙型含水介质主要分布在T2l、T1j、T1f2+4、P1m+q、O1t+h和?2-3ls含水层,分布面积为872.73km2,夹层管道-裂隙型主要分布在P2c、P2l2+4和O2-3含水层,分布面积为115.15km2,裂隙型在各岩溶含水层均有分布;岩溶含水岩组分为3个富水等级,强-极强富水岩组分布面积为848.91km2,中-强富水含水岩组分布面积为133.64km2,中-弱富水含水岩组分布面积为5.33km2;岩溶蓄水构造分为背斜型、向斜型和复合型3类,岩溶水主要径流方式为顺轴向流动而形成地下河径流带或“倒虹吸”式垂直轴向径流。(4)区内岩溶水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和地表水,径流通道以管道和裂隙为主,排泄途径主要为岩溶泉、地下河及人工疏排;岩溶水运动垂向分为表生岩溶带、垂直下渗带、季节交替带、饱水带、压力饱水带和深部缓流带,并划分为单一构造型、复合构造Ⅰ型和复合构造Ⅱ型等3种岩溶水运动垂向分带模式,区内煤矿的风井巷道多位于季节交替带或饱水带,采煤巷道多位于压力饱水带;岩溶水运动模式划分为背斜构造控制和向斜构造控制2大类,6小类;综合岩溶含水结构特征、岩溶水运动特征、水化学特征及循环交替分析、典型岩溶水子系统解剖等,提出华蓥山地区岩溶水系统的概念模型。(5)根据对煤层的充水特征,岩溶含水层分为直接充水含水层和间接充水含水层,前者包括P1m底板直接充水含水层和P2l直接顶板充水含水层,后者包括P2c、T1f、T1j和T2l等含水层,对煤层和井硐威胁最大为P2c岩溶含水层;煤系赋存形态受华蓥山复式构造的滑脱构造格局控制,形成煤层直立或倒转、重复或缺失、厚度局部变化和破坏煤层连续性等4种赋存形态;煤系与岩溶水系统组合关系分为单斜构造型(Ⅰ型和Ⅱ型)、向斜构造型、断块构造型和复合构造型4类;在龙滩煤矿绘制了P2c和P1m含水层天然条件和疏干条件下的岩溶水等水位及流场图,天然条件下的矿区岩溶水运动系统具有层次性,疏干条件下的矿区岩溶水运动系统不断演化,出水点和岩溶泉之间出现次级分水岭,随疏干排水进行,分水岭逐渐外移,岩溶水系统的非统一性增强,分层性减弱或消失。(6)以龙门峡南煤矿突水案例,突水水源判别研究显示回风平硐M1监测点和M2监测点与S3泉点和S5泉点具有一定的水化学相似关系,与T2投入点具有一定的水力联系,其中M1监测点与S3泉点具有较大的同源性,与T2投入点具有较大的连通性,径流通道入口和出口均位于P2c含水层;地下径流通道探测研究发现裂隙密集发育区20处、大型新溶洞5个、导水断层2条,并验证了6#溶洞与+623m回风平硐地下暗河之间的水力联系,划定岩溶发育集中高程为540660m,多处于P2c岩溶含水层,具备水力联系。(7)煤矿岩溶突水通道主要为断层带和岩溶导水陷落柱,裂隙是其基本要素,T1f、P2c和P1m地层张裂隙发育,多贯穿上下含水层,对煤系地层充水影响较大;张性断层多为充水和导水断层,突水压力大,原始状态下压扭性断层充水和导水性能较差,在静水压力和矿山压力作用下,闭合型断层可进一步破碎或充填物被冲蚀而转化为可充水和导水断层,结合断层性质归纳断层突水模式;本区域P2c和P1m含水层发育大量岩溶陷落柱,具明显的分区性和分带性,P2c地层岩溶陷落柱是岩溶水的主要径流通道,可贯穿上下含水层,当与冒裂带导通时,可形成突水主要通道;采动条件下煤层底板破坏深度与P1m地层陷落柱扩展裂隙导通时,也可产生渗水或突水。

于磊磊[6](2016)在《大渡河大岗山段深切峡谷裂隙水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西南和西北部地区的环青藏高原的周边地带,多形成高山峡谷地形,在长期的地质过程中,峡谷区岩体由于构造运动、卸荷作用、风化作用等的影响,其内部和表面往往积累了大量的各种类型的不连续裂隙介质,如节理、断层、错动面、卸荷裂隙、风化裂隙等,裂隙的发育控制着岩体内地下水的赋存规律、水动力条件、水化学特征等,导使地下水在岩体中也表现出强烈的不均一、各向异性以及突变性。深切峡谷区往往成为区域地下水流系统、岸坡局部水流的排泄带,多级地下水的交互影响,使得此类峡谷区裂隙水更为特殊与复杂。大渡河大岗山段河谷区裂隙水除了具有上述典型特征,其河床深部裂隙水还具有水化学类型较为特殊、温度异常、具有承压特性等特点,因此选择其作为研究对象不仅可以对河谷区多级地下水流系统的发育及交互影响特征取得重要认识,并能对丰富峡谷裂隙承压水、中低温热水成因范畴具有重要理论价值。水电工程的枢纽区往往处于裂隙基岩的深切河谷地带,工程建设与资源开发不可避免的会遇到此类特殊水文地质条件下的裂隙水所引起的问题,其中以裂隙承压水最为显着。