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格——被遗忘的文明

古格——被遗忘的文明

一、古格 ——曾被遗忘的文明(论文文献综述)

扎西次仁[1](2019)在《格布赛鲁墓地出土资料整理与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地处象泉河中游的格布赛鲁墓地为研究对象,从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以及格布赛鲁墓地以往的研究工作情况开始,介绍格布赛鲁墓地的基本情况和2017、2018两个年度的考古工作情况。通过梳理格布赛鲁墓地2017和2018两个年度的考古出土资料,结合碳14测年数据,将格布赛鲁墓地考古学文化序列分为早晚两期。通过对墓葬形制和随葬陶器进行考古类型学的分析,厘清该墓地早晚两期遗存的基本文化特征。根据象泉河中上游流域内的目前已知皮央东嘎遗址、卡尔普墓地、故如甲木墓地、曲踏墓地、曲龙遗址、桑达隆果墓地几处墓葬遗存的空间分布,结合碳14测年结果,初步建立象泉河中上游流域早期金属时代墓葬的时空框架,将此流域早期金属时代墓葬遗存考古学文化序列分为早中晚三期。最后通过与周边地区的相关文化遗存做对比研究,梳理了格布赛鲁墓地早期遗存文化源流,发现格布赛鲁墓地乃至西藏西部至少在公元前2千纪与新疆、甘青、印度河流域等地区存在较为密切的物质文化交流现象。到了晚期,这种现象被纳入了丝绸之路文化圈,西藏西部地区随之成为了丝绸之路文化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进一步证实了西藏西部是古代文明重要的十字路口。

王莎莎[2](2019)在《互联网时代“被遗忘权”及其保护研究》文中提出21世纪是科技互联的世纪,网络科技的发展正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与此同时,它也给我们带来了诸多烦恼。一方面,大数据云存储功能使数据的获取与应用更为简便;另一方面互联网的永久记忆功能使“遗忘”成为了例外,一些人们希望被抹去的痕迹因大数据存储而可以被轻易查询到。毫不夸张地说,个体在互联网领域几乎处于透明状态,我们的个人信息可能会随时随地的被他人搜集和利用,这给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安宁、个人尊严带来了严重困扰,因此被遗忘权应运而生。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被遗忘权通常是指“数字遗忘权”,它是指当互联网中已经公布的个人信息过时、不当或者与信息主体不再相关时,信息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对这些信息进行隐蔽或删除,以免造成对个人信息的滥用而损害信息主体的合法权益。被遗忘权本质上是人格权,属于个人信息权范畴。它强调信息自主的理念,核心价值基础在于个人可以决定如何呈现自身的“人格特性”,对于维护人格尊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内外很多学者都从不同角度对被遗忘权进行了研究,对这一权利的最大争议点在于权利属性上。对此,有学者主张隐私权延伸说,他们认为被遗忘权本质上是互联网背景下隐私权的体现。但事实上传统隐私权主要针对的是未公开的私密信息,而被遗忘权往往保护的是已经合法公开的个人信息。针对这部分已经合法公开的信息,传统隐私权鞭长莫及,所以被遗忘权的出现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还有学者认为个人信息权利完全可以将被遗忘权涵盖进来,相对来说,这一观点比较合理。本文立足于被遗忘权自身的特性,厘清它与传统隐私权、名誉权以及删除权等权利间的关系,通过对这些复杂关系的梳理,清晰地界定出被遗忘权属于个人信息权范畴。同时,被遗忘权的适用存在例外情形,如:若出于公共利益或科学研究等目的,公民的被遗忘权就不再优先受到保护。另外,尽管被遗忘权与新闻自由、公众知情权等存在紧张关系,但本文研究将表明,通过在立法上、司法上引入比例原则与个案平衡原则,这些价值冲突可以得到有效化解。我国被遗忘权第一案中,法官为被遗忘权的引入预留了空间。并且我国对于网络领域个人信息的保护起步比较晚,相关法律规范构建出的保护体系又存在各种问题。因此我国有必要借鉴欧盟保护被遗忘权的先进经验,将被遗忘权法定化,详细规定被遗忘权的权利主体、义务主体、权利客体及例外情形等,并从司法解释层面对现存法律进行重新解释然后适用于司法实践。加强行政与立法的衔接,提高权利救济效率。另外,推动技术的进步与完善来对被遗忘权进行保护也是大数据时代下的必然选择!这样,不仅有利于实现对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公民被遗忘权的保护,而且还能完善我国数据保护制度,有效维护我国网络个人信息安全!

