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桩在排水工程淤泥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木桩在排水工程淤泥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一、木桩在排水工程淤泥地基处理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刘点[1](2021)在《排水半径及桩径对排水松木桩处理软土地基影响室内模型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孟范兵,夏珊珊[2](2021)在《化家沟泵站局部地基采用木桩复合地基方案论证及设计施工》文中研究说明化家沟泵施工过程中,发现泵站站身局部地基受淤泥质土有机质含量高的影响,水泥土搅拌桩不能成桩,必须调整局部地基处理方式。根据地基条件变化、工程进度总体安排及度汛等要求,分析认为适宜的地基处理方案不多。该文通过对泵站局部地基拟定采用水泥土换填、木桩复合地基及预制管桩复合地基三种地基加固处理方案,从工程施工、经济性、地基均匀性、耐久性及结构应力方面进行综合比较,局部有机质含量高、厚度4m软弱土地基采用木桩复合地基处理较为合适。

王正宏[3](2019)在《金宝航道淤泥疏浚与处置中的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港口、航道的建设工程以及大规模的河湖清淤工程,要产生大量的疏浚泥,疏浚泥经常采用堆场存放的处置措施。由于疏浚泥一般具有含水率高、强度低、沉积固结速率慢的特点,采用堆场存放疏浚泥必然带来疏浚泥大面积、长时间使用土地资源的问题。因此,如何加快疏浚泥堆场的固结,使其能够在短时间内具有足够的承载力,是疏浚泥堆场快速还耕和堆场土地循环利用所面临的一个难题。本文在南水北调金宝航道弃土区N1堆场的实施过程中,对疏浚淤泥空间分布规律现场调查试验研究,根据现场试样提出了新的河湖疏浚泥快速泥水分离技术和快速固结技术,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堆场调查研究明确了堆场颗粒分选的模式以及区域分布规律:堆场中疏浚泥的颗粒分选主要以沿水平方向为主,沿垂直方向上的颗粒分选程度明显小于水平方向;并得到了根据粒径、含水率和界限含水率等沿水平方向的变化规律。2、泥水分离排水技术能够在吹填期间和吹填后快速排除大面积堆场内的表面水,堆场设计时可不考虑富裕水深和风浪超高,大幅度提高堆场的有效库容。采用泥水分离技术成功实现了 N1堆场的优化设计,减少了堆场用地面积。3、论文提出的泥水分离平面格栅排水技术在不采用密封措施的条件下,会发生大范围的漏气问题,导致真空荷载难以施加,达不到快速排水的作用;而当增加密封膜密封时,则可以对吹填后的堆场进行快速固结,在短期内可以大幅度提高疏浚土的不排水强度。因此,泥水分离平面格栅排水技术更适合作为一种堆场吹填后的快速固结技术。4、针对传统真空固结试验中存在管路系统容易封闭堵塞、不利于固结的问题,本论文提出了防堵可控真空快速固结方法。对防堵可控真空快速固结工程试验研究,通过与传统方法及自然晾晒相比较,不排水抗剪强度有很大提高、平均含水率大幅降低、液限降低明显。同时,防堵真空快速固结技术克服了传统的淤堵问题,并且可以达到均匀加固的效果。

吴莉民[4](2019)在《排水松木桩处理软黏土地基界面强度特性室内模型试验》文中认为随着工程建设与地质环境相互依存的理念的深入,传统松木桩作为一种天然材料在环境友好、可逆性加固等方面体现出了优势。目前,在软土地基处理工程应用中松木桩仅考虑置换作用形成复合地基,承载力较低,工后变形较大,限制了其在工程中的应用。鉴于传统松木桩的优缺点,课题组将排水土工布与松木桩相结合开发了一种新型松木桩,即排水松木桩,将排水固结与置换作用相结合,为松木桩更好的应用于软土地基处理进行了探索研究。排水松木桩处理软土地基,主要机理在于将排水松木桩的置换、加筋、排水固结三者相结合。本研究是在课题组前人(熊一帆、2016)初步研究表明增加排水结构层具有一定的排水效果的基础上,对排水松木桩技术做进一步的探讨。前人试验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1)模型尺寸采用φ100mm*H150mm,由于竖向和径向排水路径较为接近,径向排水固结对总固结的贡献在相同条件下不甚分明,初步分析原因是模型尺寸高度偏小。(2)对固结强度及界面强度随固结度的变化没有做研究。