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华实业大举买地

宝华实业大举买地

一、宝华实业大手笔买地(论文文献综述)

武端利[1](2020)在《现代化的发轫与波折 ——清末陕甘新政研究》文中提出清末新政是近代中国早期现代化的重要阶段,也是探其历史过程及其经验、教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本世纪后,清末新政史的研究吸引了不少学者的关注,且进行了多维度的探讨,但其中所囊括的陕甘区域新政却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和研究。清末陕甘新政是该区域早期现代化运动的发轫和真正启动时期,不论是从清末新政史、中国早期现代化史,还是近代陕甘区域史的视角而言,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尤其是该领域的研究尚有很多空缺,仍需要学术界进一步的努力开拓。有鉴于此,本文以清末新政为研究背景,以陕甘地区为研究对象,以现代化理论为依据,从区域现代化的角度尝试对该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清末陕甘新政始于1901年底陕西宏道大学堂的成立,至辛亥陕西起义结束,历时近十年时间,其改革涵盖了军事、教育文化、实业和财政、交通、法政和预备立宪等多个领域。本文的结构由清末新政时期的陕甘社会与经济状况;清末陕甘新政与军事现代化;清末陕甘新政时期的教育文化革新;清末新政时期陕甘经济现代化;清末陕甘新政中的交通与邮政改革;清末陕甘警政创设与预备立宪这六个部分组成。社会与经济状况是清末陕甘新政的基础因素。文中从人口变化、地方经济、洋务运动的影响和地方督抚群体等多方面对清末陕甘社会与经济状况进行了分析,认为清同治朝以后由于战争和灾荒的影响,陕甘两省人口锐减,加剧了地方经济和财政的困难;洋务运动时期左宗棠虽然创立了几家洋务企业,但缺乏连续性和持久性,没有真正开启区域早期现代化;清末陕甘督抚群体思想保守且更动频繁,没有形成区域现代化的领导者。清末陕甘新政正是在这种区域社会与经济变动的历史背景下艰难启动,也因此带来了诸多的窒碍。军事现代化是清末陕甘新政最主要的革新内容。陕甘两省在裁撤原有旧军的基础上,各自编练了一协规模的新军力量,不论是在营制、装备、指挥上都有了根本性的变革。文中对清末陕甘军事变革的历史贡献和局限进行了分析:一方面陕甘两省在清末新政中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近代军事体系,并通过创办军事学堂和外派留日学生,形成了一批具备近代色彩的知识群体;另一方面陕甘两省均未完成新军编练任务,且耗费巨大,造成了严重的地方财政负担,直接影响到了交通、教育、工矿业等其它领域的新政。出于革新风气、培育人才的目的,清末陕甘新政在教育文化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创建,先后成立了宏道大学堂、陕西大学堂、甘肃大学堂等多所大学堂,创立了覆盖两省的中小学堂教育体系,建立了省级教育管理机构,开始有计划地向海外派遣留学生,为近代陕甘地区培养了第一批的留学人才。此外,两省又先后创立了多种官报和民办报纸,推动了区域风气的开通和思想的变革。文中认为清末陕甘新政在教育文化领域的创建,为陕甘早期现代化奠定了人才和思想的基础。清末新政时期陕甘工矿业的发展是在洋务运动零星遗存的基础上,利用两省丰富的资源进行了进一步拓展,创建了涵盖农业、轻工业、工矿业的多家近代化工厂,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实业发展制度和机构,聘请了一定数量的外国技术人才,并重视自有人才的培养,提高了近代陕甘实业的技术水平,形成了近代企业经营制度和商业意识。同时,为筹措新政经费缓解财政压力,陕甘两省采用增加捐税、裁官节费、推行统税的办法,对原有的税收制度进行了近代意义的改革,试图解决举办新政带来的财政困难。交通是推动早期现代化进程的基础性事业。清末新政时期陕甘的交通邮电事业在电报、铁路、邮政、航运、公路建设方面均有创建,但受制于地方财力、清政府规划的影响,仅有邮政、电报事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兰州铁桥得以建成,其他如铁路、航运等均成效寥寥。文中对西潼铁路筹修的过程和失败原因进行了专门分析,认为西潼铁路是近代陕甘交通现代化中最关键的内容,该路未能开工修筑,阻碍了风气的开通和货物的转运,影响到整个清末陕甘新政的进程。清末新政时期的陕甘政治现代化主要集中于警政、司法和预备立宪。陕甘两省在清末新政中建立了近代巡警制度,并设立了警政管理机构,形成了初步的社会治安管理与服务职能;在司法改革方面,通过普遍设立审判厅、检察厅、改良监狱,建立起比较完整的近代司法体系,是近代陕甘司法改革的第一步;通过推广地方自治、投票选举议员、设立省级谘议局,士绅的民主意识得到了难得的一次教育和启蒙,推动了近代陕甘民主意识的发展。总之,清末陕甘新政在教育、军事、交通、工矿业、民主政治等领域进行了一定成效的建设和探索,推动了本区域乃至西北地区早期现代化的开展。同时,清末陕甘早期现代化的历程也说明,落后区域受制于地方经济条件、地域的风气、官吏的思想和作为、早期现代化路径和改革领域的选择,其现代化探索的历程更为艰难。本文通过对陕甘新政在清末新政中的地位、历史影响等问题的探讨,也将裨益于清末区域新政史,尤其是陕甘地区早期现代化史的进一步研究。

