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现金总需求及结构性需求预测

人民币现金总需求及结构性需求预测

一、人民币现金总量与结构需求预测(论文文献综述)

蔡佳[1](2021)在《人民币小面额现金供应需求管理量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实现人民币小面额现金科学、量化管理,推动货币发行业务转型发展,以满足市场对人民币各券别的需求,促进人民币投销平衡,以推动票面整洁度稳步提升为出发点,通过构建人民币小面额现金需求管理模型,量化分析并预测小面额现金需求量,为指导人民币现金投放回笼提供决策依据。

秦帅[2](2020)在《基于宏观视角的基层现金服务管理分析研究》文中认为在非现金支付对现金支付替代效应越来越强的今天,中国人民银行现金服务管理依然十分重要。本文以混合型现金服务为基本出发点,论述区域经济状况、乡土文化、政府机构态度等因素对现金服务的影响路径,结合实证,丰富了现金服务内涵,并提出中国人民银行应把握好各影响因素与现金服务管理关系的观点。

刘兆锦[3](2020)在《现金运行影响因素分析——以济南市为例》文中指出本文分析了济南市现金运行特点及影响因素,指出经济增长是现金投放增加的主要原因;现金通过商品贸易流入是济南市现金流入的重要原因;非现金支付工具对现金的替代作用显现。提出加强区域现金投放与宏观经济发展相关关系研究;加强现金流通趋势的研究。

郭东[4](2020)在《中国中铁市场化债转股案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过去依靠投资加杠杆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弊端逐渐显现,实体经济部门杠杆率过高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当前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市场化债转股作为供给侧改革中“三去一降一补”的重要举措,在“降杠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市场化债转股自2016年推行以来,一直处于签约多落地少的尴尬境地,许多企业对其依然保持着观望的态度,对是否要进行市场化债转股、如何实施市场化债转股颇有困惑。本文以近期成功实施了市场化债转股项目的基建龙头企业——中国中铁为案例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中国中铁市场化债转股的模式、影响以及风险,为化解当前我国市场化债转股落地难的问题提供新的思路,也为其它企业决定是否实施和如何实施市场化债转股提供参考。文章以创新性的视角研究了中国中铁的市场化债转股模式,将以往模糊的“两步走”转股模式细化为“混合三步走”模式,系统地剖析了中国中铁债转股的实施过程,主要阐述了中国中铁市场化债转股“如何实施”的问题。在阐明实施路径之后,文章接着从市场效应、财务影响、治理结构影响、企业价值影响四个维度分析了市场化债转股的实施对企业自身构成的影响。一是运用事件研究法对中国中铁债转股过程中两个重要时间节点的市场反应进行了分析,二是运用财务指标评价法和雷达图法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分析了债转股对企业短期财务状况的改善程度,三从股权结构、管理层、公司章程等方面分析市场化债转股对公司治理结构产生的影响,四是运用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分析债转股对企业价值形成的影响。通过这四个维度的比较分析,旨在剖析市场化债转股“值不值得实施”的问题。最后,文章分阶段探讨了中国中铁在实施市场化债转股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包括转股阶段风险、股权管理阶段风险、股权退出阶段风险,通过对债转股中的八个具体风险点深入剖析,重点解读了市场化债转股“存在哪些实施风险”的问题。在对案例进行全面综合分析后,文章得出了以下三点结论:一是中国中铁“混合三步走”的新债转股模式切实可行,可以有效解决债转股资金“落地难”的问题,值得其它转股企业借鉴。二是市场化债转股的实施效果明显但存在局限性,企业在决定是否实施债转股时需多方权衡。三是市场化债转股的实施风险较政策性债转股高,但总体风险可控。本文在对中国中铁市场化债转股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条建议,为市场化债转股各方参与者提供借鉴。

