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安全标语”获奖者

“交通安全标语”获奖者

一、《交通安全口号》评选获奖名单(论文文献综述)

尤达[1](2021)在《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文中认为美国创剧人,英文为the creator of American TV soaps,sitcoms and series,原指提供故事创意或者完成试播集剧本向各大电视网推销的人,在实际生产中演变为美剧的创作主体,即具有创作剧本能力的执行制片人。从历史观之,电视时代的创剧人在美剧生产过程中流露出普遍性特点,由此形成的群体特征深刻影响着创剧人自身的演变:从身份的确立到群体的形成,再到阶层的固化。网络时代的创剧人致力于群体特征的变革,以此打破阶层的桎梏。立足创剧人文本的内容与形式观之,所谓“变革”与以往并非只是理念上的区分,在实践场域的分野十分明晰。创剧人既对美剧成规化生产模式进行大胆革新,又依据“自我”的觉感与体认进行个性化创造。更为重要的是,创剧人调和了成规与个性间的对立关系,在文本的内容选择上追求“他者互文”与“自我表现”的紧密结合,表现形式上注重制作范式与创作风格的高度统一,由此在作品中反映出多元且精彩的主题,满足受众不断增长和变化的娱乐需求。这便使得创剧人不再只是播出机构定义下一味媚俗的符号客体,而是被赋予对超越性的追求。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的维度探讨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从文本的内容选择与表现形式上深入考察网络时代创剧人的变革举措,指出其群体特征的两个维度;进而分析这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最后基于媒介场域的变化探讨群体特征发生变革的外在成因,从创剧人心理探讨变革的内在动因。如此,形成了对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从表象到本质的考察。揆诸现实,这一研究的目的在于面对美剧在全球范围内卓越的传播力,从创作主体维度探寻美剧的成功之道,以求能在去芜存菁中有效“吸收外来”,为国产电视剧的发展带来启示意义。

王蕊[2](2021)在《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2021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同志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指出“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接班人,必须立志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中内蕴无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要求党的年轻干部必须始终践行并传承下去。青年公职人员是党的年轻干部队伍的主要后备军和人才储备力量,是年轻一代国家行政的主体,是未来党和国家建设事业的中流砥柱和中坚力量。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年轻干部的道德建设工作,在多次会议和讲话中强调年轻干部要讲政德、立政德、修政德、强政德,青年公职人员道德虽不完全等同于年轻干部政德,但其内涵价值也自然蕴蓄其中。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的道德状况不仅代表着整个职业群体的道德总水平,还对全社会的道德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关乎整个民族的道德进步和文明发展程度,关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长治久安。因此,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在新时代尤为重要,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工作尤为紧迫。新时代强调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不仅对规范青年公职人员自身行政行为以确保正确履职尽责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更是新时代为加强党的各方面建设“铸魂补钙”所必须施行的关键举措。强化青年公职人员的道德有利于在国家行政人员群体中进一步筑牢理想信念之基、补足精神信仰之钙、把稳思想灵魂之舵、秉承民族精神之脉。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应以政治品德建设作为中心和统领,以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作为基本准则,深度融合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基本纲要中的总体要求和四个基本着力点,同时注意结合青年公职人员的特质和优势,为促进并形成更高水平的青年公职人员道德而不懈努力探索。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工程的顺利推进以及建设目标的最终达成需要将深入系统的理论分析与扎实可行的实践探索紧密结合,以尽快在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的内外布局中形成强大合力获取最优效果。为此,本文特采取理论研宄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将全文共划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详细论证与分析: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本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学界目前关于相关论题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行文思路、逻辑架构、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有何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等,奠定了本论题的研究基础和起点。第二部分为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相关问题概述。分别对公职人员、青年公职人员、青年公职人员道德三个核心概念进行阐释和界定,同时对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的各方要素包括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导原则、主要内容等进行具体解析,以此明确本研究的主体和价值。第三部分为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的理论资源。本章节分别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相关理论、国外公职人员道德建设做法与经验借鉴等四个层面出发,作为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的理论之基,为后续章节相关结论的得出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第四部分为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问题及成因。这一部分是本论文的重点部分。首先,对目前我国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现状加以概述,这部分内容主要突出我国在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方面已经取得的成绩,具体包括:青年公职人员的个人素养多维提升、道德认同显着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卓有成效、先进道德模范层出不穷等几个方面。紧接着,明确指出目前我国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现存主要问题在于:理想信念面临挑战、教育培训效果欠佳、制度体系存在缺陷等,并针对现存问题着重从思想观念、制度机制、社会环境三个层面深入系统地分析了可能导致上述现存问题出现的原因。本部分内容的论述为下一篇章部分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优化路径明确了方向。第五部分为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的优化路径。这是本论文的又一重点部分。本篇章中认为,为了更好的解决和优化上一部分中指出的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现存主要问题,首先要把握两个基本前提,即注重顶层设计和抓牢“关键少数”。紧接着重点从深化青年公职人员自身道德修养,以实现“以心修德”;强化青年公职人员道德教育培训,以实现“以教强德”;完善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制度设计,以实现“以制固德”;优化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环境,以实现“以境养德”等几个具体层面着力展开相关论述。通过编织全面、系统、安全的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网络,形成科学、有效、灵活的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发展模式,加快提升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水平,有效促进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提升和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

