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般的鹦鹉家庭和布朗小屋

梦幻般的鹦鹉家庭和布朗小屋

一、神奇的鹦鹉家族与布朗山寨(论文文献综述)

周燕[1](2021)在《生态批评视域下的新时期云南哈尼族文学》文中研究说明生态批评是一种有责任感和道义的文学批评,具有现实批判精神;生态批评中饱含着对人类生存危机、人类未来的关注。哈尼族作家的生态写作是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其生态写作中所反映的问题既是民族地区的生态危机,同时也是全人类生态危机的缩影。本文从生态角度分析自新时期以来的哈尼族作家:存文学、哥布、黄雁、郎确、艾吉、莫独、陈曦等的文学作品,并对他们作品中生态思想的来源加以分析和追溯。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构成。第一章浅析哈尼族作家作品中呈现出来的生态忧思。首先,是关于在人类中心主义主导下所产生的动物生存困境、植被森林被破坏的现实生态危机的忧虑;其次,对生态危机导致的人类精神危机的隐忧。第二章,追溯哈尼族作家生态思想的来源,大致分为三个方面:民间文学中生态思想的传承、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作家个人经历。第三章,追寻哈尼族作家生态价值观的终极关怀和意义。从生态批评出发,一方面,哈尼族作家生态写作的价值在于:告诫人们反思民族地区在现代化的过程中,跨越式发展所导致的生态危机。另一方面,哈尼族作家生态写作的最终意义在于:以小见大,民族地区的生态危机同时也是全人类生态危机的缩影。作家们呼吁人们对人类生存、人类未来的关注,回归长久以来被人们当成背景的自然;寻回在自然危机中,人们日常生活中逐渐被消解的诗意情趣,守护心中那片圣洁的真诚,那片葱茏的诗意。文章结语部分,从文学角度、人类生存角度以及当下社会问题三个角度,对哈尼族作家的生态写作进行总结。对于文学而言,亟需重振自然之维;对于人类生存而言,需要寻求一种生存的尊严;对于2020年这特殊的一年,生态文学写作带给我们反思,思考生态伦理关系的重构;展望未来,人类应该走入生态文明这一崭新的时代。

陈燕[2](2019)在《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迁徙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历史学不仅关乎过去,亦关联现在。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历史悠久、文化相承的“多元一统”民族国家和“多元一体”中华民族,是历史中国贡献给人类的宝贵遗产。迁徙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常见现象,中国各民族在历史上的迁徙活动直接影响到近现代我国民族的形成和人口的地理分布。哈尼族先民历史迁徙是我国民族迁徙的一个组成部分,造就了哈尼族今天的分布格局和众多支系。本研究以统一多民族中国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格局视野,借助布罗代尔的历史时段理论和历史层次分解方法,参照斯科特的“逃避统治”观点,运用历史文献、哈尼族口述史、田野调查等资料,以边缘族群与王朝国家关系为切入点,以边缘族群与自然地理关系、边缘族群与其他族群关系为补充,尝试从多维视角分析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的迁徙历史,探寻其迁徙的动因、特点、影响及内中的各种微妙关系。元代,云南重新回到统一多民族国家统治秩序之内。明代,通过明王朝的锐意经营,云南社会发生重大变化,民族结构出现历史性转折,汉族成为云南主体民族。清代,清王朝基于前朝基础全面推进对云南的开发,从腹地到边疆,云南内地化程度前所未有提高。清末,国际形势巨变,云南边疆危机出现。对哈尼族先民的统治与整合,元明清三朝一代比一代更为深入、强势,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的迁徙一直处于中央王朝国家构建的“天下”图式之中。经过元明清时期的进一步迁徙,滇东北、川西南、六诏山地区已无哈尼族属,哈尼族先民的分布空间、分布重心向更低纬度、更暖气候地带倾斜,最终形成少部分散居于滇中北部、滇中、红河以东部分州县的山区,大部分聚居于云南南部,且延伸至境外的近现代宏观分布格局。短时段的“事件”是哈尼族先民迁徙的表层直接动因,中时段的“局势”是哈尼族先民迁徙的中层间接动因,长时段的“结构”——文化,才是哈尼族先民迁徙的深层动因。深层文化动因对表层直接动因、中层间接动因的牵制与影响,体现出哈尼民族在形成与发展中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的迁徙具有鲜明特点。第一,总体方向的自北而南与局部的复杂无常。第二,在平坝、山地间游走到最终定居山区。第三,向边地迁徙。第四,向同族聚居区迁徙。第五,大规模举族迁徙与部分零星迁徙并存。第六,长距离迁徙与短距离渐进式、节点状迁徙同在。上述迁徙特点的形成,与地理、气候、民族、国家等自然环境因素、社会人文因素密切相关。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迁徙所涉关系复杂,影响深远。迁徙导致哈尼分布空间变化,社会政治制度变迁,支系众多,习俗有异。在与其他族群的关系中,有民族迁徙齿轮效应,有矛盾争斗,有相互依赖,但最终演变为和谐共生的垂直民族分布带。在民族与国家关系上,迁徙导致哈尼族先民地理分布、社会文化的国家边缘化。但逃避国家的统治并非其迁徙和边缘化的动机,哈尼传统习惯与国家统治之间的文化冲突才是真正的内在根源。在王朝国家与边缘族群的相互形塑中,在国家面临内忧外患及各民族共生死存亡、共命运荣辱的历史经历中,哈尼族先民的国家认同意识逐渐成形,哈尼族最终成长为中国西南边陲守护国家疆界、抵御外敌入侵的一道坚实屏障。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迁徙是在统一多民族中国形成与发展的宏观历史背景下展开的,不仅体现出哈尼族先民对居住空间选择与建构的主观能动性,而且从边缘族群镜面映照出王朝国家对边缘族群的形塑与凝聚,以及边缘族群对王朝国家的策略与认同,有助于从边缘族群与王朝国家的双向互动关系,更好地理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的“多元一体”民族关系和“多元一统”民族格局、统一多民族中国的形成与发展。

普云凤[3](2019)在《雷平阳散文论》文中指出雷平阳的散文在当代的散文写作中独具特色,他的散文有着鲜明的个人特色。本文首先对雷平阳的散文做了一个大致的分类和归期,分别是最早期刚开始写作散文的时候,以《风中的群山》为主要的作品;其次是中期,这个时期近二十年的散文写作时间让雷平阳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经验与技巧,同时作品数量也非常可观,而这一时期的作品风格多样,题材多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雷平阳所具备的深厚的散文写作素养;再次是晚近期,这一时期的雷平阳散文写作进入了成熟期,稳健的风格和不拘的叙事让《乌蒙山记》大放异彩。另外,本文的还通过细致分析文本,来探究雷平阳散文写作中的诗性特色、宗教因素和明显存在于《乌蒙山记》中的跨文体写作特点,试图比较全面地掌握雷平阳的散文特色。

王准[4](2019)在《明清云南辞赋与地域文化研究》文中认为明清两代是汉文化和汉文学在云南发展的重要阶段,明清时期的云南辞赋就是汉文学在云南取得新成就的标志之一。学术界有关明清云南辞赋和云南地域文化的研究关注较多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仍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梳理了明清云南辞赋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规律。从整个中国文学和地方文学发展的轨迹来看,云南辞赋渊源于汉、晋,发轫于元代,兴盛于明清,涵盖了包括骚体赋、散体赋、骈赋、律赋在内的多种赋体。明清云南辞赋之所以能够取得突出成就,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共同造就了造成明清云南辞赋繁荣。其中,文化因素诸如兴儒学、开科举等对明清云南辞赋的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结合云南地域文化,以史学、文学地理学、民俗学、人类学等学科的视野和方法来研究明清云南辞赋是本文的特色,明清云南辞赋与云南地域文化有着密切联系。在现存众多的明清云南辞赋中,描写历史、地理、物产、宗教、民俗的辞赋比较突出的体现了云南辞赋与云南地方文化的关联,彰显了云南地域文化的多样化特色,也充分体现了云南地域文化中“汉文化滇化”与“滇文化汉化”这种中原文化与云南地域文化双向交流,相互依存的特点。凸显了内地文人和云南本土文人在创作云南题材赋时的不同创作心态。集中体现明清两代云南文人的巧妙构思,是对云南地方价值的体认与再发现,也扩大了整个中国传统文学的创作版图。从整个辞赋发展史来看,明清时期云南辞赋的繁荣也同样是对整个中国古代辞赋表现领域的拓展。云南文人和流寓云南的中原文人以具体的创作有力地推动了赋体文学在明清两代的进一步发展,使得云南辞赋在明清时期的全国赋坛始终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而明清云南辞赋的价值也是多方面的,集中表现为赋史价值,对清代边疆舆地赋的贡献和方志价值。集中体现了赋体文学苞扩宇宙总览人物的包容精神和恢弘气势,发挥了赋体文学的文体优势,在明清文学和云南地方文学领域都有其独特价值。