基于此,笔者为了量化评价排水松木桩径向排水对总固结度的影响以及研究排水松木桩排水固结过程中界面排水及抗剪强度增长机理,进行改进试验,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在课题组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改进试验模型,确定模型尺寸为φ100mm*H300mm;(2)测试试验土基本物理力学性质指标;(3)研究在相同直径和排水层条件下,界面排水条件对固结强度的影响;(4)研究排水松木杆在径向排水条件下直径和排水层的变化对固结强度的影响;(5)研究径向排水条件下直径和排水层的变化对排水松木杆界面抗拔力的影响;(6)研究不同方案柱状土层排水固结后软土层十字板不排水抗剪强度,与极限拉拔力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7)对软土在纯竖向排水时的渗透系数与孔隙比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试验结果表明:排水松木杆在相同直径、相同排水层但是排水条件不同的情况下径向排水占主导作用;直径相同时,随着排水层增大,其固结强度和界面强度增加;相同直径,相同排水层的排水松木杆,其界面抗剪强度与相应状态下的十字板抗剪强度呈线性增长关系;排水层和直径的增大使得排水松木杆处理后的软土层不排水抗剪强度增大,地基强度也增大;排水松木桩桩土之间的摩擦和嵌锁咬合作用使得筋土相对位移变化相比于纯松木桩趋势相对平缓,可以预期排水松木桩技术在中小型水工结构软土地基加固、地下土遗址滑塌病害处理方面等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验证了软土柱状模型试验在纯竖向固结排水时的渗透系数与孔隙比之间线性相关;

丁宇轩[5](2019)在《稻秸秆绳加固吹填地基的加筋效应研究》文中提出为保证航道通畅,我国每年都会开展河道疏浚工程。由此产生的淤泥可应用于吹填工程中,但吹填形成的淤泥地基含水率极高。工程中常使用真空预压技术降低其含水率。我国也是农业大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十分丰富,但每年有近1.6亿吨的秸秆被露天焚烧。由此产生的大气污染物,导致空气质量严重下降。为此,我国农业农村部发布了推动秸秆综合利用的通知。为秸秆资源寻找更多的利用方式是当务之急。有学者提出在使用真空预压技术降低吹填地基含水率时,采用秸秆排水体作为竖向排水体。一方面,秸秆排水体可为膜下水提供渗流路径,达到排水的目的;另一方面,秸秆排水体可提高吹填地基的承载能力。此外,这一举措还可以提高秸秆资源的再利用率,解决塑料排水板的污染问题。目前,己有学者验证了秸秆排水体的排水性能,但在秸秆排水体对吹填地基的加筋效应方面研究较少。为了研究了稻秸秆绳对吹填淤泥的加筋效应,本文开展了拉伸试验和拉拔试验,对比了稻秸秆绳与塑料排水板的拉伸特性以及其与吹填淤泥之间的拉拔摩擦特性;基于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分析了稻秸秆绳的打设间距、打设深度、界面摩擦强度、基础宽度、抗拉强度五个因素对地基承载力的影响,为稻秸秆绳加筋吹填地基提供了理论依据。获得的创新性成果如下:1.稻秸秆绳在水中的降解分为两个阶段,即快速降解阶段和慢速降解阶段。浸泡60天后,发现试样降解主要发生在快速降解阶段,平均质量损失率为44.3%,占总额的80.9%。2.稻秸秆绳为主次秸秆纤维共同受力,破坏时从较为脆弱的次要秸秆纤维开始逐渐向主干秸秆纤维转移;塑料排水板为芯板与滤膜共同受力,受拉时滤膜先于芯板破坏。3.稻秸秆绳与吹填淤泥的界面摩擦强度随浸泡时间的增加而降低;随法向应力的增加而大幅提高。高法向应力作用下,试样与淤泥的界面抗剪强度由两部分组成,即试样与“泥皮”之间的界面抗剪强度和“泥皮”与淤泥之间的界面抗剪强度。4.减小打设间距、增加基础宽度、增加打设深度、提高界面摩擦强度以及提高稻秸秆绳的抗拉强度,都可以提高吹填地基承载力。图42表10参55。

李冕贵[6](2018)在《木桩复合地基在电缆沟等构筑物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木桩施工方法灵活且效率高。可采用人工打入法、机械压入法、振动法等施工方法,适合在狭长地段施工,可全线开打。木桩以其取材容易、施工技术简单易行、造价较低的优点在一些地区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刘照辉[7](2018)在《吹填软土真空预压加固效果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吹填软土真空预压主要针对浅层超软土,是近年来发明的新技术,虽然在沿海地区已有很多的工程实例,并且取得初步效果,但相比成熟的传统真空预压法,它还处于探索阶段,仍然存在许许多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歩研究。本文以江门港主城港区江海作业区高新区公共码头项目(一期)工程为研究背景,根据该工程的现场监测数据,分析真空预压对吹填软土的加固效果;通过现场取样,进行室内试验分析,探究吹填软土的特性;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工程的整个加固过程进行数值分析,对比实际与模拟的异同点。具体如下:(1)结合已有工程实例和现场,详细介绍了吹填软土浅表层加固技术的施工工艺流程及技术。(2)结合现场的监测检测资料,分析吹填软土真空预压加固的效果,包括地表沉降,真空度的变化过程,土体加固后的抗剪强度。(3)进行吹填软土渗透系数的室内试验,分析吹填软土在不同含水率时的渗透性。(4)进行吹填软土变形的室内试验,分析吹填软土的沉降规律,并与现场的监测数据进行对比。(5)对吹填软土卸载真空前后的抗剪强度变化进行探究,通过室内试验对两种土进行三轴压缩试验,测出其抗剪强度并对比分析。(6)通过室内固结试验,绘制出吹填软土在0kPa到100kPa的e-p曲线,并分析有排水材料及无排水材料的土,在加固时孔隙水压力消散的规律。(7)使用有限元软件对吹填软土的真空预压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其沉降规律,与实际监测数据进行对比。

