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株真菌鉴定及结果分析

180株真菌鉴定及结果分析

一、180株真菌鉴定及结果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启虔[1](2021)在《基于真菌固定化技术的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研究》文中认为多环芳烃是我国土壤中典型的有机污染物,该类化合物具有潜在的致癌、致突变能力,对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真菌因其多元的氧化酶系在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方面显示出了巨大潜力,但是在对污染物进行降解和转化中,真菌与土壤中的细菌是如何相互作用影响这一过程的,尚不清楚。另外,在实际应用中,将外源真菌接种于污染土壤中存在竞争力弱、难存活、有效浓度低等问题,这大大限制了其规模化应用。因此,需厘清真菌修复过程中真菌和土着细菌之间的作用关系,加深真菌降解和转化污染物的机理认识,同时,开发增强真菌在土壤中的适应力、竞争力和降解能力的技术和产品,对真菌修复走向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以上问题,首先,本文从真菌培养基质和生产工艺两个方面入手,发展了新型的真菌固定化技术,开发了土着真菌强化修复制剂,并将其接种至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中,系统探讨了生物修复的效果和机理。其次,采用DNA-稳定同位素探针技术,对真菌修复过程中土壤功能细菌的种群结构和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可为全面了解多环芳烃真菌修复的过程和机制提供理论依据。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从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获得23株多环芳烃降解真菌(编号FLQ-1至FLQ-23),分别来自子囊菌门、接合菌门和担子菌门。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 FLQ-4和Rigidoporus vinctus FLQ-16对液体培养基内的多环芳烃的去除效果最佳,它们对初始浓度为50 mg/L菲的去除效率分别达到94.6%和96.3%;对初始浓度为20 mg/L苯并(a)芘的去除效率达到90.7%和92.7%。测试菲在培养体系中各组分中的分布结果表明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 FLQ-4对菲的降解主要在细胞内进行,而Rigidoporus vinctus FLQ-16对菲的降解主要在细胞外进行。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 FLQ-4相较Rigidoporus vinctus FLQ-16具有更宽的适宜p H范围和更高的盐耐受能力,因此可能更适宜作为污染土壤修复材料。(2)以Rigidoporus vinctus FLQ-16为研究材料,从培养基质和生产工艺两方面对优化包封真菌技术进行初步探索。培养基质中添加共代谢底物ABTS,将有助于提高Rigidoporus vinctus FLQ-16的漆酶酶活和菲去除能力。固定化过程中,海藻酸钠的最佳浓度为3%,氯化钙的最佳浓度为4%。接种量和干燥时间只影响菌丝在载体上面的生长速度,而未对漆酶酶活和菲去除率带来显着影响。包封真菌的扫描电镜表征显示,海藻酸钙水凝胶层可以有效的将培养基质与外界隔离,却不影响真菌在内部的生长迁移,且穿透凝胶层与环境接触的菌丝并未破坏凝胶层结构。(3)利用包封真菌技术,成功的将真菌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 FLQ-4定殖于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真菌修复30天后,对土壤中的菲去除率达76.3%。扩增子测序结果表明,生物刺激和生物强化处理均显着提高了土壤中细菌的多样性,以变形菌门群落的丰度增加最为明显。来自γ-变形杆菌门的Rhodanobacter和Pseudomonas分别为生物强化处理和生物刺激处理组中被显着富集的优势菌种。我们推测土壤中的γ-变形杆菌可能与真菌通过共代谢方式参与到多环芳烃的降解过程。(4)通过DNA稳定同位素探针技术对真菌修复过程中土着菲降解功能细菌进行识别并对其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分别来自7个属(鞘氨醇单胞菌属、鞘氨醇杆菌属、食酸菌属、马赛菌属、黄杆菌属、贪铜菌属、气微菌和未分类的噬几丁质杆菌属),共15个OTUs富集于重层DNA。在真菌生物强化过程中,随着菲去除率的增大,土着菲降解功能细菌的数量和多样性均显着增加。研究还发现真菌生物强化能够以共代谢的方式促进来自变形菌门的土着功能细菌参与到多环芳烃的降解过程,因此我们推测多环芳烃的生物降解来自真菌和土着细菌的联合作用。而来自变形菌门的鞘氨醇单胞菌属在真菌修复多环芳烃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发展了新型应用于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修复的固定化真菌技术,并从土壤功能细菌的角度对真菌修复过程中污染物的降解转化机理进行初探,为进一步利用土着细菌与真菌之间的协同代谢机制,调节强化土着细菌的降解功能,开发和完善多环芳烃土壤生物修复技术打下理论基础。

吴金涛[2](2021)在《两株南海红树林根际土壤真菌的聚酮类次级代谢产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红树林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或河口潮间带等区域,是大陆陆地和海洋交错带的特殊生态系统。受海水周期性冲击和浸淹,其生态环境非常复杂,具有高盐、低氧、潮汐渐变、高温强光等特点。长期生活于其中的微生物为了适应红树林特殊的生存环境,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代谢途径,能够产生许多化学结构新颖同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从红树林来源的真菌中发现结构新颖、生物活性显着的次级代谢产物成为海洋天然药物研究的热点领域,对于海洋药物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工作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采用化学筛选和活性筛选相结合的手段,对一批红树林根际土壤真菌进行筛选,确定了其中一株菌株Fusarium sp.J3-2为研究对象,进行抗菌等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研究;第二部分,采用化学表观遗传修饰策略结合卤盐(NaBr)调控方法,对一株红树林根际土壤真菌Penicillium janthinellum HK1-6进行代谢调控,进而对调控产物进行分离研究。对于两株真菌的发酵粗提物,综合运用正反相硅胶柱层析、凝胶(Sephadex LH-20)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现代色谱分离技术对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获得单体化合物;综合运用核磁共振波谱(1H NMR,13C NMR,HSQC,COSY和HMBC等),质谱(ESI-MS等),紫外光谱(UV),红外光谱(IR)、圆二色谱法(ECD)等方法对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表征;最后采用抗菌、细胞毒、抗藤壶幼虫附着等生物活性评价模型,对单体化合物进行生物活性评价。本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综合采用抗菌活性筛选与化学筛选相结合的方法,从24株红树林根际土壤真菌中筛选获得1株目标真菌J3-2。该菌的粗提物显示出较强的抗菌活性,且代谢产物为醌类聚酮化合物。采用分子生物学结合形态学方法,鉴定真菌J3-2为镰刀属 Fusarium sp.真菌。(2)从真菌Fusarium sp.J3-2的PDB发酵产物中分离鉴定了 9个单体化合物,包 括 2 个 新 的 蒽 醌 类 化 合 物(11S)-1,4,7-trihydroxy-6-(1-hydroxyethyl)-2-methoxyanthracene-9,10-dione(1)和(11S)-1,6-dihydroxy-7-(1-hydroxyethyl)-3-methoxyanthracene-9,10-dione(2)、4 个萘醌类化合物(3~6)、1个噻吩类化合物(7)、1个烯酮类化合物(8)和1个苯并吡喃酮类化合物(9)。新化合物1对致病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ATCC 33591、29213、Enterococcus faecalis ATCC 51299 和E.faecium ATCC 35667 有中等抑菌活性,MIC值为均为25μg/mL,对S.aureu sATCC 43300有弱抑菌活性,MIC值为50μg/mL。化合物5对E.faecalis ATCC 51299有中等抑菌活性,MIC值为25μg/mL。化合物3具有弱细胞毒活性,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和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IC50值分别为48.87和41.23 μg/mL。化合物1~7均显示了一定的防藤壶Balanusamphtrite幼虫附着活性。(3)采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丁酸钠和DNA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5-氮杂胞苷(5-azacytidine)对能够产生嗜氮酮及三环聚酮化合物的真菌P.janthinellum HK1-6进行化学表观遗传修饰研究,发现该真菌在两种化学表观遗传修饰剂影响下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均发生了较大变化,尤其是当丁酸钠添加浓度为5 mmol/L时,该真菌代谢产物的变化最为显着。(4)采用丁酸钠添加浓度为5 mmol/L及NaBr浓度为30 g/L的PDB培养基对真菌P.janthinellum HK1-6进行大规模发酵,从中分离鉴定了 6个化合物(10~15),分别是1个嗜氮酮化合物(10)、1个三环聚酮化合物(11)、3个苯衍生物(12~14)以及青霉酸(15)。化合物10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对致病菌S.aureus ATCC 43300、33591、25923、29213、E.faecalis ATCC 51299 及E.faecium ATCC 35667 均有抑制作用,MIC值均为3.13μg/mL。化合物10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有细胞毒活性,IC50 值为 15.29μg/mL。综上所述,本论文以两株中国南海红树林根际土壤真菌Fusarium sp.J3-2和P.janthinellum HK1-6为研究对象进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研究,从中分离鉴定了 15个化合物,主要为聚酮类化合物,部分化合物具有抗菌、细胞毒及防藤壶幼虫附着活性。本研究为海洋药物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及海洋活性物质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基础。