赵冬霞[5](2019)在《幼者本位—民国时期的上海儿童玩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民国时期的上海儿童玩具为研究对象,从设计学角度,运用功能学、材料学、色彩学、接受美学、游戏学、心理学、生理学、教育学、儿童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对其进行综合研究。文章重点厘清了民国时期上海儿童玩具的关键性问题,包括:(1)玩具生成的背景和基础;(2)玩具的生态和设计力量;(3)对今天玩具设计的启示。除绪论与结论外,本文以“儿童、理念、生态、设计、追寻”为逻辑指引,构建了研究内容的五个章节。第一章为“民国时期的上海儿童”,重点分析玩具的消费群体——上海儿童及其时代境遇;第二章为“民国时期的‘幼者本位’理念及影响”,重点厘清民国时期玩具观念的转变;第三章为“民国时期上海儿童玩具的生态”,重点研究民国时期玩具设计的生态和多元力量;第四章为“民国时期上海儿童玩具的设计实践”,重点研究民国时期上海儿童玩具的设计实践;第五章为“民国时期上海儿童玩具设计的省思”,重点分析了民国时期上海儿童玩具在特定时空中生成、发展、繁荣、衰落的时代特征与设计启示。本文得出如下结论:1.从完美“成品”到完美“部品”。民国时期为儿童设计的玩具多是“起点含混、结果先决”的完美“成品”;今天的玩具更多是“起点清晰、结果多元”的完美“部品”。2.从“玩物丧志”到“寓教于乐”。民国时期的玩具观是建立在教育者立场上的,虽反对“玩物丧志”的玩具观,但仍强调对儿童玩乐的控制、引导和塑造,是有着明显而确定的影响目的的,不凸显“玩”本身的独立价值;今天的玩具观是基于受教育者的立场,重视探索和准备的过程而非结果的强求。3.从技术完善到人文补强。民国时期的上海儿童玩具质朴而清新,令人可轻易感受到自然气息和情感温度;今天的儿童玩具,正被高科技、智能化及数字化所包围,反衬出在质朴和温度方面的不足。吸收民国时期上海儿童玩具设计的人文气息养分,有助于今天的设计力量、设计资源、设计要素的整合。4.从成长“标准”到成长“伴侣”。在过去,尽管儿童是玩具的消费者,但是玩具的服务目标实际是家长,家长通过选配玩具预见孩子的未来,玩具是父母教养孩子类型“标准”的体现;今天的父母不再期望也很难掌控孩子的未来,尤其无力“依靠玩具”精确掌控。他们更倾向于尊重孩子自己的情绪情感与个性发展,以养成适应未来社会的综合能力。其间,玩具的选择、伴随、更新及组合,无疑能不同程度地显现“成长伴侣”的作用,而这样的作用是父母不能代替的。5.从户外游戏到室内探秘。“户外”曾是上海儿童玩乐的基础场景,符合儿童向往自然、探索自然、融入自然的天性,有助于促进儿童的人际互动;今天的上海儿童虽有专属的游戏空间,但失去了同伴间相互嘻戏的机会,客观上变得越来越“宅”。反思、吸收民国时期上海儿童户外玩乐的经验对今天的玩具设计研发应有启示。

裴争[6](2018)在《痴狂叙事与现代中国小说》文中研究指明痴狂叙事与现代中国小说这一论题的研究目标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定义何为痴狂叙事;二是理清痴狂叙事对于现代中国小说的意义。就第一点来说,笔者对痴狂叙事暂作如下定义:小说文本通过讲述痴狂者的故事、或以话语模拟痴狂者的状态、或设置一个狂欢化的世界等方式来展现一种非理性、非常态、超常规的人生或世界状态。痴狂叙事是对以理性见长的常规叙事方式的冲击和颠覆,其深层的叙事预期是以叙事方式的变革达到反传统、反道统、反理性的目的。从叙事的时间和空间标准来划分,痴狂叙事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叙述痴狂者、痴狂者叙事和狂欢化叙事。就第二点来说,痴狂叙事对于现代小说的意义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痴狂叙事是现代中国小说成熟的重要标志。现代中国小说和痴狂叙事是相伴相随的,现代中国小说既伴随着痴狂叙事源起而发展,又伴随着痴狂叙事最终成熟,因此,痴狂叙事是中国小说现代化的标志之一。作为一种非理性叙事,痴狂叙事包含着现代中国小说内容和形式两个层面的变革,既是中国小说艺术成熟的表征,也是现代中国文人面对二十世纪的中国社会现实和世界文学的发展状况,期望以艺术创新实现自身价值的主动选择,折射出现代中国知识分子渴望独立又缺乏自信的复杂心态。论文全文分绪论、结论和另外七章共九大部分来具体展开论述。绪论是全文的总论,提出痴狂叙事这一概念并从整体上论述痴狂叙事对现代中国小说的意义。绪论共分五小节,完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议题:首先介绍叙事学理论的整体发展状况和小说作为叙事文本的独特性,其次归纳出痴狂叙事的定义并以时间和空间为标准划分出三种不同类型的痴狂叙事,从人性本质和时代特色来论述痴狂叙事产生的原因和背景并归纳出痴狂叙事的三个精神特征,分别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统一、个人化与社会化的统一,最后一节是对相关论题的文献综述和论文的整体思路结构的介绍。另外七章分别论述不同作家作品和文学流派的痴狂叙事创作实践和价值意义。第一章论述鲁迅小说对痴狂叙事的贡献,鲁迅的小说几乎践行了痴狂叙事的三种不同类型。《狂人日记》既是现代文学的痴狂叙事开篇之作,又是痴狂叙事代表性的文本,其主体部分是痴狂者叙事的典型,而其文言部分则是一个小型的叙述痴狂者的文本,因此,《狂人日记》是一个复调叙事的小说。除了《狂人日记》,鲁迅还用《长明灯》和《白光》两篇小说来叙述两个不同的疯狂者的遭遇,一个是被禁闭的狂人,一个是自我禁闭的疯子,对这两个疯狂者讲述的目的是对造成他们疯狂的外在文化制度的批判。鲁迅对痴狂叙事最为独到的贡献是利用《故事新编》开创了狂欢化叙事的小说文本,实现了对历史小说和痴狂叙事模式的创新。第二章以《沉沦》为例来论证郁达夫小说中时空错乱的叙事模式,小说《沉沦》中表现出叙事与抒情、小说与诗词、中文与外文的混搭,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郁达夫由诗人变为小说家,由传统文人转化为现代文人,这一身份的变迁并非郁达夫的主动追求,它一方面来源于历代文人的家国意识,另一方面也是基于社会转型期普通人的生存需要。但正是《沉沦》这种散文和诗词、中文和西文的杂糅造就了一篇“不伦不类”的现代小说,从而开创了现代中国小说浪漫抒情的一支。第三章首先关注的是新感觉派小说产生的城市空间背景,上海独特的殖民文化为新感觉派小说的产生提供了契机,也为刘呐鸥等人的城市书写提供了素材。但不论新感觉派小说家眼里的上海是地狱还是天堂,他们笔下的城市空间都是疯狂变形的,旋转的舞厅、扭曲的人际关系、变异的亲情伦理、色情狂般的摩登女性等,都是他们笔下最常见的都市风景。新感觉派小说中取得成就最高的是施蛰存,他擅长书写城市威压下心灵空间的变迁,他笔下的心灵空间从宁静到疯狂,越接近上海越变得失衡而失控,终致入了魔道的疯狂。第四章从痴狂叙事的视角对新时期文学进行重新梳理,关注的重点是新时期文学中三个取得较大艺术成就的小说流派,分别是寻根小说、新潮小说和新历史主义小说,主要集中于这几个小说流派的叙事变革。第五章具体论述寻根小说的代表作《棋王》和《爸爸爸》中两类不同的痴呆,王一生尽管思维敏捷、棋艺出神入化却被称为“棋呆子”;丙崽生来就痴傻弱智却能避开历次灾难生存下来,这二者都具有某种文化象征意义。把这两篇小说放在一起讨论既是一种对比也是对老庄文化和楚文化某一侧面的展示。第六章从家族的视角来论述新历史主义小说中的痴狂叙事,新历史主义小说热衷书写家族史,但新历史主义小说中的家族却充满了疯狂和混乱。以苏童笔下的“枫杨树”家族为例,尽管小说中写了不止一个家庭,但几乎每个家庭中都有失去理性的疯癫者,家人之间的亲情和关爱荡然无存,有的只是淫乱、妒忌、暴力、杀戮等仇恨和罪恶。小说中的叙述者跟家族的关系呈现一种渐行渐远的状态,家族史完全成为一种虚构的历史。第七章重点介绍了三个当代作家不同的痴狂叙事创作,分别是残雪、王小波和莫言。这其中,残雪的梦魇叙事是最为神秘也最令人费解的。残雪不仅叙述可怕而怪诞的噩梦,更以一种梦魇状态来叙事,这就使她的小说不仅内容变得晦涩难懂,而且使她的写作状态变得扑朔迷离。王小波小说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中的叙述人,这是一个游走于真实与虚构、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叙述人,也是一个自由穿梭于文本内外的叙述人。他小说中戏谑化的叙述语言使他成为继鲁迅之后另一个尝试狂欢化叙事的作家。莫言是痴狂叙事的集大成者,在他的小说不仅拥有众多的疯癫痴狂者,而且也汇集了多种样式的痴狂叙事文本,既有对疯癫者故事的讲述,也有疯癫者讲述的故事,同时他也继承并发展了鲁迅开创的狂欢化叙事,他的《檀香刑》、《丰乳肥臀》等小说模拟搭建狂欢节舞台,以此来诠释巴赫金的狂欢化文学理念。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得益于他小说中的痴狂叙事成分。论文的结论总结了论文创新性、应用价值和存在问题,简单地说,痴狂叙事这一概念的提出是论文的一大创新。把痴狂叙事应用到对现代中国小说的重新诠释和解读是论文最重要的应用价值。同时还应看到,论文并没有充分涵盖所有形态的痴狂叙事的现代中国小说,这一论题还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论证,不少作家的创作具有痴狂叙事的不同形态,但限于篇幅并没有去涉及,诸如此类的问题表明这一论题尚有充足空间可做进一步的探讨和挖掘。

