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照射氧合输液综合治疗肺心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紫外线照射氧合输液综合治疗肺心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一、紫外线照射充氧液体输注综合治疗肺心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李可建[1](2007)在《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中医优势治法方药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筛选优势治法与推荐方药。方法:全面收集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的临床试验,制定选择标准,筛选合格研究;采用Jadad评分标准评价合格研究质量;对相关效应指标进行同质性检验、Meta-分析、漏斗图分析、敏感性分析、失效安全数计算。结果:检索相关文献5087篇,纳入合格研究236项,涉及益气法、益气养阴法、活血法、清热法、活血化痰法、活血清热法、益气活血法、清热养阴活血法等治法28种,包括汤剂、丸剂、散剂、注射剂等方药74种,统计分析总有效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的相对危险度及率差、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的加权均数差、需治疗病人数,并计算99%可信区间(统计结果见附录2)。结论: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本研究认为益气法、益气养阴法、活血法、益气活血法、清热养阴活血法为优势治法;首先推荐的益气方药为黄芪注射液,其次为刺五加注射液;首先推荐的益气养阴方药为参麦注射液,其次为生脉注射液;首先推荐的活血方药为灯盏花注射液,其次依次为三七制剂、蚓激酶、葛根素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银杏叶制剂;首先推荐的益气活血方药为补阳还五汤,其次为通心络胶囊;推荐的清热养阴活血方药为脉络宁注射液。

王振升,孙英华,王莉,陈红兵[2](2001)在《紫外线照射充氧液体输注综合治疗肺心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文中认为

肖书平[3](2001)在《缺血中风中医综合治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风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四高”特点,缺血中风约占中风病中的60%~80%以上。近些年,中风病的综合治疗不断得到重视,对缺血中风多技术综合治疗的研究不断增多。在回顾综述分析缺血中风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1995~1999年实行专科《缺血中风(脑梗塞)诊疗规范》(简称《规范》)中医综合治疗的缺血中风病例进行了回顾性总结分析,并选择临床较为常见的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缺血中风急性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中医综合治疗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旨在为探讨缺血中风综合治疗规律,最终为提高缺血中风的临床疗效做一点工作。1 缺血中风中医病因病机及其综合治疗的理论复习1.1 中风病的病机有虚、火、风、痰、气、血六端,近年对其病因病机及证候学的研究不断深入,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是缺血中风临床较为常见的证候。1.2 对缺血中风的中医治法进行了述评,认为中西医结合救治,给药途径多样化,多种方法及技术的综合应用是主要的趋势之一,综合治疗临床应用主要分为中医综合治疗、西医综合治疗和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三种。综合治疗研究方法渐规范,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和尚未而必须解决的问题2 609例缺血中风住院患者及其中医综合治疗回顾性分析 回顾性总结分析了1995年1月1日~1999年12月31日出院并按照《规范》诊治的连续缺血中风患者,所有资料从广东省中医院病案室的住院病人微机管理系统及住院病人登记簿中查询,通过查阅原始病历而得出。其中接受了激光疗法、神经肌肉治疗仪疗法、脑反射疗法、针灸疗法等非药物疗法之一的患者列入综合组,其他列入非综合组。符合研究对象标准的患者共609例,其中综合组460例,非综合组149例。 综合组与非综合组治疗前年龄、性别、住院天数、既往史、个人史、诱因、病位、病灶单发或多发、中医证候比例及分期等比较,基线基本一致,具有可比性。中风病中医综台治疗研究 分析结果显示,609例患者,显效320例,显效率52.50,有效576例,总有效率96.4%,综合组总有效率为96.7%,非综合组总有效率为88刀%。综合组疗效优于非综合组(P<O刀5),且急性期疗效综合组优于非综合组(P<O.05),提示中医综合治疗提高了缺血中风的临床疗效。 同时资料显示,本组609例,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250例,占40.89%,其中急性期又占 199例,认为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是缺血中风临床中较为常见的证候。3 急性缺血中风患者75例中医综合治疗随机对照试验 选择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缺血中风急性期作为综合治疗研究的对象,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全部病例 75例,按综合组:对照组卫:l比例进行数字的随机分组,结果综合组53例,对照组22例。治疗方法在《规范》基础上,以专科经验方为基础汤药内服;使用辨证的固定中成药,综合组还选用激光、神经肌肉治疗、康复指导等,进行对照研究。 两组治疗前性别、年龄、既往史积分、伴发疾病积分、病程、病位(基底节、放射冠、脑叶)、病灶数(单发、多发)、主要中医症状、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及其程度(轻、中、重)比较,差异均无显着性意义O>0刀5入 两组基线基本一致,具有可比性。 结果表明:中医证候积分改变比较,治疗后14天、ZI天综合组对照组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减少,且综合组在治疗后14天疗效优于对照组0均功.05人西医临床疗效方面,治疗后21天临床疗效比较,综合组优于对照组0叩刀5人 治疗后14天两组无显着差异0>0刀5人并且,随访2个月**L比较,综合组优于对照组0<0刀5)。 75例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缺血中风急性期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初步说明,中医综合治疗在改善其中医证候积分,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ADL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但不同时点综合组并非均优于对照组,这值得进一步研究。