张凌云[2](2018)在《内藤湖南1899年中国考察的研究 ——以《燕山楚水》为中心》文中提出1899年前后,正值中日甲午战争日本获胜与日俄战争日本获胜的中间点上。在这一中日关系、东亚格局发生转折与变化的时期,为数众多的日本知识分子前往中国游历,留下了大量纪行文或笔记等文字记录,其中不仅阐述了他们踏访中国的动机和目的,也通过基于亲身体验的书写为日本人树立起了完全不同于过去的中国形象,这为近代日本将中国视为一个文化他者,确立自身主体性的文化意识提供了一大契机。本论站在跨文化形象学的立场,以日本近代中国学奠基者之一内藤湖南的第一次中国考察、即1899年的中国考察为研究对象,结合《内藤湖南全集》所收录的关涉中国考察、中国研究的系列文献史料,以内藤的中国游记——《燕山楚水》为核心,通过梳理内藤踏访中国之际其眼中所呈现出来的风土、人物、都市三大视域,采取文本解读、文化比较的方法,探讨其笔下的中国体验与中国认识,以及由此而构筑起来的中国形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出这样的中国形象所产生的作用或后果:一方面,它为近代日本“蔑视型”的中国认识提供了实证体验与理论依据;另一方面则是构建起了将中国作为镜像来反观日本的思维模式或行动模式,带有“为了日本”的潜在目的,从而也就遮蔽了中国自身生发出变革力量的可能性。不言而喻,这一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日本的中国认识的内在逻辑,但是同时也将为我们就近代日本乃至当下日本树立的中国形象展开思索与批评,为中国当前推动文化走出去战略、构建自身形象提供启示与借鉴。本论共分为六章,各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阐述了本论以内藤湖南的中国考察作为研究对象,并以《燕山楚水》这一文本作为分析材料的选题缘由和问题意识,尝试在整体性地概述近代日本知识分子考察中国状况这一背景之下来把握内藤的中国考察,进而梳理日本、中国、欧美的内藤湖南“前期研究”,尤其是围绕中国游记的研究与探讨,以此为基础确定了本论的研究主旨、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第二章,“内藤湖南及其中国考察”:记者、史学者、政论者这样几个不同角色造就了内藤湖南的多重身份,这一身份的多重性与内藤的学问体系及其现实关注相互映照,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显示出内藤关注中国背后所隐藏的日本立场;通过分析也可以明确,内藤1899年的第一次中国旅行是在中国面临内忧外患、日本国力逐渐强盛这一背景下,带着观察中国现状,寻找与西方对抗的可能性,思考日本的战略雄图等多种动机与目的下的一次中国考察。第三章,“中国风土考察”:本章选取内藤湖南中国体验之中具有“符号性”意义的“南画”、“寺观”、“长城”几个概念或范畴来解读内藤笔下构建的中国风土形象。这些概念或范畴,不仅出现在内藤的中国游记文本中,也曾在其他日本知识分子的中国叙述中多次出现。通过对这几个对象的分析呈现出内藤由此而构建的中国风土形象的内涵:南画——体现了内藤游历中国之前的“模式固见”(Stereo-Type)、寺观——表现出内藤考察中国之际的“直接体验”、长城——呈现出内藤感知中国之后的“行动指南”。换言之,内藤的中国风土考察,呈现了中华文明的衰落、强调了日本文化的独特、提示中国未来的“希望所在”与思考日本未来行动的可能性,涵盖了其踏访中国之前的想象、踏访期间的体验、踏访之后的思想、认识与行动,内藤湖南的中国想象、中国体验、中国认识在此构成了一个整体,成为内藤湖南审视与思索中国的一大基础。第四章,“中国人物考察”:本章选取内藤湖南重点关注的近代中国知识阶层人物,借助内藤的笔谈记录、历史材料来展开解读与比较。内藤湖南对中国知识分子的高度评价与对民众的极低评价形成鲜明对比,呈现出两极化特征,但在中国知识分子的内部,他的中国人物认识又显现出分化的特点。在内藤的笔下,批判了康有为、梁启超、张之洞等一批改良派,呈现出他们作为错失了改革时机的“失败者”形象;推赞了其眼中既具有东方传统学识素养又兼具西方现代科学知识的以严复、王修植为代表的“有识之士”,树立其作为中国乃至亚洲的未来的“希望者”形象;褒扬了他与之进行诗歌酬唱、学问切磋的以文廷式、罗振玉为代表的一批具有深厚汉学素养、博学多识之人,呈现出他们作为中国推进传统学问转型的“学问者”形象。失败者意味着过去的、落伍的;希望者意味着可能的、未来的;学问者意味着手段的、工具的。但是在这种多样化“类型”的中国人物形象的背后,在更深的层次上,内藤认为“希望者”、“学问者”不被人识、不受重用,对他们能否引领中国的改革持以悲观态度。内藤正是在这样两极化、否定性的判断基础上去把握中国未来的走向,从而显露出他在观察中国人物方面的局限性。第五章,“中国都市考察”:本章选取了内藤湖南停留时间较长、重点关注的北京、上海、苏州、杭州作为分析对象,借助《燕山楚水》的文本解读,细致剖析了内藤笔下构建起来的中国都市形象。即以北京为代表的“没落的中华帝国”形象,以上海为代表的“转型的现实中国”形象、以苏杭为代表的“未来的希望中国”形象。北京虽然“没落”,但内藤并未忽视它作为政治中心的作用;对上海,内藤则发现了它的“特殊性”,以其为日本在苏杭设立专管租界的参考范例;在苏杭,内藤关注到了它的富庶和日本在这一地区的租界现状和“教育事业”的开展情况,视其为“希望”之所在。这一复杂多样的中国形象和中国认识从本质上来说是建立在思考日本可能性的延长线上的,因而这一影像也就难以避免陷入失真的危险。第六章,“结论”:即“批判视野下的内藤湖南的中国考察”。所谓“批判”,是指带有反思与重塑意义下的“批判”。具体来说,一是整理文献资料,推动思想反思,结合内藤的中国研究来展开实证性的探讨,揭示出内藤的第一次中国考察给予内藤自身的中国研究以什么样的影响、具有什么样的价值;一是回归时代语境,重塑中国形象,站在跨文化形象学的立场来就内藤的中国考察进行理论批评与现实思索。就此而言,内藤通过中国考察而树立的中国形象,是日本基于谋求自我确认、想象操纵中国、试图支配中国这样的目的之下而衍生出来的,是将中国作为日本的镜像、作为日本的工具、作为日本的他者而存在的中国,基于这样前提与目的之下的中国观察必然阻碍了对于中国的准确认识与定位。总体而言,通过中国考察,尤其是1899年的第一次中国之行,内藤湖南树立了具有独特性格的中国形象,也深刻地影响到了自身的中国研究,日本民众的中国认识,乃至整个日本的中国想象。这样一个极为复杂、不断演绎的中国形象,就呈现在内藤切身体验的中国“壮游”之下,也浮现在内藤构思与想象中国的独特“眼光”之中,更体现在内藤试图主张、极力宣扬的“战略雄图”之后。

张垒[3](2017)在《民国时期(1912-1949)水彩画教育研究》文中认为根据民国时期颁布和修订的数次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水彩画成为我国普通中小学校调剂学生精神生活,培养学生审美观念的必要内容,并最终发展成为高级中学法定必修课程。在中高等职业、师范、专门院校以及大学相关科系内,水彩画从"工艺科"的工具课程,发展成为油画、图案画、雕塑等画科的专业基础课程。各级学校水彩画教材建设日益成熟,教学和人才培养的成果颇为丰富。此外,水彩画社会教育作为水彩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面授式或函授式水彩画业余教育的方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拟以此为职业的失学民众进行短期速成式的教育,内容偏重应用美术。同时以作品展览或者报刊发表的形式使水彩画作品直观的面向艺术家群体以及普通社会民众,一方面促进画家之间的交流,相互感化;另一方面供普通民众自由欣赏,无形中得到美的熏陶,收到美育上的实效,使社会艺术空气更加浓厚。民国时期水彩画教育的发展对我国当代水彩画教育和水彩画创作的发展都有着指导性的影响和意义。本文立足于原始文献,结合艺术学,美学,社会学,教育学等研究方法,考察水彩画教学文化历史形态和水彩画教育者的艺术实践与教学实施,分析水彩画教育发展内在文化结构系统。在中国传统美术教育向现代美术教育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对水彩画教育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成果、社会影响以及历史意义等方面做出新的探索。