宋旭[8](2017)在《浅析松木桩在水池构筑物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软弱地基是一种不良地基。由于软土具有强度较低、压缩性较高及透水性很小等特性,因此在软弱地基上修建建(构)筑物,必须重视地基的变形和稳定问题。在软弱地基上的建筑物往往会出现地基强度和变形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问题,因此常常需要采取措施进行地基处理。处理的目的是提高软弱地基的强度,保证地基的稳定,降低软弱土的压缩性,减少基础的沉降。目前,针对软弱地基的不同构成有很多不同的处理方法。文章结合工程实践,对用松木桩处理软弱地基的问题做一些探讨。

王小东[9](2017)在《土工袋砌护农田排水沟边坡的固坡模式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排水沟道边坡局部滑移、坍塌问题,已成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农田水利配套改造工程中有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以宁夏引黄灌区为例,排水沟道受流沙层以及干湿循环与冻融循环作用的影响,沟道边坡易滑塌严重,目前采用的砌护方式成本高,效果差。本文在阅读文献和实地调研灌区沟道治理工程类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将土工袋用于农田排水沟边坡砌护的新方法,通过相关室内试验研究,为土工袋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和设计提供了参数依据,介绍了土工袋砌护农田排水沟边坡的方案设计和施工工艺,通过三种不同砌护方式的原型监测试验,分析了它们的砌护效果,引用有关文献提出的土工袋柔性压坡的稳定分析方法,计算分析了不同水平宽度的土工袋压坡体对不同坡高及坡比的边坡土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利用费伦纽斯条分法估算木桩支挡基础土工袋护坡模式以及采用复合滑动面的简化分析法估算土工袋支挡基础土工袋护坡模式边坡稳定系数的方法。取得了如下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1)排水沟坡体不同层土壤抗剪强度以及土与土工织物的摩擦系数均随着土壤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土工袋组合体结构的渗透系数能达到1.45×10-2cm·s-1,远大于土的渗透系数。(2)浆砌石护坡、草土木桩护坡和土工袋护坡,三种护坡方式的边坡位移监测结果表明,土工袋护坡的边坡位移量明显小于其他两种砌护方式,其护坡效果更好。(3)相同坡高和压坡体宽度条件下,稳定安全系数随着坡比的增大而减小;相同坡高和坡比条件下,安全系数随着压坡体的增大而增大;相同坡比和压坡体宽度条件下,安全系数随着坡高的增加而降低。(4)木桩支挡基础土工袋护坡模式下的边坡稳定系数为2.18,无任何砌护模式下的边坡稳定系数为1.05,土工袋支挡基础土工袋护坡模式下的边坡的稳定系数为1.56。

童俊辉[10](2016)在《淤泥滩涂围海造地相关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围海造地在我国沿海省份有悠久的历史,它为沿海地区发展提供了土地后备资源,缓解了人地矛盾。随着经济建设的加速发展,我国土地的需求持续增加,围垦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对围垦中的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围垦技术从过去的单一、低效发展到如今的多样、高效,但仍然还有许多的技术问题需要去解决。本文针对淤泥滩涂围垦工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开展了相关的技术调查和研究,其中主要包括:(1)针对沿海滩涂的挖泥取土技术,综合比较了多种挖泥船的各自优势,认为抓斗式挖泥船比较适合于淤泥滩涂取土,它能够控制过高的含水量而便于围垦工程地基处理。(2)淤泥化学固化是一种高效的土体加固方式。以土工管袋筑堤技术背景,试验研究了上覆压力对袋装固化淤泥短期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初始含水量90%150%范围内,复合固化剂CSCN比单一水泥加固淤泥的效果要好,但透水性相对要低;在排水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上覆压力有助于加速提高固化土的强度,但随着时间增长,其影响逐渐减弱。(3)对CSCN固化剂配合粉煤灰加固淤泥的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发现粉煤灰的掺入能有效改善加固效果。(4)结合抓斗式挖泥船和CSCN淤泥固化技术,初步编制了一套滩涂围垦技术方案,供实际工程建设参考。

