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公开招聘近8000个中央和国家机关岗位

2004年:公开招聘近8000个中央和国家机关岗位

一、2004年:中央和国家机关近八千职位公开招考(论文文献综述)

郑小凤[1](2021)在《制度视角下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文中提出西部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欠发达地区,影响了整个区域的教育,包括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发展高等教育,当以人才为本。体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理应重视体育人才。以往对于高校体育人才的研究,更多关注的是体育教师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如今转换一下视角,研究国家和学校能为西部高校体育教师提供什么样的环境,提供什么样的条件,激励体育教师潜心教学、科学研究,激发教师主动性和敬业精神,真正实现“以教师为本”。而制度与体育教师职业发展高度相关,制度是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方向标”,引导教师价值和行为选择。正是基于此,从制度视角研究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以体育学科发展的角度,考虑体育教师的职业要求和工作性质,制定有利于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职称晋升制度、绩效考核制度、薪酬分配制度、激励制度、培训制度等,以期为西部地区高校制度更新和改进提供借鉴。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比较研究法、数理统计法对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1)梳理建国后国家及各省颁布的影响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宏观制度。根据制度对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产生的影响,结合建国后我国政治环境变化、经济社会发展、教育战略调整等,将制度的演变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了解每一个阶段的主要制度,掌握当下的政策热点,预测未来的制度走向,为西部地区体育教师职业发展提供政策依据。(2)通过问卷调查对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进行实证研究,获得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现实状况,呈现的主要特点以及与职业发展有关的潜在联系。具体运用因子分析、方差分析以及结构方程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进行验证,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建议。(3)通过访谈法获得西部地区13所高校的学校制度以及专家观点,具体详细了解每所学校与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制度,制度实行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研究结论如下:(1)新中国成立以后,学校重视体育教学,课程内容设置以运动项目为主,大学体育教师的培养注重“运动专项化”。制度高度统一化,初步建立了对所有教师一视同仁的培训进修、任职制度、考核制度、晋升制度、薪酬制度等。文革结束以后,各体育院系、师范院校采取各种手段,培养体育人才;考核制度进入量化考核阶段;职称晋升制度得到恢复;薪酬制度进行了多次改革;推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20世纪90年代,高校体育教师进修培训网络体系基本建成;薪酬制度不断完善;考核制度进入分类探索时期;职称评审权下放,制度改革进入新的时期。(2)通过问卷调查,获得描述性统计结果。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发现,人口特征变量性别、年龄、学历、年收入、执教时间,以及学校特征变量学校地理位置、省份、招生体育专业研究生、分类考核、分类职称评定在职业发展某个或某些维度存在显着性差异。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某些变量和维度对教学发展、科研发展、职称职务提升、薪资增长产生正向直接影响。探索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学校制度对职业发展的解释力度达到0.346,并探索建立调节效应模型。(3)通过微观研究发现部分高校存在评职称难的问题,各高校职称晋升制度有差别,评定方式也各有特色。通过对13所高校的对比分析发现,职称评审中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制定评定职称必备条件和任选条件;另一类是量化打分。在职称评定中,多数高校已经进行分类评定,有的高校将学历作为限制条件,影响体育教师评职称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是否将比赛成绩纳入其中,而各高校的规定各不相同,没有突出体育教师的特殊性。绩效考核突出量化标准,每所学校的年度考核制度不太一样,但都是侧重教学、科研的考核,教学占的比重更大。学校进修与培训制度明确,考核制度不太全面,教学、竞赛训练方面的奖励不足,薪酬制度满意度较低。根据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国家政策引领是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根本路径;高校制度是促进西部地区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有效保障;提高自身认识是促进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内部动力。

虞强[2](2021)在《新中国初期(1949-1956)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价值追求和道德标准。新中国初期(1949-1956)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建构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关系的形成,成为民主集中制国家机器运行的基础,巩固了中共执政的合法性基础,提升了国家整体能力,促进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发挥,焕发了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解决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一盘散沙的“总体性危机”,为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对新中国初期(1949-1956)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化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丰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理论。本文基于价值观生成规律与史实研究相结合的视角,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伦理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揭示新中国初期集体主义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时代逻辑,将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与新中国初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其历史实践有机联系起来,反映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与党的统领作用、能动力量之间的互动关系,在历史的叙事和反思中获得经验启示,从而为集体主义价值观的继承和创新提供当代启示。全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五章。第一章新中国初期(1949-1956)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动力和基础。本章分析了新中国初期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动力,认为党的革命追求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根本动力,新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直接动力。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基础包括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理论基础由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列宁的集体主义思想,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集体主义思想,中国传统整体主义思想的积极成分等组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探索形成了“革命功利主义”“集体主义就是党性”等革命集体主义思想;实践基础主要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对革命集体主义的探索。第二章新中国初期(1949-1956)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客观条件。本章分析了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政治条件、经济条件和文化条件。提出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建立、人民主人翁地位的确立、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确立分别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政治前提、主体支撑和方向引领;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分别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基础条件、决定因素和根本保障;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建立、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社会新风尚的形成分别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教育支撑、思想根基和道德基础。第三章新中国初期(1949-1956)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实践考察。本章主要分析了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实现路径和形式特点,其中:一元化的宣传引导机制是制度路径;全面化的思想教育机制是体系架构;组织化的群众运动方式是动力支撑;一体化的单位社会体制是组织形态。形式特点主要是:注重发展工农教育,提高群众性;注重实施分类教育,提高针对性;注重与社会运动相结合,提高实践性;注重围绕中心任务,提高渗透性;注重塑造典型示范,提高引领性;注重运用自我批评,提高深刻性。第四章新中国初期(1949-1956)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评析。本章主要分析了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积极影响和存在不足。积极影响主要在于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形成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供了价值引领,为巩固人民民主政权提供了组织原则,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道德标准。不足之处在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形成过程中的不足影响个体对集体的真正认同;个人对集体的依赖容易导致个人利益被集体利益所代表与消解;统筹兼顾原则未能充分体现。本章对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重要理论成果——《论十大关系》、法制成果——《五四宪法》、政治成果——党的八大精神进行了探析。第五章新中国初期(1949-1956)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启示与借鉴。本章论述了集体主义价值观继承和创新的当代启示,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引领,必须实现集体主义的创新发展。对改革开放以及新时代以来,党对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坚持与创新进行了实践考察。提出集体主义价值观创新发展的原则是:以个人与集体利益的和谐统一为价值旨归;强调集体的真实性和集体利益优先的合理性;确立先进性与广泛性要求相结合的多层次标准;建立“公平正义”的利益调节和利益补偿机制;坚持一元化价值导向与多样化价值取向的辩证统一;彰显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生态价值意蕴;注重“共享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用文化建设滋养集体主义的新时代发展等。

