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百年沧桑,百年情怀

武汉:百年沧桑,百年情怀

一、武汉:百年沧桑 世纪情怀(论文文献综述)

马跃[1](2021)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研究》文中认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党保持蓬勃生机的重要保证。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始终把青年工作作为党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在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近一百年来的历史进程中,始终代表青年、赢得青年、依靠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寄希望于新时代中国青年,对新时代中国青年赋予极高地位,号召新时代青年勇担时代使命,堪当时代重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接力奋斗,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青春智慧和力量。从外部条件来看,我们当前面对的时代潮流和国际大势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范围各种势力与我们争夺青年更趋激烈。中国共产党必须加强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来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提升党对青年意识形态的领导权,消除西方资产阶级思潮的毒瘤,避免“颜色革命”与“和平演变”。再加之新时代青年出现新的特征变化,以及青年发展存在滞后性的现实要求,党和国家要推动全社会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号召党团组织把青年工作做实、做细,用极大力量做好青年工作,确保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确保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系统梳理和深入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对于继续丰富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和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树立了时代自信,为新时代青年发展指明了方向,成为新时代做好青年工作的行动指南,体现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重大实践意义。本研究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宏观的论证青年作为整个社会群体的一部分,对国家、民族、党以及世界的作用;微观的分析青年作为独立的社会群体在新时代下所表现出的新特点。采用历史研究与现实逻辑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新时代中国青年为什么要承担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分析新时代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与方向。采用比较分析法,分析新时代青年身上的优缺点;青年与基层群众的区别与联系。采用数据分析方法,以表格对比的形式分析新时代党员队伍结构发生的显着变化。最后,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以青年理论指导青年工作,助力青年成长成才。论文结构框架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分析论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通过深入剖析国外学者青年研究理论与派别,形成对青年学的初步认识,总结国内外学者对青年研究的现状综述,为研究提供理论参考。理清研究思路,确定研究方法,分析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论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科学性与可行性,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基础。第二章,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概念和来源。第一部分,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所涉及的基本内涵进行理论诠释。分别对青年、青年观、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概念进行逐一解读。第二部分,探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来源,其分为理论来源和文化来源。理论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青年观,也来源于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青年观。文化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也来源于近代青年运动的文化自觉。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支撑。第三章,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形成背景与发展历程。第一部分,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形成背景,面对我国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的国情要求、国际范围争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的世情需求、党要巩固和扩大青年群众基础、当前中国青年发展的滞后性和新时代青年呈现出新的特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应运而生。第二部分,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发展历程。这一理论的形成经历了“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的孕育阶段、实施人才战略的萌芽阶段、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探索阶段、以及形成与发展阶段。在实践中不断验证并丰富理论,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科学性提供了实践基础保障。第四章,重点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主要内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内涵丰富、意蕴深远,主要包含四方面的内容:一是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地位与作用。包括新时代中国青年是党和国家的希望与未来,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和先锋力量,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力量,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力量。二是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与担当。新时代中国青年承载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历史使命,新时代中国青年要通过树立远大理想、永葆爱国情怀、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这六点要求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三是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教育与培养。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以理想信念激发青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青年,以综合素质教育实现青年全面发展。四是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组织与领导。新时代要加强党对青年的全面领导,阐述共青团组织在新时代的改革再出发,共青团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团的工作主线,把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作为团的政治责任,将强“三性”去“四化”作为新时代的团改目标。深入剖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主要内容,为凝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理论特性和价值意蕴做铺垫。第五章,重点凝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理论特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体现出三方面的理论特征。培养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以中国精神为内在推动力,继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统一。提出“党管青年”原则,青年人才的重视与培养,青年干部的培养与任用以及“青年首先要发展”战略,体现出了政治性和战略性的统一。做知行合一的新时代青年,加强青年对外学习与交流,围绕青年特点开展青年工作体现出这一理论的实践性和规律性的统一。第六章,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体现出的价值意蕴。理论价值体现为是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新时代延伸,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实践价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树立了时代自信,为新时代青年发展指明了方向,是新时代做好青年工作的行动指南。第七章,提出要努力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从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层面,全方位多措并举,开展践行活动。一是要举国家之力,落实“青年首先要发展”战略,党和政府要做青年知心人、热心人、引路人,增强团对青年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服务能力。二是要聚社会合力,统筹社会各方资源协同共育青年,家庭要帮助青年系好“第一粒扣子”,加强网络空间治理促进青年健康发展。三是要提升高校育人水平,高校要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立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四是要践个人之行,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新时代青年运动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总之,通过系统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论文主要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论文根据习近平自身的青年生活经历、多年执政经验与治国理政的青年工作中探索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发展历程,体现出创新性。二是论文关于近代青年运动文化自觉性的文化来源探究,尤其是分析了五四精神对于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影响,体现出创新性。三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理论特性研究具有创新性。四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价值意蕴研究具有创新性。五是分别从国家、社会、学校、个人四方面提出要努力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路径选择体现出了创新性。

杨洋[2](2021)在《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研究(1874-1949)》文中研究指明特殊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是时代文明进步的体现,是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保障残疾人权益平等,让残疾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重要举措。然而,在几千年的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社会对残疾人的教育关注十分有限,并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特殊教育。清末民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特殊教育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交融中产生,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调适和完善。基于对这一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背景审视、内容考察、影响因素分析与特点归结以及对发展历程的评析与启示思考的探讨与研究,为当代中国特殊教育的本土化发展累积经验、提供借鉴。论文以历史的角度,对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考察,从特殊教育各时期具体的内容入手,以全局和局部相结合的方式,描绘出这一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基本图景。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及比较研究法等,探索变迁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从中积累了何种经验,并对历史进程进行分析解读,以达到以史鉴今的目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清末特殊教育的滥觞与起步。主要探讨了自西学东渐伊始,社会有识之士对特殊教育的舆论宣传及教会特殊教育机构建立所经历的初期探索历程,具体包括特教师资培养、特殊教育课程体系建立与教学方法移植、学校的经费来源以及生源和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通过对清末特殊教育的初创历程进行描述,分析这一时期特殊教育的发展受哪些外界因素的影响,揭示其发展背后的推动力。第二章民初特殊教育的规范化发展。国家通过制定教育宗旨、划定特殊教育的行政管理来确立特殊教育在学制体系中的地位,对特殊学校的管理发挥着若隐若现的作用,特殊教育开始逐渐被纳入国家教育体系中。同时,特殊学校的办学实践有了新的起色,在特教师资培养、课程教学、经费来源等方面趋向正规学校发展,生源和学生就业也较原来有了较大变化。第三章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特殊教育发展的转型渐变。随着国家在政治上得到统一,教育行政也趋于稳定,政府除了制定特殊教育宗旨和对其进行教育行政管理划分外,开始加强对私立特殊学校的立案监管。同时,义务教育政策的完善,卫生教育、慈善救济政策的强化实施,对这一时期特殊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辅助推动作用。特殊教育的师资培养、课程设置、语言教学、办学经费等方面“中国化”的色彩愈益浓厚。第四章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特殊教育发展的挫折复兴期。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给本就薄弱的特殊教育事业重创一击,但在民族生存危机意识强烈的时代背景下,受过教育的残疾人接手开办特殊教育的重任,政府在保存和发展特殊教育方面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使特殊教育事业得以存续。战后,政府对特殊教育制定了相对完善的规划,但受政局动荡影响并未实施。不过,特殊教育在民间推动与政府引导的合力作用下,特教师资培养专业性逐渐增强,课程体系和教学实践日渐规范,经费来源也逐渐有了稳定的保障,特殊教育逐渐向制度化的方向迈进。第五章在对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历程梳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影响特殊教育发展的内外因素,来揭示其自身与所处环境的互动关系。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外在大环境的更迭所产生的影响,同时特殊教育自身功能的转换,人本价值的逐渐突显,以及适应本土发展的自我调整,也是促成其具有独特发展态势的关键因素。在多重因素的交互影响下,清末民国时期的特殊教育显现出了鲜明的特点,而这些特点也是这一时期的特殊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发展的重要时代标识,更有助于厘清特殊教育的发展思路。第六章从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中,辩证地评析特殊教育发展的经验和局限性,并以史为鉴,探索当前特殊教育发展的方向,即拓展特殊教育观念视角,社会融合与自主发展并举;加强特殊教育政策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体系建设;优化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师资专业化发展;丰富特殊教育课程教法内涵,把握借鉴与创新合理尺度;扩充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比例,凝聚多元力量均衡发展,这些经验可以为当下特殊教育体系的充实和完善提供借鉴和启示。

