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的优势与实验教师的作用

实验教学的优势与实验教师的作用

一、实验教学的优势及实验教师的角色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霍静[1](2021)在《生物职前教师实验教学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学基础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这对我国职前教师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已有文献表明,科学实验能帮助学生获得科学知识与科学技能,是学生智力发展、科学思维、科学态度培养的重要载体;生物职前教师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并没有很好地掌握在中学成功开展科学实验教学的知识和技能。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科学专业已经相继开设了与中学实验教学相关的课程,但尚无关于生物职前教师实验教学能力的指标体系。明确的指标体系不仅是评价生物职前教师实验教学能力的重要标准,更是培养生物职前教师具备实验教学能力的目标和依据。本研究共有三个主要的内容,(1)通过调查中学生物教师在实验开设中的实际困难和需求,为培养生物职前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提供方向;(2)根据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共建指标体系的要求,在文献整理的基础上形成初步的生物职前教师实验教学能力的指标体系,通过专家咨询进行修订,经在职教师、职前教师的问卷验证后,确定各指标的权重。(3)结合构建的指标体系,探寻《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能力训练》的课程形式和内容,检验该课程形式对生物职前教师实验教学能力指标体系要求标准的培养效果。研究的具体结果如下:1.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的情况并不乐观,初中50个实验中只有7个,高中33个实验中只有5个实验的开出率超过50%。实验开出率的高低与实验的类型没有明显的关联性。研究发现实验在中学教材中出现越早,开出率就越高。2.以构建“中学生物职前教师实验教学能力的指标体系”作为切入点,在文献研读的基础上初拟出一份中学生物职前教师实验教学能力指标的框架,经过2轮专家咨询和论证,利用问卷星发放问卷,调查在职教师和职前教师对该指标体系的重要性评价,结合AMOS结构模型检测,经过验证性因素分析,最终建立了具有6个潜变量,17个可观察变量及其具体评分标准的指标体系。并利用专家权重赋值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通过调查职前和在职教师对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认同度,发现职前和在职教师均高度认同实验在培养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积极作用。而且中学生物教师普遍愿意投入精力开展实验教学,但由于教师缺少开出实验的基本能力,导致实验开出率低。急需进一步探寻生物职前教师实验教学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3.根据构建的“中学生物职前教师实验教学能力的指标体系”,结合教师学科知识(PCK)理论的指导,探寻了培养生物职前教师实验教学能力的课程开设基本形式,并在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开设了《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能力训练》的选修课程,明确课程前、中、后,各阶段需要完成的基本任务,并利用相关问卷,追踪了生物职前教师实验教学能力的变化。进一步调查了课程教学的几个阶段对提升生物职前教师实验教学能力的作用,结果显示该课程开设的模式需要完整实施,才能有效提升生物职前教师实验教学的能力,缺少其中的任一阶段,都可能会影响到学生实验教学能力的提升。将构建的指标体系用于学生自评,发现学生自评的结果与教师评价结果具有一致性,证明了构建的指标体系能有效的评价学生的实验教学能力。在生物课程改革不断强化学科核心素养的今天,在生物职前教师的培养中开设一门有针对性的课程,培养生物职前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实际的困难。

张宽朝[2](2020)在《PBL实验教学模式在高校生物类专业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PBL是一种基于项目学习的教学模式,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对于解决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具有显着意义.该文阐述了PBL模式的内涵与理论基础,分析了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和PBL实验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构建了PBL实验教学的模式,并以在生物类专业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为案例,对PBL实验教学模式进行实践.研究发现:PBL实验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对生物学专业实验教学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科研实验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和综合创新素养.