陈党红[4](2002)在《缺血中风中医综合治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风病具有“四高”特点,其中缺血中风约占中风病的70%以上。关于本病的治疗历代医家不断进行探讨,近年来中风病的综合治疗得到重视,众多医者从各个角度进行了探讨,本研究在复习中风病病因病机基础上,简述了目前缺血中风治疗现状,在本中风专科既往综合治疗的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临床较为常见的气虚血瘀证缺血中风急性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中医综合治疗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为提高临床疗效做一点工作。 1.缺血中风病因病机及其综合治疗 1.1 中风病的病因病机有虚、火、风、痰、气、血六端;病性多为本虚标实,上盛下虚;在本为气血衰少、肝肾阴虚,在标为瘀血阻滞、气血逆乱、风火相煽、痰湿壅盛。 1.2 对缺血中风的治法进行了综述,认为多种方法及技术的综合应用,中西医结合救治是主要的趋势,综合治疗临床应用主要分为中医综合治疗、西医综合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三种方法。临床报道综合治疗比单纯药物治疗有明显优势,本专科既往对缺血中风病进行中医综合治疗的探索也表明,综合治疗在减少中医证候积分、提高西医临床疗效方面,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在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综合治疗的研究逐渐规范,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和尚未而必须解决的问题。 2.60例急性缺血中风住院患者中医综合治疗随机对照试验 本研究选择2000年3月—2001年12月气虚血瘀证急性缺血中风患者共60例进行随机对照研究,按1:1比例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按《缺血中风(脑梗塞)诊疗常规》(以下简称《规范》)专科经验方为基础汤药内服,使用辨证的固定中成药,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激光、神经肌肉治疗、康复指导等,进行对照研究。 两组治疗前性别、年龄、既往史积分、伴发疾病积分、诱发病的有无、主要中医症状、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及其程度(轻、中、重)比较,差异均无显着性意义o劝刀5\两组基线基本一致,具有可比性。 研究表明:中医气虚血瘀证候积分改变方面:各组在治疗后第14天和第ZI天的气虚证候积分改变与治疗前相比较均有显着性意义厌功刀01卜 两组治疗第14天和第ZI天比较差别有显着性意义厌吻.05),治疗组气虚证证候积分减少高于对照组,其中以第21天较为显着(k0刀05):各组在治疗后第14天和第ZI天的血瘀证证候积分改变均有显着性意义o功刀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第14天和第ZI天血瘀证候积分改变均无显着性意义(P>0刀5卜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方面:各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在第14天、第ZI天的差别均有显着性意义o吻刀01卜两组在第14天、第ZI天的比较差别有显着性意义o功.05h 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方面:两组治疗后第14天、第乃天的改变均有显着性意义厌功.05),第21天的改变最为显着(P=0.006)。临床疗效方面:治疗后第 14天的显效率治疗组 76.67%,对照组为23.33%,总有效率治疗组96.670,对照组96.66O,显效率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o<0刀01);治疗后第ZI天的显效率治疗组90%,对照组为56.67%,总有效率治疗组100%,对照组96石7%,显效率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o功刀05)。治疗组在第14天显着进步例数Q 例)明显多于对照组例数门例人提示综合治疗比单纯药物治疗在提高临床疗效有优越性,在治疗早期即显现出来。 结论:急性期气虚血瘀证缺血中风患者运用综合治疗在减少患者中医气虚血瘀证候积分、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提高临床疗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但在各时点改善程度有差异。