徐悦[3](2021)在《大兴安岭森林凋落物真菌及其纤维素降解活性》文中提出纤维素以各种形式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真菌是生物降解纤维素主要承担者,生物手段降解纤维素对环境更为友好。大兴安岭森林凋落物中未被描述的真菌有待开发利用,其纤维素降解活性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初步鉴定凋落物真菌,并筛选具有纤维素降解活性的菌株,优化其发酵产酶条件,对活性好的菌株加以进一步的鉴定,具体如下:比对供试真菌的内部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初步鉴定相似度≤98.5%的真菌共51株,绝大多数隶属于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子囊菌门(Ascomycota)的7个纲,18个目,25个科,46个种。刚果红染色试验发现8株供试真菌具有纤维素降解活性,进一步采用滤纸崩解能力测试与测定菌株内切葡聚糖酶、外切葡聚糖酶与β-葡萄糖苷酶的酶活力的方法,筛选得到的3株真菌。选择6种碳源及5种氮源,利用单因素方差法,分别筛选这3株菌的最适碳源与氮源。得到菌株SGSF091、SGSF173、SGSF303的最适碳源分别为玉米芯粉、微晶纤维素、麸皮,该3株菌最适氮源均为蛋白胨。在此发酵条件下,菌株SGSF091三种酶活力分别为0.70、0.62和0.47 U/m L;菌株SGSF173为0.60、0.53与0.19 U/m L;菌株SGSF303为1.03、0.52和0.26 U/m L。对以上3株真菌进行形态学、生理学及系统发生学研究。形态学与多基因系统发生研究结果,支持菌株SGSF303不同于已知菌种,命名为长孢阿泽拉霉(Arxiella longispora sp.nov.)。其诊断特点为产生长的舟形分生孢子,长度最大超过20μm,平均大小为14–22×3–4μm。菌株SGSF091为Flammeascoma属真菌,菌株SGSF173为炭角菌属(Xylaria)真菌。本研究为大兴安岭林下真菌资源的利用奠定基础,进一步丰富了凋落物中可培养真菌的种类,同时为纤维素资源的利用提供3株备选菌株。

邱天艺[4](2021)在《大兴安岭森林凋落物可培养真菌分离鉴定及物质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在大兴安岭地区分离森林凋落物可培养真菌,并发现可培养真菌的生物活性及其抗菌代谢物,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凋落物真菌资源提供备选菌株。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凋落物样品进行分离培养,分子生物学和形态学方法找到未被描述过的、可培养的真菌,然后测试它们的抗菌活性、抗氧化活性与纤维素降解活性,对具有抗菌活性的真菌进行代谢物分离与鉴定。本研究共分离培养了70株真菌,经过分子生物学初步鉴定,它们隶属于3个门,9个纲,14个目,22个科,57个分类单元。其中内部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的相似性在98.5%以下的真菌有21株,被确定为目标真菌。本研究利用4种不同培养基对21株目标真菌进行小量发酵与提取物制备,筛选了它们的抗菌活性与抗氧化活性;打孔药剂扩散法测试5种供试微生物的抗菌活性,清除自由基法测试抗氧化活性;其中17株真菌表现了抗菌活性,8株真菌表现了抗氧化活性。通过刚果红染色法,发现4株真菌具有纤维素降解活性。选取菌株SGSF409、SGSF450和SGSF449作为进一步分离代谢产物的目标菌株。对菌株SGSF449做了进一步的形态学与系统发生学分析,确定其为一个疑似真菌新物种。本研究对菌株SGSF450、SGSF409和SGSF449扩大了发酵体积,利用不同的层析技术,分离、鉴定了4个化合物。确定了3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是6,9-表氧基-7,22-二烯-3-麦角甾醇(SGSF409B),9-二十一烯酸(SGSF450A)和4,6,8-三羟基-7-甲氧基-3-甲基二氢异香豆素(SGSF449A),同时测试了SGSF409B和SGSF449A的最小抑菌浓度。在大兴安岭地区森林凋落物中有丰富的真菌资源。本研究分离得到具有抗菌活性的真菌17株,具有抗氧化活性的8株,具有纤维素降解活性的4株,鉴定了3个真菌代谢物,为日后进一步开发利用大兴安岭凋落物真菌奠定了基础。

刘春雨[5](2021)在《五株微生物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微生物指的是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它包括原核类的放线菌,真核类的真菌等。微生物生产的抗生素在人类医药事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其中放线菌和真菌物种丰富,易于培养,生长周期短,是发现活性显着、结构多样、骨架新颖的先导化合物的重要资源。内生真菌是指在其生活史的一定阶段或全部阶段,生活于健康组织和器官的细胞间隙或细胞内而不会引起宿主任何明显病害症状的一类真菌,地衣和苔藓作为一种特殊生境来源的低等植物,其内生真菌更有潜力产生结构类型新颖,作用靶点独特的天然产物;地衣放线菌和动物共生真菌作为一类研究较少的新型资源,在不断的被研究者关注。本文从湖泊土壤以及蚯蚓中共纯化获得12株真菌,部分真菌次级代谢产物表现出细胞毒及抗菌活性,选取其中6株真菌作为系统分离菌株。对五株微生物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进行了系统研究。根据前期的生物活性初筛及化学组分分析结果,选择了Penicillium sp.(No.0141a)、Streptomyces sp.(No.0630c)、Penicillium sp.(No.L-7-2)、Aspergillus tubingensi(No.SQ10)和Hypocrealixii(No.BQ3)五株微生物,进行放大发酵,乙酸乙酯提取。其中Streptomyces sp.(No.0630c)基于OSMAC策略,选择YMG培养基放大发酵。对五株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的粗提物分别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ODS柱色谱、中低压柱色谱以及高效液相柱色谱等分离纯化技术进行系统分离,共得到58个化合物,其中新化合物有13个。综合运用核磁共振、质谱、ECD计算等方法确定了化合物的平面结构和立体构型。从地衣放线菌Streptomycessp.(No.0630c)的YMG产物中分离到了 9个化合物,包括3个蒽酮类化合物(1-3)和6个生物碱类化合物(4-9),其中1为新化合物,并根据结构特征对其生物合成途径进行合理推测。细胞毒活性追踪结果表明,蒽酮类化合物1-3是该菌株表现细胞毒活性的主要原因。同时抑制细菌活性实验表明,化合物2-4表现出明显的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的活性,化合物4还具有一定的抗大肠杆菌E.coli的活性。从地衣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No.0141a)的大米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了 3个化合物,包括1个苯并聚酮类化合物(10)和1对新的聚酮类化合物(11-12),对其进行细胞毒性和抗真菌活性评价,遗憾的是均无检测到活性。从苔藓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No.L-7-2)的大米培养基中共分离得到30个化合物,包括11个生物碱类化合物(13-23)、9个萜类化合物(24-32)、9个酮类化合物(33-41)和1个氧化甾体类化合物(42),其中包括7个新化合物(16,17,22-26)。细胞毒活性追踪结果表明,化合物14是该菌株表现细胞毒活性的主要原因,同时化合物18和42也表现出中等强度的细胞毒活性。检测新化合物的抗真菌、抗炎活性,结果对野生型的白色念珠菌SC5314没有效果,通过检测化合物在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中NO生成抑制作用中,化合物17、22、23表现出中等强度的NO生成抑制作用。从蚯蚓共生真菌Aspergillus tubingensi(No.SQ10)的大米培养物中共得到了11个酮类化合物(43-56),包括3个新化合物(43-45),并对化合物43-45,48,55-56进行了细胞毒活性研究,结果显示均无表现出明显活性。蚯蚓共生真菌Hypocrealixii(No.BQ3)目前已完成该菌株发酵工作,并且检测到该菌株粗提物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活性,对人的前列腺癌细胞PC3及肺腺癌细胞A549的半数抑制率(IC50)分别为7.2,6.7μg/mL,构建粗提物的可视化分子网络图谱,目前从中获得两个化合物(57-58)。本文对五株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发现了部分新的次级代谢产物,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示我们需要采用一定的生物技术手段对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进行进一步挖掘。