二、木桩在排水工程淤泥地基处理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木桩在排水工程淤泥地基处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2)化家沟泵站局部地基采用木桩复合地基方案论证及设计施工(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工程建设情况
    2.1 现场施工情况
    2.2 原地基处理设计情况
3 局部地基处理变更方案比选
    3.1 比选方案拟定
    3.2 方案比较
    3.3 地基处理变更方案
4 木桩复合地基设计及施工
    4.1 木桩复合地基设计
    4.2 木桩耐久性设计
    4.3 木桩施工
    4.4 质量检测
5 结语

(3)金宝航道淤泥疏浚与处置中的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疏浚泥处理研究现状
        1.2.1 泥水分离技术研究现状
        1.2.2 疏浚泥排水固结技术研究现状
        1.2.3 已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1.3 疏浚泥堆场综合处置技术现有研究基础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
2 金宝航道N1堆场工程试验方案
    2.1 工程试验目的
    2.2 试验场地选择
    2.3 N1堆场概况
    2.4 结合泥水分离技术对N1堆场布置的优化方案
    2.5 金宝航道N1堆场具体布置
    2.6 本章小结
3 疏浚淤泥特性分布规律现场试验研究
    3.1 N1堆场吹填施工概况
        3.1.1 吹填工期
        3.1.2 疏浚泥特点
        3.1.3 吹填过程中的堆场状态
    3.2 堆场内疏浚泥基本物理特性空间分布规律
        3.2.1 取样及试验方案
        3.2.2 堆场疏浚泥空间颗粒分布规律
        3.2.3 堆场疏浚泥含水率空间分布规律
        3.2.4 堆场疏浚泥界限含水率空间分布规律
    3.3 本章小结
4 疏浚泥快速泥水分离技术工程试验分析
    4.1 泥水分离底部排水法工程试验研究
        4.1.1 工程试验方案
        4.1.2 工程试验结果分析
    4.2 泥水分离平面格栅排水法工程试验研究
        4.2.1 工程试验方案
        4.2.2 工程试验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河湖疏浚堆场快速固结技术工程试验研究
    5.1 传统真空固结的工程试验研究
        5.1.1 可控真空固结试验方案
        5.1.2 可控真空荷载下疏浚泥沉降变化规律分析
        5.1.3 可控真空荷载下疏浚泥含水率变化规律分析
        5.1.4 可控真空荷载下疏浚泥不排水强度变化规律分析
        5.1.5 可控真空荷载下疏浚泥固结效果分析
        5.1.6 可控真空荷载下疏浚泥粒径分布规律分析
    5.2 防堵可控真空快速固结工程试验研究
        5.2.1 工程试验方案
        5.2.2 工程试验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排水松木桩处理软黏土地基界面强度特性室内模型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排水松木桩加固软土地基的加固机理
        1.1.2 排水松木桩加固软土地基的可行性及优点
        1.1.3 排水松木桩研究的意义和工程应用前景
    1.2 国内外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1.2.1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概述
        1.2.2 松木桩及排水土工布处理软土地基工程应用的发展现状
        1.2.3 排水松木桩加固软土地基的研究基础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2.试验材料和试验方案