王绍同[5](2020)在《电子货币兴起与M0职能演变的统计观察》文中认为M0是货币供应中最活跃的一个部分,是经济主体完成经济交易行为必不可少的媒介。2000年以后,电子货币为主的非现金支付工具广泛兴起,极大地改变了微观主体的持币行为。但是,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货币发行量可以发现M0呈稳定增长的趋势,并且发现2012年之后的M0波动率明显下降。由此,本文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探究现阶段M0角色的转变,并提出“僵尸货币”的概念以及测度方法。本文以1992—2018年的流通中现金M0、国内生产总值GDP、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TRS为基础,构建了我国的现金需求模型,采用EG两步法协整检验计量分析方法,分阶段分析M0与相关变量的协整关系。通过1992—2012年建立的协整方程,对2013—2018年间各月度的M0进行预测。并且通过计算得到我国流通中现金M0中隐藏的“僵尸货币”的数量,及其在M0中所占的比例。得到如下结论:“僵尸货币”在我国流通中现金M0中所占比例由2013年的14.5%上升到2018年的36.95%,并且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基于本文的探究,在当前我国“僵尸货币”的数量远超过想象,并且已经影响到了M0的波动情况,而“僵尸货币”不参与商品流通与交易,不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在一定意义上说明,现阶段我国流通中现金M0的角色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央行可通过监测M0的波动情况,对我国存在的“僵尸货币”进行监测和控制。

洪昊[6](2018)在《产权异质、产能失衡和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研究 ——兼论宏观政策组合应对结构性困境的效力》文中研究说明现阶段,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一种结构性困境:流动性的释放难以充分进入实体经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难以有效调节企业投资经营需要。基于这样的困境,本文尝试将融资配置过程对国有和民营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纳入到产能周期波动的理论分析框架,探索利率管制、融资偏向和产能失衡的微观基础,并运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对利率管制、融资偏向等造成的企业投资非对称效应展开分析,力图将产权异质、产能失衡和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研究从微观领域拓展至宏观领域。这项研究是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对许多内生变量和不同外生冲击的动态模拟,不同货币政策操作的效果差异比较以及对产权异质企业产能利用率不同影响的学术处理。为此,本文将分析视野拓展至财政政策领域和宏观审慎政策领域,试图通过构建基于新凯恩斯主义框架的DSGE模型,模拟不同外生冲击对产权异质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试图构建开放经济条件下含有金融加速器的多部门DSGE模型,并依据民营企业将房产作为抵押品应对融资非对称效应的现实,分析宏观审慎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机制。本文有以下主要分析结论:第一,利率管制和融资偏向是导致企业产能过剩和不足的重要原因,放松利率管制和纠正融资偏向是改变这种局面的重要途径;第二,当经济面临技术冲击,价格型货币政策操作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国有企业投资,但提高利率水平会紧缩消费,数量型货币政策操作在抑制过度投资和化解产能过剩等方面的效果更好;第三,当经济面临消费偏好冲击,数量型货币政策操作会进一步抑制民营企业投资,加剧民营企业的产能不足问题,而价格型货币政策操作不仅可以紧缩国有企业投资,而且可以促进民营企业投资,在应对产能的结构性失衡方面效果更好;第四,当经济面临货币政策冲击,增加政府消费可以弥补冲击造成的影响,有效缓解产能过剩问题,增加政府投资虽然在短期形成需求,暂时缓解产能过剩,但最终会形成产能供给,滞后性的产能过剩将更加严重;第五,通过审慎的抵押品政策和资本资产杠杆率监管来稳定经济,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冲基于企业产权的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关于第一个分析结论,本文第三章通过对融资可得性在不同产权企业的非对称性分析,讨论了利率管制和融资偏向导致企业产能过剩和不足的形成机制;关于第二、第三个分析结论,本文第四章在对基于企业产权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进行比较静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分别对数量型货币政策操作和价格型货币政策操作的效果展开了解说;关于第四个分析结论,本文第五章分析了政府行为对供给和需求的影响,重点讨论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所造成的结构性偏向问题,并对财政政策执行中的掣肘因素进行了研究;关于第五个分析结论,本文第六章依据宏观审慎政策对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影响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分析,针对经济出现过热、资产价格膨胀、贷款迅速扩张等情形展开了以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为中心的研究。本文的主要结论是通过对我国现状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得出的,这些结论的论证散见于各章节的交叉之中。客观地说,这些结论在有着可继续探讨分析价值的同时,也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难以驾驭的内容。为检验这些结论的成色,本文根据模型分析结果进行了国际经验比较,对欧、美、英、日等发达经济体在后危机时代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实践展开比较分析,并检验了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的效力,从而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提出了以本文为依据的政策建议和主张。与先前的相关研究相比,本文有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以下几方面:第一,引入异质企业模块,将DSGE建模方法用于分析基于企业产权的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这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 VARs方法的缺陷;第二,将产能失衡纳入基于企业产权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分析视野,动态考察了不同货币政策操作的效果差异;第三,重点研究了宏观审慎政策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效应,提出采用审慎的抵押品政策与资本资产杠杆率监管相融合来熨平经济波动的主张,是一种解决基于企业产权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政策尝试;第四,研究了结构性货币政策在解决基于企业产权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方面的可行性,就政策执行的总体框架构建而言,有着基础理论支撑的分析意义。本文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对产权异质、产能失衡和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所展开的研究,涉及的内容极其广泛,随着大数据、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的充分发展,这些问题的机理揭示和实证分析很可能不像本文描述的那样混沌,甚至在某些方面表明本文的不科学,这有待后期的研究。

