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职辅导员教书育人的几点体会

兼职辅导员教书育人的几点体会

一、兼职辅导员做好教书育人工作的几点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黄颖晴[1](2020)在《习近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论述及其贯彻路径研究》文中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召开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专门会议,旨在促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更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站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担负“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核心使命的高度,就事关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相关领域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刻回答,在“立德树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和“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等方面形成了兼具理论和实践双重价值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思想武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进程中高等教育在意识形态领域实现新发展的重要支撑。习近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论述是在鲜明的国际、国内时代背景下形成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意识形态领域建设理论的科学运用,对中国历代领导集体思想政治工作理念的继承和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德育思想的理性借鉴。这些论述进一步强调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地位和指导原则,指出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要求和职责任务,明确了队伍建设和保障机制,提供了工作质量提升和方式创新的方法,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新发展,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了方向指引,为加快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提供可靠保障。贯彻习近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论述必须加强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并深化创新其内容,必须坚持党对高校的绝对领导贯穿始终,必须注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传统渠道的建设管理,必须强化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提升师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感。

白路宁[2](2020)在《从困顿到积极 ——我的研究生兼职辅导员角色冲突及心理调适》文中认为在我国,学生辅导员是高等院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学界对于辅导员群体的研究热情持续高涨,研究范式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然而,我们同时注意到,作为辅导员队伍中的一类重要群体——研究生兼职辅导员,在学术研究中却呈现边缘化的趋势,研究者们往往将其视同全职辅导员而忽略其个性特点。笔者作为一名在职的研究生兼职辅导员,在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深刻认识到这一群体的矛盾与困惑。本研究将以笔者在兼职辅导员工作中经历过的部分代表性事件为基础,采用叙事研究的方法对代表性事件进行阐述、分析,分析的资料主要包括我的工作记录、生活记录、以及与工作生活中各群体(老师、同事、学生等)的交流内容等。在此项研究中“我”同时兼具着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双重身份。本研究在阐述和分析过程中探求出各代表性事件中产生矛盾的原因和机制——角色冲突。通过归类,具体可以划分为教师与学生双重身份造成的角色间冲突以及期望与要求双重标准造成的角色内冲突。在对上述研究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出角色间冲突主要表现为时空转换障碍、沟通方式困惑及关系模式撕裂,角色内冲突主要为个人理想与经验能力的不匹配、外界期望与自我认知的不一致、现实工作与职业规划的不契合。基于角色冲突这一原因,笔者在自身的反思和实践中逐渐探求出了一套应对方式——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的自我调解,即从不同类型冲突的本质出发,将积极心理学有关理论与自身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调适,以消解工作、学习中所面临的不同角色冲突。本文采取了积极心理学理论中积极的人格特征与情感体验,从增强自我角色认同感和代入感入手,从提升主观角色积极情绪和兴趣态度入手,两方面有机结合,构建起积极健康的研究生兼职辅导员身份,从而实现角色冲突的最小化。由此,经历了从困顿走向积极的过程,笔者的研究生兼职辅导员角色在这种积极心理的介入与调适下完成了角色转构,其两种角色身份也从分离走向统合,从适应走向认同。在研究的第四章基于对笔者自身分析的结果提出了关于如何建设研究生兼职辅导员积极心理的相关建议,即从两个层面出发,同时加强研究生兼职辅导员个体自身积极心理的建设以及个体所处外部环境的建设,以希望完善相关制度,呼唤对研究生兼职辅导员更多的人文关怀。