闫奕[3](2020)在《我国残疾人受教育权保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受教育权作为一项与公民自身发展密切相关的基本权利,日益显现出深刻的时代价值。通常意义上来说,个人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其综合素质越能适应于社会竞争的需要,并能够充分发挥才能,实现自由和个性的发展。自1954年受教育权被纳入宪法规范保障中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建设取得了多方位、多领域的跨越式进展。残疾人作为我国社会成员组成中数量最为庞大的弱势群体,其受教育权保障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从具体实践来看,当前我国残疾人在受教育过程中还存在着如下几点亟待解决的问题:现有的残疾人教育立法保障体系还不完善,法律内容规定较为粗糙,实践操作性不强;国家对于特殊教育的经费投入、支出和分配机制管理失范,学校内专用资源教室的配置、针对性课程设计、无障碍环境的建设还比较落后,特殊教育专任教师的培养、任用、考核等配套制度存在空白点;因受教育权受损寻求法律救济时面临着行政复议机关相关领域专业性不足,行政诉讼主体不适格或不属于行政行为的审查范畴等阻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从如下四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综合分析残疾人受教育权保障的基础理论,对相关定义、内涵范围以及法理依据进行阐述,尤其聚焦于残疾人这一特殊主体的受教育权利内容以及权利的特殊性。第二,从历年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残疾人事业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经费年鉴、教育部官方网站等处收集近五年残疾人教育的相关统计数据,利用Excel分析的方法剖析如今残疾人受教育情况,国家在立法、行政和法律救济方面的制度保障现状。第三,全面索引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阐述受教育权立法保障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利用数据分析的方法,阐述行政保障中教育经费管理、学校及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同时通过对比我国东部、中部、东北部和西部地区统计数据,探究地区间资源分配不均、发展不均衡的问题。通过分析近些年相关的热点案例,讨论受教育权在法律救济环节所面临的阻碍。第四,借鉴国外在残疾人教育保障中的先进举措,结合我国国情针对性的提出残疾人受教育权保障制度建设的完善建议。

曲成举[4](2020)在《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研究》文中认为作为工业化的产物,铁路在中国经历了相当曲折的成长历程,对近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铁路自出现以来即被赋予了广泛的功能性价值,其所具有的连通疆域、活跃经济、利于军事等功能也使铁路成为国家政权建设过程中所不可或缺的载体。自晚清至新中国成立之间,铁路往往在社会剧烈动荡时期被各方政治势力所窥伺,成为各方政治势力矛盾的交汇点,突出表现了铁路虽是一交通载运工具,但与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发展紧密相关。解放战争中,随着战事的不断胜利和城市接管工作的广泛展开,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到铁路基本功能及重要性的前提之下,进行了大范围的铁路接管工作。但如何能够快速、准确、完整的接管铁路、接管后中共如何管理和改造整个铁路系统,是消灭官僚资本企业影响、持续推进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新民主主义建设乃至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条件。总体而言,中共铁路接管工作经历了一个极为复杂的历史过程,与其它官僚资本企业接管不同,铁路接管因其行业特色、涉及层面广泛决定了中共在接管中除了要保证铁路运输畅通之外,更要确保铁路工厂、铁路附属单位等的完整,进而使广大铁路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正常运营,为解放战争、国家建设和社会秩序稳定所服务。因此,中共在铁路接管工作中遵循着接收、管理、改造的基本方式,对整个铁路体系进行了完整、全面、系统的工作。其中,接收遵循的是“原封不动,整套接收”的具体策略,通过自上而下的领导动员和自下而上的职工群众参与,对整个铁路行业内部的人事、组织机构、物资器材进行清点接收,奠定铁路尽快恢复秩序的人员、组织和物质基础。与接收工作同时进行的是中共铁路管理工作,从整个接管过程来看,管理工作既是改造前的过渡,又是接收后的必然且贯穿始终。由于需要在短时间内恢复铁路运输,因此中共在管理阶段实行了部分的制度延续政策,以保证秩序迅速走上正轨。管理工作的开展涉及了铁路行业内部的线路修复、人事组织变革以及运营管理等,为广泛的铁路营运恢复提供了前提条件。改造工作是共产党整个铁路接管的核心过程之一,改造进行的好与坏是铁路能否为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服务的基本标志,这一过程主要包括组织改造、人事改造和制度改造,特别是在当时学习苏联先进铁路管理经验的政策下,经过改造后的铁路性质发生了转变,成为新民主主义国家建设在交通领域的重要依托,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作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新政权建设新中国铁路的开端,中共铁路接收、管理、改造的基本历史过程对整个铁路行业产生了重要影响,初步建立了符合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共产党领导的铁路发展路径,从根本上改变了铁路的基本属性,促进了新中国铁路行业的蓬勃发展。同时,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具有鲜明的行业特点,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解放战争中其他行业接管提供了重要的借鉴。虽然接管工作中由于能力和经验的不足出现了一些错误的倾向,但毋庸置疑的是,中共铁路接管工作是成功、圆满的,且具有重大的战略地位,对当下乃至未来中国铁路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指导意义。

