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下的人力资源会计

知识经济下的人力资源会计

一、知识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的核算(论文文献综述)

李博[1](2019)在《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人力资本收益分配机制与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是我国科技进步最主要的一类市场经济主体,已成为技术创新的源头和技术成果转化的直接载体,也是科技创新型大中企业或企业集团的“孵化器”。在生产诸要素中,相比其他类型的企业,技术和人才资源对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成长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持久竞争优势更依赖于企业人力资本的积累与质量提升。然而,在生产收益的分配上,人力资本的作用往往被忽视,这与我国注重公平分配的原则背道而驰。根据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人力资本的特点,设计更加合理公正的收益分配机制与方法,使人力资本真正参与到企业的收益分配过程中,以此实现对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激励,对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和我国创新体系的平稳落实,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和企业收益分配实践的基础上,从人力资本产权和价值的视角系统研究了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人力资本如何参与收益分配,深入探讨了收益分配方法和策略等关键问题。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建立了一种由人力资本收益价值评价和多元人力资本混合收益分配构成的收益分配机制与方法,并提出了人力资本收益分配的动态调整机制,全面研究了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人力资本参与收益分配的问题。本文的研究内容及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提出了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人力资本的收益价值评价方法。界定了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人力资本的内涵和特征,划分出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人力资本包括企业家人力资本、管理型人力资本、研发型人力资本和普通型人力资本。根据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二元股权”治理结构,阐述了人力资本参与收益分配的机理,并分析了收益分享比例、投入弹性因子、技术水平因子和成本因子等结构要素。在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层面,从对称信息条件与非对称信息条件两个角度,分别构建了人力资本收益价值评价方法,实现了对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收益在物质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之间的初次分配。(2)提出了多元人力资本混合收益分配方法。在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人力资本收益价值评价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影响企业内部多元人力资本收益分配的投资比重(人力资本价值)、承担风险(风险分摊系数)、合同执行度和贡献度四个关键性因素,建立了基于修正的M-Shapely值模型的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多元人力资本收益分配模型。通过收益分配方案的构建与实际运用,实现了利益在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多元人力资本内部的科学合理分配,以及对多元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公平治理与物质激励。(3)设计了人力资本收益分配的动态调整机制。在人力资本收益分配动态调整机制的机理与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建立人力资本收益分配动态调整机制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对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未来15年的仿真运行结果的分析,得出人力资本收益分配动态调整机制对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收益的提升作用显着,验证了本文对于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人力资本参与收益分配的机制与方法的有效性。人力资本已经成为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核心生产要素,本文构建了全面科学合理的企业收益分配机制与方法,实现了对员工的激励,保持企业健康、持续、稳定地发展。由于人力资本的多元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直到当前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的、权威被一致认可的关于选取人力资本指标的标准,对于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人力资本价值评价体系和收益分配函数模型的验证还有待更多实践数据的检验,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有必要基于实际情况运用更加准确的函数模型,以精准解析人力资本的贡献率与价值等关键性因素。如何根据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不同层次人力资本的特点,设计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本激励策略,也将成为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

付永丽[2](2015)在《试论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人力资源会计问题分析》文中认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以及工作方法从根本上发生了改变,人力资源会计是会计学的组成部分之一,知识经济背景下人力资源会计问题的研究有着更加深刻的现实意义。相较于传统会计而言,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人力资源会计无论是作用还是地位都更加突出,其价值体现在人力资源的计量与核算方面,这对于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高至关重要。本文从知识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会计实施的必要性出发,分析了当前人力资源会计的核心目标,并以此为基础论述了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计量与核算等问题。

张欣[3](2015)在《论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人力资源会计》文中研究说明人力资源也属于企业的经济资源,这一资源的主要对象就是人,并且十分重视人在生产过程中的价值和为企业带来的利润。而人力资源会计是指采用人力资本相关原理来作为理论基础,用以甄别与统筹计算人力资源相关数据信息的会计行为。人力资源适宜根据价值法,将其平行排列于"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两者概念之间;人力资源会计乃是通过将人力资源所包含的成本与其价值,通过会计核算的形式进行核定、归算与记录等,同时将核算结果报送至有关部门的会计核算管理制度,在西方发达国家,人力资源会计则被理解为将人力成本与价值,以资源的形式通过组织管理来完成核算统计与信息报送,用以鉴别统筹核算人力资源相关信息的会计方法。本文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对人力资源会计行为开展的可行性、科学性与必要性进行探讨研究