顾盼[3](2021)在《现实的视域与人性的聚焦 ——布克奖获奖小说研究》文中提出布克奖作为英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奖项,自1969年创立至今,截止到2019年,已走过了51年的历程,并评选出了54部优秀小说。来自于亚洲、非洲、大洋洲、美洲和欧洲的获奖小说,跨越了半个世纪之久的文学审美历程,不论是从个人还是集体的角度来看,都反映了英国动态的、民族性的、世界性的、非单一性的文学形象和文化时刻,而布克奖对大英帝国的传统文化遗产的继承和批判,对全球化资本流通和市场经济的适应和争议,都为其带来了广阔的世界舞台上的迥异却多元的文化形态。从早期大英帝国的殖民扩张、到殖民紧缩、去殖民化和后殖民主义,英国的民族和国家的意识形态的变化是对应着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的,布克奖获奖小说的选择,不仅是英国的审美趣味的选择,也是英国乃至世界文化的历史抉择。本文由七个章节组成。绪论部分首先论述了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对布克奖进行了基本介绍,并分析了英国中心论的衰微与文学浪潮的交织,以及帝国变迁中的人性反思;其次回顾和梳理了国内外以布克奖及其获奖小说为研究对象的资料综述;最后提出了本选题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论述了布克奖在宏大叙事的历史背景中所采取的运营策略和发展模式。布克奖在英国社会引发的“布克效应”以及一步步成为当代英国文学的重要媒介之一,而大英帝国的历史背景,则奠定了布克奖的帝国主题。第二章至第六章通过分析布克奖获奖小说的类型和主题,来探索布克奖对时代众多焦点的选择和兼顾,其获奖小说表现的英国式的审美意趣、美学价值和艺术精神。其中第二章主要聚焦于后殖民历史重写以及小说中展现的异域文化。布克奖的后殖民小说以1981年萨曼·鲁西迪《午夜之子》的夺冠为元年,吹响了对大英帝国中心式的话语霸权的终结的号角。后殖民文学以完全不同的视角审视了殖民与被殖民的关系问题,曾经被殖民的人民重新获得权力以及民族身份,他们通过取代以往的帝国主义立场而将自己的话语赋予价值,进而恢复自己的声音。后殖民的主题由布克奖推向世界舞台的中心,成为当代英国文学最重要的分支之一。第三章则分析了两次世界大战对人性的摧残,以及个体如何在创伤记忆里对自我与他者、中心与边缘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整和重塑。在战争这种极端语境下,人类更加渴望文明的修葺和重建。第四章论述了新历史视域下对后现代历史叙事的反思性关注。从“元叙事”到“小叙事”的过渡让公众话语转向个人话语,对帝国历史的戏仿和重构深刻反映了文化和个体身份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第五章探讨了布克奖获奖小说中的女性生存和意识图景,女性作为性别概念中的“他者”,在对抗父性制的中心话语的同时,对本体性和自我意识一再重申,从而逐渐获得了对个体存在的证明和回归。第六章分析了在西方资本主义的人性危机和文化矛盾中自我与他者的身份认同困惑,其中的性别、种族、阶级、宗教、家庭社会、伦理道德等身份认同问题都呈现了不同程度上的冲突、分裂和无序状态,自我的意志和人性的价值都需要被放置在“他者”的理论体系中被重新思考和感知。第七章论述了布克奖获奖小说的文化反思问题。布克奖商业和美学理想的结合,声望经济和艺术价值观之间的关系,以及布克奖在文学领域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的多方因素。布克奖对人性的洞察、对新历史观和多元叙述的探索,对未来的英语小说具有指导性的价值和文学发展的启发性意义。结语部分则回溯了本文的主要论点,指出了文学文本和国家政治、经济与意识形态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一种同步关系。布克奖在推动英国的非殖民化进程中占据着重要的文化领域地位,其在不断变化的国际关系和经济局势中,包容且赞赏的接纳和承认非英国中心地区与国家的文化符号,打开了一个多民族、多种族和多元文化的世界性的注视目光。

江前佰[4](2020)在《“农村再生计划”后中国台湾北部农村活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人民生活水平日渐提高的今天,我国大量农村地区正面临着人口流失,耕地荒废等问题,乡村振兴迫在眉睫。我国台湾地区与内地情况相似,农村人口大量迁往六都,基于历史上的种种因素,于2010年出台了农村再生计划,鼓励村民自下而上进行社区更新。自农村再生计划实施以来,爆发了青年返乡的第三波热潮,许多农村重现活力。研究台湾农村再生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可以为我国广大地区的乡村振兴提供参考。2017年,我国台湾省农委会举行首届“金牌农村竞赛”来检验农村再生计划的第一阶段成果,北部地区的一些社区在该竞赛中脱颖而出。笔者前往我国台湾省的新竹县北埔乡南埔社区、新北市三芝区共荣暨安康社区和宜兰县员山乡内城社区进行实地调研,研究农村再生计划的具体实施情况。又通过对我国台湾省新竹市前溪社区、湖北省阳新县下屋村、安徽省亳州市余埠口村和贵州省桐梓县中关村的调研,对我国两岸村落形态、村庄环境、村民关系等进行对比,归纳总结出内地乡村建设中环境治理、产业提升、推广教育以及活化设计的相关经验。

朱厢炜[5](2020)在《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分别是我国1980年代和1990年代的代表性建筑作品,两座建筑的设计全过程所反映的内涵有着跨越时空的价值和意义。本文通过大量详实的历史文献资料,呈现了两座建筑设计的全过程,并从多个角度评析了这两座建筑的时代性意义和当代启示。论文共由七章组成,章节之间呈现顺序递进的关系。第一章绪论,表明了本研究的课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对已有研究进行了综述,展现了本文的基本逻辑与框架。第二章,对我国1949年至1989年的建筑创作环境进行了概述,介绍了与两座建筑直接相关的自贡恐龙文化和彩灯文化。第三章,以实录的形式再现了展开建筑设计之前,包括前期策划等在内的诸多事件。第四章,以实录的形式再现了从建筑设计竞赛到建成的整个过程。第五章,呈现了自前期策划到建成后包括专业机构等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对两座建筑的评价。第六章,从建筑策划、建筑后评估、建筑设计竞赛、建筑设计、建筑伦理、建筑与城市文化的维度对研究对象进行了评析,揭示了其在这几个维度的意义和对当下建筑业的启示。第七章结论,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审视了此次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对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全文共约22万字,图片123幅,表格36个

徐玥楚[6](2020)在《从童牛奖优秀故事片看中国儿童电影创作变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电影百花齐放的舞台上,儿童电影是这电影百花园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1985年,为了进一步发展儿童电影事业,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收到国家广电部、教育部、文化部、全国妇联、共青团中央五部委的委托,创立了中国电影童牛奖,奖励与表彰优秀儿童电影及其工作者。2005年,童牛奖并入华表奖,但这并不意味着童牛奖的逝去,而是为华表奖注入了更为专业的儿童电影力量。自此之后,华表奖关于儿童电影的奖项增设优秀少儿牛影片奖,2013年更名为优秀少儿题材电影。中国儿童电影发展初期大都是故事片的形式,在后续发展中,故事片依然占据儿童电影比例的绝大部分。因此,童牛奖优秀故事片是坊间公认的最能代表中国儿童电影水平的奖项。本文针对童牛奖优秀故事片的发展历程,对童牛和华表两个不同时期展开研究。立足于历届童牛奖获奖作品进行动态分析,再现隐藏在获奖作品背后中国儿童电影创作的时代特征,从获奖影片题材的变化轨迹提炼出中国儿童电影中反映出的价值取向以及儿童形象刻画中体现的儿童观。本文立足于中国儿童电影专业奖项童牛奖历届优秀故事片获奖作品,对其创作题材、价值取向、儿童形象与儿童观体现等方面展开对儿童电影创作的动态研究。在市场经济干预电影行业发展的今天,电影产业化发展成了必经之路。当代电影早已深刻意识到这一点,商业电影的出现尤其强调了电影的产业化现象。而中国儿童电影作为中国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却还沉浸在创作为重的时代。因此,想要实现当代儿童电影的崛起必须站在童牛奖的肩膀之上,反思儿童电影发展策略:中国儿童电影创作应当坚持以“内容为王”,走儿童电影的类型化发展路线;形成属于儿童电影的良性产业链,实现儿童电影的产业化发展。