本文研究的内容为国内外并不多见的峡谷区裂隙水问题,依托大岗山水电站工程建设在前期勘察阶段、施工阶段积累的丰富地质资料,并通过后期具有针对性的野外水文地质调查及对已有地质资料、现场试验成果的室内分析,具体主要从含水介质、水文地球化学、动态变化三个方面分析河谷裂隙水发育及成因特征,最终得到如下结论:(1)在系统地研究大渡河大岗山段河谷区地质环境条件的基础上,明确了谷坡花岗岩裂隙的水文地质结构,具有陡倾角脉状含水结构(断层、岩脉)与缓倾展布的脉状、裂隙密集带含水结构围限组合的特征,结合压水试验及渗透张量计算的统计分析结果,得出了岩体渗透系数及各向异性系数(K1/K3)均随其埋深总体呈对数下降趋势,其间脉状含水结构加剧了岩体的渗透不均性、各向异性。(2)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灰色关联度、同位素指示等方法对裂隙水水化学组分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出裂隙水化学特征方面总体上可以划分河谷深部承压裂隙水及浅部岸坡型裂隙水,前者水化学类型形成于深部循环的相对封闭环境内,表现出较强的脱碳酸作用,并具有受到浅部裂隙水混合效应的特征,补给来源与邻区温泉相近,均来源于3000m以上的贡嘎山区;后者主要表现为较强的氧化作用及溶滤作用特征。(3)浅部岸坡裂隙水与谷底承压水动态变化特征及机理不同,岸坡裂隙水水位变化是由降水丰、枯所引起的,主要表现为随季节变化的急剧上升期、峰丛波动期、缓慢下降期(拖尾下降期)。深部承压水钻孔流量及水位动态变化规律则体现出岩体裂隙含水介质的应力应变特征;承压自流的排泄机理也不尽相同,分为弹性释放期、稳定自流期。在稳定自流期,承压孔D3与D201表现出较强的随丰、枯季节变化的特征,承压孔D2与D46对降水的响应较为不敏感;承压孔D211与深部循环的区域地下水流关系密切、与大气降水、地表水关联度不强,水位动态变化较好的呈现出地震异常及固体潮效应。利用水化学动态判别分析,得出的结果与水位、流量动态变化特征一致,表明不同承压孔在丰、枯季节受到浅部裂隙水混合情况不同。(4)岸坡水文地质结构对裂隙水流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浅部风化卸荷裂隙水位多与大渡河排泄高程(950m)持平,而深部构造裂隙水则会形成1040m以上的高位水头。基于热储及界域发育特征分析,河谷区地热异常为区域地下水流在河谷排泄所造成的。裂隙承压水的水化学、温度特征均具有区域水流与岸坡水流混合特征,混合份额可达到90%左右。钻孔揭露裂隙承压水含水带的埋深、承压水温度与承压高度线性回归程度较为显着,而与测压水位线性回归程度较差,表明区域上升水流对该类型承压水承压性能作用不大。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承压水的形成机制:谷坡水文地质结构由岸坡陡倾角脉状含水结构(断层、岩脉)与谷底缓倾展布的脉状、裂隙密集带含水结构围限组合构成,谷底缓倾结构内裂隙水受岸坡构造高水头压作用便具备了承压性。

刘晓燕,党素珍,刘昌明[7](2016)在《天桥泉域与黄河河段的补径排关系变化及其对河川径流的影响》文中指出1973年以来,黄河中游河口镇至吴堡之间未控区的实测径流量大幅减少,甚至1/4年份出现负值;基于1956-1972年的降雨—径流关系,1973-2014年降雨条件的径流量偏少84%。分析认为,1973年以后,黄河该河段干流水库蓄水运行导致天桥泉域与黄河之间的补径排关系发生了变化,此变化不仅大幅减少了左岸泉水对黄河的补给量,而且增加了黄河向右岸岩溶含水层的渗漏量,是河口镇至吴堡之间未控区的实测径流大幅偏少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不同时期的降雨径流关系对比,以及林草植被、梯田、用水和坝库水面蒸发等其他下垫面因素减水作用分析,推算出因泉水—河水补给关系变化而产生的黄河径流减少量,平均每年约68亿m3。

赵利龙[8](2015)在《云南新寨背斜岩溶系统地下水循环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寨背斜地下水利用率低,认识该区地下水循环方式对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缓解干旱对当地带来的影响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地下水流向将新寨背斜分为三个泉域,并通过水化学分析可知研究区内的地下水类型主要以重碳酸-硫酸盐型水和硫酸-重碳酸盐型水为主,Na+、Ca2+、HCO3-为优势离子,Ca2+、HCO3-的相关系数极高且显着。认为Na+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后降水进入地下在径流途中经历了很强的溶虑作用和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利用Aquachem计算出了地下水主要矿物饱和度均为负值,且各泉域补给区地下水中的饱和度小于排泄区,沿地下水流动方向,越接近排泄区的末端矿物饱和度越大。