韩斌[4](2013)在《人本财务法律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社会正逐渐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价值的判断不再取决于其所拥有物力资本的数量和质量,而是取决于其拥有的人力资本的数量和质量。为此,企业的财务要素应当将人力资本产权这一关键因素纳入,企业的财务活动应以人力资本产权为核心展开。但是,现行财产法律范畴尚未纳入人力资本产权的内容,就成为企业开展人力资本产权财务活动的法律障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以人力资本产权为主线,以产权制度为核心,首创了人本财务法律制度体系。本研究弥补了现行财产法律体系的不足,为人本财务实践提供了理论和法律依据。本文首先构建了包含人本财务逻辑起点、人本财务要素、人本财务动活动在内的人本财务基础理论,并结合人本哲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等解决了人本财务法律制度的学理基础问题。本文认为,价值创造行为符合人本财务逻辑起点应当符合的四个条件,应作为人本财务基础理论的逻辑起点。本文系统论证了包含行为、资产、权益在内的人本财务三要素,认为行为属于价值本源要素、资产属于价值存在要素、权益属于价值归属要素。关于人本财务活动,本文基于“行为—资产—价值”的价值活动逻辑,并考虑现行财务活动与企业价值的割裂现状,首次提出并论证了以价值创造行为为主线的包括价值引导、价值配置、价值流转、价值产出、价值分享在内的财务活动体系。然后,基于价值判断是设计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本文塑造了“效率优先、公平为本”的价值理念,并根据上、下位法律之间的关系及构建原则,构建了人本财务法律制度体系。该体系包含人本财务统领法律制度、人本财务基本法律制度、人本财务支持法律制度、人本财务技术法律制度及人本财务保障法律制度等。本文认为,人本财务统领法律制度属于宪法及宪法性文件中关于人力资本产权的概括性规定,应该包括不可侵犯制度、国家保护制度、权利限制制度及征用补偿制度等基本制度。人本财务基本法律制度属于人力资本产权在民事基本法里的规定,应该包含人力资本产权的确认与分类、取得与变动、人力资本产权主体、人力资本产权保护与限制等核心民事法律规则。关于人本财务支持法律制度,本文认为在人本财务基本法律制度基础之上的企业相关产权法律制度均属于该项制度。基于企业产权法律制度的实际,本文在企业出资制度、运营制度、治理制度、收益分配制度、资本退出制度等方面构建了人本财务支持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关于人本财务技术法律制度,本文认为该制度是人本财务法律制度实施的基石,应包括人本财务机制、人本财务管理体制和人本财务活动规则等三个方面。其中,人本财务机制分为人本财务基础机制、人本财务基本机制、人本财务支持机制三个层次;人本财务管理体制应与人力资本出资者权利、义务相适应,包含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具体业务执行者在内的人本财务责、权、利分配体制;人本财务活动规则体系包含价值引导活动规则、价值配置活动规则、价值流转活动规则、价值产出活动规则及价值分享活动规则等。最后,本文研究了人本财务保障性法律制度。该制度是人本财务法律制度实施的基本保障,包含征信制度、市场禁入制度、职业保险制度、个人破产制度等。本文的创新点在于:重塑了“效率优先、公平为本”的价值理念;构建了包含人本财务统领法律制度、人本财务基本法律制度、人本财务支持法律制度、人本财务技术法律制度及人本财务保障法律制度等在内的人本财务法律制度体系,并对各组成部分进行了逐项卓有成效地研究;在人本财务技术法律制度的研究中,本文首创并详细剖析了人本财务机制、人本财务管理体制和人本财务活动规则等三个方面的制度体系;针对现行财务活动的缺陷,基于价值增值的规律,本文构建了包含价值引导活动规则、价值配置活动规则、价值流转活动规则、价值产出活动规则及价值分享活动规则等在内的人本财务活动规则;在人本财务统领法律制度、人本财务基本法律制度、人本财务支持法律制度及人本财务保障法律制度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并首创了相应的法律制度体系。

孙嘉泽[5](2012)在《知识经济对会计的影响》文中指出知识经济是信息经济,信息技术的开发和传播是知识经济的关键因素,知识经济也是智能经济、人才经济。知识经济更是创新经济,知识创新、科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又一重要特征。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刻影响,也对会计领域带来了变革,会计作为人造的经济信息系统是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变而不断发展变化的。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经济由单一实体经济向以实体经济、数字经济、网络经济、虚拟经济为主的多元化经济形式转变,相应地现行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因此,本文研究了知识经济对会计理论,会计实务,会计工作三方面的影响,并相应的提出策略:会计目标转向提供知识资产拥有及增长能力的信息,无形资产应适时改变摊销年限,产权必须得到法律制度的保护等。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及时更新观念,学习新的会计知识掌握知识经济时代会计工作的要点,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

