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行为规范建设中的障碍因素分析

网络行为规范建设中的障碍因素分析

一、网络行为规范建设的障碍因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孙征[1](2021)在《大学生特质愤怒对网络欺负行为的影响 ——攻击规范信念和感知匿名性的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主要探讨特质愤怒对于大学生网络欺负行为的影响,以及攻击规范信念和感知匿名性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本研究共选取黑龙江省四所高校共700名大学生被试,采用《特质愤怒量表中文修订版》、《网络欺负调查问卷》、《攻击规范信念量表》和《感知匿名性量表》进行施测,研究结果表明:(1)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大学生特质愤怒及其两维度不存在性别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大学生特质愤怒具有显着的专业差异,艺体类得分显着高于文科类和理科类;以生源地、年级和独生的多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大学生特质愤怒的年级主效应显着,大三大四得分高于大一大二。(2)大学生每日网络使用时间在6小时以上的有450人(55.6%),超过被试人数的一半,并且大学生网络使用时间长的网络欺负水平显着高于网络使用时间短的学生。有190人(29.7%)报告在小学、初中和高中期间至少在一个学段内经历过传统欺负,并且受过传统欺负的大学生的网络欺负水平高于从未经历过传统欺负的大学生。(3)独立样本t检验表表明,大学生网络欺负具有显着的性别差异,男生得分显着高于女生;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大学生网络欺负具有显着的专业差异,艺体类得分显着高于文科类和理科类;以生源地、年级和独生的多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大学生网络欺负的年级主效应显着,大三大四得分高于大一大二。(4)独立样本t检验表表明,大学攻击规范信念及其两维度具有显着的性别差异,男生得分显着高于女生;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大学生攻击规范信念具有显着的专业差异,艺体类得分显着高于文科类和理科类。以生源地、年级和独生的多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大学生攻击规范信念的年级和独生的交互作用显着,独生子女的大学生,大四的攻击规范信念得分高于大一和大二,非独生子女的大学生,大三的攻击规范信念得分高于大一和大二,大四的攻击规范信念得分高于大一和大二。(5)独立样本t检验表表明,大学生感知匿名性具有显着的性别差异,男生得分显着高于女生;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大学生感知匿名性具有显着的专业差异,艺体类得分显着高于文科类和理科类;以生源地、年级和独生的多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大学生感知匿名性的年级和生源地主效应显着,大三大四得分高于大一大二,一般城市及以上得分显着高于农村。(6)相关分析表明,特质愤怒、大学生网络欺负行为、攻击规范信念和感知匿名性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7)结构方程表明,特质愤怒对大学生网络欺负行为具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攻击规范信念在其间的中介作用显着。感知匿名性调节了攻击规范信念对于大学生网络欺负行为的影响,感知匿名性得分低于临界值1.249(Z分数)时调节作用显着,攻击规范信念的中介效应随着个体感知匿名性水平的升高而增强,低感知匿名性对于高感知匿名性存在削弱的作用。

教育部[2](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张德彭[3](2020)在《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叙事研究》文中指出农业转移人口既是城市建设与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三农”问题突破的关键。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指的是农业转移人口在其职业转换和生活、工作地域发生转变过程中,在内外驱力的作用下,放弃在农村原有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重新确立在城市工作和生活所需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的过程。该问题的理论认识与实践推进,既关乎到对成人发展相关理论的内涵再认识与实践验证,也关乎到城市化的进程与农业转移人口个体的发展。因此,以成人教育研究“直面社会运行与发展的实际需要,给予成年群体在劳动、生存与生活等终身发展需要的真切关怀”的特定使命为引领,将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历程以叙事的方式展现出来,便成了对“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的研究范式指向。农业转移人口的再社会化主要包括:内在维度再社会化(价值观念、生活认知)、外在维度再社会化(生存方式、社会规范)、个性再社会化(社会角色、个性心理)。通过对江宁(到城市谋生的过客)、周鑫(在城市创业的农村人)、余华(于郊区解放的农村人)三位研究合作者的再社会化历程进行叙事与现状解析,有如下结论:(一)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的特征:1.价值观念:从单一、感性、封闭走向多元、理性、开放;2.生活认知:从生存型目标走向发展型、享受型、实现型目标;3.生存方式:从体力型、模仿型式的生存走向技能型、创造型的生存;4.社会规范:从被动式、生活化、跟随式走向主动式、市场化、自主式的模式;5.社会角色:从显性农村人转为“城市-农村人”;6.个性心理:从物质心理、经验思维走向双重心理、创造思维。(二)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的影响因素:社会因素,包括社会变迁、家庭、大众传媒;个体因素,包括人力资本、心理资本、学习方式;中介因素,主要指社会实践、社会互动。(三)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的发生机制:一个“三元交互作用”理论模型的现实写照,农业转移人口的个体行为、个性自我、发展环境皆是个体行为、社会环境、个体内在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总之,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问题既是社会阶层流动背景下人的价值转变问题,也是社会矛盾与危机之下人的发展的理论问题。一方面,该问题的实践推进应当把握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阶层形成的总目标,遵循以人为本、循序渐进、系统协同三个主要原则,为其营造良好的再社会化环境,搭建再社会化平台,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形成适宜的生存方式和社会规范行为,同时农业转移人口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再社会化;另一方面,其理论问题的研究应当以“直面社会运行的成人发展研究、扩展的再社会化研究、现代化的农业转移人口研究”为主要轮廓,在自然情境下深入农业转移人口的生活与工作中进行。

刘姿媚[4](2020)在《自动扶梯人群踩踏风险的演化机理及干预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自动扶梯在地铁站、火车站、机场、商场等公共场所的使用越发广泛,需承载的人流量也越发增多。近年来,自动扶梯人群踩踏事故在世界范围内频频发生,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不良的社会影响。对自动扶梯人群踩踏进行干预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对人群踩踏的研究很多,但鲜有针对自动扶梯人群踩踏方面的研究。本文研究了自动扶梯人群踩踏风险的演化影响因素、演化机理和干预原理,并提出了针对性、系统性的干预策略。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ISMDEMATEL)方法建立了自动扶梯人群踩踏风险演化影响因素的多层递阶结构模型,提出了自动扶梯人群踩踏风险演化机理的概念模型。(2)对自动扶梯人群踩踏风险演化进行了动力学建模。利用倒立摆模型对行人跌倒这一核心触发节点进行建模;引入行人身体的三圆模型和行人碰撞预测算法,建立了演化过程的改进社会力模型以及演化结果的碰撞损伤模型。(3)利用基于社会力模型开发的Any Logic软件,模拟分析了出口宽度、出口距离、平台面积、行人停留行为、行人到达率、行人数量等不同情景因素下的自动扶梯人群踩踏风险演化过程。(4)探究自动扶梯人群踩踏风险干预的作用原理,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系统动力学(SEM-SD)方法分析了预防干预对自动扶梯人群踩踏风险的作用过程和干预效果;基于视频分析,定义了自动扶梯人群踩踏风险的多种应急干预方式。(5)提出了自动扶梯人群踩踏风险干预原则,具体分析了风险干预策略的干预对象、干预目的、策略内容、策略制定和策略实施。(6)对三个典型的自动扶梯人群踩踏事故进行案例分析,给出了相应的干预策略建议,总结了自动扶梯人群踩踏风险干预启示。本文的创新点有:(1)构建了自动扶梯人群踩踏风险演化影响因素的多层递阶结构模型,揭示了影响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对自动扶梯人群踩踏风险演化的逐级作用机理。(2)针对自动扶梯人群踩踏风险的核心触发节点、演化过程和演化结果,分别建立了倒立摆模型、改进社会力模型和碰撞损伤模型。(3)提出了自动扶梯人群踩踏风险的预防干预原理并验证了其效果。

杜洋[5](2020)在《公共图书馆用户行为规范配置的整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公共图书馆用户行为规范是维护图书馆用户基本文化权益的行为规范制度,对保障用户合法文化权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合理配置是保障用户基本文化权益实现的前提。当前,公共图书馆用户行为规范普遍存在配置不均衡、主体间规制不清、缺乏统一规划与协调等问题,这使得不同主体间矛盾与冲突的现象时有发生,图书馆用户权益的最大化实现受到限制。因此,对现阶段公共图书馆用户行为规范进行合理配置并有效整合成为改善公共图书馆服务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此背景下,本文开展公共图书馆用户行为规范配置的整合研究,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为研究内容的展开打下基础;(2)阐述公共图书馆用户行为规范配置的相关概念、内涵以及具体范围,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对相关活动主体进行讨论,提出对公共图书馆用户行为规范配置进行整合的必要性及意义;(3)综合运用访谈法与问卷调查法,分析当前公共图书馆用户行为规范配置存在的问题;(4)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从用户行为规范本身、图书馆资源配置、活动主体价值理念和沟通协调等角度构建公共图书馆用户行为规范配置的整合机制,力求协调图书馆用户与图书馆其他主体各方面的冲突,切实解决当前公共图书馆用户行为规范配置不均衡等问题,真正使规范变成群众文化活动的指导范本,提升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价值,促进公共图书馆事业健康稳定发展。