靳艺[3](2020)在《基于设计伦理的北京老城公共雕塑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公共雕塑对于表现城市精神和城市形象,体现城市文化特色,彰显城市魅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品质具有独特的价值。同时,公共雕塑作为传达社会理想和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对于培育大众高雅的审美趣味、提升大众审美教育也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有鉴于此,本文以北京老城室外公共空间中现存雕塑作品为研究对象,重点对“北京老城13片文化精华区”内的公共雕塑进行调研分析,综合运用多个相关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在文献爬梳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其审美价值和伦理功能,结合北京老城有机更新与保护相关实践,对其更新与设计、管理与保护提出可行性建议与策略。本文对北京老城公共空间现存的雕塑作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文献梳理和实地调研,同时基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中提出的13片文化精华区,对精华区室外空间中符合“公共雕塑”内涵特征的现存雕塑进行重点调研并进行分类统计。在掌握较为丰富的一手材料并深入挖掘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现存状况的基础上,对调研信息进行分析,较为系统地总结了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的审美价值和伦理功能,提出了一些保护策略,丰富了现阶段对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首先,本文从老城公共雕塑所具有的形式语言、主题表达、造型风格的演变三个方面,分析其所独具特色的审美价值,并得出相关结论:北京老城公共雕塑在形式语言表达上具有易于理解的具象写实性、情感提炼的意象式以及抽象概括的观念表达的特征;在主题表达方面具有历史叙事的纪念表达、时代记忆的民俗表达、人文关怀的感性表达以及丰富多元的社会表达的特征;在造型风格演变上,从开国后的纪念碑式雕塑演进为改革开放前的领袖与工农兵形象,再到改革开放后的多元化发展的审美特征。通过以上细部美学特征,表现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其次,本文提出了北京老城公共雕塑所应遵循的伦理设计原则,即公共性原则、教化性原则和生态性原则;从公共性功能、价值导向功能、隐形教化功能以及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功能四个方面,阐释了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独具的伦理功能。同时,本文提出,北京老城现有公共雕塑作品多强调视觉意义,而非伦理意义。并指出,北京老城现有公共雕塑在空间伦理方面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处理雕塑作品和城市空间装饰性之间的关系,以及自身伦理作用存在不足的问题。为北京老城公共雕塑设计的有机更新提供了理论支撑。最后,本文在对北京老城公共雕塑有机更新与保护相关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对老城公共雕塑更新与设计、管理与保护等方面提出了可行性策略和相关建议,以期未来老城公共雕塑符合北京城市文脉和场所精神,更多体现人文情怀,成为具有恒常性的高水准艺术作品。

张海玉[4](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弘扬五四精神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的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走向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是中华民族从灾难深渊走向民族复兴的重要转折点。在这场运动中孕育的五四精神是中华儿女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共同意识的凝练,是近代中国空前的思想解放大潮与时代发展相结合的历史结晶。五四精神集中展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追求进步的优良传统,反映了中国人民以一贯之的家国情怀和价值追求,有着丰厚的价值底蕴,一直发挥着“坚定理想信念、激发精神动力、强化使命担当”等重要作用。新时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承担着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继承五四光荣传统,弘扬五四精神,既是大学生精神接力的需要,又是大学生勇于承担历史使命的时代诉求。因此,新时代大学生弘扬五四精神研究对培养时代新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拓进取,争取更伟大的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方法指导下,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比较分析法来进行论述。首先,文章系统论述了五四精神形成的历史过程。在五四运动中形成的五四精神是激励和鼓舞一代代青年不断奋斗的力量源泉,而其内涵也在青年为完成时代使命的奋斗历程中逐渐丰富。其次,阐明了五四精神包含着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主要内容,凝练出五四精神实质并总结出五四精神的鲜明特征集中体现在先进性、民族性、革命性以及时代性四个方面,为下文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再次,在上文对五四精神进行整体论述的基础上,探讨了五四精神对新时代大学生的价值意蕴。作为推动社会不间断进步的鲜活力量,新时代大学生精力充沛,思想活跃,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最终要在他们身上实现。五四精神所凝结的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价值追求,为新时代大学生完成民族复兴时代使命提供了丰厚的精神养分和价值元素。在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价值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强化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将精神动力转化为实际行动,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态的发展,进而助推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保障伟大事业接力持续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意蕴。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焕发出更加鲜活的生命力,带来的各方面变化对大学生思想、行为产生了影响。在把握新时代发展实际和新时代大学生自身发展特点的基础上,论文最后从坚定理想信念,矢志民族复兴;强化责任担当,勇挑历史重担;张扬青春活力,练就过硬本领;提高自身素质,追求进步发展等四个方面来论述新时代大学生弘扬五四精神的策略,以期推动大学生对五四精神更好的弘扬。总之,根据新时代社会发展要求以及新时代大学生自身发展特点,通过研究新时代大学生弘扬五四精神,对新时代大学生从中汲取精神力量,自觉承担起为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不断将爱国情,报国志融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奋斗实践中有着重要意义。

