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南京市区,建设浦口新区

对接南京市区,建设浦口新区

一、对接南京城区 打造浦口新区(论文文献综述)

王亚明[1](2019)在《城市化进程中南京江北新区矛盾纠纷化解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京江北新区在城市化进程中,矛盾纠纷增长较快,表现为法院诉讼案件增长显着,特别是离婚案件、民间借贷纠纷、交通事故纠纷、物业费纠纷、房屋买卖纠纷大量增多。环境污染引发的矛盾加剧,企业改制引发纠纷凸显,城市规划引发新的矛盾和问题,教育资源配置不足引发"上学难"等问题。江北新区在城市化进程中矛盾纠纷增多对江北新区的各项工作带来挑战,如审判送达难问题、城市拆迁改造问题、矛盾纠纷化解力量整合不足问题、信访隐患大的问题。江北新区矛盾纠纷增多有独特的社会成因,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一是社会主体由稳定性向流动性转变;二是社会生活由同质性向异质性变化;三是社会关系由熟悉型向陌生型转变;四是社会空间由地域性向公共性转变;五是社会结构由紧密型向松散型转变;六是社会文化由前喻文化向后喻文化转变;七是社会治理由权威性向碎片性转变。解决矛盾纠纷要关注纠纷解决的权威生成要素,江北新区的纠纷解决要与社会治理现代化同步推进,重点抓好三大工程:一是大力推进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转型升级;二是发挥法治高端人才的辐射带动作用;三是优化区域法治发展环境。

林雅橙[2](2019)在《乡村中的儿童自然教育营地规划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是农业大国,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是孕育中华文明的基础,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传统农业社会中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农耕文化。论文开篇以农耕文明和乡愁情结为线索,强调了农耕文明是中国文化的基石,并论述了在全球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中农耕文化面临着逐渐被淡化和忽视的威胁,在当下应当积极了解、挖掘、保护、传承农耕文化的研究背景。笔者认为基于我国本土特征开展儿童自然教育,对于农耕文化的传承、乡村资源的活化、乡村建设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意义。论文在概念辨析和理论研究方面,对自然教育、乡村中的儿童自然教育营地等最基本的概念进行解析,探讨了儿童心理学、行为学、教育学和设计学,并进一步总结和完善在风景园林学科领域中乡村中的儿童自然教育营地的设计原则,主要包括因地制宜、安全保障、寓教于乐、儿童为本、促进乡建的五大原则。论文在乡村中儿童自然教育营地实践方面,首先通过国内外案例对比研究法、实地调研法,总结和提炼了规划设计、课程体系和运营管理的策略;其次,选取海南岭西儿童自然教育营地作为规划设计实践案例,探索乡村中的儿童自然教育营地的规划设计方法体系。最后论文总结得出,乡村中的儿童自然教育营地的规划设计应注重自然教育与本土农耕文化脉络的融合:其一是挖掘本地农耕文化资源运用至场地设计、设施设计、建筑设计中;其二是合理安排学习农耕文化的课程与活动,实现具有本国特色的儿童自然教育;其三是通过策划和运营实现自给自足的儿童自然教育营地并促进当地乡村建设。希望本文在基于乡村中儿童自然教育营地规划设计策略理论进行岭西儿童自然教育营地的设计实践上,能为其他类似的乡村中的儿童自然教育营地提供有效的实践借鉴,并期待能创作设计更多具有我国农耕文化特色、寄托乡愁情怀、促进当地乡村建设的儿童自然教育营地。

郑国[3](2019)在《经济要素流动视角下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铁事业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高铁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空间结构的影响愈发明显。国际经验己经证明高铁可以加强沿线城市之间的联系,加快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经济要素在区域内的流动。在我国,许多城市管理者和相关专家学者对高铁抱有较髙的期望,将高铁视为促进经济要素流动和城市发展的绝佳机遇。许多区域性中心城市纷纷利用高铁为城市带来的可达性提升、投资环境改善等优势,吸引来自区域的经济要素流入,推动城市空间结构的转变。然而,国内一些高铁城市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却出现了高铁建设和城市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在我国有关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的研究,尚缺乏系统的理论和实证支持。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本文拟定从经济要素流动的视角审视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带来的影响。从跨学科的研究视角界定城市空间结构这一研究对象的内涵,以整体系统认识的视角将研究内容分为区域、城市、站点三个空间层次,并将经济要素流动这一视角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深入分析“高铁——经济要素流动——城市空间结构”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高铁对区域和城市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阐述城市外部经济要素的流入和城市内部经济要素的流动所产生的空间影响,以及站区资本分布对站区空间结构的作用,从而解释了高铁通过经济要素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过程和内在机制。本文首先从经济要素流动视角建构了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的理论框架。在区域层面,高铁能够极大地改变区域的可达性特征,与高铁直接相连的沿线设站城市可能因可达性的提升而获得经济要素的流入,高铁起到了区域经济要素再分配的作用。在城市层面,经济要素的新增或流失使得城市的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发生变化,导致城市内部经济要素依据特定的竞租曲线出现位移,并引发城市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调整,从而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在站区层面,高铁站点的建设增大站点地区的客流量,不同的客流特征塑造着投资于不同城市功能的资本的分布状态,进而形成相应的站点地区用地布局和空间结构。以上述理论框架为基础,本文对法国TGV东南线高铁走廊和里昂进行了案例分析。随着TGV的开通,巴黎—里昂高铁走廊客流量大幅增加,走廊内部的经济要素从高铁走廊沿线未设站城市流向设站城市。在受到TGV对东南线高铁走廊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以及其对城市内部经济要素产生位移的影响之后,里昂城市传统工业发生重组,第三产业随之兴起,并造成了城市用地规模、强度和结构的变化。TGV的开通导致帕拉迪地区客流量的增长以及节点价值的提升,站点地区一系列的开发措施也导致了场所价值的提升;客流在站点地区的分布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站点地区和核心区的总体结构。在对国外案例进行研究之后,本文以我国沪宁高铁走廊和沿线中心城市南京为例,对南京高铁城市建设进行实证研究。在区域层面,本文研究高铁对沪宁走廊可达性的影响,以及沪宁高铁沿线城市客流流动特征,认为沪宁高铁的开通有利于降低沪宁走廊的运输成本,提升沿线城市的外部可达性,进而对沪宁走廊经济要素流动产生影响,促进经济要素流动和区域同城化效应,并有利于沪宁走廊的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在城市层面,高铁的开通能够提升南京的枢纽地位,加快经济要素从周边地区流入南京,并带来城市整体地租和站点地区地租的上升,进而促进城市内部资本的位移。这些资本在城市空间的变化会促进城市用地规模的增加,驱动城市用地强度的提升,有利于城市用地结构的优化。在站点层面,本文分析南京南站地区的客流分类和特征,总结南京南站地区的开发模式,进而根据资本分布特征将站点地区分为不同的圈层,并阐述了各个圈层的空间结构。最后,本文结合国际经验对国内外高铁城市建设进行对比反思。根据其他国家高铁对区域影响的规律分析,为了防止我国高铁走廊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要素过度流失,满足城市间多种高铁客流的通勤商务等需求,以及避免经济要素在各个高铁城市之间的无序恶性竞争,研究提出了下面几点认识:其一,在区域层面应加强区域交通网络的建设、丰富高铁运行方式、建立完善功能互补的城镇体系、以及加强城市间的产业互补和信息交流,以实现高铁沿线城市的“共赢”局面。其二,在城市层面需要协调不同高铁站点的开发策略,制定基于市场的相关政策,利用价格机制来防止过多企业从城市中心迁移到城市外围站点地区,导致内城的衰败,同时应完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减少城市内部经济要素流动的阻力。其三,在站点地区应根据经济要素的分布特征布局不同城市功能,提升站点地区的场所价值,达到节点价值和场所价值的螺旋式发展。本文主要从上述的理论建构、案例分析、实证研究、对比反思这四大部分进行研究,并尝试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研究创新:其一,经济要素流动研究视角,即本研究引入经济要素流动视角,厘清了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驱动机制,分析高铁在其中所产生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高铁效应理论研究的不足。其二,整体系统研究分析,即本研究避免从孤立的城市片区维度看待高铁站点对城市空间的影响,而是将其放置于区域和城市当中,即高铁站点、高铁城市和高铁走廊所构成的系统中,来分析高铁对区域和城市的影响。其三,跨学科交叉研究,即本研究并非采用以往的单一学科视角,而是尝试从新经济地理学、地理学和城乡规划学等多个学科视角审视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由于时间和水平限制,本文关于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的研究仍存在待改善的地方。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也与多种多样的因素有关,绝非某一两个因素能够完全左右,高铁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经济要素流动,还有待用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去研究论证。全文约20.7万字。