刘浏[6](2020)在《养老服务领域社会组织社会资本与绩效的关系研究》文中指出背景发达国家长时期、分阶段出现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将在我国短期内同步呈现、集中爆发。人口老龄化的严峻趋势对传统的养老模式已构成挑战,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由之路。社会组织(SOs)作为主要服务主体之一,在参与养老服务应对人口老龄化目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养老服务资源处于分散化状态,缺乏有效的协调和整合。内外部的不足和威胁导致了SOs在我国养老服务领域所具有的巨大参与优势还远未被激活。社会资本的核心要素有信任、合作、网络支持和制度规范,社会资本的功能有帮助组织获取资源、提高组织能力和促进组织绩效等,上述核心要素和功能恰恰是发展中的养老服务领域SOs生存和发展所迫切需要的。社会资本这一国际学术热点与SOs的发展具有天然的契合性。从社会资本视角探讨SOs参与养老服务应对人口老龄化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本研究首先界定我国养老服务领域SOs相关社会资本及其绩效的内涵、核心要素或维度,并开发不同层面的测量工具,再分别从社会资本的微观、中观层面对养老服务领域SOs进行探讨。通过定量方法分析SOs各层面社会资本存量与组织核心个人绩效、SOs绩效之间的关系,通过培育积极社会资本以促进以SOs绩效,激发SOs在养老服务中的巨大参与优势和作用。方法(1)采用文献分析法、政策文件分析法、专家咨询、研讨和论证,构建养老服务领域SOs核心成员个人水平社会资本、组织内部社会资本、组织外部社会资本测量指标体系,SOs绩效评价理论框架和指标条目池,以及社会资本与组织绩效的理论模型。通过德尔菲法和预试验实证研究筛选绩效评价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体系的单层权重和组合权重。(2)问卷现场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第一阶段抽样:从安徽省16个城市中分别从皖北、皖中、皖南各抽取两个城市。第二阶段抽样:与抽样市民政局分管养老服务工作的负责人访谈,确定该市所有的市辖区为调查区,共15个区。第三阶段抽样:与抽样区民政局分管养老服务工作的负责人访谈,在该区民政局参与养老服务的SOs台账系统里,按照50%比例抽取,每一个城市A类SOs不少于20个。正常开展养老服务的B类SOs全部作为我们的调查对象。于2019年9-12月对219家养老服务领域SOs(A类SOs即老年公寓、老年护理院、敬老院167家,B类SOs即城市社区/农村乡镇养老服务中心52家)采用问卷星电子调查表进行调查。采用自行研究设计的问卷,调查养老服务领域核心个人基本情况及组织社会资本、组织基本情况及组织绩效、养老服务机构服务对象满意度、养老服务机构员工满意度等。采取现场一对一方式调查核心个人、养老服务机构服务对象、养老服务机构员工。采取实地查看和查阅文字资料相结合的方式调查组织绩效。(3)采用Cronbach’s Alpha系数检验指标体系的内部一致性信度,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效度。(4)数据分析方法数据分析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3.0软件。统计方法包括:χ2检验、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Pearson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多元二项式Logistic回归模型等。最后,对组织内部社会资本通过结构方程模型验证组织社会资本与组织绩效的关系的假设模型,采用拟合优度指数(GFI)、规范拟合指数(NFI)、相对拟合指数(RFI)、比较拟合指数(CFI),近似均方根残差(RMSEA),卡方自由度比(CMIN/DF),AGFI值,PGFI值,IFI值,TLI值等模型整体拟合度评估指标评价模型优劣;对结构型外部社会资本采用社会网络分析。结果(1)本研究遵循德尔菲法专家选择的要求,选择养老服务领域从事行政管理、学术研究和业务实践,且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专家共25名。其中,来自安徽省民政厅和包河区社会组织联合会专家5人,高等院校从事社会工作、卫生管理研究的教师14人,安徽省内知名养老服务领域社会组织负责人6人。两轮均发出25份问卷,回收25份有效问卷,积极系数均为100%。二轮咨询专家权威系数均大于0.7。最终确定了养老服务领域A类SOs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16个,三级指标55个)和B类SOs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16个,三级指标38个)。(2)本研究研制的核心个人社会资本量表Cronbach’s alpha为0.86,各个维度的Cronbach’s alpha在0.81-0.90之间;组织内部社会资本量表Cronbach’s alpha为0.92,各个维度的Cronbach’s alpha在0.87-0.92之间;组织外部社会资本量表Cronbach’s alpha为0.93,各个维度的Cronbach’s alpha在0.77-0.88之间。以上量表均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组织内部社会资本量表提取的6个因子累积可解释78.035%的总变异;SOs核心个人社会资本量表提取的4个因子累积可解释67.054%的总变异;SOs组织外部社会资本量表提取的5个因子累积可解释63.859%的总变异。(3)影响养老服务领域组织核心个人绩效水平因素的多元二项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以个人获得养老表彰(即个人绩效1)(0=未获得,1=获得,下同)为应变量,未接受管理类培训者获得养老表彰的可能性是接受管理类培训者的0.344(95%CI=0.1510.788);未接受技能类培训者获得养老表彰的可能性是接受管理类培训者的0.38(95%CI=0.1740.831);参加养老工作年限>5年、2-5年者获得养老表彰的可能性分别是≤1年者的6.474(2.47716.923)倍和3.927(1.46310.542)倍;专职人员获得养老表彰的可能性是兼职人员的8.911(1.03876.464)倍;Cm SC社会网络每增加一分,获得养老表彰的可能性增大1.36(1.1861.559)倍;已婚者获得养老表彰的可能性是未婚/丧偶/离异的5.621(1.1692.703)倍。以带领的团队获得养老表彰(即个人绩效2)为应变量,女性获得养老表彰的可能性是男性的0.483(95%CI=0.2860.817);未接受管理类培训者获得养老表彰的可能性是接受管理类培训者的0.332(95%CI=0.1840.598);专职人员获得养老表彰的可能性是兼职人员的3.728(95%CI=1.09112.739)倍;Cm SC社会网络每增加一分,获得养老表彰的可能性增大1.254(95%CI=1.1061.421)倍。以个人或带领的团队因从事的养老服务被媒体报道(即个人绩效3)为应变量,参加养老工作年限>5年、25年者获得养老表彰的可能性分别是≤1年者的3.127(95%CI=1.6256.017)倍和2.903(95%CI=1.5275.521)倍;Cm SC社会网络每增加一分,获得养老表彰的可能性增大1.179(95%CI=1.1861.559)倍;Intra SC支持每增加一分,获得养老表彰的可能性增大2.102(95%CI=1.3693.227)倍。以被聘为养老服务领域协会成员(即个人绩效4)为应变量,以前面单因素分析结果筛选出来的可疑影响因素为自变量,建立多元二项式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未接受管理类培训者被聘为养老服务领域协会成员的可能性是接受管理类培训者的0.283(95%CI=0.1320.611);未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者被聘为养老服务领域协会成员的可能性是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者的0.425(95%CI=0.2110.854)。以参加地方养老服务标准起草/讨论/征求意见(即个人绩效5)为应变量,未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者参加地方养老服务标准起草/讨论/征求意见的可能性是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者的0.393(95%CI=0.190.814);Cm SC社会网络每增加一分,参加地方养老服务标准起草/讨论/征求意见的可能性增大1.05(1.0151.087)倍;Intra SC共同语言和共同愿景每增加一分,参加地方养老服务标准起草/讨论/征求意见的可能性增大4.227(1.25914.186)倍。(4)影响养老服务领域组织绩效水平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A类:组织运作模式为公建民营,总绩效增加4.352分,组织运作模式为民建民营,总绩效增加5.86分;收住老年人数增加1人,总绩效增加0.035分;备案/注册情况为多种形式时,总绩效增加6.344分。备案/注册情况为多种形式时,环境绩效增加0.537分;Inter SC规范增加1分,环境绩效增加1.037分。专职工作人员数增加1人,设施设备绩效增加0.036分;Inter SC信任增加1分,设施设备绩效增加0.531分;备案/注册情况为多种形式时,设施设备绩效增加1.667分。组织运作模式为民建民营,运营管理绩效增加1.58分;备案/注册情况为多种形式时,运营管理绩效增加1.143分;Intra SC规范增加1分,运营管理绩效增加1.306分。Cm SC凝聚力和归属感增加1分,服务质量绩效增加1.738分;组织运作模式为民建民营,服务质量绩效增加1.726分;备案/注册情况为多种形式时,服务质量绩效增加2.079分。备案/注册情况为多种形式时,服务效果绩效增加1.176分。B类:核准床位数增加1张总绩效增加7.388分,未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健康服务,总绩效减少15.924分;Inter SC参与增加1分运营管理绩效增加1.242分;核准床位数增加1张服务质量绩效增加2.148分,未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健康服务,服务质量绩效减少6.414分;组织成立时间增加1年,服务结果绩效增加3.499分;专职工作人员数增加1人,服务结果绩效增加2.543分;专职工作人员增加1人服务效果绩效增加1.889分,未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服务效果绩效减少2.85分,Intra SC非正式网络得分增加1分,服务效果绩效增加3.091分。(5)养老服务领域SOs组织内部社会资本与组织绩效关系验证性结构方程模型。A类SOs:拟合优度指数的卡方检验(χ2/df)=7.269,拟合优度指数(GFI)为0.983、规范拟合指数(NFI)为0.962、相对拟合指数(RFI)为0.905、比较拟合指数(CFI)为0.982,近似均方根残差(RMSEA)为0.07,卡方自由度比(CMIN/DF)为1.817,AGFI值为0.937,PGFI值为0.262,IFI值为0.983,TLI值为0.955。A类SOs组织内结构型社会资本正向影响认知型社会资本,路径系数为0.22;组织内结构型社会资本正向影响关系型社会资本,路径系数为0.40;认知型社会资本正向影响关系型社会资本,路径系数为0.47;认知型社会资本正向影响服务效果绩效,路径系数为0.2;关系型社会资本正向影响服务效果绩效,路径系数为0.18;服务效果绩效正向影响总绩效,路径系数为0.58。B类SOs:拟合优度指数的卡方检验(χ2/df)=4.412,拟合优度指数(GFI)为0.996、规范拟合指数(NFI)为0.957、相对拟合指数(RFI)为0.892、比较拟合指数(CFI)为0.996,近似均方根残差(RMSEA)为0.07,卡方自由度比(CMIN/DF)为1.103,AGFI值为0.882,PGFI值为0.258,IFI值为0.996,TLI值为0.989。B类SOs组织内结构型社会资本正向影响认知型社会资本,路径系数为0.44;组织内结构型社会资本正向影响服务效果绩效,路径系数为0.21;认知型社会资本正向影响关系型社会资本,路径系数为0.78;认知型社会资本正向影响服务效果绩效,路径系数为0.22;关系型社会资本正向影响服务效果绩效,路径系数为0.17;服务效果绩效正向影响总绩效,路径系数为0.7。