《安家》编辑部[4](2016)在《2016中国地产最具影响力候选名盘》文中提出

《安家》编辑部[5](2016)在《2016中国地产最具影响力候选品牌》文中研究指明

郭星梅[6](2016)在《中国近代纺织品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今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流通与日提升,我们的生活因琳琅满目、色彩缤纷的产品而丰富多彩、绚丽缤纷。这些产品,不但拥有自己的品牌,也来自不同的国家,虽然受到全球化的冲击,但仍然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品牌文化是一个国家的重要资产,它拥有无形的价值,对内是一种生活经验与历史积淀,对外是国家形象的展现,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纺织品牌也不例外,它是科技创新、文化认同和经营传统的有机浓缩,既是某种标准,也是一种专利保护。通过中国近代纺织品牌的研究,可以从一个很重要的视角透视中国近代纺织科技的引进、消化和自主创新的艰难历程,发掘前人在将民族自立精神、传统优秀文化与近代纺织科技有机融汇历程中的思想解放和方法创新,这对今天中国从纺织大国到纺织强国的转型跨越中的文化建设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既往关于中国近代纺织工业的诞生与发展的研究已经十分丰厚,但相比之下,对纺织这一工业产品的文化内涵却鲜见有系统深入的发掘、整理和分析。左旭初于近代中国“商标”文化、“商标”史料的研究,其详实的史料和图片实物展示为本文提供了搜寻近代中国纺织“品牌”的线索和研究基础。然而,在进一步深入、系统的考析之后,本文认为,“商标”仅是“品牌”的外在表现形式,而品牌则是技术、专利、文化和管理等的有机统一体,特别是品牌所具有的内在文化价值才是其活生生的全部意义。关于中国近代纺织品牌的诞生与形象塑造的历史,大多散见在与近代民族纺织工业兴起的相关革命史、近现代通史、经济史和人物史等研究中,完整的资料挖掘和整理研究工作尚未有人触及。当前,“品牌”的价值理论,在国内外商业运作和学界的学术研究中方兴未艾。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对我国纺织业的冲击,各地已认识到品牌保护与再利用对老字号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民族工业振兴的重要性,并开始从宏观战略的层面将国家文化、城市文化与生态经济、品牌经济等商业模式相联系,这也是当今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对纺织科技史研究的一种具体要求和内生驱动。品牌构建的全部意义在于发掘其形成过程中的历史价值、技术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这正是本文就中国近代民族纺织品牌展开研究的意义所在,也是本选题的前沿性和创新性之所在。本论文站在前人宏观、零散的研究基础上,根据伴随近代西方工业社会生产的“品牌”概念为理论基础,提出品牌是国家文化创新在经济社会中的具体操作、通过技术之基于品牌与国家经济文化的创新建立起深刻关系等立论观点,建立“品牌与技术创新”、“品牌与文化自信”、“品牌与经营创新”三个研究命题,探讨中国纺织品牌创新中的文化开发和具体操作。其后,主要藉由对中国近代民族纺织品牌文献探讨与个案研究,阐释国家文化与企业品牌之间的关系,透过文化与技术的辩证共生关系,分析中国近代纺织品牌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的意义内涵;分别以“申新人钟”、“美亚丝绸”和“五和鹅牌”三个近代中国纺织企业品牌的历史个案为例,探讨企业如何以技术研发、文化发掘、经营管理作为创新基础,塑造品牌形象、提升品牌价值,观察传统文化对品牌形象创造的影响;进而由纺织机械创新探讨当代纺织企业及其品牌发展的瓶颈,以昔鉴今,提炼近代中国民族纺织品牌创新的历史经验对当代纺织品牌建设的借鉴作用。本研究对近代民族纺织品牌进行的案例分析可以发现,近代中国纺织行业虽然涌现出众多着名企业,但其技术及机械设备大多依赖整体引进以完成产品品牌的生成与升级,产品质量优势甚微,故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就表现在对中国的文化特质和民族危机感的结合,不论是对纺织产品外在的品牌形象设计和市场营销手段的选择,还是对其内在材质、品质及细节的坚持,都呈现出中国独特的精神与风格,如民族凝聚力、丝绸旗袍文化、和合精神、进取精神等。也正是由于这些文化特质,进而对国内外华人及亚裔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此外,技术创新与经营手段成为品牌价值和品牌文化影响力形成的重要来源,凭着卓越的品质与心理诉求的满足感,近代民族纺织品牌广受赞誉。综上所述,本研究进一步整合提出以下三点研究结论,亦是本研究的创新点:第一,与以往近现代政治经济史的研究视角不同,本研究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的互动,从中国拥有的相当丰沛的文化软实力出发,探讨了近代民族纺织企业借助传统文化、流行文化、科学技术及制造方面的优势和能力,指出其在发展过程中塑造出一批优秀的民族纺织品牌,获得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和市场基础。国家文化软实力有助于当代纺织品牌的快速推广,提升品牌作为民族形象的综合价值。第二,与以往商标研究或品牌理论研究不同,本研究通过报刊、档案等历史文献,具体论证了中国文化软实力与民族纺织品牌形象之间的内在一致性。近代民族纺织产品具有的技术先进、质量优良、注重设计的品牌形象,这些产品的品牌形象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国家形象。当代中国纺织企业在谋求走向世界的道路上,不能失去自己的文化内涵,品牌是对中华文化的再阐释、再创造。第三,与以往单纯的历史研究不同,本研究将历史经验应用于当代纺织品牌文化创新的实践中,指出近代民族纺织的品牌形象与国家经济实力具有相关性,是国家代表性工业生产、产品研发的反映。当代民族纺织工业的品牌形象应建立在纺织原理、机械技术和文化内核自主革新基础之上,技术创新是品牌形象的持久生命力,文化自信则是品牌永恒价值的源头活水。本研究尚有实物、文献史料收集整理不够丰富、不够全面等不足,各少数民族纺织品牌的历史创建有待进一步发掘、扩展。特别是,由于材料和时间的限制,除了棉、毛、丝织品之外,本论文对中国纺织的主要门类——麻织品的品牌研究,还基本未加展开,这是本研究未来需要拓展和深入的主题之一。中国近代民族纺织品牌文化的研究仅仅是中国纺织品牌研究的一个开端,尚有许多议题亟待深入和拓展。本文仅在抛砖引玉、愚者一得,尚望有关专家前辈批评指正。

李婧[7](2015)在《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筑遗产测绘是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建筑遗产保护的重要基础。中国建筑遗产测绘事业已经过80年发展历程,由于长期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存在诸如管理机制不完善、标准要求缺失、专业人才匮乏等大量瓶颈性问题,严重制约着文化遗产研究、保护的良性发展。本文通过广泛查阅建筑遗产测绘领域主要学术团体、科研机构的测绘成果及相关历史文献、访问专家学者与技术人员,收集了大量的历史材料和信息。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自中国营造学社开创性引入西方测量方法调查古建筑以来,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实践与理念发展的历史进程,全面考察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实践成果、理论与技术发展,尽可能总结不同历史阶段的建筑遗产测绘的发展变化脉络,对于解决测绘领域的发展瓶颈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本文按照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历史的时间顺序为主线进行论述。首先回顾了西方和日本学者在中国进行的建筑调查测绘实践,分析了中国营造学社系统开展建筑遗产测绘的背景和条件,进而对民国时期中国营造学社、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等机构的建筑遗产测绘活动进行考察,分析了上述活动的历史意义以及建筑遗产测绘对于古建筑维修向文物保护工程转化的作用。其次,将1949年以后文物建筑测绘的历程以1980年代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分别对文物测绘的实践历程、管理体制、技术理念、人才培养等相关问题展开论述。然后,对天津大学古建筑测绘历史进行个案研究,作为共和国建立之后高等院校从事建筑测绘遗产活动的缩影。最后,就建筑遗产测绘领域中存在误区、争议或长期忽视的重要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本文试图审视因果,以史为鉴,在已有的宏观建筑史学研究领域中进一步开拓新的研究方向,推动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和建筑遗产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

马剑芳[8](2015)在《赛格转型:走向大平台和“生态圈”》文中研究说明曾创建中国第一家综合性专业电子配套市场,曾是深圳最大企业之一;现已在全国“复制”了近30个电子市场,总面积加起来堪称“亚洲最大电子专业卖场”;在深南路旁拥有深圳地标建筑之一的赛格广场。 这就是深圳赛格集团。曾在上个世纪末叱咤国内电子市场及电子制造业的深?