王春阁[3](2020)在《维护我国高校文化安全研究》文中指出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政治稳定的强大精神动力。高校是国家维护文化安全的前沿阵地。我国高校文化安全是指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受到外来腐朽、落后、庸俗文化的干扰、控制或同化,高校师生能够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和信仰革命文化、弘扬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而促进我国文化稳定、健康、和谐发展,凝聚力和软实力不断提升。近年来,随着中国和西方高校间文化交流的加深,西方国家对我国高校文化渗透的加剧,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凸显,高校文化安全问题变得日益严峻,加强高校文化安全建设已经迫在眉睫。本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以绪论的形式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研究高校文化安全的现状进行了梳理和归纳,阐明了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并对研究的创新点进行了提炼和说明。第二部分,对高校文化安全进行了基本概念阐释。主要是对文化、文化安全、高校文化安全的概念进行了明确,围绕高校文化安全这个核心概念,分析了高校文化安全的政治性、相对性、隐蔽性和长期性等四个基本特征,阐明了加强高校文化安全有利于维护国家总体安全、积极抵御西方文化渗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赢得网络文化的话语权等五方面意义。第三部分,对高校文化安全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总结和概括。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丰富的关于文化的思想,包括“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每一种民族文化中,都有两种民族文化”“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就需要文明”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也有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安全、实施全方位文化安全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提升软实力等关于文化安全的思想。这些都是我们深入研究高校文化安全的思想指引和理论资源。第四部分,分析了我国高校文化安全的现状。本文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多方努力,我国高校文化安全建设取得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思潮的有效引领,维护文化安全的人力物力投入显着增加,高校文化软实力得到显着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办学过程中文化安全得到了有效维护。在取得上述成就的同时,我国高校文化安全中还存在着高校师生文化自信尚需提升、高校师生也存在信仰宗教的情况、高校师生对西方文化渗透的警惕性不高、高校文化生态具有“西化”倾向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受到了西方国家长期文化渗透、国内文化安全环境不容乐观、网络新媒体普及和应用的负面影响、学校文化安全教育不足的影响。第五部分,阐明了我国高校文化安全建设的原则和目标。本文详细介绍了我国高校文化安全建设应遵循的坚持党对高校文化安全建设的领导、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与时俱进、坚持一元化与多样性的统一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我国高校文化安全建设要实现的引导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目标。第六部分,提出加强我国高校文化安全建设的对策。本文认为加强我国高校文化安全建设应从四个方面着手:推进习近平关于文化和意识形态重要论述教育、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教育、深化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以创新高校文化安全教育;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创新校园文化建设方式、充分运用新媒体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来开展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建设;倡导积极健康的社会风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来优化社会文化安全环境;建立高校文化安全建设的防范机制、构建高校文化安全建设的应急机制、打造高校文化安全建设的保障机制来完善维护高校文化安全的运行。总之,社会主义高校是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坚强阵地,是文化生产和文化创造的重要基地,也是西方文化渗透、文化侵略、文化霸权的侵蚀对象。研究高校国家文化安全的问题、分析其成因并提出应对的策略,必将进一步促进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大学生文化自信和国家文化繁荣。

夏鋆[4](2020)在《高校培育时代新人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提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来,高校作为对“95后”、“00后”等强国一代开展教育的关键领域和主要阵地,其所处地位比以往更加重要,宝贵价值比以往更加凸显。在此背景下,聚焦高校对培育时代新人问题进行探讨,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方向。论文围绕高校培育时代新人课题,通过挖掘理论和思想沿革、探究内涵和逻辑理路、总结成果和当前不足、提出思路和应对策略,尝试对高校培育时代新人展开全面而深刻的研究,以期丰富理论体系、优化实践路径,更好地助力强国一代成长成才。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挖掘高校育新人的理论基础与思想资源。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笔者梳理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不同时期经典作家以及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关于育新人的论述;归纳了中西方文明史上,千百年来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关于学校育新人的经验借鉴。第二,探究高校育新人的内涵价值与逻辑理路。笔者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通过概念、特征和关键词三个视角阐释了时代新人的深刻内涵;从高校和育新人两者间的相互促进诠释了研究课题的重要价值;从历史、理论和现实三个维度解析了育新人的发展脉络。第三,总结高校育新人取得的成果与不足分析。笔者通过政策研究、对比分析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围绕主体(教育者)、客体(教育对象)、介体(内容与媒介)、环体(一切外部因素)等四个方面,分别分析其在宏观政策供给、中观组织运行和微观评价反馈三个层次的成果和不足。第四,提出高校育新人的基本思路与对策研究。笔者结合当前的新背景和新形势,从宏观角度构建育新人的总体原则,并回应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就主体、客体、介体和环体四方面,提出全员协同、全程识别、全时更新、全域介入的育新人解决方案。