白晓阳[5](2020)在《叶广芩家族题材小说研究》文中认为叶广芩的家族题材小说通过对家族日常生活的书写,展现了满清覆灭后旗人群体的生存境遇及世家子弟间的牵绊与隔阂,凭借其细腻的情感表达、丰富的满族文化意蕴以及浓郁的京味特色深受读者喜爱,在当今文坛有着重要价值。论文分为绪论、正文与结语三部分。绪论部分就叶广芩及其家族题材小说创作进行概述,整理与论文相关的研究综述,框定研究范畴。正文分三章,第一章“旗人世家的命运书写”,从日常生活、成员命运与世家解体三方面入手,发掘旗人生活与现实社会格格不入的浮华特质,探讨末世贵族逃无可逃的悲剧宿命,剖析贵胄之家的日暮途穷。第二章“家族故事的艺术呈现”,重点探析作者的叙事策略及风格特色。结合叙事学理论分析作品的“花瓣式”结构、情节散文化与多重视角。品味小说独具作者家族根源特色的京味风格,论述戏曲元素的融入对文本解读空间的扩充。第三章“家族书写的多重价值”,深入探究作品的文化价值、文学史价值与社会价值。小说深厚的文化内涵实现了对旗人文化的精到诠释;在平民主义偏向与贵族精神缺失的文学环境下,作者以其家世背景为依托,在作品中重拾并高扬了贵族精神;在对家族兴衰更替的叙写下,作者表达了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与思考。结语部分总结全文,指出叶广芩家族题材创作所存在的不足与局限,同时肯定了其创作价值及文学史意义。论文深入剖析了作品中展现的20世纪初旗人群体的整体风貌,旨在挖掘作品蕴含的情感意义、艺术魅力与多重价值,从而把握作家的创作初衷,发掘小说的人文价值与时代意义,为丰富新世纪以来中国当代家族题材小说的研究进行不懈探索。

王晓维[6](2020)在《《国家相册》对社会记忆的建构研究》文中提出时间的车轮从不停歇,无论何种经历也会在历史的长河中“转瞬即逝”,如何留住平凡而刻骨铭心的记忆?从古人的口头相传到文字记录,随着时代的变幻,记忆的载体也在悄然变化。于家庭而言,翻开相册可窥见成长,于国家而言,也需一个“国家相册”见证变迁。2016年9月,依托中国照片档案馆而打造的微纪录片《国家相册》正式上线,在1982年以来的1000多万照片中追寻历史的脚步,丈量记忆的曲线,结合三维特效为受众讲述鲜为人知的历史瞬间。本论文以微纪录片《国家相册》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对社会记忆的建构路径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该纪录片的多元价值,本论文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绪论主要阐述了研究背景,明确了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在社会层面,怀旧风潮、历史虚无主义以及歪曲历史现象层出不穷的背景下,如何塑造正确的历史观尤为重要,《国家相册》在如何客观生动地讲述历史方面值得借鉴;在行业层面,跨屏传播已是主流,如何更好的适应融媒体的传播方式,新华社在出品《国家相册》时可谓匠心独具。第一章首先分别阐述了社会记忆这一社会学理论以及微纪录片《国家相册》,并进一步探讨两者的关联。社会记忆从心理学“记忆”一词而来,经过社会学家的引进和论述,逐渐剥离了单纯的心理学概念,进行了跨学科传播和运用;《国家相册》将镜头聚焦不曾触及的历史,以微纪录片的形态建构国人共通的意义空间,成为个体记忆和国家记忆共舞的载体。第二章主要阐述《国家相册》对社会记忆的内容建构。主要从记忆的建构载体和建构的内容两个方面总体把握构该纪录片建构记忆的内容形态。载体实现了从静态照片到动态影像的形态转变,内容主要由四大主题合力演绎“中华民族的奋斗史”。第三章主要分析《国家相册》对社会记忆的符号建构,从语言符号、听觉符号、视觉符号出发,根据索绪尔的符号学理论,探析纪录片的符号语言在建构社会记忆方面发挥的作用。第四章主要解析《国家相册》建构社会记忆的叙事逻辑,主要从其人物聚焦、故事讲述、视角切入三个方面对纪录片的叙事技巧进行探析。第五章主要阐述《国家相册》建构社会记忆的多元价值。《国家相册》作为一档成功的微纪录片,在建构社会记忆的基础上具有极强的时代价值和行业价值,可为纪录片的创作提供宝贵经验。

王蕾[7](2020)在《文学内外的求索:韩少功创作思想的追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韩少功,作为新时期中国文坛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湖南作家,他凭借对现实人生的真切体验以及对文学创作地不断深入,通过近半个世纪的文化实践和审美反思,使自己的文学创作呈现出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思想内涵,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论文试图去解读韩少功文学创作思想的形成过程和价值追求,以及在具体的创作指向中把握他独特的精神世界。韩少功的精神世界丰富而深邃,这其中,鲁迅、沈从文以及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成为了韩少功创作思想形成的精神向导。因此,论文将通过上述几位作家与韩少功的精神联结,分别从韩少功的文化启蒙、文学寻根、文学思想建构的开放性与多样性等方面来进行阐释和论证,以深度剖析韩少功创作思想的追求。具体来说,韩少功创作思想的形成是在他坚持不懈的人文关怀、独辟蹊径的思维方式以及知行合一的文化实践之中完成的。因此,论文的四个章节也将从上述几个维度来进行展开。论文的第一章将主要分析韩少功创作思想的形成缘由。第一部分以韩少功人生历程中的四个主要阶段为时间纵轴,阐释韩少功创作思想形成的具体路径。韩少功丰富的人生体验以及文学创作过程中所面临的特定文化语境,既是他独特的创作心理和写作方式形成的重要来源,也是他创作思想形成的外部条件。第二部分将具体解读韩少功对公共知识分子身份的自我定位。第三部分将侧重分析韩少功创作思想形成的构成之源、主要内涵和突出特征。一方面他受“经世致用”、“敢为人先”湖湘文化的浸染,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坚守着公共知识分子的精神之责。另一方面,鲁迅、沈从文、米兰·昆德拉的文学理论对韩少功创作思想的形成也起到了关键性的精神导向作用。第二章到第四章将对韩少功创作思想的“构成之源”及价值追求的具体表现作详细的论述。第二章将集中论证韩少功在鲁迅精神指引下文化“启蒙”意识的自觉形成。本章的第一节将鲁迅生存意义上的价值选择“火与剑”式的激烈批判与韩少功“中和”式的坚持与抵抗进行比较,分别从不同的历史语境中阐释他们对自我文化身份的认同及价值立场的坚守。第二节将对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和韩少功笔下知识青年的人生轨迹和前途命运进行关注,试图去审视不同时代背景下知识群体生存境遇的异同。章节的最后,对鲁迅与韩少功在文化“启蒙”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方式进行比较,将“国民性”批判作为鲁迅与韩少功的精神联结,重点突出韩少功对鲁迅现实主义批判精神的继承与开拓。第三章将“寻根”作为本章的论述基点。沈从文对“生命优根”的执着追寻,对韩少功的文学“寻根”起到了重要的指引作用。第一节将对“寻根”母题进行简要探析,解读传统寻根视域下“优根”与“劣根”之选所产生的不同文化意义,并分析“寻根”视域下湖湘文化与巫楚文化的联系与区别。第二节与第三节将分别论述沈从文的“乡下人”寻根与韩少功的“外乡人”寻根,在比较他们各具特色的“寻根”路径中,重点分析韩少功新时期文学“寻根”所产生的时代意义。第四章将重点分析韩少功在米兰·昆德拉小说理论指引下个人创作思想的建构以及具体表达。八十年代中期,韩少功译介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作品《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至中国内地并引起强烈反响,韩少功本人也深受昆德拉创作思想的影响。从对“存在”的找寻、文体试验的践履,到拒绝“媚俗”坚守住公共知识分子应有的价值立场……韩少功在政治与文学的复杂关系中一次次智慧地完成生命的独行之路,“倔强”地守候一份人文知识分子的“初心”。总之,本论文意在超越以往有关韩少功研究的单一路径和思维范式,主要采用综合归纳与比较分析、微观研究与宏观阐述结合一体的方法,对韩少功的文学实践和创作思想的价值追求做全面的阐释与解读,并以此为基点,借以能够拓宽学界对韩少功研究的路径。如此,或许能够获得更多的学术空间和理论启示。