唐韵芝[7](2020)在《新世纪中国电影现实主义观念的嬗变 ——以“金鸡奖”最佳故事片为例》文中提出在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后,技术的革新、产业的升级、文化的交融,人类世界正在发生着剧烈变化。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迅速崛起,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在文化产业链条上的电影产业,也发生着巨变:中国成为了第二大电影市场。中国电影产业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的同时,“现实主义”也受到了巨大挑战。从世纪之初的浮夸创作之风到寻找新主流电影的精神走向,中国电影人在新世纪的电影产业链条中,不断接受新的挑战,力求为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道路熔铸新的时代印记。而标志着中国大陆地区最高电影荣誉的“中国电影金鸡奖”则无疑聚集了几乎所有电影人士和普通影片受众的目光,而往往作为历届焦点的“最佳故事片”,则是当届众多优秀影片中的标杆,也代表着时年对于最佳故事片的价值判断、美学考量和创作认同。显而易见,现实主义作为中国电影最重要的题材选择和艺术观念,是最佳故事片中的主导力量。研究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中的现实主义,不仅是一种内在诉求,更是外在动因。面对全球化进程加快、文化日益多元的今天,现实主义如何在多重挑战中注入动力、如何利用电影展现中国新世纪社会面貌、如何使中国现实主义电影走向国际舞台等,这些都是中国电影在现实主义道路上要面临的重要命题。第一章绪论,主要叙述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内容、对象、结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创新之处;第二章梳理中国电影金鸡奖与现实主义电影的共生关系;第三章研究坚守与更迭的21世纪初期,现实主义对中国传统“载道”精神的坚守,以及多元化新貌;第四章研究现实主义在进入中国电影又一百年纪元后在电影产业化进程中的突围与发展;第五章对新世纪电影现实主义策略进行反思,提出一些建议。

颜婷梦[8](2020)在《中国公益广告黄河奖影视作品叙事研究》文中认为公益广告以服务社会公共利益为主,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在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引导舆论、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影视广告作为覆盖面最大、传播力最强的大众传播媒体之一,综合运画面、音效、色彩等元素,形成视听一体的作品,在传播过程中更富感染力和号召力,具有其他媒介没有的优势。中国公益广告黄河奖作为我国公益广告界的最高荣誉,其获奖影视作品用优质内容传达了公益理念,促进着社会的进步。本文将叙事学理论用于分析影视公益广告,采用文献分析法及案例分析法,来探究影视公益广告是如何讲故事的。广告的真实作者通过故事中的叙述者之口来讲述故事、推动情节、传递广告诉求及公益理念。其中,讲述故事的视角又有统筹全局的零视角、主观表达的内聚焦视角及客观呈现的外聚焦视角之分。之后,在分析了“黄河奖”影视作品与时俱进的主题、真实的人物及戏剧式情节这些独具特色的叙事内容的基础上,总结出各具特色的两种结构:注重故事完整的戏剧式结构及以“情”“理”服人的散文式结构。两种结构的作品都利用色彩、光影、构图、音乐音响等元素及多种蒙太奇手法,增强了故事内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最后结合中国公益广告黄河奖影视作品的成功经验,尝试为中国影视公益广告的创作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技巧:在内容制作上,创作主题紧扣时代脉搏,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小”人物讲述“大”故事,用“新”思维呈现“老”话题。在艺术手法的运用上,用细节镜头推进情感,恰当的配乐渲染情绪,并且用对比蒙太奇强化内容。影视公益广告创作者应参考和吸收优秀作品的叙事特征及技巧,讲好故事以促进观众对公益理念的理解与接收,从而收获更好的广告效果。

隆琴[9](2020)在《20世纪50年代工人劳动模范群体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劳动模范源于革命战争时期,在20世纪50年代发展壮大。从革命战争时期到20世纪50年代末,劳动模范的形象及其发挥的作用都发生了显着的变化。为凸显劳模群体在不同时期的特点,本文分别论述了革命战争时期、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一五”建设时期及“大跃进”时期的劳模群体,总结归纳了劳模群体的形象特征与变化特点。由于新中国成立后,劳模群体的规模庞大且种类繁多,因此本文着重研究工人劳模,尤其是一线产业工人劳模。在论述过程中,本文不仅采用了全国劳模的资料,而且纳入了长寿县的档案资料,力图展现劳模群体的多重面貌。在革命战争时期,劳动模范呈现出“为革命苦干献身”的“革命型”劳模形象,他们为中国共产党开展革命事业做出重要贡献。劳动模范源于苏联,最早诞生在中央苏区,随后活跃在陕甘宁边区的大生产运动及整风运动中,后又在解放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劳模群体中最为典型的是吴满有和赵占魁,他们是边区人民学习的榜样。中国共产党通过选树劳模,在群众中首次树立了“劳动光荣”的理念,调动了人民群众在工作、生产与战争中的积极性,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工人劳模呈现出“对党忠诚、埋头苦干、甘于奉献”的“老黄牛式”劳模形象,他们不仅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恢复,而且维护了新中国的稳定。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延续了革命战争时期的做法,在全国范围内选树劳模。为了扩大劳模的影响力,中国共产党对劳模进行了塑造,力图更好地发挥劳模的作用。首先,中国共产党给予劳模经济和政治上的优待,彰显了劳动模范的光荣形象。其次,加强了对工人劳模的宣传,强调工人阶级在新中国成立后翻身做主。最后,在劳模教育过程中注重提升劳模的科学文化与政治素养,促使劳模以更高的生产热情投身到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中。“老黄牛式”劳模不仅在爱国主义生产竞赛中带头苦干,而且在捐献飞机大炮运动中带头捐款,还在镇压反革命运动中护厂与反特,为国民经济建设事业做出重要贡献。“一五”建设时期,工人劳模呈现出“经验丰富、技术先进”的“技术型”劳模形象,他们创造和推广了许多先进经验与先进技术,推动了“一五”计划的完成。之所以劳模呈现出“技术型”劳模形象,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国内的基础教育和职工业余教育发展较快,二是苏联选派大批专家及先进生产者到中国传授先进经验与技术,三是中国共产党转变了对知识分子的态度。为了巩固与强化“技术型”劳模形象,劳模奖励以激发工人的创造性为旨归,劳模表彰与宣传强调劳模拥有先进经验与先进技术。“技术型”劳模的科学文化素养较高,他们是学习与推广苏联先进经验的领军人,他们在先进生产者运动中发扬了创造精神,他们推动了“一五”计划的完成。“大跃进”时期,工人劳模呈现出“又红又专”的形象,他们是执行总路线的先锋。由于政治环境趋紧,劳模的政治身份越发重要,劳模群体中的党员占比增长较快。由于劳模评选、表彰与塑造都强调政治挂帅,因此工人劳模呈现出“又红又专”的劳模形象,他们在“大炼钢铁”中追求高速度,在增产节约运动中发扬了协作精神,在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中敢想、敢说、敢干,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重要贡献。但是,在“左”的思想影响下,社会中普遍存在着浮夸与虚浮现象,劳模的成绩被夸大了,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虽然在“大跃进”中存在着偏差,但是劳模“努力增产、追求卓越、敢想敢干、乐于协作”的精神是值得称赞的。通过探析工人劳模群体的历史嬗变,可以发现工人劳模群体的结构不断发生变化,工人劳模由生产型劳模转变为技术型劳模,劳模的骨干作用不断凸显。事实上,劳模群体的变迁史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劳动人民革命与建设的历史,展现出中国历史的嬗变。通过探究劳模群体的变迁,既可以展现劳模群体在不同时期的特殊样态,也可以反映党和国家在不同历史背景下的现实诉求。这启示我们要采用科学的劳模评选方法,践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断丰富与发展劳模精神的内涵,充分发挥劳模的作用。