桑珊[3](2016)在《拜占庭艺术在现代女装中的创新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首先对“拜占庭风格”进行了简单明了的定义,明确了研究对象。然后对拜占庭艺术独有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和归纳。拜占庭帝国的历史绵长,文化艺术更是呈现着多方位、多元化发展的状态。为了把拜占庭艺术更好的应用到现代女装的设计中,本篇论文依次对拜占庭的宗教文化、建筑艺术、绘画艺术(包括马赛克镶嵌画、蛋彩画和手抄绘本)和工艺制品等方面进行了分门别类的分析和研究。论文的研究重点放在了拜占庭服饰上面,对拜占庭服饰的形制与颜色、纺织面料、刺绣工艺和服装的图案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史料和图片对艺术作品中人物的服饰进行了选择性的实例分析。把拜占庭风格应用到现代服装设计中,最成功的案例是Dole&Gabbana品牌的13年秋冬女装系列。在第4章节,先是较为细致的分析了拜占庭风格在这个女装系列中的创新应用。从宗教元素的创新应用和华丽装饰风格的应用两个方面进行重点论述。最后,本课题借鉴了多尔切和加巴纳成功应用拜占庭艺术的经验,从服饰形制、服饰图案、服饰色彩和材料面料四个方面入手,罗列出将拜占庭艺术应用到现代女装设计中的多种可行性方法。

吕红亮[4](2015)在《西喜马拉雅地区早期墓葬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次一重要墓地二年代序列三墓地与葬俗四陶器类型五其他出土物的跨区域比较六族属探讨七结语西喜马拉雅是青藏高原与亚洲大陆中部山结地带相连接的极高地区,包括现今中国西藏西部的阿里高原、印度西北部、巴基斯坦北部、尼泊尔西北部。平均海拔约4500米,有"世界屋脊的屋脊"之称,属干旱内陆亚洲的腹心地带。自然条件极其恶劣,即便在当代,仍相当封闭,同