刘光林[6](2010)在《知识经济对会计的影响》文中认为会计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如今,人类社会已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人的地位变得非常重要,而传统会计恰恰在这一方面存在缺陷,这就必将对传统会计产生强烈冲击,会计理论、会计实务、会计工作都会受到相应的影响,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及时更新观念,学习新的会计知识掌握知识经济时代会计工作的要点,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

曹军[7](2009)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会计》文中提出人力资源是一种经济资源,强调人力作为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创造能力;人力资源会计则是以人力资本理论为依据,鉴别和计量人力资源数据的一种专业会计。人力资源应列在"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之间,与其平行列示,在计量上,宜采用价值法。人力资源会计是对人力资源的成本和价值给予确认、计量和记录,并将其结果报告给各有关方面的一种会计管理方法。在西方,人力资源会计被定义为"把人的成本和价值作为组织的资源而进行的计量和报告",是"鉴别和计量人力资源数据的一种会计程序和方法"。本文就知识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会计实施的可能性,可行性和必要性作一探讨。

刘平良[8](2008)在《基于知识经济下人力资源会计研究》文中提出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为人力资源会计的推广和发展创造了历史性契机,但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会计又有其新的特点,文章立足于这些特点,论述了人力资源会计的核心内容:人力资源的确认和计量。

佟爱琴[9](2008)在《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本介入治理及其制度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在知识型企业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甚至已有取代物质资本进而成为企业生产力关键因素的趋势。然而,由于制度的滞后性,尚未确立人力资本所有者在企业中的主体地位,公司治理结构也存在着明显缺陷,人力资本并未得到与其贡献相匹配的回报,根植于传统工业经济的会计核算系统,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企业制度亟待创新,以保障人力资本所有者应有的权益,从根本上促进企业的高效率经营。本文试以现代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从剩余索取权出发,将经济学、财务学、会计学及法学等联系并融合起来,对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本介入治理、人力资本计量及其相关制度创新问题进行系统的、跨学科的研究,建立适应知识型企业运营的制度体系。通过制度创新,使企业建立起高效的运营机制,以充分利用人力资本这一生产力发展的关键要素。基于人力资本计量的产权制度、分配制度、会计制度的创新顺应了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转移的必然要求。因此,研究和探讨人力资本介入治理、价值计量及其制度创新,既有深远的理论指导意义,又有重要的现实应用价值。本文把知识型企业作为研究主体,以产权思想作为逻辑基础,从企业剩余索取权出发,提出知识型企业中的企业所有权“二元主体论”,由“物质至上观”演进到“共同治理观”,并以此为基础研究人力资本间接计量方法,构建基于人力资本产权的公司治理结构理论模式、收益分配模式与会计核算模式;人力资本价值的合理计量是企业进行制度创新的必要条件和技术前提,产权制度是基础,分配制度是目的,会计制度则提供技术支持。论文主要内容和可能的创新之处如下:(1)通过分析企业的剩余权分布和人力资本剩余索取权的安排问题,得出由物质资本股东拥有企业全部剩余索取权只是分析框架下的一个特例,真正影响各利益相关者对剩余索取权分配比例的内在因素是他们在资本市场上的稀缺性,他们各自所承担的风险的差别以及公司治理对资本收益的安排。其结论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力资本所有者对剩余收益的分享比例不断上升。(2)现有文献关于人力资本的界定缺乏系统性和合理性,导致人力资本理论的延伸产生泛化和模糊的倾向,使与人力资本相关的一些理论拓展产生了障碍。本文以资本的产权归属作为逻辑主线,分析得出人力资本应界定为大概念,即广义的人力资本包含智力资本与其他衍生资本,从而为人力资本理论的拓展研究铺平道路。(3)把人力资本置于知识经济理论中,分析得出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所有权分配成为必然。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本产权的强势地位,导致知识型企业委托代理关系出现新的转变,必然要求通过人力资本股权化来与物质资本共享企业所有权,主张实施人力资本联合物质资本的“二元主体”共同治理。(4)提出一套具有一定创新性和操作性的人力资本定价模型。本文认为,人力资本定价应是企业制度创新的基础和前提。指出目前居于主流的人力资本产出计量法存在逻辑上的错误,但企业的产出(绩效)却可以协助判断人力资本“内在价值”在企业实际运行中的有效发挥程度。主张人力资本定价采用基于市场博弈的间接定价模式:人力资本的基本价值部分由劳动力市场博弈确定,股权性人力资本的增值部分由资本市场通过股票期权模型加以动态计量。提出看涨期权模型计量人力资本的“潜在价值”;而看跌期权模型计量人力资本的“整体内在价值”,主张看跌模型才应是企业计量人力资本适宜采用的股票期权模型,并应通过“模糊计量”对“整体内在价值”进行修正,从而得出人力资本在企业中发挥出来的“实际价值”;在以上整体计量人力资本的“实际价值”的基础上,主张运用“谈判论”确定个体人力资本价值,尝试性地解决目前很少有人从个体角度合理计量人力资本价值的难题。(5)人力资本的产权界定是分配制度创新的前提和基础。现有文献未能同时考虑人力资本产权的权能和利益,本文基于两维角度系统分析人力资本产权的特征,并进而指出应拓展包含人力资本产权的产权制度安排;构建基于人力资本产权的公司治理新理论模式,其主要应该体现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在公司制度安排中的平等地位,企业应成为人力资本产权与物质资本产权的平等合约。企业的控制权归人力资本所有者与物质资本所有者共同所有,通过剩余索取权的合理分配来体现各自的利益,通过企业控制权分配实现相互制约。(6)构建了共同治理观下的剩余收益的分配新模式。借鉴经济学中的利益相关者理论,突破传统财务理论中将企业剩余收益界定为税后收益的狭窄视野,按广义资本收益的思路,在考虑人力资本保全的基础上,界定了共同治理逻辑下的剩余收益。人力资本的增值性收益与物质资本股东的股利、债务资本的利息一起作为剩余收益分配,并且扣除顺序上都位于所得税之后,债务资本的收益即利息不再具有抵税功能,和其他资本所有者的收益在税收方面处于了平等的地位,以合理反映共同治理观下的剩余收益的分配。(7)改进现有的会计等式、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以使其符合共同治理观。提出会计制度创新的方向应借助资本市场计量视野向不确定性会计范式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应以公允价值为计量基础;建立以新会计等式为基础的纳入人力资本的会计核算体系;“渐进式”思路是会计范式创新比较合适的现实选择;以人力资本的价值运动为基点,提出共同治理逻辑下的人力资本需要进行合理摊销,会计核算系统的设计与现行财务会计制度的改革应着重体现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的“共同治理观”;对人力资本的会计核算体系,结合案例运用,构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核算框架结构。由于基于“二元主体”的共同治理逻辑计量人力资本以及将人力资本合理纳入企业制度体系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是一个颇具难度的课题,所以渐趋成熟可供参考的已有相关研究不多,但是现实的困惑和理论的薄弱使得它们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受限于本人的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本文仅是一次尝试性的创新研究,难免还存在诸多不足及局限。权当是抛砖引玉,希望有更多对该领域感兴趣的学者和有识之士加入到该领域的深入研究中来,从而丰富和完善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本介入治理及其制度创新的相关研究。