刘琼琳[9](2015)在《广州近代商贸建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代商贸建筑是广州这个具有典型商贸特质的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呼应广州实现“国际商贸中心和国际文化中心”的发展目标,我们将之置于世界近代商贸建筑发展的广大背景中,探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在缺乏广泛关注的情况下,本论文尝试深层挖掘这类建筑蕴含的丰富文化意义,也尝试依据体系之特性建立适用的建筑保护和修缮的原则,促进保护走向整体化和科学化。本文以近代广州为时空背景,以《巴拉宪章》之“广义整体”的概念确定广州近代商贸建筑研究体系。体系中的各类建筑在百年内以先后、主次的特点发展演变。通过总结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和各时期世界主导的商贸业态,以经济学增长极概念和经济数据确定各阶段的主导型建筑类型:清末时期的海关类建筑、民国初期百货类建筑和民国中期的酒店类建筑。再以英国建筑师戴维·史密斯·卡彭先生的建筑六项范畴分析模式分析这些主导型建筑的特征演变,进而提出了殖民时代之新古典主义的粤海关、大消费时代之折衷主义带芝加哥学派风格的城外大新、大饭店时代之装饰艺术风格的爱群大厦等三个典型案例,作为1840-1949年间广州商贸建筑发展的三个重要历史时期的代表,形成文化发展和实体空间对比研究的框架体系,将此体系建筑与西方建筑原型、上海近代的同类建筑比较分析,进一步总结出广州近代商贸建筑发展的总体特征。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对研究背景、意义、文献及内容组织进行了阐述,研究思路遵循时空关系中自上而下、自宏观而微观、层层深入;第二章回溯了广州历代商贸建筑和商贸区的发展,提出研究对象的重点区域是沙面岛、长堤商贸区,同时将研究划分为分别以海关类、百货类和酒店类为主导的三个阶段;第三、四、五章分别探讨了近代的三个主要时期的主导型商贸建筑的发展演变特征,重点运用六项范畴模式进行各阶段建筑特征分析;第六章是在前三章的研究基础上对广州近代商贸建筑进行特征总结,并展示了论文的分析模式和结论在近代建筑实践中的运用。

章建[10](2013)在《铁路与近代安徽经济社会变迁研究(1912-1937)》文中提出作为近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和推动生产力进步的力量,铁路自诞生之日起就显示出对于社会经济增长、社会风气演变等所具有的强大影响力。同样,晚清末季铁路传入中国后,一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为止,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铁路也担当了促进近代中国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角色。近代安徽是中国东南的重要省份,物产丰富,农产品等大宗物品的外销迫切需要有能沟通南北、连接口岸与广大腹地的便捷运输通道,这种对于近代交通方式的诉求成为了推动铁路发展的内在动力,促使铁路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自1912年津浦铁路首通,到20世纪30年代淮南铁路、江南铁路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在安徽初步形成了一个铁路运输网络。这一网络的形成,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社会中安徽交通格局仅以东西向的水运为主,而缺乏连通南北重要孔道的局面。在铁路以及水运等交通方式的共同努力之下,近代安徽的运输局面为之一新,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变迁步伐。具体而言,由于铁路的贯通和大量促进运输的政策的推行,首先使得广大铁路沿线地区以及接受铁路影响的“腹地”农村,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加深,进而出现了连片的规模化经验模式,使得以小麦、水稻、茶叶、烟草等为代表的农作物在满足农民自我消费的同时,商品化趋势发展明显。其次,铁路的运营对于工业品由沿海输入内地、由城市输入农村建构了便捷的通道,在此影响下近代安徽的工业艰难起步,同时亦通过铁路运输的作用,拥有丰富煤、铁矿藏的安徽成为了近代中国最重要的煤炭、铁矿石供应基地之一,这一点在20世纪30年代时表现得最为突出。再次,在铁路运营的影响下,近代安徽的城市化步伐加快,不仅出现了火车带来的城市,而且铁路沿线城镇的近代化程度不断加深,与此同时,发轫于清代的安徽省会之“争”又以一种新的面貌出现,铁路成为了省会确立的必要条件。第四,铁路的建成,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间影响着人们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社会风气的流变,正是通过铁路这一近代交通工具,架起了安徽腹地与口岸联系的桥梁,近代旅游业逐步萌发、近代城市生活方式开始起步,社会发展呈现出外向与开放的姿态。然而也应清醒地认识到,这种种由于铁路的贯通而带来的进步,犹如星星之火,在积淀已深的传统社会中尚未形成燎原之势,就绝大多数人、特别是生活在乡村的众多人们而言,社会经济变迁对他们生活影响的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对于铁路在近代社会中的革命作用要有充分而适度的估计。从某种程度上说,铁路的存在之于近代安徽的经济社会变迁,不仅是一种推动力量,更是一种促进变迁的必要条件,假以时日,必能产生类似“耦合”的充分效应,而这已被新中国成立后的事实所证明。