顾晓林[5](2014)在《中药“脊髓康”抑制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及促进GAP-43蛋白表达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大鼠脊髓损伤造模后的行为学评价、脊髓组织内神经细胞凋亡检测及生长相关蛋白检测,观察中药验方“脊髓康”治疗大鼠脊髓损伤,促进其功能恢复情况,探讨其治疗脊髓损伤、减轻继发性脊髓损害的相关作用机制,为中药“脊髓康”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基础及指导意义。方法:将108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强的松组、脊髓康组4组。各组大鼠采用改良Allen’s法建立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其中假手术组只咬除椎板,不予撞击脊髓。造模后假手术组、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灌胃,强的松组、脊髓康组分别予强的松水溶液及脊髓康水煎液灌胃。于各时间点记录大鼠双后肢运动功能BBB评分及斜板试验角度,灌注取材后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指数;免疫组化法检测生长相关蛋白(GAP-43)表达情况。结果:本次实验结果表明:①假手术组BBB评分及斜板角度在各时间点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强的松组及脊髓康组数值均高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药物干预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神经细胞凋亡检测:假手术组细胞凋亡指数在各时间点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组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于7d达到高峰,其中强的松组及脊髓康组低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药物干预组组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GAP-43蛋白表达:假手术组蛋白表达在各时间点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组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于7d时达到高峰,且强的松组及脊髓康组高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药物干预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药验方“脊髓康”能够较好地提高大鼠脊髓损伤后双后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抑制脊髓组织内神经细胞凋亡、促进生长相关蛋白(GAP-43)表达,从而减轻继发性脊髓损伤程度,促进后期脊髓、神经修复。

二、紫外线照射充氧液体输注综合治疗肺心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紫外线照射充氧液体输注综合治疗肺心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中医优势治法方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文献检索及其结果合并
        1.1 文献检索
        1.1.1 检索范围
        1.1.2 检索策略
        1.2 检索结果合并
        1.2.1 合并策略
        1.2.2 关键类
    2 文献选择
        2.1 文献选择标准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文献选择方法
        2.2.1 初筛
        2.2.2 二次筛选
        2.2.3 三次筛选
    3 文献分组、分类、编号、登记
        3.1 文献分组
        3.2 文献分类
        3.3 文献编号
        3.4 文献登记
    4 文献质量评价
    5 文献信息收集
    6 统计分析方法
        6.1 Q统计量检验法
        6.2 固定效应模型
        6.3 随机效应模型
        6.4 漏斗图分析
        6.5 敏感性分析
        6.6 失效安全数
    7 效应指标
        7.1 相对危险度、率差、加权均数差
        7.2 需治疗病人数
结果
    1 扶正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1.1 益气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1.1.1 黄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1.1.2 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1.1.3 黄芪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统计结果
        1.2 益气养阴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1.2.1 参麦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1.2.2 生脉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 祛邪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 活血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1 活血的水蛭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2 丹参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3 灯盏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4 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5 三七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6 红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7 银杏叶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8 蚓激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9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10 其他活血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2 清热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2.1 安宫牛黄丸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3 数种祛邪治法合用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3 扶正祛邪方药合用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3.1 益气活血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3.1.1 益气活血的水蛭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3.1.2 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3.1.3 其他益气活血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3.2 清热养阴活血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3.2.1 脉络宁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3.3 其他扶正祛邪合用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讨论
    1 临床疗效分析
        1.1 有效治法筛选
        1.2 有效方药筛选
        1.2.1 扶正方药筛选
        1.2.2 祛邪方药筛选
        1.2.3 扶正祛邪合用方药筛选
    2 安全性分析
        2.1 不良反应分析
        2.2 恶化/病死情况分析
    3 统计结果稳定性分析
    4 优势治法、推荐方药筛选
    5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病机假说
    6 影响系统评价结论的可能因素
        6.1 纳入研究质量
        6.2 发表性偏倚
        6.3 临床异质性
        6.4 待评价研究
        6.5 证候诊断标准及疗效评价体系
    7 后续研究
        7.1 动态更新系统评价
        7.2 有待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
        7.3 推广应用系统评价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查新报告
附录1 文献检索与选择结果一览表
附录2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统计结果一览表
附录3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纳入研究基本特征一览表
附录4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待评价研究基本情况一览表
附录5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排除研究基本情况一览表
详细摘要