刘奕[5](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姬惠惠[6](2020)在《高校兼职班主任队伍的现状成因与对策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兼职班主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骨干力量,兼职班主任工作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分析了高校兼职班主任队伍的现状及其成因,并从优化社会环境、明晰角色职责、给予合理物质保障、健全管理机制、完善评价机制、制订科学激励模式等方面对兼职班主任队伍建设提出了对策。

尹曦[7](2020)在《新时代辅导员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角色定位探析》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进一步强调了对学生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2018年9月10日,正值我国第34个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和教育实践、教育改革发展中提出的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再次强调了"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的重要性。教育部42号令在辅导员的定义上删去了"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这一部分的内容,突出了辅导员的工作重点,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辅导员工作范围里的重要地位。[1]新时代背景下,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根本任务,更是辅导员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明确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角色定位和职责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具体表现。新时代高校要立足于立德树人作为

侯燕[8](2019)在《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文中提出青年,既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又是影响社会问题的不定因素。青年群体的发展方向与各种政治力量的走势存在一定内在联系,青年与青年问题也因此始终受到社会的关注。马克思主义者总是把世界的发展进步与青年的历史使命联系起来,满腔热情地寄希望于青年。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把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由于曾从事共青团工作,胡锦涛对于青年和青年问题有着直观感受和深刻理解,他在继承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的青年思想的基础上,坚持从事关国家与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高度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形成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与青年变化时代特征的科学认识与判断,从而继承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但凡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有其内在规律性。任何科学思想形成和发展都与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在独特的实践历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胡锦涛青年思想,有着丰富的理论渊源和现实依据,也有其内在根基,其产生、形成、发展和成熟都遵循社会历史基本规律。改革开放翻开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厚积薄发的新篇章,党领导全国人民以无限的智慧和热情投入这一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青年自身的特征与需求也呈现出相应的时代气息。随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胡锦涛青年思想,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坚持科学发展,强调以人为本,把青年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注重以服务青年发展促进青年理想信念的形成与生力军作用的发挥,指引着当代青年与青年工作的发展方向。本研究通过对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现实基础以及形成发展过程进行回溯和梳理,阐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的总体脉络和逻辑体系,探讨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在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中国化发展历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就如何以胡锦涛青年思想为指导,坚持服务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提高青年素质,更好地为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提供人才保障进行了前瞻性分析。本研究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思想、列宁斯大林的青年思想、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青年思想以及中西方文化中的青年观点,是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理论和文化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党的青年工作面临的任务与挑战、胡锦涛自身成长和青年工作经历则构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现实依据。就其发展阶段来看,胡锦涛青年思想经历了由孕育到初步形成、再到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始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紧密相连。本研究也探讨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关于青年的地位和价值、青年的优势与不足、青年工作的旨归与要求等方面的基本观点,这些也恰恰构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立论基础。在总论其形成基础、发展阶段和基本出发点之后,本研究选取胡锦涛青年思想极具时代特征的政治视角、利益视角、人才视角、实践视角、全球视角等维度对其内容构成进行了分论。从坚持党的领导、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突出价值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青年发展提供指引,实施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青年工作等方面论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政治视角;从为大局服务与为青年服务的一致性、寓引导教育于服务之中、着力服务青年的根本需求等方面讨论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利益视角;从人才强国与青年人才培养、科教兴国与青年教育、社会环境与青年成长、执政能力与干部选拔等方面剖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人才视角;从火热社会实践中的无悔青春、党和国家需要青春力量、伟大时代召唤创业者等方面分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实践视角;从青年要努力拓展世界眼光、青年是和谐世界的重要建设者、加强各国青年之间的交流等方面阐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全球视角。最后,提出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现实启示,即坚持党的领导,准确把握青年脉搏,积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青年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激发青年的主体自觉,充分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搭建更为广阔的青年创新实践平台,引导青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续奋斗;坚持服务青年,注重青年的利益实现,增强服务青年的实效性,推进青年工作改革创新,牢牢把握青年工作的生命线。基于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胡锦涛青年思想系统且全面地回答了关于青年的基本问题,既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既有理论范畴,又是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胡锦涛青年思想内容丰富、时代感强,不仅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而且对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且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及其科学品质,开拓青年工作的思路、方法、手段,增强青年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为了阐明胡锦涛青年思想对于开展青年工作的指导意义,本研究选取了多个案例,从某一角度或某一形式印证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实践价值。比如,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例,简述了党和青年的特殊关系,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对于青年发展的重要意义,就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进行了论述;以大学青年教师为例,从剖析职业获得感生成入手,对于如何立足青年的基本特征、遵从青年成长的客观规律、正确分析青年的实际状况、在服务中赢得青年进行了探讨;以高校共青团发展路向为例,就共青团如何通过深化改革凝聚青年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进行了分析;以21世纪以来蓬勃发展的青年自组织为例,讨论了新时期青年社会实践主体的拓展形式,得到的基本结论是,自组织这一随着时代发展应运而生的组织形式对于青年参与社会、投身实践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价值,但也存在着局限性,需要在实践中贴近青年、创新思路,充分发挥青年群体的主体作用,积极引领青年成长发展;以孔子学院的形成发展为例,简析青年国际交流状况,以此说明青年拓展世界眼光的重大意义,并印证青年对于促进国际交流、树立国际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的积极作用。站在新的历史时期分析青年和青年工作,不难看到胡锦涛青年思想严谨而科学的理论品质及重大而深刻的时代价值。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国际青年争夺战愈演愈烈,党的青年工作也面临各种新情况与新挑战,但综观国际国内大势,中国发展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胡锦涛深刻指出,未来属于青年,未来取决于青年,未来更需要青年去创造。当代中国青年的历史使命与青年运动的主题,在根本上与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完全一致,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从进一步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出发,全面梳理、分析胡锦涛青年思想对青年工作的指导价值和实践成效,对于引领当代中国青年自觉担负起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历史责任,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征程,无疑具有重要的实践参考与指导价值。

