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明代陕西沿边军事定居点的弊端及启示

浅议明代陕西沿边军事定居点的弊端及启示

一、略论明代陕西沿边军屯弊端与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施瑶[1](2020)在《明大同镇长城军事聚落适应性特征研究》文中提出长城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新时代对长城的整体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城军事聚落是长城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适应性的角度研究军事聚落与其所处的自然、社会、经济环境间的关系是拓展长城价值体系的重要层面,也为军事聚落的保护提供了依据。本文以明大同镇72个军事聚落为研究对象,旨在研究聚落在所处环境的综合作用下产生的适应性特征,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首先,基于聚落适应性的基本要素,本文分别阐述大同镇军事聚落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及经济技术环境,并对大同镇军事聚落的形成过程及等级体系进行概述。其次,本文分别研究了聚落对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及经济技术环境的适应性。自然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自然气候环境。针对自然地理环境,研究了聚落的宏观分布特征和典型选址模式,并通过最大熵模型探究了各环境因子对聚落选址的作用方式与贡献程度;针对自然气候环境,分析了其对聚落军事策略和建造材料的影响。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以军事防御需求为主,聚落产生了与其相适应的整体布局与内部形态。针对聚落的整体布局,本文总结了其三个特征:1)以镇城为中心的层次性与放射性布局,2)以长城为脉络的线性与纵深性布局,3)局部多堡联合防御。针对聚落内部形态,本文由外到内分析了城垣防御体系、道路形态及空间布局、建筑类型与形态。经济技术环境的影响体现在对内的生产补给需求和对外的商业贸易需求。生产补给需求催生了军需屯田系统,商业贸易需求催生了边境互市系统。本文分析了两者的形成过程、规模及形态布局。最后,本文总结了军事聚落形成的地域景观体系,研究了聚落保存现状及演变机制,最终提出了明大同镇军事聚落的适应性保护策略,为明长城军事聚落的研究和保护作出贡献。

冯晶[2](2020)在《张居正改革前明中期大理地区经济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明代是云南地区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时期,而位于边疆民族地区的大理作为古代云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在各种社会矛盾激化的明中期是否同全国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保持一致有待考察。因此本文以张居正改革前的社会背景为主线,研究其改革前明中期的大理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不仅有助于了解史实,以古鉴今,而且也对学术界关于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史作以补充和完善。因此,本文以张居正改革前的社会背景为主线,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采用历史文献调查与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明中期全国、云南及大理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史料进行梳理和分析,最后分别从经济活动的投入、产出、商贸、财政与消费四个方面对明中期大理地区经济发展进行论述。经过梳理史料发现,在张居正改革前吏治腐败、财政空虚、各种社会矛盾激化的社会背景下,大理地区经济发展主要特征首先表现在,人口虽然忽增忽减变化无常,但明前期大量的“汉人入滇”为大理地区注入更多的劳动力,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土地兼并导致农民流失大量土地,人地关系日渐紧张。其次,农业发展方面自明代中后期开始表现为,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农作物种类的丰富以及经济作物的空前繁荣,促进了商品性农业的发展。粮食产量虽然受区域条件影响较大,不同地区的产量也会有所差距,但由于农业生产力的提高,粮食单位面积和产量不断增加。各类产业中最为突出的是手工业的快速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商贸往来方面,在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明中期出现了商业的空前繁荣,经商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另外,交通网络的发展,为对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商人组织和马帮的出现也为商贸发展打下了基础。在财政收入与支出方面,明代中后期田赋征税水平较高,支出大于收入,出现财政危机。从居民生活消费来看,明中期奢靡之风盛行,日常开支除生存消费外,开始注重文化教育的发展,所以文化和休闲娱乐消费逐步增加;但贫穷者仍然居多,贫富差距极大。基于以上分析,明中期大理地区的经济发展在同全国大趋势一致的基础上,也有其发展特色。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针对明中期大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加以补充,并从中总结历史经验,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当今大理州的社会经济发展。

李艳贺[3](2020)在《明正、嘉年间河西地区的经略研究》文中指出河西地区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特别在明朝时期,河西作为西部极边之地,“惟一线通道,西遮南蔽北扞”,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明朝初期,明廷在河西地区设置关西七卫作为明边藩篱,由于明朝的相对强大和关西七卫的缓冲作用,河西地区社会相对安定。明中叶后,明廷逐渐腐化。特别是明正德、嘉靖年间,明朝统治更趋腐朽。在明朝内部,出现了诸如官员的党派之争、贪污受贿、走私贸易、侵占民田等问题。在明朝外部,北部边疆受到少数民族的频繁袭扰,东南沿海有倭寇的入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河西地区形势十分严峻,不仅外部面临着来自青海的“番族”和蒙古部落的频繁袭扰,还要面临河西内部部分官员的贪污腐败、欺压军民等种种违法行为,引发的民怨。为了维护河西的统治,加强对这一战略要地的控制,明正德、嘉靖年间十分重视对河西地区进行经营管理。本文主要针对明正嘉年间河西地区出现的各种状况,分析明廷在河西地区的经营管理策略。全文从结构上主要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绪论部分主要包括选题缘由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相关概念界定、本文研究创新之处、研究方法的阐述。第一章主要研究明正德年间对河西地区的经略。主要分析了正德年间河西地区社会状况及明廷根据当前河西地区的社会状况所实施的相关策略。针对明廷所实施的策略,主要从民族政策(羁縻政策)和御边策略(军事守卫)两个大的方面来论述。第二章主要对明嘉靖年间河西地区的经略进行分析。主要从嘉靖年间河西地区的外部边患和内部现状两方面分析河西地区严峻的社会状况。根据河西地区所面临的社会状况,明廷实施了相关的应对策略。针对明廷所实施的策略,主要从招抚和防御的民族策略和慎固封守的御边策略两个大的方面来论述。第三章主要以明正嘉年间经略河西地区时的三个争议性问题为代表,结合相关史料的解读,评析各个官员观点的合理性和片面性。第四章主要根据明正、嘉年间对河西地区实施的经营管理策略进行整体评析,主要从明正、嘉年间对河西地区经略中出现的成效和不足进行详细评析。结语部分主要分析正、嘉年间对河西地区经略的评析所得到的相关启示。

聂选华[4](2019)在《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在不同时空范围内呈现出普遍性、连续性、积累性和重叠交错的分布特征,灾害的持续性和衍生性造成饥荒蔓延。面对严重的灾荒,清朝政府和云贵地方当局以国家完备的荒政制度为蓝本,积极开展灾荒赈济工作。荒政作为清代国家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国家府库银钱和粮食等救灾物资的调拨,灾荒赈济举措的协调推行,以及云贵地区毗邻省区之间赈灾物资的应急补给,较大程度上拓展了云贵地区被灾民众的生存空间。清代国家荒政的制度化和灾荒赈济实践路径的系统化,为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和灾后重建提供了重要条件。清朝统治者高度重视对云贵地区灾荒期间的社会治理和经营,清朝中央政权在云贵地区的设治经营及自上而下的“国家化”进程,为云贵地方的灾荒治理提供了制度支撑。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迁,不同程度地加剧了云贵两省自然灾害暴发的频次,并对清政府加强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的进程造成影响。荒政制度作为清代国家治理西南边疆的重要路径,为清朝中央政权巩固和经营西南边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清代云贵地区与周边乃至中原地区的灾赈资源整合与融通,加强了清政府在西南边疆灾荒治理期间的协调联动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并从根本上加快了清代国家“一体多元”的发展进程。边疆治理是当前学界研究的理论与现实热点议题之一。本文以清代云贵地区作为研究的特定时段和区域,以清代国家灾荒赈济的社会治理及其效应为研究对象,对西南边疆地区灾荒期间社会治理的国家应急响应能力进行分析,以多角度地认识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各个面向。同时,基于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历史维度和现实维度,深入分析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能力和基本谱系,对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体系以及云贵地区的底层认同和国家认同进行探讨,藉此系统阐释清代灾荒赈济在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过程中得到深入施行的深层机理和积极效应。

