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股市分析

2003年股市分析

一、2003年股市行情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沁凌[1](2021)在《太平洋证券开展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风险控制研究》文中认为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是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推出的一项创新型的证券经纪业务,因其类似于银行信贷业务,且具备融资成本较低、手续便捷等特点,自业务开通以来发展迅猛。截至2018年12月,根据Wind资讯提供的数据统计发现,市场质押股数达到6371亿股,质押市值达到4.3万亿元,涉及的上市公司占A股上市公司总数的比例高达98%。随后,2018年中国股市进入低迷期,无论是创业板还是主板,都出现了多家上市公司大股东高比例股权质押违约的现象,资本市场显现高比例股权质押爆仓的风险,以致证券公司面临巨大的违约风险。2018年多家上市券商披露其在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中产生巨额减值损失,该现象集中暴露了券商股票质押业务相关风险识别、应对及防范不足等问题。因此,作为资金主要融出方的证券公司,研究如何未雨绸缪地识别和控制相关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太平洋证券是2018年因股市大跌导致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亏损较大的典型券商,极具研究代表性。本文以太平洋证券进行案例研究,以金融风险的分类为基础,依据国内外文献研究成果和风险管理理论,构建的以券商风险控制为核心的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风险分析框架对太平洋证券面临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操作层面风险进行了分析。首先,本文对其市场风险采用Va R模型进行分析,依据质押标的历史股价波动率,计算在95%的置信水平下券商所能承受的最大损失,进而测算质押率,并据此分析太平洋证券的市场风险;其次,针对信用风险本文采用了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交易对手财务状况和券商面临的信用风险之间的相关性,并以该模型对太平洋证券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信用风险进行分析;再次,对于流动性风险本文从太平洋证券的现金流与股票质押式回购单项业务占比与减值的分析入手,分析其在业务开展时的现金流状况和触线质押标的处理上的风险;最后,对于操作层面风险,本文以操作流程控制为切入点,对太平洋证券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的风险进行了探析。通过上述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因太平洋证券在股市稳健时给予了高于根据质押标的股票股价波动性水平所计算的质押率,使其在市场行情低迷时,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第二,在开展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时,太平洋证券交易准入门槛设定较低,当市场下行交易对手资金链断裂以致无法按约还本付息时,太平洋证券只能通过提请诉讼来维护自身权益,以致当期信用损失较大;第三,太平洋证券整体业务于2018年亏损后一直处于紧缩状态,就长远的发展而言,持续走低的筹资水平不利于企业的长足发展;第四,太平洋证券当期未能将跌破平仓线的质押标的以合理的价格出售变现,以致业务资金深套其中,质押业务流动性风险凸显;第五,太平洋证券的风险控制系统并未得到有效的落实,于质押业务风险控制的操作上存在漏洞。最后,针对上述结论,本文以质押业务交易流程为脉络,提出了严格落实质押前的尽职调查、提高交易对手的准入门槛、严控把控关键风险控制指标的设定、加强各级职员的风险防控交易以及持续强化质押期间的风险监测与管理等风险控制的改进建议。

师子阔[2](2021)在《指数基金不同投资方式的收益研究 ——基于不同股市走势视角》文中指出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更多的投资理财产品逐步面向广大居民,基金作为新兴的理财产品,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青睐,而指数基金因为风险相对小并且收益相对较高,尤其是基金定投投资方式,相比一次总额投资受到广泛关注。在不同的股市行情下,两种不同投资方式的收益却呈现明显差异,两者真实收益的优劣有待验证,但是很少有学者去研究分析两者的真实收益情况,大部分是投资经理和理财人员的投资建议,本文通过数据分析,比较两种不同投资方式在指数基金投资中的收益情况,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在此基础上针对两种不同的投资方式比较结果进而为投资者提出相应的投资策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在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现状分析,将我国股市所呈现的周期划分为四种不同的走势形态。结合风险与收益相关性理论、现金流匹配理论和委托代理等相关理论提出假设,选取被解释变量等相关变量,提出研究模型。以我国市场中所有指数基金的近十年的交易数据为样本,通过实证分析法分别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回归分析,并对研究结果进行T检验,证明指数基金内部收益不存在显着差异。基于此,本文得出以下研究结论:在震荡下跌和快速下跌的行情中,基金定投的收益情况要比一次总额投资好,基金定投不仅能够降低风险还能有效利用风险;在快速上涨的行情中,一次基金的收益情况要比一次总额投资好;在震荡上涨的行情中,基金定投的收益情况略低于一次总额投资,但是风险系数仍与两者差值(DIFF)成正比,基金定投能更好的的利用并转化风险。最后,本文针对投资者提出建议:在投资基金时选择合适的投资策略与投资时机,同时,根据资金实力进行投资,切勿盲目。在投资中,坚持长期投资,随时关注股市发展动态,适时止盈,灵活操作。本文的创新点是在分析两种基金投资方式的收益时,创新性的结合了财务管理中货币时间价值理念,且不同于学者以往研究的样本规模,本文以我国市场中全部的指数基金的交易数据为分析样本,研究结论更加充分。

王晓丹[3](2020)在《中国政府股票市场救助行为研究 ——基于2015年救市行为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5年中国股市经历了一次巨震,为了维护股票市场稳定,中国政府以“国家队”身份、以超过一万亿的资金规模直接入市救助股市。后期又面临大量资金是否和如何退市问题。此次中国“国家队”资金救助股市为世界各国(地区)所关注,也为政治经济学和金融监管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田野实验,本文重点考察和研究这一重大的经验事实。论文分为八章。第一章阐释了政府干预股票市场的国内外现实背景和研究现状,突出了研究意义,介绍了论文的内容结构。第二章对现有关于政府对股票市场干预的相关文献做梳理。从股市危机的特征和政府职能两个方面阐述了政府救助股市的必要性;从文献中总结政府救市策略的目标、具体方式和政策效果,并重点突出股市干预基金的设立及运行效果;进而立足于中国政府股市干预策略,以及中国2015年股市危机的研究进展并指出研究缺陷;最后指出政府股市干预策略的退出机制的研究不足。第三章从金融史的角度,以政府救助方式为划分,并遵循重大股市危机发生的时间轴,对20世纪以来历次典型性金融危机中各国(地区)政府救市的经验做比较,尤其集中于政府直接注资股市的策略比较,对比较成功的股市平准基金的运作详细展开,并总结处于不同发展阶段股市的政府干预策略差异。着眼于中国股市,对中国股市自建立以来的政府干预策略进行梳理,并详细剖析2015年股市危机的救市计划,为中国股市危机的应对措施提供历史经验。第四章对政府入市策略做理论分析,结合中国股市的典型性特征,基于噪声交易模型,分别从股市危机的形成、中国政府救市的目标与策略、入市干预的预期效果等方面,对政府救市资金入市进行理论分析;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政府入市效应的三个理论假说。第五章和第六章是对中国政府救市资金的运行情况和策略效果的实证分析。对救市资金及其后续调整的详细统计是救助策略研究的重要现实依据。第五章首先集中关注2015年中国股市大波动期间,以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和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为主力的“国家队”救市资金的统计,分别从资金入市的市场背景、资金的筹集规模、入市结构安排、选股原则、后期资金动态调整、等各方面剖析政府此番的注资行动;并对“国家队”各持股成员拆分比较,以完整展示救市资金运行全貌。第六章基于第四章提出的三个理论假说,实证检验中国政府股市救助计划的政策效果,分别从救市资金对市场流动性的改善、对市场整体层面和被救助对象个体层面的波动性影响、救市资金的影响机制检验等三个方面,对政府此番股市救助策略的实施效果作评价。第七章是政府救助策略的处置问题研究。在政府入市模型的框架之上,退市理论研究探讨了政府退市的目标设定、交易策略、预期效果等,并在两期模型中给出了政府退市的必要条件和持仓调整的操作策略,对中国政府退市策略的实施提供了初步的机制设计。本章第二部分基于退市模型的结论,通过对救市资金的投资成本和各期收益水平的核算,指出“国家队”救市资金的退出时机,为退市策略建议提供现实依据。第八章对研究成果做总结,指出本文未来的研究展望;在各国(地区)股市危机救助历史的梳理与本文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为中国政府救市的策略选择及救市资金的后期运行提出政策建议。论文的主要结论:入市方面:政府入市救助的目标是稳定市场,是必要的和有效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各方面:政府通过增持股票为市场提供额外的流动性,降低了市场的流动性风险;政府的股市干预有利于降低市场波动性,并且干预力度越大,个股的收益率波动性越低;降低股票的噪声交易程度是救市资金降低股市波动性风险的主要作用机制。退市方面:国有资金大量滞留股市是有负面作用的,退市是必要的,但是,由于退市的目标比入市实际上更多元,所以退市行为更应该谨慎和有策略。考虑到政府对不同目标的偏好或权衡,其实后危机时期政府救助资金退出可以有不同的策略和时机。假定政府的目标只是入市资金的损益平衡,其实2017年底已经出现过全部退出的时机。但是,实际上政府至今还活跃在股市中,说明政府在某些信息优势的情况下,其救助资金的目标函数中可能包含了“投资收益”最大化。如果如此,政府救市资金理论上没有确定的最优退出时间或时机,相机抉择是最优策略。本文的创新或贡献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把政府干预股市的行为分为入市和退市,分别分析,尤其是退市策略分析。因为现实中往往是入市很果断,退市很麻烦,需要特别慎重。政府入市的后处置直接决定了干预政策的有效性,却往往在策略制定和政策效果评价体系中被忽视。将政府救市资金退出问题纳入政府对股票市场的干预政策研究中,为救助资金的后续处置机制作出理论设计,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政府“看得见的手”择机撤出救助领域的研究空缺,为全球各市场类型国家提供了可供借鉴的退市制度设计。探讨救市资金的处置问题的前提是掌握现有资金在市场中的实际运行效果,通过较为细致的核算救市资金自入市以来的成本和各期收益情况,为救市资金的后续处置策略提供现实依据,并为退市策略的机制设计提供政策建议。第二,对政府干预股市行为的理论模型进行了内生化处理,并设定政府入市的目标函数与退市的目标函数不同:前者是稳定市场,后者的目标函数中是包含投资收益的。鉴于政府以维护公共利益为主要服务目标的基本属性,结合政府在金融市场中监督和管理的职责,对政府入市的理论研究以稳定股票价格波动为主要的干预目标具有合理性,已有文献也提供了较强的理论支持。以本文对2015年政府救市资金的统计研究和实证分析为基础,结合救市资金的筹集渠道、干预效果和资金变动等现实情况,本文对救市资金在后危机时期的处置研究以投资收益最大化为政府退市的目标函数,符合政府干预政策的市场逻辑并且具有一定的现实基础。把投资收益作为政府重要的干预目标在现有文献中是鲜有的,本文对政府救市资金退市的理论研究可以进一步推广到政府对各市场领域的干预行为评估。第三,在经典的噪声交易模型中引入政府行为,在逻辑推演的基础上,总结出三个理论判断,并在实证分析中加以验证。理论上在有政府参与的市场中,政府干预行为对市场的影响可能通过改变交易噪声实现,这为政府干预的影响机制研究拓展了理论依据。本文主要不足也是三点:第一,在理论分析中,把退市目标简单化处理为“获得投资收益”,确实过于简单和抽象,不符合实际。实际上政府与双重目标即投资收益和稳定市场,甚至有更多的目标,但是,由于确定不同目标之间的权重和构建相应模型太复杂,模型构建超出了我现在的能力,所以,只能以后再深入研究。第二,受数据可得性的局限,在统计分析中,本文采用季度性数据追踪救市资金的持股情况,但是季度性数据难以捕捉政府救市资金的具体交易时点及价格,导致救市资金的成本收益核算可能与实际情况差别较大。除以出资方证券公司的资产账户收益情况为补充外,要反映救市资金的真实收益需要更多的数据支撑。第三,在实证分析时,本文仅对政府救市资金的干预效果以流动性和波动性两个标准衡量,并未考虑对市场有效性的影响;对救市资金的作用机制也仅以降低噪声交易渠道解释,指标选择比较简单。