刘洋[9](2019)在《产教融合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特点及模式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正处于蓬勃发展的状态,应用技术型人才充实到各大企业中,虽然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动手能力较强,但是其他方面的能力并没有在学校中得到很大提高。笔者通过研究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指出要想让学生全面发展,必须改变管理理念,实行素质教育模式,以学生为本,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能力,学校也要加强学生管理队伍的建设,让更多优质管理资源服务学生,也要利用互联网自媒体的优势,辅助管理者进行管理,这样会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让他们之间消除隔阂,愿意彼此之间真心的沟通,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就业时占据主动位置。

张慧[10](2019)在《高校辅导员班级管理工作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包括思政理论教育、党团建设、班级建设等,其中班级建设与管理是其重要的日常工作。因此,主要就辅导员的班主任角色即班级管理工作进行思考和探索,阐明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结合班主任的角色定位,梳理高校辅导员班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高校辅导员班级管理工作的策略,为高校辅导员的班级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实用的思路和建议。

二、兼职辅导员做好教书育人工作的几点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兼职辅导员做好教书育人工作的几点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论述及其贯彻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的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相关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习近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来源
    第一节 习近平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表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
        一、在复杂的客观形势中思想文化交锋的国际环境
        二、新时代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求更高的国内环境
    第二节 习近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论述的理论来源
        一、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意识形态领域建设理论的科学运用
        二、对中国历代领导集体思想政治工作理念的继承和发展
        三、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德育思想的理性借鉴
第二章 习近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地位和指导原则
        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工作
        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实现伟大梦想”的坚实基础
        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第二节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要求和职责任务
        一、“四个服务”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标要求
        二、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主要职责
        三、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根本任务
    第三节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建设和保障机制
        一、整体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建设
        二、强化各级党委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保障
        三、完善符合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学科体系建设
    第四节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提升和方式创新
        一、以“三全”育人格局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
        二、推进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工作形成合力
        三、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第三章 习近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论述的当代价值
    第一节 习近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论述的理论价值
        一、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新发展
        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构成部分
    第二节 习近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论述的实践价值
        一、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方向指引
        二、为加快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提供可靠保障
第四章 高校贯彻习近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论述的路径
    第一节 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和内容创新
        一、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
        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要根据时代发展进行深化创新
    第二节 坚持党对高校的绝对领导贯穿高校党建工作的始终
        一、健全高校党委在办学治校中应担负的主体责任机制
        二、做好高校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的建设
        三、加强党委、团委对学生组织及学生活动的领导和管理
    第三节 注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传统渠道的建设管理
        一、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业队伍建设
        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落实“课程思政”
        三、完善辅导员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教育机制
    第四节 强化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提升师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感
        一、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积极作用
        二、在思想宣传工作中善用巧用新媒体技术
        三、疏导网络舆论价值导向,营造积极教育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2)从困顿到积极 ——我的研究生兼职辅导员角色冲突及心理调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概念界定
        一、研究生兼职辅导员
        二、角色冲突
        三、积极心理学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研究生兼职辅导员角色冲突研究述评
        二、研究生兼职辅导员心理问题及调适研究述评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困顿之由:研究生兼职辅导员角色冲突
    第一节 角色间冲突:我是谁
        一、时空转换之障碍:是学生还是工作者
        二、沟通方式之困惑:是朋友还是上级
        三、关系模式之撕裂:是学长还是老师
    第二节 角色内冲突:理想与现实相脱离
        一、危机处理:个人理想与经验能力的不匹配
        二、组织管理:外界期望与自我认知的不一致
        三、个人出路:职业规划与现实工作的不契合