赵阳阳[5](2017)在《明代固原镇研究》文中认为明建国以后,为抵御北方蒙古的进攻,先后在北部边疆地区设置九个军事防守区,称为“九边重镇”。明九边地区屯驻重兵,防御蒙古,关乎一国国运,与明代兴衰存亡关系密切,是朝廷重点经营地区。固原镇本陕西镇,是为明代九边之一。战略地位重要,“东顾榆林,西顾甘肃,与宁夏为唇齿”,承担着防蒙抚番双重任务。自成化年间三边总制设在固原,固原逐渐成为整个西北地区军事指挥中心,固原镇的“联属”与“总制”作用更加突出。在巩固明朝西北边防及维护明朝的边疆稳定上起到重要作用。明代九边一直是学界研究的传统和重点领域,但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军制、战争、民族关系为主题的政治、军事方面,在社会经济研究中也所涉及如军屯、盐法等。但以某一镇为单独研究对象的成果比较少见,尤其是固原镇,尚未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边镇设立虽然是军事斗争的产物,但边镇的研究却是一个系统性课题。除了军事领域,它还涉及到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社会等多个研究领域,包含沿革变化、军队数量、职官领导、防御工事、军需装备、后勤供应、特殊群体、文化教育等多个子课题。故本文选取极具特色的固原镇作为研究对象与研究区域,将上述项目统筹起来作为研究主要内容,通过对史料的搜集、考证、分析,力求将一镇的全貌及发展动态展示给读者。本文共七章,加上绪论和结语、附录共十个部分。绪论首先说明了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对象及意义,然后对相关学术史进行回顾,继而对所用史料、选题依据、研究方法、主要内容等进行说明。第一章对明代固原镇形成与演变过程进行研究。本文认为目前学界存在的固原镇乃弘治年间新设之镇说法有待商榷,考证这个说法是由《明史·兵志》的一小处史料的改动而造成的。固原镇并非新设之镇,其前身为陕西镇,从陕西镇到固原镇演变的过程其实就是固原等地从腹地变为边地这一内地边防化的历史进程。然后对固原镇辖区进行探讨,其变化主要集中在庆阳、河洮岷、松山三处。之后又对固原镇在明代边防中地位进行探讨。第二章对固原镇边患进行考述。固原镇作为明朝北边防务链条上一个重要环节,北有蒙古,西临诸番,土达居于内,这三种势力是固原镇最主要的边患来源,尤以前两个威胁为主。有明一代,固原镇一直受到蒙古和诸番不同程度的冲击。第三章对固原镇军队进行考察。省镇营兵制度下,边镇军队构成主要包括标军、营兵、守城兵、了侦兵等。首先论述固原镇下各个兵种,然后考证固原镇军队、马匹数量。从有限的记载来看,明代固原镇军、马数量变化较大,军队少则一两万,多则七八万,马匹数量也从一万余到三万余变化不等。有关固原军、马数量记载稀少且紊乱,前后矛盾地方很多,使用的时候需注意。目前还不能很好处理这些数据上的矛盾,只能考证大致数量,推测其发展变化趋势。不同时期的军、马数量变化,一定程度反映出明代北疆军事紧张与缓和、征战与和平局势的变迁。之后对固原镇军、马来源的几个主要途径进行探讨。第四章对固原镇的职官体系进行考察。省镇营兵制下,固原镇军队分属不同的领导系统,如“总督—巡抚—兵备道”的文官系统和“总兵—参将—守备”的武将系统,此外还有巡按御史、镇守内臣等组成的监察系统。本章重点对陕西三边总督、巡抚、总兵、镇守内臣等职官进行研究,并指出不同时期各自的地位与权力变化情况。第五章考察固原镇长城防御体系的构建。主要复原、介绍固原镇的六段边墙、数十座城堡以及众多墩台的修筑过程。三者相互配合,相互连接,互为表里,从而构筑一道东西延绵千里,纵深数十里的长城防御体系。并对这一防御体系进行简短评论,认为守边墙消极摆边不如守城堡、墩台进行纵深防御。第六章考察固原镇军队装备与粮饷供应。主要从兵器、战马、战车、军服四方面论述军队装备情况,然后具体介绍固原镇军队粮饷供应四个主要途径屯田、民运、开中、京运各自发展的情况,并通过细致审慎的分析探讨,得出较为接近事实的结论。并简要介绍这四项供应方式在不同时期所占地位与作用。第七章初步考察固原镇文化教育情况。通过对固原镇下府州县、卫所儒学及地方社学、武学等多种教育方式考察,探讨固原镇总体上的文化教育状况。总体上,固原镇文化教育成就优于甘肃、宁夏、延绥三镇,但劣于东部辽东、蓟等镇。结语部分是对明代固原镇诸多方面进行总结,展现明代固原一镇的全貌。并揭示某些方面的历史动因,以为今天固原地区发展提供一些历史借鉴。附录部分统计了明代固原镇的战争情况资料及历任陕西三边总督、巡抚、镇守总兵的基本情况。