苏超[5](2014)在《“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项文化惠民项目,旨在利用现代先进的技术手段,将中华优秀文化资源传递到全国的每个角落,重点解决偏远地区广大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的问题,缩小城乡之间、人与人之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存在的“信息鸿沟”。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至今已跨越12年,然公众对于文化共享工程的认识却存在严重不足,此外,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过程是怎样的?效果如何?其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症结有哪些?其如何才能持续发展下去?本研究通过海量的文献材料系统分析、网上资源统计分析、访谈等方法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研究以期解决上述问题,进而实现文化共享工程广泛服务民众的目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从以下八个方面入手:(1)采用深度阅读并按照关键词、主题进行归类的方法对国内外374篇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分析;(2)通过对文化共享工程241期工作简报、4000余条主要新闻材料、国家历年来关于文化建设方面的政策文件、山东省十余个市县服务点和国家中心部分工作人员访谈资料的分析,对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进行梳理与分析;(3)采用统计、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国家数字文化网、31个省级分中心文化共享工程网站资源、中国国民休闲小康指数、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中国广播电视统计年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等数据资料的挖掘分析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4)以“心声·音频馆”与“上图讲座”两种资源的网上收听次数/观看次数为数据基础,分析公众对这两类资源的偏好程度;(5)在前面几项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访谈,分析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6)对国外相似项目进行分析;(7)进行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8)构建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经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与分析,本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关于文化共享工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8个方面,分别是立足国家层面与基层的整体性研究,立足省级视角、市县视角、农村视角的实践研究,针对技术、培训、绩效评估、资源建设、版权问题等的专题研究。(2)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过程依据“建设”与“应用”的比重分为初步探索、普遍发展、巩固提升三个阶段;文化共享工程相关利益群体主要由提供决策与保障群体、实施监管群体、合作参与群体、用户群体构成;文化共享工程服务基层的方式主要通过两条支路完成。(3)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体现在三个层面,宏观层面表现为对消弭社会信息鸿沟的贡献,中观层面表现为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贡献,微观层面主要变现为对国家公共数字资源的充实与对国民生活质量提升的贡献。(4)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主要包含制度、资源建设、队伍建设等三个维度。(5)本研究针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结合相关理论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借鉴国外相似项目,对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做出如下战略设计:一是资源设计达到标准统一,二是通过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使制度设计达到系统全面;三是充分利用新技术的发展开发适应的技术平台,以及搭建多元的、人性的、环保的服务终端;四是通过多元的文化教育活动与多举措的文化共享工程宣传推广进行服务设计,实现“服务到人”的目标。(6)在文化共享工程顶层设计与已有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建设、利用、效果三个一级指标的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本研究的主要创新在于:第一,国内首次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较为系统的总结与分析,有关见解对文化共享工程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参考借鉴价值;第二,论文采用“四象限图”分析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文化信息资源的偏好程度,对相关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马丽华[6](2011)在《走过印度河——巴基斯坦文史之旅》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开篇印度河时空印度河在进入巴基斯坦之前,已经赶了很远的路。最初它从中国西藏的西南缘出发,于冈底斯山脉主峰——神山冈仁波齐之北,汇聚成形,流过"阿里三围"古史之地,擦着羌塘即藏北高原的边儿,西北向斜插拉达克山。经由印控拉达克地区,越过印巴停火线,就是巴基斯坦领

杨林[7](2002)在《古格 ——曾被遗忘的文明》文中指出阿里象泉河谷扎达盆地——古格文明的中心区。这里气候干燥、阳光灼人,遍地是怪异嶙峋的土林地貌,惟一富有生机的是盆地周围高耸入云的雪山和奔腾不息的河流。印度教、藏传佛教和原始苯教把这里看成具有超凡能力的天神居住的地方。千余年前强盛一进的古格王朝,七百年后突然消失,更让后人叹息不已。

二、古格 ——曾被遗忘的文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古格 ——曾被遗忘的文明(论文提纲范文)