第三章 困顿破局:积极心理的自我调适
    第一节 角色间:积极人格的角色建构
        一、时空层面:提升主观满意感
        二、行为层面:提高自我决定性
    第二节 角色内:积极情绪的角色建构
        一、自我调适:精神层面的满足与获得
        二、目标转化:教育目标的认可与内化
    第三节 制度上:辅导员积极心理的外部保障
        一、培养机制:解燃眉之急
        二、激励机制:施内外之法
        三、“出路”机制:无后顾之忧
第四章 消解策略:内外兼顾的积极心理建设
    第一节 个体自身积极心理的建设
        一、树立正确职业观念,以积极心态应对冲突
        二、展现深厚职业韧性,以积极方式处理冲突
        三、保持高度职业热情,以积极行为化解冲突
    第二节 个体所处外部环境的建设
        一、加强思想教育,坚定理想信念
        二、完善制度管理,营造积极氛围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3)维护我国高校文化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阶级分析法
        1.3.3 系统分析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高校文化安全概述
    2.1 高校文化安全概念界定
        2.1.1 文化
        2.1.2 文化安全
        2.1.3 高校文化安全
    2.2 高校文化安全的基本特征
        2.2.1 政治性
        2.2.2 相对性
        2.2.3 隐蔽性
        2.2.4 长期性
    2.3 加强高校文化安全的意义
        2.3.1 维护国家总体安全
        2.3.2 积极抵御西方文化渗透
        2.3.3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2.3.4 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2.3.5 赢得网络文化的话语权
第3章 高校文化安全的理论基础
    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文化的思想
        3.1.1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3.1.2 “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
        3.1.3 “每一种民族文化中,都有两种民族文化”
        3.1.4 “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就需要文明”
    3.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关于文化安全的思想
        3.2.1 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安全建设
        3.2.2 实施全方位的文化安全战略
        3.2.3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3.2.4 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2.5 注重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第4章 我国高校文化安全的现状
    4.1 我国高校文化安全所取得的成就
        4.1.1 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思潮的有效引领
        4.1.2 维护文化安全的人力物力投入显着增加
        4.1.3 高校文化软实力得到显着提升
        4.1.4 高等教育国际化办学的过程中文化安全得到了有效维护
    4.2 我国高校文化安全中存在的问题
        4.2.1 高校师生文化自信尚需提升
        4.2.2 高校师生也存在信仰宗教的情况
        4.2.3 高校师生对西方文化渗透的警惕性不高
        4.2.4 高校文化生态具有“西化”倾向
    4.3 我国高校文化安全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3.1 西方国家的长期文化渗透
        4.3.2 国内文化安全环境不容乐观
        4.3.3 网络新媒体普及和应用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4.3.4 学校文化安全教育不足
第5章 我国高校文化安全建设的原则和目标
    5.1 我国高校文化安全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5.1.1 坚持党对高校文化安全建设的领导
        5.1.2 坚持以人为本
        5.1.3 坚持与时俱进
        5.1.4 坚持一元化与多样性的统一
    5.2 我国高校文化安全建设要实现的目标
        5.2.1 引导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
        5.2.2 有效维护高校文化守正创新
        5.2.3 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第6章 加强我国高校文化安全建设的对策
    6.1 创新高校文化安全教育
        6.1.1 推进习近平关于文化和意识形态重要论述教育
        6.1.2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教育
        6.1.3 深化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
    6.2 开展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建设
        6.2.1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6.2.2 创新校园文化建设方式
        6.2.3 充分运用新媒体丰富校园文化活动
    6.3 优化社会文化安全环境
        6.3.1 倡导积极健康的社会风气
        6.3.2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
    6.4 完善维护高校文化安全的运行机制
        6.4.1 建立高校文化安全建设的防范机制
        6.4.2 构建高校文化安全建设的应急机制
        6.4.3 打造高校文化安全建设的保障机制
结束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4)高校培育时代新人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框架、内容及创新点
        1.3.1 基本框架
        1.3.2 主要内容
        1.3.3 创新点
    1.4 论文研究方法
第二章 高校培育时代新人的理论基础与思想资源
    2.1 马克思主义关于育新人的理论基础
        2.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育新人的思想
        2.1.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育新人的思想
    2.2 中西方文化关于育新人的思想资源
        2.2.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关于育新人的经验
        2.2.2 西方文化关于育新人的借鉴
第三章 高校培育时代新人的内涵价值与逻辑理路
    3.1 时代新人的内涵
        3.1.1 时代新人的概念阐释
        3.1.2 时代新人的关键词解析
        3.1.3 时代新人的特征诠释
    3.2 高校培育时代新人的价值指向
        3.2.1 高校对培育时代新人的深刻价值
        3.2.2 培育时代新人对高校的丰富意蕴
    3.3 高校培育时代新人的逻辑理路
        3.3.1 历史逻辑: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育人观
        3.3.2 理论逻辑:以马克思主义育人观为指导
        3.3.3 实践逻辑:扎根中国大地培育时代新人
第四章 高校培育时代新人取得的成果与不足分析
    4.1 高校培育时代新人取得的成果
        4.1.1 主体角度:育新人队伍规模扩大化
        4.1.2 客体角度:育新人对象特征多元化
        4.1.3 介体角度:育新人内容形式丰富化
        4.1.4 环体角度:育新人校园氛围浓厚化
    4.2 高校培育时代新人的不足分析
        4.2.1 育新人主体的个体效能和全员协同有待加强
        4.2.2 育新人客体的系统研究和特征把握有待深入
        4.2.3 育新人介体的内容定制和形式供给有待提升
        4.2.4 育新人环体的全域介入和制度保障有待完善
第五章 高校培育时代新人的基本思路与对策研究
    5.1 高校培育时代新人的基本思路
        5.1.1 把握立德根本,推动思想政治素质螺旋上升
        5.1.2 聚焦育人核心,把握手段与目标的辩证关系
        5.1.3 围绕学生成长,全阶段实时观测和精准供给
    5.2 高校培育时代新人的对策研究
        5.2.1 坚持以全员协同为依托,构建大思政联动格局
        5.2.2 坚持以全程识别为基础,把握新时代学生特征
        5.2.3 坚持以全时更新为突破,加强育人供给有效性
        5.2.4 坚持以全域介入为核心,形成高校育人新样态
第六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5)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2.1 Msssive MIMO技术
    2.2 极简载波技术
    2.3 超密集组网
    2.4 MEC技术
3 总结