张明[8](2020)在《论刘震云小说的世情书写》文中研究说明刘震云作为当代文坛的重要作家,从短篇小说《塔铺》开始便一直笔耕不辍的进行文学创作活动,以其独特的艺术方式去把握和体认世界。长篇代表作有“故乡”系列三部曲、《一腔废话》、《我叫刘跃进》、《我不是潘金莲》以及新作《吃瓜时代的儿女们》等,其中《一句顶一万句》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刘震云的小说采用新写实的笔触去刻画现实生活中的悲喜,以冷静的审视达到黑色幽默般的批判、嘲讽甚至戏谑。与此同时,能够将“世情”传统和现代人对生命意义的寻找两相结合,以此来予以观照和补足,一种莫名的共情感让人油然而生。刘震云用小说创作的实践有意无意的与中国的文学传统仍然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乃至某种程度的呼应。该论文以刘震云的主要代表作品为研究对象,主要依靠文本细读、理论探究等方法进行研究,力图从多变且发展的世情呈现样态、独特的地域文化与世情融合及继承与超越的世情新面貌三个方面对其小说中的世情书写作全方位、多角度、系统性的研究。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分别为研究现状的综述、选题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及世情小说的内涵界定四个方面。第一章根据刘震云小说中对世态人情的不同世相表现,将他笔下的世情书写按照文本主题呈现大体划分为:两性婚恋世间男女、寻常人世俗人生、知识分子世态炎凉三个层面,细读其每个阶段的世情体现及嬗变的内在联系轨迹。在每一阶段的世态人情的研究中,具体分析那些生存时期的世俗题材与人物。第二章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系统性的研究刘震云世情书写中的世风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勾连关系,主要是从中原文化和世情文化反映两方面来进行。中原文化方面,主要分析了其所生存的故乡所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童年记忆的影响;世情文化反映方面,从其语言、风俗人情、叙述节奏和气质等方面展开。第三章主要是先对刘震云小说的世情书写缘由进行分析,并且将采用对比探究法,具体分析刘震云的世情书写对传统世情小说的继承与超越,从而更好、更完整的重新界定其在文学史上的价值与意义,主要是就其作品自身所显现出来的日常生活新场域下的文化反思和所在当代文坛的地位而言的。结语则对本论文的刘震云小说的世情书写的研究进行成就与不足两方面的总结,并结合当下语境展望未来。

任帅帅[9](2020)在《新时代“五四”精神的传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五四运动恰似中国在经历漫漫寒冬后爆发的第一声响彻云霄的春雷,唤醒了社会各界人民,也为迷茫的中国指明了前途和方向。五四运动已逾百载,“五四”不单单是一个时代的开始,更是一种精神的创造。“五四”一词已经成为新生、奋斗、进步的代名词,成为青年奋发向上的代表符号,“五四”精神经过百年的传承愈显其伟大,在中国革命史上熠熠生辉。五四运动是革新传统、走向现代的转折点,“五四”精神是五四时代的气息与民族精神相融合的产物。在新时代背景下,研究对“五四”精神的传承,有助于以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五四运动,促进“五四”精神对接新时代的国情,焕发出更大的启蒙价值。本文共五章。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论述关于本文的选题目的和意义,评述国内外的研究动态,整理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点明文章的创新之处。第二章从全球化的视野下全面梳理五四运动产生的国际国内背景、参加运动各阶层的心理与现实状态、运动的主要成果和历史意义,在当时语境下分析运动所产生的四大精神内核。第三章围绕四大精神内核阐发“五四”精神在新时代的价值,即爱国主义的弘扬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进步精神与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民主精神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完善、科学精神与全民崇尚科学氛围的培育。第四章结合中国新旧文化的交替阐述传承“五四”精神的原因。“五四”精神中民主与科学的核心价值引领中国文化的更新迭代,对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培植、青年核心价值观的塑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鼓舞都具有重要作用。另外结合当前中国所面临一系列任务和挑战,分析继续发挥“五四”精神启蒙作用的必要性,从夺取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应对国内外的风险与挑战、把握历史脉络和传承历史使命方面来论述。第五章阐述“五四”精神的弘扬和传承路径,主要从传承机制的构建、传承媒介的扩展与优化、传承主体的培育三个维度分析。新时代青年需要有效传承“五四”精神,让“五四”精神因时而变、因势而新,与时代同行,在追逐自身理想的同时,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贡献能量和价值,将时代命运与青年责任紧紧结合。

李玉蝶[10](2020)在《大白兔品牌跨界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历经百年沧桑,中华老字号品牌所面临的市场环境不断变换,而今天,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和日益数字化、社会化的网络营销传播趋势,老字号品牌又该如何转型升级?跨界营销是近年来老字号品牌摸索出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品牌年轻化营销方式,借着“国潮”的东风,中华老字号糖果品牌大白兔频频使用跨界营销策略,尤其是2019年的五个跨界合作获得消费者热烈讨论,了解大白兔品牌跨界营销策略和存在的问题风险,对老字号品牌跨界营销乃至品牌年轻化有一定的示范和启示作用。本文以大白兔品牌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深度访谈法,并结合案例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将质性的访谈和文献分析与量化的内容分析相结合,洞察大白兔品牌跨界营销中的风险、不足、问题和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策略调适,为大白兔品牌传播提出策略性建议,补充了老字号品牌跨界营销领域的研究。本文首先采用文献分析法分析了大白兔品牌的市场环境、跨界营销对大白兔品牌的适用性以及大白兔跨界营销活动的现状。其次,通过营销专业人员的深度访谈和消费者评论内容分析数据,总结归纳大白兔在跨界营销中暴露出的问题及不足,包括产品品质影响品牌价值、辐射的目标消费者群局限、频繁怀旧消耗品牌资产、缺乏与消费者互动交流。结合文献资料分析,归纳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包括合作品牌的选择、渠道运营不力、跨界创新不足、品牌线上传播乏力。最后,针对大白兔跨界营销的问题提出策略性调适:一、精选合作品牌,提升产品体验;二、重视电商渠道,累积数据资产,发掘场景价值;三、转换跨界方式,持续挖掘创新品牌文化;四、重视社会化媒体运营,加强消费者互动沟通。通过大白兔品牌的跨界营销研究,启示老字号品牌施行跨界营销不仅要注重策略:精选合适的跨界合作品牌、严控产品品质服务以及创新跨界方式等,还需要深化自己的销售渠道、传播渠道等品牌“基础设施”建设,以承接跨界营销带来的资源累积,实现正向循环。