    2.1 试验材料制备
        2.1.1 淤泥质软土的采集
        2.1.2 松木杆的制备
        2.1.3 土工布的工程性质
        2.1.4 排水松木杆的制作
    2.2 试验土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方案
    2.3 室内模型试验装置
        2.3.1 柱状试验模型设计
        2.3.2 柱状模型固结试验加载及监测装置
        2.3.3 柱状模型极限拉拔试验及监测装置
        2.3.4 柱状模型十字板剪切试验装置
    2.4 室内模型试验方案
        2.4.1 排水途径对排水松木杆加固柱状土层效果影响的研究方案
        2.4.2 排水层对排水松木杆加固柱状土层效果影响的研究方案
        2.4.3 松木杆直径对排水松木杆加固柱状软土层效果影响的研究方案
    2.5 试验数据处理
        2.5.1 固结试验
        2.5.2 十字板剪切试验
3.试验土基本物理力学试验
    3.1 试验土样的物理性质指标
        3.1.1 试验土密度及土粒比重
        3.1.2 试验土含水率及液、塑限测定
    3.2 试验土常规固结试验
    3.3 本章小结
4.排水松木杆排水固结和界面强度特性柱状模型试验
    4.1 相同直径不同排水途径下排水松木杆处理柱状土层固结试验
        4.1.1 直径10mm2 层土工布排水松木杆径向排水途径下加固软土试验(N10-2)
        4.1.2 直径10mm0 层土工布排水松木杆竖向排水途径下加固软土试验(T10-0)
        4.1.3 直径10mm2 层土工布排水松木杆竖向加径向排水途径加固软土试验(L10-2)
    4.2 直径10mm松木杆包裹不同排水层径向排水途径下软土固结试验
        4.2.1 直径10mm2 层土工布排水松木杆径向排水途径下加固软土试验(N10-2)
        4.2.2 直径10mm1 层土工布排水松木杆径向排水途径下加固软土试验(N10-1)
        4.2.3 直径10mm4 层土工布排水松木杆径向排水途径下加固软土试验(N10-4)
    4.3 直径12mm松木杆包裹不同排水层径向排水途径下软土固结试验
        4.3.1 直径12mm2 层土工布排水松木杆径向排水途径下加固软土试验(N12-2)
        4.3.2 直径12mm1 层土工布排水松木杆径向排水途径下加固软土试验(N12-1)
        4.3.3 直径12mm4 层土工布排水松木杆径向排水途径加固软土固结试验(N12-4)
    4.4 直径8mm松木杆包裹不同排水层径向排水途径下软土固结试验
        4.4.1 直径8mm2 层土工布排水松木杆径向排水途径下加固软土试验(N8-2)
        4.4.2 直径8mm4 层土工布排水松木杆径向排水途径下加固软土试验(N8-4)
        4.4.3 直径8mm1 层土工布排水松木杆径向排水途径下加固软土试验(N8-1)
    4.5 排水松木杆界面强度特性试验
        4.5.1 拉拔试验
        4.5.2 室内十字板剪切试验
5.试验结果分析及讨论
    5.1 固结试验结果分析及讨论
        5.1.1 不同排水途径下处理软土固结试验结果分析
        5.1.2 直径10mm不同排水层径向排水途径下处理柱状土排水固结试验结果分析
        5.1.3 直径12mm不同排水层径向排水途径下处理柱状土排水固结试验结果分析
        5.1.4 直径8mm不同排水层径向排水途径下处理柱状土排水固结试验结果分析
        5.1.5 各柱状土层不同排水方案排水固结效果研究
    5.2 拉拔试验结果分析讨论
        5.2.1 直径10mm不同排水层固结后拉拔结果分析
        5.2.2 直径12mm不同排水层固结后拉拔结果分析
        5.2.3 直径8mm不同排水层固结后拉拔结果分析
        5.2.4 各柱状土层不同排水方案拉拔效果研究
    5.3 室内十字板剪切试验结果分析讨论
    5.4 不同方案固结后软土不排水抗剪强度与液性指数的关系探讨
6.排水松木桩处理软土柱状模型试验理论初步探讨
    6.1 图解法推求固结系数
        6.1.1 常规固结试验固结系数求解
        6.1.2 竖向排水路径为100mm的柱状土层固结系数求解
        6.1.3 竖向排水路径为300mm的柱状土层固结系数求解
    6.2 图解法推求固结系数结果分析
    6.3 软土渗透系数与孔隙比关系推导
    6.4 本章小结
7.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工作不足及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5)稻秸秆绳加固吹填地基的加筋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真空预压排水技术的研究现状