刘琼[6](2017)在《清代土家族地区开发与环境变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7世纪后期,自清朝平定三藩之乱后,土家族地区沿袭明朝土司旧制,被纳入清王朝的统治和管理之下,直至18世纪中后期,土家族地区全面改土归流,直接受制于中央王朝的控制之中,自此清政府对其实施了大规模的立体式开发。本文把“自然生态环境”、“人文社会环境”与“社会经济开发”三者置于清一代内陆少数民族地区多样性而又变动不居的生态系统和复杂而又处于变革的社会环境之中,从人、社会、自然相互作用的视角探讨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之间的内在关系,诠释生态环境退化现象与社会经济开发实践本身。本研究运用环境史学、历史地理学、环境社会学、环境伦理学、生态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对清代土家族地区经济开发、社会文化变革和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人们行动在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这两大系统中的适应和改造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也正是人们行动的复杂性,使得土家族地区生态系统的动力演化包含了很多人为因素,这在清中后期本区域所发生的灾荒中显现出来。然而,土家族地区社会系统自身所具有的独特性,为解决生态环境危机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调适了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冲突,缓解了生态环境的退化程度。本研究以清代土家族地区的开发史为切入点,全面考察清代土家族地区的环境史,在梳理清代土家族地区开发基本史实的基础上,综合考察了土家族社会对自然环境资源的认识变化以及利用和改造,以探究土家族社会环境变动与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揭示区域经济开发-自然生态环境-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模式以及内在驱动力和演变规律。本文内容分为五大部分。第一章,从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入手,对清代土家族地区实施大开发的自然地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基础作了简单的梳理,为研究清代开发史提供了长时段的环境背景。土家族地区地处中国内陆腹地,属我国中部偏西南地区,处在云贵高原东部的延伸地带。是东部平原和西部山区的交接地带,是古代中原进入西南的军事要道,是湖湘入川黔的交通咽喉,也是“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两大移民潮的必经之道和迁移之地。土家族地区向来被视为蛮夷之地,植被丰富、林木葱郁,俗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说。自秦汉以降,帝制政府主要采取羁縻制度、土司制度的治理管理模式。土家族地区横跨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地带,其地域空间表现为一定的行政区划,在不同历史阶段,其行政归属略有变化。其行政建置沿革,是土家族地区在不同历史时期开发空间范围的演变。本地区呈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特点,文化特征表现为多元性、复合性,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清代以前土家地区的开发十分有限,在移民和驻军的推动下,卫所屯戍区的农业有所发展。这是清代土家族地区开发的历史环境背景。第二章,通过史志、地方文献、家谱、碑刻、口述史料等历史文献对清政府实施开发的缘由、过程、内容进行了归纳、分析,展开探讨了清代土家族地区开发的形式、特点和规模。清代土家族地区开发呈现阶段性、区域性特征。影响土家族地区开发的因素主要在于清政府所实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的演变。历史时期形成三个不同的社会形态区域:经制区、卫所区、土司区,也导致三种不同的行政管理体制的形成,从而呈现开发的区域性特征,这种社会差异的文化影响至今犹存。康雍年间,国家通过“招抚土司,安定地方”的策略,进一步完善强化土司制度,采取恢复重建与适度开发并举的系列措施落实清朝体制,稳定社会秩序,缓解社会矛盾,在康熙中后期出现土司“中兴”阶段。乾隆至道光年间,在中央王朝直接有效的控制下,土家族地区掀起全方位的大开发热潮,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发生巨变,经济、文化获得空前发展,改土归流后,移民人口激增,改变了土家地区的人口结构,招垦移民成为开发的生力军和主力军,全力垦殖利用土地资源,呈现“地无遗利,人无遗力”的开发盛况。改流后,土着和移民在拓展生存空间、争取生存资源中将人地矛盾进一步演化为社会矛盾,成为族群分化和融合的高峰期,产生“非我族类”之感叹。同治至辛亥革命前,土家地区也受到晚晴政治环境大背景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开发出现近代化的新特征,但相对于汉族地区,在时间先后和程度深浅上呈现差序梯次。第三章,以生计方式变迁为切入点,从环境的视角探讨不同生产生活方式的形成与演变的因素,同时从文化的视角考察土家族社会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和认知态度的变化,着重从生态思想、生态智慧、乡规民约、风俗习惯等方面进行了探讨,通过比较分析以揭示族群、文化、宗教等人文社会因素在环境变迁中的影响和作用。清代土家族地区农业经济大开发是土家族社会生计方式发生变迁的强大内在动力。通过对生计方式变迁的考察,进一步认识到自然环境系统与社会系统互动关系的演变过程。从游耕生产方式发展为定居农耕经济,反映了土家社会从被动性环境适应到主动性环境选择和环境改造的过程,这也是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与自然环境互动的结果。生计方式最能体现各民族不同的生态思想和生态意识。土家族社会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形成了特有的生态文化,用以调适自己的行为模式,对环境变化作出积极的响应,以适应或影响未来的自然环境。第四章,主要是进行个案研究,通过家谱、地方志、口述史、碑刻、诗歌谚语、士人作品等文献资料,深入分析不同调查点的生态环境变迁状况,以回应学界对清代土家族地区生态环境状况的认识和观点。土家族地区开发与区域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一方面,经济开发和土地垦殖不仅受到地形地貌、土壤特性、气候特征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也是清政府治理民族地区政治制度演变、文化变革、人口迁移等多种人文社会要素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经济开发和土地垦殖产生了一定的环境效应,生态破坏十分明显,造成森林资源退化、次生灾害加重,土地沙化石漠化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进程。经济开发和土地垦殖所引起的水土流失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益,官民不断加强环境保护,并形成以次生林为主,人工林和原始林等为辅的新生态系统。政府和民众在环境保护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地方政府发挥着行政干预和引导监督的作用,而民间的图腾禁忌、生产生活禁忌、乡规民约等习惯法起到了社会约束力的作用。官民合作是维护生态系统的有效机制和长效机制,缺一不可。土家族地区大规模的经济开发带来了乡村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在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传统时代,为解决人地矛盾和文化冲突,农业开发和环境保护对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同样至关重要,是老少边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第五部分为余论。从区域经济-资源环境-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来进一步说明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整体生态过程。第一个层面分析了国家开发少数民族地区的策略与方式以及上层政治经济的发展思想;第二个层面分析了民间社会(民族内,民族间)在开发中的选择与调适,分析了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和博弈。第三个层面从生态环境资源的角度,分析国家和社会在开发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清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发的深度和强度,以揭示环境背后所隐藏的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本文通过对清代土家族地区开发与环境互动关系的研究,揭示经济文化开发与区域生态环境、政治、社会等的互动过程,以期进一步丰富开发史、社会史、环境史和区域史的研究,为民族区域社会发展提供借鉴和反思。

杨亚东[7](2016)在《清代前期云贵地区社会问题研究 ——以社会控制为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基于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参考社会学的社会控制理论并以此为视角,围绕清代前期云南和贵州地区的土地问题、土司和苗疆问题、客民问题、私盐贩卖和人口贩卖问题、矿业衰落问题等社会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并就清廷针对以上社会问题进行的调控和治理的过程、经验进行了分析和归纳。本文认为,离开社会问题也就没有边疆社会的存在。坚持“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从研究云贵地区社会问题的产生、发展、演变及其内在经纬等来尽量还原边疆社会的历史真实,总结归纳历史经验教训具有重要的意义。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清初云贵地区土地问题异常尖锐突出。吴三桂专制云贵后,把明代的沐氏旧庄变为吴氏“藩庄”;同时,土司占有大量土地。下层民众中少地、无地的现象日益增多,由土地占有的矛盾引发的社会冲突一触即发。在这一背景下,清廷对土地问题进行了有效的社会控制,包括从顺治朝开始的大规模的垦荒行动,康熙年间废除庄田、改革屯田、推行军屯等,雍正朝“改土归流”之后对土地问题又进行了持续调控。云贵地区地处西南边疆,少数民族众多,战略地位显要,处理好云贵地区民族和社会问题,土司和苗疆问题不容忽视。清代前期云贵地区日益严峻的土司不法现象及其造成的社会危害,成为清廷“改土归流”的重要原因之一。清廷围绕云贵地区的土司和苗疆问题,坚持综合治理,主要施以前馈控制、弹压控制、设治控制、教化控制等控制手段,取得了较好的施治效果。元明以来尤其是清代,外来人口大量向云贵地区迁徙,其迁徙类型包括军事移民、垦殖移民、工矿移民、谪流移民和自发移民等。外来人口进入云贵地区后,客观上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同时也造成了尖锐的土客矛盾,这一问题与当地复杂的民族问题等相互交织,共同作用,对云贵地区社会稳定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于此,清廷采取依例惩办、土客分治、保甲控制、设置禁令、军事准备、武力弹压等“硬控制”手段,以及土客通婚、设市交易、道德教化等“软控制”手段,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清代云南的私盐贩卖与贵州的人口贩卖问题非常猖獗。私盐贩卖由来已久,清代云南盐政几经更张,由清初异化的“官督商销”发展至康熙末年的“官运官销”,嘉庆初年云南盐政改为“灶煎灶卖、民运民销”,其间私盐贩卖大行其道,清廷采取政策控制、法律控制等措施和手段进行管控,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清代贵州人口贩卖现象严重,清朝统治者尽管采取设防安汛、严厉打击、赏罚官员、刑罚制裁等措施进行禁绝,但始终无法根治,清代养奴和贵州地区“捆卖抢杀”之风是人口贩卖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之一。清代云南铜矿业和贵州铅矿业均出现由极盛到衰败的“大逆转”。滇铜由于采冶成本增加、能源危机、运输困难、工本不敷、盗卖严重等原因日益衰落。清廷采取控制成本、广觅子厂、提高铜价、补助资金、改善运输、蠲免厂欠等手段力图挽救滇铜衰落之势,但这些措施均短期奏效,其衰落之势无法扭转。这一期间,贵州铅矿业也出现衰败迹象,其原因主要是生产成本增加、官定价格过低、官员以权谋私、私采偷卖泛滥、自然灾害破坏、硐老山空封闭等,清廷主要采取控制成本、清查私矿、提高铅价、降低矿课等手段进行控制,但未能取得明显成效。滇铜黔铅的衰落,造成聚集在矿厂及其与矿厂相关的从业人员纷纷失业,这些失业者逐渐演变成为一支反抗官府的力量,在与清代中后期风起云涌的民变结合之后,加剧了清朝后期的统治危机。本文在研究的基础上认为:清廷对西南边疆社会问题的认识水平及其社会控制能力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总体上,清代云贵地区存在的社会问题具有长期性、地域性、复杂性、尖锐性等特点。清廷对云贵地区存在的社会问题有较为深刻和全面的认识,采取了恩威并施、硬软兼济、应变灵活的社会控制策略和手段,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控制效果。尽管清廷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和控制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清廷在认识和控制云贵地区社会问题时所采取的策略和手段,展现的政治智慧和社会治理理念,对当前分析、认识、控制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问题仍不失其重要的借鉴价值。