范歆雨[4](2020)在《限制交易对期现关系影响的实证研究 ——以中证500指数为样本》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10年中国资本市场推出股指期货以来,股指期货与现货价格关系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2015年8月A股经历异常波动,关于股指期货“助涨助跌”的讨论成为焦点。为了遏制市场单边下跌,中金所出台了一系列限制股指期货交易措施。随着股市行情的逐步稳定,近几年对三大股指期货先后完成了4次松绑。这些措施的实施效果如何,是否进一步提升和完善了期-现的良性互动关系等问题再度引发学术界的探讨。本文主要运用实证研究法,从期现价格传导机制及限制交易对传导机制影响的理论机理出发,选择中证500股指期货和现货为样本,2015-2019年收盘价和收益率序列15分钟数据,采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和信息份额模型,依政策时间节点进行分阶段回归。结果表明:(1)期现价格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限制交易制约了市场流动性,对股指期货短期价格发现功能造成显着负面影响;(2)随着松绑政策的阶段性落实,中证500股指期货价格发现功能逐步恢复,且总体主导现货价格变化;(3)通过对期货和现货收益率的分位数回归,发现在2015年股市异常波动中,限制措施对中证500的“止跌”成效欠佳,通过后续的逐步松绑,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的收益率溢出的不对称性逐渐减弱。根据实证结果,本文认为投资者需提升对股指期货价格引导意义的认知;决策层应制定异常波动响应机制并适当加码松绑政策,进一步发挥股指期货功能,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王碧澄[5](2020)在《卖空机制、公司管理层行为与股票市场效率研究》文中提出2010年3月31日,我国正式启动了融资融券试点,其中的卖空机制作为一项机制创新,结束了我国股市成立以来没有卖空的“单边”市场。自成立之初,证监会预期融资融券制度会对我国资本市场建设发挥4大基本功能:价格发现功能,市场稳定功能,流动性增强功能与风险管理功能。而卖空机制实施后是否有效发挥了这些功能,这些功能间又有哪些联系,能否相互转化?卖空机制引入后,我国股市资源配置效率从各个层次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和改善?这些值得我们深入探究。为了理清这些问题,本论文从主线上主要研究了卖空机制对股市效率的影响,以及公司管理层的治理效率与股市效率所具有的联动。而对股票市场效率的研究主要从两个层面展开分析——股市运行效率与股价信息效率。其中,股市运行效率是指股票市场能否在最短的时间、以最低的交易费用来完成交易,其反映了股市组织功能和服务功能的通畅程度,而该效率实际上作用于市场流动性与稳定性;信息效率则是指股票的市场价格能否对有关信息做出快速并且及时的反应。通过对这两个看似具有内生联系的层面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抽丝剥茧、逐层深入理解卖空机制是怎样发挥效应的。我国的融资融券制度体现出了鲜明的新兴市场特点,即融资余额远高于融券余额,融券占比非常小,这与西方国家中的基于单纯放松卖空管制的自然实验研究相比,增加了研究复杂性。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A股市场以杠杆配资为导火索所引致的股市异常波动对支持信用交易的研究观点提出了严峻的质疑与挑战,融资交易与融券交易扩容几乎停滞,类似的金融创新衍生品股指期货也几乎被强制终止,中国刚刚起步的信用交易机制——尤其是做空类型的信用交易,一度面临严峻的发展形势。尽管本研究的重点在于卖空机制,但是由于我国资本市场政策的特殊性,融资买空交易与卖空交易从同一阶段开始并行实施,而买空交易作为卖空交易的反向交易工具,对于其作用机制和影响特点的研究,能帮助我们更深入的理解卖空机制在公司层面与股市层面所发挥效应的独特性。因此本研究以研究卖空机制为主,买空机制为辅。为了首先理清卖空机制对于股票市场运行效率的影响效应,通过对股市运行效率的核心指标——流动性与波动性的影响分析,最终发现卖空机制总体上能够增加市场流动性,在股灾中尤其能够平抑市场波动性;融资交易同时也体现出了相似的效应。融资与融券交易并不是引发股市异常波动的本质元凶,这主要是由于融资融券机制属于场内配资交易,与场外高杠杆配资容易被混淆认为属于同一类机制。场内与场外的杠杆交易尽管都属于信用交易机制类的金融创新工具,本质上都天然具有放大风险的可能,但是场内交易相对于场外交易具有较低的杠杆性与对波动的低敏感性,准入机制与风险控制要求远高于场外配资,这些特点使得监管之下场内融资与融券得以发挥更多发挥正面的效应,即通过调节供需、价值发现来稳定市场的特征会更加显着。尽管监管当局在当时出于股市安全性角度抑制了两融的发展,但不应该就此将其与场外无序配资相混淆,并且导致2015年股市异常波动的本质原因在于经济基本面的下滑、传统经济增长点的去杠杆以及投资者对经济转型期的过高预期。虽然卖空与买空对股市运行效率均有所改善,但是从初步检验结果看二者对股价信息效率的影响效果却不同。仅仅从股市运行效率层面看,卖空机制与买空机制看似在对于股市的影响上没有本质的区别,而实际上,卖空机制作为做空类信用交易是否相对于买空而言具有独特的机制与特性?卖空机制对于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是否具有独特的传导机制?这是一个天然的疑问,也是本研究要重点阐述的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需要深入发掘卖空机制对股票市场作用的信息机制以及由于信息机制所引致的风险变化,所以仅仅关注市场的运行效率层面还不够,还需要关注股市效率的第二个层面的影响机制——即卖空对股价信息效率是怎样作用的。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石,本研究认为卖空机制除了能够改善股票市场的宏观流动性与波动性,还是一种传递威慑性的机制,对于公司管理层具有震慑效果,削弱了公司管理层的代理问题,进而对公司管理层的过度资本性投资与盈余管理具有治理效应。并且卖空机制在对于公司治理效率越欠缺的公司所发挥的治理效应将越强,而我国近年来公司治理较为薄弱,因而卖空对可融券标的公司的治理性将更加突出。由此,本研究从信息机制与代理问题的视角着手,将卖空机制、公司管理层行为与股价信息效率三者联系在一起进行研究,最终实证发现了卖空机制不仅能够约束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与盈余管理操控,而且能够通过约束管理层在投资决策与会计操纵上的机会主义行为来促进股价信息效率提高。由于市场与政策的限制性,卖空机制难以通过弱小的交易力量直接将负面信息充分的体现在价格中,但能通过卖空的事前威慑性直接作用到公司管理层身上,从公司渠道使信息更加透明的传递到投资者层面。而融资交易确实不能提高股价的信息效率,这与其能增加市场流动性、平抑波动性的结论并不矛盾,而是说明了买空机制尽管能够改善市场活跃度,短期调节供需,但是由于我国买空与卖空的发展过于失衡,信息披露机制缺陷等市场结构原因,使得其难以推动股价层面的资源配置效率。值得注意的是,卖空机制之所以能够约束公司管理层的治理效率,并且进一步通过此机制改善股价信息效率,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卖空机制是基于信息传递来发挥威慑性的,即卖空会将负面信息以更快的速度与更大的可能性融入股价,正是这种潜在的“可能性”会对公司管理层产生威慑力,削弱管理层的第一类代理问题,使得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具有受到卖空者攻击的风险,从而得到约束。那么卖空者凭借什么可以传递这样的威慑,或者说公司管理层忌惮卖空者的根本原因在哪里?为了探索这一机制,本研究还需要检验卖空者是否属于基于信息交易的知情交易者。最终实证发现,卖空活动具有预测股价未来预期收益的能力,从而证明卖空者具有将信息(尤其是负面信息)融入股价的能力;研究还发现,我国卖空者的信息部分来源于内幕信息。卖空者属于信息交易者的证明为卖空机制约束公司管理层行为补充了一环重要的传导路径。本论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研究不仅考察了卖空机制对股市运行效率的影响,还立足于探究卖空机制对于公司管理层治理效率的改进,从微观角度完善了信用交易促进市场价格发现与风险管理的研究体系,增加了该体系的研究深度;对中国A股市场的实证研究也补充了该领域新兴市场国家的情形。并且,较少有文献探讨卖空机制提高股票价格效率的原因与背后的传导机制,或者多从市场交易的渠道探讨股市效率,已有研究均没有将此问题上升到公司管理层行为被改善从而影响股价效率的高度。而本研究则将卖空机制、公司管理层治理效率和股价信息效率三者有机的联系起来,揭示了我国卖空机制提高股市资源配置能力的公司传导机制,在检验卖空机制价值效应的途径和范式上拓展了研究视角。研究结论不仅发掘了卖空机制提高股价效率的一类微观传导机制,更对于我们客观看待杠杆交易类金融创新具有十分深刻的意义。本研究以实证结论完善了有效市场与无套利均衡的理论体系,并且通过与委托代理理论以及公司治理理论的结合进一步拓展了这些理论。本论文的研究还具有重要的政策实践意义。具体来说,本研究发现在股市运行效率层面,卖空机制总体上能够增加市场流动性,在股灾中能够平抑市场波动性,买空也具有类似影响;而在微观层面卖空机制具有外在治理效应,卖空能够通过提高公司管理层的治理效率改善股价的信息效率。结论揭示了,导致股市异常波动与崩盘的本质元凶不是场内卖空与买空,场内融资融券交易不应与场外非监管类配资视作等同,不应受到过度批判。其次,研究结论还证明了我国卖空机制的特殊性在于,卖空在价格发现的直接机制上尚存在缺陷,但是公司管理层传导机制又一定程度修复了其价格发现能力,说明了我国卖空机制具有间接帮助股市回归内在价值的功能,对于公司而言具有外部治理效应。最后,卖空者通过提高公司治理而改善股价信息效率,也从外部政策角度证明了良好的公司治理对于保护市场投资者的重要性。综合上述,本论文通过卖空机制对股市效率的运行效率层面与信息效率层面的影响研究以及影响机制的深入检验,从政策角度上为决策者提供了新视角,卖空机制尽管属于杠杆交易类金融工具,但是不应被当作洪水猛兽,而是具有外部治理效应与价格回归效应的有力政策工具,并且还能通过对微观的“风险控制”实现股票市场价格的“价格发现”。而针对融资机制的发展,我国应该采取一系列平衡性政策来平衡多空不均的两融发展,并且努力改善资本市场的信息披露;针对公司治理,决策者则应加大政策力度提高上市公司的治理效果,增加信息透明度来保护投资者。本文结论在“后股灾”时代对于我国资本市场制度构建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意义。本论文研究还通过特有的实证设计具有更强的解释力与稳健性。在流动性与波动性的实证中,按照股市行情的变化分为四阶段进行实证分析,能够控制同一阶段的控制变量,使得结论更加稳健。在卖空、公司行为与股价信息效率的实证中,研究针对我国融资融券标的的选择标准的“自选择”造成的内生性问题,通过工具变量法(IV)与处理效应模型(Treatment Effect Model)纠正了内生性偏误,并且加以一系列安慰剂检验来证明稳健性,得到了更加稳健的实证结果。