黎婧一[10](2007)在《知识经济时代下的人力资源会计》文中指出21世纪作为知识载体的人力资源将成为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因素,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本文以知识经济为出发点,探讨了知识经济与人力资源会计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人力资源会计在企业人力资本价值衡量中的应用。

二、知识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的核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知识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的核算(论文提纲范文)

(1)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人力资本收益分配机制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
        1.2.2 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的特点
        1.2.3 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人力资本的内涵及特征
        1.2.4 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人力资本划分
    1.3 研究目的与思路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人力资本理论
        2.1.2 人力资本产权理论
        2.1.3 收益分配理论
    2.2 研究综述
        2.2.1 企业人力资本的研究
        2.2.2 企业人力资本产权的研究
        2.2.3 人力资本价值评价的研究
        2.2.4 人力资本收益分配的研究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人力资本的收益价值评价
    3.1 人力资本参与收益分配的机理分析
        3.1.1 收益价值结构要素分析
        3.1.2 收益分配机理模型构建
        3.1.3 人力资本收益分配与结构要素关系分析
    3.2 对称信息条件下的人力资本收益价值评价方法
        3.2.1 模型假设
        3.2.2 分配模型构建
        3.2.3 收益价值评价方法
    3.3 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人力资本收益价值评价方法
        3.3.1 模型假设
        3.3.2 分配模型构建
        3.3.3 收益价值评价方法
    3.4 收益分配方案设计
    3.5 算例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元人力资本混合收益分配方法
    4.1 基于M-Shapely值的收益分配模型构建
        4.1.1 基本原则
        4.1.2 投入因素
        4.1.3 分配模型
    4.2 收益分配模型的投入因素分析
        4.2.1 资源投入
        4.2.2 承担风险
        4.2.3 合同执行度
        4.2.4 贡献度
    4.3 收益分配方案求解与构建
    4.4 算例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人力资本收益分配的动态调整机制
    5.1 动态调整机理
    5.2 动态调整机制整体框架
    5.3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仿真模型构建
        5.3.1 基本步骤
        5.3.2 模型框架
        5.3.3 模型构建
    5.4 模型仿真结果分析
        5.4.1 模型检验
        5.4.2 仿真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管理学启示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2)试论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人力资源会计问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知识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会计实施的必要性
二、知识经济背景下人力资源会计的核心目标
    (一) 立足于国家宏观调控人力资源信息的提供
    (二) 对企业管理者而言是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的提供
    (三) 提供准确的投资者信息与债权人信息
    (四) 激发员工岗位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计量与核算问题
    (一) 人力资源确认
    (二) 人力资源计量
    (三) 人力资源核算
        1、账户设置
        2、账务处理