曹迎春[8](2015)在《明长城宣大山西三镇军事防御聚落体系宏观系统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明长城军事防御聚落体系是广泛分布于北方边疆的宏大人文地理景观,是边疆地区特殊人文活动与地理空间互动的产物。长城军事防御聚落体系隶属于聚落系统范畴,是具有军事防御和民政生产双重属性的特殊功能型聚落系统,是由长城本体、军事防御聚落体系以及各种附属设施构成的复杂、动态、有机的系统性整体。论文选择宣大山西三镇长城军事防御聚落体系为研究对象,以非线性复杂科学——分形理论和系统理论为主要视角,基于长城历史资料、现代研究成果、调研资料以及试验数据,综合运用GIS空间地理信息分析、数学以及统计学等研究方法,多维度、多层次和定量化揭示明长城军事防御聚落体系的宏观系统关系。研究分为三个层次:首先,在完整时空语境下,探索宣大山西三镇军事防御聚落体系的动态演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系统分析三镇聚落体系及其属性要素的空间分布和影响因素;其次,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基于分形理论和系统理论,深入分析三镇聚落体系所涉及的宏观核心子系统——交通系统、烽传系统、驿传系统、聚落等级规模结构体系、以及驻军等级规模结构体系——的复杂性系统关系及其空间结构形态;最后,综合子系统研究成果,探索性建立长城军事防御聚落体系描述性量化理论模型,以此初步探索其理论宏观系统关系。研究发现长城军事防御聚落体系,是在传统聚落体系演化模式和线性长城双重动力作用下,生成的聚落体系与线性长城耦合的复杂分形结构。军事防御聚落体系相关的聚落等级规模结构、驻军等级规模结构、交通网络系统以及空间结构,均具有明确、稳定的分形结构,且在不同方面三镇对应维数值均接近,表明三者在宏观层面遵循一致的生成规则和运行机制;基于此进一步严格界定长城军事防御聚落体系正式形成的标准及时间,并定量和定性描述聚落体系与线性长城耦合的系统关系和动力演化机制;基于理论模型,从宏观系统关系角度,初步探索军事防御聚落体系的主体性、长城的系统性价值、以及军事防御聚落体系与长城的系统关系和协同防御机制。分形结构是人类聚落体系适应复杂人地关系的经典优化模式,长城军事防御聚落体系通过多方面的分形自组织结构,解决了漫长防线与有限军事资源配置的矛盾;实现了驻军常规状态匀质分布向遇警应激状态非匀质集结的快速转换;建立了有限长城军事防御聚落体系与广泛民属聚落系统的多层次融合;完成了全天候必然性值守对蒙军随机偶然性攻击的系统防御。

魏琰琰[9](2016)在《分统举要,纲维秩序—明辽东镇军事聚落分布及防御变迁研究》文中提出辽东镇是明代九边长城防御体系的最东端,为九镇之始。作为“宁国首疆”、“京师左臂”的明代重要军镇,亦是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之下华夏边缘的核心边疆,军事地位尤为重要。自洪武初期经营,辽东地区的军事防御系统和聚落建置就一直受到朝廷的重视,形成了有史以来最具高度完整性的军事聚落及其防御体系。研究内容涵盖军事管理组织层面、军事聚落层级结构和各级聚落设施实体,在特定的地缘关系和军政制度背景之下发展的聚落层次多义性及其层次之下200余个城堡关驿的分布和历史变迁规律是本文关注的重点。厘清这一体系层次,考证聚落空间分布并标绘军堡空间今地分布图,揭示辽东镇军事聚落整体结构特征,是从综合学科角度对明代辽东军事聚落的全面研究。本文以明辽东镇这一时空之区划为界,以军事聚落为研究对象,从整体视角梳理空间分布及其历史发展脉络和演变过程,系统构筑其整体结构,分析其成因及变化的内在联系。首先,对明代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关系进行讨论,明晰辽东镇长城边疆内外的地理环境、军事情势;再通过对军政背景的整理,架构出辽东军事聚落的建置体系,进一步明确社会关系构成特点。研究通过共时性防御系统内空间分布和历时性历史变迁纵向比较的方法,从规划布局的角度对逻辑层次和空间规律进行分析归纳,并进一步对明辽东军事聚落系统的历史变迁机制做更深层次的分析和提炼;最后,着重因借“长城军事聚落秩序带”的概念,分析其在辽东镇不同聚落层面的秩序性特点,从而揭示影响辽东镇军事聚落秩序的诸多物质或非物质因素。

刘建军[10](2013)在《明长城甘肃镇防御体系及其空间分析研究》文中认为明长城作为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是军事管理层面的九边重镇与层级组织结构和物质实体层面的各级防御聚落与工程设施,是具有严密的层次性、整体性、系统性的军事防御体系。以往关于甘肃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物调查和历史地理等学科方面,多关注某一地区、某一类型的防御设施的研究,缺乏对甘肃镇防御体系整体性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本文以明长城甘肃镇防御体系为研究对象,从建筑学的角度,并结合考古学、历史学、社会学等理论,通过文献查阅和实地调研,首先在梳理明“九边”军事制度发展演变的基础上,研究了甘肃镇的建置沿革、军事地位、镇城演变、防守范围等问题;其次,运用系统论中“整体性、层次性、结构功能性、环境相关性”的思想观点,对甘肃镇防御体系的外部环境、构成要素、聚落层级及整体结构进行逐一分析;再次,通过聚落考古学中的空间分析方法和GIS工具,对于甘肃镇防御体系中的长城本体、军事聚落、烽传系统、驿传(交通)系统的外部环境进行研究;最后引入可达域概念,并利用各种不同表现形式、特征及作用的可达域,分别对甘肃镇防御体系构成要素之中的军事聚落、驿站、烽燧、敌台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厘清明长城甘肃镇防御体系历史发展脉络;首次从整体角度对明西宁卫长城及军事聚落进行研究;通过绘制军堡空间分布图,揭示甘肃镇军事聚落整体结构特征;提出长城防御体系空间分析的新方法——可达域分析,为长城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方法与视角。