(6)养老服务领域SOs结构型外部社会资本的社会网络分析发现,民政部门是养老服务领域A类SOs联系最紧密的机构,点度值151,其次是其他养老组织、街道/社区居委会,点度值分别为133,127;街道/社区居委会是养老服务领域B类SOs联系最紧密的机构,点度值47,其次是民政部门、其他养老组织,点度值分别为42,40。结论本研究构建了养老服务领域个人基本情况及组织核心成员个人水平、组织内部、组织外部社会资本测量指标及其量表、组织基本情况及组织绩效评估量表、养老服务机构服务对象量表、养老服务机构员工满意度量表,实证研究表明,上述系列调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较理想的结构效度。本研究发现核心个人社会网络水平越高,个人获得养老表彰、带领的团队获得养老表彰、个人或带领的团队因从事的养老服务被媒体报道、个人参加地方养老服务标准起草/讨论/征求意见的可能性也越高;组织内部的支持水平越高,个人或带领的团队因从事的养老服务被媒体报道的可能性也越高;组织内部的共同语言和共同愿景水平越高,个人参加地方养老服务标准起草/讨论/征求意见的可能性也越高。组织运作模式、收住老年人数、备案/注册情况与A类SOs总绩效有正向关联。核心个人凝聚力和归属感水平高,能增加组织的服务质量绩效;组织内部规范水平高能增加组织的运营管理绩效;组织外部的信任水平高,能增加组织的设施设备绩效;组织外部的规范水平高,能增加组织的环境绩效。核准床位数、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健康服务与B类SOs总绩效有正向关联。组织内部的非正式网络水平高,能增加组织的服务效果绩效;组织外部的参与水平高,能增加组织的运营管理绩效。本研究将既往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等相关研究上升到社会资本理论高度,丰富了我国养老服务领域社会组织绩效与社会资本理论的实证研究,本研究从核心成员个人水平、组织内部水平、组织外部水平探索了认知型社会资本、关系型社会资本、认知型社会资本与养老服务领域社会组织绩效的关系,不仅为发挥养老服务服务领域社会资本开拓新的思路、注入新的活力,而且为国家和地方制定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应对老龄化提供新视角和理论依据。

陈泽宇[7](2020)在《低碳社区建设中的居民低碳行为驱动力模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低碳社区建设是我国低碳城市建设中的艰巨任务。社区居民是低碳社区建设的重要行为主体,深入挖掘社区居民低碳行为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对于制定有效的低碳社区建设策略和社区居民激励政策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在大量梳理相关研究和实际社区调研基础上,构建了居民低碳行为驱动力模型,用来考察居民低碳行为驱动力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路径,以便为推进低碳社区建设提供政策与决策依据。本文首先通过大量对于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学习,从社区低碳建设系统的各个方面对居民低碳行为驱动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中总结出居民低碳行为驱动力的影响因素。随后进一步根据理论研究和调研,提出居民低碳行为理论分析模型的假设。在理论分析假设以及驱动力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本文构建全面考察居民低碳行为驱动力影响程度和影响路径的居民低碳行为驱动力模型,分析哪些影响因素是居民低碳行为驱动力的关键因素。在模型构建中,本文通过改进的李克特量表法和因子分析模型来分析居民低碳行为驱动力的影响程度,通过引入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和ISM模型来考察居民低碳行为驱动力的影响路径。然后针对性的设计调查问卷,通过对保定市社区居民的调查,利用本文构建的居民低碳行为驱动力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将总结出的18项居民低碳行为驱动力的影响因素带入到模型中,得到居民低碳行为驱动力的关键因素,构建居民低碳行为驱动力体系。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居民自身对美好生活向往是低碳社区建设的重要驱动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环境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居民自身道德素养也在逐步提高,更加希望环境的改善。除此之外,政府的强制性要求还有低碳基础设施和相关服务体系的完善也是居民低碳行为的深层驱动力,党和政府的领导是低碳社区建设的支撑,也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保障,而低碳基础设施和相关服务的不完善会导致居民无法正常的参与低碳行为,损害居民低碳行为的积极性。最后,本文根据得到的居民低碳行为驱动力结论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建议,来解决低碳社区建设中制约居民低碳行为的瓶颈问题,促进低碳社区建设的推进。

郑志高[8](2019)在《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在信息时代,整合技术开展教学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专业素养。教师整合技术开展教学需要具有与此相关的知识、技能、心理与道德。TPACK最初作为一种知识框架被提出,旨在探索和理解在特定的学科领域内,教师整合技术开展教学需要具备的知识。然而,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它的内涵被扩展,对教师整合技术开展教学的知识、技能、心理和道德等都进行了阐释,成为信息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内容。师范生是未来的教师,同样存在TPACK发展问题。在师范教育阶段发展师范生TPACK,对于他们成长为合格的专业教师和今后专业发展,以及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师范生TPACK发展是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师范生教师教育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探索有效的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模式是教育信息化赋予教师教育研究的历史使命。本文围绕“用什么样的实践模式来发展我国师范生TPACK?”这一问题,开展了以下四项研究。第一,解析TPACK构成要素。此项研究系统分析了国内外不同学者提出的TPACK定义,通过分析定义之间的联系、各个定义说明的TPACK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形成了以下研究结果:TPACK有内在和外在两类构成要素,内在要素包括整合技术开展教学的知识、技能、心理与道德,外在要素是与整合技术开展教学相关的物理与技术环境、文化、学生特征和教师个人人际关系。TPACK发展是内在要素的发展,即提升整合技术开展教学的知识水平,培养整合技术开展教学的技能,形成整合技术开展教学的心理以及遵循道德规范整合技术进行教学的意识和行为。第二,分析师范生TPACK发展的实践过程。此项研究以教师专业知识理论、技术接受模型、教师职业道德和信息道德培养思想为依据,分别分析了 TPACK四个内在要素发展的实践过程,并在讨论它们共同特征的基础上,从学生学习的视角,宏观地描述了师范生TPACK发展的实践过程。实践过程由整合技术开展教学的理论知识学习、理论知识理解与内化、进行与整合技术开展教学相关的实践、实践经验总结与升华和反思五个活动环节构成。第三,构建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模式。此项研究首先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的特征,并将其作为模式构建的实践依据。其次,从功能目标、理论基础、操作程序、实施条件和评价方式五个方面对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模式进行了详细说明。构建的实践模式以实现师范生整合技术开展教学的知识、技能、心理和道德的发展为功能目标,以“设计型学习”与“基于案例推理的学习”的理论观点为理论基础,以包含“定义问题”、“准备开展设计”、“制定制作方案”、“制作作品”与“评价设计”五个活动环节的活动循环为操作程序,以多元化的方法来评价发展效果。应用模式进行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对教学环境、资源和课程以及教师与学生都有一定要求。第四,验证实践模式的有效性。此项研究以准实验法为研究方法,开展了两轮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第一轮实践结果表明:构建的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模式具有可操作。依据模式开展教学,能有效提升师范生TPACK水平,且比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有更好的效果。但是,教学实践没有实现师范生整合技术开展教学的道德水平的显着变化;同时,师范生反映教学中存在“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活动开展脱节”与“师生缺乏深层次互动”等方面的问题。在针对第一轮发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修正了模式后,此项研究进行了第二轮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实践结果表明:发展实践也提升了师范生TPACK水平,模式仍具有有效性。同时,师范生整合技术开展教学的道德水平的变化非常接近于显着性水平,“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活动开展脱节”和“师生缺乏深层次互动”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修正后的实践模式更加完善。本文在理论层面解析了 TPACK构成要素,说明了师范生TPACK发展的实践过程,构建了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 TPACK发展理论,为开展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实践层面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师范生TPACK发展案例,可以被我国教师教育者借鉴与参考。