吴凡超[4](2018)在《基于运检综合评价体系的开关控制器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力工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和公用事业,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电力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因此供电安全性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电网投资规模越来越大,网络结构越来越复杂,而配电网络是电力系统的终端网络,配电线路的可靠运行,直接影响到电力企业的生产安全和社会效益,影响着电网的稳定性。当系统中出现故障时,控制电器控制断路器动作,快速切除系统中的故障部分,防止故障扩大,保证设备与人身的安全,使系统正常运行变得至关重要。但是,目前的智能控制器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及需要完善改进的方面,往往不能满足和适应实际现场运行的需要。为此,可以利用基于运检综合评价体系的开关控制器,以完善的综合运检评价体系下的信息化、智能化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本论文就是基于运检综合评价体系、根据实际设备运行条件、外部天气、树线矛盾、施工开挖情况,合理地反应地区内的实际环境,利用计算机技术,设计一个在运检综合评价体系管理指导下的先进配电设备智能开关控制器。根据电力公司的现状和实际需求,从而进行详细的分析和任务确立。完成对综合运检评价体系的管理职能的探索,细分和完善综合运检评价体系的功能需求,以及在该系统指导下的智能控制器定值整定和管理需求,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完成项目任务的确定。本文基于运检综合评价体系,以单片机结构为基础,使用了基础的发热模拟程序和智能评价动态定值管理,通过汇编语言实现了智能开关控制器,最后对该控制器进行了软件的测试分析,并对后续开发工作提出了合理建议。本控制器改进了传统的开关控制器处理跳闸和定值管理的方式,制定一套系统、科学、合理、符合实际又易于掌握、实施的定值整定体系和方案,给出正确的定值,实现配电线路能否及时、正确、合理地隔离故障,维持安全稳定地运行,将被切除的故障线路维持在最小范围,最大限度地保证主网和用户运行,把损失电量控制在最小。避免因控制判断的开断条件不合理或与运行现场的设备、外部条件不符,开断灵敏度过大或过小,造成频繁跳闸或无动作。与日常配电网的运维、巡视、管理结合起来,既强化了管理体系的扎实落地,也将断路器的管理与定值的管理结合起来,强化配网评价全过程技术监督,实现设备评价的动态更新,提高班组运检人员和外协队伍的技能技术,进一步加强设备对故障和异常情况的反应能力和耐受程度,提高配电网安全和供电可靠性。

王睿[5](2018)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需求与前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要实现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必须高质量开发和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这既是我国城镇化进程迈向绿色发展模式和绿色生活方式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城市发展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本文围绕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发展、现状、发展需求和开发前景进行了研究,总结了我国不同城市、不同功能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特征和前景,并针对南京市展开了具体分析。本文从国内外地下空间开发历程和发展现状的调研开始入手,总结了国际上由不同需求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现状和特点和建国以来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相关工作的几个阶段,通过对比归纳的方法将国内城市的地下空间现状开发水平划分为初始化、规模化、初始网络化、规模网络化四类,分类介绍了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功能和特征,并对国内市政、交通、人防、公共服务和地下储藏设施的开发现状进行了统计梳理。接下来本文从地下空间开发的驱动因素出发,分析了驱动地下空间开发的各类内因、外因及影响,然后结合中国实际分析了当前国内地下空间开发的驱动因素,以及相应地下空间发展趋势。本文进一步从不同发展阶段城市人均地下空间需求的角度出发,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影响地下空间开发需求的因子,并通过对未来我国城市对地下空间的需求等级划分,以及不同等级城市人口容量,推算不同等级城市的人口总量和人均需求量,预测了面向2030和2050年我国全国地下空间的规模,并分析预测了未来不同功能地下空间的开发需求和前景。最后,本文以南京市为实例,结合南京城市具体发展需求和地质特点,用人均空间指标法和分类预测法两种方法对南京市2030年地下空间开发需求量进行预测,并从南京市具体地质条件和发展现状出发以新街口、江北新区等几处实例对地下空间协同开发的前景进行分析。