二、略论明代陕西沿边军屯弊端与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略论明代陕西沿边军屯弊端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明大同镇长城军事聚落适应性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明长城文化遗产整体保护的需求
        1.1.2 聚落和环境的整体观与适应性研究的视角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实地调查法
        1.4.3 多学科交叉分析法
    1.5 相关概念及研究综述
        1.5.1 聚落适应性相关研究
        1.5.2 明大同镇长城军事聚落相关研究
        1.5.3 军事聚落适应性相关概念及理论框架
    1.6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1.6.1 研究思路与结构
        1.6.2 研究框架
2 明大同镇长城军事聚落适应性要素概述
    2.1 自然环境
        2.1.1 自然地理环境
        2.1.2 自然气候环境
    2.2 社会文化环境
        2.2.1 大同镇历史沿革
        2.2.2 明军事管理制度
        2.2.3 社会(宗教)文化思想
    2.3 社会经济技术环境
        2.3.1 屯田制度
        2.3.2 边境贸易
    2.4 明大同镇军事聚落概况
        2.4.1 “九边”的形成与明大同镇
        2.4.2 明大同镇长城军事聚落体系形成过程
        2.4.3 明大同镇的防御格局及军事聚落的等级分类
    2.5 本章小结
3 善用地利,顺应天时:聚落的自然环境适应性
    3.1 适应于地理环境的聚落宏观分布规律
        3.1.1 西高东低的高程分布规律
        3.1.2 趋于平缓的坡度分布规律
        3.1.3 南坡为主的坡向分布规律
        3.1.4 近河不临河的水城关系
        3.1.5 反映军事地理格局的聚落空间聚集规律
    3.2 基于最大熵模型的聚落分布验证分析
        3.2.1 生态位理论与最大熵模型
        3.2.2 研究数据与方法
        3.2.3 结果分析
    3.3 适应于地理环境的聚落选址特征
        3.3.1 聚落选址的基本类型
        3.3.2 聚落典型选址特征
        3.3.3 聚落选址对风水格局的考量
    3.4 自然气候条件对军事聚落的影响
        3.4.1 因时而变军事防御策略
        3.4.2 就地取材的聚落建造材料
    3.5 军事聚落对环境的影响
        3.5.1 森林资源的变迁
        3.5.2 草场资源的变迁
        3.5.3 水土流失与荒漠化
    3.6 本章小结
4 军事主导,多层防御:聚落的社会环境适应性
    4.1 适应于军事防御的聚落整体分布
        4.1.1 沿长城线性及纵深分布
        4.1.2 沿军事要道分布
        4.1.3 适宜作战的分布距离
        4.1.4 多堡联合防御格局
        4.1.5 明大同镇军事聚落整体防御特征
    4.2 适应于军事防御的聚落内部形态
        4.2.1 城垣防御体系
        4.2.2 道路形态及空间布局
        4.2.3 建筑类型与形态
    4.3 本章小结
5 屯戍结合,边境贸易:聚落的经济环境适应性
    5.1 聚落屯田体系
        5.1.1 屯田种类与规模
        5.1.2 农田建设
    5.2 聚落互市体系
        5.2.1 大同镇互市的产生及分布
        5.2.2 大同镇互市的分布规律
        5.2.3 互市基本形态
        5.2.4 互市对军事聚落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6 明大同镇长城军事聚落景观体系及保护策略
    6.1 军事聚落景观体系
        6.1.1 军事聚落的风景性与景观格局
        6.1.2 军事聚落相关诗词内容
        6.1.3 军事聚落相关诗词反映的景观意向
        6.1.4 特殊观景节点
    6.2 聚落演变机制及遗址保存现状
    6.3 大同镇军事聚落的适应性保护策略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研究主要结论
    7.2 研究不足
    7.3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2)张居正改革前明中期大理地区经济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意义、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对象、内容、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的对象和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明中期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
    2.1 明中期的治滇政策以及张居正改革
        2.1.1 明中期统治者的治滇政策
        2.1.2 张居正改革前的社会背景
    2.2 明中期全国以及云南经济的基本状况
        2.2.1 全国经济发展水平
        2.2.2 云南的经济发展水平
    2.3 明中期大理地区基本概况
        2.3.1 自然地理环境
        2.3.2 自然灾害及救治
        2.3.3 明中期大理地区行政区划
第3章 明中期大理地区经济活动中的投入要素
    3.1 劳动力资源
    3.2 土地资源
    3.3 技术资源
        3.3.1 耕作技术
        3.3.2 水利和灌溉技术
    3.4 总结
第4章 明中期大理地区经济活动中的产出要素
    4.1 农业
        4.1.1 农业部门生产情况
        4.1.2 粮食生产水平
    4.2 手工业
        4.2.1 纺织业和造纸业
        4.2.2 农副食品加工业
        4.2.3 制盐业
        4.2.4 矿冶业
    4.3 总结
第5章 明中期大理地区经济活动中的内外贸易
    5.1 商品流通的基本条件
        5.1.1 交通运输网络
        5.1.2 流通手段——废贝行钱
    5.2 商业市场的发展
    5.3 对外贸易——滇缅贸易
        5.3.1 进口贸易
        5.3.2 出口贸易
        5.3.3 边民互市及朝贡贸易
    5.4 商人与商帮的发展
    5.5 总结
第6章 明中期大理地区经济活动中的公共财政与居民消费
    6.1 财政收入与支出
        6.1.1 财政收入
        6.1.2 财政支出
    6.2 居民消费
        6.2.1 生活消费
        6.2.2 文化消费
    6.3 总结
第7章 明中期大理地区经济发展及启示
    7.1 大一统格局下的中国西南边疆经济发展
    7.2 明中期大理地区经济发展状况
    7.3 对今启示
        7.3.1 明中期吏治颓废与廉政建设
        7.3.2 明中期土地兼并与当代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7.3.3 明中期财政问题与当代农村税费改革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明正、嘉年间河西地区的经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相关概念界定
        (一)时间的界定及缘由
        (二)河西相关概念的界定
        (三)经略的概念及界定
        (四)河西所辖范围界定
    四、本文研究创新之处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统计分析法
        (三)个案分析法
第一章 明正德年间对河西地区的经略
    一、正德年间河西地区的社会状况
    二、正德年间对河西各族的羁縻政策
    三、正德年间对河西地区的军事守御
        (一)明长城建筑的相关修建
        (二)加强各边军官之间的联系,配合灵活御敌
        (三)后勤保障
第二章 明嘉靖年间对河西地区的经略
    一、嘉靖年间河西地区的社会状况
        (一)嘉靖年间河西地区的外部边患
        (二)嘉靖年间河西地区的内部状况
    二、嘉靖年间对河西地区民族的招抚与防御
        (一)明廷对土鲁番部落的防御、怀柔之策
        (二)明廷对蒙古各部的防御和绝贡之策
        (三)对归降的少数民族实施羁縻怀柔措施
    三、嘉靖年间对河西地区的慎固封守
        (一)整饬屯政
        (二)兴修水利
        (三)修缮防御设施
第三章 明正、嘉年间河西经略相关问题评析
    一、关于“甘肃之变”责任的争议
    二、关于土鲁番是否绝贡问题
    三、关于河西周边少数民族内迁问题
    四、一孔之见
第四章 对明正、嘉年间河西地区经略的整体评析
    一、对明正德、嘉靖年间河西地区经略成效的评析
    二、对明正德、嘉靖年间河西地区经略不足的评析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4)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灾荒史研究的问题导向及既有研究成果
    三、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五、创新与写作基本思路
第一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自然因素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
        二、气候变迁的驱动
        三、生态环境变迁的负面效应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社会因素
        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化
        二、云贵地区民族起义的扰动
        三、西方近代化势力的入侵
第二章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差异
        一、气象灾害
        二、地震灾害
        三、地质灾害
        四、疫疾灾害
        五、农作物病虫害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产生的后果及影响
        一、灾害对云贵地区农业生产的冲击
        二、灾害对云贵地区财政经济的损耗
        三、灾害对云贵地区民众生活的扰动
        四、灾荒对云贵地区社会文化的影响
第三章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制度的施行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的基本程序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报灾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勘灾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审户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发赈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救灾的基本措施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蠲免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借贷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抚恤
第四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备荒仓储制度建设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建设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设置
        二、云贵地区常平仓的功能
        三、云贵地区常平仓的管理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建设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设置
        二、清代云贵地区社仓的功能
        三、云贵地区社仓的管理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二、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功能
        三、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管理
    第四节 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建设
        一、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推行的原因
        二、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建设
        三、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实践成效
第五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赈实践路径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官方救灾实践路径
        一、减免额赋以纾民困
        二、平粜米谷以平市价
        三、赈给银米以裕口食
        四、鼓励垦殖以补种杂粮
        五、捐给养廉银两以资赈济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民间救灾实践路径
        一、地方官宦倾力捐输
        二、民间绅商慷慨捐赀助赈
        三、民众祭拜神灵以禳弥消灾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后恢复重建实践
        一、修缮城墙以资扞卫
        二、疏挖河道以广“东作”
        三、修复桥梁设施以利行旅
        四、修复盐井以利税课征收
第六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案例探讨
    第一节 危机与应对: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救济
        一、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情
        二、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赈济
        三、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后重建
    第二节 清光绪朝云南昭通以工代赈的实践路径及成效研究
        一、清朝“以工代赈”在西南边疆实施的原因
        二、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主导措施
        三、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辅助举措
        四、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社会成效
    第三节 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一、清代贵州“新疆”的开辟
        二、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发生的背景
        三、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时空分布特征
        四、清代贵州“新疆”地区的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第七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联动效应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协调联动
        一、云贵地区灾赈物资的应急调运和供给
        二、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国家干预”
        三、云贵地区灾赈期间的乡村秩序维系
    第二节 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联动效应
        一、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困境
        二、清光宣时期云南的灾赈近代化转型路径
        三、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社会效应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及荣获奖励情况
致谢

