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实施送温暖工程,切实关心员工生活

深入实施送温暖工程,切实关心员工生活

一、深入实施送温暖工程 切实关心职工生活(论文文献综述)

穆希琳[1](2021)在《国企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与变迁研究 ——基于YZ厂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各级工会组织实施的正式制度中,工会互助制度属于工会保障职能中兼具职工集体福利和困难职工帮扶双重主题的制度形式。该制度的生成是结构互构与个体需求的复合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内制度的表现样态呈现区别化,本文对工会互助制度发展阶段的划分将厘清制度的发展脉络,对各阶段制度内容和运行实际效果的分析是归纳制度阶段特征的依据。而在工会互助制度变迁的逻辑体系中,原有的制度生成结构发生变化,作为工会组织“自我赋能”的中层力量崛起发挥着创新工会互助制度组织形态的作用。对工会互助制度的研究将原本呈现为割裂状态的工会互助制度典型阶段融汇为一脉相承的制度发展过程,并且将静态的制度呈现以动态演进的方式开展研究。通过构建“结构—需求—制度”的分析框架,将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和变迁的动力要素划分为“宏观制度—单位组织”的多重制度逻辑结构,又将个体需求的满足程度使用“认同—行动”双重维度进行类型划分。通过分析强化了“中层组织”在制度变迁中不可忽视的关键力量,中层组织呈现单位组织“退场”、上级工会组织“入场”。工会组织通过市场化机制的尝试达到“自我赋能”,这一外在突生的力量为工会互助制度变迁提供了全新的组织形态。本研究选择东北地区国有大型企业YZ厂作为田野调查点开展实证研究。YZ厂建厂历史悠久,工会互助制度发展历程完善,并且当下YZ厂仍保留单位内外多种互助制度并行,在参与上级工会职工互助保障的主流互助制度之外,在单位内部按年度职工仍开展向厂内互助基金会捐款。本研究采用社会学定性分析方法中的实地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将该厂1955年建厂初期至1995年间在工会会员之间实行的以“互助储金会”为代表的经济互助制度,结合“生活服务小组”、“思想互助小组”等为代表的劳力互助制度和思想互助制度,统称为工会互助制度的“初样态”。将1995年后参与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C市办事处组织的以职工医疗互助为主要内容的“职工互助保障”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工会互助制度的“新样态”。在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处于低位时期,收入分配制度遵循平均主义基础上的按劳分配,职工收入长期处于较低水平成为客观现实。社会管理领域国家以单位体制将个体纳入单位组织中便于管理及整合,单位组织也成为国家向个体提供福利待遇的中间组织。本论文所研究的国有企业在单位体制时期是典型的能够为单位成员提供近乎全覆盖福利、单位成员对单位组织依附黏性较强的单位组织。从自上而下的结构角度而言,国家经济社会的宏观制度要求单位组织承担国家意志的传达者、国家资源的提供者角色,纳入代表着“国家”的单位组织中的个体依靠单位解决自身的困境成为该历史阶段下理所当然的选择。这是国家制度对单位组织内部成员互助行为的社会建构。从自下而上的结构角度而言,在企业与国家“同构”之下的国有企业工会,听从党委领导并为行政部门分忧是其重要的政治任务,在国家总体资源供给量不足的局限下,动员群众力量展开互助互济活动成为工会的理性选择。把单位成员的问题在单位组织的场域内解决,这是单位组织“向上负责”的反馈表现。在国家宏观制度与中层单位组织的互构结构之外,大量职工存在临时性经济借贷需求这样微观个体的实际需求也是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要素。笔者通过对YZ厂工会互助制度发展过程的研究认为互助制度的变迁是对原有互助制度中呈现正反馈递增的设置予以保留,在此基础上采取渐进式变迁的方式,符合职工对工会互助制度发展的预期惯性,也符合制度制定的主体工会组织的功能定位。由于工会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功能侧重有所区别,工会互助制度也随之呈现了从“解群众之困”到“筑风险补充保障”的功能偏重转向。在单位体制之下,工会是生产性行政单位的企业同盟者或建设伙伴。因此工会组织为单位行政减轻负担的同时还要为职工群体缓解压力,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工人的生活福利工作,将出现临时经济困难的职工“揽”到工会职责份内,采取广泛依靠群众力量、解决群众自身问题的方式设立“互助储金会”,这是工会对稳定单位体制的有效的助益方式之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职工互助保障的群体边界相较单位体制时期工会互助制度范围扩大。职工互助保障将一事一时的工会“送温暖活动”转变为覆盖全年的帮扶救助长效机制,将工会单向“施惠”转变为职工双向多元互助参与。笔者通过对YZ厂工会互助制度的研究认为互助制度的当代价值不仅在于为职工提供风险补充保障,更在于“重塑”单位内部职工间相互关爱的凝聚力。“在内”有单位组织对“单位人”的关怀,“单位人”以尽心完成职业目标作为对单位组织的回馈;“在外”利用大数法则的职工互助保障,是低投入的非营利性的风险补充补充保障。笔者认为工会互助制度的发展进路应在维护职工保障权益的原则上拓展多层次多元化的互助保障体系,配合“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过程中的下岗职工、人数日渐增加的离退休职工、互联网平台灵活就业职工等群体设置有工会特色的互助保障制度,这也将是工会迎合职工民意需求增强持续创新能力持续“赋能”的表现。