冉景太[9](2019)在《基于DEMATEL-ANP的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校安全文化作为社会安全文化的一部分,对于社会安全价值观的树立和传承会产生深远影响。研究高校安全文化的内涵及构成,透析高校安全文化的功能,制定具有创新性和实践性的建设对策,已成为新时期平安高校建设的必然要求。本文在实地调研和对现有文献资料、研究成果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高校安全文化的相关理论,构建了高校安全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并优化了评价指标,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确定了定量测量的方法,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高校安全文化的相关理论研究。从文化和安全两个维度切入,运用信息沉淀法,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对安全文化定义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围绕安全文化的起源发展、结构层次、与安全管理的关系及其在事故控制系统中的作用等方面研究了安全文化的相关内容,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和哲学理论研究了高校安全文化的理论基础。2.高校校园第三类危险源辨识。研究了危险源的基本概念及分类,分析了第三类危险源事故致因理论,建立了第三类危险源事故致因机理模型,并对高校校园进行了第三类危险源辨识。在此基础上从心理学和生理学、管理学和社会学、工效学和人机工程学三个角度研究了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形成机理,从心理、生理、环境、组织等四个方面分析了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并探析了其文化根源。3.指标体系构建。在分析高校安全文化内涵、特点的基础上,根据SMART原则,以第三类危险源事故致因理论为基础,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时间和环境两个视角,构建了高校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人的评价体系概念模型,通过指标筛选和优化,建立起了一个以安全制度文化、安全观念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和安全物质文化为4个一级指标,安全管理理念、安全文明氛围等为29个二级指标的高校安全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检验了体系的结构效度,对指标进行了分析界定。4.综合评价模型构建。从建模角度深入分析了高校安全文化建设指标体系的特性,选择DEMATEL-ANP法作为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评价方法,并从DEMATEL标度、ANP网络结构图构建、ANP判断矩阵建立、综合评价方法4个方面优化改进了DEMATEL和ANP的结合方法,构建了基于DEMATEL-ANP-FCE法的高校安全文化建设评价模型,运用矩阵和图论工具分析指标间的逻辑关系。5.指标分级标准和定量测量方法研究。运用观察法、访谈法及实地调研法对指标进行分级,对各个分级档次的内容所反映的趋向程度提出了具体的标准,明确了各个档次与属性之间的对应关系,将每个档次用一个线性尺度表示。根据高校人员组成结构特点,确定了高校安全文化定量测量的主要方法、测量工具以及样本计算方法,最后以指标分级标准为基础设计了高校安全文化建设定量测量量表,并对量表进行了信度和结构效度检验。6.实证研究。运用设计的测量量表定量测量云南某高校安全文化,并用DEMATEL-ANP-FCE评价模型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针对性的提出建设该校安全文化的具体措施。本研究在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理论基础、指标体系构建、评价模型及方法、指标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安全文化定量测量方法及对策建议等方面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为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理论研究和高校安全管理的实践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巴雪冰[10](2019)在《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是大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和外界环境的辅助,在人际交往和社会互动中掌握社会规范、形成社会技能、学习社会角色、控制自身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社会现实和发展要求、形成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价值观、传承主流文化的复杂过程。若大学生社会性发展受阻,必然出现社会认知偏差,社会交往能力差,社会价值观认同障碍、社会融入度低等问题,影响大学生才能的发挥,甚至导致才能的滥用。本研究从思想政治教育视阈出发,把促进大学生社会性发展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加以阐释,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性发展紧密结合的有益尝试。本研究以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社会性发展理论作为研究依据,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以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内涵作为出发点,通过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发展现状的评价、影响因素的论证、迟滞原因的分析,进而提出促进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教育引导路径,以期切实有效的提升当代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水平,培养大学生成为既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又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的有用人才。同时,为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参考。在理论梳理的基础上,本研究概括并阐释了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内涵、目标及主要内容。构建了包括6个维度,31个指标在内的大学生社会性发展评价体系。编制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状况调查问卷,并对问卷进行了检验。通过问卷的投放调查,评价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现状。从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四个方面,设计大学生社会性发展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并检验,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回归分析等方法,验证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20个主要影响因素。从实证的角度分析大学生社会性发展迟滞现象,从大学生社会性发展影响因素角度论证产生迟滞的主要原因。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特点紧密结合,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促进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四位一体的有效教育引导路径。在大学生社会性发展引导过程中,要利用社会资源搭建平台,发挥高等学校的教育优势,打牢家庭教育的基础地位,重视大学生个体的关键作用等。

二、网络行为规范建设的障碍因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络行为规范建设的障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大学生特质愤怒对网络欺负行为的影响 ——攻击规范信念和感知匿名性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假设
    1.3 研究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特质愤怒
        2.1.1 特质愤怒的概念界定
        2.1.2 特质愤怒的理论基础
        2.1.3 特质愤怒的测量工具
        2.1.4 特质愤怒的相关研究
    2.2 网络欺负
        2.2.1 网络欺负的概念
        2.2.2 网络欺负的理论
        2.2.3 网络欺负的测量工具
        2.2.4 网络欺负的相关研究
    2.3 攻击规范信念的研究综述
        2.3.1 攻击规范信念的概念界定
        2.3.2 攻击规范信念的理论基础
        2.3.3 攻击规范信念的测量工具
        2.3.4 攻击规范信念的相关研究
    2.4 感知匿名性的研究综述
        2.4.1 感知匿名性的概念界定
        2.4.2 感知匿名性的理论基础
        2.4.3 感知匿名性的测量工具
        2.4.4 感知匿名性的相关研究
    2.5 特质愤怒、攻击规范信念、感知匿名性和网络欺负的关系研究
    2.6 以往研究的不足
第3章 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工具
        3.2.1 特质愤怒量表中文修订版 (Trait Anger Scale,TAS)
        3.2.2 网络欺负调查问卷(Cyberbullying Inventory,CBI)
        3.2.3 攻击规范信念量表(Normative Beliefs about Aggression Scale,NOBAGS)
        3.2.4 感知匿名性量表(Perceived Anonymity Scale,PAS)
    3.3 控制变量
    3.4 统计方法
第4章 研究结果
    4.1 共同方法偏差的检验
    4.2 各变量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4.2.1 特质愤怒在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4.2.2 网络欺负在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4.2.3 攻击规范信念在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4.2.4 感知匿名性在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4.3 各变量间的相关分析
    4.4 攻击规范信念的中介作用分析
    4.5 感知匿名性的调节作用分析
        4.5.1 感知匿名性的调节作用(Mplus)
        4.5.2 感知匿名性的调节作用(PROCESS)
第5章 讨论
    5.1 特质愤怒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讨论
    5.2 网络欺负行为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讨论
    5.3 攻击规范信念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讨论
    5.4 感知匿名性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讨论
    5.5 各变量相关关系讨论
    5.6 攻击规范信念中介效应讨论
    5.7 感知匿名性调节效应讨论
    5.8 启示
    5.9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大学生网络使用调查问卷
致谢

(3)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核心概念解读
        一、农业转移人口
        二、社会化与再社会化
        三、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
    第四节 研究理论基础
        一、“镜中我”与初级群体理论