        1.2.2 加筋土界面特性的研究现状
        1.2.3 地基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稻秸秆绳的拉伸特性研究
    2.1 引言
    2.2 试验方案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方法
        2.2.3 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2.3 试验结果分析
        2.3.1 降解后试样外观变化
        2.3.2 质量损失规律
        2.3.3 稻秸秆绳拉伸特性
        2.3.4 塑料排水板拉伸特性
    2.4 小结
3 稻秸秆绳与吹填淤泥界面摩擦特性研究
    3.1 引言
    3.2 试验方案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设备
        3.2.3 试验方法
        3.2.4 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3.3 试验结果分析
        3.3.1 稻秸秆绳与吹填淤泥的界面抗剪强度随浸泡时间的变化规律
        3.3.2 稻秸秆绳与吹填淤泥的筋土界面抗剪强度随法向应力的变化规律
        3.3.3 稻秸秆绳拉拔试样与塑料排水板的筋土界面破坏形态
    3.4 小结
4 考虑稻秸秆绳加筋效应的地基承载力研究
    4.1 引言
    4.2 地基承载力的计算
        4.2.1 地基的破坏模式
        4.2.2 地基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4.3 地基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
        4.3.1 打设间距对地基承载力的影响
        4.3.2 打设深度对地基承载力的影响
        4.3.3 界面摩擦强度对地基承载力的影响
        4.3.4 基础宽度对地基承载力的影响
        4.3.5 抗拉强度对地基承载力的影响
    4.4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5.3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6)木桩复合地基在电缆沟等构筑物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适用条件
    1.1 木桩一般较为适宜处理软土厚度小于6 m的情况;
    1.2 木桩打入淤泥质土层中约5 m长, 其桩顶部铺块
2 设计步骤
3 施工要求
4 工程实例
    4.1 桩身及其布置设计计算
    4.2 复合地基设计计算
        4.2.1 求置换率m:
        4.2.2 求木桩桩数n (取电缆沟单位长度为计算单元) :
        4.2.3 验算复合地基承载力:
        4.2.4 计算桩距S:
    4.3 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
    4.4 复合地基沉降量计算
5 施工质量检测
6 结语

(7)吹填软土真空预压加固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吹填软土真空预压的概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意义
    1.6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吹填软土真空预压现场监测及分析
    2.1 引言
    2.2 工程概况
        2.2.1 工程简介
        2.2.2 工程地质条件
        2.2.3 设计概况
    2.3 监测检测参数及项目
        2.3.1 地表沉降
        2.3.2 膜下真空度
        2.3.3 十字板剪切试验
    2.4 吹填软土真空预压施工工艺
        2.4.1 吹填软土浅表层加固施工工艺流程
        2.4.2 吹填软土浅表层加固施工工艺技术
    2.5 吹填软土真空预压加固效果分析
        2.5.1 地表沉降
        2.5.2 膜下真空度
        2.5.3 十字板剪切试验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吹填软土室内试验及分析
    3.1 引言
    3.2 吹填软土渗透系数的室内试验研究
        3.2.1 试验方案
        3.2.2 试验设备与材料
