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色谱法测定大气总悬浮颗粒物水提物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

离子色谱法测定大气总悬浮颗粒物水提物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

一、离子色谱法测定大气总悬浮颗粒物水提取液中的阴阳离子(论文文献综述)

刘月[1](2021)在《南京市北郊PM2.5中水溶性有机氮污染特征及其源解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灰霾现象频发,大气PM2.5污染已经成为我国严重的环境问题。而水溶性有机氮(WSON)作为有机气溶胶的重要组分之一,因其对氮循环、大气能见度、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人类健康有着重要潜在的影响,成为大气环境研究的热点。以往的研究主要针对无机氮,对水溶性有机氮的化学组成和来源的报道很少,而我国燃料燃烧、化肥生产与使用、生物质燃烧等都可能是重要的有机氮排放源。本研究采用PM2.5大流量采样器,采集了南京北郊地区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共260个有效PM2.5样品。通过有机碳/元素碳(OC/EC)分析仪、有机碳/总氮分析仪(TOC/TN)、离子色谱(IC)以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3600)测定了样品的碳质组分、无机离子以及吸光性质,进而分析了气溶胶中有机氮浓度的季节变化及其与影响因素。采用黑碳气溶胶质谱仪(SP-AMS)测定了水溶性有机氮(WSON)的质谱图,并进一步使用正交矩阵因子分解法(PMF)实现了对WSON的定量源解析。根据上述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所有测量到的组分(无机离子、有机物(OM)和元素碳(EC))占据PM2.5总质量的83.4%,且无机离子的质量贡献最大,是OM的两倍以上(22.6%),除EC外,均表现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的变化特征。(2)南京北郊地区PM2.5中有机氮组分普遍存在,水溶性总氮(WSTN)的浓度为10.9μg m-3,水溶性有机氮平均浓度为2.2μg·m-3,且冬季平均浓度最高,季节变化呈现冬季最高、夏季最低的特点。冬季WSON/WSTN贡献最大,为25.1%,夏季最低,为19.7%。(3)WSON与PM2.5及其各组分之间均呈现一定的相关性,表明水溶性有机氮的多源性;与WSTN相关性显着,表明在水溶性总氮中较为稳定;与OM相关性高于EC,表明WSON来自混合的一次和二次来源;与SOM(r=0.57)和与WSOM(r=0.56)的相关性比与POM(r=0.26)和与WIOM(r=0.37)更好,表明二次生成比一次排放对PM2.5中WSON的形成更为重要;与无机盐的相关性分析显示,二次转化及生物质燃烧可能是南京北郊地区PM2.5中WSON的主要来源。(4)通过SP-AMS对WSON样品的定量分析表明,无氧ON离子(CxHyNP+)占总WSON的91.2%,而含氧ON离子(CxHyOzNP+)的贡献很小,仅占8.8%,表明胺占据主导地位且存在其他氧化ON化合物。(5)PMF分析结果共确定了4个来源,分别是一次来源,包括交通源(HOA)、生物质燃烧源(BBOA)和二次来源,包括低氧化OA(LO-OOA)和高氧化OA(MO-OOA)。且一次来源占比为39.5%,二次来源占比为60.5%。冬季,MO-OOA_ON贡献较高(56.9%),而在夏季,LO-OOA_ON的贡献显着(40%),表明冬季的液相过程对WSON的二次生成更为重要,而夏季光化学氧化作用更加明显。

孙家祥[2](2021)在《直流输电线路绝缘子积污特性与防污闪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长距离、大容量输电要求的提出,直流输电展现蓬勃发展的趋势。超/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高、输电环境复杂,外绝缘污秽问题成为决定其线路绝缘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污秽条件下的电气绝缘问题愈发突出。±660kV银东直流输电线路自投运以来便发生了多起由绝缘子放电导致的降压运行。线路的降压运行不仅会造成线路输送负荷浪费,造成经济损失,而且异常放电的频繁发生也表明该区域存在污闪放电的风险,严重威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一旦造成大规模污闪停电事故,将给国民经济带来重大损失。因此,研究直流输电线路绝缘子的自然积污特性,分析并掌握绝缘子的自然积污规律,对绝缘子表面污秽度进行准确快速预测,开展高性能绝缘子超疏水涂层研究,对于保障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直流输电线路绝缘子积污特性与防污闪关键技术的相关问题,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首先,调研并分析了银东线沿线的主要污秽种类和污源性质,系统研究了银东直流输电线路的污湿特征,研究发现沿线污源呈现出较大的地域性差异,银东线在鲁西北地区以农业污秽为主,在鲁中地区以工业污染为主,在鲁东地区以农业污秽和海盐污秽为主。综合考虑污染源特征和污区等级等因素,在银东线确定了 35个积污试验点进行绝缘子自然积污试验,通过开展现场污秽度测试,系统研究了绝缘子积污特性,提出了不同年限的饱和积污系数、带电系数等积污特征参量,得到了极性、绝缘子类型、上下表面、带电与否等因素对积污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银东直流输电线路的饱和积污时间为48个月,积污24个月和36个月的平均饱和积污系数分别为1.34、1.07,绝缘子表面等值盐密平均带电系数为1.176,灰密平均带电系数为1.395。正极性瓷绝缘子的平均盐密和灰密都要比负极性的低大约18%,正极性复合绝缘子的平均盐密和灰密分别比负极性的4低11.9%、15.9%。复合绝缘子表面盐密要明显高于瓷绝缘子,而瓷绝缘子表面灰密和灰盐比均要比复合绝缘子大。绝缘子上、下表面的盐密和灰密随空间位置变化均呈现出“U”形分布,且下表面的盐密、灰密均要高于上表面。其次,开展了绝缘子污秽成分及周边大气颗粒物组分研究。通过测量绝缘子污秽粒径和离子成分,研究极性、空间位置、绝缘子类型和上下表面对绝缘子表面污秽粒径分布以及离子分布的影响。同时采集绝缘子周边大气PM2.5、PM10和TSP颗粒物样品,检测大气颗粒物样本中的离子成分和金属元素成分,分析大气颗粒物组分。通过开展大气颗粒物与绝缘子污秽的典型相关分析研究,分析了大气颗粒物对绝缘子污秽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正极线路绝缘子污秽的平均粒径略大于负极线路,绝缘子串导线侧和横担侧污秽的体积平均粒径较低,中间段表面污秽的体积平均粒径较高,瓷绝缘子污秽的体积平均粒径比复合绝缘子高出48.91%,绝缘子上表面污秽的平均粒径比下表面高13.85%。绝缘子污秽中的主要离子是SO42-、NO3-、NH4+、Ca2+,不同空间位置的绝缘子表面污秽离子分布情况基本相同。大气PM2.5和PM10的主要离子成分为SO42-、NO3-、NH4+、Ca2+,主要金属成分为Na、Mg、K、Ca。大气PM2.5和PM10均对绝缘子污秽成分有显着的影响,大气PM2.5和PM10是影响绝缘子积污的主要因素。然后,根据绝缘子自然积污特性研究结果以及大气颗粒物对绝缘子污秽的影响程度分析结果,分析绝缘子积污影响因素并选择合适的原始变量数据,建立基于探索性因子分析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绝缘子污秽度组合预测模型,通过使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优化得到最终的预测结果,同时使用8种模型评价指标并用雷达图对其进行可视化处理,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与准确性,从而实现对直流输电线路绝缘子污秽度的准确快速预测。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溶胶凝胶和等离子体射流的绝缘子超疏水涂层制备方法,进行了涂层的微观结构分析、憎水性能研究、表面自由能计算、自清洁性试验和稳定性测试,并开展了自然积污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超疏水涂层表面具有微纳米级粗糙结构,表面的水滴静态接触角为1 60.15°,接触角滞后为0.60°,滚动角为1.8°,表面自由能仅为0.1421 mN/m,水在其表面的黏附功约为3.9 mN/m,展现出良好的超疏水性、自清洁性、机械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时间稳定性。超疏水绝缘子表面盐密明显低于普通绝缘子,其表面盐密最低值仅为普通绝缘子的1/5。由于超疏水绝缘子良好的超疏水性和自清洁性,降雨对其表面积污的影响要远大于普通绝缘子,在旱季,超疏水绝缘子表面盐密分别比瓷绝缘子和玻璃绝缘子低12%和8.9%,而在雨季,超疏水绝缘子表面盐密则分别比瓷绝缘子和玻璃绝缘子低68.5%和67.1%,这表明制备的超疏水绝缘子具有良好的防污性能。