何青[6](2021)在《蒙古柳根部内生真菌耐盐碱特性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壤盐碱化限制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蒙古柳(Salix 作为盐碱地上自然生长的木本植物,因其具有耐盐碱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盐碱地研究中。蒙古柳根系中含有大量的内生真菌,了解蒙古柳根部内生真菌与其共生植株耐盐碱性的关联,有利于进一步深入研究蒙古柳的耐盐碱机理,为充分利用内生真菌资源促进盐碱地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蒙古柳根系组织为研究对象,通过分离、鉴定和筛选获得耐盐碱性较强的蒙古柳根部内生真菌,优化真菌生长条件用于菌种侵染试验,分析耐盐碱内生真菌对蒙古柳的促生耐盐效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确立了蒙古柳根部内生真菌诱导培养的最佳消毒条件为:75%乙醇消毒10 s、30%H2O2再消毒30 s,内生真菌的出菌率可达41.7%;最佳诱导培养基为PDA培养基,诱导率为50%。2、从蒙古柳根部组织中共分离鉴定得到6属7种内生真菌,即Arthrinium sp.、Nigrospora sp.、Talaromyces variabilis、Trichoderma harizianum、Penicillium expansum、Paraphaeosphaeria Talaromyces variabilis。3、内生真菌盐碱耐受性研究发现,蒙古柳可培养内生真菌耐盐不耐碱,其中Arthrinium sp.菌株对盐的耐受性最强,Talaromyces variabilis菌株的耐盐性较小。低盐促进真菌生长,高盐抑制真菌生长,这种低盐促进作用可能与菌丝体细胞的活性氧清除机制有关。4、培养条件优化结果表明:4种真菌生长的最适温度均为25℃。Nigrospora sp.和Arthrinium sp.菌株,在可溶性淀粉与蛋白胨培养基上生长较好,Talaromyces variabilis和Trichoderma harizianum菌株在葡萄糖与酒石酸铵培养基上生长较好。Nigrospora sp.菌株生长的最适pH为8,最佳添加物为肌醇;其余3种真菌生长的最适pH均为7,最佳添加物为维生素B1。5、内生真菌接种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的4种内生真菌能通过提高植物生物量、根冠比、株高、叶片数、平均根直径和平均根长来提高蒙古柳的耐盐性。Arthrinium sp.菌株的促生作用最强,Talaromyces variabilis菌株最弱。综上所述:蒙古柳根部内生真菌Nigrospora sp.、Arthrinium sp.、Trichoderma harizianum和Talaromyces variabilis具有耐盐特性。盐胁迫下,4种真菌均能够提高蒙古柳的生长量和生物量,增强植株的耐盐性。

董伟[7](2020)在《我国大豆种子携带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文中指出大豆起源于中国,至今已有5000年的种植历史。而大豆种子携带的微生物会影响种子贮存、种子萌发和健康,严重的会造成病害流行,影响农业生产。因此,对大豆种传病害进行快速检测和鉴定分析意义重大。本试验利用常规种子带菌检测技术对全国20个省份的67份大豆主栽品种的种子携带真菌情况进行鉴定;利用多重RT-PCR技术对全国疑似携带病毒的大豆种子进行大豆种子花叶病毒(SMV)和菜豆荚斑驳病毒(BPMV)检测;利用常规种子带菌检测技术对东北地区3个省份的14份大豆主栽品种种子携带细菌进行鉴定;同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来自东北地区3个省份的14份大豆主栽品种种子携带微生物的多样性,并将其与常规分离鉴定结果进行了联合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常规种子带菌检测技术并结合传统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对我国大豆种子携带真菌进行分离鉴定,取得结果如下:67份大豆样品共分离到2605个菌株,检测出27属56种,分离到的属包括镰孢菌属Fusarium、青霉属Penicillium、曲霉属Aspergillus、枝孢属Cladosporium、链格孢属Alternaria等,占总分离菌数的70%以上。在种子不同部位分离到的真菌比例不同、优势属相似,其中种子表面分离的最多,种皮其次,种子内部最少。种子表面分离到1963株真菌,优势属为镰孢菌属、曲霉属和青霉属,其分离频率分别为20.69%、10.40%和10.29%;种皮上分离到460株,优势属为镰孢菌属、链格孢属和曲霉属,其分离频率分别为5.34%、2.00%和1.65%;种子内部分离到182株,优势属为镰孢菌属、青霉属和链格孢属,其分离频率分别为2.46%、0.96%和0.81%。20个省份大豆种子带菌情况不同,山西省供试品种大豆种子表面携带平均真菌量最多,浙江省其次,新疆省最少;安徽省供试品种大豆种皮携带平均真菌量最多,江西省其次,浙江省最少;安徽省供试品种大豆种子内部携带平均真菌量最多,山西省其次,陕西省、甘肃省、新疆省最少;总体来说安徽省供试品种大豆种子携带平均真菌量最多,其次是山西省,新疆省最少。2.病毒和细菌常规检测到的比较少:仅在黑龙江省、安徽省、江苏省、辽宁省的部分样品中检测到了SMV,并未检测到BPMV;东北三省14份大豆种子携带细菌研究发现,可分离到的细菌资源较少,其中分离频率较高的是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泛菌属Pantoea和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不同来源大豆种子携带细菌种类和数量差异不大。3.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我国大豆种植面积最大的东北三省主栽种子携带微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种子携带微生物差异较大,鉴定到真菌类群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占真菌群落的75%以上;细菌类群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蓝藻门Cyan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占细菌群落的95%以上。共检测并鉴定出4门21纲55目110科180属真菌,主要为枝孢属Cladosporium、链格孢属Alternaria、Boeremia等;检测并鉴定出22门37纲86目171科418属细菌,主要为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ium、鞘氨醇单孢菌属Sphingomonas和金色单胞菌属Aureimonas等。其中可观察真菌物种为1000左右,可观察细菌物种为1400左右,整体来说大豆种子携带细菌多样性高于真菌。吉林省大豆种子携带微生物更为丰富、均匀,黑龙江省次之,辽宁省所含真菌和细菌物种多样性最低。4.通过常规检测技术和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分析东北地区大豆主栽品种种子携带微生物多样性的结果发现:高通量测序技术能够检测到10倍于常规检测的真菌属和70倍的细菌属,而且高效迅速获得检测结果。利用常规种子带菌检测技术共鉴定出17个属真菌,6个属细菌,其中辽宁省大豆种子带真菌量最多,吉林省的种子带细菌量最多;而高通量测序技术共鉴定出180个属真菌和418个属细菌,其中吉林省大豆种子带菌量最多,黑龙江省其次,辽宁省最少。高通量测序技术不仅可以高效迅速全面的对大豆种子携带微生物的多样性进行分析,而且有利于全面分析种子携带微生物的种类,为种子健康检测和农业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刘金鑫[8](2020)在《黑龙江省水稻立枯病菌的种群结构及遗传多样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粮食作物之一。水稻栽培中经常遭受多种病原菌侵染为害如水稻立枯病,严重影响了水稻秧苗的生产。作为我国东北地区水稻重要产区,黑龙江省由于特殊的寒地冷凉条件导致水稻立枯病成为水稻苗期最严重的病害。有效控制黑龙江省水稻立枯病病害的前提和基础是明确致病菌的种类及分布。因此,本研究从黑龙江省水稻的主栽地区采集水稻立枯病病样,进行分离并鉴定,在此基础上对优势菌株的抗药性以及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其结果将对黑龙江省水稻立枯病的防治提供重要理论依据,有针对性地指导田间生产。本文对来自黑龙江省10个水稻主产地区哈尔滨、齐齐哈尔、鸡西、双鸭山、牡丹江、伊春、黑河、佳木斯、绥化和大庆的病样进行了分离和鉴定,共分离获得225株水稻立枯病菌。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9种病原真菌,分别为尖镰孢(Fusarium oxysporum)108株,占比48.0%、轮枝镰孢(F.verticillioides)26株,占比11.6%、三线镰孢(F.tricinctum)18株,占比8.0%、芳香镰孢(F.redolens)15株,占比6.7%、木贼镰孢(F.equiseti)14株,占比6.2%、腐皮镰孢(F.solani)14株,占比6.2%、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15株,占比6.7%、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9株,占比4.0%、缩窄弯孢(Curvularia coatesiae)6株,占比2.6%。其中,尖镰孢为黑龙江省水稻立枯病菌优势种群。此外,链格孢和缩窄弯孢作为水稻立枯病的病原菌在中国东北地区首次被发现。针对黑龙江省水稻立枯病菌优势种群的74株尖镰孢单孢株,开展了致病力及对常用化学药剂多菌灵、咪鲜胺和咯菌腈的室内敏感性测定,结果发现:黑龙江省水稻立枯病菌优势种尖镰孢大多为中等致病力菌株;多菌灵在有效剂量达10μg/m L时,菌株均在中抗以上,无敏感菌株,表明黑龙江省水稻立枯病优势菌株对多菌灵已产生了抗药性,不适合在该地区应用;咪鲜胺的EC50平均值为13.4562μg/m L;咯菌腈的EC50平均值为0.3393μg/m L,远小于咪鲜胺的平均EC50值。也就是说,咪鲜胺和咯菌腈均可抑制水稻立枯病的发生,但咯菌腈更适合在该省作为防治水稻立枯病的有效药剂进行推广。本研究采用SSR标记技术评估了74个黑龙江省不同地理来源的水稻立枯病菌优势种单孢株的遗传多样性,从22对SSR引物中筛选出14对引物进行扩增,以相似系数0.79为界,将来自不同地区的74株尖镰孢群体划分成9个类群。分子方差(AMOVA)分析表明,尖镰孢群体与地理来源、致病力和对多菌灵的敏感性(10μg/m L)之间均存在显着相关性。不同地理来源的种群间存在很大程度的遗传分化(Fsp=0.374),说明黑龙江省不同地理来源对水稻立枯病优势菌株群体分化有显着影响。