二、武汉:百年沧桑 世纪情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武汉:百年沧桑 世纪情怀(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概念与来源
    2.1 相关概念辨析
        2.1.1 青年与青年观的基本内涵
        2.1.2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基本内涵
        2.1.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基本内涵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青年观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观
        2.2.2 列宁的青年观
    2.3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
        2.3.1 毛泽东的青年观
        2.3.2 邓小平的青年观
        2.3.3 江泽民的青年观
        2.3.4 胡锦涛的青年观
    2.4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文化根基
        2.4.1 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
        2.4.2 来源于近代青年运动的文化自觉
第3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形成背景与发展历程
    3.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形成背景
        3.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国情召唤
        3.1.2 国际范围争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的世情需求
        3.1.3 新时代需要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
        3.1.4 当前中国青年发展的滞后性
        3.1.5 新时代青年展现新特征
    3.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发展历程
        3.2.1 孕育阶段
        3.2.2 萌芽阶段
        3.2.3 探索阶段
        3.2.4 形成和发展阶段
第4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主要内容
    4.1 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地位与作用
        4.1.1 新时代中国青年是党和国家的未来与希望
        4.1.2 新时代中国青年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与先锋力量
        4.1.3 新时代中国青年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力量
        4.1.4 新时代中国青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力量
    4.2 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4.2.1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4.2.2 树立远大理想、永葆爱国情怀
        4.2.3 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
        4.2.4 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
    4.3 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教育与培养
        4.3.1 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
        4.3.2 以理想信念教育激发青年
        4.3.3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青年
        4.3.4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涵养青年
        4.3.5 以综合素质教育实现青年全面发展
    4.4 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组织与领导
        4.4.1 新时代加强党对青年工作的领导权
        4.4.2 新时代共青团改革再出发
        4.4.3 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4.4.4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4.4.5 巩固与扩大青年群众基础
        4.4.6 强“三性”去“四化”
第5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理论特征
    5.1 时代性和民族性的统一
        5.1.1 培养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5.1.2 以中国精神为内在推动力
        5.1.3 继承与弘扬优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5.2 政治性和战略性的统一
        5.2.1 提出“党管青年”原则
        5.2.2 青年人才的重视与培养
        5.2.3 青年干部的培养与任用
        5.2.4 提出“青年首先要发展”战略
    5.3 实践性和规律性的统一
        5.3.1 做知行合一的新时代青年
        5.3.2 加强青年对外学习与交流
        5.3.3 围绕青年特点开展青年工作
第6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价值意蕴
    6.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理论价值
        6.1.1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新时代延伸
        6.1.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6.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实践价值
        6.2.1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树立了时代自信
        6.2.2 为新时代青年发展指明了方向
        6.2.3 是新时代做好青年工作的行动指南
第7章 努力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
    7.1 举国家之力
        7.1.1 落实“青年首先要发展”战略
        7.1.2 党和政府要做青年知心人、热心人、引路人
        7.1.3 增强团对青年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服务能力
    7.2 聚社会合力
        7.2.1 统筹社会各方资源协同共育青年
        7.2.2 家庭要帮助青年系好“第一粒扣子”
        7.2.3 加强网络空间治理促进青年健康发展
    7.3 提升高校育人水平
        7.3.1 高校要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
        7.3.2 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7.3.3 建立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7.4 践个人之行
        7.4.1 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7.4.2 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
        7.4.3 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攻读成果
致谢