(3)论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人力资源会计(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力资源会计的基本概念
    (一) 人力资源会计的基本理论基础
    (二) 进行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的原则
    (三) 进行人力资源会计的核算的对象
二、如何确定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的会计计算方法
    (一) 如何确定人力资源会计
    (二) 人力资源会计的计算方法
        1、人力资源成本会计。
        2、人力资源价值会计。
三、知识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会计的新特点
    (一) 人力资源价值会计作用日渐明显
    (二) 人力资源会计的空间范围有了拓展
    (三) 人力资源价值会计的内容将偏重于其所掌握的知识的价值的计量
    (四) 人力资源成本和价值构成具有特殊性
    (五) 人力资源会计计量方式的转变
    (六) 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与计量
四、施行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
    (一) 需施行人力资源会计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 施行人力资源会计是我国宏观调控的客观需求
    (三) 施行人力资源会计是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求

(4)人本财务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1 选题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人本财务法律制度相关研究综述
        1.3.1 人力资本产权相关研究
        1.3.2 人本财务相关研究
        1.3.3 其他相关研究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2 基本概念界定及理论与实践基础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财产解读
        2.1.2 人力资本
        2.1.3 人力资本产权
    2.2 财务学基础
        2.2.1 人本财务概念
        2.2.2 人本财务的逻辑起点
        2.2.3 人本财务要素
        2.2.4 人本财务活动
    2.3 其他理论基础
        2.3.1 哲学基础
        2.3.2 法学基础
        2.3.3 经济学基础
        2.3.4 管理学基础
    2.4 实践基础
        2.4.1 人本财务的实践
        2.4.2 出资及权益分享实践
        2.4.3 立法实践
3 人本财务法律制度框架设计
    3.1 人本财务法律制度价值考量
        3.1.1 法律元价值的思辨
        3.1.2 现行财务法律制度的价值探求
        3.1.3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辨析
        3.1.4 “效率优先、公平为本”价值理念的塑造
    3.2 人本财务法律制度框架设计思路
    3.3 人本财务法律制度框架设计内容
4 人本财务统领法律制度研究
    4.1 宪法与人权保障
        4.1.1 国际宪法发展与人权保障
        4.1.2 我国宪法与人权保障
    4.2 人力资本产权与宪法
        4.2.1 人权与人力资本产权
        4.2.2 宪法与人力资本产权保障
    4.3 人本财务统领法律制度设计思路
    4.4 人本财务统领法律制度的目的与原则
        4.4.1 人本财务统领法律制度的目的
        4.4.2 人本财务统领法律制度的原则
    4.5 人本财务统领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
        4.5.1 不可侵犯制度
        4.5.2 国家保护制度
        4.5.3 权利限制制度
        4.5.4 征用补偿制度
5 人本财务基本法律制度研究
    5.1 人本财务基本法律制度设计思路
    5.2 人本财务基本法律制度的目的与原则
        5.2.1 人本财务基本法律制度的目的
        5.2.2 人本财务基本法律制度的原则
    5.3 人本财务基本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
        5.3.1 人力资本产权的确认与分类
        5.3.2 人力资本产权主体分析
        5.3.3 人力资本产权的取得与变动
        5.3.4 人力资本产权的保护与限制
6 人本财务支持法律制度研究
    6.1 人本财务支持法律制度设计思路
    6.2 人本财务支持法律制度的目的与原则
        6.2.1 人本财务支持法律制度的目的
        6.2.2 人本财务支持法律制度的原则
    6.3 人本财务支持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
        6.3.1 企业出资制度
        6.3.2 企业运营制度
        6.3.3 企业治理制度
        6.3.4 资本退出制度
        6.3.5 企业清算制度
        6.3.6 收益分配法律制度
7 人本财务技术法律制度研究(一)
    7.1 人本财务技术法律制度的目的与原则
        7.1.1 人本财务技术法律制度的目的
        7.1.2 人本财务技术法律制度的原则
    7.2 人本财务机制
        7.2.1 机制的含义及其运行
        7.2.2 现行财务机制的问题
        7.2.3 人本财务机制的理念
        7.2.4 人本财务机制的构建
    7.3 人本财务管理体制
        7.3.1 我国现行财务管理体制问题
        7.3.2 人本财务管理体制的理论分析
        7.3.3 人本财务管理体制的构建
8 人本财务技术法律制度研究(二)
    8.1 人本财务技术法律关系
    8.2 人本财务活动规则
        8.2.1 价值引导活动
        8.2.2 价值配置活动
        8.2.3 价值流转活动
        8.2.4 价值产出活动
        8.2.5 价值分享活动
9 人本财务保障法律制度研究
    9.1 人本财务保障法律制度的设计思路
    9.2 人本财务保障法律制度的目的与原则
        9.2.1 人本财务保障法律制度的目的
        9.2.2 人本财务保障法律制度的原则
    9.3 人本财务保障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
        9.3.1 征信制度
        9.3.2 市场禁入制度
        9.3.3 职业保险制度
        9.3.4 个人破产制度
10 结论及展望
    10.1 研究结论及论文创新
    10.2 研究不足及后续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案例一:高管套现与人本财务法律制度约束
    案例二:高管不道德高收益与人本财务法律制度约束
致谢
个人简历及学术成果