(5)明代固原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史料来源
    四、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第一章 固原镇的形成与演变
    第一节 固原镇历史沿革
        一、固原非弘治年间新建镇考
        二、弘治固原建镇之说来源考
        三、陕西镇的形成与演变
    第二节 固原镇辖区
        一、固原镇卫所建置
        二、固原镇防区变化
    第三节 固原镇在边防中地位
第二章 固原镇边患考
    第一节 蒙古
        一、河套蒙古
        二、西海与大、小松山蒙古
    第二节 西番
    第三节 土达
第三章 固原镇军队研究
    第一节 固原镇军队构成
        一、标兵
        二、营兵
        三、守城兵
        四、了侦兵
    第二节 固原镇军、马数量考
        一、固原镇军队数量
        二、固原镇马匹数量
    第三节 固原镇军、马来源考
        一、固原镇军队来源
        二、固原镇军马来源
第四章 固原镇职官体系研究
    第一节 陕西都司地位的下降
    第二节 文官系统
        一、总督
        二、巡抚
    第三节 武职系统
        一、镇守总兵官
        二、副总兵、参将、游击将军
    第四节 监察系统
        一、巡按御史
        二、镇守内官
第五章 固原镇长城防御体系研究
    第一节 固原镇长城修筑及分布
        一、固原旧边
        二、徐斌水新边
        三、兰州卫边墙
        四、靖虏卫边墙
        五、河、洮边墙
        六、万历松山新边
    第二节 固原镇城堡及墩台
        一、城堡
        二、墩台
        三、驿站
    第三节 固原长城防御体系成效
第六章 固原镇军队装备与粮饷供应研究
    第一节 固原镇军队的军需装备
        一、武器的种类、制造与应用
        二、军马的管理、配备
        三、战车的制造与使用
        四、军服配备
    第二节 固原镇军队粮饷供应
        一、军屯
        二、民运
        三、开中
        四、京运
        五、小结
第七章 固原镇文化教育研究
    第一节 府州县、卫所儒学
        一、府州县儒学
        二、卫所儒学
    第二节 儒学教育基本情况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6)清代土家族地区开发与环境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一) 学术意义
        (二) 现实意义
    三、研究现状述评
        (一) 中国环境史的兴起与发展简述
        (二) 清代环境史研究述略
        (三) 土家族环境史述评
    四、相关问题说明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
        (二) 研究思路及其研究方法
        (三) 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
第一章 土家地区早期的环境和开发
    第一节 自然生态环境
        一、地形地貌和气候特征
        三、水系分布和土壤特性
        三、动植物资源
    第二节 人文社会环境
        一、民族政策与管理方式
        二、民族格局及其人口变迁
        三、文化生态及其民俗文化特征
    第三节 清代以前的开发概况
第二章 清政府对土家地区的经略与开发
    第一节 清前期的制度与开发
        一、土司制度的沿袭与强化
        二、土司政权的相对自主性
        三、清前期的开发措施
    第二节 清中叶的制度与开发
        一、土司的改流与改流后的制度
        二、人口增长与民族结构
        三、清中叶的开发状况
    第三节 晚清政局与开发
        一、旧制维持与洋务新政
        二、近代工商业的开发与发展
        三、文化殖民与新式教育的出现
第三章 土家社会生计方式变迁与环境
    第一节 游耕生计方式与环境适应
        一、山区游耕与汉区畲田
        二、游耕生产与自然环境的适应
        三、游耕生计方式与社会环境的适应
    第二节 农耕生计方式与环境利用
        一、从游耕到农耕的社会环境因素
        二、农耕生计方式对自然环境的选择利用
    第三节 生计方式与生态文化的调适
        一、“无为而有为”的朴素生态观
        二、人地和谐的环境伦理观
        三、因地制宜的习俗调适
        四、因时而为的物候调适
第四章 土家地区生态环境的变迁与响应
    第一节 原生性自然生态环境变迁
        一、经济开发与森林资源退化
        二、生物多样性减少
        三、农业垦殖与水土流失
        四、自然灾害的增长趋势
    第二节 官民的环境意识及行为
        一、流官政府环境意识的提高
        二、政府的引导与调控
        三、民间社会的参与
余论: 区域经济·环境资源·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7)清代前期云贵地区社会问题研究 ——以社会控制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
    二、核心概念与时空的界定
    三、学术史与研究资料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五、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
第一章 土地问题
    第一节 明末清初云贵地区的土地问题
        一、明代中后期屯田制度的崩坏
        二、日益严重的土地兼并问题
        三、吴三桂治下的“藩庄”
        四、土司控制大量土地
    第二节 清廷对土地问题的社会控制
        一、康熙年间的土地改革
        二、规模浩大的的垦荒行动
        三、“改土归流”后对土地问题的持续调控
第二章 土司和苗疆问题
    第一节 清代前期云贵地区的土司和苗疆问题
        一、清代前期云贵地区土司不法
        二、贵州苗疆“生界”的社会问题
        三、土司不法的严重社会危害
    第二节 清廷对云贵地区土司和苗疆的治策
        一、顺康时期清廷对土司问题的态度和治策
        二、雍正时期清廷对土司问题的态度转变
    第三节 清廷对土司和苗疆问题的社会控制
        一、清廷对土司和苗疆问题的社会控制手段
        二、清廷对土司和苗疆问题进行社会控制的效果评估
第三章 客民问题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客民问题的由来
        一、元明时期外地人口向云贵地区的迁徙
        二、清代前期外地人口向云贵地区的迁徙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土客矛盾
        一、土客的利益冲突
        二、土客的文化冲突
        三、客民中的“汉奸”问题
        四、客民问题引发的冲突
    第三节 清廷对客民问题的社会控制
        一、对客民问题的硬控制
        二、对客民问题的软控制
第四章 私盐贩卖与人口贩卖问题
    第一节 私盐贩卖问题
        一、清代前期云南的盐政变革
        二、云南的私盐类型和原因分析
        三、清廷对私盐贩卖的社会控制
    第二节 人口贩卖问题
        一、清代前期贵州人口贩卖的严峻形势
        二、贵州人口贩卖的原因分析
        三、清廷对人口贩卖的社会控制
第五章 矿业衰落问题
    第一节 清代前期云南铜业的衰落
        一、云南铜业盛极而衰
        二、云南铜业衰落的原因分析
        三、清廷对云南铜业衰落的社会控制手段
    第二节 清代前期贵州铅矿的衰落
        一、贵州铅矿业由盛转衰
        二、贵州铅矿业衰落的原因分析
        三、清廷对贵州铅矿业衰落的控制手段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8)明长城宣大山西三镇军事防御聚落体系宏观系统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相关领域研究综述
        1.1.1 国际科学研究趋势宏观背景简述
        1.1.2 国内外聚落系统研究进展
        1.1.3 明代长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进展
    1.2 题目选择、界定及研究意义
        1.2.1 研究对象选择
        1.2.2 研究对象定义
        1.2.3 研究意义
    1.3 研究理论和方法
        1.3.1 研究理论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资料及数据
        1.4.1 研究资料
        1.4.2 研究数据
    1.5 研究的创新性
    1.6 论文研究框架
第二章 三镇长城军事防御聚落体系时空演化研究
    2.1 军事防御聚落演化的相关背景
        2.1.1 地理环境及战略形势
        2.1.2 三镇整体地理特征及战略地位
        2.1.3 宏观历史背景
        2.1.4 军事管理制度
        2.1.5 战争时序演变
        2.1.6 长城修筑演变
    2.2 研究方法和数据
        2.2.1 研究方法
        2.2.3 研究数据
    2.3 三镇聚落体系时空演化过程