表明随着地下水流动,区内各主要矿物成分在不断溶解。利用同位素法可知δD、δ18O曲线的斜率和截取均接近当地大气降雨线,说明该区域的地下水补给来自于大气降水,且蒸发强度较弱。泉流量动态变化与当地降水动态过程的一致性也说明了这一点。研究区各类水在δD、δ18O曲线图中相互重叠,各类水体相互转化频繁。通过对水化学、同位素地下水动态特征的分析得出了各泉域补径排特点。认为地下水的补给主要以快速垂向补给为主;岩溶峰丘表层水径流途径短,循环深度浅。区域岩溶水以管道流的形式汇集运移,径流途径更长。基岩裂隙水径流途径短,循环深度浅,径流速度相对较慢;排泄方式以岩溶大泉集中排泄为主,西部泉域以客田大泉排泄为主,中部泉域以铁厂、新铁厂泉域排泄为主,东部泉域主要在龙潭大泉排泄。最后通过基流分割法及地下水质量评价标准对研究区进行了水资源评价。得出区内可开采水资源总量为3484.358×104m3/a,水质较好,均属于Ⅰ类或Ⅱ类水。针对研究区水资源特点给出合理的建议。

马致远,云智汉,李修成,邹建峰,侯晨,万伟峰[9](2014)在《渭北中部筛珠洞泉补给来源的再认识》文中研究指明筛珠洞泉位于中低山区与渭北黄土台塬区衔接地带。筛珠洞泉区地势整体趋势为西北高东南低,北部以中低山为主,海拔在1 2001 600 m之间,多由裸露和隐伏碳酸盐岩组成;西南地势逐渐降低,海拔在8001 000 m之间,为以唐王陵向斜为主的一系列褶皱构造,由奥陶系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组成;东南部地势呈阶梯状下降,山前地带海拔多在400500 m之间,为裸露碳酸盐岩区与山前冲洪积扇区的接触地带。筛珠洞泉作为渭北中部最大的岩溶泉,对于其补给来源前人已做了大量的研究,较为一致的认识是泾河渗漏是筛珠洞泉最主要补给来源,且筛珠洞泉是渭北中部筛珠洞泉域隐伏岩溶系统的集中排泄点。本文根据氢、氧和锶同位素的研究成果,结合水文地球化学及岩溶水文地质条件,对筛珠洞泉的补给来源提出了与前人研究不同的认识,即筛珠洞泉的补给以筛珠洞泉域外西南部岩溶地下水为主;在所有的补给来源中,大气降水、河水及岩溶水所占比例分别为11%、37%和52%;在岩溶水补给中,西南部、西北部及坝址区岩溶水所占比例分别为77.9%、19.7%和2.4%。在此基础上,本文还根据氚同位素资料估算筛珠洞主泉岩溶水的平均滞留时间为6264年。

刘洁[10](2014)在《黄河壶口地质遗迹特征及瀑布形成演化研究》文中认为黄河壶口瀑布和十里龙槽景观独特,是世界级地质遗迹,具有国际对比和区域对比地质意义。对壶口瀑布地质遗迹的成因和演化进行科学研究,是地质公园的核心科学问题,对促进河流地貌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黄河壶口地质遗迹的科学研究考虑区域自然景观的整体性、地质遗迹景观的完整性,将黄河两岸行政管理的人为分割统一起来,揭示黄河壶口区域地质遗迹景观特征的统一性和差异性。前人研究集中在壶口瀑布的旅游景观特征、旅游资源或地质遗迹评价及开发与保护、旅游管理与发展等方面,对壶口瀑布的溯源侵蚀速度进行测算,对瀑布的形成条件进行了定性分析。但是大多采用传统方法,对壶口瀑布成因与演化过程的定量分析不足,对具有自然景观完整性的地质遗迹缺乏整体性研究。本研究做出以下成果:(1)在分析黄河壶口区域地质背景的基础上,研究了黄河壶口地质遗迹景观的类型、特征,并进行价值评价。壶口瀑布、十里龙槽为世界级的地质遗迹景观。(2)分别从颜色、形态季节变化、落差变化、侵蚀动能变化4个方面分析了黄河壶口瀑布的景观特征。(3)黄河壶口瀑布的形成及十里龙槽的形成有4方面条件:水平岩层软硬相间的岩性条件,节理发育的构造条件,携沙流水侵蚀作用和冰凌作用。(4)揭示壶口瀑布的成因机制,测算壶口瀑布溯源侵蚀速率:通过对地形图及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进行处理,确定壶口瀑布在不同时期所在的具体位置,2004~2010年,壶口瀑布的空间位移量为9.24m,6年间的年位移量为1.42m/a。比较三期数据变化情况,1972~2004年间瀑布平均年位移量较大(2.01m/a),而2004~2010年间瀑布平均年位移量较小(1.42m/a),分析年位移量减小情况可能产生的原因,一是由于全球气候变化所致近年降水量偏少,故水力冲刷侵蚀作用减弱;另一种原因是,因跨年份时间间隔较小,在此期间瀑布后壁及周围河床基岩整体节理崩塌现象发生较少,故未显现出大规模后退位移。(5)揭示了壶口瀑布自形成以来4000年间的溯源侵蚀速率变化规律——水量逐渐变小,溯源侵蚀速度逐渐变慢。(6)壶口瀑布已成为世界上溯源侵蚀最大、后退最快的瀑布。目前壶口瀑布正处于青壮年期,今后将会形成缓坡,气势大减,并最终消亡。