陆涵[6](2018)在《大事件视角下的南京城市空间演进研究(1840-1937)》文中研究表明鸦片战争后,南京先后经历了太平天国起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开埠通商、新政、国民政府奠都、首都建设等接连重大事件的洗礼。特别是作为太平天国和国民政府首都的两段经历,相比国内其他城市的近代发展经历来说是十分罕见的。与城市自发的缓慢进化过程有所不同,大事件作为一种对城市发展的特定干预,其发生通常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突发性,且有着影响力巨大、显效迅速等特点。在短时间内就可以集聚形成一股强大的变革力量,干预和影响着城市空间的演进历程。结合近代中国及南京所发生的主要重大事件,将1840-1937近百年的时间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晚清战火中的空间破坏与衰败期(1840-1881);洋务风潮下的空间发展与转型期(1882-1926);首都建设期间的空间规划与重构期(1927-1937)。意在通过总结南京近代城市空间的阶段演化特征,分析在大事件干扰下空间功能和结构发生的改变以及空间自身对于这种干扰的应对表现。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挖掘在事件干扰背后隐藏的空间组织逻辑、演化规律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840-1881年间,在内忧外患之下,南京接连遭受战火的洗礼。特别是洪秀全统治期间,南京城市空间基本处于紊乱、重置的状态。湘军克复后,这种对空间发展的极端干预虽然很快烟消云散,但战争的重创不仅使原有城市功能发生了衰退,还延缓了新的功能要素的产生。总体来看,城市空间演化是处于不断衰败的状态。1882-1926年间,受洋务新风等的影响,南京步入了城市近代化的发展阶段。集中的变化发生在新政之后,新学、实业、医院、教会、金融、近代交通等功能要素在城内不断涌现。不过,这种自上而下的决策干预仅仅持续了十年,就以辛亥革命的爆发而告终。军阀混战期间,南京城市建设十分缓慢。下关滨江地区却因开埠通商得到了飞快的发展,还带动了城内与商贸往来相关行业的兴盛。城市空间开始向城中以东及城外沿江地区拓展。不过这种改变只是基于长期稳定的空间框架的局部调整,是一个“量”的积累过程,并没有带来空间结构的“质”的改变,城市空间演进处于功能转型和结构调整的酝酿阶段。1927-1937年间,南京迎来了近代城建史上的“黄金十年”。“城市规划”开始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崭露头角、发挥作用。虽然这些规划的实施程度并不尽如人意,却足以给空间结构带来巨大的改变。首都干道系统建成后,中山大道及其各向延长线构成了新的城市发展轴线,新街口一跃成为城市中心之所在,空间开始向西北方向拓展,至此,从明代起南京一直固守的城市格局终于被打破。城市空间演化处于重构发展的阶段。总而言之,1840-1937年间南京城市空间演进是一个自然生长和大事件干预复合发展的过程,其中空间的自生发展作为一种城市发展内在的自组织机制,隐形而长效的作用于城市空间演进的整个过程当中,而大事件干预作为空间发展的随机涨落,即时显性的作用于城市空间演进的某一阶段,其产生的空间效应可能是一个缓慢的渐变和积累过程,也可能产生一个“质”的突破性的跃升。

陈亮[7](2018)在《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研究》文中提出南京在近代时期的中国是最为重要的城市之一,自1865年沿秦淮河岸建成金陵机器制造局后,南京的工业建筑在之后的80余年中作为城市文化的创造者和承载者,见证了南京从六朝古都发展成为近代中国首都的巨大转型。本文以南京近代工业建筑作为研究对象,以史料查证和现场调查为方法从多个角度考察其在多个时期所展现的建筑现象和规划特征,并对蕴藏其中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技术等背景进行探究,以此对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的发展特征、规律以及蕴含的价值做出讨论。填补了南京近代工业建筑史学研究的空白,为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论文第一章为绪论,简述了选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明确了研究对象和内容,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探讨和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与研究框架。论文第二章介绍了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的发展概况和现状,提出研究的时间分期的同时阐述了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的空间布局特征,并对这些建筑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和评估。论文第三至第五章根据之前的时间分期对不同时间段的工业建筑进行研究,从社会背景、工业类型、空间布局、建筑技术、建筑形式、设计思想等多方面分析了每一时期的工业建筑的特征,并选取了七个主要案例和三十二个次要案例进行了论述。论文最后两章以前文的结论对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的价值及其评估方法做了研究,并最终总结了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的发展特征,对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作出了展望。

庄良[8](2017)在《中国城市新区与市辖区空间设置关系研究》文中认为城市新区作为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型空间,与城市尤其是市辖区的重要关系日益凸显。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各大城市纷纷设立行政级别与区县相当甚至更高层次的城市新区,国家级城市新区的空间格局不断完善,遍布港澳台之外29个省级行政区域。同时,城镇化进程中关于城市新区的问题探讨日趋紧迫,而不少城市新区与市辖区的空间关系尚未厘清则是其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基于狭义概念界定和综合指标参考,在全国范围共遴选出224个城市新区作为本文主要研究对象,并从以下五点进行阐述分析与循序演绎:(1)绪论部分。首先阐述了选题背景并提出研究问题,后对国内外城市新区与市辖区的研究进行综述讨论,并作技术路线导图及研究说明;(2)概念界定与市辖区的演变历史。对城市新区等关键概念作必要界定,探究城市分区与市辖区的历史沿革,阐述"警区"在晚清民国期间的过渡性演变,并将市辖区发展划分为波动起伏期(1949-1959)、快速提升期(1960-1982)、平稳持续期(1983-2016)三个阶段;(3)城市新区的阶段划分及其空间格局。在遴选标准设定基础上对城市新区发展进行低速增长(1993-2008)、高速扩张(2009-2012)、降速调整(2013-2016)的阶段划分,进行历年密度分析并探析空间特征;(4)城市新区与市辖区空间设置关系研究。将空间关系类型划分为内含型、相交型、外离型和例外型4个类型,继而从驻地空间距离、城市新区面积、区划要素影响、空间战略策应等几方面进行充分的关系论述,并作典型案例举证;(5)问题总结与建议思考。立足前文研究基础,就城市新区与市辖区空间发展过程中的关系问题与对策建议进行了相应思考,并对本研究结论作凝练总结和补充,包括研究完善与研究展望。

蒋炜,彭勃[9](2016)在《南京港城一体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南京港城一体化的进程还不是很快,南京港的发展对城市的推动作用不是太明显,在当前国家提出"南京江北新区"、"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大背景环境下,南京港城一体化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通过SWOT分析法对南京港城一体化发展进行研究分析,对未来南京港城一体化的建设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张新生[10](2015)在《同城化社会变迁中的跨界钟摆族群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跨城市生活的钟摆族是在全球化、网络化、城市区域一体化背景下时代变迁中产生的新兴群体,其生存状况、生活方式、社会适应均折射出当代社会变迁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成为研究当代中国城市变迁的重要窗口。从全世界范围看,跨城市生活的钟摆族是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群体和社会现象,但政治体制、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传统等诸多方面存在的异质性,导致中西方钟摆族在空间分布、群体特征、生活样态、社会功能等方面存在根本性的差异。对跨界钟摆族这一新兴的、不断壮大的亚文化群体的研究不仅在学术上有利于延伸城市社会学对跨城市细分领域的探索,更在对大城市边缘的城镇化和社会管理中发挥现实意义。根据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该论文大体可分为四个部分、十个章节:第一部分是对跨城市生活的钟摆族群体分析的基础部分。第一章导论交代了研究的缘起、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对钟摆族研究的理论意义、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第二章在中英文文献汇总的基础上,从社会空间、社会行为、社会文化和区域整合等四大视角分别梳理和归纳了研究所采用的理论和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第三章在对钟摆族进行类型化分析的基础上,明确界定了研究对象所涵盖的区域和范围,以及研究中采用的具体方法和研究框架。第二部分分析了钟摆族群体产生的背景和动因。第四章从宏观上归纳了当代中国同城化和钟摆族群体产生的阶段性特征,指出了全球化、网络化、城市化、区域一体化是钟摆族产生的基础条件,而由政府主导的、多主体投入的城市空间增长联盟在钟摆族产生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五章从微观上着重于个体选择的动机研究,通过从拔根到扎根的过程揭示了人们选择跨城市生活的微观逻辑。一方面个体从经济理性的角度出发,对各类因素进行选择和交换,另一方面,参照群体也在跨城市生活的选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三部分主要是对钟摆族群体的社会变迁的研究,包括钟摆族群体生活方式的变迁、社会空间的变迁以及社会文化的变迁。第六章从对钟摆族个案的生活化描述出发,归纳了跨城市生活对于钟摆族个体和家庭带来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存在的冲突和危机;第七章从社会空间变迁的视角分析了大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的侵入与被侵入的关系,包括由此引发的空间、人口、产业和文化四大方面的接替,以及在此过程中出现的空间破碎、社会隔离、社会排斥、社会不公等问题;第八章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出发,在分析了详实的数据资料的基础上,粗线条地勾勒出钟摆族的群体特征和轮廓,并通过对社区内部与外部环境互动关系的研究,发现了钟摆族群体在居住地社会融合过程中产生的社会认同和社会排斥等现象和问题,阐述了跨界钟摆族在远离大城市的特殊空间中产生的地缘关系的补偿性机制。第四部分主要是针对社会变迁带来的影响和跨界钟摆族群体未来发展方向。第九章从结构功能主义的视角分析了跨界钟摆族群体的产生以及大城市边缘的社会变迁带来的正面和负面效应,并围绕钟摆族产生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管理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第十章归纳并总结了钟摆族研究的主要结论和问题,提出了对后续研究延伸性的思考和展望。本文认为钟摆族群体是正在发展壮大中的群体,学界对该新兴社会群体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在可预见的未来,随着全球化、网络化、城市区域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将有越来越多的人们放弃单一城市的生活,加入到跨界钟摆族群体的行列。在这个社会变迁的过程中,对社会隔离、社会认同、社会排斥、社会危机、社会公平等问题的研究不仅是城市管理者的责任,更需要以社会学的视角,将人本关怀和社会学想象力融入到对钟摆族群体的研究之中。