魏庆彬[3](2020)在《黑龙江省大气颗粒物时空异质性分析及其来源解析》文中认为空气雾霾污染是人类生存环境受到污染的典型代表,很多科学家都在致力于研究造成雾霾污染的成因及规律。高浓度的大气颗粒物(PM10、PM2.5)是导致雾霾污染的原因之一,分析大气颗粒物的来源、影响因素、时空异质性及扩散途径已经成为大气科学和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全国多个城市在不同季节多次出现重度雾霾污染天气,黑龙江省多个城市的空气质量经常亮起“红灯”,省会城市哈尔滨在2013年和2014年PM10、PM2.5的月平均浓度多次超过国家二级标准。虽然最近几年黑龙江省的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总体改善,重点城市重污染天数大幅下降,但是偶尔还会出现空气质量超过国家二级标准的天气。为了探求大气颗粒物的时空分布情况,本文收集了黑龙江省13个城市的六项标准污染物(PM2.5、PM10、SO2、NO2、CO和O3)的自动监测数据,构建全局及局域模型来量化2015年1月~2018年12月黑龙江省内六项标准空气污染物(PM2.5、PM10、SO2、NO2、CO和O3)之间的时空关系。模型包括普通最小二乘回归(Ordinary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OLS),线性混合模型(liner mixed models,LMM),地理加权回归(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WR),时间加权回归(temporally weighted regression,TWR)以及地理和时间加权回归(geographically and tempor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TWR)。同时,为了解污染源对大气颗粒物(PM10、PM2.5)的贡献以及大气颗粒物的组分随季节变化,本文通过手工监测的方式获得了受体成分和污染源谱数据,针对黑龙江省内重污染天气相对较多的省会城市-哈尔滨,进行了 2014年的大气颗粒物的化学组分随季节变化及来源解析。因哈尔滨的冬季时间较长(10月下旬~4月上旬),本研究将四个季节(春、夏、秋、冬)划分为五个采样时期(春、夏、秋、初冬、深冬)。在各时期于哈尔滨市主城区的四个采样点位进行受体样品采集,不定期分别对土壤尘、扬尘、建筑水泥尘、燃煤尘、机动车尾气尘、生物质燃烧尘、餐饮油烟尘源进行源样品采集。受体和源样品分析的化学组分为碳、水溶性离子和无机元素。对组分进行特征分析之后,根据获得的受体成分和污染源谱数据,利用化学质量平衡模型(chemical mass balance,CMB)对不同季节和不同点位的大气颗粒物进行来源解析,最终得到污染源的分担率并对源解析的结果进行原因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将LMM和所有基于GWR的模型(包括GWR,TWR及GTWR)与OLS相比,模型拟合更有优势,有更高的模型R2和更理想的模型残差(考虑时间变异的TWR和GTWR模型性能最佳)。与OLS的R2(0.85)相比,GWR、LMM、TWR和GTWR分别将模型的解释力提升了 3%,5%,12%和12%。TWR的模型性能略好于GTWR,与OLS相比,TWR将模型残差的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d errors,RMSE)和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降低了 67%,而 GWR 仅将 RMSE 和 MAE 降低了 14%~15%。传统的OLS和GWR模型不足以描述PM2.5的非平稳性。由于LMM将不同位置处理为随机效应,并用R矩阵处理时间相关性,因此LMM的性能略好于GWR,它为PM2.5建模提供了一种除GWR系列模型之外的备选方案。本研究中时间相关性比空间异质性更重要,因此,构建PM2.5与其他空气污染物的模型时加入时间信息是非常必要的。本研究提供了大气颗粒物时空异质性的证据,并为构建黑龙江省PM2.5和5个标准空气污染物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可能的解决方案。(2)本研究获得了大气颗粒物组分的季节分布特征和主要存在形态。多数组分在初冬时期浓度最高、夏季最低,春、秋、深冬时期季节特征不显着。组分出现季节特征的原因与采样期内的天气条件以及某些污染源(如燃煤源)发生季节性变化有关。采样期内大气颗粒物以PM2.5为主要存在形态,细颗粒物污染占比较大。(3)根据源样品的分析结果建立了 PM10、PM2.5的主要排放源的源成分谱,根据灵敏度矩阵结果并参考相关文献确定了各污染源的特征成分,如燃煤尘、扬尘、生物质燃烧、建筑尘、二次有机碳的特征成分分别是Al、Si、K、Ca和OC。(4)相同季节不同点位的源的分担率之间存在差异,但源的分担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现区域性特征。除了不确定的“其他源类”(可能包含钢铁尘源、外来传输源等)以外,燃煤源在各季均是PM10和PM2.5的首要贡献源,其分担率分别为15.3%~38.6%和17.9%~43.2%,其冬季的分担率约是春、夏季的两倍。机动车源在各季均为PM10和PM2.5的次要贡献源,其分担率分别为13.7%~17.4%和14.8%~18.1%,冬季分担率高于其他三季。秋季、初冬时期生物质燃烧是PM10和PM2.5的重要贡献源,其分担率分别为12.0%~13.7%和13.6%~16.1%,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PM10中燃煤源在供暖期的贡献率是非供暖期的2.14倍,扬尘源在非供暖期的贡献率是供暖期的2.21倍;PM2.5中燃煤源在供暖期的贡献率是非供暖期的2.12倍,扬尘源在非供暖期的贡献率是供暖期的1.78倍;PM10中生物质燃烧源在燃烧期的贡献率是非燃烧期的25.8倍;PM2.5中生物质燃烧源在燃烧期的贡献率是非燃烧期的24.8倍。将二次污染物(硫酸盐、硝酸盐、SOC)进行再分配,除其他源以外,对PM10和PM2.5贡献最大的污染源为燃煤尘源,之后依次为机动车源、开放源(扬尘、土壤尘和建筑尘)和生物质燃烧源。源解析的研究内容量化了主要污染源在不同季节对大气颗粒物的贡献率。本研究通过对大气颗粒物的时空异质性、浓度、化学组分特征分析、来源解析方面的研究比较深入的认识了大气颗粒物的季节特征、大气颗粒物的分布和来源信息,对研究大气颗粒物的成因、迁移、转化及提出最终的污染防治对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杨忠毅[4](2019)在《绝缘子表面污秽成分检测方法及成分对交流污闪特性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和工业的蓬勃发展,电力系统外绝缘污秽成分逐渐趋于多样性,绝缘子表面污秽的化学成分直接影响了其电气性能,严重威胁着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然而,传统的外绝缘设计和绝缘子闪络电压预测方法未对污秽成分的影响进行全面考虑。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以及客观存在的问题,对绝缘子表面污秽成分检测及成分对绝缘子交流闪络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理论与试验研究。论文建立了绝缘子表面污秽成分的阴阳离子配对模型,从微观角度分析了污秽化学成分对绝缘子闪络特性的影响机理,综合考虑各类成分的影响,提出了混合污秽成分染污绝缘子的闪络电压预测方法。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对多种绝缘子进行自然积污试验,并对其盐/灰密进行了测量与分析;结合离子交换色谱法,测量了绝缘子表面污秽的离子成分。针对目前人工配对方法的不足,结合绝缘子表面污秽的积累特性和污秽溶解的动态电导率特性,建立了绝缘子表面污秽离子成分的配对模型。模型首先利用模糊聚类和动态改进FCM的方法,实现了阴阳离子的粗略配对;结合Avrami溶解动力学方程,研究了电力系统主要污秽成分溶解时的动态电导率特性,得到了各污秽成分溶解时电导率与时间及平衡浓度的关系曲线表达式;根据污秽溶液的动态电导率特性,结合离子成分测量与粗略配对结果,提出了基于污液动态电导率特性的阴阳离子配对子模型,用以提高配对精度,并对该子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通过单一可溶污秽成分的闪络试验,得到了多种可溶污秽成分对绝缘子闪络特性影响的特征参数,总结了可溶污秽离子成分对绝缘子污闪特性影响程度的一般规律:Cl-<NO3-<SO42-;K+<Na+,NH4+<Ca2+。根据成分对绝缘子闪络特性的影响机理及规律,提出了单一易溶污秽成分的绝缘子闪络特征参数预测方程,并对其工程应用方法和价值进行了分析。通过混合可溶污秽成分的闪络试验和对比分析,提出工程设计中易溶污秽成分可按线性叠加的方法进行绝缘子闪络电压梯度预测;而对于Ca SO4,需针对其微溶特性进行单独计算。通过不溶污秽成分的闪络试验,得到了不溶污秽所对应的绝缘子闪络特征参数,在相同污秽度下,不溶物所对应的绝缘子闪络电压梯度大小顺序为:高岭土<Al2O3<Fe2O3,硅藻土<Si O2。颗粒间隙的保水作用使得绝缘子污闪电压梯度随不溶物粒径的增大而有所提升。结合电解质溶解试验与分子动力学模拟,分别从导电和溶解特性、温度、电场、混合成分的相互影响等方面研究了可溶污秽成分对绝缘子污闪特性的影响机理及其微观行为,解释了造成易溶污秽成分闪络特性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在有效ESDD测量和计算时应对成分的电导率特性和溶解特性加以考虑;不同可溶污秽成分对应的温度修正系数有所不同,在电场作用下的污秽溶液的离子电导率相对于无电场时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共存离子对电导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溶剂化作用和离子氛作用两方面,且离子氛作用占主导地位;外加离子对Ca SO4溶液在离子扩散系数和溶解度方面存在影响,且两方面作用效果相反。通过分子动力学和蒙特卡罗方法,研究了不溶物吸水机理和微观行为,建立了不溶物吸水的微观模型;并从吸附能、径向分布函数、平均力势、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等方面对不溶物的表面吸附、孔洞吸附和层间吸附作用进行了分析。分子模拟结果与闪络试验结果相互印证。根据污秽成分的溶解特性和电导率特性,对污秽成分的有效污秽度进行了定量表征;结合污秽成分对绝缘子闪络特性的影响机理和规律、阴阳离子测量和配对方法,综合考虑易溶物、微溶物、不溶物三方面的影响,提出了混合污秽染污绝缘子的闪络电压(梯度)预测方法,并对方法进行了算例分析与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相对于传统方法可大幅度减小绝缘子闪络电压梯度的预测误差,此误差可控制在10%以内。