(2)紫外线照射充氧液体输注综合治疗肺心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和方法
结果和讨论

(3)缺血中风中医综合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中风病病因病机及其现代研究
    第一节 中风病病因病机
    第二节 中风病的病因病机及证候的现代研究
    第三节 缺血中风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的研究
第二章 缺血中风中医治法述评
第三章 缺血中风综合治疗近况分析
    第一节 缺血中风的中医综合治疗
    第二节 缺血中风的西医综合治疗
    第三节 缺血中风的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
    第四节 小结与展望
第四章 609例缺血中风住院患者及其中医综合治疗回顾性分析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二节 研究结果
    第三节 分析与讨论
    第四节 问题及设想
第五章 急性缺血中风患者75例中医综合治疗随机对照试验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二节 研究结果
    第三节 分析与讨论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中风病中医诊断标准
    附录二、 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试行)
    附录三、 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
    附录四、 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
        附件一 伴发疾病的评分
        附件二 既往史的评分
        附件三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附录五、 缺血中风诊疗规范
    附录六、 中风病早期康复指导
致谢

(4)缺血中风中医综合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第一章 中风病病因病机的理论复习
    第一节 中风病的病因病机
    第二节 气虚血瘀是缺血中风常见的病机
第二章 缺血中风的治疗现状
    第一节 中医治疗
    第二节 西医治疗
    第三节 康复治疗
    第四节 综合治疗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急性缺血中风气虚血瘀型患者60例随机对照试验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二节 研究结果
    第三节 分析与讨论
第四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中风病中医诊断标准
    附录二 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试行)
    附录三 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
    附录四 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
    附录五 缺血中风(脑梗塞)诊疗规范(内部资料)
    附录六 中风病早期康复指导(内部资料)
致谢

(5)中药“脊髓康”抑制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及促进GAP-43蛋白表达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祖国医学对脊髓损伤的认识
        1.1 病因病机
        1.2 治则治法
        1.3 中医药应用研究进展
    2 现代医学对脊髓损伤的认识
        2.1 流行病学研究
        2.2 继发性脊髓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
        2.3 脊髓损伤的分类
        2.4 脊髓损伤的症状及体征
        2.5 脊髓损伤的诊断及相关检查方法
        2.6 脊髓损伤的治疗进展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1 研究目的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动物
        2.2 实验相关仪器
        2.3 实验相关试剂及溶液配置
        2.4 方法
        2.5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行为学评价结果
        3.2 TUNEL法细胞凋亡检测结果
        3.3 GAP-43蛋白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4 讨论及体会
        4.1 “脊髓康”方解
        4.2 本实验结果讨论
        4.3 本研究的课题来源及创新之处
        4.4 存在问题及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紫外线照射充氧液体输注综合治疗肺心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中医优势治法方药研究[D]. 李可建.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7(05)
  • [2]紫外线照射充氧液体输注综合治疗肺心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 王振升,孙英华,王莉,陈红兵. 中华理疗杂志, 2001(06)
  • [3]缺血中风中医综合治疗研究[D]. 肖书平.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1(01)
  • [4]缺血中风中医综合治疗研究[D]. 陈党红.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2(02)
  • [5]中药“脊髓康”抑制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及促进GAP-43蛋白表达的实验研究[D]. 顾晓林.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3)

标签:;  ;  ;  ;  ;  

紫外线照射氧合输液综合治疗肺心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