二、对接南京城区 打造浦口新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接南京城区 打造浦口新区(论文提纲范文)

(2)乡村中的儿童自然教育营地规划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农耕文明是中国文化的基石
        1.1.2 儿童自然教育在我国的兴起
        1.1.3 乡村中的儿童自然教育
    1.2 概念辨析
        1.2.1 “自然教育营地”定义
        1.2.2 乡村中的儿童自然教育营地
        1.2.3 相关概念辨析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教育营地研究综述
        1.3.2 国内教育营地研究综述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目标和方法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概念分析解读
    2.1 儿童研究相关理论
        2.1.1 儿童心理学
        2.1.2 儿童行为学
        2.1.3 儿童教育学
        2.1.4 儿童设计学
    2.2 自然缺失症及其成因
        2.2.1 概念解读
        2.2.2 自然缺失症的成因
        2.2.3 自然缺失造成的负面影响
    2.3 自然教育的原理与应用
        2.3.1 自然教育的启智性
        2.3.2 自然教育的疗愈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相关实例分析与经验借鉴
    3.1 我国营地发展现状
        3.1.1 组织机构
        3.1.2 相关政策
        3.1.3 营地概况
    3.2 相关案例分析
        3.2.1 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行知基地
        3.2.2 张家港青少年教育实践基地
        3.2.3 即墨市青少年实践教育基地和滕头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3.2.4 日本新泻县开心教育农场
        3.2.5 运营模式借鉴——日本 mokumoku 农场
    3.3 广东省内乡村中的儿童自然教育营地实地调研
        3.3.1 恒然四季农场
        3.3.2 东莞盛丰营地
        3.3.3 以上两个案例对乡村建设的促进作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儿童自然教育营地规划设计方法
    4.1 规划策略
        4.1.1 营地定位
        4.1.2 建设原则
        4.1.3 营地选址
        4.1.4 建设规模
        4.1.5 功能分区
        4.1.6 布局模式
        4.1.7 以儿童为本的空间设计
        4.1.8 建筑设计
    4.2 课程设置
    4.3 运营模式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海南岭西儿童自然教育营地规划设计
    5.1 项目概况
        5.1.1 项目背景
        5.1.2 相关政策与上位规划
        5.1.3 项目定位——火山口古村落的儿童教育营地
    5.2 项目选址
        5.2.1 区位交通
        5.2.2 周边资源
    5.3 岭西儿童自然教育营地规划设计方法
        5.3.1 设计策略
        5.3.2 设计理念
        5.3.3 建设内容及规模
        5.3.4 场地布局
        5.3.5 交通流线
        5.3.6 功能分区
        5.3.7 课程安排
        5.3.8 运营方式
        5.3.9 拓展设施厂家
    5.4 小结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管理者访谈问卷》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附件
致谢