陈娅[5](2017)在《上海市大气颗粒物和降水中的离子化学特征》文中指出近年来,全国各大城市雾霾问题愈演愈烈,2013年中国遭遇史上最严重雾霾天气。上海市在2013年12月初,严重雾霾天气持续了一周左右,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空气中的污染物可以通过湿沉降进行清除,降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凝结并粘住空气中悬浮的微小颗粒物,它是大气污染物被清除的最有效且最快速的过程之一。为了较全面系统地分析上海市大气干湿沉降的离子化学特征,本研究以大气颗粒物和降水中水溶性离子为主线,于2015年4月~9月在上海师范大学徐汇校区旅游学院6楼楼顶(高约25米)采集了降水、PM2.5、PM10、和分级样品。本文对其中降水样品的pH值和电导率进行了定量测定,并建立离子色谱法测定降水、PM2.5、PM10和分级样品中的主要水溶性离子(K+、Na+、Ca2+、Mg2+、NH4+、F-、Cl-、Br-、NO2-、NO3-、PO43-、SO42-)和有机酸根离子(HCOO-、CH3COO-、C2042-)的浓度,结合实验室分析和统计分析,研究其组成、粒径分布和来源,探讨降水对大气颗粒物中离子的冲刷作用。研究数据表明,降水样品pH平均值为5.88,酸雨约占总降水次数的43%,降水的酸性程度情况是9月份>6月份>7月份>5月份。降水样品电导率的平均值为27.8μs/cm,降水电导率保持在一个相对平缓的状态。降水样品中电导率与离子总浓度呈正相关,降水电导率的大小受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不是由某一单一因素所决定,主要与降水中水溶性离子以及大气中的污染物有关。降雨样品中5种阳离子总浓度变化范围在28.7~651.5μeq/L之间。11种阴离子的总浓度变化范围在46.2~314.7μeq/L之间。测定的21份PM2.5样品中,离子总浓度变化范围在9.17~65.36μg/m3之间,16份PM10样品,离子总浓度变化范围在11.54~88.45μg/m3之间。在不同介质中,各离子的组成和排列顺序皆有差异。PM2.5和PM10中NO3-和SO42-的质量比分别为0.73、1.39,说明固定源(燃煤排放)对PM2.5中的氮、硫贡献更大,而在PM10中移动源(机动车尾气)贡献较大。在不同粒径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主要集中在粒径>9.0μm和0.7~1.1μm之间的颗粒物中,NO3-和S042-的质量比值都不相同,比值大于1的集中在粒径范围为3.3~4.7μm之间的颗粒物,说明这一粒径段的颗粒物受移动源的影响更大。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在降水、PM2.5和PM10中,NH4+与SO42-、NO3-都具有显着相关性,从不同源的贡献发现人类活动排放是上海市大气干湿沉降中S042-和NO3-的主要来源。降水对PM2.5、PM10中大部分离子都有较为明显的冲刷作用,其中对Ca2+的清除率最大。PM10以及PM2.5雨后各离子的生成率也不同,其中,六周期的 PM2.5 样品中降雨对 Ca2+、C2042-、SO42-、NH4+、NO3-、Mg2+、CH3COO-等离子的清除率较大。PM10中降雨对NO2-、F-、BrO3-、Ca2+、HCOO-、Cl-、K+、NO3-、SO42-、Mg2+、Br-等离子的清除率相对较大一些,雨后Br03-、F-、HCOO-、Ca2+、NO3-、Mg2+、Br-等这些离子的生成率都高于或等于100%。在分级颗粒物中,多种离子雨中浓度大于雨前浓度,降水对分级颗粒物中离子的冲刷作用并不明显。

刘新春,钟玉婷,何清,杨浩[6](2012)在《乌鲁木齐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离子化学组分及影响因素》文中研究表明利用2009年乌鲁木齐4个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观测站点资料,采用离子色谱仪分析了TSP中水溶性离子成分。结果表明:①2009年乌鲁木齐市区3站总离子浓度为151.28μg/m3,白杨沟为40.83μg/m3。4站NO3-/SO24-比值较小,表明乌鲁木齐大气污染主要来自于固定污染源。②2009年乌鲁木齐4站TSP中SO24-、Ca2+、NO3-和NH4+的浓度高于其他各离子,各站离子浓度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采暖期各离子浓度明显增加,SO24-、NO3-增幅最大。③对各主要离子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NH4+与SO24-的相关系数为0.828,与NO3-的相关系数为0.659,说明铵盐化合物主要以硫酸铵和硝酸铵的形式存在;SO24-与NO3-的相关性很大,相关系数为0.973,表明二者主要来自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方式与在大气中的传输途径较一致;地壳元素Ca2+和Mg2+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是0.914,表明二者来源相似,可能主要来自风沙土壤尘、道路尘和建筑尘。

王慧琴[7](2012)在《塔里木盆地大气降尘时空变化及TSP理化特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利用塔里木盆地14个气象站2008-2010所采降尘和TSP样品,分析了2008-2010降尘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和喀什、民丰、塔中、铁干里克2009-2010年TSP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对喀什、民丰、塔中、铁干里克TSP中的水溶性离子浓度特征进行了分析。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2008-2010年塔中的大气降尘量每年都是所有站点中最高的。塔里木盆地大气降尘的空间分布特征是:南边>西边>东边>北边。每年的3-8月是塔里木盆地大气降尘主要分布阶段,不同地区在具体月份分布上略有差异。受沙尘天气影响,塔里木盆地降尘污染,春夏季节明显高于秋冬季节,春夏季是塔里木盆地降尘集中季节,秋季略大于冬季,是降尘相对比较少的季节。2008年,除了喀什和塔中其他站点大气降尘相关系数γ均达到了99%显着性水平,2009年四个站,均呈现正相关,2010年除了塔中和民丰大气降尘量存在正相关外,其他站点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2)塔中2009和2010年的TSP浓度均是四个站点中最高的。空间分布与降尘空间分布具有相似性。2008年民丰和铁干里克TSP浓度月变化规律具有相似性,都是3-5月份出现一个大的峰值,8-10月出现另一个相对较小的峰值,最高值出现的月份略有差异,个别月份出现极高值。塔里木盆地不同站点TSP浓度季节变化大体一致,春、夏季大于秋、冬季,不同的地区季节分布略有差异,与它们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一定的人为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2009年塔中、民丰、喀什和铁干里克四个站点TSP浓度通过了99%的置信度水平检验,呈显着正相关,2008年和2010年相关性均不明显。(3)2010年四个站点TSP样品中阳离子浓度分布为:Ca2+>Na+>K+>NH4+>Mg2+,不同站点TSP中水溶性阳离子含量具有共性。三种主要阳离子Ca2+、Na+、K+和Mg2+浓度都是铁干里克>塔中>民丰>喀什。2010年四个站点阴离子浓度分布为:SO42->Cl->NO3>F-。8月份以前四种阴离子都是铁干里克>塔中>民丰>喀什,从8月开始F-浓度分布为,喀什>塔中>民丰>铁干里克、Cl-和SO42-都是塔中>民丰>铁干里克>喀什,NO3-为塔中>喀什>铁干里克>民丰,离子组分变化与沙尘天气气溶胶的浓度变化相似。民丰站除NH4+外,其他离子都表现出夏季高、秋季低的趋势。喀什5种阳离子都表现出冬季高、夏季低的趋势。铁干里克季节变化趋势与民丰相近。塔中除NH4+外,其他离子都表现出春、秋季高,冬季低的趋势,夏季是NH4+浓度最高的季节。冬季是民丰四种阴离子浓度最高的季节,喀什除了F-外,其他阴离子都表现出冬春季高、夏秋季低的趋势,春季是铁干里克一年中TSP中水溶性阴离子浓度最高的季节。塔中阴离子变化趋势与阳离子季节变化趋势基本一致。SO42-浓度是所有离子中最的高,占总离子浓度的40.9%,SO42-、Cl-、Ca2+、Na+是含量最高的四种离子,四离子浓度之和占总可溶性离子的90%以上。阴、阳离子浓度之间有着良好的相关性,其中Cl-和SO42-相关系数最大。经过计算,TSP溶液为弱酸性,高含量的SO42-是塔里木盆地TSP呈微酸性的主要原因。