黄建华[10](2019)在《京剧在台湾的传承与发展研究(1948-2018)》文中研究说明台湾京剧从1948年至2018年间的发展,历经多次转变,充满不同发展时期的时代印记。这相关发展现象及其动力机制,既有内在的需求,也有外在影响。总体而言,这七十年间台湾京剧的发展,尝试并经历了古今合流和中西合流,还有京崑合流,由此建构了台湾现代京剧发展的基本脉络。1948年前台湾的京剧,混杂了不少地方戏元素,发展并不显着。随着台湾政府意识形态的需求,以及很多来台军人需要休闲娱乐,军中京剧剧团一时便如雨後春笋,扩枝散叶,对台湾京剧的发展发挥了较大的推动作用。至1980年代中後期,这些军中京剧团发展逐渐脱离现代社会思潮,於是,台湾京剧究竟将何去何从的问题被强烈地提出来了,不久便孕育了台湾京剧的改革:传统京剧逐渐被现代京剧所取代。从1990年代中後期开始,台湾京剧不仅尝试古今合流、中西合流,还注意京崑合流。这些带有创新性和探索性的发展,迄今为止已有二十多年,构成了当代台湾京剧的基本格局及未来发展基础。全文除了绪论和结论,共有六章,分别梳理并研究探讨了如下基本内容:1948年後的台湾政社艺文环境;来台艺人与京剧团的发展,不仅有三大民间京剧团,更有以历史悠久四大军剧团为主体的公办专业京剧团;1980年代後,京剧在台湾传承发展与时代思潮、市场需要的互动,尤其是京剧广电传播反映市场机制对京剧曲艺变化的影响;台湾三军京剧教育、民间京剧教育和高等教育学院三大方面对京剧教育及人才培养的深刻影响;台湾京剧在艺术美学方面努力於古今合流、中西合流和京崑合流所带来的传承与发展效果。感於现代京剧在台湾普遍受到观众喜爱,全文在回顾其发展历史各阶段特色基础上,着眼於研究新京剧美学的传承与创新,并对未来展望提出了期盼与省思。

二、《交通安全口号》评选获奖名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交通安全口号》评选获奖名单(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对象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身份与阶层: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
    第一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身份界定(1928-1963)
        一、创剧人身份的探索:从发明家到电视人
        二、创剧人身份的确立:首席编剧与执行制片人
    第二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阶层分析(1964-1998)
        一、创剧人群体的形成:三大剧种创剧人群体
        二、创剧人阶层的出现:三大阶层创剧人分布
    第三节 网络时代创剧人的阶层突破(1999-2019)
        一、模型构建:多源异构数据下的第一阶层创剧人画像
        二、画像分析:从第一阶层创剧人到创剧人“职业群体”
第二章 他者与自我: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内容选择
    第一节 他者互文:临摹现实文本下的客观写实
        一、效仿现实生活:从真人真事中取材
        二、互文经典作品:从文学与影视中取材
    第二节 自我表现:“三重自我建构”下的主观抒情
        一、对“个体自我”的探寻
        二、对“关系自我”的定位
        三、对“集体自我”的认知
    第三节 紧密结合:创剧人文本内容层面的群体特征
        一、他者故事中自我的汇入
        二、自我镜像中他者的虚构
第三章 制作与创作: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表现形式
    第一节 制作范式:视听电影化与叙事文学性
        一、电影化影像策略:质感营造与“景观”制造
        二、文学性叙事策略:叙事结构与叙事线索
    第二节 创作风格:视听个性化与叙事风格化
        一、个性化的长镜头与蒙太奇
        二、风格化的“话语”建构
    第三节 高度统一:创剧人文本形式层面的群体特征
        一、制作范式中个性的凸显
        二、创作风格中成规的体现
第四章 互构与升华:群体特征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
    第一节 相互关系:成规与个性的互构
        一、同源性:相近起源与发展
        二、同构性:相互建塑和形构
        三、共生性:互相依存与协作
    第二节 共同作用:多元且精彩的主题
        一、世界观的引导:个人信仰与哲学思辨
        二、人生观的认同:女性主义、反同性歧视和反种族歧视
        三、价值观的迎合:反英雄、非英雄与集体无意识
第五章 环境与心理:网络时代创剧人群体特征的成因
    第一节 外在环境之变:媒介场域架构下的特征成因
        一、网络时代媒介场域的架构变化
        二、媒介与受众博弈下的底层逻辑
    第二节 内在心理动因:“人类动机理论”下的特征成因
        一、自我求生:生活困难者的生理需要
        二、自我救赎:面临威胁者的安全需要
        三、自我倾诉:身份认同困惑者的归属需要与情感缺失者的情感需要
        四、自我证明:事业受挫者的尊重需要
        五、自我实现:美国创剧人的终极追求
结语
    第一节 从传播到效仿:美剧强大的影响力
    第二节 在分辨中学习:现状、启示与反思
附录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2)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相关问题概述
    2.1 青年公职人员道德的核心概念
        2.1.1 公职人员
        2.1.2 青年公职人员
        2.1.3 青年公职人员道德
    2.2 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的要素解析
        2.2.1 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2.2.2 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的指导原则
        2.2.3 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第3章 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的理论资源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思想
        3.1.1 经典马克思主义的青年思想
        3.1.2 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公仆思想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思想
        3.2.1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青年相关论述
        3.2.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干部道德建设相关论述
    3.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
        3.3.1 以“内修”和“仁政”为核心的儒家官德建设思想
        3.3.2 以“大道”和“不争”为核心的道家官德建设思想
        3.3.3 以“信义”和“法治”为核心的法家官德建设思想
    3.4 国外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相关思想及做法借鉴
        3.4.1 英国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相关思想及主要做法
        3.4.2 美国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相关思想及主要做法
        3.4.3 日本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相关思想及主要做法
        3.4.4 韩国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相关思想及主要做法
第4章 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问题及成因
    4.1 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成绩
        4.1.1 个人素养多维提升
        4.1.2 道德认同显着强化
        4.1.3 廉政建设卓有成效
        4.1.4 道德模范层出不穷
    4.2 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现存主要问题
        4.2.1 理想信念面临挑战
        4.2.2 教育培训效果欠佳
        4.2.3 制度体系存在缺陷
    4.3 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4.3.1 思想观念原因
        4.3.2 制度机制原因
        4.3.3 社会环境原因
第5章 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的优化路径
    5.1 以心修德:深化青年公职人员自身道德修养
        5.1.1 提升道德认知,坚定道德信仰
        5.1.2 培养道德情感,构建道德良心
        5.1.3 磨砺道德意志,修炼道德品格
        5.1.4 鼓励道德实践,争当道德模范
    5.2 以教强德:强化青年公职人员道德教育培训
        5.2.1 创新青年公职人员道德教育原则方法
        5.2.2 丰富青年公职人员道德教育核心内容
        5.2.3 整合青年公职人员道德教育各方资源
    5.3 以制固德:完善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制度设计
        5.3.1 加快青年公职人员道德法制建设
        5.3.2 深化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培训机制
        5.3.3 健全青年公职人员道德监管机制
        5.3.4 强化青年公职人员道德考评机制
    5.4 以境养德:优化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环境
        5.4.1 培厚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
        5.4.2 打造绿色健康经济新常态环境
        5.4.3 培育积极向上的先进文化环境
        5.4.4 营造文明和谐舒心的社会环境
        5.4.5 构建清朗明净网络空间新秩序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攻读成果
致谢