(2)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研究(1874-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的问题
    三、文献综述
    四、相关概念界定
    五、研究的价值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七、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清末特殊教育的滥觞与起步(1874—1911)
    一、清末特殊教育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动荡政局为开办特殊教育提供宽松土壤
        (二)西学东渐的文化传播为特殊教育的产生创造条件
        (三)新教育发展为特殊教育移植创设宽容氛围
    二、清末特殊教育的嚆矢
        (一)清末特殊教育的舆论宣传
        (二)教会特殊教育机构的兴起
    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启蒙
        (一)盲教育师资培养的肇始
        (二)聋哑教育师资培养的肇始
    四、特殊教育培养目标与课程教学的初步探索
        (一)确立“识字明道”的培养目标
        (二)尊西仿新的课程体系初具
        (三)教学方法的移植与改进
    五、特殊教育经费对西国的依附
        (一)教会慈善人士的联合募捐
        (二)国内教会组织的支持资助
    六、特殊学校生源就业与发展规模
        (一)学校生源及就业情况
        (二)教会办学的零星尝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民国初期特殊教育的规范化发展(1912-1926)
    一、民初特殊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
        (一)军权至上的政局导致特殊教育发展边缘化
        (二)城市社会变动改变残疾人的救助观念
        (三)教育热潮迭起为特殊教育发展创设民主氛围
    二、民初特殊教育政策的形成与确立
        (一)民初特殊教育宗旨的流变
        (二)特殊教育行政管理体系的初定
        (三)特殊学校确立地位与规范管理
    三、特殊教育师资来源的自给自足
        (一)特殊学校毕业生扩充师资队伍
        (二)特殊学校附设短期师资训练班
    四、特殊教育培养目标变革与课程教学完善
        (一)确立“塑造独立国民”的培养目标
        (二)课程内容的丰富充实
        (三)语言教学方法的改进与调试
        (四)上海盲童学校的个案考察
    五、广源众筹的多渠道经费来源
        (一)特殊学校的外源性筹资
        (二)特殊学校的内源性筹资
    六、特殊学校生源就业与发展规模
        (一)学校生源及就业情况
        (二)教会办学增加,国人积极仿办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特殊教育的“中国化”渐变(1927-1936)
    一、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
        (一)教育行政渐趋稳定与教育秩序规范
        (二)国内预防残疾意识逐渐增强
        (三)儿童学研究的发展促使国人关注残疾儿童
    二、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特殊教育政策的调整与发展
        (一)特殊教育宗旨的核心确立
        (二)特殊教育行政管理体系的调整
        (三)私立特殊学校的管理权过渡
        (四)特殊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变通政策
        (五)卫生教育与慈善救济的强化实施
    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体系的初步形成
        (一)确立职业性与师范性相结合的培养目标
        (二)注重专业知识技能的课程设置
        (三)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经验积累
    四、特殊教育培养目标革新与课程教学的本土探索
        (一)确立“盲哑教育职业化”培养目标
        (二)课程内容的宗教性弱化
        (三)国人对语言教学的尝试与突破
    五、西方母国经费来源缩减
        (一)国内捐款与政府补助增加
        (二)制定学费标准,补充学校经费
    六、特殊学校生源就业与发展规模
        (一)学校生源及就业情况
        (二)教会与国人办学数量的此消彼长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特殊教育发展的挫折复兴(1937-1949)
    一、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
        (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致使特殊教育重心南移
        (二)特殊教育专业组织的兴起助力
        (三)战后中国经济崩溃导致特殊教育生存举步维艰
    二、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特殊教育政策的规划与完善
        (一)战时特殊教育政策的应时调整
        (二)战后特殊教育政策的完善性规划
    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专业性增强
        (一)专业性与师范性相结合的培养目标
        (二)注重系统理论学习的课程设置
        (三)延聘专业教师开展培训
        (四)战后拟定专业师资培养方案
    四、特殊教育办学目标与课程教学体系的日趋完善
        (一)确立“培养社会有用公民”的培养目标
        (二)课程内容的规范设置
        (三)特色教学法的形成
    五、经费来源渐趋稳定
        (一)社团组织的经费补助
        (二)政府经费投入渐增
    六、特殊学校生源就业与发展规模
        (一)学校生源及就业情况
        (二)学校数量扩充,残疾人渐成办学主体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及特点
    一、特殊教育发展的外生性影响因素
        (一)政权更替与国家权力触角的延伸
        (二)资本主义经济成分的新生与生产力的客观需求
        (三)中西方文化碰撞交融的强势推进
    二、特殊教育发展的内生性影响因素
        (一)特殊教育自身的功能转换
        (二)特殊教育的人本价值逐渐突显
        (三)适应本土发展的自我调整
    三、特殊教育发展的特点归结
        (一)教育观念由“养”到“教”不断明晰
        (二)教育监管由“放”到“收”的集权化
        (三)特教师资培养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四)课程教学体系杂糅走向融合的本土化适应
        (五)经费来源由单一走向多元的开放化集资模式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评析与启示
    一、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经验
        (一)特殊教育本质功能的表达与强化
        (二)政府主权意识觉醒加强特殊教育整顿规范
        (三)特教师资培养体系的形成与教学经验积累
        (四)西式课程与教学方法的植入与改造
        (五)多方支援加强特殊教育根基巩固
    二、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困境
        (一)角色定位摇摆不定,教育观念难转变
        (二)政策法规零散不健全影响特殊教育规范管理
        (三)师资培养体系欠缺阻碍教学工作进展
        (四)课程教学过度依赖制约特殊教育独立发展
        (五)经费支出基础薄弱导致特殊教育发展缓慢
    三、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当代启示
        (一)拓展融合教育观念视角,社会融合与自主发展并举
        (二)加强特殊教育政策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体系建设
        (三)优化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师资专业化发展
        (四)丰富特殊教育课程教法内涵,把握借鉴与创新合理尺度
        (五)扩充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比例,凝聚多元力量均衡发展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基于设计伦理的北京老城公共雕塑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3.1 概念界定
        1.3.2 研究对象及内容
    1.4 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思路及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文章结构及提纲
    1.7 本章小结
第2章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现状调研
    2.1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发展概况
    2.2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实地调研及统计分析
        2.2.1 调研范围的界定
        2.2.2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分布概况
        2.2.3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特征归类及统计情况
        2.2.4 调研结果汇总与分析
    2.3 调研结果问题分析
        2.3.1 空间分布不均,布局缺乏灵活性
        2.3.2 雕塑主题较为单一与趋同
        2.3.3 公共雕塑蕴含的审美和伦理价值尚需强化
        2.3.4 宣传不到位,价值被忽视
        2.3.5 公共雕塑缺乏系统的保护管理机制
    2.4 北京老城区与中心城区室外空间公共雕塑案例对比与分析
        2.4.1 案例选择
        2.4.2 老城传统街区公共雕塑
        2.4.3 公共雕塑对中心城区的空间的再利用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艺术的审美价值
    3.1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的形式语言
        3.1.1 易于理解的具象写实性语言
        3.1.2 情感提炼的意象式语言
        3.1.3 抽象叙事的观念表达
    3.2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的主题表达
        3.2.1 历史叙事的纪念表达
        3.2.2 时代记忆的民俗表达
        3.2.3 人文关怀的感性表达
        3.2.4 丰富多元的社会表达
    3.3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造型风格的演变
        3.3.1 建国后的纪念碑式雕塑
        3.3.2 改革开放前的领袖与工农兵形象
        3.3.3 改革开放后的多元化发展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设计的伦理原则与伦理功能
    4.1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设计的伦理原则
        4.1.1 公共性原则
        4.1.2 教化性原则
        4.1.3 生态性原则
        4.1.4 文脉传承原则
    4.2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的伦理功能
        4.2.1 公共性功能
        4.2.2 价值导向功能
        4.2.3 隐性教化功能
        4.2.4 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功能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的有机更新与保护策略
    5.1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现状调研与问题分析
        5.1.1 调研问卷对象的基本情况
        5.1.2 公众对公共雕塑的接受情况
        5.1.3 公众对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的设置需求
        5.1.4 公众对北京老城公共雕塑价值体现的直观感受
        5.1.5 公众对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的互动情况
        5.1.6 公众对北京老城印象深刻的公共雕塑
        5.1.7 公众对北京老城印象深刻的公共雕塑的直观评价
    5.2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设计更新策略
        5.2.1 公共雕塑应与所属空间属性相契合
        5.2.2 公共雕塑应有效传达意义
        5.2.3 公共雕塑管理应遵循有机更新原则
    5.3 设计伦理视角下北京老城公共雕塑设计策略
        5.3.1 雕塑家的职业伦理
        5.3.2 雕塑作品的未来责任
    5.4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保护与管理的相关建议
        5.4.1 健全保护体制
        5.4.2 建构老城公共雕塑档案库
        5.4.3 监控雕塑作品的可持续性效应
        5.4.4 加强社会公德教育
        5.4.5 发挥市民志愿者团体的作用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致谢