石金辉[8](2011)在《中国近海大气沉降中氮组分的分布特征及对春季水华事件的影响分析》文中指出大气氮沉降是海洋氮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能够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重要影响。大气沉降中的氮组分主要包括具有生物活性的无机氮,此外有机氮也是大气沉降中的重要组分,这些有机氮是否具有生物活性取决于它的化学形态和来源,因此,认识大气有机氮的组成、来源和浓度水平对评价大气氮沉降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中国近海是全球氮沉降的高值区,但这一估计仅包括了无机氮,而我国在化肥生产与使用、化石燃料燃烧以及地表扬尘等方面可能具有强的有机氮排放源,目前只包括无机氮的入海通量可能低估了大气氮沉降对中国近海的贡献,因此在中国近海开展大气气溶胶中有机氮的研究是十分必要而且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论文以青岛近岸、千里岩海岛和黄海为主要研究区域,研究气溶胶中的氮组分、尤其是水溶性有机氮的分布特征、组成和来源,以及大气沉降对黄海氮营养物质的贡献及其与水华生物响应之间的关系,获得的主要认识如下:青岛大气气溶胶中水溶性有机氮对总氮的贡献为23.7±16.5%,其平均浓度为256±303 nmol·m-3,显着高于世界其他地区,我国具有较强的NOx、NH3、挥发性有机物等有机氮前体排放源是造成气溶胶中有机氮浓度较高的主要原因。季节变化显示,有机氮浓度在冬、春季节较高,秋、夏季节较低。不同天气状况下,气溶胶中有机氮浓度存在显着性差异,烟霾和雾天时有机氮浓度为晴天时的23倍,表明气溶胶中有机氮主要来自二次气溶胶,有机氮与NO3-和NH4+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支持了这一观点。冬季采暖期间有机氮浓度较之采暖前有统计意义上的升高,这一结果提供了大气有机氮来自化石燃料燃烧的直接证据。溶解性氨基化合物对有机氮的贡献为7.5±5.0%,结合态是氨基化合物的主要存在形态,约为游离态的3倍。精氨酸、甲胺、丙氨酸是青岛气溶胶中最主要的氨基化合物,气团来源和天气条件不同影响氨基化合物的浓度和组成。尿素氮对有机氮的贡献为8.6±6.2%,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较,青岛气溶胶中尿素浓度较高,我国尿素的大量使用所带来的局地强排放源是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千里岩气溶胶中有机氮对总氮的贡献为22.8±12.9%,与青岛及世界其它地区的平均值相当。有机氮的平均浓度为111±81 nmol·m-3,明显高于世界其他地区,但低于青岛的结果。千里岩上风向上京、津等大城市高浓度污染物的远距离输送是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千里岩气溶胶中有机氮的季节变化趋势与青岛相同。在不同天气状况下,与青岛相似,有机氮浓度也存在显着性差异,但变化幅度小于青岛。有机氮与NO3-、NH4+、K+、Cl-和Ca2+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表明千里岩大气有机氮主要来自人为污染及地表扬尘的贡献。溶解性氨基化合物对有机氮的贡献为12.4±12.6%,Arg和MA是最主要的氨基化合物,MA与NH4+、NO3-和SO42-之间的相关关系表明其主要来自人为源的贡献。千里岩气溶胶中尿素浓度高于世界其他地区未受污染大气中的结果,但低于青岛。季节变化趋势为春、冬季较高、夏、秋季较低,与青岛的一致。尿素氮对有机氮的贡献为5.3±3.8%,千里岩气溶胶中的有机氮组分,除了尿素和氨基化合物外尚有约80%未能被认识。在南海,气溶胶中有机氮对总氮的贡献约为30%,在黄海和青岛这一比例约为20%。有机氮浓度在青岛气溶胶中最高,黄海次之,南海最低。在中国近海,超过70%的有机氮出现在<2.1μm细粒子上,约10%出现在7.0-11.0μm的粗粒子上,表明了部分有机氮可能来自海盐气溶胶。沙尘期间,气溶胶中有机氮的浓度显着升高,但是有机氮对总氮的贡献降低。在沙尘气溶胶中,有机氮在>2.1μm粗粒子上的贡献升高约20%,表明有机氮可能包含在大的沙尘粒子中和/或吸附在粗的矿物气溶胶表面。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有机氮主要来自人为污染源,海洋源和地表扬尘的贡献相对较小。在中国近海,气溶胶中尿素对有机氮的贡献约为8%。在非沙尘气溶胶中,50%左右的尿素出现在细粒子上,而在沙尘气溶胶中,这一比例下降为30%。游离氨基酸是有机氮中的少量组分,对有机氮的贡献仅为1%左右。PMF分析表明黄海气溶胶主要有四个源:海洋源、地表扬尘,人为污染和机动车排放。对有机氮的贡献分别为18.0%、25.3%、41.7%、15.0%。估计了2009年24月黄海大气总氮的沉降通量,其中人为污染源贡献了66%,海洋源和地表扬尘分别贡献了10%左右,机动车排放贡献了15%。2007年春季在黄海调查期间,调查海域受到了沙尘暴的影响,沙尘过境后观测到水华的发生。研究了沙尘和非沙尘期间气溶胶中营养盐的浓度、溶解性、粒径分布和沉降通量,结果表明,总悬浮颗粒物(TSP)中总磷、总铁和总无机氮(NH4+, NO2-和NO3-)的浓度分别为0.011.05μg·m-3,1.0121.8μg·m-3和1.2122.28μg·m-3,最高值均出现在沙尘发生期间采集的气溶胶样品中。平均而言,铁在沙尘和非沙尘气溶胶中的溶解度分别为1.65%和8.46%。颗粒物、NO3-和NH4+的粒径分布显示,沙尘期间它们在粗粒子上的贡献较之非沙尘期间分别升高了50%、20%和20%。在沙尘发生期间(3月31日至4月1日),溶解性铁、溶解性磷和总无机氮的沉降通量分别为非沙尘时的15倍、13倍和5倍左右。沙尘发生时伴随的降雨对沙尘粒子有明显的清除作用,通过沙尘期间表层海水中铝的增量推算总沉降通量,结果显示,在这次沙尘事件中,溶解性铁、溶解性磷和无机氮的总沉降通量分别42.5±10.9 mg·m-2,10.3±2.6 mg·m-2和77.2±19.8 g·m-2,其中湿沉降在总沉降中占主导。沙尘期间,大气氮沉降是黄海中部表层营养盐的主要来源,约为海洋向上输送通量的6倍,磷的大气输入与海洋的输入相当。比较营养盐的大气输入和浮游植物的需求,发现沙尘沉降带来的氮几乎可以满足水华发生时生物生长的需要,沙尘带来的Fe则远超过水华生物生长的需要量。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沙尘沉降带来的氮、磷和铁是沙尘发生35天后水华生物响应的格兰杰原因,因此,在这次事件中,沙尘沉降与水华发生存在因果关系,沙尘带来的营养盐的加富效应是水华发生的关键因子。