赵会长[9](2020)在《盾壳霉基因组学及其重寄生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盾壳霉(Coniothyrium minitans)是植物病原真菌核盘菌属真菌(Scelrotinia spp.)的专一性重寄生真菌,由于其对动植物安全且与核盘菌所需生长环境一致,是防治作物菌核病的重要生防真菌。本文通过二代、三代测序技术,对盾壳霉ZS-1菌株进行了全基因组de novo拼接;并结合盾壳霉与核盘菌接触不同时期RNA_seq数据,分析了盾壳霉重寄生机制进行。主要结果如下:1.本文获得盾壳霉组装基因组大小为39.77 Mb,预测转录基因11437个,编码蛋白11437个。全基因组进化分析显示,盾壳霉与球孢菌(Paraphaeosphaeria sporulosa)基因组进化亲缘关系最近。ITS多序列比对分析可知,两种真菌的ITS碱基差异主要T、C碱基的不同。基因组组分分析显示,盾壳霉和球孢菌等两种真菌基因组转录的snc RNA和t RNA等非编码RNA的数目和种类分布较为相似;二者编码的sn RNAs数目与3种木霉菌(Trichoderma spp.)的数目接近,少于其它所分析真菌基因组编码的数目;而t RNA数目少于本研究中所分析的木霉菌和大部分病原真菌。2.比较分析了盾壳霉ZS-1与38株其它真菌基因组在碳水化合物酶类(CAZymes)、分泌蛋白、转运子和编码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等方面的异同。盾壳霉编码CAZymes中的细胞壁降解酶在盾壳霉降解核盘菌细胞壁扮演重要的角色。盾壳霉基因组编码细胞壁降解酶类与同目(order)真菌在种类分布上具有显着目属特异性;其中盾壳霉中植物细胞壁降解酶类(PCWDE)均有相同的分布趋势,然而基因组中的真菌细胞壁降解酶类(FCWDE)的种类分布不一致,不具有目属特异性。盾壳霉编码的24个铜依赖的裂解多糖单氧化酶(AA9),相对于3种木霉菌(Trivi2、Triha1和Triat2各编码3个)、2种核盘菌(Sclsc2和Sclbo1各编码6个)、3种灰葡萄菌(B05.10、Bc DW1和Bc T4各编码10个)编码数目呈现显着的扩张。与木霉菌基因组编码的CAZyme相比,盾壳霉在AA9、AA7、GH5、GH35、GH43、PL1、PL3等偏向于PCWDE的CAZyme家族上的数目增多,而木霉菌则在GH18、GH55、GH64、GH71、GH75、GT69、GT70、PL20等家族的CAZyme数目显着扩张。盾壳霉的生命活动的过程,涉及大量的物质转运,转运子尤其是MFS和ABC家族转运子蛋白在生物体物质转运过程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研究表明盾壳霉产孢和重寄生过程中,转运子活性(transporter activity,GO:0005215)分子功能和转运(GO:0006810)生物过程相关基因表达显着富集(P≤0.05)。单羧酸转运蛋白(Moncarboxylate Transporter,MCT)数目在盾壳霉(16个)、球孢菌(18个)以及3种木霉菌基因组呈现明显的扩展。ABC转运子家族的重金属转运蛋白数目(7个)与本文中所分析的其它真菌(编码3-4个)相比呈现显着的扩张。分泌蛋白是一类分泌到细胞外参与生命活动重要蛋白质。预测盾壳霉基因组编码胞外分泌蛋白948个,占编码蛋白总数的8.29%,与文中分析的其它真菌相比在蛋白占比上没有显着性差异;进一步研究表明它们都具有胞外分泌特性。盾壳霉胞外分泌蛋白主要集中在催化活性(Catalytic activity)、碳结合(Carbohydarate binding)和抗氧化活性(Antioxidant activity)等分子功能以及碳代谢(Carbohydrate metabolic process)和多糖代谢(Polysaccharide metabolic process)等生物过程。结合基于LCMS/MS的蛋白质鉴定结果,从盾壳霉基因组中克隆了6个编码效应子类似分泌蛋白基因,分别在核盘菌中表达引起核盘菌菌落形态的差异,且菌落形态不稳定;而去除了信号肽序列的CDS在核盘菌中表达转化子间菌落形态差异不明显。盾壳霉编码的效应子类似蛋白基因表达影响寄主的菌落表型,推测盾壳霉分泌蛋白在重寄生作用过程发挥重要的功能。真菌合成的聚铜化合物由在基因组上成簇存在编码的一系列聚酮合酶重复脱羧合成,部分具有显着的抗细菌(ABS)或抗真菌活性(AFS),是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盾壳霉基因组预测编码6个PKS基因簇,其数目显着少于近缘属真菌球孢菌(16个)和所有其它分析的植物病原真菌(12-16个)和生防真菌(12-20个)编码的个数,但是多于灰葡萄菌Bc T4基因组编码的4个PKS基因簇。3.盾壳霉全生长发育可大致分为分生孢子(Cop)、分生孢子萌发期(Spg)、菌丝生长期(Myp)、菌丝生长后期/分生孢子器产生前期(Lmy)和分生孢子产生成熟期(Com)等5个时期,基于RNA-seq分析了盾壳霉分生孢子萌发期、菌丝生长期和产孢期的基因调控机制。在分生孢子萌发期,盾壳霉在蛋白翻译、氧化磷酸化、氨基酸相关酶类、细胞骨架、能量代谢、谷胱甘肽代谢等通路(KEGG pathway)显着富集(P≤0.05)。在菌丝生长阶段,信号和细胞过程、氮代谢、酪氨酸代谢、外泌体、碳水化合物代谢、转运子以及转运等相关通路显着富集(P≤0.05)。而碳水化合物代谢、其它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淀粉和糖代谢、转运子、丙酮酸盐、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通路(P≤0.05)则被显着富集参与盾壳霉分生孢子的产生。4.为更好地明确盾壳霉寄生核盘菌的生物学过程,解析了盾壳霉菌丝与核盘菌菌丝接触0 h、4 h和12 h等三个时间点RNA-seq数据。与二者刚接触时期相比,盾壳霉在寄生核盘菌的4 h和12 h,分别有622个和875个基因显着上调表达,共有上调表达443个。盾壳霉在“感知”到核盘菌存在时,上调自身多个相关基因参与重寄生过程。细胞通讯(GO:0007154)、应激生物过程(GO:0065007)、转运子(GO:0006180)、底物定位过程(GO:0051179)、杂环化合物和有机物生物合成过程在盾壳霉与核盘菌接触早期的4 h和12 h分别与0 h比较中显着富集(P≤0.05)。基于以上生物过程与分子功能可以推测,盾壳霉在接触核盘菌后,通过信息的交流(GO:0007154)识别核盘菌,提高与有机环状化合物结合(GO:0097159)、杂环有机化合物结合(GO:1901363)、小分子物质结合(GO:0036094)、药物结合(GO:0008144)、蛋白结合(GO:0005515)和离子结合(GO:0043167)等结合以及转运子活性(GO:0005215)相关基因的表达,并且水解酶活性(GO:0016787)相关基因表达在12 h显着富集(P≤0.05)。盾壳霉基因组编码中大部分涉及到了编码细胞壁降解酶类、转运子、分泌蛋白和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的DEGs,在盾壳霉接触核盘菌早期显着上调表达。在另一方面,在盾壳霉重寄生核盘菌过程中,核盘菌也有相应的应答反应,如核盘菌中有关创伤修复氧化还原过程(GO:0055114)、芳香族氨基酸合成过程(GO:0009073)和分支酸盐生物合成途径(GO:0009423)等生物学过程以及氧化还原活性(GO:0016491)、耐热耐压应激(GO:0006950,GO:0009408)、胆碱脱氢酶活性(GO:0008812)和氧化应激(GO:0016884)等功能相关基因表达被显着抑制。与此同时,核盘菌中苯丙氨酸合成通路以及其涉及到莽草酸产生相关基因表达在盾壳霉早期寄生的核盘菌中被显着抑制。5.核盘菌菌丝接触盾壳霉后,核盘菌诱导坏死蛋白(Ss NEP2)基因Ss NEP2表达显着增强,通过ATMT技术获得了该基因在核盘菌中沉默转化子。研究发现该基因在核盘菌中沉默可以提高其对盾壳霉的抵抗能力,沉默转化子菌核显着诱导盾壳霉分生孢子的萌发;然而因沉默转化子被盾壳霉寄生能力的下降,盾壳霉在核盘菌菌丝上分生孢子的产生数目显着降低。由此可知,盾壳霉抑制核盘菌中莽草酸合成基因表达以及诱导核盘菌Ss NEP2基因表达,可能都是盾壳霉重寄生作用的一个影响因素。推测莽草酸和Ss NEP2影响盾壳霉重寄生核盘菌过程。总之,盾壳霉寄生核盘菌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涉及到盾壳霉或核盘菌中多个生物学过程以及基因变化的双向调控过程。本研究对盾壳霉全基因组测序及分析,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盾壳霉生长、发育、寄生等生物学特性等提供了平台,同时为从盾壳霉中挖掘相关的基因资源和次生代谢产物资源奠定了基础。