(3)经济要素流动视角下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研究基础与理论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2.3 待完善的研究领域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1.3.1 概念界定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经济要素流动视角下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理论建构
        2.1 经济要素及其流动性
        2.1.1 经济要素的分类
        2.1.2 经济要素流动的新经济地理学阐述
        2.2 区域层面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机制
        2.2.1 高铁对区域经济要素流动的作用
        2.2.2 区域经济要素流动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2.3 城市层面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机制
        2.3.1 高铁对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
        2.3.2 经济要素流动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2.4 站点层面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机制
        2.4.1 站点地区经济要素集聚模式
        2.4.2 高铁站点地区资本分布与空间结构
        2.5 本章小结
第二部分 国外案例研究
    第三章 法国TGV对东南线高铁走廊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
        3.1 引言
        3.2 泛欧高铁网络建设
        3.2.1 泛欧高铁网络建设的背景
        3.2.2 泛欧高铁网建设的过程
        3.3 法国高铁网络建设历程
        3.3.1 1981年:第一条TGV线路——TGV东南线建立
        3.3.2 1989年:第二条高速线路——TGV大西洋线建立
        3.3.3 1990年:高铁网络建设总体规划的开展
        3.3.4 1995年:高铁网络建设的危机与复兴
        3.4 高铁对区域内不同城市的经济要素流动的差异化影响
        3.4.1 TGV东南线高铁走廊简介
        3.4.2 高铁走廊客流量的增长
        3.4.3 设站城市的经济要素流动
        3.4.4 未设站城市的经济要素流动
        3.5 高铁对不同区域的经济要素流动的差异化影响
        3.5.1 东京—大阪(东海道)新干线高铁走廊
        3.5.2 科隆—法兰克福ICE高铁走廊
        3.5.3 三大高铁走廊对比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法国TGV东南线对里昂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4.1 引言
        4.2 里昂简介
        4.2.1 地理环境
        4.2.2 城市发展历程
        4.2.3 空间演变历程
        4.2.4 联运交通网络
        4.3 TGV东南线在里昂经济要素流动中的作用
        4.3.1 吸引城市外部经济要素流入的重要引擎
        4.3.2 推动城市内部资本位移的催化剂
        4.4 经济要素流动引发里昂产业结构的调整
        4.4.1 传统工业的重组
        4.4.2 第三产业的兴起
        4.5 产业结构调整对里昂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4.5.1 用地规模与强度的变化
        4.5.2 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的变化
        4.6 案例比较:高铁与城市空间重组——以阿姆斯特丹为例
        4.6.1 高铁建设及站点相关概况
        4.6.2 新老站点间经济要素的博弈
        4.6.3 结果:多中心结构的形成
        4.6.4 小结:政府政策的影响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法国TGV东南线对里昂帕拉迪站点地区空间结构的影响
        5.1 引言
        5.2 里昂三大高铁站点基本概况
        5.2.1 贝拉舒(Perrache)站
        5.2.2 萨托拉斯(Satolas)站
        5.2.3 帕拉迪(Part-Dieu)站
        5.3 Part-Dieu地区的节点功能、场所功能与经济要素集聚模式
        5.3.1 Part-Dieu站点地区节点功能的提升
        5.3.2 Part-Dieu站点地区场所功能的提升
        5.3.3 Part-Dieu地区经济要素集聚模式
        5.4 Part-Dieu站点地区的空间结构
        5.4.1 站点地区总体结构
        5.4.2 核心区总体结构
        5.5 案例比较——日本京都站
        5.5.1 基本概况
        5.5.2 开发模式
        5.5.3 场所营造
        5.6 本章小结
第三部分 国内实证研究
    第六章 高铁对沪宁走廊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
        6.1 沪宁走廊高铁建设历程及发展概况
        6.1.1 沪宁走廊高铁建设历程
        6.1.2 沪宁走廊发展概况
        6.2 高铁对沪宁走廊可达性的影响
        6.2.1 可达性相关理论
        6.2.2 沪宁走廊可达性提升
        6.2.3 加权平均旅行时间和区位优势潜力演变
        6.3 沪宁高铁沿线城市客流流动特征
        6.4 高铁对沪宁走廊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
        6.4.1 沪宁走廊货币资本流动程度的增强
        6.4.2 沪宁走廊劳动力流动频次的增加
        6.5 沪宁走廊产业转移和结构调整
        6.5.1 产业转移
        6.5.2 产业结构调整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高铁对南京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7.1 南京高铁概况
        7.1.1 南京及其交通区位
        7.1.2 南京高铁建设历程
        7.2 高铁对南京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
        7.2.1 高铁开通后南京枢纽地位的提升
        7.2.2 城市外部经济要素的流入
        7.2.3 城市土地租金的提升
        7.2.4 城市内部资本的位移
        7.3 高铁对南京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7.3.1 高铁促进城市用地规模增加
        7.3.2 高铁驱动城市用地强度提升
        7.3.3 高铁利于城市用地结构优化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高铁对南京南站地区空间结构的影响
        8.1 南京南站概况
        8.2 南京南站地区客流特征及节点—场所价值
        8.2.1 南京南站地区的客流特征
        8.2.2 南京南站地区的节点价值
        8.2.3 南京南站地区的场所价值
        8.3 客流需求导向的站区资本分布及用地布局
        8.3.1 交通功能空间布局
        8.3.2 商业功能空间布局
        8.3.3 商务功能空间布局
        8.3.4 居住功能空间布局
        8.4 南京南站地区开发模式及空间结构
        8.4.1 南京南站地区开发模式
        8.4.2 南京南站地区空间结构
        8.5 本章小结
第四部分 研究启示与结论
    第九章 国内外对比研究与启示
        9.1 区域层面:沪宁走廊与世界其他高铁走廊对比及启示
        9.1.1 完善区域交通网络建设
        9.1.2 丰富高铁运行方式
        9.1.3 建立功能互补的城镇体系
        9.2 城市层面:南京与里昂高铁城市建设对比及启示
        9.2.1 协调不同站点开发策略
        9.2.2 完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
        9.2.3 推动城市土地功能置换
        9.3 站点层面:南京南站和帕拉迪站对比及启示
        9.3.1 留住场所经济要素防止节点-场所失衡发展
        9.3.2 根据客流分布特征合理进行用地布局
        9.3.3 因地制宜选取开发模式引导圈层空间结构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语与展望
        10.1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10.1.1 基本结论
        10.1.2 研究创新点
        10.2 研究后续讨论
        10.2.1 本研究的不足
        10.2.2 后续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4)基于运检综合评价体系的开关控制器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课题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1.4 断路器及智能控制器简介
        1.4.1 断路器基本结构及保护功能
        1.4.2 断路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1.4.3 智能断路器的功能特点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第二章 运检综合评价体系结构与建立
    2.1 运检综合评价体系结构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2.1.1 运检综合评价体系建立的意义
        2.1.2 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2.2 运检综合评价体系结构的主要实施办法
        2.2.1 建立运检综合评价体系结构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机制
        2.2.2 运检综合评价体系主要实施办法
        2.2.3 运检综合评价体系实施细则
    2.3 获取综合评价结果与数据分析
        2.3.1 得出定值结果
        2.3.2 统计缺陷情况
第三章 基于运检综合评价体系的智能开关控制器的总体设计
    3.1 智能开关控制器基本工作原理
    3.2 智能开关控制器的基本功能
        3.2.1 显示功能
        3.2.2 信号采样与调理功能
        3.2.3 整定功能
        3.2.4 硬件脱扣功能
        3.2.5 电流的三段过载保护功能
        3.2.6 热模拟功能
    3.3 智能开关控制器的电流的三段过载保护功能的原理与实现方法
        3.3.1 安全区域的原理与实现方法
        3.3.2 长延时保护原理及实现方法
        3.3.3 短延时保护原理及实现方法
        3.3.4 定时限保护原理及实现方法
        3.3.5 瞬动脱扣保护原理及实现方法
    3.4 基于运检合综合评价体系获得优化的控制器定值
        3.4.1 得出智能开关控制器的定值系数K
        3.4.2 得出智能控制器的设定值SET
第四章 智能开关控制器的原理分析及其硬件设计
    4.1 智能开关控制器硬件设计方案
    4.2 单片机电路的选型和设计
        4.2.1 87C552 的芯片特性
        4.2.2 87C552 的复位电路
        4.2.3 振荡器的特性
        4.2.4 模拟数字转换器(A/D)
        4.2.5 信号采样模块设计
        4.2.6 信号调理模块设计
        4.2.7 CPU和部分外围设备设计
        4.2.8 信号调理单元和脱扣控制设计
        4.2.9 智能开关控制器的电源部分设计
第五章 智能开关控制器的软件设计
    5.1 软件设计的任务
    5.2 主程序流程分析
    5.3 A/D采样的软件设计
    5.4 基本三段过载保护子程序软件设计
        5.4.1 脱扣时间的确定
        5.4.2 发热模拟程序
        5.4.3 散热模拟程序
    5.5 基于运检合综合评价体系获得优化的控制器定值
第六章 测试与效果
    6.1 基于运检综合评价体系的智能开关控制器的运行与调试
        6.1.1 测试配电线路的选择与确定
        6.1.2 智能开关控制器的安装与调试
        6.1.3 智能开关控制器的现场运行与周期调试
    6.2 现场实际运行效果
第七章 总结
    7.1 设计研究工作总结
    7.2 智能开关控制器智能化发展前景
        7.2.1 运检综合评价体系的发展前景
        7.2.2 智能化功能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需求与前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地下空间开发阶段及其不同特征研究
    2.1 国外地下空间开发的现状
    2.2 国内地下空间开发及历程
    2.3 国内不同功能地下空间开发特点
    2.4 国内不同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现状统计分析
    2.5 调研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现状分析
    2.6 我国地下空间开发阶段划分结果及特征分析
第三章 地下空间开发的驱动因素与发展趋势研究
    3.1 地下空间开发驱动要素理论分析
    3.2 当前我国开发地下空间的驱动因素分析
    3.3 当前形势下地下空间开发总体趋势
第四章 未来地下空间开发规模与功能类型研究
    4.1 地下空间需求预测
    4.2 城市不同功能地下空间需求与前景
第五章 南京市地下空间开发趋势与前景分析
    5.1 南京市概况及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5.2 南京未来城市发展对地下空间的要求
    5.3 南京市地下空间开发现状
    5.4 南京地下空间开发规模需求计算
    5.5 南京市多种资源协同开发模式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研究生期间工作简介