张磊[9](2009)在《成都市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酸性离子的化学特性评价》文中指出目前,大气颗粒物已经取代SO2、NOx成为城市大气首要污染物。而粒径小于10μm的大气颗粒物易被吸入人体,已成为影响城市居民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世界约有16亿人生活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城市里,每年有几十万人由于受大气污染而患急性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酸性离子由于其水溶性,更容易从呼吸系统进入人体,溶于血液,并且污染水圈,在酸雨的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研究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酸性物质的环境化学特性,即在大气中的存在、迁移、扩散和消除过程,对于有效控制酸雨,大气污染防治,减少大气颗粒物的对于城市居民及生态系统的危害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于2006年1月至2007年4月,在成都理工大学共采集总悬浮颗粒物(TSP)样品40个。从2008年1月起至2008年12月,采集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样品135个。同步采集大气水汽样品15个。2006年3月起到2008年9月,采集降水样品43个。采用重量法、离子色谱等分析方法分别测定了颗粒物样品的质量及各样品中的F-、Cl-、NO3-和SO42-四种酸性阴离子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在总悬浮颗粒物TSP、不同粒径的大气颗粒物、雨水和大气水汽中4种水溶性阴离子有相似的分布规律,即SO42-含量最高,其次是NO3-,Cl-,F-含量最少,即SO42-为首要阴离子污染物。在颗粒物中,F-含量随季节变化不大,而Cl-、NO3-和SO42-浓度四季变化明显,都是冬季高,夏季秋季低。对于冬季燃煤量升高,降雨量减少,SO42-长时间停留在大气中,所以,SO42-在冬季TSP和大气水汽中含量高,降雨中SO42-含量高于春夏两季;相反,夏季降雨增多,研究区全年降雨主要集中于8、9月份,湿沉降作用明显,所以SO42-含量最低。通过对大气颗粒物、降水和大气水汽中4种阴离子的聚类分析,得出他们在各相中的相关性,推测TSP中F-、Cl-和NO3-有相似的来源。在大气水中三者来源也相似;而SO42-的来源与其他三种离子来源差别较大。通过对TSP浸提液中离子分析,计算得出对pH值影响最大的离子是SO42-其次NO3-。对比大气水汽与降水中的阴离子浓度可以看出,NO3-浓度在降水中比大气水汽中明显上升,在四种阴离子中变化幅度最大。这可能是NO3-在降雨形成过程中湿沉降作用明显造成的。降雨中的SO42-来自于颗粒物与SO2的转化。对不同粒径颗粒物中酸性离子的研究可知,绝大多数的SO42-和NO3-集中在粒径0.65μm-2.1μm。由于粒径小,更易进入降水和人体,对其造成影响。据文献研究表明疾病与大气污染物成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选择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年均二级标准作为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评价指标,对研究区PM10大气污染进行了人体健康危险度预测。通过同位素法测出研究区大气颗粒物重硫同位素含量。将所得34S‰值与工业燃煤燃烧产生固体颗粒物中34S‰值做对比,可以看出34S‰值研究区大气颗粒物低于工业燃煤燃烧产生固体颗粒物。说明硫同位素组成有明显差别,可能是由于该地区烟尘颗粒物排放后受气态二氧化硫影响较大,气相二氧化硫在颗粒物表面转化率很高;也可能有其他低34S‰值的硫源加入。

赵恒强[10](2008)在《连云港滨海大气中水溶性阴离子的研究》文中认为目前,我国沿海工业发展迅速,海洋大气对金属材料的腐蚀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特别是滨海核电站的大气腐蚀,存在严重的环境和健康隐患。大气中阴离子成分是造成大气腐蚀的重要因素。为了了解海洋大气的腐蚀特性,研究大气阴离子成分在大气中的存在、迁移、扩散和消除过程,对于了解工程材料在海滨大气环境下的耐蚀特性及腐蚀规律,合理选用材料,采取合适防腐措施,控制腐蚀,延长设备及构件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于2005年6月至2006年5月,在连云港滨海的田湾核电站采集了大气吸收液样品594个,总悬浮颗粒物(TSP)样品300个,湿沉降样品114个,干沉降样品36个。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了样品中的Cl-、NO3-、SO42-等水溶性无机阴离子。本文主要开展如下几个方面工作:第一章对大气中化学组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主要论述了大气中水溶性离子、重金属、有机物的研究方法及进展,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第二章对本实验所采用的仪器、试剂、实验流程和实验方法进行阐述。第三章考察了大气、TSP、湿沉降、干沉降中3种水溶性无机阴离子及TSP质量浓度的浓度水平和时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大气、TSP、湿沉降、干沉降中3种主要水溶性阴离子含量有相同的顺序:SO42-含量最高,Cl-次之,NO3-最少。连云港滨海大气中3种阴离子含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大气中Cl-、SO42-浓度夏季较高、冬季较低,而NO3-浓度秋季较高、夏季较低;TSP质量浓度春季较高、夏季较低;TSP中Cl-浓度在春秋季高、夏冬季低,TSP中NO3-、SO42-浓度在冬春季较高、夏秋季较低;湿沉降中NO3-、SO42-浓度在冬春季较高、夏秋季较低,湿沉降中Cl-浓度在秋冬季较高、在春夏季较低;干沉降中Cl-、SO42-浓度夏季较高、冬季较低,干沉降中NO3-浓度春秋季较高、夏冬季较低。对大气、TSP、湿沉降、干沉降中3种主要水溶性阴离子浓度及TSP质量浓度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大气中SO42-分别与Cl-、NO3-呈显着的正相关性,而Cl-和NO3-相关性较低,这说明大气中的SO42-与Cl-和NO3-在不同时期可能有相似的来源,而Cl-与NO3-来源存在较大差别。TSP中Cl-与NO3-呈显着正相关,与SO42-有相关性;TSP中NO3-与SO42-呈显着的正相关性;TSP中Cl-、NO3-、SO42-与TSP质量浓度均呈显着正相关性。大气中NO3-与TSP中NO3-、SO42-有明显正相关性,大气中SO42-与TSP中NO3-、SO42-有明显正相关性,这表明大气与TSP中NO3-、SO42-可能有相同的来源。大气中Cl-与TSP质量浓度有明显负相关性,这可能是因为大气中的Cl-受海洋影响较大,而大气中的颗粒物来源于内陆干旱地区。湿沉降中NO3-与SO42-呈显着的正相关性,降雨量与湿沉降中NO3-、SO42-浓度呈显着的负相关性,这表明降水中的离子主要来源于大气中气溶胶颗粒和气体的溶解,大的降水量使降水体积增加,降水中酸性离子的浓度相应降低。干沉降中Cl-、SO42-有正相关性。第四章考察了风向、风速、相对湿度、气温、气压、近海表层水温、浪高、降雨量等气象因素对大气中水溶性阴离子浓度的影响。对气象因素与大气中阴离子浓度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风向、气温、近海表层水温、湿度、气压与大气中阴离子浓度相关性显着。第五章总结了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二、离子色谱法测定大气总悬浮颗粒物水提取液中的阴阳离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离子色谱法测定大气总悬浮颗粒物水提取液中的阴阳离子(论文提纲范文)