龙俊鹏[6](2020)在《财政货币政策在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中的协调配合》文中提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外金融风险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加强两大政策在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中的协调配合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重点研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过程中“救什么”(应对范畴)、“何时救”(介入标准)、“怎么救”(政策手段)等问题,对国内外经验做法进行了梳理,通过成本收益法分析了政策介入和退出的标准,通过引入风险溢价和预期的IS-LM-BP模型,结合对现代货币理论的借鉴与批判,分析系统性金融风险状态下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选择问题,运用VAR模型、VEC模型、ARCH类模型,对2008年至2019年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当前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及应对作了探讨。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应对范畴。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主要目标是消除市场失灵、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包括救金融机构、救金融市场、救实体经济、救社会预期四个方面。二是介入标准。需要考虑介入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政策预期收益和成本,收益包括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实体经济、社会预期等领域,成本包括直接成本、超调成本、道德风险成本、机会成本等方面,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即可介入,并探讨了最优政策资源投入规模。三是政策手段。除传统工具外,必要时财政可为央行资金提供担保,央行为财政政策扩张提供低利率环境和间接融资支持。四是政策效应。在IS-LM-BP模型中引入风险溢价和预期后,持续实施力度过大的政策刺激,可能引发汇率危机和产出下降。五是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面临的挑战。应急决策和协调机制有待完善,央行利润上缴国家财政的机制执行存在灵活性,货币政策调控与财政政策的联动性有待加强。六是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效果。2008年至2019年,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支持经济增长效果比较显着,对市场预期具有一定影响,但对股票市场走势和波动性影响不明显。七是新形势下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及应对。主要包括中美经贸与金融关系、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杠杆资金、城投债集中违约、以城商行为代表的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据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启示:一是加强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分析。二是制定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预案。三是建立完善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应急机制。四是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内生联系。五是正常情形下尽量保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常态化,危机初期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力度可以超预期,实施中把握好力度与节奏。六是稳妥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必要时,财政政策可突破赤字率限制、为央行担保,货币政策为财政政策间接提供流动性或融资支持,更直接地支持实体经济。对于金融市场风险,一般情况下由市场自行调节,政府不作行政干预,如市场失灵、出现流动性危机并可能导致更大危机,必要时政府可适当入市,但不能试图改变市场趋势。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有序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明确金融机构及股东、地方政府的责任,必要时中央给予适度支持。七是坚持风险处置与改革开放相结合,在发展中逐步解决风险问题。八是加强国际合作,形成政策合力。

汤怀林[7](2020)在《股市危机背景下的杠杆交易、涨跌幅限制与流动性风险》文中认为2015年,中国股市经历了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股灾,使得杠杆交易和价格涨跌幅限制成为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流动性风险已然成为市场微观结构领域的研究热点,理解流动性风险与资产定价机制的关系更成为理解金融危机的核心。本文从市场微观结构的视角,以流动性共振这一流动性风险为核心研究内容,以2015年股灾前后的中国股票市场为研究对象,深挖此次股灾发生的深层机理,并着重分析杠杆交易和价格涨跌幅限制在股市危机状态下对流动性风险以及资产价格与市场稳定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首先,探析了2015年股灾形成的微观机理,并在理性预期框架下构建模型,从流动性提供者的视角,对股市危机下引发流动性共振的非流动性传染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理论结果表明,流动性提供者中价格观测者的占比、价格观测者通过观察其他风险资产价格变化能够获取的信息含量,以及外生流动性需求的不确定性对风险资产的流动性存在显着影响,是产生非流动性传染的关键渠道。在此基础上,本文得到的推论为:当一个风险资产的流动性因去杠杆或涨跌停而丧失时,将通过降低其他风险资产中的价格观测者所能获取的信息含量,或降低对其他风险资产的流动性需求的不确定性,使得其他风险资产的流动性逐渐恶化,产生非流动性传染,引发流动性共振。其次,利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股票20122016年的交易数据,以价格冲击系数与知情交易概率为基准指标,从横截面相关性、时间序列相关性,以及个股与市场之间的流动性相关性,实证分析了流动性比率、非流动性指标以及其他两种改进的非流动性指标在不同市场行情下的测度有效性。实证结果表明,无论是平稳阶段,还是市场异动过程中,非流动性指标以及改进的非流动性指标都能对个股的流动性进行有效测度,是较好的流动性低频测度指标。第三,以沪深A股主板融资融券股票20122015年的交易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股市暴涨过程中不同股票股价涨停的差异以及背后的原因。研究发现,前期流动性越差的股票在暴涨过程中涨停的次数越多,而其原因是前期流动性越差的股票因杠杆交易的不同而在暴涨过程中的流动性提升幅度更大,说明杠杆交易才是导致这种“异象”背后的真正原因。第四,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股票20142015年的交易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杠杆交易对个股流动性共振的影响,并考察了个股的流动性共振对股价跌幅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杠杆交易是股灾中个股与市场产生流动性共振的重要驱动因素,而杠杆交易带来的融资约束是股灾中个股流动性共振上升的关键原因。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股灾中个股与市场之间的流动性共振对股价跌幅存在显着影响,流动性共振程度越大,股价跌幅越大。最后,通过考察股灾期间个股价格的涨跌停对其自身及同行业股票流动性的影响,实证分析了涨跌幅限制的流动性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股价的涨跌停对个股下一交易日的流动性以及同行业股票的流动性存在显着影响,说明涨跌幅限制存在流动性溢出效应。此外,实证分析了股灾期间股价涨跌停之前的市场微观结构特征。实证结果表明,交易笔数、已实现波动率和知情交易概率在涨跌停之前显着提升,且对涨跌停的发生具有显着正向的影响。综上所述,本文采用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研究方法,深入分析了2015年股灾发生的微观机理,并重点突出了流动性风险在其中发挥的关键性作用,研究结果为杠杆交易的“流动性螺旋”效应以及涨跌幅限制的“流动性溢出”效应提供了实证和理论依据。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研究内容,为特定交易机制在危机状态下对资产价格形成与市场稳定的作用提供了新的认识,而且为监管层合理有效地监管杠杆交易,改进和完善涨跌幅限制交易机制,加强市场流动性风险的监测,以及如何进行危机管理提供直接和重要的参考依据。