        二、生命历程理论
        三、社会学习理论与三元交互作用理论
    第五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主要内容
        三、研究目标
        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五、研究对象选择
        六、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叙事: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
    第一节 江宁的故事:到城市谋生的“过客”
        一、深圳之旅:酸甜苦辣中求生存,努力与上进处见机遇
        二、重庆之旅:一波三折中尝创业,踏实与真诚里获回报
        三、南昌之旅:再开超市与兼任驾校教练
        四、思想之旅:身份再认同
    第二节 周鑫的故事:在城市创业的边缘人
        一、结束学业,遇就业窘境
        二、跨行就业:习得技能,学得管理
        三、两次创业:遍历能力与思想成长之艰辛
        四、对比与反思:过去与现在,现在与未来
    第三节 余华的故事:于郊区解放的农村人
        一、从农活到手艺活的转变
        二、生活的对比:过去与现在
        三、新工作,新环境
第三章 解析: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现状
    第一节 回顾:社会化与再社会化内容
        一、社会化内容
        二、再社会化内容
        三、社会化与再社会化的目标与结果
    第二节 构建: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内容
        一、内在维度再社会化
        二、外在维度再社会化
        三、个性再社会化
    第三节 解析(一):江宁再社会化现状
        一、内在维度再社会化
        二、外在维度再社会化
        三、个性再社会化
        四、总评
    第四节 解析(二):周鑫再社会化现状
        一、内在维度再社会化
        二、外在维度再社会化
        三、个性再社会化
        四、总评
    第五节 解析(三):余华再社会化现状
        一、内在维度再社会化
        二、外在维度再社会化
        三、个性再社会化
        四、总评
第四章 探析: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影响因素及其发生机制
    第一节 回顾:社会化与再社会化影响因素及其发生机制历史观点
        一、社会化及其再社会化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二、社会化与再社会化发生机制
    第二节 分析: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的因素
        一、外在因素:社会环境
        二、内在因素:个体因素
        三、中介因素:社会实践与社会互动
    第三节 探究: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发生机制——基于“三元交互作用”理论的分析
        一、“三元交互作用理论”及其模型
        二、三元交互作用下的“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
第五章 总结与建议
    第一节 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问题的再认识
        一、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问题之根源
        二、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内容
        三、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特征
        四、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影响因素
        五、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发生机制
    第二节 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的实现原则与推进对策
        一、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指导原则
        二、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具体推进策略
第六章 研究启示、反思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启示
        一、关于成人教育研究的启示
        二、关于“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影响因素的启示
        三、关于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的启示
    第二节 研究反思
        一、关于研究对象的代表性
        二、关于访谈过程的得与失
        三、研究故事的撰写与解读
    第三节 研究展望
        一、永不停歇的成人发展研究
        二、继续扩展的再社会化研究
        三、深入的农业转移人口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图表索引
    附录二 协助访谈提纲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4)自动扶梯人群踩踏风险的演化机理及干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自动扶梯行人行为研究
        1.2.2 自动扶梯人群安全研究
        1.2.3 人群踩踏风险演化研究
        1.2.4 人群踩踏风险实验建模研究
        1.2.5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自动扶梯人群踩踏风险演化的基本理论
    2.1 自动扶梯人群踩踏风险演化的相关概念
        2.1.1 自动扶梯的定义和分类
        2.1.2 自动扶梯人群踩踏风险的定义和特征
        2.1.3 自动扶梯人群踩踏风险演化机理的定义
    2.2 自动扶梯人群踩踏风险演化的影响因素
        2.2.1 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及逻辑
        2.2.2 基于案例-观察-文献分析的影响因素确定
        2.2.3 基于ISM-DEMATEL方法的影响因素分析
    2.3 自动扶梯人群踩踏风险演化机理
        2.3.1 自动扶梯人群踩踏风险演化的过程
        2.3.2 自动扶梯人群踩踏风险演化的要素
        2.3.3 自动扶梯人群踩踏风险演化机理模型
        2.3.4 自动扶梯人群踩踏风险演化的特征
    本章小结
第3章 自动扶梯人群踩踏风险演化建模
    3.1 自动扶梯人群踩踏风险演化的概念模型
        3.1.1 地点演化的三段式模型
        3.1.2 行人状态的可逆演化链模型
        3.1.3 自动扶梯人群踩踏风险演化的建模内容
    3.2 自动扶梯人群踩踏风险触发的倒立摆模型
        3.2.1 自动扶梯行人跌倒的影响因素分析
        3.2.2 自动扶梯行人跌倒的倒立摆模型建模
    3.3 自动扶梯人群踩踏风险演化的改进社会力模型
        3.3.1 改进社会力模型的建模思路
        3.3.2 改进社会力模型的表达式
        3.3.3 基于实地观察的模型参数标定
    3.4 自动扶梯人群踩踏风险的碰撞损伤模型
        3.4.1 自动扶梯行人滚落运动学分析
        3.4.2 自动扶梯行人碰撞特征分析
        3.4.3 自动扶梯人群踩踏风险的碰撞损伤建模
    本章小结
第4章 自动扶梯人群踩踏风险演化模拟
    4.1 自动扶梯人群踩踏风险演化的模拟情景设置
        4.1.1 基于社会力模型的情景参数设置
        4.1.2 自动扶梯人群踩踏风险演化的模拟指标设置
        4.1.3 人群踩踏风险演化的基础情景模拟
    4.2 环境管理下自动扶梯人群踩踏风险演化过程模拟
        4.2.1 不同出口宽度情景模拟与出口成拱现象
        4.2.2 不同出口位置情景模拟与出口距离极限效应
        4.2.3 不同平台面积情景模拟与出口平台设计
    4.3 行人管理下自动扶梯人群踩踏风险演化过程模拟
        4.3.1 不同行人到达率情景模拟
        4.3.2 不同行人停留行为情景模拟
        4.3.3 不同行人数量情景模拟
    本章小结
第5章 自动扶梯人群踩踏风险的干预策略
    5.1 自动扶梯人群踩踏风险干预的相关概念
        5.1.1 自动扶梯人群踩踏风险干预的内涵
        5.1.2 自动扶梯人群踩踏风险干预的原理
        5.1.3 自动扶梯人群踩踏风险干预的原则
    5.2 自动扶梯人群踩踏风险的预防干预建模
        5.2.1 预防干预建模的方法
        5.2.2 预防干预的SEM建模
        5.2.3 预防干预的SD建模
        5.2.4 预防干预的时长及效果分析
    5.3 自动扶梯人群踩踏风险的预防干预策略
        5.3.1 教育培训干预
        5.3.2 制度规范干预
        5.3.3 设计规划干预
        5.3.4 监督管理干预
    5.4 自动扶梯人群踩踏风险的应急干预策略
        5.4.1 个体应急干预策略
        5.4.2 组织应急干预策略
        5.4.3 应急干预策略实施流程
    本章小结
第6章 案例分析
    6.1 罗马自动扶梯人群踩踏事故案例分析
        6.1.1 罗马自动扶梯人群踩踏事故风险的演化分析
        6.1.2 罗马自动扶梯人群踩踏事故风险的干预模拟
    6.2 墨西哥自动扶梯人群踩踏事故案例分析
        6.2.1 墨西哥自动扶梯人群踩踏事故风险的演化分析
        6.2.2 墨西哥自动扶梯人群踩踏事故风险的干预模拟
    6.3 深圳小学生自动扶梯踩踏事故案例分析
        6.3.1 深圳小学生自动扶梯踩踏事故风险的演化分析
        6.3.2 深圳小学生自动扶梯踩踏事故风险的干预分析
        6.3.3 深圳小学生自动扶梯踩踏事故风险的干预策略建议
        6.3.4 自动扶梯人群踩踏风险干预的启示
    本章小结
第7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本文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A
附录B 自动扶梯人群踩踏风险预防干预调查问卷
附录C 自动扶梯行人行为规范

(5)公共图书馆用户行为规范配置的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1.3 主要研究思路
    1.4 主要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2 概念界定与理论阐释
    2.1 公共图书馆用户行为规范配置的相关概念
        2.1.1 公共图书馆
        2.1.2 公共图书馆用户
        2.1.3 公共图书馆用户行为规范
        2.1.4 公共图书馆用户行为规范配置
    2.2 公共图书馆用户行为规范配置的内容和范围
        2.2.1 公共图书馆用户权利性规范
        2.2.2 公共图书馆用户义务性规范
    2.3 公共图书馆用户行为规范配置相关主体构成
        2.3.1 利益相关者理论
        2.3.2 公共图书馆用户行为规范配置相关主体