丁伯平[7](2014)在《现金流通与经济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安徽省的数据》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安徽省现金流通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本文在对安徽省现金流通特征与产业结构演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建立关于现金投放量与现金回笼量的向量自回归模型,然后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实证分析了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和城乡结构等因素对现金投放量与现金回笼量的动态影响。这对现金管理部门关注与分析经济结构变化,强化现金流通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吴卫华,张敏[8](2014)在《人民银行地市中支月度现金净投放预测的研究——以中国人民银行常州市中心支行为例》文中指出国内外学术界对现金投放数量预测的研究较少,现有研究大多从经济金融理论角度出发寻找影响因素并着重分析各因素对现金投放的影响程度,且多数研究都是以全国或省域为研究地理范畴,研究对象也大多是年度现金投放数。在金融创新不断发展、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的今天,现金投放波动明显增强,因此做好短期现金净投放预测,可以为基层央行做好发行基金灵活调拨起到参谋作用。本文基于人民银行地市中支视角,发现运用时间序列模型中的ARIMA模型进行月度现金净投放预测的准确度较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谢昊[9](2013)在《人民币现钞供应链管理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全社会从经济管理到市场运行各个领域和环节都大幅推进科学管理和科技投入,大幅提高了管理效率,人民币现钞供应的大多数领域却仍然保持着大量传统工作方式。随着货币发行量的飞速增加,人民币现钞供应链管理在国内外学术界和货币发行当局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开展人民币现钞供应链管理,不仅是对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理论研究的充实,在实践中对于人民币现钞供应链决策者和供应链节点成员认识供应链管理,减低人民币现钞发行成本、提高人民币供应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从供应链管理理论和现金供应和需求理论等方面对全文的研究进行了理论铺垫,并对国内外现金供应链管理相关研究的现状及创新进行了描述;随后本文从人民币发行的管理体制、发行库布局、库存管理以及现金供应特点等几个方面对人民币现钞供应链管理现状进行了描述及分析,并指出当前在人民币现钞供应链管理中遇到的问题;接着针对人民币现钞供应链管理发现的问题,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阐述人民币现钞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和原则,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对福建省现金供应与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运用线性规划中的选址决策判断最优发行库选址地点,运用ABC库存分类管理、最小二乘线性回归和定期订货模型对福建省人民银行库存管理进行实证分析;之后本文在供应链管理理论基础上提出人民币现钞供应管理改善方案,运用平衡计分卡理论构建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最后在论文的展望部分提出实施人民币现钞供应链管理优化不仅需要在供应链运作模式方面进一步改善外,还需要人民银行和商业银行进一步加强沟通和合作。本文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将供应链管理理论引入人民币发行管理中,对人民币现钞供应链管理进一步优化、改善给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和绩效评价,得出一些结论和启示,从而为人民币发行从传统管理模式到现代供应链管理模式的转变提供一些有意义、具有可操作性的结论和经验。