夏露天[8](2020)在《中信证券淄博市S营业部融资融券业务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融资融券业务的开展是我国证券市场的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改革,为投资者提供了做空盈利的新模式,改变了证券市场长期“单边市”的局面,是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回顾与复盘2019年融资融券市场,宏观市场层面的创新改革能量厚重,中观与微观层面的政策优化也逐步落地。科创板鸣锣上市首日即可作为两融标的进行交易,融资融券标的迎来第六次扩容,增强了A股市场的流动性。融资融券业务在2020年即将迎来发展的第十载,一个愈加鲜活与健朗的融资融券新生态正在改革洗礼中渐次成就。文章选取中信证券淄博市S营业部为分析对象,有两方面原因:其一是在2018年股市哀鸿遍野、两融规模整体震荡下行的情况下,S营业部稳步推进融资融券业务,实现了营业部成立四年以来两融业务发展的新高;其二是S营业部在经营融资融券业务时,将营业部创新打造的三大品牌文化“世纪讲堂”“世纪三两墨”“世纪财经早报”与融资融券业务相结合,S营业部的特色品牌服务为融资融券客户提供了更好的服务体验。本文通过在S营业部进行实地调研、对S营业部经营数据进行分析以及研读文献学习其他券商营业部开展融资融券业务的宝贵经验,对中信证券S营业部融资融券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具体地剖析。S营业部若发挥其融资融券业务的经营特色,并针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完善,在如今融资融券市场不断释放出利好消息的环境下,S营业部的两融业务必能实现新的突破。本篇论文内容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文章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内容与方法、创新与不足。第二部分为中信证券淄博市S营业部概述。首先对S营业部的基本情况进行简要介绍,随后在传统经纪业务和新兴业务两方面介绍S营业部的经营情况。第三部分为中信证券淄博市S营业部融资融券业务现状及经营特色。首先对S营业部融资融券业务现状分市场规模、收入和客户情况三方面进行介绍,随后介绍S营业部融资融券业务经营特色,其一为S营业部如何将三大特色品牌文化——“世纪讲堂”“世纪三两墨”“世纪财经早报”与融资融券业务相融合;其二为S营业部发挥区位优势推进融资融券业务。淄博市源远流长的证券发展史为S营业部的两融业务保驾护航,S营业部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与周边林立的诸多机构及高档社区合力推进融资融券业务;其三为S营业部依托融资融券业务提升综合实力,体现在两融业务对营业部经济效益、团队竞争力、稳定优质客源和风控能力四方面的积极效应。第四部分为中信证券淄博市S营业部融资融券业务存在的问题。指出S营业部开展融资融券业务时在风险控制、盈利模式、投资者教育、业务人员素质和营销渠道五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为中信证券淄博市S营业部完善融资融券业务对策。针对第四部分S营业部存在的五大问题分别给出相应的完善建议,提高融资融券业务风险控制力度、改进融资融券业务盈利模式、加大融资融券客户投资者教育工作力度、提升融资融券业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以及拓宽融资融券业务营销渠道五方面。

郑超[9](2019)在《投资者行为、股市泡沫与我国金融安全研究》文中认为中国资本市场正不断壮大,结合着不断提高直接融资比例等积极政策引导,直接金融市场与间接金融市场的业务比例将不断得到优化。因此,在我国的现在和将来,资本市场已经成为并将继续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背景下未来数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就是紧扣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增长阶段的总要求,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三大攻坚战。其中,“重大风险”首先指的是经济和金融风险,而资本市场风险也是金融风险组成中的重要一环。资本市场安全的重要性在于,首先资本市场安全是国家金融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本市场不安全,则很难讲金融系统是安全的;其次在于现代经济金融体系中,不同部门间分工与紧密协作的机制决定了风险都是相互传染的,资本市场的风险很容易扩散传播到其他行业和部门,导致系统性金融危机乃至经济危机。资本市场投资者行为、资产价格行为、价格泡沫、金融风险与金融安全,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重要研究对象,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日益迅速、市场风险愈发突出的背景下,资本市场过度波动风险进而影响金融安全的问题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有必要厘清其内在作用机制,用整体观、系统观的思想分析问题,得到更有现实意义的研究结论。本研究运用规范性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着重描述微观层次上各个投资者有限理性的决策行为,在中观层次上造成了股票市场的过度波动性风险,而风险的传染效应会导致宏观层面的国家金融安全、甚至国家安全状况受到影响,最终提出相对应的政策建议,以反映当前我国资本市场迅速发展并成长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现实与趋势。本文的基本研究结论有:一是以系统观为指导,在详细梳理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简单的三异质投资者价格博弈的股市模型,验证股市温和型、扩张型和爆炸型泡沫的产生条件;从经济安全、银行与保险业安全、资本市场安全和货币安全四个层次概括了金融安全的影响因素,认为股市泡沫的膨胀与破裂,影响的是资本市场安全,进而也会作用于金融安全。二是对包含基本面投资者、技术面投资者、情绪投资者和被动投资者的人工股票市场进行了仿真,分析了股票价格趋势、收益率及投资者仓位、账户收益率的情况,结果表明,当市场中被动投资者数量较少,或基本面投资者数量较少,或情绪投资者数量较多时,容易发生股市泡沫,不过,情绪投资者过少时容易出现流动性风险,进而股价崩盘。对风险传染的仿真表明,如果任由危机传染,则很可能会诱发全系统的金融风险;在监管层及时介入后,可以扭转危机传染的进程,将金融风险控制在不扩散状态,维护社会金融安全。从干预效果来看,救助策略要优于免疫策略。三是以托宾Q值法、泡沫系数法衡量了股价偏离基础价值的程度,结果有合理之处,尤其是泡沫系数法,但该两种指标过于单一,容易遗漏重要信息;以GSADF法研究了单纯从股价自身波动特征出发的泡沫情况,成功捕捉到了我国股市2006-2007、2014-2015两段较大的泡沫行情,给出了明确的泡沫程度和泡沫时间的提示,该方法的缺陷在于其递归算法对2009年股市翻倍行情的泡沫程度提示不足、对2018年股市不断下行期间的泡沫水平提示偏高,因此有失偏颇;利用包括基础价值和投资者行为指标、股价波动指标在内的系列指标,以主成分法提取构造股价泡沫指数,表明我国股市共经历过四段泡沫较严重的时期,并且该指数显示我国股市2014-2015年间泡沫程度要高于2006-2007年,有力揭示了2014-2015年A股牛市为杠杆牛、脱离基本面支撑的实际情况,实证效果较其他模型好;研究股价泡沫破裂阶段往往伴生流动性风险的特征,发现流动性指标是波动性指标的格兰杰因,样本期内VAR模型的估计参数表明滞后1阶的流动性指标对波动性指标的影响系数为正且显着,滞后2阶的指标系数为负且显着,这为市场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供了实证证据。四是以股市泡沫实证与测度为基础,继续对我国金融安全状况作出了评价,从经济系统安全、银行与保险业安全、资本市场安全和货币安全四个维度选取GDP增长率等11个初始指标,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从中提取5个主成分,编制我国金融安全指数。结果表明,样本期间我国金融安全指数大致经过了五次方向一致的波动,每一阶段金融安全指数的表现都有着主力经济指标的推动,同时也有着深刻的经济背景;进一步地,以股市泡沫指数代表泡沫水平,以金融安全指数代表我国金融安全水平,建立了马尔可夫区制转换模型(MSIH(3)-VAR(3)),考查了两者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模型相关参数显着,具备明显经济意义:股市泡沫水平是我国金融安全水平的格兰杰因,股市泡沫指数是金融安全指数的领先指标,先带来安全指数的上升,随后滞后2阶时会导致安全指数的下降,脉冲响应函数的结果也印证这一结论,总的来看,我国金融安全状态在区制2(轻度不安全)和区制3(安全)的停留概率较大,区制1(严重不安全)的持续期大概仅有其余区制的一半,说明整体金融安全程度尚属可控。五是提出了坚持以系统观为指导、推动科学有效市场监管、不断完善法律基础设施、建设股市长效发展机制等对策建议,以优化市场监管,防范与化解可能导致金融不安全的风险。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第一,提出了新的金融安全研究视角。以投资者行为作为出发点,为资产泡沫寻找微观依据,并由资产价格泡沫破裂风险引出金融安全问题。第二,构建了更加贴近市场实际的全新的股价波动系统动力学模型。第三,首次实证检验了股价泡沫对我国金融安全状况的影响,并得到了股价泡沫影响金融安全的确定结论。第四,本研究讨论了股市泡沫影响金融安全的微观机制和时滞效应,在实证检验基础上提出的政策建议对科学地进行市场监管有一定启发。

张倩[10](2019)在《融资融券对中国股市波动性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0年3月31日,中国正式推出融资融券业务,标志着禁止信用交易时代的结束。融资融券交易通过保证金支撑提供做空渠道,使得投资者不再受制于自有资金或者证券的不足,极大地调动了投资积极性,加快了资金和证券流通,活跃了市场交易。融资融券业务的开通,旨在提供市场流动性,并且期望达到稳定市场的理想政策效果。伴随着标的扩容以及转融通的实施,融资融券交易规模逐渐扩大,在融资融券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融资融券是否如当初的政策设计预想一样,实现了稳定市场的功能,其对股市波动的影响是否始终一致,有待于进一步考察。为了研究上述问题,本文系统梳理国内外融资融券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发现目前学术界还未得出统一的结论。结合理论分析,本文从两个角度入手研究融资融券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一是,从市场层面和行业层面考察融资融券交易规模对股指波动的影响;选择沪深300指数和行业指数,运用GARCH(1,1)模型拟合指数的波动率;根据股市行情,划分为两个研究区间,分别是2014年6月3日至2016年3月1日、2016年3月1日至2019年1月31日,即剧烈波动阶段和非剧烈波动(基本稳定)阶段,对比不同阶段融资融券对股市波动的影响;建立融资交易指标、融券交易指标与市场波动率的三元VAR模型,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以及方差分解确定融资融券交易规模对股市波动率的作用方向及影响程度;实证结果表明:在剧烈波动阶段,融资融券交易,有时抑制市场波动,有时加剧市场波动,作用并不明确,而在非剧烈波动阶段,融资交易平抑市场波动,融券交易轻微加大市场波动,行业两融交易情况对行业指数波动的影响与市场两融交易情况对股市指数波动的影响多数相似。二是,考察融资融券投资者结构对股市波动的影响;选择沪深300指数代替市场走势,为了与信用账户的月度数据保持一致,利用市场指数的收盘价计算月度标准差衡量波动性;研究区间与信用账户数据的时间跨度一致,从2011年1月至2019年1月;建立个人投资者比重、机构投资者比重与市场波动率的三元VAR模型,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确定融资融券不同的投资者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个人投资者比重上升增大股市波动,机构投资者比重上升减小股市波动。最后,总结实证结果,并从市场方面、行为金融学、投资者结构等方面进行原因分析,为监管层、证券公司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更好地发展融资融券业务,促使两融业务更好地发挥稳定市场的积极作用。

二、2003年股市行情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3年股市行情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太平洋证券开展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风险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及框架
        1.2.2 研究方法
    1.3 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相关概念与理论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1 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的衍生