郭炎华[3](2020)在《翻转课堂在我国乡村学校的本土化改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年来,我国拟以教育信息化来推动教育的区域均衡化发展以及城乡教育资源的流动和共享。翻转课堂模式是将信息化教学与传统讲授法结合起来,形成线上与线下混合学习的“学本位”模式。这种教与学的翻转模式正好顺应了我国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化的发展需求。在现代化信息社会中,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已闻名全球。我国在以信息化为媒介的翻转课堂研究中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且翻转课堂在城市学校中也广泛开展起来,但我国的乡村学校在信息化教学中无容置疑处于劣势。与城市翻转课堂相比较,能在乡村学校有效实施翻转课堂的意义会更为鲜明:一是乡村(尤其是偏远山村)与城市相比,信息相对闭塞,因此优质的教育资源引进与信息共享,对乡村教学质量的改善与知识视野的开拓有着更鲜明的意义;二是从“先教后学”到“先学后教”中翻转出来的课堂中的“指导、合作讨论”环节,对于乡村留守儿童家庭中“家长缺位”、“辅导缺位”的学生学习成长更为迫切需要,其意义也更深远、重大。我国这些年的城乡义教均衡与乡村振兴战略给乡村教育的创新驱动与有效的教学转型发展创造了良机。然而,城乡学习环境与教学条件有别,国外与国内的乡村环境条件大不相同,因此我国乡村课堂“教”与“学”的转型需要本土化的翻转模式与实施路径。本研究拟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改进翻转课堂在我国乡村的本土化教学模式并使其得到有效的实施。主要利用分析法、调查法、比较法与准实验研究方法,在翻转课堂内涵解析的基础上,分析了翻转课堂在我国乡村学校的研究现状与争议,并对林地公园高中与聚奎中学这两所乡村学校的翻转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以前车之鉴进行取长补短,然后以SMCR(source传播者、message信息、channel信道、receiver受众)循环式交流模型为本研究的调研理论框架依据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维度设计,并在样本乡村实施了问卷调查与深入的访谈调研。根据本研究样本乡村调研数据的统计分析与结论,并结合前车之鉴进行取长补短,本研究构建了样本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依据研究的目的与拟解决的问题,建立了研究问题的假设,最后对所构建的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实施教学实验。经过教学实验的前测、中测与后测的终结性评估与形成性评估的数据统计与分析,再结合本研究的后期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得出了本文的实验结论:(1)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没有加剧学优生和学困生的差距;(2)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正向影响乡村学生的学习力;(3)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优先于信息化教学工具显着影响乡村教师水平的发挥;(4)认知前提特征显着影响乡村学生的翻转学习效果;(5)乡村教育信息化无法避免“知识沟”的羁绊。另外,本研究在翻转教学实施过程中还发现了:其一、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实施后学生的成绩是呈曲线式进程;其二、内外部学习环境的优劣显着影响翻转模式层级的高低;其三、翻转课堂乡村本土化亟待特需的专门化培训路径。本研究的结论解答了聚奎中学与林地公园高中翻转课堂遗留的两个疑问,也就是说翻转模式本身是促进学生学习成绩提升的主要原因,还是教学信息化起主要的作用?学生成绩的提升主要是因为使用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原因,还是不同教师任教的原因?并从实证角度为华南贫困乡村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探索本土化的改进路径,揭示了教育信息化在我国乡村与“知识沟”的艰难博弈,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教育扶贫提供“软实力”发展路径等方面做出了一定的研究贡献与实践参考。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改进了翻转课堂的乡村本土化模式,并在模式构建与实践运行中添加了乡村特色元素;二是建立了翻转课堂乡村本土化准实验研究的干预模型;三是构建了城乡有别的乡村专门化师资培训路径。最后,在分析本文的研究不足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后续研究策略与展望。时至今日,虽然翻转课堂在聚奎中学与本研究的实验样本学校的本土化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国乡村翻转课堂尚未形成规模,还在尝试与探索中。本文的实验也还只是本研究的一个探索阶段。在我国义教均衡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环境与机遇中,乡村翻转课堂的本土化创新模式有望得到更大范围与更深入的研究与发展。