    2.4 整合机制相关理论
        2.4.1 整合与整合机制
        2.4.2 整合的必要性及意义
3 整合视角下公共图书馆用户行为规范配置现状调查
    3.1 样本图书馆的选择
    3.2 公共图书馆用户行为规范配置访谈大纲设计及实施
        3.2.1 访谈大纲设计
        3.2.2 访谈实施
        3.2.3 访谈信息分析
    3.3 公共图书馆用户行为规范配置调查问卷设计及实施
        3.3.1 调查问卷的设计
        3.3.2 信效度分析
    3.4 公共图书馆用户行为规范配置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3.4.1 基于用户角度的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3.4.2 基于馆员角度的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3.5 公共图书馆用户行为规范配置存在的问题
        3.5.1 用户行为规范的内容不够完善
        3.5.2 用户权利性规范与义务性规范失衡
        3.5.3 用户行为规范配置内容与实施效果存在差距
4 公共图书馆用户行为规范配置整合机制
    4.1 优化用户行为规范配置的流程、内容与结构
        4.1.1 完善规范的运行流程
        4.1.2 规范内容整合
        4.1.3 规范结构整合
    4.2 图书馆资源配置整合
        4.2.1 合理配置图书馆信息资源体系
        4.2.2 科学架构图书馆空间环境及服务设施
        4.2.3 优化图书馆管理人才队伍
    4.3 图书馆活动主体价值理念整合
        4.3.1 深化图书馆的服务观
        4.3.2 增强馆员和用户的道德意识,加强价值观教育
    4.4 加强沟通协调,构建监督合力
        4.4.1 健全各主体充分表达的渠道,实现有效沟通
        4.4.2 完善监督机制,规范整合过程
5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公共图书馆用户行为规范配置调查》访谈提纲
    附录 B 图书馆用户行为规范配置调查问卷(用户)
    附录 C 图书馆用户行为规范配置调查问卷(馆员)
个人简历
致谢

(6)养老服务领域社会组织社会资本与绩效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人口老龄化的严峻趋势对传统的养老模式构成挑战
        1.1.2 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由之路
        1.1.3 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要性
        1.1.4 我国养老服务领域SOs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困境
        1.1.5 从社会资本视角探讨SOs参与养老服务应对人口老龄化具有重要意义
        1.1.6 社会组织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概况
        1.2.2 国内研究概况
    1.3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思路
        1.3.1 问题的提出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问卷研制研究方法
        2.1.1 文献分析法和政策文件分析
        2.1.2 专家咨询、研讨和论证
        2.1.3 德尔菲法
        2.1.4 层次分析法
        2.1.5 预实验研究
    2.2 问卷研制结果
        2.2.1 组织绩效测量指标
        2.2.2 组织核心个人的社会资本测量指标
        2.2.3 组织内、外部社会资本测量指标
    2.3 现况调查方法
        2.3.1 调研对象、所需样本量
        2.3.2 抽样方法和程序
        2.3.3 调查方式
        2.3.4 调查工具(见附件 3-7)
    2.4 资料整理与分析
        2.4.1 数据分析方法
        2.4.2 数据处理与基本情况的描述性分析
    2.5 质量控制
    2.6 技术路线
3 结果
    3.1 养老服务领域社会组织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3.1.1 专家基本情况
        3.1.2 评分设计和筛选标准
        3.1.3 专家的积极程度、权威程度和协调程度
        3.1.4 第一轮评分结果
        3.1.5 第二轮评分结果
        3.1.6 养老服务领域社会组织绩效指标权重
    3.2 养老服务领域SOs社会资本与个人绩效的关系研究
        3.2.1 养老服务领域SOs社会资本测量指标信度分析
        3.2.2 养老服务领域SOs社会资本测量指标效度分析
        3.2.3 养老服务领域SOs核心成员社会人口学因素、社会资本与个人绩效的单因素研究
        3.2.4 养老服务领域个人绩效的多因素研究
    3.3 养老服务领域SOs组织社会资本与组织绩效的关系研究
        3.3.1 养老服务领域SOs组织社会资本测量指标信度分析
        3.3.2 养老服务领域SOs组织社会资本测量指标效度分析
        3.3.3 养老服务领域SOs组织基本特征、社会资本与组织绩效的单因素研究
        3.3.4 养老服务领域SOs组织绩效的多因素研究
    3.4 养老服务领域SOs组织内部社会资本与组织绩效研究
    3.5 养老服务领域SOs组织外部结构型社会资本分析
4 讨论
    4.1 指标体系全面系统地表达了养老服务领域SOs绩效评价内涵
    4.2 养老服务领域SOs社会资本与个人绩效
        4.2.1 养老服务领域SOs核心个人基本情况与个人绩效
        4.2.2 养老服务领域SOs社会资本与个人绩效
    4.3 养老服务领域SOs组织社会资本与组织绩效
        4.3.1 养老服务领域SOs组织基本情况与组织绩效
        4.3.2 养老服务领域SOs组织社会资本与组织绩效
    4.4 养老服务领域SOs组织内部社会资本与组织绩效
    4.5 养老服务领域SOs组织外部结构型社会资本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政策建议
        5.2.1 构建结构型社会资本,拓宽关系网
        5.2.2 培育关系型社会资本,提高公信力
        5.2.3 发展认知型社会资本,增强凝聚力
    5.3 创新点和研究展望
        5.3.1 创新点
        5.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综述 社会资本视角下国内外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养老的途径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 1
附件 2
附件 3
附件 4
附件 5
附件 6
附件 7

(7)低碳社区建设中的居民低碳行为驱动力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低碳社区建设研究现状
        1.2.2 居民低碳行为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1.2.3 驱动力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1.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低碳社区概述
        2.1.1 低碳社区定义
        2.1.2 低碳社区中的低碳行为
        2.1.3 低碳社区中居民低碳行为特征
    2.2 驱动力分析方法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居民低碳行为驱动力模型构建
    3.1 低碳社区建设系统结构
        3.1.1 低碳社区相关主体分析
        3.1.2 低碳社区建设系统结构
    3.2 居民低碳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3.2.1 政府侧的居民低碳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3.2.2 企业侧的居民低碳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3.2.3 居民自身低碳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3.2.4 居民低碳行为影响因素总结
    3.3 居民低碳行为理论分析模型假设提出
        3.3.1 影响因素对不同群体的驱动力存在差异
        3.3.2 影响因素对居民低碳行为驱动程度具有差异
        3.3.3 影响因素之间存在推动关系
    3.4 居民低碳行为驱动力实证分析模型构建
        3.4.1 居民低碳行为驱动力差异化分析模型构建
        3.4.2 居民低碳行为驱动力影响程度分析模型构建
        3.4.3 居民低碳行为驱动力影响路径分析模型构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居民低碳行为驱动力模型实证分析
    4.1 数据收集
        4.1.1 问卷设计与发放
        4.1.2 问卷有效性检验
        4.1.3 问卷基本信息统计分析
    4.2 居民低碳行为驱动力差异化分析
    4.3 居民低碳行为驱动力影响程度分析
        4.3.1 居民低碳行为驱动力重要程度分析
        4.3.2 居民低碳行为驱动力因子分析
        4.3.3 居民低碳行为驱动力影响程度分析结论及政策建议
    4.4 居民低碳行为驱动力影响路径分析
        4.4.1 居民低碳行为驱动力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4.4.2 居民低碳行为驱动力推动关系分析
        4.4.3 居民低碳行为驱动力影响路径分析
        4.4.4 居民低碳行为驱动力影响路径分析结论及政策建议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促进居民低碳行为驱动力的措施建议
    5.1 建立多形式的居民低碳宣传教育方式
    5.2 建立多方面的居民低碳行为保障渠道
    5.3 建立全面的居民低碳行为的政策体系
    5.4 建立完善的低碳基础设施体系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成果与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居民低碳行为驱动力调查问卷
附录2 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8)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信息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
        1.1.2 我国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的需求
        1.1.3 解决当前我国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中存在问题的需求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TPACK
        1.2.2 TPACK发展
        1.2.3 TPACK发展实践模式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问题