武琼[5](2020)在《《影戏生活》杂志与民国电影文化研究》文中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电影传入中国,去影戏院看电影逐渐成为大众新的文化消费方式,随着电影的不断发展,电影杂志也逐渐流行开来。《影戏生活》杂志创刊于1930年,共出刊52期,其秉承“讨论电影艺术,提倡国产影片”的宗旨,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客观地记录了这个时间段的中外电影界的大小事件,杂志坚持宣传优秀国产影片,抵制劣质舶来片,推动中国电影事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现学界关于民国电影杂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几个发行时间长或创刊时间较早的电影杂志上,研究角度是从新闻学、社会学出发。以致于至今仍对具有电影专业性的《影戏生活》杂志不甚了了,对其社会地位和对当时电影界的影响也没有深入的研究。有鉴于此,本文对《影戏生活》杂志所发行的52期杂志中各类文章通篇加以细读,重点考究了其中电影批评文章、电影明星资讯、各地影戏院放映情况的原文,总结了杂志中对国产电影创作的指导和对电影界各类事件的关注,一一列表加以说明。同时全面参考了《民国时期电影杂汇编》,将其中与《影戏生活》杂志同时期发行的杂志进行整理,依据上述史料,对杂志中折射出的电影文化现象进行详尽分析。本文认为,《影戏生活》杂志本着客观公正的态度,指导电影制作、宣传国产电影、痛斥影界乱象,杂志反映了当时的电影文化,同时也影响了当时电影艺术的发展。但由于受到时代和自身的限制,《影戏生活》杂志在刊文的深度、广度以及文字的精炼、专业程度上都无法同现代专业的电影期刊相比较,但作为当时一份相对成功的电影杂志,其成功的地方值得后来者学习借鉴。

刘微[6](2020)在《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研究(1862-1937)》文中研究指明近代中国英语教育的兴起是中国被迫融入世界一体化进程中的产物。从改变政治外交的被动局面到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文化的主动诉求,英语凭借其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中发挥的关键性作用,藉以近代新学制被正式确立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学科。本文以近代中国早期英语的传播为背景,从香港地区的英语教育着手,对近代中国本土英语学科的建立及教育发展进行全景式勾勒与历时性考察,研究内容既有对英语学科教育每个发展阶段特征的概括,也有对相应时期英语教育政策的梳理;既有对全国英语学科教育的整体描述,也有对个别地区、个别教学机构英语教育的深层剖析;既有以英语教育活动为对象的本体研究,也有对英语教育与财政经济互动关系的探讨;既有对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范式的归纳,也有对其社会功能、存在的问题以及经验启示的总结。论文主要内容分述如下:文章导论部分主要阐明了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对研究的相关概念与范围进行界定,通过对本选题相关的学术史进行回顾,总结了之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及本文的研究思路,最后交待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一章介绍了英语在中国早期的传播情况。清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与西方列强对外扩张之间的矛盾催生了近代英语通事与中国洋泾浜英语。本章通过对其不同发展阶段的梳理,论述了两者在扫除语言障碍、沟通中西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与存在的问题,以及中国逐步卷入世界市场后急需开展正规英语教育的诉求。第二章分析了近代中国香港早期的英语教育。笔者对英华书院、马礼逊学堂等几所具有代表性的教会学校进行考察,揭示其英语教学的具体情形及特点。此外,还分析了香港地区英语教育政策的变化以及该地区对近代中国英语教育产生的影响。第三章探讨了处于起步阶段的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笔者除了对洋务运动时期外语学堂与军事技术学堂的英语教育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还对京沪粤三地的同文馆作了较为全面的比较分析。通过回顾这一时期教会学校关于“英语教学”问题争论的整个过程,阐述了这次争论对本土英语教育产生的重要意义。第四章论述了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制度化的过程。笔者讨论了从清末到民国几次重要学制变革以及不同学制下初等、中等、高等三个不同阶段英语学科教育的情况;分别以南开中学与北京大学为个案,从历史沿革、教学师资、教材、教学管理等方面对这两所学校的英语学科教育进行微观层面分析及历史评价,揭示了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水准与运行实态;最后,从经费的筹措与使用探究了英语教育与财政经济的关系。第五章分晚清时期与民国初中期两个时间段对近代中国的英语教育政策进行了历时梳理,展现其演变进程、基本特点及发展趋势;从教育目标、教材使用、教育研究与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总结了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基本范式。第六章从张之洞的外语教育思想入手,揭示了武汉地区英语学科教育由改制传统书院再到创设新式学堂的发展路径,通过学制的更迭分析不同时期武汉地区英语学科教育的发展变化,并结合全国英语学科教育的格局归纳出近代武汉地区外语学科教育的特点。结语部分是对近代英语学科教育的历史评价,包括英语教育的社会功能与历史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与启示。本文通过研究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历程,藉以重新审视当下英语学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弊端,以历史关照现实。笔者期望在今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语境中,科学认识英语学科的地位,挖掘英语学科教育的内涵,通过深化英语学科教育改革,全面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在与世界交往的过程中,以英语为通用语发出中国声音、传播中国文化。

胡婷[7](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反特权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旗帜鲜明的反特权是中共鲜亮的政治底色。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坚决反对领导干部特权。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党的历届领导人自此都以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反对党内特权为工作重心,巩固党的政治基础。本文以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共反特权的发展为视角,探讨和分析中共党内反特权一以贯之的着力点,对于形成相对系统的反特权思想理论提供借鉴意义,从而有助于指导新时期党的建设具体行动,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队伍,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为深化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新鲜血液。本文基本内容构成如下:第一章:特权与中共反特权的相关理论概述。本章分为两小节,首先在进行研究之前对本文的基础概念进行了剖析,界定了一般意义上特权的内涵和外延,特权与腐败之间的辩证关系、特权的分类以及危害。第二节系统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反特权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基础,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反特权理论、改革开放前中共反特权的实践经验总结和国外反特权的相关理论和教训三个方面综合论述了中共反特权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是本文的基础理论部分。第二章: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反特权认知的演进。本文将1978年之后中共反特权的历程分为改革开放初期、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和十八大以来三个阶段,结合时代背景论述不同时期党内特权滋生的原因和各异的表现形式,分析提炼中共在不同阶段反特权的认知演进过程。第三章: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反特权的实践路径。纵观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共反特权的实践,可以发现其有一般规律可循。即都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强化对领导干部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完善法律法规强化贯彻执行、推进权力运行的公开透明与严格监督以及加强对特权现象的严密防范与惩戒。第四章: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反特权的卓越成效与基本经验。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背景,归纳出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共反特权的成效表现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特权思想、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以及构建起富有成效的反特权体制机制。总结出了中共反特权的基本经验包括:坚持党的领导夯实反特权的政治保障、增强党性意识和公仆观念构筑反特权的思想防线、健全党纪国法供给反特权的制度支撑、规范用权建构反特权的保障机制、丰富监督形式提供反特权的制约机制。