        2.3.1 宣府镇聚落体系演化过程
        2.3.2 大同镇聚落体系演化过程
        2.3.3 山西镇聚落体系演化过程
        2.3.4 三镇聚落体系演化规律
    2.4 小结
第三章 三镇长城军事防御聚落体系空间分布研究
    3.1 研究方法
    3.2 聚落体系空间分布基本情况
        3.2.1 三镇地理位置
        3.2.2 三镇聚落基本空间分布
    3.3 聚落密度分布研究
        3.3.1 三镇整体聚落密度分布
        3.3.2 各镇聚落密度分布
        3.3.3 聚落密度分布分析
    3.4 聚落空间聚集度研究
        3.4.1 计算方法
        3.4.2 计算条件及结果
        3.4.3 聚落空间布局分析
    3.5 聚落属性要素空间分布研究
        3.5.1 聚落规模空间分布
        3.5.2 驻军规模空间分布
    3.6 聚落及其属性中心趋势空间分布研究
        3.6.1 计算方法及数据
        3.6.2 三镇整体中心趋势空间分布
        3.6.3 各镇中心趋势空间分布
    3.7 小结
第四章 三镇长城军事防御聚落体系交通网络研究
    4.1 聚落体系交通网络复原
        4.1.1 复原依据
        4.1.2 计算数据和方法
        4.1.3 数据分析
        4.1.4 复原道路的属性特征
    4.2 交通网络系统关系研究
        4.2.1 研究方法和数据
        4.2.2 交通网络基础分析
        4.2.3 交通网络综合分析
    4.3 交通网络空间复杂性研究
        4.3.1 交通网络的分维计算
        4.3.2 交通网络的长度—半径维数
        4.3.3 交通网络的空间关联维数
    4.4 小结
第五章 三镇长城军事防御聚落体系信息系统研究
    5.1 研究方法和数据
        5.1.1 研究方法
        5.1.2 研究数据
    5.2 烽传系统研究
        5.2.1 烽传系统基本情况
        5.2.2 烽传系统的空间分布
    5.3 驿传系统研究
        5.3.1 驿传系统基本情况
        5.3.2 驿传系统的空间分布
    5.4 聚落体系信息系统的系统关系
        5.4.1 驿传系统和烽传系统的属性特征
        5.4.2 驿传系统和烽传系统的协同关系
    5.5 小结
第六章 三镇长城军事防御聚落体系规模结构和空间结构研究
    6.1 研究方法和数据
        6.1.1 研究方法
        6.1.2 研究数据
    6.2 聚落体系等级规模结构研究
        6.2.1 聚落体系等级规模结构
        6.2.2 驻军体系等级规模结构
        6.2.3 聚落数目—驻军规模结构
        6.2.4 规模结构相关性分析
        6.2.5 等级规模结构的系统关系
    6.3 聚落体系的空间结构研究
        6.3.1 空间分布的探索性分析
        6.3.2 空间结构复杂性研究
        6.3.3 聚落体系空间结构分析
    6.4 规模结构与空间结构的动力演化系统关系
        6.4.1 初期动力演化系统关系
        6.4.2 中后期动力演化系统关系
    6.5 小结
第七章 三镇长城军事防御聚落体系理论模型及其系统关系初探
    7.1 研究方法
    7.2 三镇长城军事防御聚落体系理论模型探索
        7.2.1 模型界定
        7.2.2 中国传统农业聚落系统的理论模型
        7.2.3 广义长城军事防御聚落体系理论模型
        7.2.4 长城军事防御聚落体系量化理论模型
    7.3 军事防御聚落体系与长城的系统关系初探
        7.3.1 长城认知的“主体化”倾向
        7.3.2 长城与军事防御聚落体系的主体性辨析
        7.3.3 长城与军事防御聚落体系的系统性作用
    7.4 小结
附录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分统举要,纲维秩序—明辽东镇军事聚落分布及防御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缘起之初
        1.1.1 概念误区
        1.1.2 长城破坏
        1.1.3 学界疑问
    1.2 学术基础
        1.2.1 长城防御体系的观点
        1.2.2 西方地缘政治学启发
        1.2.3 典籍基础及史料译读
        1.2.4 明长城北边军事防御
        1.2.5 长城军事防御聚落研究
        1.2.6 明辽东镇的研究成果
        1.2.7 长城保护调查大事记
        1.2.7.1 长城整体考察
        1.2.7.2 辽东境内的考查
    1.3 选题创新
        1.3.1 契机与迷茫
        1.3.2 研究创新
    1.4 研究方法
        1.4.1 史料多维比较
        1.4.2 综合学科视角
        1.4.3 实地调研考察
    1.5 体系框架
第二章 明辽东镇的地缘政治格局
    2.1 地缘政治格局
        2.1.1 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
        2.1.1.1 核心枢纽
        2.1.1.2 动态交错
        2.1.1.3 策略纵深
        2.1.2 明长城九边军镇体系
    2.2“辽东”溯源与明辽东镇界定
        2.2.1“辽东”地名之考溯
        2.2.1.1 历史地理角度研究
        2.2.1.2 方位指向关系内涵
        2.2.1.3 聚落形成曲线观察
        2.2.2 明辽东镇的地理范围
        2.2.3 明辽东镇的地势特点
        2.2.3.1 六山一水,三分平原
        2.2.3.2 负山间海,势若悬肬
        2.2.3.3 农牧之界,联通内外
    2.3 明辽东边疆的军事战略情势
        2.3.1 辽东边疆的历史沿革
        2.3.2 明辽东镇的战略地位
        2.3.2.1 宁国首疆,九镇之始
        2.3.2.2 三面临边,外附众多
        2.3.2.3 燕京左臂,易攻难守
        2.3.2.4 交通要塞,军畿雄藩
        2.3.3 辽东边疆的对外防御
        2.3.3.1 政治:朝贡体制,羁縻卫所
        2.3.3.2 文化:内迁安置,文化控管
        2.3.3.3 经济:边关设市,贸易限制
        2.3.4 辽东内部的经略意向
        2.3.4.1 辽东屯垦
        2.3.4.2 辽东马政
        2.3.4.3 辽东交通
    2.4 小结
第三章 明辽东镇军政管理体系的配置
    3.1 明代边疆军政制度要点
        3.1.1 基本军事编制:都司卫所制度
        3.1.1.1 制度的概念和背景
        3.1.1.2 制度的本质及内涵
        3.1.2 上层体制演变:文盛武衰
        3.1.2.1 匿文重武:大将镇守、亲王封国
        3.1.2.2 文武制衡:总兵九边镇戍制度
        3.1.2.3 以文规武:文臣监察-督抚经略
    3.2 辽东镇军政管理体系的层次建构
        3.2.1 中央管理体制:五军都督府
        3.2.2 地方军事机构:辽东都指挥使司
        3.2.3 基础防御单位:卫所的建置
    3.3 辽东镇军政管理系统的历史变迁
        3.3.1 洪武年间(1371~1398):都司塞王大将镇守
        3.3.1.1 都司卫所节制
        3.3.1.2 大将巡视镇边
        3.3.1.3 塞王封国镇守
        3.3.2 永乐至嘉靖年间(1403-1566):总兵镇戍体制
        3.3.3 宣德十年(1435)之后:巡抚监察经略
    3.4 辽东镇军政管理的配置理论分析
        3.4.1 军政从“分离”到“合一”
        3.4.1.1 逆行现象分析
        3.4.1.2 州县建废原因
        3.4.1.3 征伐、守御的分时体制
        3.4.2 军政官员的设置
        3.4.2.1 文官体系
        3.4.2.2 武官体系
        3.4.2.3 文武职官体系及其组织对应关系
        3.4.3 军政设施的分布
    3.5 小结
第四章 明辽东军事聚落防御体系构建
    4.1 广义体系构建
        4.1.1 外与奴儿干都司共构
        4.1.1.1 地理关系毗邻
        4.1.1.2 行政建制支持
        4.1.1.3 军事战略分工
        4.1.1.4 经济活动往来
        4.1.2 内与大宁都司相扶持
        4.1.2.1 地理关系
        4.1.2.2 策应扶持
        4.1.2.3 建废之变
        4.1.3 山东登辽海道之援助
        4.1.3.1 地理关系
        4.1.3.2 反复开禁
        4.1.3.3 军事活动
        4.1.4 辽蓟外镇和山海内险
    4.2 镇内设防体系构成
        4.2.1 指挥经略系统
        4.2.2 屯兵守御系统
        4.2.2.1 海防屯兵系统
        4.2.2.2 陆防屯兵系统
        4.2.3 壕垣台堑体系
    4.3 设防体系的策应系统
        4.3.1 以长城为中心的策应系统
        4.3.1.1 长城之外:前敌哨探设施
        4.3.1.2 长城本体:墙壕台堑综合
        4.3.1.3 长城之内:城堡列戍应援
        4.3.1.4 信息通讯:长城传烽