二、宝华实业大手笔买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宝华实业大手笔买地(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化的发轫与波折 ——清末陕甘新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学术前史
        (一) 清末新政史视野下的陕甘新政研究
        (二) 清末陕甘新政宏观领域的研究与评价
        (三) 清末陕甘新政具体领域的研究与评价
        (四) 清末陕甘新政史研究的局限
    三、选题意义、研究基础和学术创新
        (一) 选题意义
        (二) 研究内容
        (三) 主要研究理论与史料基础
        (四) 重点难点和学术创新
    四、研究范畴的界定
第一章 清末新政前后的陕甘社会、经济与政治状况
    第一节 清末陕甘辖区与地理状况
        一、清末陕甘两省辖区
        二、清末陕甘地理条件
    第二节 清末陕甘人口与经济状况
        一、清末陕甘人口数量的考证与分析
        二、清末陕甘经济和税收状况
    第三节 洋务运动时期的陕甘早期现代化
        一、近代陕甘军用工业的萌芽
        二、近代陕甘民用工业的萌芽
    第四节 清末陕甘督抚群体与区域新政
        一、新政时期的陕甘督抚群体结构与人事变迁
        二、陕甘总督群体及其新政作为
        三、陕西巡抚群体及其新政作为
        四、陕甘督抚群体特征与区域新政影响的探讨
第二章 清末陕甘新政与军事现代化
    第一节 清末陕甘军事状况与早期军事现代化
        一、清末陕甘旧军的裁减
        二、甲午战后陕甘旧军的现代化编练
    第二节 清末新政时期陕甘新军的编练
        一、八旗及防练勇营的进一步改编
        二、陕西新军的编练
        三、甘肃新军的编练
    第三节 陕甘各级军事学堂的创办和人才的培育
        一、武备学堂的创设
        二、陆军中小学堂的创设
    第四节 陕甘军事现代化的成效与缺憾
        一、陕甘军事现代化的成效
        二、陕甘军事现代化的缺憾与反思
第三章 清末陕甘新政时期的教育文化革新
    第一节 清末新政时期高等学堂的创办与发展
        一、旧书院的改建与陕西宏道大学堂的创设
        二、陕西大学堂与甘肃大学堂的创立
        三、陕甘师范学堂的创设
    第二节 陕甘课吏馆与法政学堂的创立
        一、陕西课吏馆与法政学堂
        二、甘肃课吏馆与法政学堂
    第三节 清末新政时期陕甘中小学堂与专门学堂的创设
        一、陕甘中小学堂的创立
        二、各类专门学堂的创立
        三、驻防中小学堂的创立
        四、存古学堂的创立
    第四节 清末陕甘近代教育机构的创立
        一、陕西学务处与学务公所
        二、甘肃学务处与学务公所
    第五节 清末陕甘留学教育的起步和发展
    第六节 清末陕甘新闻报刊事业的创办
第四章 清末新政时期陕甘经济现代化
    第一节 陕甘近代农工商业的创办
        一、洋务企业的恢复和续办
        二、清末陕甘矿产资源概况与开发
        三、陕西延长油矿的创办与发展
        四、劝业道和工艺推广机构的成立
        五、清末新政时期陕甘实业发展
        六、清末新政时期陕甘农工商业发展的评价
    第二节 清末新政中陕甘税收金融改革
        一、试办官盐和盐斤加价
        二、土药加厘及禁绝鸦片
        三、百货统捐改革
        四、裁官节费
        五、清末陕甘金融机构的筹办与币制改革
第五章 清末陕甘新政中的交通与邮电建设
    第一节 清末新政时期陕甘电报、电话事业发展
        一、洋务运动时期陕甘电报业的创立
        二、清末新政时期陕甘电报业的拓展
        三、陕甘电报统归官办
        四、陕西电话公司的创立
    第二节 清末新政时期铁路的倡议与筹修
        一、清末西北铁路的倡议与规划
        二、清末西潼铁路的筹修与失败
    第三节 清末陕甘邮政的创建与发展
        一、清末陕甘邮政的创立与发展
        二、清末陕甘邮政邮员的管理
        三、邮员的薪资和晋升
        四、陕甘邮政的管理和运作
        五、陕甘邮政中的外籍人员
    第四节 兰州铁桥的兴修及近代甘肃航运的筹办
        一、兰州铁桥的兴修
        二、近代甘肃航运的筹办
第六章 清末陕甘法政改革与预备立宪
    第一节 清末陕甘巡警制度的创立与发展
        一、清末陕甘巡防队与巡警制度的探索
        二、陕西巡警制度的建立
        三、甘肃巡警制度的建立
    第二节 清末陕甘司法机构的设立与发展
        一、清末陕西各级审判厅、检察厅的创设
        二、清末甘肃各级审判厅、检察厅的设立
    第三节 清末预备立宪和陕甘谘议局的创办
        一、清末陕西谘议局的创立和地方自治事业
        二、清末甘肃谘议局的创立和地方自治事业
        三、清末陕甘谘议局与民主意识的发展
余论: 落后区域的早期现代化之路——清末陕甘新政的历史审视
    一、变与不变: 清末陕甘新政历史成效的两个维度审视
    二、清末陕甘新政历程中的制约因素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内藤湖南1899年中国考察的研究 ——以《燕山楚水》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问题意识
        1.1.1 研究缘起
        1.1.2 问题提起
    1.2 文献综述
        1.2.1 日本的内藤湖南研究现状
        1.2.2 中国的内藤湖南研究现状
        1.2.3 欧美的内藤湖南研究现状
    1.3 本研究的主旨、方法与基本框架
第二章 内藤湖南及其中国考察
    2.1 多重身份下的内藤湖南
        2.1.1 作为记者的内藤湖南
        2.1.2 作为史学者的内藤湖南
        2.1.3 作为政论者的内藤湖南
    2.2 内藤湖南的中国考察
        2.2.1 近代日本知识分子的中国考察
        2.2.2 内藤湖南的中国考察动机和目的
第三章 中国风土考察
    3.1 南画与中国的风土
        3.1.1 南画与第一眼中国印象
        3.1.2 以南画为契机的中日风土比较
        3.1.3 南画与日本文人批评
        小结
    3.2 寺观与中国的风土
        3.2.1 宗教视角下的寺观
        3.2.2 南北差异视角下的寺观
        3.2.3 学术视角下的寺观
        小结
    3.3 长城与中国的风土
        3.3.1 想象的印证:长城第一印象
        3.3.2 现实的感慨:壮观与雄伟、颓败与荒凉
        3.3.3 未来的想象:神往与雄心
        小结
第四章 中国人物考察
    4.1 对改良派的批评——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中心
        4.1.1 对改良派的人品评论
        4.1.2 对改良派识见的批评
        4.1.3 对张之洞经营事业的批评
        小结
    4.2 对“有识之士”的推赞——以严复为中心
        4.2.1 对“有识之士”的访求
        4.2.2 与“有识之士”的问题接点
        4.2.3 内藤湖南笔下的严复形象
        小结
    4.3 与“学问者”的切磋、唱和——以文廷式为中心
        4.3.1 作为“南方人士中的佼佼者”的文廷式形象
        4.3.2 作为“好学的中国人”之典范的文廷式形象
        4.3.3 作为诗文酬唱、学问切磋之对象的文廷式形象
        小结
第五章 中国都市考察
    5.1 没落的中华帝国——以北京为中心
        5.1.1 没落景象之一:地力贫瘠与景物残破
        5.1.2 没落景象之二:浮华虚饰与不求实用
        5.1.3 没落景象之三:清政府的无力与民众的无序
        小结
    5.2 转型的现实中国——以上海为中心
        5.2.1 非传统的新型都市
        5.2.2 非一般的中国都市
        5.2.3 非中国的独立都市
        小结
    5.3 未来的希望中国——以杭州、苏州为中心
        5.3.1 杭州、苏州考察概况
        5.3.2 发现未来的希望
        5.3.3 如何实现希望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内藤湖南1899年中国考察综述
        6.1.1 中国风土的考察
        6.1.2 中国人物的考察
        6.1.3 中国都市的考察
    6.2 内藤湖南1899年中国考察以后的中国研究
        6.2.1 内藤湖南的历史研究
        6.2.2 内藤湖南的政治研究
        6.2.3 内藤湖南的文化研究
    6.3 批判视野下的内藤湖南中国考察
        6.3.1 情感的剥离——从“汉学”到“支那学”
        6.3.2 视点的转换——从“文明叙述”到“文化叙述”
        6.3.3 主体的树立——从“依附西方”到“想象东方”
附录
    附录1 内藤湖南年谱
    附录2 内藤湖南1899年中国考察行程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3)民国时期(1912-1949)水彩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目的
    第二节 相关领域研究历史及现状
    第三节 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第四节 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五节 研究内容与基本结构