于晶[2](2018)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会帮扶工作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会深入开展困难职工帮扶救困工作,历经40多年的发展,逐步拓展出“送温暖”工程、困难职工帮扶中心、“金秋助学”、促进就业、职工互助、医疗救助等涵盖生活、就业、入学、医疗、法律援助等多种帮扶形式,并逐渐向常态化、制度化、精准化方向转变,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层次社会救助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但目前,我国工会帮扶工作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影响了工会帮扶济困效能的进一步发挥。本文着重对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工会帮扶工作进行研究,并就目前工会帮扶工作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第一章对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论文的框架结构及创新之处进行了阐述。第二章首先对工会、工会帮扶和困难职工的涵义进行概念上的界定;其次通过从困难职工群体需要帮扶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两个方面,来阐述工会开展帮扶工作的背景;再次从法律和政策两个方面分析工会开展帮扶工作的依据;然后从密切联系职工群众的重要渠道,维护职工队伍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有效途径三个方面解析工会开展帮扶工作的意义;最后把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工会帮扶工作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五个阶段。第三章为中国工会帮扶工作的理论基础,分别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来论述。第四章通过梳理目前中国工会帮扶工作的主要内容,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会帮扶工作所取得的成就;通过对当前中国工会帮扶工作内容的研究分析,提出中国工会帮扶存在源头参与力度薄弱,帮扶网络体系不健全,帮扶资金匮乏和帮扶工作缺乏实效性四个问题和不足。第五章针对上一章提出的目前我国帮扶工作的不足,通过对相关帮扶数据、文字材料的研究分析,解析出工会帮扶工作法律地位不明确,基层工会力量较弱,资金筹集缺乏动力,工会帮扶工作形式固化四个成因。最后,结合新时代以来党的政策和我国当前工会帮扶工作实际,相应地提出了增强工会源头参与力度,加强工会组织自身建设,完善救助资金筹集机制,改进工会帮扶工作内容四项对策建议。

景海波[3](2018)在《“六最”项目树品牌 “民生工程”聚人心》文中提出当前,各级工会组织瞄准职工群众在生产、生活上的迫切需求,广泛开展民生工程"六最"项目建设活动,把服务职工各项工作切实落到实处。本文以"六最"项目为切入点,从"爱无边"、"细无微"、"食无忧"、"住无愁"、"行无碍"、"健无虑"、"乐无穷"、"学无止"等8个方面,认真总结了"六最"项目的推进进程,及时升华、共享"六最"项目的典型经验,让员工成绩有肯定,学习有样板,奋斗有目标,前途有奔头。

吕国泉,张妍延,李羿[4](2017)在《改革开放以来工会调研工作回顾与前瞻》文中研究指明着眼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不同阶段,运用翔实史料全面客观反映工会调研工作的发展变化,对进一步推进工会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工会调研工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改革开放时代背景,按照不同的历史阶段,以党和国家重大事件、工会重点工作为主线,对中国工会九大以来工会调研工作的发展历程、主要成效、经验特点和问题不足进行了梳理,并立足新形势新任务,对加强和改进工会调研工作进行了展望,提出了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