巴丹[7](2018)在《现代汉语评注性副词篇章衔接功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评注性副词是副词研究的重要课题和热点问题。较之描摹性副词、限制性副词,评注性副词受到学界更为热烈的关注。但从总体上看,以往研究多局限在单句内部,重点从主观化、语法化和情态范畴等角度来展开研究。对评注性副词的篇章衔接功能的研究则相对单薄,已有的研究多集中于分散的单个副词、以及传统意义上的典型的“关联副词”的研究。而对于整个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的全面、系统研究则相对不足。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功能主义语言学思想为指导,篇章语言学理论为出发点,植根于现代汉语副词的事实,对现代汉语评注性副词的篇章衔接功能进行系统性与专题性、多层次与多角度的综合研究。将评注性副词的衔接功能从单纯的句子层面扩展到复杂的篇章层面,采取共时分析与历时考察、总结归纳与演绎推理、静态描写与动态呈现相结合的方法,对汉语中具有篇章衔接功能的评注性副词进行多角度的探索。全文除绪论和结语之外,共有十二章,前三章从总体层面论述了现代汉语评注性副词的篇章功能与相关现象:确定了具有衔接功能的评注性副词的界定标准和研究范围;总结了评注性副词的衔接类型和衔接方式;论述了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的成因与发展趋势,揭示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的形成与语法化、人际互动以及篇章结构的内在联系,探讨副词与连词、话语标记的区别与联系,阐释副词衔接功能的形成机制。进而展示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演化逐层渐进的风貌,揭示具有衔接功能的评注性副词与其它连接成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共性差异。在前三章的基础上,第四到十二章共九章,分别选取“最好、确实、似乎、自然、反而、敢情、反正、只好、无怪乎”等九个评注性副词进行篇章衔接功能的个案研究。个案研究涵盖了六种衔接类型,包括解注关系、增补关系、条件关系、因果关系、让步关系、转折关系等。此外,通过对语义相近的副词进行辨析,将副词的个案研究范围延伸到“迟早、高低、好歹、横竖、死活、早晚、左右、管情、当然、反倒、无怪、难怪、怪不得”等十三个评注性副词。以期通过个案的深入研究,进一步深化对前三章的理论认识,达到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理论提升和个案描写相佐证、典型副词与同类副词相比较的研究目的。对汉语中具有衔接功能的副词从句法分布与语义关系、衔接功能与情态功能、演变过程与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多角度的探索。最后的结语对全文的基本观点与主要创见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归纳,并进一步反思了研究的局限与不足,对后续研究进行了规划和展望。

黄婕[8](2018)在《一条既旧又新的河流 ——传奇叙事与中国现当代小说研究》文中指出“传奇”一词在中西方文学传统中均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当作者运用“传奇”进行叙事时,他能相应地获得某种处理材料和形式的自由。因此,“传奇”可被视为一种作者自觉地运用超现实的想象力观照体认世界,表达自我生存体验的叙述策略。在“五四”以来讲求启蒙救亡、科学理性的社会语境中,中国现当代小说中的传奇叙事尽管有过低潮但却从未中断。同时,传奇叙事要素中的人物塑形、时空创设在具体文学实践过程中也激发了新的基因裂变,包孕了新的审美质素。传奇叙事的展开有赖于超常的人物,超异的时间与空间。中国文学传统中总是不缺乏一批特殊的形象群体,他们或是畸变分裂的人物形象,或是脱离肉身的灵魂现象,或是高于、低于常人的神灵英雄、妖魔鬼怪。这些’“人”的变体的存在既是建构整个文本系统的要素,也是映射作者创作意旨和价值指向的有效维度。而时空体验是人类认知自我以及理解外部世界的原点。二十世纪以来的中国现当代小说由于身处剧烈变革的社会文化语境之中更彰显出对时间的敏感和关注。各种超常的时间序列形态反映出人对自身历史处境的种种观照与焦虑。超验空间即异境,作者想象并建构异境使作品的审美空间大大膨胀。但中国现当代小说中异境的呈现往往不是为了在想象中拓展物理时空而是基于对现世的感知和批判。传奇叙事中的时间空间以特殊的方式联结在一起,驱使人们离开“现在”和“此在”。总体来说,传奇叙事在不同审美形态和不同创作方法的小说中表现出多样化的面貌,发挥着不同的结构功能。它的生成与地域文化积淀、时代精神相联系,更与作家的精神气质、心灵光影和创作意识息息相关,它所蕴含的间离性、陌生化的艺术思维方式,决定了小说可以对现实进行不同侧面的观照、更深广的拓展和诗性的超越。最后,网络时代与大众文化的崛起使传奇叙事强势复归,传奇叙事内容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扩充,但也面临着单纯追求刺激的危机,从而失去它最难能可贵的品质。在当下语境中将丰富多元的传奇叙事与深度人文现实关怀进行艺术对接是重塑传奇叙事可能性的必经之路。