沈发亮[8](2020)在《国立武汉大学初创时期学校与政府关系探究(1928-1933)》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国立武汉大学为研究对象,从学校与政府的关系这个视角切入,考察探究国立武汉大学初创时期(1928-1933)的学府关系。国立武汉大学作为民国时期最负盛名的“五大名校”之一,从其筹划组建到名声在外,用时极短,是哪些原因促使其在短期内迅速崛起呢?作为“国立”性质的大学,其筹划、建设和发展等各个阶段必然与政府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如何处理与政府的关系成为国立武汉大学初创时期的重要问题之一。正是国立武汉大学在初创过程中对其与各级政府关系的准确恰当把握,是其能在短期内迅速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因而分析国立武汉大学初创时期的学校与政府的关系是贯穿本文的一条主线。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大学院筹划组建国立武汉大学,随即组建国立武汉大学筹备委员会并开始招生,10月31日开学上课,国立武汉大学正式诞生。国立武汉大学筹划的时期正好是南京国民政府大学院效仿法国在国内推行“大学区制”改革,尽管湖北当时不是大学区实验的区域,但是在这个背景下,关于武汉大学的“性质”定位,湖北省地方政府与南京中央政府之间也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与博弈,最终以大学院院长蔡元培的直接介入,将武汉大学定位在“国立”大学之列。国立武汉大学与同时期的其他国立大学的明显不同之处在于新校园的兴建,初期筹划的国立武汉大学以位于武昌的旧两湖书院为校址,并未计划修建新校园。但是这一计划发生了改变,要另建新校园。而在新校园的选址过程、动土兴建和经费来源等具体环节的实施,至最后的完成状况,都与中央、地方政府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新校园建设过程中处理与政府的关系成为本文的重点。而在新校园的兴建过程中,作为校长的王世杰起到了沟通学校与政府的中介作用,因此王世杰对于国立武汉大学的初创功不可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南京国民政府加强教育管控的大背景下,作为“国立”性质的武汉大学,设置了以校长为领导核心的“校务会议”和“院务会议”,管理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以保证学校的正常发展。在刘树杞和王世杰等为代表的国立武大校方的艰辛创办和努力经营下,学校在学生的招考、教师的聘任等方面都制定了严格的要求,以保证办学的质量。不断完善的办学基础设施和新校园的逐步建成,又为国立武汉大学的迅速发展提供了一流的办学“载体”,从而使得国立武汉大学的迅速崛起有了根本的物质保障。

段知壮[9](2020)在《社会排斥视角下艾滋就业歧视的认知与应对》文中研究表明尽管2006年颁布的《艾滋病防治条例》中已经明确了对艾滋病感染者的不歧视原则,但社会生活中很多面对诸如公务员体检标准及其操作细则中关于艾滋病问题的制度性歧视规定的感染者仍然不愿意选择通过司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不同当事人对法律意义上的歧视界定存在主观差异;另一方面则主要是除去单纯的歧视行为外,特别是社会关系层面的社会排斥对艾滋病感染者所形成的环境性压力更为强大。如何从动态的角度理解工作场域内排斥施加者与排斥承受者之间的互动无疑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清晰地理解歧视在具体场域内的形成与发展。虽然社会学意义下的社会排斥在很大程度上会因为不同主体、不同情况而产生结果上的不确定性,但法律意义上的反歧视除了要从单纯行为的角度进行司法处理外,也必须从反歧视环境营造的层面强调公权力主体的法律责任。

陈晓雯[10](2020)在《十八大以来“为官不为”的伦理透析及其治理研究》文中提出“为官不为”作为一种消极的政治现象古已有之,本文所要探讨的“为官不为”有其特定的政治环境背景,特指我国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猛药祛疴、重拳反腐的高压态势下,官场上逐渐凸显的、对政治生态产生严重危害的消极政治现象。这一现象逐渐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并成为研究热点。首先,本文从正反两方面出发,并结合十八大以来特定的政治背景,对“为官不为”的特定涵义进行了解释,并借助政治行为模式分析框架图,探讨了“为官不为”这种政治行为背后的逻辑及其在政治态度、政治目标、政治行为上的具体表现,还分析了十八大以来“为官不为”的新特点。在概念理解的基础上,本文从治理“为官不为”的基础理论入手,为本文的研究提供基础理论支撑,其中包括行为——动机理论、责任政府理论以及公共行政理论。其次,在从政治学视角探究其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之后,本文从政治伦理学视角分析了十八大以来“为官不为”的生成逻辑。这一逻辑包含三个层面,即宏观层面上的社会伦理因素、中观层面上的制度伦理因素和微观层面上的个人伦理因素。具体而言,社会伦理因素主要包括十八大以来的高压反腐形势、非常态化的媒体舆论监督以及不成熟的公民参政环境;制度伦理因素包括容错纠错机制缺乏的制度漏洞、监督问责制度的约束乏力以及晋升激励制度的效力不足;而个人伦理因素主要包括能力不足的消极畏难心理、廉而不为的害怕担责心理以及维护私利的传统官僚心理。最后,本文从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总结和教训反思出发,并结合上文从政治伦理学视角的生成逻辑分析,提出了新时代我国“为官不为”问题的治理策略。在具有正面价值的经验借鉴上,本文主要选取了国内外较成功及较具特色的治理案例,主要包括国内陕西、广东以及国外新加坡、芬兰的典型治理经验;在具有反面价值的教训反思上,本文主要选取了国民党和苏联共产党为例证,分析其丧失政权的惨淡结局,为我国综合施策治理“为官不为”敲响警钟。结合上述分析,本文第四章相应地从宏观、中观、微观三方面,提出了新时代“为官不为”问题的治理策略。主要包括:优化政治环境,培育良好社会伦理生态;健全政治制度,提供全面制度伦理保障;塑造政治心理,涵养个人伦理内生动力。

二、2004年:中央和国家机关近八千职位公开招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4年:中央和国家机关近八千职位公开招考(论文提纲范文)