第二章 民国时期普通中小学水彩画教育
    第一节 民国时期普通中小学水彩画课程的建立
        一、壬子癸丑学制下水彩画教学的发展与教学目标
        二、壬戌学制下水彩画课程的最终确立与教学目标
    第二节 民国时期普通中小学水彩画教学实践
        一、水彩画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
        二、水彩画教育师资
        三、水彩画教材建设
        四、水彩画教学成果
第三章 民国时期美术院校水彩画教育
    第一节 民国时期美术院校水彩画课程的设立
        一、学制变更背景下的水彩画课程的发展
        二、水彩画课程的教学目的
    第二节 民国时期美术院校水彩画教学实践
        一、水彩画教育内容与教材建设
        二、水彩画教育的典型教学模式
    第三节 民国时期美术院校水彩画教学成果与社会影响
        一、水彩画艺术的发展
        二、水彩画文化的延伸
        三、商业水彩画的繁荣
第四章 民国时期水彩画社会教育
    第一节 民国时期水彩画的社会业余教育
        一、私立画馆、画室水彩画业余教育
        二、美术院校校外水彩画业余教育
        三、美术团体水彩画业余教育
    第二节 民国时期水彩画的社会普及教育
        一、综合性美术展览会中之水彩画
        二、独立水彩画展的举办
        三、公开发行报刊杂志中的水彩画
第五章 结论:关于民国时期中国水彩画教育的再思考
    第一节 近代中国水彩画教育的发展
        一、建国前中国水彩画教育的发展
        二、中国水彩画教育发展现状
    第二节 当代中国水彩画的发展与展望
        一、民国时期水彩画的传承与影响
        二、当代水彩画发展的振兴与展望
    小结
当代参考文献
民国参考文献
附录: 民国公开发表的水彩画作品
作者简历以及在校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中国近代纺织品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问题的提出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0.2.1 品牌理论研究的主要文献
        0.2.2 我国近代纺织的主要文献
        0.2.3 我国近代商标的主要文献
    0.3 相关概念的界定
        0.3.1“近代”的时间界定
        0.3.2 民族纺织企业
        0.3.3 品牌不仅仅是商标
    0.4 研究意义与结构
        0.4.1 理论价值及应用价值
        0.4.2 研究思路与内容结构
    0.5 研究创新与不足
        0.5.1 研究的创新
        0.5.2 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第一章 西学东渐视野下的品牌本土化
    1.1 品牌在西方的变迁
        1.1.1 品牌的萌芽时期
        1.1.2 品牌的发展时期
        1.1.3 品牌的成熟时期
        1.1.4 品牌的拓展时期
    1.2 品牌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
        1.2.1 品牌概念在中国古代的萌芽
        1.2.2 西方品牌在近代中国的引入
        1.2.3 中国民族品牌的诞生与发展
    1.3 品牌与国家创新战略
        1.3.1 品牌与国家文化创新的关系
        1.3.2 品牌创新驱动国家经济发展
        1.3.3 品牌价值提升源于技术进步
    1.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中国近代纺织品牌的崛起与发展
    2.1 中国近代纺织业的发展历程
        2.1.1 中国近代纺织业兴起的背景
        2.1.2 中国近代纺织业的诞生
        2.1.3 中国近代纺织业的发展
    2.2 中国近代纺织品牌的统计分析
        2.2.1 棉纱、棉织品牌统计
        2.2.2 毛纱、毛织品牌统计
        2.2.3 蚕丝、丝织品牌统计
        2.2.4 中国近代纺织工业与纺织品牌的分布
    2.3 中国近代纺织品牌的技术发展
        2.3.1 中国近代纺织机械工业的基础
        2.3.2 中国近代纺织品牌的机械化引进与改造
    2.4 中国近代纺织品牌的设计风格
        2.4.1 建立于情感诉求的品牌命名
        2.4.2 建立于本土文化的标识设计
        2.4.3 建立于广告媒介的品牌传播
    2.5 中国近代纺织品牌的经营管理
        2.5.1 《商标法》与纺织品牌保护
        2.5.2 制度和技术的双重品牌创新
    2.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近代上海毛纺织品牌的个案研究
    3.1 中国近代毛纺织工业发展的背景
    3.2 上海近代毛纺织工业发展概述
        3.2.1 上海毛纺织工业的病态式发展(1914-1930)
        3.2.2 上海毛纺织工业的半殖民地化(1931-1937)
        3.2.3 上海毛纺织工业的灾难与苟延(1937-1945)
        3.2.4 上海毛纺织工业的复兴与瘫痪(1945-1949)
    3.3 上海近代毛纺织主要品牌分析
        3.3.1 上海毛纺与“双猫”、“小囡”商标
        3.3.2 中国毛纺与“皇后”商标
        3.3.3 章华毛纺与“章华”、“九一八”商标
        3.3.4 天津东亚毛纺与着名的“抵羊”商标
    3.4 典型案例:章华“九一八”牌
        3.4.1“九一八”毛纺织名牌
        3.4.2 章华毛绒纺织的先进机器设备
        3.4.3 上海章华毛纺的技术评估
        3.4.4 品牌的成功无捷径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纺织品牌与技术创新
    4.1 申新:近代中国着名棉纺企业
        4.1.1 品牌产品筑稳申新基础
        4.1.2 技术设备坚守申新重生
    4.2“人钟”:品牌质量的代言
        4.2.1 中国第一棉纱注册商标
        4.2.2 为国挽利权的时代诉求
        4.2.3 质量求生维护品牌权益
    4.3 技术:为品牌生命力续航
        4.3.1 更新机器设备重视质量
        4.3.2 办理职业教育培训员工
        4.3.3 培养引进专职技术专家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纺织品牌与文化自信
    5.1 美亚:享誉中外的中国丝绸
        5.1.1 从中美合资到收购扩展
        5.1.2 从战后重生到生机勃发
    5.2 文化自信源于历史
        5.2.1 真丝与人造丝共拓市场
        5.2.2“和衷共济”的美亚精神
        5.2.3 多方式宣传“中华丝绸”
    5.3 文化自信源于技术进步
        5.3.1 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
        5.3.2 加强印染工艺及设计
        5.3.3 设立原料成品检查所
        5.3.4 设立新品研究试验所
    5.4 文化自信下的海外市场扩张
        5.4.1 拓展海外市场
        5.4.2 保税区雏形“关栈厂”
    5.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纺织品牌与经营创新
    6.1“五和”:和气生财聚人才
        6.1.1 五人同心共谋针织市场
        6.1.2 迎合市场需求设计产品
        6.1.3 保存实力劫后几经重生
    6.2 广告营销网络
        6.2.1 展览和陈列
        6.2.2 建立销售网络
        6.2.3 广告宣传
    6.3 商标保护意识
        6.3.1“鹅”牌商标的诞生
        6.3.2 采取防御商标策略
        6.3.3 与洋货媲美的“鹅”牌
    6.4“五和”的经营思想与时代复出
        6.4.1 更新观念汇聚人气
        6.4.2 从树国货到走出去
        6.4.3 建高素质营销队伍
        6.4.4 强化商标保护意识
    6.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中国近代纺织品牌兴衰的历史规律
    7.1 中国近代纺织品牌的历史地位
    7.2 中国纺织品牌兴起的特征
        7.2.1 中国近代纺织生产变革的规律
        7.2.2 中国近代纺织工业引进的弊端
    7.3 中国近代纺织品牌成长的规律
        7.3.1 中国近代纺织品牌的布局特征
        7.3.2 中国近代纺织品牌的品牌意识
    7.4 中国近代纺织品牌发展的制约因素
        7.4.1 经济基础对纺织品牌的制约因素
        7.4.2 政治局势对纺织品牌的制约因素
    7.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八章 中国当代纺织品牌建设的形势与对策
    8.1 中国当代纺织品牌建设的形势
        8.1.1 中国当代纺织产业的总体情况
        8.1.2 中国当代纺织品牌的发展现状
        8.1.3 中国当代纺织品牌的主要问题
    8.2 中国当代纺织品牌建设的对策
        8.2.1 技术创新:构建品牌核心竞争力
        8.2.2 注重设计:整合品牌的文化资源
        8.2.3 加强管理:提升品牌的经营效率