(3)现实的视域与人性的聚焦 ——布克奖获奖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的意义
        (一)何谓布克奖
        (二)英国中心论的衰微和文学浪潮的交织
        (三)帝国变迁中的人性反思
        (四)选题的提出
    二、研究综述
        (一)以布克奖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综述
        (二)以布克奖获奖小说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综述
    三、选题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布克奖的设立及其经营模式
    一、二战后的英国文坛与布克奖
    二、布克奖的设立与运营策略
        (一)布克奖的设立
        (二)“布克效应”与运营策略
    三、布克奖的发展模式
        (一)英国出版业的转变
        (二)当代英国文学的媒介
        (三)评选模式的“钟摆运动”
        (四)布克的帝国主题
第二章 异域文化与后殖民历史重写
    一、帝国审视和后殖民意象的重写
    二、英国式的思乡病
    三、轮回与重构
    四、后殖民的话语革命
        (一)异国情调和不可靠的历史叙述
        (二)被打破的二元范式关系
        (三)叙述形式和内容之间的矛盾对立
        (四)多元文化身份的探索
第三章 在人性深处透视战争罪恶
    一、战争扩张与非人世界
    二、苦难的英国记忆
        (一)献祭文化的永续
        (二)与创伤记忆的对话:一个愿景
    三、西方文明的塌陷
        (一)中心与边缘的失衡
        (二)“距离背后的哀伤”
        (三)权力转换的隐喻
        (四)对帝国中心的批判与篡权
    四、帝国建构的精神失落
第四章 新历史视域下的洞察与反思
    一、元叙事的终结
    二、历史的戏仿与浸入
        (一)反讽时代与自觉的文化反思
        (二)“罗曼蒂克”与后现代叙事的平衡
    三、时间和空间的消解与重构
        (一)对后现代历史叙事的反思性关注
        (二)不被定义的小说家
        (三)作者之死
        (四)历史和现实的调解与谈判
        (五)“小叙事”对元叙事的拆除
第五章 女性的生存与意识图景
    一、“他者”的再商榷和布克奖女性文学
        (一)“他者”的性别投射
        (二)女性作家的文学声音
    二、疏离的孤独流亡者
        (一 ) “乌龟”姑娘与流亡者
        (二)自我边缘化
    三、女性主体性的僭越与透视
        (一)“欲望中的暴力”
        (二)“他者”身份的漂移与回归
第六章 在自我与他者中身份认同困惑
    一、西方资本主义的人性危机和文化矛盾
        (一)人性的危机
        (二)文化聚合力的断裂
        (三)布克奖获奖小说中的人性图解
        (四)布克奖获奖小说中的文化话语
    二、裂隙中的自我身份认同
        (一)创伤性崇高下的身份认同重塑
        (二)性别身份中的裂痕与平衡
        (三)种族身份中的错位与和解
        (四)介入他者的叙述方式
    三、美的哀悼
        (一)阶级身份的桎梏
        (二)主体身份的追寻
    四、身份符号的隐匿与错置
        (一)文化身份的分歧与同化
        (二)宗教与信仰息争的可能性
        (三)从“他者”中读取新身份
第七章 布克奖获奖小说的文化反思
    一、布克奖的声望经济
        (一)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是对立且共存的
        (二)声望经济是象征性的文化资本
        (三)英国中心的文学场域
    二、文学领域的资格竞争
    三、语种守望与世界性文学意图之间
    四、小说与语言的权力
        (一)小说的权力和语言的力量
        (二)小说的文化身份
    五、窄意图与宽冲击的当代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1969-2019 年布克奖获奖小说名单
附录2:1969-2019 年布克奖入围小说短名单
附录3:1969-2019 年布克奖评委名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农村再生计划”后中国台湾北部农村活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内地农村的衰败与人口流失
        1.1.2 农村再生助台湾农村焕新生
    1.2 关于乡村活化的研究与实践成果
        1.2.1 国内的研究
        1.2.2 国外的研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对象和内容
        1.4.1 金牌农村竞赛
        1.4.2 农村调研
    1.5 研究方法
    1.6 论文提纲及结构框架
第二章 中国台湾农村发展及农村再生计划的诞生
    2.1 各历史时期台湾农村的发展
    2.2 战后中国台湾农村的变迁
    2.3 台湾关于农村建设的政策及活化体系
    2.4 中国台湾地区划分及农村分布
    2.5 农村再生计划与农村再生条例
        2.5.1 农村再生计划提出和实施
        2.5.2 农村再生条例的内容
        2.5.3 农村再生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2.5.4 农村再生计划整体愿景和区域目标
        2.5.5 农村再生执行策略和总体营造发展概念
        2.5.6 农村再生计划现阶段成果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台湾北部农村再生社区
    3.1 客家黄金水乡——新竹北埔乡南埔社区
        3.1.1 社区基本资料
        3.1.2 再生计划前社区状况
        3.1.3 农村再生计划
        3.1.4 农村活化方式及社区现状
        3.1.5 社区的管理与维护
        3.1.6 南埔社区活化成果及现状总结
    3.2 跨区域开发——新北三芝区共荣暨安康社区
        3.2.1 社区基本资料
        3.2.2 再生计划前社区状况
        3.2.3 农村再生计划
        3.2.4 农村活化方式及社区现状
        3.2.5 社区活化成果总结
    3.3 铁牛力阿卡——宜兰县员山乡内城社区
        3.3.1 社区基本资料
        3.3.2 再生计划前社区状况
        3.3.3 农村再生计划
        3.3.4 农村活化方式
        3.3.5 社区活化成果总结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两岸农村活化设计比较研究
    4.1 台湾地区未参与农村再生计划的农村
        4.1.1 普通农村——新竹市前溪社区
        4.1.2 艺术村——芝柏山庄和牧蜂农庄
    4.2 内地普通农村
        4.2.1 文明村——湖北省阳新县下屋村
        4.2.2 普通农村——安徽省亳州市余埠口村
    4.3 美丽乡村示范村——贵州省桐梓县中关村
        4.3.1 农村基本概况
        4.3.2 农村改造及现状
        4.3.3 对该村现状的思考
    4.4 中国台湾与内地农村对比研究
        4.4.1 农村行政结构对比
        4.4.2 村落布局对比
        4.4.3 建筑样式对比
        4.4.4 农民收入对比
        4.4.5 农村环境对比
        4.4.6 农村青年就业对比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村再生计划”台湾北部农村活化经验
    5.1 计划为导向
    5.2 培根为基础
        5.1.1 何为培根计划
        5.1.2 培根学习与结业
        5.1.3 培根计划分区与培训团队
        5.1.4 培根计划的参与度
    5.3 自下而上,多方参与
        5.3.1 村民自发参与
        5.3.2 专业人士的参与
    5.4 设计理念与建设手段
        5.4.1 里山里海和永续发展理念
        5.4.2 雇工购料为手段
        5.4.3 传统文化和技术的传承
    5.5 农村社区中的活化设计
        5.5.1 道路与步道系统的活化设计
        5.5.2 公共空间和建筑的设计更新
    5.6 社区的管理与维护
    5.7 农村活化评价指标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我国台湾北部地区“农村再生计划”活化再生的内容
    6.2 我国内地农村活化现状
    6.3 对乡村振兴的启示
    6.4 研究不足
    6.5 对未来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B:部分农村总图
附录 C:图表索引