刘耘礽,刘禹,郑钱莹[4](2020)在《高校经管类实验教师队伍建设的调研与思考》文中研究表明实验教师队伍是实验室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实验教学改革和创新的生力军,为实验教学、科研的顺利进行提供了重要保障。该研究通过对二十所高校经管类实验教师队伍的调研和分析发现,高校普遍存在着经管类实验教师定位不清晰、队伍来源结构不合理、考核激励机制不科学等问题。完善实验教师发展的制度环境,优化实验教师队伍结构,建立多元考核激励机制,对促进实验教学和实验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宋雪龄[5](2019)在《高校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和跨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愈加凸显,社会对文科人才的素养和能力也呈现高企盼和高标准。在高等教育深化改革下,高校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作为本科教育质量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国家人才战略和培养机制的突破与创新,正渐趋成为培育创新型文科人才的基地、孵化跨学科教学科研的摇篮和践行社会服务的平台,在培养创新型人才、助推世界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建设等方面均有着重要作用。经过十年的发展,我国高校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已经取得阶段性成就。然而,纵观整体发展状况仍存在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不受重视、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建设路径不清晰、功能定位单一等困境亟待解决和突破。基于此,本文选取首批国家级文科综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华南理工大学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为研究对象,以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实地调研法等方法为工具开展研究。首先,在明晰概念和梳理理论基础上,分析新时期促成华南理工大学建设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的驱动机制。再次,探析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核心的中心建设路径选择。而后,凝练实践的主要特征、分析成效与问题,深化建设的认知。最后,结合我国高校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实际困境和问题,提出进一步发展的对策。通过调查研究可得出以下结论:(1)华南理工大学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探索的驱动机制为环境挑战、外部保障、发展潜能以及内部激发四个维度的作用结果,即时代发展对文科教育提出新要求、国家政策及资金提供建设的外部保障、学校前期发展奠定了建设的各种资源以及中心为实现育人使命而积极行动。(2)中心通过更新实验教育教学理念、创新文科综合实验教学新模式、拓展实践创新人才成长新渠道以及建立实验教学管理新机制等四个路径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化的探索和实践。(3)中心建设的实践路径呈现着内涵式创新发展的特征,集中表现为教育理念注重价值取向的统筹耦合、教改路径重视开放式与综合化、培育路径关注协同化与人文性和保障路径注重集成化与效益性。(4)从以创新观念为先导,进行合理规划建设;以实验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推动跨学科融合,深化文科综合实验教学内涵;注重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位一体发展,实现中心多功能性质;整合各方资源,形成保障发展的合力等四个方面得出启示和对策,至此为其他院校建设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提供借鉴和可行性路径。

熊菁[6](2019)在《XL大学经管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社会巨大的就业压力,使大学生毕业后不容易找到合适的工作。于是,自主创业万众创新,成为了绝大多数毕业生们最终的选择。与此同时,创新创业能力的教育也广泛受到各大高校的重视。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高校针对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发展现状,以及我国目前创新创业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以XL大学经管学院为研究对象,在对其创新创业教育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XL大学以经管学院为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提出了XL大学经管学院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保障措施及管理建议,最后给出了结论和展望。本研究重点论述了如何建设有效的高校创新创业平台,以及建设高效的创新创业平台的意义和作用。论文预期对我国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发挥一定的借鉴作用。

贾英辉,耿涛,徐光宪,陈万志,杨莹[7](2019)在《基于“五位一体”的地方高校实验室建设的探索》文中提出高校实验室和实验教学是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水平技术型人才的重要载体,是全面提升高校创新能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支柱,是高校办学实力的标志之一。阐述了在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产、学、研、教、赛"五位一体推进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即以校企联盟和校企合作促发展、以实验教学设备自主研发促建设、以实验教学水平评估促改进、以实验教学改革促提升、以学生科技团队、项目和竞赛促实效。总结了近年来学校在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方面的管理思路和工作实践。