(6)大事件视角下的南京城市空间演进研究(1840-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范围的界定
        1.2.1 时间范围
        1.2.2 空间范围
    1.3 研究资料
        1.3.1 近代政府出版物
        1.3.2 近代报刊
        1.3.3 其他古籍
        1.3.4 历史地图
        1.3.5 其他
    1.4 研究视角、方法及框架
        1.4.1 研究视角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1.5 相关研究成果
        1.5.1 南京近代城市研究
        1.5.2 其他相关研究
    1.6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1.6.1 研究意义
        1.6.2 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城市空间发展的自组织
        2.1.1 自组织理论
        2.1.2 自组织与城市
        2.1.3 城市空间发展的自组织
    2.2 空间句法
        2.2.1 空间句法的核心理论
        2.2.2 空间句法的三种分割方法
        2.2.3 空间句法的量化指标
        2.2.4 空间句法的优势
第三章 南京城市发展的脉络梳理
    3.1 南京史地概略
        3.1.1 自然地理
        3.1.2 历史沿革
        3.1.3 城市建设
    3.2 近代南京城市空间演进研究的历史分期
        3.2.1 历史分期
        3.2.2 分期依据
第四章 晚清战火中南京城市空间的破坏与衰败(1840-1881)
    4.1 大事件回顾——内忧外患
        4.1.1 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
        4.1.2 太平天国运动(1853-1864)
    4.2 战乱前后南京的社会组织
        4.2.1 人口
        4.2.2 传统教育
        4.2.3 工业
        4.2.4 商业
    4.3 城市建设——近代化的先声
        4.3.1 道路
        4.3.2 简易码头
        4.3.3 教堂
        4.3.4 公共图书馆
        4.3.5 电报通讯
    4.4 晚清战火中南京城市空间的破坏与衰败
        4.4.1 南京的空间结构特征
        4.4.2 太平天国统治下南京城市空间的营造
        4.4.3 晚清战火对南京城市空间演进的影响及空间的自我修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洋务风潮下南京城市空间的转型与发展(1882-1927)
    5.1 大事件回顾——西风渐进
        5.1.1 洋务风潮盛行(1861-1911)
        5.1.2 下关开埠(1899)
    5.2 清末民初南京的社会组织
        5.2.1 工业
        5.2.2 新式教育
        5.2.3 对外贸易
        5.2.4 金融商业
    5.3 城市建设——近代化的展开
        5.3.1 道路交通
        5.3.2 沿江码头
        5.3.3 西式建筑
        5.3.4 邮政通讯
    5.4 洋务风潮下南京城市空间的转型与发展
        5.4.1 南京的空间结构特征
        5.4.2 西风渐进背景下南京城市空间的营造
        5.4.3 洋务风潮对南京城市空间演进的影响及空间的弹性应对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首都建设期间南京城市空间的规划与重构(1927-1937)
    6.1 大事件回顾——首都规划
        6.1.1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927)
        6.1.2 奉安大典(1925-1929)
        6.1.3 首都建设规划(1927-1937)
    6.2 国民政府奠都后南京的社会组织
        6.2.1 市区范围
        6.2.2 人口
        6.2.3 文化教育
        6.2.4 工业
        6.2.5 商业
        6.2.6 金融
    6.3 城市建设——近代化的加快
        6.3.1 道路交通
        6.3.2 近代建筑
        6.3.3 新型住宅区
        6.3.4 公园绿化
    6.4 首都建设期间南京城市空间的规划与重构
        6.4.1 南京的空间结构特征
        6.4.2 城市规划指导下南京城市空间的营造
        6.4.3 首都建设对南京城市空间演进的影响及空间的互动反馈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大事件视角下的南京近代城市空间演进轨迹
    7.1 近代南京城市空间演进的特征分析
        7.1.1 城市空间演进的外部形态特征
        7.1.2 城市空间演进的内部空间特征
    7.2 大事件影响下的南京近代城市空间演进规律
        7.2.1 近代南京城市空间的自组织发展
        7.2.2 大事件影响下的南京近代城市空间演进的内在作用机制和具体表现
第八章 结论
    8.1 总结
    8.2 反思
        8.2.1 近代城市规划的历史局限性
        8.2.2 现代城市规划的制定和实施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及概念限定
        1.2.1 研究对象的限定
        1.2.2 时间的限定
        1.2.3 空间的限定
    1.3 文献综述及分析
        1.3.1 国外工业遗产的研究动态
        1.3.2 国内工业建筑的研究成果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文献查阅与实地考察
        1.4.2 点面相辅,整体研究结合具体分析
        1.4.3 结合相关学科与理论研究
    1.5 论文结构
    1.6 论文创新与未尽之处
        1.6.1 论文创新
        1.6.2 未尽之处
第二章 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的发展概况与现状
    2.1 南京近代工业建筑发展的时间分期
    2.2 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的选址依据与空间布局
        2.2.1 影响南京近代工业建筑选址的因素
        2.2.2 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的空间布局特征
        2.2.3 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的发展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2.3 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的特征
    2.4 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的现状与评估
        2.4.1 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的保存现状
        2.4.2 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的现状评估
    2.5 小结
第三章 1865-1911年的南京近代工业建筑
    3.1 社会背景
        3.1.1 洋务运动带来的官办军事工业的开办
        3.1.2 清政府海防策略对南京军事工业的促进
        3.1.3 甲午战争后南京正式开埠带来的机械工业的开办
        3.1.4 南洋劝业会开办促成的南京电力工业的发展
        3.1.5 津浦铁路的开通带来的南京机车制造工业的开办
        3.1.6 清末货币制度变革对南京货币铸造工业的促进
    3.2 工业建筑的类型与空间布局
        3.2.1 工业建筑的类型
        3.2.2 工业建筑的空间布局
        3.2.3 工业建筑的统计与简介
    3.3 工业建筑的技术
        3.3.1 结构体系
        3.3.2 建筑材料
    3.4 工业建筑的形式与设计思想
    3.5 金陵机器制造局——形式追随功能的滥觞
        3.5.1 历史沿革
        3.5.2 金陵机器制造局的选址
        3.5.3 金陵机器制造局的营造过程
        3.5.4 金陵机器制造局的规划布局
        3.5.5 金陵机器制造局的建筑
        3.5.6 形式追随功能的滥觞
        3.5.7 金陵机器制造局的现状
    3.6 浦镇机厂——轨道上的移动工业
        3.6.1 浦镇机厂的历史沿革
        3.6.2 浦镇机厂的选址
        3.6.3 浦镇机厂的营造过程
        3.6.4 浦镇机厂的规划布局
        3.6.5 浦镇机厂的建筑
        3.6.6 轨道上的移动工业
        3.6.7 浦镇机厂的现状
    3.7 小结
第四章 1911-1927年的南京近代工业建筑
    4.1 社会背景
        4.1.1 多变的政局对工业发展整体进程的延缓
        4.1.2 北洋政府的自由主义工业经济政策对中小规模工业的促进
        4.1.3 “五四运动”及“五卅惨案”对外资工业造成的冲击
        4.1.4 北伐战争对工业平衡的打破
    4.2 工业建筑的类型与空间布局
        4.2.1 工业建筑的类型
        4.2.2 工业建筑的空间布局
        4.2.3 工业建筑的统计与简介
    4.3 工业建筑的技术
        4.3.1 结构体系
        4.3.2 建筑材料
        4.3.3 建筑设备
    4.4 工业建筑的形式与设计思想
    4.5 和记洋行——舶来的先进建筑技术与艺术
        4.5.1 和记洋行的历史沿革
        4.5.2 和记洋行的选址
        4.5.3 和记洋行的营造过程
        4.5.4 和记洋行的规划布局
        4.5.5 和记洋行的建筑
        4.5.6 舶来的先进建筑技术与艺术
        4.5.7 和记洋行的现状
    4.6 首都电厂下关发电所——中外建筑师的博弈
        4.6.1 首都电厂下关发电所的历史沿革
        4.6.2 首都电厂下关发电所的选址
        4.6.3 首都电厂下关发电所的营造过程
        4.6.4 首都电厂下关发电所的规划布局
        4.6.5 首都电厂下关发电所的建筑
        4.6.6 中外建筑师的博弈
        4.6.7 首都电厂下关发电所的现状
    4.7 小结
第五章 1927-1949年的南京近代工业建筑
    5.1 社会背景
        5.1.1 南京国民政府的税收政策对首都南京工业发展的促进
        5.1.2 《首都计划》的制定对南京工业布局的影响
        5.1.3 资源委员会的成立对南京工业的促进
        5.1.4 侵华日军对南京工业的控制和破坏
        5.1.5 战后工业复苏遇到的重重困难
    5.2 工业建筑的类型与空间布局
        5.2.1 工业建筑的类型
        5.2.2 工业建筑的空间布局
        5.2.3 工业建筑的统计与简介
    5.3 工业建筑的技术
        5.3.1 结构体系
        5.3.2 建筑材料
        5.3.3 建筑设备
    5.4 工业建筑的形式与设计思想
    5.5 北河口水厂——本土营造业的试炼场
        5.5.1 北河口水厂的历史沿革
        5.5.2 北河口水厂的选址
        5.5.3 北河口水厂的营造过程
        5.5.4 北河口水厂的规划布局
        5.5.5 北河口水厂的建筑
        5.5.6 北河口水厂的建设对南京营造业的试炼
        5.5.7 北河口水厂的现状
    5.6 永利铔厂——偏僻远郊的全能工业社区
        5.6.1 永利铔厂的历史沿革
        5.6.2 永利铔厂的选址
        5.6.3 水利铔厂的营造过程
        5.6.4 永利铔厂的规划布局
        5.6.5 永利铔厂的建筑和构筑物
        5.6.6 永利铔厂在全能工业社区方向的实践
        5.6.7 永利铔厂的现状
    5.7 江南水泥厂——花园工厂的畅想
        5.7.1 江南水泥厂的历史沿革
        5.7.2 江南水泥厂的选址
        5.7.3 江南水泥厂的营造过程
        5.7.4 江南水泥厂的规划布局
        5.7.5 江南水泥厂的建筑
        5.7.6 群山环抱的花园工厂
        5.7.7 江南水泥厂的现状
    5.8 小结
第六章 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的价值体系建立与评估
    6.1 价值判断的出发点与基本构成
        6.1.1 价值判断的出发点
        6.1.2 价值的基本构成
    6.2 定性评估——多元化的价值构成
        6.2.1 南京近代工业建筑之于自身的价值
        6.2.2 南京近代工业建筑之于现代城市的价值
        6.2.3 南京近代工业建筑之于后工业社会的价值
    6.3 定量评估——保护和再利用的数据基础
        6.3.1 相关价值指标体系简介
        6.3.2 价值评估的标准
        6.3.3 价值评估的定量操作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主要观点与结论
        7.1.1 重大历史事件影响下跌宕起伏的时间分布特征
        7.1.2 生产资源与城市规划均衡主导的空间布局特征
        7.1.3 功能结合空间主导下兼顾形式的建筑营造特征
    7.2 对今日工业建筑保护的启示
        7.2.1 继续完善近代工业建筑名录数据库
        7.2.2 创建南京近代工业建筑评价的标准体系
        7.2.3 对于确认价值的重要近代工业建筑进行可实施规划的编制
        7.2.4 创建应急保护机制
    7.3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南京市规划局2013年公布的51处受保护工业遗产名录
    附录B: 市政府关于公布南京市工业遗产类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区保护名录的通知
    附录C: 《南京市工业遗产保护规划》编制成果介绍
    附录D: 《南京工业遗产》书中介绍的工业建筑统计表
    附录E: 南京市档案局藏近代工业相关档案目录
    附录F: 1865-1949年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统计表
    附录G: 南京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图纸收录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学术会议