(1)制度视角下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宏观制度相继出台
        1.1.2 西部大开发重新受到重视
        1.1.3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不可或缺
        1.1.4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需要成长
        1.1.5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新旧问题叠加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1.6 论文的创新点
    1.7 论文的局限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研究
        2.1.1 高校教师职业发展阶段划分
        2.1.2 有关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研究
    2.2 国内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
        2.2.1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2.2 有关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研究
    2.3 职业发展及其相关变量测量的研究综述
    2.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调查法
        3.2.3 比较研究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3 基本理论与研究假设
        3.3.1 基本概念
        3.3.2 基本理论
        3.3.3 研究假设
    3.4 相关量表的修订与测量
        3.4.1 量表修订
        3.4.2 变量测量
        3.4.3 量表评价
4 建国后基于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宏观制度梳理
    4.1 初创与曲折发展阶段(1949—1977 年)
        4.1.1 初创阶段
        4.1.2 曲折发展阶段
    4.2 恢复发展阶段(1978—1991)
        4.2.1 进修培训制度
        4.2.2 考核制度
        4.2.3 职称晋升制度
        4.2.4 薪酬制度
        4.2.5 聘任制度
    4.3 探索改革阶段(1992—2019)
        4.3.1 宏观制度分析
        4.3.2 影响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4.3.3 有关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4.4 结果分析
        4.4.1 前两个阶段制度呈现的特点
        4.4.2 有关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4.4.3 影响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5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现状与模型构建
    5.1 数据质量评价
        5.1.1 正式问卷量表的信度分析
        5.1.2 验证性因子分析
    5.2 描述性统计分析
    5.3 人口特征的差异性分析
    5.4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相关分析
    5.5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模型构建
    5.6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假设验证
    5.7 调节效应模型构建
    5.8 分析讨论
        5.8.1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整体情况
        5.8.2 西部地区高校制度执行情况分析
        5.8.3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称结构分析
        5.8.4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教学工作量统计分析
        5.8.5 人口特征变量对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和学校制度的评价
        5.8.6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和学校制度的关系验证
        5.8.7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6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微观探析
    6.1 职称晋升制度比较
        6.1.1 职称情况
        6.1.2 学术成果
        6.1.3 职称晋升人数比较
        6.1.4 职称晋升方式比较
    6.2 绩效考核制度比较
    6.3 培训与进修制度比较
    6.4 奖励制度比较
    6.5 薪酬制度比较
    6.6 结果分析
        6.6.1 职称晋升制度各不相同
        6.6.2 职称晋升受限
        6.6.3 绩效考核方式多样化
        6.6.4 体育教师工作量量化不足
        6.6.5 高校支持进修与培训
        6.6.6 明确的奖励制度
        6.6.7 奖励“一刀切”
        6.6.8 薪酬偏低
7 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7.1 国家政策引领是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根本路径
        7.1.1 国家给与西部地区政策支持
        7.1.2 国家制度突出“以教师为本”
        7.1.3 国家进行有效的监督
    7.2 学校制度是西部地区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有效保障
        7.2.1 激励高校制度创新
        7.2.2 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7.2.3 制定合理的晋升制度
        7.2.4 合理运用激励制度
        7.2.5 完善薪酬制度
        7.2.6 突出体育学科的学科差异
        7.2.7 注重制度公平
    7.3 提高自身认识是促进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内部动力
        7.3.1 正视体育教学与科研的问题
        7.3.2 积极引导体育教师树立正确的发展意识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初始量表
附录2:调查问卷
附录3:正式量表
附录4:访谈提纲
附录5:项目分析
附录6:H大学职称评审分值表
附录7:博士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2)新中国初期(1949-1956)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
        一、研究依据
        二、理论意义
        三、实践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述评
        一、研究概况
        二、国内研究述评
        三、国外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四节 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内涵及其发展
        一、集体主义价值观的“集体”内涵
        二、集体主义价值观的个人与集体利益关系
        三、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历史演进
        四、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辨析
第一章 新中国初期(1949-1956)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动力和基础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1949-1956)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动力
        一、党的革命追求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根本动力
        二、新中国初期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直接动力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1949-1956)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与“真实的集体”思想
        二、以列宁、毛泽东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集体主义思想
        三、中国传统整体主义思想的积极成分
    第三节 新中国初期(1949-1956)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革命实践基础
        一、五四前后,马克思主义的初步传播奠定了集体主义的思想基础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对个人主义的持续斗争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对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探索
第二章 新中国初期(1949-1956)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客观条件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1949-1956)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政治条件
        一、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建立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政治前提
        二、人民“主人翁”地位的确立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主体支撑
        三、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确立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方向引领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1949-1956)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经济条件
        一、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基础条件
        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决定因素
        三、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根本保障
    第三节 新中国初期(1949-1956)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文化条件
        一、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建立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教育支撑
        二、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思想根基
        三、社会新风尚的形成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道德基础
第三章 新中国初期(1949-1956)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实践考察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1949-1956)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实现路径
        一、一元化的宣传引导机制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制度路径
        二、全面化的思想教育机制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体系架构
        三、组织化的群众运动方式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动力支撑
        四、一体化的单位社会体制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组织形态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1949-1956)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的形式特点