        3.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3 吹填软土变形的室内试验研究
        3.3.1 试验方案
        3.3.2 试验设备与材料
        3.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4 卸载真空前后土体抗剪强度变化的探究试验
        3.4.1 试验目的
        3.4.2 试验设备与材料
        3.4.3 试验方案
        3.4.4 试验结果与分析
    3.5 吹填软土室内固结试验研究
        3.5.1 试验方案
        3.5.2 试验过程
        3.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吹填软土真空预压加固数值分析
    4.1 引言
    4.2 Plaxis2D软件
    4.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3.1 土体的本构模型选择
        4.3.2 模型的构建
        4.3.3 计算参数的选择
    4.4 数值分析及结果
        4.4.1 计算结果
        4.4.2 沉降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土工袋砌护农田排水沟边坡的固坡模式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土工袋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农田排水沟边坡坍塌原因分析
    1.4 农田排水沟边坡现有砌护方式研究
        1.4.1 干砌石护坡
        1.4.2 浆砌石护坡
        1.4.3 格宾砌护
        1.4.4 草土木桩砌护
    1.5 研究内容
    1.6 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7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土工袋固坡原理及可行性研究
    2.1 土工袋加固机理
        2.1.1 单个土工袋加固机理
        2.1.2 多个土工袋加固机理
    2.2 土工袋砌护农田排水沟边坡的可行性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排水沟边坡土的直剪及与土工织物摩擦试验研究
    3.1 土壤直剪试验
        3.1.1 试验土壤的物理性质
        3.1.2 试验设计及内容
        3.1.3 试验结果分析
    3.2 土工织物与土直剪摩擦实验
        3.2.1 土工织物基本参数
        3.2.2 试验设计及内容
        3.2.3 试验结果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土工袋砌护农田排水沟边坡试验段的设计及实施
    4.1 试验段自然概况
        4.1.1 试验段地理环境
        4.1.2 试验段气候条件
        4.1.3 试验区地形、地貌及土壤
        4.1.4 试验段沟道断面型式及尺寸
    4.2 土工袋铺砌结构型式
    4.3 土工袋的制备
        4.3.1 土工袋袋材的选择及其耐久性
        4.3.2 土工袋袋内填料的选择
        4.3.3 土工袋袋体尺寸的选择
    4.4 砌护段施工
        4.4.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4.4.2 施工工艺流程
        4.4.3 土工袋的铺设与连接要求
    4.5 试验段成本造价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田排水沟边坡不同砌护方式原型监测试验研究
    5.1 概述
    5.2 原型监测试验方案
        5.2.1 试验监测内容及方法
        5.2.2 仪器布置
        5.2.3 仪器初始参数
    5.3 试验监测及结果分析
        5.3.1 沟道水位变化情况
        5.3.2 边坡不同位置土壤含水率变化规律
        5.3.3 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
        5.3.4 砌护面不同位置坡体压力变化规律
        5.3.5 边坡不同位置位移变化情况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土工袋砌护农田排水沟边坡的稳定性分析