(8)中国城市新区与市辖区空间设置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问题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与资料说明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市辖区形成演变历史
    2.1 城市新区与市辖区概念界定
    2.2 城市分区与市辖区发展脉络
    2.3 城市分区沿革及其典型案例
第三章 城市新区的时序划分与空间格局
    3.1 城市新区标准设定与阶段划分
    3.2 城市新区发展的空间特征分析
    3.3 城市新区与各级政府战略导向
第四章 城市新区与市辖区空间设置关系
    4.1 城市新区与市辖区空间关系类型
    4.2 城市新区对市辖区空间要素影响
    4.3 城市新区对市辖区空间战略策应
第五章 城市新区与市辖区突出问题探析
    5.1 无序扩张现象及其发展策略
    5.2 行政中心迁移及其规范实施
    5.3 城市新区与市辖区优化调控
    5.4 城市新区发展及其规划预警
第六章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城市新区主体城市、存续时间及其官网信息
    附录2: 城市新区管理机构与新区管理机构所在地址
    附录3: 城市新区与省市级行政中心迁移之案例略表
后记

(9)南京港城一体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港城一体化的基本概念
二、南京港城一体化发展现状
    1. 南京港发展现状
    2. 南京城市发展现状
三、南京港城一体化发展SWOT分析
    1. 优势分析(Strength)
    2. 劣势分析(Weakness)
    3. 机遇分析(Opportunity)
    4. 挑战分析(Threat)
四、南京港城一体化发展对策
    1. 明确港城定位
    2. 合理规划布局
    3. 加大临港产业园区的建设
    4. 完善港城一体化体制
五、结语