张珂珂[10](2020)在《深圳地区植物微型真菌分类鉴定及其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文中提出真菌分类鉴定具有动态更新特性,真菌作为巨大潜力的微生物资源,需要被挖掘和充分利用。深圳地区具有真菌适宜生长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气候湿润,植被覆盖广阔,潜藏的植物真菌种类数量不可小觑。然而根据文献的检索和调研该地区真菌鉴定分类工作较少,真菌名录尚不完善,对真菌资源的开发利用较为浅显。因此拟对深圳地区植物微型真菌的分类、物种多样性及其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学活性进行研究,该项目的研究对深圳地区植物微型真菌鉴定和分类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可明确植物微型真菌物种多样性并填补真菌的相关名录,并探究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种类及活性和为真菌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相关的研究资料。本研究采集了分布在深圳不同地区的植物叶片、枝条及腐烂树皮等真菌样本,通过解剖镜和光学显微镜观察了真菌子实体、子囊、子囊孢子、分生孢子等其他真菌结构,直观的了解了不同真菌的形态特征。通过相机复合显微镜测量了以上结构的大小,通过计算获得平均数值以便准确描述。利用基因组提取及PCR实验技术获得了ITS、LSU、SSU、TEF-1的双方向序列,通过BLAST序列比对、Bioeidt序列编辑、Mafft数据分析、Alteralignment数据对齐、Clustal X文件转换等一系列数据整理和处理后,经raxml GUI v.1.3获得最大似然法进化树,Mr Bayes v.3.0b4获得贝叶斯分析法进化树,PAUP v.4.0 BETA获得最大简约法进化树。三者进化树计算数值整合到最大似然法进化树中,作为最终真菌分类依据,由Fig Tree v.1.4.0软件查看进化树相关信息。将鉴定的真菌新菌株通过发酵培养,取发酵液,通过液相质谱联用方法获得主要代谢产物信息。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分析(OPLS-DA)计算新菌株两两分组的差异代谢物信息,经过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数据富集和注释获得差异代谢物富集通路。通过纸片扩散法检测发酵液的抗MRSA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07个样本中可产生真菌子实体的样本有87个,经单孢分离后成功获得可培养菌落的样本有52个,真菌样本分别属于格孢腔菌目、葡萄座科、拟盘多毛孢菌属、假性小毛球菌属、短柄霉属、拟茎点霉属、球腔菌属、棘壳孢菌属、曲霉菌属、砖格丝孢菌属、Lichen类。其中发现三株真菌新菌种49A命名为Phaeosphaeria chinensis,编号51命名为Melanomma chinensis,编号52命名为Dictyosporium shenzhenense。三者次级代谢物主要包括酚酸类、生物碱、木脂素和香豆素类、萜类等。Phaeosphaeria chinensis的次级代谢产物大多集中在对芳香族化合物的降解通路中,Melanomma chinensis真菌次级代谢产物在苯丙氨酸合成与分解通路中富集程度大且富集显着,菌株Dictyosporium shenzhenense中丙氨酸和谷氨酸合成分解通路富集显着。3株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可能均具有抗MRSA活性。本研究对深圳地区部分植物微型真菌种类及形态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索,补充了该地区植物微型真菌名录,展示出真菌种类的多样性。其次,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了3株植物微型真菌新菌种并命名;再次,探究了3株真菌新菌种的次级代谢产物,差异化合物及其通路富集;最后,通过纸扩散方法初步探索了3株真菌新菌种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抗MRSA活性,为植物微型真菌的研究提供了实验资料。