(1)格布赛鲁墓地出土资料整理与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以往的工作和研究
第二章 格布赛鲁墓地
    2.1 墓地概况
        2.1.1 地理位置及环境
        2.1.2 遗址分区与遗存
    2.2 近两年工作
        2.2.1 2017年工作情况
        2.2.2 2018年工作情况
        2.2.3 年代分析与分期
第三章 早期墓葬
    3.1 墓葬形制
        3.1.1 A型
        3.1.2 B型早期墓葬
    3.2 随葬品
        3.2.1 陶器
        3.2.2 石器
        3.2.3 金属器
        3.2.4 珠饰
        3.2.5 有机质品
第四章 晚期墓葬
    4.1 墓葬形制
    4.2 随葬品
        4.2.1 陶器
        4.2.2 金属器
        4.2.3 装饰品
第五章 相关问题探讨
    5.1 象泉河中上游流域早期金属时代墓葬时空框架
        5.1.1 发现史
        5.1.2 墓地分布及遗存概况
        5.1.3 年代序列
    5.2 格布赛鲁墓地早期遗存源流初探
        5.2.1 铜器
        5.2.2 釉砂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互联网时代“被遗忘权”及其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互联网时代“被遗忘权”的产生及发展
    第一节 “被遗忘权”的产生背景
        一、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安全问题
        二、互联网时代产生的问题: “遗忘”成为例外
    第二节 “被遗忘权”的概念及特征
    第三节 “被遗忘权”在各国的发展
        一、欧盟“被遗忘权”法案及其实施
        二、美国“被遗忘权”法律保护
        三、其他国家的“被遗忘权”立法
        四、各国对于“被遗忘权”的态度
第二章 “被遗忘权”的法律属性分析
    第一节 “被遗忘权”的属性争议
        一、隐私权延伸说
        二、个人信息涵盖说
        三、其他主要观点
        四、“被遗忘权”具有个人信息权属性的证成
    第二节 “被遗忘权”有其独特的适用范围
        一、可适用“被遗忘权”予以删除的信息范围
        二、不可适用“被遗忘权”予以删除的信息范围
    第三节 “被遗忘权”与其他权利的关系
        一、“被遗忘权”与相似权利的区分
        二、“被遗忘权”与公共利益的冲突与平衡
第三章 我国“被遗忘权”的法律保护
    第一节 我国“被遗忘权”法律保护的必要性
        一、我国信息主体急需“被遗忘权”维护权益
        二、我国司法领域缺乏“被遗忘权”裁判依据
    第二节 我国当前网络个人信息保护相关立法及其缺陷
        一、我国当前网络个人信息保护相关立法
        二、我国当前网络个人信息保护相关立法的缺陷
    第三节 我国“被遗忘权”法律保护的建议
        一、立法层面
        二、司法层面
        三、行政层面
        四、其他层面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3)拜占庭艺术在现代女装中的创新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内容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2章 拜占庭风格的形成和发展
    2.1 拜占庭艺术
    2.2 反圣象崇拜运动对拜占庭艺术的影响
    2.3 建筑和内部装饰
        2.3.1 建筑
        2.3.2 内部装饰
    2.4 雕塑与工艺制品
第3章 拜占庭服饰分析
    3.1 拜占庭服饰的形制和颜色
    3.2 拜占庭服饰的面料与刺绣
    3.3 拜占庭服饰的图案
        3.3.1 三大影响因素
        3.3.2 图案分析
    3.4 拜占庭服饰实例分析
第4章 拜占庭艺术在现代女装中的创新运用
    4.1 以Dolce&Gabbana2013秋冬服饰为例分析
        4.1.1 宗教元素的创新应用
        4.1.2 华丽装饰风格的应用
    4.2 拜占庭艺术在现代女装中的创新运用
        4.2.1 从服饰形制方面
        4.2.2 从服饰图案方面
        4.2.3 从服饰色彩方面
        4.2.4 从服饰面料和材料方面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西喜马拉雅地区早期墓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重要墓地
    (一)西藏阿里高原
        1.阿垄沟墓地[1]
        2.卡尔普墓地[2]
        3.皮央·东嘎墓地[4]
        4.格布赛鲁墓地[5]
        5.故如甲木墓地[6]
        6.曲踏墓地[1]
    (二)尼泊尔穆斯塘北部地区
        1.楚克潘尼(Chokhpani)墓地[3]
        2.米拜克(Mebrak)墓地[4]
        3.琼嘎(Khyinga)墓地[6]
        4.桑宗(Samdzong)墓地[7]
    (三)印度西北部
        1.拉达克列城墓葬[1]
        2.金瑙尔聂桑(Nesang)墓地[3]
        3.金瑙尔卡纳木(Kanam)利帕(Lippa)墓地[4]
        4.库蒙马拉日(Malari)墓地[5]
二年代序列
    (一)阿里地区
    (二)穆斯塘地区
    (三)印度西北部
    (四)综合分期及年代
三墓地与葬俗
    (一)墓地环境
    (二)墓葬形制
    (三)葬具与葬式
    (四)动物殉葬
四陶器类型
    (一)西藏西部
    (二)穆斯塘北部
    (三)跨区域比较
五其他出土物的跨区域比较
    (一)金面具
    (二)丝织品
    (三)铁器
    (四)铜器
    (五)石器
    (六)竹木器
六族属探讨
七结语