苏利亚[10](2013)在《央行现钞运行风险与控制研究》文中指出金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轴心,货币则是社会经济生活的血液。作为最传统也是最重要的货币形态,现钞货币既是商品流通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也是衡量和反映一个国家(地区)某一时期经济、社会和金融的发展总体态势、制度健全程度、结构合理性等情况的重要指标,保证现钞货币良好运行至关重要。本文以中国人民银行现钞货币运行风险为研究对象,以分析和控制现钞运行风险为主题展开论述。首先,阐述现钞货币的相关概念、制度以及我国现钞货币运行的基本情况;其次,对现钞货币运行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将现钞风险分为结构性风险和管理性风险两种,通过案例分析各类现钞风险案件发生的情况,发现主要风险问题所在;随后,从现钞货币运行风险产生的原因、表现形式以及特殊性等方面对央行现钞货币运行风险进行研究,应用时间序列分析预测未来近几年现钞总量需求情况。国际借鉴方面,分析德央行现钞货币运行管理状况和风险控制,作为对我国央行现钞货币运行风险管理的参考;最后,针对现钞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风险问题,从组织、制度、技术、应急管理等方面对央行现钞货币风险控制提出对策建议。

二、人民币现金总量与结构需求预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民币现金总量与结构需求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1)人民币小面额现金供应需求管理量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现金需求管理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保证现金供应总量满足
    (二)有利于优化券别结构、提高券面整洁度
    (三)有利于降低人民币印制失衡的风险
二、现金需求管理的目标及方法
    (一)满足市场所需人民币对各券别的需求
    (二)促进人民币投销平衡
    (三)推动票面整洁度稳步提升
三、现金需求管理的模型构建与运用
四、几点启示
五、相关政策建议
    (一)持续优化硬币供需管理
    (二)深入探寻人民币小面额现金供求规律
    (三)推进货币金银业务转型

(2)基于宏观视角的基层现金服务管理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主体因素对现金服务的影响
    (一)经济发展模式差异对现金服务的影响
    (二)地区文化差异对现金服务的影响
    (三)区位人口差异对现金服务的影响
    (四)金融机构差异对现金服务的影响
    (五)移动支付普及差异对现金服务的影响
    (六)政府部门差异对现金服务的影响
二、基层现金服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完善基层现金服务管理建议
四、结论

(3)现金运行影响因素分析——以济南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现金运行影响因素分析
    (一)经济增长是现金投放增加的主要原因
    (二)现金通过商品贸易流入是济南市现金流入的重要原因
    (三)非现金支付工具对现金的替代作用显现
三、研究结论及思考建议