陈瑞琪[9](2017)在《冬村德昂族艺术变迁与身份构建》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德昂族一个较为典型的正在经历着传统文化和民族艺术巨大变迁的村寨——冬村为例,描述这一组织体系在特定地理环境中,在特定的社区文化中形成变迁的历史与现实,以及参与变迁的艺人、民众的思想和行动,阐述在日新月异的变迁大背景下冬村从个人到集体的身份构建问题。试图说明正在变迁之中的乡村艺术与身份构建之间的关系,揭示出人口较少民族艺术变迁的规律与身份构建的关系问题。历史上冬村德昂族艺术呈现出多样性、封闭性、稳定性、宗教性以及边缘性特点,虽然长期处于汉族、傣族包围之中,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冬村“却能顽强地保持严格的族内通婚和族群认同观念”,其艺术保存较为完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冬村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德昂族聚居乡的民族文化生态村,由一个封闭的山村逐渐为世人所知晓,其艺术发生巨大变迁,这些变迁涉及到文学、音乐、舞蹈、美术、建筑等等方面。从对冬村长期田野调查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中,笔者看到一个在国内人口不足两万的民族如何在变迁中保持自己的艺术和传统。当封闭的村寨确立了民族文化生态村的地位,当传统艺术获得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身份后,新的艺术不仅是构成村民世界观的重要基础,是人们进行社会交流、建构社会生活的有效途径,且成为村寨艺术创作的基础资源和村民获得身份的有效手段,成为凝聚群体、建构身份认同的重要力量,同时还是获取政治资本和商业利益的策略性资源。通过对冬村德昂族艺术变迁的研究,笔者认为传统艺术变迁的原因并非简单地归之于现代化的冲击,还与传统社区居民的身份认同、文化认同、民族认同以及国家认同的诉求有关。文化主体在文化自觉中不断地调试与自然、与社会、与自身的关系,其结果必然产生新的变迁,新的变迁又反过来加速该民族对自己民族主体性的追寻,从而推动艺术的不断发展与前进。德昂族是人口较少民族之一,把德昂族的民族文化生态村作为研究艺术变迁和身份构建的对象,这在已有的关于德昂族的研究中并不多见。通过研究所揭示出来的这个村落不同于一般的艺术变迁规律和特点与身份构建之间的关系,对于审视当代人口较少民族的艺术变迁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孙树勇[10](2017)在《《红楼梦》空间意象研究》文中指出《红楼梦》是一部充满诗意的小说。小说通过大量具有强烈象征意味的文学空间的创设,表现了独特的意象化的美学效果,为作者创作意图的实现、思想内涵的提升、情节叙事的演进、人物形象的刻画和小说整体艺术气息的散发提供了重要的支撑。本文拟通过对小说所构建的空间意象的挖掘,深入探寻文学空间的创设对进一步认识小说文学价值的重要意义,从分析小说中具有独特文学文化意味的若干文学空间入手,为更好地了解《红楼梦》的思想艺术成就提供一个新的路径。本文秉承宏观着眼,微观着手的研究视角,有机选取了自然景观空间、建筑空间、梦幻空间和以“门”和“轿子”为代表的空间构件四类小说中的典型空间,通过对它们所体现的文化意味和象征意味的挖掘,以点带面,进而揭示意象化的文学空间创设是《红楼梦》,乃至中国古代小说独特审美特征的重要体现之一。本文共分五章,除绪论与第五章之外,分别针对《红楼梦》中出现的自然景观空间意象、建筑空间意象、梦幻空间意象和意象化的典型空间构件进行文本、文献和文化整合一体的分析。绪论首先从理论的角度明晰了“意象”、“文学空间”与“空间意象”的概念,进而厘清了文学空间与典型环境、空间意象与意境在概念上的区别,为本文立论奠定了理论基础。结合《红楼梦》小说文本,对小说空间意象的基本营构方式和营构技巧进行概说,结合《红楼梦》的主线与主题,为以空间意象为切入点进行小说研究找到了现实依据,进而得出以空间意象为研究对象,开展对《红楼梦》甚至中国古代小说的研究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结论。此外,还对本选题的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基本思路、研究意义和学术价值进行了梳理和阐释。第一章,自然景观空间意象。这部分将研究视角放在对《红楼梦》中自然景观所构成的叙事空间的意象化解读上。从分析自然景观空间在小说中的具体体现入手,通过对典型意象文化内涵的解读和对文本的细读,概括出自然景观空间意象在小说中体现的主要特点,进而提出其在作品中发挥了引人入胜的叙事作用、塑造人物形象的烘托作用、揭示人物命运的预言作用和倾吐胸臆的抒情作用。第二章,建筑空间意象。这部分将研究视角集中在贾府和大观园这两处小说情节展开的主体空间上,通过对这两组建筑空间布局的系统梳理,挖掘出作者建筑安排的文化背景,进而明晰《红楼梦》建筑空间布局的主要特点。以此为依据,结合小说情节和人物性格,对建筑空间中所体现出的象征意味和文学色彩进行深入分析,从中提炼出建筑空间布局对于彰显小说思想性和艺术性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第三章,梦幻空间意象。这部分瞄准以“梦”境为代表的《红楼梦》中的梦幻空间,详细统计和分析了小说文本中出现“梦”的各类情况,通过对《红楼梦》中“梦”的构成及其表现形式的梳理,以梦幻空间与现实空间的比较为基本研究视角,突出探讨以“太虚幻境”为代表的仙界空间的文学意味,从中探寻曹雪芹的人生理想及其小说创作的基本意图。第四章,空间构件的意象化书写。这部分选取了“门”和“轿子”这两种典型空间构建展开研究。在总结“门”和“轿子”在中国古代独特的文化意味的基础上,抓住小说中较为典型的“门”和“轿子”构成的叙事场景进行文学解读,突出了其空间功能及对人物性格塑造、情节演进、小说美学意蕴的作用。由点及面,总结出了以“门”和“轿子”意象为代表的空间构件所蕴含的文学意味。第五章,《红楼梦》的空间意象与中国古典美学。这部分以中国传统美学的意象性特征为视角,通过对本文所论空间意象类型的全面总结,概括了诸部分分析的主要特点和结论,并就此提出哲理性、象征性和荒诞性是小说空间意象研究的切入点、立足点和着力点,进而提出建立叙事文学空间意象学理论的现实构想,以期为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路径。

二、神奇的鹦鹉家族与布朗山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神奇的鹦鹉家族与布朗山寨(论文提纲范文)