        一、开展工农教育,注重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群众性
        二、实施分类教育,注重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针对性
        三、结合社会运动,注重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实践性
        四、围绕中心任务,注重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渗透性
        五、塑造典型示范,注重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引领性
        六、运用自我批评,注重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深刻性
第四章 新中国初期(1949-1956)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评析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1949-1956)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积极影响
        一、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形成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供价值引领
        二、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形成为巩固人民民主政权提供了组织原则
        三、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形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道德标准
        四、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集体主义思想探索的重要成果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1949-1956)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存在的不足
        一、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形成过程的不足影响个体对集体主义的认同
        二、个体对集体的依赖关系导致个人利益容易被集体利益代表与消解
        三、统筹兼顾的原则在整体与局部以及局部与局部之间未能充分体现
第五章 新中国初期(1949-1956)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启示与借鉴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1949-1956)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的当代启示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引领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亟待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创新发展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对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坚持与创新
        一、改革开放以来党对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坚持与发展
        二、新时代以来党对集体主义价值观的继承与创新
        三、集体主义价值观拓展与创新的原则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我国残疾人受教育权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残疾人受教育权保障的法理分析
    一、残疾人受教育权的语义分析
        (一)残疾人的定义
        (二)受教育权的含义
        (三)残疾人受教育权的含义
    二、残疾人受教育权的内涵分析
        (一)残疾人受教育权的特殊性
        (二)残疾人受教育权的内容
        (三)残疾人受教育权的权利限度
    三、残疾人受教育权保障的法理依据
        (一)人权理论
        (二)正义理论
第二章 残疾人受教育权保障的现状
    一、我国残疾人受教育现状
        (一)残疾人受教育普及度现状
        (二)义务教育阶段残疾人受教育现状
        (三)非义务教育阶段残疾人受教育现状
    二、残疾人受教育权的立法保障现状
        (一)国家基本法层面
        (二)行政法规层面
        (三)规范性文件层面
        (四)地方性立法层面
    三、残疾人受教育权的行政保障现状
        (一)组织机构设置现状
        (二)教育经费管理现状
        (三)学校建设现状
        (四)师资建设现状
    四、残疾人受教育权的法律救济现状
        (一)行政救济现状
        (二)司法救济现状
第三章 残疾人受教育权保障存在的问题
    一、立法保障存在的问题
        (一)立法分散,不成体系
        (二)权利义务主体规定不明确
        (三)内容粗糙,操作性差
    二、行政保障存在的问题
        (一)组织机构设置不完善
        (二)教育经费管理失范
        (三)学校建设不足
        (四)师资建设不足
    三、法律救济存在的问题
        (一)行政救济存在的问题
        (二)司法救济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残疾人受教育权保障的完善建议
    一、立法保障的完善建议
        (一)建构以《残疾人教育法》为核心的法律规范体系
        (二)完善权利义务主体规定
        (三)细化条款规定,增强可操作性
    二、行政保障的完善建议
        (一)完善组织机构设置
        (二)规范教育经费管理
        (三)加强学校建设
        (四)加强师资建设
    三、法律救济的完善建议
        (一)完善行政救济
        (二)完善司法救济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
        1.1.1 选题的研究背景
        1.1.2 选题的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现状分析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选题的研究方法和创新性
        1.3.1 选题的研究方法
        1.3.2 选题的创新性
第2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理论依据与经验借鉴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铁路的论述
        2.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铁路的论述
        2.1.2 列宁、斯大林关于铁路的论述
    2.2 苏联无产阶级铁路管理的经验积累
        2.2.1 无产阶级专政下的铁路领导权转移
        2.2.2 巩固和恢复铁路运输的措施
        2.2.3 苏联早期对铁路系统的改造
    2.3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作用的认识
        2.3.1 铁路能为军事服务
        2.3.2 铁路能为经济服务
        2.3.3 铁路能为社会服务
第3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背景与政策
    3.1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背景
        3.1.1 中国铁路发展的历史背景
        3.1.2 中国革命发展的现实背景
    3.2 中国共产党接管官僚资本的政策
        3.2.1 明确官僚资本界限,保护民族工商业
        3.2.2 保证机构完整,不轻易打乱企业原有组织
        3.2.3 稳定企业秩序,尽快恢复企业生产
        3.2.4 延续旧的制度,慎重改造企业规则
        3.2.5 稳定职工心态,妥善处置旧员工
    3.3 铁路接管的具体政策
        3.3.1 坚持党的领导,保障铁路营运
        3.3.2 原封不动,先接后管
        3.3.3 制度延续,缓步进行
        3.3.4 依靠群众,建设铁路
第4章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系统的接收
    4.1 铁路接管的前期准备
        4.1.1 调查研究,充分了解接管对象
        4.1.2 组织准备,成立各级接管机构
        4.1.3 思想准备,强化接管干部纪律
    4.2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组织机构接收
        4.2.1 东北地区铁路系统的组织接收
        4.2.2 大范围铁路管理局的接收
        4.2.3 铁路附属单位的接收
    4.3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人事接收
        4.3.1 管理职员的接收
        4.3.2 技术人员的接收
        4.3.3 普通工人的接收
    4.4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物资接收
        4.4.1 铁路器材的接收
        4.4.2 档案文件的接收
        4.4.3 其他物资的接收
第5章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系统的管理
    5.1 过渡阶段的基本阐释
        5.1.1 过渡阶段管理的特点
        5.1.2 过渡阶段管理的内容
    5.2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人事管理
        5.2.1 工人阶级的再界定
        5.2.2 铁路旧人员的管理
        5.2.3 接管人员的管理
    5.3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组织管理
        5.3.1 职能机构的管理
        5.3.2 共产党组织管理
    5.4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运营管理
        5.4.1 铁路既有线路的修复
        5.4.2 铁路运营管理
第6章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系统的改造
    6.1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组织改造
        6.1.1 党组织的建立
        6.1.2 青年团的建立
        6.1.3 职工工会的建立
    6.2 中共对铁路职工的改造
        6.2.1 铁路职工的思想改造
        6.2.2 改造与生产相结合
        6.2.3 发动政治运动
    6.3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制度改造
        6.3.1 推广铁路负责制
        6.3.2 改造经济制度
        6.3.3 改革行车制度
        6.3.4 管理民主化建设
第7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经验与特点
    7.1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经验
        7.1.1 明确目标,以尽快恢复铁路运营为中心
        7.1.2 政策调试,以稳定政权为首要任务
        7.1.3 调查研究,以铁路发展规律为导向
        7.1.4 群众路线,以动员群众为基本力量
    7.2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特点
        7.2.1 铁路接管具有跨地域性
        7.2.2 铁路接管具有复杂性
        7.2.3 铁路接管具有相对独立性
第8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评价
    8.1 圆满完成了铁路接管工作
        8.1.1 科学分析形势,适时调整策略
        8.1.2 全面系统布局,完成接管改造
        8.1.3 尊重客观规律,建设发展铁路
    8.2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影响
        8.2.1 确立了中共在铁路系统的领导地位
        8.2.2 推动了铁路行业的发展
        8.2.3 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变革
        8.2.4 凸显了人民主体性
    8.3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历史局限
        8.3.1 接管实践中的行动偏差
        8.3.2 接管初期依靠工人阶级政策贯彻不彻底
        8.3.3 接管人员思想状况处理不及时
        8.3.4 铁路安全观念强调不足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着及科研情况