(1)南京市北郊PM2.5中水溶性有机氮污染特征及其源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按首字母顺序排序)
第一章 绪论
    1.1 大气气溶胶的污染特征及其环境效应
        1.1.1 大气气溶胶的理化性质
        1.1.2 大气气溶胶来源和化学组成
        1.1.3 大气气溶胶的环境影响
    1.2 大气颗粒物中的有机氮化物
        1.2.1 有机氮的性质
        1.2.2 有机氮的来源
        1.2.3 有机氮对环境的影响
    1.3 国内外大气有机氮主要研究进展
    1.4 研究意义及内容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与方法
    2.1 采样地点和方法
        2.1.1 采样站点和时间
        2.1.2 石英滤膜质量分析
    2.2 实验仪器及试剂
    2.3 化学分析
        2.3.1 碳质组分(OC、EC)的测定
        2.3.2 总水溶性有机碳(WSOC)和总氮(WSTN)的测量
        2.3.3 水溶性无机离子的测量
        2.3.4 吸光度的测量
        2.3.5 离线质谱分析
        2.3.6 质量保证和控制
    2.4 数据分析与处理
        2.4.1 水溶性有机氮的分析
        2.4.2 有机组分数据分析
        2.4.3 正交矩阵因子分解法(PMF)源解析
第三章 PM_(2.5)及其主要组分的浓度特征
    3.1 采样期间气象条件
    3.2 PM_(2.5)浓度水平分析
    3.3 主要组分的浓度及季节变化
        3.3.1 水溶性无机离子分析
        3.3.2 OC、EC分析
        3.3.3 有机组分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水溶性有机氮(WSON)的污染特征
    4.1 水溶性总氮和水溶性有机氮浓度变化特征
    4.2 水溶性有机物的N/C
    4.3 WSON与其他组分的关系
    4.4 气象因素对WSON浓度的影响
    4.5 颗粒物酸度对WSON浓度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离线AMS技术研究WSON化学特性及来源
    5.1 WSOM的 AMS质谱图分析
    5.2 WSON来源解析
    5.3 吸光度与成分的关系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2)直流输电线路绝缘子积污特性与防污闪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绝缘子积污特性研究现状
        1.2.2 绝缘子积污预测研究现状
        1.2.3 超疏水涂层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直流输电线路绝缘子积污特性研究
    2.1 引言
    2.2 自然积污地区污湿特征
        2.2.1 自然积污地区污区分布
        2.2.2 自然积污地区气象环境
        2.2.3 自然积污地区污源分布
    2.3 绝缘子自然积污试验
        2.3.1 银东线绝缘子积污分类
        2.3.2 绝缘子布置及采样方案
        2.3.3 绝缘子污秽度表征参数及测量方法
    2.4 绝缘子积污特性的影响因素宏观分析
        2.4.1 地理位置对绝缘子污秽度的影响
        2.4.2 气象环境对绝缘子污秽度的影响
        2.4.3 积污时间对绝缘子污秽度的影响
    2.5 绝缘子积污特性的影响因素微观分析
        2.5.1 导线极性对绝缘子污秽度的影响
        2.5.2 绝缘子类型对污秽度的影响
        2.5.3 绝缘子上下表面对污秽度的影响
        2.5.4 带电与不带电对绝缘子污秽度的影响
        2.5.5 局部微环境对绝缘子污秽度的影响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绝缘子污秽成分及周边大气颗粒物组分分析
    3.1 引言
    3.2 绝缘子污秽成分测量及大气样本采集
        3.2.1 绝缘子污秽粒径和离子成分测量方法
        3.2.2 绝缘子周边大气样本采集和检测研究
    3.3 绝缘子污秽粒径测量结果及分析
        3.3.1 不同极性的绝缘子污秽粒径分布
        3.3.2 不同空间位置的绝缘子污秽粒径分布
        3.3.3 不同类型绝缘子的污秽粒径分布
        3.3.4 绝缘子上下表面的污秽粒径分布
    3.4 绝缘子污秽离子成分测量结果及分析
        3.4.1 导线极性对绝缘子污秽离子分布的影响
        3.4.2 不同空间位置的绝缘子污秽离子分布
        3.4.3 绝缘子类型对污秽离子分布的影响
        3.4.4 绝缘子上下表面对污秽离子分布的影响
    3.5 绝缘子周边大气颗粒物组分分析
        3.5.1 大气PM2.5、PM10及TSP分析
        3.5.2 大气样本水溶性离子成分分析
        3.5.3 大气样本金属成分分析
    3.6 大气颗粒物与绝缘子表面污秽的典型相关分析
        3.6.1 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原理
        3.6.2 指标构建与数据来源
        3.6.3 典型相关分析结果与讨论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绝缘子污秽度预测研究
    4.1 引言
    4.2 绝缘子积污影响因素分析与选择
    4.3 绝缘子污秽度预测模型研究
        4.3.1 污秽度预测模型
        4.3.2 污秽度预测模型测试
    4.4 绝缘子污秽度预测模型的试验验证
        4.4.1 自然积污试验数据来源
        4.4.2 原始变量选择
        4.4.3 绝缘子污秽度预测建模
        4.4.4 模型性能评价指标
        4.4.5 预测模型结果分析
        4.4.6 模型性能评估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绝缘子超疏水涂层制备及其积污试验研究
    5.1 引言
    5.2 常规超疏水涂层制备方法
    5.3 新型超疏水涂层制备
        5.3.1 基于溶胶凝胶和等离子体射流的超疏水涂层制备方法
        5.3.2 制备原料与制备流程
    5.4 超疏水涂层表面性能表征
        5.4.1 涂层的微观结构
        5.4.2 涂层的憎水性能
        5.4.3 涂层的表面自由能
        5.4.4 涂层的自清洁性
        5.4.5 涂层的稳定性能
    5.5 超疏水绝缘子积污试验研究
        5.5.1 超疏水绝缘子自然积污试验
        5.5.2 积污试验结果与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黑龙江省大气颗粒物时空异质性分析及其来源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大气颗粒物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大气颗粒物时空异质性的研究现状
        1.2.2大气颗粒物组分分析的研究现状
        1.2.3 大气颗粒物源解析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收集
    2.1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2.1.1 黑龙江省自然概况
        2.1.2 哈尔滨市自然概况
    2.2 数据收集
        2.2.1 自动监测数据的收集
        2.2.2 手工监测数据的收集
3 黑龙江省大气颗粒物时空异质性分析
    3.1 引言
    3.2 标准空气污染物数据分析
    3.3 时空异质性研究方法
        3.3.1 传统局域模型和线性混合模型(OLS和LMM)
        3.3.2 地理加权回归(GWR)及其参数估计
        3.3.3 时空加权模型(GTWR)和时间加权模型(TWR)
        3.3.4 模型检验
    3.4 模型拟合结果
        3.4.1 最小二乘回归(OLS)和线性混合模型(LMM)
        3.4.2 局域模型(GWR,TWR与GTWR)
        3.4.3 模型检验
    3.5 讨论
        3.5.1 黑龙江省空气污染变化趋势
        3.5.2 国际上PM_(2.5)相关因素及其建模技术比较
        3.5.3 本章应用的PM_(2.5)建模技术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大气颗粒物受体样品的组分和特征分析
    4.1 引言
    4.2 大气颗粒物的质量浓度分析
        4.2.1 质量浓度化学分析
        4.2.2 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特征分析
    4.3 碳组分分析
        4.3.1 碳组分化学分析
        4.3.2 碳组分特征分析
    4.4 水溶性离子组分分析
        4.4.1 水溶性离子化学分析
        4.4.2 水溶性离子特征分析
        4.4.3 阴阳离子电荷平衡
    4.5 无机元素组分分析
        4.5.1 无机元素组分化学分析
        4.5.2 元素组分特征分析
    4.6 数据有效性检验
    4.7 本章小结
5 污染源成分谱分析
    5.1 引言
    5.2 污染源成分谱的组成分析
    5.3 污染源的特征成分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哈尔滨市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
    6.1 引言
    6.2 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结果分析
        6.2.1 拟合优度分析
        6.2.2 季节分担率分析
        6.2.3 非供暖期和供暖期、非燃烧期和燃烧期的分担率比较
        6.2.4 二次污染物分担率再分配
    6.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绝缘子表面污秽成分检测方法及成分对交流污闪特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绝缘子表面污秽来源及分布
        1.2.2 绝缘子表面污秽成分检测方法
        1.2.3 可溶污秽对绝缘子电气性能的影响
        1.2.4 不溶物对绝缘子电气性能的影响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绝缘子表面自然污秽成分测量与分析
    2.1 绝缘子自然积污试验
        2.1.1 自然积污试验点
        2.1.2 试验试品
        2.1.3 积污试验条件
    2.2 自然积污绝缘子表面污秽度的测量与分析
        2.2.1 测量方法
        2.2.2 测量结果及分析
    2.3 绝缘子表面污秽离子成分的测量与分析
        2.3.1 测量装置和方法
        2.3.2 测量结果及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绝缘子表面污秽成分的阴阳离子配对模型
    3.1 配对模型的理论基础及实现途径
        3.1.1 离子配对的研究现状
        3.1.2 利用聚类分析实现粗略配对
        3.1.3 利用污液动态电导率特性提高配对精度
    3.2 基于聚类分析的离子配对方法
        3.2.1 基于模糊聚类的离子配对原理与方法
        3.2.2 基于动态改进FCM的离子配对方法
        3.2.3 配对结果及方法评价
    3.3 基于污液动态电导率特性的离子配对模型
        3.3.1 盐类溶解的动力学方程
        3.3.2 盐类溶解的动态电导率特性
        3.3.3 污液动态电导率特性的影响因素
        3.3.4 阴阳离子配对模型
        3.3.5 模型验证与运用分析
    3.4 配对模型及其应用流程总结
    3.5 本章小结
4 污秽成分对绝缘子闪络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4.1 单一可溶污秽下绝缘子的闪络特性及规律
        4.1.1 试验装置和方法
        4.1.2 试验结果及分析
        4.1.3 闪络特性规律及对比分析
    4.2 混合可溶污秽下绝缘子的闪络特性及规律
    4.3 不溶污秽成分下绝缘子的闪络特性及规律
        4.3.1 试验和数据处理方法
        4.3.2 高岭土和硅藻土对绝缘子闪络特性的影响
        4.3.3 不溶污秽成分对绝缘子闪络特性的影响
    4.4 不溶物颗粒直径对绝缘子闪络特性的影响
        4.4.1 不同粒径的不溶污秽成分制备
        4.4.2 不溶物粒径对绝缘子闪络特性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5 污秽成分对绝缘子电气性能的影响机理及微观行为研究
    5.1 研究方法与理论基础
        5.1.1 研究思路
        5.1.2 分子动力学方法
        5.1.3 蒙特卡罗方法
    5.2 可溶污秽成分对绝缘子闪络特性的影响机理
        5.2.1 导电和溶解特性的影响
        5.2.2 温度的影响
        5.2.3 电场的影响
        5.2.4 混合成分的相互影响
    5.3 不溶物吸水机理及微观模型
        5.3.1 机理及模型概述
        5.3.2 表面吸水作用
        5.3.3 孔洞吸水作用
        5.3.4 层间吸水作用
    5.4 本章小结
6 混合污秽成分染污绝缘子的闪络电压预测
    6.1 污秽成分的有效污秽度表征
        6.1.1 有效盐密与等值盐密的差异
        6.1.2 硫酸钙的有效污秽度
        6.1.3 混合污秽成分的有效污秽度
    6.2 绝缘子闪络电压梯度预测方法
        6.2.1 混合污秽成分下绝缘子的闪络梯度计算方法
        6.2.2 应用闪络规律减少试验量
        6.2.3 应用硝酸盐统一拟合方法减少计算量
    6.3 预测算例及方法验证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结论
    7.2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专利情况
    C.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D.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5)上海市大气颗粒物和降水中的离子化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内外降水化学的研究进展
        1.2.2 国内外大气颗粒物的研究进展
    1.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实验内容及研究方法
    2.1 样品采集与保存
        2.1.1 采样时间及地点
        2.1.2 采样滤膜的选择
        2.1.3 PM2.5、PM10样品
        2.1.4 分级粒径段大气颗粒物样品
        2.1.5 降水样品
        2.1.6 样品总数
    2.2 样品的预处理
        2.2.1 大气颗粒物样品
        2.2.2 雨水样品
    2.3 分析方法
        2.3.1 雨水样品电导率的测定
        2.3.2 雨水样品pH值的测定
        2.3.3 大气颗粒物和雨水中水溶性离子的测定
    2.4 气象数据和空气质量指数的收集
    2.5 数据处理和质量保证
    2.6 数据分析方法
        2.6.1 相关性分析
        2.6.2 富集因子分析
        2.6.3 不同源的贡献
第3章 大气颗粒物和雨水中离子分析方法的建立
    3.1 水溶性离子分析方法概述
    3.2 实验仪器和试剂
    3.3 实验步骤
    3.4 实验结果和讨论
第4章 上海市降水的化学特征及来源分析
    4.1 降水量
    4.2 酸度特征
    4.3 电导率
        4.3.1 电导率的变化情况
        4.3.2 电导率与其他因子之间的关系
    4.4 离子浓度特征
        4.4.1 离子浓度水平
        4.4.2 各离子的百分比含量
        4.4.3 阴阳离子总浓度相关性
    4.5 离子来源分析
        4.5.1 降水中各个离子之间的相关性
        4.5.2 富集因子
        4.5.3 不同源的贡献
    4.6 上海市大气降水化学特征与其他地区的比较
第5章 上海市大气颗粒物中离子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
    5.1 离子特征
        5.1.1 浓度水平
        5.1.2 各离子所占百分比
    5.2 上海市大气颗粒物中离子浓度与国内其他城市的比较
    5.3 离子平衡
    5.4 离子来源分析
        5.4.1 各个离子之间的相关性性
        5.4.2 富集因子分析
        5.4.3 不同源的贡献
第6章 大气降水对大气颗粒物的冲刷作用
    6.1 PM2.5 中各离子浓度在降雨前后的变化
    6.2 PM10中各离子浓度在降雨前后的变化
    6.3 分级粒径颗粒物中各离子浓度在降雨前后的变化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6)乌鲁木齐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离子化学组分及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仪器与试剂
    1.1 实验仪器
    1.2 试剂
2 样品的采集及分析处理
    2.1 滤膜的准备
    2.2 采样时间和地点
    2.3 采样方法
    2.4 样品预处理
    2.5 样品分析方法
3 结果分析
    3.1 阴阳离子浓度变化特征
        3.1.1 阴阳离子浓度月变化
        3.1.2 阴阳离子浓度季节变化
    3.2 阴阳离子浓度比例及相关性分析
        3.2.1 离子浓度比例关系
        3.2.2 离子相关性分析
4 结 论