        1.3.2 研究过程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2.1 国外研究现状
        2.1.1 TPACK内涵研究
        2.1.2 TPACK发展研究
        2.1.3 TPACK测量方法研究
    2.2 国内研究现状
        2.2.1 TPACK基本理论研究
        2.2.2 TPACK发展研究
        2.2.3 TPACK测量方法研究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2.3.1 TPACK内涵研究现状评述
        2.3.2 TPACK发展研究现状评述
        2.3.3 TPACK测量方法研究现状评述
第3章 TPACK构成要素及发展的内涵解析
    3.1 TPACK构成要素解析
        3.1.1 研究过程
        3.1.2 已有定义说明的TPACK构成要素
        3.1.3 TPACK构成要素
        3.1.4 TPACK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3.1.5 与TPACK Framework构成要素的关系
        3.1.6 与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四个能力维度的关系
    3.2 TPACK发展的内涵解析
第4章 师范生TPACK发展的实践过程理论分析
    4.1 师范生TPACK知识要素发展的实践过程分析
        4.1.1 对TPACK知识要素的再认识
        4.1.2 师范生TPACK知识要素发展的实践过程
    4.2 师范生TPACK技能要素发展的实践过程分析
    4.3 师范生TPACK心理要素发展的实践过程分析
    4.4 师范生TPACK道德要素发展的实践过程分析
    4.5 师范生TPACK发展的实践过程分析
        4.5.1 TPACK知识、技能、心理和道德要素发展的实践过程综合分析
        4.5.2 师范生TPACK发展的实践过程
第5章 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模式构建
    5.1 实践模式构建思路
    5.2 国内外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特征透视
        5.2.1 研究过程
        5.2.2 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中的教学要素的特征
        5.2.3 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的特征
    5.3 实践模式构成要素解析
        5.3.1 功能目标
        5.3.2 理论基础
        5.3.3 操作程序
        5.3.4 实施条件
        5.3.5 评价方式
第6章 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模式应用及迭代
    6.1 第一轮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
        6.1.1 研究设计
        6.1.2 实验数据分析
        6.1.3 实验结论
    6.2 第一轮发展实践反思与实践模式修正
        6.2.1 对实践结果的反思
        6.2.2 对实践过程的反思
        6.2.3 实践模式的操作程序修正
    6.3 第二轮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
        6.3.1 研究设计
        6.3.2 实验数据分析
        6.3.3 实验结论
第7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1.1 研究结论
        7.1.2 研究创新点
    7.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7.2.1 研究的不足
        7.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一、期刊文献
        (一) 英文期刊文献
        (二) 中文期刊文献
    二、学位论文
        (一) 英文学位论文
        (二) 中文学位论文
    三、着作
        (一) 英文着作
        (二) 中文着作
    四、电子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基于DEMATEL-ANP的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安全文化定义研究现状
        1.2.2 安全文化评价研究现状
        1.2.3 安全文化建设研究现状
        1.2.4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技术路线及方法
        1.3.1 研究技术路线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2.1 文化与安全
        2.1.1 文化的定义和功能
        2.1.2 文化的结构层次
        2.1.3 安全的定义
    2.2 安全文化
        2.2.1 古代民俗安全文化趣事
        2.2.2 安全文化的定义
        2.2.3 安全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2.2.4 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
        2.2.5 安全文化在事故控制系统中的作用
    2.3 高校安全文化
        2.3.1 高校安全文化的内涵
        2.3.2 高校安全文化的结构层次
        2.3.3 高校安全文化的功能
    2.4 高校安全文化的心理学基础
    2.5 高校安全文化的哲学理论基础
        2.5.1 认识论和方法论
        2.5.2 系统论
        2.5.3 “以人为本”安全文化核心理念的哲学解读
    2.6 从哲学角度探析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2.6.1 唯物论奠定了高校安全文化建设重要性的哲学基础
        2.6.2 辩证法论证了高校安全文化建设重要性的哲学关系
    2.7 第三类危险源事故致因理论
        2.7.1 危险源基本概念及分类
        2.7.2 第三类危险源事故致因机理
        2.7.3 高校校园第三类危险源辨识
    2.8 人的不安全行为
        2.8.1 人的不安全行为形成机理
        2.8.2 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2.8.3 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文化根源分析
    2.9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校安全文化建设指标体系构建
    3.1 构建依据
        3.1.1 构建的准则
        3.1.2 高校校园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人
    3.2 构建流程
    3.3 指标选取视角分析
        3.3.1 评价主体
        3.3.2 指标选取的宏、微观两个层面
        3.3.3 指标选取的时间视角
        3.3.4 指标选取的空间环境视角
    3.4 指标体系概念模型构建
    3.5 一级指标的选取
    3.6 二级指标的选取
        3.6.1 安全文化因子提取
        3.6.2 安全文化因子初步合并
        3.6.3 安全文化因子归类
        3.6.4 二级指标的初步确定
    3.7 指标优化
        3.7.1 德尔菲法介绍
        3.7.2 第一轮专家调查与结果分析
        3.7.3 第二轮专家咨询结果与分析
    3.8 与国家示范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指标体系标准的比较
    3.9 指标的分析界定
    3.10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4.1 评价方法的选择
    4.2 DEMATEL法的原理与流程
        4.2.1 DEMATEL原理
        4.2.2 DEMATEL实施步骤
    4.3 ANP的原理与流程
        4.3.1 ANP原理
        4.3.2 ANP实施步骤
    4.4 改进的DEMATEL-ANP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4.4.1 DEMATEL标度的改进
        4.4.2 ANP网络结构图构建改进
        4.4.3 ANP判断矩阵建立改进
        4.4.4 综合评价法的改进
        4.4.5 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4.5 综合评价模型计算
        4.5.1 基于DEMATEL法准则影响程度的计算
        4.5.2 基于ANP指标权重的计算
    4.6 模型结果分析
        4.6.1 因果图
        4.6.2 指标ANP权重排序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校安全文化指标分级标准及定量测量研究
    5.1 指标分级标准
    5.2 定量测量的方法
    5.3 定量测量量表设计
        5.3.1 量表设计原则
        5.3.2 量表内容
        5.3.3 量表信度、效度检验
    5.4 定量测量工具
    5.5 调查方法选择
    5.6 样本容量确定方法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实证应用
    6.1 测量高校的基本情况
    6.2 定量测量
        6.2.1 样本容量的确定
        6.2.2 样本特征统计分析
        6.2.3 数据分析
    6.3 综合评价
    6.4 结果分析
    6.5 提升对策
        6.5.1 安全检查常态化,安全评估制度化
        6.5.2 牢固树立“安全工作第一位”的管理理念
        6.5.3 加强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师生参与度
        6.5.4 健全制度体系,做到“制度健全,落实到位”
        6.5.5 确保安全管理投入,保证设施安全和环境和谐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10)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技术路线
2 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社会发展概述
    2.1 理论基础
        2.1.1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1.2 社会性发展的几种经典理论
        2.1.3 社会性发展的几种现代理论
        2.1.4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理论
    2.2 相关概念界定
        2.2.1 社会性与社会化
        2.2.2 社会性发展
        2.2.3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
        2.2.4 思想政治教育
    2.3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目标