(5)《影戏生活》杂志与民国电影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动态
        1 近代报刊总体研究
        2 新闻学角度的对近代报刊研究
        3 电影报刊研究
第一章 创办《影戏生活》杂志
    第一节 早期电影杂志的创办
    第二节 《影戏生活》杂志的创刊
        一、《影戏生活》杂志发刊辞
        二、《影戏生活》杂志主编及主要撰稿人
    第三节 《影戏生活》杂志内容研究
        一、中外明星介绍与趣闻秘史
        1 图片宣传:对明星真实直观的写照
        2 文字宣传:个人介绍以及表演批评
        3 提供学习经验的外国明星——卓别林
        二、国内外影坛动态
        1 国内影片公司的动态
        2 内容丰富的海外影讯
        3 全国影戏院影放映情况收集
        三、国产影片制作的全方位关注
        1 国产影片及电影市场问题
        2 对有声电影的不同声音
    本章小结
第二章 1930年至1932年间电影期杂志比较分析
    第一节 种类丰富的电影杂志与报刊
    第二节 《影戏生活》杂志的全面性、综合性
    第三节 秉持客观评价的《影戏生活》杂志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影戏生活》杂志中的民国电影文化
    第一节 国产电影商业气息浓重
    第二节 《影戏生活》杂志中指出古装片、武侠片和神怪片的乱象
        一、古装片:剧情与服饰严重不符
        二、武侠片:侠义叙事中的不伦不类
        三、神怪片:迎合大众追求官能刺激
    第三节 《影戏生活》制作中伦理批评与新文化批评的结合
        一、批评的对象:电影的剧情内容
        二、批评的目的:引导正确的价值观
        三、批评的价值:指导影片创作方向
    第四节 《影戏生活》杂志的现代性表现
        一、电影批评家
        二、电影与教育的关系
        三、电影审查制度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影戏生活》杂志在30年代初期的历史意义
    第一节 电影刊物是电影影响力的延伸
    第二节 电影刺激大众文化容纳新思想
    第三节 电影刊物同大众文化互相影响
    第四节 电影、电影刊物与大众文化的融合并进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影戏生活》中影戏院与电影放映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研究(1862-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一)20世纪上半叶的相关研究
        (二)20世纪下半叶的相关研究
        (三)近二十年的相关研究
    三、相关界定
        (一)选题研究的语言
        (二)研究的时间跨度
        (三)英语学科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英语在华早期传播的回溯
    一、通事:早期英语的主要操持者
        (一)明清两朝政府机构中的通事
        (二)不同贸易体制下的通事:从澳门通事到广东通事
        (三)从通事到买办:条约时期核心“中介”角色的转移
    二、洋泾浜英语的发展:从“广州英语”到“上海洋泾浜英语”
        (一)中国别式英语:别琴(皮钦)英语、广州英语、上海洋泾浜英语
        (二)洋泾浜英语的语言特点及其社会影响
    三、洋泾浜英语的传播
        (一)洋泾浜英语的传播途径
        (二)洋泾浜英语的学习读物
    四、正规英语教育的诉求
        (一)清政府政治外交的被动局势
        (二)西学东渐、救国图存的外语需求
第二章 中国英语教育的先声:香港早期的英语教育
    一、以教会学校为中心的英语教育
        (一)教会学校的英语教学
        (二)香港政府对教会学校英语教育的政策
    二、香港英语教育世俗化的转向
        (一)政府对中文学校英语教育的资助
        (二)理雅各计划:突出英语教育
    三、香港早期英语教育的作用与影响
        (一)为内地英语教学提供借鉴
        (二)向内地输送外语人才
第三章 英语学科教育的正式起步
    一、近代中国英语教育之滥觞——京师同文馆
        (一)创办的社会背景
        (二)招生、办学及历史沿革
        (三)课程、师资与教学
        (四)办学成效及影响
    二、京沪粤同文三馆之比较
        (一)招生范围与条件
        (二)学年制度
        (三)课程设置
        (四)英语教学
        (五)实践教学
    三、“西艺”学堂的英语教学:以福州船政学堂为例
        (一)教习与学员
        (二)课程体系
        (三)教学特色
    四、教会学校英语教学的发展:传教士关于英语教学的争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争论的全面爆发
        (三)结果及其影响:“英语”地位的确立
第四章 英语学科教育的制度化发展
    一、清末英语学科教育的制度化
        (一)壬寅·癸卯学制的颁布
        (二)各类学校英语教学概览
    二、民国时期英语学科教育的调整与个案分析
        (一)壬子·癸丑学制下的英语学科教育
        (二)壬戌学制及之后的英语学科教育
        (三)中学英语学科教学个案分析——南开中学
        (四)高校英语学科教学个案分析——北京大学
    三、英语学科教育经费
        (一)教育经费的筹措与来源
        (二)教育经费的使用与开支
第五章 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政策与范式
    一、英语学科教育政策的演变
        (一)晚清时期英语教育政策的分析
        (二)民国初中期英语教育政策的分析
    二、英语学科教育的基本范式
        (一)教育目标
        (二)教材使用
        (三)教育研究
        (四)教学评价
第六章 武汉地区英语学科教育的考察
    一、张之洞的外语教育思想与武汉地区英语学习的萌发
        (一)张之洞的外语教育思想
        (二)传统书院改制以及英语学习的萌发
    二、新式学堂的创设及其英语学科教育
        (一)外语学堂——从湖北自强学堂到方言学堂
        (二)非外语类学堂
    三、学制的更迭与英语学科教育:从本土学校到教会学校
        (一)不同学制下本土学校英语学科教育的发展
        (二)教会学校英语学科教育的历史演变
    四、近代武汉地区英语学科教育的特点
        (一)地方决策者的引领作用突出
        (二)教会教育与官办教育相互渗透、各具优势
        (三)凸显本地“自强”文化特色
结语: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历史评价
    一、社会功能和历史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及启示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反特权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一)研究的思路
        (二)研究的方法
        (三)本文的创新点
第一章 特权与中共反特权的相关理论概述
    第一节 特权的基本概念
        一、特权的涵义
        二、特权与腐败的辩证关系
        三、特权的分类
        四、特权的危害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反特权的理论支撑与实践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反特权理论
        二、改革开放前中共反特权实践的经验总结
        三、国外反特权的相关理论及经验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反特权认知的演进
    第一节 改革开放初期中共反特权的认知
        一、改革开放初期中共党内出现特权的原因
        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的特权现象
        三、改革开放初期中共反特权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中共反特权认识的新变化
        一、市场化进程中特权蔓延的原因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特权现象的新表现
        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中共对反特权的认知
    第三节 十八大以来中共反特权认知的新阶段
        一、十八大以来中共反特权的时代背景
        二、十八大以来领导干部特权的主要表现
        三、十八大以来中共对反特权的新认知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反特权的实践路径
    第一节 强化对领导干部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
        一、明确党员干部思想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二、拓展反特权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第二节 完善法律法规强化贯彻执行
        一、充实党纪国法的制度规定
        二、坚持制度执行没有例外
    第三节 推进权力运行的透明公开与严格监督
        一、着力构建权力公开运行机制
        二、强化权力运行中的监督机制
    第四节 加强对特权的严密防范与严厉惩戒
        一、严格廉政风险防范管理
        二、加大查处与追究力度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反特权的成效及基本经验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反特权的卓越成效
        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特权思想
        二、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三、构建起富有成效的反特权体制机制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反特权的基本经验
        一、坚持党的领导夯实反特权的政治保障
        二、增强党性意识和公仆观念构筑反特权的思想防线
        三、健全党纪国法供给反特权的制度支撑
        四、规范用权构建反特权的保障机制
        五、丰富监督形式提供反特权的制约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8)国立武汉大学初创时期学校与政府关系探究(1928-1933)(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一) 选题缘起
        (二) 选题意义
    二、学术研究前史
        (一) 学术界对近代大学“学府”关系研究的成果
        (二) 关于武汉大学的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案
        (一) 选取时段
        (二) 文章的重难点
        (三) 文章的优点(创新之处)
        (四) 研究方法
        (五) 研究思路
第一章 民初以来历届政府对武汉高等教育的“国立化”改革(1912-1928)
    第一节 从南京临时政府到北洋政府武汉高等教育的初步发展
        一、南京临时政府的高等教育改革及政策
        二、北洋政府的高等教育改革及政策
        三、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的发展过程中的“学府”关系
    第二节 武汉国民政府对武汉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整合
        一、武汉国民政府的教育改革
        二、国立武昌中山大学的组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南京国民政府大学院对国立武汉大学的筹建
    第一节 大学区制背景下的国立武汉大学的筹划
        一、“湖北大学”的筹划
        二、“省立”与“国立”之争
    第二节 国立武汉大学建校委员会的组建
        一、蔡元培与建校委员会
        二、“北大派”为主体的建校委员会
    第三节 代理校长刘树杞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立武汉大学的新校园建设
    第一节 新校园选址中的政府作用
        一、新校舍建筑设备委员会的组建
        二、新校址的勘探选定
        三、政府与新校园建设纠纷的解决
    第二节 政府承担的“主体”建校经费
    第三节 王世杰与新校园建校经费
        一、王世杰力筹新校园一期建设经费
        二、后续政府经费的拨付
        三、国立武汉大学新校园的初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立武汉大学初期的管理与教学
    第一节 “校务会议”与“院务会议”
    第二节 人才培养与教学研究
        一、学生的招收及培养管理
        二、教师的选聘、教学培养及学术研究
    第三节 完善办学基础设施
        一、“十八栋”别墅式教职员住宅
        二、图书馆的修建完善
        三、实验室及实习工厂的配套完善
    本章小结
结语 国立武汉大学建校初期的“政校关系”对其短期内迅速崛起的思考
参考文献