郭建生[5](2014)在《国有企业更好地实施"送温暖"工程的途径与对策》文中认为送温暖工程,是企业帮助困难职工和特殊困难群体,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实现解困目标,逐步提高其工作生活质量,维护其合法权益,促进企业职工队伍稳定的有效方式。也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实现为党解愁和替政府分忧的具体途径。依据国有企业目前工作现状,本文分析了几个方面的措施,通过相关措施才能更好的开展好"送温暖"工程,使之成为企业与员工之间的"连心桥"。

许滨[6](2014)在《贯彻落实群众路线 建设温暖职工之家》文中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梦已成为全民族的共识和努力方向,建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幸福中国是全国各族人民的美好愿望。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不仅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目标任务,而且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为新时期工会工作提供了指南。李克强总理在中国工会十六大上做的经济形势报告,对工会组织在实现中国梦的历程中发挥作用给予了很大期望,他高度关注职工权益保

李福军[7](2013)在《【本期专访】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工会主席许滨 让爱心和阳光充满温暖之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早就听说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送温暖活动,已成为工会帮扶困难职工的一项品牌工程。记者走进公司工会主席办公室时,只见工会主席许滨正在审阅送温暖工程活动改进方案。谈到公司送温暖活动时.许滨道出八个字:工会责任、义不容辞!许滨给人的第一感觉是真实。"想职工所想,急职工所急,真心实意为职工热情服务,尽心竭力为职工排优解难。"许

王俊巧[8](2011)在《送职工温暖,构和谐企业——关于“送温暖工程”的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阐述"送温暖工程"在构建和谐企业中的重要性,指出了这项工程是和谐企业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同时对如何进一步深化送温暖工程提出了对策,旨在再次强调出送温暖工程对于构建和谐企业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所起到的巨大的推动作用。

吴庆新,暑敏[9](2010)在《基层工会送温暖帮扶工程方式探讨》文中研究指明实施送温暖帮扶工程是工会组织为维护困难职工利益而采取的一项保障措施,是工会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适应了时代的要求,反映了职工的意愿。因此,要提高送温暖帮扶工程的认识,通过深入调查研究、丰富工作内涵、创新工作模式等形式,努力推动送温暖帮扶工程实现动态化、常年化的转变,促进企业经济发展、职工再就业、困难职工帮扶等工作,保持职工队伍和谐稳定。

毕可磊[10](2009)在《对送温暖工程的思考》文中指出作为职工利益代表的工会组织,如何贯彻好《工会法》所赋予的基本职责,实施好送温暖工程,必须要对送温暖工程进行合理定位,必须要进一步强化送温暖工程的组织网络和工作制度建设,必须要进一步强化送温暖工程"输"、"造"结合的功能。

二、深入实施送温暖工程 切实关心职工生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深入实施送温暖工程 切实关心职工生活(论文提纲范文)