(5)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与意义
        1.2.1 课题研究目的
        1.2.2 课题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建筑历程层面
        1.3.2 地域建筑层面
        1.3.3 地域建筑与文化层面
        1.3.4 国外学者对自贡地区城市、建筑及地域文化的研究
    1.4 国内研究现状
        1.4.1 建筑历程层面
        1.4.2 地域建筑层面
        1.4.3 地域建筑与文化层面
        1.4.4 国内学者对自贡地区城市、建筑和地域文化的研究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本文的研究方法
        1.5.2 本文的研究框架
    1.6 主要概念界定
        1.6.1 界定
    1.7 本论文写作说明
        1.7.1 本文对“历史”与“叙事”问题的回应
        1.7.2 阅读建议
2 建设背景
    2.1 中国建筑创作环境概述
        2.1.1 1949年至1964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2.1.2 1965年至1976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2.1.3 1977年至1989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2.2 自贡的地域文化
        2.2.1 自贡恐龙的故事
        2.2.2 自贡彩灯的故事
    2.3 本章小结
3 建筑设计组织策划
    3.1 我们为何建造
        3.1.1 兴建自贡恐龙博物馆的设想
        3.1.2 兴建中国彩灯博物馆的设想
        3.1.3 讨论:兴建设想
    3.2 研究落实修建博物馆
        3.2.1 确定修建自贡恐龙博物馆
        3.2.2 确定修建中国彩灯博物馆
        3.2.3 讨论:不同的投资模式,不断努力得以确定兴建
    3.3 设计竞赛的组织安排
        3.3.1 自贡恐龙博物馆竞赛组织
        3.3.2 中国彩灯博物馆竞赛组织
        3.3.3 讨论:组织经验的延续和发展
    3.4 本章小结
4 建筑竞赛及后续进展
    4.1 方案评选与审定
        4.1.1 乱石——“恐龙群窟”与“洪荒时代”的抽象
        4.1.2 灯的群组——“南国灯城”的新星
        4.1.3 讨论:创作与评审
    4.2 方案确定及后续进展
        4.2.1 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后续进展
        4.2.2 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后续进展
        4.2.3 讨论:后续进展
    4.3 本章小结
5 建筑创作回响
    5.1 官方新闻媒体的关注
        5.1.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关注
        5.1.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关注
        5.1.3 讨论:媒体关注
    5.2 大众的声音
        5.2.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关注
        5.2.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关注
    5.3 业内人士的评价
        5.3.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评价
        5.3.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评价
    5.4 获奖情况
        5.4.1 自贡恐龙博物馆获奖情况
        5.4.2 中国彩灯博物馆获奖情况
    5.5 本章小结
6 建筑评析
    6.1 建筑策划
        6.1.1 可行性研究阶段
        6.1.2 设计任务书阶段
        6.1.3 自贡恐龙博物馆所带来的建筑策划启示
    6.2 建筑后评估
        6.2.1 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建筑后评估
        6.2.2 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建筑后评估
        6.2.3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后评估带来的启示
    6.3 建筑设计竞赛
        6.3.1 建筑竞赛的方案组织
        6.3.2 建筑评选中的“长官意志”与“明星建筑师”问题
        6.3.3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方案组织与评选带来的启示
    6.4 建筑设计
        6.4.1 自贡恐龙博物馆建筑设计
        6.4.2 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
        6.4.3 建筑设计师
        6.4.4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所带来的启示
    6.5 建筑伦理
        6.5.1 建筑精神与价值判断
        6.5.2 自贡恐龙博物馆建筑设计全过程中的建筑伦理
        6.5.3 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全过程中的建筑伦理
        6.5.4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表达的建筑伦理及其启示
    6.6 建筑与城市文化
        6.6.1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对自贡城市文化的意义
        6.6.2 自贡恐龙博物馆与中国彩灯博物馆带来的城市文化启示
        6.6.3 自贡城市文化及其认同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此两案例建筑设计全过程及其评析对当代的启示
    7.1 研究结论
    7.2 论文的创新点
    7.3 论文不足与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6)从童牛奖优秀故事片看中国儿童电影创作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
        1.1.1 儿童电影
        1.1.2 儿童
        1.1.3 童牛奖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1.5 综述
第2章 童牛奖的发展历程
    2.1 童牛时期(1985-2004)
        2.1.1 童牛初期(1985-1990)
        2.1.2 童牛上升期(1991-1999)
        2.1.3 童牛沉淀期(2001-2004)
    2.2 华表时期(2005-2018)
        2.2.1 转轨期(2005-2011)
        2.2.2 脱轨期(2013-2018)
第3章 童牛奖优秀故事片的题材类型及其价值取向
    3.1 校园题材
        3.1.1 多层面的成长冲突
        3.1.2 个体价值感受
    3.2 家庭题材
        3.2.1 代际的冲突与和解
        3.2.2 人性本善
    3.3 幻想题材
        3.3.1 扭曲与复归的人性
        3.3.2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第4章 童牛奖优秀故事片的儿童形象与儿童观
    4.1 童牛时期的儿童形象
        4.1.1 “小英雄”形象与“小大人”形象
        4.1.2 成人本位的儿童观
    4.2 华表时期的儿童形象
        4.2.1 “小主人”形象与“环保卫士”形象
        4.2.2 生活本位的儿童观
    4.3 新发展时期的儿童形象
        4.3.1 “渴望”与“追求”的儿童形象
        4.3.2 个人本位的儿童观
第5章 新世纪中国儿童电影发展策略
    5.1 儿童电影的类型化发展
        5.1.1 建构类型化的创作观念
        5.1.2 制片过程的类型化
        5.1.3 发行与放映过程的类型化
    5.2 儿童电影的产业化发展
        5.2.1 火车头:制片改革
        5.2.2 火车体:宣发的跟进
        5.2.3 火车尾:后产品开发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童牛奖历届优秀故事片获奖作品主要题材统计表