(5)“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附图清单
附表清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设定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主要概念界定
        一、数字鸿沟
        二、文化信息资源
        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四、可持续发展
    第四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与思路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第一节 研究相关理论
        一、知识沟理论
        二、文化权利
        三、文化传播
        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五、公共物品理论
        六、贫困文化理论
    第二节 我国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回顾
        一、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内容分析
        二、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评价分析
第三章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背景分析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的背景
        一、全球信息化给文化建设带来挑战
        二、国家对文化建设日益重视
    第二节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缘由
        一、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三、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需要
第四章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
    第一节 初步探索阶段:十五时期
        一、建立试点
        二、启动应用
        三、全国推广
        四、初步探索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第二节 普遍发展阶段:十一五时期
        一、开展文化共享工程试点工作
        二、与相关项目合作共建
        三、文化共享工程“进村入户”
        四、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
        五、普遍发展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第三节 巩固提升阶段:十二五时期
        一、继续推进服务网络的全覆盖
        二、服务新思路:拓展与深化
        三、统筹数字资源建设
        四、打造技术支撑平台
        五、巩固提升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第四节 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过程的系统分析
        一、建设流程
        二、国家政策影响及作用
        三、相关利益群体分析
        四、资源构成分析
        五、服务方式分析
第五章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效果与分析
    第一节 宏观层面:消弭社会信息鸿沟
        一、计算机设备增加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二、计算机技能培训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第二节 中观层面: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推动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
        二、促进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层级建设
    第三节 微观层面:充实文化资源,提升国民生活质量
        一、充实国家公共数字文化资源
        二、助力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第四节 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数字文化资源的偏好分析
        一、以“心声·音频馆”为例
        二、以“上图讲座”为例
第六章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一、从文献梳理中发现问题
        二、从建设过程与效果中分析问题
        三、从访谈资料中挖掘问题
        四、影响因素的确定
    第二节 国外相似项目介绍及分析
        一、美国:“美国记忆”(American Memory)
        二、韩国:“信息网络村”(Information Network Village,INVIL)
        三、南非:“数字之门”(Digital Doorway)
        四、印度:“墙上之窗——学习站”(HiWEL-Learning Stations)
        五、日本:“无处不在网络计划”(U-Japan)
        六、英国:“文化在线”(Culture on Line)
    第三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顶层设计
        一、设计导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二、设计主题:突出“标准、规范、反馈、社会化”
        三、资源设计:标准统一
        四、制度设计:系统全面
        五、技术设计:拓展利用
        六、服务设计:进村入户到人
    第四节 文化共享工程未来发展实践指导
        一、指导原则:依据顶层设计与相关建设规划
        二、以技术支撑平台为基础,构建层级分布式互联网网站群
        三、以“服务年”为契机,实现数字文化活动的品牌化建设
        四、以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为重点,完善资源基础库
        五、以人才建设为中心,推动全民信息素养教育与工作队伍培训
    第五节 构建文化共享工程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不足
    第三节 研究展望
附录A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问题汇总——96篇研究文献梳理
附录B 国家数字文化网——专题资源库
附录C 心声·音频馆资源
附录D 上海图书馆讲座回顾(2002年-2013年)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古格 ——曾被遗忘的文明(论文参考文献)

  • [1]格布赛鲁墓地出土资料整理与初步研究[D]. 扎西次仁. 西北大学, 2019(12)
  • [2]互联网时代“被遗忘权”及其保护研究[D]. 王莎莎.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3]拜占庭艺术在现代女装中的创新应用[D]. 桑珊. 北京服装学院, 2016(07)
  • [4]西喜马拉雅地区早期墓葬研究[J]. 吕红亮. 考古学报, 2015(01)
  • [5]“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D]. 苏超. 南开大学, 2014(07)
  • [6]走过印度河——巴基斯坦文史之旅[J]. 马丽华. 中国作家, 2011(22)
  • [7]古格 ——曾被遗忘的文明[J]. 杨林. 文明, 2002(01)

标签:;  ;  ;  

古格——被遗忘的文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