(5)知识经济对会计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知识经济对会计理论的影响
    (一)对会计目标的影响
    (二)对会计假设的影响
        1. 对会计主体假设的影响。
        2. 对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的影响。
        3、对货币计量假设的影响。
    (三)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二、知识经济对会计实务的影响
    (一)对无形资产核算的影响
    (二)人力资源会计
    (三)会计国际化
    (四)社会责任会计
三、知识经济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一)对会计报告的影响
    (二)对会计管理的影响
    (三)对会计人员的影响
四、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会计应对策略
    (一)构建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会计模式
    (二)研究和引入新的计量手段
    (三)加强无形资产的核算
    (四)人力资源会计应成为现代企业会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变革财务报告

(6)知识经济对会计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知识经济及其特征
    1.1 科学和技术研究日益成为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
    1.2 信息与通信技术在知识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
    1.3 服务业在知识经济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1.4 人的素质和技能成为知识经济的先决条件
2 知识经济对会计的影响分析
    2.1 知识经济对会计理论的影响
        2.1.1 对会计目标的影响
        2.1.2 对会计假设的影响
        2.1.3 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2.2 知识经济对会计实务的影响
        2.2.1 对无形资产核算的影响
        2.2.2 人力资源会计
        2.2.3 会计国际化
        2.2.4 社会责任会计
    2.3 知识经济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2.3.1 对会计报告的影响
        2.3.2 对会计管理的影响
        2.3.3 对会计人员的影响
3 会计如何迎接知识经济的浪潮
    3.1 加强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
    3.2 加强无形资产会计的研究
    3.3 加强研究与开发会计的研究
    3.4 会计人才的知识结构多元化

(7)知识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会计(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1.人力资源会计的产生
2.人力资源会计相对于传统会计的新特点
    2.1 人力资源成本和价值构成具有特殊性
    2.2 人力资源会计可以改变传统的会计计量方式,采用货币计量和非货币计量两种手段
    2.3 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与计量
    2.4 人力资源会计将为决策者提供数字报表以外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
3. 人力资源会计建立所需的会计假设
    3.1 会计主体假设在人力资源会计中的重新认识
    3.2 持续经营是进行正常人力资源会计处理的前提
    3.3 会计分期为人力资源会计的计量和记录提供了可能
        3.3.1 可以划分人力资源使用过程中的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
        3.3.2 可以使会计主体在对外和对内提供的人力资源会计报告有一个较为合适的时期范围。
    3.4 对货币计量假设的探讨
4. 实施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
    4.1 需要实施人力资源会计是知识经济发展的
    4.2 实施人力资源会计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
    4.3 实施人力资源会计是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4.4 实施人力资源会计是企业优化资产的需要
    4.5 实施人力资源会计是人力资源自身健全和完善的产物
    4.6 实施人力资源会计是加人WTO的需要
5. 实施人力资源会计的可能性