        4.3.2 以军堡为中心的策应系统
        4.3.2.1 军堡和长城之间的呼应
        4.3.2.2 军堡与军堡之间的应援
        4.3.3 以军情为中心的策应系统
        4.3.3.1 驿递系统
        4.3.3.2 传烽系统
    4.4 小结
第五章 明辽东镇军事聚落的时空分布
    5.1 历史修建过程和发展演变
        5.1.1 历史演进阶段
        5.1.1.1 边墙修筑
        5.1.1.2 卫所沿革
        5.1.2 建置时间统计
        5.1.2.1 卫所建置时间统计
        5.1.2.2 军堡建置阶段分期
    5.2 辽东镇军事聚落的空间地理分布
        5.2.1 地理分布研究
        5.2.1.1 明东路城堡关驿
        5.2.1.2 明北路城堡关驿
        5.2.1.3 明中路城堡关驿
        5.2.1.4 明南路城堡关驿
        5.2.1.5 明西路城堡关驿
        5.2.1.6 海防路城堡关驿
        5.2.2 空间分布规律
        5.2.2.1 环列布局,发散对应
        5.2.2.2 分统各路,三横多纵
        5.2.2.3 纲维布置,以路控区
        5.2.3 军事聚落配置层次
        5.2.3.1 军堡配置依据
        5.2.3.2 军堡配置层次
        5.2.3.3 配置层次的规律
        5.2.4 军事聚落建置级别
        5.2.4.1 城堡建置级别
        5.2.4.2 建置级别规律
    5.3 明辽东镇军事聚落历史变迁
        5.3.1 研究依据
        5.3.1.1 资料比较
        5.3.1.2 变迁概况
        5.3.2 明辽东镇军事聚落的系统变迁
        5.3.2.1 军镇下路级防区演变
        5.3.2.2 分路下城级聚落变迁
        5.3.3 军堡个案变革:以庆云堡为例
        5.3.3.0 边防建置阶段
        5.3.3.1 聚落空间布局
        5.3.3.2 聚落功能演进
    5.4 小结
第六章 长城军事聚落空间的秩序性探析
    6.1 长城军事聚落秩序带的概念
        6.1.1 基本概念
        6.1.1.1“聚”、“落”
        6.1.1.2“秩”、“序”
        6.1.1.3 长城军事聚落
        6.1.2 长城军事聚落秩序带
        6.1.2.1 秩序的影响因素
        6.1.2.2 聚落的秩序性
        6.1.2.3“秩序带”的构建
    6.2 辽东镇长城军事聚落秩序带
        6.2.1 防御观念结构:动态开放和静止封闭
        6.2.1.1 观念结构概述
        6.2.1.2 中国传统观念
        6.2.1.3 内-外的聚落观念秩序
        6.2.2 社会关系结构:核心边疆和劫掠意识
        6.2.2.1 社会结构概述
        6.2.2.2 核心边疆关系
        6.2.3 空间功能结构:屯堡中心到边墙主体
        6.2.3.1 功能结构概述
        6.2.3.2 聚落功能空间
        6.2.3.3 聚落空间秩序:“堡”到“边”的辩证
        6.2.4 自然地景结构:立体疆域到线性边界
        6.2.4.1 地景结构概述
        6.2.4.2 自然地景秩序
        6.2.4.3 聚落地景秩序:边界意识的强化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语
附录
    附录一:万历初年辽东镇军堡及周围军事建置设施情况详表
    附录二:万历初年辽东镇城堡及其周边军事规划设计情况详表
    附录三:条陈辽东八事疏
    附录四:辽东镇军事聚落规模及其经纬坐标统计数据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10)明长城甘肃镇防御体系及其空间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相关概念界定
        1.1.1 明朝九边界定
        1.1.2 甘肃镇管辖范围界定
        1.1.3 (明)长城防御体系的概念界定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长城资源考察与研究
        1.2.2 长城防御体系研究
        1.2.3 明甘肃镇相关研究
        1.2.4 基于 GIS 技术的(聚落)空间分析研究
        1.2.5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论文结构
    1.4 选题意义与论文创新
        1.4.1 选题意义
        1.4.2 论文创新
第二章 明“九边”军镇制度与甘肃镇建置研究
    2.1 明“九边”军事制度演变
        2.1.1 洪武年间——初步建构
        2.1.2 永乐至嘉靖年间——发展成熟
        2.1.3 嘉靖以后——后期演变
    2.2 甘肃镇建制研究
        2.2.1 甘肃镇建置过程
        2.2.2 甘肃镇军事地位辨析
        2.2.3 甘肃镇镇城(治所)的演变
        2.2.4 甘肃镇防守范围的演变
第三章 甘肃镇防御体系的系统性分析
    3.1 基于系统论的长城防御体研究策略
        3.1.1 系统论的定义与特征
        3.1.2 系统论的引入及研究策略
    3.2 甘肃镇防御体系外部环境
        3.2.1 自然环境
        3.2.2 社会环境
    3.3 甘肃镇防御体系构成要素
        3.3.1 长城本体
        3.3.2 军事聚落
        3.3.3 交通(驿传)子系统
        3.3.4 讯息(烽传)子系统
    3.4 甘肃镇军事制度与聚落层级
        3.4.1 军事管理制度下的聚落层级
        3.4.2 军事聚落的层级
    3.5 甘肃镇防御体系的整体结构
        3.5.1 长城本体的空间分布
        3.5.2 军事聚落的空间结构
        3.5.3 交通(驿传)道路的空间分布
        3.5.4 讯息(烽传)线路的空间分布
        3.5.5 独处一隅的西宁卫长城及军事聚落研究
第四章 甘肃镇防御体系外部环境分析
    4.1 GIS 技术的引入及研究方法
        4.1.1 GIS 技术及引入意义
        4.1.2 长城防御体系空间数据库的采集与组织
        4.1.3 基于 GIS 的长城防御体系空间分析方法
    4.2 长城本体与环境的关系
        4.2.1 自然因素分析
        4.2.2 社会因素分析
    4.3 军事聚落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4.3.1 自然因素分析
        4.3.2 社会因素分析
    4.4 交通(驿传)系统、讯息(烽传)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4.4.1 自然因素分析
        4.4.2 社会因素分析
第五章 基于可达域分析的甘肃镇防御体系空间研究
    5.1 可达域相关研究
        5.1.1 可达域相关定义
        5.1.2 可达域的表现形式、特性、作用、空间尺度
        5.1.3 可达域分析的作用和意义
    5.2 基于兵马可达的军堡、驿站空间布局研究
        5.2.1 军堡的作用和应援机制
        5.2.2 军堡可达域分析
        5.2.3 军堡与长城之间可达域分析
        5.2.4 驿站可达域分析
    5.3 基于视域可达的烽传空间布局分析
        5.3.1 烽燧传递方式
        5.3.2 基于视域可达的烽燧布局分析
    5.4 基于武器可达的敌台(墩台)空间布局分析
        5.4.1 明代火器的发展
        5.4.2 敌台形制及防守方式
        5.4.3 基于武器可达的敌台布局分析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略论明代陕西沿边军屯弊端与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明大同镇长城军事聚落适应性特征研究[D]. 施瑶.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2]张居正改革前明中期大理地区经济史研究[D]. 冯晶. 大理大学, 2020(05)
  • [3]明正、嘉年间河西地区的经略研究[D]. 李艳贺.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2)
  • [4]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D]. 聂选华. 云南大学, 2019(09)
  • [5]明代固原镇研究[D]. 赵阳阳.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6]清代土家族地区开发与环境变迁研究[D]. 刘琼. 华中师范大学, 2017(12)
  • [7]清代前期云贵地区社会问题研究 ——以社会控制为视角[D]. 杨亚东. 云南大学, 2016(01)
  • [8]明长城宣大山西三镇军事防御聚落体系宏观系统关系研究[D]. 曹迎春. 天津大学, 2015(08)
  • [9]分统举要,纲维秩序—明辽东镇军事聚落分布及防御变迁研究[D]. 魏琰琰. 天津大学, 2016(07)
  • [10]明长城甘肃镇防御体系及其空间分析研究[D]. 刘建军. 天津大学, 2013(12)

标签:;  ;  ;  ;  ;  

浅议明代陕西沿边军事定居点的弊端及启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