(1)生态批评视域下的新时期云南哈尼族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三、本文主要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新时期云南哈尼族文学生态意识的来源
    第一节 哈尼族民间文学的引导
        一、哈尼族民间文学中的生态思想
        二、新时期哈尼族作家对哈尼族民间文学生态思想的继承
    第二节 自然地理生活环境的影响
        一、云南哈尼族聚居地的自然地理环境
        二、新时期哈尼族作家笔下的自然环境描写
    第三节 作家的个人经历所形成的生态价值观
        一、乡村的生活经验带来的思考
        二、从乡村走向城市,再回归乡村
第二章 新时期云南哈尼族文学的生态忧思
    第一节 对自然生态环境问题的展示
        一、展示动物生存困境
        二、展示森林植被的破坏
    第二节 对人类中心主义生活方式的省思
        一、哈尼族传统生活方式中的人类中心主义
        二、哈尼族现代社会变迁中的人类中心主义
    第三节 对自然危机导致的人的精神危机的隐忧
        一、表现自然与人的关系
        二、失落的“人”
第三章 新时期云南哈尼族文学生态观的价值和意义
    第一节 新时期云南哈尼族文学生态观的价值
        一、从边缘向中心的反思
        二、处于跨越式发展过程中的警示
    第二节 新时期云南哈尼族文学生态观的意义
        一、文学需要终极关怀
        二、文学需要现实关怀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2)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迁徙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问题
    二、学术回顾与反思
        (一) 哈尼族迁徙研究内容
        (二) 哈尼族迁徙研究反思
    三、涉及相关理论
        (一) 统一多民族中国形成与发展的“大一统”理论
        (二) 历史时段理论
    四、研究资料
        (一) 历史文献
        (二) 哈尼族迁徙史诗
        (三) 族谱、传说、服饰、语言等其它资料
        (四) 田野调查资料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六、相关说明
        (一) 哈尼族族源“氐羌北来”说
        (二) 斯科特“逃避统治”说
        (三) 民族迁徙与移民
        (四) 哈尼族先民
第一章 元代哈尼族先民的迁徙
    第一节 元代云南重回统一多民族国家
        一、蒙古军征服大理国
        二、元王朝对云南的设治与经营
    第二节 元王朝对哈尼族先民的统治
        一、元代哈尼族先民的分布及其社会状况
        二、元王朝对哈尼族先民的统治
    第三节 元王朝统治时期哈尼族先民的迁徙活动
        一、元军屠戮下罗盘甸哈尼族先民的迁逃
        二、元军军事镇压下乌蒙山区哈尼族先民的迁离
        三、元军开疆拓土下哈尼族先民的逃匿
第二章 明代哈尼族先民的迁徙
    第一节 明王朝对云南的经营与明代社会状况、民族结构的变化
        一、明王朝对云南的设治与经营
        二、明代云南社会状况与民族结构的变化
    第二节 明王朝对哈尼族先民的统治
        一、明代哈尼族先民的分布及其社会状况
        二、明王朝对哈尼族先民的统治
    第三节 明王朝统治时期哈尼族先民的迁徙活动
        一、民族结构变化下哈尼族先民的迁徙
        二、川西南哈尼族先民的往南迁徙
第三章 清代哈尼族先民的迁徙
    第一节 清代云南内地化进一步推进、边疆危机出现
        一、清王朝对云南的设治与经营
        二、清末云南边疆危机出现
    第二节 清王朝对哈尼族先民的统治
        一、清代哈尼族先民的分布及社会状况
        二、清王朝对哈尼族先民的统治
    第三节 清王朝统治时期哈尼族先民的迁徙活动
        一、改土归流下六诏山地区哈尼族先民的迁徙
        二、武装起义与暴力镇压下哀牢山地区哈尼族先民的迁徙
        三、国内和国际形势影响下哈尼族先民的境外迁徙
第四章 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迁徙的动因、特点和影响
    第一节 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迁徙的动因
        一、哈尼族先民迁徙的表层直接动因
        二、哈尼族先民迁徙的中层间接动因
        三、哈尼族先民迁徙的深层文化动因
    第二节 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迁徙的特点
        一、总体方向的自北而南与局部的复杂无常
        二、在平坝、山地间游走到最终定居山区
        三、向边地迁徙
        四、向同族聚居区迁徙
        五、大规模举族迁徙与部分零星迁徙并存
        六、长距离迁徙与短距离渐进式、节点状迁徙同在
    第三节 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迁徙的影响
        一、迁徙对本民族的影响
        二、迁徙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三、迁徙对民族与国家关系的影响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完成的主要论文
致谢

(3)雷平阳散文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雷平阳散文写作的阶段性
    第一节 “稚嫩”的散文写作期
        一、内容相对单一
        二、篇幅短小
    第二节 成熟阶段
        一、重叙事轻抒情
        二、长章与短章共置
    第三节 晚近时期
        一、细节的生长和“变形”
        二、“寓言”的使用
第二章 散文的诗性特征
    第一节 诗意的审美意象
        一、自然意象
        二、人文意象
    第二节 诗意的散文语言
第三章 宗教因素的书写
    第一节 宗教书写的起源
    第二节 边地因素与宗教关系
    第三节 救赎与浪漫
第四章 跨文体书写
    第一节 想象与虚构的借用
    第二节 碎片化与其他文学创作手段的共用
    第三节 跨文体写作的艺术形象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4)明清云南辞赋与地域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综述
    (三) 本论文创新之处
    (四) 研究对象和方法
第一章、明清云南辞赋的繁荣与成因
    第一节、云南辞赋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明清云南辞赋繁荣的具体表现
    第三节、明清云南辞赋繁荣的成因
第二章、明清云南辞赋中的云南历史
    第一节、云南历史和云南历史题材赋
    第二节、《征南赋》与《黔宁昭靖王庙赋》
    第三节、《八表荡平赋》《平滇赋》与《哀滇南赋》
第三章、明清云南辞赋中的云南地理
    第一节、云南地理和云南地理赋创作
    第二节、云南疆域的整体描写
    第三节、山岳
    第四节、江河
    第五节、湖泽
    第六节、温泉
    第七节、都邑
第四章、明清云南辞赋中的云南物产
    第一节、云南物产和云南物产赋创作
    第二节、动物
    第三节、植物
    第四节、井盐
    第五节、其他物产
第五章、明清云南辞赋中的云南佛教
    第一节、云南佛教和佛教题材赋创作概况
    第二节、高僧事迹
    第三节、佛教名山与佛教名胜
    第四节、赋体文学与佛教关系的再发现
第六章、明清云南辞赋中的云南民俗
    第一节、云南民俗和云南民俗赋创作概况
    第二节、云南火把节
    第三节、云南民间歌舞
    第四节、云南槟榔及有关民俗
    第五节、云南民间信仰
    第六节、云南民间神话、传说
    第七节、辞赋与民俗关系的动态呈现
第七章、明清云南辞赋的地域文化特色
    第一节、文学地理学视阈中的明清云南辞赋
    第二节、明清云南辞赋的文化多样性特征
    第三节、明清云南辞赋与文人创作心态
第八章、明清云南辞赋的价值
    第一节、明清云南辞赋的赋史价值
    第二节、清代云南地理赋对清代边疆舆地赋创作之贡献
    第三节、明清云南辞赋的方志价值
结语
附录 云南历代辞赋一览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清单

(5)幼者本位—民国时期的上海儿童玩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相关概念界定
    五、研究方法
    六、论文的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第一章 民国时期的上海儿童
    1.1 上海儿童的人口构成与社会分层
        1.1.1 上海儿童的人口构成
        1.1.2 上海儿童的社会分层
    1.2 涉及儿童成长的多维关系
        1.2.1 社会与儿童身份
        1.2.2 政府与儿童权利
        1.2.3 学者与儿童关怀
    1.3 “儿童/玩具/游戏”的关系
        1.3.1 游戏与儿童天性
        1.3.2 器具与游戏场景
        1.3.3 玩具与儿童恩物
    小结
第二章 民国时期的“幼者本位”理念及影响
    2.1 “幼者本位”理念的内涵与时代意义
        2.1.1 “幼者本位”的思想内涵
        2.1.2 “幼者本位”的时代意义
    2.2 “幼者本位”对民国上海儿童的影响
        2.2.1 儿童与养成保育
        2.2.2 儿童与娱教空间
        2.2.3 儿童与玩具读物
        2.2.4 儿童与国货用品
    2.3 “幼者本位”影响下的玩具观
        2.3.1 从“消遣器具”到“育儿媒介”
        2.3.2 从“泥车瓦狗”到“益智教具”
        2.3.3 从“小技偏道”到“工业产品”
    小结
第三章 民国时期上海儿童玩具的生态
    3.1 玩具审查机制对上海玩具业的影响
        3.1.1 关于玩具审查的机制
        3.1.2 关于玩具审查的内容
        3.1.3 关于玩具审查的影响
    3.2 儿童玩具构成的背景
        3.2.1 幼教理念的达成
        3.2.2 商业逻辑的推动
        3.2.3 时政影响的折射
        3.2.4 亲子互动的需求
    3.3 儿童玩具系统的构建
        3.3.1 儿童成长的分期理论
        3.3.2 儿童分期与玩具序列
        3.3.3 儿童分期与玩具等级
    3.4 儿童玩具的“伴随”属性
        3.4.1 伴随儿童的身体发育
        3.4.2 伴随儿童的心理养成
    小结
第四章 民国时期上海儿童玩具的设计实践
    4.1 儿童玩具的材料种类与工艺
        4.1.1 关于玩具材料种类
        4.1.2 关于加工工艺
        4.1.3 关于评价体系
    4.2 玩具的仿制与自创
        4.2.1 玩具的造型与设计
        4.2.2 上海玩具与国外玩具比较
    4.3 玩具工艺与结构的仿制与改造
        4.3.1 动力型设计——国外“自动”玩具
        4.3.2 制约型设计——赛璐珞玩具
        4.3.3 集约型设计——马口铁玩具
    4.4 从“西化”到“游戏”的玩具色彩渐进
        4.4.1 “设色术”与玩具色彩设计
        4.4.2 色料对玩具色彩设计的影响
        4.4.3 上海本土的玩具色彩实践
    小结
第五章 民国时期上海儿童玩具设计的省思
    5.1 西方工业背景下的本土设计力量
        5.1.1 玩具设计标准的提出与实践
        5.1.2 玩具设计师与同业公会的建立
    5.2 民族主义背景下的本土设计生态
        5.2.1 国货倡议下民族主义走向
        5.2.2 复制、模仿、改制、自创等设计成长阶段
    5.3 外侨标准参照下的本土设计走向
        5.3.1 游戏空间与玩具互动
        5.3.2 角色偶像与卡通玩具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专着、科研成果
致谢