(9)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本介入治理及其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内容与框架
        1.2.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企业理论
        2.1.1 西方企业理论的文献回顾及评析
        2.1.2 马克思的企业制度理论
        2.1.3 企业理论总结及简评
    2.2 人力资本理论相关研究回顾及评析
        2.2.1 人力资本相关理论
        2.2.2 人力资本理论相关研究简评
    2.3 企业制度创新的相关理论
        2.3.1 企业制度创新的内涵
        2.3.2 企业制度创新的原因
        2.3.3 人力资本发展需要企业制度创新
        2.3.4 企业制度创新的构成及其关系
    2.4 现有研究的局限性
        2.4.1 主流企业理论研究的局限性
        2.4.2 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局限性
        2.4.3 企业制度创新理论研究的局限性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企业所有权和人力资本剩余索取权的安排
    3.1 企业所有权安排的相关理论
        3.1.1 企业所有权的含义
        3.1.2 企业所有权安排的理论──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配置
    3.2 人力资本的剩余索取权与资本收益的安排
        3.2.1 资本收益的决定与企业中人力资本所有者的主体地位
        3.2.2 资本收益安排的分析
        3.2.3 人力资本剩余索取权的初步安排
    3.3 人力资本介入治理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知识型企业及其人力资本界定的重新思考
    4.1 企业性质的重新认识──结合企业知识理论的思考
        4.1.1 企业知识理论与主流企业理论的比较分析
        4.1.2 对企业性质的重新认识
    4.2 知识型企业的界定
        4.2.1 知识型企业涵义
        4.2.2 知识型企业的分类
        4.2.3 知识型企业的特征
    4.3 知识型企业资本概念的重构
        4.3.1 传统资本的概念
        4.3.2 企业资本的广义化
        4.3.3 企业人力资本的内涵及其特征
        4.3.4 企业人力资本与智力资本的概念分歧
    4.4 对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本界定的重新思考
        4.4.1 智力资本及其与人力资本的关系分析
        4.4.2 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本的重新分类及其内涵的新界定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企业制度的实际演变与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本介入治理
    5.1 企业制度的实际演变
        5.1.1 古典企业制度
        5.1.2 现代公司制度
        5.1.3 知识型企业制度
        5.1.4 结论
    5.2 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本的特征及其风险承担
        5.2.1 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本的特征
        5.2.2 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本的风险承担
    5.3 知识型企业中的企业所有权分享主体研究
        5.3.1 企业所有权分享“单一主体论”及评析
        5.3.2 企业所有权分享“多元主体论”及评析
        5.3.3 企业所有权分享主体“三元主体论”及评析
        5.3.4 知识型企业所有权分享主体新论──“两元主体论”
    5.4 知识型企业中的企业所有权安排
        5.4.1 知识型企业中的企业所有权安排分析
        5.4.2 知识型企业中的企业所有权安排的结论性总结
    5.5 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本介入治理的共同治理模式
        5.5.1 对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质疑
        5.5.2 人力资本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冲击
        5.5.3 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本介入治理的共同治理模式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本的价值计量和定价模式研究
    6.1 人力资本价值基本理论
        6.1.1 人力资本价值观及其特点
        6.1.2 人力资本价值计量是企业制度创新的前提
    6.2 人力资本价值计量的方法综述及评析
        6.2.1 对从投入角度计量人力资本价值方法的述评
        6.2.2 对从产出角度计量人力资本价值具体方法的述评
        6.2.3 对从产出角度计量人力资本价值方法的总体评价与深入分析
    6.3 人力资本价值计量与人力资本定价的关系分析
        6.3.1 人力资本价值难以计量
        6.3.2 人力资本定价不等同于人力资本价值计量
        6.3.3 人力资本定价是人力资本交易的产物
    6.4 人力资本的间接定价方法──基于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
        6.4.1 人力资本的属性决定了需要对人力资本进行间接定价
        6.4.2 基于博弈理论和信息经济学的人力资本间接定价
    6.5 共同治理逻辑下人力资本间接定价模式──基于市场计量视野
        6.5.1 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本的基本价值应由劳动力市场定价
        6.5.2 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本的增值部分应由资本市场来计量
    6.6 计量人力资本的BLACK-SCHOLES期权模型辨析及其应用
        6.6.1 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
        6.6.2 人力资本看跌期权模型及其应用
        6.6.3 人力资本看涨期权模型及其应用