(4)中国中铁市场化债转股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债转股实施动因的研究
        1.2.2 关于债转股实施效应的研究
        1.2.3 关于债转股实施风险的研究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和论文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论文框架
    1.5 创新点
第二章 债转股相关理论概述
    2.1 债转股的概念与市场化债转股的特征
        2.1.1 债转股的概念
        2.1.2 市场化债转股的特征
    2.2 债转股的理论基础
        2.2.1 权衡理论
        2.2.2 博弈理论
        2.2.3 预算软约束理论
    2.3 市场化债转股的模式分析
        2.3.1 收债转股模式
        2.3.2 入股还债模式
        2.3.3 债转优先股模式
        2.3.4 股债结合模式
第三章 中国中铁市场化债转股的实施动因及过程分析
    3.1 公司概况
        3.1.1 公司简介
        3.1.2 转股前公司股权结构
        3.1.3 转股前公司经营状况
        3.1.4 转股前公司财务状况
    3.2 中国中铁债转股动因分析
        3.2.1 国家市场化债转股利好政策推动
        3.2.2 基建行业周期长、利润低等因素影响
        3.2.3 企业降杠杆、优化资本结构的需求带动
    3.3 中国中铁债转股运作模式及过程分析
        3.3.1 中国中铁市场化债转股运作模式
        3.3.2 中国中铁市场化债转股实施过程
第四章 中国中铁市场化债转股的实施影响分析
    4.1 市场反应分析
        4.1.1 以董事会发布债转股公告日为事件日的市场反应
        4.1.2 以证监会通过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日为事件日的市场反应
        4.1.3 市场反应小结
    4.2 财务影响分析
        4.2.1 基于财务指标的纵向分析
        4.2.2 基于雷达图的横向分析
    4.3 治理结构影响分析
        4.3.1 对股权结构的影响
        4.3.2 对管理层、公司章程的影响
    4.4 企业价值影响分析
        4.4.1 不实施债转股情况下的模拟企业估值
        4.4.2 实施债转股情况下的企业估值
        4.4.3 估值对比分析
第五章 中国中铁市场化债转股的实施风险分析
    5.1 股权转换阶段风险
        5.1.1 投资机构选择风险
        5.1.2 标的公司估值风险
        5.1.3 公司转股定价风险
        5.1.4 政府审批风险
    5.2 股权管理阶段风险
        5.2.1 经营风险
        5.2.2 即期回报被摊薄的风险
        5.2.3 明股实债风险
    5.3 股权退出阶段风险
    5.4 风险防范
        5.4.1 构建系统完整的定价机制
        5.4.2 改善投资者回报体制
        5.4.3 健全股权退出通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1.1 混合三步走的新债转股模式切实可行,值得借鉴
        6.1.2 市场化债转股的实施效果明显,但存在局限性
        6.1.3 市场化债转股的实施风险偏高,但总体风险可控
    6.2 建议
        6.2.1 坚持市场化操作助力项目运作
        6.2.2 推进企业治理结构改革,提升企业治理水平
        6.2.3 政府主管部门应加快完善配套措施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5)电子货币兴起与M0职能演变的统计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结构
    1.4 研究方法
    1.5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第2章 M_0存量和波动率的统计观察
    2.1 M_0货币职能的角色分析
        2.1.1 M_0的基础货币职能
        2.1.2 M_0货币职能的拓展
    2.2 非现金支付的趋势分析
    2.3 M_0存量和波动率分析
        2.3.1 M_0的存量分析
        2.3.2 M_0的波动率分析
    2.4 M_0波动的统计观察
        2.4.1 “僵尸货币”概念的引入
        2.4.2 M_0稳定增长的原因分析
        2.4.3 M_0波动率趋平的原因分析
第3章 现金需求模型构建
    3.1 M_0与经济指标因素的分析
    3.2 现金需求的理论模型
    3.3 我国现金需求模型的建立
        3.3.1 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3.3.2 模型设定与分析
第4章 现金需求实证分析
    4.1 第一阶段分析(1992—2012年)
    4.2 第二阶段分析(2013—2018年)
    4.3 总体阶段分析(1992—2018年)
第5章 M_0功能演变的统计观察
    5.1 “僵尸货币”的计量
    5.2 M_0角色转变分析
第6章 结论和政策性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6)产权异质、产能失衡和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研究 ——兼论宏观政策组合应对结构性困境的效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安排
    第四节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可能的创新点
        一、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综述
    第一节 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的理论争论
        一、货币中性的相关理论
        二、货币短期非中性的相关理论
        三、货币超中性的相关理论
    第二节 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相关理论和典型案例
        一、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实证研究
        二、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原因分析
        三、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分类
        四、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典型案例
    第三节 基于企业产权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相关研究综述
        一、企业产权结构的相关理论