(6)痴狂叙事与现代中国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小说作为叙事文类之一种
        一 叙事学理论在西方及中国的发展
        二 小说作为叙事文学的独特性
    第二节 痴狂叙事的定义及其三种类型
        一 何谓痴狂叙事
        二 痴狂叙事的三种类型
    第三节 痴狂叙事产生的原因及背景
        一 理性时代的痴狂叙事
        二 痴狂时代的疯癫讲述者
        三 西方非理性哲学的影响
    第四节 痴狂叙事的精神特征
        一 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
        二 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统一
        三 个人化叙事与社会化叙事的统一
    第五节 文献综述及思路方法
        一、相关文献综述
        二 思路方法与大体结构
第一章 从疯癫到狂欢:开启痴狂叙事的鲁迅小说
    第一节 《狂人日记》与痴狂叙事的源起
        一 叩开现代中国小说“大门”的狂人
        二 《狂人日记》的复调叙事模式
        三 《狂人日记》的复调叙事产生的根源
    第二节 被禁闭与自我禁闭的疯癫者
        一 被禁闭的狂人:《长明灯》
        二 自我禁闭的精神病患者:《白光》
    第二节 狂欢化叙事:《故事新编》的叙事模式创新
        一 狂欢化叙事模式的体现
        二 狂欢节平台的搭建
        三 狂欢化叙事的根源
第二章 时空错乱的痴狂叙事:《沉沦》再解读
    第一节 生存于两个时空里的叙事主人公
        一 传统与现代夹缝中的叙述人
        二 错乱的叙述时空
    第二节 《沉沦》诗词叙事的文化心理变迁
        一 文体混杂中的身份转变
        二 人格与艺术的双重完成
第三章 新感觉派小说中的疯狂城市空间
    第一节 现代小说的异类——新感觉派小说
        一 “混血”的小说流派
        二 “飞地”上海的独特背景
    第二节 疯狂变形的城市空间
        一 旋转的舞厅
        二 扭曲的男女关系
        三 变异的亲情伦理
        四 女性叙事的悖论
    第三节 从宁静到疯狂:施蛰存的心灵空间叙事
        一 从诗化叙事起步
        二 窥视古人隐秘的性爱心理
        三 从平静到焦灼的心灵空间变迁
第四章 痴狂叙事与新时期文学的转型
    第一节 “启蒙文学”与“文学启蒙”
        一 又一个“启蒙文学”的到来
        二 意识流小说开启的“技术革新”
    第二节 寻根小说的叙事策略
        一 寻根小说的不同文化选择
        二 马原与扎西达瓦的叙事差异
    第三节 新潮小说的“革命”
        一 新潮小说产生的现代主义背景
        二 新潮小说的叙述“革命”
    第四节 新历史主义小说的虚构与真实
        一 虚构的历史
        二 真实的人性
第五章 《棋王》与《爸爸爸》的叙事悖论
    第一节 《棋王》的文化叙事悖论
        一 尴尬的叙述人
        二 王一生的两极状态
        三 “棋呆子”的成长之路
    第二节 《爸爸爸》的痴呆叙事悖论
        一 众声喧哗中的丙崽
        二 三个隐含作者的矛盾对立
        三 仁宝的带来的不可靠叙事
第六章 新历史主义小说的疯癫家族叙事
    第一节 疯癫的家族叙事与叙述者
        一 历代小说中的家族叙事
        二 身份不明的家族故事讲述者
        三 新历史主义小说血亲关系的混乱与瓦解
    第二节 癫狂的“枫杨树”家族
        一 渐行渐远的家族故事叙事者
        二 “枫杨树”家族内的“七宗罪”
        三 “枫杨树”家族的疯癫者
    第三节 《尘埃落定》的痴傻叙事
        一 “我”:傻瓜?抑或智者?
        二 《尘埃落定》中的三个不同的故事
        三 痴傻叙事下的三种不同情感
第七章 多元化痴狂叙事创作实践
    第一节 残雪的梦魇叙事
        一 以梦的状态写作
        二 噩梦般的叙事
        三 残雪噩梦叙事的来源
    第二节 王小波小说的狂欢化叙事
        一 徜徉于文本内外的两个王二
        二 穿梭于不同时空的叙述人
        三 戏谑化的叙述话语
        四 独特叙事风格的成因
    第三节 莫言小说的痴狂叙事
        一 各类不同的痴狂叙述者
        二 搭建狂欢的平台
        三 杂语化的叙述语言
结论
    一 痴狂叙事的创新性意义
    二 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
    三 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研究空间
参考文献
    一 专着类
    二 论文类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现代汉语评注性副词篇章衔接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对象与任务
    0.2 研究现状与意义
    0.3 研究内容和方法
    0.4 相关概念的梳理
    0.5 研究语料和体例
第一章 具有衔接功能的评注性副词的界定标准与研究范围
    1.1 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的界定标准
        1.1.1 双重性
        1.1.2 隐含性
        1.1.3 居前性
        1.1.4 建构性
        1.1.5 独立性
    1.2 具有衔接功能的评注性副词的范围
    1.3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评注性副词的衔接类型和衔接方式
    2.1 评注性副词的衔接功能的性质
    2.2 评注性副词的衔接类型
        2.2.1 解注关系
        2.2.2 增补关系
        2.2.3 选择关系
        2.2.4 因果关系
        2.2.5 条件关系
        2.2.6 转折关系
        2.2.7 让步关系
    2.3 评注性副词的衔接方式
        2.3.1 位于句首与位于句中
        2.3.2 连续使用与配合使用
        2.3.3 粘连前句与粘连后句
        2.3.4 跨句衔接与跨段衔接
        2.3.5 间隔衔接与紧邻衔接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的成因与发展
    3.1 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的影响因素
        3.1.1 语法化与评注性副词的衔接功能
        3.1.1.1 评注性副词自身的语法化
        3.1.1.2 评注性副词系统的语法化
        3.1.1.3 评注性副词的去范畴化
        3.1.2 篇章结构与评注性副词的衔接功能
        3.1.2.1 完形结构与表层结构
        3.1.2.2 核心层次与扩展层次
        3.1.2.3 篇章组块与信息重心
        3.1.3 人际功能与与评注性副词的衔接功能
        3.1.3.1 主观性与评注性副词的衔接功能
        3.1.3.2 情态与评注性副词的衔接功能
    3.2 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的发展
        3.2.1 副词与连词的区别与联系
        3.2.1.1 副词与连词的区别
        3.2.1.2 副词演化为连词的机制
        3.2.2 副词与话语标记的区别与联系
        3.2.3 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的形成机制
        3.2.3.1 句位变迁
        3.2.3.2 配合共现
        3.2.3.3 语用类推
        3.2.3.4 语境吸收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最好”的追补性衔接功能及其语篇模式
    4.1 引言
    4.2 追补性衔接功能
        4.2.1 追补性衔接功能的界定
        4.2.2 追补性衔接功能的类型
        4.2.2.1 承接性追补
        4.2.2.2 解注性追补
        4.2.2.3 递进性追补
    4.3 语义背景与语境类型
        4.3.1 语义背景
        4.3.1.1 对必然事实的追补
        4.3.1.2 对已然事实的追补
        4.3.1.3 对虚拟事实的追补
        4.3.2 语境类型
        4.3.2.1 在目的复句中的运用
        4.3.2.2 在因果复句中的运用
        4.3.2.3 在假设复句中的运用
        4.3.2.4 在多重复句中的运用
    4.4 衔接功能的性质与启示
        4.4.1 衔接功能的性质
        4.4.2 篇章研究的启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自然口语中“确实”的话语衔接功能
    5.1 引言
    5.2 话语功能
        5.2.1 延续话题
        5.2.2 应答功能
        5.2.3 话题前景化
        5.2.4 拟对话功能
    5.3 人际策略
        5.3.1 礼貌原则
        5.3.2 话语指向
        5.3.3 话轮持有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从语篇衔接看“似乎”的肯定与否定
    6.1 引言
    6.2 句法功能与共现成分
        6.2.1 组合与分布
        6.2.2 共现与连用
    6.3 肯定性用法
    6.4 否定性用法
        6.4.1 肯定与否定的判别
        6.4.2 无标式否定性用法
        6.4.2.1 现实性与非现实性
        6.4.2.2 有界量与无界量
        6.4.3 否定性用法的成因
        6.4.3.1 从显化预设到否定预设
        6.4.3.2 从对比转折到预设否定
    6.5 篇章衔接与语篇特征
        6.5.1 从语篇衔接看“似乎”的肯定与否定
        6.5.1.1 递进型推测
        6.5.1.2 预转型推测
        6.5.1.3 解注型推测
        6.5.2 从语用情况看“似乎”的语篇特征
        6.5.2.1 承启结构与语篇层次
        6.5.2.2 衔接强度与典型程度
        6.5.2.3 言者立场与代言立场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从确认到容让:副词“自然”的衔接功能
    7.1 引言
    7.2 衔接方式和衔接类型
        7.2.1 衔接方式
        7.2.1.1 位于句首与位于句中
        7.2.1.2 连续使用与组配使用
        7.2.1.3 粘连前句与粘连后句
        7.2.2 衔接类型