(7)塔里木盆地大气降尘时空变化及TSP理化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大气颗粒物定义及其产生、分类
        1.1.1 自然形成的颗粒物
        1.1.2 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产生的颗粒物
        1.1.3 颗粒物的分类
    1.2 大气颗粒物研究背景
    1.3 大气气溶胶的气候效应
    1.4 大气降尘研究进展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TSP 研究进展
    1.6 选题背景
    1.7 选题意义
    1.8 选题依据
    1.9 研究内容
    1.10 研究方法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塔里木盆地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
        2.1.1 概况
        2.1.2 气候特征
        2.1.3 自然灾害
    2.2 塔里木盆地大气降尘和 TSP 采样点状况
第3章 样品采集和试验方法
    3.1 样品采集
        3.1.1 大气降尘采样
        3.1.2 总悬浮颗粒物(TSP)采集
    3.2 仪器与试剂
        3.2.1 仪器
        3.2.2 试剂
    3.3 试验方法
        3.3.1 样品预处理
        3.3.2 离子色谱法基本原理
        3.3.3 仪器工作条件
    3.4 数据处理
第4章 大气降尘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4.1 大气降尘空间分布特征
    4.2 时间分布特征
        4.2.1 月变化规律
        4.2.2 季节变化规律
        4.2.3 不同观测站降尘相关性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悬浮颗粒物(TSP)时空分布特征
    5.1 空间分布特征
    5.2 时间分布特征
        5.2.1 TSP 月变化规律
        5.2.2 TSP 季节变化规律
        5.2.3 不同观测站 TSP 相关性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离子色谱法测定总悬浮颗粒物中可溶性离子
    6.1 分析方法
        6.1.1 溶液的配置
        6.1.2 样品预处理条件的选择
        6.1.3 样品预处理
    6.2 离子色谱测试方法的分析性能
        6.2.1 线性方程与检出限
        6.2.2 精密度、准确度
        6.2.3 加标回收率
    6.3 TSP 样品的测定
        6.3.1 离子浓度特征
        6.3.2 季节变化
        6.3.3 相关性及酸度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特色及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特色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 文中图表题览
附录 2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的课题
致谢

(8)中国近海大气沉降中氮组分的分布特征及对春季水华事件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前言 1 文献综述
1.1 大气沉降中氮的来源和存在形态
    1.1.1 大气沉降中无机氮的来源和存在形态
    1.1.2 大气沉降中有机氮的来源和存在形态
1.2 大气沉降中有机氮的贡献
    1.2.1 大气沉降中的总溶解有机氮
    1.2.2 大气沉降中的有机氮化合物
    1.2.3 大气有机氮的沉降通量
1.3 大气沉降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1.3.1 大气氮沉降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1.3.2 沙尘沉降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1.4 本论文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2 研究区域和分析方法
2.1 研究区域和现场调查
    2.1.1 研究区域概况
    2.1.2 调查地点和调查时间
    2.1.3 样品采集方法
2.2 样品的预处理及分析方法
    2.2.1 样品预处理
    2.2.2 气溶胶及雨水中溶解有机氮的分析方法
    2.2.3 气溶胶中氨基化合物的分析方法
    2.2.4 气溶胶及雨水中尿素的分析方法 3 青岛大气气溶胶中氮组分的分布特征和来源
3.1 前言
3.2 样品采集及分析
3.3 青岛大气气溶胶中的水溶性有机氮
    3.3.1 青岛大气气溶胶中有机氮浓度分布特征
    3.3.2 气溶胶中有机氮浓度的季节变化及其对总氮的贡献
    3.3.3 不同天气状况对气溶胶中有机氮浓度的影响
    3.3.4 冬季采暖对气溶胶中有机氮浓度的影响
    3.3.5 青岛气溶胶中有机氮与氨氮、硝氮和气象因子之间关系
3.4 青岛大气气溶胶中氨基化合物的分布特征
    3.4.1 青岛大气气溶胶中氨基化合物的浓度和组成
    3.4.2 青岛大气气溶胶中氨基化合物的季节变化
    3.4.3 气团来源不同对青岛大气气溶胶中氨基化合物分布的影响
    3.4.4 不同天气状况对青岛气溶胶中氨基化合物的影响
    3.4.5 青岛大气气溶胶中总溶解态氨基化合物对溶解有机氮的贡献
    3.4.6 青岛气溶胶中氨基化合物与氨氮、硝氮、有机氮的关系
3.5 青岛大气气溶胶中尿素氮对有机氮的贡献
    3.5.1 气溶胶中尿素氮的浓度分布和季节变化
    3.5.2 不同天气状况对气溶胶中尿素氮浓度的影响
    3.5.3 青岛气溶胶中尿素氮对总溶解有机氮的贡献
3.6 小结 4 千里岩大气气溶胶和雨水中氮组分的分布
4.1 前言
4.2 样品采集
4.3 千里岩大气气溶胶中总溶解有机氮的季节变化
    4.3.1 千里岩气溶胶中有机氮浓度分布特征
    4.3.2 千里岩气溶胶中有机氮浓度的季节变化及其对总氮的贡献
    4.3.3 不同天气状况对千里岩气溶胶中有机氮浓度的影响
    4.3.4 千里岩气溶胶中有机氮与其他化学组分之间关系
4.4 千里岩大气气溶胶中氨基酸的组成和分布
    4.4.1 千里岩大气气溶胶中氨基化合物的浓度和组成
    4.4.2 千里岩大气气溶胶中氨基化合物的季节变化
    4.4.3 千里岩气溶胶中游离态氨基化合物与其他化学组分的关系
    4.4.4 千里岩气溶胶中总溶解态氨基化合物对溶解有机氮的贡献
4.5 千里岩大气气溶胶中尿素氮对有机氮的贡献
    4.5.1 气溶胶中尿素氮的浓度分布和季节变化
    4.5.2 千里岩气溶胶中尿素氮对总溶解有机氮的贡献
4.6 千里岩雨水中的总溶解有机氮和尿素氮
4.7 小结 5 中国近海大气气溶胶中氮组分的分布及来源解析
5.1 前言
5.2 样品采集
5.3 2005 和2006 年春季航次
    5.3.1 中国近海TSP 中有机氮的空间分布特征
    5.3.2 沙尘和非沙尘气溶胶中有机氮的特征
    5.3.3 春季中国近海大气气溶胶中有机氮的粒径谱分布和来源分析
    5.3.4 TSP 中尿素和游离氨基酸对有机氮的贡献
    5.3.5 春季中国近海大气气溶胶中尿素的粒径谱分布
5.4 2009 年航次
    5.4.1 黄海气溶胶中氮组分的浓度及其与气团的关系
    5.4.2 黄海大气气溶胶中有机氮的来源解析
    5.4.3 黄海大气氮组分的沉降通量
5.5 小结 6 大气氮沉降对黄海春季水华的影响
6.1 前言
6.2 样品采集和分析
6.3.2007 年春季沙尘和南黄海水华观测
6.4 大气颗粒物、营养盐和铁的浓度及干、湿沉降通量
    6.4.1 大气颗粒物和营养元素的浓度和粒径分布
    6.4.2 沙尘气溶胶中的总铁和溶解态铁
    6.4.3 氮、磷和溶解态铁的干沉降通量
    6.4.4 氮、磷和溶解态铁的湿沉降通量
6.5 沙尘沉降与春季水华的关系
    6.5.1 大气沉降通量与海洋垂直扩散通量的比较
    6.5.2 大气沉降通量与水华生物需要量的比较
    6.5.3 沙尘沉降与水华生物响应的关系
6.6 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主要的学术论文成果