(6)高校兼职班主任队伍的现状成因与对策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兼职班主任队伍的现状
    1.高校兼职班主任工作角色的尴尬
    2.高校兼职班主任角色地位的尴尬
    3.高校兼职班主任价值实现的尴尬
    4.高校兼职班主任专业素质的尴尬
二、高校兼职班主任队伍尴尬现状的成因
    1.社会对兼职班主任的要求和期待过高
    2.高校内分工及相关机制的不健全
        (1)工作职能不明确,角色冲突严重
        (2)管理方式、评价与激励机制不健全
三、解决高校兼职班主任队伍尴尬现状的对策分析
    1.优化兼职班主任工作的社会环境
    2.明晰兼职班主任的角色职责
        (1)赋予科学的角色定位
        (2)厘清兼职班主任和专职辅导员的工作职责
        (3)尝试兼职班主任与导师的角色合一制度
    3.给予兼职班主任合理的物质保障
    4.健全兼职班主任的管理机制
        (1)尊重并保障兼职班主任的发展权,建立分层次培训体系
        (2)尊重并保障兼职班主任的知情权,赋予必要的工作权限
        (3)尊重并保障兼职班主任的处置权,给予适当的处置权利
    5.完善兼职班主任的评价机制
    6.制订科学的兼职班主任激励模式