        二、产权异质、产能失衡和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相关研究
    第四节 宏观经济学建模发展对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研究的启示
        一、宏观经济学建模发展的简单回顾
        二、宏观经济学模型的主要缺陷
        三、宏观经济学建模发展方向及启示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产权异质、产能失衡和融资非对称效应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产权异质、产能失衡和融资非对称效应的比较静态分析
        一、模型构建
        二、模型分析
    第三节 基于企业产权融资非对称效应的动态均衡分析
        一、模型构建
        二、模型分析
    第四节 产业结构动态变动与金融结构需求分析
        一、模型构建
        二、模型求解
        三、参数校准
        四、基于动态均衡模型的模拟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下货币工具选择与搭配研究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基于企业产权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比较静态分析
        一、模型构建
        二、模型分析
    第三节 产权异质、产能失衡和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分析
        一、模型构建
        二、参数校准
        三、脉冲响应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下财政政策选择与搭配研究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产权异质、产能失衡和财政政策效应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分析
        一、模型构建
        二、参数校准
        三、脉冲响应分析
        四、方差分解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宏观审慎政策对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影响的研究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宏观审慎政策对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影响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分析
        一、模型构建
        二、模型稳态值
        三、参数校准和估计
        四、脉冲响应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国际经验及应对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启示
    第一节 后危机时代主要发达经济体结构性货币政策实践
        一、欧元区定向长期再融资操作
        二、美国定期贷款拍卖
        三、英国融资换贷款计划
        四、日本贷款支持计划
        五、后危机时代主要发达经济体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启示
    第二节 结构性货币政策的融资媒介研究——以欧央行为例
        一、欧央行抵押品资格标准的调整情况
        二、欧央行抵押品资格标准调整手段及影响分析
        三、全球三大央行抵押品政策框架比较
        四、抵押品资格标准调整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启示
    第三节 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实践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分析
        一、模型构建
        二、脉冲响应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统筹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
        二、构建和完善央行合格抵押品政策框架
        三、进一步推动债券市场发展改革
        四、完善聚焦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政策
        五、支持民营企业融资平稳健康发展的配套措施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线性状态转移方程组推导
附录二: DSGE模型部分参数估计基础数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7)现金流通与经济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安徽省的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安徽省现金流通特征分析
    (一) 现金流通量逐年攀升, 现金增长率呈现周期性变化
    (二) 现金净回笼额逐年攀升, 居高不下
    (三) 从券别结构来看, 100元券是占比第一位的券别
    (四) 投放回笼的季节性特征明显
    (五) 现金投放回笼的区域格局显着
三、安徽省经济结构演进特点和变化趋势
    (一) 产业结构
        1. 各产业保持适度增长, 产业结构转换实现历史性突破。
        2. 产业内部结构明显改善。
    (二) 需求结构
        1. 投资率不断上升, 消费率趋于下降。
        2. 投资向优势行业和高技术行业集中, 效益明显提高。
        3. 消费内部结构变动大, 消费结构升级明显。
        4. 外需乏力, 经济外向度不高。
    (四) 地区结构:市场机制促进了区域优势发挥, 合肥及皖江地区发展加速, 产业分工更趋明显
四、安徽经济结构与现金流通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二) 单位根检验
    (三) VAR模型的稳定性检验
    (四) 格兰杰因果检验
五、脉冲响应函数
六、方差分解
七、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 掌握现金流通规律, 做好现金流通分析预测
    (二) 正确引导资金流向, 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三) 加强现金管理, 做好现金流通的“质量工程”
    (四) 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 大力推进金融服务电子化
    (五) 加强立法与信用体系建设等配套措施, 更好发挥现金在社会流通和支付中的作用