(4)新时代大学生弘扬五四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以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五四精神的形成与发展
    一、五四精神的产生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二)五四精神的提出
    二、五四精神的发展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三)改革开放时期
        (四)新时代以来
第二章 五四精神的主要内容和鲜明特征
    一、五四精神的内容
        (一)爱国是五四精神的灵魂精髓
        (二)民主是五四精神的力量基石
        (三)科学是五四精神的理论牵引
        (四)进步是五四精神的价值取向
    二、五四精神的实质
    三、五四精神的特征
        (一)先进性
        (二)民族性
        (三)革命性
        (四)时代性
第三章 新时代大学生弘扬五四精神的价值意蕴
    一、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价值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
    二、强化大学生历史使命感,助推民族伟大复兴进程
    三、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保障伟大事业接力持续
第四章 新时代大学生弘扬五四精神的策略
    一、坚定理想信念,矢志民族复兴
        (一)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
        (二)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
    二、强化责任担当,勇挑历史重担
        (一)自我责任担当
        (二)家庭责任担当
        (三)社会责任担当
    三、张扬青春活力,练就过硬本领
        (一)不断加强学习
        (二)积极投身实践
    四、提高自身素质,追求进步发展
        (一)加强道德修养
        (二)培养创新意识
        (三)扩展国际视野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叶广芩家族题材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叶广芩及其家族题材小说创作
    二、叶广芩家族题材小说研究综述
    三、论文研究范畴与选题价值
第一章 旗人世家的命运书写
    第一节 见微知着:日常生活的浮华特质
        一、审美化的物质生活
        二、戏剧化的精神生活
    第二节 殊途同归:世家成员的命运轨迹
        一、冲破束缚的反叛者
        二、审时度势的顺应者
        三、偏安一隅的守拙者
    第三节 日暮途穷:贵胄之家的解体没落
        一、动荡历史的打击
        二、腐朽文化的自戕
        三、异质文化的侵入
第二章 家族故事的艺术呈现
    第一节 叙事策略建构家族往事
        一、“花瓣式结构”
        二、散文化情节
        三、多重视角
    第二节 浓烈“京味”唤醒家族记忆
        一、旗人视域下的故都北京
        二、京城之外的思乡苦旅
        三、雅俗并呈的京味语言
    第三节 戏曲元素演绎家族逸闻
        一、戏曲行当同构人物形象
        二、戏曲预叙揭示世家子弟宿命
        三、戏曲情节扩展小说内涵
第三章 家族书写的多重价值
    第一节 文化价值:旗人文化的精到诠释
        一、礼仪文化:有意味的形式
        二、戏曲文化:多彩的生活艺术
        三、建筑文化:实体化的故园记忆
    第二节 文学史价值:贵族精神的高扬
        一、重拾贵族身份
        二、高雅的精神载体
        三、贵族精神的个人化重塑
    第三节 社会价值:兴衰更替下的现实思考
        一、对物欲异化人性的揭示
        二、对家族文化式微的反思
        三、对“同质化”现象的批判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国家相册》对社会记忆的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社会背景
        (二)行业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
第一章 《国家相册》与社会记忆概念综述
    1.1 微纪录片《国家相册》介绍
        1.1.1 微纪录片
        1.1.2 《国家相册》
    1.2 何为“社会记忆”
    1.3 文献综述
        1.3.1 有关《国家相册》的研究综述
        1.3.2 对社会记忆的研究综述
第二章 《国家相册》对社会记忆的内容建构
    2.1 建构记忆的载体—老照片与纪录片
    2.2 呈现的记忆内容—历史事实
        2.2.1 个人与国家:英雄儿女的奉献史
        2.2.2 战争与和平:中华民族的苦难史
        2.2.3 继承与发扬:璀璨文化的传承史
        2.2.4 单调与多彩:中国社会的发展史
第三章 《国家相册》建构社会记忆的符号呈现
    3.1 语言符号:故事讲述和记忆激活的依托
        3.1.1 解说词——口语和诗意化表达
        3.1.2 标题——高度凝练下的意象表达
    3.2 听觉符号:气氛营造和情感推进的保障
        3.2.1 音乐渲染氛围
        3.2.2 人声推进情感
    3.3 视觉符号:仪式操演和场景再现的载体
        3.3.1 仪式感片头营造记忆情境
        3.3.2 虚实画面模拟记忆场域
        3.3.3 屏幕文字丰富记忆内容
第四章 《国家相册》建构社会记忆的叙事逻辑
    4.1 人物聚焦:小人物展现大情怀
        4.1.1 技术加持——静态与动态结合
        4.1.2 人物选择——个体与群像交叉
    4.2 故事讲述:小故事呈现大时代
        4.2.1 悬念设置推进故事情节
        4.2.2 陌生化叙事拓展记忆边界
        4.2.3 细节刻画定位情感点
    4.3 视角切入:小切口讲述大历史
        4.3.1 碎片化记忆的重组
        4.3.2 记忆符号的意义再赋予
第五章 《国家相册》建构社会记忆的多元价值
    5.1 建构社会记忆的时代价值
        5.1.1 精神引领:讴歌“刚健”的人格力量
        5.1.2 规约当下:族群教训和经验的现实关照
        5.1.3 凝聚共识:“我们”身份建构和国家认同
    5.2 《国家相册》成功实践的行业价值
        5.2.1 内容技术相融合,拓展创作思路
        5.2.2 大屏小屏全覆盖,打造传播矩阵
        5.2.3 线上线下同联动,深耕品牌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文学内外的求索:韩少功创作思想的追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价值
第一章 韩少功创作思想的形成及知识分子身份的定位
    第一节 韩少功创作思想的形成路径
        一、走向文学:启蒙、困惑与寻找
        二、南下海岛:寻找“自由”
        三、回归自然:进步的回退
        四、“知青”岁月的回望:记忆的价值
    第二节 韩少功知识分子身份的定位
        一、从“士”到“现代知识分子”
        二、韩少功:公共知识分子的身份定位
    第三节 韩少功创作思想的构成之源及其内涵、特征
        一、韩少功创作思想的构成之源
        二、韩少功创作思想的内涵:仍有人仰望星空
        三、韩少功创作思想的精神特质:不确定性和实践性
第二章 困乏时代下的文化“启蒙”
    第一节 鲁迅与韩少功的价值立场比较
        一、鲁迅:一个“异数”的存在
        二、韩少功:坚持与抵抗
        三、“在”而“无所属”之下的价值抉择
    第二节 对知识分子/知识青年命运的关注与审视
        一、从“呐喊”到“彷徨”的知识分子
        二、从“日夜书”到“修改过程”的知识青年
        三、特殊历史语境下对知识群体命运流转的审视与思索
    第三节 “破”与“立”之间的文化探索
        一、鲁迅的“摧毁”与“重塑”
        二、韩少功的“反思”与“重构”
        三、“摧毁-重塑”与“反思-重构”中的文化探寻
    第四节 困乏时代的沉思者
        一、“国民劣根性”书写下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
        二、韩少功对“审美化人生信仰”的开拓
第三章 回返路径中的“寻根”之思
    第一节 “寻根”母题的透视
        一、“寻根”母题探析
        二、“寻根”视域下的巫楚文化
    第二节 沈从文:“乡下人”的回望
        一、自我寻找之路——巫楚文化浸染的“乡下人”
        二、故土难舍之沈从文的“精神还乡”
        三、人类远景的凝眸之“自为生命”的坚守
    第三节 韩少功:“外乡人”的回溯
        一、回返路径中的“外乡人”
        二、对“初心”的回溯之“实践还乡”
        三、东方文化的寻找与重造