二、晋陕峡谷地区北段岩溶地下水流特征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晋陕峡谷地区北段岩溶地下水流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准格尔煤田岩溶水文地质特征及水害防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准格尔煤田岩溶水文地质特征研究
    1.1 岩溶发育特征
    1.2 岩溶水化学特征
    1.3 岩溶地下水补给和径流及排泄特征
2 准格尔煤田突水危险性评价
    2.1 底板隔水性能分析
    2.2 突水危险性评价
3 准格尔煤田水害防治技术
4 结论

(2)秦晋峡谷南部河段地貌特征及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河谷地貌形态研究的历史沿革
        1.2.2 研究河段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1.5 完成工作量
    1.6 特色和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研究区位置
    2.2 研究区地质背景特征
    2.3 地质构造发展史
    2.4 研究区自然气候状况
第三章 秦晋峡谷南部河段河流阶地特征
    3.1 阶地影响因素
    3.2 研究区河流阶地特征
    3.3 秦晋峡谷形成年代探讨
    3.4 秦晋峡谷地貌数字高程模型(DEM)特征及影响因素
第四章 研究河段河谷地貌特征
    4.1 研究河段北部
        4.1.1 壶口瀑布
        4.1.2 十里龙槽(谷中谷)
        4.1.3 水蚀壶穴群
    4.2 研究河段中部师家滩附近河谷形态
    4.3 研究河段南部河谷形态
第五章 研究河段河谷形态成因分析
    5.1 河水水动力力学机制与侵蚀作用方式
        5.1.1 河水侵蚀方式
        5.1.2 流水侵蚀与壶穴群地质遗迹
    5.2 研究区地层沉积特征
        5.2.1 河谷出露的基岩地层岩性特征
        5.2.2 坡面沉积黄土地层分析
    5.3 节理及断裂构造
        5.3.1 鄂尔多斯东南部中生界节理发育特征
        5.3.2 研究区节理特征及作用
        5.3.3 禹门口断裂系统
    5.4 新构造运动与谷中谷地貌的关系
        5.4.1 新构造运动作用
        5.4.2 新构造运动对秦晋峡谷地貌的影响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云南南洞地下河系统边界及结构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地下河系统的概念
    1.2 地下河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南洞地下河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 研究过程及主要认识
        1.3.2 存在的问题
    1.4 论文选题及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完成工作量
        1.5.1 研究内容
        1.5.2 主要技术路线
        1.5.3 完成工作量
    1.6 主要创新
2. 研究区环境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研究区位置
        2.1.2 气象水文
        2.1.3 地形地势特征
    2.2 地质环境概况
        2.2.1 地层岩性及含水层类型
        2.2.2 地质构造
        2.2.3 新构造运动
        2.2.4 研究区主要断陷盆地及成因
    2.3 小结
3. 南洞地区岩溶发育及地下河系统形成阶段
    3.1 岩溶发育特征
        3.1.1 岩溶地貌类型及分布特征
        3.1.2 岩溶发育平面分区
        3.1.3 岩溶发育垂向分带
    3.2 南洞地下河发育、分布的控制机制
        3.2.1 岩组结构因素
        3.2.2 构造因素
        3.2.3 地下水径流因素
        3.2.4 新构造运动因素
    3.3 南洞地下河系统形成阶段
        3.3.1 早期洞穴分散发育阶段
        3.3.2 晚期洞穴归并统一阶段
    3.4 小结
4. 南洞地下河系统边界
    4.1 南洞地下河系统外部边界
        4.1.1 东北部边界(a-b)