孔春晓,刘慧兰[8](2018)在《论中国警察高校实验教学的基本管理体系》文中研究表明警察高校毕业生入警工作后,角色进入慢,适应能力不强,警务一线中所需的实践、实战应用能力欠缺。而制约这一问题的瓶颈主要在于,警察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尚存短板,特别是实验、实训教学所必需的较为规范严谨的基本管理体系尚未形成。构建和实施"以学校管理——教学部门管理——实验教师自我管理三位一体的实验教学管理机制为提纲挈领……"等要素共同组成的警察高校实验教学的基本管理体系,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杨选瑾[9](2018)在《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深度融合研究 ——以东南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信息革命已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在教育领域。随着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领域由传统的辅助教学逐步转向深度融合的新阶段,研究者们的重点也由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逐步转向关注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发展与未来。高校实验教学研究相较于高等教育其他领域的关注度较低,与其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发展水平极为不相符,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与科学的探索。本研究通过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混合式研究方法,首先通过文献研究的演绎与归纳方法,对国内五所研究型大学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的融合情况进行探究,得出影响融合程度的五个重要因素,包括:实验教学信息资源、实验教师信息素养、实验课程体系及项目需求、实验教学过程与管理、实验室安全教育五个维度。接着根据这五个重要因素制定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融合测评指标体系,基于该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的方法对东南大学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存在信息资源翻转率有待提升、实验教师专项培训需加强、实验课程体系需合理重构、安全教育考核应贯穿始末四个突出问题。最后结合Citespace知识共现图谱提供的实验教学信息化发展诉求、实证研究中反映的突出问题与实际原因、文献研究所提供的可行思路,提出东南大学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深度融合可考虑:(1)建设云平台有效调动实验教学信息资源;(2)结合信息技术重塑实验教学体系;(3)依托大数据平台优化实验教学过程与管理;(4)线上线下多渠道完善实验安全与教育;(5)完善培养机制建设实验教学团队。

谢秋丽,章韵[10](2016)在《协同创新视域下的实验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互联网+教育"时代,对实验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比以往任何时代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协同创新模式为实验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也给实验教师创新性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机遇。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实验教师队伍是开展科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在协同创新理念的指导下,不断探索实验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机制和新路径。

二、实验教学的优势及实验教师的角色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验教学的优势及实验教师的角色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生物职前教师实验教学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1.1 职前教师教育面临的问题
        1.1.2 职前教师在科学实验教学能力中的困境
        1.1.3 生物职前教师实验教学能力课程的探索
        1.1.4 生物职前教师亟待建立实验教学能力的培养指标
    1.2 研究的概念界定
        1.2.1 生物职前教师
        1.2.2 中学生物实验教学能力
    1.3 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综述
        1.3.1 实验教学的目的与作用