    6.1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6.2 土工袋护坡体结构的稳定性计算分析
    6.3 土工袋压坡效果分析
        6.3.1 考虑边坡土体抗剪强度及土工袋压坡的简化Bishop法
        6.3.2 土工袋的压坡效果计算分析
    6.4 农田排水沟边坡不同砌护模式下的稳定性分析
        6.4.1 无砌护工况下农田排水沟边坡稳定性分析
        6.4.2 土工袋支挡基础的土工袋护坡模式下边坡稳定性分析
        6.4.3 木桩支挡的土工袋护坡模式下边坡稳定性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论文发表情况
参与课题

(10)淤泥滩涂围海造地相关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2 滩涂围垦概况
        1.2.1 国外滩涂围垦概况
        1.2.2 我国滩涂围垦概况
    1.3 滩涂工程地质条件及围垦技术综述
        1.3.1 我国淤泥质海岸形态分类
        1.3.2 浙闽沿海滩涂工程地质概况
        1.3.3 围垦技术综述
    1.4 滩涂围垦的特点和难点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淤泥滩涂取土技术比较分析
    2.1 挖泥船的分类
        2.1.1 绞吸式挖泥船
        2.1.2 链斗式挖泥船
        2.1.3 耙吸式挖泥船
        2.1.4 吸盘式挖泥船
        2.1.5 铲斗式挖泥船
        2.1.6 抓斗式挖泥船
    2.2 围海造地取土选择挖泥船考虑的因素
    2.3 滩涂海域淤泥取土挖泥船选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淤泥固化技术试验研究
    3.1 土体固化剂的分类
        3.1.1 无机类固化剂
        3.1.2 有机类固化剂
        3.1.3 生物酶类固化剂
        3.1.4 复合类型固化剂
    3.2 土体固化的原理
        3.2.1 阳游子交换和絮凝作用
        3.2.2 水化反应
        3.2.3 火山灰反应
    3.3 CSCN固化剂
    3.4 袋装固化淤泥土强度增长特性试验研究
        3.4.1 袋装固化淤泥土试验方法
        3.4.2 CSCN固化剂应用的可行性
    3.5 CSCN固化剂优化研究
        3.5.1 CSCN固化剂固化淤泥的强度增长规律
        3.5.2 CSCN固化剂与水泥固化效果对比
        3.5.3 CSCN固化剂混掺粉煤灰固化淤泥试验研究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淤泥滩涂快速围垦筑堤方案
    4.1 堤下软基的加固
    4.2 围堤的构筑
    4.3 围区内回填淤泥的加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后续研究建议
    5.1 结论
    5.2 对后续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四、木桩在排水工程淤泥地基处理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排水半径及桩径对排水松木桩处理软土地基影响室内模型试验研究[D]. 刘点. 东华理工大学, 2021
  • [2]化家沟泵站局部地基采用木桩复合地基方案论证及设计施工[J]. 孟范兵,夏珊珊. 广东水利水电, 2021(03)
  • [3]金宝航道淤泥疏浚与处置中的关键技术研究[D]. 王正宏. 扬州大学, 2019(06)
  • [4]排水松木桩处理软黏土地基界面强度特性室内模型试验[D]. 吴莉民. 东华理工大学, 2019(01)
  • [5]稻秸秆绳加固吹填地基的加筋效应研究[D]. 丁宇轩. 安徽理工大学, 2019
  • [6]木桩复合地基在电缆沟等构筑物的应用[J]. 李冕贵.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18(11)
  • [7]吹填软土真空预压加固效果分析[D]. 刘照辉. 广州大学, 2018(01)
  • [8]浅析松木桩在水池构筑物中的应用[J]. 宋旭.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7(05)
  • [9]土工袋砌护农田排水沟边坡的固坡模式及应用研究[D]. 王小东. 宁夏大学, 2017(02)
  • [10]淤泥滩涂围海造地相关技术研究[D]. 童俊辉. 上海交通大学, 2016

标签:;  ;  ;  ;  ;  

木桩在排水工程淤泥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