二、180株真菌鉴定及结果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80株真菌鉴定及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真菌固定化技术的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多环芳烃概述
    1.2 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
        1.2.1 微生物修复技术及其应用
        1.2.2 微生物修复机理
    1.3 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真菌修复
        1.3.1 真菌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机理研究
        1.3.2 真菌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应用研究
    1.4 微生物固定化技术
        1.4.1 固定化方法
        1.4.2 包封真菌技术
    1.5 研究目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2章 高效多环芳烃降解真菌的筛选与鉴定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土壤采集
        2.2.2 菲降解真菌的富集与分离
        2.2.3 产漆酶真菌的鉴定
        2.2.4 菌种鉴定
        2.2.5 漆酶活力测定
        2.2.6 多环芳烃降解能力的测定
        2.2.7 多环芳烃的分析
        2.2.8 真菌培养条件优化
        2.2.9 真菌对菲的去除方式
    2.3 实验结果
        2.3.1 多环芳烃降解真菌的分离纯化
        2.3.2 真菌漆酶酶活测定结果
        2.3.3 真菌多环芳烃降解能力
        2.3.4 真菌培养条件优化
        2.3.5 真菌对菲的去除方式
    2.4 分析与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包封真菌技术的开发与优化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培养基质的塑模
        3.2.2 真菌悬浊液的制备
        3.2.3 真菌的接种与包封
        3.2.4 真菌细胞包封技术优化
        3.2.5 包封真菌的微观形态
    3.3 实验结果
        3.3.1 包封真菌的形态特征
        3.3.2 培养基优化结果
        3.3.3 工艺参数优化结果
        3.3.4 包封真菌的电镜表征
    3.4 分析与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包封真菌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 FLQ-4 在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中的应用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的准备
        4.2.2 真菌生物修复实验
        4.2.3 土壤总DNA的提取
        4.2.4 扩增子测序及分析
        4.2.5 组间差异OTU的识别
        4.2.6 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提取与分析
    4.3 实验结果
        4.3.1 污染土壤中菲的去除
        4.3.2 细菌群落概况
        4.3.3 真菌群落概况
        4.3.4 显着富集于各处理组的细菌OTU
    4.4 分析与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稳定性同位素探针探究真菌修复过程中土着功能细菌的作用研究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土壤采集
        5.2.2 DNA-SIP微宇宙的建立
        5.2.3 DNA的提取和超离
        5.2.4 扩增子测序与分析
        5.2.5 多环芳烃的提取分析
    5.3 实验结果
        5.3.1 DNA-SIP微宇宙培养中菲的降解情况
        5.3.2 通过DNA-SIP识别NS处理组内的菲降解细菌
        5.3.3 通过DNA-SIP识别NSLS处理组内的菲降解细菌
        5.3.4 通过DNA-SIP识别NSTL处理组内的菲降解细菌
        5.3.5 不同生物修复处理组中菲降解细菌群落的变化情况
        5.3.6 菲降解菌与各生物修复过程中差异OTU的比较
    5.4 分析与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两株南海红树林根际土壤真菌的聚酮类次级代谢产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本研究分离鉴定的化合物
第一章 前言
    1 研究背景
        1.1 海洋来源真菌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概述
        1.2 红树林来源真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研究概述
        1.3 真菌的代谢调控策略
        1.3.1 OSMAC策略
        1.3.2 微生物共培养策略
        1.3.3 化学表观遗传修饰策略
    2 本论文研究内容与目的意义
第二章 真菌Fusarium sp. J3-2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1 引言
    2 结果与讨论
        2.1 红树林根际土壤真菌的筛选
        2.1.1 抗菌活性筛选结果
        2.1.2 化学筛选结果
        2.1.3 目标菌株J3-2的种属鉴定方法
        2.2 真菌Fusarium sp. J3-2次级代谢产物的结构鉴定
        2.3 化合物的生物活性评价
        2.3.1 抗菌活性
        2.3.2 细胞毒活性
        2.3.3 抗污损活性
    3 实验部分
        3.1 实验材料
        3.1.1 主要实验仪器与试剂
        3.1.2 生物样品
        3.2 实验方法
        3.2.1 培养基的配制方法
        3.2.2 真菌的筛选方法
        3.2.3 目标真菌J3-2的种属鉴定方法
        3.2.4 真菌Fusarium sp. J3-2的发酵与提取
        3.2.5 真菌Fusarium sp. J3-2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
        3.2.6 化合物的波谱数据
        3.2.7 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测试
    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真菌Penicillium janthinellum HK1-6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1 引言
    2 结果与讨论
        2.1 真菌P.janthinellum HK1-6的化学表观遗传修饰
        2.2 真菌P.janthinellum HK1-6次级代谢产物的结构鉴定
        2.3 化合物的活性评价
        2.3.1 抗菌活性
        2.3.2 细胞毒活性
    3 实验部分
        3.1 实验材料
        3.1.1 主要实验仪器与试剂
        3.1.2 生物样品
        3.2 实验方法
        3.2.1 真菌P.janthinellum HK1-6的化学表观遗传修饰条件摸索
        3.2.2 真菌P.janthinellum HK1-6的发酵与提取
        3.2.3 真菌P.janthinellum HK1-6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
        3.2.4 化合物的波谱数据
        3.2.5 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测试
    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和创新点
    1 结论
    2 创新点
综述: 化学表观遗传修饰策略调控真菌的次级代谢研究进展
    1 HDAC抑制剂的应用
    2 DNMT抑制剂的应用
    3 两种抑制剂共同作用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大兴安岭森林凋落物真菌及其纤维素降解活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纤维素及其利用
        1.1.1 纤维素
        1.1.2 真菌利用纤维素
        1.1.3 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
    1.2 大兴安岭森林凋落物真菌资源及其利用
        1.2.1 大兴安岭森林凋落物真菌资源
        1.2.2 大兴安岭森林凋落物真菌利用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试剂与仪器
        2.1.1 微生物材料
        2.1.2 培养基及溶液配制
        2.1.3 主要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真菌的保存与培养
        2.2.2 大兴安岭森林凋落物真菌的初步鉴定
        2.2.3 纤维素降解活性菌株筛选
        2.2.4 产酶条件对活性菌株的影响
        2.2.5 活性菌种的鉴定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3.1 大兴安岭森林凋落物真菌鉴定结果
    3.2 纤维素降解活性菌株筛选结果
        3.2.1 刚果红染色试验结果
        3.2.2 纤维素酶活力测定结果
        3.2.3 滤纸条崩解试验结果
    3.3 产酶条件对活性菌株的影响
        3.3.1 不同碳氮源对SGSF091 产酶影响
        3.3.2 不同碳氮源对SGSF173 产酶影响
        3.3.3 不同碳氮源对SGSF303 产酶影响
    3.4 纤维素降解活性菌株分类学研究结果
        3.4.1 活性菌株SGSF303 分类学研究
        3.4.2 待鉴定菌种
    3.5 分析与讨论
        3.5.1 纤维素降解活性真菌
        3.5.2 不同产酶条件对活性菌株产酶影响
        3.5.3 菌株鉴定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大兴安岭森林凋落物可培养真菌分离鉴定及物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真菌的研究概况
    1.2 大兴安岭森林真菌的研究概况
    1.3 真菌的生物活性
        1.3.1 抗菌活性和次生代谢产物
        1.3.2 抗虫活性
        1.3.3 抗氧化活性
        1.3.4 纤维素降解活性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基础材料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仪器
        2.1.3 试验试剂
    2.2 试验方法
        2.2.1 大兴安岭森林凋落物真菌的分离与培养
        2.2.2 来源于大兴安岭森林凋落物真菌的鉴定
        2.2.3 大兴安岭森林凋落物真菌活性的筛选
        2.2.4 目标菌株单体化合物的分离与制备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3.1 真菌分离鉴定结果
        3.1.1 真菌的ITS鉴定
        3.1.2 不同凋落物分解层真菌的来源分析
        3.1.3 不同样地中分离真菌的分析
        3.1.4 菌株的形态和系统发育学研究
    3.2 大兴安岭森林凋落物真菌的活性研究
        3.2.1 真菌提取物制备及其抗菌活性
        3.2.2 真菌纤维素降解活性初筛
        3.2.3 真菌清除自由基活性测试
    3.3 抗菌活性真菌化合物分离与鉴定
        3.3.1 提取物的扩大发酵
        3.3.2 化合物的分离与鉴定
        3.3.3 化合物最小抑菌浓度的测定
    3.4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五株微生物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综述)
    1.1 地衣来源微生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1.1.1 醌类
        1.1.2 聚酮类
        1.1.3 生物碱类
        1.1.4 萜类
        1.1.5 芳香醚类
        1.1.6 庚烯酮类
        1.1.7 其他类
    1.2 苔藓内生真菌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1.3 动物内生真菌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1.4 土壤真菌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1.5 结语
    参考文献
第2章 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2.1 前言
    2.2 土壤真菌的分离、纯化、鉴定及筛选
        2.2.1 土壤来源
        2.2.2 培养基
        2.2.3 实验仪器
        2.2.4 实验试剂
        2.2.5 分离纯化和鉴定
        2.2.6 菌株筛选
        2.2.7 筛选结果
    2.3 蚯蚓共生真菌的分离、纯化、鉴定及筛选
        2.3.1 蚯蚓来源
        2.3.2 培养基
        2.3.3 实验仪器
        2.3.4 实验试剂
        2.3.5 分离纯化和鉴定
        2.3.6 菌株筛选
        2.3.7 筛选结果
    2.4 总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3章 地衣放线菌Streptomyces sp.的化学成分研究
    3.1 前言
    3.2 新化合物1的结构鉴定
    3.3 已知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3.4 化合物1生物合成途径的推测
    3.5 化合物的生物活性评价
    3.6 实验部分
        3.6.1 放线菌材料
        3.6.2 主要测试仪器
        3.6.3 溶剂和试剂
        3.6.4 层析系统和显色剂
        3.6.5 提取和分离
        3.6.6 生物活性实验
    3.7 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
    3.8 总结与结论
    参考文献
第4章 地衣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的化学成分研究
    4.1 前言
    4.2 新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4.3 已知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4.4 化合物的生物活性评价
    4.5 实验部分
        4.5.1 真菌材料
        4.5.2 主要测试仪器
        4.5.3 溶剂和试剂
        4.5.4 层析系统和显色剂
        4.5.5 提取和分离
        4.5.6 生物活性实验
    4.6 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
    4.7 总结与结论
    参考文献
第5章 苔藓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的化学成分研究
    5.1 前言
    5.2 新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5.2.1 化合物Penicilluine A(17)的结构鉴定
        5.2.2 化合物Penicilluine B(16)的结构鉴定
        5.2.3 化合物Penicilluine C(22)的结构鉴定
        5.2.4 化合物Penicilluine D(23)的结构鉴定
        5.2.5 化合物Penicilluin A(24)的结构鉴定
        5.2.6 化合物Penicilluin B(25)的结构鉴定
        5.2.7 化合物Penicilluin C(26)的结构鉴定
    5.3 已知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5.4 化合物的生物活性评价
    5.5 实验部分
        5.5.1 真菌材料
        5.5.2 主要测试仪器
        5.5.3 溶剂和试剂
        5.5.4 层析系统和显色剂
        5.5.5 提取和分离
        5.5.6 生物活性实验
    5.6 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
    5.7 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
    5.8 总结与结论
    参考文献
第6章 蚯蚓共生真菌Aspergillus tubingensi化学成分研究
    6.1 前言
    6.2 新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6.2.1 化合物Aspertubin A(43)的结构鉴定
        6.2.2 化合物Aspertubin B(44)的结构鉴定
        6.2.3 化合物Aspertubin C(45)的结构鉴定
    6.3 已知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6.4 化合物的生物活性评价
    6.5 实验部分
        6.5.1 真菌材料
        6.5.2 主要测试仪器
        6.5.3 溶剂和试剂
        6.5.4 层析系统和显色剂
        6.5.5 提取和分离
        6.5.6 细胞毒活性实验
    6.6 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
    6.7 总结与结论
    参考文献
第7章 蚯蚓共生真菌Hypocrea lixii化学成分研究
    7.1 前言
    7.2 已知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7.3 实验部分
        7.3.1 真菌材料
        7.3.2 主要测试仪器
        7.3.3 溶剂和试剂
        7.3.4 层析系统和显色剂
        7.3.5 提取和分离
        7.3.6 生物活性实验
    7.4 总结与结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目录
附录Ⅰ 菌株基因序列
附录Ⅱ 菌株照片
附录Ⅲ 新化合物图谱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蒙古柳根部内生真菌耐盐碱特性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盐碱地的概况
    1.2 蒙古柳的研究
    1.3 内生真菌的研究现状
        1.3.1 内生真菌及其生长
        1.3.2 内生真菌对植物的促生作用
        1.3.3 内生真菌的耐盐碱作用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技术路线
2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样品采集地
    2.2 研究材料
    2.3 实验方法
        2.3.1 蒙古柳根部内生真菌的分离纯化
        2.3.2 菌种的形态鉴定
        2.3.3 菌种的分子鉴定
        2.3.4 盐碱胁迫下真菌生长的测定
        2.3.5 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2.3.6 培养条件筛选试验
        2.3.7 真菌侵染试验
        2.3.8 植物幼苗生长指标测定
    2.4 数据处理
3 蒙古柳根部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
    3.1 蒙古柳根部内生真菌的分离条件筛选
        3.1.1 诱导培养基筛选
        3.1.2 根样表面消毒条件筛选
    3.2 蒙古柳根部内生真菌的形态鉴定
    3.3 蒙古柳根部内生真菌的分子鉴定
        3.3.1 PCR扩增产物的检测
        3.3.2 BLAST序列比对结果
        3.3.3 基于r-DNA ITS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
    3.4 本章小结
4 四种内生真菌耐盐碱特性分析
    4.1 盐胁迫对蒙古柳根部内生真菌生长的影响
        4.1.1 不同盐浓度对菌丝生长模式的影响
        4.1.2 不同盐浓度对菌丝生长速度的影响
        4.1.3 盐胁迫对菌丝生物量的影响
        4.1.4 盐胁迫对菌丝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4.2 碱胁迫对蒙古柳根部内生真菌生长的影响
        4.2.1 不同碱浓度对菌丝生长模式的影响
        4.2.2 不同碱浓度对菌丝生长速度的影响
        4.2.3 碱胁迫对菌丝生物量的影响
        4.2.4 碱胁迫对菌丝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5 四种内生真菌生长条件的优化
    5.1 真菌在两种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
    5.2 温度对真菌生长的影响
    5.3 pH值对真菌生长的影响
    5.4 碳源对真菌生长的影响
    5.5 氮源对真菌生长的影响
    5.6 添加物对真菌生长的影响
    5.7 装液量对真菌生长的影响
    5.8 转速对真菌生长的影响
    5.9 本章小结
6 盐胁迫下内生真菌对蒙古柳的促生作用
    6.1 内生真菌对蒙古柳生物量的影响
    6.2 内生真菌对蒙古柳形态结构的影响
        6.2.1 对蒙古柳地上部分的影响
        6.2.2 对蒙古柳地下部分的影响
    6.3 本章小结
7 讨论与展望
    7.1 蒙古柳根部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
        7.1.1 蒙古柳根部内生真菌的分离培养
        7.1.2 蒙古柳根部内生真菌的鉴定
    7.2 盐碱胁迫对蒙古柳根部内生真菌的影响
        7.2.1 盐碱胁迫对蒙古柳根部内生真菌生长的影响
        7.2.2 盐碱胁迫对蒙古柳根部内生真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7.3 蒙古柳根部内生真菌培养的优选条件
    7.4 内生真菌提高蒙古柳的耐盐性
    7.5 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7)我国大豆种子携带微生物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大豆种传病害研究进展
    1.1 大豆种传病害研究进展
        1.1.1 真菌性种传病害
        1.1.2 细菌性种传病害
        1.1.3 病毒性种传病害
    1.2 常规种子带菌检测技术
        1.2.1 肉眼检验法
        1.2.2 分离培养检验法
        1.2.3 分子生物学技术
    1.3 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现状
        1.3.1 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现状
        1.3.2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环境微生物中的应用
        1.3.3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病原生物中的应用
    1.4 大豆种传病害的防治
        1.4.1 田间防治
        1.4.2 种子处理
    1.5 问题与展望
第二章 我国大豆种子携带微生物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大豆种子携带真菌检测
        2.1.3 大豆种子携带病毒检测
        2.1.4 大豆种子携带细菌检测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大豆种子携带真菌的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
        2.2.2 我国各地不同大豆品种的带菌率统计
        2.2.3 大豆种子表面携带真菌多样性
        2.2.4 大豆种皮携带真菌多样性
        2.2.5 大豆种子内部携带真菌多样性
        2.2.6 大豆种子携带病毒的鉴定
        2.2.7 大豆种子携带细菌的鉴定
    2.3 小结
第三章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东北地区大豆种子携带微生物多样性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大豆种子
        3.1.2 试验方法
        3.1.3 分析流程
        3.1.4 测序数据处理
        3.1.5 OTU聚类和物种注释
        3.1.6 样品多样性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测序数据预处理
        3.2.2 OTU分析
        3.2.3 物种分布情况
        3.2.4 样品复杂度分析
        3.2.5 多样品比较分析
        3.2.6 组间群落结构差异显着性检验
        3.2.7 组间差异物种分析
    3.3 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我国大豆种子携带微生物多样性
    4.2 东北地区大豆种子携带微生物多样性
    4.3 存在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情况