        4.1.2 东南部边界(b-c)
        4.1.3 西南部边界(c-d)
        4.1.4 西部边界(d-e)
        4.1.5 西北部边界(e-a)
    4.2 地下河系统内部边界(f-g)
    4.3 南洞地下河输出系统顶、底界
    4.4 小结
5. 南洞地下河系统结构特征
    5.1 南洞地下河系统构成
    5.2 输入系统
    5.3 输出系统及其特征
        5.3.1 1号暗河子系统(Ⅲ_1)
        5.3.2 2号暗河子系统(Ⅲ_2)
    5.4 地下河岩溶空隙的导储水功能分析及评价
    5.5 地下河系统结构的控制因素
        5.5.1 地质构造的控制
        5.5.2 受沉降盆地边缘控制
        5.5.3 受盆地基底控制
        5.5.4 受多级排泄基面控制
    5.6 小结
6. 南洞地下河系统“三场”分析
    6.1 岩溶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过程
        6.1.1 岩溶地下水的补给
        6.1.2 岩溶地下水的径流
        6.1.3 岩溶地下水的排泄
    6.2 系统水化学场特征
        6.2.1 系统水化学主要成分及水化学场
        6.2.2 系统水化学空间分布特征
        6.2.3 系统同位素场特征
    6.3 系统温度场特征
        6.3.1 系统内岩溶水温度季节变化特征
        6.3.2 系统岩溶水温度平面分布特征
        6.3.3 系统内岩溶水温度垂向分布特征
    6.4 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4)黄河水氢、氧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气候变化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1 样品采集与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黄河水水化学以及氢氧同位素组成特征
    2.2 黄河干流河水氢氧同位素组成空间变化特征
    2.3 黄河河水氢氧同位素组成年际变化特征
3 讨论
    3.1 黄河河水主要来源的氢氧同位素组成特征
    3.2 黄河河水氢氧同位素组成控制因素
    3.3 黄河河水氢氧同位素组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4 结论
    4.1 黄河干流河水氢氧同位素组成沿河水流动
    4.2 河水δ18O值与Na+/Cl-摩尔比值关系说明
    4.3 2000~2012年兰州以上河水氘盈余值逐渐

(5)华蓥山区域岩溶水系统及其与龙潭煤系组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下水系统理论与应用研究
        1.2.2 岩溶地下水系统理论发展研究
        1.2.3 物探技术在地下径流通道探测的应用研究
        1.2.4 岩溶矿区突水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环境条件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形地貌
        2.1.2 气象水文
    2.2 地层岩性
        2.2.1 区域地层岩性
        2.2.2 龙潭煤系
    2.3 地质构造及演化
        2.3.1 地质构造
        2.3.2 新构造运动
第3章 岩溶发育特征与规律
    3.1 区域岩溶发育演化
    3.2 碳酸盐岩分布与出露特征
    3.3 地表岩溶特征
        3.3.1 地表岩溶发育特征
        3.3.2 岩溶分布与高程关系
    3.4 地下岩溶特征
        3.4.1 岩溶洞穴
        3.4.2 地下岩溶管道、裂隙
    3.5 岩溶发育影响因素
        3.5.1 地质构造对岩溶发育的影响
        3.5.2 岩性与岩溶发育的形态和类型关系
        3.5.3 地层层面对岩溶发育的影响
        3.5.4 地貌和地表水文网对岩溶发育的影响
        3.5.5 岩溶发育的继承作用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岩溶水系统
    4.1 岩溶含水系统
        4.1.1 岩溶含水介质类型及特征