(9)成都市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酸性离子的化学特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环境背景调查
    2.1 研究区位置
    2.2 成都市气象条件
        2.2.1 风向与风速
        2.2.2 气候
    2.3 成都市能源结构
    2.4 成都市空气质量现状
        2.4.1 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水平
        2.4.2 酸雨污染状况
第3章 实验部分
    3.1 仪器与试剂
        3.1.1 仪器
        3.1.2 试剂
    3.2 样品的采集
        3.2.1 滤膜的准备
        3.2.2 采样时间及地点
        3.2.3 采样方法
    3.3 样品预处理
    3.4 样品分析方法
        3.4.1 离子色谱条件
        3.4.2 方法准确性检验
    3.5 数据处理
        3.5.1 TSP 含量的计算方法
        3.5.2 空气中各阴离子含量的计算方法
第4章 大气颗粒物及大气水中阴离子的分布特征
    4.1 TSP 中4 种阴离子浓度的分布
        4.1.1 TSP 的质量浓度
        4.1.2 TSP 中四种阴离子日变化
        4.1.3 TSP 中四种阴离子季节变化
    4.2 不同粒径颗粒物中4 种阴离子的分布
        4.2.1 日变化
        4.2.2 季节变化
        4.2.3 分布特征
    4.3 降水中4 种阴离子的分布
        4.3.1 日变化
        4.3.2 季节变化
    4.4 大气水汽中4 种阴离子的分布
        4.4.1 日变化
        4.4.2 季节变化
    4.5 小结
第5章 大气颗粒物对大气水质的影响及危害性评价
    5.1 大气中4 种阴离子的聚类分析
        5.1.1 TSP
        5.1.2 不同粒径颗粒物
        5.1.3 雨水
        5.1.4 大气水汽
    5.2 大气颗粒物中酸性阴离子对降水的影响
        5.2.1 TSP 对水溶液pH 值的影响
        5.2.2 TSP 对降水的影响
        5.2.3 不同粒径颗粒物对降水的影响
    5.3 研究区可吸入颗粒物危害性评价
        5.3.1 对大气水质的影响与危害性分析
        5.3.2 对患病率影响的估算
    5.4 小结
第6章 硫源解析
    6.1 污染源解析
        6.1.1 源解析方法
        6.1.2 受体模型研究进展
        6.1.3 大气污染源解析的发展趋势
    6.2 同位素法的原理及优点
        6.2.1 稳定同位素分馏
        6.2.2 稳定同位素技术在污染物溯源与示踪中的应用
    6.3 研究区大气颗粒物硫同位素源解析
        6.3.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6.3.2 大气颗粒物中硫同位素的水平
        6.3.3 环境中硫来源推测
    6.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10)连云港滨海大气中水溶性阴离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综述
    1.1 概述
    1.2 有关大气的术语
    1.3 大气中化学组分的研究方法及进展
    1.4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和主要内容
        1.4.1 研究背景、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仪器和试剂
    2.2 样品的采集
        2.2.1 滤膜的准备
        2.2.2 采样时间
        2.2.3 采样地点
        2.2.4 采样方法
    2.3 样品处理
    2.4 样品的离子色谱分析
        2.4.1 离子色谱条件
        2.4.2 标准曲线和检测限
        2.4.3 准确度与精密度
        2.4.4 样品测定
        2.4.5 样品分析中的质量控制
    2.5 数据处理
第3章 连云港滨海大气中水溶性阴离子浓度的时间分布
    3.1 大气中3 种阴离子浓度的时间变化
        3.1.1 大气中3 种阴离子浓度的日变化
        3.1.2 大气中3 种阴离子浓度的月变化和季变化
    3.2 总悬浮颗粒物中3 种阴离子浓度的时间变化
        3.2.1 总悬浮颗粒物的质量浓度
        3.2.2 总悬浮颗粒物中3 种阴离子浓度的日变化
        3.2.3 总悬浮颗粒物中3 种阴离子浓度的月变化和季变化
    3.3 湿沉降中3 种阴离子浓度的时间变化
        3.3.1 湿沉降 3 种阴离子浓度的周变化
        3.3.2 湿沉降中3 种阴离子浓度的月变化和季变化
    3.4 干沉降中3 种阴离子浓度的时间变化
    3.5 大气中3 种阴离子浓度的相关性分析
        3.5.1 大气、总悬浮颗粒物中3 种阴离子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3.5.2 湿沉降中3 种阴离子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3.5.3 干沉降中3 种阴离子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3.6 小结
第4章 气象要素对阴离子浓度的影响
    4.1 采样期间气象数据
        4.1.1 采样期间气象数据汇总
        4.1.2 采样期间气象数据频数统计
    4.2 气象要素对阴离子浓度的影响
        4.2.1 风向的影响
        4.2.2 风速的影响
        4.2.3 相对湿度的影响
        4.2.4 气压的影响
        4.2.5 气温的影响
        4.2.6 近海表层水温的影响
        4.2.7 近海浪高的影响
        4.2.8 降雨量的影响
        4.2.9 阴离子浓度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分析
        4.2.10 阴离子浓度与风向的相关性分析
    4.3 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离子色谱法测定大气总悬浮颗粒物水提取液中的阴阳离子(论文参考文献)

  • [1]南京市北郊PM2.5中水溶性有机氮污染特征及其源解析[D]. 刘月.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2]直流输电线路绝缘子积污特性与防污闪关键技术研究[D]. 孙家祥. 山东大学, 2021(11)
  • [3]黑龙江省大气颗粒物时空异质性分析及其来源解析[D]. 魏庆彬.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1)
  • [4]绝缘子表面污秽成分检测方法及成分对交流污闪特性的影响研究[D]. 杨忠毅. 重庆大学, 2019(02)
  • [5]上海市大气颗粒物和降水中的离子化学特征[D]. 陈娅.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1)
  • [6]乌鲁木齐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离子化学组分及影响因素[J]. 刘新春,钟玉婷,何清,杨浩. 干旱区研究, 2012(04)
  • [7]塔里木盆地大气降尘时空变化及TSP理化特性分析[D]. 王慧琴. 新疆大学, 2012(12)
  • [8]中国近海大气沉降中氮组分的分布特征及对春季水华事件的影响分析[D]. 石金辉. 中国海洋大学, 2011(02)
  • [9]成都市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酸性离子的化学特性评价[D]. 张磊. 成都理工大学, 2009(02)
  • [10]连云港滨海大气中水溶性阴离子的研究[D]. 赵恒强.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2008(01)

标签:;  ;  ;  ;  ;  

离子色谱法测定大气总悬浮颗粒物水提物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