(8)人民银行地市中支月度现金净投放预测的研究——以中国人民银行常州市中心支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背景
二、月度现金净投放预测的实证分析
    1. 经典线性回归模型在地市中支月度现金净投放预测方面的适用性分析
    2. 地市级月度现金净投放预测模型的引入
    3.数据的选取与模型的建立
        (1)样本的选取
        ( 2) 模型建立
        ( 3) 数据平稳性检验
        ( 4) 模型的估计
        ( 5) 模型的诊断
        ( 6) 预测及效果比较
三、结论及启示
    ( 一) 对人民银行地市中支月度现金投放预测时时间序列模型准确率较高
    ( 二) 高度重视监测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流动性管理
    ( 三) 地市中支货币发行部门应主动与调查统计部门对接、做好辖区经济金融形势判断
    ( 四) 春节、五一、十一等现金投放旺季需要关注预测的极值

(9)人民币现钞供应链管理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2 相关理论综述
    2.1 供应链管理理论
    2.2 货币需求相关性理论研究
    2.3 国内外现金供应链管理的理论与模式
3 福建省人民币现钞供应链管理现状及分析
    3.1 发行库及管理目标
    3.2 人民币现钞发行的流程
    3.3 人民币现钞供应链管理
    3.4 福建省发行库布局现状
    3.5 福建省发行库库存现状
    3.6 福建省现金供应的主要特点
    3.7 人民币现钞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4 福建省人民币现钞供应链管理改善
    4.1 供应链管理改善
    4.2 现钞供应与需求预测优化
    4.3 发行库布局及优化
    4.4 发行库库存管理及优化
5 人民币现钞供应链管理改善的实施及绩效评价体系
    5.1 供应链管理方案的实施
    5.2 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
6 研究结论及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央行现钞运行风险与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
        1.1.3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技术路线
    1.3 文献综述
第2章 央行现钞货币运行管理概述
    2.1 相关概念及制度
        2.1.1 现钞货币概念与货币职能
        2.1.2 现行货币制度
    2.2 货币发行组织机构及流程
        2.2.1 货币发行组织机构
        2.2.2 货币发行流程
    2.3 现钞印制与物流管理
        2.3.1 新钞印制
        2.3.2 现钞库存管理
        2.3.3 现钞调运管理
    2.4 现钞处理管理
        2.4.1 现钞机具与设施
        2.4.2 现钞清分、复点与销毁
    2.5 流通中货币的管理
        2.5.1 现钞货币总量供应管理
        2.5.2 流通中现钞货币券别结构管理
        2.5.3 市场流通中现钞货币整洁度管理
        2.5.4 现钞货币防伪、反假管理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央行现钞货币运行风险识别和评估
    3.1 风险识别
        3.1.1 风险识别的原则
        3.1.2 风险识别的方法
        3.1.3 现钞货币运行风险的识别
    3.2 风险评估
        3.2.1 风险评估的要素
        3.2.2 现钞货币运行风险的评估
    3.3 现钞货币总量需求预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货币运行风险形成原因
    4.1 内部原因
        4.1.1 内部体制
        4.1.2 内控管理
        4.1.3 内部机构
    4.2 外部原因
        4.2.1 货币调控政策及法规
        4.2.2 市场经济环境
        4.2.3 国际环境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现钞货币运行风险管理的国际借鉴
    5.1 德央行现钞货币运行管理现状
        5.1.1 基本情况
        5.1.2 现金管理及现钞流通
        5.1.3 现钞清分及残币销毁
    5.2 启示与借鉴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央行现钞货币运行风险控制
    6.1 现钞货币运行风险控制组织保障
    6.2 现钞货币运行风险控制制度保障
    6.3 现钞货币运行风险控制技术支持
        6.3.1 硬件设施保障
        6.3.2 信息技术软件设备保障
    6.4 现钞风险应急管理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四、人民币现金总量与结构需求预测(论文参考文献)

  • [1]人民币小面额现金供应需求管理量化研究[J]. 蔡佳.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1(03)
  • [2]基于宏观视角的基层现金服务管理分析研究[J]. 秦帅. 时代金融, 2020(29)
  • [3]现金运行影响因素分析——以济南市为例[J]. 刘兆锦. 西部金融, 2020(06)
  • [4]中国中铁市场化债转股案例分析[D]. 郭东. 江西理工大学, 2020(01)
  • [5]电子货币兴起与M0职能演变的统计观察[D]. 王绍同.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2)
  • [6]产权异质、产能失衡和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研究 ——兼论宏观政策组合应对结构性困境的效力[D]. 洪昊. 浙江工商大学, 2018(01)
  • [7]现金流通与经济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安徽省的数据[J]. 丁伯平. 时代金融, 2014(23)
  • [8]人民银行地市中支月度现金净投放预测的研究——以中国人民银行常州市中心支行为例[J]. 吴卫华,张敏. 金融纵横, 2014(04)
  • [9]人民币现钞供应链管理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D]. 谢昊. 厦门大学, 2013(05)
  • [10]央行现钞运行风险与控制研究[D]. 苏利亚. 河北科技大学, 2013(12)

标签:;  ;  ;  ;  ;  

人民币现金总需求及结构性需求预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