        2.1.2 股票质押式回购兴起缘由
        2.1.3 券商开展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风险分析
        2.1.4 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关键风控指标研究
        2.1.5 文献述评
    2.2 相关概念
        2.2.1 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概念界定
        2.2.2 VaR风险管理概述
    2.3 相关理论
        2.3.1 信息不对称理论
        2.3.2 风险管理理论
        2.3.3 风险分类理论
第3章 案例背景
    3.1 案例选择缘由
        3.1.1 券商因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面临巨大违约风险
        3.1.2 太平洋证券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亏损严重
    3.2 案例背景介绍
        3.2.1 太平洋证券简介
        3.2.2 太平洋证券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开展情况
第4章 太平洋证券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风险控制分析
    4.1 构建风险分析框架
    4.2 市场风险分析——基于VaR模型
        4.2.1 VaR概述
        4.2.2 基于VaR构建风险分析模型
        4.2.3 基于VaR的质押率计算结果及风险分析结论
    4.3 信用风险分析——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
        4.3.1 研究样本以及期间的选取
        4.3.2 研究指标的选取
        4.3.3 主成分分析法降维提取因子
        4.3.4 Logistic风险预警模型构建及结果分析
    4.4 流动性风险分析——基于财务指标
        4.4.1 太平洋证券整体流动性风险分析
        4.4.2 太平洋证券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流动性风险分析
    4.5 操作层面风险分析
第5章 太平洋证券股票质押式回购风险控制改进建议
    5.1 太平洋证券质押业务风险点
    5.2 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风险控制改进建议
        5.2.1 落实质押前的尽职调查
        5.2.2 提高融入方的准入门槛
        5.2.3 严控关键风险控制指标的设定
        5.2.4 加强各级员工风险控制意识
        5.2.5 强化质押期间的风险监测与管理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指数基金不同投资方式的收益研究 ——基于不同股市走势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文献
        1.2.2 国内相关文献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2 相关概念和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基金定投
        2.1.2 一次总额投资
        2.1.3 指数基金
    2.2 相关理论
        2.2.1 委托代理理论
        2.2.2 市场有效性与被动投资理论
        2.2.3 现金流匹配理论
        2.2.4 风险与收益相关性理论
3 我国股市特征与基金市场的发展现状
    3.1 我国股市发展周期特征
    3.2 我国基金行业发展现状
    3.3 指数基金不同投资方式现状
4 研究假设及设计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2 数据来源和样本选取
        4.2.1 数据来源
        4.2.2 样本选择
    4.3 实证研究的变量和模型设计
        4.3.1 被解释变量
        4.3.2 解释变量及控制变量
        4.3.3 构建模型
5 指数基金不同投资方式收益的实证研究
    5.1 收益描述性统计及回归分析
        5.1.1 震荡下跌走势收益描述性统计和回归分析
        5.1.2 快速上涨走势收益描述性统计和回归分析
        5.1.3 快速下跌走势收益描述性统计和回归分析
        5.1.4 震荡上涨走势收益描述性统计和回归分析
    5.2 实证结果
    5.3 指数基金内部收益T检验
6 案例分析
    6.1 博时沪深300指数基金简介
    6.2 收益对比分析
        6.2.1 震荡下跌走势收益对比分析
        6.2.2 快速上涨走势收益对比分析
        6.2.3 快速下跌走势收益对比分析
        6.2.4 震荡上涨走势收益对比分析
7 结论及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相关建议
        7.2.1 选择合适的投资策略与投资时机
        7.2.2 根据资金实力进行投资,切勿盲目
        7.2.3 坚持长期定投,并适时止盈
        7.2.4 关注股市发展动态,灵活投资
    7.3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作者简介
致谢

(3)中国政府股票市场救助行为研究 ——基于2015年救市行为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创新
    1.3 论文的主要不足之处
    1.4 研究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政府救助股市的必要性研究
        2.1.1 股市危机的特征
        2.1.2 政府干预股票市场的利弊之争
    2.2 政府救市政策的方式及政策效应的评价
        2.2.1 政府干预政策的目标及方式划分
        2.2.2 股市平准基金的设立
        2.2.3 政府干预股市的政策效应
    2.3 中国政府干预股票市场行为研究总结
        2.3.1 中国政府干预股市的必要性研究
        2.3.2 中国政府历次干预股市的方式及影响分析
        2.3.3 2015年中国股市崩盘的成因分析
        2.3.4 中国政府救市行为的理论研究与不足
        2.3.5 中国政府救市行为的实证研究与不足
    2.4 政府股市干预策略的处置理论探究
        2.4.1 政府干预措施退市的必要性
        2.4.2 政府干预措施的退出困境
        2.4.3 中国政府救市行动的后处置研究进展
    2.5 文献评述
第三章 各国(地区)政府股市救助政策的比较
    3.1 自由放任走向积极干预的美国股市
        3.1.1 “黑色星期四”:自由放任主义
        3.1.2 “黑色星期一”:建立熔断机制
        3.1.3 2000年互联网泡沫:交易制度改革
        3.1.4 2008年金融危机:不良资产救助计划
        3.1.5 2020年股市崩盘:无限量量化宽松
    3.2 股市平准基金盛行的亚洲市场
        3.2.1 日本经济泡沫与非传统货币政策
        3.2.2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与政府注资
        3.2.3 俄罗斯金融危机与政府借贷
        3.2.4 1998年中国香港金融危机与盈富基金
        3.2.5 中国台湾股市危机与股市平准基金
    3.3 中国大陆的股市干预史
        3.3.1 中国2015年以前的历次股市干预
        3.3.2 2015年中国政府救市计划简介
        3.3.3 中国政府的股市干预措施总结
    3.4 各国(地区)政府救市政策对比
    小结
第四章 中国政府入市的理论分析
    4.1 噪声交易模型在中国股市的适用性
    4.2 入市模型基本假设
    4.3 无政府干预的市场均衡
    4.4 政府股市干预的行为及其目标
    4.5 政府干预下的市场均衡
    4.6 政府入市效应的理论假说
    小结
第五章 中国政府救市资金运行的统计分析
    5.1 救市资金持股统计
        5.1.1 持股规模
        5.1.2 持股结构
    5.2 救市资金动态追踪
        5.2.1 持股规模变动
        5.2.2 持股结构调整
    5.3 救市资金持股指数编制
        5.3.1 指数计算说明
        5.3.2 救市资金整体持股指数
    小结
第六章 中国政府救市效果的实证检验
    6.1 救市资金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
        6.1.1 流动性衡量及假设
        6.1.2 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6.1.3 变量说明及样本描述性统计
        6.1.4 DID流动性实证结果
        6.1.5 稳健性检验
    6.2 救市资金对市场整体波动性的影响
        6.2.1 模型设定及假设
        6.2.2 样本描述性统计
        6.2.3 序列平稳性检验
        6.2.4 GARCH模型检验结果
    6.3 救市资金对个股波动性的影响
        6.3.1 模型设定及假设
        6.3.2 样本描述性统计
        6.3.3 固定效应面板回归检验结果
        6.3.4 GMM稳健性检验
    6.4 救市资金的影响机制分析
        6.4.1 噪声交易的量化
        6.4.2 噪声交易机制检验
    小结
第七章 中国政府股市救助资金退出策略(后处置)研究
    7.1 中国政府退市策略的理论研究
        7.1.1 退市模型设定
        7.1.2 定义均衡策略
        7.1.3 退市均衡策略求解
        7.1.4 两期模型下的政府退市策略设计
        7.1.5 政府退市模型的政策含义
    7.2 救市资金退市的现实依据
        7.2.1 收益率估算方法
        7.2.2 救市资金初始成本核算
        7.2.3 救市资金累计收益率核算
        7.2.4 救市资金与A股股指收益比较
        7.2.5 救市资金收益横向比较
    小结
第八章 研究总结与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限制交易对期现关系影响的实证研究 ——以中证500指数为样本(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期货与现货间领先滞后关系
        2.1.2 限制交易背景下对期现关系问题的研究
        2.1.3 股指期货与现货收益率波动溢出关系的研究
    2.2 文献述评
    2.3 股指期货与现货间价格关系的理论机制
        2.3.1 期现价格间的传导机制
        2.3.2 期现价格的表现形式
    2.4 限制交易与期现关系作用机制
    2.5 研究假设
        2.5.1 期现长期均衡关系研究假设
        2.5.2 期现价格领先滞后关系研究假设
        2.5.3 股指期货收益率波动溢出效应研究假设