(1)国企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与变迁研究 ——基于YZ厂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与问题提出
        1.1.1 选题缘起
        1.1.2 问题提出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工会
        1.2.2 工会会员与单位成员
        1.2.3 互助互济
        1.2.4 工会互助制度
    1.3 理论基础与解释框架
        1.3.1 理论基础:制度生成与变迁理论
        1.3.2 解释框架:“结构—需求—制度”分析框架
        1.3.3 论文篇章结构
    1.4 研究对象情况介绍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意义
        1.6.1 理论意义
        1.6.2 现实意义
第2章 相关文献回顾与述评
    2.1 国内文献回顾
        2.1.1 工会角色与组织运行研究
        2.1.2 工会功能与改革研究
        2.1.3 互助价值传统与互助实践研究
        2.1.4 工会互助保障研究
    2.2 国外文献回顾
        2.2.1 工会角色与组织运行研究
        2.2.2 工会功能与改革研究
        2.2.3 互助思想与互助组织研究
    2.3 既有学术贡献与局限
        2.3.1 学术贡献
        2.3.2 研究局限
第3章 工会互助制度生成的背景分析
    3.1 制度下沉: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催生互助“刚性需求”
        3.1.1 计划经济时期经济水平与收入分配制度的局限
        3.1.2 单位制初期国有企业“纵横交错”管理体系下的工会组织
        3.1.3 单位制初期的工会保障职能
    3.2 组织反馈:单位成员团结模式的有机形塑
        3.2.1 发挥工会“政治动员”组织者的作用
        3.2.2 互助行为优化单位成员社会互动结构
        3.2.3 集体主义思想成为单位体制时期价值取向
    3.3 个体需求:满足计划经济时期单位成员基本生活保障需求
        3.3.1 脱离剥削性质的旧时民间借贷组织的需求
        3.3.2 大量单位成员存在应急借款的需求
        3.3.3 缓解单位成员家属“后顾之忧”的需求
第4章 计划经济时期工会互助制度的“初样态”
    4.1 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运行和功能
        4.1.1 建国初期工人阶级互助实践
        4.1.2 工会互助制度的运行过程
        4.1.3 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功能
    4.2 YZ厂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内容和特点
        4.2.1 “互助储金会”——经济互助制度
        4.2.2 “生活服务小组”——劳力互助制度
        4.2.3 “思想互助小组”——思想互助制度
        4.2.4 由“输血”到“造血”的互助基金会
    4.3 单位成员对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行动回应
        4.3.1 单位成员“支持型”行动
        4.3.2 单位成员“妥协型”行动
        4.3.3 单位成员“观望型”行动
        4.3.4 单位成员“排斥型”行动
第5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工会互助制度的“新样态”
    5.1 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的特点和功能
        5.1.1 从路径依赖视角解析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
        5.1.2 职工互助保障区别于商业保险的独特价值
        5.1.3 互助制度助力工会打造全方位保障“品牌”
    5.2 YZ厂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的表现形式
        5.2.1 YZ厂参与职工互助保障的必要性
        5.2.2 双轨互助制度并行的YZ厂特色
        5.2.3 对制度目标和成效的认同激发参与动力
    5.3 单位成员对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的行动回应
        5.3.1 单位成员“支持型”行动
        5.3.2 单位成员“妥协型”行动
        5.3.3 单位成员“观望型”行动
        5.3.4 单位成员“排斥型”行动
第6章 工会互助制度的变迁逻辑分析
    6.1 宏观制度对中层赋能和个体需求的决定作用
        6.1.1 国家宏观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作用
        6.1.2 单位由行政性整合转向利益性整合
        6.1.3 “国家—单位保障”进阶“国家—社会保障”
    6.2 中层赋能的“强化”促生互助组织新形态
        6.2.1 向上贯彻:上级工会“在场”重塑互助边界
        6.2.2 向下回应:发挥工会组织联系职工的“桥梁纽带”
        6.2.3 自我赋能:工会组织市场化“跨界”
    6.3 微观个体为宏观结构和中层赋能提供经验建构
        6.3.1 “搭便车”的群体惰性助推互助行为制度化
        6.3.2 “由借到挣”的行为逻辑嵌入互助基金会的运营理念