(10)同城化社会变迁中的跨界钟摆族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同城化时代的双城记
    一、研究缘起
    二、问题分析
    三、研究意义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一、社会空间的理论视角
        1、空间生产理论与大城市边缘的价值认知
        2、职住平衡理论与中西方职住分离比较
        3、流动空间理论与城市边界的再定义
        4、社会生态学理论与城乡空间的侵入与接替
        5、区域一体化理论与跨区域空间整合
    二、个体行为的理论视角
        1、社会行为理论与个体出行行为
        2、参照群体理论与个体决策行为
        3、同质性理论与个体社会交往行为
        4、劳动力迁移理论与流动人口迁移行为
    三、社会文化的理论视角
        1、社会认同理论与社会身份类型化
        2、社会排斥理论与城市边缘的社会区隔
        3、边际人理论与跨界钟摆族的双重边缘性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设计
    一、研究对象
        1、钟摆族群体的解构与类型化分析
        2、研究对象的界定与特征描述
        3、研究地域及研究对象的选择
    二、研究方法
        1、深度访谈法
        2 、参与观察法
        3 、文献研究法
        4 、空间分析法
    三、研究框架及研究过程
第四章 跨界钟摆族产生与大城市边缘变迁的社会背景
    一、城市化和区域一体化:同城化与钟摆族崛起的时空耦合
        1、制度性开放与人口流动常态化
        2、同城化肇起与跨城市生活初现
        3、跨界钟摆族崛起与文化迟滞现象
    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影响:网络社会生活方式的嬗变
        1、交通方式的变革与跨城市物理通道的连通
        2、信息技术的进步与社会心理距离的弥合
        3、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虚拟化生活的实现
    三、政府引导的城市增长联盟:制度性投入与多主体参与
        1、大都市病的产生与同城化的制度性投入
        2、地方思维下的地域竞争与政府角色企业化
        3、多主体介入与城市空间增长联盟的形成
第五章 从失根到扎根——钟摆族个体的跨城选择
    一、失根:徘徊在大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
        1、游离大城市:迈向双城的动力逻辑
        2、跨城市工作:留驻大城市的粘滞力量
        3、互动与平衡:式微的跨城阻力与断裂的双城生活
    二、拔根:跨城市生活决策的驱动逻辑
        1、选择的逻辑:被动钟摆族与主动钟摆族
        2、交换的逻辑:经济理性下生活要素的互换与权衡
        3、比较的逻辑:参照群体范式下的多维比较
    三、扎根:跨城市生活的迁移与问题
        1、扎根的前提:城市生活的重构与有机团结的实现
        2、扎根的门槛:置业成本的降低与擦边球式的操作
        3、扎根的深度:归属感的缺失与扎根土壤的再造
第六章 从大城到小城——跨界钟摆族生活方式的变迁
    一、日常生活方式的变迁
        1、出行的钟摆化:公交车与私家车出行
        2、生活的双城化:生活要素的空间断裂
        3、社交的内卷化:交往抑制与交际圈的萎缩
    二、钟摆家庭的生活样态
        1、精疲力竭的上班族
        2、无计可施的主妇
        3、被束缚的边缘孩童
        4、寸步难行的老人
    三、跨界生活中的冲突与危机
        1、社区巴士缩减事件
        2、随时爆发的停电危机
        3、一次艰难的回家路
第七章 从侵入到接替——大城市边缘的社会空间变迁
    一、侵入:大城市边缘社会结构变迁与区域整合
        1、大城市的空间扩张与地域空间的整合力量
        2、中小城市的“可入侵性”与发展诉求的耦合
        3、跨界空间的“边缘效应”与东西方的差异比较
    二、接替:大城市边缘地区社会空间演变过程的微观实证
        1、空间接替:边缘小镇到跨界新城的空间演变
        2、人口接替:从小镇的主人到新城的边缘群体
        3、产业接替:传统自然经济的消失与新兴产业的崛起
        4、文化接替:外部文化的强势与地方文化的危机
    三、隔离:传统自然乡村的消亡与封闭式社区的兴起
        1、大城市边缘传统空间的解构与社会空间的破碎化
        2、优质公共资源的私有化与社会公平正义的隐忧
        3、居住空间分异加速与社会空间排斥的显性化
第八章 从解构到建构——钟摆族社会认同与社会交往变迁
    一、封闭社区中的跨界钟摆族素描
        1、年龄特征:相对年轻化,与跨城养老群体伴生
        2、教育程度:以高学历技术人员和城市白领为主体
        3、户籍归属:保障制度和身份象征下的“人户分离"
        4、住房特征:平均住房面积较大,居住分异明显
    二、社会认同危机与客居心态的形成
        1、群体认同:概念复杂性与自我认同的不确定性
        2、地域认同:个体经历和地理迁移带来的地域困惑
        3、地位认同:显着的群体分化与模糊的地位认同
        4、身份认同:城里人与乡下人的身份迷失
        5、社区认同:共同记忆的不足与社区认同的缺失
    三、社会关系网络的断裂与新邻里关系的重建
        1、从地理空间的边缘性到社交网络的边缘化
        2、业缘关系的弱化与地缘关系的补偿性重构
        3、跨界小镇外来群体与本地群体的互动和排斥
第九章 跨界钟摆族的社会影响与大城市边缘的未来
    一、流动中的改变
        1、城乡间的过渡群体,促进人口梯度化有序流动
        2、特殊的卫星城镇,减缓人口向大城市过度集中
        3、城市文明的载体,推动相对落后地区的现代化进程
    二、同城时代的危机
        1、美国式“郊区化蔓延”的潜在危机与过度城镇化的风险
        2、收入差距导致严重的居住分异和社会隔离
        3、空间剥脱与群体分化导致新的社会不公平
        4、大城市边缘的被动城市化与传统乡村的消亡
    三、钟摆生活的曙光
        1、本地就业:产城融合与充分就业机制的实现
        2、交通改善:新城际跨界交通方式的涌现
        3、模式变革:网络社会下弹性工作模式的普及
第十章 结论与讨论:在理想和现实之间
参考文献
附录1: 深度访谈提纲
附录2: 访谈对象名录及基本概况
附录3: 新闻媒体关于钟摆族的相关报道
致谢

四、对接南京城区 打造浦口新区(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化进程中南京江北新区矛盾纠纷化解研究[J]. 王亚明. 地方法制评论, 2019(00)
  • [2]乡村中的儿童自然教育营地规划设计策略研究[D]. 林雅橙.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3]经济要素流动视角下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D]. 郑国. 东南大学, 2019(01)
  • [4]基于运检综合评价体系的开关控制器设计与研究[D]. 吴凡超. 东南大学, 2018(03)
  • [5]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需求与前景研究[D]. 王睿. 南京大学, 2018(01)
  • [6]大事件视角下的南京城市空间演进研究(1840-1937)[D]. 陆涵. 东南大学, 2018(05)
  • [7]南京近代工业建筑研究[D]. 陈亮. 东南大学, 2018(12)
  • [8]中国城市新区与市辖区空间设置关系研究[D]. 庄良.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9]南京港城一体化发展研究[J]. 蒋炜,彭勃.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6(06)
  • [10]同城化社会变迁中的跨界钟摆族群体研究[D]. 张新生. 南京大学, 2015(04)

标签:;  ;  ;  ;  ;  

对接南京市区,建设浦口新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