(7)新世纪中国电影现实主义观念的嬗变 ——以“金鸡奖”最佳故事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概况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内容结构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创新之处
第2章 中国电影金鸡奖与现实主义电影
    2.1 中国电影金鸡奖
        2.1.1 发展简述
        2.1.2 意见领袖评选机制
        2.1.3 把关人的决定权
        2.1.4 最佳故事片奖项概况
    2.2 新世纪最佳故事片与现实主义
        2.2.1 现实主义发展简述
        2.2.2 现实主义主导最佳故事片
        2.2.3 现实主义植根多元化题材
第3章 坚守与更迭的21世纪初期(2001-2005)
    3.1 电影市场改革酝酿期(2001-2002)
        3.1.1 和弦电影展现现实生活
        3.1.2 温情观照女性个体境遇
    3.2 全面化改革探索期(2003-2005)
        3.2.1 民族题材的困境与坚守
        3.2.2 领袖人物形象的立体化
        3.2.3 灾难题材的本土化
第4章 突围与发展的中国电影新纪元(2006-2019)
    4.1 全面市场化的不断突围(2006-2010)
        4.1.1 现实主义与商业的博弈
        4.1.2 新主流电影嬗变轨迹
    4.2 创作者的现实主义关切(2011-2016)
        4.2.1 冯小刚电影的残酷与温暖
        4.2.2 许鞍华关注女性困境
    4.3 积极发展的新时代(2017-2019)
        4.3.1 现实主义观照民生
        4.3.2 人道主义的国家形象建构与传播
第5章 新世纪电影现实主义策略的反思与建议
    5.1 金鸡奖最佳故事片的评选反思
        5.1.1 评审场域强化把关人尺度
        5.1.2 现实主义电影遗珠
    5.2 现实主义电影叙事要深化
        5.2.1 现实主义内涵与时俱进
        5.2.2 现实主义深度与广度的开掘
        5.2.3 现实主义形态的扩容
    5.3 现实主义对接成功商业模式
        5.3.1 有效进行电影路演
        5.3.2 强化全媒体宣发策略
        5.3.3 强化合拍片模式
    5.4 现实主义增强包容性
        5.4.1 鼓励百家争鸣
        5.4.2 鼓励百花齐放
    5.5 避免边际效应和路径依赖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8)中国公益广告黄河奖影视作品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叙事学研究
        1.2.2 公益广告研究
        1.2.3 公益广告叙事研究
        1.2.4 中国公益广告黄河奖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1.4.1 研究重点与难点
        1.4.2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阐述
    2.1 广告叙事概述
        2.1.1 叙事
        2.1.2 广告叙事
    2.2 公益广告概述
        2.2.1 公益广告
        2.2.2 中国公益广告黄河奖
第3章 “黄河奖”影视作品的叙事主体和叙事视角分析
    3.1 叙事主体
        3.1.1 真实作者:广告的创作者
        3.1.2 隐含作者:真实作者的第二自我
        3.1.3 叙述者:剧中人
    3.2 叙事视角
        3.2.1 零聚焦视角的统筹全局
        3.2.2 内聚焦视角的主观表达
        3.2.3 外聚焦视角的客观呈现
第4章 “黄河奖”影视作品的叙事内容和叙事结构分析
    4.1 叙事内容
        4.1.1 主题:与时俱进的创作主题传播公益理念
        4.1.2 人物:真实人物传递动人情感
        4.1.3 情节:戏剧式情节加深观众印象
    4.2 叙事结构
        4.2.1 故事完整,情节相扣的戏剧式
        4.2.2 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的散文式
第5章 “黄河奖”影视作品叙事元素和叙事语法分析
    5.1 影视影像叙事元素
        5.1.1 色彩与光影
        5.1.2 构图与镜头运动
    5.2 影视声音叙事元素
        5.2.1 音乐与音响
        5.2.2 人声
    5.3 叙事语法:蒙太奇
        5.3.1 蒙太奇理论概述
        5.3.2 叙事蒙太奇
        5.3.3 表现蒙太奇
第6章 “黄河奖”影视作品叙事对中国影视公益广告创作的启发
    6.1 独具特色的叙事内容
        6.1.1 创作主题紧扣时代脉搏
        6.1.2 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6.1.3 用“小”人物讲述“大”故事
        6.1.4 用“新”思维呈现“老”话题
    6.2 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
        6.2.1 细节镜头推进情感
        6.2.2 恰当配乐渲染情绪
        6.2.3 对比蒙太奇强化内容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中国公益广告黄河奖获奖名单(影视类)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20世纪50年代工人劳动模范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及港澳台研究现状
    三、相关概念界定
        (一)劳动模范
        (二)对劳模群体分期的说明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从中央苏区到解放区:劳模群体的孕育与雏形
    一、中央苏区劳模群体的产生
        (一)劳模溯源:苏联劳模群体概况
        (二)劳模初现:中央苏区的春耕模范
        (三)劳模群体扩大:中央苏区的模范工人
    二、陕甘宁边区的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
        (一)大生产运动的产物:生产好的劳动英雄
        (二)整风运动的产物:工作好的模范工作者
        (三)劳模表彰:劳动英雄与模范工作者大会
    三、解放区的支前模范、战斗英雄与工业劳模
        (一)支援前线的支前模范
        (二)英勇杀敌的战斗英雄
        (三)增产立功的工业劳模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工人劳模群体(1949-1952)
    一、劳模表彰会议与劳模群体
        (一)劳模评选以生产成绩为主
        (二)劳模表彰采用最高规格
        (三)工人劳模群体的结构特征
    二、劳模塑造彰显工人“翻身”
        (一)劳模奖励:经济与政治上的优待
        (二)劳模教育:科学文化与政治觉悟
        (三)劳模宣传:工人阶级翻身做主
    三、“老黄牛式”工人劳模
        (一)在镇压反革命运动中“护厂”与“反特”
        (二)在爱国主义生产竞赛中带头苦干
        (三)在捐献飞机大炮运动中带头捐款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一五”建设时期的工人劳模群体(1953-1957)
    一、劳模评选与劳模群体结构
        (一)在新一轮评选中落选的劳模
        (二)劳模评选强调技术并注重民主
        (三)劳模群体的结构特征
    二、“技术”导向下的劳模塑造
        (一)劳模表彰:以“技术”为首要