(10)十八大以来“为官不为”的伦理透析及其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一、十八大以来“为官不为”的特定内涵及相关阐述
        (一)十八大以来“为官不为”的特定内涵
        (二)十八大以来“为官不为”的行为逻辑及其表现
        (三)十八大以来“为官不为”的新特点
    二、本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行为——动机理论
        (二)责任政府理论
        (三)公共行政伦理
第二章 十八大以来“为官不为”形成的伦理因素透析
    一、“为官不为”形成的社会伦理因素
        (一)十八大以来的高压反腐形势
        (二)非常态化的社会舆论监督
        (三)不成熟的公民政治参与
    二、“为官不为”形成的制度伦理因素
        (一)容错纠错机制的制度漏洞
        (二)监督及行政问责制度的约束乏力
        (三)晋升激励制度的效力不足
    三、“为官不为”形成的个人伦理因素
        (一)能力不足的消极畏难心理
        (二)廉而不为的害怕担责心理
        (三)维护私利的官僚主义心理
第三章 十八大以来“为官不为”的危害及治理镜鉴
    一、“为官不为”的严重危害
        (一)污染风气,阻碍社会发展
        (二)无视规矩,损害制度建设
        (三)腐蚀肌体,消磨理想信念
    二、有效治理“为官不为”的经验总结
        (一)国内有效治理“为官不为”的经验总结
        (二)国外有效治理“为官不为”的经验总结
    三、“为官不为”治理不力的教训反思
        (一)国内“为官不为”治理不力的教训反思
        (二)国外“为官不为”治理不力的教训反思
第四章 新时代我国“为官不为”问题的治理策略
    一、优化政治环境,培育良好社会伦理生态
        (一)继续推进高压反腐,全面从严治理为官不为
        (二)正确引导媒体舆论,形成常态化的媒体监督
        (三)提升公民参政意识,拓宽公民参政渠道
    二、健全政治制度,提供全面制度伦理保障
        (一)完善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干部勇于作为
        (二)健全监督问责体系,警醒干部审慎用权
        (三)实行干部激励制度,畅通人才晋升渠道
    三、塑造政治心理,涵养个人伦理内生动力
        (一)增强超我意识,培养正确的政治动机
        (二)强化理论学习,内化稳定的政治态度
        (三)发展公仆人格,形成完善的政治人格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四、2004年:中央和国家机关近八千职位公开招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制度视角下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D]. 郑小凤.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2]新中国初期(1949-1956)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研究[D]. 虞强. 扬州大学, 2021
  • [3]我国残疾人受教育权保障研究[D]. 闫奕. 青岛大学, 2020(02)
  • [4]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研究[D]. 曲成举.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5]《影戏生活》杂志与民国电影文化研究[D]. 武琼.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6]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研究(1862-1937)[D]. 刘微. 武汉大学, 2020(07)
  • [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反特权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胡婷. 三峡大学, 2020(02)
  • [8]国立武汉大学初创时期学校与政府关系探究(1928-1933)[D]. 沈发亮.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9]社会排斥视角下艾滋就业歧视的认知与应对[J]. 段知壮. 反歧视评论, 2020(00)
  • [10]十八大以来“为官不为”的伦理透析及其治理研究[D]. 陈晓雯.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2004年:公开招聘近8000个中央和国家机关岗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