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令词:诗人对理想生活的热切祈祷

时令词:诗人对理想生活的热切祈祷

一、节令词:诗人对理想人生的殷切祈盼(论文文献综述)

王晗[1](2021)在《宋代除夕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方倩[2](2018)在《中韩中秋诗歌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和韩国有与岁时相关的风俗以及相关的诗歌,当然与中秋相关的两国的岁时风俗和相关联的诗歌也是数不胜数。根据这样的情况本论文将中韩两国的中秋诗歌作为研究对象,试图探究两国中秋的起源,中秋诗歌的起源和发展状况以及两者的不同点。本文分为绪论、本论和结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目前两国学界对中秋诗歌及中秋民俗的研究现状和对中秋诗歌的界定。本论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是中国中秋诗歌概述,介绍了中国中秋节的起源,以及中国中秋诗歌的产生和宋明清时期的发展。第二章是韩国中秋诗歌概述,介绍了韩国中秋的起源和中秋诗歌的起源,并且阐述了韩国中秋诗歌的产生及其在高丽、朝鲜时期发展。第三章为比较中韩两国中秋诗歌的不同点。首先中韩两国中秋诗歌的类型有所不同,中国中秋诗歌普遍以抒情为主,韩国则是以叙事为主。其次中韩两国中秋诗歌的主要表达方式也有所不同,中国中秋诗歌的表达是委婉的,抽象的,韩国中秋诗歌的表达方式是直接的,具体的。第三,中韩两国中秋诗歌中有关祭祀的记载中,祭祀内涵是不同的,中国有拜月的风俗,以敬畏自然为主要思想。而韩国则有省墓祭祖的风俗,以崇敬祖先为主要思想。最后两国中秋诗歌的主题思想所反映出的中秋节的内涵也是不同的。中国中秋节以家人的团圆为主,韩国的中秋节则是通过祭祀等方式来表达的祖先的崇敬感恩等感情。最后结论部分,对整篇论文进行整理并且做最后的收尾工作。总结出两国中秋诗歌的内容都是与中秋节有关,但是两国中秋诗歌存在明显的个性化差异。

佘蜀强[3](2011)在《易安词“节令”情结探微》文中研究表明岁时节令在其成型和延承过程中被不断注入新的社会时代意蕴,历来成为文人墨客情感承载与抒写的绝佳宿体。李清照仅存的四十余阙词作中就提涉到各种节令近十种。在节令诗词历时文化与词人坎坷人生遭遇的双向激荡中,李清照为我们在古典文学的殿堂里编织出了耀世千载的"节令"情结。清照之节令词作不仅面广而质佳,其人生变故亦融汇其中。这为感触易安坎坷的生命历程与复杂的情感世界另辟了一道路径。

童霏[4](2010)在《论宋代节序诗词中的饮食文化内涵》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近年来国家对于传统节日的日益重视,对传统节日的研究掀起了一股热潮,而以诗词为背景的研究热潮也逐步兴起。本文对于宋代诗词的研究有别于以往,主要研究的是节序诗词中的饮食部分,从以往研究诗词版本、审美、意蕴等角度转向了物质的层面,更加注重文章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宋代节序诗词为研究对象,力求对节序诗词中反映出的饮食风俗的源流、文人心理结合饮食意象进行综合性研究,将其进行横向与纵向的观照,探究节序诗词中饮食的文化内涵和深层意蕴。本文分为绪论、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结语五个部分。绪论部分梳理出历年来对于节序诗词研究成果,指出了节序诗词中的研究空白,一是节序诗词的宏观研究上,仅限于主题、意蕴等的探究,局限于诗词中,较少关注与其它学科的联系,导致了研究的“面”不够宽广;二是节序诗词的微观研究上,焦点过多地涉及部分文人,过分集中于较重要的几个节日,致使“点”的涉及过窄。第一、二章首先以诗词史料为基础梳理出宋代四季节序具体的饮食种类,主要从诗词着手找出四季最具代表性的饮食,并以诗词为基础,分析代表性饮食各方面的特性以及所寄托的文人情感。第三章以第一、二章总结的饮食的各种特性为切入点,进行提升,从养生、审美、追念先贤和情感交流等几个方面揭示了节日饮食的共性,总结出这些饮食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第一章和第二章分别探究了四季饮食的个性,采用分别叙述,个个击破的原则。第三章则是从这些个性中提升出文化共性及深层含蕴。

赵维江[5](2010)在《论唐宋词中的纪时体》文中认为以词纪时,是唐宋时期岁时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古代诗歌中纪时传统的延续和发展,又与词体观念的更新和词体功能的扩展紧密联系着。唐宋纪时词创作十分繁荣,大致经历了一个粗成、成熟到繁荣的过程,其作品内容也由程序化应时发展为以个性化写实为主。娱乐性功用、大众化的传播环境、特定的创作题材与写作时间,决定了纪时体词相应的表现手法,使之呈现出鲜明的体式特征:即时性与实用性,通俗性与习套化,景、事、情一体化。