        2.3.1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内在目标
        2.3.2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外在目标
    2.4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内容
        2.4.1 升华自我意识与自我认知
        2.4.2 培养社会性情绪与情感
        2.4.3 提升社会规范认知与能力
        2.4.4 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2.4.5 提高人际互动行为与能力
        2.4.6 规范社会行为与能力发展倾向
    2.5 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社会性发展
        2.5.1 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关联性
        2.5.2 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统一性
        2.5.3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与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水平的关系
3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应用
    3.1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1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评价的六维度结构
        3.1.2 评价指标的变量操作化定义与问卷设计
    3.2 调查样本的选择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3.2.1 调查样本的选择
        3.2.2 调查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3.3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状况调查问卷的信度分析
    3.4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状况调查问卷的效度分析
        3.4.1 自我意识与自我认知维度的效度分析
        3.4.2 社会性情绪与情感维度的效度分析
        3.4.3 社会规范认知与能力维度的效度分析
        3.4.4 社会价值观维度的效度分析
        3.4.5 人际互动行为与能力维度的效度分析
        3.4.6 社会行为与能力维度的效度分析
    3.5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现状的评价与应用
        3.5.1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现状的评价
        3.5.2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现状评价结果的分析应用
4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1 理论依据和影响因素识别
        4.1.1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影响因素识别的理论依据
        4.1.2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影响因素的提出
        4.1.3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具体影响因素的识别
    4.2 问卷设计检验与样本选择
        4.2.1 问卷设计与内容
        4.2.2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影响因素调查问卷信度及效度分析
        4.2.3 样本的选择与统计
    4.3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影响因素的差异性分析
        4.3.1 学校因素的差异性分析
        4.3.2 家庭因素的差异性分析
        4.3.3 个人因素的差异性分析
    4.4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影响因素的影响分析
        4.4.1 社会因素的影响分析
        4.4.2 学校因素的影响分析
        4.4.3 家庭因素的影响分析
        4.4.4 个人因素的影响分析
    4.5 影响因素统计分析结果的总结
5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迟滞原因分析
    5.1 自我意识与自我认知迟滞原因分析
        5.1.1 家庭教育方式偏激影响大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5.1.2 自我控制能力差影响大学生行为及情绪的调控的能力
        5.1.3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不同步影响大学生归因风格
        5.1.4 个性差异影响大学生自我认知能力
        5.1.5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引导力不足
    5.2 社会性情绪与情感维度迟滞原因分析
        5.2.1 不和谐的家庭氛围影响大学生情绪状态的稳定
        5.2.2 错误的家庭示范影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建立
        5.2.3 政治社会化进程缓慢影响大学生亲社会能力的提升
        5.2.4 新媒体的错误利用影响大学生移情能力的培养
    5.3 社会行为与能力维度迟滞原因分析
        5.3.1 父母控制程度强导致大学生自我照料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差
        5.3.2 角色定位偏差影响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行为坚持的能力
        5.3.3 社会竞争加剧影响大学生克服困难的能力
        5.3.4 社会道德规范与社会现实冲突影响大学生两难情境中的选择
6 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提升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水平的有效教育引导途径
    6.1 搭建社会资源在促进大学生社会性发展中的有利平台
        6.1.1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引领作用
        6.1.2 培养大学生强烈的文化认同和坚定的文化自信
        6.1.3 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在传播正能量中的作用
        6.1.4 努力营造向上向善的社会风气
    6.2 发挥高校教育在促进大学生社会性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6.2.1 将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纳入高等学校教育目标
        6.2.2 重视大学文化在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引导作用
        6.2.3 改革教育方式以提高大学生对高校教育的认可度
        6.2.4 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以促进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水平
        6.2.5 挖掘社团活动在大学生社会性发展中的积极影响
    6.3 打牢家庭教育在促进大学生社会性发展中的基础地位
        6.3.1 建立良好的家庭亲子关系
        6.3.2 避免错误的家庭教养方式
        6.3.3 树立理性客观的教育期望
        6.3.4 明确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6.4 重视学生个体在其社会性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6.4.1 培育大学生积极的个人归因风格
        6.4.2 提升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水平
        6.4.3 促进大学生形成团队依恋情绪
        6.4.4 引导大学生遵守社会交往准则
        6.4.5 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及引导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附录B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状况调查问卷的项目分析T检验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四、网络行为规范建设的障碍因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生特质愤怒对网络欺负行为的影响 ——攻击规范信念和感知匿名性的作用[D]. 孙征.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2]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3]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叙事研究[D]. 张德彭.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4]自动扶梯人群踩踏风险的演化机理及干预策略研究[D]. 刘姿媚.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1)
  • [5]公共图书馆用户行为规范配置的整合研究[D]. 杜洋. 郑州大学, 2020(02)
  • [6]养老服务领域社会组织社会资本与绩效的关系研究[D]. 刘浏.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1)
  • [7]低碳社区建设中的居民低碳行为驱动力模型研究[D]. 陈泽宇. 华北电力大学, 2020(02)
  • [8]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模式研究[D]. 郑志高.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9]基于DEMATEL-ANP的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研究[D]. 冉景太.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6)
  • [10]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研究[D]. 巴雪冰.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网络行为规范建设中的障碍因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