3 限制交易及期现价格关系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3.1 实证模型及方法选择
        3.1.1 单位根(ADF)检验
        3.1.2 Johansen协整检验
        3.1.3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3.1.4 信息份额模型
        3.1.5 分位数回归模型
    3.2 数据处理及描述性统计
        3.2.1 数据处理
        3.2.2 样本描述性统计
    3.3 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检验
        3.3.1 单位根(ADF)检验
        3.3.2 Johansen协整检验及结果
        3.3.3 VEC模型检验结果
    3.4 信息份额(IS)模型检验
    3.5 分位数回归分析
    3.6 稳健性检验
4 结论及政策建议
    4.1 研究结论
    4.2 政策建议
        4.2.1 重视股指期货对现货的短期价格引导
        4.2.2 制定股指期货异常波动响应机制,适当加码宽松政策
        4.2.3 依股指期货品种特征精准施策
参考文献
致谢

(5)卖空机制、公司管理层行为与股票市场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重要概念界定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创新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卖空机制对股市流动性、波动性影响的文献综述
        2.1.1 卖空机制对股市流动性影响综述
        2.1.2 卖空机制对股市波动性影响综述
        2.1.3 后股灾时代中国卖空与买空机制对股市波动性影响综述
    2.2 卖空机制对股价信息效率影响的文献综述
    2.3 卖空机制对公司管理层行为影响的文献综述
        2.3.1 委托代理理论综述与卖空影响机制
        2.3.2 卖空机制对公司资本性投资影响的综述
        2.3.3 卖空机制对公司财务信息质量影响的综述
        2.3.4 卖空机制的事前与事后机制综述
    2.4 卖空机制通过公司治理效率影响股票信息效率的综述
    2.5 卖空发挥效应的机制与知情交易者综述
        2.5.1 卖空对公司治理效率与股价效率的作用机制综述
        2.5.2 卖空者是否为知情交易者综述
第三章 中国卖空机制的特征事实
    3.1 卖空机制的实施背景与国际模式比较
        3.1.1 我国卖空机制实施背景
        3.1.2 卖空机制的国际模式比较
    3.2 我国卖空机制的特点
        3.2.1 业务准入门槛高
        3.2.2 标的证券的选择标准较高
        3.2.3 费用高且杠杆率较低
        3.2.4 融资融券交易发展不均衡
    3.3 股市异常波动阶段的卖空、买空与场外配资分析
第四章 卖空机制对股市流动性与波动性的影响研究
    4.1 研究目的与理论假设提出
    4.2 实证研究指标选择与阶段划分
        4.2.1 指标选择与计算
        4.2.2 研究期限与阶段划分
    4.3 卖空交易对市场流动性与波动性的实证研究分析
        4.3.1 卖空交易对流动性影响的实证检验
        4.3.2 卖空交易对波动性影响的实证检验
        4.3.3 买空交易的辅助性分析
    4.4 卖空与买空对信息效率影响的初步探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卖空者为知情交易者的检验
    5.1 研究目的与理论假设提出
    5.2 数据描述、模型设计与重要变量说明
        5.2.1 数据描述
        5.2.2 模型设计
        5.2.3 重要变量的度量和说明
    5.3 实证分析
        5.3.1 统计性检验
        5.3.2 实证分析
        5.3.3 稳健性检验
        5.3.4 关于融资机制预测能力的分析
    5.4 结论与进一步思考
第六章 卖空机制、公司治理效率与股价信息效率:基于传导机制的检验
    6.1 研究目的与理论假设提出
    6.2 数据描述、变量与模型设计
        6.2.1 上市企业财务数据与样本选取
        6.2.2 重要变量的度量与说明
        6.2.3 统计性检验与模型设计
    6.3 实证结果
        6.3.1 卖空机制对公司投资水平影响的实证分析
        6.3.2 卖空机制对公司盈余管理影响的实证分析
        6.3.3 卖空机制影响股票信息效率微观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
        6.3.4 卖空机制与股价效率进一步分析
    6.4 稳健性检验
        6.4.1 处理效应模型检验(Treatment Effect Model)
        6.4.2 实验发生时刻选择
        6.4.3 调节实验期
        6.4.4 交乘项选择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结论
    7.2 政策建议
        7.2.1 完善场内融资融券相关制度
        7.2.2 加强对场外杠杆资金的监管
        7.2.3 调整做多与做空不均衡状态
        7.2.4 救市应以市场化手段为主,股市不应被赋予国家期望
参考文献

(6)财政货币政策在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中的协调配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思路、框架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与重点
        (二)重点研究框架
        (三)研究方法
    三、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定义与成因
        (一)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定义
        (二)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成因
    二、政府介入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和金融危机救助相关研究
        (一)政府介入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的必要性
        (二)政府救助范畴
        (三)政府救助措施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中的协调配合相关研究
        (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方式
        (三)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中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四)研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主要理论方法
第三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理论分析(一):介入和退出标准
    一、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的范畴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介入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的标准
        (一)预期收益分析
        (二)预期成本分析
        (三)预期成本收益曲线分析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退出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的标准
        (一)退出原则
        (二)退出标准与时机
        (三)政策退出的次序与方式
    四、小结
第四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理论分析(二):作用机制
    一、蒙代尔—弗莱明IS-LM-BP模型
    二、加入风险溢价因素的IS-LM-BP-RP模型
    三、加入风险溢价和预期因素的IS-LM-BP-RP-AE模型
        (一)系统性金融风险状态下预期对IS曲线的影响
        (二)系统性金融风险状态下预期对LM曲线的影响
        (三)系统性金融风险状态下预期对BP曲线的影响
        (四)IS-LM-BP-RP-AE模型中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应
    四、极端情形下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选择
        (一)对现代货币理论(MMT)理念的借鉴
        (二)对现代货币理论(MMT)理念的批判
        (三)IS-LM-BP-RP-AE 模型与现代货币理论的结合
    五、小结
第五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国际经验
    一、美国应对“大萧条”
        (一)背景概况
        (二)采取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措施
        (三)政策效果
        (四)政策退出
    二、香港应对亚洲金融危机
        (一)背景概况
        (二)采取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措施
        (三)政策效果
        (四)政策退出
    三、美国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
        (一)背景概况
        (二)采取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措施
        (三)政策效果
        (四)政策退出
    四、小结
第六章 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做法与建议
    一、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主要做法
        (一)上世纪90年代处置国有银行不良资产风险
        (二)清理整顿金融“三乱”
        (三)全国农信社风险处置
        (四)本世纪初国有银行风险处置与股份制改革
        (五)2015年应对股市异常波动
        (六)包商银行接管
    二、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不足及原因
        (一)传统机制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突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需求
        (二)央行向国家财政上缴利润机制执行的灵活性加大
        (三)货币政策调控与财政政策之间的内生联系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完善机制的政策建议