倪书一[6](2009)在《宋代中秋词研究》文中认为宋代中秋词,作为宋词的一枝,是文学与文化、民俗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产物,其独特的文学价值不容忽视。然而遗憾的是有关宋代中秋词的研究尚处于被学界忽视的状态。本文试运用将宋词与民俗学、文化学、社会学等亲缘学科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通过对宋代中秋词的创作情况进行整体上的梳理、分析,进而对其情感意蕴、艺术特色、民俗内涵、文化功能等方面进行了挖掘和阐述。力求清晰地展现出宋代中秋词的总体风貌和其独特的文学价值。论文主体从以下五个方面对宋代中秋词进行了研究与探讨。第一章为绪论,说明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论文选题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并首次对“宋代中秋词”加以界定。第二章就宋代中秋词所表现出的情感特征进行归纳和整理,对这一特殊类型的节日心绪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研究,从欢度佳节之兴、宇宙人生之感、思乡怀人之情、家国兴亡之意四大方面逐一透析宋代中秋词所蕴含的情感意蕴和时代特征,并指出了这些情感特征背后所蕴藏的文化因素。第三章对宋代中秋词的艺术特色进行了剖析,主要涉及到多种表现手法的巧妙运用,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及中秋词中“月亮”意象的丰富性三个方面。其中,想象、典故、情景事相交融的艺术表现手法运用得巧妙精当;对文人形象、歌妓形象及其他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更平添了中秋词的艺术感染力;而蟾蜍、玉兔、桂树、嫦娥等丰富的月意象的采用极具节日典型性,又丰富了宋代中秋词的美学内涵。第四章从节日民俗与宋词相互关系的角度入手,详细地考述了宋代中秋词对中秋节日民俗的反映,发掘出宋代中秋词里所展现的丰富多彩的节日民俗画卷,并阐述了中秋习俗与中秋词创作之间的互动关系;还通过对宋代中秋词的娱乐、社交文化功能的探究,阐释了宋代中秋词的社会价值。最后的结语部分还谈及了有关本文研究的一些后续之思,并指出了宋代中秋词的不足之处和尚待发掘之处。

张莉[7](2008)在《宋代七夕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宋代七夕词为研究对象。以词作本身为立足点,首先从民俗学的角度对宋代七夕词进行研究,从中看出宋代富有风情的民俗风貌。七夕文学作品中含有丰富的文学意象要素,牛女七夕原型意象具有多种意义和情感模式,宋代七夕词中既有对原型的承袭,又跳动着时代精神的脉搏。通过对七夕词中反映出的女性乞巧心理的分析可以看出宋代女性的生存状况及社会地位。同时,七夕词多为男性所作,通过对男性词人与女性词人所作七夕词的对比,可以看出七夕词中体现出的男性意识。这是本文选择宋代七夕词作为研究对象的意图所在。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以史料及文献记载为出发点,对牛女传说及七夕节进行溯源,同时梳理七夕民俗的发展过程。第二章对七夕词进行文本解读。共分两节,第一节七夕词的民俗阐释,立足于文本本身,细致分析七夕词中体现的神话传说及民俗,七夕词不仅是七夕节的文学体现,也是节日的一个组成部分,民俗与节日相互促进。第二节分析七夕词中的主要意象,包括桥意象、雨意象和月意象。第三章分析七夕词中的牛女原型。共分二节,第一节梳理七夕诗中的牛女原型,牛女原型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稳定地保持着其精神内核,同时又不断发展,宋代七夕词与前代七夕诗相比有其特色所在。第二节分析宋代七夕词牛女原型的情感指向。第四章分析七夕词的文化意蕴。共分三节,第一节对七夕词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类概括,第二节在以上基础上深入分析宋代女性的生存状况以及乞巧心理,第三节从社会文化学的角度分析七夕词体现的男性意识。

周淑芳[8](2003)在《节令词:诗人对理想人生的殷切祈盼》文中提出节令词不是时令与节日的单纯记录和摹写,大多有着深层的意蕴和寓托。节令词呈现的美感,既有震慑人心的激情,又有发人深省的无奈。节令词表达的爱情内容还有一个特点,即多感伤情调,以其悲剧性的美感令人消魂,令人深思。

二、节令词:诗人对理想人生的殷切祈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节令词:诗人对理想人生的殷切祈盼(论文提纲范文)

(2)中韩中秋诗歌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中文摘要
目录
正文
参考文献
导师及作者简介
致谢

(3)易安词“节令”情结探微(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化话语与人生现实交融下的“节令”因缘
    1. 历时文化话语的影响
    2. 节令词特质与坎坷人生的双向激荡
二、非凡才力驾驭下的“节令”人生
    1. 面广而质佳的驾驭才力
    2. 南渡前后的人生变故“图景”