(8)黑龙江省水稻立枯病菌的种群结构及遗传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水稻的重要性
    1.2 水稻立枯病的研究现状
        1.2.1 水稻立枯病及主要致病菌镰孢菌的危害
        1.2.2 水稻立枯病的发病症状
        1.2.3 水稻立枯病菌种类
        1.2.4 水稻立枯病菌的发病规律
        1.2.5 水稻立枯病的防治措施
    1.3 水稻立枯病菌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1.3.1 遗传多样性分子标记技术的研究进展
        1.3.2 SSR标记技术应用于尖镰孢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1.4 本研究目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水稻立枯病菌的分离与鉴定
        2.1.1 供试材料
        2.1.2 供试药品
        2.1.3 供试培养基
        2.1.4 水稻立枯病菌的分离与培养
        2.1.5 形态学鉴定
        2.1.6 分子生物学鉴定
    2.2 优势菌株的致病力测定
        2.2.1 供试材料
        2.2.2 试验步骤
        2.2.3 数据统计
    2.3 水稻立枯病优势种群对常用药剂的敏感性测定
        2.3.1 供试药品
        2.3.2 试验步骤
        2.3.3 数据统计
    2.4 水稻立枯病菌优势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2.4.1 优势种群单孢株的DNA提取
        2.4.2 DNA浓度的测定
        2.4.3 供试引物
        2.4.4 PCR扩增
        2.4.5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2.4.6 引物的初筛
        2.4.7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水稻立枯病病菌的分离与致病性的确定
        3.1.1 水稻立枯病病菌的形态学鉴定
        3.1.2 水稻立枯病菌的分子鉴定
        3.1.3 黑龙江省水稻立枯病菌群体鉴定及分布
    3.2 黑龙江省水稻立枯病菌优势种尖镰孢的致病力评估
        3.2.1 黑龙江省水稻立枯病菌优势种尖镰孢分子生物学鉴定
        3.2.2 黑龙江省水稻立枯病菌优势种尖镰孢的致病力评估
    3.3 水稻立枯病菌优势种尖镰孢对常用药剂室内敏感性测定
        3.3.1 水稻立枯病优势种尖镰孢对多菌灵敏感性测定
        3.3.2 水稻立枯病优势种尖镰孢对咪鲜胺和咯菌腈敏感性测定
    3.4 水稻立枯病优势种尖镰孢遗传多样性分析
        3.4.1 SSR多态性引物的筛选
        3.4.2 水稻立枯病菌优势种尖镰孢遗传多样性分析
        3.4.3 不同地理来源、致病力和对多菌灵敏感性的水稻立枯病优势种尖镰孢群体遗传变异分析
        3.4.4 不同地理来源群体的遗传关系
        3.4.5 不同致病力群体的遗传关系
        3.4.6 对多菌灵不同敏感性群体的遗传关系
4 讨论
    4.1 水稻立枯病菌的鉴定
    4.2 水稻立枯病菌的种类及致病性
    4.3 化学防治及抗药性表现
    4.4 水稻立枯病菌遗传多样性的分析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盾壳霉基因组学及其重寄生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1.1 核盘菌的危害及防治
        1.1.1 菌核病的病害侵染循环
        1.1.2 菌核病的防治
    1.2 盾壳霉的研究进展
        1.2.1 盾壳霉的生物学特征
        1.2.2 盾壳霉的生防机制研究
        1.2.3 盾壳霉的生物防治应用
        1.2.4 盾壳霉生物学研究
        1.2.5 次级代谢产物
    1.3 立题思路与意义
第二章 盾壳霉基因组解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盾壳霉的单孢分离纯化
        2.1.2 基因组DNA提取和质检
        2.1.3 基因组de novo测序
        2.1.4 基因组序列拼接
        2.1.5 基因组组分分析
        2.1.6 ITS进化关系树构建
        2.1.7 基因组进化分析
        2.1.8 基因功能注释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基因组数据量统计
        2.2.2 盾壳霉基因组基本特征
        2.2.3 重复序列分析
        2.2.4 非编码RNA分析
        2.2.5 基因组进化分析
        2.2.6 功能基因注释
    2.3 小结与讨论
        2.3.1 盾壳霉归于Montagnulaceae科
        2.3.2 非编码RNA种类多样
        2.3.3 盾壳霉基因组的共性与特性
第三章 盾壳霉不同生长时期RNA-seq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盾壳霉不同生长时期显微观察
        3.1.2 总RNA的提取
        3.1.3 转录组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盾壳霉全生长发育期
        3.2.2 不同生长期基因表达
        3.2.3 不同生长阶段基因表达差异
        3.2.4 盾壳霉分生孢子萌发相关基因
        3.2.5 盾壳霉菌丝生长基因
        3.2.6 盾壳霉产孢相关基因
    3.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盾壳霉与核盘菌互作早期相关基因
    4.1 材料及方法
        4.1.1 菌株培养及样本收集
        4.1.2 不同互作时段差异基因分析
        4.1.3 q RT-PCR检测基因表达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映射到基因组reads统计
        4.2.2 盾壳霉寄生核盘菌早期显着差异基因
        4.2.3 热激蛋白和醛固酮/酮类还原酶参与重寄生作用
        4.2.4 盾壳霉诱导的宿主应激反应
    4.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盾壳霉的重寄生作用
    5.1 研究方法
        5.1.1 膜转运蛋白预测
        5.1.2 编码次级代谢产物合成酶相关基因簇分析
        5.1.3 碳水化合物水解酶相关基因预测
        5.1.4 分泌蛋白预测
        5.1.5 效应子基因在核盘菌中表达
        5.1.6 直系同源蛋白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ABC和 MFS转运子家族
        5.2.2 次级代谢产物基因簇
        5.2.3 细胞壁降解酶类
        5.2.4 分泌蛋白鉴定及功能分析
        5.2.5 盾壳霉胞外分泌蛋白
        5.2.6 盾壳霉中效应子类似蛋白
        5.2.7 盾壳霉效应子基因影响核盘菌菌落
    5.3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核盘菌SsNEP2影响盾壳霉重寄生过程
    6.1 试验方法
        6.1.1 核盘菌NPP1蛋白基因克隆
        6.1.2 核盘菌SsNEP2进化树构建
        6.1.3 核盘菌SsNEP2基因沉默载体构建
        6.1.4 核盘菌SsNEP2基因沉默转化子验证
        6.1.5 沉默转化子生物学特性检测
        6.1.6 重寄生能力检测
        6.1.7 核盘菌沉默转化子发酵液对盾壳霉生长影响
        6.1.8 核盘菌SsNEP2基因敲除体系建立
        6.1.9 基因表达半定量和荧光定量检测
    6.2 结果与分析
        6.2.1 SsNEP2基因被显着诱导表达
        6.2.2 Ss NEP2是I型 NPP1 蛋白
        6.2.3 SsNEP2的沉默不影响核盘菌落形态和致病力
        6.2.4 SsNEP2抑制盾壳霉分生孢子萌发
        6.2.5 核盘菌SsNEP2负调控盾壳霉重寄生作用
        6.2.6 沉默转化子发酵液降低盾壳霉分生孢子产量
        6.2.7 核盘菌Ss NEP2 的沉默诱导盾壳霉Cm CH1和Cmg1 基因的表达
    6.3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主要研究结论及全文展望
    7.1 全文研究结论
        7.1.1 盾壳霉比较基因组学
        7.1.2 分泌蛋白功能解析
        7.1.3 糖苷水解酶类降解核盘菌细胞壁
        7.1.4 其它参与盾壳霉重寄生过程
        7.1.5 盾壳霉-核盘菌的互作
    7.2 研究展望
        7.2.1 盾壳霉与球孢菌的比较
        7.2.2 盾壳霉胞外水解蛋白
        7.2.3 不同阶段寄生相关基因
        7.2.4 盾壳霉专一寄生核盘菌机制
        7.2.5 盾壳霉提高植物抗病性研究
        7.2.6 盾壳霉-核盘菌-环境的“三角关系”
参考文献
附录 Ⅰ 本文附图、附表
附录 Ⅱ 本文涉及到的引物序列
附录 Ⅲ 硕博阶段发表论文
致谢