        4.1.2 岩溶含水岩组富水性特征
        4.1.3 岩溶含水层的空间结构
        4.1.4 岩溶蓄水构造
    4.2 岩溶水运动系统
        4.2.1 岩溶水补、径、排条件
        4.2.2 岩溶水运动系统的垂向分带特征
        4.2.3 岩溶水运动特征
        4.2.4 岩溶水化学特征
    4.3 岩溶水子系统特征
        4.3.1 龙门峡岩溶水子系统
        4.3.2 龙滩子岩溶水子系统
        4.3.3 天池岩溶水子系统
    4.4 岩溶水系统概念模型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煤系与岩溶水系统组合特征
    5.1 煤系与岩溶含水层空间结构组合关系
        5.1.1 煤系与直接充水含水层关系
        5.1.2 煤系与间接充水含水层关系
    5.2 煤系与地质构造的组合关系
    5.3 煤系与岩溶水系统组合关系
    5.4 矿区岩溶水系统
        5.4.1 天然状态下的岩溶水系统
        5.4.2 人工扰动下岩溶水系统的演化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矿井突水条件研究
    6.1 概述
    6.2 矿井突水水源判别分析
        6.2.1 数理统计分析水源判别
        6.2.2 连通试验分析水源
        6.2.3 基于氢氧稳定同位素的补给区域分析
    6.3 地下径流通道探测
        6.3.1 探地雷达探测成果
        6.3.2 瞬变电磁探测成果
        6.3.3 三维地震探测成果
    6.4 煤矿岩溶水突水通道的形成机理
        6.4.1 裂隙网络及通道
        6.4.2 断层(裂隙)突水
        6.4.3 岩溶陷落柱突水
    6.5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6)大渡河大岗山段深切峡谷裂隙水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及现状
        1.2.1 裂隙水的研究现状
        1.2.2 承压水形成机理研究现状
        1.2.3 河谷承压水问题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
    2.1 自然地理条件
        2.1.1 气象、水文
        2.1.2 地形地貌
    2.2 区域地质背景
        2.2.1 区域地质构造特征
        2.2.2 新构造运动特征
        2.2.3 邻区热水活动特征
    2.3 河谷区地质环境特征
        2.3.1 地层岩性
        2.3.2 地质构造
第3章 花岗岩体裂隙含水结构特征及渗透性分析
    3.1 脉状含水结构(断层、岩脉)发育特征
        3.1.1 断层发育特征
        3.1.2 岩脉发育特征
    3.2 裂隙网络含水结构发育特征
    3.3 岩体裂隙渗透性分析
        3.3.1 岩体裂隙渗透性空间规律分析
        3.3.2 岩体裂隙介质渗透张量分析
    3.4 谷坡岩体水文地质结构模型
第4章 河谷型裂隙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4.1 水化学组分特征分析
        4.1.1 水化学类型特征分析
        4.1.2 水化学组分聚类分析
    4.2 水文地球化学形成机制的主成分分析
        4.2.1 主成分分析的基本原理
        4.2.2 主成分分析过程
        4.2.3 主成分分析结果及水文地球化学作用分析
        4.2.4 正交主因子得分图的水文地质解析
    4.3 水化学组分时间序列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4.3.1 灰色关联分析的计算原理
        4.3.2 各水化学长观点灰色关联度分析
    4.4 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的指示分析
        4.4.1 碳氧同位素(PDB)
        4.4.2 氢氧同位素
第5章 河谷型裂隙水水流系统特征分析
    5.1 裂隙水动态变化特征分析
        5.1.1 岸坡裂隙水位动态变化特征
        5.1.2 河谷裂隙承压水动态变化特征