第七章 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实证分析
    一、变量数据与模型说明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VEC模型)
        (一)数据平稳性检验
        (二)协整检验与VEC模型
        (三)格兰杰因果检验
        (四)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
        (五)小结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股市走势的影响(VAR模型)
        (一)数据平稳性检验
        (二)VAR模型的构建
        (三)格兰杰因果检验
        (四)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
        (五)小结
    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ARCH类模型)
        (一)数据平稳性检验
        (二)ARCH效应检验
        (三)模型拟合
        (四)结果分析
        (五)小结
    五、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VAR模型)
        (一)VAR模型的构建
        (二)格兰杰因果检验
        (三)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
        (四)小结
    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投资者信心的影响(VAR模型)
        (一)数据平稳性检验
        (二)VAR模型的构建
        (三)格兰杰因果检验
        (四)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
        (五)小结
第八章 新形势下中国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及应对
    一、新形势下中国可能存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
        (一)实体经济领域可能存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
        (二)金融市场领域可能存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
        (三)金融机构领域可能存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
    二、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储备
        (一)应对实体经济领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二)应对金融市场领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三)应对金融机构领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三、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启示
    一、主要结论
        (一)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的范畴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介入与退出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的标准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手段
        (四)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效果
        (五)当前中国可能存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
    二、政策启示
中外文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7)股市危机背景下的杠杆交易、涨跌幅限制与流动性风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4 研究意义与主要创新点
        1.4.1 研究意义
        1.4.2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关于流动性的研究
        2.1.1 流动性的定义
        2.1.2 流动性测度指标
        2.1.3 流动性与资产定价
        2.1.4 流动性共振
    2.2 关于杠杆交易的研究
    2.3 关于涨跌幅限制的研究
    2.4 关于2015 股灾的研究
    2.5 研究现状总结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非流动性传染的理论分析
    3.1 引言
    3.2 股灾微观机理分析
    3.3 基本理论模型
        3.3.1 模型设定
        3.3.2 均衡求解
        3.3.3 非流动性传染
        3.3.4 数值释例
    3.4 流动性共振
        3.4.1 两类资产
        3.4.2 进一步分析
    3.5 交易机制的影响
        3.5.1 杠杆交易
        3.5.2 涨跌幅限制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非流动性指标的测度有效性研究
    4.1 引言
    4.2 实证设计
        4.2.1 数据说明
        4.2.2 指标选取
        4.2.3 分析方法
    4.3 实证结果
        4.3.1 描述性统计
        4.3.2 横截面分析
        4.3.3 时间序列分析
    4.4 个股与市场相关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杠杆交易、个股流动性与股价涨停
    5.1 引言
    5.2 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5.3 研究设计
        5.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5.3.2 变量定义
        5.3.3 模型设计
    5.4 实证结果与分析
        5.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4.2 回归分析
    5.5 稳健性检验
        5.5.1 涨停次数与股价涨幅
        5.5.2 内生性问题
        5.5.3 延长基期年份数量
        5.5.4 子样本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杠杆交易、融资约束与流动性风险
    6.1 引言
    6.2 假设提出
    6.3 研究设计
        6.3.1 研究数据与估计期间划分
        6.3.2 流动性共振测度指标
        6.3.3 研究模型设定
    6.4 实证结果与分析
        6.4.1 描述性统计
        6.4.2 杠杆交易对个股流动性贝塔的影响
        6.4.3 融资约束对个股流动性贝塔的影响
    6.5 稳健性检验
        6.5.1 流动性共振R2 测度
        6.5.2 基于2007-2008 年股市波动的实证分析
        6.5.3 基于“两融”股票的PSM-DID分析
        6.5.4 安慰剂检验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杠杆交易与流动性风险对股价跌幅的影响
    7.1 引言
    7.2 数据与变量
        7.2.1 样本与数据选取
        7.2.2 杠杆测度与非流动性指标
        7.2.3 控制变量
    7.3 实证过程与结果分析
        7.3.1 杠杆交易与流动性风险
        7.3.2 流动性风险与股价跌幅
    7.4 稳健性检验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涨跌幅限制的流动性溢出效应研究
    8.1 引言
    8.2 实证设计
        8.2.1 数据与样本选取
        8.2.2 流动性指标
    8.3 实证过程与结果分析
        8.3.1 涨跌停对个股流动性的影响
        8.3.2 市场行情的影响
        8.3.3 涨跌停对信息相关股票流动性的影响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涨跌停之前的市场微观结构特征分析
    9.1 引言
    9.2 研究设计
        9.2.1 样本概况
        9.2.2 样本选取
        9.2.3 变量定义
    9.3 实证设计与结果分析
        9.3.1 微观结构特征分析
        9.3.2 Logit回归分析
        9.3.3 稳健性检验
    9.4 进一步分析
        9.4.1 “两融”与非“两融”股票样本
        9.4.2 股灾期间与正常时期
        9.4.3 股灾期间不同阶段对比分析
    9.5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束语
    10.1 全文总结
    10.2 研究启示
    10.3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8)中信证券淄博市S营业部融资融券业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0.1.1 研究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研究内容与方法
        0.2.1 研究内容
        0.2.2 研究方法
    0.3 论文创新与不足
        0.3.1 创新之处
        0.3.2 不足之处
1 中信证券淄博市S营业部概述
    1.1 中信证券淄博市S营业部简介
        1.1.1 中信证券及S营业部基本情况
        1.1.2 中信证券S营业部组织架构
    1.2 中信证券淄博市S营业部经营情况
        1.2.1 S营业部传统经纪业务收入下滑
        1.2.2 S营业部新兴业务发展迅速
2 中信证券淄博市S营业部融资融券业务现状及经营特色
    2.1 中信证券淄博市S营业部融资融券业务现状
        2.1.1 S营业部融资融券业务市场规模有所下滑
        2.1.2 S营业部融资融券业务收入主要依靠利息收入
        2.1.3 S营业部融资融券业务客户情况
    2.2 中信证券淄博市S营业部融资融券业务经营特色
        2.2.1 S营业部将融资融券业务与特色品牌服务相融合
        2.2.2 S营业部发挥区位优势推进融资融券业务
        2.2.3 S营业部依托融资融券业务提升综合实力
3 中信证券淄博市S营业部融资融券业务存在的问题
    3.1 中信证券淄博市S营业部融资融券业务风险控制能力有限
        3.1.1 S营业部为客户开立融资融券账户时资质审核不严谨
        3.1.2 S营业部融资融券业务开展中后期的风险控制能力有限