    第四节 “敢为人先”的寻根之思
        一、“乡下人的实践还乡”与“外乡人的精神还乡”
        二、韩少功:敢为人先的寻根人
第四章 “遇见”昆德拉:思想构建的开放性和多样性
    第一节 诗与思:存在视野下的沉思
        一、叩问存在
        二、语言“勘探”下的存在
        三、诗意栖居背后的“存在”
    第二节 诗与史:文学的“泛政治化”基色
        一、“政治”与“泛政治化”意识的指向
        二、文学与政治的“相遇”
        三、“泛政治化”记忆的书写
    第三节 、拒绝“媚俗”的价值立场表达
        一、何谓“媚俗”?
        二、韩少功对“媚俗”的拒绝及实践表达
        三、“不确定性智慧”下的“出世之心”与“入世之事”
余论(兼结语) 一个独行的智者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8)论刘震云小说的世情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刘震云小说中的世情呈现
    第一节 世间男女:感情纠葛
    第二节 世俗人生:寻常景观
    第三节 世态炎凉:官场色相
第二章 刘震云小说中的世情与地域文化
    第一节 中原地域文化视阈中的刘震云
    第二节 世情小说中的河南延津风貌
第三章 刘震云小说世情书写的缘起与文学意义
    第一节 世情缘起
    第二节 世情传统的继承与转化
    第三节 世情书写的文学史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9)新时代“五四”精神的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目的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2 “五四”精神的产生与内涵
    2.1 五四运动的产生和发展
        2.1.1 全球史视野下的五四运动
        2.1.2 五四运动参加主体的多元性
        2.1.3 五四运动的成果与历史意义
    2.2 “五四”精神的内涵诠释
        2.2.1 “爱国”是“五四”精神的本质属性
        2.2.2 “进步”是“五四”精神的青春本色
        2.2.3 “民主”是“五四”精神的价值根基
        2.2.4 “科学”是“五四”精神的时代主题
3 “五四”精神的时代价值
    3.1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2 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持续改革开放和落实创新发展战略
    3.3 以民主精神为动力引擎,进一步完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4 崇尚科学与理性,培育全民科学精神
4 新时代“五四”精神传承的原因及必要性
    4.1 新时代“五四”精神传承的原因
        4.1.1 “五四”精神是文化自信的源泉
        4.1.2 “五四”精神引领当代青年核心价值观
        4.1.3 “五四”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动力
    4.2 新时代“五四”精神传承的必要性
        4.2.1 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需要传承“五四”精神
        4.2.2 应对国内外风险与挑战需要传承“五四”精神
        4.2.3 把握历史脉络、认清历史使命需要传承“五四”精神
5 新时代弘扬和传承“五四”精神的路径探索
    5.1 构建“五四”精神传承的制度体系,健全机制保障
        5.1.1 加强顶层设计,构建融入机制
        5.1.2 依托思政课堂,把握精神实质
    5.2 创新与完善“五四”精神传承的新载体与新渠道
        5.2.1 引导网络舆论,营造良好环境
        5.2.2 植根传统节日,创新学习形式
        5.2.3 搭建教育平台,拓展实践基地
    5.3 发挥青年的主体性作用,优化传承的原则与方法
        5.3.1 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5.3.2 树立远大理想,坚持脚踏实地
        5.3.3 自觉明德修行,修炼高尚品格
        5.3.4 投身社会实践,锤炼实战本领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大白兔品牌跨界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跨界营销概念界定
        1.2.1 跨界营销的定义
        1.2.2 跨界营销与相似概念的区分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跨界营销研究现状
        1.3.2 国内跨界营销研究现状
        1.3.3 跨界营销研究评述
    1.4 理论基础
        1.4.1 品牌资产理论
        1.4.2 4P和4I营销理论
    1.5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创新点
2 大白兔品牌跨界营销的市场环境与现状
    2.1 大白兔品牌面临的市场环境
        2.1.1 企业竞争升级
        2.1.2 品牌面临老化
        2.1.3 网络营销新变化
    2.2 跨界营销对大白兔品牌的适用性
        2.2.1 跨界延伸,探索新领域新需求
        2.2.2 形象重塑,老字号也要年轻化
        2.2.3 求新求变,顺应网络营销趋势
    2.3 大白兔品牌跨界营销现状
        2.3.1 营销目标分析
        2.3.2 跨界方式分析
        2.3.3 渠道传播分析
3 大白兔品牌跨界营销存在的问题
    3.1 产品品质影响品牌价值
    3.2 辐射的目标消费群局限
        3.2.1 产品消费群体较窄
        3.2.2 辐射地域范围有限
    3.3 频繁怀旧消耗品牌资产
        3.3.1 跨界对产品引流不足
        3.3.2 频繁怀旧消耗消费者情感
        3.3.3 品牌IP仍需创新建设
    3.4 缺乏与消费者的互动交流
        3.4.1 自身品牌宣传缺位
        3.4.2 顾客行为融入感不强
4 造成大白兔品牌跨界营销问题的原因
    4.1 合作品牌的选择
        4.1.1 品牌定位关乎产品品质
        4.1.2 品牌决定消费群体范围
    4.2 渠道运营不力
        4.2.1 线下快闪店成本高
        4.2.2 线上渠道建设落后
    4.3 跨界创新不足
        4.3.1 跨界方式单一
        4.3.2 品牌内涵挖掘较浅
    4.4 品牌线上传播乏力
        4.4.1 品牌社交媒体运营不力
        4.4.2 消费者互动交流少
5 大白兔品牌跨界营销策略优化
    5.1 严控产品体验
        5.1.1 精选合作品牌
        5.1.2 提升产品体验
    5.2 重视电商发掘场景
        5.2.1 电商累积数据资产
        5.2.2 多场景触达消费者
    5.3 持续创新品牌文化
        5.3.1 转换跨界方式
        5.3.2 从怀旧到创新
        5.3.3 改造品牌IP形象
    5.4 强化消费者互动沟通
        5.4.1 加强社会化媒体运营
        5.4.2 强化消费者互动体验
6 结语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访谈提纲
致谢

四、武汉:百年沧桑 世纪情怀(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研究[D]. 马跃. 吉林大学, 2021(01)
  • [2]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研究(1874-1949)[D]. 杨洋.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基于设计伦理的北京老城公共雕塑艺术研究[D]. 靳艺.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4]新时代大学生弘扬五四精神研究[D]. 张海玉. 河南大学, 2020(02)
  • [5]叶广芩家族题材小说研究[D]. 白晓阳. 江南大学, 2020(01)
  • [6]《国家相册》对社会记忆的建构研究[D]. 王晓维. 河北大学, 2020(08)
  • [7]文学内外的求索:韩少功创作思想的追求[D]. 王蕾.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论刘震云小说的世情书写[D]. 张明.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9]新时代“五四”精神的传承研究[D]. 任帅帅.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10]大白兔品牌跨界营销策略研究[D]. 李玉蝶. 武汉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武汉:百年沧桑,百年情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