    8.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中国近代纺织品牌历史的当今启示
附录 1《商标注册试办章程》
附录 2《商标局暂行章程》
附录 3《商标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意义
    二、已有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和范围
    四、论文结构
    五、创新点与未尽事宜
第一章 中国建筑遗产测绘活动的先导
    第一节 域外学者对中国建筑的考察测绘活动
        一、欧洲学者对中国建筑的考察测绘
        二、日本学者对中国建筑的考察测绘
    第二节 近代学术与技术的发展
        一、近代学术思潮
        二、测绘技术的近代化
    第三节 实物测绘方法的确立
        一、朱启钤创立中国营造学社
        二、中国建筑师对中国传统建筑的考察
        三、实物测绘方法的确立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营造学社的建筑遗产调查测绘
    第一节 中国营造学社的建筑遗产调查测绘历程
        一、初肇——以清代官式建筑研究为“前理解”
        二、发兴——实物调查测绘的初步展开
        三、拓展——紧凑密集的大规模调查测绘
        四、尾声——战时的考察与总结
    第二节 中国营造学社测绘的学术思想
        一、实物调查测绘的方法论来源
        二、田野调查测绘的研究思路
        三、明清官式建筑测绘的研究思路
    第三节 中国营造学社测绘的技术路线
        一、调查测绘程序
        二、调查测绘等级划分
        三、田野考察调查测绘方法
        四、明清官式建筑测绘方法
        五、修缮勘察测绘方法
        六、评析与启示
    第四节 中国营造学社测绘研究的成就及影响
        一、奠基中国建筑史学治学方法
        二、奠立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基础
        三、解读宋《营造法式》
        四、辅助图解古代建筑典籍
        五、推动建筑遗产保护实践
        六、促进建筑创作
        七、培养专门人才
        八、古建筑测绘研究的社会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及其他机构的建筑遗产测绘
    第一节 文整会成立与明长陵测绘
        一、清末民初的文物保护思想与实践
        二、文整会成立与明长陵修缮工程
    第二节 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及其实施事务处的建筑遗产保护测绘
        一、文整会与文整工程沿革
        二、文整工程中测绘的作用和意义
        三、文整会技术力量的发展与保护职能的完善
    第三节 1941-1945年北京中轴线建筑测绘
        一、北京中轴线建筑测绘缘起与概况
        二、北京中轴线建筑测绘的详细情形
        三、测绘工具和成果
        四、测绘方法和要求
        五、中轴线建筑测绘成功的条件
        六、中轴线建筑测绘的意义和影响
    第四节 其他机构的建筑遗产调查测绘活动
        一、国立北平研究院对北平寺庙的调查测绘
        二、教育部艺术文物考察团对西北建筑的调查测绘
        三、西北史地考察团与敦煌艺术研究所对敦煌莫高窟的测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建筑遗产调查测绘的扩展(1949年-1980年代)
    第一节 建筑遗产调查测绘步入正轨
        一、文物保护管理体系的建立
        二、共和国初期以专家为主力的古建筑调查测绘
        三、文物保护单位制度与全国文物普查
        四、古建筑测绘人才培养
    第二节 建筑遗产调查测绘的全面深入
        一、文整会的勘察测绘
        二、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理论及历史研究室的古建筑调查研究
        三、其他机构的古建筑调查测绘研究
    第三节 古建筑测绘技术方法的总结
        一、《勘查山西古建筑的工作方法》(1954年)
        二、《建筑纪念物的测量方法》(1955年)
        三、古建筑测绘培训教材(1976年)
    第四节 文物保护工程中的测绘
        一、文物保护工程的发展概况
        二、文物保护工程的图纸要求和具体程序
        三、测绘与文物保护工程各环节的关系
        四、这一时期文物保护工程及测绘的特点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建筑遗产测绘的全面发展(1980年代至今)
    第一节 高等院校古建筑测绘融入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一、人才培养的促进与合作
        二、条块分割式管理体制的突破
        三、国家文物局文物建筑测绘研究重点科研基地的建立
        四、高校古建筑测绘的发展
    第二节 建筑遗产测绘技术管理体系的发展完善
        一、文物保护单位“四有”档案的深化
        二、文物保护工程测绘记录的法制化建设
    第三节 建筑遗产测绘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一、建筑遗产测绘的数字化发展
        二、建筑遗产测绘的信息化发展
        三、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建筑遗产测绘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第四节 建筑遗产测绘规范化建设
        一、文物保护标准化建设
        二、文物建筑测绘规范化研究
        三、《文物建筑测绘技术规程》的编写
    第五节 建筑遗产测绘对建筑史学研究的影响
        一、实物测绘与学术研究的相互促进
        二、古代建筑尺度规律研究
    第六节 文物保护工程测绘记录的发展与问题
        一、个案分析——独乐寺观音阁维修工程
        二、文物保护工程测绘记录的发展与问题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个案研究——天津大学古建筑测绘历程
    第一节 发轫(1953-1964年)
        一、古建筑测绘实习开设的背景
        二、古建筑测绘实习历程
        三、古建筑测绘实习的管理与教学
        四、古建筑测绘与建筑教育思想
        五、古建筑测绘与建筑历史研究
    第二节 继承(1976-1989年)
        一、回顾传统
        二、重要测绘项目
        三、古建筑测绘实习危机
        四、古建筑测绘教学思路
        五、古建筑测绘的收获与对外交流
    第三节 突破(1985-1997年)
        一、重要测绘项目
        二、古建筑测绘教学与改革
        三、古建筑测绘成果转化
        四、培养综合素质
    第四节 拓展(2004-2014年)
        一、古建筑测绘直接融入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二、古建筑测绘的全面发展
        三、重要测绘项目
        四、对外交流与合作
        五、影响与荣誉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一、建筑遗产测绘发展历程综述
    二、相关问题探讨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广州近代商贸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和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
        1.2.1 时间界定
        1.2.2 空间界定
        1.2.3 内容界定
    1.3 研究综述
        1.3.1 西方研究综述
        1.3.2 中国研究综述
        1.3.3 广州研究综述
    1.4 研究目标、方法和框架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工具
        1.4.4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广州近代商贸建筑的发展和分类
    2.1 广州近代商贸建筑的基本概念
        2.1.1 `商贸_的涵义
        2.1.2 "商贸建筑"的涵义
        2.1.3 `商贸建筑_与`市_的关系
    2.2 广州近代商贸建筑的发展
        2.2.1 广州商贸建筑的源起和发展概况
        2.2.2 广州历代着名商贸建筑和商贸区
        2.2.3 广州近代商贸区发展概况
    2.3 广州近代商贸建筑类型
        2.3.1 商贸建筑的分类依据
        2.3.2 广州近代商贸类建筑分类
        2.3.3 世界经济背景的广州商贸类建筑发展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以海关类为代表的清末时期广州商贸建筑
    3.1 殖民扩张时代的发展背景
        3.1.1 广州商贸业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
        3.1.2 广州清末时期重要建设项目概况
        3.1.3 广州清末时期商贸类建筑发展概况
    3.2 海关类商贸建筑形成与发展
        3.2.1 海关类建筑范围和种类