        1.3.2 实验教学能力评价的分类与构成
        1.3.3 培养生物职前教师实验教学能力的理论基础
    1.4 研究的问题与假设
        1.4.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4.2 研究假设
    1.5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设计
        1.5.2 研究方法
2 生物教师实验教学能力的现状调查
    2.1 研究方法
        2.1.1 中学生物学实验的类型和数量统计
        2.1.2 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能力现状调查的问卷设计
    2.2 调查结果及分析
        2.2.1 中学生物学实验的类型和数量统计结果
        2.2.2 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分析
        2.2.3 生物教师实验教学能力的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2.3 小结
        2.3.1 中学实验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
        2.3.2 生物教师实验教学能力亟待提升
    2.4 对研究的启示
        2.4.1 提升教师实验准备和设计的能力
        2.4.2 改进教学管理和评价体系
3 生物职前教师实验教学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
        3.1.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和基本结构
        3.1.2 研究方法
    3.2 基于文献研究的指标体系初选
        3.2.1 实验属性
        3.2.2 教学属性
        3.2.3 评价属性
        3.2.4 评价量表的初选
    3.3 基于专家咨询的指标体系初构
        3.3.1 第一轮专家咨询问卷的统计分析
        3.3.2 第二轮专家咨询问卷的意见统计分析
        3.3.3 指标体系初构小结
    3.4 指标体系的因子分析与验证
        3.4.1 问卷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3.4.2 指标的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
        3.4.3 综合分析与讨论
        3.4.4 生物职前教师实验教学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3.5 生物职前教师实验教学能力指标体系的权重分配
        3.5.1 指标权重分配数值分析
        3.5.2 二级指标权重分配数值分析
        3.5.3 指标权重的小结
    3.6 实验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关系的研究
        3.6.1 职前教师对实验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认同度分析
        3.6.2 在职教师对实验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认同度分析
        3.6.3 在职教师和职前教师对实验认同度的比较
4 生物职前教师实验教学能力指标体系的实践教学研究
    4.1 课程开设模式的探索
        4.1.1 课程开设的形式
        4.1.2 实验对象的选取和问卷调查的设计
        4.1.3 研究结果
        4.1.4 小结和问题
    4.2 指标体系的效果评价
        4.2.1 研究方法
        4.2.2 学生自评问卷的基础信息统计
        4.2.3 学生自评成绩与真实平时成绩的差异性检验
        4.2.4 课程各阶段对职前教师实验教学能力的影响分析
    4.3 实践教学的小结
        4.3.1 课程前自主训练是形成能力的基础
        4.3.2 试讲试做是提升能力的关键
        4.3.3 课中和课后的情境创设是达成能力的保障
5.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表
    附表 1 重庆中学生物实验开设情况统计表
    附表 2 第一轮专家咨询结果统计表
附录
    附录1 生物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现状与存在困难调查问卷
    附录2 问卷调查的咨询专家名单
    附录3 第一轮专家咨询问卷
    附录4 第二轮专家咨询问卷
    附录5 生物职前教师实验教学能力指标体系重要性的观点调查问卷(教师问卷)
    附录6 生物职前教师实验教学能力指标体系重要性的观点调查问卷(学生)
    附录7 指标体系相对权重调查问卷
    附录8 实验教学课程中的基本模式说明
    附录9 生物职前教师“实验教学能力”基本情况调查问卷1
    附录10 生物职前教师“实验教学能力”基本情况调查问卷2
    附录11 课后教学能力评价问卷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及科研成果