        6.6.4 两种模型计量结果的关系
    6.7 基于看跌期权的人力资本定量研究
        6.7.1 人力资本内在价值的群体计量
        6.7.2 计量人力资本“实际价值”的期权模型模糊计量法
        6.7.3 人力资本价值的个体计量
        6.7.4 实例计量分析
        6.7.5 基于看跌期权的人力资本定价模式的修正
    6.8 本章小结
第7章 知识型企业共同治理逻辑下的产权制度创新
    7.1 产权与所有权
        7.1.1 产权的定义
        7.1.2 产权与所有权的关系
        7.1.3 产权的基本性质
    7.2 人力资本产权分析
        7.2.1 人力资本产权的含义
        7.2.2 人力资本产权的特征
        7.2.3 人力资本产权的深入分析
        7.2.4 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本产权的进一步分析
    7.3 知识型企业产权制度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7.3.1 知识型企业产权制度创新的必要性
        7.3.2 知识型企业产权制度创新的可行性
    7.4 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本产权化的实证分析
        7.4.1 有限合伙制基金:管理型人力资本产权契约化
        7.4.2 高新技术风险企业:技术型人力资本产权股份化
        7.4.3 管理型人力资本产权延迟股份化──股票期权制与期股制
        7.4.4 雇员持股计划(ESOP):普通人力资本产权间接股份化
    7.5 知识型企业产权制度创新
        7.5.1 知识型企业基于体现人力资本产权的产权制度安排
        7.5.2 知识型企业基于人力资本产权的公司治理结构理论模式
        7.5.3 建立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本产权保护制度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知识型企业共同治理逻辑下收益分配制度创新
    8.1 知识型企业收益分配制度创新的基础及其原则
        8.1.1 企业的风险承担与报酬分配──理论基础
        8.1.2 现存的分配制度尚未考虑人力资本的产权地位──现实基础
        8.1.3 知识型企业收益分配制度创新的原则
    8.2 人力资本有权取得参与企业剩余收益分配的权利
        8.2.1 人力资本的权益特征
        8.2.2 人力资本有权参与剩余收益的分配
        8.2.3 人力资本逐步取得企业剩余收益的分配权
    8.3 共同治理逻辑下的剩余收益观及剩余所取权的安排
        8.3.1 对共同治理逻辑下剩余收益的新思考
        8.3.2 剩余收益索取权安排的层次性
    8.4 共同治理逻辑下企业收益分配新模式的基本框架
        8.4.1 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主体
        8.4.2 企业分配的客体──企业收益及其评析
        8.4.3 企业收益分配的层次
    8.5 知识型企业共同治理逻辑下收益分配制度创新的现实意义
    8.6 本章小结
第9章 知识型企业共同治理逻辑下的会计制度创新
    9.1 知识型企业的共同治理对传统会计的挑战和影响
        9.1.1 传统会计核算系统面临的总体挑战
        9.1.2 共同治理观对传统会计系统的具体影响
    9.2 知识型企业共同治理逻辑下会计的创新方向
        9.2.1 确立不确定性会计范式的发展方向
        9.2.2 建立以公允价值为计量基础的会计模式
        9.2.3 树立新型的会计信息产权观
        9.2.4 建立以新会计等式为基础纳入人力资本的会计核算体系
    9.3 共同治理逻辑下会计范式的创新思路与选择
        9.3.1 会计范式与会计模式
        9.3.2 “渐进式”创新思路
        9.3.3 “激进式”创新思路
        9.3.4 会计范式创新思路的选择
    9.4 共同治理逻辑下纳入人力资本的会计核算体系
        9.4.1 从会计学角度对“人力资本”的理解
        9.4.2 人力资本会计核算基点:人力资本价值运动
        9.4.3 共同治理逻辑下人力资本的会计处理
        9.4.4 应关注的与人力资本有关的其他核算问题
        9.4.5 会计报告:体现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共同治理观
    9.5 纳入人力资本的会计核算案例分析
        9.5.1 案例背景
        9.5.2 会计计量及账务处理
        9.5.3 纳入人力资本的会计报表的应用
    9.6 本章小结
第10章 结论、研究局限与展望
    10.1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及创新点
    10.2 研究局限
    10.3 对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知识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的核算(论文参考文献)

  • [1]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人力资本收益分配机制与方法研究[D]. 李博.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3)
  • [2]试论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人力资源会计问题分析[J]. 付永丽. 财经界, 2015(20)
  • [3]论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人力资源会计[J]. 张欣. 现代商业, 2015(08)
  • [4]人本财务法律制度研究[D]. 韩斌. 中国海洋大学, 2013(12)
  • [5]知识经济对会计的影响[J]. 孙嘉泽. 中国农业会计, 2012(04)
  • [6]知识经济对会计的影响[J]. 刘光林. 科技经济市场, 2010(08)
  • [7]知识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会计[J]. 曹军. 科技信息, 2009(03)
  • [8]基于知识经济下人力资源会计研究[J]. 刘平良. 中国集体经济, 2008(15)
  • [9]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本介入治理及其制度创新研究[D]. 佟爱琴. 同济大学, 2008(04)
  • [10]知识经济时代下的人力资源会计[J]. 黎婧一. 会计之友(中), 2007(01)

标签:;  ;  ;  ;  ;  

知识经济下的人力资源会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