(4)论宋代节序诗词中的饮食文化内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宋代春夏节序饮食诗词
    第一节 宋代元日饮食诗词
        一、椒柏酒
        二、屠苏酒
    第二节 宋代清明饮食诗词
        一、粥
        二、麦饭
    第三节 宋代端午饮食诗词
        一、角黍
        二、白团
        三、菖蒲酒
    第四节 春夏其它节序饮食诗词
        一、圆子
        二、春盘
第二章 宋代秋冬节序饮食诗词
    第一节 宋代中秋饮食诗词
        一、莼菜鲈鱼脍
        二、新酒
    第二节 宋代重阳饮食诗词
        一、菊花酒
        二、茱萸酒
        三、重阳糕
    第三节 秋冬其它节序饮食诗词
        一、瓜果
        二、馄饨
第三章 宋代节序诗词中的饮食文化内涵
    第一节 节日饮食对养生的关注
        一、节日饮食与辟邪文化
        二、顺应四时,调摄饮食
        三、节日饮食本身的养生意义
    第二节 节日饮食中的审美享受
        一、器具之美
        二、颜色之美
        三、香味之美
        四、形态之美
    第三节 节日饮食与追念先贤
        一、介子推与子推燕
        二、屈原与粽子
    第四节 节日饮食与人际交流
        一、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
        二、邻里之间的情感交流
    第五节 祭祀崇拜与祈福心理
        一、人与神的情感交流
        二、人与鬼的“情感交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论唐宋词中的纪时体(论文提纲范文)

一、曲子词纪时体的形成
二、唐宋纪时词的发展
三、纪时词的文体特征
    (一) 即时性与实用性
    (二) 通俗性与习套化
    (三) 景、事、情一体化

(6)宋代中秋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相关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宋代中秋词的界定
第二章 宋代中秋词的情感意蕴
    2.1 欢度佳节之兴
    2.2 思乡怀人之情
        2.2.1 对故乡的思念
        2.2.2 对亲友的眷念
        2.2.3 对情人的恋念
    2.3 宇宙人生之感
        2.3.1 高情雅趣的挥洒
        2.3.2 人生失意的伤叹
        2.3.3 人生宇宙的哲思
    2.4 家国兴亡之意
        2.4.1 家国衰败之悲情
        2.4.2 重整山河之豪情
        2.4.3 报国无门之愤懑
第三章 宋代中秋词的艺术特色
    3.1 巧妙运用多种表现手法
        3.1.1 奇妙的想象
        3.1.2 丰富的典故
        3.1.3 写景、叙事、抒情的交融
    3.2 成功塑造人物形象
        3.2.1 文人形象
        3.2.2 歌妓形象
        3.2.3 其他人物形象
    3.3 丰富的“月亮”意象
        3.3.1 “蟾辉”、“蟾彩”、“蟾魄”
        3.3.2 “金兔”、“玉兔”、“瑶兔”
        3.3.3 “桂月”、“桂窟”、“桂宫”
        3.3.4 “嫦娥”、“婵娟”、“姮娥”
第四章 宋代中秋词所反映的中秋习俗及文化功能
    4.1 宋代中秋词所反映的中秋习俗
        4.1.1 赏月、玩月习俗
        4.1.2 拜月、燃灯习俗
        4.1.3 赏桂、观潮习俗
        4.1.4 节日饮食习俗
        4.1.5 中秋习俗与中秋词创作的互动
    4.2 宋代中秋词的文化功能
        4.2.1 娱乐功能
        4.2.2 社交功能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词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7)宋代七夕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七夕节及七夕民俗溯源
    第一节 七夕节溯源
    第二节 七夕民俗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章 宋代七夕词的文本解读
    第一节 宋代七夕词的民俗阐释
    第二节 宋代七夕词中的意象分析
第三章 宋代七夕词的牛女原型
    第一节 七夕诗歌中的牛女原型梳理
    第二节 宋代七夕词中牛女原型的情感指向
第四章 宋代七夕词的文化意蕴
    第一节 七夕词中的女性形象
    第二节 宋代女性生存状况与乞巧心理探析
    第三节 宋代七夕词的男性意识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四、节令词:诗人对理想人生的殷切祈盼(论文参考文献)

  • [1]宋代除夕诗研究[D]. 王晗.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2]中韩中秋诗歌比较研究[D]. 方倩. 吉林大学, 2018(01)
  • [3]易安词“节令”情结探微[J]. 佘蜀强.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2011(02)
  • [4]论宋代节序诗词中的饮食文化内涵[D]. 童霏. 江南大学, 2010(06)
  • [5]论唐宋词中的纪时体[J]. 赵维江.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 [6]宋代中秋词研究[D]. 倪书一. 延边大学, 2009(S1)
  • [7]宋代七夕词研究[D]. 张莉. 华东师范大学, 2008(11)
  • [8]节令词:诗人对理想人生的殷切祈盼[J]. 周淑芳. 船山学刊, 2003(04)

标签:;  ;  ;  ;  ;  

时令词:诗人对理想生活的热切祈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