        3.2.2 西方海关类建筑源起和发展概况
        3.2.3 中国海关建筑源起和发展概况
        3.2.4 广州海关类建筑源起和发展概况
    3.3 广州清末时期海关类商贸建筑特征分析
        3.3.1 建筑形式
        3.3.2 建筑功能
        3.3.3 建筑意义
        3.3.4 建筑形态
        3.3.5 建筑文脉
        3.3.6 建筑意志
        3.3.7 建筑特征总结
    3.4 广州清末时期海关类商贸建筑的影响
        3.4.1 建筑对街区、城市的影响
        3.4.2 建筑对岭南、中国的影响
        3.4.3 广州清末时期海关类商贸建筑文化的传播
        3.4.4 海关制度更替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以百货类为代表的广州民国初期商贸建筑
    4.1 大消费时代的发展背景
        4.1.1 广州商贸业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
        4.1.2 广州民国初期重要建设项目概况
        4.1.3 广州民国初期商贸类建筑发展概述
    4.2 百货类商贸建筑形成与发展
        4.2.1 百货类建筑的范围和种类
        4.2.2 西方百货类建筑源起和发展概况
        4.2.3 中国百货类建筑源起和发展概况
        4.2.4 广州百货类建筑的源起和发展概况
    4.3 广州民国初期百货类建筑特征分析
        4.3.1 建筑形式
        4.3.2 建筑功能
        4.3.3 建筑意义
        4.3.4 建筑形态
        4.3.5 建筑文脉
        4.3.6 建筑意志
        4.3.7 特征总结
    4.4 广州民国初期百货类商贸建筑的影响
        4.4.1 建筑对街区、城市的影响
        4.4.2 建筑对岭南、中国的影响
        4.4.3 广州民国初期百货类商贸建筑文化的传播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以酒店类为代表的广州民国中期商贸建筑
    5.1 大饭店时代的发展背景
        5.1.1 广州商贸业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
        5.1.2 广州民国中期重要建设项目慨况
        5.1.3 广州民国中期商贸类建筑发展概况
    5.2 酒店类商贸建筑形成与发展
        5.2.1 酒店类建筑的范围和种类
        5.2.2 西方酒店建筑发展概况
        5.2.3 中国酒店建筑源起和发展概况
        5.2.4 广州酒店类建筑源起和发展概况
    5.3 广州民国中期酒店类建筑特征分析
        5.3.1 建筑形式
        5.3.2 建筑功能
        5.3.3 建筑意义
        5.3.4 建筑形态
        5.3.5 建筑文脉
        5.3.6 建筑意志
        5.3.7 特征总结
    5.4 广州民国中期酒店类商贸建筑特征和影响
        5.4.1 建筑对街区、城市的影响
        5.4.2 建筑对岭南、中国的影响
        5.4.3 广州民国中期酒店类商贸建筑文化的传播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广州近代商贸建筑特征总结
    6.1 特征分析
        6.1.1 建筑形式
        6.1.2 建筑功能
        6.1.3 建筑意义
        6.1.4 建筑形态
        6.1.5 建筑文脉
        6.1.6 建筑意志
    6.2 特征总结
    6.3 广州近代商贸建筑发展主要内因
        6.3.1 商业传统
        6.3.2 `商战_思想
        6.3.3 近代商人阶层的形成
        6.3.4 专业建筑师的介入
    6.4 实例讨论
        6.4.1 广州海关红楼建筑
        6.4.2 广州民间金融街
    6.5 本章小结
结论
    一、研究结论
    二、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三、存在问题、建议和展望
参考文献
    一、古籍与方志
    二、着作
    三、翻译文献
    四、图册
    五、外文文献
    六、学位论文
    七、期刊杂志
附录目录
附录1
附录2:建筑研究之六项范畴
附录3:广州近代洋行类建筑一览表
附录4:广州近代外资银行类建筑一览表
附录5:广州近代华资银行类建筑一览表
附录6:广州近代映画院类建筑一览表
附录7:广州近代酒店建筑发展列表
附录8:1927年广州市政厅之《旅馆章程案》
附录9:民国三十四年申请旅业执照图
附录10:酒店分类标准
附录11:外国文献详细列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铁路与近代安徽经济社会变迁研究(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近代安徽铁路的建设与运营
    第一节 近代安徽发展的铁路诉求
        一、 近代安徽基本省情及客观的铁路需求
        二、 沿线民众修建铁路的愿望与态度
    第二节 近代安徽铁路的建设
        一、 近代安徽三条铁路的修建
        二、 铁路的建成改善了安徽南北交通格局
    第三节 近代安徽铁路的运营
        一、 近代安徽三条铁路的运营
        二、 铁路的运营没有根本改变传统运输格局
第二章 铁路与近代安徽农业
    第一节 铁路当局积极开展农产调查及品种改良
        一、 民国前期安徽农业生产的曲折发展
        二、 铁路沿线农产品生产状况的调查
        三、 铁路与农业品种的改良和推广
    第二节 铁路与农产品商品化
        一、 铁路全力推动农产品外运与外销
        二、 铁路对近代安徽茶叶生产及外销的影响
        三、 铁路时代洋烟对近代安徽烟草业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铁路与土地整理和宣城华侨垦殖事业
        一、 民国时期土地调查整理与土地陈报工作的源起
        二、 安徽省土地调查整理工作的开展
        三、 铁路与安徽华侨垦殖事业的发展
第三章 铁路与近代安徽工矿业
    第一节 近代安徽工矿业的起步和发展
        一、 近代中国铁路在工业化进程中的延伸
        二、 晚清时期安徽工矿业的艰难起步
        三、 民国时期安徽工矿业的缓慢发展
    第二节 铁路与近代安徽煤矿业
        一、 近代以来安徽煤矿业的发展
        二、 淮南铁路与淮南煤矿的开采
        三、 津浦铁路与烈山煤矿的兴衰
    第三节 矿山铁路与近代安徽铁矿
        一、 近代安徽铁矿石的开采及在全国的地位
        二、 矿山铁路对铁矿石开采及其外运的作用
        三、 铁路与马鞍山中央钢铁厂的筹建
第四章 铁路与近代安徽城市化
    第一节 铁路与近代安徽城镇布局
    第二节 铁路与近代安徽城市的发展
        一、 铁路沿线各城市经济格局的形成
        二、 铁路沿线城市近代金融业的兴起
        三、 铁路沿线城市邮政通信业的发展
    第三节 火车带来的城市——蚌埠
        一、 津浦铁路与蚌埠城市空间布局的初步形成与发展
        二、 津浦铁路与蚌埠城市人口的集聚与盐粮经济的发展
        三、 津浦铁路与蚌埠城市产业结构的形成
    第四节 铁路与近代安徽的省会之“争”
        一、 安徽建省以及省会的“艰难”确立
        二、 铁路与民国时期的省会之“争”
第五章 铁路与近代安徽城乡社会生活
    第一节 铁路与新型生活方式
        一、 铁路沿线新型生活方式的出现与初步发展
        二、 铁路沿线城乡社会的落后面相依然存在
    第二节 铁路与近代安徽旅游业
        一、 各条铁路建成后系统地进行了沿线旅游资源的调查
        二、 铁路推动近代安徽旅游业发展的各项举措
        三、 名人政要旅游对安徽铁路沿线旅游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余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宝华实业大手笔买地(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化的发轫与波折 ——清末陕甘新政研究[D]. 武端利. 陕西师范大学, 2020
  • [2]内藤湖南1899年中国考察的研究 ——以《燕山楚水》为中心[D]. 张凌云. 厦门大学, 2018(07)
  • [3]民国时期(1912-1949)水彩画教育研究[D]. 张垒.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9)
  • [4]2016中国地产最具影响力候选名盘[J]. 《安家》编辑部. 安家, 2016(12)
  • [5]2016中国地产最具影响力候选品牌[J]. 《安家》编辑部. 安家, 2016(12)
  • [6]中国近代纺织品牌研究[D]. 郭星梅. 东华大学, 2016(02)
  • [7]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史研究[D]. 李婧. 天津大学, 2015(08)
  • [8]赛格转型:走向大平台和“生态圈”[N]. 马剑芳. 深圳商报, 2015
  • [9]广州近代商贸建筑研究[D]. 刘琼琳. 华南理工大学, 2015(07)
  • [10]铁路与近代安徽经济社会变迁研究(1912-1937)[D]. 章建. 苏州大学, 2013(09)

标签:;  ;  ;  ;  ;  

宝华实业大举买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