        6.3.3 “风险自担”的制度常态激发工会互助保障的转型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1.1 工会互助制度生成的复合因素
        7.1.2 工会互助制度变迁不可忽视的“中层力量”
        7.1.3 工会互助制度的现实意义
    7.2 研究不足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访谈提纲
    附录2:受访者基本信息表(以访谈时间先后排序)
    附录3:《互助储金会组织通则》
    附录4:《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章程》
    附录5: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C市办事处开展的职工互助保障类型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会帮扶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框架结构及创新之处
第2章 中国工会帮扶工作相关问题概述
    2.1 相关概念阐释
        2.1.1 工会
        2.1.2 工会帮扶
        2.1.3 困难职工
    2.2 工会开展帮扶工作的背景
        2.2.1 困难职工群体需要帮扶
        2.2.2 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2.3 工会开展帮扶工作的依据
        2.3.1 工会帮扶的法律依据
        2.3.2 工会帮扶的政策依据
    2.4 工会开展帮扶工作的意义
        2.4.1 密切联系职工群众的重要渠道
        2.4.2 维护职工队伍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
        2.4.3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有效途径
    2.5 工会帮扶工作的发展历程
        2.5.1 工会帮扶工作初步探索阶段
        2.5.2 工会帮扶工作恢复发展阶段
        2.5.3 工会帮扶工作深入实施阶段
        2.5.4 工会帮扶工作全面发展阶段
        2.5.5 工会帮扶工作完善提升阶段
第3章 中国工会帮扶工作的理论基础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3.1.1 工会具有阶级性和群众性
        3.1.2 工会是革命的领导力量及国家政权的基石
        3.1.3 工会是维护工人阶级利益及教育职工的组织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3.2.1 工会是无产阶级的群众组织
        3.2.2 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3.2.3 工会基本职责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第4章 中国工会帮扶工作的现状
    4.1 参与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的研究和制定
        4.1.1 参与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和制定
        4.1.2 参与相关政策的研究和制定
    4.2 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帮扶济困活动
        4.2.1 开展“送温暖”工程
        4.2.2 建立困难职工帮扶中心
        4.2.3 促进就业帮扶
        4.2.4 子女助学帮扶
    4.3 监督和推动相关法律及政策的落实
        4.3.1 监督相关法律及政策的落实
        4.3.2 推动相关法律及政策的落实
    4.4 中国工会帮扶工作存在的不足
        4.4.1 源头参与力度薄弱
        4.4.2 基层帮扶网络体系不健全
        4.4.3 帮扶资金匮乏
        4.4.4 帮扶工作缺乏实效性
第5章 中国工会帮扶工作存在不足的成因及对策
    5.1 中国工会帮扶工作存在不足的成因
        5.1.1 工会帮扶工作法律地位不明确
        5.1.2 基层工会力量较弱
        5.1.3 资金筹集缺乏动力
        5.1.4 工会帮扶工作形式固化
    5.2 推进中国工会帮扶工作的对策建议
        5.2.1 加大工会源头参与力度
        5.2.2 加强工会组织自身建设
        5.2.3 完善救助资金筹集机制
        5.2.4 改进工会帮扶工作内容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3)“六最”项目树品牌 “民生工程”聚人心(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民生工程
二、关于“六最”项目
    (一) “六最”项目的概念
        1、“六最”项目的产生。
        2、“六最”项目的内涵。
        3、“六最”项目的机制。
        4、“六最”项目的意义。
    (二) “六最”项目的实施
        1、要做好项目的筛选。
        2、要推进项目的管控。
        3、要落实项目的闭环。
    (三) “六最”项目的范围
        1、给予“爱无边”关心。
        2、融入“细无微”情感。
        3、铸就“食无忧”工程。
        4、实现“住无愁”梦想。
        5、开启“行无碍”通道。
        6、引导“健无虑”风尚。
        7、打造“乐无穷”定制。
        8、营造“学无止”氛围。
三、民生工程服务职工要把握的关键点