(7)新时代辅导员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角色定位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辅导员角色定位的曲解
    (一)辅导员更多被认为是行政管理人员
    (二)辅导员更多被认为是领导干部跳板
    (三)辅导员更多被认为是能干的“超人”
二、辅导员角色定位的演变
三、辅导员角色素养培养
    (一)以扎实的理论素养奠定思想基础
    (二)以坚定的政治素养牢固政治定位
    (三)以良好的创新素养满足发展需要
四、辅导员贯彻立德树人的角色定位
    (一)做好立德树人工作的组织者
    (二)做好立德树人工作的实施者
    (三)做好立德树人工作的指导者

(8)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基本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和主要方法
    五、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形成基础与发展阶段
    第一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理论文化渊源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思想
        二、列宁斯大林的青年思想
        三、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青年思想
        四、中西方文化中的青年观点
    第二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现实依据
        一、实践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
        二、现实需求: 青年工作面临的任务与挑战
        三、个人因素: 胡锦涛自身的成长与青年工作经历
    第三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形成发展阶段
        一、胡锦涛青年思想孕育阶段
        二、胡锦涛青年思想初步形成阶段
        三、胡锦涛青年思想丰富完善阶段
第二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基本出发点
    第一节 青年的地位与价值
        一、“青年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伟大力量”
        二、“党离不开青年,青年更离不开党”
        三、“未来属于青年,未来取决于青年,未来更需要青年去创造”
    第二节 青年的优势与不足
        一、青年“最具创造活力”
        二、青年“值得信赖、堪当重任、大有希望”
        三、青年要“认真克服自己的弱点和不足”
    第三节 青年工作的旨归与要求
        一、培养目标: “四个新一代”
        二、实现路径: “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
        三、基本原则: “尊重青年、理解青年、相信青年、依靠青年”
第三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政治视角
    第一节 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
        一、扩大党在青年群体中的执政基础
        二、注重对青年的引导方式
    第二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青年发展提供指引
        一、强化青年理想信念教育
        二、青年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三、推进青年道德建设
    第三节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青年工作
        一、服务科学发展是青年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以青年为本
        三、发挥青年在发展中的生力军作用
    第四节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路径论析——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例
第四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利益视角
    第一节 “把为大局服务和为青年服务结合起来”
        一、“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
        二、服务青年是党的宗旨在青年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第二节 寓引导教育于服务之中
        一、全党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
        二、青年工作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年”
    第三节 “竭诚服务青年”
        一、服务青年学习成才
        二、促进青年就业创业
        三、维护青年合法权益
    第四节 案例分析: 在服务青年中赢得青年——以大学青年教师职业获得感生成为例
第五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人才视角
    第一节 人才强国与青年人才培养
        一、青年人才是最重要战略性资源
        二、“提高青年整体素质”
        三、完善青年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
    第二节 科教兴国与青年教育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大力实施“科教兴国”
        二、以“人民满意”为衡量标准,持续促进教育公平
        三、以青年成才为终极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改革
    第三节 社会环境与青年成长
        一、树立“多样化人才”和“人人皆可成才”的理念
        二、“以事业感召、培养、造就人才”
        三、青年的成才路径
    第四节 执政能力与青年干部选拔
        一、青年干部应具备的素质