        7.2.2.1 因果性衔接关系
        7.2.2.2 追补性衔接关系
        7.2.2.3 让步性衔接关系
    7.3 衔接功能的形成和发展
        7.3.1 情态范畴与衔接功能
        7.3.2 信息结构与语篇结构
        7.3.3 语境诱发与信息转换
    7.4 “自然”与“当然”的辨析
        7.4.1 句法特征的差异
        7.4.2 语义基础的差异
        7.4.3 话语功能的差异
        7.4.4 语气强度的差异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反而”的篇章语义结构与衔接功能
    8.1 引言
    8.2 语义结构与语用特征
        8.2.1 语义基础与反预期特征
        8.2.2 语义特征与意象图式
        8.2.2.1 对照性对比
        8.2.2.2 相对性对比
        8.2.2.3 矛盾性对比
        8.2.2.4 参照性对比
    8.3 衔接类型和衔接方式
        8.3.1 衔接类型
        8.3.1.1 反转性转折
        8.3.1.2 反递性转折
        8.3.1.3 假设性转折
        8.3.2 衔接方式
        8.3.2.1 间隔衔接
        8.3.2.2 紧邻衔接
    8.4 “反而”与“反倒”的语篇差异
        8.4.1 语义特征与对比类型
        8.4.2 衔接类型与衔接频度
        8.4.3 主观情态与语体特征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敢情”的反预期用法及其篇章衔接功能
    9.1 引言
    9.2 句法表现和句子类型
        9.2.1 句法搭配与居前连用
        9.2.2 句法位置与连接成分
        9.2.3 句子类型与统计分析
    9.3 反预期用法
        9.3.1 反预期要素的分析
        9.3.2 反预期标记的产生
        9.3.3 反预期类型的特征
    9.4 主观化与衔接功能
        9.4.1 “敢情”的主观化
        9.4.2 应答功能与衔接功能
        9.4.2.1 认同性应答功能
        9.4.2.2 衔接类型
    9.5 “敢情”与“管情”的纠葛
        9.5.1 成词先后
        9.5.2 语音相近
        9.5.3 语义相通
    9.6 本章小结
第十章 “只好”篇章功能的形成及其衔接类型
    10.1 引言
    10.2 语义背景与语篇结构
        10.2.1 语义背景
        10.2.2 语义类型
        10.2.2.1 信息C的类型
        10.2.2.2 信息B的类型
        10.2.2.3 信息A的类型
    10.3 衔接类型
        10.3.1 基本衔接类型
        10.3.1.1 承接性结果
        10.3.1.2 目的性结果
        10.3.1.3 假设性结果
        10.3.2 派生衔接类型
        10.3.2.1 对比性转折
        10.3.2.2 无奈式转折
    10.4 篇章衔接功能的形成
        10.4.1 语法化与词汇化
        10.4.1.1 “只好”的语法化
        10.4.1.2 “只好”的词汇化
        10.4.2 情态功能与衔接功能
        10.4.2.1 “只好”的情态功能
        10.4.2.2 “只好”的衔接功能
    10.5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反正”篇章衔接功能的形成及其功能演化
    11.1 引言
    11.2 衔接功能的形成
        11.2.1 词汇化的过程
        11.2.2 篇章功能的形成
    11.3 衔接功能的类型
        11.3.1 条件型衔接
        11.3.2 因果型衔接
        11.3.3 衔接类型的影响因素
    11.4 反素副词的功能演化
        11.4.1 结果的唯一性
        11.4.2 原因的恒定性
        11.4.3 摹状的差异性
        11.4.4 情态的肯定性
        11.4.5 话语的连贯性
    11.5 本章小结
第十二章 “无怪乎”的因果性衔接功能及其发展
    12.1 引言
    12.2 衔接方式与衔接类型
        12.2.1 衔接方式
        12.2.1.1 单用式
        12.2.1.2 合用式
        12.2.1.3 兼用式
        12.2.1.4 居中式
        12.2.2 衔接类型
        12.2.2.1 推理性因果关系
        12.2.2.2 说明性因果关系
        12.2.2.3 追补性因果关系
    12.3 语义特征与语用功能
        12.3.1 语义特征
        12.3.2 语用功能
        12.3.2.1 显化结论
        12.3.2.2 延伸注解
        12.3.2.3 引证补充
    12.4 “无怪(乎)”的语法化
        12.4.1 “无怪(乎)”的词汇化
        12.4.1.1 从形容词性短语到动词性短语
        12.4.1.2 从短语结构到凝固成词
        12.4.1.3 从介引宾语到分界转移
        12.4.1.4 从评注性副词到关联副词
        12.4.2 语法化的动因与机制
        12.4.2.1 跨层结构词汇化
        12.4.2.2 分界转移引发附缀化
        12.4.2.3 语境吸收诱发关联化
        12.4.2.4 韵律制约导致零形化
        12.4.2.5 主观性增强触发主观化
    12.5 “怪”类副词的功能差异
        12.5.1 “无怪乎”与“无怪”
        12.5.1.1 结构形式
        12.5.1.2 衔接功能
        12.5.1.3 语用特征
        12.5.2 “无怪(乎)”与“难怪、怪不得”
        12.5.2.1 发展趋势的差异——用频下降
        12.5.2.2 典型程度的差异——连词化倾向
        12.5.2.3 语体风格的差异——重书面语
    12.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现代汉语具有衔接功能的评注性副词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一条既旧又新的河流 ——传奇叙事与中国现当代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传奇”的概念:作为一种叙事文体
    第二节 传奇的属性以及作为一种叙事策略
    第三节 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人的自我重建:变形与分裂
    第一节 人体物化变形叙事
        一、作为修辞格的变形:众生百相的比拟
        二、作为隐喻与象征的变形:生存体验与困境的表述
        三、整体叙事结构中的变形:情节构建与视角越界
    第二节 异像儿童
    第三节 断头与分身
        一、断头叙述及其意义指向
        二、分身叙述与人的自我认知
    第四节 亡魂归来
        一、鬼魂作为审美形象
        二、鬼魂作为特殊的视角
    第五节 神之再造与精怪想象
        一、神的人化和人的神化
        二、精怪想象
第二章 奇迹时间、异域空间与超验时空体
    第一节 摆脱直线:时间的奇迹
        一、圆形延展:循环时间与轮回时间
        二、往返折叠:预言时间与倒流时间
        三、化线为点:静止时间和压缩时间
        四、分叉与缺口:迷途难返的迷宫时间
        五、超时间:亡者与老者
    第二节 逃离此在:异境空间形态
        一、桃花源和反乌托邦
        二、鬼土与异域
        三、梦幻、梦魇和梦游
        四、魔幻乡土
        五、飞翔与奔跑
    第三节 超验时空体
        一、穿越时空体
        二、镜像时空体
        三、多维时空体
第三章 传奇叙事的结构功能与生成因素
    第一节 传奇叙事的结构功能
        一、创造元世界
        二、二元并置交叉
        三、中心象征
        四、贯穿串联型与嵌入式次级构成
    第二节 传奇叙事与地域文化及时代精神
        一、地域文化、地方意识的浸染
        二、表现领域向内拓展的趋向与传奇叙事主观性的遇合
    第三节 传奇叙事与作家的主体诉求
        一、以奇抒怀与以奇动人
        二、以奇求新与求变
    第四节 传奇叙事的根基:对现实的观照与超越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冬村德昂族艺术变迁与身份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视角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视角:族群身份构建
    第二节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一、族群艺术变迁和身份构建
        二、国内德昂族研究综述
    第三节 指导性理论及其研究方法
        一、指导性理论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论文结构与基本观点
第一章 冬村艺术变迁的生成语境与族群身份构建
    第一节 德昂族族源与族群身份失落
        一、族源
        二、族群身份失落
    第二节 冬村的自然地理环境与与艺术文化概况
        一、冬村
        二、冬村艺术概况
    第三节 冬村的现实社会
        一、新寨建筑、生活习俗和村寨管理机制的变迁
        二、宗教习俗的变迁
        三、大众传媒在村寨生活中的变迁
第二章 改革开放后冬村民间艺术的变迁与身份构建
    第一节 神话、民间故事的变迁与身份构建
        一、神话、民间故事的变迁与图腾的变迁
        二、非遗语境下的冬村神话、民间故事的变迁
    第二节 民歌的变迁
    第三节 民居的变迁
    第四节 工艺美术的变迁
    第五节 寺庙建筑的变迁
    第六节 宗教节日与仪式舞蹈的变迁
        一、宗教节日的变迁
        二、仪式舞蹈的变迁
    第七节 民间艺术的变迁与身份构建的关系
        一、冬村民族艺术变迁特点分析
        二、民间艺术的变迁与身份构建的关系
第三章 民间艺术家、受众与身份构建
    第一节 德昂族社会精英价值取向与身份构建
        一、社会精英
        二、社会精英的更迭
    第二节 冬村民间艺人、技艺与身份构建
    第三节 民间艺术受众的心理变化
        一、性格特征
        二、受众的心理结构变化
    小结
第四章 民间艺术的再生产与身份构建
    一、博物馆的建设
    二、神话、音乐的数字化保护
    三、地方政府的保护
    四、艺术产业化
    五、宗教艺术的复兴
    六、传统艺术的对外交流
结束语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一览表
致谢