        5.1.3 水化学动态变化的Fisher判别分析
    5.2 岸坡型裂隙局部水流系统特征分析
        5.2.1 浅表风化(全强)裂隙局部水流系统
        5.2.2 表层卸荷裂隙局部水流系统
        5.2.3 构造裂隙局部水流系统
    5.3 河谷热水异常特征及区域水流界域分析
        5.3.1 河流峡谷区地下水温度场分析
        5.3.2 区域裂隙水流系统的界域分析
    5.4 河谷裂隙承压水系统特征分析
        5.4.1 承压水埋藏分布规律
        5.4.2 承压贮水空间分析
        5.4.3 裂隙水承压机制模式分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7)天桥泉域与黄河河段的补径排关系变化及其对河川径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的提出
2 天然时期天桥泉域与黄河之间的补径排关系
3 水库蓄水对岩溶水补排关系的影响
4 补排关系变化对黄河径流的影响
5 结论

(8)云南新寨背斜岩溶系统地下水循环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
        2.1.1 地理位置、交通与人文经济
        2.1.2 气象与水文
        2.1.2.1 气象
        2.1.2.2 水文
        2.1.3 地形与地貌
        2.1.3.1 地形
        2.1.3.2 地貌
    2.2 区域地质概况
        2.2.1 地层
        2.2.2 构造
第三章 含水系统结构特征
    3.1 岩溶地下水含水系统边界划分
    3.2 岩溶地下水含水系统内部结构
        3.2.1 地下水赋存条件
        3.2.2 含水岩组与富水性
        3.2.2.1 岩溶水含水岩组与富水性
        3.2.2.2 基岩裂隙水
        3.2.2.3 松散岩类孔隙水
    3.3 岩溶发育特征
第四章 地下水流系统特征
    4.1 八寨幅区域岩溶地下水流系统研究
    4.2 新寨背斜内部岩溶泉域研究
    4.3 各泉域水化学特征
        4.3.1 各泉域水化学特征分类
        4.3.2 各泉域水化学组分变化特征
        4.3.3 各泉域主要成分相关性分析
        4.3.4 主要矿物饱和度分析
        4.3.5 各泉域环境同位素特征
    4.4 各泉域动态特征
第五章 地下水循环模式
    5.1 岩溶区地下水的补给
        5.1.1 各泉域地下水的补给范围
        5.1.2 研究区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及补给方式
    5.2 岩溶区地下水的径流
    5.3 岩溶区地下水的排泄
    5.4 岩溶区地下水的循环
第六章 地下水资源评价
    6.1 水资源量评价方法的选择
    6.2 地下水水量的评价
    6.3 地下水水质评价
        6.3.1 地下水质量评价
        6.3.2 农田灌溉水水质评价
        6.3.2.1 矿化度
        6.3.2.2 钠吸附比法
    6.4 地下水开发利用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科研成果
致谢

(10)黄河壶口地质遗迹特征及瀑布形成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瀑布研究进展
        1.2.1 黄河壶口瀑布研究进展
        1.2.2 壶口瀑布研究内容
        1.2.3 存在问题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内容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本章小结
第2章 黄河壶口区域概况
    2.1 研究区范围与地理位置
        2.1.1 研究区范围的界定
        2.1.2 地理位置与交通
    2.2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2.2.1 区域地质概况
        2.2.2 地貌
        2.2.3 河流水系
        2.2.4 气候
        2.2.5 植被
        2.2.6 动植物
        2.2.7 自然灾害
        2.2.8 旅游资源概况