(2)PBL实验教学模式在高校生物类专业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PBL模式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2 PBL模式与实验教学改革
    2.1 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2.2 PBL实验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
3 高校生物类专业PBL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践
    3.1 创意预设阶段
    3.2 教学应用阶段
    3.3 应用评价阶段
4 总结与讨论

(3)翻转课堂在我国乡村学校的本土化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
        1.选题背景
        2.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1.有关翻转课堂的研究
        2.有关翻转课堂本土化的研究
        3.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设计
        1.研究问题
        2.研究目的
        3.理论依据
        4.研究方法
        5.研究内容
        6.研究路线
一、翻转课堂的由来及内涵解析
    (一)翻转课堂的由来
        1.翻转课堂的起源
        2.翻转课堂的兴起与发展
    (二)相关概念界定
        1.翻转课堂
        2.乡村与乡村学校
        3.本土化
        4.学习力
        5.学优生与学困生
        6.知识沟
    (三)内涵解析
        1.翻转课堂的本质
        2.翻转课堂本土化的目标导向
        3.翻转课堂本土化的目标解读
二、乡村翻转课堂现状与翻转模式的比较分析
    (一)翻转课堂在我国乡村学校的现状与争议
        1.我国乡村学校“教”与“学”翻转的本土模式
        2.翻转课堂引进在我国乡村本土化的研究现状与争议
    (二)林地公园高中与聚奎中学的翻转模式对比解析
        1.比较之目的
        2.方法与依据
        3.翻转模式对比解析
        4.比较研究启示
    (三)本研究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构建与实施目的
        1.翻转之取长补短
        2.以前车之鉴为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铺路
        3.解析乡村翻转课堂的争议
三、模式构建前样本乡村学校的需求度与接受度调查分析
    (一)调研设计
        1.调研对象
        2.理论模型依据
        3.量表维度设计
    (二)调研实施
        1.问卷
        2.访谈
    (三)数据统计与分析
        1.教学传播者分析
        2.学生分析
        3.翻转课堂信息内容与信道需求分析
        4.调研结论
四、翻转课堂的乡村本土化改进模式
    (一)以往翻转模式经验总结与吸收
        1.乡村翻转课堂的鲜明意义
        2.以往翻转模式的教训总结
        3.以往翻转模式的经验吸收
    (二)乡村翻转模式实施与理论研究的遗留问题
        1.疑问1——主要归功于翻转模式亦或是信息化教学的作用
        2.疑问2——主要归功于翻转模式亦或是教师水平的影响
        3.疑问源——聚奎中学与林地公园高中留存的研究空白
    (四)本土化翻转模式构架与解析
        1.翻转课堂的乡村本土化模式
        2.实验班级操作模式
        3.翻转学习干预模型
        4.教学评价模式
五、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的实验过程与数据分析
    (一)实验设计
        1.研究问题假设
        2.研究样本
        3.变量控制
    (二)实验前期工作
        1.实验科目的选择
        2.翻转课堂师资培训
        3.微课的制作
    (三)实验过程
        1.实验班的产生及前测
        2.翻转课堂操作过程
        3.数据收集
    (四)数据统计与分析
        1.终结性评估分析
        2.形成性评估分析
六、研究结论与反思
    (一)实验结论与反思
        1.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没有加剧学优生和学困生的差距
        2.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正向影响乡村学生的学习力
        3.翻转模式优先于信息化教学工具显着影响乡村教师水平的发挥
        4.认知前提特征显着影响乡村学生的翻转学习效果
        5.乡村教育信息化无法避免“知识沟”的羁绊
    (二)研究发现与反思
        1.内外部学习环境的优劣显着影响翻转模式层级的高低
        2.翻转课堂乡村本土化亟待特需的专门化培训路径
        3.本土化翻转模式实施后乡村学生的成绩呈曲线式进程
    (三)研究创新
        1.改进了翻转课堂的乡村本土化模式
        2.建立了翻转课堂乡村本土化准实验研究的干预模型
        3.构建了城乡有别的乡村专门化师资培训路径
    (四)研究呈献
        1.为我国乡村探索翻转课堂的本土化改进路径
        2.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教育扶贫提供“软实力”发展路径参考
        3.揭示了教育信息化与“知识沟”的艰难博弈
七、研究不足与后续解决策略
    (一)研究不足
        1.研究条件造成的局限
        2.研究样本的局限
        3.研究时段的局限
        4.本研究的代表性范围
    (二)后续研究策略与展望
        1.翻转课堂乡村本土化的特需路径
        2.弥合“知识沟”的策略与愿景
        3.后续研究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4)高校经管类实验教师队伍建设的调研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经管类实验教师队伍的现状
    (一)实验教师的定位界定
    (二)实验教师的来源构成
    (三)实验教师的管理考核
    (四)经管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实验教师队伍建设中扮演的角色
二、经管类实验教师队伍建设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重视程度不够,发展进程缓慢
    (二)缺乏建设规划,队伍结构不合理
    (三)评价体系不合理,激励机制不科学
三、经管类实验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
    (一)高度重视,优化实验教师发展的制度环境
    (二)多措并举,优化实验教师队伍的结构
    (三)制度创新,探索实验教师多元考核激励机制
四、结束语