(4)改革开放以来工会调研工作回顾与前瞻(论文提纲范文)

一、改革开放以来工会调研工作的历程和成效
    (一) 1978年工会九大至1993年工会十二大期间调研工作
        1. 开展劳动保护调研, 推动工会恢复重建工作
        2. 开展工资福利生活调研, 保障职工基本生活
        3. 开展职工教育调研, 加强职工素质建设
        4. 开展工会自身建设调研, 启动工会改革
        5. 开展贯彻12号文件调研, 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方针
        6. 开展第一、二、三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 创建常态化调查的工作品牌
    (二) 1993年工会十二大至2003年工会十四大期间调研工作
        1. 开展工会工作总体思路调研, 明确维护是工会的基本职责
        2. 开展工会工作模式与经验调研, 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工会工作新路子
        3. 开展劳动关系问题调研, 贯彻实施《劳动法》
        4. 开展厂务公开调研, 坚持依靠职工办企业
        5. 开展国有企业改革中职工权益调研, 促进实施送温暖工程
        6. 开展第四、五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 了解世纪之交职工队伍新特征
    (三) 2003年工会十四大至2013年工会十六大期间调研工作
        1. 开展“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大调研, 探索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
        2. 开展农民工调研, 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3. 开展劳动关系矛盾调研, 维护职工队伍和谐稳定
        4. 开展维权调研, 建立健全工会维权机制
        5. 开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调研, 实施“共同约定行动”
        6. 开展发挥工会作用调研, 健全服务职工长效机制
        7. 开展第六、七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 把握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职工队伍新变化
    (四) 2013年工会十六大以来调研工作
        1. 开展基层工会组织建设调研, 发挥基层工会作用
        2. 开展保障和改善民生调研, 提高职工对改革的获得感
        3. 开展工会改革创新调研, 增强工会组织影响力凝聚力战斗力
        4. 开展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调研, 全面提升产业工人素质
        5. 开展第八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 探索互联网时代职工发展新趋势
二、改革开放以来工会调研工作的经验和不足
    (一) 工会调研工作积累了丰富经验
        1. 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把握正确政治方向
        2. 以服务大局为中心, 发挥参谋智囊作用
        3. 以解放思想为前提, 强化先导先行功能
        4. 以解决问题为导向, 增强指导工作实效
        5. 以队伍建设为保障, 提升调研质量水平
    (二) 工会调研工作具有鲜明的特点
        1. 调研任务从中央到部门, 厘清层次突出重点
        2. 调研主体从个体到群体, 整合力量形成格局
        3. 调研领域从工会到社会, 拓宽广度开拓视野
        4. 调研内容从单一到综合, 提升高度挖掘深度
        5. 调研方式从定性到定量, 创新工具丰富手段
    (三) 工会调研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 思想认识不够
        2. 调研质量不高
        3. 成果转化不力
        4. 力量整合不足
三、新形势下工会调研工作的展望和实践
    (一) 工会调研工作面临的形势
        1. 时代发展必然趋势
        2. 工会改革创新要求
        3. 队伍建设内在需要
    (二) 工会调研工作的总体要求
        1. 坚持正确方向
        2. 创新调研理念
        3. 健全调研机制
        4. 改进调研方法
    (三) 工会调研工作的重点任务
        1. 把握工运时代主题, 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2. 提高职工队伍素质, 不断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
        3. 健全服务职工体系, 切实履行维权基本职责
        4.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着力维护职工队伍稳定
        5. 加强工会对外工作, 推动形成国际工运新秩序
        6. 增“三性”去“四化”, 扎实推进工会改革创新

(10)对送温暖工程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深入实施送温暖工程,必须要对送温暖工程进行合理定位
    1. 对送温暖工程科学、准确、合理的定位,是深入实施送温暖工程的重要前提。
    2. 实施送温暖工程,是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方针和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措施和行动。
二、深入实施送温暖工程,必须要进一步强化送温暖工程的组织网络和工作制度建设
    1. 进一步建立健全自上而下的组织网络。
    2. 进一步建立健全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
三、深入实施送温暖工程,必须要进一步强化送温暖工程“输”、“造”结合功能
    1. 强化源头参与和源头维护,搞好“输”、“造”结合。
    2. 要转变职工观念,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搞好“输”、“造”结合。更新观念是脱贫的先导,树立信心是解困的动力。
    3. 组织困难职工集体创业,群体脱贫,搞好“输”、“造”结合。
    4. 要切实发挥好工会劳动福利事业的作用,搞好“输”、“造”结合。

四、深入实施送温暖工程 切实关心职工生活(论文参考文献)

  • [1]国企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与变迁研究 ——基于YZ厂的实证分析[D]. 穆希琳. 吉林大学, 2021(01)
  •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会帮扶工作研究[D]. 于晶. 吉林大学, 2018(01)
  • [3]“六最”项目树品牌 “民生工程”聚人心[J]. 景海波. 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8(01)
  • [4]改革开放以来工会调研工作回顾与前瞻[J]. 吕国泉,张妍延,李羿.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7(06)
  • [5]国有企业更好地实施"送温暖"工程的途径与对策[J]. 郭建生. 现代商业, 2014(18)
  • [6]贯彻落实群众路线 建设温暖职工之家[J]. 许滨. 当代工人(C版), 2014(03)
  • [7]【本期专访】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工会主席许滨 让爱心和阳光充满温暖之路[J]. 李福军. 当代工人(C版), 2013(04)
  • [8]送职工温暖,构和谐企业——关于“送温暖工程”的思考[J]. 王俊巧. 才智, 2011(29)
  • [9]基层工会送温暖帮扶工程方式探讨[J]. 吴庆新,暑敏. 现代商贸工业, 2010(22)
  • [10]对送温暖工程的思考[J]. 毕可磊.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09(03)

标签:;  ;  ;  ;  ;  

深入实施送温暖工程,切实关心员工生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