    2.3 研究区经济发展概况
        2.3.1 山西省吉县经济发展概况
        2.3.2 陕西省宜川县经济发展概况
    本章小结
第3章 黄河壶口地质遗迹特征
    3.1 黄河壶口地区地质遗迹景观类型
        3.1.1 地层剖面大类
        3.1.2 地质构造大类
        3.1.3 地貌景观大类
        3.1.4 水体景观大类
        3.1.5 古生物大类
    3.2 黄河壶口地区地质遗迹景观评价
        3.2.1 地质遗迹景观价值评价
        3.2.2 地质遗迹景观综合价值等级评价
    3.3 壶口瀑布景观特征
        3.3.1 壶口瀑布颜色特征
        3.3.2 壶口瀑布形态季节变化特征
        3.3.3 壶口瀑布落差变化特征
        3.3.4 壶口瀑布侵蚀动能变化特征
    本章小结
第4章 黄河壶口瀑布成因分析
    4.1 黄河壶口瀑布与十里龙槽形成的条件
        4.1.1 水平岩层
        4.1.2 岩性条件
        4.1.3 构造条件
        4.1.4 流水侵蚀作用
        4.1.5 冰凌作用
    4.2 壶口瀑布溯源侵蚀速率研究
        4.2.1 数据来源
        4.2.2 数据处理
        4.2.3 研究结果
    本章小结
第5章 黄河壶口瀑布的演化
    5.1 壶口瀑布形成的区域地质背景
        5.1.1 地层
        5.1.2 区域地质构造
        5.1.3 区域地质发展史
    5.2 新构造运动对壶口瀑布景观的影响
        5.2.1 新构造运动与黄土地貌
        5.2.2 新构造运动与河流侵蚀基准面高度变化
    5.3 壶口瀑布的发育及演化分析
        5.3.1 壶口瀑布与鄂尔多斯地块的关系
        5.3.2 壶口瀑布与黄河的形成演化
        5.3.3 壶口瀑布与晋陕峡谷的形成演化
        5.3.4 壶口瀑布与孟门山的变迁
        5.3.5 壶口瀑布与黄土高原的形成演化
    5.4 壶口瀑布地貌演化过程
    本章小结
第6章 世界瀑布景观地质对比研究
    6.1 世界上着名瀑布
    6.2 瀑布研究地质对比
        6.2.1 发育的地质背景比较
        6.2.2 发育的岩性差异比较
        6.2.3 流量和流速的差异比较
        6.2.4 侵蚀过程和发育过程比较
        6.2.5 瀑布溯源侵蚀速度差异比较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
    7.2 存在问题
    7.3 进一步工作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晋陕峡谷地区北段岩溶地下水流特征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准格尔煤田岩溶水文地质特征及水害防治技术[J]. 李宏杰,马君,姜鹏,黎灵,郝志鹏. 煤矿安全, 2018(09)
  • [2]秦晋峡谷南部河段地貌特征及成因分析[D]. 徐淑琴. 西北大学, 2018(01)
  • [3]云南南洞地下河系统边界及结构特征研究[D]. 莫美仙. 昆明理工大学, 2017(05)
  • [4]黄河水氢、氧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气候变化响应[J]. 范百龄,张东,陶正华,赵志琦. 中国环境科学, 2017(05)
  • [5]华蓥山区域岩溶水系统及其与龙潭煤系组合关系研究[D]. 陈盟. 成都理工大学, 2017(01)
  • [6]大渡河大岗山段深切峡谷裂隙水系统研究[D]. 于磊磊. 成都理工大学, 2016(03)
  • [7]天桥泉域与黄河河段的补径排关系变化及其对河川径流的影响[J]. 刘晓燕,党素珍,刘昌明. 地理学报, 2016(01)
  • [8]云南新寨背斜岩溶系统地下水循环模式研究[D]. 赵利龙. 石家庄经济学院, 2015(03)
  • [9]渭北中部筛珠洞泉补给来源的再认识[J]. 马致远,云智汉,李修成,邹建峰,侯晨,万伟峰. 中国岩溶, 2014(02)
  • [10]黄河壶口地质遗迹特征及瀑布形成演化研究[D]. 刘洁.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4)

标签:;  ;  

晋陕峡谷区北段岩溶地下水流特征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