(5)高校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现有研究述评
    四、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主要内容
        (三)研究方法
    五、创新点
第二章 高校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的理论概述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文科综合
        (二)文科综合实验教学
        (三)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
    二、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的基本特征与意义
        (一)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的基本特征
        (二)建设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的意义
    三、相关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理论
        (二)协同创新理论
    五、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华南理工大学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探索的驱动机制
    一、背景概述
        (一)基本情况
        (二)发展历程
    二、驱动机制
        (一)环境挑战:社会对文科教育凸显高要求
        (二)外部保障:国家的战略导向及经费支持
        (三)发展潜能:学校前期发展沉淀建设基础
        (四)内在激发:中心实现育人使命积极行动
    三、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华南理工大学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实践路径分析
    一、价值路径:更新实验教育教学理念
        (一)中心定位思路
        (二)实验教学理念
        (三)教学管理理念
    二、教改路径:创新文科综合实验教学新模式
        (一)实验课程体系
        (二)实验教学内容
        (三)实验教学方法
        (四)实验教学评价
    三、培育路径:拓展实践创新人才成长新渠道
        (一)以学科为依托,促进学研融合
        (二)以社团为支点,连结第二课堂
        (三)面向社会情境,联动校外实践
    四、保障路径:建立文科实验教学管理新机制
        (一)改革机构制度,虚实结合提高管理效率
        (二)优化队伍结构,加强实验教学师资建设
        (三)搭建管理平台,软硬件打造以支撑教学
        (四)构建内部管理质量监控模型
    五、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华南理工大学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评析
    一、主要特征
        (一)教育理念注重价值取向的统筹耦合
        (二)教学模式构建重视开放式与综合化
        (三)培育途径拓展关注协同化与人文性
        (四)保障资源建设注重集成化与效益性
    二、建设的主要问题
        (一)基础设施经费压力较大
        (二)物理空间缺乏聚积统合
        (三)外部标准游离特色发展
    三、实施成效
        (一)文科生创新创业能力提高
        (二)文科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增强
        (三)文科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提升
    四、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华南理工大学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启示
    一、以创新观念为先导,合理规划建设发展
        (一)以创新观念为先导
        (二)进行科学规划建设
    二、以教学改革为突破,积极推动学科融合
        (一)以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不断探索实验教学规律
        (二)推动跨学科课程开发,深化文科综合建设内涵
    三、耦合三位一体,实现多功能性质
        (一)促进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三位一体发展
        (二)实现中心的多功能性质,积极扩大示范辐射
    四、整合各方资源,形成保障发展合力
        (一)宏观层面
        (二)中观层面
        (三)微观层面
    五、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XL大学经管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迫切性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国内外发展现状及理论综述
    2.1 国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2.2 国内高校创新创业的发展
    2.3 相关经济学理论及概述
第三章 XL大学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现状及分析
    3.1 XL大学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现状
    3.3 XL大学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存在问题
第四章 XL 大学经管院创新创业平台建设
    4.1 XL大学经管院概况及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现状
    4.2 XL大学经管院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方案探讨
    4.3 平台的评价
第五章 XL 大学经管院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平台运行管理
    5.1 保障措施
    5.2 管理建议
第六章 结束语
    6.1 全文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基于“五位一体”的地方高校实验室建设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实验室建设存在的问题
    1.2 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2 五位一体推进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
    2.1 以校企联盟和校企合作促发展
    2.2 以实验教学设备自主研发促建设
    2.3 以实验教学水平评估促改进
    2.4 以实验教学改革促提升
    2.5 以学生科技团队、项目和竞赛促实效
3 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
    3.1 转变观念, 加强领导
    3.2 多方筹集资金, 加大投入力度
    3.3 完善激励措施, 加大考核力度
    3.4 推进信息化建设, 改善实验软环境
4 结语

(8)论中国警察高校实验教学的基本管理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整体管理上, 实行“学校管理———教学部门管理———实验教师自我管理”三位一体的实验教学管理模式或机制
    (一) 学校管理是根本
    (二) 教学部门管理是重点
    (三) 实验教师自我管理是关键
二、实验教学独立设课管理, 实验教学教科书的撰写和管理
    (一) 实行实验教学独立设课管理
    (二) 实验教学教科书的撰写和管理
        1. 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辩证关系。
        2. 坚持“唯实求是”的方法论, 激励和调动“发现欲望”。
        3. 改变常规思维方式和传统识人观念, 另辟蹊径, 创造奇迹。
        4. 规范设计实验流程和实验方案。
三、实验教学内容、方法、考核的实施和管理
    (一) 坚持实施行之有效的传统或常规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二) 不断完善和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
四、实验室等实验教学条件的应用和管理
    (一) 保质保量完成实验教学学时, 确保实验开出率
    (二) 淘汰陈旧的实验室及仪器设备并科学更新
    (三) 强化规范化和职能化管理
五、实验教学教师的培养和管理
    (一) 培养和提高实验教师以德树人的崇高思想境界
    (二) 培养和提高实验教师的专业素养及实验教学素养
    (三) 切实落实好实验教师的待遇问题
六、拓展实验教学研究的广阔平台
    (一) 鼓励进修、锻炼, 建立“访问学者”制度。
    (二) 扎实开展校内实验教学质量评估活动
    (三) 组织和开展实验教学竞赛活动
    (四) 举办地区性或全国性的以实验教学为主题的教师、专家论坛
    (五) 创办《警察高校实验教学研究》学术期刊