        二、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三、创新青年干部选拔机制
    第五节 案例分析: 共青团如何以改革凝聚青年人才——以高校共青团发展路向为例
第六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实践视角
    第一节 “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无悔、永恒的青春”
        一、社会实践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二、人民群众的实践是青年学习提高的大课堂
        三、“投身实践是青年成长的必由之路”
    第二节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奉献是崇高的精神境界”
        二、青年要艰苦奋斗
        三、时代呼唤千千万万青年志愿者
    第三节 “做伟大时代的创业者”
        一、当代青年“生恰逢时”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青年汲取营养和力量的源泉”
        三、创新思维是青年发展的希望所在
    第四节 案例分析: 青年自组织——社会实践主体的新拓展
第七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全球视角
    第一节 青年要努力拓展世界眼光
        一、起点: 把握国际竞争主动权的首要任务是学习
        二、任务: “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丰富自己”
        三、基点: “始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第二节 青年是和谐世界的重要建设者
        一、“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
        二、青年是和平发展的生力军
        三、青年“肩负着开创世界人民美好未来之使命”
    第三节 加强各国青年之间的交流
        一、青年交流是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重视留学工作
        三、构建青年交流的长效机制
    第四节 案例分析: 青年国际交流状况论析——以孔子学院为例
第八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现实启示
    第一节 坚持党的领导,促进青年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青年运动要坚持党的领导
        二、准确把握青年脉搏
        三、优化青年发展的社会环境
    第二节 坚持以人为本,激发青年的主体自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青年接续奋斗
        二、充分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
        三、搭建更为广阔的青年创新实践平台
    第三节 坚持服务青年,把握青年工作的生命线
        一、注重青年的利益实现
        二、增强服务青年的实效性
        三、推进青年工作改革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产教融合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特点及模式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一)目前高职高专院校管理模式
    (二)目前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新形势下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创新
    (一)改变管理模式,以学生为本
    (二)加强学生管理队伍建设
三、结语

(10)高校辅导员班级管理工作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二、班主任的角色定位
三、高校辅导员班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 辅导员对班级管理工作不够重视
    2. 对学生的学业、就业指导不够专业
    3. 工作方法不够创新和科学
四、高校辅导员班级管理工作的策略
    1. 加强自身建设,正视班级管理地位
    2. 创新工作方法打造科学管理模式
    3. 健全管理制度完善班级工作流程
    4. 加强文化建设营造班级管理氛围

四、兼职辅导员做好教书育人工作的几点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论述及其贯彻路径研究[D]. 黄颖晴. 闽南师范大学, 2020(12)
  • [2]从困顿到积极 ——我的研究生兼职辅导员角色冲突及心理调适[D]. 白路宁.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维护我国高校文化安全研究[D]. 王春阁. 辽宁大学, 2020(01)
  • [4]高校培育时代新人问题研究[D]. 夏鋆.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5]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6]高校兼职班主任队伍的现状成因与对策思考[J]. 姬惠惠.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0(03)
  • [7]新时代辅导员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角色定位探析[J]. 尹曦. 大学(研究版), 2020(02)
  • [8]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D]. 侯燕. 扬州大学, 2019(06)
  • [9]产教融合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特点及模式发展[J]. 刘洋. 营销界, 2019(33)
  • [10]高校辅导员班级管理工作探索[J]. 张慧.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9(11)

标签:;  ;  ;  ;  ;  

兼职辅导员教书育人的几点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