(10)《红楼梦》空间意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基本概念的解析与界定
        一、意象的产生、内涵及其特征
        二、文学空间与空间意象
        三、空间意象与意境
    第二节 《红楼梦》空间意象的设计与布局
        一、宏观意象
        二、中观意象
        三、微观意象
    第三节 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内容与基本方法
        一、本选题的研究现状
        二、本选题的研究内容
        三、本选题的基本方法
    第四节 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和学术价值
        一、本选题的研究意义
        二、本选题的学术价值
第一章 自然景观空间意象
    第一节 自然空间,全部《红楼梦》故事的肇兴之地
        一、一个源于大自然的人间情史
        二、比拟自然景观的人物品格
        三、回归大自然的人物命运
    第二节 自然景观空间意象布局的特点
        一、古朴自然的童趣性
        二、层层皴染的递进性
        三、比拟自然的借喻性
    第三节 自然景观空间意象的功能与作用
        一、引人入胜的叙事作用
        二、塑造人物形象的烘托作用
        三、揭示人物命运的预言作用
        四、倾吐胸臆的抒情作用
第二章 建筑空间意象
    第一节 贾府的建筑空间
        一、贾府建筑的空间布局
        二、贾府建筑空间的意象性书写
    第二节 大观园的建筑空间
        一、大观园的建筑景观
        二、大观园建筑景观空间布局的文学意味
第三章 梦幻空间意象
    第一节 《红楼梦》“梦”意象的构成
        一、《红楼梦》中“梦”的统计
        二、《红楼梦》中“梦”的分类
        三、《红楼梦》中“梦”的做梦之人
    第二节 《红楼梦》中“梦”意象的呈现方式
        一、以梦写“梦”
        二、不梦之“梦”
    第三节 《红楼梦》中梦幻空间意象的象征意味
        一、甄士隐的梦中仙界
        二、太虚幻境之梦
    第四节 余论
第四章 空间构件的意象化书写 ——以“门”、“轿子”意象为例
    第一节 “门”——具有多重象征意味的空间构件
        一、怡红院的门
        二、潇湘馆的门
        三、凤姐家的门
        四、“门”意象在《红楼梦》中的普遍存在
    第二节 “轿子”——表现私人空间的典型意象
        一、《红楼梦》中轿子意象的类型及其文化渊源
        二、《红楼梦》中的轿子意象的文学意味
        三、对“轿子”意象私密特征的拓展分析
第五章 《红楼梦》空间意象与中国古典美学
    一、蔚为大观的《红楼梦》空间意象
    二、《红楼梦》空间意象营构的美学传统
附录
    一、附表
        附表 1《红楼梦》前八十回所见“梦”字表
        附表 2《红楼梦》前八十回所见“门”字表
        附表 3《红楼梦》前八十回所见“轿子”意象统计表
    二、附图 贾府建大观园后总平面图
参考文献
    一 专着类
    二 期刊类
    三 学位论文类
    四 网络资源类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神奇的鹦鹉家族与布朗山寨(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态批评视域下的新时期云南哈尼族文学[D]. 周燕.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迁徙史研究[D]. 陈燕. 云南大学, 2019(09)
  • [3]雷平阳散文论[D]. 普云凤.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4]明清云南辞赋与地域文化研究[D]. 王准. 云南大学, 2019(09)
  • [5]幼者本位—民国时期的上海儿童玩具研究[D]. 赵冬霞. 上海大学, 2019(02)
  • [6]痴狂叙事与现代中国小说[D]. 裴争. 吉林大学, 2018(12)
  • [7]现代汉语评注性副词篇章衔接功能研究[D]. 巴丹.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8]一条既旧又新的河流 ——传奇叙事与中国现当代小说研究[D]. 黄婕.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9]冬村德昂族艺术变迁与身份构建[D]. 陈瑞琪. 云南大学, 2017(05)
  • [10]《红楼梦》空间意象研究[D]. 孙树勇.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05)

标签:;  ;  ;  ;  ;  

梦幻般的鹦鹉家庭和布朗小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