        (二)劳模奖励:鼓励创造
        (三)劳模宣传:先进经验与技术
    三、“技术型”工人劳模
        (一)科学文化素养显着提高
        (二)学习与推广苏联先进经验与技术
        (三)在先进生产者运动中发扬创造精神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跃进”时期的工人劳模群体(1958-1960)
    一、劳模评选与表彰凸显政治性
        (一)劳模评选注重政治身份
        (二)政治挂帅的群英会
        (三)劳模群体的结构特征
    二、政治牵头的劳模塑造
        (一)劳模奖励:注重精神奖励
        (二)劳模宣传:红透专深
        (三)劳模教育:政治教育为主
    三、“又红又专”的工人劳模
        (一)在“大炼钢铁”中追求高速度
        (二)在增产节约运动中发扬协作精神
        (三)在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中敢想、敢说、敢干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劳模群体变迁的特点与经验启示
    一、劳模群体变迁的特点
        (一)劳模群体结构的变化特点
        (二)由生产型转向技术革新型
        (三)劳模的骨干作用不断凸显
    二、对劳模群体历史考察的经验启示
        (一)采用科学的劳模评选方法
        (二)劳模塑造要做到实事求是
        (三)不断丰富劳模精神的内涵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10)京剧在台湾的传承与发展研究(194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问题意识
        一、台海两岸京剧艺术与教育推广
        二、检视当代京剧艺术发展的传承与创新
        三、再探台湾跨文化剧场的流动与现象
    第二节 前人研究成果
        一、台湾演剧生态与京剧发展现状
        二、台湾京剧表演与舞台实践
        三、台湾京剧教育传承与创新
        四、跨文化台湾戏曲的发展现况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一、研究方法
        二、资料来源
    第四节 章节大纲
第二章 1948年後的台湾政社艺文环境
    第一节 相对紧张的文化氛围
        一、政局环境
        二、政策与奖励制度
    第二节 中华文化复兴运动
        一、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
        二、剧本审查,少年国剧欣赏
    第三节 地方意识抬头
        一、政治社会环境
        二、文化建设政策
    第四节 两岸开放与台湾文化发展
        一、开放交流的推动
        二、地方的积极坚持
第三章 1948年後台湾京剧的传承起步
    第一节 初期来台艺人与剧团
        一、初期来台的京剧艺人
        二、1948年後京剧活动
    第二节 三大民间京剧团
        一、剧团的脉络
        二、活动情况
    第三节 顾剧团结束後的京剧活动
        一、演艺活动与整编
        二、海派京剧——麒麟厅
    小结
第四章 公办专业京剧团的传承与发展
    第一节 四大历史悠久军剧团
        一、大鹏国剧队
        二、海光国剧队
        三、陆光国剧队
        四、明驼国剧队
    第二节 历时较短的军剧团
        一、大宛国剧队
        二、龙吟国剧队
        三、干城国剧队
    第三节 军剧团主要目的任务
        一、劳军戏演出
        二、藉由竞赛传递政治讯息
    第四节 学校附属的京剧团
        一、国光剧团
        二、台湾京崑剧团
    小结
第五章 1980年代後京剧在台湾的传承与发展
    第一节 时代思潮与市场需要
        一、新剧团与京剧现代化
        二、「京剧改革」论争
        三、京剧演出活动
    第二节 广电传播与市场机制
        一、京剧与广播电台
        二、戏曲现代传播之再发挥
    第三节 面对时代改变的京剧之变化
        一、剧本内容之变化
        二、演出制作层次之提昇
        三、演出风格之多样化
    小结
第六章 京剧教育及人才培养发展与变迁
    第一节 三军京剧教育学校
        一、(空军)大鹏戏剧实验学校
        二、(陆军)陆光戏剧实验学校
        三、(海军)海光戏剧实验学校
    第二节 军团及艺工总队京剧教育机构
        一、大宛国剧训练班
        二、国光艺术戏剧学校
    第三节 民间京剧教育机构
        一、少年国剧欣赏会
        二、大专青年国剧研习会
        三、剧本五年计画暨教育课程制定标准
        四、复兴国剧特刊
        五、创办「金龙奖」竞赛
        六、首度引进大陆师资交流
        七、两岸六校京剧联演
    第四节 高等教育学院
        一、中国文化大学
        二、台湾戏曲学院
        三、台湾艺术大学
    小结
第七章 京剧新美学的传承与发展
    第一节 政策解禁下的交流与发展
        一、两岸开放交流带来的发展动力
        二、台湾京剧面向大陆和世界的新变化
    第二节 京崑合流——多元融合
        一、京崑腔体融合——李宝春
        二、崑生改行京剧——温宇航
        三、蓬瀛五弄——曾永义、周秦
    第三节 中西合流——走向国际
        一、与西方经典对话——吴兴国
        二、听觉演员邂逅视觉导演——魏海敏、罗伯·威尔森
        三、全能剧场——高行健
        四、小结: 兼谈环境剧场
    第四节 古今合流——继往开来
    小结
第八章 结语
    一、台湾演剧生态与京剧发展现象
    二、台湾京剧艺术与教育推广
    三、台湾京剧表演与舞台实践
    四、当代台湾戏曲发展的跨界与创新
参考书目(按年份排序)
附录一: 国军文艺金像奖历届京剧竞赛表
附录二: 台湾京剧发展年表
附录三: 台湾出版之京剧论述书籍
附录四: 1982年~2018年台湾京剧硕博士论文

四、《交通安全口号》评选获奖名单(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D]. 尤达.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研究[D]. 王蕊. 吉林大学, 2021(01)
  • [3]现实的视域与人性的聚焦 ——布克奖获奖小说研究[D]. 顾盼.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农村再生计划”后中国台湾北部农村活化设计研究[D]. 江前佰.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5]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D]. 朱厢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从童牛奖优秀故事片看中国儿童电影创作变迁[D]. 徐玥楚.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7]新世纪中国电影现实主义观念的嬗变 ——以“金鸡奖”最佳故事片为例[D]. 唐韵芝.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8]中国公益广告黄河奖影视作品叙事研究[D]. 颜婷梦. 新疆大学, 2020(07)
  • [9]20世纪50年代工人劳动模范群体研究[D]. 隆琴. 西南大学, 2020(01)
  • [10]京剧在台湾的传承与发展研究(1948-2018)[D]. 黄建华. 苏州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交通安全标语”获奖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