(10)深圳地区植物微型真菌分类鉴定及其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真菌分类研究内容
        1.1.1 真菌的形态特征与分子条形码
        1.1.2 真菌新种的鉴定及命名
    1.2 最大似然法及相关应用
    1.3 贝叶斯分析方法及相关应用
    1.4 最大简约法及相关应用
    1.5 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1.6 抗MRSA活性
    1.7 研究的内容、目的及意义
        1.7.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7.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真菌收集与分类
    2.1 材料与仪器
        2.1.1 样品收集与观察所用材料和设备
        2.1.2 实验所用溶液及常用培养基
        2.1.3 实验试剂及试剂盒
    2.2 实验方法
        2.2.1 子实体形态观察
        2.2.2 孢子压片、切片制备与观察
        2.2.3 单孢分离纯化培养
        2.2.4 孢子萌发检查与转移培养
        2.2.5 样本与菌种的保存
        2.2.6 真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2.2.7 LSU、ITS初次鉴定分子条形码的扩增
        2.2.8 BLAST和 Index Fungorum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 孢子形态
        2.3.2 广东省深圳市植物真菌分类地位确定
        2.3.3 挑选及定位真菌新菌种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真菌新菌种的鉴定
    3.1 实验材料
        3.1.1 样品收集与观察所用材料和实验仪器
        3.1.2 常用培养基
        3.1.3 实验试剂及试剂盒
    3.2 实验方法
        3.2.1 子实体形态观察
        3.2.2 子实体压片、切片制备与孢子形态观察
        3.2.3 单孢分离纯化培养
        3.2.4 真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3.2.5 LSU、TEF1、RPB2 等分子条形码的扩增
        3.2.6 真菌新菌种分子信息及形态差异分析
        3.2.7 表格数据库的选择与建立
        3.2.8 核酸分子信息的获得与整合
        3.2.9 Raxmal、MP、Bayes系统发育进化树的建立
        3.2.9.1 Raxmal方法建立发育进化树
        3.2.9.2 MP法建立发育进化树
        3.2.9.3 Bayes系统发育进化树的建立
    3.3 实验结果
        3.3.1 三株真菌新菌种形态观察结果
        3.3.2 三株真菌新菌种形态描述
        3.3.3 三株真菌新菌株数据库
        3.3.4 三株真菌新菌株综合系统进化树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三株真菌新菌种次级代谢物研究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4.1.1 实验菌种
        4.1.2 实验试剂及溶液
        4.1.3 实验培养基
        4.1.4 实验仪器及相关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真菌新菌种的培养与样品收集
        4.2.2 真菌新菌种发酵液的冻干与复溶
        4.2.3 样品质控样本分析
        4.2.4 液相色谱-质谱分析条件
        4.2.5 真菌次级代谢产物定性及定量
        4.2.6 LC-MS数据预处理
        4.2.7 LC-MS多元统计分析
        4.2.8 LC-MS差异代谢物的筛选
        4.2.9 差异代谢物功能注释及富集分析
    4.3 实验结果
        4.3.1 样品质控分析
        4.3.2 KEGG注释真菌菌株次级代谢产物种类
        4.3.3 LC-MS样品的PCA和 OPLSD-DA分析(得分图)
        4.3.4 LC-MS样品差异代谢物的筛选
        4.3.5 差异代谢物KEGG通路富集及注释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次级代谢产物抗MRSA活性的初步测定
    5.1 实验材料
        5.1.1 实验菌株来源
        5.1.2 实验培养基
        5.1.3 实验试剂配制
        5.1.4 真菌发酵液的制备
    5.2 实验方法
        5.2.1 药敏纸片的制备
        5.2.2 菌种的复苏与培养
        5.2.3 纸片扩散法
        5.2.4 抑菌圈大小判定
    5.3 实验结果
    5.4 讨论
    5.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指导教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
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180株真菌鉴定及结果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真菌固定化技术的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研究[D]. 李启虔.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1(01)
  • [2]两株南海红树林根际土壤真菌的聚酮类次级代谢产物研究[D]. 吴金涛. 扬州大学, 2021(08)
  • [3]大兴安岭森林凋落物真菌及其纤维素降解活性[D]. 徐悦.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4]大兴安岭森林凋落物可培养真菌分离鉴定及物质分析[D]. 邱天艺. 黑龙江大学, 2021
  • [5]五株微生物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 刘春雨. 山东大学, 2021(09)
  • [6]蒙古柳根部内生真菌耐盐碱特性初步研究[D]. 何青.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8)
  • [7]我国大豆种子携带微生物多样性研究[D]. 董伟.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8]黑龙江省水稻立枯病菌的种群结构及遗传多样性分析[D]. 刘金鑫.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9]盾壳霉基因组学及其重寄生机制研究[D]. 赵会长.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10]深圳地区植物微型真菌分类鉴定及其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D]. 张珂珂. 深圳大学, 2020(10)

标签:;  ;  ;  ;  ;  

180株真菌鉴定及结果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