    3.2 中信证券淄博市S营业部融资融券业务盈利模式不合理
        3.2.1 S营业部融资融券业务费率高
        3.2.2 S营业部融资融券业务盈利结构单一
    3.3 中信证券淄博市S营业部融资融券客户投资者教育亟待加强
        3.3.1 S营业部对融资融券业务的投资者教育缺乏重视
        3.3.2 S营业部融资融券业务后期投资者教育工作执行力欠缺
        3.3.3 S营业部的融资融券投资者缺乏做空盈利的思维
    3.4 中信证券淄博市S营业部融资融券业务人员水平有待提高
        3.4.1 S营业部缺少融资融券业务专业人才
        3.4.2 S营业部针对融资融券业务的人员培训较少
        3.4.3 S营业部缺乏融资融券业务的考核和激励机制
    3.5 中信证券淄博市S营业部融资融券业务营销渠道狭窄
        3.5.1 S营业部融资融券业务目标投资者定位模糊
        3.5.2 S营业部融资融券业务营销推广力度不足
4 中信证券淄博市S营业部完善融资融券业务对策
    4.1 提高S营业部融资融券业务风险控制力度
        4.1.1 完善S营业部融资融券客户信用审核评定
        4.1.2 加强S营业部融资融券业务开展中后期的风险控制
    4.2 改进S营业部融资融券业务盈利模式
        4.2.1 逐渐降低S营业部融资融券交易费用
        4.2.2 保障S营业部可融股票的数量
    4.3 加大S营业部融资融券客户投资者教育工作力度
        4.3.1 拓展S营业部融资融券业务投资者教育的覆盖面
        4.3.2 加强S营业部融资融券业务开展中后期的投资者教育
        4.3.3 帮助S营业部融资融券客户建立良好的交易习惯
    4.4 提升S营业部融资融券业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4.4.1 建立人员配置良好的融资融券业务组织架构
        4.4.2 加强S营业部员工的融资融券业务培训
        4.4.3 建立科学合理的融资融券业务人员考核和激励机制
    4.5 拓宽S营业部融资融券业务营销渠道
        4.5.1 具有针对性地锁定融资融券目标投资者
        4.5.2 改革融资融券业务营销的宣传方式和策略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投资者行为、股市泡沫与我国金融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迅速
        1.1.2 资本市场风险问题愈发突出
        1.1.3 市场监管水平有待提高
        1.1.4 市场风险、监管效率与金融安全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2 基础理论及文献综述
    2.1 投资者效用与投资者行为的研究
        2.1.1 投资者效用
        2.1.2 投资者行为
    2.2 股市泡沫研究
        2.2.1 泡沫概念及分类
        2.2.2 股市泡沫的检验
        2.2.3 股市泡沫的形成机制研究
        2.2.4 股市泡沫的经济效应研究
    2.3 金融安全研究
        2.3.1 相关概念
        2.3.2 新时代金融安全理论分析
        2.3.3 金融危机研究
        2.3.4 金融安全评价与预警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股价行为、泡沫影响金融安全的机理
    3.1 基于投资者行为的股价涨跌系统动力学分析
        3.1.1 股票价格的影响因素分析
        3.1.2 股票价格运动的系统动力学机制
    3.2 股价泡沫产生机理分析
        3.2.1 投资者行为、决策及市场基本设定
        3.2.2 股市泡沫形成机理
    3.3 金融安全影响因素及股市泡沫影响金融安全的机理分析
        3.3.1 金融安全概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3.2 股市泡沫影响金融安全的渠道分析
        3.3.3 一个金融风险传染模型
    3.4 本章小结
4 股市泡沫及其传染效应仿真研究
    4.1 人工股市仿真
        4.1.1 仿真环境及参数说明
        4.1.2 仿真结果分析
        4.1.3 对仿真结果的敏感性分析
    4.2 传染效应仿真
        4.2.1 仿真环境及参数说明
        4.2.2 风险传染效应仿真基本结果
        4.2.3 传染效应仿真的敏感性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股价泡沫的实证分析
    5.1 基础价值法:一种简单测度
        5.1.1 托宾Q值
        5.1.2 k泡沫系数
    5.2 基于GSADF方法的股价泡沫检验
        5.2.1 基本检验模型
        5.2.2 实证检验
    5.3 考虑基础价值与情绪指标的股市泡沫检验
        5.3.1 基本模型
        5.3.2 实证过程
    5.4 一个流动性风险的视角
        5.4.1 VAR模型阐述
        5.4.2 估计VAR模型
        5.4.3 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分析
        5.4.4 基本结论与启示
    5.5 本章小结
6 股市泡沫对金融安全的影响分析
    6.1 我国金融安全状况评价
        6.1.1 金融安全指标体系设计
        6.1.2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金融安全实证分析
    6.2 股市泡沫对我国金融安全状况影响评价
        6.2.1 MS-VAR模型基本原理
        6.2.2 基于MS-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6.2.3 脉冲响应与拟合优度分析
        6.2.4 稳健性检验
        6.2.5 结论与启示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及建议
    7.1 论文基本结论
    7.2 预防股市泡沫维护金融安全的对策
        7.2.1 对监管层的建议
        7.2.2 对投资者的建议
    7.3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股票价格运动Matlab仿真程序
附录 B 传染效应仿真程序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融资融券对中国股市波动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结构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文献综述
    2.1 融资融券相关概念
        2.1.1 融资融券含义
        2.1.2 融资融券交易功能
        2.1.3 融资融券授信方式
        2.1.4 融资融券交易与一般证券交易的差异
    2.2 波动性含义及测算方法
        2.2.1 波动性含义
        2.2.2 波动性测算方法
    2.3 文献综述
        2.3.1 国外文献综述
        2.3.2 国内文献综述
        2.3.3 文献综述总结
第三章 融资融券影响股市波动性的作用机理与因素分析
    3.1 融资融券市场现状
    3.2 融资融券影响股市波动性的作用机理
        3.2.1 稳定作用
        3.2.2 加剧作用
    3.3 融资融券影响股市波动性的因素
        3.3.1 交易规模
        3.3.2 标的证券
        3.3.3 投资者结构
        3.3.4 保证金比例
    3.4 融资融券发展存在的问题
        3.4.1 两融交易规模失衡
        3.4.2 两融投资者结构失衡
        3.4.3 两融费率过高
第四章 融资融券对中国股市波动性影响的实证分析
    4.1 研究区间选择
    4.2 指标选取
        4.2.1 交易情况对股市波动性影响的研究指标
        4.2.2 投资者结构对股市波动性影响的研究指标
    4.3 模型构建
        4.3.1 GARCH模型
        4.3.2 VAR模型
    4.4 市场层面融资融券交易情况对股市波动性影响的实证分析
        4.4.1 区间一:2014 年6月 3 日-2016 年3月 1 日
        4.4.2 区间二:2016 年3月 1 日-2019 年1月 31 日
    4.5 行业层面融资融券交易情况对行业指数波动性影响的实证分析
        4.5.1 两融交易情况对行业指数波动和市场指数波动的影响类似
        4.5.2 两融交易情况对行业指数波动和市场指数波动的影响不同
        4.5.3 行业实证结果小结
    4.6 融资融券投资者结构对股市波动性影响的实证分析
        4.6.1 建立VAR模型
        4.6.2 VAR模型分析
    4.7 实证结果解释
        4.7.1 融资融券交易情况影响股市波动的实证结果及原因分析
        4.7.2 融资融券投资者结构影响股市波动的实证结果及原因分析
第五章 结论及对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对策建议
        5.2.1 稳健发展融资融券
        5.2.2 严格监管场外配资
        5.2.3 分类监管行业融资融券
        5.2.4 改善投资者结构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2003年股市行情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太平洋证券开展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风险控制研究[D]. 李沁凌.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2]指数基金不同投资方式的收益研究 ——基于不同股市走势视角[D]. 师子阔.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5)
  • [3]中国政府股票市场救助行为研究 ——基于2015年救市行为的分析[D]. 王晓丹. 山东大学, 2020(02)
  • [4]限制交易对期现关系影响的实证研究 ——以中证500指数为样本[D]. 范歆雨. 暨南大学, 2020(04)
  • [5]卖空机制、公司管理层行为与股票市场效率研究[D]. 王碧澄. 中央财经大学, 2020(02)
  • [6]财政货币政策在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中的协调配合[D]. 龙俊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7]股市危机背景下的杠杆交易、涨跌幅限制与流动性风险[D]. 汤怀林.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8]中信证券淄博市S营业部融资融券业务分析[D]. 夏露天. 辽宁大学, 2020(01)
  • [9]投资者行为、股市泡沫与我国金融安全研究[D]. 郑超.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6)
  • [10]融资融券对中国股市波动性的影响研究[D]. 张倩.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2003年股市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