(9)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深度融合研究 ——以东南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数字化时代浪潮席卷全球
        1.1.2 世界各国火热的教育信息战
        1.1.3 数字原住民进入高等教育阶段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及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现状与理论基础
    2.1 研究现状综述
        2.1.1 相关概念
        2.1.2 国外研究综述
        2.1.3 国内研究综述
        2.1.4 国内外文献述评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经验之塔”理论
        2.2.2 5W传播模式
        2.2.3 认知主义理论
第三章 国内研究型大学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的融合与发展
    3.1 实验教学资源与信息化建设
    3.2 实验课程设置与在线课程
    3.3 实验教师队伍与在职培训
    3.4 影响因素分析
        3.4.1 实验教学信息化资源
        3.4.2 实验教师信息素养
        3.4.3 实验课程体系及项目需求
        3.4.4 实验教学模式与管理
        3.4.5 实验室安全与教育
第四章 东南大学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融合现状实证研究
    4.1 实证研究指标体系的构建
    4.2 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4.2.1 问卷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4.2.2 访谈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4.3 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的深度融合情况
        4.3.1 实验教学信息资源现状
        4.3.2 实验教师信息素养现状
        4.3.3 实验课程体系及项目需求现状
        4.3.4 实验教学过程与管理现状
        4.3.5 实验室安全教育现状
        4.3.6 相关性统计分析
    4.4 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融合的主要情况与问题分析
        4.4.1 东南大学当前融合的主要情况
        4.4.2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五章 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深度融合的发展与建议
    5.1 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深度融合的趋势及发展
    5.2 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深度融合的对策及建议
        5.2.1 建设云平台有效调动实验教学信息资源
        5.2.2 结合信息技术重塑实验教学体系
        5.2.3 依托大数据技术优化实验教学过程与管理
        5.2.4 线上线下多渠道完善实验安全教育
        5.2.5 完善培养机制建设实验教学团队
    5.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1
附件2
致谢
作者简介
论文发表情况

(10)协同创新视域下的实验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教师专业发展内涵
2 协同创新在实验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
3 协同创新对实验教师发展影响的分析
    3.1 实验教师发展的现状
    3.2 影响实验教师发展的因素
4 协同创新模式下的实验教师专业发展机制
    4.1 协同创新动力源机制
    4.2 协同创新运行机制
    4.3 协同专业培养机制
5 协同创新下有效的实验教师专业发展路径
6 结语

四、实验教学的优势及实验教师的角色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生物职前教师实验教学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D]. 霍静. 西南大学, 2021(01)
  • [2]PBL实验教学模式在高校生物类专业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 张宽朝. 惠州学院学报, 2020(06)
  • [3]翻转课堂在我国乡村学校的本土化改进研究[D]. 郭炎华.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5)
  • [4]高校经管类实验教师队伍建设的调研与思考[J]. 刘耘礽,刘禹,郑钱莹. 大学教育, 2020(07)
  • [5]高校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D]. 宋雪龄.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2)
  • [6]XL大学经管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研究[D]. 熊菁.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7]基于“五位一体”的地方高校实验室建设的探索[J]. 贾英辉,耿涛,徐光宪,陈万志,杨莹.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9(01)
  • [8]论中国警察高校实验教学的基本管理体系[J]. 孔春晓,刘慧兰. 警学研究, 2018(06)
  • [9]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深度融合研究 ——以东南大学为例[D]. 杨选瑾. 东南大学, 2018(05)
  • [10]协同创新视域下的实验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 谢秋丽,章韵.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6(08)

标签:;  ;  ;  

实验教学的优势与实验教师的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